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羌族碉楼范文

羌族碉楼精选(九篇)

第1篇:羌族碉楼范文

西羌历史文化概况

羌族现状

羌族自称“尔玛”或“日玛”,今主要分布在四川阿坝州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和甘孜州的丹巴、绵阳市的北川等地区,人口10余万。羌族的“羌”字,在汉文献中记载释意为牧羊人,所以字型也是“羊”与“人”的结合。羌人就是从事畜牧并以养羊为特色的民族,羌族人的文化也有很浓郁的农牧民族的特色。羌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单口传的各种寓言、神话、歌谣等都很丰富。古老而悠远的羌戈大战传说和数次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大迁徙, 这都引起人们对羌历史与羌文化无限的遐想。羌碉建筑也作为羌民族特有文化的产物而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

西羌历史

西羌是羌族的分支属于三苗族,后来长期居住在河西、赐支河和湟河之间。

公元前206年西汉王朝建立。此时进入中原的羌人已基本上融合于汉族之中,未进入中原的羌人除部分生活在陇西以外,大都散布于长城以西,主要是河湟地带。西羌部落分部很多,大部分是依照动物为名,如白马、牦牛、参狼、黄羝、黄羊等,这种方式和图腾崇拜有密切关系。有一些以地名为名。当时强大的先零族、烧当羌则以父号为名,表现了父系氏族的联名制。诸羌之中,最初是先零族最强大,居住在大榆谷(今青海贵德县、尖扎县之间),环境优美、水草丰富、适宜居住。后来被各联盟击败,烧当羌便日趋强大起来,同时钟羌也很强大。汉朝兴盛时期,羌族部落大部分都臣服匈奴。,到汉武帝时期对匈奴进行军事行动,羌人也受到很大的打击,后来零散的羌人部落有和匈奴人联合攻击汉边关,又被汉军平定,汉武帝为强华对羌人的管理设置了护羌校尉。从此,青海东部开始成为我国行政管理区域。

西羌建筑

建筑类型

西羌建筑各种类型依据不同的功能大都聚集形成寨子,早在《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就有记载,羌族先民“皆依山而居,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主要类型由五大类组成,分别是碉楼、石砌房、索挢、栈道和水利筑堰。

(二)建筑营造西羌建筑以其独特而精湛的建筑技艺著称于世,羌寨的建设既是其建筑技术的具体表现,又作为羌族物质文化的典型代表。大小不一的寨房坐落在山坡上,各个建筑物通过上下山的道路相互串联在一起,越往上建筑五规模也越大,建筑装饰也越复杂,建筑紧密集中且在马道两侧布置有序, 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的同时, 也使得每幢建筑都有良好的采光条件。马道大多采用尽端式设置, 通向各户碉楼前的休息平台。这样的道路布局使得使用空间与交通空间明确分离, 各户群间的交通空间互不穿叉干扰, 在保证寨民间必要联系的同时, 也使住房相对独立和安静, 避免了交通及噪声干扰。

一般整体布局看,碉楼分布合理,从上而下居住等级分明,以建筑物分明等级制度。山寨整体依山而建,整体带状区域内呈斑块状分布,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建筑群落,山寨王居住在最顶层的寨房,视线贯穿整个寨子,一览无余,充分体现了他至高无上的威严和权利。在下一层是中寨房,是头领及其亲属和贵族居住。最下一层是下寨房,是山寨老百姓的住处。等级制度使得顶层和底层人差距很大,不允许最顶层和最底层人通婚等严格的规定。

寨子大都处于河边的半山坡上,依山傍水,以山上碎石块作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但是离水源又远了点,取水极为不便, 尤其是历史比较悠久的老寨,宁可取水不便,也大多选择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之地建寨,有着明显的军事防御的功能。这一点可能与古羌人是迁徙而来,经常处于战乱状态之中,生活秩序不太稳定有关。每个村寨都有一座高高耸立的碉楼也可证明这一点。也有一些山寨的生

活用水主要利用地表径流和泉眼, 用石砌水渠引用山间溪流和用石板储存从泉眼中渗出的山泉作为生产生活用水是行之有效的做法。古羌人在营建寨楼前, 大多对山地进行过加固,以防止山体滑坡、塌方等常见山地灾害, 通常将山地划分成若干阶梯状台地, 每一台地都由较厚的片石平行于等高线砌成挡土墙基, 保证建筑基础的稳定。

羌语称碉楼为“邓笼”。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草。因碉楼的使用性质与建筑材料力学性能的约束, 碉楼侧壁只能开少量窗口, 最底层基本不开窗或者开窗很小,这种设计不能满足室内采光要求, 但符合建筑防御功能, 屋内人可以通过这种结构的窗口观察屋外各个方位上的动静, 甚至可以架枪直接与外面的侵敌对抗, 而屋外人则很难看清屋内情况更不可能由此入内。石碉楼,方形,底大上小,高达数丈。羌碉以功能分有战碉、哨碉、界碉、风水碉、官寨碉,以形状分有四角、五角、六角、八角碉等,以质材分有石碉、夯土碉、木碉。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修建时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建筑物整体结构稳定,可靠度强。

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的平顶房,呈方形,多数为3层,每层高3米余。房顶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墙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树丫或竹枝,再压盖黄土和鸡粪夯实,厚约035米,有洞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凉。房顶平台是脱粒、晒粮、做针线活及孩子老人游戏休歇的场地。有些楼间修有过街楼(骑楼),以便往来。住房均就地取材,用石块、泥砌成,擅长砌石墙,住房多呈方形或长方形,二至三层,底为畜黄圈,中间住人,顶为晒场,以独木截成锯形楼梯上下。住房中心为“锅庄”,即火塘之上置一铁或铜、石质的三足架,用于炊爨。火种终年不息,有“万年火”之称。锅庄上方是供奉祖先的神位,平时全家聚会、饮食、接待客人、节日歌舞以及祭祀祖先等都在锅庄的旁边进行。一般聚族而居,三五十家聚集成为村落。寨中建有石砌楼房利用地形而建,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宛如城堡,蔚为壮观。羌族地区山高水险,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创造了索挢(绳挢)。索桥是在桥的两岸砌石为桥洞门,用几根或十余根竹绳并列,绳头固定于两岸石础或木柱上,竹索上铺有木板以方便人们通过;栈道有木栈与石栈两。木栈建于密林,铺木为路,杂以土石;石栈施于绝壁悬崖,绿岩凿孔,插木为挢。溜索是一种古老原始的渡河方法,即用一根竹缆横跨河川两岸,利用倾斜之势,人悬于溜筒上,从此岸滑向彼岸。

除此之外西羌建筑技术其他成就有掘井、陶滩、治水、筑堰等,距今已有200O多年历史举世闻名的都江堰,仍然在造福着那里的老百姓。

总结

西羌建筑的成果都是羌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西羌民族生活的环境使得他们的精神文化中一直保留着纯朴和厚重的根基,这些伟大的建筑中凝聚古代羌人太多的血汗和智慧。 他们用汗水和智慧留给了后人这么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加强保护措施、并且积极的去研究和学习古人的精神和勤奋。

参考文献:

[ 1]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M ] . 北

京: 科学出版社, 1990.

[ 2] 彭一刚. 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二版) [M ]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1998.

第2篇:羌族碉楼范文

碉楼是羌族人用来御敌、储存粮食柴草的建筑,一般多建于村寨住房旁。碉楼的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形状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碉楼的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

萝卜寨:“古羌王的遗都”

“5・12汶川特大地震”前的萝卜羌寨,是迄今为止已发现岷江边的世界最大、最古老的黄泥羌寨,号称“云朵上的街市”、“古羌王的遗都”。

萝卜寨处在到九寨的必经之路上,从汶川前往萝卜寨不到10公里,刚转过声名远扬的雁门关,一座矗立于317国道旁的羌碉和古老的烽火台便为游客指明了进入萝卜寨的入口。萝卜寨寨门相当特别,门上有太阳形状的图形和白石。白石在萝卜寨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都能看到。整个景区由萝卜寨村、小寨村、索桥村、较场坝和雁门关口组成。从上往下看,萝卜寨的形状像条鱼。寨子入口就在鱼尾处,自驾车主将车停靠在入口的停车场后,就可以进寨了。

由于地处一块宽阔的山地黄土平原上,少石头而多黄土,人们就一改羌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在材料选择上舍石头而取泥土。寨子的建筑十分密集,可谓家家相连,户户相通,从一户上房开始,通过独木梯和跳板就可走遍全村,让人有一种回归“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大同世界之感。而作为羌族地区最密集的建筑群落,从远处看整个寨子又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其迷人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古老的萝卜寨人传承着古羌民族十分传统的东西,他们身着传统服饰,在上有自己的释比,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先,保留着原始崇拜的特点,即使吸收了外来文化,在寨里修建了莲花寺,仍要过自己的传统节日羌历年,举行祭山会,只是作为羌族地区最普遍的白石头在寨中却几乎没有供奉,这就又成了萝卜寨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全寨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黄土地上春种秋收,过着自然纯朴的日子。闲暇时,全寨人便用他们特有的山歌、莎朗、咂酒与羌笛丰富自己的生活,又因为称为羌绣之乡,在寨里,刺绣的女子就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桃坪羌寨:东门古堡

桃坪羌寨位于理县桃坪乡,距成都163公里,距县城41公里,位于岷江的支流杂谷脑河边,海拔近4000米的大宝雪山脚下,这个原始羌族村寨共有98户人家,至今仍然保持着古朴风情。

古堡活化石

桃坪寨是一个典型的羌族村寨。清澈碧蓝的岷江从寨前流过,阳光暖暖地斜投在岷江峡谷中,又迅速回照到江岸山坡上的羌寨,使高大挺拔的石砌碉楼拖下巨大的阴影。

寨子因为村旁溪水中的石头呈红色,也曾叫赤溪寨和赤鸡寨,后来称为桃坪则是因为先民陶殊遍植桃树的缘故。据史料记载,桃坪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1年。远望呈八卦形布局,结构严谨,屋屋柏连,户户相通,浑然一体。桃坪羌寨之所以称古堡,是由于它留有许多战时的特性,且不说寨子全部由高大的墙体连接而成,寨内遍布阴暗巷道还分散于各家各户之间,连接着8个出入口,婉转回旋,形似八卦之阵。整个羌寨浑然一体,高大的老墙在用石头与黄泥砌成后,就这样支撑着桃坪走过千年风雨。寨子以三岔巷为中心,众多的明暗道路通向寨子的每一个角落,有的只能容纳一人侧身通过,身在其中就如进入了迷宫一般,往往会被老掉牙的石墙压得透不过气来。寨子中最高古碉建于公元700年左右,已有千年历史。

青石板下的暗沟

与房屋相连在一处,各层都有内大外小的射击孔,顶部还有照楼,碉顶墙外安有可系绳子上下的石孔,因两座碉均为菱形,安装有背脊,至今仍坚固无比。在各条巷道的下边,遍布的还有地下水网,这又是桃坪的一大奇景,人们利用寨中地貌特征,引附近增头沟的雪山之水流入寨内作取水和防御外敌以及消防之用。他们用大的青石板砌成许多条暗沟,再在沟上修房,引雪山的清清溪水,通过地下水网流到每家每户。一旦打起仗来,人们不用走出家门便可取水饮用。这样可与敌人打一场旷日持久的防御战争。地下水网还有另外的功能,那就是防火。如果不慎发生火灾,每家每户揭开石板即可取水灭火,确保全寨安全。寨中还修建了不少暗水道,上盖石板,每家每户均可掀开石板取水,十分方便。

黑虎寨:万年孝的故地

黑虎寨古称黑描寨。位于茂县西北的群山之中,群碉直立在鹰嘴河山梁上,寨中保存着唐宋时期的羌碉共9幢,是岷江上游古羌碉保存最多、最完整的地方。

黑虎寨距茂县县城28公里,今年8月,黑虎旅游公路打通,起于国道213线茂县飞虹乡,止于茂县黑虎羌寨,是通往著名风景名胜区黑虎羌寨碉楼群的唯一通道。

羌锋寨:西羌第一村

第3篇:羌族碉楼范文

最建筑 桃坪羌寨,看最完整的羌族建筑

桃坪是最知名的羌寨之一,位于理县杂谷脑河畔桃坪乡,可以看到最完整的羌族建筑文化艺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尚有人居住的碉楼,与民居融为一体,配有完善的地下水网、四通八达的甬道,如同迷宫一般,被誉为“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

必游之地

碉楼是整个寨子的标志性建筑,目前仅存两座9层碉楼――陈家碉楼、杨家碉楼,一座位于寨子正中,另一座雄踞在寨子对面的河岸上。寨中建筑大多以泥土和石块垒砌,户户相连,以碉楼为中心放射状分布有8个出入口,加上13条甬道,编织成一张四通八达的路网,外来者很容易迷失其中。

碉楼的修建技艺高超,不绘图、不吊线、不用柱架支撑,却坚固安稳。桃坪羌寨老寨历经1933年、1976年、2008年三次地震,屹立不倒,书写了建筑史上的传奇。

陈家碉楼

高30多米,9层结构,与大部分羌碉不同的是,这座古老的碉楼不仅是单纯用作军事防御,同时也是旧时土司头人居住的地方,因而建筑结构更为复杂。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有数十部中外影视剧在陈家碉楼的生活区(二、三楼)取景拍摄。

在碉楼狭窄的木质梯上爬上爬下颇为有趣。登上碉楼顶可以俯瞰整个羌寨,也可以看到羌族供奉的白石。

杨家碉楼

杨家碉楼里面有地下水网,在这里可以看到桃坪羌寨的地下供水系统。整个地下水网不用任何管道,用青石板拼砌成水道,形成网络式暗渠,清澈的山泉自然流入每家每户,堪称中国古建筑的一个创举。

如何抵达

桃坪羌寨位于理县桃坪乡,距离理县城区40公里,距离汶川城区16公里,距离成都139公里。

成都―桃坪羌寨

成都茶店子客运站每天有十几次开往汶川县的班车,从汶川县城至桃坪有面包车或中巴车。

理县米亚罗―桃坪羌寨

米亚罗到汶川的车路过桃坪,车程2小时。

Tips

羌族简史

古代羌族对中国历史发展和民族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历史传说时期共工壅防百川、神农教民耕织,从炎黄到夏禹,到华夏族的形成,都与古羌族密不可分。《太平御览》中说:“神农氏姜姓。”姜即羌。

今甘肃、青海的黄河、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四川岷江上游一带是古代羌族的活动中心。殷商时期,古羌族有“北羌”“马羌”等众多部落。

周平王东迁以后,一些以羌人为主体的羌戎大量迁入中原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居住在甘肃、青海黄河上游和湟水流域的羌人仍处于"少五谷,多禽畜,以射猎为事"的状态。 汉代,羌人分布很广,从地域划分,有东羌和西羌两大类。进入中原的东羌人已基本上与汉族融合,未进入中原的羌人大部分分布在今甘、青河湟地区,已进入奴隶制社会。

东汉到西晋末年,北方的大部分羌人已基本融入汉族之中。隋唐时期,活动在甘青和川藏高原的羌人有党项羌、东女、白兰、西山八国、白狗羌、附国等羌人部落。上述诸羌多数被吐蕃所融合。

岷江上游的古羌人逐渐融合了从川、甘、青等地各个不同时代迁来川西北的邓至、岩昌、白马、白狗、党项等诸羌人,以及少部分已分化为其他民族后又迁入该地的吐蕃等少数民族和秦汉以来迁入的部分汉族而形成了现今的羌族。

最风情 坪头寨,羌族风俗活动最好的体验地

坪头寨位于四川阿坝州茂县境内,傍山而建,海拔1688米,幢幢民居“依山居止”,错落有序。这里沿袭了羌族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布局,并且一直保留着古老而独特的传统文化,风光也很美,四周有药沟、驴子坪、金龟包、天马山、龙池等景点围绕。

不可错过的体验

品尝咂酒

咂酒是羌族饮用最普遍的一种酒,一般由青稞、玉米、荞麦等杂粮酿成,饮用时的仪式感和参与感十分独特:人们围坛而坐,由最年长者致开坛词,然后按辈分、年序依次品尝,待在场者都品尝过一轮,接下来就要喝盅酒(瓢酒),意思是每人必须喝一盅(一瓢)。

看羊皮鼓舞

羊皮鼓是“释比”的法器,羊皮鼓舞在羌语中称为“莫恩纳莎”、“莫尔达沙”或“布滋拉”,是“释比”在法事活动中跳的一种祭祀舞蹈。羊皮鼓舞原是用以祭神、驱鬼、求福、还愿以及送死者灵魂归天时所跳,后来演变为民间舞蹈。

更多羌寨民俗

羌历年

农历十月初一是羌历的新年,每个寨子庆祝的习俗和持续的时间有所不同,但都有祭祀、跳锅庄活动。比较特别的有茂县东兴乡草阳坪的耍“马马灯”,北川墩上乡还有远近闻名的“花灯戏”,也称“许家湾十二花灯”。

“瓦尔俄足”节

河西四寨(河西村撮尔、洛俄、连瓦、西湖四个寨子)每年农历五月初三会举行“瓦尔俄足”节,该节日已入选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瓦尔俄足”节是属于羌族女性的习俗活动,又称“羌族妇女节”,节日当天,羌族妇女不分老幼,身着鲜艳的民族服饰,佩戴银首饰,前往女神梁子的石塔前祭祀。

“基俄苴”

农历五月初五,离坪头寨不远的娃娃寨会举行以宰牲祭山为主题的“基俄苴”。向天神、山神感恩祈愿后,主持祭礼的长者会为寨子中16岁左右的男孩举行成人仪式:从刀头上抠下一块膘油,抹在男孩额头,并向其授予弓箭。

如何抵达

自驾车,从成都出发,走成灌高速、G213到茂县坪头羌寨,全程172公里,约需3个小时。

最美味 美食,亲近羌族文化最直接的方式

羌族各寨都有地道的美食,就旅行体验来说,最方便的还是到桃坪羌寨或坪头羌寨。

品尝什么

羌家老腊肉

老腊肉是每家每户都不可缺少的,重大节日或婚嫁等大事更是少不了它。用香叶树的树枝和生柏枝做燃料烟熏而成,烟香味浓,肥而不腻,口感独特。

风酱肉

和老腊肉不同,地道的风酱肉是以雅河猪为主料,配以特色酱料,通过腌制、刷酱、风干制成。与之相似的还有风吹肉。

洋芋糍粑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一道特色小吃,流行于四川、甘肃、陕西、贵州、云南的部分地区。将洋芋糍粑掐制成块状放入锅中,佐以野菜“飘带葱”腌制出的特色酸菜,放入小块老腊肉油膘,加入酱油、盐、葱等调料,就做成了美味的洋芋糍粑面汤。

洋芋坨坨

即土豆块,炸制后,佐辣椒食之。羌族人喜食土豆、玉米,早上常吃玉米馍馍,玉米搅团也是他们喜爱的小吃。

最手工 萝卜寨,淘最具民族风的羌绣

萝卜寨,是最古老的黄泥羌寨,风情原始。它坐落在雁门乡境内岷江南岸高半山台地之上,这里是前往九寨沟的必经之路。

2009年,羌绣帮扶计划在萝卜寨开展。羌族民族服装上的图案大多都是手工刺绣而成,羌绣中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品是云云鞋和绣花围腰,此外还有藏式统包、挎包、帽子、氆氇、毡子、褥子、壁挂等,都精美绝伦。

羌族几乎每个妇女都擅长挑花刺绣。2008年,羌族刺绣入选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几年,民族特色浓厚的羌绣工艺品日益受到追捧。

必淘好物

云云鞋

羌族人在喜庆日子里穿的一种自制布鞋,鞋尖微翘,鞋底较厚,形似小船。鞋帮上绣有彩色云纹和杜鹃花纹图案,故也称“云鞋”“花鞋”“勾尖布鞋”。云云鞋针脚细密,极具羌族特色。

绣花围腰

羌族女性所用,式样古朴,有大面积的绣花。

如何抵达

自驾车,从成都出发,走成灌高速、G213,抵达汶川,经雁门乡到萝卜寨。行程约3小时。

Tips

第4篇:羌族碉楼范文

羌族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羌族的文化艺术极为丰富,内容涵盖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形式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传承至今的艺术文化遗产种类较多,其类型包含有民间文学、民间歌舞、戏剧、建筑、羌族民间刺绣、民间剪纸、饮食器具、坐具、生产工具、乐器、民间手工艺品等。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羌族传统艺术也在慢慢演变,羌族传统艺术面或趋于消亡;或作为“历史文物”代表着古老的民族文化继续存在;或作为传统民族艺术之精髓,与现代融合,成为新的艺术[1]。21世纪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一些急功近利和不科学的做法,使得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当地具有民族风格的一些文化特质和文化艺术特点已走样甚至变味,保护、传承、研究和开发利用羌族民族传统艺术便成为紧迫任务。

1羌族传统艺术传承面临的困境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汶川、北川、茂县等羌族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大地震不仅使羌族人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还造成了大量的文化古迹、历史文物和文史资料的损毁,几千年形成的羌族文化遭到严重破坏。据西南民族大学蒋彬、侯斌介绍,这次地震不但造成羌族地区重大的人员伤亡,而且地震对羌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损害也相当严重。羌寨的碉楼、吊脚楼垮塌损毁严重,羌族民居建筑受到大面积破坏。理县桃坪羌寨、茂县的黑虎羌寨、汶川的罗卜羌寨、北川小寨子沟等羌族风格独特的羌寨遭受毁灭性破坏,其他羌族民居也大多数倒塌,几乎毁损殆尽[2]。地震造成的羌族人口减少、传承人减少、历史古迹和生态的破坏严重危及着羌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羌族地区传统艺术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巨大冲击下,一些民族旅游地的旅游开发摒弃了珍贵的民族文化特色,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和继承。同时旅游者的大量涌入也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俗风情开始出现同化、汉化现象。珍贵的民族传统文化旅游资源面临退化和消失的危险。一些地方甚至将古朴的民俗文化、民族风情包装成粗俗的商业性表演,致使原有的文化价值被低档商业价值所取代[3],这也是羌族传统艺术传承所面临的困境。

2羌族传统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08年地震后,国家与地区政府对羌族民族文化的保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投入力度,这也使羌族地区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广阔的前景。一方面在大力进行重建,另一方面更要注重保护和抢救羌族地区传统艺术文化遗产。发展羌族民族产业,使羌族传统艺术在产业的发展中得到保护传承。基于羌族传统艺术进行产业开发离不开羌民族产品创新,羌族产品创新也离不开羌族传统手工产业的土壤。首先应大力发展在羌族地区和羌寨建立羌族传统艺术手工产品基地,可以先选一个基础较好的地区作为试点,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广,逐步扩大的办法,形成整体优势,促使羌族传统艺术手工产业形成有一定规模、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增收致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4]。发展民族产业是保护羌文化的重要途径,许多羌族传统文化已处于消亡边缘,必须对其开发并走产业化的道路,才能使羌族地区传统艺术产业迅速焕发活力。再者应加强对羌族地区旅游资源产品的开发。将羌族地区传统艺术和具有使用功能的产品结合,进行产品创新设计,同时开发系列化的品牌旅游纪念品,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旅游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并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在羌族地区旅游产品开发的设计中,要呈现出羌族地区传统艺术的特点精髓和神韵,从民族文化内涵人手,在构思和主题上突出羌族地区传统艺术的文化符号特征。在设计中融入羌族地区传统艺术文化符号,同时设计必须与时尚结合,如果直接将最原始最传统的羌族艺术照搬,就失去了设计的意义,也缺乏产品所必需的时尚感。

3羌族传统艺术形式在产品创新设计中的运用

3.1羌族传统建筑形式与产品创新

羌族民居建筑起源于新石器时期,历经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羌族的建筑形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更趋丰富。今天的羌族民居建筑已远非其原始状态,但依然保持了浓厚的古风遗韵,反映出羌族民居建筑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形成的艺术特色,被誉为中华建筑的活化石。羌族历史上就以擅长砌石、筑堰、打井著称,羌族建筑用乱石碎片砌成。石块之间不用石灰,只用泥土粘连,墙间不用木柱,砌得平直整齐,视觉效果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符号气息。建筑类型有碉楼、石砌房、索桥、栈道和水利筑堰等,其中最著名、最独特的是碉楼,碉楼一般达30余米,最高的达十三四层。有正方形之锥台形式,也有六角或八角形式。明朝万历年间建造的佳山、若达两寨的碉楼,其基础部每边齐地面处各宽5m,墙壁厚约60cm,越往上则碉楼壁越薄并略向内倾,到2/3处,则又垂直上延,碉高10层,外观齐整、雄伟,特别是从下仰视其顶、益觉其巍峨耸峙,直插天际,堪称建筑艺术上的奇迹[4]。在本项目的产品设计中,以教师和学生们组成的团队对羌族建筑进行了仔细认真的考察,主要的设计突破口也是根据碉楼的形态来进行设计创新,通过反复的草图,找出碉楼所特有的符号,将碉楼的形态提炼并简化,或者采用碉楼某个局部的形态进行简化和提炼,并将其移至不同功能的产品创新设计中,最终在外形上保留了碉楼的神韵,使产品具有现代气息。在以羌族传统建筑形式为创意灵感的产品创新设计中,不是对羌族传统艺术形式简单拿来或照搬,此类产品中对羌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在产品的“神”上,形态的来源均源于羌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而在创新上则有产品语意学等现代设计理论的支撑,力求设计出来的产品减少民族旅游产品造型上的还原性和强调装饰性的特点。所以在本类产品的设计创新中确立了一个主题——简练,在注重其使用功能的同时,又能从简练的形态中感受到特有的民族底蕴,作品见图1-2。

3.2羌族艺术符号与产品创新

符号是文化的载体,羌族的文化符号传递羌民族的记忆与认同,羌族人民在文化、建筑、生活生产、服饰图案等方面逐渐形成了代表其内涵的民族文化符号。碉楼、勒色是羌族民居建筑的标志性符号,对白石的敬奉是把其当做了神的符号,“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作为标志性符号承载着羌族人民几千年悲凉幽婉的曲调延续,羌族刺绣中各种图案也具有丰富的符号化语意,吉祥(鸡羊)如意、金玉(鱼)满堂、百鸟朝凤等,不同的图案有其不同的内涵,寓意深刻。在本次研究符号化的设计过程中,着重对羌族的羊图腾符号进行了创新设计运用,古羌族是一个以养羊为主的畜牧民族,由于羊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羌族先民在对羊崇拜过程中,逐渐将羊注入了人类特有的血缘和亲族的观念,羊开始显示出它从来没有过的神圣性,羊逐渐成为羌人氏族的标志和符号,继而演进到了一个独特的崇拜时期——羊图腾崇拜阶段。羌族逐渐形成了对羊的崇拜,演变出一种羊图腾符号,这种符号广泛地出现在羌民的建筑物上。这是一种羊头的形状,他们的住宅墙上总是画着一个羊头。羊的面部瘦削而有神,羊角弯曲,整体透露出一种坚毅的品质、不屈的精神。除了显性的图案符号外,羌族人已经把这个美术符号再次进行了文字化,在他们的建筑物上面,往往会出现“羌”这个文字,而这时,“羌”这个文字已经介于文字和美术图案的中间状态了,显示出一种由羊的象形向羌这个文字的过渡过程。在对羌族的考察与收集素材中,课题组确立了将传统艺术符号应用于产品的创新设计中的思路,羌族传统艺术符号丰富,这里主要采用了能体现羌民族文化与精神的羊图腾符号,以点代面探讨羌族艺术符号在产品创新设计中的运用。确立以羊图腾符号进行创作的思路,产品的类型与功能则不受限制。首先从产品的形式上,羊图腾符号不可原样照搬,要有一定的变形与简化,产品设计的难点在于羊图腾符号与产品结合的形式,一种是平面的应用,这种应用方式是比较简单和直观的,与产品结合可以采用图案、镂空、凹凸等形式,灯具设计见图3。另外一种是将羊图腾符号立体化,或作为产品的整个基础形状,或作为产品某个局部形状,台灯设计见图4,设计的原则是要通过产品的形态感知羊图腾符号的内涵,进而强烈传递出羌民族的气息,这需要对羌族传统符号的使用掌握好一个恰当的“度”,最终的产品要具有现代生活的形态,符合现代人对形态上的审美需求,要与现代使用环境协调。其次是产品要注重使用功能,有照明、储物、遮雨蔽日等功能,而不仅仅只是具有装饰的功能,具有实用功能与优美形态的产品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所以在进行本类产品的创新设计中注重其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才能被市场所接受,也才能体现出创新的价值,文具见图5。

3.3羌族民间器具与产品创新

“逐水草而居”至“依山居之,垒石为室”,羌民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羌族以农业为主,以畜牧业为辅,以狩猎和多种副业为辅助。在几千年的生息劳作中产生了独特的饮食器具、生产工具、乐器、装饰品等。羌族的饮食器具和炊具主要有瓷碗、木碗、大小铁锅、铜壶、木瓢、背水桶、菜刀、锅铲、三脚架等。富有人家还有银壶、铜锅、银筷、象牙筷等。坐具有地毯、毡子、羊皮、毪子、木床等。生产工具主要有铧头、犁头、锄头、镰刀、弯刀、刨锄、扁锄、尖锄、斧、架子车等。乐器主要有羌笛、口弦、唢呐、羊皮鼓、小锣、手铃、大鼓、铜锣、铜钹等。装饰品有耳环、圈子、簪子、银牌等。从羌族的民间器具寻找灵感进行产品创新设计,主要的定位是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对传承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增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繁荣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市场上诸如此类的产品种类繁多,如何进行创新?使其具有鲜明的民族气息,又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项目团队确立了以下原则:一是必须具有精神功能和使用功能,精神功能是使用者的心理感受,感受到舒适愉悦,感受产品传递出的民族文化内涵[6]。使用功能就是要有实用性,不能拿来做摆设,这也是现有旅游产品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本次课题小组首先是要在种类繁多的羌族民间器具中进行梳理,找出具有易于被人们所接受的使用功能,而有意避免使用功能不强的产品系列。二是方便携带的原则,这类产品的特点就是小巧而实用,不占空间,便于旅游者携带。三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原则,深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进行文化体验和情感体验的深度和广度设计,在产品上找到和羌族文化的契合点,开发具有独特魅力,具有民族地域的特色产品,作品见图6和7。

第5篇:羌族碉楼范文

喜事冲淡了大地震留给人们的恐惧和不安,成为整个寨子500多村民共同的节日。

桃坪羌寨西距理县34公里,这里古朴的碉楼、碉房建筑有“东方古堡”的声誉,建筑始建于3000余年前。寨子里的老人说,历史上的三次大地震以及去年的汶川“5・12”大地震,桃坪羌寨均无一人伤亡。因此,当地人都说桃坪羌寨是一块福地。

今天,桃坪羌寨可以说是去年“5・12”大地震劫后幸存的依然闪烁着远古光辉的最后的羌寨了,也将成为羌民族远古文化以及碉楼、碉房建筑的活化石。

然而新娘的家乡却没有这么幸运,那里距汶川“5・12”大地震的中心映秀镇,仅一山之隔,160余户碉房几乎全部垮塌。全乡因地震死亡10人,重伤83人,轻伤19人。新娘的父亲也在地震中头部受重伤,母亲足部骨折。在政府和各方援助下,她的家虽然不缺饮食,但家中五人仍挤在危房中生活。

婚礼将按照藏、羌两个民族的风俗举办。在新娘的家乡,按照当地藏族的风俗举办;在新郎的家乡则按照羌族的风俗举办。

羌族婚礼一般要经过挂红、告奠、开坛、接亲、迎亲、做酒、宵夜、回门等八道程序,完成这些程序需要一周时间。婚礼的高潮在第三天,接亲、迎亲、做酒、宵夜都在这一天。

当接亲的队伍来到新娘的家乡克增嘉绒村寨时,我的心抽搐了。路边两侧的碉房倾斜倒塌,横梁矗立,电杆折断,残垣断壁,已是一片废墟。新娘的家在废墟中央,三层的碉房全部垮塌,全家挤在一间修补后的危房内。危房的门口红底金字的对联十分醒目:“山河破碎凭双手重建美好家园(上联),藏羌联姻齐努力再看碧水蓝天(下联),横批:百年好合。”

在桃坪羌寨,婚礼的各个环节依传统方式进行,更是热闹非凡。迎亲的前夜,舅舅为外甥披红绫祝福;接亲的清晨,舅舅牵羊登门贺喜,许多地方体现出母系社会的文化遗存。在庭房的门前,一副对联相当醒目:良辰美景唢呐鞭炮贺新郎(上联),月圆花好香茶美酒迎宾客(下联),横批:喜近新人。几天来,村民们自愿献工、帮厨,贴喜联,杀猪羊,打扫村落。接亲那天,全村老幼着羌服,唱情歌,跳锅庄,吃喜宴,喜到天明。

羌族人称婚事喜宴为“做酒”。做酒要连摆三天,喜酒要连喝三天。据新郎的母亲说,办喜事买了1000瓶酒,这还不算自家酿制的青稞咂酒,宰了两头羊,杀了四头猪。喜庆的气氛从后厨洗碗的叮叮当当声中就能听得出来。

第6篇:羌族碉楼范文

石鉴明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这两句古诗中,人们大略可知古时羌人生活的区域。羌民族是中华大家庭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甲骨文中就有羌字。在古文中,“氐羌”二字连用的时候多。羌族至今存在,且在我国西北西南地区和其他一些地方繁衍,幸福生活在祖国大花园里,“氐羌”到底是一个民族或是两个民族,专家学者颇有争议。如果是两个民族,那么古代氐人今安在?他们与羌民族是何关系?

为寻氐人遗踪,我们曾去四川绵阳平武县的白马路深山峡谷中,进入木座、白马、祥述家等白马藏人聚居的寨子里,且深入到王朗自然保护区了解白马藏人活动的范围及其生活习俗。据专家学者们考证,白马藏人很有可能就是古代氐人的后裔,他们从古至今生活在西北西南交界的深山峡谷中和与平原连接的缓冲地带,如今的甘肃与四川阿坝、平武这片地域,还有不少白马藏人在此生存繁衍。据说,解放初,要给这些白马藏人确定族属还真有些困难。后地方上请示川北行署长官,认为白马人聚居地与阿坝藏区紧连,就将其定为藏族的白马人吧。这就是“白马藏人”称谓的来历。然而,这支白马藏人,确实有自己独特的服饰和生活习俗,有自己的语言、歌谣和信仰,但无文字,那么,他们与羌民族又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驱车来到四川汶川县的“西羌第一村”。

“西羌第一村”乃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为其题字冠名的。该村位于岷江河谷汶川县城与都江堰市之间。经成都过都江堰溯流而上,可览具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至今仍发挥着良好效益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可观岷江河谷两岸的自然风光及汉羌民居的不同特点;可见紫坪埔水库的美丽风景。进入汶川县境内,就算进入阿坝羌族自治州了。经过映秀,在距汶川县城约10多公里的岷江河左岸,有一片较为开阔的河谷地带,地里长满荞麦、水稻、玉米等庄稼,靠近山边有个较大村落,其中最显眼的就是那座高高耸立的石碉楼。碉楼上有个大招牌,上面有费孝通先生的“西羌第一村”的题字。远远望去,该村依山傍水,有田有地,有楼有林,层次分明,给人的第一印象还不错。但该村位于岷江河对岸,看到她了还不能马上到达,真有点“可望而不可及”的意境,仿若世外桃源。

为进此村,我们继续沿江上行,总要找到一条通往该村的道路。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岷江河上出现一座简易索桥,上面稀稀拉拉横焊着钢板,钢板上竖放着可供车过的木条,而且这些木条是活动的,车来车往,经常移动,两条车过线路显得歪歪扭扭,险象环生。当地汽车司机和拖拉机手道熟胆大,不管三七二十一将车开上桥很快冲过去了。外地司机要过此桥可就艰难了,起码要技术过硬,还要胆大心细,不慌不忙,否则,连车带人掉下滔滔岷江,可不是闹着玩的。到此桥头,我们的车不敢上桥。于是全都下车观察并商量过桥办法。其中一位海灯法师的高徒与我们同行,他鼓励司机鼓足勇气慢慢开过去,我们几位都在桥上步行为其移动木条,端正车行线路,指挥司机开车,也为其壮胆。近百米长的简易索桥就这样闯过来了。可怜那位开桑塔拉的年轻的司机朋友不知吓出了多少冷汗。我们都夸奖他技术过硬,有胆有为。过桥后就上了机耕道,道路凹凸不平,弯弯曲曲,还要爬坡。行车方向恰好掉了头,沿岷江下行。终于到了靠近大山的村口,小车不能再往前开了,我们下得车来,见村口有一小卖店,有位羌族妇女在那儿守店,我们便向其打听该村谁是村长,谁能接待我们并介绍情况。正好,这位妇女就是村长的儿媳妇。说话间,五十开外略显黑瘦的村长从村口小桥那边送出几个男男女女,他们是九寨黄龙旅游集团公司开发部的同志。他们想在这个九寨环线必经之地的“西羌第一村”开发民族旅游项目,这次来考察商量投资开发事项。我们见面寒喧几句,他们一行便匆匆离去了。我们的车就交给村长指定的一家村民看管。他说:“请一百个放心,这儿的人听话得很,好客得很,老实得很,绝不会出事”。

我们急不可耐地首先去攀登那富有吸引力的羌族石碉楼。此碉堡大约有五层,四面体,下粗上细,底层约有两间小屋那么宽大,屋中间有一个火堂,一旦生火,其烟雾可从顶层冒出,直升云天,可起烽烟报警作用。沿着只容一人爬行的楼梯爬上顶层,举目四望,但见岷江蜿蜒而去,大山巍峨不动,田野一派秋收景象。村落依山而建,家家户户都是那种石块与黄泥粘合而垒的碉楼房,少数住房的烟囱里已冒出缕缕青烟。“民以食为天”。炊烟是老百姓的祥云和生存的希望,见此我们一行自然高兴不已。从仅可容两人的碉堡顶层(上面居然长有青草)慢慢下来,竟然出不了门,村长让我们享受了一会儿被囚的乐趣。因为这碉堡过去是为抵御外敌入侵而建的,如今竟有外人闯进了此堡,不被关起来那才怪了。我们急忙呼叫,那村长乐哈哈地为我们开了门,并说:“开个玩笑,想让你们这些远客在碉堡上多看看,多玩玩!”

走出全村仅存的这个大碉堡,我们随便参观了紧靠碉堡的村民住户,见其一层养猪、羊、牛等牲口,二层住人,三层楼上是粮仓、晒坝等,有的还建有客房。黄昏的田野太富有吸引力了,我们便走向荞麦地,走向稻田,走向岷江河坝。随着老乡收工,我们也跟随他们回村,有位老实巴交的中年羌民身背大捆树枝,手提一只被打死的野鸡,在路边歇气。我们见了好奇,便问他怎么打住野鸡的。他说得很简单,在荞麦地里用石头砸到的。海灯弟子掏出五元钱,将这肥实的野鸡买下,那羌民乐得合不拢嘴,不知说啥好。

夜晚,在村长家食宿。村长家共有6口人,四代同堂。上有老母,自家两口子,加上儿子媳妇、孙子。在他们家二层堂屋落座后,见堂屋中有一火堂,其上有天窗透明同时可排烟。其屋角有神龛,据说是供的“角角神”。火堂里,有三块石头各朝一个方向支立着,据说这三块石头各代表着天、地、人神。冬天,一家人围着火堂烤火、作馍、做饭、烤肉、饮酒、唱歌,其乐融融,其情依依。“角角神”下摆放一方桌,主客各就各位,依次敬酒。主人敬酒后,轮到客人了。客人敬酒的规矩是:第一杯先敬天,第二杯再敬地,第三杯敬主。第一、二杯可以不饮,洒在地上就行了,第三杯须一饮而尽,以示对主人的尊敬和真诚。酒饭后,村长及儿子邀请我们一行到大碉楼下坝子里学跳羌族“萨朗舞”。此时,月明星稀,彩灯闪烁,全村青年男女都来了,大家手拉着手,排成队,围成圈跳了一曲又一曲,其乐融融,自由快乐到了极点。只可惜没有羌笛伴奏,只有现代音响伴舞。村长说,下次来一定找几个会吹羌笛的人来,让我们体验一下羌笛的味道。另据村长介绍,该村历史悠久,其祖先就是大禹。历史上有“禹生石纽”的记载。村长说大禹就出生在汶川、北川一带,对面大山里就有大禹遗迹。他还说羌人为古都江堰的建成作了贡献,不知此说是否有据可考?

第7篇:羌族碉楼范文

九寨沟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四川省辖自治州,紧邻成都平原,全州地表整体轮廓为典型高原,地势高亢,境内垂直气候显著,辖1县级市,12县,总面积84242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末,阿坝州户籍人口89点93万人。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有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及卧龙,四姑娘山大熊猫栖息地等世界级旅游景区。有马尔康卓克基土司官寨,松岗直波碉楼(含羌寨碉群),松潘古城墙,壤塘棒托寺,错尔机寺,营盘山和姜维城遗址,日斯满巴碉房,阿坝州红军长征遗迹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羌族碉楼范文

一些羌女在路边摆着背篼兜售苹果,或者是那些晒干的野生菌,甚至有茂汶花椒。这是一个好兆头。可是我也有一些隐忧,羌人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不断涌入的外地游客注定要给他们的传统文化带来冲击,强悍的羌人还能保留多少属于自己的特质呢?

到达桃坪羌寨时,正是夜幕降临。桃坪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1年,羌寨所有建筑均以石块垒砌而成。这片保存完好的泥石杰作位于高山山腰,靠近溪流。远远望去,一片黄褐色的石屋皆顺陡峭的山势依坡逐次上行,高低错落,其间碉堡林立,气势不凡,被誉为最神秘的“东方古堡”。刚停下车,就涌上来一大群羌女,她们冲着我们嚷:“住羌寨,住羌寨……”毋庸置疑,这些人都是羌寨内外的原住民,他们如此热情,是希望我们到他们家里去住宿。既然吃住是刚性消费,我们当然选择住在羌寨里面,这样一醒来,我们不就能体验到羌寨的早晨吗?羌寨里现有100多户人家,家家户户都有农家乐,接待能力还是可观的。谈妥价格,我们住进了老杨家客栈。

在羌寨的四楼上安放好行李,我们来到一楼的厨房,老杨亲自给我们做饭炒菜。一盘羌家回锅老腊肉,肥而不腻,不咸不淡,跟绵竹的山腊肉差不多。桃坪羌寨属于山区,羌寨养猪多用自产玉米、土豆,根本不用饲料,猪肉咀嚼起来非常劲道,回锅肉硬是能起灯盏窝,让人不忍动筷子。不是不想吃,而是多年没吃到这样的回锅肉,两三下吃完了,就没有回味余地了。羌寨的香肠也不错,跟绵竹大同小异,但因为猪肉质量过硬,口感还是上乘些,属于佐酒佳品。至于米饭,则是羌寨“金裹银”。没去过羌寨的人,根本搞不懂什么是“金裹银”,其实就是俗称的玉米面蒸干饭,用大米和玉米面混合而做得名。做法是待米饭即将煮熟时放入玉米面,然后用筷子从上至下逐步均匀拌合,蒸熟既成。由于大米是白色,玉米面是黄色,故而得名“金裹银”。

1980年代时,在川西乡村生活,母亲为了改善一家人的伙食,经常在餐桌上变换花样,“金裹银”就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玉米是常见的一种大春作物,一般种在自留地里或者田边地角,作为一种补充,其脚下可以点些豇豆,这样就不需要特意给豇豆藤搭架了,它们可以一直爬到玉米梢上去,然后再走回头路缠绕下来,直到玉木棒子摘完后,玉米秆都可以站在那儿为豇豆服务。在那食物匮乏的日子,玉米秆也可以拿来放倒当甘蔗啃,甜滋滋的。玉米快要成熟时,把玉米棒子掰下来,可以煮嫩玉米,或者一粒粒剥下来,用青椒爆炒,特别香甜。老玉米则可以放在灶膛里烤熟,我们常常啃得满嘴是灰也在所不惜。至于收获后的老玉米,则要在院坝里晒干,然后脱粒拿到打米房去磨成玉米面粉。做稀饭时,米放少点,水多些,快要熟时在锅里撒入玉米面粉,边撒边用筷子搅散开,做熟后就成了一锅黄澄澄的面搅团,是健脾养胃的好东西,粗细搭配的典范。至于干饭,则跟羌寨的“金裹银”差不多,我们称为“面蒸蒸”。因此,当我吃着老杨家的“金裹银”时,觉得特别亲切,这不就是儿时的味道吗?

我们吃饭时,老杨就坐在旁边跟我们聊天。他说桃坪羌寨以前很穷,羌人就种点庄稼过活,连老祖宗留下来的羌寨也无法维修,真是守着金饭碗讨口。多亏一些摄影者将桃坪羌寨的图片发在网上,大家才知道了这一处世外桃源。一些媒体也来推波助澜,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这里人气越来越旺,坐在家门口就挣钱了,而他们羌人只需要保持原来的生活方式而已。什么是原来的生活方式?不外乎就是说羌话、穿羌衣、过羌俗罢了,可是我看老杨的女儿,却穿着牛仔裤和T恤,跟城里的女娃没啥两样。老杨的女儿杨开瑞,初中毕业考上了汶川县城的一所高中,今天刚参加完军训在家休息,和我们很谈得来。羌人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其党项羌曾经建立过强势的西夏国与宋、金两大国抗衡,成三足鼎立之势,可惜被蒙古人灭国后,再也没有振作过,自此族人散居各地。“羌”字就表示放羊的人,而羊就是羌族的图腾,这也是为啥羌寨有很多羊头骨作为装饰品的原因。羊是一种温顺的动物,但是把羊头骨挂在那里,就有些悲壮苍凉的意味了。

夜晚的桃坪羌寨,四处寂然无声。次日早上,在朦胧晨光中醒来,羌寨里到处炊烟袅袅,一队队游人络绎不绝地走进羌寨。寨内的巨大碉楼,与羌寨后面的石山遥相呼应,显得更加雄浑挺拔。有的碉楼高达数十米,每隔两三米就有暸望孔。据说,这些暸望孔除了采光和防御外敌入侵之外,还有报时的作用。因为碉楼里面的暸望孔并不是水平的斜面,而是有意识地做成很多梯步。在不同的时辰,阳光就会照在不同的梯步上,大致可以反映出时间来。我们穿着老杨家的羊皮坎肩,戴上牧人的卷檐帽,还真有点羌人的强悍劲儿。小杨带着我们在羌寨里转了一圈,给我们介绍一些羌寨的历史,大方地同我们合影。在小杨的身上,看不到羌女的影子,只有穿上家里过节的羌服,你才会发现她和汉人的区别。对于旅游业如火如荼的桃坪羌寨,小杨一点也不留恋,她向往都市生活,希望将来做个医生,据说这也是她阿爸的意思。站在桃坪羌寨雄伟的碉楼上,小杨开心地唱着流行歌曲。

据说,桃坪羌寨碉楼施工时不绘图、不吊墨、不画线,全由羌人信手砌成。这里的石雕墙面不再平光,而是别具匠心地砌出了一道波纹,使墙面正中出现了一个由顶到底的棱角。这一棱角两侧被一分为二的墙柔和地内弯,使墙面形成鼻状。这样可使楼房所受压力通过这一曲线波分流扩散,同时又使单调的墙面顿生峥嵘气势。1933年,茂县叠溪地震,整个叠溪镇全部被毁,形成叠溪海子。邻近县市深受其害,而桃坪羌寨的碉楼却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穿过历史的风霜雨雪,桃坪羌寨巍然屹立,至今完好无损,成为羌人繁衍生息的庇护所。

碉楼内部也有讲究,楼层之间全用原木铺成地板隔开。上下楼层全靠那种宽大的木梯,各层之间秩序井然。步入民居,只见房间宽阔,梁柱纵横。屋内一般有三至五层,上层或中层作为住房,下层设牛羊圈舍或堆放农具。每间房屋房顶四角或一角常常垒有一“小塔”,供奉一块卵状白色石头,为羌人供奉的白石神。我们住的老杨家客栈,二层是客厅和厨房。在客厅和厨房之间有一个火塘,是羌人家族取暖和议事的所在,家族的神龛也在火塘旁边。火塘里还有一些木材的灰烬,四周铺着兽皮,上方挂着油浸浸的腊肉。那些腊肉有的已经10多年了,色泽黄亮,据说可医治哮喘病。烟熏火燎上千年,火塘四周的墙壁全是黑黢黢的,就连那些家具也充满着一股烟火味。一家人围坐在火塘四周,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唱酒歌,这样的情形不知道在火塘边出现过多少次。

桃坪羌寨以古堡为中心筑成了放射状的八个出口,出口连着甬道织成路网,本寨人进退自如,外人如入迷宫,非本寨人指引,不可通行。堡内完整的地下供水系统也是独一无二的奇观,从5000多米高的山上引来的泉水,经暗沟流至每家每户,不仅可以像空调一样调节室内温度,作消防设施,而且一旦有战事,还是避免敌人断水和逃生的暗道。桃坪神奇的路网、水网、房顶,组成了羌寨内地上、地下、空中三种立体交叉的道路网络和防御系统,这也是桃坪羌寨建筑的奇特之处。

第9篇:羌族碉楼范文

九皇山:一首来自古羌先祖的诗

其实,选择一个烟雨天在北川游逛最是迷蒙。但如果攀山,还是晴空万里适宜。

从山东大道出发,我们穿越老县城地震遗址,一路东北向。想触摸九皇山的石,你需要预留两个半小时的旅途颠簸、沿河而行的漫长等待和14个180度盘山弯道的姿态准备。

北川的山咄咄逼人又喋喋不休:它们不会给人预备时间,突然一个凌厉的山头扑面而来,拉扯着半山如丝的云雾,挂满一头翠滴。一旦开了头,凭你去望,它的身后便是绵长的山群,牵手绊脚,堆堆叠叠。

在去的路上,与同行一路探讨“九皇山”的姓名由来――可是九个皇帝住过的地方?要知道,北川遍地传奇,九个皇帝住一个山头,不无可能。

中国如今56个民族由四个古老民族演变而来,其中便有“羌”。公元前四世纪末叶,今北川境内已有羌人活动,有"六夷、七羌、九氏各部落"。羌人先祖古羌王阿巴白构给他的九个儿子分封属地,第九子尔国基的分封属地就在今平通河两岸的区域,民间称此地为“九皇山”。

如今的九皇山在震后复建开发成为北川4A级旅游景地,结束盘山弯道进入景区第一站――游客接待区,这里有羌族美食可以抚慰扭曲的肚肠。如若尚可坚持,请拾级而上,垂直高度300多米的缆车等待着你。

如果说来到北川便可以吸氧,那么随着缆车的上升,人将会慢慢醉氧。九皇山2095米的海拔让霾难以企及,原生态的保护让这里植被密集,野生动物群居。导游说,这里山鸡野兔随处即是,野猪麂子漫山奔走,这也是为什么景区开发了拥有国家授权资质的“野外打猎场”的原因。当然,如果你可以徒手抓到野兔山鸡,景区可以大方的送给你。更令人激动的是,如果赶上雪天,山民们会发现熊猫下山觅食的踪迹。

九皇山最奇绝的景色由“尔玛古道”通引,它串联着神树、天神殿和西羌第一碉楼。

作为一个信奉“万物有灵”的民族,羌人会拾取对他们有现实意义的事物作为崇拜,挂满彩带的神树只是其中之一。

天神殿,一座以石头为主体的宗庙建筑。顶部镶嵌着羌人奉为神灵的白色石英石,庙前蹲坐两尊世界罕有的青铜双羊香炉。庙里供奉十一位神灵偶像――在佛道诞生前,这是华夏大地最古老最正统的崇拜与图腾。

相传在南、北朝年间,羌民一头人突做一梦,有五位神人邀其赴宴。头人醒来后,按其梦中印象寻觅,果见一两山之间的洼地,纵横数百米,仙雾缭绕。于是令其族人在此处"垒石为室",按其梦中诸神的印象建一专供奉天神、地神、火神、药神、白石神之处,后经若干代的不断演变,羌民们又在其处增设了女娲神、羌人始祖神、神猴、炎帝神等十一位羌民最信奉的神灵,并扩建成为天神殿(天神祭祀坛),方圆几十里的羌民在每年的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及羌历年都要来此朝圣,据说“许愿还愿,灵验得很”。

天神殿的“灵验”在5・12地震中似乎得到印证――

从殿外向斜上方望去,“西羌第一碉楼”高耸在山尖。地震来临时,数十位游客围困天神殿,碉楼被摇的左右摆晃,随时有崩塌的危险。而此时,不知哪里飞来的一块18人抱的巨石竟然飞上山尖,将碉楼向天神殿的反方向砸去。虽然巨石砸毁碉楼和寨门,但寨民和游客s没有因巨石受伤。“因此事,人们更觉得天神护佑,那些被围困的游客也是年年都会来祭拜。”导游说。

巨石如今依然停留在落下的地方,而被摧毁的碉楼则重新建起。

登碉楼,需要虔诚和毅力。这座碉楼位于山尖,引向它的山道陡直而险峻。碉楼旋转向上有五六层楼高,内壁绘满羌族神祈。每向上一步,心内的纯净都会随着沉重的呼吸多一分。

直到天顶,目之所及尽是天蓝。

在这里,人会不自觉的抬起头接受风的洗礼,会不自觉地伸出手,似乎不远的上空就有自己的神灵。在这里,人会褪去世俗的外衣,像一个赤子,祈求大自然的接纳。感谢羌人,他们用敬畏一切,拟出一首令人感动至今的诗。

药谷辛夷:细雨莺歌,花雨药香

在传统的羌绣中,我们都会被一种美妙的图案所吸引――辛夷花。

辛夷花,别名紫玉兰,比常见的玉兰花小一个型号,“花开时节动京城”。不仅如此,辛夷花辛散温通、善通鼻窍,因而也是一味良药。羌人之所以善绣辛夷,是因为在北川的一处山谷中,广茂地生长着这种花。

从九皇山笔直西行,就是药王谷所在。

药王谷隐居着世界上最大的古辛夷花药树林,树龄多在百年以上,最高龄的达500年。每年3-5月漫山辛夷花开,色分白、粉、红、紫,依山成势,将谷底渲染成粉紫的海洋。

高龄的老树滋养着长寿的山民。药王谷里的山民骄傲地讲“我们这里的人只有老死的,没有病死的”。我们虽然惊叹,但不能否认,他们的普遍寿命的确都在90岁以上。

如果化作一只鸟从药王谷上方望去,这片山地90%的皮肤都被森林包裹着。有专家测量,这里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达每立方厘米23000个,是普通城市的100-200倍。也因此,一些对空气质量要求苛刻的中药材,诸如天麻、杜仲、厚朴、辛夷等在这里扎根丛生。

天时地利,让这里的山民世世代代以种药为生。每逢吉日,他们会到药田边的小庙上香进贡――这里供奉着药王孙思邈,日夜保佑山民的药苗茁壮成长。

传说,当年孙思邈到青城山修道,途经此山时曾在山中长住,是孙思邈教会了他们的祖先种药识药。孙思邈在青城山修道十余年,回陕西耀县时又到药王谷停留,又教人们用药治病的医术。药王谷的农民与其他地方的农民貌无二致,但不同的是他们个个都是识药采药的高手,很多都身怀医治疑难杂症的绝技。人们为纪念孙思邈的恩德,此山从此就叫药王山,把孙思邈打坐炼丹的洞称为药王地宫。

孙思邈是否到过药王谷,我们无从考证,但是当地农民对此深信不疑,现在他们依旧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祭拜药王诞辰,始终心怀感恩的心――感恩先祖、感恩自然。

溶洞内外两重天:

大海退却后的凝固艺术

如果敢从九皇山的观音崖旁乘溜索到山谷的另一边,你将看到一个直径硕大的洞口。这便是西南第一大高山溶洞――猿王洞。

500万年的滴水成石让这座神秘的溶洞遍布高垂的石钟乳和粗壮巨大的石笋石柱。在这个溶洞的周围4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着23个各具特色的溶洞,喀斯特地貌让这里奇崛瑰丽。

同样的地质特征也作用在药王谷里。

大约在两亿多年以前,药王谷是一片大海,沉积了许多厚重的石灰岩,经过各个时期的造山运动和地壳变化,岩石露出了地面。几万年以前,由于石灰岩的溶解作用,石柱彼此分离,经过常年的风雨侵蚀,无数石峰、石柱、石芽拔地而起。

不过谁也想不到,药王谷葱茏的地表下隐藏的竟是一座空山,山肚子里面全是溶洞连溶洞,世界溶洞组织和成都理工大学组成的联合考察队连续六年在药王谷进行洞穴探测研究,他们的结论是药王谷地区的溶洞是四川境内最大的溶洞群。

上世纪三十年代,药王谷曾发生过三个县政府为治匪患在药王谷山里同时封洞的事件。

当时土匪聚集,长期以洞为踞点,他们利用纵横交错的洞穴c政府作对。现在仍有不少人欲进洞寻宝,皆因恐惧洞内的累累白骨、长辫而放弃。当地百姓讲,土匪洞纵横交错几十公里,当年三个县明确分工,同时封堵本县境内的洞口,现在洞口依稀可辨,匪迹早已不存。

这些洞口如今都隐没在谷内万亩参天大森林中,这些树木密集,阴暗幽森,被人们称为“黑森林”。山民说林中的野猪比人大,还说树下的天麻已成精……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