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忧郁症的心理疏导方法范文

忧郁症的心理疏导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忧郁症的心理疏导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忧郁症的心理疏导方法

第1篇:忧郁症的心理疏导方法范文

情志病, 病名首见于明・张介宾《类经》, 系指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 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症。其表现不一, 复杂多变, 故庞老师多称其情志综合征, 情志病多由喜、怒、忧、思、悲、伤、恐、惊七情引发。若情志不畅, 暴受惊恐, 或郁怒久伤, 性情抑郁, 精神苦恼, 皆可使脏腑所耗, 阴阳失血失调, 气机郁滞不畅, 而生郁疾。而气机郁滞所致之病, 多并发出现气滞、血瘀、痰结、火郁、湿蕴、食积等病理产物, 甚至出现郁久伤神的神志异常之症, 故而临床可见复杂的情志病症, 而种种之病理症结, 总不离气郁二字。而肝主生发, 主疏泄, 调畅气机, 故调理肝气为之道。临床实践中, 以疏肝为大法, 随证变化, 统治诸郁。庞秀花主任从医30余年, 对于以疏肝法治疗此综合征多有心得, 临床上以疏肝法治疗每每收获良好效果, 作者有幸跟随庞老师出诊年余, 将所见总结如下。

1 疏肝理气

肝主疏泄, 性喜条达, 忧思郁虑, 愤满恼怒等精神刺激, 均可使肝失条达, 气机不畅, 以致肝气郁结而成气郁, 此为郁之主要病机, 肝失其养, 难以维护肝的疏泄功能, 而致气机不畅, 气机郁结, 出现胸镬胁两乳或少腹等某些局部的胀痛不适等病理现象, 故治疗上予疏肝理气为其法, 如下。

案1:患者王某某, 女, 47岁, 平素喜生气, 右乳腺增生、纤维瘤, 如蚕豆大小, 经前胀痛, 左附件炎, 月经提前5天, 口苦, 心慌, 白带多, 色黄, 胸闷, 气短, 入睡困难, 便稀, 舌尖稍红苔薄白, 脉弦细。诊为乳腺增生方药:

郁金 10 g 、香附10 g、青皮10 g、陈皮10 g、川楝子 10 g、黄芩 10 g、黄连 6 g、赤芍 15 g、白芍 15 g、丹皮 15 g、路路通 10 g、丝瓜络10 g、桃仁 10 g、合欢花 10 g、合欢皮10 g、薤白10 g、丹参 30 g、石菖蒲10 g 制远志 10 g 炒枣仁 15 g红花 10 g、炒枳壳10 g、珍珠母30 g、生龙骨30 g、生牡蛎30 g、生甘草10 g、柴胡10 g。7剂后诸症好转, 后此方化裁1月, 无明显不适, 复查乳腺彩超增生较前缩小。

2 疏肝活血

因气为血帅, 气行则血行, 气滞则血瘀。气郁日久, 影响及血, 因此气机的郁结, 会导致血行的障碍, 形成血瘀, 或为瘢积, 肿块, 予疏肝为主的基础上加用行气活血通络之药。

案2:郑某某, 男, 39岁, 平素喜怒,近日工作劳累后出现头晕, 恶心无呕吐, 手麻木感, 颈部不适, 时有汗出, 舌暗红, 苔薄白, 脉弦。诊断:颈椎病, 治予疏肝活血通络止痛, 方予柴胡10 g、炒枳壳10 g、郁金10 g、香附10 g、青皮10 g、陈皮 10 g、赤芍10 g、丹皮10 g、川芎15 g、 葛根 10 g、川牛膝10 g、鸡血藤30、全蝎6 g、地龙10 g。3剂后头晕明显减轻, 后继服2周后头晕痊愈。

3 疏肝清热

肝气郁结, 气机不畅, 心情抑郁, 日久亦可化火后上刑于肺, 或下扰于肾, 而致五脏失和, 气郁久而化火, 而形成火郁, 治予疏肝清热凉血之法。

案3:郑某, 男 , 13岁, 颜面或胸背部散在与毛囊一致的丘疹, 色淡红, 顶端呈黑色, 皮肤油腻, 口干鼻燥, 烦热, 喜冷饮, 大便干, 小便黄。舌红, 苔薄黄, 脉浮数。诊为痤疮。治则:疏肝理气, 解毒凉血, 方予柴胡10 g、炒枳壳10 g、郁金10 g、香附10 g、青皮10 g、陈皮10 g赤芍10 g、丹皮10 g、川芎 10 g、薄荷6 g、蒲公英 10 g、苦地丁 10 g、白藓皮10 g、玫瑰花 10 g藿香10 g、佩兰10 g、全蝎3 g、炒僵蚕6 g、生甘草10 g、白茅根30 g、凌霄10 g。连服14剂后患者痤疮基本平复。

4 疏肝化痰

情志不遂, 肝郁抑脾, 或有所愿不遂, 精神紧张, 家庭不睦, 境遇不幸, 忧愁悲哀, 使脾气郁结, 肝气郁结, 横逆侮脾, 导致脾失健运, 不能运化水湿, 水湿内停, 凝为痰浊, 治予疏肝健脾化痰。

第2篇:忧郁症的心理疏导方法范文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6-0084-03

肝气犯胃型胃痛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胃为水谷之海,在生理上,肝主疏滞,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降浊,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人体消化吸收及排滞功能[1~2]。情志不遂,肝失疏滞,肝郁气滞,横逆犯胃,导致胃气失和,引发胃痛[3]。提示胃痛的病因中郁怒忧伤,气血不畅是重要的病因。本文回顾性分型分析了本院采用情志护理对肝郁气滞型胃痛患者护理获得了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高州人民医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肝郁气滞型胃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采用单双号尾数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6~61岁,平均年龄(44.3±12.7)岁;病程8~49 d,平均(15.7±11.9)d;病因:浅表性胃炎患者19例,胆汁反流性胃炎13例,十二直肠球部溃疡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9~58岁,平均年龄(42.7±12.1)岁;病程8~44 d,平均(16.1±10.9)d;病因:浅表性胃炎患者1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15例,十二直肠球部溃7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因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中医诊断标准 具有典型的胃脘痛症状及肝郁气滞的一般表现,如胃脘胀闷、攻撑作痛,连及胁下,病位不太固定,或左或右,或呈走窜性,大便不畅,得嗳气或矢气则舒。发病与情志改变有关,喜太息,脉弦劲或细,重按有力,舌淡红,苔薄白[4]。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治疗,采用中药柴胡汤为主方,方中柴胡、香附理气止痛,枳壳、陈皮理气和胃,川芎调理气血,甘草缓急止痛,全方共奏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之效。疼痛较甚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以加强理气止痛的作用。

1.4 护理方法 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包含有生活护理、饮食指导及其它对症支持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情志护理干预方法实施护理干预,干预内容如下。

1.4.1 情志护理 ① 疾病宣教 向患者耐心详细说明肝郁气滞在胃痛发病中的作用,说明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横犯脾胃,而致肝胃不和或肝脾不和,气血阻滞而引发胃脘痛的发作机理,举例说明情志若调节不善将加重肝郁气滞型胃脘痛的临床症状,饮食障碍将愈发明显。② 情志调节 与患者耐心细致的沟通,了解患者易出现紧张、焦虑、抑郁、愤怒的原因,告知患者保持心理宽松,劝导患者戒忧、戒愁、戒怒,忌思虑过度,鼓励患者勇敢的消除焦虑紧张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及勇气,乐观的面对负面情绪;③ 情志克制法 指导患者将要出现忧虑、紧张、焦虑、愤怒等情绪时,采用下列方法进行克制。转移注意力法:充分发挥大脑神经调节功能,将注意力分散至愉快、美好的想象中,包含过去愉悦的经历,未来美好的期待。催眠方法[5]:自我暗示告知自己是可以战胜负面情绪,自己是最优秀的,可以应付任何的负面情绪。找人倾诉法:当前2种方法仍旧无法控制负面情绪蔓延时,立即找人沟通,沟通的时候更多的倾诉,尽量以美好生活话题或愉快回忆为主。情绪宣泄法[6]:当无法克制负面情绪时,可以进行一定的宣泄,例如大声将自我的忧虑说出来,大声的表达自我来实现暂时性的忘记。

1.5 疗效评价

1.5.1 胃痛疗效评价[7] 痊愈:胃脘痛及其它症状(泛酸、嗳气、呕吐)消失(近2个月内未出现复发),饮食正常,体质明显好转,精神状态良好,无明显不适感;显效:胃脘痛症状基本消失(近2个月内未复发),其它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饮食、精神、体质与以前比较明显好转;有效:胃脘痛症状减轻,其它症状亦出现一定程度改善,可小发作,但程度明显降低,体质、精神及饮食有一定进步;无效:胃脘痛减轻不明显,甚至呈现进行性加重。

1.5.2 症状分级量化赋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相关内容拟定,中医症状包含胃痛、胃胀、呕吐3项,按照轻重情况依次赋予0、2、4、6分,3项之和为症状分级量化得分,得分越低代表症状越轻。证候积分越高表明肝郁气滞症状越严重。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2组疗效评价 见表1。

3 讨论

中医理论中胃痛,多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畅及脾胃素虚等病因所引发,中医在治疗胃痛的根本方法为宣通,其主要通过疏肝理气、理气解郁为主,亦是治疗气滞型胃痛的关键。

第3篇:忧郁症的心理疏导方法范文

抑郁症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可由多个脏器致病,故临床辨证分型也较为多样,但目前抑郁症尚无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有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而分型的。李玲[8]提出抑郁症病机的中心环节是肝气郁滞,并将抑郁症分为肝郁气滞、肝郁脾虚、气滞血瘀型等3型。华燕[9]则将抑郁症分为肾虚肝郁型、肝郁脾虚型、心脾两虚型、心肾不交型、肝胆湿热型、心胆气虚型等6型。郑绍周[10]将中风后抑郁症分为痰瘀阻络型、肝郁气滞型和心神失养型、脾失健运型,指出在积极治疗中注意疏肝理气,补益气血。有按气血津液辨证以及五脏六腑而分型的。陈宝君等[11]报道抑郁症属中医“虚劳病”范畴,病机以阳气不足、升发无力为主,将抑郁症分为肝阳虚和肾阳虚两型。李桂元等[12]根据“五神脏”的神、魂、魄、意、志等思想将抑郁症分为肝肾两虚型、肝气郁滞型、心阴不足型、心脾两虚型、肝郁脾虚型等5型。总的来说,在抑郁症的临床辨证分型中,实证多虚证少,中医临床应当强调全面辨证,从整体理念出发,综合临床各种证候表现,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伪存真的分析整理对抑郁症进行辨证施治。首先辨心、肝、脾、肾四脏病位,然后辨气、血、痰、火、瘀及虚、实病性,两者相结合。

2辨证施治

2.1基础方加减治疗

国医大师颜德馨[13]根据临床辨证,将本病治则概况为活血化瘀,净心醒脑;升达清阳,调畅气机;清心泻火,醒窍安神三方面。针对血瘀扰神,滞塞脑窍这一病机关键,以血府逐瘀汤为基础方加石菖蒲、黄连等,顺肝木升发条达之性,效果良好。林冰等[14]对待抑郁症采用疏肝理气为治疗大法,予柴胡疏肝散加味(陈皮、柴胡、香附、郁金等各10g,甘草5g)治疗30例抑郁症患者,心烦失眠者加淡竹叶、阿胶、酸枣仁;月经不调者加丹参、桃仁、红花;经前胀痛,加麦芽、佛手,痊愈9例,显效16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达86.67%。唐平等[15]用甘麦大枣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8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2.1%。钟向阳等[16]自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50例抑郁症患者,结果总有效率86%,肯定了中药在治疗本病上的积极作用。

2.2分龄辨证治疗

梁凤香[17]认为年老之体,脏腑功能渐虚,血亏气弱,若思虑过度或忧郁恼怒,气郁痰阻使脏腑功能失调、阴阳不交、神志失守、气郁无归而成抑郁症。“气以通为补、血以和为用”,提出在补中调气血、在补中解郁积,以此为原则治疗老年性抑郁症,取得良好效果。苏世鑫等[18]运用祛郁汤(藕节15g,枇杷叶、郁金、泽兰各10g)治疗妇女产后抑郁症,兼有梅核气者加半夏厚朴汤;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大枣;气滞者加山楂、麦芽;痰湿内盛者加二陈汤;胸痛者加瓜蒌薤白汤,结果33例患者的总有效率达81.8%。安洪泽[19]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35例,其中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57%。由于抑郁症临床证候的复杂性和顽固性,因人制宜、灵活用药,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所在。

2.3专方辨证治疗

郭小青等[20]认为抑郁症初期以肝气郁结为主,随着病情发展,多出现气郁生痰,痰火扰心等证,指出本病的治疗当以疏肝解郁、清热化痰相结合,拟用解郁化痰汤(柴胡、枳壳、香附、黄连、栀子、远志、石菖蒲、茯苓等)治疗30例抑郁症患者,结果痊愈21例,显效6例,好转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林海等[21]认为中、轻度抑郁最多见的证型为心脾气阴两虚证型,宜运用益气敛阴、清火安神的治疗法则,针对90例抑郁症患者,采取日间服用养心开郁片配合夜间睡前服用枣安胶囊的方法,结果90例抑郁症患者中治愈20例,显效32例,有效2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5.55%。王蜂等[22]用滋肾养血丸治疗躯体疾病伴焦虑抑郁障碍,结果218例患者中,显效145例,有效7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8.62%。

2.4中西医结合治疗

史春梅[23]运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加服中药知柏地黄汤(山药30g,知母、茯苓、生地黄各20g,黄柏、泽泻、牡丹皮、酸枣仁各15g)治疗组74例抑郁症患者,兼有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等;情绪不宁者加牡丹皮、栀子等;面色无华,纳差者加党参、黄芪等;汗多者加浮小麦、防风等,结果痊愈21例,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6.49%。李秧等[24]针对围绝经期妇女经断前后肾器渐衰、经期不规则的特点,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的方法,药用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氟西汀配中药丸剂(夜交藤、磁石各150g,丹参120g,茯苓、酸枣仁、淫羊藿等各90g,半夏、郁金、柏子仁、琥珀、地龙、巴戟天等各60g,甘草30g),结果49例患者中痊愈16例,显著进步20例,好转12例,无效1例,显效率达73.47%。由上可知,从抗抑郁的有效率、临床反馈、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和减少复发等方面评价,中西药结合抗抑郁方法较纯西药安全,疗效好。

2.5针灸治疗

张留超[25]运用电针与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所对应的夹脊穴治疗抑郁症,总有效率达94.4%。林汉芳等[26]针药并用治疗35例抑郁症患者,采用针刺百会、印堂、神门、关元、三阴交、太冲;神庭、四神聪、丰隆、内关、足三里、太溪等两组穴位,中药栀子豉汤合温胆汤加味,总治愈率达94.28%。周菊华等[27]运用电针百会、内关、太冲等穴配合耳穴贴压法治疗抑郁症,发现电针配耳穴组与百忧解疗效相当,且无副作用,无依赖性。谷世?[28]主张治疗抑郁症当以疏肝解郁、理气安神为主线贯穿始终,提出运用具有镇静安神作用的“七神针”来治疗抑郁症的思路。临床常采用疏肝安神化痰药结合针刺七神针和膻中等穴治疗本病,配针刺取:膻中、四神聪、本神、血海、内关、太冲等穴平补平泻,取得良好疗效。

2.6心理疗法

单纯采用心理疗法治疗本病的报道较少,临床多采用药物配合心理疗法治疗。涂晋文[29]对抑郁症的治疗,指出在应用药物的基础上,重视心理疏导,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解除思想顾虑;再配合体育锻炼,如气功、太极拳、跑步等,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小结

第4篇:忧郁症的心理疏导方法范文

关键词:脑血管病;抑郁症;柴胡疏肝汤;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3-0119-02

脑血管病所致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类病症,多发于老年群体,若未给予及时的治疗,不仅会对原发疾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还会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1]。在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但多数抗抑郁药物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且易使患者产生依赖性,不利于患者康复。为此,本文通过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4例脑血管病所致抑郁症患者的研究,探讨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脑血管病所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2例。纳入标准:经头颅CT、MRI检查确诊,且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有关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无意识、认知障碍及失语;自愿参加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在脑血管病前已存在抑郁症者;合并重要器官衰竭者;伴有心、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用药过敏者。对照组中,女16例,男16例;年龄50~81岁,平均(66.1±4.6)岁。试验组中,女14例,男18例;年龄53~79岁,平均(65.7±4.8)岁。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可知,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予以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百忧解(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4844)治疗,1次/d,20mg/次,口服给药,连续治疗30 d。试验组患者给予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配方:柴胡15 g,石菖蒲、郁金、川穹、香附、甘草、枳壳、白芍各10 g。血瘀者加红花10 g,桃仁15 g;阴虚者加牡丹皮10 g,生地黄15 g;气虚者加黄芪20 g,党参25 g;湿阻者加泽泻10 g,茯苓30 g;痰盛者加栀子10 g,黄连15 g。用水煎服,1 剂/d,分早晚2次服用,连续治疗30 d。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HAMD评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予以评分,无抑郁为24分[2]。

1.4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彻底消失,HAMD评分降低不低于90%;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HAMD评分降低60~90%;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HAMD评分降低30~59%;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HAMD评分降低不足30%,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治愈率[3]。

1.5统计学方法

向SPSS 19.0版统计学软件中导入两组观察数据,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患者临床疗效,并对数据予以χ2检验,用(x±s)的形式表示患者HAMD评分,并对数据予以t检验,如果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87.50%,同对照组患者的65.60%进行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HAMD评分对比

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为(22.5±3.6)分,试验组患者的HAMD评分为(22.8±3.7)分,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t=0.329,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为(13.2±2.4)分,试验组患者的HAMD评分为(9.2±2.0)分,试验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7.243,P

3 讨论

脑血管病所致抑郁症是精神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主要给予抗抑郁、镇静催眠等药物治疗,如百忧解。百忧解主要是对中枢神经予以抑制,进而阻断5-羟色胺的再吸收,起效快速,治疗效果良好,但易出现意识错乱、胃肠道功能紊乱等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在中医学理论中,脑血管病所致抑郁症属于“癫证”、“郁证”范畴,病因为中风后气不通泄、情志受压导致肝气郁结,从而出现抑郁、焦虑等症状。在临床治疗中,主要以疏肝理气为治疗原则。本文研究主要采用柴胡疏肝汤加减予以治疗,配方中柴胡具有透邪升阳、疏肝解郁的作用;石菖蒲具有舒气畅神的作用;郁金、川穹、香附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甘草具有调和的作用;枳壳具有行气散结的作用;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的作用。诸药联用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散结的功效,对治疗抑郁症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普及。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87.50%,同对照组患者的65.60%进行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总而言之,对脑血管病所致抑郁症患者施行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小红.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所致抑郁症临床疗效评价[J].中医临床研究,2014,10(5):121-123.

[2]代景贤.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所致抑郁症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11(22):113-114.

[3]姚凯,刘斯宇.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所致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605-606.

第5篇:忧郁症的心理疏导方法范文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调查统计表明,乳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增高的趋势[1]。其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疼痛,乳头溢液可为血性,乳头缩陷,皮肤粘连,以及腋下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乳腺癌属中医学乳岩、乳石痈等范畴。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从肝郁论治乳腺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肝郁与乳腺癌的关系

中医对乳腺癌的病因病机早有认识,历代医家认为情志不畅是其致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格致余论》说:“忧怒抑郁,朝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遂成隐核。”《外科正宗》认为乳腺癌的病机为“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者,致经络痞涩,聚积成核”。《妇人大全良方》亦认为乳岩的发生属“肝脾郁怒,气血亏损”。乳腺癌的病位在乳腺,《外科大成》提到:“按乳头属足厥阴肝经,乳房属足阳明胃经,外属足少阳胆经。”所以当七情伤及肝脾,且阴极而阳衰,导致气血失调,痰气郁结,阻于乳络,日久成核成岩;冲任失调导致气运失常,气滞血瘀,阻于乳络,日久成岩。乳腺癌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但可概括为肝郁气滞,冲任失调,热毒瘀结。肝为刚脏,主疏泄,调畅气机。七情失调,郁怒伤肝,则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气能行血,又能行津,气机郁滞会导致血行不畅进而瘀血形成。气机郁滞还会导致气滞津停为痰,形成气滞、瘀血、痰浊相互搏结于乳络,日久蕴毒的病理状态。从乳腺癌的临床表现来看,乳腺癌患者多因发现乳房肿块而就诊,多表现为情志不畅、胸胁刺痛、口干、盗汗、潮热、易怒等,肝气郁滞之象较明显。现代医学对乳腺癌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但已证实其发病与诸多因素有关。如乳腺癌患者大多在40~60岁之间,雌激素的活性对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作用。月经来潮过早或绝经过晚的妇女乳腺癌发病率较高等[2]。结合中医理论分析,正如《医学正传》指出“此症多生于忧郁积忿之中年妇女”。由于精神情绪的损伤,致肝气郁结,冲任失调,从而引起内分泌的改变,雌激素分泌异常,月经紊乱,降低了机体对癌细胞的监视和抵抗力,使癌细胞更易发生发展,最后邪毒内蕴,气滞血瘀,痰浊交结于乳中而成乳腺癌。

2 从肝郁论治乳腺癌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放化疗、内分泌、中医药为辅的综合治疗手段。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虽然现在患者的生存率较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不少患者因为发现较晚,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或是治疗后复发、转移等而进入漫长的治疗过程之中。另一方面,放化疗往往存在较严重的毒副作用,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治疗乳腺癌有着广泛的适应证和独特的优势,可贯穿于乳腺癌治疗的各个环节。从中医学角度而言,乳腺癌的发生及其机理离不开一个“郁”字,在病因上为情志抑郁,忧思恼怒;在病变机理上则为肝气郁结,气火内盛。因此,治疗强调从肝郁出发,应以疏肝解郁法为主。一般在发病早期,患者正气尚足,邪气正盛,尚耐攻伐,治宜疏肝解郁,消肿散结,降火解毒等。予清肝解郁汤,药如当归、生地黄、白芍药、川芎、青皮、陈皮、半夏、茯苓、浙贝母、远志、香附、栀子等;肿块坚硬者加昆布、夏枯草、海藻等;还可选用蒲公英、鹿衔草、凤尾草等抗癌药。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或放化疗期间,以及病至晚期,发生淋巴结、肝、肺等远处转移时,患者多见面色苍白、疲乏无力、身体消瘦、心悸气短、头晕目眩等症状,属气血亏损证候,治宜疏肝解郁,益气养血,化痰散结。可予逍遥散、香荣养贝汤等,药如香附、浙贝母、党参、柴胡、茯苓、陈皮、川芎、白术等。疼痛较重者,加用乳香、没药。若患者乳房结块溃破,渗液淋沥,久不收口,伴五心烦热、身体消瘦、面色晦黯、腰酸腿软等症状,属肝肾阴虚,可用瓜蒌、女贞子、墨旱莲、生地黄、山茱萸、半枝莲、丹参、海藻、刘寄奴、龙葵等。在乳腺癌的诊治过程中,其病证变化多端,但疏肝解郁法的应用可贯穿始终,在坚持疏肝解郁的基础上,配合消肿散结、清热解毒、通络止痛、益气养血、滋补肝肾等法,随证变通,临床能取得良好效果。

转贴于

3 典型病例

例1 刘某,女,58岁。2006-12-10来诊。2006-10患者左乳房外上象限发现1个约3 cm×3.5 cm的肿块,质硬不痛,表面不光滑,边缘不规则,经某医院检查确诊为乳腺癌,建议进行手术治疗。由于患者有高血压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要求用中医中药治疗。诊见:患者左臂胀痛,有时稍感麻木,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舌苔黄腻,脉弦。治宜疏肝解郁,益气健脾,消肿散结。药用:党参20 g,黄芪15 g,当归10 g,白芍药10 g,夏枯草10 g,香附10 g,浙贝母10 g,柴胡10 g,陈皮10 g,八月札20 g,茯苓10 g,生地黄10 g,佛手10 g,女贞子15 g,山慈姑20 g,露蜂房15 g。水煎分服,每日1剂。随证加减蒲公英、瓜蒌皮、合欢皮、灸鳖甲、生牡蛎等,连服数月,乳房肿块有一定缩小,左臂胀痛及乏力等症状亦好转,病情稳定。

按:本例乳腺癌辨证为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气血虚衰。故治以疏肝解郁,益气健脾之法。该患者因年老体弱,故在早期即虚实并见,应用柴胡、陈皮等疏肝解郁的同时,兼用党参、黄芪、茯苓等益气健脾之品,攻补兼施,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例2 王某,女,50岁。2006-09-15初诊。患者2006-03因左乳头外溢粉红色分泌物而确诊为乳腺导管癌,并行根治手术,术后接受深部χ线照射2个疗程。2006-09刀口部位复发,西医检查后认为无法再次手术,转中医治疗。诊见:营养状态良好,无明显乏力感,查刀口部位可触及花生米大小结节数个,沿刀口纵向排列,质地硬,与基底粘连,触压有轻痛;左侧腋下可触及花生米大小结节,质硬,活动度尚好,舌淡红,苔白,脉弦缓。治宜疏肝解郁,化痰散结。药用:瓜蒌皮20 g,橘叶15 g,漏芦15 g,青皮15 g,大力子10 g,夏枯草15 g,浙贝母10 g,昆布15 g,蒲公英20 g,金银花15 g。水煎分服,每日1剂。中西医综合治疗1个月余,患者刀口部位数个结节及腋下肿大淋巴结消失。患者自行停药后数星期刀口部位再次出现数个肿大的结节,并伴情志忧郁、胸闷等症状,仍依前法并加青皮、瓜蒌皮用量至50 g,以增强疏肝解郁之功,再坚持服药1个月余,结节再次消失,后改为丸药治疗数月,病情稳定。

按:本例系由肝气郁结,脾气虚弱,湿痰随横逆之气涩滞肝之经络,聚结而成毒核。因此,治以疏肝解郁、化痰散结之法。手术后毒核泛溢,临床以邪实为主。故方中重用瓜蒌皮、青皮以疏肝解郁;夏枯草、浙贝母、昆布化痰散结,酌加蒲公英、金银花以防郁久化热,加速毒核消散,从而取得了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 张蓓,周志伟. 实用中西医结合肿瘤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172

第6篇:忧郁症的心理疏导方法范文

抑郁症常伴有躯体症状,因此很多病人首先到内科就诊,躯体症状经常被诊为慢性胃炎、心动过速、贫血、低血压、慢性疼痛综合征、慢性感染等。当抑郁症被慢性疼痛、疲劳综合征等症状掩盖时,曾被称作隐匿性抑郁症或抑郁等位症。此时普通内科治疗肯定没有明显疗效,患者往往想到中医中药调理。因此,提高抑郁症的认识与诊治水平是中医临床的一个重要问题。

根据最新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中的4项,即可诊断为抑郁发作:

1.兴趣丧失,无愉;

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减退。

抑郁症容易与焦虑症相混淆。抑郁症具有“懒、呆、变、忧、虑”五大特征;焦虑症病人具有“不宁、不适、不安”三不症状,表现为莫名其妙紧张不宁、全身不适和精神性不安。西医治疗抑郁症主要有五大类药物。即三环类抗抑郁药、非典型的三环类药物、单胺氧化酶抑制剂、5-羟色胺激动剂(包括再摄取抑制剂)和锂制剂。然而目前研究显示,仅1/2的抑郁症病人症状改善归因于这些药物的使用,另有1/4病人的症状改善归因于“安慰剂效应”或病情的自然缓解,其余病人则服用抗抑郁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中医中药治疗抑郁症有一定疗效。其优势是疗效稳定且副作用少。

抑郁症属中医“郁证”范畴。《黄帝内经》认为,抑郁症的核心病机是“肝郁”。中医认为肝主疏泄,疏即疏通,泄即发泄、升发,肝的疏泄是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的一个重要功能。肝气疏泄正常,则气机畅通,气血和调,脏腑活动正常。如果肝失疏泄,木失条达,则导致抑郁症。临床常用疏肝理气法,代表方为逍遥散 (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炙甘草、薄荷、生姜)、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枳壳、炙甘草、川芎、香附、陈皮);如果肝郁化火,抑郁症加重,表现为急躁易怒,舌红苔黄,临床常用疏肝清热法,代表方为丹栀逍遥散(逍遥散加丹皮、栀子);如果肝郁化火日久伤阴,抑郁症进一步加重,表现为头晕耳鸣等肾阴虚症,临床常用补肾疏肝法,代表方为滋水清肝饮(生地黄、山茱萸、茯苓、山药、丹皮、泽泻、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炙甘草)。

(作者每周一、五全天,周三上午有专家门诊)

第7篇:忧郁症的心理疏导方法范文

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卒中后抑郁;自拟解郁通络汤;情志调摄法

脑卒中后抑郁(PSD)属于脑卒中后严重的情感疾病,其急性期发病率主要集中在40%~50%[1],抑郁的发生和病情的进展有密切的关系,抑郁可以加重卒中的发展,影响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以及自理能力的恢复,对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也存在着严重的负面影响。患者临床表现以持续性心境低落为特征,严重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导致生活质量低下和自理能力很差。临床上常采用西医药物治疗、中药汤剂、针灸以及心理治疗等方法,疗效不一,但是中医中药对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效果日渐得到重视,此方面的研究也获得较快的进展。我们对3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取了自拟解郁通络汤加情志调摄法治疗,并与应用自拟解郁通络汤进行治疗效果对比,以探讨哪种方法效果更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6月住院治疗的PSD患者68例,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通过“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 版( CCMD-3) 标准[3],且HAMD≥18分。男38例,女30例,年龄50~65岁,平均年龄(58.9±8.5)岁,病程为7~26个月,患者神志清楚,言语流利,依从性好,知情同意参加本项研究。既往无神经症、抑郁症病史,2周内未服用过抗抑郁药物。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患者在病情、年龄、经济状况以及社会支持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卒中后抑郁常规治疗。包括注意休息、降低颅内压、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以及对症治疗等,并给予自拟解郁通络汤治疗,方剂组成:柴胡15g,郁金10g,枳实6g,陈皮10g,半夏10g,当归15g,川芎15g,僵蚕9g,地龙9g,炒枣仁20 g,1剂/d,水煎服,2次/d,连服4周,可根据辩证和患者症状适当加减药物组成和剂量。研究组此基础上给予情志调摄法治疗:(1)疏导安慰:喜通心,怒通肝,悲通肺,忧思通脾,恐通肾,惊通心肝。故七情太过则伤五脏……。”与卒中后抑郁患者交流时要多从患者角度出发,多体会患者的感受,要善于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适时安慰、鼓励患者,帮助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负性情绪的干扰。(2)情感宣泄:患者久病心情压抑,承受很大的压力。故护士要鼓励患者诉说内心感受和想法,将内心的压力倾诉出来,要多与大家交流,以开阔心胸,使得情志舒畅,免得过度压抑、郁闷生疾。(3)移情:给患者讲开心的事情,介绍疾病治疗新进展等,以转移患者对疾病、对治疗过程、医疗费用的注意力和压力,使患者心情变得轻松些,提振患者治疗的信心。(4)情志相胜法: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医生要正确评价患者的情志变化,收集患者心理动态变化以及周围事物、人群对其的影响,从而能够选择相应的情志干预方法去除或缓解负性情志的影响,比如对“思”者用“怒”,对“忧”者用“喜”等,以维持情志稳定。(5)暗示疗法:对患者治疗过程、用药等适当的进行暗示,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对药物、检查的信任度等,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1.3 疗效标准 在患者入院后和出院前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测评,依据国内常模SDS标准分≥53分表示存在抑郁症状[4],反之则为抑郁症状消失。

1.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

2 结果

2.1 2组患者抑郁症状消失率的比较 经过综合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抑郁症状消失率为79.41%(27/34),对照组为55.88%(19/34),组间率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2.2 治疗前后SDS评分比较 经过治疗后SDS评分有所下降,但是研究组下降更明显,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SDS评分比较

注:同组治疗前后比较*P

3 讨论

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不仅是一种情感障碍,也是影响患者的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属于身心疾病。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常涉及到社会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因素以及性格因素等多方面。社会心理学因素主要是由于患者因病所致的肢体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感到个人尊严受损和自身角色紊乱,从而引发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神经生物学因素由于病灶破坏了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和5- 羟色胺神经元及其通路,使两种递质水平降低所致[5],而且病变部位在左额叶、左基底节及近额极部位的患者容易发生抑郁。脑卒中后抑郁多为A型行为,由于性格因素导致对脑卒中后的心理反应加剧,使突触间隙的5- 羟色胺水平降低和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的通路受阻,引发抑郁。神经内分泌因素主要是由于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及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轴的变化所致[6]。因此要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要积极开展病因治疗,重视卒中后抑郁的预防和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研究也证实,卒中后抑郁状态影响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说明卒中后抑郁对卒中的预后产生严重影响,这也是抗抑郁药物和心理干预治疗参与急性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治疗的依据。

西医治疗脑卒中主要是对因和对症治疗,积极控制和去除引起脑卒中的相关为因素,给予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祖国医学认为脑卒中属于中医中风的范畴,PSD 属于中医“中风”与“郁证”之合病,是“因病而郁”,多数卒中患者难以承受突如其来的疾患,对于突发的偏瘫、语言謇涩、认知等功能障碍而思虑过度,忧思、郁怒伤肝而发病。情志内伤是中风后抑郁症之重要病因。故本研究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基础上配合了情志调摄法进行治疗,中药方剂中柴胡、郁金疏肝解郁,理气和中;枳实、陈皮、半夏理气化痰;川芎、当归活血化瘀;僵蚕、地龙祛风通络;枣仁养血安神。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理气,化痰通络安神之功。情志调摄法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对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情志干预,以稳定患者心态,改善患者情志状态,以维持和改善患者情志平衡,达到情志舒畅,气机条达的目的。社会心理学因素对PSD的发生起着一定的作用,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关注患者的情志变化,找出患者七情失衡致病的原因,给予相应的对策,以增强药物治疗疾病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自拟解郁通络汤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情志调摄法可以增强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效果,与中医药治疗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参考文献:

[1] 周盛年,于会艳,刘黎青,等.脑卒中后抑郁[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 ,17(2):154-156.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 6): 379 - 380.

[3]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 版.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7.

[4]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4-41.

第8篇:忧郁症的心理疏导方法范文

关键词: 心理治疗; 忧郁症; 临床

忧郁症是临床经常碰到的情感阻碍性精神疾病,因为发病机率当前还没有确定的结论,不容易针对病症服用药物,诊治成效不明显。伴随着心理医治诊疗基础性钻研持续得到发展,有关很多的临床实践表明,对患者开展心理治疗,医治成效比药物显著[1]。

1 忧郁症的病症现象

忧郁症依据病症现象,可以划分成躁狂型与抑郁型。前者重要体现为下面的病症现象: ①大脑兴奋,心绪激昂; ②思考活跃,讲话很快,逻辑性很差,看法浅薄偏激,内容反复; ③做事情技能较差,有头无尾,固执己见。后者重要体现为下面病症现象: ①病人心情消极颓丧,没有神采,碰事低沉; ②病人生理机能弱化,症状为: 身体消瘦,行动迟慢,疲惫困倦,沉默少语,懒散拖拉,失眠多梦,食欲衰减; ③病人大脑呆滞,思考缓慢,有时将出现幻觉以至轻生念头。

2 心理医治办法

2. 1 一般心理医治办法

当前,医治诊疗忧郁症使用最多的心理医治诊疗办法是一般心理医治诊疗,也就是个别心理医治。一般心理医治办法的根本是医生的普遍常识及针对人性的了解,它的医治诊疗原则较为简易,就是经过组建友好的医生和病人间的联系,同病人实行具有成效的交流与心理开导。在医治进程中,心理医生需要细心聆听病人的诉说,与此同时对病人的感触给予了解。特有的照应、关心与看护对忧郁症病人的健康恢复起着重要作用[2]。所以,医生应该完成下面三个方面: ①建立友好的医生与病人的联系。医生应该通过表述、说明、聆听以降低病人的困境矛盾或身体与心理痛楚,开导病人宣泄情感、予以病人支撑与鼓舞; ②协助病人建立征服病魔的自信。教导病人学会面临与处置病症的办法与本领,教导、指引忧郁症病人正确看待自己的病症,协助病人战胜妄自菲薄的自卑心理; ③给病人创设优良的健康恢复大环境。加大忧郁症有关知识的社会宣扬力度,主动取得病人的亲人朋友与社会各界对病人的了解、激励与帮助,极力防止对病人的刺激与伤害,耐心地予以病人关心与扶助。

2. 2 特殊心理医治办法

2. 2. 1 认知行为治疗

病症状况,而且是一类特有的人格,对人的情绪和行为起着必然的控制作用。因为忧郁症病人往往存有不一致的认知成见,将严重干扰病人的健康恢复,所以,改观忧郁症病人的认知行为是医治忧郁症的重要渠道。单独的药物医治仅可以减轻病人的忧郁症状况,但是没有办法更改病人存有的失调性认知。因此,在临床医治诊疗中,必须优先选取认知行为医治结合药物治疗,个别病人可以根据病情适当降低药物服用数量。还有个别病人可以依据自身病症情况,仅选用认知行为医治[3]。

2. 2. 2 人际心理医治

忧郁症病人的人际心理医治诊疗根据主要是精神生物学概念和人际关系观点。大多数忧郁症病人都存有人际交往困惑,个别病人以至失去人际交往。所以,重新建立并改观忧郁症病人的人际交往,能有成效减少忧郁症的产生几率,更改完善忧郁症,并且推动病人的健康恢复。人际心理医治办法大多运用在忧郁症产生的急性阶段,医治关键是在完善病人的社会交往,首要解决当前病人的社会交往中存在的困惑问题。人际心理医治办法是一类限制时间性的短程医治办法,它的目标是增强病人的生活兴致,改变完善忧郁症病人的生活心态与心理境况,降低病人的自我责备心理与轻生观念[4]。此办法结合使用三环类抵抗忧郁药物实施医治,能具有成效的减短患病的时间。快速改变病人的病症情况,可以减少病人恢复健康的时间。

2. 3 家庭心理医治办法

因为急性忧郁症或忧郁症患有时间很长的病人,会给其亲人引入心理方面的压力与经济方面的包袱,时间久了,亲人将对病人失掉耐心,以至体现出不了解与讨厌的态度,进而引起家庭氛围紧张,家庭不融洽,不益于病人的健康恢复与医治[5]。所以,作为病人的各个家庭人员,应该把病人看作成健康的亲人,耐心细致的予以病人生活中照应与感情上的关心,忧郁更加知道病人的个性特征与生活点滴,亲人应该在适当的时间在每个方面同病人实行交流,疏导他的心理阻塞,排解隐藏于病人心里深处的症结,协助病人树立克服疾病的信念,创设优良的生活条件与心里交流境况,可以对病人的健康恢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6]。

2. 4 集体心理医治办法

有关调查探究显示,运用集体心理诊疗办法医治忧郁症可以转变病人的认知行为,并且能够重塑病人的一些良好的人格,对战胜病人本身的人格成长欠缺和改变完善病人对问题的应付行为等有着很好的作用。集合忧郁症病人,使病人实施具有成效的交流与谈心,能推动恢复病人的社会位置,进而实现医治忧郁症的目标。

3 结束语

因为心理医治诊疗忧郁症病人具有药物医治诊疗不可互换的许多优势,心理医治诊疗获得了医学界与社会的普遍肯定与认同。伴随着心理医治诊疗科学理论持续的进展及实践,实行起来有效果的心理医治诊疗办法也将愈来愈多。按照病人个人差别性、得病原因与心理情况,所有有益于病人医治诊疗与健康恢复的心理医治办法,均可以适用于病人医治,进而让病人尽可能快的获得健康。心理医治忧郁症病人的功能与影响,也将愈来愈显著。

参考文献;

[1] 吕红霞,王泽辉. 做好心理治疗的几点体会[J]. 中原精神医学学刊. 2002(03)

[2] 孟庆玲. 团体心理治疗对老年癌症住院患者抑郁症疗效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14)

[3] 陈佐明,张迎黎,李占文,梁炜,张朝辉,张红梅,张建宏. 抑郁症的认知研究[J]. 上海精神医学. 2004(06)

[4] 田素英,刘朝军,李绍敏,谢贞. 心理干预对抑郁症病人康复的影响[J].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5(28)

第9篇:忧郁症的心理疏导方法范文

【关键词】肺癌患者;心理特征分析;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2)20-0055-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环境污染、吸烟、工业化学物质的应用以及老龄性疾病等因素,使得癌症的发病率日益增加,癌症患者的就医条件、生活质量、生活态度、生活环境等与疾病的转归具有相关性。同时医学模式的转变,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影响下产生了一种新的临床护理模式。心理护理、心理疏导已成为整体护理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心理护理、心理疏导是指整个护理过程中,应用心理学知识,通过对病人精神上的安慰、劝解、说明、诱导和亲人陪护等方法,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及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影响病人心理状态和行为,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其珍惜生命,增强对治疗的信心。

1 临床资料

2010年~2011年我科室共收住34例肺癌患者,男性28例,女性6例,年龄在45~80岁之间。出现的症状有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呼吸困难等,通过相关检查确诊为肺癌。

2 肺癌患者的心理特征

2.1 恐惧心理肺癌确诊后可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患者可因大量咯血、胸痛、呼吸困难而产生濒死的恐惧心理。

2.2 沮丧和抗药心理肺癌患者一旦确定最终诊断后,易产生沮丧情绪,开始拒绝治疗从而产生一种抗药心理。

2.3 讳疾忌医多数肺癌患者惧怕死亡,不能面对自己患癌症的事实,不愿意接受治疗。

2.4 忧郁心理忧郁症是肺癌患者常见的一种负性情绪,相关研究表明,肺癌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2%,同时出现病情加重情况。

2.5 孤独感由于家人工作繁忙,很少探望,患者感到孤独无助。

3 心理干预

根据对34例肺癌患者进行心理特征观察与分析,我科室对不同患者采取了不同的心理干预治疗方法,通过护患之间的沟通、心理护理及心理疏导,积极的掌握患者的心理问题,同时也拉近了护患问的距离。

3.1 安慰、劝解法对抑郁心理的患者,应对其多加安慰和劝慰,同时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和照顾,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通过音乐、戏曲等方式调节患者负性情绪。关心患者的疾苦,为患者排忧解难,提供优质的服务。

3.2 鼓励、赞扬法对自尊心强和虚荣心强的患者,应以鼓励和赞扬的口气,在充分尊重的基础上,让患者乐于接受护士治疗和护理,适时与患者进行沟通。

3.3 举例、比较法对恐惧、沮丧和抗药心理的患者,应用举例、比较法效果较好。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向其介绍成功治疗的病例和治疗前后效果,消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疑虑,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的性质,从而有效地减轻心理压力,重获康复的信心。

3.4 调整环境法

对老年患者来说,调床是一种普遍现象,因为疾病的不同阶段和入院时的床位空缺情况不同,住院期间常需调床,目的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及良好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