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笛声何处范文

笛声何处精选(九篇)

第1篇:笛声何处范文

关键词:古诗词;笛子;意象;情感

中图分类号:K8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春花秋月,细雨微风,古典诗词的唯美之处,一是在景物意象之美,一是在所抒发的情感之美。而笛子作为古诗词中常出现的意象之一,代表了多种不同的情感。目前已经有许多关于笛子意象的研究,而本文将从另外的角度来探索这样一种独特意象的艺术魅力。

在古诗词中常出现的笛子,主要有竹笛和玉笛,还有一种羌笛。不同材质所制成的笛子,音色不同,所带给人的听觉感受不同,而诗人们把握到了这样的特点,所以就根据笛声带给听者的感受写出了极富情感的诗句和词句。

一、悠悠竹笛心思远

竹笛以竹为管,颜色翠绿而音质古朴深远,回荡在深山古林之中或是碧波大江之上,意境悠远。竹笛之声,带有几分洒脱,正如宋代白玉蟾《题莫干山》中写到:“城南城北无老树,又吹竹笛过前山”;还有宋代僧人兜率从悦的诗句:“常居物外度清时,牛上横将竹笛吹。一曲自幽山自绿,此情不与白云知”,骑在牛背上,把吹一根竹笛,空幽的山谷青翠静谧,唯有白云相伴,如此惬意与洒脱,又有几人能体会?不过,洒脱之外,竹笛的声音却也蕴含着几缕忧伤,如宋代董嗣杲的《拙寄》中写到“大阃粮艘上,孤营竹笛悲”,一个“孤”字,一个“悲”字,都在竹笛声声中愈加显得忧伤。

有时,笛声甚至有震撼的力量,比如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铁笛亭》又是这样描写竹笛之声的:“谁将点漆金,铸作孤竹笛。林外吹一声,震落千峰石”,这样的诗句倒是赋予了竹笛另一种铿锵,平常宛转悠扬的笛声竟然能使得数座山峰上的石块震落,倒是让人感觉到了吹笛者的力量。

由此可见,竹笛这样的意象所蕴含的寓意是多重的,或洒脱,或忧伤,或闲适,或铿锵。吹笛者的心绪不同,悠悠竹笛声传递的情感自然也就不尽相同了。

二、婉转玉笛情绵绵

玉笛则是另一种常见的意象。玉笛多是用上好的玉石打磨而成,笛身温润,剔透,碧莹莹,而其声婉转悠扬,寄托着人们缠绵的思念,抑或是浓浓的乡愁。玉笛出现的环境,或是在春风吹过的夜色里,或是在珠帘重重的阁楼上。或是在灞陵河岸的柳丝中,玉笛声声入心扉,无论是吹笛人,还是听笛者,都能够在笛音缭绕中体会着寸寸柔情。

纵观唐宋以来的古诗词,使用玉笛这样的意象的诗句多与离别、怀乡有关,并且涉及到的环境多是寂寥清冷的。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是这样写的:“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诗句中的乡愁在黄鹤楼上传出的渺渺笛声里化开;同样,《春夜洛城闻笛》中,玉笛声在夜色里飘散,游子思念故园的情怀在《杨柳曲》中益发深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首诗为人所千古传诵的一个原因,正是那春风、夜色伴着玉笛声吹进了古往今来游子的心中。冯延巳的《归自谣》写到:“寒山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芦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送行之时,江上的玉笛声显得空阔寂寥,衬出离人送别远行的伤感,这也是玉笛意象所传递的情感之一。

除此之外,玉笛还表达了诗人或词人对于世事变迁,沧桑变幻的思索以及无奈之情,而此时环境往往离不开宫阙楼台,这样独特的场所历经岁月风霜,代表了世事的沧桑。张祜的《华清宫》写到:“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 昔日的华清宫,而今已不复有佳人起舞,仙乐飘飘的盛景,玉笛声打破寂静,不变的唯有一轮明月,依旧照着骊山。以声衬静,更是突显出一片萧瑟中的凄凉。“春入行宫映翠微,玄宗侍女舞烟丝。如今柳向空城绿,玉笛何人更把吹?”[1]唐代皇甫松的这首《杨柳枝》,将盛唐王朝曾经一派歌舞升平之景与如今的“空城”作对比,连玉笛也无人把吹,这样的孤寂冷落令人唏嘘不已。他的另一首词《摘得新》也借玉笛声表达了自身惆怅的情感:“酌一卮,须教玉笛吹。锦筵红蜡烛,莫来迟。繁红一夜经风雨,是空枝。”繁花落尽,徒留空枝;独酌一杯酒,红烛依旧,玉笛声声吹,可以想象此情此景的淡淡落寞与忧伤。

换做是精致的亭台楼阁,玉笛声又通常和思妇、闺中女子联系在了一起。“红楼十二春寒恻,楼角何人吹玉笛。天津桥上旧曾听,三十六宫秋草碧。昭华人去无消息,江上青山空晚色。一声落尽短亭花,无数行人归未得”,宋代王武子的这首《玉楼春》,在楼角的玉笛声中,传递出闺中女子思念远行未归之人的惆怅与苦楚。“霜积秋山万树红,倚帘楼上挂朱栊。白云天远重重恨,黄草烟深淅淅风。仿佛梁州曲,吹在谁家玉笛中?” 冯延巳的这首《 抛球乐》,也是一种表达了思念之情,《梁州曲》在玉笛的吹奏下,更是将远在边塞寒苦之地的征人的思念飞越关山,吹进朱帘深掩的楼阁中。

三、古朴羌笛声声怨

羌笛,作为我国一种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不同于人们常见的笛子。笛身有两管数孔,笛音悠长而泛着古老的气息。古诗词中用到羌笛这一意象的,多是要传达征戍边关的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浓浓的愁怨。为人熟知的一首提到羌笛的诗是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这样的意象,多是与塞外、关山、大风连结在一起。高适写过一首《塞上闻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何处梅花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我们从中不难看出,羌笛所吹奏的乐曲一般是《杨柳曲》和《梅花落》,这两支都是能勾起征人思乡离愁的古曲,经羌笛奏出,那特有的低沉之声像声声呜咽,使吹者一吐思念之情,使听者愁肠百结。类似的词句还有温庭筠的《定西番》:“汉使昔年离别。攀弱柳,折寒梅,上高台。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羌笛一声愁绝,月徘徊”。“愁绝”二字,点出了羌笛之声的特点,点出了吹笛之人的心情。宋之问的《咏笛》也表达了这样的思念:“羌笛写龙声,长吟入夜清。关山孤月下,来向陇头鸣。逐吹梅花落,含春柳色惊。行观向子赋,坐忆旧邻情。”羌笛声声,诉说的正是那样的战乱年代里的绵长的思念。

古典诗词意美情美,笛子这样的意象更是为诗词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无论是竹笛、玉笛,还是羌笛,笛声飘渺,它们都将一直回响在岁月的痕迹里,让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殿堂更加迷人。

第2篇:笛声何处范文

关键词:高速列车;风笛;声学仿真;Virtual.lab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9.087

高速列车的风笛放置于头车内部,当进出隧道等工况时,司机会鸣笛对铁路两边的行人以警告,但是风笛声的大小需要满足TBT 3051.2-2009标准,风笛的发声参数、风笛的安装位置等设计因素,都会影响车外风笛声的大小。本文通过采用Virtual.lab声学间接边界元方法,根据高速动车组提供的风笛参数以及头车司机室部分的几何模型,对风笛发出的远场声压进行预测,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预测结果与测试结果基本吻合,因此通过声学仿真可以有效指导风笛选型以及安装位置等方案的设计。

1仿真建模

1.1风笛声源等效

目前高速动车组的风笛分为370Hz的高音低频和660Hz的低音高频两组,每组都由两个风笛组成,具体参数为:高音低频风笛:(370±10)Hz,当空气压力为8kg/cm2,在距风笛口30m测量时,音压为112~114dB;低音高频风笛:(660±15)Hz,当空气压力为8kg/cm2,在距风笛口30m测量时,音压为104~107dB。以上提供的风笛参数只是在30m和5m的声压测量值,不能直接作为声源输入参数进行风笛远场辐射声压的计算,需要对风笛进行声源等效。

根据点声源定义,当声源半径远小于声波波长,或者声源尺寸远小于测点到声源的距离时,可将该声源近似为点声源。动车风笛型式试验标准为在距离轨面1.2m、头车头部5m和30m处进行测量。风笛尺寸0.43m远小于5m的测量距离,因此可以将风笛视为点声源。

点声源的衰减计算公式为:

ΔL=10lg(1/4πr2)(1)

式中r为点声源和测量点之间的距离,根据公式(1),计算得出输入点声源的声压如表1所示。

2.1声学间接边界元方法

声学间接边界元可以同时计算网格的外声场和内声场,计算的声腔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非封闭的。由于开闭罩有开口,不能构成完整的封闭声腔,因此计算模型采用声学间接边界元方法。声学间接边界元法,不仅需要结构的有限元网格,还需要建立贴近于结构网格表面的声腔面网格,图3为根据结构有限元网格生成的声腔面网格。

高速动车组的风笛安装在头车司机室隔墙与开闭罩之间,为了减小计算量,计算模型只取了司机室隔墙与开闭罩之间的蒙皮、骨架、排障器和下面的挡板部分。隔墙与蒙皮的连接部分采用的约束条件为简支约束。地面采用Virtual.lab中的对称面模型来模拟地面对声音的反射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风笛声音的外场辐射情况,在头车0-30m的横向位置以及在5m和3m纵向位置都建立了场点相应面。因为开闭罩开启时风笛的标准值满足试验大纲要求,所以仿真模型只建立了头罩关闭状态的风笛远场声压预测模型,具体模型如图4所示。

所示的风笛远场声压预测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得到远场的声压分布情况,图5和图6为风笛远场声压的计算结果。从图5可以看出,370Hz低频高音风笛随着距离的增大,辐射的声压逐渐减小,呈阶梯状,符合低频点声源的声辐射特性,而图6中660Hz高频低音风笛,随着距离的增大,辐射声压也逐渐减小,但是呈放射状,这是因为高频声音的声波较短,声音的指向性较强,类似手电筒的光线辐射,表2为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误差控制在2dB以内,满足工程需要。

距离(m)频率(Hz)仿真结果(dB)测试结果(dB)5370107.9109.53037094.793.54结论

本文通过采用Virtual.lab声学间接边界元方法,根据高速动车组提供的风笛参数以及头车司机室部分的几何模型,对风笛发出的远场声压进行预测,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误差在2dB以内,满足工程需要,说明文中建立的声学模型以及仿真方法的有效性,这样通过仿真就可以指导新型动车组的风笛选型以及安装位置等方案的设计,减小了计算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马天飞,林逸,彭彦宏等.轿车车内低频噪声的仿真计算及试验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5,16(16):14891492.

[2]YI Jong-Cheol.Panel contribution analysis by using acoustic reciprocity[C].Proceeding of the 2nd MSC Worldwide Automotive Conference,Dearborn, MI, Oct,2000:114.

[3]王岩松,李燕,汤晓林等.大客车车内噪声有限元声固耦合建模与仿真[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8,(11):7476.

[4]朱才朝,秦大同,李润方.车身结构振动与车内噪声声场耦合分析与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02,38(8):5458.

[5]刘鹏,刘更,吴立言等.有限元/边界元方法在卡车驾驶室声学分析中的应用[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5,(6):2528.

第3篇:笛声何处范文

笛声最初是从乡村杏花疏影里飘逸而出,它是芬芳的,空灵的,闲散的。水田漠漠,牧童横笛骑牛,明亮的调子,带着春意的欣喜泊在江南的绿韵里,有的是一份逍遥自在,吹出的是一片天真率性的天籁之声。

一竿翠竹,一支横笛,生命简约如此。游子吹,是思发在花前;闺中吹,是思君令人老;征人吹,是风起塞云断,夜深关月开;诗人吹,是江城五月落梅花,白鸟成行忽惊起。

乡村的夜晚,不成曲调自有情。星星点点的油灯光亮,吱吱哑哑的纺车绩麻,所有的奔波和忙碌暂时停息,生活又开始生动。笛声清韵,细细袅袅。高亢处,是鸟中云雀,浮翔疾飞;低婉处,是夜中鸣蝉,声寒霜意;温润处,是空谷幽兰,暗香袭人。有竹的江南,有笛的夜晚,从童稚的耳膜一直吹成离乡的明月光。

吹笛时的低眉,漆黑的眸,远山的眉,嫣红的颜,婉转的姿态,就在这一低头的温柔间散出古典的馨香,仿佛是打开窖藏多年的女儿红,那气息便足以让人微醺。

《妆台秋思》,出塞的昭君,已是墙上那幅工笔画,流丽、细腻、精致,是锁在故国烟雨里的山水,只能想象不能触摸了;《姑苏行》,则是一幅疏朗开阔的水墨画,恬静,安然,墨色尽兴晕开,不失深邃。随着笛声,意念云淡风清的穿行在烟柳碧水的江南。黑瓦飞檐马头墙,雕梁画栋的小巷,苍老的石桥,潋滟的绿波,回转的长廊,参差的假山,沉郁的木窗,纠缠的青藤,露出一角的蓝印花头巾,斜斜的一枝桃红,从一曲笛音里漾出,细针密线地被缝进失眠的夜晚。

笛声与梅花有着某种不言而喻的契合,“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是在李白的诗里吹着;“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是在姜夔的词里响起。似暮秋落日灿然的余温透过时间的薄雾,几百载的岁月后,梅瓣片片,从容优雅地停在唇边。记忆里有沉香的味道,那抹红晕在岁月里,越来越深,深成一片霞。纳兰容若的一阕《浣溪沙》更好:“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好像有一根看不见扯不断的锦,将一颗流浪的心缠裹绑严,朗润的月光肆意地开放,纷繁苍白的雪沉压枯枝,雪、月、笛声融在一处,为人生的境况添一笔清瑟疏淡。忆平生,念初见,知己逝,爱妻亡,不可再见,断肠残泪,谯鼓惊梦,人生卅载,沧桑一颗心,都比不上这一声怨笛能蕴藉万念俱空的心境了。最销魂,笛声残,不忍卒听。

第4篇:笛声何处范文

但我发觉,笛在变,不!它在蜕变,它外面那混乱的前奏没有了,似乎从来没有过与它相抵的前奏,我早就猜出了,因为我喜欢笛,我明白那是个无法遮住光芒的灵魂在舞动,在漂移,在两人靠近的脸庞穿梭,永远弥漫在空气中,永不消逝!

当它为美丽的作文谱曲,一字一句变地跳跃,跳进云间,化作灵动的雨,最终,变成浇露心灵的珠子.

当它为可爱的朋友而欣慰,瞬间沉默,一切笑料仿佛只在前身有过,笛孔流泪,孔眼变地温柔许多,捧着笛,静静地听它诉说她的故事.

当它为情怀迷惑时,什么笛声,声奏,乐声都不要了,只要夕阳下的谈笑,夕阳下的散步,夕阳下的余辉,夕阳下的火锅.不过,最好在夜晚的公园里,来点新奇的笛声,来点浪漫的默契,跨过一个小石椅,蹲下来,做个偎依,摆个酒窝,还想端杯小酒,明月几重明,月下人几何?

笛子,很好的名字,能在曦月的见证下,奏鸣一部部动人的乐曲,演绎一幅幅爱的画面.很喜欢笛,喜欢它的音律,喜欢它的形态,喜欢它的姿势,甚至爱上了酒窝样的笛孔.

有时,喜欢笛子却不知道如何和它一同作词谱曲,

有时,喜欢笛子有能被它的多变而动容,

可能,世界有了笛子,便有了灵动,

可能世界有了我,便有了灵感,

看到灵动的你,产生灵动的灵感,

第5篇:笛声何处范文

长笛教学声音气息训练一、长笛声音训练

长笛的训练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我们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后,如何控制气息这一问题与技巧便摆在我们的面前,这也是长笛训练的关键所在。口封问题解决了,学习长笛就等于已经走上了正轨。口封的作用,主要凸显在对于气息的控制之上,特别是对于气息的宽窄、大小、粗细的控制之上。通过气息控制,将气息随心所欲的调整,并输送到我们的长笛的发音孔内,从而达到空气震动,产生笛声的效果。所以我们说,学习口封是学习长笛的开始,也是学习长笛的关键。长笛所演奏出来的旋律有没有感染力、生命力和穿透力,关键还是在于演奏者是否进行过有效的口封训练。1.口封的松弛训练

唇部是我们学习长笛的关键部位,所以我们联系口封的松弛,首先就是要学会如何去松弛双唇。作为一个长笛初学者,在初训时,可试着手拿一根羽毛在嘴前,深深地吸一口气,再将气缓缓的吹出,可以看到羽毛在均匀的摆动,同时嘴唇也能够体会到什么叫做如丝般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像是涓涓细流从手边滑过,这时,我们的双唇所处于的状态就是松弛状态了。要做好这个口封的松弛训练,我们必须注意怎样去增加气息的力度,不应该仅仅依靠口腔力度,还应该依靠腹部、腰部的力量,从而增加胸腔的压力,控制气息的输出,达到控制口腔压力的目的,增加气息的力度和速度。

2.笛头声音的松弛训练

音乐就像是生命一样,如果我们赋予长笛音乐以紧张的情绪,那么这个生命就会暗淡许多,缺乏活力,缺乏感染力。提高长笛音乐的感染力,关键就在于要让声音自然松弛,特别是要做到对于笛头声音的松弛训练。被训练者把笛头自然、轻松的放在已经松弛的下唇之上,笛头的唇垫内侧贴在下唇的唇下方,笛孔的内侧正好贴在下唇的唇线上,笛头和嘴唇保持平行,吹进笛孔的气息需要进行微调,直至能吹出像吹瓶口一样的声音为准。这种声音的奏出必须是上下嘴唇、口封都放松。

随着对于声音控制的熟练度的增加和稳定性的增强,我们就可以考虑去尝试增加气息压力,吹出高音是标准音“a”。具体的训练方法和要求是:(1)松弛唇部,腹部、胸部用力,将气息通过丹田经由胸膛、喉咙、口腔输送到笛孔之中,就像我们练习的吹瓶口那样;(2)尽力地去消除由于外界因素碰撞、摩擦而带来的影响音,从而提高笛声的穿透力。

二、长笛气息训练

什么时候人才是最放松的呢?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那就是当我们熟睡的时候。我们在熟睡之时,身心压力都消失了,肌肉松弛,呼吸也随之变缓,变得更有节奏感,自然这时候我们的呼吸气息也是最平缓、最松弛的时候。所以,我们在练习气息时,不放从我们人人都会的睡眠入手,进入一种假睡眠的状态,即身体放松,但大脑清醒,尽可能地不去想任何事情,去体会睡眠时的呼吸状态,这样便会有助于我们如何进行最适合自己气息的训练。

作为最基础、最科学、最重要的气息训练方法:胸腹式呼吸方法,往往是众多长笛初学者在长笛气息训练的首选。胸腹式呼吸方法的优点在于,他充分利用人们的呼吸系统,特别是通过对于胸腔和腹腔的使用,来增大我们可以容纳的气息量,从而能够使我们演奏出一些长乐句以及一些对于气息转换要求较快的作品。

1.胸腹式呼吸练习方法

首先,我们要吸气,将腹部全部充满,腹部会产生一种膨胀感,之后将气息慢慢排出,不留一丝气息在腹部,这时我们腹部会感受到巨大的气压紧张感,但我们不能马上进入下一个吸气环节,而是应该屏住呼吸3至6秒钟,将胸腔打开,同时放松腹部,我们便会不自觉的进入到下一个吸气环节,这就是胸腹式呼吸的初级阶段。由于在胸腔的打开会带给我们的背部和肩部一定的紧张感,所以我们在练习打开胸腔之时,一定要注意循环渐进,降低胸腹式呼吸练习可能带给身体的伤害。在训练开始时,不宜将胸腔打开过大,而应一点一点的逐渐扩大。当我们熟悉了在睡眠状态下的这种呼吸方式之后,我们再慢慢的将其转移到站立姿势的呼吸之中。2.站坐姿练习法

无论是睡姿练习法还是站坐姿练习方法,我们必须首先做到的都是对于自身身体的放松。在吸气后,让气息在腹部停留3至5秒,之后再缓缓地将气息排除,随着我们联系熟练度的不断增加,我们可以不断的去延长气息在腹部的停留时间。站坐姿练习法的优点就在于,它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训练。这一训练方法,不仅有利于训练者更快的进入状态,而且有利于训练者的身体健康。

3.纸贴墙练习方法

在掌握胸腹式呼吸的练习法和站坐姿的练习法后,便可加大练习难度,这就是纸贴墙练习方法。首先,训练者将一张16开的纸,不用粘贴剂将纸用手贴在墙面上,旋即松开手,松手的同时,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去吹墙面上的纸,确保纸和墙面相贴,并且确保这个相贴的时间至少应在在3到5秒,之后慢慢的去加长这个时间。这种方法能够发挥长笛整体的共鸣,从而增加我们对于气息和音色的控制技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只有充分掌握好声音的松弛训练和科学的呼吸方法,产生的旋律才会具有感染力和穿透力。才会使长笛发出的声音更具有流动性和震撼力。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下,学生在长笛的训练时,要牢牢掌握好以上几点要领,只有这样,才会将自己的长笛演奏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第6篇:笛声何处范文

【关键词】笛声;父爱;意象

美国现实主义剧作家阿瑟·米勒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于1949年在百老汇正式公演,获得巨大成功,连演742场, 并获得当年的普利策戏剧奖、托尼戏剧音乐奖和纽约戏剧评论奖等多项大奖,奠定了米勒在美国戏剧界大师的地位,并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国内评论界对《推销员之死》批评大多集中于戏剧的悲剧性、美国梦的破灭,以及剧中的表现主义和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却鲜有人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解读《推》剧。他们只看到威利追求成功美国梦的一面却忽视了威利追求成功的深层心理原因。本文试图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分析威利悲剧深层心理原因,认为《推》剧一个从未出现过的人物——威利的父亲——对剧情的发展和威利的命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造成威利悲剧根源;威利的悲剧与他幼年遭父亲的遗弃,从而导致的父爱缺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贯穿于整部剧中的笛声正是威利对父爱的渴望的外在体现。

《推销员之死》讲述主人公威利·洛曼自杀前二十四小时的经历及激烈的内心活动。现实中的威利年逾六十却一事无成,只能做一个四处奔波的推销员,最后又因业绩不佳被老板“像橘子皮”一样抛弃。他自己努力达到像辛格尔曼那样成为受人尊敬“打打电话”就能赚钱的美梦化为泡影;自己寄予厚望的长子比夫年逾而立还到处打零工过活,不愿再去为父亲虚无的梦再浪费青春,打算到农场里谋生;次子哈皮终日声色犬马、浑浑噩噩。现代生活的压力——保险费、分期付款、养老金等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自己以及孩子们在商业上的失败让他抬不起头;因而导致的对妻、儿的负罪感使他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这种种的压力使他精神恍惚、不能集中注意力干任何事情,只有躲避于自言自语、对往事的回忆之中。获悉儿子向奥利弗借钱开体育用品店失败、成功无望后,威利在绝望中开车自杀,希望儿子靠着自己的保险东山再起。

《推》剧中音乐不仅有烘托剧情的作用,还起到了象征的作用,剧中很多人物都有自己的音乐。威利有他的音乐,本有他的主题,孩子们的是“欢乐的主题音乐”[1]。作者在舞台说明中只是简单地指出“本的主题”、“孩子们的主题”,但是在威利出场时候却专门指出笛子的声音:第一幕开始就是“长笛演奏的一支旋律”,威利上场时,“笛声在继续。他听得见笛声,但并没有注意”。直到威利跟林达见面并交谈了一会后——即他与现实接触后——笛声才逐渐消失:

林达 (听见威利在卧室外的声音,有点胆怯地叫他)威利!

威利 别担心,我回来了。

林达 你回来了?出了什么事?(短暂的停顿)是出了什么事吗?威利?

威利 没有,没出事。

林达 你不是把车撞坏了吧?

威利 (不在意地,有些烦躁)我说了没出事,你没听见?

林达 你不舒服了?

威利 我累得要死(笛声逐渐消失了。他在她身旁坐先,木木地)不了啦。林达,我就是干不下去了。(P7)

当他和林达讨论他到底是打没打开挡风玻璃时——这时他又有点精神恍惚,分不清到底是开的斯图贝克还是雪佛兰,舞台说明:“他又诧异,又害怕,说不下去了,同时可以听到远远的笛声”(P12)。可见,只要威利精神恍惚时,笛声就会出现。

当威利被两个儿子抛弃在在饭店的厕所里后,“音乐声响起,威利的主题”(P103);随后,场景转换到威利的家里时“长笛的音乐复起”,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威利的音乐就是长笛。那么,为什么威利的主题是笛声呢?因为他父亲就是一个“制作并销售笛子的推销员”他对父亲的印象就是“留着大胡子”和“一种尖声的音乐”——笛子的声音。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父亲离开以后威利和母亲相依为命的情形,一定是历尽艰辛。当他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会发现别的孩子都有父亲,而他没有,一定会一遍又一遍的质问母亲父亲为什么要离开他们。得不到答复时他就会思索是不是自己犯了什么错致使父亲离开自己。这给他的心灵造成深深创伤(trauma),使他不愿再提起。但他的内心深处却无时无刻不渴望着父爱,这种对父爱的渴望被压抑到他的无意识中,只有到他精神恍惚时在他的言行中不自觉地得以显现。而能让他跟父亲联系起来的只有笛声了,所以说开场及贯穿整部剧中的笛声其实是威利潜意识的外化。“他听得见笛声,但并没有注意”可以理解为笛声是存在于的他的无意识之中,所以当他与外部世界接触时——跟人交谈、交往时——他感觉不到笛声,但是在他的无意识之中笛声永远都是若隐若现。结合作者原来为本剧选的题目——《他头脑中的活动》,我们更易于理解这个问题:这一切,或者说大部分,应该是发生在威利的脑海中的活动。那么这笛声也就是在他的脑海中、无意识中的笛声,显示出笛声在他生命中的重要位置。Mathew C.Roudané认为笛声让威利“想起来过去:他的父亲制作并四处兜售笛子;通过一种自由联想,音乐显示出威利过去的欲望和梦想,……。”[2]而笛声“使人想到草原、树木和一望无边的天边”(P5)为什么使人想到草原、树木和天空,而不是威利生活的城市的高楼大厦,或者现代都市中的景象呢?因为威利的父亲就是离开他之后就是到了西部拓荒或者淘金去了。所以,草原、树木和天空对威利来说还有更重要的含义,那是父亲所在的地方,是神圣之地。在从杨科斯回来的路上威利的幻觉中也出现树林。虽然威利不承认,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渴望得到父爱,渴望到更适合他的具有田园风光的西部去。所以威利出场时总是伴随着尖利的笛声,表达了他对那遥不可及父爱的渴望。整部剧始于笛声,结于笛声,笛声以逾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背景音乐,已成为一种象征。“笛声展示出威利人性真实的一面——渴望父爱和向往和谐的家庭生活,同时也揭示了理想和现实间不可调和的矛盾。”[3]

参考文献:

[1]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M].英若诚,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73.(本文中文本的相关引文均出自本书,以下仅标注页码).

[2]Rounané,C.Matthew.“Death of a Salesman and the Poetics of Arthur Miller”.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Arther Miller,Ed.Christerpher Bigsb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65.

第7篇:笛声何处范文

终极娜美星人

当贝罗悟斯欧饭将七星邪恶额头上的邪恶珠拨掉后,情况发生了大变化,七星邪恶能源居然变成了巨大的邪恶九头龙,把贝罗悟斯欧饭发出的极速神龟冲击波打掉了。并且贝罗悟斯欧饭最终也因为能量不足而变回了悟空等人,他们的命运将会如何呢?

在冥界,魔童和阎王看到了情况的恶劣,于是魔童请求阎王批准他回去娜美星。但是阎王叹道:“很抱歉,以我的力量是没办法将你送到娜美星的。。。”短笛听了之后急忙问阎王:“为什么?凭你的力量应该是可以办得到的呀。”

阎王叹道:“以前孙悟空来到地狱的时候我也没办法把他送回地球,只不过你和天笛用超能力把孙悟空送地球的。”

“说得也是,对了。。。,阎王,你可不可以叫娜美星的人用龙珠把我送回去?”

“我试下吧。”阎王说“娜美星上的人们啊。。。。”

“啊,是阎王。”大长老应道,“请问有什么事吗?”

“呃,是这样的,呃,各位长老们,快拿出你们手中的龙珠吧,!”大长老说完,娜美星上的长老们立刻将准备好的龙珠拿出来,然后大长老向神龙珠呼唤道:“******,神龙出来吧!”立刻,一条巨大的神龙出现了,然后,大长老向神龙呼唤道“请让短笛回到娜美星吧!”

神龙加答道“没问题,立刻就照办!”说完,立刻就出现在大家面前,短笛见到大长老后说:“情况很紧急,情在你们当中挑选两个最历害的娜美星人跟我同去。”

“呃,短笛啊,现在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娜美星人能比你更历害了,所以。。。。”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事到如今,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好吧,只好试一试了。”

于是大长老叫两个战斗式的娜美星人,他们一个叫尼克,一个叫胡古。

短笛对尼克和胡古说:“好啦,开始同化吧,一定要争取多点时间”说完,三个人就开始同化了,同化完毕后,一个新的战土诞生了,这就是终极娜美克星人短笛!

“短笛啊,时间不多了,快去撒亚星吧!”“嗯。”说完短笛就飞快地朝撒亚星飞去。

这时在撒亚星上的邪恶九头龙正在四处破坏。正当邪恶九头龙准备氢撒亚星炸毁时,短笛出现了,邪恶九头龙看见有人站在它面前,立刻恶狠狠地问短笛“你是谁?”

“我是来收拾你的,我就是终极娜美星人----短笛!”

“咦,短笛,嘿嘿嘿嘿!”

“它究竟想干什么样!”

“嘿嘿嘿嘿!”看着邪恶九头龙突然从口中吐出几十个小邪恶九头龙来,并向短笛逼进。

短笛疑惑起来,为会么它会用沙兽的招术?

“嘿嘿嘿嘿!是不是觉得很惊讶呢?”邪恶九头龙用恐怖的声音说。

”我为什么要惊讶呢?这点小怪物我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可解决掉的!”

一下子,数只小邪恶九头怪一起向短笛迎面扑来,短笛发出一个气,十只小邪恶九头龙就已经被炸得尸骨无存,这时,从短笛背后又扑来二十来只小邪恶九头龙来,只见短笛以极快的速度在瞬间把二十来只小邪恶九头龙解决掉了。

“哦,接下来尝尝这个吧。”说着邪恶九头龙变成了九条巨大并带满邪气,把短笛包围起来,然后邪恶九头龙又长出九条龙头来,接着两只爪子一合,就把短笛缠住了,短笛使劲掐脱,但九条巨龙死缠着不放。

这时,孙悟空渐渐恢复知觉,挣开半只眼来,他看见短笛被九条巨龙紧紧缠着,以为自已出现了幻觉,但用气一感觉,觉得短笛的气十分强大,甚至比自已强大好几倍,心想,短笛会么会发出这么历害的气。但想到短笛被巨龙缠着,立

时作尽全身最后的一丝力气射出一个气,打中了其中一条巨龙,短笛趁着这一机会,使劲全力挣脱了出来,并使出了“连环击”手里立有两个气,然后不停地射向那九条巨龙,射了数十个气,终于把那九条巨龙解决了。

“嘿嘿嘿,接下来尝尝这招吧!嘿嘿嘿!”邪恶九头龙的每条龙头都喷出一些黑色气体,把整个撒亚星笼罩着。忽然传来一声惨叫,原来短笛在黑暗中被邪恶九头龙狠狠地打了一拳,然后悟空听到一阵爆炸声,是短笛被邪恶九头龙用气

打到地上了。这时悟空感觉到短笛的气正在慢慢地减弱。

这时孙悟空又听到邪恶九头龙说:“好了,这个星球我玩厌了,我不想再玩了,但我要先把这里的的人折磨死再把这个星球毁灭!”

说完只听到几个人的惨叫声和邪恶九头龙的奸笑声,这时,孙悟空的愤怒已经到了极点,他愤怒地大吼一声,“呀!!!!”他立刻变成了超级撒亚人三,接着变成了一个全身金色和金色长发的超级猿猴!他一边吼叫着,一边用强劲有力的拳头击打着大地,大家都被这巨大的吼声惊醒了,特南克斯挣开眼来,问被惊醒的悟天,悟饭,欧布及吉在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你看,那不就是孙悟空变的猿猴吗?”欧布说。

第8篇:笛声何处范文

说起“水乡神笛”,不能不提到他的恩师赵松庭,也不能不提到20世纪60年代初由赵松庭发明的排笛。这种把曲笛,梆笛和高音笛并排绑扎一起,用来轮番演奏的“新式武器”,无论音域,音色,表现力都是其他单笛所无法比拟的。当时,刘管乐听完赵松庭用排笛演奏的《荫中乌》之后十分赞赏排笛的神奇表现力。由于赵先生1976年调入浙江艺术学校任教,故他发明的排笛,主要由他的众多弟子来实践和完成,蒋国基便是其中的高手之一。以《自然之声——蒋国基的笛箫世界》为例,其中《水乡船歌》,《西子湖畔采茶忙》、《村笛》。《断桥会》、《采桑曲》等均由排笛来演奏。

在众多排笛曲中,《水乡船歌》是其中的佼佼者。这首写于1975年,成于1976年的代表作,其旋律和构思早就印在蒋国基的脑海里。当1973年来到歌舞团之后,他立即就投入创作,其间一首首熟悉的嘉善田歌和一幅幅水乡优美的画面时时在脑海中浮现。所以,我们在分析《水乡船歌》时,不能离开以上这两个重要的“元素”。其结构,有的地方类似于西方曲式“三段体”。有的地方类似于嘉善田歌中的“多人接唱”,即散板[滴落声]到垛板[急急歌],再到散板[滴落声]结束。为了便于分析,笔者用ABA来标示,引子为散板,记谱虽然有节拍,但实际演奏是自由的,让人如临江南水乡广阔的大田之中。在三个乐节处理上,第一乐节曲笛从低音Ia级进上行至中音Ia,第二乐节从中音sol级进上行至高音sol,也几乎是全曲的最高音,那种嘹亮、宽阔、悠长的田歌声即刻在你身边扬起,当高音sol出现片刻之后,随即下行级进至高音re,高音re也很悠长,且伴随着倚音和颤音。让人回味的是,这时突然出现一个十二连音、跨度两个八度的下行至低音sol,这~句简直妙极了!A段慢板(4/4)由a、b、a1,b1构成,继续用曲笛演奏,a段蒋国基吹得非常平稳,音乐律动犹如船歌般的;a1段神奇般出现高音笛,音区突然提高两个八度。这一段“好似船拐了一个河弯之后,突然迎来了宽广的湖面,微风夹着细雨,迎面吹来,令人精神为之振奋。”b1段又神奇般转回到曲笛。B段的小快板(2/4),由c、C1、d、d1构成,转成F调梆笛演奏。对B段的演奏,蒋国基紧紧抓住“对比”两字,“在情绪上平稳变为欢快,在手法上优美抒情变为跳跃激情,在演奏风格上连贯细腻变为顿挫豪放。”。主要通过吐音,剁音、花舌、颤音等技法的综合运用,并逐渐形成高潮。A1段是一个浓缩性的再现慢板,只再现A部的a,b两部分,省略a1、b1,回至曲笛演奏,音乐继续像流水一样行进在水面上。尾声是三个悠扬的长音,速度渐慢,力度由中弱(mp)到很弱(pp),似乎船队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渐渐远去。

要演奏好《水乡船歌》这首笛子曲,要自如地换好四次笛,第一次是C调曲笛换奏高八度的C调梆笛,第二次是C调梆笛回至C调曲笛,第三次是C调曲笛换奏F调梆笛,第四次是F调梆笛回至C调曲笛。在这四次换笛中,第一次要掌握好指距和笛孔的大幅度缩小,第二次要适应口风突然扩大的需要,第三次要把握好音准,第四次要让前面富有激情的情绪回至平稳的旋律上来。而这些,蒋国基都做到了,真可谓是“胸有成竹,抓紧而不慌乱,从容而不拖沓。”。

在蒋国基的脑海里,排笛和赵松庭,浙派笛子以及他所追求的江南风格紧密相联,作为赵松庭的亲传弟子,浙派笛子的代表人物、浙江歌舞剧院的笛子演奏员,他有义务和责任去演奏,推广、宣传排笛。事实也是这样,当蒋国基拿着排笛及其他出现在舞台上时,排笛神奇般的变化,不仅征服了国内听众,也征服了国外听众。如1986年,他随中国浙江民乐团赴芬兰演出,在芬兰引起轰动。“芬兰第一大报《赫尔辛基新闻》说:‘中国音乐有绵延数千年的传统,即便是民间音乐,也绝无粗糙之处,而是充满了优雅的风度。’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中国青年笛子演奏家蒋国基演奏的那一支支乐曲,《卡依努报》说。‘蒋国基热爱大自然,热爱他的笛子,否则他不可能成为如此优秀的演奏家’,‘在乐曲中,他已经变成了一只小鸟,一只渴望自由,热爱生活的小鸟!’”。

2006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蒋国基笛曲选》,共收入蒋国基创作或与人合作笛曲32首,其中独立创作(或改编)9首,分别是《喜悦》、《金秋》,《忆江南》、《雁荡秋色》、《水乡船歌》。《老六板》,《京剧流水板》,

《玉笛情思》、《在泉边》;与人合作23首,这32首笛曲,从整体风格来看,充满着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形成江南水乡风格特色有三个因素不可或缺:一是和他的水乡经历分不开。这个“经历”即0岁到13岁的杭州、西湖,13岁到24岁的(水乡)海宁,皮影剧团;二是和浙江歌舞团始终坚持以江南风格为主要特色分不开。成立于1957年的浙江歌舞团,涌现出许多民乐大师,如赵松庭,钱小毛,沈风泉、宋景濂、王恢南以及当时与蒋国基同出师门的詹永明等。该团坚持出人出作品,创作(或改编)笛子独奏曲《早晨》,《二凡》《三五七》、《鹧鸪飞》,《断桥会》、《西湖春晓》,歌舞《采茶舞曲》,打击乐合奏《渔舟凯歌》,三弦,琵琶二重奏《江南春》等。1973年(借)调入歌舞团的蒋国基就是在这样一个互相帮助,充满热情,创作氛围高涨的团体中工作着。学习着:三是和赵松庭、钱兆熹等民乐大师的帮助指导分不开。如写于1975年的《水乡船歌》就是在赵先生的指导下完成的。钱兆熹为浙江歌舞团驻团作曲家,在50多年的创作生涯里,大多数的作品是为民乐而写。为笛类创作(或编曲)的作品有《原始狩猎图》、《双声恨》,《龙吟水》,《杨柳怨》、《和》、《梅花引》等。这些作品,“牢牢立足于本民族传统之上,而又大胆发展于现代意识之中,”(金湘评语)为蒋国基等演奏者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除创作笛曲外,蒋国基还与人合作创作其他吹奏乐曲,如竖笛曲《上埃及舞曲》、巴乌曲《渔村晚霞》,埙曲《雷峰夕照》、箫曲《小霓裳》、唢呐曲《喜悦》、葫芦丝曲《田歌》等。这些吹奏乐曲多为小作品,但首首短小精干,小巧玲珑,很受听众的欢迎。如巴乌曲《渔村晚霞》(素材取自东海渔歌)采用宫调式,散部7小节,慢部(4/4)14小节,中部(2/4)40小节,快部16小节,(尾声)散部3小节,听完之后,犹如眼前出现一幅美丽的渔村晚霞。埙曲《雷峰夕照》(素材取自越剧等)只有73小节,宫调式,用自由衍展式发展主题,造成一种“烟光山色淡溟蒙,孤峰尤带夕阳红”的意境。箫曲(小霓裳),根据江南丝竹改编,在保持江南丝竹典雅,优美,静娴的基础上,在几个插部中大胆进行调式调性的变化,使“唐明皇梦游月宫,听霓裳羽衣舞曲”的意境得到很好的体现。

赵松庭不仅是我国著名的南方曲笛演奏家,他在开发新型笛子、研制新乐器上有许多发明和创造,这对蒋国基和其他众多弟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对先生研制出来的新乐器,如弯管笛、低音大笛、篪等,一众弟子都积极加以实践和推广。1996年蒋国基在曹建国笙独奏曲《剑》的基础上,改编为低音笛而作《剑》:1999年又在曹建国篪独奏曲《大漠》的基础上,改编为弯管笛而作《大漠>。除这些之外,他还与常敦明先生合作,1998年研制出长320厘米、直径粗5.5公分的巨笛。巨笛研制成功,消息迅速传至北京,当年即受邀参加2月11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举行的元宵联欢会,在晚会上,他和常敦明、林克仁一起用巨笛吹奏《南泥湾》,总书记连声称赞:“妙!妙!”他问身边的王昆、李谷一:“这么大的巨笛从什么时候有的?”王昆答:“我也是第一次看到。”“你们搞音乐的也是第一次看到,那可见是新生事物,等演出结束后我也要吹一吹。”2007年,又和常敦明合作研制出长160厘米、直径粗5.3公分的双人笛。

为低音笛而作的《剑》,由“剑舞在场上”,“中板”、“小快板”,“慢板”、“快板”。“尾声”六部分组成,笛子不同技巧如叠音,剁音、打音及循环换气等,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弯管笛独奏曲而作的《大漠》,“以委婉舒缓的旋律,以平静,悲凉、激越等多种情绪的交替变化,营造了一种静谧、憧憬的意境,描写了人生的沧桑感。”。

双人笛实际是倍低音笛,由于管身长,需俩人默契配合方能吹奏出美妙的旋律。如何能达到好的效果?蒋国基想到了一首(早期)用越剧唱腔而作的排笛独奏曲《令哦调》,把它改成双人笛之后:乐队先是一小段带有轻快六度大跳音程作为引子进入,双人笛随即开“唱”,虽然俩人一吹~按,但上滑音、下滑音等处理得非常好。经过两乐句的变化之后是一个间奏过门,这时,吹者出人意料地从(硕大的)双人笛顶部取出一支小梆笛,用小梆笛继续模仿唱腔,但声音比双人笛高出两三个八度。这时的按孔者,扮演一个类似相声中的“捧哏者”,肩背双人笛,用口哨声、拍板等与梆笛应声附和,这“一逗一捧”妙趣横生!

巨笛相当于“三人笛”,不仅要求吹者的气流速度要缓耍慢,而且按者也要极好配合,方能吹奏出美好的旋律。对这种罕见的“庞大武器”,观众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2002年2月,蒋国基赴南非演出,分别用弯管笛、巨笛、低音口笛、微笛演奏《茉莉花》等多首中国乐曲;还和南非竖笛演奏家“响亮的杰克”同台演出。“演出受到了全场二千多观众的热烈欢迎,一位观众跑到舞台上,握着蒋国基的手说‘在南非能够听到这样的音乐、看到这样大的笛子简直是一种特权,这才是纯正的中国音乐’。南非戏剧学院院长贝教授走到蒋国基和杰克面前赞赏道:‘你们演奏非常精彩,中国的笛子与南非的竖笛相比,具有更大的空间感,你们的演奏不仅古朴典雅,而且浩瀚辽阔,特别是中国的笛子与南非的竖笛对歌这一段就非常精彩,使人感到忽而在云端,忽而在地面,忽而在高山,忽而在峡谷……它给人们极大的艺术享受’。”

结语

蒋国基的笛艺风格,我们可以把它总结为四点,一是笛声天生固有一种水汪汪的神韵,或称“清,新,透。亮、柔、润”六字;二是他一生都在追求江南水乡之神韵,且几十年不变;三是不满足于演奏曲笛,梆笛、排笛等,大胆尝试中国各种吹管乐器,是一位“比较全面的演奏家”(朴东生评语);四是努力开拓如双人笛、巨笛等新型乐器的研制。他还多次受邀赴武汉、香港等地讲学,与人合作出版《笛子入门教材》,发表《笛子演奏五讲》、《赵松庭笛曲赏析七篇》,组织纪念赵松庭先生专场音乐会,等等。

“水是生命之源,灵魂之泉。水乡是平和安乐之乡,聪明活泼之乡,富足温饱之乡,充满生机之乡。”。让我们扎根这片土地吧!①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蒋国基笛曲选》(增

第9篇:笛声何处范文

沉默的竹笛

16岁一个忧伤的春夜,我躺在集体宿舍临窗的床铺上。A洁白的月光潮水一般漫进窗户,清冷的微风捎来潮湿的花香。我陷入少年无端的愁闷思绪里,分外孤单寂寞。这时,一缕悠扬的笛声由远而近,停留在我的耳畔。那笛声仿佛是清澈的泉水,流过神话中迷人的花园,一路上集合了蝴蝶和黄莺的梦想,决心要给我的心灵来一次彻底的洗礼。我陶醉在悦耳的笛声里,忧伤早已悄悄地散去,心情澄澈空明。那晚,我的心中暗暗地滋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做一个快乐的吹笛手。

好长一段日子,我为能拥有一枝笛子而心神恍惚。终于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从一个摆地摊的老人那里买到了我盼望已久的竹笛。

第一次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是我人生中最美丽的一个下午。我清楚地记得我吹着竹笛走在乡村田野上的情景:B落日如一颗水灵灵的红草莓点缀在暮霭笼罩的山尖,横过头顶的归鸟翅膀上涂着夕阳粉红的胭脂,嫩绿的小草在晚风中飘动,像是生命活泼的舞蹈。我一边吹着竹笛——显然是不成曲调的呜呜声,一边大踏步地把苍茫暮色下的动人风景甩在身后。这时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江湖侠客,心里汹涌着英雄纵横天下的豪情。

从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开始,我就决心把自己训练成一个优秀的吹笛手。为了学会吹笛子,我付出了许多汗水和心血。清晨,我常常拿着竹笛,跑到学校后面的山坡上,对着葱郁的群山大声吹着,让笨拙的笛声唤醒崭新的一天。深夜,同学们沉浸在梦乡里,只有我坐在空旷的操场上,如痴如醉地吹着竹笛。笛声一点也不悠扬动听,但我吹得特别认真。竹笛在人家手里是一根音乐的神奇魔术棒,在我的手里却成了一根没有灵感的干枯竹枝。唉,想不到吹笛竟会是这样的艰难。

在一次班会上,班主任老师要求每个同学表演一个节目。几个调皮的同学就恶作剧地起哄,要我为大家表演吹笛子。天哪,我根本吹不成一首完整的曲子,但强烈的自尊心迫使我孤注一掷。面对全班同学,我终于勇敢地拿起了竹笛,涨红了脸,坚持着把最后一个音符吹完,便逃出了教室。在无人的山坡上,我抚摸着被泪水浸润的竹笛,伤心欲绝。从那以后,我发誓再也不吹笛子了。

后来,那枝带给我幸福和耻辱的竹笛一直静静地悬挂在我的窗前。岁月悄然而过,多少年后,当我凝眸竹笛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回想少年时代的往事。有些梦想是永远不会开花结果的,但播种梦想的人从不放弃流汗流泪的机会,只是因为生命里那些动人的细节丰富了生命的内涵。沉默的竹笛啊,我无心再次吻你于唇,吹一曲欢快的歌谣,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你便足够了,你的沉默其实高奏着我对少年烂漫心事的凭吊和酸涩的回忆。

1、全文以竹笛为线索,叙述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

2、文章围绕“竹笛”写了哪几件事?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3、本文景物描写很精彩,请从文中A、B两处选择一处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可从语言特点、表现手法、表达作用等方面作答)(3分)

选______________ 。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我”一心想做个“快乐的吹笛手”,到后来那枝竹笛却“沉默”了。你能找到哪几点原因?请把它写下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从自己的经历中感悟到了什么?品读文章,你又有什么新的感悟?请结合你的经历回答。(4分)

作者的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新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兴奋(“喜悦”等)伤心(“难过”等) (2分。每空1分)

2、 愁闷忧伤听竹笛;如愿以偿买竹笛;回家途中吹竹笛;千辛万苦练吹笛;班会课上演吹笛 (意思对即可)(4分。答到一点得2分,答到两点得3分,答到三点得满分。)

3、A 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及准确生动的词语,渲染了春天月夜清冷的气氛,烘托出文中少年愁闷忧伤的情怀。 B 作者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落日、归鸟、小草等美好景象,衬托了自己内心的喜悦和兴奋。(意思对即可)(3分。评分要点:语言特点或表现手法2分,表达作用1分)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