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誉的重要性范文

信誉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信誉的重要性

第1篇:信誉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企业信誉机制 重构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369(2007)6-0084-04

信誉是指依附在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商品交易之间所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关系,信誉构成了双方自觉自愿的反复交往。在实践中,信誉可以分为个人信誉、企业信誉和政府信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信誉居于核心地位,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企业信誉机制是指建立在重复关系之上,依赖博弈双方自我实施的机制,对欺诈和违约进行惩罚的机制,以及依靠社会规范或中介组织来组织实施的围绕合约执行而展开的有关活动的规则和程序。[1]企业信誉机制与法律机制是维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两种基本机制。当前,企业对法律机制的作用认识已趋统一,但对企业信誉机制的重要性认识还比较欠缺。事实上,与法律机制相比,信誉机制是一种成本更低的机制。[2]通过建立信誉机制,可以使守信企业得到利益激励,不守信企业受到惩罚。

就国内贸易而言,近年来,企业信誉危机使众多企业蒙受巨大损失。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企业的平均无效成本,即企业经营中的坏账、拖欠款损失和管理费用三项总和占销售总收入的14%,远远高于我国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另据统计,我国每年因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18000亿元,因合同欺诈造成的损失约为55亿元,因产品质量假冒伪劣造成的各种损失约2000亿元,因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为2000亿元。[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大力倡导并积极建设“诚信社会”,重视企业信誉机制建设,在企业信誉评定、公示、监督和信誉网络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但是,我国企业信誉机制的建设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50%以上的企业没有认识和重视信誉建设工作,逃废债务、合同欺诈、产品质量假冒伪劣等现象时有发生,企业信誉评定过多过乱,没有形成普遍讲求信誉的社会氛围,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我国企业信誉没有凸现明显的竞争优势。[4]这就需要进一步重构我国企业的信誉机制,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重构企业信誉机制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1)重构企业信誉机制,是推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要求。企业信誉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建立的。市场经济愈发展,要求企业的信誉机制愈健全。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交易双方都应以信用作为守约条件,构成互相信任的经济关系。如果有一方不守信用,等价交换的关系就会遭到破坏。这就说明没有信誉就没有市场,没有健全的企业信誉机制,市场经济就难以健康发展。1992年以来,我国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强调要重构我国企业的信誉机制。企业信誉是一个企业过去一切行为及结果的合成表现,是企业经营管理、工艺装备、技术力量、人才智力等企业素质以及产品和服务的综合体现,并通过社会的客观评价而获得,描述了企业向各类利益相关者提供有价值产出的能力。健全的企业信誉机制,能使企业的经济活动远离恶意的欺诈,保证市场信号如实地反映市场的需求与变化,使市场能够正常发挥资源的配置与调节的功能,发挥资源的最大潜能,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健全的企业信誉机制,能够保证市场的参与者合法地经营,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避免欺行霸市等非正常的经济垄断行为。更为重要的是,健全的企业信誉机制,能够确保经济契约的如期履行,使市场交易按有关约定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运行中的非经济性投入和消耗,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可见,信誉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之一。然而,如上所述,我国企业信誉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只有重构我国企业的信誉机制,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2)重构企业信誉机制,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塑造企业强势品牌。品牌是企业和商品的脸谱,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企业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必须重视塑造自己的品牌,特别是要塑造强势品牌。企业品牌是企业和消费者互动的过程,是一个两者双赢的过程。企业品牌包括企业弱势品牌和强势品牌两个层面。企业弱势品牌仅识别产品的制造商和销售商,是一种产品的功能和特色所能给予消费者的利益的承诺和保证。强势品牌是在识别产品标志的基础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全方位的联结和沟通,包含着在产品品质背后的、以商誉为中心的、独一无二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等形成的品牌形象。可以说,强势企业品牌关系的焦点就是企业信誉。目前,中国大部分企业处于弱势品牌的维系阶段,企业品牌建设有待实现质的飞跃。重构企业信誉机制,已成为塑造中国企业强势品牌的迫切需要。

(3)重构企业信誉机制,能够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应当承认,信誉环境就是竞争力。良好的企业信誉,是优化发展环境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前提条件。企业信誉机制建设的状况,影响到企业间的竞争力和合作力,关系到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企业的信誉状况总体上趋好,但问题也不容忽视,恶性逃避债务、虚假广告、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合同和消费欺诈、企业员工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屡遭忽视、强势的企业信誉品牌严重偏少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现象直接影响着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必须重构我国企业的信誉机制。

(4)重构企业信誉机制,能够促进我国企业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提高经济效益。国际经济在运作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等特征。企业信誉充当了一种信号传递,及时向对方企业暴露信誉信息,有效地将自己企业与同行业中其他企业区别开来,以便对方区分优劣。企业投资、建设与管理信誉的动力来自信誉租金,即守信者能够在未来的交易中获得更多的交易剩余,大大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和私有性,降低搜寻成本、交易成本、契约实施成本和监督成本,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取得理想的国际经济活动的经济效应。但是,由于我国企业信誉存在着问题,大大影响着我国企业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经济效益。为此,必须重视重构我国企业的信誉机制。

重构企业信誉机制的认识误区

我国企业信誉缺失十分严重,这对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有着不利的影响。我们认为,企业信誉缺失,主观上的认识偏误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我们通过对江苏324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进行抽样调查和分析发现,一些企业对重构企业信誉机制存在着严重的认识误区。[5]

(1)企业信誉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无关。我们调查发现,65%以上的企业认为,企业信誉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无关。他们认为企业信誉机制主要体现于企业承诺的内容和践诺的程度,因此,他们往往更多地主要采取“慎言谨行”的做法。这是一种对企业信誉机制极为消极和被动的认识和行为。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企业在信誉机制建设上还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测度标准,甚至没有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提出最基本的信誉要求,说明企业信誉机制不够完善;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企业并没有认识到企业信誉机制不仅仅是企业对社会的承诺,同时也是市场经济体制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

(2)重构企业信誉机制无益于企业赢得竞争优势。我们调查发现,91%以上的企业认为,现代企业竞争主要是技术竞争、人才竞争和知识的竞争,企业信誉不具有竞争优势。实际上,企业信誉竞争与技术竞争、人才竞争和知识竞争等方面是从不同角度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同样都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技术、人才和知识在企业竞争中总是存在一定的“瓶颈”,尤其是技术竞争激烈或在国际竞争处于明显弱势时,企业信誉能够促进企业塑造强势品牌。所以,重构企业信誉机制,能够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中国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3)重构企业信誉机制,是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我们调查发现,47%以上的企业认为,企业信誉机制是企业的一项内部管理制度,希望政府部门能够“有所不为”,健全企业信誉机制关键在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这种认识片面地理解了企业信誉机制。企业信誉机制不仅包括企业投资与管理信誉,还包括政府、市场中介组织和社会对企业信誉的管理和监督,是政府在社会信用方面的一种制度供给或制度安排,是在企业层面上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因此,重构企业信誉机制需要企业、市场中介组织、政府和社会形成系统的企业信誉管理机制。

(4)重构企业信誉机制,会给诚信企业造成损失。企业信誉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本,能够提高企业经济制度的运行效率。但是,当一个社会只有少数企业讲信誉,整个社会尚未建立健全经济运行的信誉机制,企业经济运行的效率就会降低。我们调查发现,81%以上的企业认为,在经济活动中,不讲诚信的“老赖”企业往往能获得更大的利益,讲信用的企业难以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实际上,这些企业是把企业信誉和企业信誉机制混为一谈了。完善的企业信誉机制并不是一家或几家企业讲信誉就能实现的,它是全社会的事情,它不仅需要健全的社会信用网络,而且要求企业信誉机制作用的发挥带有强制性的特点。

重构我国企业信誉机制的相关建议

(1)建立和健全企业信誉测度体系。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结合企业信誉测度的国际惯例和准则,政府主管部门应组织力量研究并制定企业信誉测度标准、测度程序、测试技术和方法。其中,企业信誉测度标准和测度程序尤为重要。在企业信誉测度标准上,要适应满足塑造企业强势品牌的需要,反映构建和谐经济环境的要求,成为企业经营行为的信誉标杆;在企业信誉测度程序方面,要重视信誉测度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力求避免测度中的不正当行为。

(2)实行企业信誉联动运行体系。从成熟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出发,健全企业信誉机制需要形成顺畅的信誉信息流通和共享体系。政府主管部门通过将分散在工商、司法、公安、银行、税务、技术监督、海关等各个行政部门的企业信誉信息集中起来,建立企业信誉数据库,及时更换相关信息,以法定途径定期向社会公众公布,做到企业信誉信息的共享,使社会及时了解各行各业中企业的诚信与不诚信行为。同时,与国家及其他地区的企业信誉评估和机构建立无缝链接与合作,实现企业信誉信息的无缝共享。

(3)建立和实现企业信誉准入制度。企业信誉准入是构建和谐经济环境的前提。为了建设健康、有序的信誉环境,政府有关部门应对全国范围内具有经济活动的企业建立企业信誉注册登记与认定,建立相关信誉档案,设立企业进入市场的信誉“门槛”。企业信誉信息作为在国际范围内开展经济活动的基本条件,降低国际企业合作的信息搜寻成本、交易成本、契约实施成本和监督成本,合理规避和降低企业信誉风险,从而提高我国企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4)实施并完善企业信誉的非正式制度设计。市场中介组织是完善企业信誉机制的重要主体之一。企业信誉具有非正式的经济行为特征,除了建立正式制度进行规范以外,政府还应倡导和鼓励同业协会、民意调查机构等市场中介组织或民间组织,对某些企图采取或已经采取不诚信行为企业给予非正式的监督和警告,并向其他企业迅速扩散不良信誉企业的信息,防范其危害行为的发生和传播,形成企业信誉行为的规范化、自律化。

(5)建立企业信誉的预警管理体系。在提高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中,信誉缺失防范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有效的企业信誉预警能够极大地规避信誉危机。企业信誉预警管理是对企业信誉管理工作的完善,它是从企业信誉管理工作出发,对企业运行中出现的各种信誉风险问题,通过运用各种有效手段进行识别、评估、衡量和预先报警,并寻求出最佳的预控对策,以减轻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负面影响,避免企业付出更大的代价,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安全的信誉保障,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推动企业信誉机制不断完善。

(6)建立与完善多元信誉治理体系。要有效治理企业信誉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与完善多元的信誉治理的体系,即实施法制治理,强化法律成本约束,使失信企业倾家荡产,以震慑失信违法行为。实施道德治理,强化对企业、企业家的道德成本约束。为此,要在全社会加强信誉道德教育,通过舆论机制促进社会共同信念的形成,培育信誉主体的信誉意识,建立信誉资本。实施行政治理,即通过政府的政策措施(如恰当的税收优惠政策、政策性贷款、进出口权限等各项优惠措施),改变行为人的效用函数和最终行为决策,从而达到增加违约成本,减少违约现期收益的目的。实施信息治理,加快信息评估体系建设,建立征信网站,成立信用管理的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强化信誉主体的失信成本约束。

注释:

[1]洪银兴.市场秩序的博弈论分析――兼论规范市场秩序的制度安排.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6)

[2]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经济研究,2002(1)

[3]李晏墅.诚信经营:企业经营的信条.经济管理,2002(5)

第2篇:信誉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信托公司;声誉风险;经营管理;政策建议 

 

近年来,信托公司蓬勃发展,业务量激增,资产管理水平也有较大提高,传统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但隐藏的声誉风险正在随业务扩张而逐渐暴露,成为摆在信托业发展面前的新问题。对此笔者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监管建议。 

一、声誉风险表现特点 

(一)声誉风险与传统风险的差异 

1.声誉风险是一种隐性风险并且难以量化。声誉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手、经济环境、舆论导向等外界因素变化对信托公司社会认可度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被动的,并且会隐藏在各类传统风险的背后;也正是由于声誉风险不易被发现,一旦风险爆发,给信托公司信誉带来不良影响结果也难以估量。 

2.声誉风险具有累进效应,是一种系统性风险。传统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都是个体风险,不具有传染性,而声誉风险是市场认知风险,是主观判断的结论,因此具有累进性和传染性。某一产品出现风险,市场立即会对该产品和所属公司信任度下降,市场同类产品和该公司其他类产品也将受到连累。 

3.声誉风险随信托公司社会关注度提高成级数增加。信托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特别是2009年以来,信托规模急剧增加,信托资产由年初几千亿迅速增长至2万亿以上,规模的翻倍增加令信托公司快速进入公众视野。无论个人或机构正在认识信托公司资产管理的专业性,社会对信托公司的关注度也有史以来较高;信托发展方向由单兵作战向行业联合转化。关注度的提高,让信托业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对市场口碑更为敏感;中国信托业又处在快速成长期,业内的风吹草动对产品、公司、行业均带来连锁反应,可以说声誉风险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 

(二)声誉风险在信托公司各类业务中均表现突出 

目前信托资产主要构成为证券类资产、银行类信贷及票据资产、投资类权益资产等。在各类资产类型中,信托公司需投入更多精力以防范交易的声誉风险。 

1.证券类业务声誉风险集中在投资顾问上。这类业务模式为结构化安排加投资顾问形式;风控手段主要是技术层面的,通过账户管理、止损设计、仓位控制等措施防控风险。风险是信托公司很难对投资顾问的个体行为进行约束,其不良行为很可能牵连信托计划及信托公司。如近期某信托项目因投资顾问受证监会纠察,上亿元资金的信托账户受牵连被冻结,信托计划可能延期兑付,信托公司的社会评价遭到负面影响,甚至此类信托产品的公众信誉都受到损失。信托公司为投资顾问过错向社会买单,可见其面临声誉风险较大。 

2.银行类资产声誉风险主要在通道业务上。自2008年以来银信合作成为信托公司主要规模来源,这类业务以委托贷款、资产转让等形式为主,其特点是信托公司实质的资产管理责任比较小,只是作为通道实现银行资金使用目的,因此导致业务规模与信托收入不配比;信托实际责任和信托的舆论责任不对等,这就造成了信用风险不大,但声誉风险巨大的情况。2008年银信合作的平均信托报酬率不到0.1%,有甚至达到0.05%,远远低于其他同类金融合作费率。如此低费率,信托公司无法承担更多的管理责任,一旦资产出险,虽然信托公司可能按规免责,但舆论导向却直指信托,造成信托名誉损失。今年上半年某类金融机构以存款资金充抵资本金,委托信托公司用于政府项目建设,被银监会叫停。此例中某类金融机构违规明显,且项目规模较大,社会影响强烈,而信托公司由于受托人身份原因被动牵涉其中,形象也受到损失。 

3.投资类资产声誉风险体现在股权控制上。股权投资是信托财产的存在形式,其权利的行使要遵守受益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许多信托公司出于风控考虑,对投资企业采取资金、印章、人员等方式进行股权控制,但个别信托公司利用控制权利,违规进行操作,社会影响恶劣。如某信托公司违规向“四证”不全和资本金不足房地产项目融资,项目运行不畅,导致信托计划到期无法正常清算,甚至引发群体事件,受到媒体负面报道,这一事件是由传统风险爆发所引致潜在风险,造成声誉风险扩大,对信托公司名誉损害很大,也在业界造成不良示范后果。 

二、声誉风险逐渐突出的主要原因 

(一)主观因素 

1.声誉风险意识不强,忽视隐性风险管理。部分信托公司尚未认识声誉重要性,战略上重视规模扩张,轻视风险防控,经营上重视现实风险、忽视潜在风险;部分公司政府背景较浓,存在官本位色彩,信托公司决策先考虑政府大股东意愿而非公司长远发展,对公司声誉、市场反响等无形因素考虑不多;部分公司缺乏有效手段应对新型风险类型,仅能依靠传统风控措施进行风险管控,隐性风控技术有待提高。 

2.尽职调查管理还不到位。由于声誉风险是一种隐性风险,其暴露往往是由传统风险所引致,尽职调查不到位,对操作风险造成疏漏。一是尽职管理跟不上业务发展,部分公司先展业、后调查,先有风险后弥补,未能做到制度先行;二是调查不细致,部分公司尽职调查停留在要件合规层面,容易忽视项目内在风险点;三是管理不成体系,部分公司调查仍依靠人员经验,定性考证与定量分析结合不好,未形成完备的尽职管理体系。前述银信合作的政府项目案例,我们在检查中发现多数信托公司对该信托计划的资金来源合规性只进行了政府财政实力等常规审查,未进行项目延伸合规审查,也未要求出具监管部门意见。 

3.规模导向的绩效考核助推声誉风险膨胀。按照生命周期理论,信托公司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据了解许多公司绩效考核也是围绕业务量开展的,甚至个别公司人员工资是按照业务量分成计酬的,在这种绩效导向下,展业时会重视业务规模、合规条款等硬条件,而忽视费率报酬、声誉风险等软约束,这种考核在光鲜背后就隐藏了大量的声誉风险,而声誉风险又存在累积效应,一旦爆发,容易波及其他业务和公司,成为行业风险。

(二)客观因素 

1.信托制度本土化发展还需时日。信托制度作为舶来品在中国发展时日不长,信托作为一种财富管理制度与中国实践的融合还并未完全顺畅,公众更容易将其作为一种融资工具列于银行、证券等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同类比较,而其由于发展历程、社会认同等原因与同类金融机构的竞争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另外中国目前在信托财产登记、税收等方面缺乏配套法规,因此信托发展未能壮大,市场口碑尚未建立,声誉和信托品牌还处于初步萌芽阶段。 

2.信托公司的社会认知还有待提升。新两规对信托公司客户选择有明确要求。银信合作是普通客户了解信托公司的途径,从信访投诉看,公众对信托公司地位和责任较为模糊。今年上半年我局收到银信合作投诉一类是客户直接投诉商业银行,但由于信托公司在交易中承担了受托人角色,而常有被推诿责任的情况,这对信托公司形象有所影响;另一类是客户对信托公司主张权利,尽管相关法规明确规定信托交易对手是机构,并不直接面对公众,但仍有金融消费者对信托公司提出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众对信托公司职责、功能等众多认识存在偏差,对信托公司、信托产品的理解还很不到位。信托资产的盈亏对信托公司的社会声誉影响很大。这类投诉在全国范围内均存在。 

3.金融市场存在“坏孩子”假设。当交易者一旦被市场定义为“坏孩子”,日后所有的坏交易责任都容易指向这个坏孩子。中国信托业五次大的整顿是对信托业的重大洗礼,也是对前期部分信托公司不检行为的修正,但整顿后市场仍然残留对信托公司的先天指责和不信任,加上坏名声的传染性,信托公司一次被当成坏孩子后,将面临经常被怀疑成坏孩子的无奈。 

三、防范信托公司声誉风险的政策建议 

1.强化声誉风险意识,提升声誉管理能力。信托公司要把产品信誉、公司声誉当成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树立行业口碑,重视声誉风险,打造“百年老店”形象;高管层要树立声誉风险意识,要加强信托公司声誉管理能力,提高决策科学性。 

2.信托公司尽职调查,避免合同瑕疵。监管部门应尽快出台《信托公司尽职管理指引》,为信托业提供行业示范;信托公司结合自身业务情况和特点,探索与此相关的尽职调查方法,完善内控管理体系,减少传统风险诱发的声誉风险可能。 

3.加强净资本管理,增强抗风险能力。要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出台《净资本管理办法》,体现原则导向,指导信托公司展业同时要保持适度的高流动性资本,以抵补现实和潜在的风险;信托公司要加强净资本管理,要注重业务扩张与净资本存量的匹配性,量化其抗风险能力,以提升社会信任度和美誉度。 

4.加强产品研发,提升品牌价值。创新永远是信托不变动力,产品研发不仅要标新立异,更重要的是要对产品的适应性、生命力等进行研究,塑造经典产品,提高信托品牌价值,这是增强信托声誉、增强社会信任的最直接途径。 

第3篇:信誉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企业家 企业信誉 企业家信誉

企业信誉物化于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之中,通过企业成员的行为传递出来,最终通过外界如消费者、供应商、银行、政府和投资者对企业的肯定和褒扬表现出来。从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出来企业成员的行为在企业信誉的塑造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由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析,企业投资者与企业经营者形成了委托人——人的关系,这使得企业家在企业信誉的形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家不仅要组织好生产要素,处理好人、财、物的关系,更要用心去经营企业的信誉。企业信誉的形成和凝聚要靠企业的成员去体现,而企业家就是企业成员中的重要一员。因此从企业家的角度来分析企业信誉,则更具有现实意义。

1 企业家和企业信誉

(1)企业家是企业讲信誉的倡导者。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曾这样总结道,“小企业做事,大企业做人”,意思是说,小企业的成长依靠的是领导者个人的管理能力,而大企业的发展则依靠的是领导者的做人素质。换言之,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侧重做事,则他的企业不可能做大,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侧重做人,则他就能做一个大企业。企业家以诚信为本,讲信誉的经营者关注企业信誉,倡导企业信誉,加大企业信誉的建设,企业的信誉就会得到提高。

(2)企业家是企业讲信誉的推行者。企业家是企业讲信誉的身体力行者。海尔集团在初创时期,集团总裁张瑞敏毅然决定,将76台存在一定质量问题的冰箱,由责任者亲自用大锤砸毁,他说,不仅是砸掉有问题的产品,关键是砸掉有问题的意识,建立起全新的产品意识。这次事件在职工中造成极大的震动,职工的质量意识从此有了质的提高。

(3)企业家利益离不开企业信誉。企业家的利益取决于企业的利益,企业的利益依赖于企业信誉,企业信誉良好使得企业顾客对企业充满忠诚和满意,顾客愿意购买企业的产品,企业市场份额的扩大,企业与供应商或客户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稳定的交易关系会导致交易成本的下降,导致企业利润的进一步增加,企业家从中获取丰厚的回报。

2 企业家信誉和企业信誉

企业家信誉是企业家自身的信誉,诚实守信讲信誉,企业家信誉与企业信誉是紧密联系的。

(1)企业家信誉是企业信誉的内容之一。企业信誉是企业所有成员的信誉之和,这里包括企业员工信誉和企业家信誉,拥有良好信誉的企业必然拥有一个信誉良好的企业家。

(2)企业家信誉与企业信誉是相互促进的。企业信誉好,是企业历代企业家精心培育的结果,同时又是对现任企业家的信誉的约束和激励。企业家良好的信誉反过来促使企业信誉的提高。此时企业经营者的良好的信誉使其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更高的赞誉,这种赞誉就成为企业经营者关注企业信誉建立和维护企业信誉的动力,通过企业信誉表现出来。

(3)企业家信誉与企业信誉是相互制约的。企业家不讲信誉对企业信誉有着极大的破坏力,试想企业的决策者不重视企业信誉,甚至于提倡失信,那么企业的其他成员也更加无视于企业信誉的重要性。当企业的所有成员都无视企业信誉,不再在企业信誉上下功夫,甚至于破坏企业信誉,那么企业怎么能有良好的信誉?而当一个企业声名狼藉,那么人们对企业家信誉的评价也不会高的。

3 企业家信誉的影响因素

3.1 企业家的道德水平

守信是道德的内容之一。“自古人皆有死,人无信不立”,企业家的道德水平越高,他们就不会因为经济利益的诱惑而违反承诺,他们就能够视企业的信誉如同自己的信誉,对企业信誉用心呵护。同仁堂的创始人乐凤鸣明确提出“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训条,成为历代同仁堂人的制药原则。而当前市场上假冒伪劣盛行,造假者置他人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于不顾,他们明明知道犯法,但仍然造假不误。企业假破产,真逃债,企业间的三角债,金融机构庞大的不良资产,这其实就是这些企业家的道德沦丧,导致信誉缺失。

3.2 企业家的认识水平

企业家对企业信誉的认识有两种观点,一是长期经济利益观,认为企业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本,现在企业建立和维护企业信誉的成本都是对未来的长期投资。这项投资所带来的收益表现在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和满意,顾客愿意购买企业的产品,企业市场份额的扩大,企业与供应商或客户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稳定的交易关系会导致交易成本的下降,企业利润的进一步增加以及企业在市场中的长期永续经营。长期利益的驱动使得企业家注重企业信誉的建立和维护,把赚取更多的金钱只是当作成功的符号,把永续经营、永久盈利作为目标追求,视履行承诺为当然。二是短期利益观,他以目前企业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取利润为目标,短期利益导向使得企业家只看重眼前利益,不顾长期利益,不顾道德,唯利是图,企业也就没有信誉可言。

3.3 企业家与企业利益的关系

如果企业的生存发展与企业家的利益休戚相关,那么企业家就有积极性去培育企业信誉。我们知道企业信誉关系着企业的长远发展,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由于企业信誉的长期性和无形性,导致企业家看不到企业信誉的给自己所带来的好处,不能从这种企业信誉的行为中获得收益,因而企业家就没有动力去建立和维护企业信誉,而且不能确定在这个位置干多久,企业未来收益或许是由别人分享,那么他肯定追求眼前利益,(特别是我国的“59岁现象”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这对企业的信誉的破坏力极大。

由于失信行为而对企业家的惩罚力度。当企业出售假冒伪劣产品,脱逃债务,拖欠银行贷款,伪造财务信息,通常是对企业严厉的制裁,处以罚款,吊销营业执照,而对企业的负责人却给以较轻的处罚,许多企业家只是易地做官,这种惩罚由于是由整个企业以及企业的所有员工来承担责任,因而弱化了对企业家的惩罚,无助于对企业家失信行为的约束。对企业家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越大,越有助于企业家对信誉的重视和培育。

4 加强对企业家的信誉管理,培育企业家信誉,提高企业信誉

由于企业家在企业信誉的塑造和维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面临当前严重的信誉状况,培养信誉良好的企业家尤为重要。这就要我们加强对企业家的管理,为企业家讲信誉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4.1 建立“企业家”信誉档案以及公示制度

对企业家的信誉行为建立档案,并定期进行公示,使得信誉良好的企业家的好名声得以迅速传播,有利于社会公众的了解和监督。这既是对企业家好信誉的褒奖,同时也为企业选择企业家提供了依据。

4.2 建立和完善“企业家”市场

特别是在我国国有企业,许多企业家都是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只要不出大事就可以在企业安安稳稳的呆下去,只是醉心于如何能平安的度过任期。因此要打破这种委任制度,建立和完善企业家市场。通过企业家市场的优胜劣汰,使得拥有良好信誉的企业家能够找到用武之地,发挥其能力,同时使企业家产生危机感,更加努力的工作,而信誉差的企业家则被市场所淘汰。

4.3 加强对“企业家”的约束机制

因此首先要加强对企业家违信行为的惩罚。这种惩罚包括道德上的惩罚,企业家由于其失信行为时的社会公众对其人格提出质疑,从而影响其进一步的升职和调任,较严重的要辅以经济上的惩罚,甚至于法律上的惩罚。同时还要加强对企业家的离任审查,企业家并不因为离任而不再对企业的信誉负责。其次要加强对企业家的考核。对企业家的评价建立全方位的评价,而不只是企业利润的数字体现,更重要的是企业的持续发展,这样更有助于企业家对企业长期发展关注,愿意为企业的信誉付出长期的努力。特别是资本市场内外都片面看重股价,把股价作为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为了股价,企业家不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公司的长远经营上,而是想方设法创造一个符合各方期望的利润高度来支撑挤满泡沫的股价,这就破坏了企业家长期经营的动力。再次建立企业信誉的负责制,企业家对企业的失信行为承担首要责任,即作为企业的领导,要对其所作的决策所带来的后果承担责任,严重的承担法律后果。

4.4 加强对“企业家”素质的培养

首先是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诚信,“自古人皆有死,人无信不立”、“千金难买布季一诺”。企业家道德水平的提高,使其不会因为经济利益的诱惑而违反承诺。其次是职业素质的培养,企业家必须具有过硬的职业本领,才能正确地把好企业的脉搏,指出企业正确的方向,企业的信誉才能得以长存,也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家的信誉。特别是虚拟经济的出现,各种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和广泛应用,虚拟资本交易的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虚拟经济的过度增长使得经济增长带有极大的水分,也把企业推入风险的浪尖。如果企业家对这种虚拟经济判断失误,不能很好地加以掌握,当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企业就会面临破产,信誉扫地。因此企业家更应该加强职业素质的培养,以长期发展为目标,从而充分利用虚拟经济的好处。以安然公司为例,安然公司的破产不全归于假账之列,安然使用了复杂的金融工具,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4.5 建立和完善对“企业家”信誉的激励机制

企业信誉是一个长期的投资,同时这种长期投资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有所回报。这种视距使得未来的收益不确定,因此必须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使企业家拥有长期经营的愿望,才能更乐于培育企业信誉。首先是报酬的激励。要寻求企业家短期报酬与长期报酬的一个结合点。股票和股票期权是高级管理人员享有一定的剩余索取权,退休金计划有助于解除企业家的后顾之忧。他们对激励经营者的长期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对信誉良好的企业家应该对其予以精神上的表扬和奖励。企业家守信誉的这种行为得到褒奖,就是对企业家的肯定和鼓励,使得企业家从讲信誉的行为中得到好处,更有利于调动企业家讲信誉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张俊民.会计诚信监管呼唤制度创新[J].商业研究,2004(2)

第4篇:信誉的重要性范文

一、声誉风险表现特点

(一)声誉风险与传统风险的差异

1.声誉风险是一种隐性风险并且难以量化。声誉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手、经济环境、舆论导向等外界因素变化对信托公司社会认可度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被动的,并且会隐藏在各类传统风险的背后;也正是由于声誉风险不易被发现,一旦风险爆发,给信托公司信誉带来不良影响结果也难以估量。

2.声誉风险具有累进效应,是一种系统性风险。传统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都是个体风险,不具有传染性,而声誉风险是市场认知风险,是主观判断的结论,因此具有累进性和传染性。某一产品出现风险,市场立即会对该产品和所属公司信任度下降,市场同类产品和该公司其他类产品也将受到连累。

3.声誉风险随信托公司社会关注度提高成级数增加。信托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特别是2009年以来,信托规模急剧增加,信托资产由年初几千亿迅速增长至2万亿以上,规模的翻倍增加令信托公司快速进入公众视野。无论个人或机构正在认识信托公司资产管理的专业性,社会对信托公司的关注度也有史以来较高;信托发展方向由单兵作战向行业联合转化。关注度的提高,让信托业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对市场口碑更为敏感;中国信托业又处在快速成长期,业内的风吹草动对产品、公司、行业均带来连锁反应,可以说声誉风险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

(二)声誉风险在信托公司各类业务中均表现突出

目前信托资产主要构成为证券类资产、银行类信贷及票据资产、投资类权益资产等。在各类资产类型中,信托公司需投入更多精力以防范交易的声誉风险。

1.证券类业务声誉风险集中在投资顾问上。这类业务模式为结构化安排加投资顾问形式;风控手段主要是技术层面的,通过账户管理、止损设计、仓位控制等措施防控风险。风险是信托公司很难对投资顾问的个体行为进行约束,其不良行为很可能牵连信托计划及信托公司。如近期某信托项目因投资顾问受证监会纠察,上亿元资金的信托账户受牵连被冻结,信托计划可能延期兑付,信托公司的社会评价遭到负面影响,甚至此类信托产品的公众信誉都受到损失。信托公司为投资顾问过错向社会买单,可见其面临声誉风险较大。

2.银行类资产声誉风险主要在通道业务上。自2008年以来银信合作成为信托公司主要规模来源,这类业务以委托贷款、资产转让等形式为主,其特点是信托公司实质的资产管理责任比较小,只是作为通道实现银行资金使用目的,因此导致业务规模与信托收入不配比;信托实际责任和信托的舆论责任不对等,这就造成了信用风险不大,但声誉风险巨大的情况。2008年银信合作的平均信托报酬率不到0.1%,有甚至达到0.05%,远远低于其他同类金融合作费率。如此低费率,信托公司无法承担更多的管理责任,一旦资产出险,虽然信托公司可能按规免责,但舆论导向却直指信托,造成信托名誉损失。今年上半年某类金融机构以存款资金充抵资本金,委托信托公司用于政府项目建设,被银监会叫停。此例中某类金融机构违规明显,且项目规模较大,社会影响强烈,而信托公司由于受托人身份原因被动牵涉其中,形象也受到损失。

3.投资类资产声誉风险体现在股权控制上。股权投资是信托财产的存在形式,其权利的行使要遵守受益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许多信托公司出于风控考虑,对投资企业采取资金、印章、人员等方式进行股权控制,但个别信托公司利用控制权利,违规进行操作,社会影响恶劣。如某信托公司违规向“四证”不全和资本金不足房地产项目融资,项目运行不畅,导致信托计划到期无法正常清算,甚至引发,受到媒体负面报道,这一事件是由传统风险爆发所引致潜在风险,造成声誉风险扩大,对信托公司名誉损害很大,也在业界造成不良示范后果。

二、声誉风险逐渐突出的主要原因

(一)主观因素

1.声誉风险意识不强,忽视隐性风险管理。部分信托公司尚未认识声誉重要性,战略上重视规模扩张,轻视风险防控,经营上重视现实风险、忽视潜在风险;部分公司政府背景较浓,存在官本位色彩,信托公司决策先考虑政府大股东意愿而非公司长远发展,对公司声誉、市场反响等无形因素考虑不多;部分公司缺乏有效手段应对新型风险类型,仅能依靠传统风控措施进行风险管控,隐性风控技术有待提高。

2.尽职调查管理还不到位。由于声誉风险是一种隐性风险,其暴露往往是由传统风险所引致,尽职调查不到位,对操作风险造成疏漏。一是尽职管理跟不上业务发展,部分公司先展业、后调查,先有风险后弥补,未能做到制度先行;二是调查不细致,部分公司尽职调查停留在要件合规层面,容易忽视项目内在风险点;三是管理不成体系,部分公司调查仍依靠人员经验,定性考证与定量分析结合不好,未形成完备的尽职管理体系。前述银信合作的政府项目案例,我们在检查中发现多数信托公司对该信托计划的资金来源合规性只进行了政府财政实力等常规审查,未进行项目延伸合规审查,也未要求出具监管部门意见。

3.规模导向的绩效考核助推声誉风险膨胀。按照生命周期理论,信托公司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据了解许多公司绩效考核也是围绕业务量开展的,甚至个别公司人员工资是按照业务量分成计酬的,在这种绩效导向下,展业时会重视业务规模、合规条款等硬条件,而忽视费率报酬、声誉风险等软约束,这种考核在光鲜背后就隐藏了大量的声誉风险,而声誉风险又存在累积效应,一旦爆发,容易波及其他业务和公司,成为行业风险。

(二)客观因素

1.信托制度本土化发展还需时日。信托制度作为舶来品在中国发展时日不长,信托作为一种财富管理制度与中国实践的融合还并未完全顺畅,公众更容易将其作为一种融资工具列于银行、证券等其他金融机构进行同类比较,而其由于发展历程、社会认同等原因与同类金融机构的竞争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另外中国目前在信托财产登记、税收等方面缺乏配套法规,因此信托发展未能壮大,市场口碑尚未建立,声誉和信托品牌还处于初步萌芽阶段。

2.信托公司的社会认知还有待提升。新两规对信托公司客户选择有明确要求。银信合作是普通客户了解信托公司的途径,从投诉看,公众对信托公司地位和责任较为模糊。今年上半年我局收到银信合作投诉一类是客户直接投诉商业银行,但由于信托公司在交易中承担了受托人角色,而常有被推诿责任的情况,这对信托公司形象有所影响;另一类是客户对信托公司主张权利,尽管相关法规明确规定信托交易对手是机构,并不直接面对公众,但仍有金融消费者对信托公司提出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众对信托公司职责、功能等众多认识存在偏差,对信托公司、信托产品的理解还很不到位。信托资产的盈亏对信托公司的社会声誉影响很大。这类投诉在全国范围内均存在。

3.金融市场存在“坏孩子”假设。当交易者一旦被市场定义为“坏孩子”,日后所有的坏交易责任都容易指向这个坏孩子。中国信托业五次大的整顿是对信托业的重大洗礼,也是对前期部分信托公司不检行为的修正,但整顿后市场仍然残留对信托公司的先天指责和不信任,加上坏名声的传染性,信托公司一次被当成坏孩子后,将面临经常被怀疑成坏孩子的无奈。

三、防范信托公司声誉风险的政策建议

1.强化声誉风险意识,提升声誉管理能力。信托公司要把产品信誉、公司声誉当成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树立行业口碑,重视声誉风险,打造“百年老店”形象;高管层要树立声誉风险意识,要加强信托公司声誉管理能力,提高决策科学性。

2.信托公司尽职调查,避免合同瑕疵。监管部门应尽快出台《信托公司尽职管理指引》,为信托业提供行业示范;信托公司结合自身业务情况和特点,探索与此相关的尽职调查方法,完善内控管理体系,减少传统风险诱发的声誉风险可能。

3.加强净资本管理,增强抗风险能力。要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出台《净资本管理办法》,体现原则导向,指导信托公司展业同时要保持适度的高流动性资本,以抵补现实和潜在的风险;信托公司要加强净资本管理,要注重业务扩张与净资本存量的匹配性,量化其抗风险能力,以提升社会信任度和美誉度。

4.加强产品研发,提升品牌价值。创新永远是信托不变动力,产品研发不仅要标新立异,更重要的是要对产品的适应性、生命力等进行研究,塑造经典产品,提高信托品牌价值,这是增强信托声誉、增强社会信任的最直接途径。

第5篇:信誉的重要性范文

一、自创商誉的确认

一般会计确认一个项目和相关的信息,要符合四个基本条件: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这些标准是现代财务会计核算系统得以运行的有力保障,凡符合标准的信息被确认为相应的会计要素并纳入财务报表中,不能完全满足上述标准的信息则被摒弃在财务报表之外。这些标准对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对不确认自创商誉的剖析

现行惯例是不确认自创商誉的,其主要原因是:确认自创商誉不符合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要求及稳健性原则的要求。笔者认为,对此应作剖析。

(1)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的权衡。相关性是指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对过去、现在和将来事件的结果做出预测。相关性的核心在于,会计信息必须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要求相协调。可靠性和相关性,都是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特征。会计信息同时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才能够对经济决策有用,但是由于可靠性与相关性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联动关系,致使我们无法同时保证最可靠的会计信息也是与经济决策最相关的。传统会计在可靠性和相关性之间权衡时,往往偏重于可靠性。其实计量的可靠性也是相对的概念,即使有些有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是可靠的,是遵循历史成本基础的,如存货及固定资产,可是随后的计量,就受存货流动假设、通胀和采用不同折旧方法的影响而变得不那么可靠了,但是人们并不怀疑存货和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可靠性。可见,会计中存在一些传统偏见,这应当逐步得到改变。何况,自创商誉作为企业内部形成的无形财富,使企业未来能够获得超额盈利,将这一资产入账,才能全面地、真实地、可靠地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这本来就是可靠性的体现。所以应当将自创商誉如实反映,这样可以使相关性与可靠性达到平衡,可以最佳地满足决策者的需要。

(2)适度运用稳健性原则。按照稳健性原则,如果将自创商誉作为一项资产予以确认,会引起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前景盲目乐观,极不稳健,因而许多会计学家反对确认自创商誉。笔者认为,必须适度应用稳健性原则,才能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质量的会计信息。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体现在对决策的有用性上,而决策的有用性又是由相关性、可靠性、明晰性、重要性、可比性、一致性等质量特征构成。在上述质量特征中,相关性和可靠性是最重要的。稳健性原则的运用应以不损害会计信息的质量为前提。通常恰当运用稳健性原则,可以防止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前景的过分乐观估计,减少决策风险,但是,滥用这一原则,又会损害会计信息质量,削弱会计信息的作用。

当前,在企业合并中出现如此巨大的商誉价值,不可能产生于企业被收购、改组或合并之时,至少,该企业的商誉早已产生,只是收购、改组或合并时才实现而已。当外购商誉进入被收购企业后,与收购企业自创商誉融为一体,转化为收购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转化为自创商誉。所以外购商誉仅是商誉在产权交易时点的一个短暂状态,商誉则更多地以自创商誉的状态存在。外购商誉实际上是自创商誉的市场表现形式。虽然自创商誉为企业带来的未来超额利润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但我们不能因为未来超额盈利具有不确定性就否认该项资产的存在而不加确认。我们可以根据自创商誉带来未来超额盈利的不确定程度,确定自创商誉的具体确认方式。稳健性原则不能成为不确认自创商誉的借口。

2、确认自创商誉的必要性

将自创商誉进行对照分析,商誉是一项资产,自创商誉表明了商誉的一种形成来源,构成商誉的组成部分,符合资产要素的定义;将自创商誉确认为无形资产,无论从促进会计理论发展,还是提高会计实务水平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来看,都是十分必要的。

从会计目标来看,会计信息必须符合质量要求,最重要的是满足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要求。对于自创商誉这一能使企业获得超额盈利的“重大”事件,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具有密切的关系,按照相关性原则应予以反映。否则,会计信息就无法达到预定的使用目标。可见,不确认自创商誉,使会计的相关性受到冲击,影响了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

21世纪世界经济格局必将发生更大、更深刻的变化,国际经济竞争将更加尖锐化、复杂化,企业在占领市场、分割资源的竞争中仅仅依靠资金是无法取胜的。一些大公司更多的是依靠无形资产去占领市场。而自创商誉正逐渐成为企业无形资产中重要的构成部分,而且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确认自创商誉,将该信息及时提供给信息使用者,既满足了经营者正确报告受托责任的要求,又满足了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各方面进行决策的要求。

3、确认自创商誉的现实性

自创商誉确认的最大阻力来自可靠性、稳健性及计量方面的要求,而这些阻力都是囿于传统会计思维才产生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会计确认标准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表现在:第一,那些潜在的相关项目由于不符合确认标准而被忽略(通常是由于可靠性原因);第二,人们并不总是清楚为什么一些信息包含在财务报表当中,而其他信息则被排除在外(如商誉、人力资源)。近20年来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进一步加剧了上述局限性,传统确认模式下所生成的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受到越来越多使用者的批评,因此会计必须随环境的巨大变化而在会计确认标准、会计计量手段、会计记录方法、会计报告方式上有所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的定义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从上述定义来看,立足点是过去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并必定在未来期间有经济利益或资源的流入,不满足这些条件的将不能作为资产确认。例如金融衍生工具合约的签定,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权利或义务,并在未来产生不确定的经济利益或资源的流入或流出,但金融衍生工具合约的签定与交易发生之间是跨期进行的,这与“过去发生”的原则不符,因而其产生的权利与义务不能确认为资产和负债。为解决这种定义上的矛盾,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FASB)都做了很大的努力。其中FASB1998年6月颁布的“衍生工具和避险活动会计”对这一问题有了突破性进展。FASB绕开以往强调的“过去交易和事项”,而着眼于“未来经济利益或损失”,金融衍生工具在这一重要方面符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因而应当在报表中予以反映。从1999年公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也可以看出,传统会计确认标准独领风骚的时代已经过去,以传统确认标准为主,多种确认标准并存的局面已经来临。所以说自创商誉的确认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具有了现实可能性。

4、自创商誉的确认

按照可计量性和可靠性,最可靠的数量标准来自于取得资产的交易活动,换言之,有关具体、明确的交易活动的存在,成为现行实务中确认资产的最重要的依据。正因为如此,在应用权责发生制来确认资产时,与资产形成的相关交易活动的存在,往往成为资产确认的唯一标准,未来经济利益的限定反被忽略。从对《国际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分析,笔者认为,按照未来会计的发展与完善,未来经济利益或未来盈利能力会成为基本的确认标准,而交易活动不再是会计上确认资产的唯一依据。由此来分析,自创商誉显然是符合资产确认标准的。

确认的关键是时期的选择,笔者认为应在每年年末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企业的整体价值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进行评估,若前者大于后者,则将自创商誉确认入账。对企业整体价值进行估价时,视被估价企业的具体情况,可采用不同的估价方法。出于对稳健性的考虑,在连续3—5年的评估中,企业的总体市价都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时,开始确认自创商誉较妥当。

二、自创商誉的计量

对一项资产进行准确计量,自然涉及到计量属性这个问题。目前有五种同时适用于资产和负债等项目的计量属性,它们是(1)历史成本;(2)现行成本;(3)现行市价;(4)可实现净值或可清偿净值;(5)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贴现值)。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也提出了财务报表的确认基础即计量属性,它们是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

1、自创商誉计量的可行性

在传统会计计量观念下,资产计量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是世界各国通行的主流会计计量模式。历史成本计量基础以劳动价值理论作支持,计量的内容是劳动创造和转移的价值,计量的时间是交易实际发生时,并且不再作重新计量。这只能量度经济事项的一个侧面或一部分经济事项,不能对经济事项作全面、立体、动态的衡量。因为有些经济资源具有未来创造价值的能力,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就体现了该资源的价值,如人力资源、商誉。有些交易结果只有未来才能证实,交易双方相互认可的价值就可以作为计量的依据,如衍生金融工具。凡此种种,都需要新的计量理论来支持。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95年5月公布的《国际会计准则32号-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及1999年公布的《国际会计准则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在会计计量属性上已有重大突破。我们知道金融衍生工具是作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签订合约时进行初始确认的,此时历史成本原则并未被背弃。但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再确认时的计量就对原有的历史成本造成了冲击。金融衍生工具合约的标的,如外汇、债券、股票等,它们的活跃价格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合约的价值是不断变动的。如果奉行历史成本原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就无法从会计报表中获取有关的信息,了解会计主体现在可能承担的权利或义务、风险或收益。因而历史成本原则不符合衍生金融工具价格活跃的特征,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第39号国际会计准则明确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应以成本计量,而在后续计量时,对于金融资产(不包括被套期工具的金融资产),则应依据金融资产所属的类别不同,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或者是公允价值,或者是摊余成本。第39号国际会计准则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方面迈出了非常大的一步,预期对现行会计实务将产生重大影响。这一计量属性的推广将大大推进对特殊资产计量问题的研究,自创商誉的计量也将获得大大推进的契机。

2、自创商誉计量属性的选择

既然人们普遍认为“未来的经济利益”是资产的一项重要特性,那么对资产计量时就应该体现这一特性。而现行的所有资产计价,都是以历史成本为主,改良的模式也不过是用重置成本或现行成本加以代替。这种将计量的时点放在现在、甚至过去的行为,显然不能体现“未来经济利益”的特性。而恰当地反映资产“未来经济利益”特性的计量属性是“未来现金净流量的贴现值”属性。自创商誉计量属性的选择,也应视自创商誉的特性而定。众所周知,商誉是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盈利的经济资源,这样,在对商誉计量时就应体现这一特点,不能将计量的时点放在现在甚至过去,而应着重于未来,体现“未来超额盈利”的特性。所以自创商誉的计量应当采用“未来现金净流量的贴现值”这一计量属性。

3、自创商誉的具体计量

从数量上衡量,商誉是企业整体重估价值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差额,无论外购商誉与自创商誉均可据此计算得出。通常,对企业整体价值进行估价时,视被估价企业的具体情况,可采用不同的估价方法。笔者认为,用未来现金净流量的贴现值作为企业的整体价值是比较好的一种方法。

计量自创商誉的程序:

第一步:计算企业未来现金净流量。该资料可依据当年的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其中的年现金净流量)以及经济发展来估算。

第6篇:信誉的重要性范文

国家荣誉制度的建立和授予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情,关乎国家的形象和尊严。当前最为紧要的问题,不是讨论设立哪些类别的国家荣誉和给哪些人授予国家荣誉的问题,而是应当建立一套严格规范的制度规则,确保国家荣誉制度的权威性、公信力以及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为此建议:

一、国家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是指国家应对那些为民族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士颁发荣誉,以激励国民奋发向上,惟有如此,国家荣誉才能获得国民和国际社会的承认、认可和尊重。“有所不为”,是指国家一定要明确自身的界限,不能涉及有争议的领域,也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标新立异。比如,在学术领域,现有的某些评选活动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普通民众中间,都引起了许多质疑。这些领域,公权力最好不要介入,否则不但不能起到标杆作用,而且还会影响学术的健康发展。

二、要征求和尊重民众的意见,并遵守严格的宪法和法律程序。国家荣誉是颁发给社会各界精英的,关于精英人士的界定,不能完全由精英内部小圈子决定,还要征求和尊重民众的意见,在社会达成普遍共识以后再设立或颁发相关国家荣誉。国家荣誉是以国家的信用为获奖者做担保的,所以国家荣誉的设立和颁发必须通过立法程序来进行,并经过立法机关在民主程序中严肃讨论方可确保其严肃性和权威性。事实上,关于国家勋章和荣誉制度,我国现行宪法已经设立了严格的法律程序。应当说,无论是在权威性方面,还是在民主性方面,我国宪法的有关规定完全可以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媲美。然而,遗憾的是,1982年宪法颁布30多年来,虽然“国”字头荣誉设立了许多,比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等,但却没有一项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也没有对国家勋章和荣誉制度的设立、评审和决定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社会共识的公约数。依照宪法设立和颁发国家荣誉尽管不是国家荣誉获得权威和公信力的充足条件,但却是充分条件。为此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尽快依照宪法规定制定相关法律规范,将国家勋章和荣誉制度依法启动起来。

三、应当建立荣誉分类体系。虽然有些荣誉是所有的人都希望获得的,比如杰出公民奖、共和国勋章等等,但由于这类综合性的荣誉不宜授予过多,所以在综合性的荣誉之外,国家还应当结合各种职业的特点,设立不同的职业荣誉体系。这种分类体系的优点在于,一方面尊重了不同职业人士对于荣誉的差异化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同职业之间荣誉的混淆,促进各种职业的健康发展,实现中共十提出的“人尽其才”的目标。事实上,在荣誉分类这个问题上,很多国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借鉴。当然,职业的划分也不应当过多、过细,否则的话,就可能会带来荣誉越来越多,但荣誉的影响力却越来越小的问题。所以,未来国家荣誉的建立和完善,应当在民主商谈的基础上将这些荣誉进行整合,以提高其权威性和影响力。

四、荣誉不应当与金钱和政治挂钩。首先,除了特殊领域,不应当以政治和行政级别的高低和财富的多少来决定是否授予荣誉。其次,获得国家荣誉的精英不应当因此就可以获得某种政治或行政级别。最后,国家不应当将某些政治职位当作国家荣誉授予精英。这种做法既损害了国家荣誉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健康发展。

五、要注重荣誉授予的庄重性。从古今中外的经验来看,国家荣誉的授予通常选在极为肃穆的地方,而且仪式庄重,从而使人从内心真正升华出一种荣誉感。另外,基于中国今天的社会现实,要提高国家荣誉制度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我们还必须确立一种观念,国家荣誉授予仪式的主角首先是荣誉获得者,其次才是国家元首或者其他颁发荣誉的主体或机关。所以,在今后国家荣誉的授予仪式的设计及其新闻报道方面,应当尊重荣誉获得者的主体性,重点突出荣誉获得者,而不是荣誉授予者。在这个方面,虽然诺贝尔奖不是国家荣誉,但其荣誉颁发仪式和流程的安排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第7篇:信誉的重要性范文

测量模型的内外指标

企业信誉是企业在市场和社会中获得的美誉和信任以及由此转化形成的无形价值。从资产角度讲,信誉资本是由品牌和与相关者利益关系所蕴含的市场和社会资本构成的。

确定内部细分指标:通过多年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国际信誉研究院发现,企业信誉与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公司业绩、公司治理、创新力、领导力、社会责任、工作制度以及细分指标高度相关。为此,我们开发了企业信誉指标测量分析模型(RepTrakAnalytlcal Modeling)。

建立与企业市值的关联度:通过信誉指标测量分析模型对北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我们逐步确定了模型的可靠性,并应证了信誉指标综合分值与企业市场价值成正相关。由此我们确定信誉指标综合分值即代表企业的信誉度。

实证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信誉度提高5%相当于公司市场价值增加0.5%到2.5%。具体细分指标上,要提高公司5%的信誉度,公司需要对产品和服务的认可提高10%,或是在工作制度方面提高26名,或是在社会责任方面提高24%,或是在业绩方面提高55%,等等。究,我们发现企业信誉高低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知名度:不论多好的企业如果没有知名度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信誉。

■独特性:企业区别于竞争对手的重要要素,也是企业信誉信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致性:在不同对象、时空条件下呈现一致的企业形象、核心价值观、策略方向等。

■透明度:公开交流,表明自信、可靠和负责任,有利于建立、保持和维护信誉。

■诚信度:真诚守信,表明可靠,引发信任,触动情感。

知名度100

由此,我们开发了企业信誉度外部测量模型,(RepTrak Pulse Score)将其主要用于对企业信誉的外部市场调查。为了解决市场调查在时空上和调查人员专业知识上的局限,我们的信誉度外部测量模型转而由喜爱度、羡慕度、尊敬度、信任度四方面组成。

通过北美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证明:使用信誉度外部测量模型和使用企业信誉指标测量分析模型所得出的结果高度一致,从而可以对接使用。这样,我们将信誉调查结果通过信誉度外部测量模型得出分值,然后通过企业信誉指标测量分析得到细分指标的贡献值。

四大跟踪子系统的完善

通过广泛的国际性研究,我们发现公司的信誉主要受这几方面的影响:组织功能协调的配合度与一致性、外部战略的沟通交流成效、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认同与支持,媒介管理的角度与时机。

为使企业负责人在日常管理中能系统地考察和分析影响企业信誉的这些因素。在测量模型之外,国际信誉研究院还专门开发出了信誉跟踪系统,该套系统由四组产品构成:信誉测评、媒体测评、战略协调、通讯测评。每组产品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为一个综合系统使用。

信誉测评(RepTrakTM Monitor):

跟踪分析利益相关者尤其是监管、客户、员工、股东的意见以反映他们如何看待公司的表现。

公司遭遇困难时,他们会做出怎样的反应?驱动利益相关者的原则性问题是什么?通过什么方式和内容更有效地获得利益相关者的信赖和支持?要有效地管理公司信誉并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弄清上述问题至关重要。

深度调研包括:

■企业本体调研:对企业经营管理、品牌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企业第一手信息资料。

一市场调研:主要是对企业产品销售及服务的调研,了解市场及消费者的满意程度。主要调查对象是消费者及潜在的消费者。

■其他利益相关者调研:包括投资者、社区、竞争对手等利益相关者,了解他们对该企业品牌信誉的满意程度。

信誉积分卡(RepTrakTMScorecard)可以即时监测锁定的各细分利益相关者群体的行为,以及外部企业战略沟通管理、媒介管理、内部组织功能协调管理的成效。

企业信誉监测以竞争对手、行业标杆,或其他选定指标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

媒体测评(Media RepTrakTM):

跟踪分析平面和多维媒体对公司报道的动向。

媒体测评(Media RepTrak)是指运用科学的手段来跟踪有关公司的实时媒体报道动向。无论报道出现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媒体测评都能给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视角,并分析公司信誉是如何形成的。

媒体对公司信誉有很大的影响。客户、股东、分析家、政治家、员工,不管企业是否意识到这点,事实上所有媒体的报道都会影响到公司的信誉。媒体的报道态度会影响到客户选择购买哪家产品,影响到员工选择为哪家公司服务。媒体在报道中所体现出的态度和情感因素会影响到相关利益者对公司的支持度。

媒体测评能够及时反馈结果。它让管理者了解关于自己公司的舆论,根据舆论动态来分析问题和采取对策。媒体测评为高级行政人员提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管理工具,能够使他们识别问题的重要程度:同时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报道做出理智的回应。媒体测评首先使用高端识别检索技术搜集平面、多维媒体关于公司的报道并跟踪相关的报道,然后将其归类,与公司战略目标计分卡中的7大驱动因素和23项指标相对应。

通讯测评(RepTrakTM Messaging):

跟踪和分析企业通讯与交流成效。

通讯测评采用严格的方法来检查公司信息沟通状况。它的测评对象是员工、股东、客户、消费者和媒体等。

一般涉及的问题有:

■请问您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公司的?

■您是以公司简讯的方式持续向员工传递信息吗?

■您的网站传达了应传达的信息吗?

■您对外新闻是否通过公司的信誉平台?

■公司能否进行良好的信息交流和传递信

战略协调测评(ECQ):

跟踪和分析企业组织功能战略协同性。

战略协调测评的核心是实现对员工的高效管理。员工对公司战略目标的理解和支持度越高,组织的运作就会越好。我们把这样的理解与支持称为战略商业联盟活动,目的在于让所有的员工理解、认同并且使其行动与组织战略目标保持一致。我们通过对公司的研究,确立并开发了员工支持行为的四个等级指标:即意识、理解、态度和能力。

很多公司意识到员工是最具价值和实现目标最关键的资产。因此,从战略角度看,充分了解员工对公司的理解和认同是至关重要的。许多企业管理者鼓励内部交流,旨在提高员工队伍把握公司战略的主动性水平。

战略协调性测评通过以下环节产生作用:

一对员工中的主动性支持行为进行等级评估。

■识别调动和促进员工主动性的动力。

■为公司设定目标,帮助公司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提升员工交流。

第8篇:信誉的重要性范文

【摘要】文通过研究中小企业在建设和加强声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中小企业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声誉管理中问题的症结,明确了完善企业信誉信用制度是建立和加强声誉管理的关键所在。

【关键字】中小企业,声誉管理,信息不对称,信誉制度

一、引言

企业声誉是一个企业获得社会公众信任和赞美的程度,通常由知名度、美誉度和信任度构成。声誉的核心是相互信任。良好的声誉是企业所拥有的独特资源,它能在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2000年6月,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道:“如果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引擎,那么声誉就是使之运行的燃料。”实践证明,声誉是一个企业获得持续稳定发展乃至生存的重要保障。声誉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当前及长远发展,并对其所在区域的经济有重要的影响。声誉管理是对企业声誉的创建、维护和发扬,是企业以科学决策为核心,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建立并维持与社会公众信任关系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当在企业中实施这种方法时,它便成为一种有效的管理过程。声誉管理包括声誉创建、维护、巩固、扩张、挽救、修复等环节。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声誉管理是指通过声誉投资、交往等手段,建立和维持与社会公众的信任关系。其目标是在公众和企业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正确决策是企业声誉管理的核心。美国学者戴维斯·扬认为:“任何一个团体组织要取得恒久的成功,良好声誉是至关重要的,声誉管理是一个价值不菲的产业。”管理学者Hall在1992年进行的调查中发现,英国的经理们把声誉作为13种无形资产中最重要的一种。2001年,管理学者Hutton和Goodman等人对《财富》杂志评选的500家“最受尊敬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声誉管理已经成为这些企业各类沟通与公关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方法,声誉管理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胜利的一种重要手段。企业强化声誉管理,赢得社会公众的认同并取得相互信任是其生存之本。但是,企业声誉的培育、积累非常不易,而损毁却很容易。因此,对于任何一个致力于长期持续发展的企业而言,加强企业声誉管理,使企业声誉得到有效的培育、积累和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在国内大约有829万家,总产值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40%,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和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良好的企业声誉不仅是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和利润的源泉,对中小企业而言也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其在声誉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引起相应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对声誉的管理。

二、中小企业声誉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长期忽视和弱化声誉管理有其主观和客观的原因。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及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处于“温饱线”上,正进行资本的初级积累,管理者主要精力致力于解决成本、时机、价格、人事等方面的问题,做任何决策时首要考虑的是利润,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提高企业声誉管理的意识不强,对声誉管理的内涵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虽普遍树立了现代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的观念意识。但是,无论是管理高层还是一般员工,很少有意识地培养声誉意识和加强声誉管理,还没有建立起强烈的声誉管理意识。即使是在进行企业形象策划时,也很少从声誉建立和维护的角度出发,而更侧重于企业形象的包装。同时,不适应现代信息社会传播方式的“好酒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和“质量好=声誉好”的必然逻辑关系的不正确认识还大有市场。即使某些企业存在声誉管理行为,也显粗放,其科学性和规范性还比较弱。对于占绝对比重的国有中小企业,企业改制的主要方向是承包、租赁和出售等。经营承包和租赁极易导致短期行为,使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认识到或者还不愿意在自身声誉维护和创建上花更多的精力和一定的投入。另外,声誉投资是巨大的、明显的,对短期的利润有较大的影响,而收益是潜在的、无形的、长期的。企业目前的业绩评价体系着重于财务指标和短期指标,这也是导致声誉管理重视不够和投入不足。中小企业在规模、技术、人才和结构治理等方面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企业素质较低、技术装备相对落后,抗风险能力弱,对政府的依赖性强,导致政企不分。政府参与企业管理或直接干预企业经营者的任免,使得经营者难以制定和实施完善的声誉管理战略。政府干预有时甚至会使企业本来创建的声誉减弱或丧失。企业无暇顾及声誉及其肩负的社会责任。声誉管理的职能被肢解到多个部门,难以形成合力。在企业里,厂长(总经理)办公室、宣传部、人事部、工会、销售部门等,都承担了一些声誉管理职能,但都不重视。在组织机构的设置上,没有建立专职的声誉管理机构和专司其责的声誉管理人员,缺少训练有素的声誉管理专业人才奇缺。即使认识到声誉管理对企业的作用,但却担心在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上的投资将来得不到预期的收益,导致较低的预期值,使得管理者不愿在声誉创建和维护上投放更多的资金。我国市场信用体系和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环境不完善,对企业行为缺乏有效约束力,这也导致某些企业常常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不顾及企业长期的声誉和发展,追求短期利益,违背“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的原则。

三、加强中小企业的声誉管理

中小企业声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的发展。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应对中国加入WTO后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必须建立并强化声誉管理意识,把声誉管理作为企业的一种长期发展战略任务。一般可通过提升企业经营理念、强化声誉决策意识、提升品质价值观念、重塑先进企业文化等来加强声誉管理。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完善企业信誉信用制度。

信誉是在社会经济活动和交往中以诚实守信为基础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崇高声誉,它内蕴着活动主体的品位。在信誉形成的过程中,信用起着基础和关键性作用,应该说信誉是一般信用的升华。当一个企业有了信用,就有了信誉,也就会产生声誉。企业声誉是对企业总体的评价。企业信誉是企业声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誉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声誉。信任的建立需要与利害攸关者建立起个人间一对一的关系。比起过去正规的群众大会或听讲形式,这种方法更有效。在组织团体间培植起的信任远不及在个人间建立起来的信任。一旦在个人间培植起了信任的关系并使这种关系得以保持,那么在组织团体间就会随之而逐步形成。由于在市场中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企业在进行声誉建设时就需要注意信息问题。

在市场中,交易对手进行交易,订立合同,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信息基础上的。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小,银行从中小企业中获得有用信息的代价高昂,就很难同意给中小企业贷款。这样,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对于企业融资和信用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就很难得到银行的信任,在融资上就会很困难,但中小企业在各国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信用的好坏,对整个国家的经济正常运行十分重要,正因为此,各国普遍采用的办法就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这样就会加强中小企业的信用,从而使得中小企业的声誉有了明显的提高。

上述结论也适用于在企业与客户、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互信。企业与客户之间也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企业要花时间去了解客户的需要,而客户同样需要时间和心思去了解企业的质量和信誉,能够买来称心的商品。如果他们之间建立了相互信任,企业的声誉又很好时,就会使双方获利。在企业与员工之间为了自己的利益同样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企业对员工的能力和潜力不是很了解,就要通过各种手段去了解,员工同样也要去了解企业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发展和发挥。如果企业有了良好的声誉,员工就会很愿意配合企业,使得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更好的发挥。可见企业的声誉是很重要的。

四、结语

建立和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是现代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要条件。对于人力、物力、财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加强对声誉的管理尤为重要,是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有效的途径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获得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多,获取信息的成本也会随之而降低,同时信息的透明度也就会增大,中小企业在市场中就会逐渐占据有利位置,加强自己的声誉管理,使得外界对中小企业的评价会更好,就会更有利于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戴维斯·杨。创建和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M].赖月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张其仔等。企业信用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3]张利胜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王新新。声誉管理理论及其发展[J].经济学动态,1998(2)

第9篇:信誉的重要性范文

【摘要】我国公立医院浓重的行政色彩严重影响医院声誉考评效果的真实反馈。笔者在总结国内外已有医院声誉管理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构建公立医院第三方声誉测评体系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初步构想。

【关键词】公立医院 第三方 声誉 评价体系 构建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07.043

近年来,由于医患关系的持续恶化,民众对医院的信任程度已大打折扣,严重威胁了社会整体的安定和谐。为了重新建立起民众对医院的信任,我们亟需探索出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而构建基于社会第三方的医院声誉测评体系是目前较为理想可行的一种方案。

类似于企业信誉,医院的信誉也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对其构建有效的测量体系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国外已有很多国家对医院声誉进行了测评活动,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鉴于此,笔者结合我国现今医疗改革进程缓慢、医患关系恶化的宏观社会背景,对国内外已有关于医院声誉测评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总结,探讨了建立公立医院第三方声誉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1医院声誉研究现状

1.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现有的医院声誉研究大多仅停留于理论层面。Dollinger从博弈论的角度对医院声誉进行了研究,在理性假设的前提下得出了医院服务质量的优质与否,将会影响到消费者是否会再次前去就医,甚至还会影响到一些潜在消费者的就诊行为的结论。因而医院会尽量争取好的声誉,从而吸引更多患者,实现院方的经济利益。Merrill认为医院声誉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有助于增强医院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可以促进医院绩效的提升。

Ambrose和Purdam通过利用均值分析法对565名医师的调查研究,识别了形成医院声誉的3个核心因素:护理、医疗设备、医院员工的威望。Muller和Bledso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均值比较法,对1 204名医师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医院声誉是医院吸引医师的一个重要特征。MeDemrott和Little面向52为医院管理者发放问卷,采用问卷比例分析法研究后发现,医师推荐、过往体验、声誉及员工的礼貌度是影响患者就医选择的前四大因素。Coase坚持认为交易成本是组织的经济基础,而在医院、医生和患者三者的关系中,医院声誉可以最大可能的降低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搜寻成本。

其次,国外也有少数学者进行了医院声誉测评的实证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Muller和Bledsoe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Muller和Bledso的观点,发现医院声誉还有助于医院招募和留住人才。

而美国医院的声誉实证研究比较完备,既有政府组织,也有商业机构,还有独立的第三方组织,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一同参与着声誉的测评。其中,每年的“全美最佳医院”排名、“全美最佳100医院”排名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测评实证,并且这些测评都是以患者为核心的评价案例。

1.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医院声誉研究起步较晚,大多数学者的研究分析只停留在理论和概念分析的层面,至今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第三方声誉测评体系。王进援指出“医院声誉是指医院在社会公众及在医院广大职工中的声望和名誉,它是一种无形资产,是社会公众对医院的各种良好服务表现及服务特征的认可”[1]。他认为医院声誉的好坏与患者的就医选择趋势呈正相关,影响力越大的医院,患者越倾向于选择。可见,医院的声誉将是其在行业中的有效竞争力。

石建伟,高山则指出“医院声誉是医院各利益相关主体通过其直接经验和间接活动感知到的信息,对医院长期动态的活动进行评价而获知的印象,是主体患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基于各自期望进行的综合评判,它反映了医院的综合能力”。他们从公立医院的角度出发,提出建立以患者为基础的“自下而上”的医院声誉评价体系[2]。

王淑玲摆脱以绩效为中心的研究,从权变角度,基于信任流派和信息源流派,认为“医院声誉是人们给予直接经验和间接信息感知到的对一个医院的总体印象和评价,是医院在长期动态的医疗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反映”,这是对医院素质进行考量的实质性转变,由原来的“单一”转为“综合”的研究状态[3]。而潘常刚指明医院的声誉对患者的就医选择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一些信息不对称的医疗领域[4]。

此外,有少数几位学者做过地区性的实证研究。余园园,余震通过IPA技术对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医护人员素质、心理关注、医疗实力、信息公开和后勤保障等五项指标进行了医院声誉管理的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5]。

2医院声誉现有研究的不足

声誉理论的研究起源于企业并成熟于企业,而研究医院声誉的理论则不多,也不够成熟。国内外现有关于医院声誉方面的研究虽已进行近百年,但研究的不足之处还很明显。绝大多数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鲜有的一些实证研究也具有明显的区域、文化差异限制,不能广泛应用。

2.1适用性差

国外的一些较为成熟的医院声誉测评指标、模型、方法都具有明显的区域局限性,不能很好地适用于我国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不能直接应用于我国医院的声誉测评,对我国建立有效的医院声誉测评体系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2.2实用性不足

国内关于医院声誉的绝大多数已有研究都只停留在理论和概念分析阶段,少数的实证也并未取得很好的实践效果,难以满足国内社会对医院声誉状况进行评价的急迫需求。同时,在学习国外医院声誉测评技术的前提下,没有总结出针对我国特殊国情的声誉研究理论成果。

2.3科学性欠缺

很多已有的声誉研究成果仍然是基于官方角度的研究,很少出自患者角度,且往往还是单一化的评价指标,不能很好地对医院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并且现有研究鲜有提出建立社会第三方评价体系的成果,其评判指标以及评判结果的有效性与合理性还有待考量。

3构建社会第三方声誉测评体系的意义

现阶段,我国民众对医院丧失信任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医疗信息的极度不对称性,即医院作为卫生服务的提供者,掌握着全部的医疗信息,而患者却知之甚少,这进而为医患纠纷的发生培育了有利的土壤。在如今信息失衡的医疗环境背景下,基于社会第三方,构建有效的的医院声誉测评体系对缓解以缓解分,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第三方的医院声誉评价体系将在很大程度上去除传统医院评价的行政化色彩,能够客观、有效的反映医院诊疗、服务等多方面的综合水平,有效地缓解信息失衡程度,方便患者正确的进行就医选择,重新建立起患者对医院的信任,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不良局面,帮助医院摆脱如今的窘境,快速恢复其社会形象,促进社会和谐。

其次,社会第三方医院声誉测评体系的构建将把医院声誉进行量化评估处理,使得医院声誉这一无形资产具体化,继而成为医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有效竞争力。而较高的声誉只有通过优质的服务才能获取,这也将很大程度上激发医院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我国医疗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再者,社会第三方医院声誉测评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患者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就包括心理需求。量化的医院声誉测评由服务质量、技术水平、核心收费等多方面因素决定。而相应的测评结果可以向患者直接表明这些决定因素,从而博得患者的信任,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6]。

4展望

本文在总结现有医院声誉管理和测评活动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公立医院声誉测评体系的想法,以期重新建立起民众与医院之间的信任关系。而上述测评体系的可行性,依赖于以下几个步骤:①确立声誉测评指标体系。首先,在总结国内外已有关于企业、医院声誉测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医院声誉指标。然后通过广泛的问卷调查,经数据分析后筛选出被调查者所认同的评价指标。最后,再通过德尔菲法确定医院最终的声誉评价指标,并对各具体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建立科学有效的医院声誉测评指标体系。②建立医院声誉信息数据库。运用已建立的声誉测评指标体系对各大公立医院定期进行声誉调查评估,以获取医院的声誉信息。而对于获得的声誉信息,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建立专门的公立医院声誉信息数据库以及网站。③建成的医院声誉信息数据库将方便民众对医院的声誉信息进行随时查阅、掌握。而网站将用于医院声誉信息的定期公布以及惠民的在线咨询服务。

笔者将研究对象定位于承担社会主要医疗卫生服务责任,且发展较为成熟、规模较大、注重声誉和品牌效应的公立医院,寄以逐渐实现第三方性质的医院声誉测评体系应用到全社会。

参考文献

[1]王进援.医院声誉的竞争价值[J].现代医院,2002(2):42-43.

[2]石建伟,高山.我国公立医院自下而上声誉测评机制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1(3):8-10.

[3]王淑玲.医院声誉测评及管理对策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6.

[4]潘常刚.医院声誉与患者就医行为[M].卫生经济研究,2006(8):50.

相关热门标签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