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作文范文

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作文精选(九篇)

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作文

第1篇: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作文范文

在记忆的长河中,时间的飞逝与我擦肩而过,那一条条清澈的“小溪”在我身边萦绕着我,但只有一条潺潺的小溪深深地定格在了我的脑海,它如同春雨绵绵,无时无刻滋养着我的心田。

那是一个阳光充足的下午,和煦的春光照耀着大地,像洒满了碎金,温暖的春风抚摸着我的脸颊,我正惬意地坐在石径小路的长椅上,细细地品味着春光,心里暗暗想着:多么美妙的日光浴呀!正在这时,我听到了一首清脆悦耳、宛转的歌声,我左顾右盼寻找这声音的来源,突然,我看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他的脸皱巴巴的,手上生满了老茧,他拿着一个琵琶,闭着眼睛,弹着一首凄凉的乐曲,一问才知道,原来他是个聋哑人,他的儿子在一次车祸中离开了人世,我的心不禁充满了悲悯,眼泪一直在我眼眶里打转,几滴晶莹的泪珠不禁夺眶而出,我将自己的“仓粮“放到了他的碗里,他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微笑,如同秋天的一般,那么灿烂、那么坚毅。我也笑了,一边奔跑着,一边不时地回头看着他,跟他做着离别的动作,“啊”我一声惨叫,摔了个“狗啃泥”,我痛苦地在地上蜷缩着。老爷爷见了急忙放下琵琶,疾步赶到我跟前,他弯下腰,一只腿跪在地上,一只腿半蹲,整个身子微微前倾,用手拍拍我的肩膀和蔼地问:“小朋友,伤口疼吗”,我摇摇头,他仔细地看了看我的伤口后颤颤巍巍地向药房走去,用他的“血汗钱”帮我买药,为我涂抹伤口,突然我的鼻子一酸,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

时间仿佛为我一刻停留,那一刻,深深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四年级:夏玉清风

第2篇: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作文范文

关键词:美术教育;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气质性格的塑造;审美情趣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231-01

随着人类思想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美术教育在教育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因为其直接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部也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教育中对艺术教育的忽视,会导致人的思维、人的知识结构的不完整、不健全。著名教育家就说过:“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正体现了艺术教育其重要性。

美术教育其重要性表现在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作用。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道德文化素养,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德才兼备人才的主要途径。思想品质的好坏,是决定一个人的最终因素。而培养品德素质的最佳时期是少年儿童阶段。我过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过:“儿童时代形成概念之力尚弱,则尤倾于直观,故无论是开智、陶情均以利用美术为适宜。”因此美术更容易被少年儿童接受。

一、美术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一)在学生观察能力培养方面,美术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观察是绘画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绘画的一个必要阶段。欲想绘画,必先观察。不论是素描、速写、水彩抑或是临摹、写生、创作、欣赏都离不开认真细致的观察,并且需要老师指导正确的观察方法。这便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美术教育在记忆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学习绘画的观察是有目的的观察,要求在观察中记忆。绘画中的记忆是一种视觉记忆。绘画是看着物体或是书本临摹,这就要求我们记住某些结构,轮廓,肌肉,光源等。绘画又是眼、脑、手并用,这样也就更有利于记忆。所以绘画在对学生记忆的培养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美术教学中的速写、写生、默写、记忆等的练习,更是培养学生形象记忆的好形式。

3.美术教育在对想像力和创造力培养方面的作用:美术教育有利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创作一幅绘画作品,要求学生开动脑筋,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情绪、性格倾向。儿童更是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更应要求他们独立思考,从而展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会使他们的想像能力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得到提高。

二、美术教育对学生气质,性格的塑造

气质是受先天因素影响,并在后天实践中形成的较稳定的外在特征。气质发展有着相当强的可塑性,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敢于想像,敢于实践等对气质的培养有很大作用。

(一)学生自信心、自信力的气质的确立。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毛笔、彩笔等需要肯定落笔,不能涂改的工具来绘画。画画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进行,不需犹豫也不需害怕。教师对此进行肯定和赞扬,使学生从中树立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在绘画上我们可以不用橡皮改掉缺乏自信心因素的习惯。国画就是一门很好的训练课程。

(二)学生气质的锻炼。经常给学生开设撕纸画、剪纸画、版画、手工制作等课业。拿出一些小模型让学生欣赏,然后鼓励学生自己想象,用各种材料制作。让他们发散思维,自己创造。这样学生就不会被固定单一的表现手法所限制,培养学生敢于设想,勇敢尝试,勇于创造的良好气质。

(三)培养学生竞争向上,不甘落后,互相帮助和群体意识的良好气质和性格。可以让学生分组完成一幅画,在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比赛,这种群体活动可对学生尤其是对目前众多的在父母过分的关怀下养成的娇宠、依赖性强、不合群自我意识严重的独生子女性格的重塑,改正是很有益处的。

三、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人的审美情趣

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有一种魅力,使人欣赏时能够完全陶醉,整个心情,精神都非常的愉快和满足。这种美以唤起人们的审美,追求的美感作用正是美术的美所决定的。审美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审美能力,这就应该先培养人的审美的“眼光”。而要把普通人的眼睛训练成艺术家的眼睛,其重要途径就是美术教育,人们在接受美术教育时,通过对客观形式的比较、协调、对称、均衡、统一等规律的感悟和研究,从而获得对形式美的把握,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丰富审美感受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在理智上受到启示,在精神上得到满足愉悦,达到身心健康、协调和美化社会的效果。审美能力,是人的素质发展的核心。在新世纪倡导素质美术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可见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必要性、重要性。它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应该加强美术教育,改变它一贯不被重视的地位,努力把美术教育放到应有的位置,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研究,摸索好的教学方式。使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3篇: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作文范文

80年代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的张晓刚成为四川学派中的领军人物(四川学派专注于神秘主义、超现实主义、民俗主义和深层心理)。他的“血缘:大家庭”系列色彩丰富,形象安详,巧妙地在人物塑造中运用阴影、模糊界线、使眼睛噙泛水光,让观者产生目眩感。他的人物往往目光空洞,再加上刻意的污渍、或者灰色画面中突现色彩的方式,让人产生浮生若梦的联想。2008年,他的作品拍卖价格屡创新高。创作于1995年的《血缘:大家庭三号》以4200万元成交,打破其个人最高的成交价。2008年张晓刚作品成交额达3230万英镑。

面对张晓刚作品中灰色惨淡的老照片似的人物,那孤悚的凝望,看似平静下不安的眼神,经历过特殊时代的人往往会沉默。张晓刚这一系列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某种视觉象征,就在于他挖掘了一代人的生存记忆,给中国人曾经失落的文化形象提供了回眸与反思的语言标本。

市场最疯狂的浪尖上,张晓刚放弃了自己的经典样式,开始新风格作品的实验,完全隐藏了自己标志性的图像。“失忆与记忆”系列在这个当口诞生了,系列中最早的一张是张晓刚女儿的头像,之后陆续有了各种以东歪西倒的孩子为主体的形象。2003年,在法兰西画廊的张晓刚个展上,这个系列的作品成形,并正式定名为“失忆与记忆”。

如果“大家庭”中僵硬的人体姿态和老式中国家庭摆拍照的形式使得观众联想到过去的年代,那么“失忆与记忆”的语言更类似忧郁感伤的私人图像日记,灯泡、书本、酒瓶,青少年时光的遗物重现在灰暗的画面上,人物微侧的姿态、沉思的或者困倦的神态、微微阖上的双眼,这些直接翻动了每一个观看者脑海中尘封的抽屉,沉入一种更深层的回想中。

第4篇: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作文范文

关键词:数字调色;影视后期;调色流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已经完全渗透到影视后期制作的各个环节之中,传统胶片时代的配光技术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今高效、便利的影视后期制作流程,逐渐被数字调色流程取代。色彩被数字化后,无论是制作手段还是艺术的呈现效果都变得更加丰富,提升了影视画面的艺术效果,使影视画面表现力得到极大提升。因此,数字调色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越来越受到导演和摄影师的重视。

1 我国调色技术现状

随着中国电影文化产业蒸蒸日上,大众审美水平的提高,传统的调色手段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数字调色技术应运而生,各种各样的专业调色软件也应时而出。这些软件面向不同的用户、应用于不同场合,能够轻松地帮助使用者掌控画面色彩,创建影调风格。通常这些软件的呈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插件形式,主要是指Red Giant公司出品的Looks、Mojo、Coloristor以及Color finesse,这些插件需要和配套的剪辑合成软件使用,优势在于简单易用、便于整体效果的调整,缺点在于对画面细节调整不够精确;二是独立的应用程序,例如Autodesk Lustre、Quantel、DaVinci Resolve、SpeedGrade、Color、Scratch、FilmLight Baselight、Nucoda Film Master,这些独立的应用程序可以单独地完成剪辑、调色,优势在于能够精确细腻地控制画面中的任何一个元素,缺点在与软件昂贵,成本过高。

2 数字调色的技术优势

在传统配光领域,影调的控制主要通过对前期用光方式方法的选择、胶片类型的选择以及后期洗印技术的控制来实施的。[1]配光师往往要调试多次:做一次调配、等待冲印、观察结果,然后继续修改,如此反复。无疑传统配光工艺周期长、创作空间少。

相比之下,数字调色技术可以借由优秀的软硬件设施,对画面最终呈现的效果进行实时预览,极大缩短了制作周期。色彩被“数字化”后,单帧画面相当于色彩像素集合,只要通过计算机程序,调整“数字化”后的色彩参数,就可以直观地控制画面的色度、亮度、饱和度。其次,画面的阴影、高光、中间调以及画面中的目标区域都可以被单独提取出来进行调整。最后,数字调色技术可以为画面增加拟光照强化环境空间感,平衡构图,营造特定的氛围。

3 数字调色技术的重要作用

影视创作,应该将最完美的画面展现在观众面前。[2]数字调色在影视后期制作流程中占据重要的一环,数字调色技术有以下重要作用:

第一,真实还原现实中的色彩。还原现实中色彩的实质就是营造符合观众日常生活经验的“记忆色”。所谓“记忆色”,即“在室外的景物中,最常见的颜色是人类肤色、树叶、绿草、蓝天和土这几种颜色,人们对这些常见色的评价往往是依据他们的记忆或印象去衡量的,当被还原的颜色与人们记忆中的相匹配时,人们才感到满意,因此所谓记忆色也往往就是优选色或喜爱色”。[3]如果画面色彩偏离“记忆色”,则会在人们心理上造成真实感的缺失。

第二,匹配镜头。由于源素材曝光的细微差异以及时间地点导致的光线和色调的不同,如果不对镜头进行匹配,不同的镜头组接起来会在视觉上有“跳跃”的感觉,因此匹配镜头的曝光、反差和色彩平衡非常重要。完美的匹配意味着色彩能在镜头间自然的地动而不会被观众留意到。

第三,突出主体。画面中往往有复杂的层次关系,为了突出主体,强调或者忽略画面中的某一元素,有必要选择有价值的色彩予以突出。

第四,营造特定的时间氛围。出于成本和前期拍摄考虑不周等因素,最终呈现的画面与源素材画面有时间上的不统一性,这就需要根据时间属性对相应参数进行调整。

4 数字调色技术的创作流程

不同的影视项目有不同的艺术标准,影视后期制作中的数字调色技术会针对影片定位制定对应的解决方案,笔者认为数字调色技术的实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记忆色”的还原;二是影像风格的建立。调色流程都是基于这两点展开来的。

第一,关于“记忆色”的还原。这一步就是通过调整整体画面的曝光、反差、色度、色温等,尽可能地保留画面中的有效细节,满足观众对色彩的心理期待。笔者一般会选择一个曝光准确、反差正常、基本没有色偏的镜头作为样本,然后进行初级校正,并以校正后的镜头为“蓝本”,将其他镜头与其匹配。

第二,关于影像风格的建立。首先,要对调整好的镜头进行时间的定位,根据不同的时间点,调整色彩属性,创建特定的时间氛围。其次,根据画面的摄影、灯光氛围以及主客体的层次关系,或是做突出加强或是做抑制减弱,为画面创建独特的情境气氛。再次,创建流行色调。经典影片中的典型色调包括:科技蓝、数字绿、战争绿、疯狂棕、怀旧金、风格化的黑白。[4]根据故事表达的主题最合适的色调即可。最后,创建影像风格,以期达到丰富观众对客观世界的感受,达以到情感、情绪上的真实。

5 关于数字调色技术的两点建议

随着数字调色技术在影视制作行业风生水起,它已然成为影视后期制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也给业界带来以一些问题,笔者就此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要改变一种观念。由于数字调色技术的强大功能,许多摄影师、灯光师或者前期制作人员没要将精力投入到前期拍摄中,而转念将前期拍摄的不足放到后期调色当中。显然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就拿数字摄影机来说,如果摄影师不注意现场场景的曝光,使曝光超过机身所能记录的高光范围,那么在后期调色当中就无法恢复高光区,从而会损失画面的细节。

第二,摒弃一种思维。即技术至上、工具之上的思维。诚然,技术和工具丰富了艺术表现力,拓宽了艺术表现空间,但是艺术的核心还是在于人,人是创造力的源泉、艺术的主宰。调色软件永远只是一种工具,不存在孰好孰坏,艺术的创造力、想象力归根结底来源于人。

参考文献:

[1] 王健,王晓雨.浅析数字调色在影片后期制作中的重要作用[J].现代电影技术,2014(11):3-9.

[2] 周忠成,平凯磊.影视后期制作中的数字色彩校正[J].现代电影技术,2010(08):3-9.

第5篇: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作文范文

初见段建伟时,他说自己最不会聊天,他怕聊美术理论,怕聊创作手法。但聊到家庭,聊到童年的生活,聊到之前与段正渠一起办展,聊到与学生上课,他又显得特别兴奋。这么一个看似腼腆的人,谈起话来格外稳重,你几乎挑不到他词语间有任何不妥。他语速不快,字字说得真切,把自己的事,你想知道的事,没有任何回避地跟你说的特别清楚。这种谦虚,并不是故作镇定,而是一种心境,是内心散发出来的一种单纯和凝练,而且他也用这种方式去体验,无论是工作还是

艺术创作。

段建伟是个单纯含蓄的人,这点在他的作品中也很容易看到。画面简洁,但却表达出了一种普遍外延的精神内涵,这种方式消解了我们对创作对象之前的理解。他贴近人物,以一种关怀的态度。如他所讲,从没有以阶层的角度去看待农民,他们就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具体的人。而他就是去画这个人,而不是表现出一种社会事件或者情绪感受,表达的是画面与内心的连接。他与创作人物相互探访了各自的内心世界,结果就是—安静地感受那种莫名的意味。他坦白,他的人物还一直存在在儿时的记忆里,与现实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也正是这种距离,一种安详的美浮现在了这些人物的容貌上,难以被打破或者干扰。你可以联想到这是段建伟的梦境,只是融入了他内向想象而表达在了画面上,不论人物与其背后的风景,都显示出了一种与真实的距离,在背景与人物的断层中,或者不合乎常理的搭配中,都可以显示出现与他儿时回忆画面的那个距离。

I ART:为什么会选择农民作为创作对象,对这类群体有什么特殊的情感?

段:我小时候跟父母生活在许昌,六七十年代的许昌跟农村差不多,大马路上马车、农民随处可见,另外我的爷爷奶奶都在农村,小时候放暑假、寒假都会去农村的爷爷奶奶家,本身就有农民血缘的我,很自然地对农民有着一种亲切感,同时对他们的生活也很感兴趣。另外,选择农民题材最重要的原因是跟段正渠在1991年一起在中央美院做联展。在1990年的时候,我们俩到北京,受到别的画家的影响,就决定一起做一次展览,但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的作品要有一定的联系,虽然之前都画了不少画,比如我画过关于工厂的,毕业创作时画的是关于农民的,但是那时候还没有正式去关注他们,还有关于藏区的,就是题材的,但是无论哪类也没有形成一个体系。而在那之前,我们一起去过陕北,段正渠对那个地方特别有感觉,而我又对河南农村比较有感觉,因为老家在那,留下了很多童年的记忆,所以就找到了很多要画的东西。这样一来,我们的题材都有了。1991

年9月展览的时候,段正渠画的都是陕北,我画的都是农村的题材,其实就是因为我们俩定下来做展览,时间上逼着自己进行了选择。而从这个展览之后,发现自己对这个题材非常有感觉,就这样画下来,一画就是几十年。

I ART:你的作品偏于宁静,这跟你经常下乡画画、体验生活有直接关系吗?

段:现在去的机会少了,相对时间也会短了,过去去的时间长。其实很多时候,都跟自己儿时的记忆有关,这种记忆与现实的、客观的相对来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而作品偏于宁静,跟自己的性情有关系。而段正渠他早期的时候学表现主义,特别喜欢那些激荡的、宏大的,那种画面非常饱满、张力很足、铿锵有力、有英雄气概的东西,这就是跟他的性情有直接的关系,也就促成了他的绘画风格。我是逐渐找到了自己有感觉的东西,跟自己的性情和自己想追求的东西有关,偏于宁静也跟1993年时接触了文艺复兴早期的作品有关,觉得跟自己的心境相符合。

I ART:近几年,你画了很多小孩儿,怎么想到用他们做题材的,那种傻乎乎的感觉,是刻意这么创作的吗?

段:并没有想专门画这个小孩儿,前几年,有朋友对我说你画了越来越多的小孩儿了,后来就有了做一本书的想法,把所有小孩儿题材的画都放了进去,又在上海以“小孩”为题做了一个展览。现在也还在画小孩儿,但是并没有说只画这个题材。自己感觉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自己也有了孩子,对小孩儿的喜爱,包括对童年的回忆,所以会自然而然地去选择他们作为题材。还有一个原因是你赋予小孩儿一个东西比较上手,而成人就很难接受,小孩儿憨憨的、可爱的,很自

然,会很好地把你想隐藏的东西装载上,这些都是我想要传递出来的东西。

I ART:喜欢文学会影响到你的艺术创作吗?据了解你的父亲从事文学写作,妹妹段建宇同时也喜欢文学。

段:会有影响,父亲写农村题材的小说,妹妹在艺术创作上也会从文学作品当中找寻灵感。我小时候经常看家里的书,但是并没有觉得文学对绘画有直接的作用,小时候只是觉得这是一种基础知识。

I ART:你和很多人聊过你儿时的农村生活,每次说起都特别快乐,这跟你日后选择农民作为创作对象有直接的联系吗?请谈谈你小时候的趣事。

段:主要是因为,我特别怕聊理论,特别怕聊绘画,但是一聊童年,我就能想起好多具体的事来,除了小时候会经常回到爷爷奶奶家,跟村里面的小孩一起玩。还有在父母“下放”的时候,我也经常和农村的小孩一起玩,这段记忆对我以后的创作影响非常大,不光是从记忆里面索取了形象,包括美学思想、崇尚的东西、思维方式,都受这段生活的影响。

I ART:不用激烈的题材,也没有炫目的技巧,但是您营造的世界却非常丰满,人物的朴实、和善、内敛、自尊等等,构成了你绘画的魅力,你是怎么看待这些人物的。

段:在绘画过程中,我觉得手法要和自己的创作对象相一致,假如利用了另外一种手法,传递的就是另外一个东西了。这样的创作方法是很长的时间摸索出的准确的方式,包括用笔、造型、画面的颜色安排、逐渐的来靠近了我想要表现的东西。至于人物那种丰富性,跟文学也有一定的关系。

I ART:从农民身上,你获得的最大的个人感知是什么?

段:我的爷爷奶奶、叔叔,包括小时候认识的那些同伴,并没有觉得他们是农民而特殊,跟他们在一起是很自然的事情,让我感到很亲切,也给了我很多东西,包括人情世故,所以并不觉得他们是一个阶层,对我来说就是一个个有血有肉很具体的人。其实不能把农民简单定义成朴实等,城市中也有朴实的人。做绘画的,就要进入一个具体的人身上,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真实的人物,才会觉得有丰富性,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体,比如他表面上十分欢快,其实背后也会有一种孤独、落寞的东西,这些东西落在一个人身上,不能用一个词就界定。

第6篇: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作文范文

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

济南一考生

在生活静好的日子里,我成长着、感动着、收获着。平凡的岁月里也有迷人的美景,爸爸的爱就是我记忆中最美的画面。

七八月的天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暑假补课的一天,狂风呼啸,雷电交加,又是一阵倾盆的暴雨。

本以为是雷阵雨,过一会儿就会好了,可教室窗外的雨水依旧淅淅沥沥,我开始烦躁不安,这么大的雨,怎么回家呢?“丁零――”下课了,可大家却失去了活力,蔫在了班上。

“唉……”一声声的叹息在教室里传开,我抬头看着天空,仍是那么阴沉,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往家冲。

“啊,怎么这么大的雨!”不到片刻我便湿透了,“算了,都出来了。”我努力安慰自己。

终于到家了,爷爷奶奶连忙走出门,帮我接过书包。“你爸呢?”“不知道。”“怎么会呢?一下雨,他就去送雨衣了。”不解和担忧一下子涌上了奶奶的脸,她快步走回房间,一个,两个,接连三个电话都无人接听。“这可怎么办哪,该不会……呸,瞧我这乌鸦嘴。”奶奶自言自语道。

过了十二点半,传来了敲门声。“咚咚……”我快步跑去开门:“爸,你回来啦!”奶奶也赶了过来:“你这死孩子,上哪去了?”“对不起,对不起,我在那儿等,忽然有辆车过来,将我刮倒了,手也流血了,只好先去医院了,没能把雨衣给你,对不起。”我抬头看着爸爸,黝黑的脸上满是雨水和泥土的印记,虽然穿着雨衣,但衣服也完全湿透了,我走上前,抓起爸爸的手,隔着纱布,我分明看到了一条鲜红的伤口,我的泪一下子流了出来,落在纱布上,与父亲的血融在了一起,我的目光一下子定格了。

人们常说母爱如水,我却认为爸爸的爱不仅伟岸如山,也细腻如水,有那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佐证,我坚信不已。

【名师点评】

1.从表达方式上看,叙事、描写、抒情融为一体。前半部分描写风雨景物,为衬托人物服务;中间部分叙写自己冒雨回家,推动情节发展;后半部分随着爸爸的回家,叙事、描写、抒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情与理自然地流淌出来。

2.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从语言上讲,作文实际上就是一种倾诉。外表质朴,内涵炽烈的语言,最能触动人们的心弦。本文的抒情句不多,却很有分量,达到了情真意切的感人目的。

3.细节描写,锦上添花。如,“我走上前,抓起爸爸的手,隔着纱布,我分明看到了一条鲜红的伤口,我的泪一下子流了出来,落在纱布上,与父亲的血融在了一起……”这里的细节描写,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满分佳作二】

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

济南一考生

小时候,我最喜欢和妈妈一起睡觉,妈妈的怀抱能让我感到温暖和踏实;稍大些时,妈妈关爱的眼神与亲切的抚慰让我轻松愉快地度过了小学的生活;现在呢,我虽然已经成为初中生了,但还时常向妈妈撒娇:“妈妈,搂搂我。”十几年如一日地被妈妈呵护着,我从来没有仔细观察过她,却在一个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夜晚,有幸采撷到妈妈的剪影,从那定格的画面里我感受到深深的母爱。

那是一个夏天周末的夜晚,天气阴沉沉的,乌云布满天空,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不一会儿,就下起了雨。更糟糕的是,那是个停电的夜晚,爸爸出差又不在家,家里只有我和妈妈。小屋里一片混沌,仿佛整个世界都陷入了黑暗中。

尽管没有困意,我和妈妈仍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天空,盼着风雨尽快结束。不一会儿,风吼得更凶了,突然,一道刺眼的闪电划过天空,随后发出一声可怕的雷声。我猛地一颤,抱住了妈妈,同时妈妈也转过身来搂紧了我。我惶恐地盯着窗外电闪雷鸣的天空,一道闪电划过天空,瞬间把屋子照得白亮白亮的,然后又黑了下去。可是就在闪电定格的一刹那,我怔住了,我分明看到了妈妈被照得雪白雪白的脸消瘦了,眼角的皱纹又细又密,鬓角不知道何时长出了几根白发。

也许那一瞬间真能给人很大的震撼吧,就在定格后的几秒钟,十几年来妈妈辛苦顾家,不辞艰辛照顾我的情形,一下子从脑海中涌了出来,眼前浮现出妈妈十几年来忙忙碌碌的身影:厨房里柴米油盐间的琐碎细腻,客厅里沏茶倒水间的谈笑,上学路上风雨无阻伴我同行,病床边焦急忧虑满含爱意……可是我这个坏家伙,却因为它们没有隆重的仪式而忘记,没有华丽的包装而忽视。可是你――妈妈十几年来付出的艰辛,为何不曾提起?

闪电再次照在妈妈脸上。妈妈!我多想抚摸你青丝里刺眼的白发,抚平岁月刻在你眼角的皱纹。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很感谢那个雷电交加的夜晚,那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母爱的平凡与伟大。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用实际行动为妈妈描绘出更美的色彩。

【名师点评】

1.视角好,立意深刻。小作者把自己放在一个特殊的场景――雷电交加的夜晚,借助闪电将对母亲的观察与感受真切地表达出来,具有打动人心的作用。

第7篇: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作文范文

书法是讲究“心手相应”的技能,技能的形成是进行高级艺术创作的必要前提条件。技能作为一种活动方式按其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动作技能是由一系列实际动作组织起来的完善而合理的活动方式,它表现为身体的肌肉、骨骼运动和与之相应的神经系统部分的活动。而心智技能则是把特定的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活动按一定的程序方式组织起来,并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过程。书法技能的训练是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相结合的活动,其中书法的书写过程可纳入动作技能的范畴,而读帖、临帖时的思维活动以及创作中的心态等因素则可归入心智技能的范畴。在书法技能的训练过程中,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总是相辅相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书法创作和练习都需要“心手相应”,写出来的字是脑的活动通过手的运笔“外化”的结果。

书法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一个从不熟练到熟练的磨砺过程。古代书论历来强调技能的熟练,正如姜夔在《续书谱》中说,书法“所贵熟习精通,心手相应,斯为美矣。”技能的熟练,是经过反复练习所形成的达到高度“完善化”和“自动化”,此时意识对动作的控制程度减至最低。要将技能发展到熟练的程度,必须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定向阶段、动作系统初步形成阶段、动作协调和技能完善阶段。这些因素决定了书法学习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进行,按照书写姿势、笔画线条练习、间架结构分类练习等顺序进行学习和训练,每个阶段根据不同的任务反复练习,从对字形的局部掌握到整体掌握,再到大脑与动作的协调完善,进而加强动作的熟练和节奏,循序渐进,将局部的用笔联合成一个协调化的运笔模式,运笔速度加快,稳定性和灵活性提高,最后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

临摹是书法技能形成的不二法门,故有“初学不外临摹”之说(见周星莲《临池管见》)。任何技能都是通过模仿和联系获得的,书法是线条的艺术,学习如何塑造好线条形态最常用方法是临摹。临摹实际上是一个观察、记忆的过程,包括对汉字笔画、结构和对指、腕、臂动作的观察和记忆。

二、观察学习:规则的获得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知觉过程,比一般的知觉有更深的理解性。学生通过观察,对笔画的长短、粗细、偃仰、向背,墨色的浓淡,运笔的节奏,整体的风格、神韵等变化万端的线条组合产生鲜明而具体的感受和感性认识,以便于进行进一步的抽象概括。在学习书法技能的过程中,观察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静态观察。先观察碑帖或范字中点画的形状特征,如侧点、竖点、挑点,悬针竖、垂露竖的异同等等;其次,观察结构特征,看每一点画起笔、送笔、收笔的正确位置,点画间的呼应、交错、揖让和向背等关系,左右、上下偏旁的相对位置,上下左右偏旁所占空间的宽窄、四边留白的多少以及线条间的疏密等等,判断整个间架主体的形状是何种方形,外形是正或斜。

第二,动态观察。观察老师动作:先看握笔松紧;其次看起笔、行笔、收笔的方向、速度、力度,笔锋的提按顿挫;再次感受手感和运力(指力、腕力、臂力)。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观察对正确的动作规则和结构规则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技能形成的必要准备。

提高观察有效性的关键是对注意力的训练。初学者临摹一般要求尽量逼真,但范字提供的信息很多,要在短时间内准确把握这些信息并不容易。一般来说,读帖时的注意都属于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随意注意,维持注意最有效的办法是明确其观察的目的和任务,通过各种强化增强其完成任务的愿望。在没有明确目的指导下的学生往往没有明确的注意对象,他可能对范字的各个部分都泛泛地加以注意,结果往往是顾此失彼。书法教学中可以将目标任务分解,例如第一步只需注意范字的基本笔画,第二步只需注意范字的结构规律等等。这样目的明确,每次注意指向的范围小,集中性更好,对技能的形成更为有利。另外,临摹不成文的或不懂内容的字帖也不利于维持注意。因此在书法教学过程中,融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诗词或国学经典的教学,相应临写一些诗词或经典,或者对碑帖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讲解,既是对智力活动的合理组织,又能激发学生兴趣,对维持注意十分有利,同时对文化底蕴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熏陶等更是大有裨益。

三、记忆与表象融合:自由创作的起点

临摹还涉及到记忆的问题,包括对碑帖的形象记忆和对运笔的动作记忆。心理学理论认为:信息刺激在大脑皮层的有关部位建立暂时联系,在大脑中留下一定的“痕迹”,这种“痕迹”的保持就是记忆。临摹就是要将古人法帖中的“信息刺激”——即所蕴含的基本技巧、表现方法等,通过重复模仿训练,在大脑中建立联系和留下痕迹,不断积累后变为自己的能力。记忆是整个书写过程不可或缺的,临摹的成效与记忆的深浅是成正比例的。

传统意义上的临摹一般包括摹、临、背三个阶段。摹的方式很多,有仿影、描红、双钩、单钩等等;临主要指对临,传统的书法教学常常利用田字格、米字格、九宫格将方格切分,让学生容易掌握笔画、偏旁的位置,最终达到去格临写的水平。当然,对临并不一定要用笔写在纸上,有时候也可以通过读帖来完成,正如姚孟起在《字学忆参》中说:“古碑无不可学,汉代摩崖,手不能摹者摹以心,心识其形,手亦从之。”背指背临,或者称为“默临”,就是书写者不对照字帖,凭记忆将字形、笔画和神态写出来,即使手中无笔,也能将所习之字的笔画、结构、运笔一一在脑海中放映。摹、临、背的训练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识记、保持和重现的过程。摹写主要是训练对笔画的识记,而对临则主要是训练对间架结构、大小、高低等位置要素的识记。这种识记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得以保持。背临实际上就是对前期摹写和对临所得到的经验进行回忆和再认。类似背临的这种“尝试回忆”是强化加深记忆更有效的办法。所以,临摹的三个阶段是不断稳定和深化的记忆过程,它们对记忆力的训练各有侧重,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偏废。

通过摹、临、背的记忆训练,使学习者对范字形象和运笔动作形成较为稳固的心理表象。心理表象不再是事物形象的简单再现,而是经过复合、融合,达到比知觉、比个别表象更丰富、更深刻的水平。学习者一旦能建立起记忆表象与运笔写字的联系,用头脑中的记忆表象指导手的动作,再省察动作过程与原有表象的差别,不断完善动作和表象,那么线形的临写就不是简单的描摹,而是一种积极思维活动的过程,是对书法艺术语言本质的思考和把握。

传为王羲之所作的《题〈笔阵图〉后》中,曾经详细描述创作前的心理活动过程:“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也就是说,自由创作实际上是一种记忆的延伸和再加工。时下有些书法教育工作者,急于求成,采取直接写成作品给学生临摹的方法去应付各种比赛和展览,在比赛中屡屡获得成绩,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这种方法打破了记忆形成和深化的链条,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离开了老师的书稿就很难进行独立创作。

结语

书法是一门有几千年历史的古老艺术。历代书论中也有不少关于书法教育的论述,但这些成果往往是个人经验的总结,而且十分零散,几千年来,中国的书法教育模式基本上停留在继承这些经验性的总结层面。这些总结中有不乏精彩的、至今仍然具有启发性的论述,但也有不尽合理的部分,这些都需要运用现代的科学认识去甄别和总结。心理学作为研究教育的有力武器,也应该被应用到书法教学中去,建立系统的书法教育中的心理机制理论,探索更为科学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2]张桂光.书法教程.广东教育出版社,1987.

[3]于魁荣.儿童书法生理基础.教育科学研究.1991(6)

[4]陈振濂.书法教育学.西泠印社,1992.

[5]高尚仁.书法艺术心理学.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92.

[6]胡三元.从模仿到创造——浅谈书法教学中的能力培养.语文学刊.2001(4).

[7]张积家.普通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莫雷主编,何先友,迟毓凯副主编.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8篇: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作文范文

一、精心配曲抓三“三”

配曲是本课题组最主要的工程,由擅长作曲的音乐教师和爱好音乐的语文教师将其中大量的诗词谱上曲,这也是本课题成败的关键。于是我们把课题研究的重点确立为三个“三”:

1. 找准研究三重点

一是深入研究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对每一首古诗词都进行深入的赏析,在把握古诗词的意境、风格和充分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再进行谱曲;二是研究中小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可接受水平及其欣赏习惯,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到一个最佳切入点,尽量做到贴近而不迎合、引导而不拔高;三是研究经典校园歌曲和儿童歌曲的风格及创作规律,用以指导古诗词歌曲的创作。

2. 坚持配曲三原则

根据这三个重点,课题组确定了三条原则:一、乐曲是形式,必须服从古诗词内容的需要。二、旋律要尽量简单、简洁,非常适合中学生视唱,真正体现唱歌为语文教学服务的目的。三、“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尽可能做到优美动听,让学生爱唱。用三原则来审视所配的乐曲,每首乐曲都基本上达到了上述要求。如用江南丝竹的韵律配的《江南春》《清明》,在一片轻歌曼舞中艺术地再现了千里江南一轴烟雨长景:啼莺、红花、绿树、水村、山郭、酒旗、楼台,无一不在烟雨中。霏霏细雨,淡淡轻烟,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优美的旋律把音节本来就十分和谐圆满的《清明》演绎得十分清新、明快,让人感到一种乡野的情趣,一种温馨的感觉。如杜甫的《春望》,曲作者大量使用后置休止符,运用凝固式的音乐语言,营造一种雕塑般的悲壮美,加深了诗歌的沉重感。用民歌调式谱写的男女声二重唱《长江三唱》(《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则有意再现了青山对峙,轻舟似箭,猛浪若奔,碧水低回的壮美、开阔的意境。《望月怀远》则用三拍子、同组音转换的方式,形成一种梦幻般的意境、印象派的风格。《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舒缓绵长,体现了情深意长的感彩;中音音域,给人一种云中漫步之感。《雁门太守行》则采用进行曲形式,每个音符都像进军的鼓点,低重音体现了一种力量的积蓄,有一股随时准备爆发出来的激情。表达了一种大敌当前,将士们在寒风凛冽中同仇敌忾奔赴前线的战斗豪情。《题破山寺后禅院》运用了AB曲式、二段体的创作手法,模仿木鱼声、牧童的牧歌声、钟磬声,通过这些悦耳之声反衬寺院的寂静,表现了佛家的庄严肃穆,给人一种空灵感。凡此种种,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

3. 追求整合三重美

通过古诗词歌曲的创作,用音乐语言(旋律)去彰显古诗词的语言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古诗词歌曲的创作和教唱,都要有利于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原始诗歌是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和激发劳动热情的歌唱。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因此,凡称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古诗词歌曲的创作,一定要暗合这种音乐美、节奏美。其次,古诗的语言美,也表现在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上。不同的作品或不同的诗人,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因而,古诗词歌曲的旋律,更要显示出古代诗人语言的不同风格之美。

通过古诗词歌曲的创作,用音乐语言(旋律)去描绘古诗词的画面美。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是有共同点的。诗与画能够相通就跟诗与歌能够相通一样,三者之间具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如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 意境美等等。因此,唐宋许多著名诗人的诗词,既常常被人选作绘画的题材,又常常被人选作音乐的题材。如《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等。歌与诗、画虽然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征,但是,诗是语言艺术,画是视觉艺术,歌是听觉的艺术,三者的审美特征也有明显的区别。画,是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来表现的,具有直观性;诗和歌,是用语言(诗用文字,歌用旋律)描述的“无形画”,具有间接性。因此,曲作者在为古诗词配曲时,必须通过音乐语言(旋律)这个媒介,去描绘古诗词的画面美,这样才能启发学生去想象、感受诗中的画面美。

通过古诗词歌曲的创作,用音乐语言(旋律)去再现古诗词的意境美。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正如清代吴乔在《国炉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如杜甫的《春望》,国家残破,在诗人眼中,连盛开的花儿也会落泪,鸟儿的鸣啭也令诗人心悸。这两句诗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独特的意境美。在古诗词歌曲的创作中,曲作者也应该十分重视并深刻领悟古诗词中的意境美,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既要从一首诗的整体上去把握诗的感情,又要体会诗中某些词句的感彩。

二、巧用记忆多通道

中学古诗词歌识实验之所以有效,还在于它符合人的记忆规律,符合心理学的原理。许多心理实验证明,在有意识记中,记忆任务越明确具体,识记效果越好。任务的久暂也直接影响识记的效果。识记任务越持久,记忆效果越好。识记材料变成直接操作或活动对象,效果会更好 ; 兴趣浓厚,记忆效果会更好;反之,如果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要记忆外部信息,必先接受这些信息,而接受信息的“通道”不止一条,有视觉、听觉、动觉、触觉等等。有多种感知觉参与的记忆,叫做“多通道”记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15%,若把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住65%。多通道记忆法动员脑的各部位协同合作,来接收和处理信息。这种方法在掌握各种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效果显著。这种记忆方法效果比单通道记忆强得多。古书《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我们在开展中学古诗词歌识实验时,利用的就是这种多通道记忆原理。让学生看、读、听、唱、舞,刺激到学生的多个感官,在他们的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痕迹。

1981年2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G. 波卫尔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介绍了他的一项研究成果:记忆力与人的情绪状态密切相关。人们要从记忆深处回忆某一事物,常常取决于回忆者的心情是否与这一事物发生时的心情相一致。在记忆的过程中,人的情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情感记忆起到了自动分捡事物类型、选择适用情感的功能。在对古诗词配曲时,要特别注意到让音乐的情绪紧扣着古诗词即诗人的情绪。诗人们情动而辞发,曲作者配曲以入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披文入情与歌唱入情统一起来,达到记忆和理解的目的。如为苏轼的《江城子》配曲,就采取A+B+A的结构,准确的表达出悼念诗人亡妻“悲――喜――悲”的感情轨迹。《白马篇》则采取北方歌谣的曲调,把诗中游侠高超的武艺、爱国的精神、矫健的身姿、一往无前的气度用音乐语言作了恰当的刻画,让学生在歌唱时就有一种意气风发、激越的感觉。其余乐曲,也都做到了当婉约时则婉约,当豪放时则豪放;依词配曲,缘情传情,因人设韵。为学生的情感记忆铺路搭桥。

三、取得教学好效果

自开展中学古诗词歌识实验以来,学生识记古诗词的数量和速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十年来,无论是学校自行命题的考试,还是参加市区教研部门统一组织的调研考试,学生的语文成绩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的古诗词默写几乎是一网打尽。2002-2010年中考,参加《古诗新唱》实验的学校(班级)初三学生语文毕业成绩人平均分均突破500分(标准分),名列罗湖区前茅。古诗词记忆难的问题在这些学校已经基本解决。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我们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中学古诗词歌识实验的核心是“歌”,这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记忆本来是艰苦的,但这一“歌”,就好比给古诗词插上了音乐的翅膀,让古诗词搭上了音乐的快车,让跋涉者(学生)享受到车船的便利,使得辛苦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尤其是本来喜欢唱歌的学生,更是乐在其中,乐此不疲。有位学生在《周记》里线这样写到:“我们的语文老师真有办法,把我们平时最头疼的古诗词背诵用歌唱的方式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这真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要是把文言文也配上曲就更好了。”另一个学生这样写道:“谁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依我看,我们学习古诗词是‘书山有路歌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河北师大文学院专门从事“中国古代歌诗艺术再生产现状研究”的仇海平教授两次撰文高度评价我校的“古诗新唱”课题。他说:“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借助音乐,为古诗词赋予歌唱艺术生命,让学生在音乐中识记作品、感受作品,更好地理解古典诗词的意境,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仇海平教授特别推崇我创作的古诗词歌曲《木兰诗》,他这样评价:“借助音乐传播文化,是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益探索。古诗词歌曲校园化创作有其特殊的创作要求:既要体现原作的古典意蕴,同时又要满足学生这一特殊受众群体的接受习惯,要在古典与时尚、高雅与通俗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杨建华《木兰诗》曲风清新活泼,饶有风味,旋律简单易记,琅琅上口,是较为成功的一例。”

四、十年磨剑不寻常

本课题从2001年秋季新教材使用、新《语文课程标准》颁布起开展研究,正好走过了整整十年的光阴,在惠及一届又一届的学子的同时,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也在进步,从一级升为高级,从青年步入中年,从不惑到知天命,是真正的“十年磨一剑”。回首十年实验研究过程,本课题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深化创作阶段:(2001年9月―2005年3月)完成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全部配曲工作,对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进行深入赏析,在充分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基础上,把诗词加工成学生喜闻乐唱的歌曲。具体做法又分为:

1.“拿来”。新教材中有不少古典诗词已经被著名作曲家谱成了曲广为传唱,如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等,直接拿来教唱。

2. 套用。将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曲)直接套在相应的古诗词上,如将《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套上《彩云归》的曲子,意境和风格都十分协调。这种“套用”不是生搬硬套,而是一种深思熟虑之后的再创作。如李叔同的《送别》套用的就是一首美国歌曲,这首曲子原先在美国并不出名,但经李叔同套用之后立刻风靡全国,成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均引用了这首歌曲作其背景音乐。

3. 创作。这是本课题组最主要的工程,也是本课题成败的关键。由擅长作曲的音乐教师和爱好音乐的语文教师将其中大量的诗词谱上曲。

(二)实验与推广阶段:(2005年9月―2010年4月)以松泉中学为中心,先在罗湖区部分中小学推广;巩固湖北省黄石市、贵州省铜仁地区两个大的实验基地,支持西宁十二中实验基地。加强与全国各地零星实验教师的联系,争取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在罗湖区中小学校较大面积地推广,向全市中小学辐射。

(三)课题结题阶段:(10年10月),撰写结题报告、论文;出版《古诗新唱――中小学古诗词歌曲集》。

第9篇: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作文范文

陈可的工作室在北京的酒厂艺术区,那里有些偏僻,路两边那是漫天黄土,记者指挥着出租车司机但还是差点走过。陈可的工作室就靠近艺术区里的小池塘,池塘里的陶瓷鸭子和杂乱无章的树枝让记者感觉既梦幻又伤感。这时陈可出现了,一个娇小又皮肤白白的女孩,站在路的尽头朝记者挥手,一瞬间觉得陈可和这里的环境太搭了,怪不得她自2005年来北京就一下子相中这里且住到现在。

进入工作室后,陈可把自己曾经的画册拿给记者看,其中一本红色绒面的画册是她2007年的个展《和“你”在一起,永远不孤单》,和这次出版的自传名字相同,只不过自传名字中的你字加上了引号,策展人朱朱说加上引号是希望呈现一种广泛的意义,“你,可以是一段事,一个人,一些生活片段”,陈可是个特别怀旧的人,回忆相伴总让她感觉安全,所以当青年出版社的小马编辑提出要做本艺术家成长绘本时,陈可一下子答应了。

既然是回忆,那就得从小谈起了。陈可的父亲是画国画的,在他的熏陶下,陈可从小就喜欢画仙女、画美人鱼,在文字表达能力欠缺时,她就用自己的画笔表达对这个社会的经验,不知现在陈可作品的童话色彩是不是来源于此。

因为兴趣,陈可从附中到研究生,在四川美术学院度过了11年的时光。川美的学习氛围非常自由,“我遇上了特别好的老师,可以像朋友一般相处”,但陈可也有困扰,总觉得自己的画跟那些川美油画系的前辈有些格格不入,直到她参加了星空间画廊的开幕展“下一站,是卡通吗?”

“因为这个展览,我才真正决定来北京”,当时的展览成员有高、韦嘉、黄宇兴、熊宇、欧阳春、陈可、烟囱等十几位年轻人,陈可第一次感觉自己的作品有种找到 家的感觉。星空间的掌柜房方回忆起当时谈合作的情景:俩人在一个昏暗的苍蝇馆儿里,房方跟陈可说“如果你最后只是在商业上取得成就,而我只是拿你当摇钱树,那么咱们的合作就输了”。有了“培养艺术家”的保证,在加上房方提出的和画廊同成长的诱惑,陈可决定舍弃其他条件更为优越的画廊,跟星空间签约,并且搬到北京来。

初来北京,陈可因不善交际而选择在工作室耕耘,她一张一米见方的作品《小F・刺》在香港苏富比上拍卖出了38万,众人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陈可身上,她很惶恐,“第一是不习惯受到注视;第二是我那时觉得艺术应该端着的,一下子买这么好是不是因为作品太俗了呢?”,因为这次的一鸣惊人,陈可工作室开始络绎不绝地有媒体、策展人、收藏家前来此地,她不善于处理这些事情,于是几乎让画廊来处理,自己只是专心创作。

虽然陈可自己静心创作,但外界总有质疑飘入她的耳朵,“只是画得很漂亮”、“小情趣”、“卡通画家”。现在再谈起卡通这个词,陈可已然麻木,她坚持卡通这种形式不是因为自己被称作“卡通一代”的代表人,而是它能直接地表达内心。“我可能按照学院派的方法创作也能出作品,但总觉得那跟自己没什么关系。我选择卡通,就是因为这种形式很直接,不需要绕很多弯,费很多口舌,一下就能打动你。”所以陈可的作品总是猝不及防地击中你的心,让你不用看介绍、看名字就可以被感动。

这本自传是从2010年开始启动写作计划,当时正值《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个展过后的综合征里,陈可认为自己一直在艺术道路上懵懵懂懂,被机会被动地推着往前,“一直觉得自己的生活充满偶然,但这背后不能不说有种必然,我的性格选择了我现在的生活,那就是坚持自己热爱的东西。做艺术也许能带来名和利,带来成就和满足虚荣感。但写完这本书我明白自己更在乎创作过程的快乐,那种推开一扇扇门的新鲜感”。

作为旁观者的房方,也同样感受着陈可的变化,这也是为什么画廊会为她做这次展览的原因:“从作品上讲,现在很多年轻艺术家受西化影响后,转而回归东方,陈可这次的展览从丰子恺式的作品风格到内容都先开始实践起来。而且陈可是我签约的第一批艺术家,她已经做到了三十而立,开始四十‘不惑’了。”在房方眼中,陈可是个很敏感的人,外界的质疑和拍卖场的突然爆红让她一直很走心,现在陈可能穿越内心的疑惑,坚持自己的艺术。

现在的陈可,她的一个自我意味着那个童真的、本来的我,而另一个仿佛正努力成为他人,成为敞开的、不断容纳质疑和现实的载体,成为一颗沉着的“平常心”,陈可把这本自传并非当做之前生活的节点,而是日后创作的起点,“我终于可以丢弃怀疑,勇敢地走下去”。

BQ=《北京青年》周刊

CH=陈可

BQ:写作和画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创作,你这次当作家感觉如何?

CH:开始提笔的时候很忐忑,写完“出生”这章给周围人看了一下,大家都觉得不错才踏实下心来。画画的时候还有些压力,因为毕竟是职业艺术家,你的作品直接面对大众,但写这本书很轻松。平时太忙了,借此安静地重温自己重要的回忆,感觉很好。

BQ:这本书中的插图跟你之前的风格相差很大,为什么会选择水墨画?

CH:第一是因为书中插画涉及的数量很多,我画一幅油画多则要几个月,如果每幅插图都这么画,我的书就出不来了,水墨画比较快捷和便于修改;第二是跟我的童年回忆有关,我的父亲是画国画的,小时候经常看墙上贴的那些牡丹图、葡萄图,家里也有丰子恺等大师的画册, 这种风格一直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正好有段时间生病在家休息,随手用父亲的毛笔和国画颜料画了一幅,觉得风格很对。

BQ:那之后的作品会有水墨的因素吗?

CH:水墨肯定会对我接下来的艺术创作有启发的。之前油画是很西方的媒介,像现在我就开始用丙烯,因为它是用水调的,所以更加随意。

BQ:你小时候对艺术家有什么憧憬,觉得和现在的生活重叠上了吗?

CH:小时候觉得艺术家应该像梵高一样浪漫激烈,但可能因为我性格原因,我就是像上班族一样当个艺术家。艺术只是一种我选择了的并且我喜欢的生活方式,写这本书也有点想把艺术请下神坛的目的。

BQ:我看你的书桌上摆着一本《南怀瑾选集》,最近关注东方哲学了吗?

C:对,去年开始接触。人过三十岁就会有一些困惑,之前对人生的理解不够指导往下走了,需要寻找新的精神支柱。看完了觉得东方哲学对生活特别有帮助,而艺术又是从生活中来的,所以这种很入世的东方智慧一方面可以指导我的生活,一方面我也为自己接下来的艺术道路做准备。卡通是我的起点,但绝不是终点,我希望做真正具有东方特色又非常当代的作品。

“碎片”陈可

《书中的世界》―― 陈可童年《石膏几何体》―― 陈可初中

《夜读梵高》

―― 陈可离开家,去重庆进入附中

《坦克仓库》

―― 陈可大学开始做自己的作品,充实的四年

《酒厂画室》

―― 陈可来北京了

《第一工作室》

―― 陈可上研究生了

《拾“贝”者》

―― 就算篮子下面有大洞也不怕,一路走来的回忆最重要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