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关服务范文

公关服务精选(九篇)

公关服务

第1篇:公关服务范文

为了进一步推动发展改革系统贯彻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昨日,部分省区市发改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座谈会在我市举行,总结交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和经验,探讨进一步深入推进发展改革系统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措施。

市长刘同志在会上致辞,他介绍了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信息工作是政府行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历来重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年月起建立了政府新闻会制度,市政府常务会议和政府的一些重大决策部署都邀请媒体全程参与,并利用各种公共宣传平台及时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截至年月底,我市各级政府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近16万条。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和电子政务建设,努力把建设成为政府效能最高、行政成本最低、服务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

刘同志说,长期以来,国家发改委和省发改委对的建设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今年6月,在国家发改委等国家部委和省发改委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下,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并获准在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这次会议将给带来重要指导和宝贵经验。将按照会议精神,虚心向兄弟城市学习,向专家学者求教,进一步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巡视员董贺义在会上讲话,他说,要进一步深化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要健全长效领导机制,总结完善,加强和规范制度建设,不断学习,加强交流沟通和协调配合,积极探索,真抓实干,不断取得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新成效。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把握好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的关系、效率和质量的关系,公开与保密的关系,以及政府信息和政务信息的关系。

省发改委主任郑同志也在会上致辞,他说,发改委信息公开工作在国家发改委办公厅精心指导关心下,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扎扎实实推进省发改委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现深入发展。

第2篇:公关服务范文

>> 关于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和信息服务的思考 关于中国公益信息制度的战略思考 关于在城市社区开展党员志愿公益服务的建议 关于全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思考 关于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思考 关于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思考 关于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思考 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公益服务创新管理机制的思考 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公益服务的思考 关于推进市场化、公益化、项目化青年创业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考 关于公益旅游定位的思考 关于高校档案信息服务创新的思考 关于农村信息文化综合服务工作的思考 关于公共部门信息化服务的思考 关于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服务优化的思考 公益性信息服务的组织与运营研究 关于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咨询\服务业务的探讨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思考 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的思考 档案馆开展政府信息服务工作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胡昌平.信息服务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 高新民.关于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R].2004.

[4] 李广建.公益性信息服务研究研究报告[R].2005.

[5] 董宝青.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公共政策设计[J].中国教育网络,2005;(4).

[6] 夏义堃.公共信息资源的多元化管理体制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第3篇:公关服务范文

>> 基于公众满意度分析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综述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建设研究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与游客满意度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研究 公共服务背景下江门市全民健身网络服务体系的研究 辽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秦皇岛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研究 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全民共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献研究综述 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衡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状研究 麒麟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财政支持河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6-10-14.

[10]百度知道品牌合作指南[EB/OL].https:∥/special/view/cooperation,2016-10-20.

[11]陈祥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四大特征[N].光明日报,2014-12-09,(7).

第4篇:公关服务范文

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范畴;内容;措施

Abstract: the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overnment public service, is the basis of the public service category,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 type government.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climate change,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safety and well-being is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to the meteorological work overall demand, also be the main task of the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

Key words: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 category; content; measures;

长期以来,气象部门将公共气象放在首要位置,并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态、防灾减灾、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气象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气象预报准确率明显提高,气象服务能力和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各类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的渠道和手段不断丰富,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1.公共气象服务范畴。

气象服务属于公共服务范畴,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是指为当地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所提供的气象服务,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公众气象服务主要是指针对社会公众的预报。广大公众首先最关心的是未来的天气是否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生活及其它社会活动,甚至造成损失;其次,则是关心什么样的天气、气候生活更为舒适。专项气象服务主要是指为重大社会活动、重大社会事件以及重大工程开展的气象保障、趋利避害、灾害评估等服务。服务的对象包括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活动的组织者、合作伙伴等。专项气象服务除提供各种气象服务信息外,应包括如人工影响天气等手段直接为防灾减灾服务。

2.公共气象服务的重点内容。

公共气象服务要主动适应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对公共气象服务的总体需求,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把防灾减灾服务放在公共气象服务的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满足和不断适应各类用户的不同需求,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 以提高服务水平与能力为主线,积极推进气象服务现代化建设,不断改善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实现气象服务产品的多样化、系列化和可视化,气象应急服务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构建集约化、开放式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2.1气象灾害的决策气象服务。

决策气象服务把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气象灾害普查、调查工作,编制各级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开展区域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强化重大气象灾害全过程的灾前评估、灾中跟踪评估和灾后恢复评估工作。围绕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展重点工程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等决策服务。建立健全各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完善联动机制,实现应急服务“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的要求。为永州市各级党、政、军领导和决策部门指挥生产、组织防灾减灾,以及在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气象信息。

2.2气候变化的决策气象服务。

根据本地天气气候特点,对市级气候变化影响进行评估,制作市级气候变化业务产品,分析温度、降水变化趋势,以及未来气候发生突变的可能性,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决策服务。加强与农业等部门的合作,共同开展气候变化对木兰县农业、水资源、粮食安全、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影响评估,编写永州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评估,为永州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措施。

2.3改进决策气象服务手段,不断健全和完善决策服务制度。

注意不断改进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手段和方式。重要信息由领导当面汇报,一般书面材料由专业服务人员送到,情报资料通过传真发送,紧急情况用电话报告,日常信息通过网络访问。力求做到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努力做好超前服务和跟踪服务。

3.提升公共气象服务的几种措施。

3.1积极构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加强气象应急队伍和气象灾害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努力增强气象灾害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加快省市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加大力度开展灾情收集、普查和重大气象灾害评估工作;进一步完善预警信息渠道,扩大预警信息服务覆盖面,特别是农村气象信息服务覆盖面,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宣传。

3.2强化决策气象服务工作.

通过树立决策气象服务的首位意识,完善修订了《决策气象服务周年方案》,规范决策气象服务关注重点,特别是明确规定决策服务产品的内容、形式和发送,认真研究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增强决策气象服务的针对性、敏感性、综合性、时效性,提高决策服务产品的质量。通过加强对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气候的预测预报和服务,最大限度的减轻气象灾害的损失。

3.3全面加强公众气象服务。

广泛征求用户合理化建议,增强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全面提高气象灾害分析评估能力,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彻底改变服务滞后、被动服务现状;通过“精加工”和产品包装,在公众气象服务的多样性、精细化、广覆盖上下工夫,逐步增加对公众的预报滚动订正频次。深入开展气象服务“进农村、进企事业、进社区、进学校”活动,丰富、优化气象信息传播手段,扩大气象服务信息的传播面;

3.4逐步完善专业专项气象服务。

丰富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通过多样满足不同用户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培育专业专项用户群体,拓宽气象服务领域;积极与相关部门和行业联合,广泛开展专业专项气象服务,通过延伸气象服务的链条,构建了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大力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加强风能、太阳能的评估,为合理开发清洁能源服务;开展更加深入的专业专项服务,如电力调峰、水库蓄水、城市供暖等气象服务。

3.5是积极开展公共气象服务基础业务系统建设。

组织建立和培养专门的气象服务队伍;建立公共气象服务信息采集以及数据库系统,实现多种气象信息和预报服务产品综合集成、统计分析检索以及辅助决策支持等功能;建立公共气象服务的响应和反馈机制,建立与用户的沟通机制,了解用户的需求、对气象服务工作的评价,科学评估气象服务的效益,使公共气象服务的开展更具针对性,产品更加多样化;充分利用雷达、卫星、加密自动站、雷电、农气观测、风廓线雷达等观测资料,综合应用各种数值预报产品资料,积极开展多源资料融合系统建设,以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短时临近预报、精细化预报方法、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技术、定量降水预报方法、短期气候预测方法、重大气象灾害的评估方法研究为重点,努力提高气象业务服务产品的科技内涵。

4.结论。

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的迫切需要。是增强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在整个气象业务中主导地位、实现气象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秦大河,孙鸿烈主编.《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总论卷》.北京:气象出版社.

[2]马鹤年,沈国权,阮水根,秦祥士等.《气象服务学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第5篇:公关服务范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外资引进;经营管理

一、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管理经营模式现状

到目前为止,我国服务区经营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形式:(1)国家高速公路管理局管理经营的服务区;(2)BOT经营管理模式的服务区;(3)各省高速公路集团公司经营管理的服务区。从实践的情况来看,我国高速公路管理局经营管理的服务区社会效益明显高于其它经营管理模式的服务区。

二、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经营模式分析

(1)BOT方式管理经营的服务区。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建设-经营-转让方式,是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特许权授予承包商。承包商在特许期内负责服务区设计、融资建设经营,并回收成本、偿还债务、赚取利润,特许期结束后将项目所有权移交高速公路管理机构。从目前全国各省服务区经营情况来看,BOT经营的服务区明显存在以下共同缺点:服务区均无上交经利润指标,使用年限较长。经营期限到后,服务区建筑形式很难满足高速公路发展需要。国有资产增值空间不大。服务区利润增长大,如服务区加油站年营业额总收入保守估计约为1.7亿元。其它收入也在400万左右。虽然利润空间很大但是扩大再生产的投入却很少。各自为战,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价格不统一,时常产生宰客现象。卫生条件、服务设施较差。服务质量下降、服务标准不同步。搞不正当竞争,恶性循环。国有资产维修不及时(如有一些进出服务区的道路破损严重等)。唯一优点是缓解紧张资金。(2)引进外资方式管理经营的服务区。台湾南仁湖集团是一家专门从事高速服务区经营服务行业的企业,在台湾,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公路服务区由其打理。2007年首次瞄准浙江省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服务区,经过几年的经营,现在的南岸服务区已为客人打造了一个舒适、便捷、休闲的服务场所。(3)各省高速公路集团公司经营管理的服务区。各省高集团所辖服务区全部对社会招商租赁经营,所得到的结果是,车流量相对多的服务区和盈利的项目如加油站、超市全部承包租赁经营。而对于车流量较少的服务区和利润相对少的项目如汽修、住宿、餐饮等无人经营,服务区经营者完善服务区功能积极性相对较低,服务功能完善工作相对滞后,社会效益下降明显,满足不了行车人、行路人的需求。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支线高速逐渐增多,相对盈利的服务区相对减少,这一矛盾更为突出。从近几年看,服务区承包租赁费收取后,用于服务区公益项目投入明显不足。同时,各公司为了减少管理费用,服务区管理人员和管理经费相对较少,影响了服务区监管力度。(4)国家高速公路管理局经营管理的服务区高管局管理经营的服务区的经济收入主要用于:服务区场地及场区维修;服务区房屋维修及设备设施更新;服务区污水处理设备建设;服务区服务功能及设施的改造;少部分弥补经费。这种管理方式实现了服务区扩大再经营,保证了国有资产保值和升值;确保高速公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三、服务区管理的设想

第6篇:公关服务范文

一、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认识统一,确保了活动顺利进行。开展公共服务竞赛活动,是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的一个重要载体。我镇根据通知要求,随即召开全体机关干部会议传达贯彻,把活动的指导思想、内容和要求等迅速传达到全体机关干部,增强了大家对活动重要性的认识。镇党委专门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制订活动计划,下发实施意见,确保活动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2、优化服务环境,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了办事效率。活动中,建立了为民办事的“绿色通道”制度,实行了镇村联动的为民服务制;各服务中心、站所都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断加大对服务的软硬件建设,完善便民利民措施。实行了首问负责制、二问终结制、责任追究制、服务承诺制以及群众评议等制度,进一步改进了工作作风,促进了政府工作全面提速;通过实行零距离、无障碍服务,企业“开单”、政府“跑腿”,打造低成本经营环境,增强了吸引外资的竞争力。

3、建立充满活力的工作机制,强化为民奉献意识。活动中,号召全体机关干部始终把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作为基本职责,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题,坚持不懈做好事。通过推行AB角责任制,实施公共服务无缺位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镇机关的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为适应农村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突破机关干部包管区的传统做法,建立了机关干部包村的“扁平化无边界”工作模式;要求机关干部“一竿子插到底”,围绕维护稳定、发展经济出主意、找信息,当好“八员”,即政策法规的宣传员、转变作风的示范员、“三级联创”的督导员、科技教育的辅导员、排忧解难的办事员、沟通民意的信息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精神文明的推广员。通过建立发展和保障“两条线”的工作模式,实行目标管理和责任“无缝覆盖”,集中力量抓推进、抓落实、抓成效,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二、取得的一些成效

一是机关干部思想观念发生了明显转变。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我们因势利导,在机关干部中倡导“提高素质、转变作风、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强化教育和自身努力,全体机关干部牢固树立了公仆意识,视群众为衣食父母,把群众当作上帝,从思想上实现了由群众求我办事变我要为群众服务的良好局面。干部心里想着的是百姓,嘴里谈的是工作,出现了可喜的“四多四少”现象,即安心工作的多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少了;深入农户的多了,坐而论道的少了;主动工作的多了,推委扯皮的少了;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的多了,虚以应付的少了,全体机关干部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二是干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有了明显转变。开展活动以来,镇机关干部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群众来了,干部热情接待,有地方坐,有茶水喝,听的是文明用语,要找什么人,办什么事,有专人联系,群众在政府受到了礼遇,事情能够及时准确办理。“七·一”期间,机关干部严格按照规定,冒着大雨,将慰问金及时发放到全镇181名建国前老党员手中,做到了不漏发,不错发,深得群众好评。同时,镇机关干部立足于办好事、办实事,还着力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法律服务、治安防范等热点、难点问题,群众满意率明显提高。

三是对外形象明显转变。活动开展以来,政府职能的转变,审批事项和办事程序的简化,干部的一张张笑脸,为我镇招商引资和其他工作创造了良好的行政服务环境。如客户来考察、上级领导来调研一下车就看到政府工作人员着装整齐,热情大方,礼貌待客,认真引导考察人员和各级领导到有关部门和单位,并详细介绍基本情况和有关事项,既扩大了我镇的知名度,又使得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受到了外来人员的普遍赞誉,树立了我镇良好的对外形象。

第7篇:公关服务范文

关键词:戏曲;文化;关系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7-0257-01

日前,国务院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公布了我国公共服务制度的国家标准,其中公益性文化服务的国家基本标准明确要达到“每个乡镇每年送4场地方戏曲”。

近年来,为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我国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公共文化财政投入及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力度。作为一种为基层百姓服务的主要艺术形式,地方戏有参与公共文化的必要性和便利条件。积极参加与公共文化服务,也能为地方戏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在当前地方戏演出市场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已经成为地方戏的必然选择。

目前,地方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主要通过送戏下乡等公益性文化演出的方式进行,政府出钱向演出团体购买演出,支持演出团体到基层免费演出。通过送戏下乡,百姓有了戏看,许多地方戏剧团也得以支撑下去,在文化惠民的同时,也弘扬了传统文化艺术。以福建省为例,福建推出了省属艺术院团公益性演出补贴制度,按不同剧种和演出类型,每场省财政给予3000元至1万元不等的演出补贴,推动送乡下乡、进校园、入军营、到社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2008年来,厦门积极开展“厦门市假日文艺舞会”定点定期公益性演出,组织市属专业剧团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歌舞剧院、高甲戏剧团、南乐团和小白鹭民间舞团每个星期天固定在文化艺术中心、中山公园、中山路、环岛路等开展公益性演出,每场演出补贴三千元。还开展“三爱教育——地方戏曲进高校专场”活动,到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理工学院等高校演出。

歌仔戏是闽南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种,它通俗易懂、草根化、生活化深受百姓的喜欢。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原厦门市歌仔戏剧团)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由著名的“福金春”和“群声”剧团合并而成,是福建省重点剧团,在闽南、台湾以及东南亚享有极高声誉。2011年9月改革划转为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近年来,剧团创作了《邵江海》《蝴蝶之恋》《荷塘蛙声》等精品剧目,在全国、全省的各项戏剧大赛中屡获嘉奖,九次获得部级大奖,这在全国戏剧院团中也是很少见。

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以精品剧目服务于城市、农村、社区及各大专院校,积极探索歌仔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创建。2006年开始与灌口镇开展“文化共建”,研习中心每年在灌口巡回演出12场,并进社区、学校开展歌仔戏的普及、传习工作,灌口镇则每年支持剧团15万元。演出内容是歌仔戏优秀剧目,但也要配合镇政府的宣传任务创作演出,比如每年6月份安全月就要创作一场关于安全生产的晚会,内容有歌仔说唱、歌仔戏小戏、闽南语小品等;比如在计生宣传活动中就要运用歌仔戏的元素来创作演出百姓容易接受、喜闻乐见的小戏、小品等节目。2010年和灌口镇合作创演的歌仔戏小戏《计生小组长》还获得了第十四届中国人口文化奖(舞台艺术类)三等奖。

2013年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与思明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合作创建歌仔戏定点演出,把莲花影剧院作为歌仔戏长期定点演出的场地既有利于歌仔戏的弘扬、传承和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凸显思明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作为群众文化阵地的作用,为思明辖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提供一个欣赏歌仔戏艺术表演的固定场所,为游客提供一个了解闽南文化的基地。通过双方共同的努力,力争把莲花影剧院打造成为厦门市一流的演出剧场。歌仔戏研习中心每个月固定时间在莲花影剧院演出2场,每场演出时间为120分钟,演出内容多样化,有折子戏、传统戏、现代戏等;莲花影剧院提供演出场所,演出不收门票,为公益性演出。

我们在欣慰送戏下乡为百姓带去欢乐的同时,也存在部分送戏下乡演出敷衍了事,观赏效果欠佳,群众并不满意的情况。当送戏下乡不能实现送好戏下乡时,基层百姓完全可以选择坐在家中看电视等娱乐方式。这就不仅谈不上发展培养观众群,还有可能进一步流失现有的基层百姓观众群。可以说,送乡下乡如果送不好,后果可能会彻底断送地方戏的生命。

第8篇:公关服务范文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公民参与

公共服务型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一种新范式,以全新的理念给世界各国政府改革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新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服务型政府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确立其为目前我国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公共服务型政府所强调的以“公民中心”的基本内涵,决定了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必须注重公民的参与,公民参与水平的高低,将从根本上制约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水平。所以认清公民参与在构建服务型政府中的必要性并且付诸实践中,对于真正把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到一个更新更高的水平相当重要。在我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进程中,应当加强在新形势下公民参与问题的探讨,分析其发展的制约因素,积极引导公民参与到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来,达成政府与社会的共治,更有效地提升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与公民参与的含义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含义非常广泛,它既涉及观念或者理念层面,又牵涉到政府的职能或者功能,可以是政府的角色定位,也包括政府的行为方式。按照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解释,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指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社会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下,以提供公平、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为标志的政府形态。由此可见,公民的期望决定政府政策的设计蓝图,公民的需求决定政府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内涵,公民的满意度决定政府政策执行的成效,公民的评价决定政府政策的变迁方向。

公民参与,不仅仅指公民直接或间接选举公共权力机构及其领导人的过程,还包括所有关于公共利益、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参与。公民参与是公民在法律范围内,自愿参与政治活动,尤其是政府过程,对社会公共事物施加影响的行为。

二、公民参与: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内在要求

公民作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对象,有学者认为,服务型政府的研究应当从三个维度来进行:政府维度、社会维度以及政府与社会互动的维度。从公民需求和利益表达来看,公民参与是任何阶级社会实施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的要求,更是建构强调“公民本位”的服务型政府的本质要求。

第一,我国宪法第二条对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权利作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宪法赋予了公民管理国家和公共事务的权利,人民依法委托政府实施公共管理,所以一方面政府要根据公众需求实施有效的公共管理,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具体的制度设计确保公众参与权的实现,使公众能够通过自身或公民社会组织合法地参与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过程。

第二,公民参与以公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为前提。公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就是公民对政府的承认,对政府合法性的认可。合法性是指人们对于统治地位的确认与服从,任何管理模式的构建都必须要取得合法性基础。公民参与是以公民对于政治体系的认同为前提条件的,只有取得了政治认同感,公民才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而对于公民的政治认同感产生影响的关键性因素就是公民权益是否得到保障,政府行为是否达到公民心理预期。

第三,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施政模式决定其管理模式的实现需要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改造政府,实现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使其真正成为一个提供良好服务的机构;二是改造社会,鼓励“第三部门”的发展,国家把以前的管理责任转移到公民社会,在能够实现社会自理的领域里尽可能实现社会自治。三是管理机制依靠合作网络的权威而不是政府权威,其权力方向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政府治理必须使国家权力回归社会,并且权力主体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公民参与推动合作网络的建立,使政府与各种社会组织、公民一起形成协作网络,推进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实现服务型政府的治理。

第四,服务型政府的政府失灵可以通过公民参与得到弥补。在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政府或专家都存在信息不对称或者技能缺陷危机,因此为公民参与发挥确保信息网络畅通,减少政府决策失误风险的作用提供了机会,避免了因政府行政过程中的信息失灵而导致的决策失误,促进行政的有效性,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三、公民参与服务型政府公共管理活动存在的困境

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和转型期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推动着中国政府改革的深化,也促使人们更加理性地思考未来政府改革的方向。从我国政府建设的实践来看,由于公民参与受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真正的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

首先,受到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深远影响。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封建传统的国家,虽然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已经建立,然而传统的政治文化所形成的“官本位”思想、臣民意识等极大地压抑了公民参与,公民主体意识不足,参与的主动性自觉性差,人们对政治系统只有服从的义务取向,而没有评判与合法参与的权利意识。

再者,一般来说,政策过程需要参政意识及必要的参政知识。我国公民参政知识的不足是限制公民参与的首要因素,公民参与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关心程度及判断力存在差别,导致公民参与意识的强弱不同。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网络的普及与发展拓宽了民主参与的空间,政府信息网络化大大地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但是由于参与成本较高、参与渠道不够畅通等诸多因素影响,公民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参与意识;再或即使进行了公民参与,公众也可能会受信息不对称、责任意识薄弱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产生的需求不符合国家的利益和发展需要,导致其参与的低效甚至是无效。同时公民参与成本相对较高,而收益较低。我国人均可支配的经济资源还很低,而运用有限资源参与服务型政府构建的成本相对较高,这就在客观上限制了公民参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此外,公民参与制度不完善。所谓的公民参与程度,并不仅仅是指人民群众对政府决策和政策执行的影响、制约的程度,而且是指公民政治参与的条件和途径方面的法律、制度和程序保障是否充分。因为许多保障公众参与权的法律制度未完全建立起来,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致使社会公众难以与政府进行平等对话和协商谈判,公民参与的制度化保障程度低,公民的参与往往不尽如人意,从而影响公民参与的效果。虽然我国在公民参与上逐步建立了选举制度、听证制度、信访制度、建议制度等,这些制度为我国公民在参与服务型政府建设中提供了制度保证和渠道,但是由于受政治体制发展滞后的影响,很多参与制度往往流于形式,使得公民的真正利益诉求难于实现。

四、完善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构建中公民参与的路径分析

从新时代的社会需求以及民主性的发展决定了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将是未来政府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构建一个以公民本位的真正服务于民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更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目标,应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本质出发,努力提高我国公民参与的水平,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第一,营造有利于我国公民参与的政治文化,为公民参与创造良好的政治心理背景。公民不是被管理对象,也不是公共服务的享有者或公共产品的“顾客”,而是公共治理的主体之一,是在服务型政府构建中政府的合作伙伴,他们也可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必须克服传统政治文化造成的参与中的冷漠和急躁情绪,积极培育公民参与所需要的适度、理性的心理背景。

第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可以增强公民参与的物质基础,提高公民参与的成本收益率:第一,提高国民财富,提高人均可支配的经济资源,为公民参与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物质保障,降低公民参与的成本,相对提高公民参与的收益率。第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民参与服务型建设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增加公民参与的信心和成就感。第三,良好的经济环境可以为公民参与营造一种和谐的参与气氛,提高公民在参与中的合作意识,从而降低参与成本。为此,应该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真正提高公民参与中的话语权,降低公民参与的成本,提高公民参与的收益,推动公民成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参与者、合作者、监督者和享用者,并自觉地承担相应的社会义务。

第三,用法律明确公民参与的权利,健全公民参与机制。在一个社会的治理体系中,必须真正确立公民的主体地位,才能避免公民参与流于形式。要不断完善法律体系,进一步明确公民及公民团体的权利与义务;依据各项法律,政府机关应出台一些有关公众参与政府活动的具体细则,促进公民参与的制度化体系建设。公民参与的过程应该包括从利益表达到政府绩效评估的全部阶段,所以要对公民利益表达机制和公民对政府绩效评估机制进行完善,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方面,应将基础教育、公共卫生与医疗体系、环境保护等也应纳入评价政府绩效考核的范围,要将评估标准细化并落到实处。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和落实已有的各种机制,并为现有的制度提供一些配套措施,同时制定具体法律法规进一步细化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范围、参与途径和参与方式,规定不同形式的公民参与的程序和方法,对公民参与进行引导和规范,保障公民参与的有效性与公正性。政府应逐步推进绩效评估制度化、法治化进程,将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落到实处,从程序上和具体管理上保证公民权利的表达、满足与补偿。

第四,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提高公民参与能力。公民参与能力的高低与其自身素质有直接关系,普通民众只有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参与知识,才能将自己置身于政治之中。要使公民参与符合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首先要做到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加强对民众文化素质的培养,争取让每位公民都成为有理性思维的,能运用自身知识和理性思维参与公共事务,增强其实际参与能力,使公民有效的进入参与角色。我国的公民社会、公民参与现在仍然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人都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权利,也没有认识到在政府建设中公民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以,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公民参与,要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具体途径可以通过组织学习、培训、教育以及政府引导等方法提升公民的参与能力,使公民能熟练运用参与方法和技巧,准确的表达利益诉求,以此来大大提高公民参与质量和参与效率。

结语

政府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公共服务问题成为发挥政府作用、履行政府职能的核心问题,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公共服务型政府具有服务性、法治性、有限性、透明性和高效性的鲜明特征,是一种新的政府治理模式。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我国政府改革的必然选择。而公民参与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根本途径,因为只有公民的参与,政府才能逐步趋向公共服务型政府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就我国而言,无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是来自全球化的压力,以及广大公民权利意识的高扬,都使我国政府必须进行管理的变革和创新,必须重新对自己的角色和职能进行适应时代的正确定位,对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履行。近些年无论是公民意识还是公民社会都在不断发展,制度建设也一直是政府改革关注的重点。因此,对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我们也要在重视这些运行前提的条件下充满信心,促进公民参与的发展,推动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达到政府与社会的共治,实现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迟福林.论“公共服务型政府”[J].理论参考,2006,(6).

[2]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李图强.现代公共行政中的公民参与[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4]刘星.服务型政府:理论反思与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5]谢庆奎,佟福玲.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第9篇:公关服务范文

【关键词】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意见

一、目前形式

(一)各级领导干部文化意识明显增强

通过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决定》精神,使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了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作用,从而更加自觉地把文化事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来思考来推进。绝大多数党政组织及其主要领导,对文化工作思想上有位子、工作上有思路、落实上有措施,群众文化生活有声有色。

(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全面加快

近年来,绝大多数党政组织和部门自觉地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城镇建设、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初步解决了休闲健身无场地、读书学习无场所、文化娱乐无器材等问题。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具雏形

已建成的文化中心广场、文化活动场所,大都配备了健身、娱乐器材,初步形成了广场文化服务体系;建齐了乡镇图书室、村农家书屋,初步构建了覆盖城乡的读书服务体系;以送图书、送电影、送戏下乡为载体,大力推进先进文化产品进村入户;坚持以提高广播、有线电视覆盖率、入户率为重点,全面加大广播、有线电视基础设施建设。

(四)群众文化活动内涵更加丰富

近年来,各级党政组织以及文化部门在引导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把提升软实力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思路、打造精品、增强魅力。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改革创新的动力不足

从总体的情况看,文化体制改革尚未触及到体制机制等根本性问题,动员各方力量、调动各种因素、整合各类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格局尚未真正形成。投入渠道单一,资金不足;管理体制不顺,文化设施建、管、用相互脱节;文化系统锐意创新、打造精品的动力不足;社会文化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尚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二)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滞后

对中央《决定》贯彻落实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未出台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实施意见,特别是缺乏总体规划,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存着零敲碎打的问题,少数设施很难成龙配套,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各自为政、效率不高的问题;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存在着对地域文化、民间文化挖掘不深的问题,培育文化精品、文化名人的步子迈得不大。

(三)公共文化人才奇缺

很难引进和留住创意型、领军型人才。

三、几点建议

(一)应进一步广泛深入地学习贯彻《决定》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文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各级党政组织、特别是文化部门,应组织干部职工对《决定》进行再学习再讨论,全面把握《决定》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切实把文化体制改革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闯出具有时代精神、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路子。

(二)应制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总体规划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目标,全面科学地制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总体规划,切实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着力解决文化大发展的定位问题,根据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沉淀,制定当地文化建设的基本基调。二是着力解决文化设施建设的合理分布问题,将文化管理机关、文化工作职能单位、文化活动场所适度集中,增强整体效果;镇村文化设施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布点,避免浪费。三是着力解决文化与经济融合的问题,使文化真正成为助推经济发展的精神支柱。四是着力解决特色不明、效益不佳的问题,应重点把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结合起来,打造文化精品,提升旅游品位。

(三)应加大整合资源的力度

充分整合分散于各个部门的文化建设资金,每年集中财力办一两件对当地文化建设具有影响的大事、实事;整合现有资源,筹措资金,管好、用好已建文化广场和村级活动场所等文化资源,使之真正承载起传播先进文化的功能;整合各行各业以及民间的文化人才资源,成立文化协会,搭建人尽其才的舞台。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