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障儿童教育培训范文

智障儿童教育培训精选(九篇)

智障儿童教育培训

第1篇:智障儿童教育培训范文

如何培养提高智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培智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地进行语言矫正和说话训练,是特殊教育长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儿歌这一种简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语言发展训练,起到了良好的训练效果。

儿歌内容浅显易懂,易学易会。智障儿童对周围实物的认识非常单纯,很多认识只限于口耳相传,而儿歌的篇幅短小精巧,结构简单不复杂;句子短小、朗朗上口,易学易唱;儿歌的语言活泼,节奏明快易唱。儿歌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并能与游戏过程相配合来实现的,必须呈现出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智障儿童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活泼好动,又处于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阶段,富有音乐感、节奏明快、生动活泼的儿歌可以引起他们的美感、愉悦感,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一、儿歌在智障儿童语言发展中的作用

智障儿童因先天的缺陷,他们的语言都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如何补偿智障儿童的语言缺陷,培养他们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无疑成为语言训练的重要任务之一。针对智障儿童语言发展迟缓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语言训练是帮助智障儿童的重要环节,通过语言训练能提高智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1.在生活语文教学中,儿歌是“多面手” 启智教育教学新课程教学目标中注重培养智障儿童感受生活、享受知识的能力,儿歌可以作为“引路人”。智障儿童入学时可能一个字都不认识,却会说几首活泼可爱的儿歌,因为在家里父母一定有几首耳熟能详的儿歌和孩子一起游戏,进入学校,老师就可以用这几首儿歌进入智障儿童的内心世界。智障儿童的记忆比较机械,思维方法比较固定,从实习的儿歌到表象的书面语,这个过程就变得很艰难。在巩固记忆阶段,儿歌的吟唱就使得教学形式丰富多彩,智障儿童很习惯于机械的重复,当他们在重复中有收获时,语言训练就发展了。

2.在生活数学教学中,儿歌是“主角” 启智教育新课程要求语言训练要渗透各科教学中,在数学教学中建立数的认识和概念时,儿歌可以贯穿课堂始终,儿歌中有大量和数字有关联的,如《一个手指头》、《你拍一,我拍一》等等,游戏性强,演示性强,适合智障儿童直观的思维方式。在唤起智障儿童记忆儿歌的同时,也记住了儿歌中的数字“1”,帮助老师找到打开他们思维大门的钥匙。

3.用儿歌进行语言训练却不是教儿歌 智障儿童的语言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有的可能在这个年龄段只会说一个字,在说唱儿歌的过程中,就只要求他能唱出儿歌最后一个字,当他熟练到一定程度时再要求说两个字。对于语言发展缓慢的学生,唱儿歌也是难度不小的,儿歌的语言毕竟还是比较书面化、正式化的,对于智障儿童生活,它只能解决补充课堂、丰富课堂、拓展课堂的问题,儿歌作为一种语言训练的形式,我们要充分利用它的工具性,在儿歌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学生的生活语言和书面语言。

二、如何进行儿歌教学

应用儿歌教学,不仅符合语文教学的理念,对智障儿童的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在教学实践中可尝试以下几种教法:

1.欣赏儿歌 在儿歌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用课件制作,表达儿歌的意境,让学生欣赏,感受儿歌的意境和美,为诵读、理解、记忆童谣打下基础。

2.朗诵儿歌 朗读训练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教学中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朗诵环节,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朗读,有助于智障学生感受,记忆儿歌,增强语感,发展语感,体验情感,同时也培养了智障儿童口语表达能力。

3.画儿歌 教学中,教师可启发智障儿童把头脑中的儿歌情境画下来,这样让艺术走进了语文教学,使原本枯燥,抽象的,符号式的语文教学罩上审美的光环,而且通过让智障儿童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想象来表现儿歌,达到了提高智障儿童思维力,丰富智障儿童想象力的目的。

4.唱儿歌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儿歌的句式特点,为儿歌配上学生熟悉的曲子,让学生唱一唱。在音乐中体会儿歌的韵律美,节奏美。

5.收集儿歌 教学时,教师可在课的开始阶段,让学生汇报课外收集的儿歌,在课的结束时还可以布置收集儿歌的作业。这样,不仅可以刺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还可以促进他们识字量、词汇量的积累,更可以丰富智障儿童的业余生活,可谓一举多得。

第2篇:智障儿童教育培训范文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他们在智力方面的不足,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障碍,使得他们在对生活技能的学习和劳动技能的掌握方面速度缓慢,遗忘率较高。运用劳技设备对智障儿童进行直观的劳动技能教学训练,将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因此,培智学校加强对学校劳技设备的科学管理,提高劳技设备的使用效率,以让智力障碍儿童获得更多的劳动技能训练,让他们掌握尽可能多的劳动技能。

一、科学添置各种劳技设备—设备配备实用化

对智力障碍儿童开展劳动技能培训的目的是让他们获得生活中必要的劳动技能,能够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实现生活自理。显然,在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劳动技能教育和在添置相应器材的时候,要与普教的劳动技能教育区分开来。对智力障碍儿童实施的劳动技能教育应更简单,更适用。因此,在培智学校为智力障碍儿童添置劳技设备时,要充分考虑培智劳动技能教育的特点,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实际需求,选取各种简单、适用、贴近智力障碍儿童未来生活实际的劳技器材。

在添置新器材的时候,要根据学校原有的器材实际情况和新学期的教学实际添加,采取开学集中添置与学期中灵活添置相结合的方式。在学期初,由劳技教师根据本学期的需求和学校现有设备情况予以申报本学期还需添置的设备;在学期的进行中,劳技教师再根据自己的现实教学需求灵活添置劳技设备。学校要加强对新添置劳技设备的审核,避免在器材的添置过程中出现重复购买、过量购买的情况,避免造成器材的闲置和浪费。

二、建立劳技设备使用制度—设备使用规范化

在使用劳技设备的过程中,设备使用的规范化相当重要,因此建立劳技设备使用制度非常有必要。

1.劳技设备登记制度

将学校原有劳技设备的种类、数量予以登记,并在添置新器材的时候将新添置的器材予以登记,避免设备归属不清、使用混乱、遗失等情况发生。

2.劳技设备使用登记制度

要求劳技教师使用劳技设备前,做好劳技设备的使用登记,这样便于教师在上课前整理出本次课所需要的器材。课后,劳技教师要对本次课的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描述,并对器材的安全与完好程度进行检查,及时将损坏的器材予以报损,以便及时添置新的劳技器材。

3.劳技设备使用鼓励制度

我们发现在以往的劳动技能课中,由于学校劳技器材少、设备使用登记麻烦,学生在使用劳技器材后教师整理工作量大,造成劳技设备使用率低下。因此,我们在对劳技设备进行合理添置后,建立了适当的劳技设备使用激励制度,让劳技教师乐于使用器材进行辅助教学,并让孩子有更多实际锻炼的机会,更好地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效率。

4.劳技设备专人管理制度

劳技设备是劳动技能课开展的重要资源,学校选派了专人进行管理。劳技设备管理员要对劳技设备的种类、数量予以登记,要组织劳技教师对劳技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登记,要辅助劳技教师进行劳技设备的准备和整理,还要对设备的损坏和消耗及时登记,以及时向学校提出添置器材的清单和建议,与学校后勤共同完成添置设备的购买工作。

三、设立专用劳技教室—学习场景生活化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感知觉有限,语言存在障碍,影响了思维能力的正常发展,主要表现为:思维长期停留在直观形象阶段,概括水平低。他们通常是在日常活动中直接观察事物的条件下进行简单的思维活动,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这些形象与表象之间的关系,缺少分析与综合,很难将已有的知识、概念和表象联系起来[3]。

基于上述智力障碍儿童的思维特点与培智劳动技能课的教学目标,我们设立了专门的劳技教室,为智力障碍儿童劳动技能的学习构建一个熟悉的、生活化的场景,提供更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更多的实践机会。在这样的场景里学习,智力障碍儿童没有了恐惧感、生疏感,能够更踊跃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劳技室直观的感性经验与实践操作锻炼,很好地弥补了智力障碍儿童抽象概括能力、空间思维能力方面的不足,有利于智力障碍儿童更多、更好地掌握一些将来生活自理必备的劳动技能。

四、科学使用劳技设备—劳技训练多样化

我们要求劳技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熟悉业务,认真学习各种劳技设备的使用方法,不断钻研符合特殊儿童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

在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劳技训练的过程中,要坚持小步子、反复训练巩固的原则,耐心、细心地教授每个教学内容。训练方式要灵活,结合现代化教育技术,科学补充教学内容与资源,采取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在训练的空间方面,除了劳技教室、食堂等学校教学环境外,还根据教学的需要与社会资源实际情况,将劳技课的教学向广阔的社会空间拓展。

五、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教育教学科学化

交流经验是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劳动技能课的教学也不例外。定期与不定期开展学校内部和不同学校间劳动技能课教学交流,促使教学工作的开展更为科学、合理。这样的交流活动也让我们的劳技教师获得更多的教学智慧,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六、结束语

智力障碍儿童掌握劳动技能的多少与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来生活能否自理。我们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劳技设备的使用效率,让智力障碍儿童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为他们将来走入社会、融入社会、真正成为社会的一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玉顺.劳动技能训练对弱智学生个性的培养[J].天津教育,2000(3):6-7.

第3篇:智障儿童教育培训范文

关键词:学前班智障儿童;生活自理;培养

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做!儿童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累。”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更是如此。学前班智障儿童进入学校前绝大多数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有的整天被锁在房内处于半隔绝状态。有的又受到家长的过分溺爱迁就。这种环境造成了他们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不足,不会照顾自己。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是为了缩小智障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差别,使其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自立于社会,使之成为独立或半独立的社会成员。所以,培养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

一、增强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意识

要让智障儿童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尤其作为智障孩子的家长,往往一心想要给予孩子更多的补偿,很多事不舍得让孩子亲力亲为,大事小事均为孩子包办代办,长久下去,自然让他们形成错误认识:只要自己不愿意做的事,爸爸妈妈都会帮忙做。对于这种现象首先必须做好家长的工作,孩子有能力做的事情,尽量让孩子自己动手做,让他们看到自身的价值;其次还必须通过不同形式,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从入学那一天起,我把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的自理意识方面,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激发他们自我服务的愿望。老师可以在帮助他们上厕所、就餐、睡前穿脱衣时,有意识地提醒他们自己去做,增强他们的自我服务意识。我们要给他们提供独立的机会,培养他们独立生活自理的意识和独立的能力。

二、反复强化是提高自理能力的有效方法

智障儿童大脑皮层的神经联系不稳定,而且容易乏化,因而对他们的训练要采用强化的策略。根据智障儿童的情感不够稳定、好动、注意力不集中、遗忘快的特点,我采取了生活实践活动的方法,创造各种情景,丰富生活内容,不断地反复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让儿童动脑、动手脚,然后边训练边纠正错误。在情景教室中,可提供床、被子等模具,极力为儿童创设最真实的自我服务的空间,开展儿童按指令穿衣服、穿袜子等活动。这些活动让儿童天天练,并且练得次数逐渐增多。儿童只有在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活动中,积极地参与活动,才能将许多的经验付诸实践,才能有力提高自理能力。经常开展“我最棒”、“我也能做”等各种生活自理游戏、比赛活动,进一步调动学前班儿童的积极性,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其自我服务意识。除此之外,我校还开展了相关谈话活动,如“我学会了”、“争当好学生”等,通过大家相互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身能力,让孩子正确看待人和事,养成自己动手的好习惯。

三、尊重儿童个体差异,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教育不能只顾着如何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儿童,要了解这些智障儿童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智障儿童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障碍程度使每个儿童在生活自理方面也体现出不同的个别差异。因此,对不同层次的智障学生,要求就要有所区别。要重视儿童的感受、需要、兴趣。尊重儿童的个别差异,重视个别化教育。对于各层次的儿童来说,要求就要有所区别,须因材施教。对于自我服务能力较强的儿童,就以较高水平来要求;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儿童,就相对降低要求的标准,不可强求,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应肯定。我们可以开展“强帮弱”的活动,如在午睡起床后,请自理能力强的儿童来帮助能力弱的儿童穿衣服、鞋子、叠被子等。使能力强的儿童体验到为他人服务的乐趣,也使能力弱的儿童在内心深处播下了要学会自我服务的意识并逐步学会掌握自理方法。

四、体验成功,进一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智障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即使是微弱的“一小步”,教师也不该忽视,应及时地给予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愉快。在孩子有了初步生活自理技巧之后,还应积极鼓励他们更进一步地提高,如他们做事情的速度及质量的提升等。对他们行为的奖励就是对他们行为的认可、鼓励,体验成功可对智障儿童的行为起激励作用。如:儿童自己扣上扣子,但位置却扣错了。我们首先肯定儿童的自理意识,表扬他:“真能干,能自己扣上扣子。”接着纠正:“只是一颗小扣子进错了门,重新扣一次好吗?”使儿童产生良好情绪,提高自信心。但当孩子们限于自身能力而无法实现预想理想目标时,作为老师必须辅以鼓励,给予相应的引导,必要时,还可以协助他们顺利实现预期目标,以免挫败其自信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相信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他们的自理能力定会不断提高。成功的情感体验,使儿童产生满足、安全的情感体验,这成为激励他们自觉掌握自我服务能力的强大推动力;但当他们限于自身能力无法实现预期目标时,必须给予耐心指导,切忌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影响到他们的积极性。

五、与家长密切联系,提高儿童自理能力

大部分家长不懂教育训练理论、训练不专业、不系统,不懂得与孩子积极交往的定义和重要性,平时极少与孩子交流或做游戏,没有耐心教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也从不给孩子以鼓励和肯定。结果,孩子往往会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失去许多锻炼的机会,更不可能学会生活的自理。因此智障儿童在学校学会的良好习惯以及生活技能,回到家中应继续练习、巩固,家长因为“爱”就把所有工作都大包大揽,这样的后果只会是让他们失去可以掌握的技能。因此这些孩子在学校学会的技能,回到家中,家长应积极配合和支持,给予同样的鼓励,让孩子养成独立做事的习惯。因此我们必须与家长紧密配合,要告知家长:除了要具有不厌其烦的耐心外,还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方法。首先必须结合儿童自身能力情况,有的放矢地教育,其次只要没有危险,就可以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不强求,但也不溺爱。另外,家长对智障儿的教育应与学校保持统一思想,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在学校、家庭双方相互配合的基础上,还必须坚持一贯性,即让智障儿童长期坚持这种良好的习惯,只有长期坚持,才能有效提高其动手能力。目前我校通过建立家校联系卡、与家长面谈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向他们介绍科学有效的方法策略,以便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更好地实现学校与家庭的相互配合、支持。

总之,学前班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有效的,而是一个漫长系统的过程。只要他自己能做,自己愿意去做,我们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致。只有这样,培养儿童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作为特殊教育行业的一员,我们应充当好智障儿童“拐杖”的角色,让他们蹒跚的步履变得更加轻盈,让他们的心灵开出绚烂的花朵。

参考文献:

[1]陈云英.智利落后心理、教育、康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刘全礼,张海丛,郭高展,刘丽,姜雯.特殊教育实践教学概论[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

第4篇:智障儿童教育培训范文

【关键词】智障儿童;家庭教育;方法

智障儿童属于特殊儿童,由于智力缺陷,导致其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发展落后于正常儿童,个别差异性比较大。智障儿童的家庭教育正是针对智力残障儿童进行个别化教育的有效手段。作为班主任,经过多年与家长的接触,发现许多家长对智障儿童的认识和教育存在一些误区,如:家长无法面对现实,对孩子重视程度不够及缺少家庭教育训练的方法等,导致智障儿童错失接受教育的机会或教育呈现不足的状况。本文试从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创设科学适度的教育方法这一角度来探讨智障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

一、更新观念是智障儿童家庭教育的关键

1.要勇于面对现实。很多智障儿童的家长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子女是智障的事实,宁愿把孩子送到普通学校去“混”,也不愿让孩子上培智学校;有的家长到处求医问药,希望找到其子女开窍的秘方,花费一万、两万、五万……结果毫无效果。作为智障儿童的家长应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孩子,正视事实,家庭成员之间也要彼此支持与合作,并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为孩子争取更多更好的干预时间和干预机会,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2.高度重视智障儿童。许多智障儿童的家长认为,只有正常的孩子才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因此把所有的财力和精力投入到兄弟姐妹中聪慧的孩子身上,而在智障儿童身上投入的关爱极少;有的家长在工作、生活中稍有不顺心,把智障儿童当成了出气筒,非打即骂,使智障孩子的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在家庭中,作为父母应给予智障子女更多的关爱,主动亲近孩子,使之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使之得到平等参与家庭生活的机会和受教育的权利。

3.充分认识早期康复对智障儿童的作用。在与家长的接触中,我们发现许多智障儿童的家长在众人面前有“低人一等”的感觉,事事不愿孩子参加,也不愿带孩子外出;有的家长觉得愧对孩子,对孩子极其疼爱,事事迁就,希望弥补孩子发展的障碍,这些行为都将会使智障儿童失去正常交往、学习的机会。作为家长,应意识到要及时对智障儿童开展早期的康复训练活动,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智力、运动、语言等各方面的潜能,为孩子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二、智障儿童家庭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智障儿童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较正常的儿童存在明显的差距,家长在教育中要根据儿童实际,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如:孩子粗细动作能力滞后,家长可训练孩子穿珠子、系鞋带等;孩子语言能力差,家长可和孩子一起唱儿歌、看图说话等,切勿要求过高,且教育内容及教育形式要能使孩子易于接受,如:讲故事、做游戏、动作模仿等,利用直观、形象、通俗易懂的方法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使之体验成功的喜悦。

2.家、校教育一致性的原则。学校和家庭是孩子生活、学习的两个重要环境,教育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与家庭的一致性,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家长与学校经常联系,及时交流学生情况,共同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共同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三、智障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

1.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智障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父母,应给予智障孩子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和孩子一起参与家庭事务,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一起外出游玩等,同时积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和谐的家庭生活有助于智障儿童的成长。

2.注重日常生活技能训练。除学校外,家庭应是对智障儿童进行自理能力训练的最佳场所。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重训练计划与儿童作息时间的有机结合,许多课程可以融合在日常作息活动中,如:脱衣、穿衣、系鞋带,完全可以利用早晚及午睡的时间进行学习,“吃饭”可利用早、中、晚时间进行训练,通过家长一对一的针对性训练,有利于孩子脑功能的逐步康复。

3.加强社会技能训练。作为家长应创造条件,让孩子多与外界交流,从而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如:购物、认路、乘车等,让孩子在一个自然宽松的环境中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以增加他们的经历。同时,可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看看,鼓励孩子观察自然界中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扩大他们的视野,调动他们的兴趣及求知欲,并与孩子多交流,使孩子的发展迟缓程度得到最佳的补偿。

4.耐心教育,及时鼓励。智障儿童由于智力缺陷,对他们的教育要比正常儿童花更多的时间,下更多的工夫。家长应采取有助于他们获得正确答案的方法,耐心细致、持之以恒地进行教育,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应给予鼓励表扬,甚至一定的物质奖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功感。

5.身教重于言教。榜样对智障儿童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的一举一动,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作为家长应有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如:文明举止、良好的生活习惯等,使儿童“近朱者赤”,长知识,明事理。

参考文献:

[1]张秋昌,王艳.浅谈智障儿童的家庭教育[J].中国电子商务,2011,(04).

第5篇:智障儿童教育培训范文

智障儿童养成行为的进行是离不开语言相伴的,因此对行为和语言全时段观察记录很重要。通常观察时段被平分为短小的时段,然后观察在每个短小的时段内行为是否发生。智障儿童一般言语表达能力很差,父母对其训练要从细微人手,首先通过面部表情,让他们模仿嘴的形状,逐步教他们发声、吐字、称呼、说句子、与人对话、唱儿歌、讲故事等,每一步骤都要反复讲解,重复动作,通过多于常态儿童上百遍的训练,使他们能够基本正确地通过语言表达思想。针对弱智儿童的身心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识或能力系统等,智力障碍儿童思维大多停留在具体的形象思维阶段,对事物的认识不能纵深,理解出现断层。所以在对智障儿童养成行为的教育中要对其应用行为进行分析,即将问题行为的发生看成行为的前因、行为的后果以及相关的个人特征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对智障儿童行为的干预和改变也是重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智障儿童对所要完成行为的兴趣。对智障儿童的主要兴趣倾向要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要找准切入点。

(二)智障儿童对行为的语言表达能力。智障儿童往往语言模糊,表达不清。家长应该要求智障儿童完成行为前和行为后都要用语言进行表达,明确问题指向。

(三)智障儿童对家庭语言的理解。家长在训练学生参与行为的时候,一定要用完整的语言,前后连贯性要强,否则智障儿童很难理解,难于进行动作行为的尝试。

二、在对智障儿童的养成教育中家长要走出误区

第6篇:智障儿童教育培训范文

智力障碍出现在18岁以前,指智力功能和适应两方面明显受限制而表现出来的一种障碍;适应表现为概念性、社会性和应用性技能。从最新版智力障碍定义可以看出,智力障碍儿童在适应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智力障碍儿童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适应发展方面有相应的特殊要求。

智力障碍儿童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目前大部分智力障碍儿童已经进入特殊学校。其入学的第一关即是儿童对于学校环境的适应。他们适应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其在特殊学校学习及生活的质量。由于智力障碍儿童的智力发展存在障碍,其适应性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因而会表现出一些适应不良的情况,而7~11岁的学龄期儿童正处在环境适应发展的关键期,这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根据智力障碍儿童的特点,更多地关注其在学校适应的情况,满足其特殊需要。因此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学校环境条件的设置、教师对智力障碍儿童适应学校环境的重视程度及其教育教学方法等因素都会对智力障碍新生学校环境适应的情况产生影响。以往的研究表明,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的学校环境适应主要包括物质环境适应、生活环境适应、学习环境适应和人际交往环境适应。本文就这四个方面,对智力障碍新生入学后的学校环境适应提出以下建议。

一、物质条件创设更加符合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特征

智力障碍新生对于物质环境的熟悉和适应程度决定其入学后在学校的表现情况,物质环境的设置是否符合其身心特点是决定他们能否有效、良好地适应学校环境的一个中心环节。由于智力障碍儿童在感知觉、注意力、记忆、语言、思维、肢体协调等方面发展缓慢或不足,且意志力较薄弱,因此我们在设置学校物质环境时应尽量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

物质环境具体包括教具、校园环境、教室装饰、资源教室的设置和通道走廊环境装饰物等一系列的环境设施。场地及场所的布置与布局、校内外装饰材料的选择与搭配、校舍建筑的结构、物理空间结构以及设施设备的设计与利用都要符合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特点,以消除其陌生感。这些环境创设的条件、设施也要融为一个有机、适用的整体,帮助儿童适应学校环境。

首先,将教室、活动室及走廊等儿童经常出入的地点的装饰品变得简单明了,尽量美观、鲜明,令人感到舒适。复杂、甚至隐晦的物品容易分散儿童注意力,也易导致儿童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发现或学习知识。同时,学校的物质环境要给予儿童以安全感,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减弱或借助引导、指示、警示等手段帮助儿童克服学校环境的各种障碍,创造便于识别的条件。其次,具体地将教师要教授的课程知识及图片直接、清晰地展示在儿童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如墙面上、书桌上等,这样儿童经过此处时,会自然而然地去接触其所感兴趣的东西。再次,教具等教学物品也要能够尽可能吸引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其注意力能够很快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掌握当中。最后,教室中活动的空间也要足够大,教学用品及桌椅的摆放也要尽量分散,避免患有注意力缺损、多动症以及具有攻击的自闭症儿童的攻击对其他儿童造成伤害。

二、学校教育环境生活化

智力障碍儿童在学校中除了学习知识与技能外,同时也进行许多的生活活动,例如吃饭、运动、生活技能训练与康复等,而这些生活技能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学会和掌握这些技能是智力障碍儿童极其重要的任务,也是他们以后能否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样地,在学校中能够正常地生活与良好地学习,也会更好地促进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与学业的进步,给他们带来便利条件。正如2007年《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中提出的“以生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教师要从智力障碍儿童的实际生活需要出发,来开展康复与训练活动。

既然要教儿童学会解决吃、穿、住、行等技能,我们就要让儿童接触和参与到生活实践活动中,以此来掌握生活的本领,使其适应家庭生活。例如模拟家务劳动的情境:我们可以在生活适应课堂中将教室装饰成儿童熟悉的家中客厅,由教师扮演其父母,指导儿童用抹布、笤帚、簸箕、小桶等物品进行家务活动的教学与训练;再如模拟商店的情境:我们可以利用一节课将操场中的空地虚拟成一个小商店,来模拟在商店用人民币购买各种商品的情景。以这些社会生活的实践为切入点,教会智力障碍儿童生活的基本常识,使其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提高其生活能力。

三、在教学内容及方法上有效促进智力障碍儿童适应学校学习环境

智力障碍儿童在特殊学校中的主要活动是学习知识与技能,所以对学习环境的适应是他们良好地适应学校环境的重要一环。若将教学内容设置得更加符合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特征,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其学习的兴趣及动力会大大增加,学习的效率及效果也会得到很大提升。

(一)教学内容

从教育目标来看,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也和普通儿童的教育一样,都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同时也要符合智力障碍儿童的实际情况。一般来说,培智学校的课程主要包括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音乐、美术、体育、手工制作、个训等。在设置具体内容时要顺应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尽量安排贴近智力障碍学生生活经验的内容,且内容要多样化,难度适中,注重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可以针对不同个体,对教材作适当改动,使学生在课堂中尽量多地、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积极掌控课堂节奏,快慢要适当,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行为反应,根据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来决定课程的进度。

2.善于运用各种课堂教学方法,如直观法、演示法、讲授法、启发法、讨论法等,选择对智力障碍儿童较适用的方法。

3.对儿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要经常进行巩固练习,不断强化其能力。

4.创设合适而有效的情景条件,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5.遵循“以个别教学为主,集体教学为辅”的原则,充分考虑每个儿童的不同情况与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四、运用适当方法有效提高智力障碍儿童人际交往适应能力

智力障碍儿童缺乏社会责任感,其情绪过于冷漠或过于热情,且对他人过度依赖,伴有智力障碍的自闭症儿童更是存在沟通障碍。因此在人际交往方面,其交往的范围狭窄,手段不丰富,缺乏人际交往技巧,易受环境干扰。基于此特征,培养智力障碍儿童人际交往能力存在一定的困难,这需要我们采取一些特殊、有效的方法,增强其人际交往能力。

(一)采用合作式教学方法促进智力障碍儿童同伴交往的环境适应

智力障碍儿童在学校中接触最多的是与他们有相同障碍的同伴儿童,他们之间的相互交往在很大程度上是培养其人际交往能力的开始,因此他们之间的交往问题尤为重要。尤其是具有攻击的智力障碍儿童以及情感淡漠的自闭症儿童,对于他们的人际交往问题应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我们可以采用合作的方式来培养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合作的方法可以用在不同的情境中,下面列举两例具体情境下的应用。

1.采用分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

分组教学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运用随处可见,同样也适用于培智学校的课堂中。例如在一节美术手工课中,我们可以将学生两两分为一组,共同完成一份手工作品。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任务,分配给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增强智力障碍儿童同伴交往的意识,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

2.进行合作式的集体游戏,鼓励智力障碍儿童积极锻炼自身沟通能力

游戏是培智学校活动课、体育课中较常见的一项教学活动。我们可以将单纯的自由活动变成合作式的竞争性游戏或集体游戏,如接力跑、角色扮演小情景剧等,通过游戏使智力障碍儿童更频繁、更亲密地接触其他同伴,激发其同伴交往的合理动机,来更好地融入集体。

在游戏中,教师可以采用奖励、惩罚、强化、渐引等行为矫正方法教会智力障碍儿童简单的对话,如“对不起”“没关系”“你真好”“我愿意”“我喜欢……”等;也可以教会他们用肢体来表达友好的情感,如一个微笑、一个拥抱、拍一下头、握下手,这些都是自然地表达友好情感的动作,同时也可以消除智力障碍儿童在沟通与交流中的自卑感与紧张感,激励儿童“开口”与“迈步”。

培养智力障碍儿童同伴交往能力会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教育者有足够的耐心和冷静处理各种突况的能力以及较高的专业素养。在教育与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满足不同个体的特殊需要,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发现更多切实有效的方法。

(二)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促进师生交往环境适应

除了与同样有智力障碍的儿童交往外,智力障碍儿童在学校中交往最多的便是教师与教务人员。智力障碍学生与教师的良好交往通常会给他们带来安全感与依靠,所以教师与他们的交往也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与智力障碍儿童的适当的交往会帮助儿童更快、更好地适应学校环境,熟悉周围的人与事物。在师生交往方面,教师要占主导地位,努力创造安全型的师生关系,起到辅助儿童的作用,帮助他们掌握同伴交往的技巧。教师作为学生的同伴,应该主动与他们做朋友,用亲和力感染他们,多用动作和眼神与他们进行交流与沟通,给智力障碍儿童以足够的安全感,使其更快、更好地适应学校环境。

第7篇:智障儿童教育培训范文

一、工作目标

在全区建立并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逐步实现随班就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全面提高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普及、巩固、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成果和水平。“十二五”期间,全区适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基本达到普通儿童入学水平,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特殊教育办学格局基本形成,全区特殊教育事业呈现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工作任务

(一)成立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由区教育局负责,在区辅读学校组建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加强对随班就读的课题研究,积极探索适应残疾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骨干教师巡回指导制度,强化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和业务指导,切实做好全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管理、评价、考核等工作,建立随班就读工作检查和质量考核评估制度,形成定量与定性、单项与多项、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二)建设区域共享型资源教室。由区教育局负责,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编办、区残联配合,根据全区残疾儿童分布情况,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分片入学、区域共享”的原则和《市随班就读学校资源教室建设标准(试行)》(基〔〕254号)有关规定,在五里铺小学、里五滩小学、上沟小学规划建设3间100平方米的共享型资源教室,配备专职辅导教师,配置适合残疾学生特点的教具、学具、图书资料以及康复设备,实施差异教学和个别化教学,有效满足区域内各类残疾儿童特殊教育和康复训练需求。

(三)成立区0-6岁智障、孤独症幼儿康复中心。由区残联负责,区教育局配合,在区残疾儿童幼儿园建立区0-6岁智障、孤独症幼儿康复中心,做好智障、孤独症儿童的诊断评估、康复训练、家长培训等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强化领导。为了确保全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顺利开展,区政府决定成立区保障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区教育局副局长曾俊萍兼任。

(二)通力协作,明确职责。各街道、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完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区教育局负责做好特殊教育发展规划、布局调整和随班就读组织实施工作。区财政局负责投入100万元用于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建设、特教师资培训,区域共享型资源教室改造、建设和设备配置,以及区0-6岁孤独症、智障幼儿康复中心建设;以后每年安排3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其中8万元用于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和特教教师培训工作经费;18万元用于3间区域共享型资源教室工作经费;4万元用于区0-6岁孤独症、智障幼儿康复中心工作经费。区人社局负责,区教育局、区监察局配合,做好特殊教育教师选聘工作,并及时纠正违法使用残疾儿童佣工的行为。区编办负责科学核定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人员和区域共享型资源教室辅导教师编制。区卫生局负责协调承担残疾鉴定的医疗机构,做好残疾儿童、少年的医学鉴定。区残联牵头,各街道办事处配合,定期对辖区内适龄残障儿童进行摸底调查,逐一登记,做到“四清”:即人数清、姓名清、住址清、残疾类别清,为区教育局制定特殊教育发展计划提供有效保障。

第8篇:智障儿童教育培训范文

关键词: 特殊儿童 适应教育课程理论 家庭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我在特殊幼儿园的实习过程中,通过对日常教学的观察,以及与家长的交流,发现目前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存在一个问题: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相一致。例如:在学校,老师费尽心思地教孩子认识红绿灯,耐心地教会孩子红灯停、绿灯行,一些家长却在接送孩子时,为了赶时间不顾交通规则、无视生命,拉着孩子闯红灯;在学校,老师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方法控制学生暴躁的情绪,一些家长却为了孩子在家里不吵闹,带着孩子去吃孩子喜欢吃的但刺激孩子情绪的火锅;在学校,老师不厌其烦地、负责任地一步一步地教会孩子擦桌子、扫地,一些家长却在家里以孩子干活慢、打扫不干净为由,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不少。孩子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怎么才能统一,我们究竟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呢?这些问题引发我不断地思考。

二、适应教育课程理论

1992年,美国智能障碍协会(AAMR)的智能障碍定义指出:“智能障碍是始于儿童期间,在智力及生活适应、技能方面有限制的一种特殊功能、能力状态。”这个定义着眼于将儿童放在所处的环境当中,着重强调儿童对环境的适应,即特殊儿童理解社会要求,适应社会与环境,课程应该具有社会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2002年,美国智能障碍协会给智障的新定义为:“智能障碍是在智力功能和适应行为方面存在实质性限制的一种障碍,主要表现在概念、社交和实用的适应能力方面,障碍发生于18岁之前。”这个定义着眼于环境中的儿童,着重强调环境对儿童的适应,即要让社会理解、接纳、协助特殊儿童并满足特殊儿童的需求,课程应该具有功能性,给特殊儿童提供支持、辅助。

从对智力障碍定义的一步步完善中,我们看到社会、环境对特殊儿童的支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是由儿童及其周围与之有接触的人们(支持者),以及儿童和这些支持者之间的交往活动所构成的系统。家长作为与这个系统密切相关的核心人物,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特殊儿童的特殊性,家长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们对学龄中后期、初中阶段的特殊儿童的学校教育主要适用的课程是根据特殊儿童适应教育课程理论而设置的。特殊儿童适应性教育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特殊儿童在环境中的功能性适应力进行培养,注重与其日常生活相关的有效、实用的能力教育,以及在居家生活、社区生活、职业生活中的运用,从而提升其生活品质,让其过上更独立、更统合、更具生产力的生活。按照此课程理论划分了沟通、自我照顾、居家生活、社交技能、使用社区、自我引导、健康安全、适应性科学、休闲娱乐、工作等十大领域作为课程目标体系。这十大目标都是特殊儿童经过接受教育而发展成长的目标,在他们发展、成长的期间,势必会对家长不断地提出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家长要不断地学习,因此我根据特殊儿童适应教育课程理论对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进行了分析。

三、目前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误区

1.家长态度。

特殊儿童在生理、心理上的特殊性,给他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很难与正常人融洽地沟通、交流,使他们经常受到正常人的排斥,这给他们的心灵造成了很多伤害,使他们变得孤僻、偏激、易冲动。家庭是他们唯一感到安全和放松的环境,但是目前许多特殊儿童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采取的态度却令人堪忧。有的家长既不认为孩子是累赘,又不对其寄以希望;有的家长对子女采取严苛、虐待的态度,认为他们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就应该受到惩罚;还有的家长对子女采取溺爱的态度,认为是自己的过错造成孩子的障碍,对孩子满怀愧疚之情,于是对孩子百依百顺,凡事听之任之,不加约束。

2.教育内容。

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是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因此,大多数家长一窝蜂地追求名师、名校,以使孩子成龙成风。特殊儿童的家长深知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存在实质性限制,但迫于周围环境的压力,有些家长仍然千方百计地让孩子学习文化知识,而没有考虑孩子真正的感受,其结果可想而知。

3.教育方法。

现在社会上流行“速成班”,不管多难的事都可以通过培训迅速成功。有些特殊儿童家长看到别人的孩子三天可以学会一首唐诗,便训练孩子,试图让孩子也可以做到,殊不知他们忽视了孩子的兴趣,没有考虑到孩子的难处。对于一个自闭症孩子来说,在两三个月内使语言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最终结果只会是拔苗助长。

四、根据课程理论提出家庭教育新理念

1.家长要用理性的态度来看待孩子,给予孩子一个平等的机会。

事实上,能够理解特殊儿童,对他们加以关怀、疼爱,并施以正常的教育,才是对特殊儿童最好的态度。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特殊儿童的家长更是如此。家长的态度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家长首先要消除自卑心理,不要给自己施加压力,不能因为怕孩子的特殊性被人笑话而自我封闭,更不能因此剥夺孩子与外界接触、交流融合的机会,否则会导致孩子生性孤僻、不合群,对他人不信任、易冲动等潜在性弱点。家长要对孩子的成长抱有更多的期待,更有自信,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孩子看作是一个正常人,拓展他的生活空间,这样才能使他们融入生活、适应生活。对特殊儿童来说,适应生活比获取知识更重要。

其次,家长要想让孩子适应生活,融于社会并服务于社会,就应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及时纠正一些不良习惯和个性缺陷。溺爱只会使孩子性情懒惰、意志脆弱、依赖性强,不利于孩子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动手操作的技能的培养。因此,家长应该更多地创造锻炼机会,培养孩子的生存、生活能力,从细微处入手,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今后独立生活打下基础。

2.家长要合理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维护孩子学习的动机。

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一些正常儿童通过潜移默化或生活情境能学到的内容,特殊儿童必须专门的、细致的、小步骤地学习。而且由于特殊儿童某方面的缺陷,对特殊儿童的教育要注重生活中有效实用的东西。如,我们对中重度智力障碍的孩子首先要教他们自我照顾,对于文化知识不可强求;对自闭症孩子来说,不能一味地强迫训练他们与别人交流,而是要发现他们的兴趣所在,使他们感受到成功感,维护他们进一步学习的信心和动机。

不仅是不同障碍类别的特殊儿童教育内容的侧重点有不同,同一障碍类别不同生活环境的孩子教育内容也是有差异的。如,南方地区的自闭症的孩子也许父母必须教会他们游泳,但是北方孩子学习游泳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农村地区的中重度智障儿童要学会如何打水,但是城市的孩子只要学会如何开关水龙头。

因此,特殊儿童的家长不能有攀比心理,不能想当然地让孩子学习自认为重要的知识,而是要根据孩子实际的生活环境来学习最实用的东西,注重广义的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和完整的真实的生活状况的把握。

3.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温柔地坚持,提供孩子发展的机会。

特殊儿童身心发展被称为是正常儿童身心发展的慢镜头,特殊儿童的教育过程复杂、耗时长。这就要求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要不厌其烦地、反复地对孩子坚持教育。不能因为教孩子一项必备的技能一年还没教会便放弃,也不能因为看到孩子学习太累太痛苦便让孩子放弃,如,脑瘫孩子的训练是非常苦的,家长不能因为不忍便中途放弃,否则对孩子的发展无一益处。总之,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要本着按规定、坚持、不破例的原则,在温柔中坚持,并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4.家长要定期培训学习,促进孩子更好地发展。

由于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孩子有一部分时间是在学校接受教育,家长必须对学校的教育有一定的了解,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切不可南辕北辙。为了保证教育的连续性、一致性,根据特殊儿童适应教育课程理论的要求,学校教育要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学校不仅要视特殊儿童为受教育者,而且要把家长看作是同学生一起接受教育的。学校可以对家长定期进行培训,建立家长和教师的交流机制,要求家长每周要和教师见一次面,教师要告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内容,并且要根据家长的意见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帮助家长设计不同的训练课题。

根据特殊儿童适应教育课程理论的指导,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而且要运用生态观,提供更多联系生活环境与具体情境的动态、弹性、多元化、个别化的适应性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文京.徐家成.弱智儿童适应教育课程与实践.重庆出版社,2002.

[2]张文京.弱智儿童适应性教育再思考.中国特殊教育,2003.5.

[3]易进.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2:58-61.

[4]申仁洪.论随班就读的家庭支持.中国特殊教育,2006.2.

[5]茅于燕.弱智儿童家庭训练教程[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

[6][7]赵忠心.家庭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胡晓毅.论特殊需要儿童家庭与专业人员合作的几个核心问题.中国特殊教育,2000.12.

[9]田红.关于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家庭教育,2006.6.

[10]余慧琴.家庭教育的几个特点.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2.

[11]刘颂华.弱智儿童家庭早期干预的实践与研究.中州大学学报,2005.7.

第9篇:智障儿童教育培训范文

关键词:特殊教育;智力残疾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作为生活语文中的重要训练项目,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分析研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虽然智力残疾学生有智力缺陷,但他们也有被尊重、被社会接纳的需要,培养其口语交际能力是保障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手段。笔者结合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激发学生交往兴趣

口语交际训练需要教师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对智障生进行贴近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口语交际的训练,激发智障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背景。在交际前,教师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直接面对,展开真实的交际活动。通过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把训练、生活、爱好联系在一起,吸引学生注意力,容易使学生快速融入情境产生想要交往的兴趣。

如在开展“到公园或郊外春游,把看到的景物说一说”这项口语交际训练活动时,考虑到智障学生抽象思维不足而形象思维较优的特c,我认为应该让学生真正感受春天的景色。但由于在郊外不够安全,不方便照顾学生,我将地点改为学校的小花园。学生在春天鸟语花香的氛围下,一个个都比平常活泼。于是我引导学生欣赏蓝天白云、柳树新发出的嫩芽、飞翔的燕子,再用手去触摸花瓣和叶子,感受春天泥土的湿润柔软,用鼻子去嗅一嗅花草的芳香。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有了真实的感悟和体会,这时我再问他们春天都有什么,对春天的理解是怎样的,他们都兴奋地议论开来,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此时,我在旁边不断地鼓励他们,用温和的话语及时指导,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都被激发出来,自然就有表达欲望了。

二、在训练中注重有效互动

“交际”是交流双方都要积极参与才能进行的活动,而不能只有一方不停地表述,另一方却只顾倾听。口语交际需要交流双方的有效互动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在口语交际课上不单单要生生互动,还应该实现师生互动,使师生处于平等地位,才会让智障学生有话敢说,有话爱说。

如教师组织打电话的口语练习,可以把电话带到课堂,先教学生电话的基本使用方式,再进行打电话的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训练。在打电话的练习中,可以让学生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形象直观地模拟人物对话,边表演边说话训练。在通话时使用礼貌用语,如“你好,我是××,您找谁?”“您有什么事?”“再见!”等,指导学生认真听对方说话,并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与别人对话。同时注意让学生学会使用正确的礼貌用语,最后再设置一些特定的情境,如:在家里接叔叔的电话,是找爸爸的,但爸爸出去了。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打电话的叔叔和接电话的孩子,进行打电话的口语训练。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让学生和老师之间有充分的互动,使学生体会到了交流的乐趣,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应用语言的表达能力。

三、注重指导生活实践

生活是教书最好的素材,也是检验教育成果最好的试卷。整个社会的活动都是我们的教育范围,智障儿童要想在社会中正常的、快乐的生活,必须在社会中不断参与实践,不断学习,经过历练后才会成长。为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生活实践中,必须要有计划地设计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丰富视野,增加交流经验。

在学校加强对智障儿童培养的同时,也要取得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向家长介绍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方法(例如,每周带孩子到亲戚朋友家串门,带孩子外出郊游,指导孩子独自招待客人,让孩子购买日常用品、问路、给老师同学打电话等),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交际训练作业,如“买水果”,让家长带着孩子去市场,鼓励孩子和售货员交流,家长可以从旁指导,通过交流增长知识,增强自信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给家长讲述学校发生的趣事,给家长写贺卡等。

除此之外,要加强他们和正常儿童的交往,可以举办联谊活动,开展趣味比赛,促进孩子们的交流,提高智障儿童的沟通交往能力。一方面使智障儿童增强了自信,增加了生活实践中的交流经验,激发了交流欲望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正常儿童学会尊重关爱智障儿童。

总之,生活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知识和内容,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蕴藏着丰富的口语交际训练资源,智障儿童虽然在智力上有缺陷,但为在社会上能正常立足和生活,必须加强生活实际中的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形成健全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