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藏族文化设计范文

藏族文化设计精选(九篇)

藏族文化设计

第1篇:藏族文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藏族色彩;环境艺术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145-01

由于现代色彩学的发展,人们对色彩的认识不断深入,对色彩功能的了解日益加深,使色彩在人们生活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色彩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要素之一,成为了当今创作中的一种新的表达语言。环境的色彩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感、舒适度、环境气氛、使用效率,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均有很大的影响。“色彩作为人类的一种共同语言而存在着……色彩在具备物质的一种属性的同时,又具有作为共通语言的象征性和逻辑性。”色彩是富有感情且充满变化的,在设计中能把色彩因素精彩绝妙的利用,往往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生存于雪山间的藏族人民崇尚白色,同时更渴望用浓艳的色彩点染生命。在色彩创造中,这一积淀于他们审美意识的民族特色也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

一、藏族色彩论述

藏族色彩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形成特有的奔放而鲜活的原生态艺术魅力,是其它艺术类别难以企及的优点。将藏族色彩应用与环境艺术设计中,充分发挥和利用色彩的功能特点,创造出充满藏族特色、和谐舒适的艺术空间。最常使用和备受尊崇的颜色主要有白、蓝、红、黄、绿。这五种颜色是藏族原始宗教中代表五种本源的象征色。按佛经的说法:蓝色代表天,白色代表云,红色代表太阳,黄色代表大地,绿色代表水。

二、藏族色彩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是一个城市物化的历史和文化,体现出城市的个性风貌与气质。同时人们从主观上也积极研究色彩的特性,并把研究的成果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形成了丰富的色彩历史和色彩文化。藏族由于身处白雪皑皑的自然环境和受到宗教活动的影响,多以浓重的颜色和对比色装点建筑和室内陈设。

(一)藏族装饰应用

藏族的宗教对其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的渗透是极为强烈的,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常见的藏族装饰有:建筑装饰、壁画艺术、宗教器皿、藏戏面具艺术、服饰艺术、唐卡以及日常生活用具等等,具有鲜明藏民特色的藏式门帘,图案基本上是藏蓝色的布粘贴或者缝制而成,以表吉祥富足。藏蓝色主要在表现宗教题材为主的唐卡、壁画中的各种愤怒神和护法神,能最大限度的表现出愤怒神和护法神的法力、威严和气质,并具有某中立体效果的色相感觉。常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还有红白相间的寺院外墙装饰、五彩的经幡、充满神秘气氛的藏戏面具色彩、还有红色的珊瑚、绿色的松石、夺目的金色唐卡等等。白色是是吉祥、纯洁、慈悲和安详的化身,红色是权力的象征,黄色表示智慧和福泽广大,适宜于表现温和而严肃的形象,同时,黄色也是宗教用品、高僧、活佛的专用色,所以在全藏区的民居住宅中,同样是不使用黄色的,黄色也是黄教的色彩象征。

(二)藏族装饰图案的应用

在室内装饰中,藏族色彩要重点应用于四壁、门、窗、檐、柱子、梁等部位,常常配以鲜艳的颜色和彩绘的方式为主。从用色到装饰素材的选择都应充分体现强烈的高原气息与藏族特色,体现出其与高原辽阔的地理环境、和民族习俗。藏族装饰图案同样不可小觑,它是藏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高原人民长期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创造,充分体现了藏族人民智慧和艺术创造力。藏族装饰图案构图饱满、画面匀称、色彩对比强烈、鲜明、具有符号化、程式化的特点,这些象征符号多寓意吉祥、长寿、平和、安详,如吉祥八宝图、七珍宝、七政宝等代表图案。

三、小结

藏族色彩代表藏族悠久的历史及丰富的藏族文化,设计师在设计时要考虑整体设计的工整、华丽、色彩对比的强烈,采用雕刻、同时,加以彩绘、雕刻等艺术手段,配以藏族传统装饰图案,如此,可充分诠释藏族色彩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肖锐,符宗荣.建筑色彩设计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分析.重庆建筑,2004年05期.

[2]丁昶.藏族建筑色彩体系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第2篇:藏族文化设计范文

条纹纹样氆氇有不同宽度的色条不规则排列组成,使人感觉跳跃感和概括性,是藏族人民长期发展自由创造的结果。主要以红、黄、蓝、绿、白为主要色调随意的变化和搭配,色彩纯净,颜色鲜明,近似七色彩虹生动、和谐,具有强烈视觉效果和民族特点,不同搭配颜色的氆氇能产生不同的视觉感观和心理感受。条纹氆氇用于藏袍的领边、襟边、袖边、鞋帮,另外还做成彩色围裙系在腰间藏语称为“邦典”,装饰起来清雅美丽,十分艳丽。十字印花氆氇,藏语称为“嘉章”,印十字花纹氆氇也称“加珞”,藏意指“从内地汉区带回”一般做装饰,用十字纹镶边做的藏袍,可又称为“加珞袍”。十字纹与藏族、历史发展中有着千头万绪的联系,藏族人民把各种形式的十字纹用于生活中藏袍、藏靴等的作为装饰,而且还带有浓郁的图腾象征意义。从形式美感上说,具有丰富活跃画面,增加焦点的装饰作用,使氆氇显得喜悦、活泼,韵感十足。

如何认识藏族氆氇视觉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关系,更加深入挖掘藏族氆氇艺术特点,并使其独特韵味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更为深入和广泛,开辟具有藏族民族文化特色的、全方位的设计潮流,这是当代设计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氆氇中无论色彩或图纹所运用的设计语言均展现出藏族特有的原生性、色彩的多元性、图纹的独特性的高原地域文化。这种典型的民族装饰形式构成独一性的设计表达语言方式,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设计实验和设计活动,对氆氇中设计的多种视觉元素进行重新组合,这些视觉元素相当于设计语言表达的独立构件,在每一个元素都要有传递和强调设计目的。

在现代设计中,基于氆氇视觉表达语言,等距条纹更为广泛的应用于各类设计中。条纹不但能最符合机械大生产的需求,而且也最能适于体现当代整体快节奏设计审美效果。最为突出是Dior现任设计师不断在运用条纹元素,跳跃性的呈现明媚愉悦的特点,在鲜明特点的影响下成为一大特点,进一步扩大了它的社会影响力,无论现在或者以后几年,都贴切地体现了民族元素在不断提炼,重构设计为现代主义的大众和大生产而服务的精神内涵。Dior在设计上的耀眼夺目再次证明了设计内容的饱满性是一个好的设计和品牌的核心,随着时光的游走不断汲取各种各样的灵感丰富自己的灵魂,便在不断快节奏的设计潮流中屹立。在产品创新运用中提高了商品的文化内涵,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在包装等平面设计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条纹和十字纹显著,JJcoffee品牌包装设计中不但应用大量条纹设计而且颜色也提取了藏族氆氇的藏青色,日落黄和白,呼应点缀出设计初衷的细节创造适宜的休闲感,以直观与写意的对比营造了设计语言的美感和趣味,很朴质神秘、生灵弥漫的表现出设计内涵,为设计作品视觉表达增添一份积淀,形成那种带有浓郁藏族文化色彩的表现方法,完美地把藏族神秘的艺术风格糅和到现代设计观念里面。

氆氇在藏族历史悠久,是藏族人民在慢慢历史长河和独特的生活实践过程中不断美化、日增月益的演变结果,其独特的物象化表征及装饰形式抽象化表征的集合,是其鲜明的高原民族个性与当代设计潮流的共性的彰显。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精神审美的多重求也成为设计的主要问题。现代设计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体现了多民族、多方面、深层次的发展态势,对传统民族视觉元素的运用不应仅仅是简单的照搬复制,而是藏族氆氇视觉元素整合运用和提炼创新,使藏族文化能够在现代设计中广泛应用。民族视觉元素的运用受到了商业动机的驱动,能够直观满足消费者传达的需要,以实现传播信息为目的,并可以增加产品的生命力,人们能够对产品的情感的递增,商业、文化价值难以估量。

作者:吴丹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第3篇:藏族文化设计范文

(一)藏文字。藏族文字的起源大致可以归结为两种说法:一种是千百年来被人们所公认“吞弥?桑布扎仿印度梵文创造”说。此说是指在松赞干布执政期间,由大臣吞弥?桑布扎参照古印度梵文创造了藏文。很多史书如《松赞干布遗训》、《西藏千臣记》、《敦煌古藏文》等也都有记载:“西藏原无文字,乃派遣吞弥桑布扎等前往印度留学。学成回藏后,仿梵文创造了藏文。”

另一种是指藏文源于象雄文的象雄说。认为在最初的上古时期(公元6世纪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藏族最古老的文字――象雄文。象雄文字其字体形态具象,类似于早期汉族的甲骨文。这一文字的使用为藏文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在才太让先生撰写的《藏文起源新探》中对此问题也有详细的研究论证。虽然都各有论证,但不论哪一种,都证明了藏文字有着悠久的历史,为藏族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藏图形。藏族图形形成可以追溯距今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至清朝时代。它的实现主要有三方面;一、西藏原始岩画上描绘藏羚羊、牦牛等动物的岩画艺术。二、中原与西藏的通婚,受到中原汉族文化的融入与滋养。三、由于印度、尼泊尔等佛教文化传人西藏,受其意识、宗教思想影响。在青藏高原有藏族人民气息的地方,无论是庄严的寺院、幽静的小镇、还是在偏僻的羊肠小道,我们都可以见到藏族图形装饰艺术的身影。

(三)藏色彩。藏族色彩代表藏族感情,有着根深蒂固的地域与种类缘由。藏族人们之所以形成与其他民族迥异的色彩观和审美情趣,这与地理环境的差异、文化的承袭和宗教信仰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藏族人民虔诚的信仰苯教、藏传佛教(喇嘛教)、密宗教。坚韧、勇敢的大自然生命是苯教所崇尚的;和平、反战的宗教教义是藏传佛教所崇奉的;仁慈友善是密宗教所崇拜的。这三大宗教相互交纳形成了藏族五大色彩喜好:白色是藏族人的最爱,它是吉祥、纯洁、慈悲的化身;蓝色表示愤怒、狰狞和凶猛 ;红色代表权力;绿色阴柔平和;黄色表示智慧和福泽广大。

二、特征分析――藏文字、藏图形、藏色彩

(一)藏文字。藏文字体通过线条不同形式的变化,形成一种虚实相生、刚柔相济的意境,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藏文也是很好的装饰,它并不逊色于绘画。在很多佛教的法器供器上都会出现各种形式的藏文字体,凸现藏文字体的艺术形式美。

藏文字体的另一个很有趣的特征,就是名字因其字体形态的象征性而得名。如,列砖体,因其每一个字母形似方砖,排列整齐有序,故称列砖体。与古时汉字的象形字有相似之处,其造型都择取了自然界的形象,增加了藏文字体的趣味性和可视性。

(二)藏图形。在藏族图形的造型上,最具特色的便是其均衡与对称性。在形式美法则中,均衡与对称的构图往往给人以庄严、肃穆、隆重的感觉。由于藏地宗教盛行,这种给人带来庄严肃穆的构图形式便在藏民的生活中处处可见。大到雄伟壮丽的建筑艺术上,小到日常生活用品的装饰上,都散发着藏族对对称、均衡构图的崇尚与喜爱。

(三)藏色彩。也许是藏区地处高原,物质相对匮乏所以导致藏民们在颜色的选用上常喜爱采用强烈的对比,体现了藏民对富足的物质产生向往,对艳丽浓重的色彩产生强烈的热情。当色彩绚丽如彩虹般的藏式“围裙”、充满神秘色彩的藏式壁画和唐卡……出现时,不但表现了宗教世界的神秘诡异,也表现了人间的喜怒哀乐以及真善美丑。

三、藏文字、图形、色彩对平面设计的运用启示

(一)藏文字。字体设计是研究文字的造型规律、视觉与心理表现的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信息传递艺术中的符号性视觉语言,藏文字体的创制、发展及演变时刻体现着藏人民爱美的需要和丰富的想象力,这为设计们提供了不少的创作灵感,但是设计师们也随时面临着抓不住时尚、潮流而被淘汰的威胁。创意五花八门的入侵,让我们深受同感的是,创意不错而文字看不懂的情况,这警示着设计师们,创意固然重要,但是文字的可读性更重要。所以要给大众清晰的视觉印象,设计中的文字应避免繁杂零乱,使人易认,易懂,切忌为了设计而设计。

(二)藏图形。型必有饰,饰必有型,从而在适应中造型,在造型中适应,利用点、线、面、体、因形而制形,其形体的结构和外形流线与装饰纹样的搭配非常独特而巧妙。藏族图形造型的互渗造型就是用互渗的思维方式创造出自然物种形态的综合形象,就是现实与想象结合的造型方法,主要表现为拼接组合,即把多种事物的元素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形象。这种造型方式表现了人类无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形成了强大的艺术魅力和奇特的美学趣味。

第4篇:藏族文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室内设计;藏式编织艺术;探讨

1.藏式编织艺术溯源

时光变迁,从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昌都卡若文化新石器时期织物的出土;到吐蕃王朝时期松赞干布广开国门,促进编织工艺的提高和普及;到元初的萨迦时期编织卡垫受到欢迎和追捧;到15世纪藏传佛教的主流教派格鲁派的兴起,藏式民间编织进入一个全胜发展时期;到和平解放后,国家大力支持藏式编织手工艺的发展,随后并创办了历史上第一个手工艺企业---拉萨地毯厂,从此推动了藏式手工编织业的红火发展。藏式编织经过悠久的历史发展,现今,编织工艺品已经成为了藏民生活的必需品。藏式编织根据不同的用途可分为邦典、氇氇、藏被、藏毯等。藏式编织工艺精细流畅,色彩鲜艳且质地厚实,手感好,传统藏式编织手工艺比较复杂且不同的编织种类有不同的编织方法,具体的编织手法有打结法、穿杆结扣法、栽植法等。藏式编织艺术的主题大多来自于藏传佛教、藏式文化习俗和日常生活中,藏传佛教深入每个藏民的心中,不管是是寺庙还是室内装饰都极具宗教色彩。在藏族中具有吉祥寓意的团灭和色彩也广泛运用在藏式编织中。

2.藏式编织在藏式民居中的应用

藏族编织艺术品不仅仅是艺术品,对藏族人民来说更是生活必需品。首先藏族居民很注重外墙门窗的装饰,外挑的屋檐下常常挂着蓝红白的纯色布幔或三色条形,而在屋顶的转角处则用蓝、红、白、黄、绿无色布条来装饰,这分别寓意了云、火、天、土、水,用来表达对吉祥的祈祷。再者藏族居民中的门帘用的是卡垫,这种卡垫质地较薄,上面有传统宗教的符号,如、吉祥结、宝瓶等图案,预示了吉祥如意的生活。在室内的布置中,藏族人民喜欢用藏式的木床和木沙发,而藏式木床也可以当做木沙发来用。藏民一般先在上面铺一层羊毛垫子,然后再铺一层卡垫,木沙发上铺手工编织的靠垫和坐垫,椅子和凳子的包裹也是用手工编织的卡垫来完成的,编织细腻、色彩鲜明、纹样含有丰富的民族特色,有保暖防寒的作用,而且经久耐用。一般在比较富足的藏民家里,桌上也会用到卡垫,地上会铺设藏毯,看起来着实美观。藏族居民在室内设有天井和天窗,这样可以解决气候和自然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达到通风采暖的效果。藏族人民用牦牛毛编织的帐篷非常舒适,冬暖夏凉。总之,对于藏族居民而言,竹篮子、地毯、挂毯、服装等和手工编织都有直接的关系。

3.室内设计中藏式编织艺术的运用方法

藏式的编织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结合了纹样、材料、色彩、技法、文化寓意来运用,合理的使用这些元素,使得藏式编织艺术和室内的环境尽可能得到和谐与统一。

(1):图案的运用:图案主要以传统为主的藏式编织艺术,提取图案主要是指对藏式编织中单个纹样的“形”的借鉴使用,将其元素运用到藏族特色室内设计中,也可将提取的元素创新出一种新的图案运用到室内软装饰设计中。

(2):色彩的运用:藏式编织艺术色彩搭配明度高对比强烈。藏族最具有传统特色的颜色主要是白色、红色、黄色、蓝色、绿色,可将其几种色彩运用到室内设计中。提取藏族编织艺术的传统色彩,再进行搭配处理设计,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原有的基础上保留传统的色彩,但并不改变色彩的色想、明度以及纯度,再运用到室内软装饰设计中。

(3):材料的运用:藏式的编织艺术运用的材料都是纯天然的,采用的都是绿色环保的材质。在目前市面上很多的衣服、地毯、室内的织物都选用的纯毛纤维材质,是自然环保的绿色材料。可将其这种材料充分运用到室内装饰设计中。

(4):技法的运用:运用藏族的编织技法,形成不同的风格机理。藏族编织中的打结法编织的地毯采用传统的手工编织,使得毯面细腻规整,增强了地毯的质感。这种藏族的编织技法可以运用到室内编织装饰品。

(5):文化寓意的运用:我们都知道不同的图案有不同的寓意,设计师在体现某种文化寓意时,可将其艺术形式进行运用。

4.藏式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第5篇:藏族文化设计范文

一、新中国成立后青海省藏汉双语教育成就

(一)双语教育学校规模快速发展

据统计,截至2008年,青海省开展藏汉双语教育的民族中小学共有2042所,在校学生208441人,其中藏族小学1960所,在校学生183747人,藏族中学82所,在校学生24694人。到2010年,实施双语教学的民族中小学已达2087所,在校学生220714人,分别占民族中小学和在校学生总数的82.51%和43.70%,其中用藏语文授课的小学2005所,在校学生200884人,用藏语文授课的中学82所,在校学生19830人。此外,随着集中办学模式的发展,双语教学质量也稳步提升。以果洛州为例,该州把生源少、居住相对集中的花石峡、黑海、清水三乡寄宿小学及花石峡小学“合四为一”,建立了花石峡中心寄宿小学;把一水相隔的拉加、军功寄宿小学合二为一,创办了拉军中心寄宿小学;玛沁县把西部四乡寄宿小学合四为二;达日、久治、玛多、甘德、班玛五县的10所普通中小学合并为5所九年制普通中小学;全州原有的6所县级藏文中学办成能够容纳该县50%以上生源的九年制中心寄宿学校。这些学校合并后,校舍利用率由60%提高到100%,师生比例由1:6提高到1:12,学校规模日渐扩大,在校学生最多达700多名,平均增长约4倍,教育投入相对集中,学校管理趋于规范,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汉语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二)双语教材建设成绩卓著

为满足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的需要,青海省于1970年成立了青海民族教材编译机构。1982年在原国家教委和国家民委的提倡下,将藏文教材建设纳入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五省(区)协作编译出版的轨道,加快了教材建设的步伐。经过多年的努力,简易小学、民族小学和民族初中的各科教学大纲、课本、教学参考书已全部出齐;藏文高中教材和民族师范教材也陆续配套。辅助教材方面,自1992年以来,根据原国家教委“同步供书、配套建设”的要求,逐步配套编译了藏语文、汉语文、物理、历史、生物以及高中数理化的练习册、假期作业、实验报告册、课外习题集、填充练习册、课外阅读等辅助教材。截至2002年底,青海省共编译九年义务教育藏文教材373种,其中已出版315种,基本做到了与汉文教材配套建设、同步供书,为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双语教学模式不断完善

经过多年的摸索,青海藏族地区的双语教育逐步形成了“藏语文授课,加授汉语文”、“汉语文授课,加授藏语文”,以及“以藏语文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汉语文授课为主”三种基本模式。海南、海北州及海西州天峻县各民族小学、基层寄宿制学校两种教学模式并存(即藏语文授课,加授汉语文和汉语文授课,加授藏语文),小学主要采用以藏语文授课为主,单科加授汉语文的教学模式;民族初中和高中基本采用以汉语文授课为主,单科加授藏语文的教学模式。黄南、果洛州的各民族小学、基层寄宿制学校基本沿用以藏语文授课为主,单科加授汉语文的教学模式。民族初中和高中两种教学模式并存。且为了协调小学和中学阶段双语教学计划,全省以藏语文授课为主,单科加授汉语文的中小学统一执行原国家教委转发的《五省(区)义务教育全日制藏族小学、初级中学及中学教学计划》;以汉语文授课为主,单科加授藏语文的民族中小学,均执行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原国家教委印发的《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随着各地办学条件的改善,部分藏族中小学开始加授了《英语》和《计算机》课程。实现“三语一机”正成为藏族中小学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双语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趋势。

(四)双语教育师资力量日益壮大

新中国藏族师资队伍的建设同藏族现代教育同步发展。截至2009年,青海省中小学师资队伍中,少数民族教师已达26129人,占全省中小学教师总数的45.08%,比1949年的140人增长了约186倍。教师学历合格率以六个藏族聚居区为例: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已分别达到96.1%、88.8%和48.3%,较2002年提高了54.1、73.7和33.7个百分点。目前,民族自治州、县的小学教师基本实现了地方化、民族化;民族综合职业学校和民族中学“双语”教师比例逐步增长。2009年青海省各级各类藏族中小学共有教师15752人,其中专任教师12510人,兼通藏汉两种语言文字的老师达7500人。

二、影响青海藏汉双语教育的因素分析

(一)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对双语教育的影响

青海藏区除玉树地区使用康巴方言外,大部分地区使用安多方言,且使用藏语的程度又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只用藏语,不懂汉语。主要分布在偏远落后,与外界交往较少的纯藏族牧区,此种情况所占的地域和人口比例最大。二是主用藏语,兼通汉语。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藏族与蒙古族、汉族杂居,各民族间在生产生活中交往较多,使该州的藏族逐步掌握了汉语。三是主用汉语,兼用藏语。居住在城镇和交通沿线的农村、牧区小块农业区的藏族,在社交活动和公共场所习惯用汉语,但在本民族交往和家庭生活中仍使用藏语。四是用汉语,不懂藏语。居住在东部农业区的部分藏族,缺少学习使用藏语的环境和习惯,因而随时间的推移,藏语被逐渐淡化。

近年来,青海藏族地区乡镇以上的城镇社会已形成藏语言为主、汉语言为辅双语社会的初步特征,农牧区也受到城镇双语社会的影响逐步从单语社会向藏汉双语社会转变。但由于青海藏汉双语教育起步较晚,大部分农牧区缺乏藏汉双语学习的环境,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双语教育模式和管理机制。同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部分藏族干部群众担心汉语的学习会使本民族的文化消失而对汉语的学习认识不足。可见,缺乏语言环境、语言习惯以及认识上的偏差是影响青海省广大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的重要原因。

(二)经济地理生态环境对双语教育的影响

青海藏族聚居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交通不便,生存环境恶劣,艰苦的条件导致了教师数量不足、队伍不稳定。同时,地理交通造成的封闭性,给人才交流、信息传播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带来很大的困难,也十分不利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教育科技和先进经验的辐射,严重影响着这些地区双语教育的推进。

(三)教育资源不足对双语教育的影响

1 教育经费不足对双语教育的影响。双语教育的经费一般是指超过

单语教育之上的那些额外费用。青海藏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与经费投入的矛盾十分尖锐,大部分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大于当年本县地方财政收入总额。据调查统计,2005年青海省六州地方财政收入为46215.66万元,而教育支出为37316.06万元,其中:青南三州地方财政收入9865万元,教育支出14382万元,三州地方财政收入只占教育支出的68.6%。六州中小学人员工资支出约占教育经费支出的86%。地方财政低收入与藏族地区教育高费用之间的矛盾表现的十分突出:同仁县2005年地方财政预算收入1210万元,但教育支出达2375万元;达日县2005年地方财政预算收入270万元,全年教育支出达549万元;玛多县2005年地方财政预算收入206万元,教育支出407万元,全县的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仅占全县教育支出的一半。由于受地方财力的制约,教育行政部门划拨给各藏族地区中小学的经费则更杯水车薪。教育经费的不足直接导致教育基础设施投资的严重滞后。青海藏族地区有的州、县中小学校舍修建于70、80年代,2009年玛多县初中校舍面积中危房面积占67.74%。此外,冬季供暖一直是困扰藏族牧区办学的难题,一般学校只能维持最多三个月的供暖,致使有的学校不得不采取缩短暑假时间提前开学的措施。可见,地方财政的不足,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普九”任务的完成,藏汉双语教学就更无法同步跟进。

2 双语教师培养不足对双语教育的影响。青海省培训藏汉双语教师的机构目前仅有青海师范大学民族教育学院和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而目前由于许多现实原因,培养出来的兼通双语的人才不愿到基层民族学校任教。加上某种需要,培养的双语毕业生被有关部门层层截留以及从双语教师中选优、提拔、调任,使得原本不足的双语师资队伍更加紧缺。青南地区有些州县民族中学,因双语教师缺乏而无法开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双语课程。从双语教师质量来看,2002年青海藏族地区小学、初中和高中双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6.1%、88.8%和48.3%,但仍低于全省96.16%、90.06%和54.88%的平均水平。藏族六州的小学双语教师合格率虽说超过95%,基本实现了地方化、民族化,但如果撇开合格率的纵向发展指标,青海藏族地区初、高中的双语教师学历不合格率分别达30%和55%。从双语教师结构方面看,存在民族小学语文双语教师多,音体美双语教师少,民族中学藏语文双语教师多,外语、生物、理化、劳动技术、信息技术双语教师少,且在职双语教师离岗外流严重,黄南州1990-1993年调离的双语教师达104名,占教师总数的2.8%;玉树州某县中学仅2005年就流失8名双语骨干教师,致使停课停学。

3 藏汉双语教材缺乏对双语教育的影响。青海藏族地区早先采用的是译用内地教材。1982年始,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出版发行了藏文各科教材。但从现行教材来看,问题不少,主要是:第一,统编文科教材本土化内容相对匮乏。现行教材主要是以汉文教材内容对译的,藏族儿童对统编教材感性材料十分陌生,这导致了语言转化的困难。第二,“五协”版藏文理科教材问题较多。一是专有名词术语翻译不统一。主要表现在:旧版教材与新版教材之间、各科教材之间、同类学科之间以及同学科的课本与教参和练习册之间名词术语不统一。二是个别翻译的小学、初中的数学教材中有错译、漏译现象,部分小学、初中的数学教材校对不认真。有的教材已再版8次,但错误仍未订正。三是少数数理化、地理、思想品德教材的译文表达模糊,重要人物的姓名翻译不准确,历史事件张冠李戴,致使教师在教学时不得不对照汉文译本。严重挫伤了师生使用藏文教材的积极性,影响了双语教育。

三、新时期加强青海省藏汉双语教育的思考

(一)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加大藏汉双语教育师资培训经费的投入力度,启动“双语教师培训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双语教师。在双语教师考核中,把掌握藏汉双语的能力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把提高和培养教师掌握运用汉语文的能力作为培训的重点和难点,把普通话考试作为监测手段。争取在两至三年内完成藏汉双语教师的轮训工作,经过考核合格者,颁发“双语教师合格证”。第二,教师培训在兼顾学历培训的同时,应采取以校本培训为主的培训形式。通过开展短期培训班、教学观摩、请专家学者讲学和业务报告等手段提高教师双语素质。在校本培训中还应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作用,建立以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为依托,以远程教育为主体的开放型教师培训网络。第三,进一步提高藏汉双语教师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稳定双语教师队伍。青海藏族地区存在较多影响师资队伍稳定的因素,特别是近年来,在东部经济迅速发展的强烈反差下,藏族地区的教师外流趋势日益增强。牧区教师流向县城,县城教师流向内地,一线教师谋求提干,部分教师弃教从商,教师结构严重失衡。因此,首先应制定能充分调动双语教师教学的倾斜政策,并在职称评定、评选优秀教师、津贴福利等方面优先考虑双语教师。其次要解决藏族地区双语教师面临的实际困难。一方面要改善教师生活条件,解决教师子女入学就业困难,另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教师专注于教育,激发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

(二)合理安排教材使用,实现教育现代化

目前青海藏族部分地区不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教材选用各行其是。在此建议尽快调整、修订、完善藏族中小学教学大纲和计划,把进行藏汉双语教育列为主要内容,同时应对全省各级各类学科教材的使用进行规划指导。鉴于“五协”版教材存在的问题,为消除译文表达不清、不易理解的现状,建议聘请相关学科的独立审稿人对藏文理科教材进行审读,审定名词术语不统一的问题。为了加强教材的互动沟通,应不定期召集有关专家和一线教师开展藏文教材编译专题研讨会,交流彼此的经验和体会,切实提高教材的编译质量。

强化录音教材建设。目前,从整个青海省情况来看,藏族中小学电化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落后,大部分地区仍处于空白状态,所以应尽快争取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和藏汉双语教学软件建设项目,填补藏族教育至今尚无藏汉双语语音像教材软件的局面。此外,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也是实施藏汉双语教育的最佳形式之一。首先,应改变观念,构建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的改变将深刻地影响教学的整个过程,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课本由教师传授知识的内容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由教师传授知识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创新情境、协助学习、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教学过程也由教

师传授知识过程变为学生意义建构知识过程。其次,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藏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远程教育模式。依据藏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有步骤、分重点地实施。选用网络公司开发的“经济型”产品,如:“校校通”工程开发的经济型In-ternet校园网络集中教学系统和普通闭路电视网,仅需投入几万元,就可使一所资金缺乏的普通中小学实现远程教学。再次,加强研究,促进藏族地区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青海藏族地区的人口、民俗文化、和生活习性等因素构成了一种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积极开展藏族牧区教学模式和校园文化的远程教育研究以及改革藏族牧区远程教育管理体系均为藏汉双语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加强校际合作,实现藏族地区远程教育资源的互补;重视软件(库、网、人)和潜件(师资队伍建设和理论方法、模式等)的同步建设,充分发挥藏族地区远程教育的利用效率。

(三)加大教育投资,保障落实双语教育所需经费

第一,健全投入机制。青海民族地区35个县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占12个,其中8个位于藏族牧区。35个县中的14个县(即玉树州6县,果洛州6县和黄南州泽库、河南县)的学龄儿童入学率长期在30%-50%间徘徊,12至40岁人口中文盲率高达50%-60%。为改变此状况,“九五”以来,青海省在中央的支持下,先后组织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世界银行贷款“第三个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邵逸夫先生捐款项目”等,加上省上配套资金,综合投资达14.5亿,这对青海民族地区尤其是藏族地区实施藏汉双语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后应创造条件,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相结合的投入机制。

第二,完善教育经费分配办法。目前我国教育经费分配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下达。藏族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其学校规模不大,大多数学校在校学生并不多,但学生的平均费用却很高,教育成本很大。因此,应根据教育投资的级差效益来确定藏族地区教育投资的比例,实行教育投资的三级分配:一是以全国平均标准对各省区教育经费进行第一次分配;二是对教育投资级差效益较低的民族地区再进行一次追加;三是对教育投资效益最低的海拔3500米以上的纯牧区和边远地区再进行第二次追加。

(四)建立科学的双语教育评估体系,推进依法治教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通考”制度已经取消。但在民族地区还有存在的意义。目前,藏族聚居地区的“会考”除藏语文外,其他学科都是翻译试卷,试题与民族中学所使用教材内容不尽相同,很难反映民族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此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标准化的考试和测验,并针对各地双语教学的实际,建立同类学校统一制卷命题,统一考试的制度,以有效的评估各地教育发展状况和教学水平。

在青海藏族地区实施的汉语水平考试是专门为测试母语为非汉语者的汉语水平而设计的部级标准化考试。在青海藏族地区推行汉语水平考试,能够全面提高藏族学生的汉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目前,《国家少数民族汉语等级考试大纲》已颁布执行,青海省在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了《青海省部分少数民族学校推行中国汉语水平考试试行方案》。笔者认为,与国家汉语等级考试制度接轨,应是今后青海省藏族中小学汉语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尽管需到高中阶段方可参加汉语水平考试,但现在就应该从教材编写、教学设计以及考试制度等方面充分考虑这一因素,让学生从一开始学习汉语就有机会接触听力理解、阅读理解、语法理解等模拟训练,接受语言知识和语言交际能力的考查。

总之,在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各级党组织要加强领导,教育广大干部群众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增强参与现代社会竞争、就业能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提高实施双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双语教育战略。

注释:

(1)滕星:《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版第231页。

第6篇:藏族文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唐卡 教学现状 美术教育 唐卡教学 思考

藏传佛教绘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藏学界十分关心的问题。藏族美术是藏族人民在生活和生产中所创造出来的灿烂文化,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藏族人民不同时期的民族文化、民族风俗。在藏族造型艺术中,唐卡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之一,它最初是写在布上的文告,后来经过历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一种绘画形式。题材内容广泛,有佛像、人物、说法图、佛经故事等,还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唐卡绘画教学整体上呈现出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步调的发展进程,前一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之前,是传统师承教学向现代系统教学的过渡阶段,其模式单纯,进展缓慢,却又客观地继承和延续了藏族美术传统风格技法。后一时期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学校教学为主体的唐卡美术教学,在充分继承传统特色和在现代教学实际操作中完成教学的办学模式,能发挥二者优势,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1]

一、四川民族学院唐卡教学的现状

藏族美术教学得到民族高校的重视,并根据不同的地方资源优势,办出了各自的特色,共同形成了藏族美术教学形式多样、风格独到的整体局面。四川民族学院对藏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十分重视,美术教育专业除开设素描、色彩、中国画、三大构成、中外美术史等基础课程外,还将唐卡设置为美术教育特色课程,并将唐卡作为学校特色课程来开发建设。唐卡课程在学院美术系仅十几年的时间,目前开设了唐卡画技法、新唐卡创作、藏族图案设计3门课程。通过对唐卡艺术发展源流、表现形式、表现内容、表现技法与相关的历史事实的介绍,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唐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实用审美功能,努力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加深对中华各民族传统艺术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努力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做出努力;让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能主动地去做传承、保护、发展工作;更好地发挥美术教育专业为藏族地区在艺术创作方面提供人才、技术、社会服务的职能,使课程开设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我校传统唐卡教学中主要以临摹传统唐卡作品为主,由具有传统美术实践和教学经验的教师主持这门课程。设计因地制宜的课程教案,从临摹和赏析经典传统美术作品入手,但目前唐卡课程的教学效果却难以令人满意,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只重视学生如何掌握好绘画的技法,对于理论则很少涉及。现在从事唐卡教学的教师几乎是院校毕业的,藏族民间文化艺术知识甚少,特别是对唐卡这个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艺术形式了解不够深入,承担起唐卡的教学,还是有一定的难度[2];其次,分析当前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由于唐卡教学课时有限,在学分制指导计划中只开设54节课,可以想象其中的难度有多大。54节课要完成一幅唐卡临摹作品,对学生来说很困难。何况学习的目的,要从构图、造型等方面去学习、借鉴并进行创作,课时的保障是不能忽视的;再次,美术系学生大多数来自内地,对唐卡这种藏族传统绘画艺术不太了解;最后是日益提高的教学工作要求与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的矛盾,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新教学手段的采用仍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二、唐卡特色课程的教学思路

历史发展规律证明,要建设好唐卡这一特色课程,必须要对其进行梳理,要考虑如何使其更加体系化、系统化、学科化。使其艺术面貌、艺术表现空间、艺术档次等方面再上新台阶,真正利用好高校人员集中、专业门类齐全、学术氛围活跃等优势,使其在唐卡教学中发挥好的作用。

(一)改革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

第7篇:藏族文化设计范文

“我的研究主要是两方面。刚开始是藏族传统绘画艺术。我在中央民族学院学美术,基础是西洋画,就是油画,专攻中国画。进大学前,我自己还学习过藏族传统绘画,学习过程中,感觉到藏族绘画艺术与其他民族相比并不逊色,拥有自己的特色,但在绘画理论方面有所欠缺,因此,我立志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其实我是学画画的,个人对绘画很感兴趣,从经济上讲,肯定画画比理论研究要挣钱得多,但当时就觉得藏族绘画艺术需要理论研究,这个工作要有人做。毕业工作后,又找了些老师,认真学习藏族的传统绘画,用7年时间写出《藏族传统美术概论》,1994年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1995年获得全国优秀图书一等奖,2007年被大学确定为艺术学博士必考书,2010年又获得第二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藏文研究专著类二等奖。

再一个,我很关注藏族传统手工艺。从2000年起,我对藏族传统手工艺做了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具体内容分为几大类:第一,传统藏区的手工艺,我用几年时间把甘、青、川、滇、藏5省区跑了几遍;第二,受藏族传统手工艺影响的土族、蒙古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第三,汉族地区如北京,承德、五台山等地藏传佛教寺庙的传统手工艺;第四,目前正在各地蓬勃发展的现代藏族手工业;最后,是受藏族文化影响的不丹、锡金、尼泊尔、外蒙古等几个国家的手工艺。这些年我跑遍了这些地区,实地调查了解传统藏族手工艺情况,真实记录下这些技艺。

“对于藏族传统手工艺,至今我不敢说什么研究,也不敢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新东西。我之所以专心做它,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真实记录下这些手工艺,原料是什么,具体过程如何?等等。我感觉,现在有些手工艺正在消失,有些手工艺或者将会消失,我们有责任把这些好东西记录下来。

“还有一个原因,我原来在政协工作,常常看政府工作报告,关心老百姓的增收问题。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关心藏区老百姓的增收。我时常想,增收得有个增收来源,藏族传统手工艺就是个很好的来源。2003年,我去尼泊尔,观察尼泊尔人学藏族手工艺,是请藏族的手工艺人做他们的师傅,长年累月地教学,直到学会为止。当年,海关统计,尼泊尔出口的手工艺品总价值12亿元人民币,现在大概已经20亿了。我们四川郫县有20多家藏族手工艺品加工企业,可和尼泊尔比,差距还大得很。藏区农牧民是有这些传统技艺的,藏族手工艺品很有市场潜力,发展好了,我们也能把这20亿装进老百姓的口袋里。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搞研究的,也得好好研究这些问题,不能光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天天写写文章。

目前,我正在撰写《藏族手工艺大全》的汉文版。已经改两稿了,原来有个藏文版,现在和中国科学院合作翻译成汉文出版。政府对民族文化的保护非常重视,中国科学院本来准备出一套《中国手工艺大全》,听说我这本书后,很重视派自然历史研究中心等几个单位来和我协商,还主动联系大象出版社出版,对装订等各个环节高标准,严要求,准备出成精品。《藏族手工艺大全》出版后,他们准备动用各种现代技术,比如化学成分测定等,沿着这本书的思路进一步做下去,我这本书包括56大类技艺,他们以后可能一种技艺出一本专著。真要是做成了,对于藏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弘扬,将是个很大的帮助和贡献。

“此外,我现在负责民族文化博览中心二楼藏族展览馆、五楼经堂馆(刘文辉捐赠珍藏经堂)展厅的设计和监督工作。原来西南民族大学有个老的藏族展览馆5-12地震的时候严重受损,对于馆藏文物的保护很不利,学校和相关部门很重视,在资金比较困难的情况下,筹集资金修建新的藏族展览馆和藏传佛教文化展厅,学校安排我负责设计工作,目前设计已经完成,施工也在紧张进行,今年应该可以完工。

第8篇:藏族文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唐卡;教学现状;美术教育;唐卡教学

藏族绘画艺术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岩画,其主要内容是鹿、牛、羊、马等动物形象和狩猎场面。到吐蕃时绘画技艺已相当发达,特别是佛教绘画艺术从印度传入藏区以后,经过漫长的发展,由最初的宗教教义图解,演变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风格和精神的藏传佛教绘画艺术。在藏族造型艺术中,唐卡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之一,唐卡藏文音译,即卷轴画。具体是指一种用颜料和其他工艺材料将各种图案绘制在锦缎、布帛、纸面上的卷轴画。这种绘画常用于宣传宗教教义和装饰寺庙佛堂以及信徒积累善业、功德。其画面内容多为藏传佛教中的各位上师,各种教派的本尊,不同变相的佛和千姿百态的菩萨,以及藏族社会的历史、天文地理、藏医藏药、历史人物和吉祥图案等。

从学校建系起,我系就对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十分重视,并将唐卡画作为特色课程来开发建设。但目前教学效果却处于令人难以满意的状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对于藏族图案的整理工作,现在多数都停留在对于图案本身包含的意义,以及将图案照搬照套与画面,而如何将其与现代手法相结合,运用现代手法将其解构,创作出新的既有藏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意识的画面”其次分析当前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我觉得当前面临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由于唐卡课程教学课时有限,在学分制指导计划中共开设56课时,在如此短的时间要想完成高质量的绘画作品是很困难的,最大的难点在于教学资料的缺乏,缺少相关的实验和研究的条件。针对当前唐卡教学存在的问题,应在广泛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组织担任该门课程的教师进行综合研究,使藏族地区高校显示出自身办学的优势和特色,使藏族地区高校特色课程更加系统化和体系化。

1 甘肃民族学院唐卡教学的现状

藏族美术教学得到民族高校的重视,并根据不同的地方资源优势,办出了各自的特色,共同形成了藏族美术教学形式多样、风格独到的整体局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对藏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十分重视,美术教育专业除开设素描、色彩、中国画、三大构成、中外美术史等基础课程外,还将唐卡设置为美术教育特色课程,并将唐卡作为学校特色课程来开发建设。唐卡课程在学院美术系仅十几年的时间,目前开设了唐卡画技法、新唐卡创作、藏族图案设计3门课程。通过对唐卡艺术发展源流、表现形式、表现内容、表现技法与相关的历史事实的介绍,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唐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实用审美功能,努力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加深对中华各民族传统艺术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努力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做出努力;让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能主动地去做传承、保护、发展工作;更好地发挥美术教育专业为藏族地区在艺术创作方面提供人才、技术、社会服务的职能,使课程开设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我校传统唐卡教学中主要以临摹传统唐卡作品为主,由具有传统美术实践和教学经验的教师主持这门课程。设计因地制宜的课程教案,从临摹和赏析经典传统美术作品入手,但目前唐卡课程的教学效果却难以令人满意,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只重视学生如何掌握好绘画的技法,对于理论则很少涉及。现在从事唐卡教学的教师几乎是院校毕业的,藏族民间文化艺术知识甚少,特别是对唐卡这个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艺术形式了解不够深入,承担起唐卡的教学,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其次,分析当前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由于唐卡教学课时有限,在学分制指导计划中只开设54节课,可以想象其中的难度有多大。54节课要完成一幅唐卡临摹作品,对学生来说很困难。何况学习的目的,要从构图、造型等方面去学习、借鉴并进行创作,课时的保障是不能忽视的;再次,美术系学生大多数来自内地,对唐卡这种藏族传统绘画艺术不太了解;最后是日益提高的教学工作要求与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的矛盾,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新教学手段的采用仍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2 唐卡特色课程的教学思路

历史发展规律证明,要建设好唐卡这一特色课程,必须要对其进行梳理,要考虑如何使其更加体系化、系统化、学科化。使其艺术面貌、艺术表现空间、艺术档次等方面再上新台阶,真正利用好高校人员集中、专业门类齐全、学术氛围活跃等优势,使其在唐卡教学中发挥好的作用。

2.1 改革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加强唐卡课程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的修改调整工作,因为这门课程进入大学课堂时间才短短十几年,有很多难点和未知数,因而有待于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应随时进行补充,相隔一段时间组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创新思想的教师对现有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做相应的修改调整。从大纲和计划中明确体现出唐卡画内容的传统与创新两大方面,从而确定教学方法在课程结构和课时分配上进行改革,加强唐卡课程体系的调整,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充分利用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所在地域等教育资源的优势,树立特色意识,确定本课程的发展定位。课程的设置紧扣培养目标,着眼于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知识的拓展与深化和全面发展。逐步形成教学阶段与环节都具有内在统一性的科学的课程设置,构成完整的教学过程,改革教育模式,要充分考虑到本课程教学目标与学生自我培养、自我发展的需要。

2.2 教学方法的新思路

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藏族美术与宗教美术进行联系,与我国汉族地区的水墨画和工笔重彩画、与民族化的油画和版画等实行学术对照,在不同画体中,对绘画语汇、审美取向、美术规范等方面进行宏观把握。在研究传统唐卡画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吸收中国画工笔重彩设色和用笔秀丽、细密、严谨等表现技巧精华的同时,借鉴西方油画的技巧,不断丰富和完善艺术表现手法。同时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借助新的构图和技法的表现,对唐卡画的构图和技法进行全面比较和研究,调动唐卡画的各种表现技巧,以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表现藏区新生活、新风俗。在总体上既不失藏族绘画的基本格调,又不失传统唐卡规范的元素。这需要我们在唐卡画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让学生应用已学习的唐卡表现技法结合中国工笔画技法,融合现代绘画工具材料创作以表现现代藏区生活为题材的唐卡绘画作品。结合现代藏族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及生活,利用唐卡艺术的基本表现手法和现代绘画材料进行创作,在传统唐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新唐卡作品。

一方面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开展艺术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去了解体验藏区的生活,为创作做好铺垫。在实践环节,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外,甘肃民族学院地处具有丰厚文化背景的藏民族聚居区,依托学校科研处、图书馆、民俗文献馆等大量的资源对该课程的开设提供的有利条件,以现有的艺术实践基地为基础,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实地写生与创作。这样,学生的实践练习既能得到教师的(下转第21页)(上接第7页)精心指导,同时也能受到浓郁的藏文化艺术的熏陶,这对学生无疑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也给从事唐卡教学的教师一定的时间,到藏区文化艺术相对深厚的地方去深入体会。

2.3 加强理论研究与教材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保证,特色专业需要配备有学科特色的师资队伍,其在教学和科研方向专长上必须和专业特色的培育相匹配。加强理论研究工作,特别是对唐卡画中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技法特色进行专题性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教学,引导教师互相促进和提高学术水平,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学生对唐卡画的认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其他画种的手法,丰富唐卡画的表现语言。在今后的建设中应认真分析本课程与其他民族高校之间的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制定具体的建设方案。加强专业教材建设,可以统一组织相关院校的专家、学者有步骤地编写、出版适合高校教学的唐卡教材,或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自己编出具有民族、地域特色和学校特点的教材,使之用于教学。可以说有了大纲和教材,唐卡这门特色课才具有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这不仅可以培养年轻教师,也能在科研方面有所突破。只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色课的建设和发展才有根本的保障。

综上所述,唐卡对于民族院校美术专业来说是特色课程,要建设好这一课程就应将其作为专题进行研究,所以需要我们在唐卡画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去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康・格桑益希.藏族美术史[M].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12.

[2]兰锐.特色课教育应学科化[J].职业圈,2007(9).

第9篇:藏族文化设计范文

摘要:目前人民的服装,流通广泛的就两类,一类是普通的现代服饰,一类是传统服饰。而即有特色又符合现代人便捷、时尚的着装需求的时装品牌,现在可谓凤毛麟角,且这些凤毛麟角也并没有打开市场的局面。有些服饰奇形怪状,缺少内涵和舒适性的考虑,缺少实用性,因而很多人都只能欣赏,不会购买。产品设计作为服饰产业重要的一环值得去研究和探讨,本文试通过对藏文化的解析来寻找藏族现代服饰设计的新思路。

关键词:现代藏装服饰;产品设计;取法自然

产品设计是现代服饰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对于现代民族服饰来说,服饰的美学形态独特而深远。将传统服饰本身的美学形态融入到设计中,是其走向品牌化的新思路。了解传统服装背后的深厚文化,是创作系列服饰的灵感源泉之一。

1、宗教绘画元素

壁画艺术在发展源远流长,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卫藏壁画催发了佛教壁画的百花盛开,同时带来了南亚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的和绘画风格,其主要分布在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地,各画派争奇斗艳,蔚为壮观;到公元16世纪后,勉塘派风格成为主流,传统壁画的红蓝、红绿对比的主色调变为石绿色调,青山绿水被移植到主尊背景中,画面生动布局多变。在近现代的绘画中,有取材现实,审美直率的画风,也有气势恢宏,气魄激昂的画风。画师队伍逐渐壮大,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有许多培训学校和画店在拉萨、日喀则等城镇悄然蓬勃。而若将壁画形式的绘画艺术,运用到现代服饰的设计和制作中,必定能碰撞出精彩纷呈的艺术火花。

2、编结艺术

源远流长的编结艺术独特而瑰丽,编结服饰体现了藏民族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审美情趣,是中华服饰发展史上的一块奇异珍宝。它主要体现在服装与配饰的缠绕、串接与组合上。在元素形态方面,编结服饰品一是遵循了对立统一规律,例如材质及色调相互关系上呈现较为明显的一致性,而色彩搭配和材质软硬上又有较为强烈的对比性。二是体现了“节奏韵律性”,通过观察可以看出,编结服饰配件的形状、大小、位置、比例都进行了规律性的排列和增减并形成段落,这些段落可分为单位重复节奏和单位渐变节奏,如形状的渐大渐小,位置的渐高渐低,一个基本单位的重复运动形成轨迹,便产生连续的动感和节奏。三是体现了“尚拙”的审美特点。“尚拙”说明了人民对天趣的追求,真实意义世界的追求,其落脚点在人的生命的安顿。在中国美学中,“拙”还被当作提升生命境界的重要方式,粗犷而华丽的美,“尚拙”体现了藏族人民热爱大自然,模仿大自然,并美化大自然的特点。

另外,在藏服多样化的编结艺术中,精美漂亮的镶边艺术具有独树一帜的风采。民间传说,镶边适于女装,是格萨尔的王妃珠牡首创的。镶边艺术突出了藏服的特殊风格,使得藏服即便是用料粗陋,仍能获得多姿多彩,雍容华贵的效果。笔者认为,编结艺术应当成为现代服饰运用中最具特色的设计元素,从而衍生出丰富和时尚的服装作品。

3、取法自然的服饰理念

在面料,色彩,线条,图案上,藏族传统服饰与大自然有着天然的关联。

如用料上,皮毛、绸缎、氆氇呢绒是他们最推崇的。在色彩选取方面,白、蓝、红、黄、绿成为运用最广泛的颜色,这五色是藏族原始宗教苯教中代表五种本源的象征色。蓝色象征天空,静穆、深远;白色象征云絮与雪域高原;红色象征火焰;黄色象征光明和希望;绿色则象征江水,意味着生命。

藏装的线条往往因料而出,精致协调。在大的轮郭线上,倾向于严直、流畅、粗犷,同时利用束紧腰带的方式,使腰部的线条呈皱褶形的网状伸展,犹似网络形的河中涟漪。

动物元素也被广泛运用于藏装中,如藏羚羊、鹿、鱼、青蛙、马等。是一张辽阔的自然盛卷,而自然艺术的灵感应是取之不尽的,现代服饰的理念,应该坚持和拓宽这条取法自然之路,创作出自然而灵性的藏服特色现代服饰。

以上美学形态只是笔者略举的视角,现代藏装服饰的设计,可以从四个方面去研发产品:一是饰品的搭配,二是服装宽大的风味、包容性,三是色彩的华丽,四是面料的特色。对于服装品牌来说,找准品牌的灵魂,如野性风,醇厚风,或者复古风。目前全国已有许多颇有民族特色的网店在中国民族服装产业中崭露头角,在设计方面多去学习、借鉴很重要,例如裂帛、花制作、两三事等的部分产品。现在民族元素设计已成为一种时尚的趋势,做有市场前景的民族服装,即要结合面料的舒适性,又要保持其特色。对于民族服饰来说,制版款式的应用是一方面,更应从服装整体灵动美的文化角度去研发产品。只有不断吸纳藏区自然风光赋予的天然元素,在印花、编结及面料运用上去大胆设计,结合现代人对服装舒适便捷的要求和不同消费群体的喜好,混合不同地区国家的服饰文化,才能设计出别致而通行的品牌服装。

另外在创新设计的同时,也要尊重藏族宗教文化,比如萨顶顶把释迦摩尼头像元素设计到鞋子上,让藏族人民非常地反感。只有热爱文化,尊重文化,才能创新出更好的作品。(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所)

参考文献

[1]李玉琴:藏族服饰的美学分析[J]. 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