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宽带网络运营范文

宽带网络运营精选(九篇)

宽带网络运营

第1篇:宽带网络运营范文

关键词 宽带网络;维护;问题;解决方案;分析;探讨

中图分类号:TN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1-0058-01

1 宽带网络维护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运营商提供的业务质量不是很高。

现阶段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新增的很多的宽带网络用户,这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体现,但是在增加宽带用户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宽带网络运营商逐渐的加大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的投入,这些资源的投入主要是为了构建基于Web的资费查询系统以及相应的业务受理系统,希望通过这两大系统来为新增的用户和老的宽带用户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但是在实际的服务当中,只是有一小部分的宽带网络运营商是在注重为用户提供服务质量方面的问题,尽自己这边最大的努力去解决用户出现的宽带网络问题,给用户一个满意的答复,即使有的地方没有完美的处理好,但是其工作的态度早已经受到了用户的肯定和称赞。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宽带网络运营商很难保证所提供的业务质量,这样的情况是根本没有办法真正的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的,随之就会引发用户与运营商之间一系列的纠纷和矛盾,不仅如此,还会极大地降低用户对运营商的满意程度,从而会严重的影响到运营商的信誉。其中最为常见的业务质量问题就是用户的网络速度出现了减速的情况,而此时的运营商还不能准确的找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这就给我们的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运营商不能及时的解决用户的宽带网络出现的业务质量问题。

当用户发现了宽带网络出现问题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是先向宽带的售后直接打电话质询求助,然后宽带售后中心会组织专业的工程师到现场去检查并且解决问题,但是这种方法是非常消耗人力和物力的,因此这种方法运营商是基本不用的,这就使得广大用户对宽带网络运营商的不满。用户认为运营商的响应时间太长,服务的质量太差,最主要的是现阶段随着宽带网络用户的不断增加,使得上面出现的情况逐渐的增多,进一步的加剧了宽带网络运营商工作的负担。

3)运营商很难保证端到端相对完整的业务质量。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宽带网络用户的不断增加,使得宽带网络呈现了复杂化的趋势,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宽带网络中的骨干网到用户接入端口之间的节点出现了大量增加的情况,这时我们的运营商还是运用传统的端到端的测试方案的话,是没有办法真正的满足整个网络测试的,这也就很难确保端到端相对完整的业务质量。

2 宽带网络维护的需求

宽带网络用户的数量不断的增加,这给我们的网络测试以及维护等方面提出了及其困难的挑战,这时我们所使用的传统通信网络测试方法以及维护的方法是根本没有办法满足宽带网络的高需求的,为了更好的实现对宽带网络科学测试及维护,需要及时的做好下面几点工作。

1)对分布式网络的故障分析。当宽带网络出现一些故障的时候,要对其链路与网络整体的性能先做一个相对合理的评估,这样才能够做到故障定位并且与故障隔离。而我们为了更加准确的找出引起宽带网络故障的成因,还需要检测多个不同地段的网络状况才能够做进一步的分析。

2)对数据包的捕获与解码的分析。对宽带网络数据交互过程予以监测和分析是运营商在靠站宽带网络维护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主要体现是在全方位的捕获网路数据这一块,而且还会对其进行详细的解码。最后依据制定的业务交互过程以及网络地址开展数据的追逐分析,从而更好的给宽带网络用户提供相应的智能化测试方面的指导。

3)对业务层面故障与性能的分析。业务应用层面故障也是目前我国宽带网络需要重点维护的地方,其中最为常见的宽带网络应用侧面故障主要是网络业务的性能出现下降,这一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受到网络链路故障、网络应用软件、服务器等故障的影响。为了更加准确的定位和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的运营商需要测试网络的吞吐率以及应用服务器的响应速度,以此来逐一的确定引起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然后在根据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解决,逐渐的提高网络用户对宽带网络的满意程度。

3 满足宽带网络维护需求的解决方案

最初我国的宽带网络规模并不是特别的大,而且用户的数量也不是很多,这时我们的运营商采用仪表对宽带网络测试与维护一般情况下都会获得比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宽带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用户的数量逐渐的增加,使得传统的仪表测试与维护宽带网络的方式越来越跟不上现阶段网络的测试需求,基于目前的这种情况。我们的宽带网络运营商制定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可以有效满足宽带网络测试、维护的解决方案。

集中式的故障监控方案就是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解决方案,这一方案不仅可以有效的诊断出网络中出现的一些故障,还不需要专业的工程师到现场,这种集中式的方案有节省人力物力的特点,所花费的时间也是在合理的维护范围内的,集中式故障监测方案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就是将宽带网络中所分布的测试探针可以有效的监测出各个网络地段的性能方面的信息。最主要的是这种监测的手段是实时的,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因阶段性的监测而造成的数据不准确的情况出现。可以说集中式的故障监测方案可以非常高效的分析出所监测到各个网络地段的性能信息诊断各个网络地段的故障。

4 宽带网络维护的过程当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有一部分的宽带网络运营商实现了集中式故障监测系统的应用,但是由于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宽带网络在维护的过程当中面临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的影响到了宽带网络的正常运行。首先集中式故障监测系统还没有有效的实现与网管系统以及其他应用系统的结合,这一点就不利于对宽带网络的各类测试数据的分析。再就是宽带网络的维护市场并不是特别的成熟,虽然我国的宽带网络用户在不断增加,但是宽带网络的维护市场却还是之前的样子,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在完善的同时也可以适当的做一些改进。

参考文献

第2篇:宽带网络运营范文

移动宽带促使更多用户转向3G

尽管国内启动3G建设,但很多人对于3G能否尽快赢得广大用户的欢迎感到忧虑。要解决这个问题,国外3G运营商的经验是在带宽、资费、丰富终端品种等方面多下功夫。

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开通了7.2Mbps的HSPA网络。奥地利是移动宽带起步较早的国家,根据测试,当地移动网络的带宽已经与固网宽带相当,由爱立信提供网络设备的运营商MobilkomA1和T-Mobile的网络带宽甚至已经超过固定宽带。还有很多移动运营商在积极考虑网络升级计划,Mobilkom计划升级到14.4Mbps,瑞典H3在2008年已经升级到了14.4MBps,澳大利亚Telstra更激进,带宽升级到了21MBps。高带宽加上自由移动、随时随地的接入能力,让3G网络对用户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受CDMA用户转网以及HSPA网络高带宽等因素的影响,从2007年开始,Telstra的3G用户比例在两年内从2%上升到46%,一举改变了3G用户增长缓慢的局面。

在带宽之外,资费、终端也是至关重要的。国外有3G运营商坚持优质优价策略,保证自己的高ARPU值,有的运营商则采取激进的价格,希望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从整体来看,基于3G网络的移动宽带资费水平已经能够和固网宽带竞争,包月方式尤其受消费者欢迎。终端方面,目前全球3G手机、无线Modem等产品已经极为丰富,足以满足各个用户群体的需要。截至2008年9月,全球支持HSPA的手机已有384种,另外还有102种USB调制解调器,119种笔记本电脑和120种数据卡。丰富的终端为3G网络开展移动宽带业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移动宽带带给3G运营商的收入也是极为可观的。在奥地利,移动宽带用户在宽带用户中的比重达到了28%,新增的宽带用户中57%是移动宽带用户,Mobilkom的ARPU收入25%来源于数据业务。宽带用户的增长,有力地提升了ARPU值。澳大利亚Telstra宽带用户的平均ARPU值为94澳元,大大高于2G用户的29澳元。事实上,人们相信在语音业务领域出现移动替代固话的趋势之后,移动宽带对固网宽带的替代趋势也会迅速凸现出来。

3G市场竞争三要素

已经发放3G牌照的国家地区,基本上都有多家运营商在展开竞争,那么如何才能突出重围、赢得市场优势?根据爱立信在全球市场帮助运营商获得成功的经验,不要奢望什么秘诀,运营商应该牢牢抓住影响消费者体验的几个基本要素,最基本的就是最关键的。

性能卓越的网络和带宽

性能卓越的网络和带宽自然是基本要素。若想吸引2G用户迅速向3G迁移,优良的网络性能和良好的覆盖必不可少,这些能够带给用户极佳的体验,促使用户转向3G。国外众多成功的案例表明,带宽是宽带品牌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因为高端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小于对性能的敏感度,运营商应该将用户对移动宽带的体验纳入到3G网络建设的考虑之中,保证用户能够感受到不逊色于固网宽带,至少Mbps量级的应用体验。截至2008年6月,由爱立信提供设备的运营商在瑞典移动宽带市场上的份额已达到30%,其优良的网络性能与带宽功不可没。

抢夺先发优势

抢夺先发优势也是关键因素之一。移动语音业务正在趋于饱和,运营商之间也很难拉开差距,不过移动宽带仍处于加速成长期,如果能率先推出良好用户体验的移动宽带业务,运营商将拥有先发优势,更容易获得用户对品牌的认同,品牌的黏性也会大大增强。Telstra是带领澳大利亚进入移动宽带时代的第一家运营商,此后一直保持网络性能上的优势。Optus作为后来者采取激进的市场渗透策略,推出了几乎是Telstra一半的价格,但Telstra在3G市场上的份额仍然保持在49%左右,其移动宽带优质用户的比例也高于Optus。运营商不必担心大量数据业务会对固定投资成本造成压力,实际上,用户数和使用量的增长将使得3G网络获得规模效应。另外,不断完善的3G改进技术已经大幅降低了3G网络投资成本,即使用于覆盖非城市区域也有很好的性价比。如澳大利亚的移动宽带已经覆盖到人烟稀少的广袤区域,10个月就实现了98%的人口覆盖。

数据业务和用户的无缝体验

3G时代,高速下载和最小的时延将为丰富多采的多媒体业务铺平道路。创新的增值应用如移动办公和远程医疗服务将获得广阔的增长空间。运营商应积极地参与行业的垂直整合,如开发基于高速3G网络的非短信类业务,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应用和媒体类应用。国内外运营商推出的重大体育赛事视频等节目就曾获得消费者的好评。另外,通过移动宽带和固定宽带的融合,给用户带来无缝体验也至关重要。比如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的统一通信(Unified Communication)和各类接入卡(HSPA/WIFI)的打包与联合计费,可以有效地帮助运营商争取到高价值的企业用户。

后来者也能成功

由于某些原因,部分运营商可能会在当地通信市场上成为后来者,对此国外也有不少运营商利用成功的3G进入及经营策略,获得巨大的成功。

以3瑞典公司为例,作为瑞典移动通信市场的后来者不拥有2G网络,3瑞典没有局限于争夺日趋饱和的移动话音市场,很早就将自身定位为移动宽带公司,与爱立信合作建成了瑞典性能最佳的移动宽带网络。2006年11月,3瑞典开始提供瑞典最早的3.6MbpsHSDPA商用服务;2007年9月率先升级至下行7.2Mbps/上行1.4Mbps商用服务,并覆盖所有主要城市,其网络性能明显超过竞争对手,这是3瑞典后来取得成功的基石。在移动宽带服务产品的设计上,3瑞典根据当地市场的习惯,采取以包月为主的业务提供方式,价格则与固定宽带相当,以此争取更多宽带用户的青睐。具体产品设计上,主要依据用户峰值速率的不同进行区分,提供预付费和后付费两种方式。据统计,3瑞典移动宽带用户平均每月流量约4GB,忙时每用户平均使用带宽21kbps,用户的移动特性也非常明显,超过80%的移动宽带用户每周访问多个小区。

第3篇:宽带网络运营范文

本文试图从边缘网络——一个非技术性描述的网络划分,谈谈其建设思路和对运营商的价值。 

边缘网络的概念

我们先看ITU-T 1995年在G.902中对接入网的界定:接入网是业务节点接口SNI与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传送实体。人们公认接入网是网络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在我国九十年代后期,发展接入网被提到非常高的地位上,在原邮电部电信总局的积极推动下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法规,随后以V5接口为特征的IDLC(综合数字环路载波)在全国大规模建设,这时的接入网建设几乎全部都是提供PSTN/ISDN电话业务。在这一阶段,我国的接入网发展无论是在标准上,还是在建设规模上都居于世界前列。与此同时,北美和发达国家受互联网的发展刺激,主要是在开放运营竞争的推动下,基于IP的宽带网络迅速扩张,“宽带城域网”这样一个用计算机技术术语描述的网络已被公众接受为公用电信服务网络。宽带接入网的发展也受到特别的关注,而原来ITU-T定义的接入网及其三项功能(传输、复用和交叉连接)已无法适应宽带接入网。直至1999年ITU-T才在Y.123中界定了IP接入网:业务提供商ISP与用户驻地网CPN之间的网络。其功能比PSTN/ISDN的接入网复杂了许多,这也直接导致了宽带IP接入网建设和管理上的困难,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投资者在新世纪之交对一个全新的、重叠的宽带IP网络建设的热情。在国内,宽带接入网同样吸引了大批不同背景投资者的大量资金和目光。此时接入网服务的对象主要还是居民用户。投资者认为,“电子商务”和“网络生存”即将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但是,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经济泡沫的破灭,前期的投资远没有在随后的业务中得到预期的回报,全球的网络运营商在网络的建设和运营上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于是,运营商开始冷静地分析自己的经营策略和用户体系,一方面,人们意识到对居民用户的投资和回报将是长期的,采用LAN圈起的大量荒地,要有五年或更长的耕作期,还要“风调雨顺”;另一方面,对企业用户,却由于其业务量大、服务需求旺盛而日益受到运营商的重视。现在,运营商在网络规划和建设中更关心对新的运营模式的支持、对不同业务的支持,对现有网络资源的利用和投资的增值收益。

本文论及的边缘网络就是针对这一环境给定的一个非技术性描述的网络——公共电信网络的边缘。如果要用现有的技术术语描述的话,边缘网络包括汇聚层网络和接入层网络的一部分或全部,是接入用户的最后一段网络。从价值的角度讲,边缘网络是已有核心网络与大用户之间的商业网络。它强调两点,一是强调大用户,即:企业、院校、政府部门、商业写字楼、宾馆或其他电信运营商等,他们是信息和通信需求最活跃的用户,是运营商客户体系中最有价值的用户;二是重在挖掘已有网络的潜在价值。

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运营商对于网络的认识更多的是从价值,而不是技术的角度去认识网络,特别是对于接入用户的网络边缘。边缘网络就是这样一种业务驱动的网络,主要提供如下业务:

*专线业务:为大用户提供出租电路或带宽;

*业务接入:为接入运营商提供网络接入服务,充当“运营商的运营商”;

*增值服务:提供除网络基础设施以外的增值业务,如提供用户带宽管理、业务管理、接入控制管理及多种方式的计费管理等。

因此,边缘网络是运营商“接入”收入最敏感的网络,并已经成为运营商竞争与争夺的主要领域,它的价值将成为运营商长期关往的焦点。

边缘网络的分析

我们试图通过对核心网络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用户的业务需求、技术的发展、运营模式的变化以及影响投资收益的略本等多个方面的分析,以求发现边缘网络的价值所在。

以太网承载的IP和E1承载的TDM(时分复用)业务将是边缘网络的最主要的业务

Everything over IP公认代表着网络技术发展的方向,城域网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基于IP技术,面向宽带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应用的网络。但目前它的网络覆盖和服务质量还远不能满足许多业务的服务质量和用户的要求(如实时性、安全性等)。同时尽管吉比特以太网技术在城域网上不会成为主流技术,而从网络边缘的最后一段和用户驻地网的技术上看,以太网技术以它优异的扩展性能和低廉的成本,无可争议地成为提供宽带业务的主流技术。

基于TDM的网络虽然在传输突发性数据时效率低下,但是它的业务质量和安全性为企业用户所普遍认同,使传统运营商再度认识到其庞大的TDM网络资源,特别是丰富的2M电路(E1)价值所在,现在许多运营商都在利用运营成本更低的TDM传输网络(而不是DDN网络)为集团用户提供专线服务,解决数据和视频信息的通信。运营商对投资收益的关注必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使TDM网络与宽带IP网络长期共存。

混合或综合的光纤传送接入方案是边缘网的必由之路

运营商的核心网络大都是重叠建设的多种业务网路,如基于TDM的业务网络、ATM/FR和IP网络。ATM技术刚出现时,曾被寄予希望:依赖它建成一个宽带的综合业务网络,但是其自身完美技术的复杂性,在互联网和光纤技术迅速发展的冲击下化为泡影。同时随着经典IP技术在运营服务上的局限性日益显露,宽带城域网的多业务处理和传送网络正成为新的技术热点,只是技术成熟和形成网络规模尚需时日。而连接众多用户的边缘网络对于成本更加敏感,采用重叠方式的网络建设显然不合理,技术上更趋向多种网络和业务的混合/综合提供能力和统一的管理能力。

边缘网络多样化的运营管理要求

在开放的竞争环境下,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网络元素批租和业务外包等多种经营模式的出现给运营商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同时由于边缘网络接入用户的多样性,对网络的运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所有者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运营管理要求,还要为网络承租者提供“可运营、可管理”的能力。不仅要考虑传输链路、端口的管理,根据用户的要求不同,还要考虑业务带宽、用户接入控制、网络安全、流量检测、计费等与运营有关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为自己也为其他运营商提供网络解决方案和更多的业务解决方案,同时带来更多的增值业务和收入。

采用混合网技术的边缘网络建设思路

目前运营商为大用户提供的网络,由于历史的原因比较复杂,几乎覆盖了X.25、DDN、FR、ATM、Ethernet各种技术,以及SDH、PDH、各种业务复用器,甚至大量的“光猫”,连接用户的传输线路也是重复很多,管理上更是问题多多。现在运营商开始规划和设计面向大用户的边缘网络。在对边缘网络进行了上述分析之后,我们提出:以用户的实际业务为驱动,现有网络为资源,快速地提供有价值的用户接入服务,在末端网络上采取成本优势突出的光纤混合网解决方案建设边缘网络。

对于网络边缘或接入网来说,由于网络要延伸到所有用户驻地,网络接入的成本在每线的分摊问题上十分突出,人们都在试图找到一种可以包容各种业务的综合网络解决方案。基于ATM的宽带接入网曾是一个被ITU-T定位为综合业务的理想解决方案,并先后通过了VB5.1/VB5.2接口协议建议,但是随着ATM技术的被否定,而很快退出综合接入的领域,随后,综合业务的宽带接入网几乎没有人再提了。分析其原因,不难发现在技术上,如果在交换和路由层面(二层和三层)上考虑业务(如TDM业务和IP业务)的综合,既要追求统一的交换技术和集中的业务节点,又要保证全程全网的互联互通和端到端服务质量,使得协议和控制复杂化,投资巨大,没有可行性。因此利用SDH的可靠时钟、低时延保证和快速保护倒换机制的多业务城域传输技术成为了新的技术热点。

在提供业务汇聚和接入的边缘网络的问题上,人们更关心业务中的承载复用,而非交换或路由选择,因此,如何有效地提供多业务传输和接入手段是边缘网络最有价值的部分。与业务综合技术相比,混合网技术不考虑在网络高层上的业务适配,而只是通过简单的复用技术实现多种不同的业务在共享的物理媒介(光纤)中混合传输。这种与功能相匹配的技术配置可以使节点设备的成本优势非常突出,同时节省了大量的光纤资源,统一的网络运营管理系统也为运营商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和运营手段。

第4篇:宽带网络运营范文

【关键词】全业务竞争 宽带业务 移动宽带 固定宽带

1 引言

新一轮电信重组已经尘埃落定,原来的五家运营商经过整合成为三家具备全业务运营资质的运营商,自此,中国电信业进入一个全新时代――全业务竞争时代。从国外电信市场全业务竞争的经验来看,全业务产品的捆绑与融合将成为全业务竞争时代的主旋律,而其中宽带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业务基础。在中国,由于历史原因,各电信运营商在宽带业务领域无论是地域上还是规模上都呈现出极大的失衡,为保证全业务竞争的有效性,各电信运营商无疑都将基于全业务运营战略和当前自身的资源现状在宽带业务领域进行重点规划和部署。在国内电信市场全业务竞争“风雨欲来”之际,全面分析各运营商的宽带业务可行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宽带业务在全业务竞争中的关键作用

2.1 全业务竞争的内涵

全业务即英文“full service”的意译,代指基于通信网络实现的所有业务。传统的全业务是指移动通信业务和固定通信业务,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目前全业务所包含的范围越来也得到扩展,主要包括语音通信、数据通信和视频通信三大类,而所谓的全业务竞争则是指具备全业务运营资质的主体之间展开的争夺用户和市场份额的竞争行为。当前全业务竞争的主体主要包括三类:电信运营商、有线电视运营商以及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ISPs),本文的研究将主要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展开。

总的来看,全业务竞争的内涵可以用图1来描述。

图1 全业务竞争的内涵

2.2 宽带业务在全业务竞争中的关键作用

在全业务竞争环境下,各市场竞争主体具备全业务运营资质,同时拥有在所有业务领域提品的能力,各业务领域的竞争都将变得空前激烈。与此同时,各全业务竞争主体还将充分利用其现有的客户基础以及各业务领域产品之间的协同,通过产品捆绑和业务融合来提升自身产品的吸引力,促进与对手的差异化竞争。总的来看,全业务竞争改变了以往分业竞争情景下的竞争边界和竞争层次。

在全业务产品的提供中,宽带业务是其中实现数据通信重要的业务单元,此外,宽带接入成为了低成本的VoIP产品的业务基础,同时宽带接入还是传统电信运营商实现视频通信的关键业务基础,如IPTV、VOD、互动电视以及移动电视等绝大部分视频通信业务都是基于宽带接入来实现的。应该说宽带业务是全业务竞争的灵魂,缺少了宽带业务,全业务竞争将不复存在,而通过全业务产品实现竞争差异化的目的也将难以实现。

在全球领先的全业务运营商的市场竞争实践中,宽带业务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005年,法国电信整合其旗下的固网、移动以及宽带业务,统一使用Orange品牌,随后开始了其全业务竞争之旅。法国电信同时推出家庭无线网关LiveBox,将ADSL调制解调器、以太网、Wi-Fi以及蓝牙等接口整合在一起,组成了统一的无线网络,实现语音、数据和流媒体的三重融合。家庭网关通过宽带接入法国电信的网络,而正是基于这条宽带接入线,法国电信的用户可以一站式地享受到完整的VoIP、宽带上网、IPTV以及FMC等全业务解决方案,也正是这种差异化的全业务融合产品,法国电信不仅保证了宽带业务和视频业务的快速增长,同时还有效保证语音业务的稳定。除法国电信之外,新加坡电信SingTel同样也是通过宽带接入,利用家庭网关Mio Box推出全业务融合产品,向用户提供一站式的PSTN、VoIP、宽带接入、IPTV以及FMC等全业务功能,极大提升产品的吸引力,同时形成了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实现了宽带业务与IPTV业务的迅速增长,同时还保证了语音业务的稳定。

总的来看,宽带业务不仅是全业务竞争中的重要产品组成,同时还是全业务融合产品实现的基础,是全业务运营商参与竞争不可或缺的重要产品以及战略基础设施。

2.3 移动宽带与固定宽带在全业务竞争中的功能差异

按照承载网络的差异,宽带业务又可以分为固定宽带和移动宽带。固定宽带主要是指基于有线方式实现的宽带业务,主要技术包括xDSL、Cable HFC、LAN以及FTTx等,其带宽一般可达数兆甚至数十兆。尤其是基于FTTx的宽带业务理论带宽可以扩展至无限;移动宽带则主要是指基于无线方式实现的宽带业务,主要技术包括2.5G和3G以及超3G等,其带宽从几十K到十几兆,然而由于频谱和容量的限制,移动宽带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带宽的有效性问题,当同一基站范围内同时使用移动宽带的用户规模较大或者业务流量较大时,移动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将大大降低,不仅使用带宽下降,甚至有可能影响到正常通信的实现。

正是基于固定宽带和移动宽带这样的技术特征,它们在全业务竞争中往往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固定宽带具备高稳定性和高带宽的特点,但需要固定线路的覆盖和连接,因此它在固定线路覆盖的区域内可以承担所有的宽带业务功能,如宽带接入以及IPTV和VoIP业务的承载等;而移动宽带具备覆盖广泛和灵活的特点,但是稳定性和带宽性能都难以保证,因此它往往作为固定宽带覆盖范围之外的补充,为有限规模的轻度使用用户提供宽带接入并为低流量业务如移动VoIP、移动电视等提供承载。

3 我国电信运营商的宽带能力及其业务策略分析

正如前文提到的,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我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宽带业务能力在地域分布以及规模上存在较大的失衡和差异。鉴于宽带业务在全业务竞争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在全业务竞争初期,各电信运营商为保证自身的全业务竞争实力,必然加强对宽带业务能力的规划与部署。然而,由于能力基础的显著差异,各电信运营商将各施手段来提升其宽带业务能力。

3.1 中国电信的宽带能力及其可行的业务策略

重组后的新中国电信由原中国电信收购原中国联通的C网资源以及部分原中国卫通的资源组建,其主要的宽带业务能力包括原南方21省市的固网宽带资源,原中国联通覆盖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已经升级到CDMA 2000 1X的移动宽带网络和在北方十省市非常有限的固网宽带接入能力。

从当前的宽带接入资源能力来看,中国电信在南方21省市占据主导地位,目前在宽带接入市场也是占据着绝对的领先地位,然而在北方10省市地区的宽带资源非常少,与此同时电信所购的原联通C网的用户规模和容量也还比较有限。中国电信的宽带能力在南北地域上的显著差异将使得电信不得不在南方市场和北方市场选择不同的宽带业务策略。

在南方市场,中国电信掌握着全业务竞争的主动权,领先的宽带接入能力将助其有效掌控绝大部分的政企用户和家庭用户。参考国外领先的全业务运营商的竞争策略,中国电信将围绕固定宽带接入提供捆绑或融合的全业务产品,利用家庭网关或企业IP PBX等基于IP的交换设备,为用户提供固定和移动、语音、数据和视频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在宽带产品方面,中国电信可能通过固定宽带、Wi-Fi以及3G移动宽带等多种技术以一个账号、一张账单的形势为用户提供完整的融合宽带体验,同时还将经济发达地区和高价值客户聚集区快速升级FTTx网络,以带宽形成宽带业务产品的价值区隔。在宽带承载产品方面,中国电信将快速部署视频业务平台,或通过与广电合作或自行申请业务牌照获得视频业务运营资质,在移动和固定网络上提供IPTV、VOD等视频业务,而VoIP产品则可能由于政策以及市场既得利益等原因短期内不会急于提供。

在北方市场,中国电信则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在全业务竞争中处于弱势的运营商,不仅没有可以依赖的固定宽带资源,移动网络资源也面临着用户规模小、网络容量有限的问题。在全业务竞争中,中国电信在北方市场必须具备全业务产品提供能力,否则不仅无法在高速增长的宽带业务领域分得一杯羹,其有限的移动业务市场也将可能由于对手的全业务捆绑与融合面临快速萎缩的风险。在当前的资源能力现状下,中国电信将尽最大可能获取固定宽带资源能力,结合3G移动宽带,构建全业务服务能力,通过在特定细分市场的优势获得增长的动力。中国电信在新建小区和楼宇将直接新建FTTx宽带接入网络,而在存量市场则可能与有线电视运营商、小区宽带运营商以及PLC电力宽带运营商等各种具备本地接入网资源能力的企业展开广泛合作以获取固定宽带接入能力,然后通过与自身的移动产品捆绑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低成本的全业务产品解决方案。在宽带产品方面,固定宽带和移动宽带捆绑并以一个账号、一张账单、一站式服务向用户提供;在宽带承载产品方面,由于中国电信具备强大的国干网资源,北方用户同样可以高速接入中国电信的视频业务平台,移动和固定网络上的IPTV以及VOD等视频业务同样将提供给中国电信的北方用户,同时只要政策允许,中国电信可能会在北方地区推出与宽带捆绑打包的VoIP服务。

3.2中国联通的宽带能力及其可行的业务策略

重组后的中国联通由原中国联通的GSM网络资源和原中国网通构成,其主要宽带业务能力包括原网通北方10省市的固定宽带网络资源和原联通在部分城市升级的GPRS移动数据网络以及在南方21省市较有限的固定宽带接入能力。新中国联通在北方10省市的宽带资源能力占据主导地位,宽带接入业务市场份额也绝对领先,然而在南方21省市宽带资源非常有限,同时移动宽带网络的规模和容量也相对不够充分。和中国电信一样,宽带能力在南北地域上的差异也必然使得中国联通分南北采取不同的宽带业务策略。

在北方市场,中国联通掌握着全业务竞争的主动权,其优质的固定接入能力使其掌握绝大部分家庭和政企用户。作为主导运营商,在北方市场,中国联通将围绕固定宽带接入提供捆绑或融合的全业务产品,利用IP交换设备如家庭网络和IP PBX等,为家庭用户和企业用户提供固定和移动捆绑、语音、数据和视频融合的综合业务解决方案。在宽带产品方面,中国联通拥有丰富的xDSL固定宽带接入网络、Wi-Fi热点以及新建的基于WCDMA的3G移动宽带网络,为用户提供有线与无线融合的宽带产品将是中国联通最可能的策略,结合一个账号、一张账单、一站式服务等融合的市场手段提供,同时中国联通还会进一步在高价值客户聚集区域部署FTTx,以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提升宽带产品的价值,形成不同定位的宽带接入产品。而在宽带承载产品方面,由于市场既得利益或者政策原因,中国联通可能不会急于推出VoIP产品,但是基于宽带的IPTV以及VOD等视频服务将成为中国联通提供全业务服务需要补齐的当务之急,从国外经验来看,申请牌照独立提供、与广电企业合作或者成立合资公司都是可能的选择。

在南方市场,中国联通面临着和中国电信在北方市场的尴尬,固网宽带资源严重不足,移动宽带能力有限,而一旦缺乏全业务产品提供能力,本就有限的移动业务领域份额将可能快速流失,因此中国联通在南方市场必须快速获得固定宽带业务能力,保证全业务竞争的基础。在新建的小区和楼宇,中国联通将会尽可能地直接部署FTTx网络,而在存量市场上,由于国内目前缺乏LLU(Local loop unbundling)管制政策,中国联通无法共享中国电信的接入网络,因此将可能借助有线电视运营商、小区宽带运营商以及PLC电力宽带运营商等具备本地接入网资源的企业获得固定宽带接入能力,而后与自身的移动业务配合提供全业务产品。在宽带产品方面,固定宽带与移动宽带的融合形成完整的宽带体验将是中国联通提升产品吸引力的有效手段,配合一站式服务的方式向用户提供;而在宽带承载产品方面,只要政策允许,中国联通可能会在南方市场推出VoIP产品,同时基于移动和固定宽带网络提供IPTV以及VOD等视频服务。

3.3 中国移动的宽带能力及其可行的业务策略

重组后的中国移动由原中国移动和原中国铁通合并而成,拥有国内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和覆盖广泛的EDGE移动数据网络,同时在全国各地拥有分布广泛但是规模有限的固定宽带接入能力。新中国移动的宽带业务能力在地域上相对均衡,但是在整体规模上远不如其在南方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国电信以及北方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国联通。尽管中国移动在移动业务领域有着巨大的领先优势,然而在全业务竞争时代,如果不具备强大的全业务产品提供能力,其在移动业务领域的优势可能会被快速削弱,并直接导致中国移动整体实力的下降。因此,对于中国移动而言,快速整合原铁通的固网宽带接入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获取强大的宽带业务能力是其在全业务竞争初期整体策略的重中之重。

无论是在南方市场还是北方市场,中国移动的固定宽带能力都非常有限,而缺乏LLU管制政策的支持,这种能力缺失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补足,中国移动必须广辟合作之道。在新建小区和楼宇,利用刚获得的固网运营牌照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中国移动可以通过新建FTTx实现接入,而在存量市场,中国移动不得不在铁通资源覆盖范围之外广泛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如有线电视运营商、小区宽带运营商以及电力宽带运营商等的接入网资源实现对客户的网络到达,然后结合已有的强大移动业务能力和市场运营能力与竞争对手展开全业务竞争。在宽带产品方面,固定宽带和TD移动宽带的融合以及与强势的移动业务产品的捆绑是中国移动较为有效的竞争手段;而宽带承载产品方面,固定VoIP和IPTV、移动电视等都将是中国移动可能的重点产品,结合移动语音FMS产品、移动增值业务产品等形成丰富的双重打包、三重甚至四重打包产品。

3.4 电信运营商宽带业务策略总结

总的来看,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宽带业务策略都将分南北地域差异化展开,而中国移动的宽带业务策略则将结合其自身优势的移动业务产品进行部署,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面向目标市场提供全业务服务能力,不仅是作为全业务竞争环境下的进攻手段,更是作为传统业务范围的防御。

各电信运营商的宽带业务策略可以用表1来进行概括描述。

4 结语

电信市场的全业务竞争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就目前来看,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如LLU管制政策、VoIP管制政策、三网融合进程以及IPTV牌照发放等影响着全业务竞争的格局和竞争方式。本文仅就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电信运营商参与全业务竞争时的宽带业务策略做出分析,一旦政策因素或管制因素变化,可能会有新的竞争策略产生,因此这也有待更多和更深入的研究来展开。

第5篇:宽带网络运营范文

【关键词】 远程监控 图像存储 视频分发 联动报警

一、视频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1.1系统概述

视频监控业务是由运营商基于有线和无线宽带网络、采用流媒体技术开发的新型网络视频监控业务,它融合了“网络+视频+音频”与一体,可以为客户提供远程监控、图像存储、视频分发和联动报警等多种服务,真正实现了人类远古以来的“千里眼”梦想。

视频监控业务利用运营商无所不在的宽带网络和3G网络,将分散的图像采集点进行联网,实现跨地域、大范围的集中监控、统一管理、异地存储、资源共享,为各行各业的管理决策者们提供了一种先进的管理工具,能够帮助他们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视频监控系统应用范围广泛,凡事需要进行远程监控,图像存储和现场管理的地方,都可以使用“宽视界”平台提供的各项服务。

公安部门:车站、各类市场、娱乐场所周边、交通要道等人流量大,案件多发区域的监控。交通部门:对卡口、收费站、高速路、航道实时远程监控。金融行业:网点、自助银行、自动取款机、金库远程视频监控。环境监测:废物排放出口、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远程监控。水利监控:对大坝、库区、设备实施24小时远程监控、报警录像。民用建筑:商业办公楼、小区、体育场馆和博物馆智能监控。工业监控:流水线、生产现场、车间、仓库的网络视频监控。石油化工:对生产现场、储油罐、输油管道、加油站及周边环境的联网报警监控。

1.2系统工作原理

运营商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由以下部分构成:1、前端采集子系统;2、监控子系统;3宽视界中心服务子系统;4、传输网络子系统。前端采集子系统一般由摄像机和视频服务器组成,摄像机采集视频信号后由视频服务器进行编码;“宽视界”中心平台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视频信息的接收、分发、存储,监控子系统通过“宽视界”终端软件访问中心平台实现监控视频的观看;运营商“宽视界”平台承载于运营商IP城域网上,通过运营商宽带网络或3G WCDMA无线宽带网络即可实现业务接入。

1.3系统实现功能描述

系统运用先进的数字视频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及相关系统和设备,采用实时动态监控、记录查询网络传输、分级控制、授权访问、资源共享等方式,实现对重点单位、重要目标、要害部位等目标的监控,并将监控图像实时传输到平台,通过图像资源的整合、共享,使相关人员实时、清晰、直观地了解现场的情况。

1)实时视频浏览。实现通过网络的实时视频浏览,可以在远程计算机(或运营商3G手机)上实时监控,亦可实现在远程通过解码服务器在监视器、电视墙上观看实时视频。浏览客户端采用C/S架构,可实现对电视墙投放视频的灵活控制。

2)录像存储。运营商“宽视界”平台,可以向客户提供灵活的存储方式,客户可以选择进行中心平台存储的方式,也可以选择前端存储的方式。

3)录像回放。提供方便的录像检索、查询手段,回放模式灵活;回放用户交互界面友好,可以直观地为用户反映所查日期一个的录像资料情况,并可以点取播放。

1.4 “宽视界”建设方案论述

“宽视界”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提供了一个应用在宽带网络上跨地域、跨行业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全面解决方案。

1)平台使用方式。由运营商建立统一的视频监控平台,向客户提供平台租用服务。视频监控平台包括中心管理服务器、中心存储服务器(含磁盘阵列等存储模块),前端视频服务器及网络通信电路等,整个平台均由运营商负责建设和维护。客户只需自行配置客户端设备(如:摄像机、视频服务器显示终端及电视墙)。

2)平台使用方式。1、新建方式。对于原本没有视频监控系统,则可以由运营商公司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从监控前端设备提供和按照调试,以及视频服务器的调测配置,传输线路的提供,以及中心平台配置。客户只需要在PC上或手机安装终端软件即可通过运营商宽带网络实现远程视频监控。2、改造方式。对于已经拥有自己的本地监控系统,但是无法实现网络远程监控,就可以通过对客户原有的监控系统进行改造,在不影响客户原有的系统的情况下,将视频信号通过视频分路器进行分路后,接入宽视界前端视频服务器,利用原线路传输前端视频信号,网络服务器通过光纤LAN方式接入运营商宽带网络,从而接入到“宽视界”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平台。

1.5 “宽视界”观看方式

第6篇:宽带网络运营范文

后向收费,

拓展流量经营之路

当前,整个电信市场已从以传统的话音业务为主的语音时代转变为以数据业务为主的数据时代,话音业务和短信业务趋于饱和也使得运营商的人口红利基本触顶,电信业务重心的转移和市场角色的变化,迫使运营商从传统的话务经营向数据流量经营转型。对于运营商来说,流量就是今后收入的源泉,未来成功的基石。破解利润微增长难题的法宝正是流量经营。

流量经营就是要把运营商管道里的流量和用户的消费需求进行最高效和最精确的匹配,从而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业务体验,同时给运营商带来更高的商业收益。流量经营是运营商未来发展的重点,只有搞好流量经营,运营商才不会沦为纯管道,而搞好流量经营的关键在于商业模式的创新。

电信业传统的盈利模式为前向收费模式,而步入流量经营时代,后向收费的商业模式将越来越普遍。2013年10月,广东移动与广发银行合作,广东移动用户访问广发银行官方WAP网页或客户端进行操作时所产生的一切流量费用全部由广发银行承担,开启了国内运营商流量经营后向收费的先河。

随后,包括腾讯、阿里、新浪微博、网易、搜狐等在内的主要互联网企业,围绕以流量资源作为营销方式,先后与国内运营商们进行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合作。后向收费模式为用户卸下了“资费高”的包袱,给互联网应用提供商带来更多商业机会,同时也给运营商的流量创造了新的价值增长点。

固网宽带业务如何流量经营

相较于后向收费模式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逐渐深入,在固网宽带领域显然远未成气候。目前国内运营商对固网宽带业务的经营基本还是停留在卖带宽速率的前向收费模式。固网宽带业务在技术实现、计费模式、用户习惯等方面都与移动互联网业务有较大区别(见表),是导致宽带业务的流量经营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

是不是宽带业务就无法实现流量经营呢?其实不然。纵观目前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后向经营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向互联网应用提供商售卖“后向流量”,由它们整合自身业务后以“定向流量”方式赠送给用户;另一种方式是与互联网应用提供商进行深度的业务合作,共同为用户提供“定向流量”与特色业务的整合服务,然后进行利益分成。

宽带业务也可以借鉴其经营思路,运营商可以借助其得天独厚的宽带资源优势,通过加强与互联网业务提供商的合作,给宽带用户提供基于业务和应用的带宽保障,从而保障用户差异化的带宽需求。一方面提升了用户体验,另一方面也加深了运营商在宽带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拓展了新的市场空间。

中国电信提出的“智能应用提速”,就是国内运营商对固网宽带业务流量经营的首次尝试。“智能应用提速”对宽带业务首次引入后向经营理念,开启了宽带运营新模式:运营商与互联网业务提供商进行利益分成合作,向宽带用户提供基于应用的差异化、有保障的网络能力,将宽带业务体验直观传递给用户,实现宽带提速价值的直观化和增值化。这样的运营模式给互联网价值链上的三方(宽带用户、运营商、互联网业务提供商)带来了三赢的局面:对于宽带用户来说,只要为自己感兴趣的互联网应用享用高体验付出相应的费用,不用纠结于花高价提升整体带宽;对于运营商来说,针对业务提升的带宽虽然不一定直接从用户那获得了收益,但通过与互联网业务提供商的合作获得了利益分成,且运营商根据业务实际需求开放网络带宽能力,从传统的管道提供者到真正参与了互联网的内容运营,提升了带宽价值;对于互联网业务提供商来说,用户体验的提升必然会提高用户忠诚度、带来付费用户数的增长,大大提升互联网业务竞争力和品牌价值。

中兴通讯STO方案,

助力宽带流量经营

城域网中,BRAS/MSE设备作为宽带业务的接入网关,是宽带运营和管理的基石,宽带业务的流量经营自然离不开它的作用。中兴通讯BRAS/MSE设备上的STO(Smart Traffic Operation)特性可以协助运营商开展宽带的流量经营。STO使BRAS/MSE可以动态地创建、修改、删除每用户每业务的QoS属性及ACL属性,并可以实现基于业务的流量统计,可广泛使用于宽带用户的智能提速、双速网、企业访问互联网控制等场景。

以智能应用提速为例,BRAS/MSE作为智能提速业务的策略执行点,通过COA接口与智能提速平台进行接口对接,智能提速平台对BRAS/MSE动态下发和撤销应用提速模板,每个用户可动态叠加多个应用模板,BRAS/MSE将用户与内容/应用服务器之间的管道即时提速到所需的带宽速率,保障不同应用各自独享指定带宽,且可基于不同应用统计流量使用情况,并将不同应用的统计信息区分上报给AAA或智能提速平台,实现用户后向应用流量的统计分析和计费,为运营商与互联网提供商之间的利益分成提供统计依据。

第7篇:宽带网络运营范文

宽带网络应用业务的发展必然带来对宽带资源安全管理的需求,在宽带网络中不可管理的业务就是不能运营的业务,也是不安全的业务。电信宽带网络的精细化运营和业务流量安全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也是宽带网络运营的必然趋势。

随着宽带网络承载的业务越来越多,各种预想不到的问题纷纷涌来。各种P2P应用占用了大量的电信宽带资源,在增加运维成本的同时,还引起了不少知识产权问题。此外还有非法的网络帐户共享、黑网吧、DDos攻击、蠕虫泛滥等等现象,使得宽带网络流量存在大量的资源安全问题,而所有这些问题也集中反映了宽带电信网络目前粗放运营的困境和宽带业务流量安全管理的困境。

宽带网络上承载业务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使得传统基于包月方式的粗放经营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电信宽带运营和业务安全的需要,适于业务发展的宽带运营模式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其实质就是要求宽带业务从不可管理到可管理,从不安全到安全。作为一个公众性质开放的网络,电信宽带网络的业务安全实质上体现了网络上承载业务的可管理性。

宽带业务流量安全管理的本质

要实现宽带网络业务的安全管理性,首先需要感知网上的各种应用业务,在感知和理解业务的基础上,通过对用户群和其相关流量组合分析,建立相应的“业务用户流量”的业务模型,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和控制策略。除了对于业务流量的感知和理解,对于业务服务质量的保障以及非法流量进行抑制也是业务流量安全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就要求必须实现对于网络上的业务流量进行检测和控制。

宽带业务流量安全主要包括三大要素:流量分类、流量检测及流量控制。要实现对于业务流量的安全管理控制,首先进行流量的分类,流量分类包括地址分类、端口分类等,在此基础上可以对信令协议以及信息报文进行深度检测,从而了解用户的业务使用情况,继而根据不同用户的安全需求策略,实施针对用户的网络流量管控。在三大要素中,后两种要素是业务流量安全的核心。

深度检测(DPI)指的是对用户使用的网络业务应用协议以及信息报文进行解析并深度分析,能够比较深入理解业务流量的本质,从而提供了业务感知的能力,此外,通过应用DPI技术,还能够检测出网络中异常流量情况。例如,通过深度检测可以了解宽带用户使用VoIP电话的情况、P2P业务应用情况、网络中是否有DDOS流量以及Worm流量等,这都为业务流量的安全管理提供了资源保证。

流量控制指的是根据预定的策略实现对用户细粒度的流量管理,在宽带设备上的流量控制策略包括三大类:限流,指定用户可获得的流量带宽,从而进行带宽分配;重定向,把用户定向到某一站点,通常是一些提示或安全资源站点;阻断,实际上就是限制用户接入,例如通过发TCP RST报文使得用户断线。

业务流量安全管理的实现

通常流量分类通过单独的设备来提供,在接口匹配时,通过分光即可实施。而对于报文的深度检测和流量的管控,在实现上可以放在同一个设备上,也可以分别部署在分离的两个设备上。在部署上,这些设备既可以直接和网络设备串接运行,也可以与网络设备并联,做旁路处理。

由于DPI通常要求对流量的应用层做分析,业务DPI技术的应用实现就需要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如果串接在电信网络上,在实时业务越来越多的情况下,DPI分析检测导致的时延必将会严重影响网络的服务质量,而且可能造成单点故障。基于这种考虑对于业务流量检测来说,镜像或者分光方式的旁路模式应该更适合对运营网络流量的深度检测。

第8篇:宽带网络运营范文

关键词:Ka波段;卫星通信;运营模式

1引言

发展Ka波段宽带卫星通信是卫星通信行业适应C、Ku频率和轨位资源日渐匮乏,以及信息网络宽带化、多媒体化总体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当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Ka宽带卫星通信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但是在亚洲地区,特别是我国国内,目前还缺乏成熟的运营经验和应用模式。因此,在我国资助中星16号Ka宽带卫星通信投入运营之前,对Ka宽带卫星通信进行运营模式研究显得格外重要。

2国外较成熟的运营模式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Ka频段宽带通信卫星技术发展较快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产业链各个环节不断完善,宽带卫星运营商正加紧抢占全球市场,呈现大举进军全球商业市场的局面(见图1)。目前,国际上宽带通信卫星系统的运营模式可以归结为两种,即封闭式和开放式商业运营模式。

2.1封闭式商业运营模式

封闭式商业运营是由一个实体公司来运营卫星、构建关口站、采购地面终端,再直接或通过合作伙伴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根据用户的不同,封闭式的运营又分成垂直一体化的模式和批发分销两种不同的子模式。(1)垂直一体化运营模式垂直一体化模式是指卫星运营商通过运营Ka卫星或租赁Ka卫星容量、管理和运营地面网络/网关基础设施,直接面向终端用户提供Ka卫星服务并收取相关费用,就宽带接入业务的服务对象而言,其是一种是直接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BusinesstoCustomer,B2C)的模式(见图2)。在垂直一体化模式下,卫星运营商本身就是一个ISP,拥有最终用户,其需要为用户提供一个完整的业务支撑系统(BSS),适用于用户规模大、市场性质较为类似的国家和地区。(2)分销批发运营模式分销批发运营是指卫星和网络都由一家公司来建设和拥有,但它并不直接提供服务,而是将服务批发给本地的分销商,如ISP、电信运营商、VSAT公司、DTH运营商等企业,利用它们的市场渠道和营销网络来向用户提供本地化的服务,是一种向企业用户提供服务(BusinesstoBusiness,B2B)的模式。在分销批发模式下,宽带卫星运营商负责卫星、关口站及终端系统的建设。适用于市场相对分散的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

2.2开放式商业运营模式

开放式商业运营模式,是指宽带卫星运营商将物理带宽出售给各个服务提供商(“MHz”模型),由服务提供商自己建设关口站及其他地面设备系统,开发业务支撑系统,完成组网,并将Mbit/s通过分销渠道或直接销售到最终用户(见图4)。这种模式下,宽带卫星运营商减少了与服务业务相关的风险,其自身重点为其核心任务,即运营卫星。这种商业模式下卫星运营商只负责卫星运营,服务商则负责提供本地服务。开放式商业模式也存在虚拟运营商模式和独立运营模式两种不同的子模式。(1)虚拟运营商模式这种模式下,服务提供商虽然仍需要使用卫星运营商的基础设施(卫星和网关设施)提供服务,但其具备网络设施的运营权力,可以依据用户需求自行设定服务类型和级别,所以也称为虚拟运营商。而且不同于分销批发模式,服务提供商可以基于此开辟多样化服务,避免了恶性竞争的发生(见图5)。(2)独立运营模式这种模式下,宽带卫星运营商减少了与服务业务相关的风险,其自身重点为其核心任务,即运营卫星。并按照自身的业务需求、客户类型、Hub技术对服务进行包装,同时可以自定义服务级别,自主选择网络设备,服务商除了不运营卫星以外,负责所有的服务提供(见图6)。

2.3典型地区卫星宽带商业运营模式分析

(1)欧洲地区商业运营模式分析在欧洲地区,一方面,欧洲市场相对分散,欧洲各国语言和政策上的差异要求卫星宽带运营商采用批发分销的模式,通过当地服务分销商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从事卫星宽带容量的批发。另一方面,宽带网络的市场特点是地面网络和卫星网络呈现一种竞争关系,因此电信运营商通常不会担任卫星ISP的角色。基于这种市场特点,欧洲的宽带卫星公司通常均采用批发分销的运营模式,如Astra2Connect公司、阿万蒂公司和Tooway公司。

(2)北美地区商业运营模式分析在北美地区,宽带卫星市场由休斯网络公司(Hughes)和卫讯公司(ViaSat)两家运营商所主导。在北美市场,两家公司通过与一些运营商签订合作协议,具有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和网络,基本都属于垂直一体化的模式。如在美国,由于国土面积辽阔、市场规模大的客观条件适合发展垂直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其宽带卫星的运营模式基本都是垂直一体化的运营模式。

(3)亚洲地区商业运营模式分析在亚洲地区,卫星公司主要考虑市场的分散和监管障碍,需要在相应国家和地区建立当地服务提供商,采用的是批发分销商运营模式。如泰国IPSTAR公司在亚洲市场最开始采用封闭的运营模式,与合作伙伴销售Ka卫星业务。在经历了2009年的市场增长下降后,根据亚太地区的市场情况,IPSTAR转为了开放式的运营模式。

3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在国内运营的分析

3.1运营模式优缺点

对比表1为封闭式和开放式运营模式在设备兼容性、吞吐量、链路设计、用户支撑体系要求的对比表。

3.2选择运营模式的考虑因素

在选择运营模式时,需要考虑运营模式与设备兼容的因素:(1)封闭运营模式下吞吐量利用率高,收益高但风险大,设备很难兼容。(2)开放运营模式下收益低但风险小,收入有保障,与传统卫星设备兼容好,灵活性高。

3.3系统运营模式选择建议

未来我国宽带通信卫星系统运营可采用多样化的运营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可面向虚拟运营商(VNO)或互联网业务提供商(ISP)进行流量批发。(2)可直接面向用户或渠道分销商。(3)用户可以按带宽(MHz)租用,单独使用某一频段,租用或购买调制解调设备,在卫星运营商关口站进行托管。(4)商业领域的合作伙伴也可以另建适合其应用的地面通信系统。由于目前大多数Ka宽带系统中,星上馈线链路波束位置固定,故其关口站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客户如果选择自己建设关口站,其关口站的地理位置也是受限的,因此我国宽带卫星的商业运营模式应重点考虑封闭式运营。此外,为培养和发展专业的卫星ISP建议我国关口站的软件硬件应能够同时支持批发分销及垂直一体化两种运营模式。

4结束语

第9篇:宽带网络运营范文

【关键词】10G EPONFTTHFTTBFTTO移动回程

一、引言

宽带网络是未来的电信运营商赖以生存的根本,国内电信运营商纷纷大力推动光纤网络的骨干网和接入网的建设,这加速了“光进铜退”的步伐,并推进了光纤接入网模式及PON技术的规模应用,促使了PON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不断下降。国内电信运营商根据自身特点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光纤接入技术,主要是EPON技术和GPON技术两种。

本文主要针对EPON技术,通过分析10G EPON在全业务运营下的不同场景:FTTH、FTTB、FTTO和基站回程中的应用,给出了未来10G EPON接入网的组网模型,并对1G EPON向10G EPON的平滑升级也进行了研究。

二、10G EPON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分析

2.110G EPON在FTTH场景下的应用

由于在新建楼盘和别墅区,用户对体验带宽的需求量较大,用户的等级也较高,对于这类用户主要是采用FTTH的形式组网,图1是FTTH场景下的网络结构示意图,10G EPON网络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上下行对称,均为10G,另外一种为非对称的模式,下行为10G,上行1G。预计未来几年FTTH给用户提供的带宽将会普遍达到20~100M,1G ONU完全能够达到这个要求,所以在未来10G EPON FTTH组网方案中还是会以非对称模式为主,分光比将会是1:64甚至是1:128。

2.210G EPON在FTTB场景下的应用

随着个人视频,高速互联网3D游戏和高清晰电信服务需求的迅速增长,国内的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以及中国联通都为用户拟定了20~100M的传输带宽。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有的1G EPON FTTB的规划显然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10G EPON最适合用于有高带宽需求,高密度用户以及高分光比下的应用,FTTB无疑是最符合这些要求,网络结构图如图2所示。

在国内宽带用户中,ADSL用户占有极大的比例,因此有大量的终端铜线资源可供利旧。在未来的10GEPON组网应用中,如果能够很好的利旧这些铜缆资源,将会大幅的降低成本,很容易为运营商和广大用户所接受,从而能够迅速大面积有效的推进10G EPON网络的建设。VDSL2使电信运营商能够通过铜缆电话线提供诸如高清电视,视频点播,高速宽带上网以及VoIP业务,而且VDSL2标准能够达到上下行均100M的速度。因此,10G EPON采用FTTB方式组网,然后在MDU上混插VDSL2单板,将ADSL2的Modem升级为VDSL2的Modem,即可充分的利旧现有的铜缆资源,实现带宽的全面提升,如图所示。在不久的将来10G EPON应用最为广泛的将会是FTTB,而FTTB和VDSL2无疑就是“黄金搭档”,它们共同构成了10G EPON的最佳应用场景!

2.310G EPON在FTTO(光纤到办公室)场景下的应用

在FTTO的运营方式中,运营商主要针对政企和集团客户,网络结构图如图3所示,利用10G EPON可以实现开放的All-in-One的一站式企业业务集成方案,可以为政企用户提供包括语音业务、高速上网业务、IPTV等在内的基本业务和包括视频会议、企业安全服务、企业邮箱、云计算在内的增值业务。目前政企和集团客户对高带宽的光纤接入的需求是比较大的,其中的主要用途在于用于实现高速企业互联网连接和企业数据传输。而且对于大部分的政企的客户而言,分支结构互联和数据传输时高带宽接入的最重要的需求,传统的1G EPON接入很快就会出现带宽的瓶颈,而10G EPON无疑能够很好的满足政企客户的这些需求。

根据不同的用户,FTTO的ONU能够提供不同的接口。对于大型企业,需要提供1~2个GE口,4~8个POTS口用于满足网络连接的需求,如果用户是中小企业,择需要提供1~4个FE口,4~8个POTS口。通过ONU,用户可以直接连接INTERNET,也可以通过VPN连接总部或者是分支结构。由于政企和集团客户带宽需求较高,上下行均为10G的对称业务所占的比重很高,同时需要启动Type B/C的保护,保证业务不中断。

2.410G EPON在移动基站回程中的应用

在PON网络规模应用之后,利用10G EPON承载基站回程,能够很好的解决基站回传,WLAN接入所需的带宽持续增长的需求。同时还能够大幅的节省光纤和端口资源,有效的节省移动回程的运维费用。

10G EPON在移动回程当中的应用主要有两种,一是热点地区的WLAN接入,二是3G/4G的基站回程。目前讨论最多的也是在3G/4G的基站回程当中的应用,其组网的大致思路是:10G EPON网络作为承载网络的接入层,替代部分的MSTP或者是PTN网络,单光纤延伸通过ONU接入基站。基站通过1588消息或者是1pps+TOD接口,从ONU 时钟频率和时间同步,网络结构图如图4所示:

对于即将大规模部署的LTE网络,由于其具有高带宽、全IP化的特点,基站的密度非常高,很适合采用PON网络来承载。EPON承载LTE基站的组网与IP化基站的承载类似,可直接承载LTE业务。

2.510G EPON对全业务运营的支持

目前对于三大运营商而言已经进入了全业务运营的时代,全业务运营的重要特点就是移动化和宽带化,而且运营商需要对现有的网络进行升级和融合,在此环境下全业务接入网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未来的全业务接入网需要承载数据、视频、语音和移动基站回程等等多种业务,而10G EPON的出现正是由于这些业务(尤其是视频业务)的不断丰富,对带宽的要求的不断提高来推动的,如图5所示为全业务运营时的系统图。

10G EPON所支持的FTTH、FTTB、FTTO、移动回程等各种应用场景,能够很好的承载语音、数据、视频、企业接入以及移动基站回传等业务,帮助未来的运营商迅速的完成网络部署和大面积的区域覆盖。同时还能够支持对业务和用户灵活的管理,有效QoS保证,高质的差异化服务。

三、结束语

随着个人视频、高速互联网游戏和高清电视等服务需求的迅速增长,用户对宽带服务的带宽需求也急剧增长,并且在未来的全业务运营融合的网络中,10G EPON由于其高带宽、多业务的支持、对用户和业务灵活的管理、端到端QoS的保障以及多种ODN管理检测手段等特点,必将大施拳脚为广大宽带用户提供高品质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钱钢,叶志军,秦哲. 基于EPON的配网通信技术研究[J],2013(18)

[2]王会义,陈海嫦. 40Gb/s长距离光纤传输系统的残余色散影响研究[J],光通信技术,2012(11)

[3]陈烈辉,左健,任艳. FTTX ODN网络规划与建设研究[J],广东通信技术,2006(9)

[4]刘东文,王会义,谢桂月.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级联光放的研究[J],光通信技术,2013(5)

[5]王庆,胡卫,程博雅. 光纤接入网规划设计手册[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8)

[6]马信忠. FTTX开启全业务运营接入新篇章. 电信技术,2009(8)

作者简介:

易祖洋:硕士,现任职于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传送网规划、设计和PON网络方面的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