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一岁宝宝的教育范文

一岁宝宝的教育精选(九篇)

一岁宝宝的教育

第1篇:一岁宝宝的教育范文

说来复杂。其实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三方面:一,纠正爸妈错误意识:二,“理财”也要“理才”:三,带着宝宝一起理财。

纠正爸妈错误意识

一般来讲,三岁以内的宝宝对金钱的概念都很迷糊。因此,压岁钱理财应该是由爸爸妈妈一手包办的。但所谓“三岁不早,六十不老”,理财无长幼。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对钱产生了概念性的认识,宝宝很早就能意识到那些花花绿绿的纸片能够换来糖果和玩具,因此,对于宝宝来说,压岁钱已不再是简单的“金钱”了,更应该成为教会宝宝理财的“好资金”。爸妈可以借收到压岁钱的时机,教孩子区分各种面额的钞票,并灌输一些理财的概念。接下来看看几种常见处理压岁钱的方式,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也不妨对个号入个座。

爸妈没收型

爸爸妈妈怕宝宝乱花钱,养成不好的习惯,因此宝宝每年的压岁钱全部上缴,由爸爸妈妈统一管理。由于我们的宝宝都还小,因此相信很多家庭都是这样做的,而年轻爸妈也会顺理成章的认为,宝宝还小,不会懂得支配压岁钱的。其实宝宝的自主意识从两三岁就已经开始了,在他的意识里压岁钱本来是给自己的,结果却变成爸爸妈妈的,小小的叛逆心理也就产生了。因此,小编在这里对“爸妈没收型”持保留意见。

宝宝放任型

希望尽早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让宝宝自己打理压岁钱。对于较小的宝宝来讲,这种做法是最少见的,但当下也有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会大胆地采取这样的方案。不过,由于宝宝还太小,还没有自己做主的能力,对所谓“花钱”的概念尚且不是很清晰,更谈不上“理财”了。因此,尤其对于小孩子的家庭,小编这里是坚决反对“宝宝放任型”的。

爸妈辅导型

一方面,提醒宝宝“这个压岁钱是你自己的”,爸爸妈妈希望你能自己来支配;另一方面,当宝宝开始打自己压岁钱小算盘的时候,爸爸妈妈给出正确的引导,起码要知道宝宝想把钱花在哪里,和孩子一起做主,商量着来。这样对于六岁以下的孩子,本质上还是爸爸妈妈在帮着支配压岁钱,不过却让宝宝在压岁钱运用的过程中早早地体会到了“理财意识”。所以,小编我在这里不得不赞一下“爸妈辅导型”了。

“理财”也要“理才”

“理财”不仅仅意味着投资,只要用在了合适的地方,哪怕是不起眼的小事,同样能够发挥惊人的作用。小编拙见一下,支上两招:

投资孝心和爱心

带宝宝一起拿出100元压岁钱捐给希望工程,获得的回报是培养了宝宝的爱心;教宝宝将压岁钱留出50元,然后为父母、爷爷奶奶购买礼物,获得的回报是培养了孩子的孝心。表面上,这些投入并没有让压岁钱最大限度地增值,但是通过培养宝宝的爱心和孝心,实际上让宝宝在潜移默化中成长,这样的回报是远远高于投的。

和宝宝合作投资

随着宝宝的成长,需求也会有越来越多:三岁想要玩具模型,四岁想要摇摇乐,五岁想要电动车,六岁想要钢琴。因此,父母不妨和宝宝一起合作购买这些商品,虽然宝宝个人参与的钱不需要太多,但正是要他们投入了属于自己的钱,才能让他们明白“把钱花在刀刃上”的道理,也让他们了解到这些东西的来之不易,使用起来自然会更加珍惜。

带着宝宝一起理财

俗话说得好: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所以,带着宝宝一起,把钱投出去。这样既从小培养了宝宝的理财意识,同时看着手中的资金增加,也让宝宝感受到了理财的乐趣。经过谨慎地选择,小编向大家推荐三条长远道路来利用这笔压岁钱:教育储蓄、购买保险、基金定投。

教育储蓄

打理压岁钱最适合的当属教育储蓄,一来利率优惠,零存整取的存法,整存整取的利率;二来免征利息所得税。不过这种教育储蓄是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才可以开立的,因此年轻的爸爸妈妈想要搭上这趟顺风车恐怕还要等一下。不过,如果压岁钱数额较大,也可以在银行存成定期储蓄,这也是一种教育投资。

再从投资的稳妥性来说,用压岁钱购买国债是最合适不过的。此外,也可以用“压岁钱”给孩子购买邮票、纪念币、字画这些兼具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的物品,这样不但能培养宝宝对人文艺术的良好兴趣,等宝宝长大用钱的时候,变现的收益也会高于普通投资。

购买保险

直接用压岁钱买保险,对家长来说是个省事的办法,可以达到理财和保障兼得的目的。目前市场上,针对儿童的保险主要有两种:保障型主要解决儿童的医疗问题,同时也提供意外保障;教育型主要是为子女准备不同成长阶段的教育基金。无论是换取健康保障还是储蓄教育基金,买保险同时也是一种理财。

第2篇:一岁宝宝的教育范文

A 每个孩子说话的时间早晚不一样,很多家长一听别人的孩子都会说话了,就着急了。事实上,有的孩子说话稍微晚一点,是因为语言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家长对此急不得。在此期间应该帮助宝宝多积累语言素材,家长要多跟宝宝说话,给宝宝营造观察家长发音、理解词汇意义的机会。这样做有利于发展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Q 宝宝1周岁,非常霸道。跟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总是要抢小朋友的玩具;玩滑滑梯的时候,会推开小朋友。教育过她好几次,还是没什么效果。要不要对宝宝采取更严厉的方法?

A 1岁宝宝的思维还处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在交往中还学不会等待、轮流、谦让、合作等规则,家长只对孩子说教还不行,还要帮助孩子把玩具还给别人或者把孩子抱离争执现场。不要指望教育过几次,孩子就能记住,更不能采取严厉的态度呵斥孩子,孩子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要想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就需要家长不厌其烦地一边用语言进行教育,一边用行为进行引导。持之以恒的良好教育伴随着孩子心智发育的成熟,才会促进孩子的进步与成长。

Q 宝宝两岁多的时候经常吃手指,教育他以后,有一段时间不再吃手指了。现在快3岁了,又开始吃起手指来。怎么长大了反而会重复以前的坏习惯呢?

A 3岁的孩子吃手是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有的宝宝是无聊时的行为,有的宝宝是模仿别人的行为,也有的宝宝是产生心理压力或情绪困扰时的不自觉行为。家长见到宝宝吃手,应该用简短的语言告诉宝宝:“吃手不卫生,不可以吃手。”把孩子的手拿出来,然后递给他一个可以握在手里的玩具。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比较适合低龄宝宝,不宜吓唬孩子或者打孩子的手。平时多与孩子做游戏,减少他寂寞无聊的机会,让他的活动充满乐趣,是矫正吃手的有效策略。

第3篇:一岁宝宝的教育范文

关键词:年龄;关键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5-266-01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虽然孩子都在接受教育,这教育的质量可就大相径庭了,正像大学中既有哈佛牛津、北大清华等名牌学府,也有不计其数的杂牌学校;既有知识渊博的知名教授,也有误人子弟的江湖术士一样。

一、做孩子的朋友,去爱护他们

正常的宝宝从一出生开始,就会凭借自己与生俱来的感知能力去看、去听、去闻、去模仿、去记忆,只要家长不把他圈起来,孩子学习的冲动我们拦都拦不住。两个月的宝宝就会转动头和眼睛跟踪走动的人,不到半岁的宝宝听到声音就会找寻声源,一岁的宝宝看电视你若关掉他就闹,两岁的宝宝最喜欢帮妈妈扫地洗碗……孩子每时每刻都在调动自己的智慧吸收新知识,这也是早期教育。

可是这么小的孩子却又那么多的东西要教,家长如何下手呢?首先就要了解和掌握儿童发展的规律,现代儿童心理学众多的研究让我们对宝宝有了更丰富和深刻的理解,这里面有一些是家长容易认识的,比如运动能力的发展是从上到下,所以先教抬头,然后翻身、坐、爬、站,熟练后再联系走、跑、跳,但如果倒过来先走先爬然后再学坐,就违反了规律,就会令孩子的发展出现问题。动手、语言、认知、交往等等能力的发展也都各自的规律,家长应该用心学习并按照规律办事。

宝宝另外的一些能力相对比较抽象,它们更像一种素质,比如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素质对孩子的发展同样发挥着重要的和长期的影响,其中的规律对非专业人士来说,掌握起来相对较难一些,这时就体现育婴师在家庭早期教育中的作用了,同时家长也可以多在一起切磋交流,必要时可以经常向专家请教,以免影响孩子发展。

二、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区分教育

早期教育除了遵循共同规律,还要特别重视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也就是因材施教。比如有的孩子天生活动量高、运动能力强,有的则耳聪嘴巧天生的语言大师,他们的“教材”和教育方法就不能互相照搬。动作能力强的应注意动中求静,先进带动后进促进能力全面发展;语言能力强的则可以更多通过交流和提示的办法引导宝宝向前发展。

奥地利习性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劳伦斯最早发现了印制现象。他观察到出生后几个小时的小鸡、小鸭会追随它们第一次见到的移动物体,无论那是母鸡、母鸭还是劳伦斯本人,但如果生后最初的1―2天没有遇到追随对象,它们就丧失了这个能力,再也不会去追随谁了。劳伦斯据此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人类幼儿同样存在类似的关键期现象,也就是很多能力必须在特定时期得到环境帮助而获得发展,错过了这个时期就会影响发展的水平,甚至失去发展的可能。

所以掌握幼儿发展的“关键期”充分利用这个“关键期”对幼儿进行必要的教育至关重要。但是相对于教什么,怎么教是更深的学问。教材是死的,老师是活的,就像送孩子上学一样,同样的一套教材,家长总是千方百计的让孩子上好学校找好老师,因为粮食出高徒。作宝宝早期教育的良师,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始终走在宝宝前面,提前一步引导他充分发展。教宝宝最重要是提前一步,提前得太多会让宝宝感到压力,甚至造成伤害。始终走在宝宝前面,不断地激发孩子的潜能,就能让他获得充分的发展。

2.一定要用引导的方式而不是灌输的方法。早期教育既是教能力,更是培养素质,引导的方式可以发挥孩子的主动性,让他真正提升本领,而灌输则只是提供了一些智力素材。

第4篇:一岁宝宝的教育范文

出生~1 岁

让宝宝理解并接纳自己的性别

伴随着宝宝出生的喜悦,父亲母亲对宝宝的性别教育和生命教育也随之开始。

大自然赋予孩子天生的性别差异――男孩或者女孩,父母在宝宝出生的时候就要充分接纳宝宝的性别,你的一声声“儿子”和“女儿”的呼唤就是在对宝宝进行性别教育了。

宝宝从你的语气、眼神中感受到父母喜欢我这个活泼的小女孩,或者是喜欢我这个调皮的小小子,对于性别的认同也由此开始。宝宝了解自己的性别,并认同和接纳自己的性别就迈出了性别教育的第一步。

1~2岁

轻松、自然地告诉宝宝正确的身体部位

利用洗澡、按摩的时候对宝宝进行性别教育

给宝宝洗澡和按摩的时候是教给宝宝身体部位的良好时机,轻轻地抚摸宝宝的每一个身体部位,然后温柔地告诉宝宝各身体部位的名称。在告诉宝宝、和外阴的时候要和说宝宝的鼻子、嘴巴一样自然,实际上,孩子确实是这样认为的,你越是遮掩,孩子才越是好奇。

告诉宝宝身体部位时,态度比叫法更重要

在对宝宝进行性别教育的时候,要记住,态度比叫法更重要,态度越尊重,越轻松、自然就越好。在具体名称上要遵循科学的原则,但是不必过于拘泥,男孩子的生殖器叫做或者“小”都是可以的,就像孩子有一个学名和有一个乳名一样自然。

在游戏中进行性别教育

游戏也是对宝宝进行性别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比如找不同国家、不同肤色和不同发型的宝宝图片,让宝宝来判断是男孩还是女孩,渐渐地,宝宝会学会通过发型、服饰来判断他人的性别。

2~3 岁

正确解释宝宝提出的形形的问题

正确回答宝宝提出的性别问题

2 岁以后的宝宝好奇心越来越强,并且开始频繁发问了,比如:“这是什么呀?”“我为什么不能像弟弟那样站着尿尿啊?”“我的小哪里去了?”面对宝宝的种种发问,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保持尊重的态度,尊重宝宝提出的任何问题并科学而生动地回答宝宝。比如告诉宝宝女孩和男孩的生殖器长得不一样,男孩子长着小,站着尿尿不会尿到裤子上,而女孩子没有小,所以女孩子要蹲着才不会尿到裤子上。

宝宝总是动自己的生殖器怎么办?

很多宝宝会在一段时间内喜欢动自己的生殖器,这是宝宝的好奇心所致,也是心理学上所讲的“生殖器期”的一个自然表现。遇到这种情况,首先父母要关注宝宝是不是不舒服了,也许宝宝穿的内裤比较紧,或者是生殖器有发炎的情况。其次,有可能是这样的行为让宝宝觉得很舒服,这也无可厚非,但是要让宝宝知

道这样的动作很不卫生。这个时候,父母不要厉声斥责,这样只会起到强化的作用,可以试试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宝宝关注其他的活动。随着发展,大多数宝宝这种现象会自行消失。

告诉宝宝,这是他的专属小秘密

在这个年龄段,父母应该告诉宝宝,宝宝的生殖器属于宝宝的隐私,是宝宝自己的小秘密。不能让别人看,也不能让别人动,当然,宝宝也不能去动别人的生殖器。然后就不要过多地关注这个行为了。

3~6 岁

生命与爱的教育

利用图画书对孩子进行生命和爱的教育

3 岁以后,孩子的发问会更多,父母也会觉得更难以应付,利用图画书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式。比如一些简单的科学书籍上,会对宝宝从哪里来的有科学而生动的解释,宝宝会在形象的图画书中明白各种动物都有不同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共同孕育了宝宝。

通过过家家的游戏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

宝宝过家家的过程父母不必介入太多,不过可以暗中观察宝宝对于性别的理解,比如,当宝宝演爸爸妈妈,王子和公主以及结婚的时候,就是对宝宝进行性别引导的恰当时机。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可以算做性别教育的最高层次,随着孩子情感的发展,爸爸妈妈可以对宝宝渗透爱的教育,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特别相爱才会结婚,也只有爱才能衍生出生命,父母在生活中相互关爱,相互照顾都是爱的表现,宝宝在生活中也要学会关心和照顾别人,爱情是需要承担责任的,真正的爱情需要宝宝长大以后才能承担。

小链接

有些品质,不属于某个性别独有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各种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当女孩比较勇敢、果断,当男孩比较细心、周到的时候,他们在情绪管理、适应能力以及学业成绩上都表现更优。这种突破传统性别定势的教育,是当今性别教育中的一种趋势,要从小开始。

玩具选择上可以双性化

在给宝宝选择玩具的时候,要在遵循宝宝喜好的基础上,更趋于双性化,比如女孩子除了买布娃娃、过家家的玩具,要多加入一些车、武器或者是修理之类的玩具。男孩子除了球、车以外也可以适当加一些毛绒玩具,或者小动物等,培养孩子的耐心和爱心。

服饰选择上可以更多样

比如女孩子不必总是小裙子、小靴子,适当地多穿休闲服、运动服,也是给女孩子们传达一种信息:你要随时准备投入地玩、动手操作。

游戏选择上可以少些定势

游戏的双性化就更有必要了,比如女孩子可以多跟父亲一起玩一些刺激的游戏,男孩子则可以坐下来玩一些穿珠子、照顾宝宝的游戏。

第5篇:一岁宝宝的教育范文

【关键词】家庭教育;城市;0-3岁婴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09)12-0049-05

家庭教育是家庭内在的固有的基本功能之一。为提升我国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质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单位)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2003]13号)中明确要求,幼儿园要“为0~6岁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务”,实现“全面提高0~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的总目标。基于此,我们对武汉市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调查方法及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自编《武汉市教科院城市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现状调查问卷》,问卷设计多为单项选择,个别题为多项选择。课题组于2007年6月~2008年1月期间随机抽取武汉市5个中心城区(武昌、江岸、洪山、口及武钢)和两个新城区(江夏、东西湖)的125所幼儿园中的托班和亲子(班)的0~3岁婴幼儿的主要教养人进行问卷调查。实发问卷3480份,回收有效问卷2930份。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二、结果与分析

(一)城市0~3岁婴幼儿家庭的结构特点

家庭结构对0~3岁婴幼儿的家庭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家庭结构主要包括:两代、父母双全的核心家庭;三代、父母双全的扩大家庭;三代、父母一辈有两个或以上家庭的联合家庭;单亲家庭;其他家庭。本次调研发现:两代、父母双全的核心家庭和三代、父母双全的扩大家庭为武汉市0~3岁婴幼儿家庭的主要结构,各占42.3%和41.2%。这表明,在孩子处于0~3岁年龄段时,家庭结构正悄然发生改变,三代同堂的扩大家庭明显增多。[2]为此,我们特意组织了部分家长进行访谈,发现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其一,年轻的父母以第一代独生子女居多,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较高。自主意识较强,但社会竞争压力大,照顾孩子精力有限,但又希望能按自己的想法教育孩子,因此,许多本已独立生活的年轻夫妻选择带孩子一起回归祖辈家庭。其二,有些第一代独生子女成家后依然对父母具有很强的依恋,怕自己对孩子照顾不周,因此依赖祖辈家长教养孩子。其三,祖辈家长退休后生活比较单调,心疼孩子和孙辈,主动要求照顾孙辈。可以说,第一代独生子女所建立的核心家庭比较“缺乏独立性和比较脆弱,在实际生活中迫切需要外来的支持和帮助,而夫妇双方的父母则是最直接可靠的资源”。

然而,在三代同堂的现实环境中,家庭内部关系发生了本质变化,由核心家庭的横向夫妻关系为主转变为扩大家庭的纵向亲子关系为主,家庭成员人际关系比较复杂。由于年轻父母和祖辈在年龄、精力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容易在教育思想、教育方式上出现矛盾。在“因为宝宝与家庭成员发生冲突”的调查中发现,总是发生冲突的家庭占11.8%,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占68.5%。

(二)城市(0~3岁婴幼儿家长的家庭教育价值观

家庭是0~3岁婴幼儿接受早期教育的重要场所。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质量的高低,与家长的家庭教育价值观密切相关。家庭教育价值观是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根本看法,包括教育观、儿童观和人才观等。

1 教育观

教育观即家长对0~3岁婴幼儿进行家庭早期教育的根本看法。在本次调查中,有59.8%的家长认为家庭早期教育对0~3岁婴幼儿的发展有“非常大的作用”,24.6%的家长认为“有点作用”,14.2%的家长则表示“说不清楚”,还有1.4%的家长认为家庭早期教育对于0~3岁婴幼儿而言没有作用。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仅有一半的家长充分肯定家庭早期教育的作用,这与我们的预测存在一定的距离。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已经为生物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大量研究所证实,为何还有如此多的家长对其持怀疑态度呢?笔者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在本质上存在偏误,趋于急功近利地开发0~3岁婴幼儿的各项潜能,没有认识到0~3岁婴幼儿家庭早期教育的效果具有延迟性和周期长的特点。也有部分家长认为,0~3岁婴幼儿应以营养和护理为主,不必强调教育成分。还有少数家长从自身成长的经历出发。认为树大自然直。如有位父亲说:“我从小生活在农村。没接受过什么早期教育,不也一样成才了吗?”

2 儿童观

儿童观即家长对0~3岁婴幼儿的根本认识。在关于“宝宝在家庭中的地位”的调查中,41.5%的家长能客观地认识到“宝宝是平等的独立个体”,有39.4%的家长认为“宝宝是家庭的中心”。还有19.1%的家长认为“宝宝是成人的一切”。总体来看,0~3岁婴幼儿在家庭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部分家长忽视了0~3岁婴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普遍存在过分重视、过度保护和溺爱等家庭教育误区。

3 人才观

人才观即家长对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培养目标的根本定位。在“你希望宝宝将来成为哪类人才”的调查中,家长的选择依次为“快乐的人”(19.4%)、“有能力的人”(16.5%)、“品德高尚的人”(16.3%)、“对社会有用的人”(14.7%)、“会生活的人”(11,7%)、“事业有成的人”(9.4%)、“伟人”(8.3%)、“普通的人”(3.3%)。数据显示:家长对0~3岁婴幼儿的期望具有人文化、实用化、平民化的特点。体现了现代家长对未来社会人才观的期待:性格好、有能力、品德高尚。但调查也发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观念仍然普遍存在。家长的期望值普遍较高,95.6%的家长希望子女获得大学以上的学历。有些家长甚至要求0~3岁婴幼儿识字、学习英语、训练跳舞、练习乐器等。

(三)城市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在现代和传统家庭教育价值观并存的背景下,武汉市O~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也有自己的特点。

1 教育内容

当问及“0~3岁宝宝哪方面的教育最重要”时,家长的选择情况是:17.0%的家长选择“品德行为习惯”。12.7%的家长选择“学习兴趣”,12.4%的家长选择“智力发展”,12.2%的家长选择“语言表达”,11.8%的家长选择“社会交往”,以后依次为身体素质(10.8%)、自我服务(8.6%)、个性发展(7.3%)、心理健康(7.2%)。可以看出,家长普遍注重0~3岁

婴幼儿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这与我国传统的“要成材,先成人”的教育观念分不开。许多家长对学习兴趣和智力发展也高度重视,而将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身体发展、心理健康和自我服务放在次要的位置。

2 教育方法

当问及“宝宝犯错家长会选择的教育方法”时。80.7%的家长表示“能做到说服教育”,12.6%的家长持“顺其自然”的态度,3.2%的家长选择了“百依百顺”,还有少数家长(3.5%)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对宝宝采取高压教育。

对玩具和游戏等问题的调查数据显示:85.4%的家长认为玩具对0~3岁宝宝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12.9%的家长选择了玩具“可有可无”,还有1.7%的家长认为宝宝“不需要玩具”。业余时间中,50.3%的家长表示愿意与宝宝一起游戏,20.9%的家长表示会去做家务,15.5%的家长表示会为事业而进修,13.3%的家长则会去休闲娱乐。这说明,玩具和游戏作为宝宝成长中的重要伴侣,已经被大多数家长认同。笔者在访谈中也了解到。有部分家长缺乏对0~3岁婴幼儿心理特点的了解,如认为玩玩具和做游戏是丧志,错误地将成人学习方式强加给婴幼儿,导致家庭教育低效甚至无效。

(四)城市家长了解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信息的渠道

0~3岁婴幼儿主要散居在家庭中。作为非专业教育人员,家长也在主动地了解家庭教育信息,而且了解的渠道也比较丰富。调查结果显示,报刊是家长了解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信息的首选渠道,占27.0%,其次是电视(24.5%)、广播(18.1%)、长辈(12.4%)、网络(9.7%)、亲朋好友(5.7%)、讲座(2.6%)。这一结果与我们的预测有一定的出入,为何我们认为效果最好最快的“讲座”并不为家长认可呢?笔者访谈了解到,大部分家长平时工作较忙,抽不出整块时间去听讲座,而是更喜欢轻松、随意、自由的学习方式。这也给我们启示:今后在城市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中,相关部门可以更多地与各种媒体联手,做好家庭教养知识普及工作。

三、思考与建议

(一)城市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必须深入社区

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詹姆斯・赫克曼教授曾指出:“许多关于儿童发展的研究证据表明,在儿童不同人生阶段的教育投入对其不同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儿童在某一阶段获得的能力不仅影响他在该阶段的总体发展,更会影响他在下一年龄阶段的学习和发展。如果错过了学习某一特定技能或发展某一特定能力的机会,以后补救的代价会相当昂贵。”因此,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关系着民族素质的提高,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由于城市0~3岁婴幼儿主要散居在社区家庭中,国内外先进经验表明,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必须依托社区,才能深入民心,惠及更多民众。但鉴于我国国情,大部分地区社区发展还不成熟,社区无法独自承担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为此,我们认为,理想的办法是:建立政府主导、媒体引导、专家指导、社区承担、家庭参与的指导与服务网络。由政府部门牵头,营造全社会关心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氛围,有效整合、开发利用和拓展我国现有的计划生育、儿童保健、幼儿教育工作体系等资源。具体实施由社区承担,社区可以充分利用和开发现有的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资源,如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计生干部及周边相关单位的专业机构和人员。实施模式可分为三类:一是社区主办。以社区为主导,利用社区的场地和网络优势,由社区自己组织或邀请相关人士为0~3岁婴幼儿提供家庭教育服务;二是与相关机构联办,如与教育、卫生、儿保、计生等部门或有志于儿童教育的企业合作,充分发挥它们的专业优势,在保证双方利益的前提下,共同开展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三是委托相关专业机构如幼儿园为社区0~3岁婴幼儿家庭提供早期教育指导与服务。由于幼儿园大多位于社区内,具有丰富的人力、物力、场地和信息资源优势,我们认为这是最简便易行,且“低成本,高质量”普及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途径。社区可以授权给幼儿园。并对幼儿园提供一定的资助。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专业机构,也应该主动承担起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的社会职责和使命。幼儿园要打破传统的单位意识,将服务对象不断向低年龄段的婴幼儿及其家长延伸,服务范围向社区散居婴幼儿及其家长扩展,加强对城市散居0~3岁婴幼儿家长指导和服务的力度,使城市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不断科学化和优质化。

(二)城市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应关注不同类型家长的需求

此次调研结果显示。城市0~3岁婴幼儿家庭结构发生了改变,三代同堂的“扩大家庭”增多,家庭教养人员复杂化,这势必会提出新的家庭教育研究课题。其一,0~3岁婴幼儿的教养人呈现群体焦虑现象。由于0~3岁婴幼儿年龄小,个体差异大,教育情境复杂,专业性更强。不仅是年轻的父母因缺乏养育经验存在焦虑,许多经验相对丰富的祖辈,也因只养育过一个子女而出现焦虑。如一位“外婆”强调:自己只养育过一个女儿,没有教育男孩的经验,教育外孙时只能从头摸索。其二,两代人教育观念不一的问题如何解决?两代人在教育中各有优势,如能取长补短,家庭教育的质量自然能得到保证。反之,则会相互干扰,甚至引发矛盾,影响家庭和谐,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其三,孩子在大家庭中成长,要与三代人打交道,扮演多种角色,这有利于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培育,但同时也容易导致孩子双重性格的养成。

因此。开展城市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时。应该根据不同教养人员的要求,提供分层次、分类别、有针对性的指导。可以根据不同家长的性别和年龄特点,开办诸如“准妈妈培训班”“好爸爸培训班”“优秀奶奶培训班”“能干爷爷培训班”“家政员(保姆)培训班”等学习班。可以根据家长的不同需求给予专题指导,提供菜单式的个性化服务。如开设这些专题:如何养育女孩?如何培养男子汉?怎样给宝宝讲故事?怎样陪宝宝玩游戏?如何让宝宝长得更高?宝宝一日三餐应如何合理安排?怎样让宝宝少生病?等等。可以根据家长的空余时间。科学合理安排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和服务。如果祖辈带孩子较多,根据祖辈更喜欢语言交流和沟通等特点经常组织祖辈参加育儿沙龙等育儿经验交流活动,鼓励家长之间相互学习。双休日时,年轻父母陪伴孩子居多,则可以组织一些具有现代气息、生动有趣的亲子活动,让他们感受育儿的快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三)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的重点应定位于家庭教育价值观的更新

“家庭最重要的教育功能是它的社会化功能。家庭自产生之日起,就担负着为社会培养未来公民的重要使命。这不仅是家庭亘古不变的功能。也是家庭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之一。”目前我国专门的0~3岁托幼机构较少,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处于一种自发、自然、自由的状态,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家长面临很多教育困惑,如缺少教育方法(24.7%)、态度不够耐心(23.4%)、知识经验不够(22.3%)、精力不够(14.6%),家人态度不一致(7.7%)。许多家长非常希望得到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

第6篇:一岁宝宝的教育范文

游戏前,爸爸妈妈请先检查一下家里的桌椅板凳是不是牢固,确保螺丝以及一些衔接的地方不会有松动哦。对于有规则的或者难一些的游戏,爸爸妈妈可以先给宝宝示范一下,等宝宝熟悉了游戏规则和玩法后再开始,以确保游戏能顺利进行。

Play1:扶着椅子走

爸爸妈妈事先沿着一面墙摆一排椅子。游戏开始时,让宝宝扶着一头的椅子站立,然后教他怎样利用这些椅子慢慢地把自己从一把椅子移动到另一把椅子。

为了激励宝宝,可以把他最喜欢的一个玩具放到最远的那把椅子上,等宝宝走到那儿拿到玩具,要为他鼓掌叫好。之后可再找一个玩具放到另一端的椅子上,让宝宝再走回去。

效果:这个游戏能有效帮助初学步的宝宝练习行走。

适合年龄:9~12个月

暖心提示:椅子如果是木制的,表面一定要光滑,不能有毛刺,否则会伤到宝宝柔嫩的皮肤。

Play2:找妈妈

准备一把椅子,让宝宝站在离椅子1米左右的地方,妈妈蹲下躲在椅子后面,一边拍手一边说:“宝宝,快来找妈妈。”等宝宝快要走到小椅子旁边时,妈妈把椅子挪到旁边,张开双臂迎着宝宝,并不断鼓励宝宝往妈妈身边走。

效果:帮助初学步的宝宝练习走路,并培养宝宝定向走的能力。

适合年龄:1~1岁半

暖心提示:游戏场地周围最好没有闲杂物品,避免宝宝走不稳的时候碰倒。

Play3:坐马车

准备一个小板凳,请宝宝分腿骑在上面,像骑马一样手脚配合拉着板凳向前,嘴里喊着:“驾,驾,驾!嗒,嗒,嗒!”骑马的感觉会让宝宝觉得很快乐。

效果:这个游戏能锻炼宝宝手腿力量以及手腿协调运动的能力。

适合年龄:1岁半~2岁

暖心提示:如果是木制板凳,表面一定要光滑,不能有毛刺,否则会伤到宝宝的小屁股。如果能选择塑料小板凳就更好了。

Play4:爬椅子山

准备一把大人坐的牢固的椅子,放稳了。拍拍椅子座用游戏的口吻说:“宝宝,来,爬到山顶坐坐吧!”让宝宝面向椅子爬上去再转身坐下。宝宝爬椅子的过程中可能会回头望着爸爸妈妈寻求支持,在宝宝迟疑的时刻,爸爸妈妈不要急于去扶他,一定要用鼓励的表情和肯定的语言为宝宝增加勇气。

效果:让宝宝练习简单的攀爬,并培养宝宝勇敢尝试的精神。

适合年龄:1岁半~2岁

暖心提示:宝宝进行游戏时,爸爸妈妈一定要扶稳椅子,并在旁边做好保护。

Play5:汽车过山洞

选择家里高度最高的桌子进行这个游戏,有条件的话,最好在桌子周围的地面上铺一层地垫。游戏开始,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爬着钻过桌子底下,且边爬边和宝宝一起喊“嘀嘀嘀,开汽车”。

效果:这个游戏需要宝宝和其他人协调进行,有助于宝宝社会性的发展,而且手膝爬对于宝宝来说,是一种有效的全身运动的方式。

适合年龄:1~1岁半

暖心提示:游戏前,爸爸妈妈提醒宝宝小心碰头。还可以用柔软的布把四个桌腿都包裹起来,让宝宝的游戏更安全。

Play6:玩具搬家

准备一个小塑料椅,上面放一个宝宝喜欢的玩具,让宝宝拉着小椅子把玩具拖运到预定的地点。

效果:这个游戏能培养宝宝有方向地拖动物体行进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锻炼四肢的力量与协调控制能力。

适合年龄:1岁半~2岁

暖心提示:确保宝宝行进的区域不能有障碍物。

Play7:椅子排排队

把家里高矮或者大小不同的椅子放在一起,让宝宝说说哪个高、哪个矮,哪个大、哪个小。并且在妈妈的帮助下,让宝宝将椅子由小到大、由矮到高排排队。妈妈还可以带宝宝一起说“这个比那个高”这样相对复杂的句子。

效果:这个游戏让宝宝能很直观地看到大小、高矮这样的相对关系,并且初步学习含有主谓宾补的句型。

适合年龄:2~3岁

Play8:皮球过隧道

宝宝和妈妈面对面隔开一定距离坐在地板上,中间放一把有一定高度的椅子。游戏开始时,妈妈拿一个小皮球穿过椅子滚到宝宝面前,之后宝宝再把球穿过椅子滚给妈妈。

开始时,宝宝要离椅子近一些,等宝宝可以熟练地完成时,可适当增加宝宝和椅子之间的距离。

效果: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宝宝按照一定方向滚动物体的能力。

适合年龄:2~3岁

Play9:找桌腿

在桌子底下游戏,对宝宝而言别有一番趣味。这个游戏还是建议利用家里最高的桌子(比如饭桌)进行,因为高桌子桌面下的空间更大。

游戏开始,宝宝钻到桌子下面,妈妈站在桌子旁边。妈妈用手敲4条桌腿中任何一条上方的桌面,宝宝根据声音爬到相应的桌腿旁边,抓住桌腿。

效果:这一游戏能锻炼宝宝的方位感以及快速反应的能力。

适合年龄:2~3岁

暖心提示:桌角最好都有防撞角,而且桌腿也要光滑为宜,也可用柔软的布把4条桌腿包裹住,并事先嘱咐宝宝小心碰头。

Play10:跳水健将

准备一把小矮椅子,让宝宝站到上面,爸爸妈妈拉着宝宝的双手喊:“一、二、三,预备――跳!”引导宝宝双脚一起大胆往下跳。

效果:这个游戏可帮助宝宝积累双脚跳的经验,锻炼宝宝勇敢的品质。

适合年龄:2岁半~3岁

暖心提示:游戏要在妈妈的保护下进行,还可在椅子下面放块软垫子,以保护宝宝的双腿。

Play11:抢椅子

准备一把小椅子放在地板上。游戏开始,爸爸在一旁放音乐,妈妈和宝宝一起围着椅子走或伴随着音乐跳。爸爸音乐一停止,妈妈和宝宝马上找椅子坐下,谁先抢到谁赢。

刚开始玩的时候,宝宝也许不能马上适应游戏规则,但进行一两次后,他就能明白了。宝宝做的还不错时,一定要告诉他,他很棒。

效果:这一游戏能锻炼宝宝的应变能力,还能培养宝宝按照一定的规则做事。

第7篇:一岁宝宝的教育范文

我园是吴淞街道地区的优生优育指导服务点的示范单位。虽然近年来我园曾多次与社区、居委会联合,邀请社区中散居儿童来我园观摩、参与各种文体游戏活动,并受到街道、散居儿童家长的好评,赢得了良好声誉。但始终未能形成长效机制。主要原因有我园所在社区婴幼儿家长(母亲多为外来人员)家庭经济状况整体较差;且多数宝宝由祖辈领养,父母对早期教育不闻不问的现状;青年教师工作比较被动;为了推进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养工作,发挥幼儿园教育指导功能;为0-3岁婴幼儿、家长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的指导服务;使宝宝在人生最初的阶段,身心健康地发展。我园通过早教指导基地(亲子苑)的开设,依托社区,与社区合作,整合优化资源,为设区婴幼儿提供科学、优质的成长环境,特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

二、 指导思想

依托社区、走近社区,充分挖掘开发社区资源,发挥幼儿园教育优势功能,将两者资源有效整合,为所在社区0-3岁婴幼儿家长提供科学、规范、形式多样的家教指导形式服务。坚持以服务于家长的主导思想,以促进婴幼儿发展为本指导思想,根据家长的需求,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切实提高家长科学养育能力,开启潜能,使宝宝健康活泼的成长,使0-3岁散居婴幼儿受教育的普及率不断提高。

三、 工作目标:

1、定期开展各项活动,并进行回访,听取意见改进工作,使宝宝苑工作更系统、更规范、更有实效。

2、通过送教上门、亲子苑现场等活动,提升0-3岁散居婴幼儿家长专项指导能力,促进宝宝健康和谐的发展。

3、通过预约家访工作、讲座,切实提高0-3岁散居婴幼儿家长的指导实效性,为宝宝创设适宜、和谐的发展环境。

四、 具体措施:

(一)运用最新教育理念,提供科学的服务内容。

1、组织大年龄的宝宝参加幼儿园的活动,和幼儿园哥哥姐姐一起游戏,体验幼儿园的生活,为他们的入学作准备。

2、每季度制作一次泗东早教小报,宣传早期教育,使更多的父母懂得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学习与自己的宝宝互动,增进亲子交流。

3、加强教师的培训,学习婴幼儿知识,掌握与婴幼儿家长沟通的技巧,提高教养水平,提升工作的责任感,把工作做到细、做到位、做扎实。

(二)发挥幼儿园教育资源优势,重视早教活动的实效性,为幼儿园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1、认真学习《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明确教养理念、教养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以便于理论指导实践,更好地开展早教工作。

2、加强与外界资源的联系,通过街道将富有经验的指导教师、儿保医师等专业人员请进我园,进行专题讲座或沙龙活动,促进早教的推广与深化。

3、利用多种渠道和途径听取家长的建议和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调整,提高早教工作的有效性,使早教工作更科学化、合理化,以适合家长的需要。

(三)探索早教的新模式,努力提高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员的受教育率。

1、将每次活动的通知发到每个居委负责人以及每位散居婴幼儿家里,让他们了解每次活动的内容,使早教中心真正起到辐射作用。

2、每次活动请一位居委负责人来参与,让她们更了解我们的活动内容,为我们的活动做好宣传工作。

3、每学期进行优秀家长的评选活动,以提高家长参与我园活动的积极性。

4、根据社区及领养人的投票,每学年度评选出优秀指导老师。

五、 具体活动安排

九、十月份:

1、制定本学期早教工作计划。

2、进行0-3岁婴幼儿统计。(与社区联系)

3、指导者与散居幼儿进行联系。

4、向家长发放早教宣传资料。

十一月份:

1、开展0-3岁散居幼儿活动。

2、开展预防春天疾病的专题讲座。

3、向家长发放早教宣传资料。

4、散居儿童家长科学育儿的需求调查与分析

十二月份:

1、开展0-3岁散居幼儿活动。

2、专家讲座:如何开发幼儿智力

3、教师个案跟踪案例交流

4、发放本园早期教育宣传小报

1月份:

1、主要教养人经验交流会

2、教师早教经验分享

第8篇:一岁宝宝的教育范文

1岁的宝宝,你在看到他“打”人的动作时,更要看他做这一动作的情绪状态。

也许仅仅是想和对方打个招呼,当然这个方式欠礼貌;

或许是想和对方亲近一下,只不过亲近得让人不好理解;

也许就是想淘气一下,看看妈妈生气时的脸色,逗逗很有趣……甚至你惩罚他几巴掌,他还以为是闹着玩呢!宝宝还太小,他心里是怎样想的需要亲近的人去猜,希望妈妈能理解宝宝“打”人意味着什么,而后才谈得上让他明白“不该出手时不出手”。

我女儿1岁3个月了,别说教认字,就是看图画书、讲故事都不喜欢,只喜欢听音乐,其他什么也不学,真是急死人了。

这么小的宝宝还说不上喜欢什么,只能说她熟悉一些东西。喜欢音乐很不错,可能是胎教中,尤其是出生后接触得比较多,所以才有了你看到的“偏向”。

我觉得你有心教育宝宝是对的,但是教育要遵循宝宝的心理发展规律。建议你看看《解读宝宝心》一书后面的《父母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重大任务》一表,为你宝宝选择适合她年龄的教育内容,知道该做些什么,否则我们的用心良苦怎么会有回报呢?

我的宝宝2岁3个月,胆子很小,有时睡午觉醒来会无缘由地烦躁和大哭,让我很担心,这是怎么回事?

宝宝是自然睡醒吗?自然醒才舒服。睡醒后马上能见到最亲近的人吗?见到了就安全。睡醒后生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满足了才不用哭声来“呼唤”。另外,请你留心一下宝宝睡醒后有没有不哭的情况,如果有时不哭,比较一下两者的区别。

哭声是宝宝的言语,只是不便于理解罢了,这需要妈妈的耐心和细心,从哭声中识别宝宝在说什么。不要怕宝宝哭,有委屈总不能不让他表达吧,抱着他,让他“发泄”个痛快,心里才舒服。理解宝宝为什么哭,要从两点思考:什么原因使他哭?什么原因强化了他哭的行为?

我家宝宝快1岁了,发现他喜欢捡地上的东西吃,比如地上的饼干渣、小纸片、小线头、树叶,他总是捡起来就往嘴里塞。该怎么制止他呢?

如果是偶然的,可能是宝宝不知道地上捡的东西不能入口,以为什么都可以拿来尝尝呢。宝宝还太小,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依靠本能,比如说通过感觉,用触摸品尝的方式。阻止的办法很简单,你把不能入口的东西拿开就行了。如果到了5~6岁时,还经常性发生吃不洁之物的行为,且被别人阻挠也不能放弃的话,就要去看医生了。

我家宝宝马上就两岁了,这几天不知怎么突然有些口吃,有些词讲出来要重复,但并不是所有字都是这样的。我很担心宝宝会改不过来成为“结巴”,该怎样去纠正呢?

第9篇:一岁宝宝的教育范文

新昌县实验幼儿园

何霞萍

第一课时

 目标:

介绍国内外0~3岁早期教育发展情况及早教研究的重大理论依据,引发家长对这一新兴教育事业的关注兴趣、认同感及高度重视。

主要内容:

一、介绍国内外0~3岁早期教育发展概况。

1.经济发达国家对早期教育的高度关注。

2.上世纪末,婴幼儿早教开始在中国兴起。

二、支持0~3岁早教事业发展的重大科学发现及理论依据。

1.哈佛大学加登纳博士对脑科学的研究为0~3岁早期教育提供了最新的科学依据。

脑科学研究发现的关键词:突触连接、大脑营养细胞及髓

加登纳博士由此提出了与婴幼儿教育相关性的理念:对0~3岁婴幼儿进行丰富、适度的有益刺激,可帮助婴幼儿建立良好的早期经验。

2.蒙泰梭利早年对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观察研究,所提出的关于婴幼儿成长九大敏感期问题。

蒙氏语:许多事实表明,天赋优越只提供了发展优秀才能的基础,天赋优越的婴幼儿长大以后不一定能成为卓越的精英,而那些卓有成就的人,大都在婴儿期深深受益于良好的早期教育。

3.婴幼儿时期的心理发育与成长后期的心理健康相关密切,在现代社会中,格外引起人们关注。

试议儿童焦虑症、多动症及自闭症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第二课时

 

目标:

让父母或抚养者了解早期教育的真正内涵,明白做父母是需要学习的,同时纠正一些社会上对早期教育的错误理解。

主要内容:

一、0~3岁早期教育的实际内涵

1.帮助父母了解婴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理解孩子,获得良好的教养知识和技巧,从而与之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

知道做父母是需要学习的,婴幼儿有自己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父母要读懂这本书。

2.给予婴幼儿丰富、有益的环境刺激,帮助婴幼儿积累早期经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育。

二、纠正误解与偏见

要区别三个不等同               早期教育≠提早教学

早期教学≠幼儿教育             早期的丰富刺激≠过度刺激

 

 

 

 

 

 

 

 

 

 

 

 

 

第三课时

 

目标:

依据3岁前宝宝身心发育特点和规律,了解3岁前的宝宝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学习,以及成人的支持方法及态度。

主要内容:

一、三岁前宝宝具有主动学习的巨大潜能

因为三岁前儿童的学习是生存、成长发展的需要,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所以他们需要全方位的学习。

1.运动身体,发展动作。

运动能力发展是婴幼儿成长和健康的主要表征。

运动帮助孩子奠定健康心理基础,促成快乐成长。

实例:婴幼儿的爬行,对其身心发育促进,脊椎颈椎部位健康发育,前庭平衡发育,四肢及躯干动作协调,有益语言发展。

2.运用感官探索世界。

视、听、嗅、触摸觉的发展和运用

各种感官的运用刺激神经末梢,作用于大脑,使孩子更聪明

早期经验获得的最佳途径。

越小的孩子越是由行动决定思维,思维存在于行动之中,鼓励婴幼儿触摸各种物品,发现婴幼儿的练习性游戏。

3.学听学说,表达自我。

婴幼儿在模仿中习得语言  语言的学习早从胎教时开始  成人用规范语句与婴幼儿交流  如何发现婴幼儿的语言障碍

4.学习生存,尝试独立

16个月龄(左右)的宝宝,开始有独立进餐的需求。

2岁的宝宝开始表达自己的需求。

3岁半左右进入第一个心理反抗期,这些都表明婴幼儿的成长,为日后的独立自理做准备,作为抚养者要放手让孩子学习,不要替代孩子的生活需求。

举列:让宝宝自己学习进餐

5.学习基本礼议,学习简单社会生活规则

一岁半是婴儿(事物)秩序敏感期,它和婴幼儿的生活规律,事物进行顺序记忆相当密切,教会孩子学习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如先敲门后进门)

二岁半是社会规则敏感期,在该时期帮助孩子学习简单社会生活规则,如与他人共处,先来后到的意识对帮助宝宝进入集体生活十分重要。

第四课时

目标:

依据3岁前宝宝身心发育特点和规律,了解三岁前宝宝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学习,以及成人的支持方法及态度。

主要内容:

一、亲子活动课程介绍

1.实施早教的社会途径

以社区为中心的家庭指导

以幼儿园为基地向0—3岁拓展的早教部分

专业的早教机构

2.早教课程例举

关于对课程理论基础的认识:不管你赞赏哪种教育流派,推崇哪种教育理论,首先,现代早教要建设0—3岁婴幼儿早教课程,共同基于两个方面,即现代脑科学的发展和实施,研究的发展成果及对婴幼儿身心发育特点和规律的认识

(一)以本土化早教理念指导为基础的课程

(1)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的教养理念是:

l以亲为先,以情为主,关爱儿童,赋予亲情,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婴幼儿开心、开口、开窍。

l关注发育顺应发展,强调全面关心、关注、关怀婴幼儿的成长过程。

l重视婴幼儿在发育与健康、感知与运动、认知与语言、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差异,提倡更多地实施个别化教育,提供适宜刺激,诱发多种经验,开启潜能,推进发展。

(2)介绍新昌实验幼儿园绿太阳早教亲子学苑与宝宝玩科学:

课程内容与教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汇编综合而成。

早期引进澳大利亚GymbaRoo运动训练中心的经验,强调儿童体能发育,感官和神经系统的刺激,溶肢体训练、器械运动、益智活动为一体,婴幼儿的身体运动贯穿始终。

l借鉴南京亲子教材的精华,进行五块组合。

l结合园本课程特点,编制2—2.5岁幼儿宝宝玩科学教材,活动案例简介。

(二)婴幼儿多元智能课程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人类智能发展的八大领域,而八大智能对每个人来说有优势和滞后的差异。评价儿童的聪明与否,不再以单纯的数学、语文学业成绩来衡量,加登纳教授“零岁计划”的实施研究,更为早教提供了优秀范例。

l课程特性

1、理论支持的多元性和统一性。多元智能理论是指导核心,吸纳蒙氏儿童早期经验的理论和HIPPY早教家庭指导要素,融合于婴幼儿潜能开发课程中,保证课程实践的可行及丰满。

2、课程实践的先进性和新颖性。课程核心——教学活动的模式、内容、操作材料初步构成完整序列。

3、教学模式的并列性和互动性。作为婴幼儿成长的支持者,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与父母在并列的角度,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学习,除了设在课堂的教学活动外,提供针对个别婴幼儿设计的成长方案,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计划。即HIPPY家庭指导经验。我们的口号:指导婴幼儿,即指导父母。

 

 教师、父母与婴幼儿进行多纬度的交流互动,呈如下状态:

(三)金宝贝育乐课程和音乐课程

3.幼儿园亲子活动指导要点

l充分利用场地及活动设施的有利条件,为亲子活动提供最大空间及适度的空间变换。

l婴幼儿亲子活动强调个别化,任何一项活动游戏材料均需人手一份,可由专人准备,婴幼儿共用,及时反馈意见,改进提高。

l亲子课程涉及内容既要考虑能促进宝宝的身心发育,同时兼顾亲情交流、互动及生生互动。

l早教指导师的双重指导性十分重要,切记指导父母即指导婴幼儿(方也哥哥的现场指导经验)

l活动过程的指导语包括三个要素:对家长的行为组织指导;该活动针对婴幼儿身心发育的具体意识及现场评价;与婴幼儿的对话沟通。

l助教应依据活动需要,随时变换角色身份,以呼应主教者的教学流程变化(扮演父母、孩子及其他角色、协助组织)。

l对参与亲子活动的家长制订必要的规章制度。

l设立家长学校,开展0—3岁婴幼儿专题讲座,提交咨询,提高早教的理论指导及品牌意识。

二、成人的态度

1.在观念上需明确,支持婴幼儿发展绝不是包办,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始终创导“儿童在先,父母在后”要学会放手。

2.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与孩子共同玩耍,支持孩子的游戏,充当玩伴。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