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一岁宝宝营养早餐范文

一岁宝宝营养早餐精选(九篇)

一岁宝宝营养早餐

第1篇:一岁宝宝营养早餐范文

早餐习惯早养成

1岁以上,开始养成吃早餐的习惯。对于婴儿来说,一顿奶或许就是一顿早餐,但对于1岁以上的孩子来说,早餐就要开始丰富起来,可以吃点主食、蛋类了。到了1岁半~2岁,就可以和大人吃类似的早餐。这是因为,1岁半以后,奶类食物已经变成辅食,孩子咀嚼和吞咽能力已经很强了,因此,在此时养成吃好三餐尤其是早餐的习惯非常重要。早餐自然不能只喝奶了,还可以吃点粥类、馒头、面条、馄饨或包子、鸡蛋等。比如,1~2岁孩子的早餐,奶类(母乳、配方奶或纯奶)150毫升,蒸鸡蛋1个或肉末菜粥半碗。

2岁以上,为孩子烹煮营养又丰富的早餐。2岁以上孩子的早餐品种可以更加丰富,包括奶类、谷类、荤菜、蔬菜和水果、植物油都要考虑。比如:奶类150毫升,鸡蛋菜煎饼1个或胡萝卜肉丝包1~2个,2片猕猴桃。

烹煮早餐,你会有这些误区吗?

奶类,容易选择不当

选择奶制品一定要看奶的蛋白质含量,选择蛋白质含量大于3%的奶制品比较合适。有的家长将乳酸饮料作为孩子的奶当作早餐。事实上,乳酸饮料营养价值很低,高糖低蛋白低营养,对孩子健康带来潜在影响:导致孩子摄入蛋白质、乳糖、钙、维生素A等营养素降低,而增加了蔗糖的摄入。这种不良的早餐习惯甚至会导致部分孩子今后不再喝奶,养成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鸡蛋,煎炸不健康

有的家长在给孩子准备早餐鸡蛋时,喜欢用油煎炸鸡蛋或火腿,认为这样更香,孩子更爱吃。其实,相对于蒸、煮等烹饪方式,煎炸的方式是不健康的。此外,在煎炸的过程中,食物的维生素B也会受到破坏,宝宝的身体会摄入较多的油脂。所以鸡蛋最好用煮、蒸、炒等方式。早餐除了煮鸡蛋,还可以做成鸡蛋羹、鸡蛋饼等。

早餐谷物,不要都是泥糊食物

有的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准备早餐时,为了让孩子吃的食物容易消化,就将所有的早餐打成泥状,让孩子喝糊状食物。但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不利于孩子生长发育的,时间长了孩子吞咽及咀嚼等能力得不到锻炼,容易出现喂养困难。

搭配起来,早餐种类别单调

有的家长给孩子准备的早餐太单调,要么只喝奶,要么只吃主食,要么只吃零食。有的家长过于重视荤菜如鸡蛋、肉类,却忽视主食摄入。正确做法是,要合理搭配孩子的饮食,让孩子的早餐丰盛、营养而不失美味。

点评:他们这样做对吗?

如果你还不知道早餐该怎么吃?以下3位妈妈的早餐举例和营养师的专业点评能够给你带来更多直观的启示。

乐乐家一周的早餐食谱

周一:菠菜火腿肠粥;

周二:奶黄包+豆腐花;

周三:鸡丝面;

周四:吃胡萝卜瘦肉粥;

周五:小笼包、白水蛋;

周日:水饺、自制的奶;,

周日:红薯粥+青菜。

一周不重复。当然,有时宝宝不愿吃早餐,就会给奶粉吃。

营养点评

早餐花样多,注意营养搭配。但每天早上最好有一定的奶量,或把奶作上午的加餐。火腿肠不够健康,尽量不给孩子吃。红薯粥+青菜这种搭配不够营养均衡,含蛋白质较低,可以在粥里加点肉末或鸡蛋补充。

萌萌家一周的早餐食谱

每天固定起床先喝牛奶200毫升,间隔半小时后吃早餐。

周一:蒸1个鸡蛋羹+小米粥+芹菜鸡蛋饼+苹果2片;

周二:煮鸡蛋1个+玉米粥+面包1片+橙子2片;

周三:蒸鸡蛋羹+南瓜米糊+馒头片+苹果2片;

周四:荷包蛋+挂面汤+面包片;

周五:煮鸡蛋1个+八宝粥+黄瓜片;

周六:豆腐脑+油条+菠菜炒鸡蛋+西红柿2片;

周日:皮蛋瘦肉粥+凉拌土豆丝+馒头+苹果2片。

基本可以做到不重样。

营养点评

早餐丰富多彩,非常注重营养搭配,粗细搭配,注意奶类、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但是,油条、皮蛋还是不够健康,最好不给孩子吃。

昕昕家一周的早餐食谱

早晨起床后首先喝一杯合生元奶粉,周一至周五早餐在学校吃,双休日在家吃。

周一:黑木耳肉丝面;

周二:鲜肉馄饨;

周三:手工老面馒头+红枣玉米粥:

周四:香菇馄饨;

周五:黄豆鲜肉面条:

周六:米饭+瘦肉类+蔬菜类;

周日:米饭+瘦肉类+蔬菜类。

营养点评

早餐还是挺丰富的,花样多,每天早餐有一定的奶量。但建议可以适量加点水果,或加餐时注意水果的摄入。

专家Q&A

早餐是否每天不同为宜?如何去考虑早餐的搭配和烹煮方式?

孩子的一顿早餐能吃得了奶类、谷类、荤菜、油、蔬菜和水果那么多种类吗?

其实这并不难。宝宝早上起来可以先喝奶,早餐时再和大人一样安排粥类、鸡蛋菜饼等食物,上午加餐少量水果。也可以先吃点青菜鸡蛋面条,上午加餐时喝奶和水果。要注意,应该让孩子的早餐丰富多彩,有吸引力,这就要求我们能不断地变换花样,甚至做出卡通造型。

从烹调方式上,尽量不用油炸,而是采用蒸、煮等方式。可以用电饼铛做出美味的鸡蛋菜饼,采用在制作时将油加入面糊里的方法,这样就不用在电饼铛里放油了。

早餐是否每天不同为宜?如何去考虑早餐的搭配和烹煮方式?

孩子的一顿早餐能吃得了奶类、谷类、荤菜、油、蔬菜和水果那么多种类吗?

第2篇:一岁宝宝营养早餐范文

我家宝宝刚满18个月,看起来非常瘦小,肉肉摸上去也松松的。她吃得还行,活动量也可以,但就是长得不高不胖,一直瘦瘦的。家里一直给她单独煮饭,单独炒菜的(橄榄油),给她做的饭菜花样也蛮多的。为什么她就是不能吸收呢?

从出生到现在的身高、体重如下:

宝宝从小胃口就比较小,第一个月是母乳、奶粉混合喂养,满月后到10个月前是全母乳,10个月后每天开始添加一顿奶粉,但是她对奶粉比较抗拒,吃得并不是很多。12个半月时彻底断母乳,对奶粉依旧兴趣不大,一天的奶量最多450~500毫升。1周岁后慢慢固定为三顿奶、三顿正餐,三顿正餐吃得蛮好,最头疼的就是喝奶问题。1周岁抽血检查时没有贫血,医生说化验报告一切正常。但社区医院的医生一直说她营养不良,我们该怎么办?

附一天的饮食安排:

Enbaby紧急出发

从身高体重来看,这位宝宝确实长得比较慢,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带着疑问,找到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保康复科主任徐秀,在徐医生的推荐下,该科室的张凯峰医师根据宝宝的情况做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饮食指导。

专家解难

综合以上所呈的宝宝情况,我们认为她目前确实存在着营养不良。

喂养不当是营养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宝宝10个月前是全母乳喂养,从她的生长曲线我们可以看到宝宝的体重自6个月后增长非常缓慢,考虑可能与当时妈妈的母乳不足以维持她的生长,奶量摄入不足而未及时添加奶粉、辅食有关。另外宝宝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是营养不良的原因,疾病和营养不良互为因果。现在妈妈虽然给宝宝的饮食安排为三餐奶、三餐正餐,从宝宝目前的饮食情况看,虽然说宝宝一天吃的食物是不少,但是从食物的成分上来看,水果和碳水化合物偏多,蛋白质以及脂肪的摄入量较少,这也是造成宝宝目前一直处于营养不良的原因所在。

那么如何改善呢?选择适合宝宝消化能力和符合营养需要的食物,尽可能选择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包括乳制品和动物蛋白质,如蛋、鱼、肉、禽和豆制品。同时应补充适量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维生素除来源于上述食物外,蔬菜及菜汁、果汁等食物中的含量亦较多。以下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供你参考:

1.建议喝高能量的奶粉,每天400毫升左右,分2次,最多分3次。目前市面上可以买到的高能量奶粉如佳膳、小安素等都可以。

2.从喂养次数上来看,宝宝吃的次数太多了,太频繁,导致宝宝没有明显的饥饿感。建议安排为:早中晚三餐,上下午各加一顿点心,睡前加一餐。

3.喂养时间上,一日三餐中晚餐时间建议提早些,睡前喝奶粉的时间也相应提早,这样早餐时饥饿感明显些,宝宝会吃得更好。

4.从摄入的食物种类上来看,你可以减少水果,正餐时建议增加蛋白质以及脂肪例如肉、鱼、虾的摄入而非单纯的面条。烹饪蔬菜时可以适量多一些食用油,以增加脂肪的摄入。

5.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纠正营养不良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3篇:一岁宝宝营养早餐范文

1 岁以后的宝宝们已经告别了那些可爱的辅食,这时候的他们是不是已经像成人一样进入了“一日三餐”的阶段了呢?当然不是!这时候的宝宝一般还需要每天加两到三餐。而且在加餐时,还有很多讲究!如果你从来没有注意过这方面的知识,那就赶快恶补一下吧!

课程1 加餐有理!

生活小片断

琦琦妈妈正在给1 岁2 个月的琦琦吃饼干。这时,琦琦爸爸回来了。看到琦琦又在吃零食,一脸的不高兴!“你总是给她吃零食!到吃晚饭时,她该不好好吃饭了!”“现在离吃晚饭还有2 个小时,只是吃几块饼干,她一会儿就消化下去了!”“总之,你给她吃零食就不对!”……

营养学家如是说

几块小小的饼干引来了夫妻双方的一场“战争”,而且双方好像说得都有道理。仔细听来,他们根本的分歧在哪儿呢?就是应不应该给宝宝加餐。琦琦的父亲认为,女儿已经2 岁了,就应该像大人一样,正正经经地吃好一日三餐,除此之外,不应该吃任何“零食”,觉得这样才能养成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实际上,琦琦爸爸的要求对于这些小宝宝来说是不太合适的。因为1 岁以上的宝宝陆续长出了十几颗牙,主要食物也逐渐从以奶类为主转向以混合食物为主。而此时孩子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胃容量有限,新陈代谢旺盛,每餐进食很快就被消化,所以宝宝宜少食多餐,以补充两餐之间的空当。

这里,我总结了给宝宝加餐的3 大理由:

1. 适应宝宝消化系统生长发育的特点。

2. 是补充能量的重要来源,满足宝宝快速生长的需要。各餐占全天热量的比例一般为:早餐占30%,午餐占35% ~ 40%,晚餐占25%,加餐占10%。

3. 加餐除了满足宝宝营养方面的需求,还具有浓浓的情感色彩和良好的情绪体验:愉快、分享和温柔的亲情!有一位法国的社会学家指出,“加餐是加深感情的重要时刻,在愉快的氛围里,母子关系更加亲密了!”

所以,我们需要像对待正餐一样对待宝宝的加餐。

此外,琦琦爸爸好像对零食还有些误解。从感彩来说,零食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也没必要以看到宝宝吃零食就大加指责。只要适时、适量、合理地让宝宝吃一些零食,对宝宝的生理和情感发育是很有好处的。

课程2 何时加餐最适宜?

生活小片断

乐乐现在2 岁10 个月。在爷爷奶奶的极度呵护下,小家伙已经是“超重量级”的胖宝宝了。看着孙子如此“茁壮”,奶奶逢人便介绍经验:“小孩子消化得快,我们每隔一小时就让他吃点儿,这样才不会亏着孩子!”

营养学家如是说

很多胖宝宝都是过量喂养或喂养过于频繁造成的。那么,怎样合理地安排加餐才比较合适呢?

一般来说,可以在三次正餐外加两次点心,点心时间可以安排在两餐之间或晚上,视具体情况而定。2 岁以上的宝宝晚饭后除水果和牛奶外,最好逐渐养成不再进食的好习惯,尤其是睡前忌吃糖果糕点等甜食,以保证良好的睡眠,预防蛀牙。

课程3 加餐食品红黑榜

生活小片断

依依是个标准的“甜蜜蜜”宝宝!每次加餐,她都会坚决要求吃糖果或者奶油蛋糕。妈妈觉得这些食物对补充热量还是很有帮助的,于是就答应她“只吃一点点噢”!可小人儿却不管三七二十一,一直吃到吃不动为止。每次到吃正餐时,小家伙就喊:“我不饿!”过一段时间,又开始吃甜食……

营养学家如是说

在宝宝2 岁以后,运动量明显增加。一运动就要消耗能量,为了补充能量,宝宝提出要吃糖果是很自然的需求。作为父母,没必要一听到宝宝要吃糖就觉得如临大敌。但是,一定要遵循适量的原则。吃糖果过多不仅会损害宝宝的牙齿,而且还会影响宝宝的食欲,时间长了,还会造成营养不良。因为传统的糖果、糕点主要是由糖、油、面粉制成的,其主要营养成分是糖类,热量较高,而蛋白质等其他营养素却很少。所以,要尽量把宝宝的加餐变得更为合理和丰富。每次选择一两种食品即可,且经常变换花样。

加餐时可以选择哪些食物?

全麦饼干、奶酪、牛奶、酸奶、水果(草莓、橘子、苹果、龙眼、荔枝、香蕉、大枣、葡萄、猕猴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2 岁以上的宝宝还可以选择具有健脑作用的坚果类食品,如核桃、花生、黑芝麻、瓜子仁、松子、杏仁、莲子等。但需注意的是,这类食物最好炒熟、碾碎,调成糊状或者煮开后给宝宝吃,也可做成各种小点心或加到粥里。

夏天可以给宝宝煮些具有消暑解渴作用的绿豆汤、酸梅汤等。

加餐中最好少吃或不吃哪些食物?

彩色食品。这类食品通常加入了人工合成色素,虽然加入的量在安全范围以内,但是由于宝宝肝脏解毒功能和肾脏排泄功能较差,有害物质易在体内蓄积,对宝宝健康和智力发育不利。

果冻类食品。这类食品是用海藻酸钠、琼脂、明胶、卡拉胶等增稠剂,加入少量香精、色素、甜味剂、酸味剂等配制而成,经常食用不仅无益于宝宝健康,而且还易误吸造成窒息。

冰镇类食品。进食过多冰镇类食品,易影响正常的胃液分泌,引起消化不良、厌食、腹痛、腹泻等,还易使宝宝咽喉部抵抗力降低,从而使细菌乘虚而入,引起感冒、喉炎等。

碳酸饮料。早有报道,过量饮用可乐型饮料致儿童性早熟。其实孩子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因为白开水易透过细胞膜,有利于新陈代谢,保持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也可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量鲜榨的果汁,但切勿过多,更不可用它代替白开水。

课程4 入园宝宝加餐方案

生活小片断

朗朗已经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了。每次朗朗下了幼儿园,奶奶都会直接把孙子接回家,给小家伙再补充一顿“营养餐”。这饭的丰富程度绝不亚于幼儿园的晚餐噢!

营养学家如是说

虽然我们前面提到一定要像对待正餐一样对待加餐,但是,千万不要因此而把加餐和正餐混为一谈。另外,还要注意加餐和正餐的时间间隔,如果时间挨得太近,看到再好吃的饭菜,宝宝也会没有胃口;或者机灵的宝宝可能会在幼儿园不好好用餐,等着回家吃奶奶的拿手菜。实际上,这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宝宝的饮食规律,而且也没起到加餐的作用。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给入院的宝宝加餐呢?我们这里提供两种方案:

六七点钟吃饭的家庭:

有长辈、保姆的家庭,往往傍晚6 点多就可以吃饭了。而小朋友们一般是四五点钟离园。屈指一算,距离吃晚饭时间大概是两小时左右。因此,若要给孩子加餐,可选择吃一些面包、饼干等便于消化吸收的食物。

这样既能补充孩子的营养需要,又不至于觉得很撑。

8 点钟左右吃饭的家庭:

有些双职工家庭,往往要等到晚上8 点多才能吃饭。孩子从离开幼儿园到吃晚饭的时间相隔比较长,因此加餐分量可以稍微加大,但加餐的总量要以孩子不过饱,不影响正常膳食为原则。这些家庭的孩子加餐,除了可选择喝牛奶、吃面包,还可以吃鸡蛋、馒头、少量肉松、坚果等。

课程5 吃加餐一样要“正襟危坐”

生活小片断

雯雯妈妈一直很重视宝宝饮食习惯的培养。一日三餐,雯雯都会和家人一起坐到餐桌前一起进餐。但是,在给雯雯加餐时,他们有时候是开着电视,斜靠在沙发上,有时候小家伙连手都没洗就抓起饼干来了。雯雯妈妈的观点是:加餐嘛,就是应该休闲一点。

营养学家如是说

也许对成年人来说,加餐只是一种消遣,而对于小宝宝来说,这可是他“一日五餐”或者“一日六餐”中的一餐噢!加餐就像吃正餐一样,要养成先洗手,坐下来专心吃的习惯,不要让宝宝边吃边玩,这样既不卫生,又易分散注意力,影响消化液的分泌。如果是在幼儿园,很多孩子一起吃,还能产生一种愉快的氛围,有利于消化液的分泌,同时让孩子学会分享,甚至还有一点点“社交”的味道。当然,除了上面说的,还有一些关键问题需要提醒:

加餐时一定要注意定时、定量的原则,使孩子吃饭时有旺盛的食欲。

父母应该掌握科学的营养知识,在加餐中该给宝宝吃什么,吃多少,怎样使宝宝乐于接受这些食物等等。

第4篇:一岁宝宝营养早餐范文

不少妈妈排斥宝宝吃零食,认为吃零食会影响正常的饮食规律。

实际上

零时已经越来越成为宝宝获得营养的重要途径,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认为,正确选择零食对宝宝是有益的。在儿童的饮食结构中,零食扮演者不可代替的角色,它担负起帮助宝宝摄取多种营养成分的重任,而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已的食物。据调查数据显示,零食能更好的满足宝宝的身体对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在三餐之间加吃零食的宝宝,比只吃三餐的同龄宝宝更易获得营养平衡,可以说零食是宝宝的第二营养餐。

宝宝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时候,此时营养的补充尤为重要,因为胃容量相对较小,肝储备的糖原不多,加上活泼好动,宝宝容易饥饿,所以宝宝每天进餐的次数要相应增加。一般遵循三餐两点制,除一日三餐外再加两点,这两点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零食。

如何吃零食

我们提倡给宝宝吃零食,但是要把握好尺度,吃得得法。关键是怎么吃,吃什么?

怎么吃

1.少吃零食。零食毕竟不是主食,宝宝胃口又小,吃多了会影响正常食欲。

2.零食不要零散吃,否则宝宝饮食没有规律,也会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

3.选择合适的零食。选择零食的时候要考虑宝宝的年龄特点,咀嚼和消化能力

吃什么

1.水果: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极为有益,最好是每天饭后吃适量的水果。

对于4个月以上又没长牙的宝宝,用勺刮下香蕉,苹果等果肉,喂给他吃。

宝宝长牙了,可以将水果切成小块,用勺舀着喂宝宝吃。

2岁以上的宝宝可以让他拿着吃。

要选成熟的,没有腐败变质的水果,不成熟的水果含琥珀酸。琥珀酸能强烈刺激胃肠道,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腐败的水果会引起胃肠道炎症。

2.糕点: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谷类食物经膨化制成的食品,酥脆易于消化,可适量摄入作为宝宝的午后点心。

如松软的面包,蛋糕、脆饼干等,作为宝宝的午后加餐以补充热量。可不能把糕点作为主食让宝宝随意吃,尤其是不能饭前吃。

3.奶制品:如酸奶,纯牛奶,奶酪等含有优质的蛋白质,脂肪、糖、钙等营养素,应该保证宝宝每天都吃。

酸奶,奶酪可以作为下午的加餐,牛奶则在早上和睡前喝。奶和奶制品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是宝宝最好的营养品。不过要注意区别奶制品和乳饮料哦,乳饮料的蛋白质含量很低。

4.山楂制品:山楂糕、山楂片、果丹皮等。

这些食品含维生素C,又能帮助消化,饭后适量吃点可以帮助消化,促进食欲。

5.硬果类:如花生、瓜子、开心果、榛子、核桃等。但要注意,小宝宝不宜吃。

含油脂较高,经加工制作后吃起来不但味道很香,还含有人体需要的一些必需脂肪酸、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锌等,这些都是宝宝长身体时需要的营养素。

小宝宝不宜选择这类零食。此类零食咀嚼困难,不小心容易吸入气管,至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危及生命。

硬果中油脂含量高,宝宝不宜多吃。

给宝宝添加零食的原则

1.越小的宝宝加的量越少。

2.零食与正餐是两码事。人们往往认为宝宝吃过零食就不吃正餐,其实不然。在正餐之前绝对不能吃零食,也不能在看电视,听音乐或玩游戏时吃零食。数量上要加以控制,不能吃得过多影响正餐。如果宝宝零食吃得太多,确实会影响吃正餐时的食欲,甚至会因为胃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而引起消化系统疾病。

3.不宜吃的零食有:小宝宝不宜吃炒花生,豆子,瓜子等,以免误呛入气管内;油炸食品不要吃,如快餐食品,油炸点心,油炸排骨等;含糖饮料会抑制食欲,尽量不要喝;各类果仁、果冻不宜吃,容易造成呛咳,窒息,如果要吃,一定要有大人照看,吃的时候宝宝不能跑跳或笑,以免呛人呼吸道发生危险。

4.有些坚果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都比较高,有些干果浓缩了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都不能给三岁前的宝宝吃。如果特别想让宝宝吃,就只能改变它们的形状或加工方式,如核桃仁馅,炸花生改为煮花生,但一定不能吃太多。

5.鱼片,牛肉干虽然能磨牙但也很费牙,三岁以前的宝宝不要吃。可以选择肉松、鸡肉松等等。

6.巧克力吃一两块没坏处,属于热量很高的零食,吃多了宝宝就不爱吃正餐。

第5篇:一岁宝宝营养早餐范文

除此以外,家长们还应学会科学育儿防肥胖,从控制饮食、适度运动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着手,必须三管齐下,缺一不可。

控制饮食

必须适当控制饮食,既要坚持提供小儿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又不能过量,亦要避免因限制过严而造成的饥饿和不安全感。在安排小儿饮食时,应考虑三种饮食热源之间的比例,一般蛋白质占总热能供给的12%~15%;脂肪占总热量的30%~35%;碳水化合物占55%~60%最为适宜。

这里必须特别指出的是,脂肪也是儿童必需的很重要的营养素,家长们切勿因防胖而“谈脂变色”,让自己的孩子避而远之;相反,婴幼儿年龄越小,脂肪的需要量越大。如6个月前的宝宝,脂肪需要量最大,此时宝宝最好的食物是母乳,而且宝宝每天一半以上的热量依赖于母乳中的脂肪。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可以选择脂肪含量高,且其中必需脂肪酸含量高的食品,如牛奶、鱼类、鸡蛋类,特别是鱼类食品,其脂肪营养不仅含量高,且质量好,含有较多的人体必需脂肪酸。

现在的父母也知道运动可以减肥,有的给孩子规定一天要跑多少多少公里。但千万要注意运动应适度,不要一味地追求大运动量。大运动量不但不能减肥反而刺激食欲,造成食欲大增,体重不减反增。适度运动可以使一种控制食欲的生物碱释放增加,使儿童的食欲恢复到正常的生理值,从而减少食物的摄入。

儿童运动项目应生动、有趣,尽量避免单调及静止性活动,并且不宜做过分严格、难度较大的动作。6岁时人的身体协调能力已经基本成熟,可以进行较多的体育活动,如拍皮球、体操。6岁后运动强度与运动种类可逐渐增加;10~11岁开始,可选择身体负担量不大,以速度和灵敏为主的项目,如体操、游泳、花样滑冰、技巧运动等;12~13岁开始,可选择耐力和力量为主的球类项目;15~16岁开始,可增加一些力量性的项目,如长跑、举重等。

第6篇:一岁宝宝营养早餐范文

宝宝这也不吃,那也不吃,那真是让人头疼:由着他吧,营养跟不上,影响生长发育;逼着他、哄着他吃吧,费多大劲先不说,效果多半不会好。你要不想那么麻烦,那就早早让宝宝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吧。

3个关键时期:养成一生好习惯

6个月~1岁

从添加辅食开始。国际母乳喂养协会建议给宝宝完全母乳喂养到6个月,然后开始添加辅食,这时候正是让宝宝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开始。要想让宝宝顺利接受新食物,在每次吃饭前,先给他喂新食物,因为宝宝饿的时候更容易接受新食物。如果宝宝完全拒绝某种食物(闭上嘴、转过头、扔掉勺),你也别急着强迫他吃。过上几天后再喂他试试,没准儿宝宝就会接受了。

1~3岁

各种口味都尝一尝。宝宝1岁以后,味觉细胞已慢慢发育完成,这时可以循序渐进地让宝宝品尝一下各种味道的食物,开发他的味觉,让他的味蕾逐渐适应各种味道的刺激,以避免宝宝长大后因为对一些调料的味道不适应而出现挑食的现象。

5岁以前完成不挑食培养计划。要想让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必须要从小培养,尤其是在5岁之前,否则长大了很难纠正过来。

8招,让宝宝爱上吃饭

1一起进餐。这样一方面能让宝宝感受大家一起进餐的愉快气氛,另一方面也能让宝宝感到坐在椅子上吃饭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时间长了,宝宝对各种食物就会熟悉起来,并和爸爸妈妈一样,喜欢上它们的味道。

2一起买菜。带着宝宝一起去买菜,买回来后,让宝宝帮着一起择菜,边做边夸宝宝“聪明”、“能干”,宝宝会觉得特别有趣,特别自豪。吃饭时,就算是平时不爱吃的蔬菜,宝宝也会因为有自己的参与而将小勺伸向它。

3一起“战斗”。你们可以把一桌菜比喻成一大帮敌人,这块肉是敌人的司令,那碗汤是敌人的老窝。“呀!敌人要向我们发动进攻了,赶紧消灭它们!如果你胜利了,妈妈给你颁发小红花!” 宝宝听到这么激动人心的战前动员,往往会立即投入到“战斗”之中,兴致勃勃地把“敌人”一扫而光。

4“卖相”好点儿。食物看起来色彩鲜艳、造型可爱,往往能赢得宝宝的青睐,在不知不觉中就把东西吃下去了。

5技巧多点儿。将少量新食物混合到宝宝爱吃的食物中,也是一个避免挑食的妙方。比如有的宝宝不爱吃蔬菜,却爱吃饺子,那就包菜肉馅的饺子给他吃;有的宝宝不爱吃水果,可是爱喝酸奶,那就把水果拌到酸奶里。开始时,宝宝不爱吃的食物所占比例应少些,等他适应了再逐渐增加。

6分量少点儿。宝宝的胃容量很小,如果食物太多,宝宝会因吃不完而有受挫感。因此,给宝宝的食物要换成“儿童装”,分量以他能吃完为准。食物的块儿也不要太大,最好能让宝宝一次塞进嘴里。

第7篇:一岁宝宝营养早餐范文

相信每个新手妈妈,在养育宝宝的路上,都遭遇过无数的问题和疑惑。网络上的各路信息,其他妈妈的育儿经,往往难辨对错,也难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妈妈们在育儿中面对的难题不是没有信息,而是迷失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所以,如果有一套实用、系统、一目了然的宝宝养育指导信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答妈妈的疑惑,帮助妈妈们更高效、轻松地养育宝宝。

于是,我们邀请专业的儿保医生和资深早教老师,按照0~1岁篇、1~2岁篇和2~3岁篇,特别制作了3期“宝宝养育指导手册”,有了这两位专家的支持,不但保证了我们信息的专业,也想通过她们的智慧和经验来给妈妈们排忧解难,节省出宝贵的时间来陪伴宝宝,这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方便妈妈们阅读和理解,我们选择用简洁的语言,尽可能保留最实用、最易懂、最重要的信息,希望宝宝居家教养指导手册系列能成为妈妈们育儿路上的好帮手!

身心发展(p3~4)

身体发展

0~1岁的宝宝身体快速发育,保健医生提醒父母,以下4个点需要特别关注,把握其中一些关键时间点是判断宝宝发育是否正常的重要标志。

关注1. 头部

2岁内监测头围的发育,对及时了解大脑的发育至关重要。头围评估时,同时注意结合前囟的发育。

头围

从一侧眉弓开始绕经枕后最突出的枕骨结节,再回到起始点所形成头的最大的围径就称为头围。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神经系统发育较早,头围的增长变化可以反映大脑和颅骨的发育程度。

正常:出生时平均为34厘米,出生后头半年发育最快,长9厘米,后半年长3厘米;1岁平均为46厘米。

异常:太小,如出生小于32厘米,或小于同年龄、性别正常头围的2个标准差以上,称为小头畸形,可能存在大脑发育不全,智力障碍等;太大,超过同年龄、性别正常头围的2个标准差,为头围过大,一般存在脑积水,同样影响智力发育。

囟门

囟门分前囟门和后囟门,可以反映颅骨的发育。

正常:前囟门的大小为0.6~3.6厘米,出生后随着头围的增长而变大,一般在12~18个月闭合,个别提早的会在4个月,而延迟的则延迟至2岁左右关闭。后囟门大都在3个月左右就闭合了。

异常:前囟过早闭合可见于小头畸形;过迟闭合见于脑积水,也要注意是否存在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

关注2. 身长(高)

身高受种族、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儿童身高常与父母的平均身高相关,反映宝宝长期的营养状况。

发育规律:年龄越小,增长越快,第一年平均增长25厘米,也就是如果你的宝宝出生时51厘米,那么到满1岁时,可能会长到76厘米。头3个月每月长4厘米,第二个3个月每月长2厘米,后半年每月长1厘米。

小百科:身长和身高的区别

从头顶到脚底的长度,包括头、脊柱和下肢的长度,称为身长(高)。3岁以下儿童站立位测量不够准确,因此采取仰卧位测量,为身长;3岁后采取站立位测量,为身高。身长和身高大约相差1~2厘米。

关注3. 体重

体重是反映营养状况的最常用的指标。出生体重可以反映宫内发育状况,出生体重4000克为巨大儿。出生体重过低或过高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不利。在儿科疾病的诊治过程中,体重也是用药的计算依据。

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一般下降的幅度不超过出生时体重的7%~8%,大都在7~10天后回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发育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长速逐渐减慢。生后头3个月长得最快,平均每月增长1000~1200克,3~6个月平均每月增长500~600克,7~12个月平均每月增长200~300克。

关注4. 牙齿

萌牙时间可早在4月龄,也可迟于10~12月龄,牙齿发育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乳牙一共有20颗,一般在2岁半左右长齐。

奶瓶龋:是0~1岁宝宝常见的一种龋齿,常因为宝宝在睡眠时不断吸吮奶瓶而造成。在宝宝牙齿发育过程中,父母需要注意其口腔卫生,如漱口、刷牙、不含奶瓶等。

特别推荐:建议为宝宝制作生长曲线图

对一个宝宝体格生长的评估,注意要从生长的发育水平、生长的速度、身体匀称程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了解宝宝在人群中所处的位置,同时应该根据宝宝自身生长的速度来综合判断。采用生长曲线图,可以直观、跟踪宝宝长期的生长情况。父母不仅要关注,宝宝当月增重了多少,更要关注宝宝的发育趋势。我们建议父母为自己的宝宝制作生长曲线图。

方法:在宝宝出生后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如2、4、6、9、12个月各称一次体重,将每次结果标在生长图上,描成体重曲线,然后对宝宝体重曲线的形态和趋势进行客观的评价。如果宝宝的体重曲线与标准体重曲线平行,表示生长速度正常;如果体重曲线平坦或向下,则表示生长缓慢,应该积极寻找原因。

心理发展

0~1岁的宝宝的心理和身体一样,都在快速的发展,由于不像身体发育可以明显看到,容易被父母忽略。0~1岁的宝宝不能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愿望,父母只有掌握了宝宝这段时间的心理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依恋

依恋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结,在它的形成过程中反映

了婴儿认识能力不断发展的过程,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一般婴儿在6个月开始出现认生表现,怕与母亲或其他经常照料他的人分开,这说明婴儿已经能够敏锐地辨认熟人和生人,标志着亲子依恋的开始。同时,也说明婴儿需要在依恋你的基础上建立更为复杂的社会性情感、性格和能力。

建议: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从小开始建立,父母要精心地呵护宝宝,与其密切接触,不要长期离开宝宝。当遇到生人到来时,父母可以把宝宝抱在怀里,不要急于走近,要用你对客人热情的态度和友好的气氛去感染宝宝,使他学会“信任”客人;但若客人靠近宝宝时,他流露出害怕的表情,你就抱他离远些,过一会儿再靠近,使宝宝逐渐适应、熟悉生人。

哭是婴幼儿沟通与表达的主要方式之一,意味着某种需要的未被满足。新生儿的哭声大多是生理和心理现象,一般来说,在生理上代表饥饿;乳汁过多或过少;代乳品太甜、太稠;口渴;尿便;病痛、身体不舒服等。在心理上代表害怕、不满、要求抚爱、需求及注意等。父母应做到细心观察,学会“翻译”宝宝的哭声中表达的需要。

建议:当婴儿大声哭闹,又实在搞不清状况时,妈妈要耐心地安慰,与他“交流”,对着他说话,这能加强母子间感情,培养宝宝丰富的情感。新生儿出生一周后,就能听到声音了,此时对声音非常敏感,喜欢听小铃铛、拨浪鼓等发出的声音。父母可选购一些带响的玩具悬挂于宝宝的小床上,当宝宝哭的时候,给他听听声音,转移他的注意力。

吃手

婴儿喜欢吃手是常见的行为,他们在两个月左右就“发现”自己的手了,他们喜欢把自己的手和脚往嘴里塞,很快乐地吮吸着。婴儿吃手,从生理和心理的上来看:生理上的满足是3~6个月是宝宝开始萌出乳牙的阶段,此时的宝宝会用吃手来缓解长牙期不适。因为多数婴儿是从3个月开始吸吮手指,到6个月添加辅食后表现明显,伴随出牙将逐渐形成高峰。而心理上的需求,当宝宝感到不安、烦躁、紧张时,吃手会安抚宝宝的情绪;有些宝宝在浅睡眠状态时,会用吃手指来寻求自我安慰而重新入睡。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指出1岁以内的婴儿获得各种欲望满足的主要途径是口部(即吸吮、吃喝、吃手),称为“口腔期”,这是人格发展的第一个基础阶段,所以父母别小瞧了这个吃手。

建议:在清洁卫生的前提下应充分满足。提供一些安全的玩具,比如咬咬乐、磨牙环做替代品,这样既满足了口欲期心理需求,又有助于乳牙的萌出,更有利于语言发展。

养育指导(p5~6)

喂养

母乳喂养

时间

建议在婴儿出生后的1小时内就开始母乳喂养,并在生命初期的6个月内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在添加辅助食品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及2岁以上。

小百科:什么是纯母乳喂养?

纯母乳喂养:除母乳外,不给婴儿任何其他液体或固体食物,包括水。可以服用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和药物。

部分母乳喂养:除母乳外,还给婴儿吃其他乳类制品和谷类食物。

方法

虽然母乳喂养是一种天生的行为,但它也需要后天的环境支持和基本哺乳技能训练。有这样几个要点是新手妈妈要学习的:

1.早接触:产后采取母婴同室,尽早开奶。

2.按需哺:及时应对孩子的需求,充分的吸吮是促进乳汁分泌的最好办法。注意不给新生儿添加糖水、其他乳类或使用人工奶嘴。

3.正确的哺乳姿势:对成功母乳喂养是一项重要的技能保证。(有图见配图!)

抱孩子: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直线;身体贴近母亲;头和颈得到支撑;脸贴近,鼻子对着。

托:采用C字形托起,用食指支撑着的下方,大拇指放在的上方,两个手指轻压,改善形态,使婴儿容易含接。

正确含接:婴儿的下颏贴在上,嘴张大,将及大部分乳晕含在口中。使婴儿嘴巴上方的乳晕比下方多。

常见问题

乳量是否充足的判断:观察宝宝体重的增长(是否正常);小便的次数(24小时内6~8次);精神愉快;哺乳时间足(一侧10分钟左右);及吃奶时听到吞咽声等。

母乳性黄疸:一般不需特别处理,可暂停母乳3天,黄疸减退后再次母乳喂养,多数预后良好。

皲裂:尽早开奶,改善喂哺,使含接良好。喂奶后可将剩余乳汁涂抹在上,能起到一定的滋润和保护作用。

小百科:母乳喂养的7大优点:

1.母乳包含婴儿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素,如乳清蛋白、乳糖及各类微量营养素,且易于消化、吸收;

2.母乳可以提供婴儿生命早期的免疫活性物质,如IgG、SIgA、乳铁蛋白等,增强机体免疫力;

3.母乳喂养能促进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如牛磺酸、DHA等有利于大脑和视网膜的发育,而喂养过程中的母婴接触以及语言和眼神的交流,可以促进婴儿对外部环境的认知;

4.母乳喂养能减少成年期代谢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

5.母乳喂养可以增进母子间的情感,宝宝情绪愉快,安全感提高,同时增加父母对子女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家庭与社会和谐;

6.母乳喂养是生殖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母亲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比如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病风险;

7.不可忽略的是母乳喂养更经济、卫生和方便。

配方奶

在缺乏母乳的情况下应首选配方奶。配方奶是以鲜乳为基础,调整蛋白质和矿物质比例,使之更接近母乳,有利于婴儿的消化吸收。如乳清蛋白、必需脂肪酸比例增加,强化铁、锌、牛磺酸、乳铁蛋白、双歧杆菌等,既满足婴儿生长的营养需要,同时顾及其免疫力的建构。

注意:不要过度喂食;冲泡时奶粉和水的比例合适;奶具的清洁消毒问题;奶瓶选购安全问题等。

辅食添加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在6个月大时开始接受除母乳之外的补充食物,而从完全母乳喂养到充分利用家庭食物的过渡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时期。辅助食物添加时应满足及时、充足、安全及合理的原则。也就是说应当提供足够的能量、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以满足婴儿生长的营养需求,以安全的方式制备和喂食以便尽量减少污染的危险,以积极的方式鼓励宝宝进食。

方法

身体健康时添加;从一种到多种;从细到粗;从稀到稠;从少到多;用匙喂;反复尝试等。

首先添加铁强化的米粉,逐步喂食果汁、菜泥、蛋黄、鱼、豆腐、肝泥、肉末等。

婴儿期辅食制作不加盐。

每日所需食用量建议:

年龄 食物质地 喂食频率 每餐食用量

6~8个月 开始时喂糊状物及充分捣碎的食物,随后喂捣碎的家庭食物 每天2~3餐,再加上频繁的母乳喂养,根据宝宝的胃口,可提供1~2顿小餐 开始时每餐2~3汤匙,逐渐增至250毫升杯子的1/2

9~11个月 切得很碎或捣碎的食物以及婴儿可拿起的食物 每天3~4顿正餐,再加上母乳喂养,根据宝宝的胃口,可提供1~2顿小餐 250毫升杯子/碗的1/2

12~23个月 切碎或捣碎(如有必要)的家庭食物 每天3~4顿正餐,再加上母乳喂养,根据宝宝的胃口,可提供1~2顿小餐 250毫升杯子/碗的3/4

注意:如果婴儿不是母乳喂养,在保证配方奶的摄入后,每天需增加1~2顿加餐。

睡眠

时间

新生儿平均每天睡11~18个小时,通常夜间睡9~12小时,白天睡2~5个小时。1岁婴儿平均每天睡眠14小时。母乳喂养儿清醒时间多些,每次睡眠时间为2~3小时;人工喂养儿每次睡眠时间3~4小时。

次数

2个月的婴儿每天白天可睡2~4次,到12个月时大多数宝宝白天只睡1~2次。

规律

新生儿睡眠通常没有规律,没有白天和黑夜之分,也没有一定的模式。婴儿在2~4个月时,逐步开始形成睡眠的昼夜规律。到6个月左右的时候,具备一觉睡到天亮的能力,也就是说夜间可以不用喂奶了。睡眠的规律有个体差异,9个月时也只是有70%~80%的婴儿能够做到晚上睡个整觉。

正常现象

婴儿睡觉时有各种小动作,如微笑、皱眉、吸吮、身体小的抖动等,都属于正常现象。夜醒也是睡眠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孩子可以通过学会自我安抚,然后再次重新入睡。家长不要过多干扰孩子的睡眠,比如在孩子夜醒时过于频繁地给予反应,或者入睡时采取抱睡等不良睡眠行为等,都将影响孩子建立正常的睡眠模式。

暂时性睡眠不安

个体差异、生活环境变化、生病、出牙、生长发育如学习爬、站、走等阶段可能会打乱原有的作息规律,出现暂时性睡眠不安。

运动与早教(p7~8)

运动

运动发育总规律

自上而下:也就是头尾规律,动作发育从抬头开始,然后坐、立和行走等。

由近到远:是指由靠近躯干部位的相关肌肉产生的动作先发育,如先抬肩、然后用手取物等。

由正面到反面:如先学会抓物,然后放物;先朝前走,然后倒退等。

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神经支配的动作发育先是表现为比较泛化,然后逐渐集中从而达到协调。如获取玩具时,由挥动双手想拿却拿不到,然后伸手可以取到玩具;或者先是一把抓物,然后可以用拇指、食指取物等。

大动作发育时间表

抬头:3~4个月。

翻身:5~6个月。

坐:5月靠坐;6月双手向前撑着坐;7月独坐片刻;8月独坐稳。

爬:2月开始匍匐;3~4月用手支撑上半身;7~9月用手支撑胸腹部,用上肢向前爬。

站:5~6月扶立,下肢能上下跳动;8月扶站片刻;10~11个月站立。

精细动作

3个月:能有意识取物。

3~4个月:在胸前玩弄双手。

4个月:抓住玩具,握物时大拇指参与。

5个月:能抓住物体,放入口中。

6~7个月:将物体从一手转移到另一手。

8个月:拇指、食指平夹取物。

9~10个月:尝试拇指、食指的指端取物。

10个月:能将手中的物体放下。

值得注意

1. 动作的发育存在个体差异,发育有一个月龄范围,如果迟于正常月龄范围的上限,需要考虑发育迟缓的可能。

2. 发育受营养、家庭环境和训练等因素影响,训练对动作的发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 训练应适度,根据宝宝的发育阶段,采取适宜的方式、时间和频率等,做到既不延迟同时不过于超前,这样才有利于宝宝的动作发展。

特别推荐:儿童发育问题预警

3月龄:俯卧时不会抬头;对很大声音没有反应;不注视人脸,不追视移动人或物品;逗引时不发音或不会笑。

6月龄:紧握拳不松开;不会伸手及抓物;不能扶坐;发音少,不会笑出声。

8月龄:不会双手传递玩具;不会独坐;听到声音无应答;不会区分生人和熟人。

12月龄:不会用拇食指对捏小物品;不会扶物站立;不会挥手表示“再见”或拍手表示“欢迎”;呼唤名字无反应。

0~1岁宝宝的早教,教什么?

对于0~1岁的宝宝,说到早教,父母可能会有些疑问,这么小的宝宝,能教他什么呢?大家不用想得很复杂,其实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和宝宝做做游戏,就可以达到早教的效果哦!

0~1岁亲子游戏

? 翻身、学小狗(促进粗大动作发展)

价值:鼓励宝宝主动翻身,学习抬头、挺胸、翻身、爬的动作。

准备:干净、安全、舒适的场地,带响的玩具、软球、会移动的玩具。

玩法:

1. 将婴儿仰卧,父母手持带响玩具放于宝宝左方,逗引宝宝从仰卧位翻向俯卧位。同时用语言鼓励:“宝宝翻身啦,翻呀翻,好!翻过来,再翻一下。”以训练婴儿听觉并激发积极的情绪。

2. 父母运用软球、会移动的玩具,逗引宝宝向前蹬爬。让宝宝两肘支撑前身,双膝跪下。父母用双手抵住宝宝脚底,将其左右轮流向前推动,使宝宝依靠推力,左右两手、两脚轮流向前移动。

延伸:在家中,父母可经常创设各种环境,可以在小床上摆放婴儿喜欢的玩具,在地板上铺上彩色泡沫拼版或软垫,让宝宝有活动空间,引导宝宝抬头、翻身和爬行。

? 玩球(促进精细动作发展)

价值:激发宝宝抓拿的欲望,培养其抓拿眼所及之物。

准备:不同大小、材质的球,如绒毛球、小软球、塑料刺毛球、乒乓球、小皮球等(由于球的大小、材质的不同,婴儿在抓、摸、拿时手的力度和姿势也是不同的)。

玩法:将各种不同大小、材质的球放置在小盘中,父母将宝宝抱坐在面前,观察宝宝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当宝宝有意识开始抓握、选择球进行摆弄时,父母可以用语言对宝宝加以鼓励。

延伸:在家中,给宝宝创设反复抓拿起眼前的物体机会,鼓励去抓拿动作,并引导宝宝两手都尝试着抓拿。

0~1岁图书推荐

1~3个月:为此月龄段宝宝选择图书,要根据婴儿的视觉发展理论,以及宝宝在出生期的视觉偏好,选择图形简单,线条分明,并具对称性的黑白图片。

4~6个月:让宝宝反复观看一些色彩鲜艳、形状复杂的抽象图形,有助于在宝宝的大脑里建立复杂且发达的视觉神经。

7~9个月:让宝宝多看形象色彩鲜明的书籍。多以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动物、蔬菜、水果为主。父母可以把卡片挂在婴儿床的周围,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刺激婴儿的视觉发育。

10~12个月:此阶段的宝宝喜欢撕书、揉书、咬书、这时父母不要训斥宝宝,宝宝在一点点的玩书中,对书会有个整体的认知。布书是最安全的玩具书,就算在宝宝长牙期间喜欢啃啃咬咬,妈妈也不用担心其安全问题。

0~1岁玩具推荐

0~3个月:新生宝宝看到的世界还很模糊,但在最初的几个月中视敏度发展迅速。旋转音乐床铃是宝宝必备玩具。注意旋转的床铃应该挂在距离宝宝眼睛35厘米的地方。

推荐玩具:旋转音乐床铃、软球、音乐铃、风车玩具等等。

4~6个月:此时宝宝的视线能追逐活动的玩具和走动的人,对声音有定向反应,手已经能够抓握身边的玩具。这时期宝宝喜欢可以入口啃咬的安全无毒的牙胶和动感手拉件等玩具。

推荐玩具:健身器、多功能摇摇乐、宝宝牙胶摇铃、不倒翁等。

7~9个月:宝宝已经能够独坐,此时应加强爬行训练,可选择会滚动的彩色小球和会发声的玩具来吸引宝宝爬行;宝宝喜欢用手抓取物件、摇晃和敲打玩具等,家长可选择色彩鲜艳有声响的玩具培养宝宝的色彩识别力和动手“抓”、“扯”能力。

推荐玩具:音乐敲打玩具、彩色套塔、响铃滚滚球、宝宝积木等。

第8篇:一岁宝宝营养早餐范文

贪睡爸妈:让宝宝自娱自乐

爸妈睡眠不足,宝宝却闻鸡起舞,遇上习惯早起的宝宝,爱睡懒觉的爸爸妈妈不如放手让宝宝自己玩上一阵子吧。

自娱自乐小游戏

镜子探秘

在小床边放一面边缘光滑又不易被击碎的镜子,这样,当宝宝醒来的时候,他一睁眼就可以看见自己在镜子里的成像。毫无疑问,宝宝一定对镜子里那个与自己的行为模式完全样的小朋友感到十分好奇,他会想方设法去探究这个小朋友的奥秘,当然也就不会因为早醒没有妈妈的陪伴而感觉寂寞无聊了。

魔力风铃

在小床上方挂一个造型特别的风铃,让宝贝一伸手就可以够着。风铃清脆的声音,以及轻轻摇摆时千变万化的样子,对宝宝来说简直充满了魔力,他的注意力自然也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在床头绑一根绳子,将宝宝喜欢的一些玩具或者其他小玩意儿串在上面,供其玩耍。当宝宝拨弄绳子上穿着的物件时,那些不同种类的声音、丰富多样的色彩以及花样繁多的形状定会让他充满了好奇。

音乐作伴

如果家里有定时开关的音响,并且宝宝恰好又喜欢听音乐,不妨把音响设定在他通常醒来的那个时刻开启。这样,孩子一醒来,舒缓的音乐声响起,他的注意力就会被那些美好的音乐吸引过去。

自娱自乐备忘录

让宝宝独自玩耍可以锻炼他的独立性,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有些细节你要留意:

1、注意保暖:宝宝醒来后,妈妈可以让他在床上自己玩一会儿,但如果天气比较寒冷的话,就要先给宝宝穿上一两件衣服,以防感冒。

2、保证明亮光线:如果室内采光不是很好,可以在小床旁边开一盏小灯,或者换一个浅色的窗帘,以便宝宝能够看清手中的玩具或周围环境中各种有趣的元素,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为黑暗带给他的不安全感。

3、控制好时间:宝宝独自玩耍的时间不宜太长,毕竟你只是想争取多睡一会儿,而不是真的把宝宝置之不理!如果宝宝表现出不耐烦了,妈妈就到该起床的时间了。

勤奋爸妈:与宝宝共享天伦

既然宝宝的生活习惯就是早睡早起,爸爸妈妈最好还是自觉地和“睡懒觉”彻底告别吧。和宝宝一起在晨曦中醒来别有一番天伦之乐。

晨练――脖子扭扭、屁股扭扭

带上宝宝一家三口去晨练!每天保持定的运动量,不仅能使全家人身体健康少得病,还有助于养成宝宝活泼开朗的性格,而积极的个性能使宝宝成为一个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人。

晨练小游戏

滑楼梯

下楼梯的时候尽量让宝宝自己走。对于稍微大一点的孩子来说,还可以和爸爸玩个惊险小游戏――滑楼梯。宝宝趴在楼梯扶手上,爸爸注意用手扶好,让宝宝顺着栏杆往下滑。最好是从二楼滑到一楼,这样能把危险系数降到最低。

提小猪

爸爸妈妈站在左右两边,把宝宝夹在中间,两手抓住宝宝的左右胳膊提起来,使劲往前一甩,等宝宝落地后,爸爸妈妈走上前一步,再一次重复刚才的动作。这个游戏不但能让宝宝兴奋起来,爸爸妈妈也锻炼了手臂肌肉的力量。

下厨――打造活力早餐

烧饼油条多吃无益,是贪睡的爸妈为了赶时间才做的选择。如果起得早,就可以从从容容打造一份营养早餐。妈妈掌勺、爸爸打下手、宝宝摆桌椅,齐心协力打造一顿丰盛的早餐,让新的一天充满活力!

营养早餐食谱

鲜奶软饼

1、将鸡蛋打入面粉中,和匀,再慢慢注入鲜牛奶调成稀糊状。

2、在烧热的平底锅中加入适量植物油,将一大汤匙面糊倒入其中,摊成蛋饼。

鸡肉青菜粥

1、粳米煮粥备用。

2、把鸡胸脯肉剁成肉泥,锅中加少量植物油,油开后,放入鸡肉泥煸炒,熟后放入粳米粥中煮开。

出锅前加少量精盐等,最后撒入青菜末。

鸡蛋煎熟(煎时要少放油)。

黄瓜切薄片,加少许盐、糖、醋,腌10分钟,沥干水分。

在切片面包上撒一层肉松,再放上煎蛋、黄瓜片、火腿片,最后盖上另一片面包,对角切好。

老鹰捉小鸡

宝宝躲在妈妈身后,抓住妈妈的衣角,妈妈张开手臂撑起保护伞,当老鹰的爸爸要想办法抓小鸡了’爸爸可以抓住宝宝,然后又“不小心”让小鸡溜走了,宝宝一定会觉得很有趣的,同时又训练了他的腿部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晨练备忘录

1、物品准备:对3岁左右的宝宝,爸爸妈妈可以在晨练时给宝宝准备两件运动用品,如皮球、三轮童车、羽毛球拍等。

地点选择:带孩子晨练最佳地点就是居住的小区绿地,或者离家比较近的公园。

2、社会性培养:晨练中,宝宝在进行适当运动的同时,还会接触到许多人或事,这都是培养孩子社会性的大好时机,爸爸妈妈可别错过了哦!

早餐备忘录

1、按月龄安排:早餐要根据宝宝的月龄来适当安排,1~3岁的宝宝消化能力还比较弱,应该以奶制品和点心为主。儿童“早一杯、晚杯”地喝牛奶最为理想。

第9篇:一岁宝宝营养早餐范文

0~6个月

1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出生后0~6月龄的婴儿应给予纯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所含的营养物质齐全,各种营养素之间比例合理,含有其他乳类不可替代的免疫活性物质。另外,母乳喂养有利于增进母子感情,且经济、安全、方便,不易发生过敏反应。纯母乳喂养能满足6月龄内婴儿所需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

2新生儿(出生后28天内)阶段,应遵循按需喂养的原则,即宝宝饿了就喂,每天可喂奶8次以上,既能满足宝宝胃容量小、生长发育快、营养需求高的特点,又能促进母亲分泌更多的乳汁。宝宝满月后,会自然、逐渐地形成按时喂养的规律,大约1~2个月后即可做到每天喂奶6~8次,每次间隔3~4个小时。

3母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较低,应尽早抱宝宝到户外晒太阳,促进皮肤中维生素D的合成。如果户外活动不足,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补充维生素D。建议正常母乳喂养儿于生后2周开始每天口服维生素D400~800IU(国际单位)。另外,母乳中的维生素K含量也较低,为了预防维生素K相关的出血性疾病,应在医生指导下为宝宝补充维生素K。

6~12个月

1对于6~12个月的宝宝,母乳仍是其理想的天然食物。6月龄后,单纯靠母乳已经不能满足婴儿的全部营养需求了,但不等于母乳就没有营养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6月龄以上的婴儿,在逐渐开始添加辅食的同时,应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在我国,虽然很多妈妈会在4个月左右重返职场,但继续母乳喂养至1岁以上,甚至更长时间,还是可以努力做到的。

2当母乳不足时,或者因为条件限制不能全天喂母乳时,可补充适量的婴儿配方奶粉,即采用混合喂养的方式。无论采用何种喂养方式,奶类还是这个阶段婴儿的主要营养来源,每天首先应保证600~800毫升的奶量。

3从6月龄开始,需要逐渐给宝宝补充一些非乳类的食物,即辅食。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不仅是为了满足宝宝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更是帮助宝宝学习、适应母乳以外的食物,训练吞咽和咀嚼功能,促进牙齿萌出、动作协调,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过程。

4由于母乳中铁含量较低,婴儿体内储存的铁到4~6个月时已消耗殆尽,因此婴儿最初需要的辅食为强化铁的谷类食物,推荐添加强化了铁的婴儿营养米粉。其次添加蔬菜汁/泥、水果汁/泥,最后添加动物性食物,顺序为:蛋黄泥、鱼泥、蛋羹或全蛋、肉泥、肉末等。

建议6月龄开始添加半固体的泥糊状食物;7~9月龄时由半固体食物逐渐过渡到可咀嚼的烂面等软固体食物,应允许宝宝用手抓握食物吃;10~12月龄时,大多数婴儿即可进食固体食物为主的辅食,应鼓励宝宝自己用勺进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5膳食宝塔中建议的谷类40~110克、蔬菜类和水果类各25~50克、蛋黄1个或鸡蛋1个、鱼/禽/畜肉25~40克、油5~10克,并不是要让妈妈每餐用食物秤精确地称量后再喂给宝宝,而是提醒妈妈在给宝宝制作的膳食中,应尽量包括前面所说的各类食物,但也没必要每天都严格按照膳食宝塔建议的各类食物的量吃。重要的是,一定要经常遵循膳食宝塔各层各类食物的大体比例。在一段时间内,比如一周,各类食物摄入的平均值应当基本符合膳食宝塔的建议量。另外,无论是谷类、蔬菜、水果还是肉类,都包含许多品种,在给宝宝提供食物时,可以考虑为他提供尽量丰富的种类,帮助宝宝养成接受多样食物的良好习惯。

6建议6月龄的宝宝每天尝试1~2次辅食,以培养进食兴趣,不影响奶量为主;7~9月龄的宝宝,每天可加1餐饭(谷类+动物类食物+蔬菜)和1份小点心(水果、面包片、小饼干);10~12月龄的宝宝,每天可给予2餐饭和1份小点心。

1~3岁

1 为了满足幼儿快速生长发育,对钙和蛋白质的营养需求,应喂给宝宝充足的母乳或乳制品。建议尽量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可持续至宝宝2岁或2岁以上。当母乳不足采用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时,每天应供应不少于相当于600毫升母乳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或稀释的鲜牛奶,即幼儿配方奶粉80~100克或350毫升鲜牛奶或相当量的乳制品(如酸奶、羊奶、奶酪等)。

2谷类100~150克,谷类包括米和面粉等粮谷类食物,重量指米、面制作前的重量,可制成米饭、馒头、花卷、烙饼、面包、饼干、麦片等。由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体积较大,2岁以下的儿童不宜依靠碳水化合物来获得较多的热量,还应避免摄入过多含高膳食纤维的粗粮、杂粮类食物,以免影响对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

(50克大米或挂面=110克米饭=375克米粥=80克馒头或花卷)

3蔬菜类和水果类各150~200克,蔬菜类主要指新鲜的绿色、红黄色蔬菜以及覃藻类蔬菜,水果类主要指各种新鲜的应季水果。特别注意蔬菜类和水果类所提供的营养成分不尽相同、各有优势,因此不可相互替代。最好能做到每餐吃蔬菜、每天吃水果。

(100克可食部蔬菜或水果=100克西红柿=110克黄瓜=120克菠菜/油菜/小白菜=130克苹果/柑橘、橙=120克梨/桃=170克香蕉=180克西瓜)

4蛋类、鱼虾肉、瘦畜禽肉等100克,这类食物可以提供优质蛋白质,但总量不宜摄入过多。如果以每天吃1个鸡蛋(大约60克)计算,剩余只需每日吃鱼虾、瘦肉类共计40克。鱼类脂肪有利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可适当多选用鱼虾类食物。如果烧鱼比较麻烦,也可以每周吃2~3次鱼,每次吃100~150克。

(50克生鲜猪肉/牛肉=85克生猪排骨=75克生整鸡/鸭/鹅=85克草鱼=80克虾)

5在此基础上,最好每月选用猪肝75克或鸡肝50克或羊肝25克,做成肝泥,分次喂给宝宝,以增加维生素A的供应。另外,为了预防幼儿缺铁性贫血,还应适当补充富含铁的红肉类动物性食物,如猪/牛/羊肉和内脏类,同时要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以促进铁的吸收。

6烹调用油20~25克,幼儿需要脂肪提供总能量的30%~35%,适量的脂肪不仅有助于孩子发育,也能给食物提味,增进食欲。幼儿所需的必需脂肪酸中,亚油酸在所有植物油中均含有,而α-亚麻酸仅在大豆油、低芥酸菜子油等少数食用油中含有,建议妈妈可给宝宝经常换用不同种类的烹调用油。(25克油相当于3汤匙)

7给幼儿制作食物,应单独加工、烹制,采用蒸、煮、煨、炖等烹调方式,不宜采用油炸、熏烤、腌腊等方式,口味宜清淡,幼儿每日盐的需要量不超过2克,除了食物中本身含有的钠盐外,仅需添加很少量的食盐即可,最好采用食物烹调后加盐的方法,尽量不用或少用含有味精、鸡精、色素、糖精的调味品。注意经常变换食物的种类、外观和烹调方法,以保持幼儿对进食的兴趣。

8幼儿饮食每天可安排5~6餐,即早、中、晚3次主餐,上下午可加餐1次,晚饭后可加餐或少量零食,但睡前忌甜食,以预防发生龋齿。1~2岁和2~3岁的幼儿可分别参考推荐量的下限与上限。要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适量、有规律地进餐,鼓励幼儿使用勺、筷等与大人一同进餐,切忌大人追着喂,边玩边吃。

专家的特别提醒:

1.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

膳食宝塔中建议的食物适宜摄入量为一般健康婴幼儿的平均水平,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孩子的年龄、性别、发育水平和活动量等情况,灵活调整。要重视孩子自身有调节进食量的能力,即孩子自己知道饱与饿,不饿时或吃饱后大人不必勉强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