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增广贤文范文

增广贤文精选(九篇)

第1篇:增广贤文范文

关键词:试论 《增广贤文》 文化价值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增广贤文》是一本新颖独特、从清末至解放前社会上广泛流传的启蒙读本,它在传统启蒙读物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全书共6290字,记录了许多反映生活哲理的格言,这些内容不仅儿童喜欢,就连成年人也乐于阅读,以致于其中许多格言至今仍广为流传,常被人们挂在嘴边,这正是传统文化的力量所在。旧时代有这样的一句口头禅:“读了《增广》会说话。”这是民间对《增广贤文》的评价。《增广贤文》曾被人们奉为“做人的准则,处世的法宝,交际的妙术,治家的秘诀”。

         过去,人们对《增广贤文》评价这么高,现在学习研究《增广贤文》还有没有价值,还有没有现实意义?1985年,周谷城先生在为《传统蒙学丛书》所写的《序》中,曾充分肯定了蒙学读物对于中国文化史和教育史的研究价值。他说:“有的蒙学书能够长久流行,为社会长期接受,在传授基本知识,进行道德教育,采取易于上口、易于记忆的形式等方面,确实有其长处和优势,是不能也不应一笔抹杀的,仅仅在这一点上,即自有其文化史和教育史的价值。”我认为:《增广贤文》等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独具特色,编写经验极其丰富,认真地进行研究并科学地加以总结,对当今儿童读物和社会普及性通俗读物的编写有着极其重要借鉴意义。现就《增广贤文》的文化价值问题作一些探讨。

         首先是句式创新、灵活多变。

         传统的蒙学读物为方便儿童阅读,一般采用韵文和短句式,如宋代出现的《三字经》、《百家姓》,明代出现的《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就是如此,这无疑对儿童的学习是有好处的。但这些读物多数存在着句式整齐单一刻板的问题,这就使蒙学读物模式化倾向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容的生动表达。《增广贤文》打破了三言四言五言一种句式贯穿始终的限制,采用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长句和短句交错的杂言句式排列,灵活多变,当长则长,当短则短,只求对偶成句,不强求整齐划一。都押韵但换韵自由,视情况而定,不必如作诗般严谨,取其易于记诵即可,处处体现了自由活泼的特征。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从而突破了传统蒙学读物一种句式贯穿始终的基本格式,使语句更接近于口语,更易于为人们接受。可以说,这是《增广贤文》深入民间的原因之一。例如:“满招损,谦受益”,“言而无信,百事皆虚”,句式是三言四言,告诉我们要谦虚谨慎、诚实守信;“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句式是四言七言,但都表达了时间过得很快,使用再多的金钱也买不到的,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则是五言七言,告诉我们从小就要努力学习,不要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以免将来后悔莫及;“孝当竭力,非徒养身”,“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早把甘旨勤奉养,夕阳光阴不多时”,则是四言六言七言,告诉我们要孝顺父母和珍惜亲情。

其次是形式创新、格言警世。

         《增广贤文》以格言的形式,荟萃成书,讲述了对人际关系的看法,介绍了待人接物的经验,宣讲了人生哲学,并希望能进一步治世育人、敦伦劝孝、美化风俗。它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实际上是一部格言集。从《增广贤文》所录格言的来源看,这些格言都经过千锤百炼,有着广泛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增广贤文》代表了许多人的思想,凝聚了前人的智慧,这与其他蒙学读物只代表作者一家之言有极大的不同,是本书价值的又一表现。书中那些精辟的语句绝非凭空而谈、信口雌黄,而是对中国人处世经验、智慧和原则的总结,因此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正是它的生命力所在。其中一些谚语、俗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许多关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内容,经过人世沧桑的千锤百炼,成为警世喻人的格言,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等;一些谚语、俗语总结了千百年来人们同自然斗争的经验,成为简明生动哲理式的科学知识,如“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深”、“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等。这就使得这本书如同今天的《格言警句大全》之类,雅俗共赏,切近实用。

         其三,兼容百家,普及经典。

         传统的蒙学读物,绝大多数是反映儒家的观点、代表儒家的思想,《增广贤文》则不是这样,书中虽然也有儒家的说教,但其主要反映的是道家的思想,这在蒙学读物中是很少见的,这也正是它的独特之处。书中强调了读书的重要、孝义的可贵:“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家中无才子,官从何处来”,“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这些观点,体现了正统的儒家精神,与全书所弥漫的道家思想有所不合。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庞杂,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从其中看到自己认可的格言,使《增广贤文》具有了广泛的代表性。《增广贤文》绝大多数句子都来自经史子集、诗词曲赋、戏剧小说以及文人杂记,其思想观念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儒释道各家经典。从广义上来说,它是雅俗共赏的“经”的普及本,不需讲解就能读懂,通过读《增广贤文》同样能领会到经文的思想观念和人生智慧。有的格言警句来自经史诸子,如“知足常足,终身不辱”是从《老子》中的“知足不辱”化出;“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是《论语》中的句子;还有“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荀子》),“鹪鹩栖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止于满腹”(《庄子》)等。

有的格言出自历代著名的诗句,如“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李白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变化而来”;还有“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古诗十九首)等。有的格言警句出自著名的小说、杂记,例如,“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在《喻世明言》第11卷作“着意种花花不活,无心栽柳柳成荫”;“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在《西游记》第5回出现过;“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见于《西游记》第37回;还有“狐眠败砌,兔走荒台,尽是当年歌舞地;露冷黄花,烟迷津渡,悉为旧日争战场”,简直就是《红楼梦》第一回中《好了歌注解》的改写本。有的格言警句来自民间通俗文学,例如“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即是出自于宋话本《碾玉观音》。 

《增广贤文》还采用了一些蒙学读物中的句子,例如,“志从肥甘丧,心以淡泊明”,《菜根谭》原文作“志以澹泊明,节从肥甘丧”;“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这句在《神童诗》中作“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出自《名贤集》;“洒扫庭除,须内外整洁;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勿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则出自《治家格言》。正是因为出处不同,所以全书正如清代周希陶在《重订增广·序》中所说:“有文言,有俗言,有直言,有婉言,有恶善言,有勉戒言,有在家出家言,复有仕宦治世言,有隐逸出世言,士农工商,无一不备。”不拘一格,广泛采录,正是其特点所在。

         其四,少用典故,通俗易懂。

         以往的蒙学读物都存着用典过多、深奥难懂的问题。《增广贤文》在这些方面就有了突破,不仅用典少,而且不强求以骈句行文,这就使《增广贤文》有了一个不同于其他蒙学读物的新面貌。文中只有“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二句是明显用典。前一句讲的是唐朝王勃去南昌时,得到马当地方的风神相助,路途虽远,但一夜即到南昌,在滕王阁的聚会上写出了名篇《滕王阁序》。后一句说的是宋代一个书生十分潦倒,在饶州作官的范仲淹十分同情他,就叫随从拿出纸墨,陪同穷书生前往饶州城东荐福寺,拓欧阳询的碑帖,去京师售买,每本可获千钱。但途中遇雷雨,巨雷将石碑击得粉碎,穷书生只怨自己命运不佳。这两句的主要意思是:“时来”的时候,是天意在帮助,你就好好地珍惜;“运去”的时候,也是天意在为难,切莫乱强求。除以上两句外,《增广贤文》基本无须讲解就可明了。在“言必引经,文必四六”用典之风盛行的明代,作者敢于打破常规,不用典故,而采用接近现代白话文的写法,确实难能可贵,确实有胆量、有创建、有先见之明。难怪乎诸如“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老心不老,人穷志不穷”、“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等等不藏典故、明白晓畅、易读易记的俗语谚语至今还流传在群众口头上,这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仍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其五,内容广泛,论述精辟。

         《增广贤文》最能征服人心的是它的内容。从表面上看,《增广贤文》似乎杂乱无章,但只要认真通读全书,不难发现有其内在的逻辑。全书重点谈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及人际关系,如“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二是命运,如“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三是如何处世,如“知己知彼,将心比心”、“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如“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但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该书对人性的认识以“性本恶”为前提,以冷峻的目光洞察社会人生:亲情被金钱污染,“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友情只是一句谎言,“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尊卑由金钱来决定,“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法律和正义为金钱所操纵,“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人性被利益扭曲,“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世故导致人心叵测,“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言善恶难辨,“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增广贤文》把社会诸多方面的阴暗现象高度概括,冷冰冰地陈列在读者面前。在《增广贤文》描述的世界里,人是虚伪的,人们为了一己之私变化无常、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从而使世界布满了陷阱和危机。书中说:“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人们既然不能真诚相待,那么他们追求的必然是真情以外的东西,这就是金钱:“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这种恶劣的世俗现象,使作者发出感慨:“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

         其实,书中并不是一味崇拜金钱,也不是片面地反对金钱。作者是深知金钱的重要:“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人贫志短,马瘦毛长”,(上接第4页)“有钱堪出众,无衣懒出门”。财富的占有程度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怎样才能富有呢?书中有两种说法,一是“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二是“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 

         《增广贤文》有很多强调命运和报应的内容,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人应行善,才会有好的际遇。书中说:“死生由命,富贵在天”,“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由于“举头三尺有神明”,所以人们应该行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人有善愿,天必佑之”。那些做恶的,迟早会受到报应:“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书中的这些内容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它倡导行善做好事,则是值得肯定的。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增广贤文》也不例外。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必然打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必须注意到它有不少反映封建伦理和道德观念甚至带有明显的封建迷信、宿命论色彩的内容,如“君子安贫,达人知命”等;有的内容以个人为中心,反映了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思想,例如“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等;有的反映了在当时社会制度下小市民阶层得过且过、畏缩苟安的心理和避祸厌世的消极人生哲学,例如“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等;有的在当时社会不失为对社会现象的正确反映,但在今天来讲,却是我们应该摈弃的,例如安分守命、明哲保身、息事宁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见事莫说,问事不知,闲事莫管,无事早归”、“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等等即是。此外书中那些表达及时行乐思想的内容也是不可取的,如“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能饮酒时须饮酒,得高歌处且高歌”。这些带有时代局限的糟粕,影响了全书价值的高品位。我们在阅读时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明察扬弃,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古为今用。

         参考文献

         1、清·周希陶《重订增广·序》.岳麓书社,1987第一版。

         2、《名贤集》。

第2篇:增广贤文范文

上述这段文字出自《增广贤文》第三节,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酒要同了解自己的人去喝,诗要向懂得的人去吟。我们认识的人可以很多,但真正了解、理解达到知心的人却没有几个。

的确如此。志同道合,相互了解才有可能成为知心朋友,但是人生苦短,转瞬百年,相识很多,真正算得上知心的人却不一定很多。尽管很可悲,但这是人生的真理,几千年来一直未变,以后也不大可能会变。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啊!小时候,家人教育说:“火要空心,人要实心。”但是,你诚信实意的对待一个人,将之视为兄弟,到头来却冷不妨挨他“一刀”,伤痛都不来及,只有抱头痛哭!这种情况不只是发生在电影或电视剧里。这个世界,每天都会上演这样的悲剧,甚至每个人都会遭遇这种撕心裂肺的场景。民间更有谚语说,睡断草席的筋,也不知夫妻的心。这又是何等的悲凉!

品牌也是这样的。品牌的一生,能够有多少忠诚度过硬的消费者可以视之为“知己”?当然是少之又少。为什么呢?人性使然!人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会有不同的欲望,加之品牌自身的发展变化,一个品牌很难始终满足一个人的欲望,所以,消费者会“移情别恋”。这是很难避免的。因此,很多品牌都重视创新,希望凭借创新来留住消费者,挽留“知己”。

换个角度来说,只有当消费者永远别无选择的时候,消费者才会是你永恒的“知己”。因此,要想让消费者成为品牌的“知己”,你就要不停的努力,永远要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只有这样,一个品牌才可能获得一定数量的“知己”,否则,一旦竞争对手做得更好,消费者必然会渐渐的离开,与竞争品牌握手言欢。例如,一些消费者以前购买过格力空调,对其印象很好,欲再购买一台。正好有一天看到格力空调的促销广告,于是嘴中念叨着格力来到卖场。但是,途径美的空调的展台时,他碰巧发现美的空调有一款性能相仿,价格更有诱惑力,促销员也更热情可爱,仔细盘算之后,其还是决定购买美的空调。消费者很多都是这样的,我们必须认清这一点。

第3篇:增广贤文范文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意思是来像风雨一样轰轰烈烈的大作声响的,去像微小的灰尘一样静悄悄的不发出一点儿声音。出自《增广贤文》。《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

《增广贤文》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增广贤文范文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作者:明·冯梦龙)

随时莫起趋时念,脱俗休存矫俗心。(作者:《增广贤文》)

富贵是无情之物,你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作者:《增广贤文》)

千里不欺孤,独木不成林。(作者:《增广贤文》)

事业文章,随身消毁,而精神万古不灭;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如斯。(作者:《增广贤文》)

第5篇:增广贤文范文

出自:《增广贤文》。

原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贞妇爱色,纳之以礼。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事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增广贤文范文

关键词贤首宗宝通法系滨如性洪法脉传承

〔中图分类号〕B94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6)04-0013-07

贤首一宗,自法藏大师融智海播辩河、敷演微言阐扬秘赜、广开喻筏之门备阐传灯之教以降,千余年间,正传派衍,继美踵芳,代不乏人,不可悉数,递至明末清初,一范四叶,衍为高原、雪浪、云栖、宝通四大法系。其中之宝通法系,于有清一代,可谓枝繁叶茂,学众济济,法嗣绳绳,不绝如缕,蔚成弘传贤首宗旨之主力军。

宝通法系以华严三祖贤首法藏大师为第一世,其后依次为清凉澄观、圭峰宗密、妙圆真奥、开明普朗、圆显法现、灵光洪敏、长水子v、晋水净源、神鉴希冲、道鸣妙观、玉峰师会、慧珠了心、竹坡道悟、方山清介、珍林慧琼、南山妙萃、春谷际遇、别峰大同、汴梁古峰、栖岩慧进、达庵广通、野庵普泰、一江真澧、月川镇澄、颛愚观衡,而迄第二十七世不夜照灯,是为宝通法系实际开创者。详见大华严寺“无尽藏灯”付法会编:《贤首宗付法师资记》,台北大华严寺,2008年。

不夜照灯(1604-1682年),祖籍江西吉安,俗姓欧阳,为宋代大儒欧阳修后裔,祖父宦游沧州,遂移居焉。19岁因父母逼婚而遁走五台山,投般若庵披剃。受具足戒后,随侍颛愚观衡法师赴湖南邵阳弘化。颛愚观衡法师莅主云居山真如寺期间,不夜照灯受命首众,善巧化诱。嗣后,北游京城,开法潞河宝通寺,随缘示应,“年七十余,南去扫云居颛祖塔,后隐静江西吉安万安山中”,[清]兴宗祖旺、景林心露:《宝通贤首传灯录》卷上《贤首第二十七世不夜照灯法师传》,光绪八年北京贤良寺重刊本。惟以戒忍自守,弘法利生为务。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七月初三日示寂,世寿七十九。嗣其法者,为玉符印颗。

玉符印颗(1633-1726年),山东乐陵人,俗姓张,6岁投本邑观音庵为僧,德业天资,风度奇正,虚明契理,气宇豪迈。17岁行脚参方,直抵京城,依止心源谅法师座前,习学经论,发明要旨,慧辩勃发,利智绝伦,“金台讲肆,学者千余,无不雅师之名也。”②[清]兴宗祖旺、景林心露:《宝通贤首传灯录》卷上《贤首第二十八世玉符印颗法师传》。20岁圆具,22岁承宝通寺不夜照灯法师印可,25岁受沧州士庶迎请,住朝阳庵检阅大藏经并登西方庵讲坛,自是因缘靡靡,讲演不息。继以南禅北教互相诋訾,故罢讲南询,遍叩玉林通L、木陈道搿⑷宜明盂诸位宗匠门庭,皆受器重,“称为狮子座主”,②后于病中力参“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病从何得”话头有省,顿悟执禅以诋教、是教而非禅者之大谬,默识心定,宗教无碍。康熙十三年(1674年)北还潞河宝通,蒙不夜照灯法师付嘱院事,入慈悲之室,着和忍之衣,升空观之座,一音演说,阐其源流。十八年(1679年)北京地震,宝通寺殿宇房舍,坍塌殆尽,玉符印颗矢志重兴,不三年,尽复旧观;潞河缁素,无不骇然!此后,年年讲席不辍,辨才韫识,弘转妙轮。复应请莅慈云、隆安、佑圣、太平诸大名刹,解经释论,会通禅教。弘化数十年,德风远扇,声动京华,从学如云,莫能悉数。雍正四年(1726年)五月二十日示寂,世寿九十四,法腊七十四,法嗣三十余人,各随类信解,了觉融心;铮铮翘楚者,则有耀宗圆亮、波然海旺、有章元焕、滨如性洪四子――彼等嗣裔,后贤目为“宝通四支”。前三支已另文详考,本文仅就滨如性洪一系法脉传承之伦序节次,作一简要梳理。

滨如性洪(1674-1733年),山东诸城人,俗姓刘,别号“寄幻”,自幼聪慧敏捷,甫满十六,母为议婚,滨如性洪达生如幻,悟世非坚,远遁京城鸡足观音庵,求老宿弘野祝发,后者以法门伟器相期,送至城东华严寺,礼厚德法师披剃,嗣乘经论,一目十行,永持不忘。从法源寺心宗和尚圆具已,习律三载,止作精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玉符印颗法师应请莅隆安寺讲经,滨如性洪往叩,师资相契,受命首座,未几即蒙付嘱。其后,出主柏林寺,大开炉篝,陶冶后昆,四众仰止,仕宦皈敬,且受四阿哥爱新觉罗胤G赞慕崇信,数数召入王府讲经。雍正元年(1723年),敕命掌僧录司印务事,遂励志整饬僧纪,栽培僧才,“纯良者,以名刹供养之;不肖者,以百丈准绳规正之。不数年间,像教之规模亦大可观矣。”[清]兴宗祖旺、景林心露:《宝通贤首传灯录》卷下《贤首第二十九世滨如性洪法师传》。后因境风荡扬、猜忌丛生而退隐林泉,专修净业。十一年(1733年)示寂,世寿六十。门下出沛天海宽、宁止通振二子;宁止通振分灯宝寿寺,嗣裔无闻。

沛天海宽(1680-?),河北保定Z水人,俗姓崔,幼投净业寺为僧,20岁诣北京广济寺圆具,精研毗尼,并游诸讲肆,究心大乘经论,圆解勃发,悬辩如流,“凡所至处,为众所望。”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慕滨如性洪法师教铎,恭投法座,朝请夕咨,尽得经蕴;四十八年(1709年)秋,蒙付贤首宗旨。嗣后,“日事键户,探阅竺典,潜修观行,道香自蔼。”翌年,奉构图修治敕命,于原关帝庙址,展拓旧基,营建静默寺;不越期年,殿宇讲堂、飞檐耸翠,金辉碧耀。寺成,蒙赐御书“敕建静默寺”“静默寺”“v枢转福”等三面匾额,并由十五、十六阿哥亲临悬挂,“奎章壁彩,凤翥鸾骞,缁素瞻仰,叹为希有。”详见[清]兴宗祖旺、景林心露:《宝通贤首传灯录》卷下《贤首第三十世沛天海宽法师传》。其后,年年开讲《楞严经》,四辩风生,十方云集。雍正十一年(1733年),奉敕襄助庄亲王爱新觉罗允禄、和亲王爱新觉罗弘昼,预雕印《大藏经》事。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御极,复奉上谕掌理僧录司印务,负笈来谒、恭敬围绕者,常履满户外,至室无所容。付法弟子无量慧海、量周海观、洞元寂观、乾月明旺,后分主拈花寺、弥勒院、广通寺、万寿寺、寿因寺、静默寺、慧福寺诸刹弘化。限于篇幅,分别简述如次。

一、无量慧海支系

无量慧海,生卒年失考,河北冀州信都人,俗姓李,赋性敏慧,幼投清凉寺出家,礼忻昙法师披剃,内外典籍,览如宿习。20岁诣京城潭柘山岫云寺,从德彰道林律师圆具大戒,精研毗尼五夏,继参临济宗磬山系高僧迦陵明音禅师,复游诸讲肆,雍正二年(1724年)秋,叩沛天海宽法师所主楞严讲坛,后者一见大奇:“此子堪为贤宗之砥柱、法门之钧石!”[清]兴宗祖旺、景林心露:《宝通贤首传灯录》卷下《贤首第三十一世无量慧海法师传》。遂以贤首宗乘相付嘱。后受世宗爱新觉罗胤G知遇,相继奉敕住持慧福寺及拈花寺,蒙赐紫衣,内廷行走,尽形播扬教乘,以无为之化,自利利他。

无量慧海门下出碧潭澄彻、鉴初照广二位高足;后者嗣主静默寺法席,叶裔无闻。

碧潭澄彻(?-1769年),北京昌平人,俗姓李,龆年出家于黄蒲院,20岁诣京城潭柘山岫云寺圆具,继投无量慧海法师座下,精研教乘,于惟识之义性相之宗,颇窥堂奥,获受付嘱已,次第主法慧福、善缘、弘恩、广慈诸刹,多次启建楞严道场、法华道场、龙华道场,至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底,以“无常迅速,生死事大”诫诸弟子,复屏绝万缘,入室闭关,昼夜念佛,矢志求生净土,翌年正月十三日,跏趺端坐,念佛而逝。详见[清]兴宗祖旺、景林心露:《宝通贤首传灯录》卷下《贤首第三十二世碧潭澄彻法师传》。嗣其法者,有天锡普照、圣钵普义、会玄通妙、瑞光定辉等人。

天锡普照、圣钵普义二人,皆自幼出家,依岁圆具已,遍历诸方讲肆,于性相奥义颇有契入,受碧潭澄彻法师付嘱后,分住广慈寺及临清娘娘庙,嗣裔各各湮灭无闻。

会玄通妙(?-1804年),河北遵化人,俗姓关,赋性简重,天姿粹美,幼礼大子寺大彻法师剃染,20岁诣京城潭柘山岫云寺,从恒实源谅律师圆具,嗣历讲肆,讨采经论,末谒碧潭澄彻法师于善缘庵,师资相契,得承授记,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奉师命继广慈寺法席,三十五年(1770年)迁主鹫峰寺,兼理善缘庵,日事讲演,磨砺后昆,嘉庆九年(1804年)正月十一日跏趺而化。付法弟子达本,嗣主鹫峰寺,达本后传观心界空,空传悟真心洁,洁传慧林融和(?-1872年),彼系北京宛平人,俗姓田,幼礼善缘庵悟真法师剃染,道光十八年(1838年)依觉生寺幻如和尚圆具,期毕,仍回善缘庵,“外应事缘,内心湛然。”[清]晟一行存等集、全朗普志等增补:《宝通贤首传灯续录・贤首第三十七世慧林融和法师传》,民国二十年北京贤良寺刊本,台北大乘精舍印经会,1996年影印本。咸丰八年(1858年),主持重修梵宇、炳新法像,越二年,受贤首宗衣法,为贤首第三十七世。嗣后,屏绝外缘,奋志专修,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五月二十日,沐浴更衣,悠然而逝。其后,此支绝嗣。

碧潭澄彻另一弟子瑞光定辉(?-1770年),河北沧州人,俗姓姜,禀赋敏捷,重厚好学,幼礼十方院云和尚剃染,20岁诣法源寺从天月律师圆具,其后遍参南北宗匠,通贯三学奥义,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应弘恩寺讲期,蒙碧潭澄彻法师以贤首宗旨相嘱累,后因法兄会玄通妙命,主法广慈寺,接待往来,日事讲演,至三十五年(1770年)念佛西逝。

瑞光定辉付法弟子在然了竹(?-1801年),山东济阳人,俗姓刘,幼投本县广福寺出家,礼擎天法师披剃,20岁诣云居寺从万安律师圆具,广参诸宗善知识,听习经论,该练三学,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蒙瑞光定辉法师付授贤首宗旨,五十六年(1791年)嗣主广慈寺,“身居方丈,形类学人,克勤克俭,不耻下问,供众廿余载,精诚如一日。”[清]晟一行存等集、全朗普志等增补:《宝通贤首传灯续录・贤首第三十四世在然了竹法师传》,民国二十年北京贤良寺刊本,台北大乘精舍印经会,1996年影印本。复重整广慈寺殿宇,至嘉庆六年(1801年)五月初七日下午,庵然坐化。

嗣其法者,有雅轮音和、均一心平、续如心诚、意持心学诸子,前二位嗣裔无考。

续如心诚付法继圆恺,恺传瑞月广福,福传浩然续祥,其后绝嗣。

意持心学晚年付法静修真,静修真亲炙弟子大兴修(1788-1855年),山东沧州人,自幼出家,20岁诣万寿寺礼正因和尚圆具,次入拈花寺听讲经论,受静修真法师付嘱后,继席广慈寺,讲经传法,启迪后昆,授受弟子,接续法脉,“虽无大振作,颇具小家风”,然亦无愧住持,“甚可仰慕也。”[清]晟一行存等集、全朗普志等增补:《宝通贤首传灯续录・贤首第三十七世大兴修法师传》,民国二十年北京贤良寺刊本,台北大乘精舍印经会,1996年影印本。门人魁月昌杰,山东邹平人,俗姓刘,甫7岁,父母许为僧,投明教寺祝发,依重修法师习学经论,道光九年(1829年)诣京城万寿寺,礼海观和尚圆具,期毕,诣拈花寺听教,颇谙贤首宗旨,继投广慈寺大兴修法师座下,参学有年,兼理监院,终蒙付嘱。咸丰五年(1855年),嗣主广慈寺丈室,恪守从上风规。付法弟子云通能顺(1849-1899年),山东沧州人,俗姓卢,幼投本地观音堂出家,依栖德林法师座下,“朝读书籍,夕学课诵,慧根聪利,志向高超,凡授大乘经典,应口成诵。”同治七年(1868年),诣京城卧佛寺,礼乐然和尚圆具,期毕安居,精习毗尼,严守律仪,后慕魁月昌杰法师贤名,遂投广慈寺,参学教海,研究无量法门,夙夜不懈,极受魁月昌杰法师爱重,印为贤首第三十九世,会同诸法亲,将本宗信衣心印并住持一职,一并传授。接理重任后,云通能顺一遵佛制,恪守清规,讲经传法,贤名播于四方,每启讲筵,学子至无插足之地,众法亲长老交口赞誉其为“法门之津梁”。详见[清]晟一行存等集、全朗普志等增补:《宝通贤首传灯续录・贤首第三十九世云通能顺法师传》,民国二十年北京贤良寺刊本,台北大乘精舍印经会,1996年影印本。门下出有振远一默、亮海仁明二子。振远一默(1861-1903年),亦山东沧州人,俗姓石,幼礼本地娘娘庙枫林法师剃染,光绪六年(1880年)诣京城法源寺,礼静涵律师受圆满具足净戒,嗣后安具参学,得悟妙谛,继从贤良寺晟一行存法师精究法义,旋应云通能顺法师召唤,赴广慈寺佐助弘化,监理院务,鞠躬尽瘁,操守纯粹,得云通能顺法师付授贤首信衣法卷,师尊示寂前,接任广慈寺住持,“惕励身心,殷勤率众,不以严寒酷暑而止其所应行之道也。”[清]晟一行存等集、全朗普志等增补:《宝通贤首传灯续录・贤首第四十世振远一默法师传》,民国二十年北京贤良寺刊本,台北大乘精舍印经会,1996年影印本。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正月,拂袖西逝。亮海仁明(1869-1916年),河北泊头交河人,俗姓郭,自幼颖异,素厌尘俗,出家景州观音堂,礼贯通和尚祝发,习学经论,演念课诵,慧根敏捷,应口成诵,依岁圆具大戒已,安居参禅,精究宗乘,后闻广慈寺云通能顺法师德隆望众、贤名远播,遂躬趋座下,广习经论,区折理义,深求妙奥,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与法兄振远一默同日获授贤首信衣、法卷,其后,赞襄院务,劳瘁不辞,二十九年(1903年)嗣主广慈寺法席,敬谨焚修,操守纯粹,恪遵清规,无坠遗风,民国五年(1916年)五月十一日,念佛西逝,遗命门人嵩山圣月承嗣振远一默,继席广慈寺。

二、量周海观支系

量周海观(1699-1775年),山东省庆云县周家庄人,俗姓周,气度超常,与诸童子嬉戏,常“聚沙为塔”,每入寺院,必恭敬礼佛;甫10岁,请准父母,投本县东岳庙出家,礼环衷法师披剃,习学大乘经典;20岁诣京城潭柘山岫云寺,依德彰道林律师圆具大戒,精习毗尼,“持律严肃,止作精明,更勤礼拜。”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冬,谒大觉寺迦陵明音禅师,参悟本地风光,甚得宗门旨趣。雍正二年(1724年)秋,沛天海宽和尚于静默寺启建楞严道场,量周海观慕其教铎,欣然趋依,探阅教乘,研究性相,捷应如响,甚受沛天海宽和尚爱重,道场圆满之日,即付法卷,印为贤首宗第三十一世。翌年三月,应请出主弥勒院,辟荆棘,拾瓦砾,鸠工理材,拓为丛林,过往云集。为庄严教化,甫入院即立大悲坛,精勤行法,昼夜不辍,三十年如一日,无少懈弛,缁素无不钦敬。乾隆二十年(1755年),朝廷嘉其“道行高迈,堪为福田”,敕主广通寺丈室。越八年,又奉敕升主京城首刹万寿寺,主法期间,量周海观外应万缘,内存薰修,日事讲演,现身说法,因人而施,惟敬惟诚,至古稀之年,仍“精神矍铄如童子,容悦体丰,宛若弥勒,众咸以为菩萨再来也。”详见[清]兴宗祖旺、景林心露:《宝通贤首传灯录》卷下《贤首第三十一世量周海观法师传》。三十八年(1773年)正月,以目疾力辞院事,退隐弥勒院,闭关专修,至四十年(1775年)十二月十五日,口称佛号,跏趺而逝。入室弟子惠月寂承、依然心宗、景初照瑞,悉皆童真出家,敏慧拔翠,励志苦修,精严佛事,遵从上嘱累之规获授信衣后,分别嗣主弥勒院、宝禅寺、静默寺法席。

惠月寂承(1736-1801年),河北涿州人,俗姓吴,自幼颖异,不茹荤腥,16岁投京城弥勒院出家,礼量周海观法师剃染,读经学忏,宛若宿习。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从潭柘山岫云寺恒实源谅律师圆具已,习律五夏,继而出入讲席,遍参知识,研究性相,末受量周海观法师付嘱,印为贤首第三十二世。嗣后,不辞艰辛,襄理院事,数年之间,将弥勒院扩建成栋宇恢廓、堂庑灿烂之巍巍丛林。师尊示寂后,惠月寂承继主弥勒院,益加“练志苦修,精严佛事,诵经礼忏,日为常课”,且严持众戒,定力深厚――弥勒院地处京城闹市区,介于三条九剧之际,“声音之沸耳,彩色之眯目,百出于前”,惠月寂承从不为其所扰,“所谓在欲而无欲,居尘不染尘”,故四众皆盛誉其为僧中“白莲”。详见[清]兴宗祖旺、景林心露:《宝通贤首传灯录》卷下《贤首第三十二世惠月寂承法师传》。嘉庆六年(1801年)七月初二日,端坐安详而逝,世寿六十六。其后绝响。

依然心宗(1734-1799年),山东庆云人,俗姓沈,赋质颖异,卓尔不凡,幼由父母许为僧,礼本县观音堂和修法师落发,乾隆十八年(1753年)诣大悲院圆具,初通律部已,负笈都门,初参宗乘于大觉寺,入临济宗磬山系迦陵明音禅师法子佛泉实安炉篝,备受锻炼,获授临济源流,印为磬山系七世孙。复趋万寿寺,从量周海观法师参学性相宗旨,相继典知客、监院、首座职,眼目通明,行深学优,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冬,受嘱为贤首第三十二世。师资授受之后,竭尽全力,辅师弘化,“卫法之心,坚如金石。”四十年(1775年)春,应请出主宝禅寺法席,数十年如一日,“磨砺后昆,讲演不辍。”详见[清]兴宗祖旺、景林心露:《宝通贤首传灯录》卷下《贤首第三十二世依然心宗法师传》。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六日下午,端坐念佛而逝,世寿六十六。嗣法弟子博文通达,河北保定Z水人,俗姓崔,童真出家,礼本地娘娘庙润安法师剃染,依岁圆具于善果寺,嗣遵五夏之制,诣云居寺精研戒律,次历讲筵听闻经论,复入柏林禅寺,“放下万缘,单提一念,而于西来大意微有民悟”,然终不敢以悟为是,因闻依然心宗法师具正法眼、宗说皆通,遂恭趋座下参学,得其化导,往昔疑难之处,泮然冰释,终蒙付授贤首信衣、法卷。详见[清]晟一行存等集、全朗普志等增补:《宝通贤首传灯续录・贤首第三十三世博文通达法师传》,民国二十年北京贤良寺刊本,台北大乘精舍印经会,1996年影印本。师尊示寂后,继主宝禅寺法席,宗教并阐,双转,其后无闻。

景初照瑞(?-1784年),北京良乡人,俗姓薛,龆龄投静默寺出家,礼贯一法师披剃,赋性清洁,聪慧拔萃,20岁诣圆广寺从一也律师圆具,继而遍历讲席,从达天通理等大和尚参学,“惟识之义,性相之宗,颇窥堂奥,讲肆学者,咸推为富楼那。”乾隆十八年(1753年)春,入弥勒院讲席,甚受量周海观法师器重,讲筵圆满,即遵从上嘱累之规付授信衣。嗣后,佐师弘化,学子景从。师尊示寂后,出主静默寺法席,“惟以性相之宗,日与来学研究。”详见[清]兴宗祖旺、景林心露:《宝通贤首传灯录》卷下《贤首第三十二世景初照瑞法师传》。付法弟子海峰源秀(?-1797年),山东临清人,俗姓王,赋性果毅,不喜尘俗,幼投永寿寺出家,礼坦如法师落发,20岁诣京城潭柘山岫云寺圆具已,入广善寺学习教乘,研究性相,“行解兼修,于诸教观,似有契悟。”[清]兴宗祖旺、景林心露:《宝通贤首传灯录》卷下《贤首第三十三世海峰源秀法师传》。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诣静默寺依止景初照瑞法师,矢志焚修,得其纠绳,廓悟宗旨,终蒙付嘱。嗣后果熟香飘,应请分灯报恩慈因禅院,启建法华道场,讲演不辍。嘉庆二年(1797年)冬,略示微疾,悠然而逝。门下出妙慧通象、隆爵住贵二子;前者嗣主静默寺法席,叶裔湮灭无闻。隆爵住贵(?-1803年),河北邢台巨鹿人,俗姓焦,童真出家,礼本县永兴庵恒养法师祝发,20岁诣宏恩寺,礼本然律师受具足戒,其后,遍历诸方讲肆,参究性相,多有契悟。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秋,海峰源秀法师于报恩慈因禅院开讲《妙法莲华经》,隆爵住贵心慕实相,恭投座下,期毕,承侍左右,精研经藏,求决疑难,终蒙付嘱。嘉庆二年(1797年),遵师命嗣主报恩慈因禅院丈室,启建道场,开示来学,“克勤克俭,夙夜匪懈。”[清]晟一行存等集、全朗普志等增补:《宝通贤首传灯续录・贤首第三十四世隆爵住贵法师传》,民国二十年北京贤良寺刊本,台北大乘精舍印经会,1996年影印本。晚年付法洞池界通,其后绝响。

三、洞元寂观支系

洞元寂观付法力初敏,敏传时雨济,济传崇慧实,实传惺如豁,豁传亮达圆明,惜乎诸师行履悉皆失考。亮达圆明法子静月广法(1848-1926年),系北京宛平人,11岁出家,礼良乡寿因寺亮达圆明法师剃染,读书学经,无稍倦怠;复依止宝禅寺住持成祥续旺法师座下,精研经疏,参学禅规,通晓章猷。21岁投潭柘山岫云寺,礼慈云普德律师圆具,嗣因剃度本师召唤,回良乡寿因寺,佐理院务,克尽厥职,不慕俗业,颇奔清修,终蒙亮达圆明法师付授贤首信衣、法卷,印为贤首宗第三十七世。未几,接续寿因寺住持。民国十五年(1926年)十二月十六日,示疾西逝。门人续旺乐然嗣主寿因寺,兼摄静默寺丈室。

四、乾月明旺支系

乾月明旺(?-1744年),北京宛平人,俗姓张,髫年出家,礼三教庵太如法师剃染,20岁诣潭柘山岫云寺,依德彰道林律师受具足戒已,精研律部数载,次游京城,历诸讲肆,复慕沛天海宽法师教铎,归投座下,研究性相,雍正二年(1724年)秋,蒙付贤首宗旨:“尔惟教观双修,行解兼致,净意而至于无意可净,转物而至于无物可转,而后言修证立言,诠佛事说佛意,庶几物我同如,人己兼利”。[清]兴宗祖旺、景林心露:《宝通贤首传灯录》卷下《贤首第三十一世乾月明旺法师传》。嗣后,憩锡慧福寺,专以修证为心、利人为事,护持法门,抚育后昆。乾隆九年(1744年)病逝,传其道者,依次为:宗文净因――广安同泰(此师付法临远普照,其后无闻)、圣光广贤(开法通明寺,嗣裔无闻)、宏哲智宽――觉明德本(曾典宝禅寺讲经首座,后裔无闻)、浩然德天――了空行果、真空行表(此二支经二、三传后即无闻)、净空行慈――慧尘福融――崇岫祥亮――灵远澄钵;乾月明旺法孙宏哲智宽,又传佩然德恒,恒传性空昌瑞,瑞传成祥续旺,旺传俊然净安。现简述如次:

宗文净因(1735-1800年),北京宛平人,俗姓颜,龆龄出尘,礼慧福寺乾月明旺法师披剃,依岁圆具,得戒于潭柘山岫云寺恒实源谅律师。因念剃度本师一门绝嗣,遂斤斤然以听教为怀,发愤精修,不涉尘劳,一念真净,极受善缘庵碧潭澄彻法师爱重,赞为“火内生莲,沙中现金”,并专门诣香界寺具诚请示达天通理和尚,欲令承嗣乾月明旺。达天通理和尚答复:“授受之道,贵在一心相契。苟得其道,能令断已还续;果遇其人,可使殁者如生。所以,帝心遥秉龙树,肇起法界之宗;投子悬承太阳,中兴洞公一脉。况是剃度真子,应为法门嫡嗣。”[清]兴宗祖旺、景林心露:《宝通贤首传灯录》卷下《贤首第三十二世宗文净因法师传》。碧潭澄彻法师遂择定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二月初二日,恭请本宗法亲尊宿亲临作证,令宗文净因承嗣乾月明旺法师。三十八年(1773年),宗文净因受请莅戒台寺开讲《楞严经》,应物权变,法缘云兴,四众景慕,如水赴壑。四十年(1775年),于圆明园慧福寺启建楞严道场,至室无所容。嗣后,宣教说法,刊刻经典,广利群生,殆无虚日,复长时舍粥济贫,其卫法之心、供众之念,至老弥坚。嘉庆五年(1800年)正月二十二日下午,念佛西逝,世寿六十六。嗣法门人广安同泰、圣光广贤,后分别主法戒台寺、通明寺;上首弟子宏哲智宽,继席慧福寺。

宏哲智宽,北京大兴人,俗姓刘,龆年投圆明园慧福寺出家,礼宗文净因法师披剃,读诗书,习经典,性情朴实,敏慧出众。20岁圆具大戒已,遍参京城诸刹,行履端直。天命之年,继席慧福寺,诱引后学,接待云水,兼修本寺前后殿及东西禅堂,雕绘庄严,焕然可观。嘉庆十六年(1811年)九月,命门人浩然德天于下院西双广济寺代传三坛大戒,普度沙弥,续祖慧命。道光二十年(1840年)谢院事,专修念佛三昧,命法孙了空行果继主慧福寺法席,建三十二应身道场,复命弟子浩然德天继席广济寺,期集来学。不意数年之间,浩然德天、了空行果先后圆寂,乃改由浩然德天门下净空行慈、真空行表二人,分主慧福寺及广济寺。未几,端坐念佛而逝,世寿八十九。嗣法弟子浩然德天,北京大兴人,俗姓刘,幼厌尘俗,出家慧福寺,礼宏哲智宽法师剃染,聪慧过人,经书满腹,20岁从拈花寺达天通理和尚圆具已,依止座下,听经念佛,穷究性相,发明宗旨后,遵师命主持广济寺法席,讲演法华、楞严诸经,善导来学,复代师弘传毗尼戒法,受成亲王、恪亲王皈敬,行年六十六,先乃师而寂。彼师及门弟子了空行果继席慧福寺、真空行表嗣主广济寺、达空行满分灯三教庵,上首弟子净空行慈(1799-1860年)继席慧福寺,后又兼理广济寺,各能恪遵佛制,谨守清规,励志深修。净空行慈法子慧尘福融(1820-1879年),北京大兴人,俗姓姜,赋性谅直,聪敏颖异,龆龄礼了空行果法师剃染于慧福寺,17岁诣云居寺从广泰律师圆具,后归侍净空行慈法师,佐理广济寺,嗣主慧福寺,重修殿宇,继述先志,至光绪五年(1879年)八月初一日,念佛西逝。其付法弟子崇岫祥亮(1828-?),北京大兴人,俗姓李,9岁投慧福寺出家,礼悟尘法师剃染,其后,攻儒典,习佛经,深谙义理,21岁诣法源寺,礼普照律师圆具,持戒精严,继而辅佐慧尘福融法师,重修慧福寺主殿,鸠工庀材,监理工事,慧尘福融法师示寂后,嗣主广济寺丈室。及门弟子灵远澄钵(1869-1916年),北京宛平人,俗姓姜,赋性质朴,殊相炳然,幼投德胜门内西双广济寺出家,礼崇岫祥亮法师剃染,圆具后,相继依止红螺山资福寺泉本兴、贤良寺晟一行存诸师,听经参禅,精进教典,研究规范,专心念佛,矢志焚修,终于尚通宗旨,获授贤首信衣、法卷,嗣后奋加懋勉,自觉觉他,冀振宗风,民国五年(1916年)十月十五日,溘然西逝。

宏哲智宽另一亲炙弟子佩然德恒,分灯宝禅寺,后传性空昌瑞。

性空昌瑞,北京宛平人,俗姓陆,幼投重兴寺出家,礼德光法师祝发,依岁圆具后,入宝禅寺,依止佩然德恒法师,听教学经,言行举止,严遵律仪。后蒙佩然德恒法师印可为贤首第三十五世,获授贤首宗信衣法卷。嗣主宝禅寺法席,建立法幢,广济含识,晚年付法成祥续旺。

成祥续旺,北京宛平人,俗姓韩,幼从三藐庵体宽法师剃染,19岁诣法源寺圆具,专心习律,后遵剃度本师之命,返回三藐庵,佐理院务,易旧为新,待人肫诚,恬淡自安。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秋,诣宝禅寺,依止性空昌瑞法师座下,研究性相宗旨,定慧双行,终蒙付授信衣,是为贤首第三十六世。师尊示寂后,继主宝禅寺丈室,励志整饰丛林,晚年付法俊然净安。

第7篇:增广贤文范文

1、官长之前,止可将敬,不可逐膻。

2、俭以养廉。

3、廉洁自律绷紧弦,拒腐防变勿思贪。

4、千里不欺孤,独木不成林。——《增广贤文》

5、钱财如粪土,仁义值于金。——《增广贤文》

6、清廉是进步的阶梯,腐败是灭亡的快车。

7、廉洁乃干部之魂,勤政是公仆之本。

8、富贵是无情之物,你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增广贤文》

9、不廉,难以凝聚人心。

10、随时莫起趋时念,脱俗休存矫俗心。——《增广贤文》

11、为官以廉为先,从政以勤为本。

12、在职一阵子,做人一辈子。

13、清廉则无畏,秉公则无私。

14、以诚为人,以勤为政,以廉为官。

15、得志时贵在清醒,失意时重在平衡。

16、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为先。

17、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18、欲虽不可去,求应有所节。

19、憎贪官、戒贪心,思贪害、拒腐不贪分民忧、解民愁、保民安、执政为民。

20、一心为公是政理,贪权谋私有祸根。

21、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方能走端行正;慎独、慎微、慎权、慎欲勤为干事创业。

22、不怕法律无情,就怕自身不清。

23、索贿受贿,贪赃枉法,只是一时的风光,但他的代价却是一生牢狱生涯。

24、气骨清如秋水,纵家徒四壁,终傲王公。——《增广贤文》

25、诚信做人清白为官,踏实做事勤政为民。

26、处事公平,平似水;为官清廉,洁如冰。

27、反腐倡廉,警钟长鸣。

28、贪婪的欲望使人堕落,廉政的品质使人奋进。

29、取人一文,我的人则一文不值。

30、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莫甚。

31、清白做人,才能轻松做人;清白做官,才能轻松做官。

32、修身养性心如玉,纵欲贪色形成魔。

33、立身无愧,何愁鼠辈。

34、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35、理想信念不动摇,拒腐防变根扎牢。

36、奢欲贪俭生廉。

37、静心超然,守一分宁静;少私寡欲,保一生平安。

38、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廉洁从政;教育和惩戒腐败违纪行为利国为民。

39、领导有正气,职工有士气,单位有朝气。

40、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

41、廉树威贪失信,廉兴国贪失家。

42、匆贪意外之财,匆饮过量之酒。

43、党风正则人心向,政风正则令畅通,民风正则富思进,家风正则万事兴。

44、贪使人堕落,廉使人奋进。

45、松竹梅,岁寒三友,廉正清,为官三要。

46、贤内助兴夫兴国荫及后代;贪内助害夫害国殃及子孙。

47、财欲是只虎,色欲是柄剑。

48、做人贵在品,为官重在廉。

49、放私欲、财欲、损国害己抓党纪、政纪严惩腐败。

50、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唯公则灵。

51、严是爱,松是害,廉洁从政做表率。

52、执法如山方显凛然正气,清正廉洁自会宠辱不惊。

53、历览古今多少官,成由清廉败由贪。

54、丈失一生,廉耻为重。

55、慎始,勿被蝇头小利所惑;慎终,勿让正气名节不保。

56、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

57、毋为财货迷。

58、以公为矛,锐不可当;以廉为盾,坚不可催。

59、世上黄金贵,清廉价更高。

60、勤与廉相连,奢与腐相通。

61、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惩治、预防、查处齐抓。

62、心中常念人民苦,身边牢筑防腐墙。

63、廉洁,公务员的护身符。

64、秉公执法,维护法律尊严;浩然正气,展示红盾风采。

65、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

66、兴廉政之风,树浩然正气。

67、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

68、一丝不苟勤于政务,一生为民乐在其中。

69、不勤,无以成就事业;

70、清正廉洁官本份,执政为民党根基。

第8篇:增广贤文范文

在这春回大地、冰消雪融的美好季节,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地召开了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1周年暨妇女工作总结表彰大会。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今天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在座的各位女同胞们,并通过你们向

全县妇女姐妹致以节日的慰问!

过去的一年,全县各级妇女组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不断深化,城乡妇女工作统筹推进,家庭文明创建活动常抓常新,妇女儿童工作有新突破,两个规划实施工作逐步推进,妇女维权工作向纵深拓展,开创了全县妇女工作的良好局面。刚才,爱吾同志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对今年的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我完全同意,希望各乡镇、各部门认真抓好落实,抓出成效。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妇女工作再强调以下几点: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增强做好妇女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全面振兴集贤的开局之年。建设和谐集贤,促进三大文明协调进步,离不开妇女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切实把妇女工作抓实抓好。

一是抓好妇女工作是建设富裕集贤的需要。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妇女的真心付出和倾情奉献。客观地说,近年来,集贤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通过采取招商引资、政策服务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广大妇女提供了宽松的就业发展环境,全县广大妇女在集贤经济发展中做出了很大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振兴集贤经济的妇女致富典型。但我们也仍然清醒地看到,与经济发展要求相比,与先进妇女典型相比,我们还存在着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三多三少”,就是不思进取的多,甘于进取的少;看摊守业的多,开拓创新的少;弱势妇女多,巾帼带头人少。因此,我们要以振兴集贤经济为已任,以自强自立为重点,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为建设富裕集贤再立新功。

二是抓好妇女工作是建设文化集贤的需要。

先进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制定并组织实施了《集贤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广大妇女在先进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涌现出了学习之家、净美之家、美德之家、文明之家等各类先进典型,为推进文化集贤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广大妇女与建设先进文化要求相比,与集贤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重男轻女的多,重女轻男的少;女童辍学的多,升入高中的少;半文盲的多,受过专业教育的少;现用现学的多,终身学习的少。因此,我们要弘扬主旋律,打造乡村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提高广大妇女的文化素养,努力塑造健康、文明、向上的集贤新女性。

三是抓好妇女工作是建设平安集贤的需要。

平安工程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我们通过采取维护妇女权益,保障妇女福利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展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妇女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平安集贤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还要看到,与建设和谐社会要求相比,与建设平安集贤要求相比,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些妇女受家庭虐待的现象时有发生,妇女的权益得不到及时保护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一些妇女因法制观念淡薄引发犯罪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因此,我们要以教育为主导,加快依法治县进程,让广大妇女做到知法、守法,努力营造广大妇女安居乐业的法治环境。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团结带领广大妇女为集贤迅速掘起和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包括广大妇女在内的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推进和谐集贤建设,需要调动包括广大妇女在内的全县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级妇女组织要紧紧围绕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集贤这个目标,通过开展独具特色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把广大妇女的智慧和力量引导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来。

一要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共谋经济发展。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各级妇女组织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协调发展。要继续深入开展“双学双比”、“巾帼建功”、“巾帼文明岗”活动,为城乡妇女参与经济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提供服务。要引导农村妇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加快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引导企业女职工立足本职,岗位成才,岗位建功,要引导下岗女职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长创业本领,提高职业技能,走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道路。

二要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共促社会

稳定。

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各级妇女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从解决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多做协调关系、凝聚人心、促进公平、维护稳定等方面的工作。要加大源头参与力度,积极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建言献策,主动协助政府解决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重点难点问题。要以《黑龙江省实施办法》颁布实施为契机,在全社会掀起保护妇女儿童权益法律法规宣传的热潮,引导广大妇女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要多关注下岗失业妇女、城乡低收入家庭、单亲家庭、流动妇女儿童、老龄妇女、留守儿童等妇女儿童的权益保障问题,倾听她们的呼声,了解她们的愿望,多办实事、好事,让妇女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三要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共建和谐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共同的道德理想作支撑,需要和谐文化作保证。各级妇女组织要充分发挥在家庭领域的工作优势,将和谐的理念融入和谐家庭创建活动之中,不断深化和谐家庭的创新实践,丰富和谐家庭的内涵。采取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吸引更多的家庭参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用家庭和谐、乡镇和谐、社区和谐推动社会和谐。要全面提高妇女素质,充分发挥组织优势、阵地优势和各种工作载体优势,充分利用宣传、教育、科技、文化等资源,为广大妇女提供学习各种知识的平台,提高科技文化素质服务。

三、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切实加强党对妇女工作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妇女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妇女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进一步认识做好新时期妇女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共产主义妇女观,认真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定期听取妇女工作汇报,对妇女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和指导。支持妇女组织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促进妇女事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这方面,教育局、交通局、劳动局和兴安乡等党委做得就很好,工作开展得全面深入,发挥了组织妇女、宣传妇女、教育妇女、服务妇女的作用。但也有个别党委,对妇女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可有可无,不能保证妇女干部参政议政的比例,不能保障妇女干部应有的工资待遇和开展活动必需的经费,这些都阻碍了妇女干部和妇女事业的发展。各级党委和部门要认真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保证女性参政议政比例,要关心妇女干部的成长进步,提供一切有利于发展的条件,把妇女组织建设成女干部成长的摇篮和基地。

各级妇女干部是妇女组织自身建设的关键。因此,重点要在政治思想好、创新能力强、业务水平高、工作作风实等几个方面下功夫,努力使思想观念、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更加适应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增强团结动员妇女投身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妇女工作的基础和活力源泉来源于基层妇女组织,要进一步推动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局,做到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推进。要灵活设置基层妇女组织,不断扩大妇女工作的覆盖面,创新基层妇女组织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切实增强基层妇女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第9篇:增广贤文范文

1、仰不愧于天,义以方外。——孟珂《孟子》

2、诚实的人哪怕是罪人,也会讲真话。——威·赫兹里特《特性》

3、气骨清如秋水,纵家徒四壁,终傲王公。——《增广贤文》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官长之前,止可将敬,不可逐膻。

6、人要想对自己的尊严有所觉悟,就必需谦虚。的确,人性是尊严的,但这样说还是不甚明确的,也是不完整的。说人是尊严的,这只限于没有私心的、利他的、富于怜悯的、有感情的、肯为其他生物和宇宙献身的这种情况。

7、好人常直道,不顺世间逆。——孟郊《孟东野诗集·择友》

8、匆贪意外之财,匆饮过量之酒。

9、百事坦直,卑鄙的人就远远走路。——布雷克

10、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这是以块磨练细腻的感情的砺石。

11、正直代表着良知,是一个人精神境界的体现。

12、尊严是文明,但又像一层贴在脸上的东西一样容易脱落。

13、高度的自尊心不是骄傲、自大或缺乏自我批评精神的同义词。自尊心强的人不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而只是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

14、正义是永恒的太阳,世界无不拖延它的到来。——菲力普斯

15、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却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

16、少年以正道为做一切事情的基础。——劳伦斯

17、谁低下脖子,谁就会被人当马骑。

18、正直是为人处世的基本之道。

19、立身无愧,何愁鼠辈。

20、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福而姿杀生禽。

21、丈失一生,廉耻为重。

22、进不失廉,退不失行。——《晏子春秋·内篇向上》

23、言动举止,至微至粗之事,皆当合理。——黄宗羲

24、俭以养廉。

25、直言,国之良药;有言之人,国之良医。——唐甄

26、随时莫起趋时念,脱俗休存矫俗心。——《增广贤文》

27、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28、富贵是无情之物,你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增广贤文》

29、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孔丘《论语》

30、君子处世宁风霜自挟,毋鱼鸟亲人。——金缨《格言联壁》

31、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财物、生命转借给我们的朋友,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转让尊严之名,把自己的荣誉安在他人头上,这却是罕见的。

32、自尊,迄今为止一直是少数人所必备的一种德性。凡是在权力不平等的地方,它都不可能在服从于其他人统治的那些人的身上找到。

33、正直能带动社会风气向好的方向转化。

34、聪明的人不听阿谀的话,正真的人不干不磊落的事。

35、一生无媚骨,至死不饶罪。——陈毅《读时下杂文》

36、毋为财货迷。

37、你必须对自己忠实,你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38、千里不欺孤,独木不成林。——《增广贤文》

39、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宋之问《题老松枝》

40、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莫甚。

4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2、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

43、正直能教人胸怀坦荡。()

44、奴颜婢膝真乞丐。——陆龟蒙《江湖散人歌》

45、人必自悔然后人悔之,家必自毁然后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

46、钱财如粪土,仁义值于金。——《增广贤文》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