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震中的感人故事范文

地震中的感人故事精选(九篇)

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第1篇:地震中的感人故事范文

五冶医院的空地,在短时间内搭起了3 个临时帐篷,专门救治在地震中受伤的市民。前一天晚上10点35分,五冶医院已收治了12 位来自彭州的地震伤者。其中2位重伤,还没脱离生命危险。

院长助理曾荣蓉介绍,当天下午3 点半以前,医院以最快速度搭起了3 个帐篷,收治地震伤者。由于彭州、都江堰受灾情况严重,医院4 台救护车全部出发赶去抢救伤者。截止到晚上,已经来回三趟。昨天晚上9点的时候,医院总共收治了12名彭州的伤者。

“你千万不要有事啊。”在帐篷搭起的临时病房,几名地震中的伤者呻吟着。67岁的李成贵颅骨受伤,满面鲜血的他刚从昏迷中醒来,意识还有些迷糊,只不断地喊:“疼……疼……好疼啊……疼……”他的老伴杨蓉芬在一旁紧张地拉着李成贵的手。

第2篇:地震中的感人故事范文

在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一场8.0级的特大地震,死伤无数.就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中,却上演感天动地的一幕幕,其中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

地震后,抢救人员发现她时,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再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

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地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后高声地喊道:“有人,有个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用自己的身体庇护着,所以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第3篇:地震中的感人故事范文

难忘的2008

在5月12日中午2点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这次地震造成了六万多人死亡、三十多万人受伤、失踪了一万多人。中央电视台在这一个多星期来,一直在播放四川地震灾区的现场直播,让全国人民知道关于地震灾区的最新消息。

在电视报导中,我看到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当几名战士把一名左胳膊断了的少先队队员救出来时,这名少先队队员为了感谢战士,在担架上给这几名战士行了个队礼。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当地震发生时,一位老师为了保护他的学生 ,就像“母鸡护小鸡”的样子,一下子把几名学生搂在身下,这时几块楼板掉了下来,把这位老师被砸死了,而他护住的几名学生却活了下来。还有很多很多感人的场面……

当我看了四川大地震后,我的心在燃烧,手在颤抖;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时后,我的热泪,失控而流。

虽然地震破坏了四川人民的家园。可地震破坏不了我们和四川人民的友情。让我们协起手来,一起帮助四川人民建造一个震不跨的家园吧!让全国人民与四川地震中受灾的人民永远在一起,共同度过难关。

第4篇:地震中的感人故事范文

《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灾难片,实际上却讲述了一个亲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灵创伤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灾难发生的23秒间,动摇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惨叫的人声,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人的心灵,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震后的废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压着龙凤胎的姐姐,另一端压着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这位年轻的母亲,将如何抉择?这是这部电影留给人性的一个难题。在“只能救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徐帆扮演的母亲无助而绝望的喊出“救弟弟”几个字时,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泪,呢喃着喊出最后一句“妈妈”,同样也在黑暗中陷入了无助和绝望。23秒的地震灾难,带来了一个家庭32年的生离死别。对他们三个人来说,活下来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

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母亲难以逃脱自责的负罪感,女儿也无法面对母亲放弃自己的心灵创伤。这里的无解,并不是故事的无解,而是人性的无解。人类如何才能修复这种因灾难或苦难带来的人性扭曲?这是冯小刚拍摄这部影片,一直在真正面对的难题。父亲死了,眼睛永远的闭上了;母亲和女儿虽然活了,但内心的伤口却一直张开着。人们在电影院中留下的泪水,不仅是为这对母女,更因为灾难对生命和人性的伤害与扭曲。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流下了泪水,很多年没有这种观影的感觉了。但同时冯小刚最拿手的幽默元素依然存在:除去对于植入广告的些许不满外,儿子的那句“这里鸡不缺,蛋也有的是”还是让人忍俊不禁。但电影更多的是渲染了情感的力量,无论是对故事、画面节奏的把握,还是对观众情绪的驾驭,冯小刚都显示了他娴熟的功力。对大地震的灾难表现,也处理的恰到好处,既形成了对故事发展的推动和压力,也没有过度的渲染,电影在意的是如何让观众能设身处地走进角色的情感中,一旦与之呼应、合拍了,你自然会与角色一起深入到那复杂的人性世界中。人们流下的泪水,其实是对自己人性的一次净化,流出的不过是那些遮蔽人性的杂质。

近百年来,中国有太多的苦难和灾难,被遮蔽在人们的记忆之外。除了前两年看过一部国产的反映台风的灾难片以外好像国内没什么值得记忆的灾难片了。人们几乎已经遗忘了该如何用电影来表达苦难对人性的伤害。苦难在公共话语中的失声,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直面不幸与悲伤的能力。天灾人祸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就像《2012》一样。天灾在世人眼里承担了一个恶的角色。其实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经历苦难的人发出声音,不仅是对那些受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着将那些个体的苦难记忆,转化为民众可以用来自我教育的公共记忆。它其实也是民众间寻求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这种记忆对一个民族,是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因为对历史的苦难记忆越深刻,就越能警示人们提放这种苦难的再度发生。当08年发生汶川大地震的时候,电影中显示的救援场景和唐山地震有了天壤之别,整个民族对待灾难的态度日臻成熟,灾后的心灵重建是比实体重建更重要的一环,温总理的一句“大难兴邦”道出了其中的真谛。

现在的科学水平还无法准确预报这种大的苦难和灾难在何时何地发生,它往往在人们毫无提防的时候突然来临,就像唐山、汶川、玉树地震一样。不愿面对伤疤和苦难的人们,却要以这种更残酷的方式,来面对历史的苏醒。苦难的受害者,并不只是那些受伤害的个体,而是所有人的共同人性,所以对苦难的揭示和记忆,也是一种对创伤的安慰和人性的追寻。《唐山大地震》就是这样一部寓言,它用一个带着体温和血泪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

第5篇:地震中的感人故事范文

不夸张地说,这次汶川大地震的影响是跨越国界和超越意识形态的,比如,我们在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中经常听到“大爱无疆”、“天佑中华”这样的用语,听上去有点像宗教语言。在我们所接受的长期教育中,“博爱”这个概念一直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换句话说,我们很多人都不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博爱”,我们坚信的是阶级的爱,不是无缘无故的爱。但是,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人类之爱,博大的爱,超越自我,超越政治。

可能正是这种背景,让这次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产生了出乎意料的结果,没有明显区分对内报道和对外报道,但是这次报道却赢得了世界的认可。这至少给我们一种启示,就是好的对内报道有可能顺利转化为出色的对外报道。换句话说,好的报道本身可能不需要区分是对内还是对外,它可以打破“内外有别”,覆盖内外,成为“内外无别”。

实际上,汶川大地震之前不到两个月的事件就给我们的报道出了很大的难题,虽然我们在对外报道上想方设法,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意识形态在作怪。

那么,是否自然灾害报道就能打破内外隔膜?未必。今年年初的中国南方雪灾报道应该说在开放程度上有所进步,但是海外反响不是很大。是仅仅因为灾难的规模不够大吗?也不尽然。比如,和汶川大地震几乎是前后脚发生的缅甸强热带风暴,论规模不可谓不大,但是他们在信息上的封闭就遭到了西方的质疑。

中国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电视直播报道,曾经让世界惊讶,它与当时的国内“非典”报道形成了比较大的反差,看上去,我们的国际报道反而比国内报道更加透明。这是奇怪的现象,是否一个大国就必然要有强大的国际报道?更加开放的国际报道影响的是谁?是国外受众,还是国内的老百姓?如果是前者,那么他们怎么接触中国的媒体呢?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新闻媒介在海外的覆盖是非常有限的,所以结论应该是后者。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国际报道影响中国老百姓最大的是对国外的看法。如此推理,西方媒介有关中国的报道也是在影响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真正能够影响一个国家老百姓的报道还是由这个国家的媒介发出的,也就是说,国外媒介的报道可能会对一个国家产生一定的压力,但是,对于本国老百姓来说,最后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本国媒介的报道。通俗地说,就是自己的事情,还是需要自己做。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解铃还需系铃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信息披露,而不是单纯的媒体报道。这说明什么?首先,说明政府在信息公开方面做得比较好,虽然这次政府在新闻会和新闻发言人方面做得并不理想;其次,有可能说明在这样突如其来的大灾难面前,第一位的是信息,然后才是报道,也就是说,在地震发生以后的第一时间里,关键词是信息,而不是报道。这听上去好像有点费解,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品味报道和宣传之间的词汇差别,就可以理解。过去,我们在报道自然灾害时,常常反对客观地报道灾情,似乎只有抗灾救灾才是新闻。这是典型的人定胜天逻辑。

灾难报道的阶段

这次汶川大地震由于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所以,我们有可能看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报道过程。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过程并非仅仅指媒体报道的主题转移,更加重要的恐怕是受众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认知演变。从理论上说,这个过程可以初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信息传播

上面我们说过,在灾难发生初期,信息传播是压倒一切的。这个阶段的关键词是信息。而在这次汶川大地震报道的第一时间,画面信息又成为最重要的信息,因此,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不间断地现场直播就成为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在那时,老百姓对于画面和图像信息有迫切的需要,不管这些画面是来自外国游客还是学生的手机拍摄,也不管这些画面是否清晰和稳定,真实是唯一的标准。

这个时候,如果央视能够在灾区附近设立一个分演播室,效果可能更好。在第一阶段接近尾声的时候,一些地方卫视在成都建立了演播室。比较一下这次汶川大地震直播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直播报道可以发现,在伊拉克战争直播中,央视北京演播室的谈话空间非常大,军事专家和国际问题专家轮番登场。而这次大地震报道就有很大不同,北京演播室的谈话空间是非常有限的,除了普及抗震知识,基本上是主持人连线前方记者。这种时候如果作评论和反思显然时机不对。

在第一阶段报道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新闻界没有很好地组成一个报道共同体,在电视直播中很少看到报刊和广播的报道情况,好像是各自为战,没有充分做到资源共享。电视直播对报纸报道的介绍似乎仍然停留在平时读报节目的水平,缺乏对其他媒体足够的职业尊重,主持人在介绍报纸报道时常常是随口说这个报纸或者那个报纸,没有提报纸的名字。

第二阶段:讲述故事

随着现场搜救行动告一段落,媒体报道开始转向讲故事。这个阶段的关键词是故事。这其实并非是媒体的一厢情愿,而是这个时候受众有这方面的需求。很多人把这种转移视为一种残酷,实际上,如果在报道的第一阶段就开始讲故事,那才是一种残酷。

在这一阶段里,我们又看到了非常熟悉的典型人物报道模式,当然,最近一些年,新闻的故事化也是一个流行趋势,很多电视台都开办了故事栏目,很多节目被归入故事档,因此,现在的媒体比以前应该说更会讲故事了。这突出表现在对群体人物的故事挖掘上,敬礼娃娃朗铮、可乐男孩薛枭、被困近70小时勇敢等待救援的女孩乐刘会等,他们每一个人身后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第三阶段:发表评论

目前,故事阶段还未结束,媒体应该思考的是怎么开展第三阶段的报道,这个阶段的关键词就是评论。说到评论,我们最容易想到的是反思。在这次大地震中,备受各界关注的是倒塌学校的工程质量问题,对此,网络上的质疑也是比较多的。

通常,对于中国的媒体而言,灾难报道的评论阶段是比较敏感的,因为在灾难报道的第一时间就展开评论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因为那个时候的首要任务是救人,老百姓都沉浸在伤痛的情绪中,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同情和关怀,是信息的分享,是团结一心。而在第二阶段中,故事依然是感性的延伸,是民族情绪的一种释放和宣泄,这个时候仍旧是情感超越理智,评论多少显得有点多余。但是,感性恐怕终归要上升到理性,没有评论的报道显然是不完整的报道,而没有评论阶段显然就不是完整的报道过程。

日常生活的影像

这次汶川大地震的电视直播报道,让很多人忽然发现了一种现象,就是覆盖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日常花在电视上最长的时间是看电视剧,可以说,电视剧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统治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像是有关抗震救灾的电视直播,甚至在3天的全国哀悼日,全国的电视频道并机为一个频道,我们共同观看一个频道。

在电子传媒时代,影像创造想象力的能力远远大于文字。电视现场直播形成一种召唤结构,让人们发挥想象力,去填补这些空白。难能可贵的是,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当天,央视新闻频道迅速于15:12打开直播窗口,从15:20开始推出“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大型直播节目。

这是央视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电视直播。此前,央视最长的一次直播是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那次是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新闻频道连续直播50个小时。而这次抗震直播创造了央视新闻连续直播史上的最高纪录,从地震当天的15时20分至5月16日的19:20,央视新闻频道与中央一套并机直播四川灾情报道高达100个小时。此后,直播24小时滚动进行。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次电视直播中,仪式性的新闻报道比重减少,领导人的媒介形象是亲赴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人们从电视屏幕中看到大量的灾区人民日常生活的场景,这在以前的灾难报道中是不多见的。而在此之前,我们已经有点习惯于在电视剧中看到大量的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场景。

想象力是我们在观看这次汶川大地震电视直播时经常想到的一个词汇。过去我们有一个假设,画面的信息量可能在重大新闻事件中大于文字,而在日常的报道中,文字的信息量似乎大于画面。这一点可以从报刊上的文字和图片刊登比例发现某种规律。如果说文字是理性的驻足,那么,摄影图片就是人类感性的凝视,敬礼娃娃朗铮的照片就成为感动中国的标志性瞬间。按照传统的理解,影像是具像的,它在唤起想象力方面应该优于文字。但是,如果也把想象力分为理性和感性的,那么,比较文字而言,画面显然是在感性想象力方面占据压倒性优势。所以,我们在这次汶川大地震报道的初期会发现受众对画面的需求是最大的,这可能符合人类在灾难面前的心理反应过程,从感性走向理性,而在感性阶段,画面对人类情感的调度可以说是最有效的,所谓触景生情。

第6篇:地震中的感人故事范文

【关键词】新闻叙事学 灾难性报道 情景结构 《中国新闻周刊》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已经深深烙印在所有中国人的心里,在深为灾区同胞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夺去生命、失去亲人而痛心的时候,我们也注意到,在这次地震灾难的报道中,我们的媒体也经历了一次洗礼,信息之速度,内容之全面性和丰富性,报道视角之深刻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的数据显示:93%的受访者对媒体抗震救灾的报道表示满意,其中各类媒体中认可度较高的方面分别是:电视――及时迅速,报道感染力强,推动公众广泛参与;广播――及时迅速,高互动性,报道感染力强,推动公众广泛参与;报纸――体现人文关怀,突出各阶段报道重点;期刊――体现人文关怀,报道感染力强,推动公众广泛参与,突出各阶段报道重点;互联网――及时迅速,人文关怀,感染力强,有效推动公众参与。①

作为中国主流新闻时政杂志之一的《中国新闻周刊》,在汶川地震后接连四期以“地震”为封面故事推出专题报道,报道力度和深度震撼人心。本文试选取5月19日(即地震报道的第一期)的相关文章进行新闻叙事学分析,以探究灾害报道中深度新闻报道的叙事规律、叙事原理以及叙述方式等。新闻叙事学主要的研究范围是从文本出发,揭示新闻叙事的原理与方法,即新闻是如何通过文本的形式也就是叙事方式来表现新闻本质的,其研究范畴可以概况为叙事声音、叙事语法、叙事话语和叙事接受四个不同的层面。②

一、整体叙事结构:围绕主题,层级展开

本期的《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锁定为“大地震”,简短有力的三个字,不需要过多的文字与说明,只是用最直白的语言引领读者走入地震中的故事。任何新闻事实都是叙事单位的有机组合,多个故事经过特定的编辑排列便形成新闻序列,“一个序列是一系列合乎逻辑的,由连带关系结合在一起的核心。”③托伊恩・A・梵・迪克提出过一个假设性的新闻图式④(如图)。

在“大地震”的主题报道下,“大地震”一文短短的600余字,作为主题的概述,道出“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和人民,正面临着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的考验”。六个小标题分别发挥着情景和评价的作用,“北川,一瞬倾城”、“汶川,回不去的家”、“‘救救孩子,他还有呼吸’”三篇文章分别以北川、汶川、遇难的孩子为叙述对象,进行主要情节的交代;“预兆迷局”对许多震前异象进行了解读,并做出结论:那些具有“仅供参考”价值的现象,并不能成为地震将要来临的可靠证据。“难以解读的地震”通过对话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孙士和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的倪四道教授,为读者进行背景交代。“‘唐山大地震’的震前预警”讲述了32年前令中国人刻骨铭心的唐山地震的震前预警情况,通过这种横向对比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二、“情景说话”,再现真实

话语作为一种言语行为,不仅要有语内行为功能,还要有言后之果。新闻叙事修辞的目的,即“言后之果”,就是通过新闻叙事之内容与形态的进一步组织,达成劝服与认同。⑤“新闻修辞不仅限于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相反,它还包括为增加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合理性、正确性、精确性和可信度而使用的策略性手段。”⑥在报道诸如地震这样的灾难时,没有什么比现场目击者的所言所感更真切更具有说服力的了。通过直接描写现场或是以目击者的讲述再现事件发生时的情景,可以显著提高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北川,一瞬倾城”、“汶川,回不去的家”、“‘救救孩子,他还有呼吸’”三篇报道都是透过地震幸存者的视角,用他们的讲述为读者呈现地震发生的突然性和巨大破坏性。

在三楼与二楼拐角处活下来的还有北川中学教务处主任李永。地震发生时,他正在北川中学教师楼办公室里,突然感觉脚底震动了一下,整个房子都跟着晃动。“我的头皮都麻了,冲出办公室就往二楼跑,刚到拐角处,就感觉天崩地裂,楼塌了下来。整个过程不到七八秒。”李永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这一瞬间,这栋四层的教师楼夷为平地,六七层高的主教学楼垮塌得只有一人多高。

“地震发生时,老师高喊着让我们躲到课桌下。”北川中学一名高一女生说,“随后,楼上的水泥板压了下来,不少没来得及钻进桌椅的同学,当场被砸死了。我当时只觉得眼前一黑,身边到处都是哭喊声和尖叫声。”朱贵平是北川县曲山小学二年级2班班主任,地震时他刚刚打开书本准备讲课,“幸好当时教室的门是开着的,否则谁也跑不出来”。

死亡、慌乱和惊恐充斥着这个原本平静的城市。直到见到其他活着的人,杨华武等人还没有缓过神。在废墟中昏迷了半个小时,李永也爬了出来,“浑身骨头都被晃散了架,我没看到这栋楼里的第二个人”。

这段文字通过当事人第一人称的叙述,将读者带到灾难来临时的可怕瞬间,仿佛读者与幸存者一样经历了一场生命的考验,读来可感、可靠、可信。

增强新闻真实感的另一重要手段是对话。对话是一种“直接引语”的形式,通过人物的原话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难以解读的地震”就是通过记者与专家直接的对话,将震后人们关心的事项由专家一一解释。直接引语中的“说话人”一般是政府官员、权威人士、专家学者等,他们本身的身份就具有权威性,新闻叙事应该充分“借势”,通过叙事声音来确立话语权威,以达到说服的目的。

三、图片:无声的语言,心灵的震撼

图片拥有文字难以企及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尤其是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恰当地运用图片,可以令读者感同身受,以达到无声胜有声的传播效果。

本期《中国新闻周刊》的封面图片简洁凝练:地震波的背景,红色十字标出震中,标题为“大地震”,没有过多的语言描述,似乎不忍再触痛国人敏感的神经。在“大地震”的专题报道中,更是充分挖掘图片的力量,配发整版摄影图片,主题涵盖“灾难、恐慌、坚强、爱心、温暖”等各个方面。

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新闻周刊》连续一个月(四期)的时间以地震作为封面主题,“大地震”、“悲痛中,我们汲取成长的力量”、“汶川的孩子”、“一个国家的动员”,四期主题更像是一部抗震救灾的进行曲,从解读灾难――鼓舞士气――人文关怀――理性思考,随着事件进程,报道重点和报道视角都在不断变化,四部分层层推进,以深度和人文关怀取胜。母题是民间文学中常见的一个术语,维谢洛夫斯基认为:“母题是基本叙述单位,即指日常生活或社会现实领域中的典型事件。”⑦简单来讲,由于人类共同文化和心理沉淀的作用,人们在讲故事或听故事时往往表现出共同的兴趣和偏好,由此便形成了众多的叙事母题。新闻从古代缘起至今,也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叙事母题,如寻宝、灾变、性、死亡、异趣等等。⑧这次突如其来的大灾难面前,国内外媒体持续予以高度关注,表现出强烈的媒体责任感。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开始实施,“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信息必须主动公开。随着该法的实施,信息“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成为新的信息准则。汶川地震报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担当起检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实施情况的重任。媒体作为连接政府与公众的桥梁,作用举足轻重。当灾难发生时,第一时间的信息公开是关键,5・12地震发生后,部分灾区通信信号中断、交通不畅,信息屏蔽下的群众处于恐慌和焦虑中。面对突发意外的来临,首要的前提是要搭建起通畅的信息渠道,让公众及时了解灾变事实,建立起基本的认知模式。托伊恩・A.梵・迪克认为:“这些反面事件的认知模式和自我防卫的情感系统直接胶合在一起,在这个情感系统中对一切可能出现反常现象的事物的好奇之心又做好了逃遁或保护性行动的有效准备。”⑨《中国新闻周刊》的地震连续报道,内容囊括了灾区信息通报、历次大地震信息链接、地震专家解读、灾区恢复重建等各方面,因为他们懂得灾难面前,媒体的首要责任就是使人们及时了解灾变信息,通过迅速、公开、透明的新闻报道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发挥信息公开的力量,以达到凝聚民心、整合国家功能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①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汶川地震救灾报道满意度调研报告》,中华传媒网,2008-6-13

②⑤⑧何纯:《新闻叙事学》,岳麓书社,2006:9、207、145

③[法]罗兰・巴特著,张寅德译:《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载张寅德选编《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20

④⑥⑨[荷兰]托伊恩・A.梵・迪克 著,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5、796、127

⑦[荷兰]佛克马、易布思 著,林书武等译:《二十世纪文学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34

第7篇:地震中的感人故事范文

关键词:《故乡相处流传》 叙事 刘震云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通大学研究生了几创新计划项目合同书,项目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神怪叙事 项目编号:YKC16054

1993年刘震云发表了“故乡”系列的第二部长篇《故乡相处流传》作为新历史的代表作,体现了叙述手法上更加高度的自由,由此,刘震云的创作从写实走向虚构,正如刘震云自己所说:“我想写的就是‘叙述中的传说和传说中的叙述’。使‘虚拟世界的真实’和‘真实世界的虚拟’浑然天成。”[1]这部长篇寓言虽然在艺术上没有完美,但独特的叙述手法、颠倒的时空概念、亦假亦真的历史叙事是其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不仅如此,故事大量采用反复回环的叙述方式,让读者在丰富杂乱叙述模式中迷失。本文旨在尝试使用结构主义批评有关理论来研究《故乡相处流传》的叙事结构。

一、时空交融的复合叙事

(一)历史时空的共时性组合

刘震云在《故乡相处流传》中设置了四个并列的时空结构,分别写了汉朝争霸、明朝洪洞迁徙、清朝慈禧躲八国联军、1960饥荒四个时代,但是看似毫不相关的四个历史时间段却被相同的人物联系在一起,使历史呈现出鲜明的共时性特征。郭宝亮在《洞透人生与历史的迷雾》一书中,将刘震云的几部历史系列的小说命名为"共时性历史时空体”,指出刘震云善于改造历史,“沿用了主流意识形态宏大叙事所常用的一种形式,但却在关键的部位,填塞了自己的私人化与内核。”[2]旨在表明的是历史小说讲述的并非是真实的历史,而将历史仅仅看作一种反映历史的角度,一种属于作者自己的叙述话语,从而扩展了历史小说的艺术表现空间,这也是新历史小说的共性。刘震云在小说中塑造了猪蛋、孬舅、曹成、袁哨、瞎鹿、六指、白蚂蚁、白石头和沈姓小寡妇等人物,这些人物突破时空的限制,分别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但人物的角色、身份和地位随着时空转变产生变化,曹成在三国时期是位高权重的曹丞相,1960年却难以逃脱被饿死的命运;与之相反,孬舅是三国时期的窝囊农民,1960年却摇身一变成了村支书。刘震云“把历史看作是一种单调、可悲的重复,难以走出的历史怪圈,包含悲悯和自我反省色彩的历史观” [3],因此不仅在人物设置上,四个板块的结构也保持了相似性:三国曹袁之战和清末慈陈延津之战都是两方势力冲突,抢地盘,草民在这样动荡的时代中还存在改变人生的可能性,比如猪蛋就在曹丞相的“新军”里当上了小头目,曹成在陈玉成的麾下居然也能混上“选美委员会主任”,更别提靠捏脚发家的白石头父子和与慈禧太后当年有过旧情而地位陡升的六指。但朱元璋迁民延津和1960年时期,则变成了高度集中的一元专制,草民对自己的处境毫无选择:河南潞、泽两州的百姓被扔钢G决定迁往延津,到了那里依然被当地地主压迫,1960年的地主分子曹成袁哨以为用钱粮乃至女儿讨好了村支书孬舅,可以换取不一样的待遇,却依然在饥荒里饿死。历史是往复循环的怪圈,但无论如何循环,平民的处境都是那么悲伤凄凉,时间可以颠倒所有事物,却不能改变权力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金字塔尖的人在政治舞台上任性狂欢,愚弄着大众,同时也糟践着自己;底层的人明明有着足以颠倒格局的巨大力量,但他们绵羊盲从头羊般的本性,却决定了他们最终只能被金字塔尖的头羊们玩弄于股掌之间。无论时间和空间怎么转变,都避免不了身份和地位造成的悲剧结局,这就是历史背后惊人的相似之处。由此可见,刘震云这种共时性的叙述方式提供了重新审视历史的角度,他描写的是历史,却包含着他对民族文化、民族性格的观点和看法。

(二)历史未来的跨越拼接

除了共时性的历史叙述方式,刘震云还采用了一些魔幻主义的艺术手法,将未来和历史毫不顾忌地拼贴在一起,组成一场言说的游戏。比如在文章中,经常可以看到叙述时间的跳跃,将未来的事件引入当下进行叙述。例如,朱元璋时期的曹成和袁哨居然还记得三国时期的事,承认两人当年是因为沈小寡妇而闹翻;又比如,三国时的曹操居然知道“我”是“当代中国一个写字的”;而太平天国时期的剃头匠六指,不仅知道现型:锛式、刨式、凿式或锥子式,还知道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又比如各种机构设施,超越了当时时代的水平:三国延津最后一役曹操动用了直升飞机,袁哨动用了高射炮;太平天国时期就成立了诸如现代的各种政府机构:“选美办公室”、处理遗留问题办公室……除此之外,人物的语言也十分鲜明地体现了这种历史时间的错位,无论是东汉时期的历史人物,还是时候的现代百姓,经常会冒出另一个时代的语言。例如:太平天国的朱元璋会说“历史是一笔胡涂帐,真是难说。”[4]东汉时期的曹丞相居然懂莎士比亚,一边玩着健身球,一边说“活着还是死去,交战还是不交战,妈拉个X ,成问题了哩。”[4]平民孬舅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感叹,“我生长在什么年代?我生不逢时。往前生生,我是项羽刘邦,往后生生,我是进北京坐皇上的李闯王,最不济生在民国,我也能跟随中山先生左右,可我,现在,纯粹一个延津县村民,有能耐让我到哪里使去?”。[4]历史和现代毫无顾忌地随意拼接,时空仅仅为讲述故事而服务,历史额线性由此被打破。

二、叙述者的分裂

叙事人是叙事文学的重要组成成分。传统文学中,多采用全知视角,叙事人单一,从而使得文学作品传达的观点往往是一致的。在《故乡相处流传》中,却出现了不止一位叙述者:同样是曹丞相在延津检阅新军这件事,“我”本来是新军队伍中一个普通的参与者,却一瞬间又成了1992年去图书馆研究这段历史的读书人,让人错以为东汉时期的曹操与“我”――当代中国一个写字的在一起谈古论今,在这里,“我”到底是小刘儿?还是叙述人?哪一个能够涵盖所有的观点和立场?叙事视角产生的分裂,组成了文本的双重叙述话语。叙事层次出现在使用“故事中套故事”写作方法的作品中,讲第一层次故事的是外叙述者,故事内讲故事的是内叙述者。《故乡相处流传》看似是平行叙述了4个时代,实际上却是由外叙述者作为联系故事的一个框架,将四段故事联系起来,并且,外叙述者自身竭力隐藏在文本中,让内叙述者代替他发声。首先,文中的“作者”是第一重叙述者,即外叙述者。这个“作者”并非刘震云自身,“真实作者是故事讲述者,创作或写作叙事作品的人,叙述者则是作品中的故事讲述者。”[5]虽然叙述者身上常常会有真实作者的影子,但是这两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叙述者只不过是叙事文本中的话语,虽然这个叙事人绝不可以等同于作者,作者却可以通过这个视角发出自己的“声音”,他可以用全知视角全面地俯瞰这个故事,间或地超越历史限制,阐发个人评价。其次,主要人物“小刘儿”是第二重叙述者,即内叙述者。刘震云说“过去是我对这些事情的叙述,《故乡相处流传》是他们对事情的叙述,我是通过他们的叙述来叙述。”每一个人对历史、乡间人、乡间事件的叙述都加入了他们个人极大的创造,并按照他们的经验观念去看世界,因此,在不同历史时空下,这个“小刘儿”只能基于自己的身份来讲述和理解故事,这就产生了对事实把握的限制,二重叙事者的互相补充,大大丰富了文章的表现力。《故乡相处流传》作为刘震云转型期的一场文学实验,对这两位叙述者的叙述顺序安排得相当独特,他乐于随意迅速地切换叙事人,并结合荒诞、魔幻、时空颠倒、狂欢性、以及本乡本土的民间粗鄙化的表现方式,让人在瞬间对叙述者身份产生迷失。例如,曹操鼓动延津人操练“新军”打刘表,练“新军”把胡涂愚昧的“我们”带进了一种大事业,人人都成了英雄,变得只关心大事,一切大而化之,不计小节,似乎谁不当“新军”,谁家就见不得人、不是正经人家一样,“我”――小刘儿,也兴奋地发表着感慨:“谁说我们的民族一盘散沙?谁说我们的民族没有进化?这时变成了一个纯粹剽悍的哥萨克。”但接着“我”却突然回忆起1969年为了抵御苏联修正主义的袭击,“大家可是提心吊胆,到处挖防空洞,准备应付苏修的突然袭击。我们每一个人,都自豪严肃得如同一个国家。就连食堂的伙夫,也加入训练的行列……苏联在我们眼里,如同刘表一样,是红眉绿眼的妖魔鬼怪。”[4]这一段议论明显是“作者”而不是“小刘儿”联系当代社会历史的感慨,可是下文“但我并没有悲伤,我的心更加随你们而去。那是壮丽威伟的情景……曹丞相诸人来了,我们一下从日常的厌烦的生活轨迹中超,我们自己也似乎成了伟人,也开始不管日常劳作,不管柴米油盐,不管妻子老小,不管妻子老小之间多种错综复杂、卑鄙龌龊的矛盾,来背着梭标或破枪操练起来。”一下子又切回了三国时期的延津农民“小刘儿”的视角。又比如,第二章《大槐树下的迁徙》开头交代陈玉成的出生:”小麻子在瘟疫之中生了下来。――当我写下这一个句子时,进来一个脑袋尖尖、眼如铜铃、看世界虎视眈眈的朋友,他看了一眼这个句子,马上对我说,这个句子不行,瘟疫中怎么能生孩子呢?”[4]前半句肯定是“小刘儿”的叙述,可后半句的“我”就是被赋予了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叙述者了,他不仅正在创作着这个故事,还随时与朋友进行讨论,至此,二重叙述者使传统文学所要求的一致性产生了分裂,使得文本传达的观点产生多义性。

三、结语

《故乡相处流传》的深刻正是在于其文本的多义性和复杂性。它的叙述语言看起来缥缈虚无,却正是暗含作者刘震云对社会现实的看法,他关注的问题始终不曾离开世界、民族和人性这些主题,往往用平淡的语言和独特的叙述方式揭示惊世骇俗的真相,揭示了作为人生存的尴尬和无奈,从而无形中给予人思考,这或许才是刘震云笔下故事深入人心的原因吧。

参考文献

[1] 周罡,刘震云.在虚拟与真实间沉思――刘震云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2(3).

[2] 郭宝亮.洞透人生与历史的迷雾――刘震云的小说世界[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3] 陈思和,李振声,部元宝,张新颖.刘震云――当代小说中的讽刺精神到底能坚持多久――关于于世纪末小说的多种可能性对话之四[J].作家,1994(10).

第8篇:地震中的感人故事范文

关键词:《唐山大地震》;生动;震撼

2010年7~8月,《唐山大地震》即将上映及上映过程中,我不断地从报纸、电视、网络上看到对影片的宣传和评论,作为一名唐山大地震的亲身经历者(地震时,我是一名军人,我们部队地处重灾区,距离震中仅几十里路),电影热映期间我连看两遍,颇受感动。我认为:影片场面宏大,视觉震撼,故事生动,细节感人,在近几年上映的故事片中堪称力作。

《唐山大地震》片中人物由部分专业演员(徐帆饰李元妮,张国强饰方大强,张子枫饰童年方登,张家骏饰童年方达,陈道明饰方登养父王德清,陈瑾饰方登养母董桂兰,张静初饰成年方登,陆毅饰方登男友,李晨饰成年方达,王子文饰方达妻子小河以及咏梅、吕中、杨立新等)和众多群众演员组成。

一、客观地再现震前生态变化

影片一开始展现的画面是:方大强和方登、方达在卡车驾驶室内看着窗外的漫天飞舞的蜻蜓感到新奇、感到惊讶,编剧和导演要借此告诉观众:这是大地震前的预兆之一。

这一特写镜头也把我的思绪带到1976年7月及7月之前,地震前的确是有不少反常现象的。仅举几例:一是地震发生前的数月中,我们部队直属单位所在地惟一的一口生活用水源――机井,时而有水,时而无水,情况反映到主管首长那里,经过相关人员数次现场调研,得出的结论是:机井老了,需要选址新打一眼。二是我所在的营房前后有多个鱼塘,不时就有鱼窜出来跳到岸上,部队首长家的小孩儿,不止一次捡回活鱼让妈妈代养或炖着吃。三是7月27日傍晚,运输队指战员外出归来后,马匹就是不肯回马厩,是驭手用鞭子、锹把把那些“不听话的马”打进去的。震后,人们发现:有数匹马被砸死在马厩内,其中有一相同点:它们是被牢牢地拴在马桩上的。四是7月28日凌晨3点左右,一只猫沿着营房屋脊声嘶力竭地号叫,当时,杨军医被猫闹醒,他披上衣服打开房门,顺路捡了几个土块很生气地把猫撵走了(返回后,杨军医脱衣躺下,还没有入睡地震就发生了。令人惋惜的是,处于清醒状态下的杨军医,居然被大地震夺去了性命)。遗憾的是人们没有理会这些反常现象,更没有读懂这些反常现象所蕴含的深意(它在警示人们:灭顶之灾即将到来)。当时人们关心的是政治,想的是“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那些主管市、省、国家地震预报的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早已忘记了自己的神圣职责,大地震前没给唐山人一丁点儿提醒,否则,结果就不会那么惨(以我们部队为例,7月27日晚上12点,大家还在团部大操场看电影,同样是在这里,28日上午9时却摆满了震亡的(数百名)干部战士的遗体)。

23秒钟的剧烈颠簸、左右摇晃,把一个蒸蒸日上的工业城市唐山夷为废墟,民用建筑大多倒塌或遭受严重破坏,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4204个孩子成了孤儿。经济损失超过了30亿元人民币。惨烈的地震罹难场面,叫人目不忍睹。

二、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曲折感人

时间:1976年;地点:唐山;主要人物:货车司机方大强一家(妻子李元妮、双胞胎姐弟方登、方达);作为一家之主的爸爸(方大强)经常出门在外,偶尔忙中偷闲回来一趟,女儿、儿子都像过节一般。7月下旬的那个夜晚,方大强回到了家。在住宅区外的马路上,大强和元妮在车上亲热。突然间(7月28日3点42分)车身剧烈地晃动着,怎么回事?“地震了!”为了抢救两个孩子,方大强不幸罹难。元妮找到孩子时,得知:小姐弟俩被压在倒塌的一块楼板下。现场救援者直言:无论要救出其中哪一个,都得放弃另一个。时不我待。在“两个都救”无望的情况下,母亲作出救子弃女的痛苦选择。非此即彼。因为,此时抛弃谁都错,保住谁都对。压在楼板下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救弟弟”的选择。震后,元妮独自抚养着(失去了左臂的)儿子,顽强地活着。女儿方登被雨水浇醒,挣扎着从废墟中爬起,她没有去寻找妈妈,而是哭着被人抱走。之后,方登被军人王德清、董桂兰夫妇领养,步入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此后约32年,母女姐弟间杳无音信。2008年5月汶川地震的发生,给元妮这个不完整的家创造了一个团圆机遇。方登、方达为了感恩,同赴汶川灾区做起了志愿者,姐弟俩不期而遇相知相认。在救灾现场,方登目睹了一位母亲(刘莉莉饰汶川女孩母亲)为了女儿能活着而作出的“残忍”抉择(同意救援者把女儿的两条腿锯掉)。也就从这时起,方登才渐渐谅解了母亲,才慢慢消除长久累积在心里的恨。有了原谅的开端,也就有想去看看妈妈的想法,于是在(震后32年的)唐山出现了母女相逢的场面。喜从天降,女儿要回来了,母亲特意洗好了西红柿,以兑现震前的许诺(明天,妈给你买)。不过,母女相见后的方登仍是一脸漠然,直到步人墓地,她看到在自己的墓穴中母亲年复一年为自己增添的(从小学到高中)课本,才明白原来母亲从未抛弃过她。方登为之触动,满含泪水抽泣着连声对母亲说:“对不起!对不起!”短短几个字道出了女儿心中的愧疚、悔恨,进而反思自己32年来以故意隐瞒真情折磨母亲的“冷酷”与“残忍”。一家人历经坎坷重聚在一起,给观众传递的是:亲情不断、温暖人间、希望无限。影片要告诉人们的是:大地震撮撼的不仅仅是桥梁建筑,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的肉体心灵。

三、片中人物个性鲜明、形象典型

李元妮人美(震前是遭同事街坊嫉妒的一朵花),心灵手巧,勤劳善良,生活态度认真,对爱忠诚执著;方大强热情肯干,责任心强,爱妻胜己;童年方登聪明、倔强、有心眼儿,成年方登固执、冷漠、有主见、敢作敢为;成年方达身残志坚,思想活跃,独闯天下,勤劳致富,孝敬母亲,富有爱心;方达妻子小河通情达理,情感丰富;方登养父王德清宽厚豁达,爱憎分明;方登养母董桂兰和善有爱心,但心胸狭窄;方达大姑善良体贴,顾大体,重思考,善分析;方达奶奶心直口快,朴实厚道,善解人意。方登男友有文化,无德行,冷酷绝情;牛师傅诚实热心,乐于助人。

四、人物语言富有个性、掷地有声

(1)李元妮得知儿女被压在同一块楼板下时绝望地哭喊:“都救,两个都救。”表达了一位母亲对儿女的挚爱和对抢救儿女的急切心情;“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句元妮挂在嘴边的话,似乎在告诉观众:一位妻子对失去丈夫、一位母亲对没了女儿的无奈、痛苦、绝望、悔恨与自责;震后多年,当儿子问起母亲为什么一直单身时,母亲说“我也不是没人要。我的命是你爸救的,这个世界上哪还会有用生命爱我的男人?”分明是说:你奶劝我改嫁我没 点头,老牛向我示爱我没答应,我心里只有你爸,为一个深爱我的男人(你爸是为保护我而死的)坚守一生;从儿媳口中了解到女儿远嫁加拿大后,元妮叹了一口气,原来“她躲我那么远呢”。其实想说:女儿是诚心不见我,她这是在恨我;面对女儿,元妮跪下说了句:“我给你道个歉吧。”这个举动令女儿意外,这也是片中最令观众动容的一幕;当母女俩跪对时,元妮问道“你从哪儿蹦出来的?”表达母亲对女儿这些年刻意隐匿生还消息、不和自己联系的惊诧与困惑,言外之意:这些年妈一直在惦着你,妈以为:你的死是妈造成的,妈愧对你;但万万没有想到:女儿活着,且活得好好的,却执意不来见妈。女儿你好心狠;(2)“我是一个唐山人。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我边上躺着的是我的爸爸。”这是在地震中死而复活、倔强的成年方登在告诉男朋友自己已经怀孕时说的一句话,她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做了单身妈妈!许多年前母亲救了弟弟放弃了她,而当她面对着选择时,她选择了留住生命。“我不是想不想,而是忘不掉”这是方登对养父说的一句话,是的,有些东西不用想,永远不会忘掉。在方登心中,妈妈偏心(从地震前把家中仅有的一个西红柿给了弟弟,到地震后姐弟俩只能保一个时妈妈选择了“救弟弟”),妈妈重男轻女,自己是被妈妈抛弃的。“救弟弟”三个字时常在她的耳边回响,尽管那声音很痛很小很低,但她听得真切怎能忘掉,她恨妈妈心狠!(3)方达对女友说:“倒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我妈心里的房子永远盖不起来,32年守着废墟过日子。”“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在三岁时得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让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方达知道:失去了爸爸和姐姐是妈妈心中永远无法治愈的伤痛,32年来妈妈总不肯离开原址,就是想万一哪天爸爸或姐姐回来了,能毫不费力地找到家。在妈妈心中或许隐隐约约意识到会有奇迹发生,这是妈妈对已故亲人怀念的特殊方式。亲情如同大树,它会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停靠的港湾,永远对你的小船敞开;亲情是温暖的家,时刻迎候你归来。(4)方达大姑:我们把方达带走这不是要元妮的命吗?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元妮着想,虽说唐山遭了灾,母子俩生活上会有一些困难,但毕竟当妈的有个寄托,有个盼头。劝说母亲不必非带孙子(方达)回山东老家不可;(5)方登成人后,离开养父母多年,当她出现在养父眼前时,已处于暮年的养父责问女儿为什么不回家,方登:我怕你担心。父亲反问:“不想让我担心?”转而情绪激动,生气地大喊:“我每天都在担心。”一句话道出做父亲的对女儿不尽的思念、牵挂、忧虑。

五、主题曲言简意赅、令人回昧

第9篇:地震中的感人故事范文

一、教学主要过程

1、再现情景,冲突激情。课一开始,教学媒体就把学生引入了情景体验――欣赏配乐PPT《美丽的汶川》,壮美的山川、被称为“云朵上的街市”的萝卜羌寨、广袤的田野、还有人们安逸祥和的生活,当一张张生动的画面和着舒缓的乐声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一个诗情画意的汶川令学生完全陶醉其间,大家不停地发出了啧啧赞叹之声。突然,和谐的画面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断裂的桥梁、扭曲的公路、垮塌的房屋,以及满目创痍的校园和那些散落在废墟上的书包和课本……此时,背景音乐也转为凄凉的悲鸣,如泣如诉地向学生再现了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地震所带来的巨大灾难。教师语调悲伤地诵读着一首小诗:“顷刻间,地动山摇,山崩地裂,到处是残垣断壁、断壁残垣。桥梁坍塌了,公路中断了,通讯瘫痪了,一个个城乡成为孤岛。房子倒塌了,学校毁坏了,一个个城乡变成废墟。同学找不到了,老师找不到了,一个个亲人也找不到了。”教室里的气氛开始紧张起来,在一片寂静中屏幕上打出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文字:里氏8.0级、3万多次余震、灾区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69225人遇难、374640人受伤、失踪……大家神情严肃地看着、听着,前后情景形成的强烈冲突,所有学生都被这场巨大灾难所震惊了。接着,教师向学生指出:“地震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此时的你想说什么?”鼓励学生将观察后的内心体验和情感及时地表达出来,为即将展开的学习做好了感情铺垫。

2、走进人物,对话明理。在本课中,让学生了解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一批英雄少年的感人故事是教学重点,而引导他们深刻体会并学习同龄孩子在灾难面前的优秀品质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重点突出了抗震英雄少年的几个关键人物,设计了两个对话英雄少年的体验活动。一是“我最敬佩的小英雄”:首先向学生指出,天灾无情人有情,灾难面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展开了生死不离的大营救,其中就涌现了很多的与我们同龄的英雄少年。随后,媒体图片和视频出示了“林浩”、“张春玲”和“邹雯樱”等三位英雄少年的事迹,提示学生思考:在地震来临时,年仅9岁的小林浩是怎么做的?双手残疾的张春玲为什么被称为“最美丽的小天使”?擅长奔跑的邹雯樱为什么会留在最后?引导学生面对小英雄送上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二是“爱的心声”:在学生将课前搜集的“抗震小英雄故事”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 “王彬”、“陈浩”、“马小凤”和“何翠青”等小英雄的感人故事,并谈谈小英雄们的哪一句话语最令你感动?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认识和心声,有同学说:“马小凤的‘先救他,他的伤势比较重’令人感动,在这样紧要关头,她心里还想着别人”。有同学说:“邹雯樱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永远会记住你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的!”还有同学对林浩两次爬进废墟背出昏迷同学所表现出的沉着镇定、勇敢坚强敬佩不已。在逐渐深入的对话中,学生对如何学会正确地应对突发灾难事件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教学后的反思

1、入境――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触景才能生情”。情感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只有让学生获得充分的体验,才能唤起他们强烈的思想情感,但由于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受时空限制,而使得学生无法直接体验。在本课中,通过创设情景为主要教学手段对汶川大地震的“此情此景”进行了再现。

2、融情――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

长期以来,品德课堂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而常常陷入道德说教的尴尬。“情理交融”,学生积极而持久的情感体验,是促使他们主动探究道德真理的内驱力。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为一些新鲜事物所吸引,为此教学中始终抓住“生死不离”这一主线来引导学生跟随事件不断发展的情势而积极思考,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对话以及教师的讲述等一系列活动,对“地震前后的现象”、“小英雄们在抗震中的表现”以及“震后人们如何支援灾区”等核心问题进行深入了解,使他们完全融入到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当中,让学生认识到地震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但是天灾无情人有情。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学会如何勇于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要学会了关爱身边需要关爱的人,从而丰富和提升了小学生的道德认知。

3、达意――促进学生的道德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