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震中的感人事迹范文

地震中的感人事迹精选(九篇)

地震中的感人事迹

第1篇:地震中的感人事迹范文

“五·一二”地震震动了全中国,这场8.0级的地震给灾区的同胞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灾害突如其来,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中国人民在经历了今年初冰雪灾害之后,面临了又一场严峻的考验! 6月12日上午,我抱着沉重的心情参加了市局组织的收看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会,为汶川大地震罹难者默哀一分钟后,来自抗震救灾一线的7位英模们,为我们带来抗震救灾最前沿的英雄事迹和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从英模事迹报告中,看到了中华儿女拳拳爱国之心,看到了血脉相连、举国同殇的骨肉同胞之情,更看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抗震救灾英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伟大内涵。他们用血肉之躯面对余震和废墟,将生的希望留给群众,这正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最好体现。

从英模事迹报告中,看到了灾区人民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勇敢与自然灾害做斗争的坚韧与顽强,我们要把这种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更优异的成绩、更实际的行动来支持灾区人民。英模的报告感人肺腑、催人奋进,使我们受到极大的心灵震撼和深刻的思想教育。

从英模事迹报告中,看到了我们共和国的教师、医生、护士、干部、子弟兵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的钢铁意志令人震撼,他们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临危不惧、自强不息,舍己救人、珍爱生命,无私奉献、团结互助,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生命之歌,他们的事迹闪烁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光芒。他们就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听了英模的报告,更加坚定了报效祖国的志向,我将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牢记作为一名中国人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化悲痛为力量,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去,为奉献祖国、回馈人民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会以抗震救灾英模为榜样,将满腔爱国热情转化为坚守岗位、奉献奥运的实际行动,在点滴之中体现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涵。

听完整场报告会,我的心情只能用感动、震撼来形容。大灾有大爱,英模们面对灾难时的大无畏精神,让任何语言文字都显得苍白无力,我们无法向他们一样,走上抗震救灾的最前线,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行动,从最普通的小事做起,用最大的热情,迎接即将到来的奥运会,向全世界人民昭示:大灾过后,中国依然坚强!

第2篇:地震中的感人事迹范文

今年玉树所发生的地震使全国陷入了深深的哀痛之中,在悲哀的同时,对于在这次地震中我国政府乃至世界各国政府给予的全力支持,我感到深深的感动;对于中华民族所爆发出的巨大的向心力,我感到深深的自豪;对于地震中涌现出的舍己为人、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事迹,我感到深深地震惊。

情牵玉树,八方支援……

大喜和大悲为何总要如此巧合地纠结在一起:奥运前,我们痛哉汶川;世博前,我们泪望玉树。

2012年4月14日晨,中华大地又一次遭受了突来的震撼,两次最高震级达7.1级的地震将玉树移为废墟,中华民族有一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在这场地震中,我们感受更多的不是悲痛,而是感动。

悲剧总是让人感到伤痛,但是我们却又总是能在悲剧中体会到生命的沉重和大爱的力量。在地震中的那些感人的事迹成为了这个不朽的民族不朽的华章。

地震发生后,整个中国迅速投入抗震救灾的驰援中,国家启动应急机制,各地群众也自发在行动,救灾物资和人员从祖国四面八方奔向玉树。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救灾行动和人们惊人的团结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众多网民表达了对玉树地震的强烈关注,网友们通过发表博文、帖子和留言等方式为灾区人民祈福,给灾区人民加油,并表达了向灾区人民提供援助的意愿,希望与玉树人民共渡难关。灾难面前,我们变得更加团结、更加凝聚、更加从容、更加自信,这种精神和力量,是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宝贵财富。

一些感人的事迹也在不断浮现:一位年过八旬以捡破烂为生的老人捐出了全部积蓄10万元;一位丈夫忍痛将身怀六甲的妻子交给家人照管奔赴玉树救灾;温总理眼含热泪发出“命令”:一个人也不要放弃!14日玉树地震中,本已及时逃离的孤儿院义工“阿福”冒险折返废墟,英勇地救出了三名孤儿和一名教师,却在6.3级的余震中被残余的楼房压倒而遇难。

国际社会也对玉树地震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意大利、蒙古、日本等国领导人及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致函、致电主席、吴邦国委员长、总理或以其他方式,就青海玉树地震灾害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慰问。并且一些国家还派出了救援队,提供救援物资。帮助中国度过难关。

这种种的一切似乎是一种预示,预示着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将会凭借他惊人的坚强和超强的向心力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令世界为之瞩目的传奇。

第3篇:地震中的感人事迹范文

关键词:地震遗迹;可持续发展;研究

0引言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众多的地震地质专家对地震的地表破裂程度、区域分布、展布规律、动力学机制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同时,汶川地震所表现出独有的新、奇、特的地质特征以及人文资源也为我们研究震后汶川灾区乃至整个四川省的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一方面,它不仅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另一方面也是保证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灾区特色产业所急需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1基本情况

地震遗迹(EarthquakeTrace)是地质遗迹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类型,它是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其是由破坏性的地震作用,以突然爆发的形式造成的具有旅游功能的自然遗迹景观,故又称为地震遗迹旅游资源(EarthquakeTraceAttractions)。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震灾害防御与地质及地震遗迹资源的保护及综合开发利用等日益受到重视,地震遗迹成为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研究内容涉及古地震遗迹发现及识别、地震遗迹地学意义、类型划分及开发保护等方面。目前,对于龙门山地区地质遗迹资源的相关研究已相对成熟,李晓琴等(2002)曾对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及其意义、地学旅游资源优势、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开发保护现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2007年开始的《龙门山成都段旅游资源普查报告》更将四川盆地西部龙门山地区的地质遗迹以及相关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提升至新的高度。但是,在汶川地震发生之前,对于龙门山古地震遗迹资源的调研几乎为零,众多研究者并未意识到龙门山各种地质遗迹资源与地震事件的匹配过程。汶川地震发生后,人们逐渐开始对龙门山地区汶川地震遗留下来的地震遗迹资源展开了调研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分类与评价以及开发与保护对策的研究(唐勇等,2010)。同时,对于汶川地震的特色地震遗迹资源的科学研究也进入一个迅速发展和提升的阶段。

2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开发意义

1)学习研究地震及次生灾害的区域。汶川地震是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断裂带上近千年内发生的一次特大型内陆地震,在龙门山地区及其周边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地质遗迹和地震遗址,所以研究意义巨大。汶川地震触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形式多样、类型丰富,集中展示了由于地震而直接引发的滑坡、崩塌、堰塞湖、地裂缝等多种样式的地质灾害类型。这些地质灾害因为汶川8.0级特大地震的直接作用,显示出了自身独特性、典型性与唯一性;因此对这些典型地震型地质灾害分布情况、成因机制、运动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地学意义及价值。2)保护地震地质遗迹的必然选择。汶川地震所形成的地震地质遗迹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是汶川特大地震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的财富,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地质资源,又是很好的地质旅游资源。因此,汶川地震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应遵循“立足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所以对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可持续的发展与保护是其有效合理利用的最佳选择。3)旅游观光与地质科普的最佳结合。现今的传统旅游项目已经不能满足广大旅游人群的旅游新奇感,而且目前的旅游形式大多限于名山大川、文物古迹的观光性旅游;对地质类及地质科普类的旅游大多数游客有着很浓的猎奇感。对汶川地震地质遗迹的开发与保护,一方面可以依托汶川地震震后地质遗迹景观的独特观赏价值,为游客提供一个最佳的地震地质灾害展示平台,形成新的旅游增长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旅游观光的同时普及地学知识,提高旅游的新奇度和旅游的整体质量。4)提升四川省整体旅游品味,树立四川省汶川地震震后旅游形象。四川省的旅游业大多以生态观光和人文观赏型旅游为主,其旅游产品也以传统的旅游项目较多。汶川地震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不仅将带动四川省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同时也能与周边旅游景区形成互补性联动,增强区域竞争优势;而且对四川省汶川地震地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也将大大提升四川省整体旅游的品味,有助于树立四川省地震地质旅游品牌。

3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评价

1)高端品质的地震地质遗迹资源。由于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构造带特殊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特征,近30年来龙门山构造带一直是国际地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同时,龙门山构造带目前仍处活动状态,规模巨大、形成时间长、构造形式复杂、变形显著、露头极好、地貌和水系是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地质记录,已被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在此地质背景下,汶川地震的发生无疑为国际地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活样板,在今后的20~30年内,龙门山构造带将成为全球地质学家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2)种类丰富的地震地质遗迹资源。汶川地震所形成的地震地质遗迹旅游资源具有典型的独特性、新颖性和代表性。它是一次板块内部发生的典型的浅源灾害性特大地震,地震地质遗迹保存相对较为完整且类型丰富。尤其是以映秀、都江堰、北川、青川为代表的地表破裂、次生地质灾害、被地震破坏的建筑群、地震遗址、遗物、纪念物等更是特色鲜明。同时,这些类型多样的地震遗迹旅游资源各自代表了地震对不同区域、不同对象的影响强度和作用方式的差异性。比如:北川县城代表了对极震区城市的毁灭性破坏;映秀镇遗址代表了对极震区乡镇的毁灭性破坏;汉旺遗址代表了对位于强震区的工业区的毁灭性破坏。因此,汶川地震遗址所具有的独特性、新颖性和代表性特征将成为四川省特色旅游资源最有效的吸引力,可以形成高等级的部级地质公园,打造多条地震地质遗迹体验旅游线路,同时汶川地震地质遗迹也是世界级品质的地震地质遗迹资源。3)开发条件优越的地震地质遗迹资源。汶川地震发生后,其本身形成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地震地质遗迹景观。而灾后建设又广受全世界人民的瞩目,获得了较高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国家也相应颁布了大量鼓励灾后重建的政策和配套资金,为地震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普通民众也积极参与到灾后重建的工程中,特别是许多专家、学者的加入,为汶川地震遗迹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4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1)循环战略。生态脆弱地区的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与发展必须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自然本底,突出地域特色作为前提条件;也只有真正做到这点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开发进程,同时也只有如此才真正地实现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2)总体布局,分区发展战略。在四川省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中,应当同本地区主要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相衔接,既要从整个区域的生态、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发展全盘考虑,又要针对局部城镇实施特殊发展策略,总体规划龙门山地震带影响区域内的主要地震地质遗迹景观及受灾城镇。结合地震地质遗迹资源的区域差异性特征,合理安排开发序次,重点开发、优先发展主要区域,以点带面。3)近远期相结合战略。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与发展是一个长期渐进的历史进程,因此政府职能在此时尤为重要,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培养自然本底,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还原能力,构建地域特色的地震地质遗迹为基础。远期则采用自下而上、区域监控的方式,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特色旅游资源为主导;加速经济、社会环境与地震地质遗迹资源的协调发展,从根本上寻求汶川地震地质遗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4)项目带动,优化升级战略。强化地震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项目支撑及与该区域其它专项规划的有效对接。以地震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开发为抓手,以旅游生产力布局及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心,实现汶川地震地质遗迹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结语

汶川地震地质遗迹的保护及旅游恢复重建是地震灾难发生后的一项重要事务,其影响和作用远远大于单纯的抗震救灾。通过汶川地震地质遗迹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可以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实现生态修复和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促进灾区灾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同时,地震地质遗迹的可持续发展既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尽早通过编制专项规划,明确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组织有关力量对资源进行评估和保护性开发,这样才能促进灾后重建工程的有效建设,促使灾后生态、经济、社会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同德.地质公园规划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2]崔鹏,韦方强,何思明,等.5•12汶川地震诱发的山地灾害及减灾措施[J].山地学报,2008,6(3):280-282.

[3]李勇,周荣军,DensmoreAL,等.龙门山地震带的活动构造与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力学文摘,2009,22(4):1-12.

[4]许强.汶川大地震诱发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与特征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9,20(2):86-93.

[5]唐勇,覃建雄,李艳红,等.汶川地震遗迹旅游资源分类及特色评价[J].地球学报,2010,31(4):575-584.

[6]阚兴龙,李辉,周永章.汶川地震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热带地理,2008,28(5):478-482.

第4篇:地震中的感人事迹范文

在众多奇迹中,有一个奇迹,每每我读到它,都禁不住泪眼迷蒙。这个奇迹的名字是:“我们学校,无一伤亡”。在满目瓦砾,呼救声一片的重灾区——绵阳地区,它是那么地醒目,那么地璀璨!它,就是位于四川安县的桑枣中学,紧邻地震最为惨烈的北川。震后,学校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损,学校8栋教学楼却只部分坍塌,其余成为危楼,而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全部安然无恙,完好无损!面对绵竹市东汽中学数百名师生被埋;北川中学1000多名师生被埋;聚源中学千余名师生被埋……的出出悲剧,桑枣中学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创造奇迹的人是这所中学的校长,他叫叶志平。

在我们的意识中,“奇迹”这两个字意味着“意想不到”、“不可思议”、“超出意料之外”。果真如此吗?让我们来追踪奇迹的足印,看看奇迹是怎么发生的吧。

自2004年起,桑枣中学每学期都要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演习中,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学校早已规划好的固定路线。疏散方式也有规定:两个班合用一个楼梯,每班必须排成单行。教室里一般为9列8行,哪列走哪个通道也有规定,孩子们必须按照规定行走。在2楼、3楼的学生要跑得快些,以免发生堵塞;在4楼、5楼的学生要跑得慢些,以免在楼道造成人流积压。老师们在适当的时候有适当的站位:下课后、课间操、午饭晚饭、放晚自习和紧急疏散时,老师的适当站位是各层的楼梯拐弯处,拐弯处最容易摔,孩子如果在这里摔了,老师毕竟是成人,力气大些,可以把孩子从人流中抓住提起来,不至于让别人踩到。地震突发的那天,全校师生按照平时训练的程序,井然有序地安全撤离教学楼,2300多人仅用1分36秒,一个不落地以班级为单位集合在操场上,老师们按照要求站在学生四周。

奇迹诞生于居安思危的防患于未然。

地震中,最让他担心的是学校那栋造价17万的实验教学楼,,他用了40万来加固,原因是,这栋教学楼不是正规建筑公司盖的,楼板间夹的是水泥袋纸而不是浇灌的水泥,楼道栏杆一碰就摇晃,没人敢为这栋楼验收,也没有学生和老师愿意搬进这座教学楼。1997年、1998年和1999年,他先后请正规建筑公司对该楼进行修理和加固。在地震时,这座他主持修理了多年的实验教学楼没有倒塌,楼里的700多名学生和老师安然无恙。对新建的楼房,他要求得更加严格,楼外立面的大理石光粘不行,还得四角打孔,用金属钉挂好再粘才行。就这样,地震中,教学楼的大理石面板一块也没有掉下来。

奇迹来自于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和认真负责。

学校老师们对疏散演习表示过厌倦的情绪,说他没事找事,学生们也只是当作好玩,可他这人,“我行我素,一意孤行,认准的事,不听别人的。”他对不同意见,只有两个字“不听”;有的老师对他经常性的加固工程提建议:“咱们学校办个建筑公司吧!”他的回答还是两个字:“乱说!”他的坚持是因为“孩子们来了学校,我们有责任保护他们的安全。就算我不是校长,我还是个教师;不是教师,我还是个有良心的人。”他这样为自己下定义:“好人算不上,坏人不够格,但我是个有良心的人,我勇于承担责任。”他最推崇的一句话被写在学校的墙上:“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在一个浮躁风气的氛围中,能发出这样的呐喊,一步一个脚印地认真付出,需要多么大的定力和执著呀!

奇迹源自于良心、责任和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之中。

第5篇:地震中的感人事迹范文

熊宁去世后,西安市碑林区委宣传部的张红喜编写了《感动中国的天使——熊宁》一书,记录了熊宁赴青海玉树的感人事迹。玉树发生地震后,昨日一整天,张红喜的电话几乎被打爆了,“很多同事和朋友都打电话给我,说想给玉树捐款捐物,问我咋捐?”

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的牛华是这些人中的一位。“那里现在还挺冷的。”得知玉树地震后,牛华打算将家里的厚衣服整理一下,给玉树灾区寄过去。“我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有钱出钱,有力就出力吧。”牛华说,自己从电视上看到玉树县房屋倒塌很严重,很多部队都赶去救援,“这个时候,那里的物资一定非常匮乏,民众在物资和心理上都特别需要支援。我们更应该发扬大家庭的温暖,去帮助那里受灾的同胞。”

隆基集团总裁李瑞斌则打算立即号召员工和身边的亲友为灾区募捐。熊宁去世后,隆基集团曾组织志愿者成立了一个“熊宁爱心团队”赴玉树献爱心。“玉树是熊宁生前援助过的地方,也是她人生的最后驿站,作为熊宁爱心团队的我们,应当继承她的遗志和精神。”李瑞斌说,他们打算举行捐款仪式,呼吁员工和亲友捐款,帮助灾区购买急需物资。

熊宁,女,汉族,1978年出生,生前系陕西省西安市个私业主,青年志愿者。

义工玉树地震中舍身救人 在青海玉树一家孤儿院做慈善义工的香港人黄福荣,14日在协助搜救孤儿院被困师生过程中遭遇余震不幸罹难。连日来,黄福荣舍身救人的事迹在香港和内地广为传颂。 黄福荣的姐姐黄月秀16日在香港接受专访时说:“感谢所有人的关心。希望福荣的故事能令其他有心人多做善事,帮助有需要的人。” 黄福荣本是到青海玉树的“慈行喜愿会”孤儿院做义工,于8日到达玉树。14日地震发生后,孤儿院受到严重损毁,本已跑出倒塌院舍的黄福荣,得知3名孩子和3名老师仍被困后,即折返现场协助搜救。其间余震频发,黄福荣在一次余震中不幸罹难。

第6篇:地震中的感人事迹范文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过了几天,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重点:

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格言导入。

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中大家积累了许多名言、警句,是吗?其中一定有你最喜欢的,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名言有感情地说给大家。

1.学生说自己最喜欢的名言,教师点评。

2.教师出示自己喜欢的人生格言。

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tuì)变为一只五色斑斓(lán)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杏林子

这是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大家自由读一读这段名言,想一想有没有什么问题?(生:为什么说生命是一桩迹?)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杏林子的作品《生命生命》。

二、理清事例。

1.自由通读全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文中有没有读不准的字音?老师想考考大家,谁有信心读准这些词?(学生领读)

骚扰动弹挣扎

鼓动欲望茁壮

即使震撼糟蹋

2.指名读。4名学生每人读一节,思考:作者写了哪几个事例?用自己的话简练地说一说。(板书:飞蛾求生瓜子生长心脏跳动)

3.作者就是通过这三个事例感受生命的。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这三个事例,看看哪些语句能让你感受到生命是一桩奇迹?把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三、精读细品,感悟生命。

(一)飞蛾求生

语言点1: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语言点2: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飞蛾为什么能够创造生命的奇迹?(点评:飞蛾被捉,居然能死里逃生,真个是奇迹!对这个事例谁还有补充?)

(1)自己顽强,极其珍爱生命。

师:从哪些词语感受到顽强?读出奋力抗挣的精神。(你们知道飞蛾能活多长时间吗?平均寿命只有9天,只有9天啊!可它却为了这短暂的9天拼命地挣扎着,无论怎样危险,无论能否成功,它都没有放弃。同学们,我们共同感受飞蛾那强烈而鲜明的生命力。伸出手来,五指用力,握空拳。有一只飞蛾就握在你们手中,正在拼命地挣扎,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这句话,读时注意加重这些词的语气。)

师:大家想一想飞蛾能创造生命的奇迹?除了自己珍爱生命,还有什么原因?

(2)作者被生命而感动。

小结:是的,作者被生命震惊了,被感动了。在作者眼里,这飞蛾和一草一木、鱼虫鸟兽,与在座的老师、同学一样,都是鲜活的生命,它也有生存的权力,理应受到尊重。

(二)瓜子生长。

你还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生命是奇迹?

语言点:“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1.具体说一说你是怎样感受到瓜子的生命是奇迹的?(点评:在不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下,仍然能够创造生命!这不能不说生命是奇迹。)

2.思考:瓜子为什么能创造生命的奇迹?(生:它具有顽强的意力和不屈的精神。)

⒊生生合作朗读。谁能读出瓜子这种不屈的精神? 指名(画线部分全体读)

过渡:飞蛾面对死亡,拼命挣扎,起死回生;瓜子身处黑暗,没有泥土的滋养,凭着不屈的精神创造了生命的奇迹。那么,作者自己的生命又在哪呢?

(三)心脏跳动

语言点1: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1.请大家都来读读这句话,品一品有什么感受。

2.心脏跳动也是奇迹吗?我们来听一听自己的心跳,(播放心跳的声音,教师旁白)这鲜活的心跳已经伴随你10年了,足足3650个日子;这强烈的心跳已经属于你近9万小时,500多万分钟,也许你从未关注过它;这活跃的心跳在你的胸膛里已经跳动了约4亿次,你又注意过多久呢?

3.听了这鲜活的心跳,你有什么感受?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这句话。

指名读--自评、他评--师范读--全班齐读

语言点2: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tà)它。

过渡:是的!生命只属于自己,所以作者才说--(出示句子)

1.齐读,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什么了?

2.想一想,句中的“糟蹋”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什么词?(浪费、损害……)

3.生活中你知道哪些浪费生命、损害生命的现象?

4.通过读课文,你来猜一猜作者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的?

还是用这个句子,请你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表明作者的生命态度。

我()好好地使用它,()白白地糟蹋它。

5.作者是怎样好好使用自己生命的呢?我们听听作家杏林子的故事(出示杏林子简介)

6.杏林子创造出怎样的生命奇迹?听了这段介绍你对“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有什么认识?

四、感悟生命,写格言。

1.你还还知道哪些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的人物?

师:类似这样的生命还有当代保尔张海迪、海伦凯勒、歌手丛飞。

2.这些都是平凡世界里的不平凡人物。那么,作为普通人,我们的生命该如何度过?你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又有哪些思考?请大家拿起笔,也像杏林子,张海迪那样,写一句关于生命的格言。

第7篇:地震中的感人事迹范文

灾难性报道中的以人为本就是把身处灾难中的人放在第一位,关注人的生存状态,通过对人的关怀表达对所有生命的尊重和珍视,表达出对人性和人类未来的思考。灾难报道中的以人为本起码应体现四方面内容:信息公开、正确引导、人文关怀、抗灾精神。

信息公开:确保公众知情权

大地震发生时,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明显震感,伤亡情况怎样?还有没有余震?后续会怎样发展?悲伤、恐慌的情绪到处弥漫。毫无疑问,地震属于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这种危机事件具有事件突然、爆发时间短暂、后果不可预期等特点,与民众个体切身利益相关,如果不及时信息、澄清事实、做好疏导,极易引起社会的恐慌。早在2003年,中央就已下达指示,“对于公共突发事件,不可谎报、漏报、瞒报”,国务院《信息公开条例》也恰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所以我们这时候讲以人为本,就是要在第一时间把尽量多的信息准确及时传递给民众,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公众知道得越多,心理恐慌就越少,人心越稳定,政府获得的支持度就越大。能不能及时而准确、客观而真实地告知公众灾难现场事实,是对媒体社会责任感的检验,也是对媒体公信力和权威性的考察。在汶川大地震发生18分钟后,新华网即消息;32分钟后,中央电视台即作了报道;52分钟后,新闻频道推出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河南电台新闻广播在15时30分开始的直播节目中陆续播出了《总理正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中国地震局新闻发言人张宏卫通报情况》等重要新闻,并滚动插播河南省地震局公告。根据这些媒体和机构的权威消息,我们积极组织稿件,在节目中随时插播、滚动插播,反复告诉大家我们能了解到的所有消息。当时,惊魂未定的郑州市民大部分还在广场和马路上,相互之间传递着从各种小道上得来的消息。正是从车载电台或手机广播里收听到电台的权威信息,他们的情绪才慢慢平复下来。古语说,谣言止于智者,而现在是谣言止于公开。可以说,及时、公开、透明、全面的信息公开既保证了公众的知情权,又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

人民群众既是灾难的受害者,也是抗御灾害的主体。灾害发生后及时让群众了解灾害发生的情况,有助于他们积极参与抗震救灾。根据网络报道,震后初期,震区情况不明,一位熟悉汶川灾区地理情况的网友在网上帖子,指出了救灾飞机在汶川可能降落的适当地点,为紧急救援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次,全国各地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及时投入到抗震救灾中来,及时的信息公开功不可没。因此,遇有突发事件发生,新闻媒体必须保障让公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

把握导向:给人以安定的信心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重大灾情发生后,正是社会极易陷入恐慌的时候,这个时候讲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握好舆论导向,多传达真实的、正面的救灾讯息,给人以安定的信心。越是在这种非常情况下,新闻编辑越需镇静细致,对各类报道越应严格把关、推敲,特别是不能轻易转载或引用一些网站无可靠新闻消息来源的各类传闻及评述。汶川地震发生后的几天里,关于震灾死伤人数传闻各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以权威(如国务院新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会等)为准,并且不断进行修正性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随时播报新的准确伤亡统计数据。

灾难事件发生后,民众急需了解到灾区的相关灾情与最新动态,其中最关心政府的应对措施。政府是抗震救灾的主导,一切抗震救灾工作都要围绕政府的计划和决策进行。政府只有有效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才能保证救灾工作迅速、有序开展。因而,在灾难处理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应该把政府有关应对措施的情况传递给民众,同时也把民众的态度传递给政府,形成互动,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与配合,让民众和政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总理和主席前后奔赴灾区,甚至把指挥部都搬到了地震中心,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军队和武警徒步强行军进入灾区救灾;全国各地各部门紧急行动支援灾区的行动等,这些都是我们选择编辑稿件的重点,凡是党和政府关于抗震救灾的任何行动,我们都在节目中反复播发。这些信息将政府的声音、决策和行动及时地传达给受众,起到了稳人心、暖人心的作用,不仅对有效地组织救灾、赈灾有利,而且给受灾群众和整个社会在信心上以极大的鼓舞。

“新闻媒体虽然不能控制人们怎么想,却能引导人们怎么想。”面对公共突发性灾难事件爆发后的海量信息,编辑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握导向,恰当地进行新闻选择,巧妙地进行议程设置,引导社会舆论良性运行。

人文关怀:关注人的生命、情感和尊严

灾难事件是有悖于社会发展的消极事件,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冲突、失衡的变动。此次汶川地震伤亡巨大,面对灾难事件,媒体是通过描述残酷、血腥的场景以达到煽情效果,还是把对生者的关注放在第一位,通过报道救助行动来凝聚人心,其间的导向选择不言而喻。

在我看来,要在灾难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就要在报道中关注受难者的生命救助、关注幸存者的生活扶助、关注普通人的感人事迹,要把关注人的生命、情感和尊严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这一点,从总理第一时间赶到灾区指令救人是重中之重、争分夺秒开始,救灾报道就把这个主题放大到空前的程度。这次抗震救灾报道中,首先赶到的军队、武警战士和志愿奔赴灾区救灾的普通人占据着主要位置,他们分秒必争,从废墟中不断抢救出一个又一个生命,这是我们选稿的重点;这次抗震救灾报道中,那些受灾群众的生存状态――如敬礼的儿童、保护学生而受伤的老师、获救后想喝可乐的男孩、家中多位亲人遇难仍坚持在救灾一线的镇长、幸存后拾起书本备战高考的高三学生等,这是我们选稿的重点;这次抗震救灾报道中,领导人对灾区人民慰问时所流露的真情:总理在废墟上摔伤手臂却拒绝医治、他对救援部队的命令、对孩子抚慰的话语、难掩的泪水,真切地反映了领导人对受灾群众的人文关怀,这是我们选稿的重点;这次抗震救灾报道中,全国人民在大灾面前大爱如山――从自发排起的献血队伍,到络绎不绝的捐款人流,从为地震灾区孤儿哺乳的救援女警,到为孤残儿童提供心理治疗的无数网友等,这是我们选稿的重点。“5・12”之后余震不断,为了使群众能够在灾难发生时更好地保护自己,我们不断在节目中普及如何在地震中求生的科学知识。随着救援的进行,各媒体纷纷开辟寻亲栏目,我们及时选取与河南有关的寻亲信息在节目中播出,这些都体现了人文关怀。正是心手相牵,我们在节目中坚持人文关怀的稿件选材理念,使节目的收听率明显攀升。

新闻传播不能少了对人的关注,新闻报道更不能缺少人文关怀。尤其在灾难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必须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

弘扬抗灾精神:鼓舞人的勇气

多难兴邦,灾难让人刚强。在灾难报道中体现以人为本,还要体现人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大力弘扬抗灾精神,就是要用这种精神传递爱心凝聚力量,为抗震救灾提供更多的精神支撑。

抗灾精神要通过人的事迹来体现。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如何报道好这些典型的普通人物?如何通过报道他们的事迹传递社会各界的爱心、凝聚抗灾的力量?很值得深思。过去先进典型人物的报道常常追求高大和完美。因要“高大”,常常就有不由自主地“拔”的意识,人为地把某种光彩赋予人物身上;又因其要“完美”,笔下就有意于“神”的一面,忽视甚至回避“人”的一面。所以我们对抗震救灾的典型人物宣传必须回归本色,原汁原味地报道普通人的感人事迹,让听众感到他们就是自己身边的一分子,这样才真实可信。四川彭州市公安局28岁的女民警蒋敏在大地震中痛失父母女儿等10名亲人,却一直坚守在救灾岗位上。我们在综合各媒体消息反映女民警事迹的时候,既介绍了她英勇救灾的行动,也介绍了她痛失亲人的泪水,从而以普通人的真情实感打动了听众。蒋敏“纪念亲人的最好方式就是和活着的人一起战斗”的话语,传递给大家生活的勇气,重建家园的力量。《医护人员讲述地震经过:病人在我们就在》、《排险英雄为解水库危机冒死泅渡激流架设电缆》、《小老板背孕妇婴儿攀悬崖率21人成功脱险》、《五万红心一个名字:志愿者!》……在抗灾报道中,我们注意发现并选择那些描写有着感人至深、振奋人心事迹的典型人物的稿件,通过这些典型人物表现出的抗灾精神,使人们在灾难中更加真切地看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伟大民族精神,看到以救护人员为杰出代表的中华儿女不惧艰难、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也看到了党和政府率领人民团结拼搏、战胜灾难的坚强决心,从而使人们在灾难中看到希望,受到鼓舞,增强信心。

第8篇:地震中的感人事迹范文

英雄少年,催我奋起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这场地震,震撼了中国,震撼了全世界,许多英雄事迹,震撼了我的心灵。

9岁半的林浩在自救后,把一名已经昏迷的同学背出废墟,又毅然重返废墟,再次背出被困在废墟中的同学。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怎么不值得我们学习呢?山体滑坡,房屋倒塌,林浩本可以逃出校园,可他面临着随时都会发生危险的废墟,在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同学,去救同学,早已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林浩的英雄事迹使我情不自禁地联想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小英雄于连,鬼子将100多公斤炸药的导火线点燃了,如果爆炸的话,整个城市将变成一片废墟。小英雄于连发现了,对准导火线撒了一把尿将导火线熄灭了,他的果断,他的勇敢,保住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林浩和于连的少年英雄事迹都感动了我,他们优秀的品质对我的思想品德有很大的影响,他时刻都激励着我前进。

废墟下,11岁的何亚军伸出仅能活动的右手,后仰为斜下方约1米处的同学喂水,在等待救援的50小时里,他给同学喂水120多次。何亚军真了不起啊!在灾难面前毫不畏惧,乐于奉献。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后仰着30分中就算不错了,更何况还是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后仰2天多时间呢?他可以将那些救命的水给自己喝,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喂给在自己斜下方约1米处的同学。经过这一事迹,我也更应该懂得团结互助,关心他人。

这些英雄少年不怕困难,勇敢坚强,团结互助,乐于奉献,关心他人,从这些少年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未来中国的壮美前景,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璀璨希望。我们应该学习英雄少年,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第9篇:地震中的感人事迹范文

一、大力弘扬抗击自然灾害英雄事迹,应征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升华

通过调查了解到,广大应征青年对人民子弟兵充满了无限敬仰,在特大雨雪冰冻和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面前,广大指战员用鲜血和生命再一次诠释了人民忠诚卫士的内涵,在应征青年中树立了英勇顽强、不畏牺牲的英雄形象,使应征青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了升华。结合这一有利契机,应着重用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鼓舞和激励广大应征青年踊跃参军。一是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宣传英雄事迹。依托省会城市新闻媒体密集的优势,发挥报刊电台覆盖面广的特点,利用广播电视滚动播放宣传抗雪救灾和汶川地震中抢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献身国防事业等方面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在报刊杂志开辟专版专栏,让广大应征青年解读当代军人的情感世界,了解英雄的成长足迹;借助网络互动性强的特点,把互联网和校园局域网络作为对应征青年宣传教育的主阵地,组织部队英雄人物和先进集体代表与青年学生视频对话,直面人生;还应注重发挥现代通信即时性好的特点,组织精干队伍,编撰诸如“有志青年投笔从戎、好男儿保家国”等精短文字,协调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信部门,运用短信群发、彩铃等形式对辖区进行通信覆盖,营造人人关注国防的浓郁氛围。二是邀请受灾人员讲述英雄事迹。在特大冰雪灾害中,很多受灾群众得到了和武警官兵无私的帮助,结合这一实际,组织受灾群众讲述子弟兵不怕疲劳,连续奋战,帮助群众抗雪救灾的事迹;有条件的应邀请地震灾区在辖区休养人员,讲述在抗震救灾中人民子弟兵的英雄壮举,激励广大应征青年投笔从戎立军功。三是组织应征青年感受英雄事迹。结合全民国防教育日和国庆长假,应组织应征青年到红色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举办“抗击冰雪英雄颂”大型公益文艺演出、“抗震救灾图片展”,在校学生会、党团组织中广泛宣传先进人物和英雄事迹,引导广大适龄青年全面、深入地了解英雄先进事迹的时代价值和思想内涵,围绕“新一代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哪里”、“强大国防我们该做点什么”等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大讨论,很多应征青年表示要像英雄们那样,把从军报国当做人生的最高追求。

二、广泛宣传改革30年的伟大成就,应征青年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更加坚定

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的广大应征青年,更多地是享受着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对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意义,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为此,应注重运用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励广大应征青年,使他们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更加坚定,参军报国的热情高涨。一是看成果,增强光荣感。为了更直观地解读改革开放发史,特别是军队和国防建设的发展情况,通过组织应征青年收听收看有关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宣传报道,了解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还要利用军训、过军事日等时机,从部队薪金调整、换发新军装到保险、医疗等方面的改革政策给军人带来的实惠,让广大应征青年感受到人民军队良好的生活环境。辩证思考,思源明责,广大应征青年会更加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参军报国的光荣感,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二是看历程,增强责任感。为增强应征青年对改革开放伟大意义的认知效果,职能单位应协调共青团、教委等合办演讲、电影周、宣传月、专题党团日活动。组织应征青年,从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变迁到城市大建设的新貌,从国家重点企业的重组到经济建设的振兴,全面了解改革开放的历程,让他们感受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国家和军队建设的新景象、新成就,进一步增强对改革开放美好前景的信心。三是看未来,增强使命感。在组织参观学习中,应紧扣教育的核心问题,把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果转化成为应征青年的人生信仰和精神追求,通过采取“家乡巨变大讲坛”、“坚定信念,跟党走”主题演讲会和主题歌咏比赛等形式,增强应征青年的神圣使命感,引导他们以责无旁贷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积极响应党和人民的召唤,把思想上的收获转化成投笔从戎踊跃参军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