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防灾减灾分析范文

防灾减灾分析精选(九篇)

防灾减灾分析

第1篇:防灾减灾分析范文

关键词 特大暴雨;防灾减灾服务;对策;河北涉县;2016年7月19日

中图分类号 P45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242-01

大暴雨是我国重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汛期出现较为频繁。对暴雨天气成因和发生机制进行研究一直是气象部门的工作重点。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暴雨天气与风垂直切变、云团的自组织过程、海陆风环流之间有密切联系[1-2]。在观测能力和资料分辨率影响下,使用数值预报对中尺度以下的局地暴雨几乎无预报能力,这就使得局地暴雨的预报难度大幅度增加。随着气象现代化快速发展,新的观测资料和探测手段的应用提升了气象预报准确率。气象服务部门作为面向政府和社会大众的窗口,其服务水平高低直接对突发天气事件危害程度产生影响。因此,提升对大暴雨天气的防灾减灾服务水平是当前涉县气象服务工作的重点,也是社会对涉县气象服务的迫切需求。

1 大暴雨天气实况

受低涡和低层偏东风共同影响,2016年7月19日凌晨开始,涉县出现大范围高强度降雨天气,最强降雨区主要分布在涉县东部和南部,以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为主,主要降雨时段在19―20日。根据气象部门统计,此次降雨过程涉县县城内的降水量为95.2 mm;最大降水量出现在合漳乡,降雨量为463 mm。此次洪灾给涉县群众生命财产、农业、道路交通等造成严重损失。受灾群众超过5万人,因灾死亡8人,失踪1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

2 特大暴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情况

2.1 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针对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7月18日涉县气象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气象服务工作,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严明工作纪律,严格责任落实,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7・19”应急服务领导小组,完善各项应急预案。

2.2 迅速行动,提早预报

制作专题预报材料,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专门汇报,提示相关部门做好应对防范工作。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防御强降雨工作的紧急通知》,并发放到各成员单位及乡镇。同时制作重要天气预报在县电视台循环播放。在全县防汛工作专题会上,涉县气象局针对此次强降雨过程及防范措施进行汇报,组织防御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召开气象灾害防御紧急会议。同时,通过短信平台、电子显示屏、微信、微博、信息员微信群等渠道向社会公众重要天气预报信息。

2.3 严格值守,及时预警

接到市局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后,涉县气象局立即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局领导和各应急小组24 h坚守岗位,认真做好应急响应工作。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电话通知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告知做好防范工作。业务人员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加强与省、市台天气预报会商,及时通过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微信、微博等平台各类预报预警信息和雨情信息、气象信息20余次15 000多条。协助县领导做好全县抗洪抢险指挥,气象台每10 min通过电话向县领导汇报1次雨情、汛情。服务应急人员加强区域站设备监测,冒雨抢修故障区域站,确保仪器装备正常运行。

2.4 深入一线,调查灾情

灾情发生后,涉县气象局联合民政、农牧、交通、水利等部门组成调查组第一时间赶往受灾严重的乡(镇)、村进行实地调查,对“7・19”灾情收集汇总,并就灾害成因、受灾程度、灾害影响及损失程度等数据和资料认真分析,为下一步抢险救灾气象服务工作提供依据。

3 启示

汛期来临之前应及时对中小水库、山洪灾害易发区、河道堤坝、重点隐患部位进行排查和整改,同时积极开展防汛演练,加强监测;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基础是准确的天气预报和及时的预警信息[3-4];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调整应对措施是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的重要环节;各个部门共同交流、密切合作是做好庀蠓涝旨踉址务的有力保障;各级气象部门之间上下联动、有针对性地指挥都可以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

4 对策

4.1 加大力度宣传气象灾害防御知识

涉县气象局应借助各种多媒体平台,如电视、收音机、宣传册、手机短信、高音大喇叭等方式积极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根据不同人群,推进气象科普知识进入农村、学校、机关单位等。对突发性气象灾害加强舆论引导,向社会大众详细讲解气象灾害危害和防御措施,提升社会大众防灾减灾意识。

4.2 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涉县气象部门应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提升对气象灾害信息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及时将灾害性信息到群众手中,以便人们提前做好准备,从而降低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

4.3 总结灾害性天气过程,提升预报预测水平

气象部门应提升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加强数值预报产品应用,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加大对业务系统的开发力度。结合近些年涉县暴雨天气发生规律,对该地区暴雨天气加强研究;构建一支素质高、专业性强的预报队伍,对大暴雨天气形成机理加强研究,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

5 参考文献

[1] 许永姿,王琳佳,孙良鑫,等.灵璧2015年6月23―30日持续强降水过程的气象服务总结及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5(29):231-234.

[2] 周继先,聂云.思南县2014年7月13―17日持续性降水特征分析和服务总结[J].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609-10610.

第2篇:防灾减灾分析范文

关键词:城市;防洪减灾;对策分析

Abstract: the rational and scientific of urban flood control planning of flood control saf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for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lincang city, analyzes the urban flood disaster related which is formed by the natural factors and artificial factors, on the basis of this from urban planning, channel management, relevant institutions of management oversight on the solution of the three main aspects put forward targeted measures, build effective flood control system, to do a good job of urban flood control and disaster mitigation.

Key words: the city; Flood control and disaster reduction;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K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由于受气象水文、地貌,以及人类社会活动因素的影响,导致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与稳定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且,城市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洪涝灾害的发生会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防洪规划,保证并不断提升城市防洪的安全系数,推动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城市防洪分析

1.自然因素

临沧市地处高原地区,基本属于低纬度的高原季风性气候,可以说干湿季较为分明,并且雨量充沛。干季的时候,主要是受热带的大陆气团影响,湿度小、晴朗少云,因此起降水量只是占有全年降水量的很少一部分;而雨季的时候,则是受到来自北部与西南部的暖湿气流影响,因此水汽较为充沛,降水也相对集中,并且多为暴雨天气,占据全年降水量的绝大部分,从而导致洪水现象的频发。与此同时,由于降水量分布的不均匀性,在夏秋季节很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暴雨是当前临沧市最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因而会导致交通受阻、城区淹没等突发性的灾害,严重影响了广大人们群众的生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2.人为因素

(1)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得到了提升,城区扩大、人口集聚增加,因此土地的利用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在很大程度上当地气象条件发生变化,导致暴雨的频发。与此同时,由于城市的发展,固化的不透水面积在不断增加,从而造成相同雨量级别的暴雨会增加洪水的量级,再加上原有喝道遭到占用,其过水的有效断面正在不断缩小,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河道原有的泄洪能力,进而从另一方面加重了河道的泄洪负担。另外,城市的排水管网没有真正做到对雨水与污水的分流控制,从而增加了生活污水的排放量。由此可见,在加重河道泄洪重任的同时,大大加剧的当前河道的污染。

(2)水利工程在建设上存在滞后性。在对河道进行相应堤坝加固,以及对制度的有效运行及调度,从而有效满足防洪减灾的实际需求,但在这个过程中,另外的水库却存在不同程度的坝体渗漏、设施老化以及防洪标准程度较低的现象,有的甚至还没有相应泄洪设施的问题,因此就难以有效承担城市的防洪减灾的发展需求。另外,主要的泄洪河道没有实现有效的整治,或者是虽然经过一定的整治,但是部分河道还是存在不完整、阻水明显、水草丛生等现象,进而导致河道上段水位的过水断面相对较大,造成河道线段的过水断面变小的现象。

近几年来,由于城市在之前排水渠的实施上已经难以满足当前暴雨强度越来越大的需求,并且弯道设计过多,从而影响了排水渠的实际排水能力;另外,抽水泵站在规模上相对较小,并且部分设备出现老化的现象,影响了自身的排水能力。

(3)防洪调度与水情测报体系的建设滞后性。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临沧市在水情测报站点的设置上还没有实现全体化,并且在分布上也不够合理,这就导致水情信息在传输、采集以及处理方面相对落后。而防汛通讯网在技术设备。通讯的可靠与实时性以及覆盖范围上无法更好地匹配实际防汛指挥系统的建设需求,两者间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另外,防洪风险图、防洪预案以及水文测报系统的自动化在实施上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因而没有效实现防洪相关系统之间的联网运行。

二、城市防洪的有效减灾措施

1.做好城市的规划工作

临沧市在防洪的工程体系当中,主要由城区防洪排涝、上游水库群等主要的防洪主体构成。与此同时,还需要根据临沧市的自然地理情况,针对发展趋势,坚持以泄为主,蓄泄结合的原则,还要切实依照当地的暴雨造成的洪水特点。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政治城区的防洪与排涝河道,实现对城市排水管网的改造,健全城市的防洪工程,逐渐形成上游水库群对洪水的有效拦截作用,加速城区部分的洪水的排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城市防洪的安全性。

2.做好河道的治理工作

(1)构建有效的防汛指挥系统。防汛指挥系统的建立能够实现城市对防洪排涝的应急机制,可以说是当前城市现代化防洪的基础。这主要包括水情信息的采集与传输、决策支持以及运行管理三个主要的子系统。其中,信息采集需要做好工情、气象、灾情、雨情、水情等有关信息的有效采集和报送工作,从而为城市进行防洪减灾提供更加及时、可靠的水情资料信息。而整个防汛指挥系统是建立在信息采集的基础之上的,以通讯作为保障,而计算机网络则是关键的所在,能够有效支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管理,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2)编制好防洪预案。防洪预案的编制能够实现对城市防洪减灾工程的有序开展和实施,是对可能会发生的洪水灾害制定有效的应对方案,它主要由防洪调度、风险图、实施与保障措施以及建议组成。防洪方案是城市在防洪减灾实施过程中的科学依据,是洪涝灾害的有效评估依据,利于对存在洪水威胁区域土地进行有效的土地利用开发与管理。最后,还有助于防洪减灾的宣传工作,从而不断提高全体群众自身抗洪减灾的意识。

3.充分发挥有关机构的管理监督作用

(1)制定有效的管理体制。城市的防洪指挥系统需要形成行政首长的责任机制,这样可以实现指挥与调度上的统一性,分部门、分级负责,而各级的行政首长需要对防汛工作负全责,广大群众、区域部队以及武警紧密联系的组织与体系。此外,各级的防汛指挥机构需要对本地区的指挥调度以及防汛组织工作全权负责,保证各个防汛单位与部门各司其职,有效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并不断完善各个级别。部门的防洪减灾方案。

(2)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城市在防洪减灾方面需要成立防汛抗旱的指挥部门,有效负责所管辖范围之内的抢险救灾和洪水调度等方面的工作。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设置相应的下设河道管理处、信息处、县市处、城郊处、综合处。这样就可以有效协调各个防汛单位各自的职责,做好防汛的准备部署工作,从而实现对城市水利工程相关设施的统一化调度与调控。

三、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城市经济与城市规模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剧增,因此对城市的防洪减灾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性要求。因此,城市的防洪减灾首先要保证城市基本设施的安全性,从而实现防洪减灾工作的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这就需要对城市洪灾进行有效的分析,了解和掌握主要由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的自然与人为因素,然后再结合当前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城市防洪减灾工作的高效运行。切实做好城市的规划、河道的治理工作,充分发挥有关机构的管理监督作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建云,王国庆,杨扬.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安全的影响研究[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05)

[2]. 刘九夫,张建云,关铁生. 20世纪我国暴雨和洪水的板值变化[J]. 2008.(02)

[3]. 于卫红,崔毅. 城市防洪规划的理念转变--从改造到适应[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6.(02)

[4]. 刘秋锋,赵建,康慕谊. 济南市城市扩展与城市暴雨洪灾[J]. 灾害学. 2008.(04)

第3篇:防灾减灾分析范文

关键词:城市防洪,人水和谐,减灾对策

诸城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全市总面积2168.3km2,总人口106.3万,其中城区面积38.3km2,总人口21.1万人。潍河纵贯全境,穿过诸城市城区中心并有支流扶淇河汇入,三里庄水库座落城区上游,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因此,诸城市的城市防洪工作十分重要,任务艰巨。

1基本情况

诸城市地势南高北低,东西高中间低,呈簸箕状。地面海拔在19679m。南部是绵延起伏呈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丘陵,间有若干谷状盆地,面积298.6 km2,占总面积的13.7%。南部是绵延起伏呈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丘陵,间有若干谷状盆地,面积298.6 km2,占总面积的13.7%。中部向北潍、渠河沿岸,多为波状河谷平原和少量洼地,中有残丘分布,面积1138.9 km2,占总面积的52.8%。其余为丘陵间平原地带,面积731.1 km2,占总面积的33.5%。全市有较大河流21条,其中潍河最大,纵贯全市,自成一系,除东南、东北少数部分地区属吉利河、胶河流域外,其余地区均为潍河流域。现有6座大中型水库, 110座小型水库,1411座塘坝,311座拦河闸。

2洪涝灾害

2.1历史灾害

1914年春无雨,到5月连续降雨四十多天。7月19日发大水,庄稼全部涝死,房屋倒塌,冲走许多东西,潍河两岸一片汪洋,两天才消下去。1938年7月上旬,涝灾。大部村庄萧条冷落,满目凄凉,群众离乡背井,逃荒要饭饿死者不计其数。1953年8月上旬,雨量之大,数年所未有,牛石山上的大石,被水冲走很多,河流决口,遍地积水。1964年7月中旬,暴雨,雨急量大,洪水暴发,低洼地区积水。

其中,诸城市近现代历史上发生的最严重最典型的洪涝灾害有两次:

1974年8月13日,全县(诸城市于1985年7月1日撤县建市)突降特大暴雨,平均降雨250mm,最大降雨498mm,全县水库全部溢洪,三里庄水库流量420m3/s,潍河最大流量5100 m3/s。城区大部分被淹没,水灾发生后,中央、省、地及济南部队负责同志深入灾区慰问群众,人民解放军抽调人员及各类物资支援灾区,并从武汉、天津调橡皮船40只抢险救灾。

1999年8月12日,全市突降特大暴雨,全市平均降雨351.8mm,暴雨中心的三里水库点雨量高达720.5 mm,三里庄水库在10小时内拦截洪量20xx万m3,由于水位急剧上升,三里庄水库5000m西副坝,有3000m出现大小不等的裂缝,有5处管涌,29 处塌陷和滑坡。为保住大坝,使城区免受灭顶之灾,三里庄水库闸门全开,向扶淇河泄洪,与此同时,潍河洪峰到达城区,城内的积水无法排出,城区几乎全部受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4亿元。

2.2成因及防洪特点

诸城市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是暴雨洪水。城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极为特殊,潍河由西至东穿过城区,扶淇河由南至北并在城区汇入潍河,坐落在于扶淇河上的三里庄水库距市中心仅1.5km,是一座典型的头顶水库。在雨季,潍河和扶淇河的洪峰往往同时到达城区,对城区造成极大的威胁。

3防洪减灾精品工程

经过多年的建设,以潍河、扶淇河、铁沟河为主的城区排水系统基本上形成网络,并发挥很好的作用。

扶淇河综合治理工程于1993年底完成,治理河道5km,与潍河国家水利风景区相呼应,成为城区一大景观。

三里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于1999底动工,现已完成,加固主坝1条,长410m,坝顶宽15m,坝顶高程76.5m,最大坝高18.5m。西副坝长5000m,坝顶宽14m,坝顶高程76.5m,最大坝高15.06m,建成坝顶防浪墙2830m,对原溢洪闸进行了维修改造,更换了超期服役的钢闸门,加固了交通桥。

潍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于20xx年底动工,治理河道20公里。潍河城区段大堤由原来的5m拓宽到10m,防洪标准由原来的二十年一遇提高到五十年一遇,洪峰流量3850 m3/s,一般河宽350m-400m,最宽处达1000m,最深处达5m。扩大水域面积421亩,形成5600亩水域和2250亩绿地,蓄水总量达20xx万方,相当于两座中型水库。风景区内观光平台、音乐广场、自然堆石、游艇帆船 、休闲广场、儿童乐园等景观相映成趣,乔木、灌木、草坪合理搭配,春夏秋冬景色各异,与城区三里庄水库1.1万亩水面、扶淇河5公里龙型河道、600亩水域、525亩绿地及龙塔、恐龙公园、恐龙博物馆、经济开发区、玉山公园、大舜苑等联体成为恢弘景观群,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目前,城区水域面积已发展到1.72万亩,占城区总面积的31.8%,真正发挥出“城市之肾”作用,贯穿“以人为本、人水和谐”治水理念,20xx年被评为部级水利风景区,20xx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下步主要是发挥水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在风景区横向、纵向延伸和增值土地开发上作文章。将潍河枳沟至古县拦河闸间的50公里河道纳入统一规划,建设“百里水上画廊”。主要内容是改建栗元、拙村、道明、古县4座拦河闸。硬化风景区两岸堤顶路。目前拙村拦河闸已完工投入运行,栗元、道明橡胶坝正在建设中,计划年内完工,风景区两岸堤顶路硬化完成。

4城市防洪存在的问题

4.1排水系统设计建设无水文依据

居民区、厂矿等在建设中未进行防洪水位核算,无各种频率下的暴雨设计洪水位、汇流过程和洪水总量,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建设缺乏依据。

4.2城市规划建设未考虑防洪排涝

市内低洼地和水塘被开发利用,减少了滞涝水容量。墨水河被建筑物棚盖堵塞,洪水下泄困难,行洪能力大大降低。市内多条街道在硬化时未建设排水系统,造成马路行洪。

5城市防洪减灾对策

5.1城市的防洪设施要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不断提高防洪标准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物质积累不断增多,同样强度的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对防洪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的防洪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以适当的幅度前进,以达到不断提高防灾标准的目的。

5.2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应有科学全面的规划

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应该认真考虑城市的防洪与排水问题。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应高度重视预防洪涝灾害,应尽可能保留市区内的一些天然小湖泊、小水塘,不要将其填平造地,以免降低防洪排涝标准,扩大灾情。

5.3加强防洪预警及防御系统建设,完善防洪预案

对未按防洪标准建设的防洪排水系统,或建设项目未达到防洪标准的,应加强防洪预警及防御系统的建设,编制防御不同标准暴雨洪水的防洪预案。

第4篇:防灾减灾分析范文

关键词:防灾减灾;基础设施;效益

中图分类号:F294文献标识码:A

防灾工程是指以防止和减轻正在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为主要目的的工程,也可以称为减灾工程。与一般工程比较,防灾工程具有受益的社会性、效益的多面性和独特性、投入(资)的动态性、项目的高风险性等特点。重庆市的防灾减灾工程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提高防灾抗灾能力时,也给重庆市带来较大的效益。

一、重庆防灾抗灾基础设施

防灾抗灾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灾前的灾情预测设施和灾难来临时的应对设施。针对重庆市的自然气候条件,重庆市的灾情预测及抗灾基础设施如下:

1、自然灾害预警系统。目前,重庆市的自然灾害预报系统影响面较大,可利用程度较高。这些系统分别是: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部级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网络系统,三峡库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具体有:手机短信预警系统、数字卫星广播系统和专业信息网站,它们及时向公众传达灾情信息,让社会公众在政府的指导下迅速有效地做好防灾抗灾工作;电子显示屏、公众广播系统和警报器设施,这些设施主要集中在学校、医院、车站、码头等人员密集场所,它们主要接收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

2、水利建设。截止2006年,重庆共有中型水库48座,但库容小,很多渠系配套差。农业人均旱涝保收田面积仅为0.2亩;1,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没有解决;60%的水利设施是“带病服役”。正因为重庆市的水利系统存在各种弊端,重庆市加大了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力求完善的水利工程建设。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重庆市2006年投入298,105万元,2007年投入403,568万元,均用在水利管理上。

3、避灾场所建设。重庆市的自然灾害避难场所欠缺,特别是“5.12”地震中,重庆几十万居民无处避灾,纷纷涌向街头。在学校、医院、运动场等有空旷建筑物机构附近居住的居民,则选择到这些机构中的空旷地避灾。为此,重庆市的避灾场所建设刻不容缓。在重庆市的旧城改造中,重庆市将坚持50%的地块用于绿化和公共设施,既美化城市,也是自然灾难来临时群众的避灾之地。

4、防护林建设。长江水域每年都有洪涝灾害产生,灾情不仅影响经济建设的步伐,而且还危机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防洪抗洪工作,意义重大。

在防洪方面,重庆的最大基础设施就是长江防护林体系。防护林,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护路林和护堤护岸林。防护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绿化环境,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重庆市长江防护林体系规模较大,单是第一期建设就有128.8万亩,占整个建设任务的64.4%,分别分布在潼南、铜梁、台川、大足、壁山、长寿、綦江、江北等8县和北碚区,主要集中在丘陵坡薄地上。

5、应急管理系统。2008年初,重庆市12个市级部门的应急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互联互通,包括疫情、自然灾害等各类应急抢险可实现快速调度、统一指挥。各市级应急管理部门可通过政务网,利用网络调用模式,实现对应急事件接警、应急资源部署、车辆全球定位、三维地图查询等功能。2008年7月,重庆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成立,给其配备一辆移动指挥车、一架直升机、生命探测仪、卫星移动应急指挥系统、卫星导航仪等,以快速应对公共突发事件。2008年完成三峡库区气象、地震灾害监测网,并且初步建立各类自然灾害空间数据库。

6、在建的及拟建的防灾工程项目。建设中央救灾物资重庆储备库,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使重庆形成以中央级储备库为依托、市级储备库为主体、各区县储备点为补充的三级救灾物资储备系统。今后5年重庆市将加快部级救灾物资中心、市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区域性中心城市应急物资储备分中心的建设,并将30个商业企业和50个生产企业纳入市级应急物资保供。天气雷达终端、渝东北人工防雹和渝西人工降雨基地、重庆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等大型项目将进入建设阶段。

二、防灾抗灾基础设施成本费用组成

防灾抗灾基础设施的成本费用由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和运营费用构成。

1、建设费用。本文将建设费用定义为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费用,由国家、地方政府、企业或群众自筹组成。其中,国家所占比例通常采用中央拨款的方式,或者启动相应的国债资金;地方政府部分来自地方的财政收入;企业或者群众自筹部分由项目性质决定。对于有盈利性质的防灾抗灾基础设施,往往是企业自筹的形式居多。

2、运营费用。本文将运营费用定义为基础设施项目投入使用过程中的维护费用、管理费用、经营成本等。一般由项目的所有者支付。

三、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效益

1、经济效益

(1)直接经济效益。考察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直接经济效益,需要选定衡量产生经济效益的指标。于庆东(1990)提出用灾害损失函数来评价防灾工程带来的经济效益。迟克连(2001)提出用减灾效益衡量防灾工程产生的经济效益。他指出,减灾效益指由于防灾工程的存在可能减少的灾害损失。王灵晓(2002)指出,按照“有无对比”的原则,减灾效益等于“无防灾工程”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与“有防灾工程”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之差。根据灾害损失的影响因素和灾害损失函数,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取决于灾害的强度、承灾体的密度和防灾工程的减灾能力。于庆东(2002)提出,防灾减灾工程的建立,不仅有减灾效益,还有增值效益,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减灾能力主要取决于防灾工程的投资水平,而增值能力主要取决于防灾工程的投资大小。

但是,目前所有文献中都未提及基础设施的投入成本,这不利于科学地对防灾抗灾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本文认为,防灾减灾设施的直接经济效益的公式如下:

本年度防灾减灾设施的直接经济效益=没有该设施时一年内灾害造成的损失-有该设施时本年度灾害造成的损失-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年折旧额折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年运营成本

其中,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年折旧额折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预计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在考虑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成本费用后,对其成本效益分析,更加科学地度量这些基础设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直接经济效益。

对于防灾减灾的投资决策分析,则可以考虑最小代价准则下的投资效益分析模式。即以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工程投资费用之和最小为决策依据。以此为基础,测算出最佳投资额,有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2)间接经济效益。防灾抗灾基础设施的建立,不仅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产生间接经济效益。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让自然环境相对稳定,为良好的经济环境提供了前提,有助于维持金融市场的秩序,降低金融风险;防灾抗灾基础设施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及强度,提高行业、企业和个人的抗灾能力,有利于保险业减少救灾保险储备金及灾害赔付金;相对稳定的自然环境使经营决策者对未来环境的预期确定性增强,有利于企业经营及进行弹性决策的分析;相对稳定的自然环境对节省重建费用、维持农民稳定的收入、保持生态环境的和谐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以防护林为例,其带来的间接经济收益就是合理开采林木带来的收益。用一期工程的林木来核算:防护林亩平年木材蓄积生长量为4.8万立方米,按产值150元/立方米计算,年经济收益为720万元;用材林亩平木材蓄积年生长量为0.6万立方米,产值90万元;薪炭林亩平年产薪柴1,260万公斤,以0.06元/公斤计,年产值为75.6万元;经济果林总产值可达6,731.8万元;经济桑林产值为8,775万元;茶叶可达1,860万元。以上合计,每年可创收18,252.4万元。

(3)投入产出比效益明显。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气象学家、经济学家联合开展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分析研究。国外利用气象经济学的德尔菲定律计算投入与产出比,气象投入产出比为1:98。有研究工作表明,就国内平均水平而言,为1:69。在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且受气象条件影响比较大的沿海地区为1:100。由此可见,气象是一个低投入高产出行业,这样的投入比在其他行业是不多见的。

2、社会效益。防灾减灾工程的持续建设过程有效地拉动了建材、冶金、矿山、机械、运输、石油、化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

防灾抗灾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后,提高重庆市的防灾抗灾能力,创建一个安全稳定的生存发展环境,同时优化当地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例如,在应急物资储备方面,重庆市采用三级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同时将30个商业企业和50个生产企业纳入市级应急物资保供。不仅确保应急物资的供应,而且能激活当地的经济,带活企业的发展。

防灾抗灾基础设施的建设,拓宽就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重庆市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市之一,全市有3,000多万人口。据统计,到2007年末,重庆市总就业人数为1,620.86万人。可见,重庆市劳动力市场供给过剩,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很多的劳动力,正好缓解劳动力市场压力。

3、环境效益。防灾抗灾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用,可以优化重庆的市容市貌,优化环境层次。长江防护林建设,给长江沿岸披上绿衣,提高长江流域重庆段的美感;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电子显示屏在公众场所设置,提高重庆市的城市地位;避灾场所的建设,增加城市的绿化率,也为人们提高更多的日常休闲场所。

4、服务效益。(1)防御灾害发生,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宏观环境;(2)预警信息,为政府制定规避灾害风险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3)预报灾情,减少灾害损失,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环境依据。

四、结论

重庆市地理条件独特,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防灾抗灾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重庆市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在众多的自然灾害当中,旱灾、雾灾是重庆市较为频发的灾害,为此重庆市加强了一系列的防灾抗灾项目建设,设立了市级应急办公室,统一领导防灾抗灾工作,应对突然事件。本文分析其成本构造,探讨基础设施产生的效益,定性分析这些基础设施产生的综合效益。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迟克莲,于庆东.防灾工程项目评估的基本问题.灾害学,2001.

第5篇:防灾减灾分析范文

关键词:防灾减灾救灾

一、以科学有效的灾前预防机制为主、为先

由于灾害的巨大破坏性,人类及其财富对灾害的易损性,防灾减灾体系第一强调止灾于未然,倘若消极对待或者怠于预防,灾害一旦发生则损失即已酿成。【1】由此可见,建立科学有效的灾前预防机制是我国防灾减灾体系中最应当先考虑到的。因为科学的预防机制可以有效地减少甚至于避免灾害的发生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的经济财产损失和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建立有效的灾前预防机制要求立法先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灾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规律性,灾害可以预防和抢救,其损失是可以减轻的。这就要求防灾减灾法律体系的立法者以"灾害"为对象,不仅要有承认灾害后果的消极对策,也要将减轻自然灾害的积极对策融入到立法体系中来,在法制中坚持预防机制为主、为先。

建立科学有效的灾前预防机制要求防灾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发达。在实践中,可以以国家部门为主导,在各个地区设立各种专业性灾害监测机构,如气象台站,水文站,地震台,农作物病虫测报站;其次,选择依托附近的各大专业性高校,地方性危机管理研究所,对危机管理、灾害数据研究、防灾救助等多方面课题进行研究,将研究成果输入并运用于防灾信息系统建设之中;第三,充分利用先进的监测预警技术系统,实时跟踪监测天气、地质、海洋、交通等变化,在各个地区设立的专业性灾害监测机构中规定工作安排,定期组织专家及有关人员对灾难形势进行分析,由政府将分析报告分类汇总,纳入防灾信息建设机制当中。

二、以防灾、减灾、救灾相结合为基础、为核心

防灾中最重要的就是在灾害发生前做好充分的预防工作,在法律上完善防灾减灾法律体系,全面开展防灾工程项目建设,设立完备的防灾信息系统,控制灾害的扩大乃至次生灾害的发生,使国家和人民有所准备,在遇到灾害时启动已有的应急系统,为后续的减灾、救灾工作提供法律上的依据,行为上准则,保障减灾、救灾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减灾一方面包括在灾害发生前的预防,也包括在灾害发生后,如何系统地根据抗灾决策和措施及时采取的避险抗灾行动。【2】减灾是以防灾为依托的,没有防灾体系中的法律规定、行动准则,以及各项防灾工程项目设施和完备的信息系统,减灾就无法可依。并且自然灾害发生后往往伴随着许多次生灾害,这给后续的救灾行动带来了更大的困难,所以在减灾中系统地按照防灾体系中的法律规定和指导原则,以及充分利用各种避险设备,加强灾后监测预警对应对次生灾害以保障救灾行动的顺利进行。

灾后救是指灾害发生以后,对由灾害给人体、财产造成的伤害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等工作。【2】灾前的预防和发生灾害后的避险等措施确实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是灾害一旦发生即不可逆转,尤其是毁灭性的灾害会带来惨绝人寰的后果,对于已经造成的后果,只能靠灾后的救助去弥补,也只有依靠灾后的救助,才能在废墟上重建美丽的城市,给无家可归的人以最好的归宿。

三、以立体防灾、控灾为手段、为依托

所谓立体防灾、控灾是指将防灾减灾救灾三个过程看做是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使教育、技术、资金投入监管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全民参与相结合,中央、军队、地方各区相结合,三者统一,共同致力于防灾减灾救灾的各项工作。

教育、科研工作与资金投入监管制度相结合。对于防灾知识的宣传,教育是基础,在理论上应当从幼儿园、小学开始进行防灾减灾知识的教育,设立专项课程,聘用专业化教师,向学生普及相关知识;在实践上,学校应该举行定期的防灾演练,让中小学参与其中,增强应对突况的实践经验。对于防灾减灾领域的技术科研工作急需在以下两个方面予以加强,一是对已经发生的灾害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这种研究包括对灾害本身的发生原因等自然科学领域和应对灾害的经验教训等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二是加强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除了各有关部门各自加强自身的信息基础建设以外,还应当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资源共享,将各部门的系统集成为一个综合的大系统。加强资金投入监管制度必须建立民主、科学的资金分配制度,扩大资金透明度,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要从长远规划、制定防洪减灾建设方案,严格规范资金的分配方式,项目资金分配过程要公开化。在修缮防灾设施项目及灾后重建过程中,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实行个人负责制度,切实保证工程质量,防止资金挪用。

政府指导与全民参与相结合。要做到防灾减灾救灾能够有条不紊、高效顺利地进行,政府担当着研究部署各项指挥任务的责任。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应当以预防灾害为主、为先,将知识宣传教育摆上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其次,研究制定国家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开展重大减灾活动,指导地方开展减灾工作;第三,加强组织建设,兴建各项抗震工程,加强物资储备。在政府主要担当的是领导职责的同时,人民群众应当坚持以政府为核心不动摇,自身积极参与到防灾减灾救灾的各项活动中去。人民群众可以成立防灾组织,由基层人民政府领导或派专人进行管理,防灾组织平时应当开展防灾训练,防灾知识普及等活动,在发生灾害时进行初期消防,引导居民进行避难、救助伤员、搜集和传递信息、分发食物和饮用水等活动。

中央、地方和军队相结合。在防灾减灾救灾中,中央政府起着组织领导的协调作用,不仅要制定防灾减灾的法律体系,切实做到有法可依,还要有的放矢地下放各项权利和任务,从宏观上指导地方和军队进行高效的防灾减灾活动。地方各级政府要积极响应中央领导层的号召,按照上级的各项指示办事。还应当设立专门的防灾减灾部门,加强基层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力度,在各个基层设立专门群众自主防灾组织,切实担负起防灾减灾救灾的重任。军队是人民的军队,对于防灾减灾而言,军队最突出的作用是在救灾过程中,这就要求军队一方面要坚决服从上级指示,进行各项救灾活动;另一方面,驻扎在灾害多发区得军队应当在日常训练中进行抢险救灾的各项训练,加强体能锻炼,贯彻学习抢救及自我避险的知识,这样才能在救灾过程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建平. 减轻自然灾害的法律问题研究【M】. 法律出版社,2008.

第6篇:防灾减灾分析范文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暴雨(雪)、雷电、干旱、大风、冰雹、大雾、霾、沙尘暴、高温热浪、低温冻害等灾害时有发生,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山洪以及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也相当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各类极端天气事件更加频繁,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为进一步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快国家与地方各级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化防灾减灾基础,切实增强对各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应急处置和救助能力,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大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一)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建设。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完善国家与地方综合气象监测网络,加快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气象卫星工程和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建设,建立完善雷电、酸雨、臭氧、大气成分、土壤墒情等专业观测网,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网站,形成地面、高空、空间相结合的监测体系,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气象部门要组织跨地区、跨部门联合监测,特别要做好农村、沿海、重要江河流域、森林草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气象灾害监测工作。

(二)加强气象灾害预测预报。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建设分灾种气象灾害预报业务系统,完善新一代可视化、人机交互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平台,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加强对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重点加强台风、暴雨(雪)、大雾等灾害及其影响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和雷电、龙卷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实时动态诊断分析、风险分析和预警预测。

(三)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抓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的建设,拓展气象预报信息系统功能,增加信息内容,建设针对不同群体的接收子系统。完善和扩充气象频道、气象手机短信预警系统、数字卫星广播系统和专业信息网站功能,与社会公共媒体、有关部门和行业内部信息渠道相结合,及时台风、暴雨(雪)、大雾等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号及简明的防灾避灾办法。在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或利用现有电子显示屏、公众广播、警报器等设施接收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加强对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行业和领域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快农村乡镇自动气象站和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完善海洋气象广播系统,进一步畅通农村、牧区、山区、海上等预警信息渠道。

三、切实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一)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并针对气象灾害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进一步完善相关应急预案。要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特别要加强大中型城市、人口密集地区、重点保护部位和边远山区的气象灾害预案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二)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各级气象部门要在干旱缺水地区积极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努力缓解城乡生活、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用水紧张状况;在做好传统农业防雹工作的同时,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防雹作业布局,加强人工防雹工作,减轻雹灾对农作物和农业设施的损害。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对森林草原火灾、污染物扩散、环境污染事件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

(三)加强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工增雨、防雹、防雷、防汛抗旱、灾害救助等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改善技术装备,提高队伍素质,不断增强应对各类气象灾害的能力。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要明确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接收和传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组织采取应急处置措施。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设立乡村气象灾害义务信息员,及时传递预警信息,帮助群众做好防灾避灾工作。要研究制订动员和鼓励志愿者参与气象灾害应急救援的办法,进一步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

(四)切实增强气象灾害抗灾救灾能力。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后,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分析对本地区、本领域的影响,并根据具体情况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衍生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加强查险排险,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要认真落实减灾救灾各项措施,全力做好气象灾害救助、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工作,确保灾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加快灾害保险和再保险等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充分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在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中的作用。

四、全面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工作

(一)积极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和隐患排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家防灾减灾有关规划和要求,统筹考虑当地自然灾害特点,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全面调查收集本行政区域历史上发生气象灾害的种类、频次、强度、造成的损失以及可能引发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的因素等,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加强灾害分析评估,根据灾害分布情况、易发区域、主要致灾因子等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有针对性地制订和完善防灾减灾措施。同时,要认真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隐患排查,深入查找抗灾减灾工程设施、技术装备、物资储备、组织体系、抢险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特别要加强对学校、医院、敬老院、监狱及其他公共场所、人群密集场所的隐患排查,制订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

(二)不断强化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基础。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海堤、水库、防风林、城市排水设施、避风港口、紧急避难场所等应急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及时疏通河道,抓紧进行病险水库、堤防和海塘等重要险段的除险加固,保证工程设施防灾抗灾作用的有效发挥。要按照国家规定的防雷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在各类建筑物、设施和场所安装防雷装置,并加强定期检测。针对台风、风暴潮、沙尘暴等灾害强度增加、损失加重的实际情况,科学制订防风、防浪、防沙工程建设标准,切实提高气象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

(三)积极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依法开展对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建设、重点领域或区域发展建设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有关部门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重要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影响。

(四)抓紧制订和实施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结合当地气象灾害特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筹规划防范气象灾害的应急基础工程建设。

五、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保障体系

(一)加强气象灾害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加快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切实加强气象灾害发生机理、预报和防御等科学技术研究,大力发展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和气候系统模式,着力提升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报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要深入开展气候变暖及其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水资源、粮食生产、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要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世界各国防灾减灾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不断增强我国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二)加强气象灾害相关法规和标准建设。要加快完善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相关的法规以及实施细则和制度,健全国家、行业、地方气象灾害以及防御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三)加大气象防灾减灾资金投入力度。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积极性,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应急指挥、灾害救助及防灾减灾工程等重大项目、基础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

六、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

(一)全面落实气象灾害防灾减灾责任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有关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组织研究解决防灾减灾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防范应对气象灾害的格局。

第7篇:防灾减灾分析范文

近年来,我市气象灾害发生频率明显加大,极端气候灾害显著增多,气象灾害损失占全市GDP的3%,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2007〕49号)和全国气象防灾减灾会议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结合我市实际,对进一步加强我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快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化防灾减灾基础,完善以提高服务覆盖面和公众满意度为主要任务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以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为主要任务的气象预测预报系统、以提高中小尺度天气监测能力和气候变化监测水平为主要任务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加快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保障能力,建立适应各种需求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全面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二、大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一)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建设。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完善综合气象监测网络,加快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工程建设,建立完善区域气象观测站网,健全雷电监测、GPS/met水汽探测、风廓线仪、酸雨酸雾、土壤墒情、长江航道能见度、高速公路雾害、煤矿安全特种气象、卫星遥感、移动气象观测系统等专业观测网,形成对主城区、三峡库区、边远山区、主要工矿区、交通主干道沿线、防御气象灾害脆弱区、重大气象灾害频发区、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地面和高空相结合的监测体系,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加快区县(自治县)气象局新一代天气雷达终端建设,提高新一代天气雷达应用水平;完善现有生态与农业气象观测站网,提高对新农村和统筹城乡建设的服务能力。积极构建多部门协作共享的气象灾害监测体系,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联合监测机制,开展跨地区、跨部门的气象灾害联合监测,充分发挥综合观测网的效益。

(二)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信息收集处理与共享平台系统建设。气象部门要切实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驻渝部队的协作,建立各类与气象灾害相关的监测资料信息收集、传输、存储、处理体系。加强信息网络体系能力建设,构建气象灾害及衍生灾害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部门间信息网络互联互通,有效地促进各类气象相关灾害基础信息资源、综合数据产品和信息的共享应用。

(三)加强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依托部级气象预测预报的技术指导,以提高预报准确率为核心,建立和完善市—区县(自治县)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建设各类气象灾害预报业务系统,完善新一代可视化、人机交互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平台,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加强灾害性天气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重点加强干旱、洪涝的短期气候趋势预测,高温、暴雨、寒潮、大雾等灾害及其影响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雷电、风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地质灾害、森林火险、积涝等衍生气象灾害的精细化预报,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实时动态诊断分析、风险分析和预警预测。结合农作物发育期预报,建立水稻、小麦、玉米、主要经济作物等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预报、预警系统,为农业生产与管理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加强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系统的建设,增加信息内容。做好中国气象频道的落地接收工作,完善和扩充气象手机短信预警系统、数字卫星广播系统和专业信息网站功能。电视、电台、网站、报纸等社会公共媒体和有关部门以及电信营运企业要及时配合暴雨、大雾、冰雹、高温、干旱、雷电等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号及简明的防灾避灾办法。在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重要公众场所、重要防汛工矿企业、旅游、大型商业区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或利用电子显示屏、公众广播、警报器等设施接收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加强对公路、铁路、水运、航空、水务、电力、建筑、环保、卫生、交通等行业和领域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推进**安全气象网、**兴农网向乡村延伸,加快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解决好预警信息接收的瓶颈问题。各地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利用广播、敲锣、鸣钟、吹哨、逐户通知等手段,使预报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群众,尽最大可能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

三、切实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一)修订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市突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要求,结合实际应用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修订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同时针对气象灾害可能引发的衍生灾害,完善相关应急预案。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特别要加强主城区、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中心城镇、人口密集地区、重点保护单位、大型工矿企业和边远山区、气象灾害频发区的预案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二)加强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人工增雨防雹、防雷、防汛抗旱、突发灾害救助等各类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改善常用和应急技术装备,不断增强应对各类气象灾害及相关灾害的能力。学校、医院、车站、码头、防御气象灾害脆弱区、重大气象灾害频发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场所要明确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接收和传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组织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全市各级政府要统一安排,在乡镇配备兼职气象员,在村配备义务气象应急信息员,及时接收、传播预警信息和负责气象灾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及报告,帮助群众做好防灾避灾工作。气象部门要研究制定动员和鼓励志愿者参与气象灾害应急救援的办法,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

(三)切实增强气象灾害抗灾救灾能力。灾害性天气警报和预警信号后,各地区、各部门要及时分析气象灾害对本地区、本领域的影响,并根据具体情况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积涝等衍生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加强查险排险,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要认真落实减灾救灾各项措施,全力做好气象灾害救助、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工作,确保灾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气象部门要与保险部门密切合作,开展气象灾害保险和再保险的相关工作,充分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在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中的作用。

(四)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建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有计划地配置或更新现有人工影响天气高炮、火箭等作业装备,逐步建立地面、高空相结合的作业体系,加快渝东北人工防雹和渝西人工增雨基地的建设,加快固定炮站建设。积极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缓解城乡生活、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用水紧张状况。在做好传统农业防雹工作的同时,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防雹作业布局,加强人工防雹工作,减轻雹灾对农经作物的损害。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针对森林火灾、污染物扩散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和重大社会政治活动,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

四、全面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工作

(一)积极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和隐患排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针对当地自然灾害特点,统筹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工作,全面调查收集本行政区域历史上发生气象灾害的种类、频次、强度、造成的损失以及可能引发气象灾害和衍生灾害的因素等,建立市、区县(自治县)两级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加强灾害分析评估,根据灾害分布情况、易发区域、主要致灾因子等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防灾减灾措施,建立气象灾害影响评估系统,完善灾前预估、灾中和灾后评估业务流程,开展灾害影响范围、强度等的定量化评估分析业务。要认真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隐患排查,深入查找抗灾减灾工程设施、技术装备、物资储备、组织体系、抢险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特别要加强对学校、医院、监狱、人群密集场所、大型工矿企业、重大基建工程等的隐患排查,制订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

(二)抓紧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根据气象灾害特点和防灾减灾工程的现状,要组织有关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实施《**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筹规划防范气象灾害的应急基础工程建设。

(三)不断强化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基础。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开展水库、塘库、堤防、城市排水设施、港口、人防、紧急避难场所等应急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及时疏通河道,保证工程设施防灾抗灾作用的有效发挥;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遏制气象探测环境的持续恶化,保证观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气象主管部门要组织好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设计审核、施工监审和竣工验收,并定期进行监督检测,切实提高气象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

(四)加强气象灾害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切实加强气象灾害发生机理、预报和防御等科学技术研究,大力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的科技水平。气象部门要加强与国内外有关科研部门和高校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的中小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开展暴雨、雷电、大雾、风雹、高温等突出气象灾害发生规律、防御方法和精细化预报技术以及人工消雨消雾和空中水资源等科学技术研究,提升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报技术的创新能力。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严重干旱、特大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我市水资源、粮食安全、生态环境、重要基础设施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要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内外防灾减灾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不断增强我市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要在**市重大科技计划中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学研究,在重大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中设立气象防灾减灾科技研发专项资金。

(五)积极开展气候资源区划和可行性论证工作。要利用GIS等新技术积极开展气候资源的精细化区划,指导新农村建设,为城镇规划布局提供气象条件参考;要加强风能、太阳能的普查工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供翔实、准确的依据;要依法开展对城镇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公共工程建设、区域发展建设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要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影响研究,加强重大工程(如三峡工程)建设对**局地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有关部门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重要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影响。学校、医院、大型工矿企业等建设项目布局、选址应当进行气象灾害防御论证。

(六)加强气象灾害科普宣传教育。加大气象科普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力度,深入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建立气象、新闻、公安、民政、教育等多部门、有关社会团体协作开展气象灾害知识科普宣传教育的合作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利用气象、教育、新闻等资源,建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编制系列气象灾害预警、预防、避险科学读物和宣传挂图、音像制品,介绍气象灾害的定义、分布特点、预防避险的简单实用技能。建设气象灾害预测、防御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开展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交互式远程教育。加强全社会尤其是对农民、中小学生的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根据我市防灾减灾特点编制教材,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及时、科学地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进行解释和说明,缓解受灾群众的心理压力,增强公众抗御各类气象灾害的信心。

五、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保障体系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市各级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切实解决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实际问题,市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新格局。

(二)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法规和标准建设。要加快《**市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条例》、《**市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市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办法》等地方性法规、规章的立法步伐,制定气象灾害、雷电灾害防护和矿山气象安全等地方标准,促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

第8篇:防灾减灾分析范文

关键词:旱涝;灾害预测;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辽阳地处辽宁中部,太子河的两岸,属旱涝灾害频发城市。尤其是近些年,随着气候的变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旱涝灾害日益成为辽阳市最严重、最难解决的水安全问题之一,并日益成为影响辽阳市粮食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因此,对辽阳市旱涝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当地旱涝变化规律,有效防涝防旱,解决水资源危机,采取防灾减灾的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以减轻影响和损失,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

2 辽阳市及葠窝水库概述

辽阳市位于E122°35′04″~123°41′00″,N40°42′19″~41°36′32″,全市总面积4731km2,境内共有大中小河流29条,组成了太子河、浑河两大水系。全市共有水库9座,引、蓄、提水工程144座,地下水井4031眼,不仅负责本市农业、工业、生活用水,还承担着鞍山市局部地区人民生活用水、鞍钢等工业企业的生产用水及太子河下游的营口大石桥等市的农业用水。辽阳市主要自然灾害是水灾,本地区降雨量时间集中在7~8月,且经常有连续性大雨天气,境内危害较严重的是浑河和太子河。与此同时,旱灾也时有发生,并有加重趋势。据史料记载,自1950年以来,辽阳市曾7次遭受重大洪涝灾害,5次遭受重大干旱灾害,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葠窝水库位于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境内的太子河干流上,始建于1970年,1974年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它集防洪、发电、灌溉、工业用水、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属国家大Ⅱ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按300a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0a一遇洪水校核,相应库容为7.91亿m3,兴利库容为5.08亿m3,最高洪水位为102m,有效灌溉面积10.68万hm2,年农业供水量10亿m3,工业供水量1.12亿m3。

3 系统概述

为了减少旱涝自然灾害给辽阳地区造成的损失,有效的抗旱防涝,《辽阳市旱涝特征分析及旱涝灾害预测研究与应用》通过分析辽阳地区的旱涝特征,以BP网络、灰色模型(GM)理论和马尔可夫理论为基础,应用Spss和Matlab系统,建立适合辽阳市的灰色预测模型、马尔可夫过程的改进残差灰色灾变预测模型和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旱涝预测模型,研究优化模型为辽阳市旱涝灾害预测及其防治提供依据。其主要内容如下:

3.1基于气象 资料的辽阳市旱涝特征分析。

3.2基于马尔 可夫过程的改进残差灰色灾变预测模型的研究。

3.3对辽阳市 旱涝等级进行评估,建立适合辽阳市的GM灾变预测模型,并在辽阳市旱涝预测中应用。

3.4建立适合 辽阳地区的GNN组合旱涝预测模型,并在辽阳市旱涝预测中应用。

4 系统效益的实现方式与途径

本旱涝预测是通过对辽阳地区旱涝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适合辽阳地区的GM灾变预测模型和GNN组合旱涝预测模型,并在辽阳市旱涝预测中进行了应用。经2009、2010、2011年验证,预测结果精准,完全与实际相符。太子河流域葠窝水库率先采用该预测结果指导供水调度,加强了主体工程运行的可靠性,提高了水库的防洪、兴利效益,并最大限度减轻了控制范围内的旱涝灾害损失。

系统效益的直接来源是系统在正常年份、大洪水/严重干旱年份、极端水文和工程事件发生年份通过科学合理地改变水库运行方式实现的。改变运行方式就是将常遇调度方式改变为防洪预报和预蓄预泄调度方式。

防洪预报和预蓄预泄调度方式是适宜在降雨径流年内和年际变化不均匀地区实施的水库调度方式。这两种调度方式可在确保水库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增蓄有效洪水资源,达到减灾除害和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双重目的。

防洪预报调度方式是将洪水预报信息应用于水库调度,适当减少防洪库容,增加蓄水。

水库预蓄预泄调度方式是在适宜的洪水发生条件下,利用短期降雨预报和洪水预报在水库中预留水量,接到暴雨预报后再进行预泄,使下一次洪水到来之前,预蓄水量以安全方式全部泄出。

辽阳市旱涝特征分析及旱涝灾害预测研究投入使用之前,由于缺少精准的预报,葠窝水库不能实施防洪预报和预蓄预泄调度方式,限制了水库在适当的年份改变运行方式。旱涝灾害预测研究投入使用后,提高了洪水预报精度和调度方案的可靠性,增长了预见期,使水库实施防洪预报和预蓄预泄调度方式成为可能,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4.1 经济效益分析

辽阳市旱涝特征分析及旱涝灾害预测研究与应用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指旱涝预测到发生灾害性干旱和洪水时,减免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这部分经济效益按假定无本旱涝预测情况下可能造成的灾害损失与有本旱涝预测情况下实际的灾害损失差值计算。

本文分别分析2009、2010、2011年通过施用旱涝灾害预测改变调度方式产生的直接防洪抗旱效益。首先计算这三年实际各类旱涝灾害损失;然后根据运行期实际发生旱涝灾害情况进行还原计算,求得假定无旱涝预测情况下,各类灾害损失。其中,单位旱涝灾害损失综合指标按2010年生产水平和价格水平调查和计算。以表1为例,逐项计算出农业防洪抗旱、林业、水产业等八项指标各年的直接洪灾损失值,综合后得出,防洪抗旱直接经济效益可达7425.71万元。

4.2 社会和环境效益分析

《辽阳市旱涝特征分析及旱涝灾害预测研究与应用》自2009年施用以来,在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4.2.1 社会效益

主要有5方面:

4.2.1.1减免了在2009年因严重旱灾、2010年因严重洪灾致使辽阳地区和太子河流域葠窝水库上下游农、林、牧、渔等减产失收,造成供应紧张,影响人民生活或引起饥荒等社会问题,保证了国民经济的稳定性和社会的正常经济秩序;

4.2.1.2避免了因洪灾引起工商企业停业停产、学校停课等,影响社会正常运行秩序;

4.2.1.3缓解了洪水给居民的精神压力,减轻防洪抢险的负担,避免躲水逃洪的劳顿;

4.2.1.4减轻了组织灾区居民撤退转移和安置救灾的负担;

4.2.1.5避免了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给居民的精神打击,减少抚恤、救济等负担。

4.2.2 环境效益上

尤其在避免洪灾使生态环境恶化,维持生态平衡的收益方面,主要作用有:

4.2.2.1避免了洪灾引起水质和卫生条件恶化,造成疫病流行,居民健康水平下降;

4.2.2.2避免了土地被冲毁、淤压,导致沙化荒废;

第9篇:防灾减灾分析范文

关键词:气象服务;农业生产;防灾减灾

中图分类号:S1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177

气象服务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尤其是在农业生产中,为防灾减灾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主要分析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1 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气象服务属于公共服务类范畴,可以分为决策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公众气象服务等,其中决策气象服务主要是向政府部门提供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是为各行各业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在本研究中主要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气象服务。

气候变化将会严重影响农业的生产,因此农业的生产必须应对气候变化,目前我国针对抵抗极端气候事件的能力抑制比较差,近几年各种自然灾害情况逐渐上升,造成的危害也是逐渐增加。气象服务在为农业减灾防灾提供服务中需要做好各种自然灾害的预报工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气象设备技术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气候变化预报准确率逐渐上升,目前已经可以预测到什么时间出现干旱、霜冻等,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支持。气象服务能够为农业修建水利工程提供指导,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根据气象服务改变耕作制度、物种选择等,避免霜冻、旱涝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当前在气象服务中已经使用到了多普勒天气雷达,能够预报短时的气候变化,实施检测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变化,实时检测强对流天气的变化,依照短时天气变化,气象部门能够使用应急中心采取预警联动。目前气象服务已经能够改变小范围内的天气情况,针对干旱地区,可以采用人工降雨的方式来增加降水量,达到抗旱防霜的效果,减少农业损失。

气象服务在农药生产中发挥出巨大作用,有不少城市开展专门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气象服务,如开展日光温室蔬菜农业气象服务平台,推广使用小气候调控实用技术,最大限度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如在某县建立了日光温室大棚气象调控技术试验棚,安装农田小气候自动观测仪器,开展冷棚气象要素对比观测,可以测量温度、湿度、CO2 含量以及风向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每一星期调查农田生产情况,形成更加具有精细化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覆盖面更广,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2 气象服务存在问题分析

气象服务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生产,但是也需要看到当前提供的气象服务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在气象信息方面,气象信息的准确性对于农业生产而言至关重要,当前各级气象台都已经完成了人机交换的建设,能够通过数据来分析未来的天气走向,综合分析气象服务可能对农业产生的影响,但是计算机模拟软件并不能实际的模拟天气变化情况,气候信息存在很大的不准确性。从农民接受气象服务来分析,当前农村气象服务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农民接受气象服务的途径非常有限,一般都是通过天气预报来了解气候变化,农村信息化建设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影响了气象服务作用的发挥。从传播途径来分析,不少农村地处偏远地区,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部分农村比较落后,农民获取气象服务的渠道受到极大的限制。

3 加强气象为农服务的建议分析

针对气象为农服务存在的不足,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气象部门需要根据近些年农业结构的调整来分析气候因素,农业结构的调整意味着气候变化所引起影响的差异,因此气象部门需要建立区域性的观测网站,为小区域内的农业生产提供气象减灾防灾服务,利用高密度、自动化的气象综合检测网络提高气象服务质量。气象部门需要提高自身对灾害的预警能力,只有能够准确的预报,才能灾害发生时做出更好的反应,减少农业损失,因此气象部门需要根据农业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灾害预警工作,重点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工作,另外气象部门也需要增加农业生产的气象服务,有针对性的指导农业生产。在提供气象服务中,需要不断完善农村气象体系建设,了解农村的实际需求,针对不同的区域提供相适应的气象服务,可以通过报纸、广播以及电视等途径来向农民提供气象服务信息,另外也需要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农民识别气象变化的能力,减少气象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气象服务在农业减灾防灾中的应用,除了本文所分析的改进措施之外,在气象服务中也需要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具有的信息,为农业经济产品销售提供适宜的农业经济气候的规划,提高农业产业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