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别饿坏了那匹马课文范文

别饿坏了那匹马课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别饿坏了那匹马课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别饿坏了那匹马课文

第1篇:别饿坏了那匹马课文范文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学会质疑

阅读教学越来越引起关注,如何改进阅读教学的方法,指导学生较好的进行阅读,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之一,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对阅读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己阅读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在班上我每周经常利用一些课外实践课,让学生自己上台演讲自己所看过的一些有趣的课外书故事,并给予评定表扬鼓励,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间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1.课堂上的精读指导

精读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教材上的阅读材料学习词汇和句法,从而提高理解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这并不是教师在课堂里所能解决的。在课堂上适度的精读指导是相当有意义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语言,掌握必需的篇章知识,弄清语言各层次之间的制约关系以帮助他们学会简章分析,有效推理。教师可以灵活的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和反馈阅读理解的情况。

2.自学解决问题

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摆脱“你讲我听”的思想束缚,在堂上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要求学生查字典,解决字、词、句、篇的一些错误问题,阅读相关的课外书,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还让他们自己去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提出问题,再从反复的读书中回答自己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对学生通过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指点,让其通过自学解决,让学生掌握方法。例如《别饿坏了匹马》这篇文章将升华主题的部分放在篇末,学生通过自学阅读理解“别饿坏了那匹马”中的那匹马,文章用“别饿坏了那匹马”怎样贯穿全文,起到了什么的作用?

3.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不但要很好地阅读课内材料,还要积极参加课外阅读,增加阅读的量,因为课堂阅读教学选用的课文内容毕竟是有限的,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就不能忽视课外阅读。小学生来说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以课内学习带动课外阅读,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我尽力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条件,指导他们将课堂上学到的阅读知识和阅读方法灵活的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如学习《》一诗,指导学生在预习时搜集有关的资料,让学生先去网络上寻找有关的资料读一读,整理出爬雪山、过草地等故事进行交流演讲,这样的阅读过程,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面。

4.教师应起到带头作用。

多阅读一些儿童书籍,并推荐给他们。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要由易到难。小学生只有在尝到成功的喜悦,从阅读中找到了乐趣才会乐读、善读。如果一开始啃他啃不动的“硬骨头”,那么他们只会畏惧、逃避阅读。所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选择恰当材料,由易到难是极重要的。在体裁上,小学生阅读材料应以记叙文为主,简单的说明文、论说文为辅。在文体上,童话、传奇、民间小故事也是为小学生喜欢的。另外也可以让孩子看报纸上的短新闻。

三、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学会质疑,将阅读教学延伸到课外。

在西方教育中,对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看得十分重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人才成功乃至决定人生命运的重要因素。叶圣陶先生在许多文章中都谈到了培养学生习惯的重要性。他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有那些地方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针对性地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教师要教给学生在应在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蝙蝠和雷达》时,学生提出了为什么课文蝙蝠“撞”而不用“碰”呢?既然蝙蝠的眼睛没有用,它还长眼睛干什么呢,它是怎样在夜间飞行探路的等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谁来解疑呢?我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同时要注意发动学生互助解疑,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关键是要让学生亲自在阅读的实践中历练。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结合课文向学生介绍优秀的课外读物,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字词,品味优美的句子,感悟人物形象并写出自己的体会,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阅读习惯里去,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如在教学课文《蜘蛛的网》一课时,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师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我是发动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说:“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脚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说是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

参考文献

第2篇:别饿坏了那匹马课文范文

关键词:预设 生成 课堂追问 案例与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即要求教师能够机智地处理课堂“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而有效的语文课堂追问教学正是教师根据预设的教学目标或教学组织顺序,通过循循善诱的追问技巧,巧妙启迪学生的生成思维,引导学生的课文理解指向预设教学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语文教材的领悟。在实际的追问式语文教学中,执教者的课堂教学需要遵循由预设教学目标到生成教学艺术的追溯路径,实现教学预设与生成共融,使学生以思考、生活、发展的课堂姿态存在着,双方共同建构连续性的课堂结构,最经济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

一、预设生本课堂的教学组织

语文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与促进者,良好的追问教学效果的前提在于教师能够预设有序清晰的生本课堂教学。所谓“生本课堂”是指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主体的课堂形式,[1]执教者的追问预设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智慧的不断生成,发展潜能的不断增长以及成功喜悦的不断积累。因此,执教者预设有效追问教学组织应该具有学习智慧、成功喜悦的课堂氛围,学生是预设追问内容的主体,学生的智能发展是追问的主旨要求。这需要执教者在营造基于问题学习的课堂时,要做到以生为教学组织之本,对教学内容、学情分析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保证教师追问有迹可循。即语文教师所预设的追问式课堂,其主线是教材内容之问,而学生则是推进课堂的动力之源。

案例1:《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片断

教师预设的教学情感目标是体会残疾青年的美好品质。据此设定了串引文章的线索为“为什么帮”,在带领学生大概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通过组织学生为主的课堂追问,抓住学生的“亮点”,点拨学生理解文章传递的思想情感。

教师由题目直接抛入问题:“‘别饿坏了那匹马’这句话是由谁说的,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提问目的在于引导主线“为什么帮”)学生们纷纷回答:“这是残疾青年为了帮‘我’看书而说的。”再紧抓学生思维发展追问:“‘我’为什么要看书?又为什么要帮助‘我’才能看书呢?”一位学生的回答让教师发现追问的亮点:“因为‘我’酷爱读书,可是有时又没有钱读书,善良的青年只有说谎来帮助我看书了。”自此,教师循序渐进地再次发问:“你能给我们说说哪里体现‘我’酷爱读书吗?……那‘我’有钱读书与没钱读书的心理活动差别是什么呢?……既然是‘善良的青年’为何要说谎呢?”这一系列的引问既是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同时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思维,帮助学生阐明“为什么帮”的缘由,也显示了教师之前预设的情感教学目标。

反思:执教者预设课堂追问教学的起点是学生的主体发展,沿着预设的内容线索向前推进,同时要以学生的具体回答将问题引向纵深,直至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立足于生本课堂教学组织的预设,才是一切语文教学之根。因此,高效的语文课堂追问是执教者坚持生本发展、充分了解学生情况、明确教学任务的教学组织预设,从而在此基础之上,准确而又迅速判断课堂问题与教学目标的关系,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生成随机应变的教学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实际教学环境更是复杂多变,尤其在追问式课堂中,执教者面对的是思维各异的学生个体,其教学总是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有时甚至会出现背离教学预设的情况。这要求执教者能够根据学生适时的反应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及时捕捉教学预设之外的追问契机,也就是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学生生成回答,掌握能够随机应变的教学智慧,恰当地处理各种课堂生成,这才是实施有效追问教学的有力策略。

案例2:《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片断

教师在讲解地球资源的宝贵时,不断强调地球资源珍贵,要求学生从生活小事中爱惜各种资源。但这时有位学生突然问“地球资源是无尽的,怎么会珍贵啊?”这时,教师不应是置之不理,而是立即让学生找文章有没有能够体现珍贵之处,学生回答“地球上是无私的,但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它也会枯竭,所以很宝贵”。在学生生成答案的同时,教师开始追问与问题主体相关的要素――“哪些词语体现出来的呢?”“生活中有哪些资源能够反映出这些特点?”,既扣住了文本内容,又加深了学生对文章所传达主旨的印象。

反思:预设教学内容对于一节课来说是必要的,但学生课堂思维是个体的、多变的,这使得执教者需要具有处理教学“危机”的智慧。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思维,同时还要积极回应学生,通过富于技巧的诱导追问策略,真正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执教者要秉持课堂教学的原则性与灵活性,适当拓展追问生成范畴,着力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三、共建预设与生成的教学言语

行云流水的教学言语是语文教师劳动的主要手段,尤其在追问式的语文课堂中,教学言语也就成为了搭建预设与生成的教学绩效的主要工具。因此,明确地追问教学言语形式,才能够架构预设与生成共融的高效追问课堂。执教者的追问话语不是在责问学生,而是巧用生动、亲切的言语过渡衔接学生的回答。此外,语言要兼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时反映,在张弛有度的话语环境下让学生自觉走向探求智慧的新天地。

案例3:《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片断

教师再次以“怎样帮”为提问契机:“那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青年是怎样来帮助‘我’读书的呢?”学生可以很轻易地回答:“青年谎称家里有马,‘我’可以用把马草卖给他,然后换得到书摊看书的机会。”看似问题已经解决,教师却可以巧用过渡性的言语继续追问,“残疾青年是怎样‘谎称’的呢?”学生们立刻答出:“别饿坏那匹马。”教师以鼓励性的言语再追问:“是这样啊!我知道了,可是我有一个疑问:文中的‘我’为什么也说‘别饿坏那匹马’。”继而文章主旨也就逐步显现。

反思:语文课堂的追问需要预设教学内容,同时更需要掌控教学生成,但促使二者有效结合的桥梁却是执教者的言语艺术。具体来说,执教者在追问过程中,对学生生成有违预设目标的答案,要做到尽量避免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绝对性的诊断结论,而要抱有交流的态度,通过“描述而不评价,叙述而不做判断”[2]的言语,将预设与生成共融,清楚准确地表达教学要求。这样的语文追问课堂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充分表达,让执教者的教学发挥最大的作用,追问也才能表现出高层次的效果,切实提高追问课堂的绩效。

总之,语文课堂的有效追问教学需要语文教师良好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技巧,搭建预设与生成之间的桥梁,才能够高效地促进“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充分对话。执教者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巧妙的课堂部署,实施追问教学,需要以有序的课堂教学预设为基准,在此基础上能够捕捉课堂上学生的动态生成,随机应变地对学生进行疏导,从而使学生全面思考、透彻理解课文。

注释:

[1]张伟:《论生本课堂的情绪管理》,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22期。

第3篇:别饿坏了那匹马课文范文

关键词:六环教学;新课程改革;农村小学语文;创新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对于一节课来说,精彩的开端更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就应该设置一段扣人心弦、构思巧妙的导课内容,以此让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并对接下来的课程充满兴趣与求知欲.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时,我就创设了话题导入的形式,组织学生探讨并思考“说谎对不对”.很多同学都义正词严地说:“老师,说谎肯定是不对的,您不是教导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吗?”我笑着点点头说:“我们每个人都不希望被欺骗,同时很多时候谎言确实会造成很大的伤害,但是有些谎言确是善良的,能给人带来真诚和温暖.”看着学生似懂非懂的样子,我趁机说道:“你们想知道什么是善良的谎言吗?”“想.”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那我们翻到课本第44页,一同去感受那份温暖吧!”通过这样的课前导入,学生对课文内容充满了探究欲,在课堂学习中也更加有效率.

二、问题导学,有的放矢

课堂提问的方式有很多,如何谈得上具有艺术性就值得我们教学工作者深思.我认为提问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那么问题才有价值,再加之学生个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对老师传授知识接纳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考虑整体性,所提问题要有层次,以便所有学生都能够通过问题掌握所学知识.例如,依旧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为例,在学生掌握全文主旨大意后,我设计了如下思考题:1.结合上下文找出每段中心句;2.整体阅读全文,叙述故事大意;3.文中只有残疾青年有着美好的心灵吗?你还看到了谁的善良和美好?4.“我”在看到那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时,会有什么表情,心里会想些什么,他又会怎么做?这几个问题难度依次提升,是专门针对各个层次的学生所设计的,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引导,分层次的提问,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思考逐渐掌握课本内容.

三、小组合作,探究重点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模式单一,教师往往无法及时感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知识忽略现象,尤其是对一些重点知识讲解不够深入,但是如果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就能够有效解决.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索溪峪的“野”一课教学时,我就先将学生按照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对文中的生字难词进行内部消化,然后由学生对自己认为文章中描写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美景的词句分享给其他学生,同时组内探讨作者采用了何种描法(先概括后具体),以此来激发学生感受索溪峪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

四、点评展示,鼓励参与

“六环教学”崇尚的是一种积极进取、和谐融洽的课堂文化,旨在培养和塑造学生广博吸纳的优良品质,行为展示作为“六环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引导学生通过适当形式的表演去探寻问题的本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鲁滨逊漂流记教学后,在学生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后,我将学生均衡划分为三个小组,提取出课文中鲁滨逊和“星期五”勇救船长的故事进行即兴表演.为了能够演好学生势必要融入角色之中,去分析和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模仿人物的语气行为,这一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从中体会到鲁滨逊面对厄运,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进而助力学生更好地突破学习重难点.

五、检测反馈,学以致用

完整的课堂结构少不了检测环节,检测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比如表格、流程图等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可以就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由其他同学或老师进行合作解答.检测反馈的核心在于学生对教材的整体把握,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此过程中,教师则需要拿着红笔进行巡视批改,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搜集,并在课堂中再次集中讲解.

第4篇:别饿坏了那匹马课文范文

一、充分利用语文课堂主阵地,指导学生语文学习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以三维度来设计要求,首次把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提高到这么重要的位置上来,足以看清在语文学习中,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是多么重要。为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将教学的重点重新定位,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生身上。抓好语文课堂教学成了语文教师教学研究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给他们创造积极有效的语文学习机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

如,在教学《别饿坏了那匹马》时,在课程学习中,学生对课文中所呈现的谎言有了争议,针对课堂所出现的状况,我立刻改变了学习模式,将课堂变成辩论会。以“说谎言不对”和“说善意的谎言可取”作为辩论的主题,把学生划分成两个组别。课堂上通过双方的辩论,正方、反方相互发表自己所持的观点理由,学生把课本中善意的谎言理解得相当深刻,并能够结合实际谈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也需要善意的谎言,这样在保护了尊严的同时又解决了实际问题。这样,教师真正把课堂探究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真正把课堂教学的重点落实在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之上,使学生在语文探究中掌握课文的主题,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为教师都非常清楚,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之后,他才有可能取得优异的学习效果。可以这样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引发学生学习的良好开端。任何一个孩子都会对新鲜事物产生好奇,总想知道为什么,是怎么一回事,总想刨根问底。疑点一旦生成,学生就会渴盼得到结论,他们定会认真、专注、积极地去探究。

例如,在教学《落花生》时,我先请学生说说在日常生活中,见没见过花生,花生都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见过花生。”“花生的味道很美。花生可以榨油。无论何等人都可以买它来吃;都喜欢吃它。花生从不炫耀自己,拥有心灵美,花生的果实?L在地下。把果子埋在地底下,等到成熟,把它挖出来才知道有没有。”学生知道得真多。这是我们从表面去感悟到的东西。你们想不想知道这篇课文的内涵,老师带领你们去探求。”学生对课文充满了探究欲,通过学习就会知晓课文蕴含的做人道理:做人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内心深处是不是真的美丽。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能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注意小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因为学生手中的课本只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类型、方法或是一个结局,只是为学生语文学习提供的范例。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带领学生冲破课本的束缚,让孩子们的思维在广阔的空间任意发挥,激发学生思维的广度,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学习《白杨》一文时,结合学生所见所闻生活中的白杨树,透析白杨树的生存条件、白杨树的生长特点,再去自读课文,挖掘课文作者是不是介绍白杨树的这些东西?其真实的写作内涵又是什么?学生通过对课文反复地品读、体会、感悟,得出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指的是自己的革命斗志与决心。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懂得作者借白杨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并暗示了让孩子也去建设边疆的心愿。

第5篇:别饿坏了那匹马课文范文

一、合理使用多媒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卫星收视环境下的小学教学体系及教学素材有了更多连结,在这种好的氛围下,应当更多引用先进的教学辅助器材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对于提升课堂效率也是很有帮助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感受,课堂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的通道,而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能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小学生们天真活泼,好奇心强,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他们很难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果能让课堂多元化,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对于提升教学效率是很有益处的。

多媒体是很好的教学辅助方式,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例如,在讲授《蒲公英》时,我将课堂搬到了多媒体教室,讲课的过程中,结合课文我会给学生播放大量蒲公英的图片及蒲公英飘飞的动态图画,这个过程非常美,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看到蒲公英,借助这些画面能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蒲公英的状态,从而领略到课文中对于蒲公英的描述的意蕴。这是一个温馨而和谐的课堂,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有了深刻的体会,同时,也是对学生内心情感的一种升华。

二、唤起学生自信,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

小学生普遍存在羞涩、不善言辞并且不自信的状况,在卫星收视环境下应当有意识改善学生的这个问题。小学生们对于老师的肯定是很受用的,老师的倾听、赞赏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与被认可,让他们在课堂上更有自信。同时,对不同的学生老师应当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在学习成绩、平时课堂表现上有所差异,但这并不代表老师应该区别对待,给予每个学生相同的关爱才是对他们的尊重。

课堂上有很多学生参与的过程,老师会让学生们回答相应的问题,或者就某段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感想,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应当适时表示赞赏,这对他们是极大的肯定。例如,在学习《吃水不忘打井人》时,课文学到最后,我让同学们分别谈谈自己对于文章题目的体会,大家说说这个题目你们是怎么理解的。有的学生说挖井人的工作很辛苦,我们应当尊重他们,有的学生说我们要更努力才能找到井水,也有的学生会认识到吃到水的同时要想到挖井的人,要感谢他们。这个题目对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难,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立刻明白题目真正讲什么,然而,对于学生的回答,只要基本有道理的都应当给予肯定与赞许,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很大的鼓励,可以让他们更积极思考,更深层次理解文意,对于语文学习也更有兴趣。

小学生处于快速成长的时期,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由于个性、家庭环境、成长背景等各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思维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有些人比较聪明,理解问题很快,老师一说就通,学习成绩也很好,有的人则思维上相对比较迟钝,反应比较慢,学习成绩较为一般。对于学生的差异老师应当平等对待,不能因为某些学生成绩好或者平时表现好就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这种行为对于其他人而言是一种无形的伤害。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耐心,这样才能营造更好的课堂氛围,帮助大家共同进步。

三、引领学生探究,让学生思维得以放飞

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正处在一个思维高度发展的过程,学生们对于新事物的理解与认识能力都在不断积累,对于这个世界的思考能力也在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养成探究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具备是学生自由学习的前提,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受益。

第6篇:别饿坏了那匹马课文范文

【关键词】学生;语文素养;抗挫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爱因斯坦说:情感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的动力。尤其是语文学科,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关注生成,关注学情,既从小打好学生学习基础,又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我从语文阅读的生长点出发,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做了一些尝试:

一、鼓励质疑问难,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1年版《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这说明了课堂阅读教学的时间受到更大的限制,给探究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确保阅读探究的时间,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提高探究的价值。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是自主探究的起点,探究的动力,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动脑筋提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在教学的各处环节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指点发问的途径。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在实践上、空间上给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机会,在活动空间上,要扩大单位时间让学生有主动活动的空间。

在教学中,教师应在提问后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潜心读书,深入思考,当学生在回答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以期待的目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而不是老师提问后,马上叫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如回答不出,就马上不断重复,或者给予启发暗示等。这样,在这极短的时间,学生的思考探究是没有深度的,也获得不了多少“顿悟”和思维的火花。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宽裕的空间,进一步引导他们深入探究,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师可在教学的关键之处,重点之处设计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促使学生全面深入探究问题,理解课文内容。如在教学《凡卡》这篇课文的时候,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凡卡那甜蜜的希望能实现吗?是什么原因?”我采用了这样的步骤: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班级交流――教师点拨。这样给了学生宽裕的探究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终于明白因为凡卡是在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他的希望根本无法实现,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热爱。

二、拓展文本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有些文本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等待着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填补和拓展。所谓“空白”那是指文本没有实写出来的或没有明确写出来的部分,是文本已经实写出来的部分对读者所暗示的东西,它存在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细节描写等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空白”进行有创造性填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能力,鼓励大胆展开想象,架起文本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的纽带,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具有个性特点的理解。

人教版十一册《穷人》一课,课文结尾是这样:“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帐子拉开了,映入眼帘的是怎样一幅温馨感人的画面?渔夫和桑娜之间会说些什么?他们今后将怎样支撑起有七个孩子的家?联系课文的内容来展开想象,补充写一段话或几段话。通过这样发挥想象、补充情节的拓展训练,对文本作了艺术的再创造,揭示了这些空白的蕴涵,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突出了桑娜和渔夫的美好品质,挖掘出了文章的艺术美和人物的内在美。这样的拓展使文章的艺术美和人物的内在美比翼齐飞,达到了“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绝佳境界。

三、讲究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延伸文本,如在文本空白处想象,仿写,补充写,理解写等,又如我为了丰富学生作文内容,组织学生到校外观察练笔,由于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小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性空前提高。还经常组织学生向小学生刊物投稿。

要上好语文科活动课,还要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积累建立密切联系。如我任教的一个班不少同学对编写黑板报老是几个班委“包办”很有意见,提出了想参与的要求,我及时鼓励、保护他们的热情,接受了意见,从学生各自特长出发,把学生分成几个编辑小组,有小记者、美工、编辑等,轮流编写黑板报,在活动课上交流、评议。由于联系学生实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以积极的热情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第7篇:别饿坏了那匹马课文范文

一、依托文本的语言,提升口语表达的准确性

选编入语文课本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文章的语言表达规范、用语相当准确,是学生学习的典范。这些典型的书面语言为学生的口语表达提供了素材,同时又为训练规范的口语表达提供了范式和情境。

1.在比较中学习语言的准确表达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燕子》教学片段为例。

“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一个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一身乌黑光滑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个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①对比读上面两句话,哪一句更好?为什么?(初步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②尝试换上其他词来说说小燕子的外形,并与原文比较。(进一步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③比较《燕子》《翠鸟》的外形描写,体会描写外形要抓住特征。(深入体会语言表达形式的准确性)

在此片段中,教师运用层层比较、步步深入的方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三次比较不仅使学生深入地体会到词语运用的准确性,还让学生明白语言表达形式的准确性,为后续的课堂口头表达提供了帮助,最终达到让学生准确表达的目的。

2.在重组中,学习语意的准确表达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赵州桥》教学片段为例。

①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赵州桥有什么特点?

②在这两个特点中,作者用了“不但……而且……”强调了哪一个特点?(美观)

③语言第一次重组:按照课文原意,用上“不但……而且……”说一说赵州桥的特点。

④语言第二次重组:如果要强调赵州桥的美观,可以怎么说?引导学生把事物的特点说具体。

⑤能用“不但……而且……”说一说其他你喜爱的物品的特点吗?

对于关联词“不但……而且……”的理解和运用训练,本课例摒弃了脱离语境作抽象讲解的做法。先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它的意思,领悟它的用法;接着对课文内容进行两次语言重组,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后通过迁移,使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一次次语言重组中获得锻炼。

二、依托文本的矛盾点,提升口语表达的针对性

不少课文的作者为了设置悬念或推动故事的发展,经常在行文中铺设一些矛盾点,包括语意上的矛盾、故事情节的矛盾和情感的矛盾等,而这些矛盾点也正是学生在学习中最能引发思维碰撞、激发讨论兴趣的导火线。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矛盾点开展教学,为学生搭设表达的平台,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针对性。

1.于语意矛盾处辨析,学习口语表达的针对性

所谓语意矛盾,即作者在文意制造的前后语意中的对立点,引发读者认识上的强烈反差,进而突出要表达的观点。而抓住这些矛盾点展开教学,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形成他们的阅读思想和观点,促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有针对性地到文中寻找观点材料进行辨析,在辨析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辨析中明晰文章的主旨。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鹿和狼的故事》教学片段为例。

① 于课文中寻找矛盾:狼和鹿在你们原有的印象中分别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中分别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它们?

狼:凶恶残忍――森林的保护者。

鹿:森林的“宠儿”――罪魁祸首。

② 于质疑中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凶恶残忍的狼怎么会成为森林的保护者?美丽善良的鹿为什么会成为毁坏森林的罪魁祸首呢?

③如果当初罗斯福总统在寻思要下令消灭狼、保护鹿的时候,你就是他身边的得力助手。你会怎么劝他?先和同桌说一说。(提示:想一想罗斯福总统产生这个想法的原因,劝说要有针对性)

在本课例中,教师从人们对两种动物的惯有看法入手,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寻找作者的语意矛盾,在矛盾中质疑,在解疑中深入理解。最后创设了一个对话的情境,引导学生将理解化成语言,进行有针对性的表达。

2.于情感矛盾中追问,学习口语表达的针对性

小学教材中有一些课文蕴含的情感是前后矛盾的,这些矛盾点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领着他们去文本的语言中一探究竟,探索表达的技巧。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母鸡》为例。老舍先生先通过叫声刻画了一个无病、欺软怕硬、拼命炫耀的母鸡形象,表达对母鸡的讨厌之情,可到了最后又对母鸡充满了崇敬之情。这样完全矛盾的两种情感,被用在同一种事物身上,就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老舍先生对母鸡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于是学生深入阅读描写母鸡的语言,从描写母鸡叫声的语句中感受到了语言的针对性,然后教师进一步进行拓展:母鸡还会在什么时候叫,当我们喜欢它的时候,那叫声听起来又是什么样的呢?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口头表达训练。

3.于情节矛盾中辩论,学习口语表达的针对性

所谓情节矛盾,是指文本为了凸显人物的品质,设置了一些人物言行的对立点,组成了矛盾的情节,这些情节有时与传统的道德规范又是相矛盾的。抓住这些矛盾点进行辩论,既能使学生有话可讲,而且在阐述观点时需要学生针对观点在文中寻找依据,很好地训练了学生口头表达的针对性。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别饿坏了那匹马》为例,文中父亲的育儿观念和青年的善意谎言形成了情节上的矛盾点。于是学习课文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青年该不该用善意的谎言免费给女孩提供看书的机会?学生纷纷针对不同的观点展开辩论,并且在文中寻找佐证观点的细节,在表达中围绕自己的观点展开阐述,很好地训练了口语表达的针对性。

三、依托文本的情境,提升口语表达的条理性

小学教材中,说明性的课文无疑是训练口头表达条理性的绝好文本,因为其鲜明的结构特点本身就是非常具有条理性的内容。除说明性的课文以外,大部分以叙事性的文本为主,在这些文本中都包含着不同的故事情境,使学生产生角色意识,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尤其是一些历史故事,其主人公充满智慧,这些精妙的语言往往条理清晰,蕴含着很强的逻辑性。我们可以依托这些语言情境,来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条理性。

1.在解说中,学习有顺序地表达

解说是促使学生将课文语言内化为个人语言的有效训练方法。学完寓言故事,让学生沉入故事情境,与人物对话;学完成语故事,让学生依据故事情境,解析人物言行的用意所在;学其他历史故事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故事,对理性又困难的重点内容进行语言转换,既达到促进理解的目的,又训练有序地表达。

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为例,我们可以依托文本,创设一个表达的情境:如果你就是当时在诸葛亮身边的一个小士兵,当你经历整个草船借箭的过程,你会怎样向身边的人介绍这件事?如何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讲述整个事件,融入整个事件当中你对诸葛亮一些做法的感受?学生在准备解说时,肯定要在心中想好讲解的顺序,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在口头表达中内化书本的语言,又让学生在酝酿和解说的过程中训练了有顺序表达的能力。

2.在推理中,学习表达的逻辑性

推理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思维方式,推理的过程也是训练表达的逻辑性的过程。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值得细细去推理的精妙语言。以《晏子使楚》一文的教学为例,晏子与楚王的三次交锋充分显示了他的外交才能和语言功力。教师可以借助这三次语言,帮助学生学习推理,训练口头表达的逻辑性。

第一次交锋:

师:晏子说了这番话,为什么楚王就吩咐手下把城门打开了?

生:如果不开城门,楚国就是狗国。

师:为什么钻了狗洞就是狗国呢?其实晏子说这番话时用了一种方法叫推理,(板书:推理)言下之意是开狗洞的是狗国,开城门的是国家。楚国开的是什么?

生:楚国开的是狗洞。

师: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楚国是一个狗国。

师:晏子就是这么一步一步推理出这个结论的。楚王如果承认楚国是狗国,那么――

生:楚王就是狗王。

第二次交锋:

师:楚王侮辱齐国没有人,晏子说了怎样的一番话让楚王只好陪着笑?

师:按刚才的方法,也分三步把晏子的意思说出来。

生:第一步:上等人访问上等国家,下等人访问下等国家。

第二步:晏子说自己是下等人。

第三步:楚国是下等国家。

第三次交锋。(同上)

在本课例中,教师就是依托故事中的情境,引导学生去推理晏子话语中的逻辑性,然后由扶到放,逐步让学生明白晏子语言的精妙之处。学生对晏子第二次、第三次语言的推理过程也是语言逻辑性的一次实践。有了这样的实践,相信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能学会用这样的逻辑方式来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尴尬境地。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