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广义的信息资源范文

广义的信息资源精选(九篇)

广义的信息资源

第1篇:广义的信息资源范文

摘要:广东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本着教育公平思想和平等原则,以个体、学校和社会作为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主体,进行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内涵和层次设计。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形成了“设施完善、网络畅通、资源丰富、应用高效”的基础教育信息化体系,其均衡化发展经验值得全国借鉴。

关键词:区域教育;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已经由最初的普及、建设阶段发展到深入发展和全面应用阶段。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时,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基础教育不均衡现象有所加剧。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广东省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经济大省,在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理念、制度以及实践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值得全国借鉴。

一、研究背景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立为教育公平发展的国家战略目标,要求“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因此,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研究表明,信息技术发展形成了新的“数字鸿沟”,不同人群获取信息的能力出现差异,并进一步导致贫富分化。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在许多方面比经济更严重。[4]相关教育统计数据表明,“十一五”期间,广东的基础教育差距在城乡、地区、阶层之间进一步拉大。21世纪以来,尤其在“十二五”期间,广东省高度重视义务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从宏观层面的政府配套措施、中观层面的信息化教育资源配置、微观层面的学校信息化教学与管理等多个维度进行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广东区域基础教育非均衡化发展的现状

“均衡”这一概念在自然科学领域内常常被用来描述事物或系统状态的基本量在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分布均等,如热力学系统内部的热力学平衡、热平衡、化学平衡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教育系统均衡主要指教育系统的各部分、各要素之间建立稳定、协调、有序的关系。《广东统计年鉴2011年》数据显示,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79.17%,是广东省西北两翼及山区生产总值总量的3.8倍,而东西两翼及山区仅占20.83%;人均生产总值差距更加明显,其中人均最多的珠三角地区是最少的东翼地区的3.55倍。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地区在教育发展上的差距愈加明显。《广东统计年鉴1990-2011年》数据显示,珠江三角洲与粤东、粤西以及山区在受教育机会均衡发展方面(包括学生入学率、城乡学生入学率差异、城乡男女入学率差异等)、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包括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学校校舍面积、图书资料仪器、教师合格率的测算等)以及教育均衡的结果方面(包括学生毕业率、辍学率、巩固率、教育普及率测度等)存在差异,而且有些指标如教育资源的投入、师资配备等差距在逐步加大。

(二)广东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与我国其他区域一样,广东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也呈现阶段性的特征。第一,机会均衡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以追求信息化教育机会均等为主要目标。广东提出了实施“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工程,实现信息化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第二,资源配置均衡阶段,以追求教育信息资源均衡配置为主要目标。广东提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粤教云”计划,建设一体化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从而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在全省的均衡配置。第三,人才培养均衡阶段,以追求人的培养和发展为主要目标。广东先后实施了教育信息化能力建设、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和以统筹、投入及督查为内容的教育信息化保障能力建设,从而保障信息时代的人才培养。第四,高水平均衡阶段,以追求教育现代化理想为主要目标。

二、广东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实践

广东省本着教育公平思想和平等原则,以个体、学校和社会作为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主体,进行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内涵和制度层次设计:一是宏观层面的制度设计,从教育供给与需求方面实现全省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二是中观层面的制度设计,力图实现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均衡配置;三是微观层面的制度设计,力图实现学校教育过程包括内部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配置的均衡、信息化教育结果的均衡以及信息化教育评价的均衡。广东省在制定本省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过程中始终紧扣国家发展命脉,依据国务院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政策展开。依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整体部署,广东首次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全省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战略规划,并将教育信息化设定为全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指标。首先,明确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到“十二五”规划结束,广东必须实现基础教育学校宽带全接入、多媒体教学班级全覆盖、基础教育网络学习广泛普及以及教育信息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等目标。到2015年,广东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全国领先的目标。其次,以规范学校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实现区域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

为实现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在条件建设层面的均衡化发展,广东先后出台《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实施意见(2004-2010年)》《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试行)》《关于加快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并加大资金投入、政策保障,规范学校信息化建设,全面实现教育网络“校校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通过多年的建设,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地区教育差距不断缩小,区域内部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差异也在不断缩小,全省粤东西北及珠三角地区朝着各具特色的“高位优质均衡”方向发展。再次,深入实施“广东省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广东省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是“十二五”期间广东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举措,旨在加快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深入广东乡村学校,将广东省内乃至全国基础教育名校、名师优质教育资源免费供农村中小学校师生使用。最后,实施“粤教云”计划。“粤教云”计划是广东为构建统一数据、彰显地域特色、实现全省数据互联互通的公共服务平台而推出的信息化试点示范性工程。通过多年的努力,广东省已基本建成一体化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相对完善的全省教育数据规范和标准。“粤教云”计划在全省基本建成10个教育信息化示范区、100所智慧校园和1000所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在探索以信息化带动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新机制、新模式和新途径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形成了广东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区域规模和品牌效应。

三、广东经验的启示

广东省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经济大省,其内部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导致了教育发展的非均衡性。多年来,广东省从宏观层面的政府配套措施、中观层面的信息化教育资源配置、微观层面的学校信息化教学与管理等多个维度进行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理念、制度以及实践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全国率先形成了“设施完善、网络畅通、资源丰富、应用高效”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值得全国借鉴。第一,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理念应本着教育公平思想和平等原则。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是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基本理念,对当下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具体来说,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各个维度进行内涵和层次的设计:一是通过微观层面学校信息化教学与管理,实现个体教育发展权利与机会的均等;二是通过中观层面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学校信息资源均衡配置;三是通过宏观层面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的制定,实现基础教育人才培养与需求的均衡。第二,以个体、学校和社会作为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主体,多维度构建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内涵和层次。个体、学校和社会的协调互动是实现我国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关键,广东多维度协调个体、学校和社会互动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在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必须调动个体、学校和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性,以完善基础教育信息化条件建设,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第三,通过多维度改革和实践,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实现高位优质均衡发展。制度设计和实践应该从宏观层面的政府配套措施、中观层面的信息化教育资源配置、微观层面的学校信息化教学与管理等多个维度进行改革,实现“设施完善、网络畅通、资源丰富、应用高效”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从而促使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实现高位优质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教基一〔2010〕1号)[A].2010-01-04.

[2]顾明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1-22.

[3]胡钦太.信息化视野中的教育均衡发展:关系、命题与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29-34.

[4]袁振国.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J].教育发展研究,2005(2B):7-13.

[5]田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4:4-5.

[6]林君芬.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策略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9(10):16-18.

第2篇:广义的信息资源范文

关键词:临夏回族自治州 资源条件 经济发展 制约

古往今来,虽然资源一直被很多的人谈论,但是究竟什么是资源和资源都包括哪些内容必须要弄清楚。然而对于资源的真正涵义却始终没有统一的定论。在全面资源理论的指导之下,我们可以归纳如下。所谓资源,简单地说,就是主体用以实现其特定目的的凭借。这其实也是全面资源论对于资源概念的理解,即广义的资源。广义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是由自然界提供的,具有自然属性;后者则具有社会属性(或人为属性)。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主要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自然风景资源等。由上述概念可见,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形成的,故具有自然的属性;社会资源(Social resources)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各种基础设施与物质装备资源以及科技、信息、管理等非物质资源。其中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将在后面单独列出来详细讨论,这里主要讨论交通资源、信息资源。

一、 资源条件限制

㈠自然资源的限制

1.土地资源的限制

就其本质而言,土地是一定时空内的气候、基础地质、土壤和动植物等自然要素与人类过去和现在改造自然的劳动成果有机结合的区域自然、经济综合体。临夏自治州内地形地貌复杂,丘陵沟壑纵横,气候干旱少雨,植被稀疏低矮,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严酷,人民生活困难,素有“陇中苦甲天下”之称,主要土壤类型为黄绵土,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地区。总面积8206 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 8 %。拥有回、汉、东乡、保安、撒拉、土、蒙古等21 个民族,作为一个有90%以上为农民的临夏自治州,耕地面积的减少严重威胁着临夏州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2. 矿产资源的限制 

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规定,“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和气态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源泉之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无论在资源经济时代,还是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矿产品都是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和矿产品的持续供给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

《中国有色金属报》中对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矿产资源有如下报道: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处西秦岭与祁连山多金属成矿带的延伸交汇部, 成矿的地质条件好,但是目前还存在着资源保证程度低、资金缺口大、人才技术严重短缺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因素。

3. 水资源的限制

水资源是指淡水资源,即地球表层由大气降水形成的,且可被人类利用的水、水域和水能资源。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S ES CD)给水资源下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即水资源应该指可利用或者可能被利用的水源。水资源是能够循环使用的特殊资源。水资源主要有3个方面: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和降水资源。虽然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河流纵横:有黄河、洮河、湟水及其支流大夏河、牛津河、广通河、三岔河、冶木河等30多条,黄河自西入境横贯北部,流长102 公里,平均最大流量1027立方米/秒;洮河流经州界东部边沿92公里,平均最大流量162立方米/秒;大夏河自西南流经临夏盆地58公里,平均最大流量34。3立方米/秒,还有其它河流和季节性山溪,年过境经流量332。5亿立方米。表面上州内的水资源较为丰富,但这些河流大都为过境水,自产水贫乏,且水资源集中在河川地带,大部分地区难以利用。

4.气候资源的限制

通常所指的气候资源主要是指光、热、水及其相互间适宜的组合。州内山谷多,平地少,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递降,呈倾斜盆地状态,平均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6.3℃,最高气温32.5℃,最低气温零下27.8℃,年平均降雨量 537毫米,蒸发量1198至1745毫米,日照时数2572。3小时,太阳总辐射量131.94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137天。州内的大部分土壤为黄绵土,它是在黄土母质上经过耕种熟化和强烈侵蚀利用下形成的,土体疏松易耕,抗蚀性能差,有机质一般不超过1%,全氮含量在0. 02—0. 09 %,全磷含量在0.13—0.15%之间,全钾含量较高,多在2.00—2.21%之间,PH值7. 8—8.3。可以看出临夏州海拔高,日照时间较长,土质较差,这些必然造就了,临夏州较差的气候资源。

二、社会资源的限制

㈠交通资源的限制

交通资源包括公路、铁路以及地理位置。自治州内有国道2条,长225公里,省道3条,长260 公里,年全社会客运量约600万人(次), 货运量约155万吨。自治州距兰州80多公里,距北京1300多公里,州内无一条部级一级公路穿过,也没有铁路穿过,其公路长度在甘肃省总公路长度中所占的比重仅为5%左右,而且这些公路的路况较差,遇到下大雨有时公路会中断,一个在自己的省内交通如此落后的地方,何谈走向全国,更谈不上走向世界。这种交通资源限制了其旅游业的发展,州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马家窑文化”、“半山文化”、“齐家文化”、 国宝“彩陶王”、 炳灵寺石窟、灿若明珠素有“高峡平湖”之称的西北内陆最大的水库刘家峡水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积石雄关、以“花儿会”和秀丽景色闻名的国家森林公园松鸣岩和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庄严肃穆而又秀丽壮观的各式清真寺)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㈡信息资源的限制

广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和它的生产者及信息技术的集合。也就是说,信息资源由三部分组成:(1)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各类有用信息;(2)为某种目的而生产有用信息的信息生产者;(3)加工、处理和传递有用信息的技术。狭义的信息资源则仅仅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有用信息。它包括科学技术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社会发展信息、市场信息、金融信息等多个方面。这里主要讨论广义的信息资源。

全州各县(市)及三甲集、达板等重点集镇电话实现程控化,临夏市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18000门, 各县(市)均已开通了无线寻呼、无线移动电话。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基本情况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取得了长足 的发展,全州实现了乡镇和行政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全州现有一个州级广播电视台,采编播设备已实现数字化,设有《临夏新闻》、《走南闯北临夏人》、《这方热土》、《新闻透视》等栏目,拥有县级调频广播转播台9座,乡镇级小调频广播站38个,村级小调频广播转播室86个,省属中波广播转播台1座。全州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75。93%。全州拥有大功率电视转播1座,县级电视转播台8座,乡(镇)电视转播站42个,村级电视转播室290个。已建成县级以上区域性有线电视台8个,全州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84。75%。广电光缆线网于2002年12月31日全线开通,实现了国家、省、州和县四级有线电视的联网,为广电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临夏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广义的信息资源中还包括为某种目的而生产有用信息的信息生产者和加工、处理和传递有用信息的技术,而这两个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内由于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的限制而不能有所保障的,这些情况说明临夏回族自治州信息资源还受到种种限制。

三、 对上述限制的对策

对于土地资源的限制,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于土地的开发利用采用集约型,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第二,应从宗教方面督促农民重视务农,伊斯兰教法的各种规定旨在号召人们依靠土地、开发荒地,去获得更多收益;第三,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依靠科技提高土地效益;第四,加大计划生育的力度。

对于矿产资源的限制,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对临夏回族自治州的矿产资源进行勘察,充分掌握该地的矿产资源情况;第二,要多方筹集资金,主要是依靠州自己多方面筹集资金。

对于水资源的限制,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多方筹集资金,主要是依靠州自己多方面筹集资金。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并且保护好水资源;第二,国家在使用该州水资源时,要考虑到民族自治地方应有的经济利益,给自治州一定比例的税率。

对于气候资源的限制,应做到因地制宜,利用科学技术保护土壤,科学种植一些适合本地区的农作物。

对于交通资源的限制,应做到多方筹集资金,主要是依靠州自己多方面筹集资金,来搞好道路建设,同时,国家、甘肃省应加大对自治州的道路投资。

对于信息资源的限制,应做到加大对信息渠道的投资,同时要培养和引进一些掌握生产、加工、处理和传递有用信息的技术的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第3篇:广义的信息资源范文

[关键词] 企业信息资源 网络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信息资源已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需,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条件,因此企业非常重视信息资源的利用。而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使文献逐步从手工过渡到计算机、网络时代,因此网络环境对企业信息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企业网络信息资源概述

企业信息资源是相对于企业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而言的一种非物质形态的社会财富。从狭义上讲, 企业信息资源就是企业收集、开发、加工、利用的文献资料和数据。从广义上讲, 企业信息资源是企业信息和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存储、处理、传递及利用相关的技术设施、资金和人才。一般而言, 企业信息资源采用的是广义的定义。企业信息资源包括管理、销售、生产、服务等方面内容, 除具有信息资源的有用性、可扩散性、增值性、能动性等特征外, 还具有自己的特点:(1)专业性。(2)及时性。(3)共享性。

网络信息资源是指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放在光磁等非印刷质的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信息资源。同传统文献信息相比, 网络信息资源有很多新的特点:(1)内容丰富而广泛;(2)随时、随地都可查询;(3)信息的及时性和动态性极强;(4)有声音、图像、文字的多媒体信息更容易使人获得切身感受;(5)在使用中可及时交流。

二、企业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

基于网络的发展,信息检索方式也有所改变,我们常用的企业网络信息可分为三大类:各类数据库、搜索引擎和专业网站。

从信息搜集的角度来看,数据库信息服务是企业通过因特网搜集网上信息的主要渠道,网上数据库的类型很多,只有了解并熟练掌握各类数据库的检索特性和功能,才能最终获取所需的信息。例如: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是建立在网络上的大型中文信息资源系统,分为商务信息子系统、科技信息子系统和数字化期刊子系统。企业可以从中获取到各种企业的产品、经营规模、效益、组织机构、产品销量等很详细的信息。

利用网上搜索引擎是非常大众化的方法,搜索引擎就象信息海洋中的导航员,帮助人们快速查找信息。搜索引擎实际上是个专用的www服务器,其功能可分为两类:目录式搜索(通过主题目录逐层浏览)和索引式搜索(在搜索框中输入检索词直接查找 )。

国内著名的搜索引擎:

搜狐(省略);雅虎(http: //cn.省略);新浪〔http: // sina. com. cn);网易(http: //省略);等

国外著名搜索引擎有:

Yahoo(hLLp://省略);A1tavista (hLLp://省略);

Excite(省略);Infoseek(省略);

在查找企业网络信息资源时,不仅要学会使用搜索引擎,还要掌握一些专业网站。例如:综合性企业信息网站中国企业信息网(http:∥省略)、中国公司网(http:∥省略);传统企业信息资源的网络形式中国黄页(http: ∥cn.省略);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网(http:∥chinese. alibaba. com)、21 世纪电子商务(http:∥省略)等等。

三、企业网络信息资利用的措施

首先要大力加强企业网络资源的建设,从上级领导部门做起,大力提供资金支持,建立与因特网连接的计算机网络, 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网,建立企业自己的网站, 开发与引进先进的数据库系统,在深度和广度上加大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应采用多种方式, 高效率地吸收有效信息,形成完整、有效的信息传输网络体系,以便更好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貌的综合信息, 使企业及时的获得竞争对手的信息以及外部信息和国际信息。

其次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引进,不断提高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可通过人员培训、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式,对他们进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及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和管理知识的培训,使他们懂得怎样提供数据查询、数据传递等服务,并具备对信息描述、分类等信息组织能力和信息挖掘、传播、控制、检索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成为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网络信息环境正在改变人们的交流方式、思维方式、行为及处理事务的方式,是一场信息革命,为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创造了良好的网络环境。加入WTO对我国企业来说既是新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进行企业信息资源建设, 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逐步提高企业集约化经营程度, 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 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只有培养出高品质的信息人才, 创建出更完善的信息环境, 才能合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对企业取得竞争优势会产生极大的作用。

参考资料:

[1]谷宝华:论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6)2

第4篇:广义的信息资源范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区域化 教育资源

一、信息技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

在近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已经不同程度地得到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实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教育发展的理想是抛开地域差异、城乡差别,学生都能实现整体进步,而这一理想只有依靠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的发展才能得以实现。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有效拓展教育的时空界限,为实现跨区域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保障。信息技术方便快捷,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而且成本较低,运用方便,是时展赋予我们的有力武器。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边远地区城乡之间基础教育资源共享,更好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相对落后地区通过信息技术,促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要扩大信息技术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拓宽教育教学改革渠道,促进有效信息和资源的利用,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改革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促进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实现课程教与学优化发展的目标。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为提高边远贫困地区教育教学水平提供保障,有效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为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开辟有效途径,使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受到先进教育和现代文明的熏陶,这是利用信息化优势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探索。

二、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教育均衡发展是时展的需要,尤其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需要实现区域教育层面的均衡发展,城乡之间都要统筹规划,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数学教学活动,实现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数学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然,实现均衡发展包括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对某一特定群体,要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即教好每个学生,提高整体教学水平,这是实现区域资源均衡发展的具体目标和现实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人人平等,作为全民义务接受教育的基础教育必须公平,而当前边远地区的农村、牧区由于条件限制,仍然存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象,短期内要提高学校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不太现实,只有运用信息技术,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优质教育,才能有效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从学生未来成长的角度考虑,新时代的人才需要充分享受新技术带来的方便,需要接受更丰富而广阔的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的应用效益对所有社会成员都应该均等,信息化应用的不均衡是区域教育资源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的差距拉大,学校与学校之间信息化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最终导致学生个体信息素养的差距,这是实施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当今竞争日趋剧烈的信息社会中,人人都有获得信息的平等机会,信息技术的优势是没有时空的限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另外,每个学生都能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信息技术自主地选择学习时间和空间,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与相应的学习内容,无需关心这些教育教学资源来自何方。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已将每个学生的发展和他所面临的接受教育问题,客观地置身于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有了充分享受和选择的机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发展,已经成为贯穿教育事业发展全过程的基本问题。

三、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在促进教育资源向优质化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切实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城镇优质学校资源优势,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课程内容和方法与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实施乡村等薄弱学校的信息化改造工程,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开展优质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的重组、整合工作,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不断推进教育事业发展。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大力支持农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农村学校图书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等多媒体设施建设。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效率和主动性。积极推进校园网和教育局域网建设,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区域资源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在把信息技术运用于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构建与教学内容相适宜的教学情境,丰富了传统意义上的呆板单调教学方法。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师把传授知识和提高学生的能力统一起来,使学科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一些基层教师存在认识误区,教学实践中存在盲目追求新媒体的现象,原本用低档次电教媒体就能完成的教学任务,却刻意使用高档媒体,其目的似乎不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所以特别要注意信息技术使用的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建议将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相结合,相促进,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有效应用应该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宜的教学情境,配以声音等动态画面,活跃课堂气氛。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创设最佳教学情境,增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四、结语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促进了传统数学教学方式的改变,能够促进区域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实现先进教学技术共享。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方法,通过信息技术整合各种教学方法,有效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使教学形式更灵活生动,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增强。信息技术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更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先进的区域教育资源得到共享,有效推进了边远地区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突破了区域的限制。

参考文献:

第5篇:广义的信息资源范文

[关键词]政府信息能力;执政能力;电子政务

一、政府信息能力的内涵

何谓信息能力?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IIA)主席PaulZurkowski首次提出信息能力这一概念。他认为“所有经过训练的在工作中善于运用信息资源的人称为具有信息能力的人,他们知道利用多种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信息解答的技术和技能。”美国图书馆协会于1989年在信息能力总统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一个人要具有信息能力,就必须具有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和查寻、评估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而那些真正具有信息能力的人是知道如何学习的。

国内学者大多认为,信息能力就是各社会主体在信息活动的各个阶段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的综合。也有人认为信息能力或信息素质就是人们获取、评价和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同时,徐仕敏还提出社会信息能力的概念。他认为,社会信息能力就是一定范围内所有个体和组织的信息能力的集合,社会信息能力的层次结构包括:个人信息能力、社会信息系统能力、政府信息能力;社会信息能力的要素结构包括:信息知识能力、信息编码能力、信息整合能力、信息再生能力。

那么,什么是政府信息能力?政府信息能力的内涵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政府信息能力是政府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政府职能的一种执政能力,是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政府信息能力的内涵有以下3个方面:(1)政府信息能力的本质是执政能力,在我国集中体现于党的执政能力。(2)政府信息能力是政府信息活动中开发、管理、加工、应用信息的能力的综合。(3)政府信息能力是政府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政府在政府管理过程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政府管理效率,改善政府决策水平,提高政府服务质量的能力的综合。

二、政府信息能力的构成模型

政府信息活动一般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政府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政府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递活动,我们称之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过程;政府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社会管理、经济调节等管理职能的活动,我们称之为政府信息应用过程;政府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活动,我们称之为政府信息服务过程;政府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自我革新的活动,我们称之为政府信息革新过程。可见,根据政府信息能力在政府信息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可以将政府信息能力划分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能力(GIMA)、政府信息应用能力(GIAA)、政府信息服务能力(GISA)、政府信息革新能力(GIRA)。用一个函数模型可表示为:政府信息能力GIA=F(GIMA,GIAA,GISA,GIRA)。这个函数模型表明:(1)政府信息能力是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能力(GIMA)、政府信息应用能力(GIAA)、政府信息服务能力(GISA)、政府信息革新能力(GIRA)4种能力的集成,是一种综合能力。(2)政府信资源管理能力(GIMA)是政府信息能力的基本内容,是实现其他3种能力的基础。(3)政府信息应用能力(GIAA)、政府信息服务能力(GISA)是政府信息能力的最终体现。(4)政府信息革新能力(GIRA)是政府信息能力不断得到改造和提升的保障。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能力。“信息资源管理是指组织为达到预期的目的,运用各种手段,对信息的生产、流通、分配、使用等全过程的信息设备、人员、资金等诸要素的综合管理。各个机构在实现其目标时,除了购置和利用一般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外,还必须计划、管理和控制信息资源,对职能不同但目标都是为了满足机构信息需求的活动进行协调和统合。概而言之,信息资源管理就是利用全部信息资源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可见,一般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对信息、信息设备、信息人员等的综合管理。政府信息资源是指一切产生于政府内部或虽然产生于政府外部但对政府各项业务活动有影响的信息的统称。这种定义把政府信息资源看成是政府数据或信息内容。一般来说,信息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内容本身;广义信息资源是指信息及相关要素的集合。本文提到的政府信息资源泛指广义的信息资源。可见,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能力主要是指对政府信息内容及信息相关要素实施有效管理和有效利用的能力。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政府信息需求分析能力。信息需求分析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出发点,是达到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目标的关键。信息需求分析的核心就是弄清楚处在不同管理层次的政府管理人员对信息的具体需求,以及社会、企业和公民等顾客对政府信息的需求。这样,就可保证最终提供给用户的信息和信息系统是他们所需要的。(2)政府信息内容管理能力。其主要是指对政府数据实施采集、加工、存储、检索、更新的综合能力。政府信息内容管理的核心是确保政府全部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实时性和可访问性。(3)政府信息资源共享能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是国家权力机关与政府之间、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政府与公民之间共同使用政府信息资源的一种机制。要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就必须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共同使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狭义的理解,即政府信息内容的共享;一种是广义的理解,即除信息内容外,包括网络基础设施、信息系统、信息人才在内的全面的共享。笔者认为,在实践中应推进广义的政府信息资源共享,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省政府信息化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水平是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4)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能力。其主要是指政府确保信息基础设施正常安全运行的能力。信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网络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其他相关设备和系统软件等。其中,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是其核心内容,信息安全防护重点是保护基础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

第6篇:广义的信息资源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教育;广义虚拟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 (2016) 03-0005-05

一、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类财富的增加,人们的需求已经从以生理需求为主发展为以心理需求为主。针对这一现象,林左鸣提出了新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广义虚拟经济,他将广义虚拟经济定义为同时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并且往往是以满足心理需求为主),以及只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1]。 “互联网+教育”是人们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对知识精神需求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这正符合广义虚拟经济的性质。虽然国内对“互联网+教育”的研究很多,但都主要集中在“互联网+教育”的相关理论、发展模式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很少有人在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对“互联网+教育”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是在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对互联网+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通过分析“互联网+教育”的特点得出“互联网+教育”符合广义虚拟经济的特征,为了能促进我国“互联网+教育”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快速发展,本文还对“互联网+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针对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二、 互联网+教育

(一) 互联网+

“互联网+”最初是由易观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于2012年11月提出的[2]。在2015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并表示“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3]。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并将其提升为国家战略[4]。可见“互联网+”是一个备受各界关注的新的理念。当前虽然学术界还没有给出“互联网+”统一的定义,但很多学者表示“互联网+”并不是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简单的结合起来,而是利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催化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起来,以提高传统行业的生产力和创新力,从而带动传统产业的发展。

(二)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就是将互联网与各种传统行业融合起来,创造出一个新的行业环境,促进传统行业的发展。互联网与传统的教育行业结合起来,并激发教育行业的发展潜能,就形成了“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教育资源的优化和集成作用,通过共享优秀的教育资源,使教育能够实现公平。此外“互联网+教育”仍以教育为本质,但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以学习者为中心”作为新的教育理念,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为目标,以期促进教育行业的发展[5]。

三、“互联网+教育”符合广义虚拟经济的特征

(一) 追求知识的精神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仅仅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而是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的满足。而现在互联网的门槛要求很低,只要是能识文断字且具有阅读能力的人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和信息。互联网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互联网+教育”具有大众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只要会使用互联网的人就可以加入“互联网+教育”的潮流,获取自己想学科目的相关资料。在广义虚拟经济下,人们会更多的追求心理需求的满足,而“互联网+教育”的大众性特点可以吸引更多的人通过互联网学习知识,使人们对知识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如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科学化种植,提高农产品产量、增加收入,使其心理满足感增加;大学生通过类似慕课、翻转课堂等教育网站可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使自己可以在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的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

(二) 知识的高效流通和转化

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学生只能在固定的场所、固定的时间通过简单的教学设备从教师那单向获取知识,而在课下由于场所、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学生很难与教师进行交流,从而不能及时得到老师的解疑答惑。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一方面学习者可通过互联网选择学习内容,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学习,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论坛、Email、在线提问等各种方式及时与教师、专家进行沟通交流,使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可见“互联网+教育”就是将知识、信息进行及时传输和交换,使学习者不受时空限制获取信息和知识。而广义虚拟经济正是以知识和信息的高效流通和转化为标志[6],可见“互联网+教育”与广义虚拟经济有着高度的相关性。

(三) “以人为本”的理念

“互联网+教育”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的传统教育方式,它主要是以学生课前学习、老师课上解疑为主要教育方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尊重学习者的学习意愿,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习者都能获得进步,这种教育理念符合广义虚拟经济所强调的“以人文本”的发展理念。另一方面,“互联网+教育”除了能提供各种学科的教育资源外,还能将传统教育资源以多媒体课件、精品课程、电子书等多种形式呈现于学习者面前。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互联网+教育”平台所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多元化的呈现方式可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突出了个性化教育[7],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也与广义虚拟经济的“以人为本”理念相一致[1]。

(四)追求公平的心理需求

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只能单向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常常会导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从而导致学生间存在“教育不公平”问题[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地的高校、图书馆、科研机构等优秀的信息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全球共享,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重点学校的优秀教育资源,科研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全球最新的科研成果,这样就可以消除信息鸿沟,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而在广义虚拟经济下,人们在心理上越来越重视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共享可以消除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所导致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使人们追求公平的心理得到满足。

四、当前我国“互联网+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在广义虚拟经济环境下,“互联网+教育”不仅降低了因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教育不公平现象,还可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培养方案,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因此各界要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但我国在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的过程中面临着以下挑战:

(一) 基础设备覆盖不全面

实现“互联网+教育”的前提是拥有先进的基础设施设备。当前许多高校虽然覆盖了局域网,教室里也安装了多媒体,但是老师们只是利用多媒体进行PPT放映,与学生之间缺乏教学互动。中小学学校害怕学生因沉迷网络而耽误学业,仅在老师的办公区域覆盖网络,导致学生不能通过互联网查找学习资料;另外很多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教室没有配置多媒体,老师仍然只利用黑板进行教学,这断绝了学生通过互联网享受公平教育的机会。

(二) 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授课

随着广义虚拟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对于物质上的满足,人们会更多地追求心理上的满足,虽然“互联网+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但由于当前很多学校教师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人们精神需求的满足感。例如,在很多地方,教师只是利用互联网下载课件,采用简单的PPT投影进行授课,很少有老师能够通过互联网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学习者对“互联网+教育” 了解程度低

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背景下,为了通过“互联网+教育”获取优秀的教育资源来实现教育公平,学习者首先要对“互联网+教育”足够的了解,但当前学习者学习的主要途径是书本自学与老师上课讲解这两种方式,也有学习者会上网查找资料,但很少有学习者会通过慕课、翻转课堂等在线教育网站进行学习。以山西省为例,据调查,仅有4.42%的人表示非常了解“互联网+教育”,有23.89%的人表示没有了解过“互联网+教育”,还很多人表示对类似慕课、翻转课堂等在线教育网站不是很熟悉。可见学习者对于“互联网+教育”的了解程度不够是阻碍 “互联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缺少对“互联网+教育”的监管部门

在广义虚拟经济下,学习者希望可以通过互联网以较低价格获取优秀的教育资源,来满足其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但“互联网+教育”现在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政府还没有设立相应的监管部门,这使得从事“互联网+教育”的企业在教育资源质量及课程收费价格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从而给学习者带来了一些困扰。这些困扰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很多加入“互联网+教育”潮流的公司们将关注点放在教育平台的搭建上,忽视了开发的教育资源的质量,导致教育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使学习者难以分辨出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加入“互联网+教育”潮流的企业们对课程资源的收费价格也有所不同,这有可能会出现学习者以高价格购买了低质量课程情况,降低了学习者的心理满足程度。

(五)信息糅杂,给学习者带来不便

“互联网+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将优秀的教育资源共享,但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会使互联网包含了海量的知识和信息。这些海量的知识和信息常常会伴随着信息糅杂,这会给学习者带来很多不便[8]。一方面,广义虚拟经济时代是一个讲究知识快速高效传输的时代,而教育资源选择过多,会使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高效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教学资源,给学生的查阅带来不便,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学生的心理满足感;另一方面,教育资源共享虽然会使学生的选择增多,但同时也会使互联网上出现教育资源重复的现象,这会使学习者在查找资料时出现信息反复阅读的情况,降低了学习者查找的效率,降低了学习者的心理满足感。最后,网络信息混杂,会使学习者在查阅信息时难以辨别真伪,从而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五、广义虚拟经济中发展“互联网+教育”的对策

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教育”不仅可以满足人们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还可以满足人们追求公平的心理需求。虽然当前我国在发展“互联网+教育”过程中面临着挑战,但可以通过政府、企业、教师共同努力来促进“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本文主要从政府、企业、教师三个层面提出了发展“互联网+教育”的对策。

(一)政府层面

1.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不完善的基础设施会剥夺一部分学习者享受优秀教育资源的机会,会阻碍一部分学习者加入“互联网+教育”潮流,所以说基础设施不完善是阻碍“互联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政府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加快一些偏远地区的信息化建设,使偏远地区的学习者能够享受到“互联网+教育”所提供的优秀教育资源,从而改变因地区发展不平衡而造成的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发生,使更多的学习者的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2. 建立专门的互联网+教育管理机构

当前,政府缺少对“互联网+教育”的监管部门,这导致“互联网+教育”的市场秩序紊乱,出现教育资源质量良莠不齐、乱收费等现象,为了减少这些现象的发生,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的“互联网+教育”管理机构,对“互联网+教育”行业进行监管。政府教育部门应对以下几个方面实行监管:

(1) 设立教育资源质量评价标准

由于政府没有设立关于教育资源质量的评价标准,当前互联网上教育资源的质量良莠不齐,还有许多教育资源重复出现的情况,在广义虚拟经济下,这会给学习者带来一些困扰,从而会降低学习者的心理满足感。所以政府应该设立教育资源质量评价标准,只有通过评价标准的教育资源才能上传到在线教育的网站上供学习者查阅。另外政府在进行教育资源质量评价过程中还要进行重复率评价,当被评价的教育资源和已有的教育资源重复时,系统应自动拒绝该教育资源的上传,以降低教育资源的重复率。

(2) 建立课程价格规范标准

现有的各个在线教育网站对教育资源的收费标准不同,导致“互联网+教育”行业出现价格形成机制混乱的现象。在广义虚拟经济下,混乱的“互联网+教育”的环境会降低人们的心理满足感,因此政府要规范网络课程的价格,使学生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3) 要求“互联网+教育”教师要持证上岗

目前有很多“互联网+教育”教师没有持证上岗,经常会出现兼职大学生充当老师上课现象发生,这样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还会影响“互联网+教育”行业环境,所以政府应该要对在线教育网站的教师进行监督,对那些雇佣无证教师的企业警告或罚款,以降低无证上岗教师给学习者带来的影响。

(二) 企业层面

1. 加大“互联网+教育”的宣传力度

“互联网+教育”在广义虚拟经济下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优秀的教育资源,满足学习者的心理需求,但目前很多学习者对“互联网+教育”还不是很熟悉,这不仅会阻碍“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还会使一些学习者追求教育公平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为了使学习者更加地了解“互联网+教育”的相关内容,从事“互联网+教育”的企业们在完善网络教程的基础上要加大“互联网+教育”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学习者加入到“互联网+教育”的潮流中。例如企业可以进入高校进行“互联网+教育”知识的宣传,同时为学习者提供体验服务,让学习者亲身感受“互联网+教育”的优点。

2. 完善网络教程

从事“互联网+教育”的企业在加大自身宣传力度的同时,也要注重完善其网络教程,保证其提供的教育资源的质量。因为良好的用户体验是企业成功的前提,只有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可以提高学习者的满意度,才会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进而才能促进“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要完善网络教程,企业不仅要保证教育资源的质量,还要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可以设立一些“教师成长系列计划”,定期举办教师培训班,以完善教师的专业技能。在广义虚拟经济下,教师培训计划还可以满足教师在精神层面、社会地位感等方面的需求,这样可以在促进“互联网+教育”过程中,既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也满足了教师自我实现方面的精神需求。

(三)教师层面

1. 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

在广义虚拟经济中,为了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教师要能够通过互联网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学习者的弱点,并针对其弱点设计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这些职业素质主要包括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采用多种模式或混合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模式和设计的创新等方面,通过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教师可以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2. 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查询和检索知识

由于互联网上拥有海量的教育信息和知识,这会降低学习者的查询信息的效率。广义虚拟经济是以信息和知识高速传输为特点的,信息的高速查询可以满足学习者的心理需求。为了能使学生能通过互联网快速查询自己所需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应该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网络查询、检索信息。

参考文献:

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王乔峰,曹效英,路璐.“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情况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5:9-11.

解继丽.“互联网+”引领教育改革新趋势[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02:85-88+108.

中国新闻网:《:制定“互联网+”计划 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2015年3月05日,http:///gn/2015/03-05/7103116.shtml.

杨莉萍.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15,09:232-235.

薛晔,牛冲槐,赵欣,宋磊.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才聚集的定义及内涵[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2,(3):78-82.

第7篇:广义的信息资源范文

关键词: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课程资源;人文发展观

一、新课改的发展呼唤资源建设的变革

(一)课程资源的广义观

新课程强调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在课改实验区,广大教师最迫切的呼声也是课程资源的短缺。对比传统教育中以教材为中心的狭义课程资源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1]中课程资源开发的范畴明显是界定于广义的课程资源观,即把课程资源的内涵延伸到社会、学校、家庭和生活环境以及教师、家长、学生和学科研究专家等而形成大课程资源观,强调学校和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主要开发力量,学习者则是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因此应摆脱教材是唯一课程资源的观点,形成广义的课程资源观。[2]

(二)网络教育资源的发展

作为信息化课程资源的主要形式,网络教育资源的理念也随着新课改下课程资源观的广义定位需要而有所发展。通常提到的网络教育资源多指狭义的概念,即数字化的教育信息资源,然而从系统的观点来看,网络作为一种特定的学习环境,不少学者认为广义的网络教育资源观应包括教育人力资源、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环境资源三个重要的组成因素,[3][4]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体系则是由这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组成的动态平衡体系。教育人力资源是指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应用过程中各种人员的集合,如资源的开发者、建设者、管理者和应用者,其来源主要是教师(学科专家)、学生、社会人士(家长、学科爱好者、社区会员等)。教育信息资源是指以数字化形式在网络特别是互联网上传送的具有一定教育价值的各类信息。教育环境资源是提供资源建设和应用过程所需的硬件设施和各类软件工具及应用平台。如面向资源管理者的资源管理系统,面向教学者的网络教学支撑平台,面向学习者的研究性学习平台等,这些无不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提供有力的环境保障。这三者当中,教育人力资源是实践的主要施行者和开发应用的主体,人力资源开发和资源价值的最大化是建设的主要目标,教育信息资源是核心内容,是资源开发建设的主要对象,教育环境资源则体现为软硬件相结合,作为资源建设与应用的保障条件和实践基础。这三个要素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实践过程中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平衡过程,通过环境资源的构建和网络空间的资源共享,结合人力资源开发,建设优质的教育信息资源,在资源应用中实现学习者所获取的信息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从而最终达到人员素质的提升。因此,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应充分考虑这三个要素的综合作用,特别是地区教育信息化,区域性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的各种实际问题都由这三个要素交互不足或某一因素的作用考虑欠缺所造成,例如资源应用效果低下可能涉及人力资源的观念问题,也可能是信息资源的有效性问题或者欠缺资源应用支持环境等问题所造成的,限于篇幅恕不赘述。

课程改革强调从广义角度即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相结合进行开发和利用,并在开发过程中重视人力资源的内生性价值的体现。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之一,面向新课改的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也应扩展到充分考虑教育人力资源、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环境资源三者相结合的广义概念。从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的组成来说,与课程资源的组成内容相对应的是,教育信息资源属于素材性课程资源,教育环境资源属于非生命载体形式的条件性课程资源,而教育人力资源则属于生命载体形式的条件性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与网络教育资源之间的包含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1 课程资源与网络教育资源的关系

二、支持新课改的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新理念与新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然而近年来教育信息化中重点建设的教学资源库却普遍存在重复建设、应用效率低下、资源陈旧、应用面不广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缺乏科学、完善的教育理论做指导,欠缺站在人文主义高度上的建设理念,使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没有系统总体的合理规划,因而没有准确定位和把握应用者适应时展的需求。那么如何把握应用者的实际需求呢?这反映在网络教育资源的核心特征即资源的教育价值上面。笔者认为,从课程改革的观点来说,资源的教育价值最大化的体现在于有效地促进作为主体的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并充分发挥学习者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让学习者在资源应用的过程中积极深入地思考和分析,选择和挖掘适合自己的知识资源进行实践和创新,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并最终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支持新课改的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新理念──“人文发展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作为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来源,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应脱离为建资源而做资源的狭隘建设观,从广义的网络教育资源观出发,建构以学习者为中心并与教育人力资源、教育环境资源、教育信息资源三者交互结合的“人文发展观”。此“人文发展观”认为: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体系是一个基于广义网络教育资源观的包含教育人力资源、教育信息资源、教育环境资源三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环境。资源建设的过程是知识价值在主体间的传递与转化过程,是体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过程,是人的知识价值的发现过程。该过程兼顾面向人力资源开发(个体知识价值的传递与转化、区域人文关怀与资源共享文化的创设)、信息资源建设(优质信息资源的良性互动)及环境资源支持(技术开发与应用环境支持)这三个崭新的教育资源建设内涵,在基于新课程改革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围绕学习者的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环境资源配套、信息资源建设三者交互所形成的广义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体系来开发新课程资源,期待学习者在资源实践应用的过程中能具备面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终身学习能力,努力为社会培育具备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通过构建这样一个有机的区域生态整体来促进资源的循环流通,体现知识价值的螺旋上升,在信息资源的实践应用中凸显学习者的发展潜能,同时学习者通过与这三者之间的交互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思想情感与发展价值观,并在实践过程中能动地创造出更大价值的教育资源,从而实现符合新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的网络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学习者与三要素之间的交互过程如图2所示。(1)学习者与人力资源的交互方式主要体现为学习群体的人文关怀和资源共享激励机制的创设,资源型学习中的师生交互等;(2)学习者与信息资源的交互方式主要是学习者开展基于资源的学习实践,如研究性学习、个别化学习、自主学习等;(3)学习者与环境资源的交互方式体现为学习者开展资源实践,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以及技术支持(如规范化的教育资源建设标准、资源库产品间的互操作、多样化的学习工具等)。

图2 支持新课改的区域性网络

教育资源实践的“人文发展观”

(二)“人文发展观”指导下的资源建设新模式──“五维发展循环”模式

依据我们的实践经验,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实践一般分为“资源开发、资源整理、资源共享、资源应用、资源更新”五个维度,它们通常是由不同的参与者从事实践,并随建设规模的大小和应用程度的深浅组合成不同的建设阶段,诸如大规模的资源整合阶段(资源开发、资源整理)、个别化资源的优化重组阶段(资源整理、资源共享)、优质资源的共享和创新阶段(资源共享、资源应用、资源更新)等。而就建设应用过程来说,“资源开发──资源整理──资源共享──资源应用──资源更新”的线性组合过程是较为全面的资源建设流程,它代表了人们从事资源实践的完整周期,我们将在此完整建设流程的基础上提出支持新课改的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新模式。

1.“五维发展循环”模式的内容

根据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人文发展观”,应用知识管理及动机理论,我们提出资源建设的“五维发展循环”模式,如图3所示。

图3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资源建设“五维发展循环”模式

该模式的主要内容如下:

(1) 资源建设流程是资源在不同知识主体间传递和转化的动态循环过程,该流程就学习者认知发展而言是由资源开发、资源整理、资源共享、资源应用、资源更新五个过程共同线性组合而成,这些过程实际上就是网络教育资源实践的五个维度。

(2) 根据知识管理理论,这五个维度正好体现为学习者知识管理活动的不同阶段,五个维度的循环发展正好反映了学习者内在知识价值的螺旋式上升发展,从而体现其能够在资源实践过程中得到认知发展。

(3) 学习者具体参与到资源建设流程的全部五个组合过程,体现其为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实践的主体和资源型学习过程的主人,而教师是资源实践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情感因素的正向激励者。

(4) 在资源实践的每一个维度,都要通过广义网络教育资源三要素合理的相互作用,即人力资源开发、环境资源配套、信息资源实践这三者相结合,为学习者参与网络教育资源实践的具体过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5) 新课程改革强调资源型的综合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广泛开展为本模式中资源更新过程的知识创新和资源的滚动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6)内外因素相结合的动机影响是推动学习者持续参与资源实践各个组合过程,实现动态循环的主要动力,而学习者自身价值内生性的充分发掘,创造比自身原有资源更大价值的教育资源,是资源更新过程中实现资源滚动发展的关键所在。

转贴于 2.“五维发展循环”模式的知识传递与转化过程及其本质

表1运用知识管理理论分析该模式中学习者信息资源实践的知识传递与转化过程。

表1中所述的知识转化过程,表面上是信息资源在不同的学习主体间的流转(即形成了资源流),但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说其实质上是依附于不同主体的知识价值的传递转化的动态过程,这种动态过程我们称之为“知识流” (Knowledge Flow)。 “所谓流是一个形象的动态概念,指一个实体或抽象事物的不停顿的运动状态。”[5]在“五维发展循环”模式中学习者参与了动态流程的各个阶段,这种动态过程是由具有知识价值的资源在经历了不同主体的知识外化、中介、共享、内化、创新等多种处理过程后最终转化为学习者的内在知识,从而形成了“知识流”。

表1 “五维发展循环”模式中学习者的知识发展过程

资源建设流程

知识管理内涵

学习者的实践角色

信息资源实践

资源开发

知识外化

建设者

学习者个人资源建设(个人知识积累、个人学科专题网站建设等)

个人内在的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过程,并进行结构化的信息管理

资源整理

知识中介

管理者

资源按标准优化改造、审核入库、管理等过程

对外在显性化的信息按资源标准审核和重组并进行属性编码入库的过程

资源共享

知识共享

交流者

资源、浏览、推荐、评价、社区交流的过程

对结构化的显性知识资源进行、浏览、评价及知识导航的过程

资源应用

知识内化

应用者

资源型学习(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合作学习)

显性知识的获取、分析、加工、处理最终形成内在隐性知识的过程

资源更新

知识创新

创新者

(学习者)

对原有的信息资源进行知识挖掘、优化改造或资源创新的实践,实现资源的深层应用和知识创新

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发现知识的内在价值);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

“知识流”作为一种动态的过程,需要作为知识主体的学习者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知识主体在实践不同维度的动机因素起到促使知识传递和转化乃至创新的主要驱动作用。学习者在参与前述不同维度的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实践时,若其应用模式不同,则其参与实践的动机因素也有所不同。例如资源开发过程中主要采用行政部门自上而下整合资源的方式,则对于参与资源整合的单位和个人来说,其动机因素也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一种是内在的认知内驱力的作用,即实践主体希望在参与过程中开展项目研究提升自我,这种因素占大多数,另一种是外在附属内驱力的作用,作为服从上级部门安排的被动的任务式整合,这些内外的动机因素往往会联合发挥作用。其实无论何种动机因素,我们在资源实践的“五个维度”设计广义网络教育资源的三要素对学习者的相互支持作用时,应主要考虑有利于正面激励并发挥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动机作用,以求最大限度地鼓励更多的学习者自发地参与到资源实践过程中来,从而让学习者自身建设实践转化为其自觉的行动,使知识资源的应用者、实践者自觉成为资源建设的开发者,在实践中产生资源、创造资源,让“知识流”形成持续不断的循环,最终实现了本模式的目标和本质──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一般的网络教育资源实践,通常此“知识流”是单向线性的,即一般到知识共享阶段或知识应用阶段就结束了,无法实现资源的创新发展。而本模式的突破之处在于实现资源建设流程的发展循环(即“知识流”循环),其中资源更新(即知识创新过程)是实现整个“知识流”循环的关键,也是促进资源增长的重要环节。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课程资源的大力开发,基于资源应用基础上的知识创新已成为可能,即面向师生的基于资源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发现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等资源型学习模式的广泛开展能够充分发挥学习者主动探究并进行知识创新的积极性,将产生大量如主题知识、课程整合资源、学生电子作品集等知识创新型的学习资源,为资源的增长创造了客观条件。另一方面本模式中各个实践过程所形成资源的丰富性和有效性、共享文化氛围的形成、人文关怀下虚拟时空里学习者地位的提升、资源应用和开发工具的易用性、学习者自身的认知发展的需要及知识创新的激励与评奖机制等都可以促进学习者在资源更新阶段价值内生性的充分发挥、激发优化改造和创新资源的主观欲望,并进一步转化为具体的知识创新的实践,最终实现资源的增量滚动发展。与一般的教育资源建设模式相比较,本模式更能体现对新课改的有力支持。(如表2)

表2 两种不同的资源建设模式比较

资源建设模式

一般的教育资源建设模式

“五维发展循环”模式

网络教育资源的定义

狭义观(即只重视教育信息资源)

广义观(重视教育信息资源、教育人力资源、教育环境资源的相互作用)

资源建设观

为资源而建设的简单信息资源观

人文发展观(学习者认知发展与网络教育资源实践相结合)

资源建设主体

教师

学习者(包括教师的角色转变、学科资源网站会员等)

资源型环境

工具型环境(重视技术支持,忽视人员交互)

学习型环境(重视资源的应用实践和学习过程的交互作用)

资源内容

内容教材化(以教为主)

内容多样化(学教并重)

续表

资源建设模式

一般的教育资源建设模式

“五维发展循环”模式

资源流

信息流

知识流

资源管理模式

信息管理(显性知识管理)

隐性/显性知识管理并重

资源实践

重开发轻应用

实践的“五个维度”共同发展

资源应用目的

辅助教师教学

促进学习者认知发展

资源的传播方式

单向展示

多向交流

资源型的教学结构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

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

资源服务

单一服务(信息检索、获取等)

多种服务综合(资源共享、资源应用、知识创新等)

资源建设流程

单向线性过程

“五维发展循环”过程

3.实践案例

作为部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广东省佛山市同样面对与课改教材相应的信息化课程资源严重匮乏的问题。一方面是随着课程资源观广义定位的发展,原有的教育信息资源无法满足新课改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新课改下基于资源的新型学习方式(如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协作学习等)的变革,又能让更多的学习者在资源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参与到资源收集、整理和创新的过程中,实现资源的二次或多次开发。综合以上情况,我们采用广义课程资源观指导下网络教育资源的教育人力资源、教育信息资源、教育环境资源三要素同步配套相结合的方法,确立了以学习者(即资源应用者)为中心的“人文发展观”,应用符合新课改理念的“五维发展循环模式”开展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实践,通过基于知识管理的资源应用环境设计,成功地将资源建设过程与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和知识应用与创新结合起来,实现有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用和共享,成功地支持区域性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该模式的人力资源开发与信息资源实践前面已详述,下面主要就佛山地区级的网络教育资源的应用环境设计谈一下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支持。

(1)基于知识管理的资源应用环境设计。

佛山市在资源型环境设计上主要针对课程改革下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变革的特点而设计,采用基于知识管理理论指导下的“资源管理与教学应用”的一体化方案,通过学科群资源网站这一网络平台将课程改革实验中学习者的学习实践与资源建设和应用结合起来,使其知识发展与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相联系,最终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前端学科网站会员的发展、交互式模块的设计及多种激励机制能促进网上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动态网站的生成和维护,“站点化”和“页面化”管理则凸显管理的个性化,有效吸引学习者(应用者)主动参与资源管理;通过与资源库的实时交互,实行分布式资源建设,集中式资源管理的开发模式;互动式信息和交流、有效资源导航和评价可促进资源广泛共享;模板化在线教学设计、网页课件生成器等支持基于资源的电子备课等教学应用;高效的资源搜索模块、自反馈式交互试题、动态文稿演示等支持基于资源的学习等。以上设计方式无不应用知识管理理论,通过“知识流”在学科网站会员间的有效循环为知识创新创造条件,从而实现资源的增量发展,并且在课改实验过程中不断积累和产生适合新课程所需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如图4所示。

图4 基于知识管理的佛山市学科群教育资源网及其应用平台环境设计

(2)实践成效。从2002年到2004年,佛山地区在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特色教育专题网站展评”活动中“面向新课改的佛山市学科群教育资源网站”整体项目以其完整性、规模化、丰富性两次荣获最高奖“全国优秀特色教育网站”奖,得到了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及中央电教馆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目前该学科群资源网站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科会员达十八万人,运行三年以来超过六百万的点击量,本地经过质量优化的总容量超过600GB的海量学科资源库。现已完成“支持新课改的学科群教育资源网及其应用平台的研究与开发”项目,项目科技成果荣获佛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教育科研吴汉良二等奖,并入选国家科技部2004年度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据2002—2004年的统计,佛山市共接待来自国内外的教育信息化考察团近200个,其信息化应用成果与实践探索经验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都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结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相应的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也要作出多方面的调整、如上述技术支持的资源型环境的调整、信息资源内容的及时更新、人力资源开发构成的变化等。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五维发展循环”模式能在系统方法上为面向新课改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已在部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于此观点的应用,新课改课程资源观的发展变化只需要对广义网络教育资源的三要素做相应调整并应用到资源实践的“五个维度”即可,因此有利于推动新课改下区域性网络教育资源的循序渐进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2001.

[2]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24.

[3]李文光,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9—22.

第8篇:广义的信息资源范文

关键词 数字档案馆 信息资源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0.7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在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研究的方向上,具有以下特点:

对数字档案馆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关于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资源建设、资源管理、资源服务、资源共享、信息鉴定、知识产权等,但是对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的质量管理却鲜有涉及。

一、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

(一)数字档案馆资源建设概念。

张志云认为: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意义上的数字档案馆是指纳入数字档案馆建设范畴的一切信息资源,包括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资源、其他相关信息网络上的档案资源以及与数字档案馆相关的人员信息、技术信息、信息系统等;狭义意义上的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仅指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资源及与之相关的其他信息网络上的档案信息资源等。从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大部分学者采用广义的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概念。

(二)数字档案馆实体资源建设。

一般认为,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的来源主要包括馆藏传统档案的数字化、电子文件的归档和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三个方面,张立新,刘雁则提出:还应包括专业的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库产品。

(三)数字档案馆智能信息系统建设。

张志云主张采取超媒体数据库方式进行数字档案馆信息组织,且认为信息组织的内容包括信息资源的描述、信息资源的序化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康粟丰、何嘉荪则认为:对集中式和分布式存储的具有多样性、异构性的电子文件进行集成管理并且确保其长期有效;数字档案馆还应具备强有力的、能够建设专题档案信息资源库和进行管理的编研工具;对电子文件保管处置的业务流程进行智能化处理;实现对分布式、异构信息资源的跨库检索;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信息服务。总之,数字档案馆应是具备“收集、管理、存储、利用”等功能的数字档案智能信息系统,实现档案管理各业务环节的自动化、网络化。

二、档案质量管理的定义、特点及内容

国内学术界对质量管理在档案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档案方面,对于档案质量管理的定义和特点、档案质量管理的内容等方面论述较为丰富。

(一)档案质量管理的定义及特点。

档案质量管理,是全体档案人员参加的,以科学方法为手段,充分发挥科学管理和专业技术的作用,建立一套贯穿于档案形成全过程的质量保障体系,从而保证高质量的档案管理。

档案质量管理的特点已取得一定共识,一般认为包括全体人员参加、全过程控制和科学的手段三个方面。

(二)档案质量管理的内容。

档案质量管理应包括档案质量策划、档案质量控制和档案质量改进;同时应包括提前介入机制、事中控制机制和竣工档案的编制与验收。

三、数字档案管理的现状

从这些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尽管对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质量管理的研究已经有一些零散的研究成果,但从总体上来看,目前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质量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具体表现在:

(一)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重视了量的积累,忽视了信息质量建设。

数字档案馆的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信息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它将通过数据整合、加工、信息服务项目创新等最终为用户提供服务,故需要提高数字档案馆的信息质量,加强质量控制的手段和方法,使合适的信息在合适的时候以合适的方式传递给合适的用户,从而最终实现信息价值。否则,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只能是一堆信息垃圾。

(二)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质量控制环节薄弱,缺乏有效信息资源质量管理机制。

尽管我国数字档案馆信息生产已具备了一些严格的采集、标引、录入管理规范,但尚没有信息质量管理机制,缺乏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规范、质量控制和信息服务体系。另外,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标准化和数字化的处理和相应的传播手段,造成信息资源的准确性、可靠性差,使大量的信息资源无法被用户便捷获取,从而影响了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法规制度建设滞后,缺乏信息资源质量管理的执行依据。

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在数据生产过程中确实信息质量指导的政策法规,数据产出的形式及容差别很大,导致信息资源质量良莠不齐,许多重要信息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处理、整合,造成数据资源共享难、集成难。因此,有必要对数据公开与保密、采集、与储存、共享交换、信息质量监督等方面制定相关管理法规和制度,缺乏这些操作层面的规则容易使信息资源建设无法可依,缺乏信息质量控制的执行依据,影响信息质量监督实施效力。

参考文献:

[1]温献英.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国家控制力研究.湘潭大学硕士论文.2011

[2]陈姝.数字档案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北京档案.2002(5)

[3]张志云.论数字档案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兰台世界2007(3)

[4]潘连根.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兰台世界.2006(1)

[5]吕元智.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管理研究.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4

[6]唐艳芳,温献英. 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研究综述.档案学通讯.2011(3)

第9篇:广义的信息资源范文

关键词: 电子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应用

中图分类号: G25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222-01

一、电子信息资源的采购

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采购计划中,电子信息资源采购比例逐年不断上升,这已是当今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一个趋势和特征。电子信息资源采购必须目标明确,遵照科学的管理方式来进行,以免造成财力、人力的浪费。

1. 制定电子信息资源的采购标准。电子资源采选标准关系到电子资源的质量和功能。很多学校由于没有统一的电子资源馆藏建设标准,在采购过程中片面追求价格低、数量大,忽略电子资源在内容上的正确性、权威性、更新频率等。这往往造成采购回来的电子资源质量不高,内容不新。电子资源的采购要具有以下几个标准:第一准确性,对于自然科学法律条文等而言,信息的准确性是最重要的,虚假的信息会误导使用者,给读者造成一定的损失。第二权威性,社会科学、新闻报道、统计资料、政府公告等方面的信息,权威性是最重要的。第三时效性,电子资源时效性是其显著特点,采购时应注重其这一特点。

2. 电子资源馆藏建设中的需求平衡。电子资源馆藏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注重学科间的平衡、信息形式的平衡、指导型与研究型的平衡及教师与学生的平衡等等。当然,这是一种动态平衡,需要通过不断地调整,使各类电子信息资源保持一个科学、合理的馆藏结构,并在不断地调整中协同发展。读者需求一直是传统馆藏建设的一个重要依据。同样,电子资源建设也应如此。即在电子信息资源的馆藏建设中,必须根据本校的学科特点,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选择那些确实为本校师生教学、科研所需的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馆藏建设,切不可盲目地求新求全。在选购某一种电子资源之前,最好先进行试用,在试用的同时,到用户中间去调查使用的情况和效果。如有可能,最好采取书面调查的方式,为电子资源的采购提供凭证。

3. 电子资源建设必须以推进教学科研为原则。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校师生,服务目的是推进本校教学科研的发展。和文献资源建设一样,电子资源的建设过程中,也必须考虑到所采购的电子资源的学术水平和权威性,不要一味贪多,造成资源采购的重复、利用率低下,甚至所购资源学术水平低于本校教学科研水平。

二、电子信息资源的推广及应用

1. 搞好网络宣传工作。高校是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集中地,首先就应该做好网络宣传工作。建立结构完善、功能强大的信息服务平台,对增强读者信息观念,培养网络信息意识,及时了解网络信息资源动态是非常重要的。

2. 利用专业人员,做好服务工作。要充分发挥图书馆专业人员的优势,对一部分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采取定题定人服务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网上服务领域,充分发挥资源共享优势,解决实际问题。

3. 电子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具体应用。图书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主要有两个大范畴、两个阶段。一是以光盘、磁盘、磁带等脱机载体出版的有形电子资源,即通常意义上的电子图书馆阶段;二是在网络上出版的网上电子资源,即通常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阶段。数据库光盘和多媒体光盘曾经是图书馆电子文献的主要组成部分,但随着Internet的日益普及和飞速发展,网上资源的优势日趋显著。与光盘相比,网上资源不需要光盘塔等设备的投入和人员的日常操作维护,内容更新周期更快。因此,网络建设与网上资源开发是图书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一个趋势,光盘则沦落为数据备份的辅助工具。在形式上,电子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可分为: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电子报纸、动态性信息、软件等。从信息传播和文献交流的角度来看,图书馆进行电子信息技术化必定要支持与图书馆中介性相关的许多基本活动,从而为读者提供一种现代化的信息通道,这个通道比以前的信息交流渠道更为迅速、有效而且费用更低廉。这些活动包括:

(1)存取商业性书目数据库,在编目上进行业务分担和协作。(2)支持馆际互借业务,开展流通自动化服务。(3)支持电子文献传递。(4)利用电子数据交换进行文献采访。(5)提供用户的网络接口,提供公共的信息通道和数据库检索能力,为用户获取全球学术网络上的各类信息服务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6)利用计算机网络,面向用户的特定信息需求进行增值信息服务,注重数据的选择、合成和管理,从而使图书馆员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信息提供服务人员或信息咨询专家。

三、开发利用电子信息资源的重要性

1. 提高服务水平。电子信息资源的产生意味着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从传统型向信息型转化。电子信息资源依托因特网的服务模式为网络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应用成本。数字技术的融合对图书馆的许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如馆藏发展、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而且使某些业务分工日渐模糊,呈现出协同趋势,提高了各业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伴随着电子信息资源而来的先进设备技术的涌入,必然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的知识和能力必须不断地更新和提高。在原有传统业务知识基础上,还要掌握电子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熟悉计算机和网络通信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知识等。这将对图书馆人员结构和人员素质的整体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得高校图书馆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2. 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在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化时代,如果图书馆仍然恪守陈旧的技术手段和工作方式,单纯依靠馆藏资源来履行它在社会发展中所承担的义务,就会有不适应社会发展而脱离社会的危险。图书馆需要以现代化的技术和观念武装自己,联合起来形成竞争优势,在文化、教育和信息服务诸领域巩固和发展阵地。在此意义上,要维持图书馆事业的生存和发展,要提高其竞争能力,就迫切需要广泛引进和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从内容到形式上都要进行与时俱进的革命。图书馆引进和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意义在于,不仅能提高图书馆本身的服务质量,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可以给广大读者带来极大的便利,主要体现在:随时:电子图书馆一天24小时随时想读就读。随地:电子阅览室中的新书会源源不断的补充进来,读者可以在第一时问掌握最新信息。操作随意:有超越纸书的读书体验,即使是借来的图书也可以在上面进行标注和其他操作。功能强大可随意放大、缩小、翻页和添加书签,支持全文查找,使阅读更具人性化。以上这些便利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所无法提供的,作为图书馆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以适应图书馆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 ] 陈硕芹.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J].情报杂志,2003(6).

[2] 王恩海.我国互联网络的发展[J].中国信息导报,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