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患心理疾病的原因范文

患心理疾病的原因精选(九篇)

患心理疾病的原因

第1篇:患心理疾病的原因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0年6月—2014年8月接收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58~80岁,平均(63.2±0.2)岁。该组100例患者均符合消化性溃疡疾病诊断,排除其他脏器功能异常、精神疾病患者。100例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1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性别、年龄、临床药物、饮食习惯、烟酒嗜好等。同时,借助临床内镜检查其胃窦部分组织,检测其HP感染情况。

1.3观察项目

观察100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疾病病发原因。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分析,%表示计数资料,并用χ2检验,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临床调查结果表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疾病病发原因主要为HP感染、吸烟、喝酒、服用非甾体类药物、精神抑郁、遗传等,详细数据见下表。

3讨论

3.1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疾病病发原因

3.1.1HP感染临床资料表明,消化性溃疡疾病的病发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关系密切,和本文研究报告相似,本组调查发现65.0%左右患者疾病的病发均和HP感染相关,主要通过手传播。

3.1.2吸烟流行性病原学显示,吸烟和消化性溃疡疾病关系密切。长时间吸烟患者疾病病发明显高于不吸烟者,烟中含有大量尼古丁物质,可损伤患者肠胃黏膜,且加大胃酸分泌量,降低患者幽门括约肌张力,削弱胃酸中和能力,本组45.0%患者为吸烟导致。

3.1.3喝酒长时间喝酒将加大胃酸刺激力度,直接损害患者肠胃黏膜,本组40.0%患者由喝酒诱发消化性溃疡病症。

3.1.4服用非甾体类药物近年来,伴随着非甾体类药物的服用,间接加大穿孔、出血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最终诱发消化性溃疡病症。发生该现象原因为:非甾体类药物刺激上皮组织,破坏黏膜屏障,使黏膜细胞失去正常保护作用,该组25.0%的患者由非甾体类药物服用过量导致。

3.1.5精神抑郁长时间精神抑郁患者消化性溃疡疾病病发率相对较高,该现象原因可能和患者神经功能紊乱相关。下丘脑-肾上腺皮质系统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致使胃蛋白酶分泌含量逐渐增多,损害肠胃黏膜,削弱胃壁防御功能,最终诱发溃疡。

3.1.6遗传该组调查结果表明,30.0%左右的患者由遗传因素导致,说明遗传性因素对于消化性溃疡疾病来说相对明显。近年研究显示,O型血患者溃疡性疾病病发率高于其他血型患者,发生该现象原因为:肠胃黏膜细胞受到损伤,导致抗原性细胞感染,最终诱发溃疡。

3.2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疾病社区管理措施

3.2.1建立个人档案由于消化性溃疡疾病具有病情隐匿、早期无法诊断的临床特点,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因此,社区应建立个人档案,包括:社区成员一般情况、健康情况及既往病史、家庭资料、危险性因素等,通过对其疾病史的掌握进行综合性分析,便于专案管理疾病患者。

3.2.2随访管理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疾病缓解期以预防和治疗为主,所以,应建立随访制度,给予患者针对性管理和干预,主要包括:①充分了解患者疾病、危险性因素等相关内容,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饮食方案;②讲解疾病病发内容;③制定健康教育方案;④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实施实时监测;⑤行针对性用药指导,根据患者临床用药情况判定治疗效果,针对效果明显患者按时服用,效果不明显患者回院调整治疗计划;⑥叮嘱患者按时回院检查,一旦发现可疑性病症后及时回院治疗。

3.2.3健康教育管理①饮食管理。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身体现状等制定饮食方案,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禁止吸烟、喝酒,禁止暴饮暴食,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严格遵循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每餐八分饱即可;②健康教育。耐心向患者讲解消化性溃疡疾病病发原因、预防措施、治疗方法等相关内容,并叮嘱患者疾病治疗期间积极配合治疗,加快康复进度;③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找寻疾病病发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强化治疗效果;叮嘱老年患者正确对待自身疾病,利用日常时间多和患者交流,充分了解其心理特征,从而制定个性化措施缓解负性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信心,提高疾病治愈率。

第2篇:患心理疾病的原因范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23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30-01

重性精神病是指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且社会活动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因为病例病程长,易复发,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2004年9月,精神卫生作为唯一的非传染病项目正式纳入国家公共卫生行列[1]。目的是预防精神残疾的发生或尽可能减轻精神障碍残疾程度,提高精神残疾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或恢复劳动能力,自2011年3月至2012年11月,我社区中心依据湖北省卫生厅制定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的管理规定,对辖区385例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规范的社区家庭随访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对其中72例患者随访干预失败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家庭干预失败原因,提出相应整改措施。为以后的此类患者家庭随访干预提供帮助。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家庭随访干预失败的72例患者中,男,37例,女,35例,年龄12岁-73岁,危险评估:0级2人,1级9人,2级29人,3级27人,4级5人。

1.2 方法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的要求,将我中心重性精神疾病中的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等6类患者分成不稳定患者,基本稳定患者和稳定患者进行分类干预,采取电话预约上门访视的干预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并对患者和家属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生活技能训练等康复指导,对家属提供健康咨询、心理疏导等支持照顾。

2 结 果

通过对社区干预失败的72名精神病患者的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有:精神病患者存在一定的社会伤害性,导致很多人对精神病患者避之不及,社会的歧视与偏见对精神疾病患者这一弱势群体缺乏宣传导致失访占29.17%,家属对患者疾病失去信心,拒绝接受访视占23.61%,随访人员专业知识缺乏,沟通不到位占22.22%,患者病情加重出走或家属带患者去专科医院就诊占13.89%,患者自己拒绝1例占1.39%,其它原因占9.72%1。

3 原因分析

3.1 患者自身原因 ①患者认为自己没病,偏执狂妄,或者不与人交流导致干预失败。②患者病情间断发作,突然加重离家出走,或患者家属带领患者去上一级机构或外省就诊导致干预中断。

3.2 家属原因 因为重性精神病患者病程长,易复发,给患者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家属心理压力过重,又缺乏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能力和来自社会的心理支持。对疾病的预后不乐观,产生悲观与绝望的不良情绪,从而影响社区卫生干预计划的实施。

3.3 社区随访人员因素 ①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只是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各类人才相对缺乏,而精神卫生又是一个特殊的专业科目,所从事的相关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社区随访人员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导致不能全面地为患者及家庭做出详尽的风险评估,不能合理地制定适合患者自身的康复干预计划,或者干预不能持续,只是短期行为,而使干预失败。②随访人员不能巧妙掌握人际沟通的技巧,不能体会患者家属的心情,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不能在轻松的氛围下得到信任与认可,导致干预失败。

3.4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原因 大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精神卫生科设施简陋,缺乏应有的康复训练器材及设备。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甚至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根本就没有设立相应科室,导致简单的随访干预无法满足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及家属的需求。

3.5 社会歧视与偏见 精神病是复发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患者患病时因缺乏自知力,很少考虑病愈后的问题,而当病情处恢复阶段时,就可能会遇到社会的歧视与偏见,同时家庭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多方的调查结果证实这一结果[2]。社会的关怀及宣传力度不够,使大众缺乏对这一类患者及家属境况正确的认识,缺乏同情心导致干预失败。

4 建 议

4.1 请求多部门协作,提高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家庭的照顾,尽量减少患者疾病的发展加重,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对病情较轻的患者协助其参与社区活动,减轻患者及家庭负担,以便更好地开展社区干预,使患者回归社会。

4.2 指导患者家属积极参与社区干预活动 ①给予患者家属心理支持,取得其信任。建议尝试成立社区精神病患者联谊会,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员定期为患者及家属讲授精神疾病相关知识,增加家属对疾病的了解。同时让不同的家属之间相互交流家庭护理精神病患者康复训练的心得体会,让他们获得家庭之间的互助。②根据患者各自疾病的特点及需求,随访人员向家属传授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和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病态行为时的应对技巧,提高家属照料患者的能力。并和家属一起制定适宜的康复训练计划,共同促进干预计划的顺利实施。

4.3 加强重性精神病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随访人员的业务素养与康复训练技能。精神障碍的社区康复涉及到医学心理学、流行病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这就要求社区随访人员必须具备有丰富的多学科知识与技能。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时,随访人员要有疾病发生和转归的预见性,同时还应考虑到患者家属的经济状况及心理需求,使得干预计划真正切实可行。

4.4 加大多精神科的投入,取得政策与社会的支持,引进或培养心理咨询师相关专业人才,适当添加相应的精神康复器材,减轻患者病残疾程度,提高患者生存技能,早日回归社会。

4.5 加大健康教育宣传 ①对家属提供患者疾病知识的宣传。随访者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时要告知疾病的预后,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依据个体化康复计划,多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及家属护理患者康复的能力。对早期患者多给与心理及社会支持,宣传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疾病的恢复树立信心,提高干预效果。②社会宣传消除公众歧视。消除歧视是精神病患者促进康复回归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患者疾病恢复期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预,建立家庭和社会的适宜的心理支持环境,有利患者客服自卑,恢复自信。多进行公众宣传,把精神病患者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给予扶持帮助。消除社会歧视,创造良好的精神病患者疾病康复、回归社会的环境,也是社区干预正常进行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第3篇:患心理疾病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 中医体质学说;心血管疾病;相关性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 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 准确有效的诊断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患者治疗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分析了不同不同个体的体质特征与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特点, 对疾病的发展趋势和病变性质可以做出有效的预判。因此, 分析和探究中医体质学说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对于疾病预防和患者诊治有着积极的意义。

1 中医体质学说和疾病的关联性

体质是个体在遗传基础上, 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生长发育与衰老过程中产生的新陈代谢, 而在此过程中个体的机能和机构维持着相对平衡与稳定的状态[1]。这种状态在很多时候决定了个体对某种可能致病的因子产生易感性, 并对治病因子的病变类型形成倾向性。中医体质学说依据中医理论, 根据人们不同的体质类型, 对病变类型发展的趋向进行诊断, 从而为人们采取有效性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此种方法在古代医书《灵枢》和《金匮要略》中都有所提及。

依据中医体质学说理论, 体质决定了个体易感疾病类型、疾病病机从化和疾病转归, 因此对个体体质的辨识在进行辨证施治和疾病预防方面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首先,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和疾病的耐受性相互关联, 个体疾病发生是体内正气和邪气相互抗争的结果。例如曾有医者通过研究过敏性鼻炎和患者体质之间的关系, 得出了体质影响患者对过敏原反应的程度, 从而判断个体是否发病。其次,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和疾病易感性相互关联, 个体的体质状况决定了其是否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例如如果个体为阴虚体质及先天肝肾亏虚, 易患类风湿性关节炎, 个体为阳虚体质则容易受到寒湿邪气的侵袭。最后, 中医体质学说还认为体质和疾病从化相互关联, 个体体质不同, 其疾病转化的方向也不同。例如在《医宗金鉴》中就曾明确指出, 即使个体所患病症相同, 但是应为体质不同, 其疾病发展的趋势也会出现寒化、热化[3]。虚化和实化等不同情况, 现代医学认为是基因的多态性使个体在疾病的转化形式上出现了差异。

2 中医体质学说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首先, 中医体质学说对于个体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状况, 采取辨质论治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例如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身形状况决定药剂的用量, 以调节患者气血的虚实, 从而实则泻之, 虚则补之。这样因人而异的治疗方法对于治疗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而这都是建立在对患者体质的准确判断上。

其次, 中医体质学说对于个体疾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患者的体质不同, 即使患者所患病症相同, 其预后也各不相同, 而这对于患者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措施至关重要。例如曾有医者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医体质的类型分布与预后因素进行了研究, 最后证明气虚体质是导致原发性肝癌预后的危险因素。因此, 以中医体质说对患者进行疾病预后, 可以帮助患者准确了解自己的疾病发展趋势, 为患者采取合适的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

最后, 中医体质学说对于个体身体的调理有着重要的作用。个体体质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 个体体质的改善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来实现。例如采取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没有熬夜、酗酒和抽烟等不良嗜好, 都可以改善身体的体质, 降低身体患病的概率。

3 中医体质学说和具体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

3. 1 中医体质和冠心病的相关性。在《古今医鉴・心痛》中曾对中医体质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做过描述, 认为如果人感觉心脾疼痛, 一般都是因为身体受到了寒邪的侵袭, 如吃生冷的食物等, 结果致使体内郁热, 其表现为痰中带血。当代的医者也对体质和冠心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4]。例如发现气虚质、血瘀质和痰湿质等体质的人容易得冠心病, 而且血瘀质冠心病患者都存在炎症和内皮损伤等情况。

3. 2 中医体质和高血压的相关性。古代中医理论认为高血压为眩晕之症, 其病因病机是本虚标实, 其主要与风、痰和瘀的关系紧密, 而这一论断也被现代医者通过实践研究证明[5]。例如有专家医者发现高血压患者的体质主要为气虚质和痰湿质, 其中痰湿质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成分较为明显, 其心血管破损的可能性远高于阳亢质患者, 其预后也更为严重。同时, 依据中医的临床辨证分型, 高血压患者的肝火亢盛、阴阳两虚、阴虚阳亢和痰浊壅盛等四种症状的表现最为明显。而这些也验证体质类型决定了证型的疾病规律。

3. 3 中医体质和房颤的相关性。中医理论认为房颤的病因病机为“心悸动”, 中医学著作《证治汇补・胸膈门》中曾将其归结为肝胆心虚、血虚、痰郁和阴火等, 而《伤寒明理论》也认为气虚体质的人, 主要是由于阳气虚弱, 心下空虚而形成悸动[6]。这些都说明房颤和中医体质有直接的关系, 气虚是形成心悸动的主要病因病机。

3. 4 中医体质和血脂异常的相关性。当代医者经过临床研究发现痰湿质和阳虚质为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最为常见的体质, 而阴虚质和痰湿质则可能使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产生并发性冠心病和脑梗死的风险几率显著提高[7]。由此可见, 血脂异常和中医体质之间也有着直接的关联, 相应体质的个体更应该在生活中注重改善自己的体质, 以有效减少其产生血脂异常的可能性。

4 小结

总之, 依据中医体质理论对于不同个体体质的划分, 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对于患者采取正确的改善体质和治疗方法指明了方向, 也为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我们仍要清醒地看到, 虽然中医体质学说对于心血管疾病和体质的相关性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证明, 但是其研究的方面仍然存在着不足, 如缺乏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等方面的研究, 当代医者还需要进行不懈的探索和努力, 运用更为先进的技术和手段, 完善中医体质理论, 并进一步的探究中医体质学说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俞晓婷,沈雁.中医体质学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吉林中医药, 2013,33(04):58.

[2] 丁萌.中医体质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 31(3):192-194.

[3] 周北凡.中国人群心血管并危险因素作用特点的前瞻性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26(1): 58-61.

[4] 王琦,朱燕波,杜建, 等.中医痰湿体质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31(1): 10-13.

[5] 朱燕波,王琦,邓棋卫,等.中医体质类型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中西医结合学报, 2010,1(08):40-45.

第4篇:患心理疾病的原因范文

1 临床资料

从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共收治糖尿病患者163例。年龄在43岁~82岁,病程3年~38年。其中男99例,女64例。

1.1 注射胰岛素后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①犹豫和沮丧:患者普遍存在明显的忧郁情绪、沮丧心理、情绪低沉、承受力下降。②焦虑和担忧:患者表现为失眠、食欲下降。担心胰岛素成瘾为主要原因。③愤怒和暴躁:其主要表现为激惹性增高。

1.2 护理措施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要主动与患者接触,关心体贴患者,缩短护患间距离,使患者向护士倾吐病情和心声。耐心倾听患者谈话,分析其忧郁、沮丧的原因。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首先讲解疾病知识,使其对糖尿病有正确地认识和了解,再向患者讲明注射胰岛素的意义在于早日控制病情,防止病情恶化。同时还以治愈患者为例鼓励患者,帮助他们消除不良情绪。经过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的忧郁、沮丧心理明显减轻。对少数心理障碍较重者,采取个别谈心的方式,耐心开导,早日消除其心理障碍,配合治疗。②协助患者间建立密切关系。焦虑、担忧和心理表现较突出者。除做好患者的日常照顾外。要安排一些对疾病了解多,有正确认识的患者与其谈体会,定期组织工休活动,以密切患者的关系,大大减轻了焦虑、担忧心理。③需要对利用各种方式,宣传疾病防治知识。充分利用电视、多媒体、幻灯片、墙报等。向患者讲解疾病,使其认识疾病,了解疾病。从而建立正确的认知观消除不良心疾病。了解疾病,从而建立正确的认知观消除不良心理情绪。在对愤怒,暴躁的患者进行护理时,首先要耐心倾听,充当患者的发泄对象。等情绪缓解后,再讲解注射胰岛素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纠正误解。并适时组织患者进行趣味活动。既活跃气氛,使他们保持乐观点情绪,又能促进患者间的沟通交流,减轻心理障碍,促进疾病的转归。

2 效果评价

通过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46例患者消除了心理障碍。积极配合治疗,4例心理障碍有了很大程度的减轻,能够安心顺利地接受治疗,患者血糖、尿糖均在5~7天内得到有效控制。

3 护理体会

临床中有很多患者在首次注射胰岛素时拒绝注射。虽经过护士耐心的解释,患者接受治疗,但担忧、焦虑的心理仍然存在。此种心理障碍的原因与患者对疾病和胰岛素治疗认识不足有密切关系。该病治疗比较复杂,有时即使配合胰岛素治疗也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患者表现愤怒、暴躁,性格原本急躁者显得更加明显,原因是治疗心切及对注射胰岛素存在误解。因此心理护理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可起到辅助作用,故应加强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王卫东.老年糖尿病人23例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08,16(2),112

第5篇:患心理疾病的原因范文

猝死是冠心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1]。冠心病猝死,它是冠心病病患在病情好转之后,突发的死亡。它约占心源性猝死的50%[2]。冠心病它与饮食、年龄、饮食、生活方式及疾病的控制密切相关。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知识,并采取积极措施,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减低猝死及心梗的发病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2年2月142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有10例发生猝死)的临床资料,采用积极护理措施,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2月收治的14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89例,女53例;年龄41―84岁,平均64.2岁。其中,发生猝死10例。

1.2方法

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14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统计冠心病的原因及冠心病猝死的原因,并且提出积极相应护理措施。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应用t检验,X2检验,P

2结果

冠心病发病原因以及冠心病猝死的发病原因,如表1,表2。冠心病的病因中高血压及高血脂症所占比例分别为32.4%、24.6%,与其他病因相比,更常见,P

表1分析冠心病的发病原因

表2冠心病猝死原因

3护理措施

3.1注重心理护理

针对冠心病猝死原因-情绪变化,我们应注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形成以患者需求和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双向交流模式。一些患者会认为自己的病情危重,继而产生悲观、焦虑及恐惧的心理,护理人员应向他们做好解释工作,阐明疾病的基本知识,告知患者病情与情绪之间的关系,从而消除其紧张情绪,解除其思想顾虑,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念,继而提高患者依从性,使之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

3.2关于饮食的指导

针对冠心病及冠心病猝死的诱因-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便秘及暴饮暴食等,我们为规避诱因,应控制饮食,控制食量,禁忌饮浓茶及酒。

3.2.1合理控制饮食

患者饮食应遵循清淡、营养、低胆固醇、低脂、高纤维素的原则,食用植物油,多食粗纤维,增加蔬菜的摄入量,少食动物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冠心病患者应多食萝卜、鲤鱼、豆腐及冬瓜等食物。忌食腌制发霉或者过烫的食物,以防止疾病发生[3]。

3.2.2控制食量

冠心病患者的饮食应规律,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晚餐尤其不宜过饱(7分饱为宜)。据相关报道[4] ,饱餐增加胃肠道血供,继而可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可诱发急性心梗甚至猝死。

3.2.3禁忌饮浓茶及酒

酒精对冠心病患者危害十分大,它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继而增加心肌耗氧,致使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律失常,增加发病危险。浓茶及含过量咖啡因的饮品均可兴奋大脑,影响睡眠,也对冠心病患者十分不利。

3.3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3.1吸烟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可增加脑卒中、周围血管疾病及肺部疾病的发病率,因此劝导患者戒烟是十分重要的。

3.3.2规范患者日常生活

指导患者不应在饱餐、饥饿及运动后马上洗澡;洗澡时,尽量有人陪同;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不宜淋浴;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冷;在较为寒冷的季节,应用温水洗脸;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突然或者过快用力动作,例如走急路、下蹲及搬重物等;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

3.4冠心病的用药指导

3.4.1合理用药

患者出院后,仍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按剂量用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不可停服及漏服。护士应嘱患者家属监督其服药。患者若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应按时测心电图,血压,每次服药前数患者的脉搏数,若患者脉搏少于60次/min,则应立即停药,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3.4.2药物随身携带

患者外出时,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制作安全卡片(注明患者姓名、电话、疾病诊断及联系人),确保如突发心脏病,可得到及时救治。

3.5普及疾病知识,让患者了解先兆症状

冠心病常分为两型即心肌梗死型及心绞痛型。心绞痛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急性、暂时性的心肌缺氧、缺血,而引发的临床综合征。它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放射性胸痛,含硝酸甘油或休息后症状缓解。心肌梗死,它是以冠状动脉病变为基础,发生的冠脉供血急剧减少甚至中断,继而引发心肌持续性缺血-坏死。它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持久的胸骨后疼痛或者心前区剧烈痛,往往会伴有大汗、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表现,含服硝酸甘油之后,症状无改善,重者可发生休克、心律失常、心衰甚至危及生命。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先兆症状,可为临床诊疗争取宝贵的时间,这是十分必要的。

3.6向患者普及急救知识

出院时应向患者阐释心绞痛发作时的应急处理、服药的注意事项及副作用[5]。若患者出现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增加;发作期延长;疼痛程度增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无效等情况,可能提示出现心肌梗死。我们应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做好相关救护工作:(1)患者卧床休息,以减少心肌耗氧;(2)舌下含服硝酸甘油3-5min一片,以缓解疼痛;(3)若患者病情危重,应立即通知当地急救中心,120到达后,就地施救,等到患者心律、心率及血压等平稳后,方可轻轻移动,送病患到医院进一步治疗。(4)有条件的情况下,立即给予患者高浓度氧气。(5)若患者出现,面色突然发绀、抽搐、口吐白沫、呼吸微弱或者停止、意识不清等,提示急性心梗并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室颤,引发心脏骤停,这时候,我们需重锤患者胸前1-2下,进行心肺复苏,等待医生到来,为抢救赢取宝贵时机。我们还应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使其了解心梗的发病机理以及注意事项。患者出院后,应与医院保持联系,并定期复诊。

第6篇:患心理疾病的原因范文

doi:10.14033/j.cnki.cfmr.2017.9.0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9-0062-02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属于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对病情处于中晚期阶段的肝癌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重要方法,其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技术手段已经较为成熟,但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大[1-3]。护理是临床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护理可以使患者的痛苦明显减轻,对患者的恢复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4]。本次对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原发性肝癌疾病的患者在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患有原发性肝癌疾病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肝癌疾病患病时间1~19个月,平均(5.6±0.8)个月;患者年龄37~82岁,平均(56.4±8.6)岁;男25例,女21例;患者体重41~77 kg,平均(53.8±8.2)kg;单发病灶患者32例,多发病灶患者14例;观察组患者肝癌疾病患病时间1~16个月,平均(5.9±0.5)个月;患者年龄35~83岁,平均(56.9±8.2)岁;男27例,女19例;患者体重44~72 kg,平均(53.3±8.0)kg;单发病灶患者35例,多发病灶患者1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述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癌症化疗护理模式对患者在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和做好发生突发事件的准备,保证病房整洁干净等。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者在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主要措施包括:(1)术前心理护理。在栓塞术开始前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将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向患者进行介绍,着重应该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化疗栓塞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和预防方法,使患者能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将疾病基本知识向患者进行讲解,帮助其树立信心。(2)术中。对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电图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判断是否出现恶心等症状,如果出现应该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呕吐物导致误吸和窒息。(3)术后。患者在化疗栓塞治疗后出现胃肠道反应的可能性较大,主要症状表现包括恶心呕吐、厌食、腹痛腹泻等,会对患者术后康复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治疗后应该对胃肠道反应进行积极的护理,治疗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时候应该将头向一侧偏,预防发生误吸,呕吐程度较为严重的患者应该对其适当禁食。化疗栓塞治疗后应该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治疗后2 d先进流食,并鼓励其尽可能多的饮水,减少肾脏损害。接受该项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此时应该及时向相关医生报告,遵医嘱给予相关的有效治疗。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及时的沟通,将导致发热症状出现的原因进行详细说明,并进行物理降温。对体温水平长期不降的患者可以进行药物降温治疗。降温的患者出汗量较大,应该尽可能多的为其补充水分并注意保暖。治疗后腹痛症状的出现与肿瘤组织的血供通路被切断有一定的关系。血流被切断之后肿瘤组织就会处于缺血状态并坏死,局部组织还会有水肿出现从而导致腹痛。应及时说明腹痛出现的原因,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不良情绪,腹痛程度较为轻微的患者,可以使通过分散注意力的方法缓解其疼痛感,疼痛程度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酌情给予一定的镇痛药物。治疗后穿刺部位发生出血、血肿形成等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对穿刺点出血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嘱咐患者保持平卧,一旦有出血事件发生要及时告知医生。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在肝癌疾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对原发性肝癌疾病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肝癌化疗栓塞治疗总时间等三项内容作为观察指标。

1.4 满意度评价标准

在肝癌疾病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束出院的当天,以不记名打分的方式了解护理满意度,100分为满分。不足60分为不满意,不足80分为基本满意,80分以上为满意,满意度=基本满意率+满意率。

1.5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均经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肝癌疾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对照组46例患者在肝癌疾病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过程中有39例出现不良反应,占84.8%,观察组46例患者有23例出现不良反应,占50.0%,组?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对原发性肝癌疾病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8.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肝癌化疗栓塞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46例原发性肝癌疾病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总时间为(26.94±4.61)d;而观察组46例患者的治疗总时间为(19.80±2.67)d。观察组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肝癌疾病在刚刚起病时的病情表现较为隐匿,大多数患者在早期阶段不会出现特殊的临床症状表现,肝癌疾病患者的病情一旦被确诊之后,大多数情况下病情已经进入到晚期阶段,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最佳时机[5-7]。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处于中晚期阶段的肝癌疾病患者应用广泛,治疗的效果比较明显,但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较多,给患者带来不少负担[8]。

第7篇:患心理疾病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老年;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对策

随着我国目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亦接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从而使医疗保健等相关措施及政策亟待提高。据WHO有关报道指出,全世界约有1/3的死亡病例死于不合理用药,因此老年人作为特殊的群体,在合理治疗上应给予特殊的关注[1]。老年患者由于自身生理生化环境的改变及脏器功能逐渐衰退从而面临许多疾病的威胁,部分患病的老年人由于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缺少与家人的交流,经常出现抵制治疗的不良情绪,所以患者的依从性较低,由于患者的依从性较低,所以经常给疾病治疗带来困难[2]。本文根据我中心80例老年患者的一般情况,探讨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提高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3年出院并需坚持长期服药的80例老年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6人,女性患者34人,年龄最小为56岁,年龄最大为81岁,平均年龄(65.5±3.8)岁。80例老年患者中高血压22例,糖尿病24例,冠心病19例,其他疾病及并发症15例。

1.2 方法

对80例老年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制定问卷调查老年患者依从性问题。问卷调查内容如下:⑴患者是否遵照医嘱按时服药。⑵患者是否遵照医嘱服用相应剂量的药物。⑶患者是否遵照医嘱中的服药次数进行服用药物。⑷患者是否按住医嘱坚持长期服药从未间断。对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查找患者依从性差的原因。通过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家庭收入、婚姻及人际关系等,以及对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预防等的认识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2 结果

对调查问卷进行综合分析,问卷共发放80份,有效回收80份,有效回收率100%。根据有关数据得出了影响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

2.1 对疾病缺乏应有的认知

许多老年患者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一方面盲目求医、服药、私自乱用药物的现象时有出现,另一方面部分患者对治疗缺乏信心以至于造成病情延误,甚至部分出现停止治疗的情况。缺乏对疾病应有的认知是影响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

2.2 人际交往关系

良好的人际交往情况有助于疾病的治疗,来自亲人朋友的关心和理解能增加患者的疾病治疗的积极性,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利于疾病治疗和患者康复。

2.3 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造成患者身体上的不适感觉以及心理上的恐慌、厌烦情绪,不良情绪的产生会对患者的治疗造成影响,因而降低服药的依从性,不利于疾病治疗。

2.4 其它因素

部分患者由于家庭收入低,无法承担巨额医药费用,因此对疾病的治疗积极性极低,少数患者甚至停止服药。患者的家庭收入也是影响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原因。

3 讨论

根据上述结果,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对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分析,采取有效的对策,帮助患者提高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对策如下:

3.1健康教育

医护人员需及时与患者沟通,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诉求,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知识普及,使其对该疾病的发生、症状、预防及治疗有足够的认知,增强患者的理性认识,尽量减少患者乱求医、盲目服药、放弃治疗等情况的发生,通过医护人员及随访人员的正确解释,帮助患者提高服药依从性和疾病治疗的积极性[3]。

3.2心理疏导

老年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焦虑、抑郁、失落等不良情绪,对患者的疾病治疗造成严重困扰。随访人员和患者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注和关怀,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疏导患者的心理压力,创造和谐、温馨的氛围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疾病治疗观念,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热爱生活。

3.3 家庭支持

家庭的关爱和支持是缓解患者心理负担的主要因素,家人的经济和精神上的支持有利于增加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尤其对出现了焦虑、抑郁、失落等不良情绪的老年患者,家属更应增加关心,缓解其不良情绪,尽快回复身心健康[4]。

3.4简化治疗方案

繁琐的治疗方案是降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老年人的自理能力较差,记忆衰退,部分患者行动不便等原因,有些患者对繁琐的服药方案逐渐出现抵触和厌烦的情绪,并不愿接受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出现忘记或错过服药等状况。

3.5做好疾病记录

随访的工作人员应做好随访过程中的记录,及时记录患者的病况、病情发展、服药次数、服药时间、服药剂量以及服药后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状况。

3.6 完善随访工作,加强督导

老年患者的依从性必须持续不间断地强化,因此做好出院后的跟踪、随访工作尤其重要。随访人员需针对随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帮助老年患者提高服药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3.7 完善治疗方案

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不良反应的出现会使老年患者对治疗出现抵抗现象,因而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老年患者对服药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刘立林,翟晓晴,王玮榛等. 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接受居家护理服务因素的调查分析[J]. 现代临床护理, 2013 (3): 6-8.

[2]张妙英,林少平. 老年患者不合理用药分析及干预措施[J]. 北方药学, 2012, 9(4): 102-102.

第8篇:患心理疾病的原因范文

方法:对我院心血管内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12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的不同状况,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的临床护理干预。

结果:在本研究的124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58例患者得以治愈,占据总体的46.8%,60例患者的原发病病情得以缓解或控制,占据总体的48.4%,有4例患者的并发症(心力衰竭)病情加重,2例死亡病例,合计6例治疗无效,占据总体的4.8%,95.2%的总有效率。本研究中的124例患者最长住院时间7个月,最短住院时间2个月,4.5个月的平均住院时间。116例患者对临床护理效果满意,6例基本满意,2例不满意,93.5%的满意率。

结论:在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身体健康的尽早恢复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临床护理人员予以高度重视。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222-01

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是导致机体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并且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复杂且种类繁多。其中,有些疾病诸如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以及冠心病等,与机体的营养因素有着较大的关系,因而合理膳食已经逐渐的成为防治心血管疾病不可或缺的措施。近年来,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也随之不断提高,这便使得心血管疾病开始成为住院及门诊患者占据比例较高的一种疾病,所以,将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护理工作加强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近年来我院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护理情况,并且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124例住院患者,其中,48例女性患者,76例男性患者;患者的最大年龄为84周岁,最小年龄为43周岁,65.2周岁的平均年龄;患者的最长病程为16年,最短病程为4个月,5.8年的平均病程。本研究中的124例患者均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相符,20例患者的原发病为肺源性心肌梗死,24例患者为高血压性心脏斌,10例风湿性心脏病,46例冠心病,4例合并心急性心肌梗死,4例动脉粥样硬化,2例心力衰竭,14例心肌炎,20例早搏,48例心率失常,36例心绞痛。所有的患者都排除并有全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神经系统疾病等,均无哺乳期和妊娠期妇女。本研究的124例病例均按照诊断结果,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方法,并且继续住院观察和治疗。

1.2护理方法。

1.2.1一般护理。按照患者临床病况及症状的不同,由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患者一般护理:①强化患者的皮肤护理,帮助患者定时翻身,保持病室内及病床整洁干燥,避免患者有压疮的产生;②维持适宜的病室内湿度和温度,以及物品摆放整齐、环境清洁;③加强夜间病房巡视,但凡遇到呼吸困难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将其即刻向值班医生报告,以及时的采取应对措施;④将患者的口腔护理工作做好,防治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有口臭、口干等不良症状出现,全面预防交差感染;⑤对患者的膳食情况进行密切的关注,应当避免患者摄入高脂肪含量和高钠含量的饮食,正确的引导患者将有利于病情的膳食摄入,避免暴食暴饮,严格控制食物的食用量。

1.2.2药物护理。在本研究患者进行药物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对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和效用熟练的加以掌握,由于治疗心血管内科患者中有着非常复杂的用药情况,而如果护理人员无法将用药护理加强,那么必然会导致护理工作危险性的增加。比如,肺心病、心肌病患者较为敏感于洋地黄类药物,在临床药物治疗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当严格的遵从医嘱提醒患者正确的用药。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当按照药物的药理作用和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将患者的用药护理加强。绝大多数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发病时有着昼夜节律等突出特点,比如,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和急性心肌缺血等,大部分患者在午间和清晨发病,这便需要护理人员切实的按照发病,特别是药物最大有效时间、高血压峰值和疾病高发期等,有选择性的将药物给予患者。

1.2.3心理护理。在住院治疗期间,相当一部分的患者会有诸多不良情绪及心理状态诸如焦虑、恐惧、绝望、紧张等出现,护理人员必须耐心和仔细的心理护理。按照患者不同的病况,应当按时实施规范且全面的临床检查,对患者心血挂疾病的病情发展、产生原因和治疗转归情况及时的加以了解,按照主治医师所指定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措施,向患者及其家属及时的作出必要的说明,在耐心的护患交流和沟通中,最大限度的赢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构建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2结果

在本研究的124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58例患者得以治愈,占据总体的46.8%,60例患者的原发病病情得以缓解或控制,占据总体的48.4%,有4例患者的并发症(心力衰竭)病情加重,2例死亡病例,合计6例治疗无效,占据总体的4.8%,95.2%的总有效率。本研究中的124例患者最长住院时间7个月,最短住院时间2个月,4.5个月的平均住院时间。116例患者对临床护理效果满意,6例基本满意,2例不满意,93.5%的满意率。

3讨论

近些年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也随之呈现出逐年增大的不良趋势,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临床护理对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治疗是尤为重要的,本研究表明在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身体健康的尽早恢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当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提起高度的重视,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及身体健康的尽早恢复。

参考文献

[1]陈夫珍.试谈如何做好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2(9)

[2]王淑荣.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

第9篇:患心理疾病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服药依从性差;原因;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2-226-2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多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大多数患者最终会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甚至可能会致残或死亡,如果能早期发现,合理治疗,仍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不会导致功能障碍残疾而影响正常生活,延长患者的生命。但RA病程长且缠绵难愈,患者需要长期服用病程改善药物,患者对服药的依从性决定了患者的预后。我们对三个月反复多次住院的RA患者通过Morisky-Green测评表测评72例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给予相应护理,提高了其服药依从性,有效的控制病情,减少住院次数。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采用2009年8月―2010年1月6个月反复住院的RA患者114例,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RA)修订的RA诊断标准[1],患者意识清楚,能正确回答问题。应用Morisky[2]推荐的Morisky-Green测评表,用4个问题评价患者服药依从性,4个问题均回答“否”即依从性好;只要有1个及以上的回答“是”即依从性差。经评测72例RA患者成为受试对象。男24例;女48例。年龄23-68岁。

1.2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方法,由专人通过交谈和发放自设的问卷调查表来收集资料。发放72份,发放率100%,回收率100%。问卷内容包括了对疾病了解程度,药物治疗方案了解程度;对医护人员满意度,经济状况和社会家庭支持等方面。

2结果

通过资料的收集,我们将影响RA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列表如表1:

表1

项目 例数 百分比(%)

缺乏疾病方面知识 70 97.22

对治疗方案不是很清楚 69 95.83

不满意目前治疗 45 62.50

自身因素(年老记忆力下降、消极心理) 34 47.22

医患关系不和谐 32 44.44

经济状况及家庭支持 29 40.28

恐惧药物的不良反应 27 37.50

3讨论

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有70例RA患者缺乏疾病方面知识占97.22%;69例对治疗方案了解不够占95.83%;45例不满意目前治疗占76.39%;其他的原因也占据一定比例。有研究发现服药依从性差的很大原因是患者对有关疾病及健康的信息较少[3]。有的患者对自身疾病不了解,在疾病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时;或自认为疾病好转时就自行减量服药或停药,疾病反复再次就医;有的患者文化程度低,看不懂或无法阅读药物说明书,从而导致服药依从性降低。患者不清楚疾病控制的理想标准,疾病的并发症及治疗的目标;患者对治疗的期望值过高,在没达到预期效果时,不满意目前治疗降低服药依从性;患者对治疗方案不了解或方案较复杂,用药种类较多,服药依从性越差。治疗取的很大进展,但药物的不良反应仍然会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另外,医患关系、经济家庭社会支持、自身因素也会影响服药依从性。因此,患者对疾病方面的知识了解越充分,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就越好,治疗依从性越好。我们针对影响RA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开展相应的护理对策。

3.1加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包括RA的疾病知识、危险因素、不良行为的干预方法、心理疏导方式、病程改善药物的介绍和用药指导及康复指导等方面。通过健康教育讲座、宣传专栏、发放健康知识小处方等使患者对疾病的病因、病程、用药的疗程和目的及药物的不良反应都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提高用药依从性。

3.2简化治疗方案简化治疗方案是提高RA患者服药依从性最有效的干预。在全面了解患者整体健康水平及用药治疗史的基础上,遵循个体化原则,寻求最佳剂量,在医护患者三方共同协助下简化治疗用药方案,尽可能选择成本低廉、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尽可能的少的更换药物的品种和数量。同时,预测和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3.3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提高治疗依从性的关键[4]。本研究发现,不和谐的医患关系也会导致患者依从性降低。因此,我们要主动与患者沟通,共同探讨疾病的治疗方案和效果,护理人员要同情关心患者,耐心倾听患者主诉,满足其正当的生理心理需求,对有疑问的患者给予耐心的解释,反复向患者讲解本病的病因治疗及转归,使其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增强治疗的信心和对我们的信任,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增强服药依从性。

3.4发挥家庭支持系统的作用RA常常因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持续并反复发作,需要终身服药,疾病的痛苦和不菲的药费给患者家庭带来很大的影响,且老年RA患者占很大比例,记忆力的减退及认知分辨率的下降导致服药依从性差,不良心理也会影响医嘱用药的执行。家庭支持非常重要,我们鼓励家属为患者提供在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鼓励家属督促患者服药、复诊和肢体功能锻炼。让患者体会家属的支持,增强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增强治疗决心。家庭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3.5建立随访体系,坚持持续督导患者出院并不意味着护理工作的结束,而是护理工作的延续。定期随访,可以了解患者服药的动态情况,对其服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督导,继而促进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疾病监控能力[5]。为患者提供科室咨询电话,24小时咨询服务,让患者及家属得到及时解答。制定定期随访计划或电话随访。

通过对72例RA服药依从性差患者的护理干预,患者均能遵医服药,提高了服药依从性,减少了反复住院的次数。RA致残率较高,目前尽管缺少逆转病变的药物,但早期、联合、个体化及规范化药物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患者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可得到改善,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是一个重要问题,依从性不仅仅是患者单方面的问题,医护人员也应考虑到自身的态度、言行,在患者遵医行为中的作用,重视对患者主动性的调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蒋明,朱立平,林孝义.风湿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5.

[2] Morisky DE,Green LW,Levine DM. Concurrent and predictive validity of self-reportd measure of medication adherence[J].med care,1986,24(1):67-74.

[3] Andrade JP,Vilas-Boas F,Chagas H,etal,Epidemiological aspects of adherence to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J].Arq Bras Cardiol,2002,79(4):375-378.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