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一数学辅导课堂范文

高一数学辅导课堂精选(九篇)

高一数学辅导课堂

第1篇:高一数学辅导课堂范文

关键词: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高校数学;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202-02

一、高校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优势

1.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传统的高校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一堂言”教学模式的存在,学生的参与性较低,导致学生的学习需求与高校数学教学模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矛盾,而多媒体教学技术在高校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高校数学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供了可能。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具有多样化的输入输出手段,就使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高校数学教学过程具有了更强的交互性,从而能够更好地挖掘并发挥学生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过程犹如视频游戏,所以经过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辅助高校数学教学过程普遍能够得到学生的喜爱和欢迎,这对增强高校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2.有利于提高高校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的容量与密度。抽象知识较多以及知识点烦杂是高校数学学科的重要特点,在传统教学中,讲述法的教学手段难以适应进一步提高高校数学教学质量的需求,同时由于传统的高校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黑板上列出板书开展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教学节奏并减小了教学容量,从而导致高校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时间难以得到良好分配。而通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进行高校数学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能够容纳较多的信息量并且具有速度快和图文并茂的优势,可以在高校数学课堂有限的时间内传达更多的教学信息,从而使高校数学教师能够利用其余的时间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并获取更多的反馈信息,所以多媒体辅助高校数学教学能够在提高教学信息容量以及密度的基础上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有利于促使高校数学课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多媒体辅助高校数学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课件与传统教学中所使用的板书有本质的区别,在高校数学教学中以板书为核心的教学需要学生花费很大的精力做笔记,而多媒体辅助高校数学教学中的课件通过下载就能够查阅和利用,并且不会出现传统教学中因为笔记不全而难以顺利巩固和复习知识的情况。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效果对课件进行进一步的合理化与完善化并提供给学生,学生可以完全摆脱课程设置的限制并按照自身数学实际水平找出学习侧重点并自主安排学习进度,所以多媒体辅助高校数学教学与传统高校数学教学相比具有更强的教学针对性,对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数学教学整合的方法

与传统的高校数学课堂教学相比,多媒体辅助高校数学教学拥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如果在高校数学课堂教学中不能对多媒体进行合理利用,则容易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在多媒体辅助高校数学教学的优化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多媒体辅助高校数学教学中的几种关系,从而在正确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高校数学教学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技术对高校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所具有的推动作用。

1.确保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关系的协调。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校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高校数学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创新精神、科学素养、思维能力等,所以多媒体辅助高校数学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的利用,使学生的智力以及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并实现高校数学教学的目标。在此目的的指导下,教师必须在多媒体辅助高校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以新课程教学目标为核心开展教学过程。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由于不能做到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而导致了事倍功半的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首先要突出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的主线作用,让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如果二者存在冲突则应当舍弃这种教学手段;其次教师要以教学和学生的需求为依据对多媒体的表现手段做合理选择。如多媒体的表现手段包括声音、动画等,在高校数学教学中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取高效率的表现手段,这里所说的针对性包括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以及教学目标的针对性。

2.确保多媒体演示与教师讲授关系的协调。在高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明显的优势,它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课堂情境的塑造。但是在高校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不能舍弃的,所以有必要将多媒体演示和教师讲授良好地结合起来,让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发挥辅助教师授课的作用。在现代的教学理论中,高校数学教师被认为是高校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学生是高校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而多媒体是高校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辅助工具,其中教师本身主导地位不容忽视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也是学生与教师交流的过程,通过这种交流,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高校数学知识,也可以利用自身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道德品质素质,教师的这一作用是多媒体教学技术不可取代的;二是多媒体辅助高校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依赖教师的操作,无论是可见设计,还是教学演示,都需要教师进行,所以教师的主导地位实质上没有变化。

3.确保情感交流与知识传授关系的协调。在高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是双向的互动关系,这个过程既是传授知识和反馈信息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而教师、学生与多媒体之间是单向的没有情感的交流,所以人际之间的交流是无法发挥与师生交流同等作用的。这就要求在多媒体辅助高校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控制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的使用时间,从而突出教师在知识传授中的主导地位;其次要选择合理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使用的时机和方式,从而突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最后教师要善于利用自身的激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充满情感的体态和话语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在关注学生情绪变化的基础上对学生在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和思想进行合理地引导。

参考文献:

[1]计正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J].网络科技时代,2007,(02).

第2篇:高一数学辅导课堂范文

传统一、二本(包括重本、普本)院校一般只注重学生的学历知识(理论知识),而普通三本院校在注重学生的学历知识(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三本院校不能一味沿袭传统一、二本的教学方法和管理办法。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的角度探讨了三本院校辅导答疑的方式方法,以便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三本院校;合班教学;大学英语;辅导答疑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三本院校作为一种新生力量迅速发展起来,招生规模日益扩大。而同逐年增加的在校人数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大学英语公共课的师资相对短缺,教学设备更新缓慢甚至短缺,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三本院校不得不采用合班教学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1合班条件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合班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把传统的几个自然班组合为一个大班进行教学的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短缺、设备更新缓慢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合班教学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多实际问题。首先,学生个体差异容易被忽略。教学应该因人而异,每个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以及本身英语基础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而大班条件下,由于人数过多,教师很难顾全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条件方面的差异,往往应付教学任务已经筋疲力尽,很难再去分析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加以引导。其次,师生互动缺乏,学生语言实践少。大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合班教学的模式下,学生们很难得到语言实践的机会。在人数众多的情况下,大学英语课堂上的互动时间往往局限于一些英语水平比较好,性格比较活跃的学生,而本身基础较差或者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则缺乏锻炼机会,只能由老师被动的“输入”,没有机会“输出”。长此以往,这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会受到极大影响。最后,教学评估难度加大。由于合班之后班级规模过大,而大学英语教师一般授课班级较多,课时量大,这样教师就很难对每名同学的学习情况做出及时反馈。以批改作业为例,合班之后大学英语教师往往需要批改两百份甚至更多的作业,这样教师就很难有时间从学生的作业中获得更多的反馈信息。

2合班条件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辅导答疑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面对上述种种问题,大学英语教师要根据课程的特点,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第二课堂,以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而辅导答疑就是第二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上教师由于要尽量兼顾大部分学生,一些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能会“吃不饱”,即课堂上接受的信息量不够;还有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可能”吃不透”,即不能在课堂上弄明白老师讲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辅导答疑则变得尤其重要。

2.1辅导答疑是查漏补缺,弥补课堂教学过程中种种不足的重要手段

我们知道,教师备课和授课是一个从组织到实施的过程,教师在备课时的种种设想,在课堂上可能由于种种客观情况而难以全面实施。而到了课后反思的时候,教师可能会觉得有些地方没有讲透,这个时候,辅导答疑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2.2辅导答疑是顾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一个大班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甚至一个自然班与另一个自然班之间,都会有着种种差异性。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兼顾中等水平的学生,那么水平较高的学生和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就需要靠辅导答疑这个环节了。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多布置较难的习题或者介绍适合他们层次的辅导书等形式来帮助这些课堂上“吃不饱”的学生;而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教师要热情地走到他们中间去,帮助他们解决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

2.3辅导答疑是检查教学效果,及时获得教学反馈的有效手段

在辅导答疑中,师生关系比课堂上较为亲近,学生更容易放得开,能够大胆地提出问题,搞清楚课堂上没有弄明白的问题。教师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学生对上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及时检验教学效果,也可以听取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一些意见或建议,做出有效调整。

3辅导答疑的方式

大班条件下,保证辅导答疑的效率和质量对于教师而言是有一定的挑战的:合班教学班级人数多,对于答疑的数量和质量不好掌控,特别是教师对于学生完成程度的记录是一个挑战;学生基础跨度大,对于疑难问题的讲解需要进行认真删选。

3.1传统辅导答疑方式:

面授答疑非教学时间辅导答疑。学生和老师协商并确定答疑时间和地点,对个别学生所提的问题个别单独解答。这种方式方便、灵活,学生和老师可以面对面交流沟通,答疑效果好,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问题,做到有的放矢。但是这种形式的辅导答疑,老师的工作量较大,工作效率不高。学生问题较多时,有些学生的问题不能及时解答;还有些学生个性比较内向,不敢当着老师的面提问;或者有些问题一直被重复问到。课堂教学前的辅导。在讲授新课前,老师可通过对学生征求意见、提问、作业反馈等方式对学生带有共性的,重复提到的问题,利用课前的几分钟做重点讲解和强调。这种方式多用于每个单元结束和新单元的开始阶段,时间不太长,不能影响新课的讲授。随时辅导答疑。如果老师实行“坐班制”,那么学生在上班时间可以随时到老师办公室请教问题。当然,也可以利用电话进行交流。

3.2利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辅导答疑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上辅导答疑成为了可能。相较于传统面对面的答疑方式,网络答疑有很大的优势:地点、时间不受限制,相对自由;互动面更宽更广,学生的参与度更高。因此在实际操作当中,学生常用网络的方式和老师交流。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时通过网络向老师请教,获得帮助;或者通过给老师网上留言,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向老师咨询;当然也可以在班级讨论区、讨论组、QQ群内进行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修正错误,这样不仅绝大部分学习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也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能培养学生相互帮助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讨论之后还难以得出结论的问题,教师可以作为重点课堂讲解。老师将网络上的这些提问和讨论收集汇总,通过这些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还可以利用网络实现老师答疑统计表,学生疑难问题统计表,辅导答疑日志等的统计工作,方便了老师和学生。有些学生提出了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单靠简单的几句话不能解释清楚,这类问题可以和传统答疑方式相结合,效果会更好。

4辅导答疑中的监控和管理

为确保辅导答疑的质量和效率,对于答疑教学中的监控和管理是非常重要和有必要的。它主要分成两个层次:第一,教师对于学生们答疑学习效率和效果的监控和管理;第二,学校对于教师答疑教学的监控和管理。辅导答疑工作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教学中“备、教、辅、改、考、研”中关键的一环。所以,教师对于辅导答疑教学工作质量的把控,直接关系到学生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首先,教师对于辅导答疑课要进行严格管理,课堂的出勤,课堂上自主学习的状态,和老师的互动都可以作为答疑课的课堂表现记录在案;第二,教师也要充分利用起“辅导答疑本”。教师可以制定统一规格的辅导答疑本,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写在辅导答疑本上。教师要定时对每位学生的辅导答疑本进行检查、评分、留档。大部分的学生填写辅导答疑本时都非常的认真,是自己学习状态的一个真实的反映,但是不排除有个别预习和复习工作做得不到位的学生敷衍了事胡乱填写。所以教师要经常在课堂上对于辅导答疑本的填写情况进行讲评,鼓励、表扬那些完成得好的学生,对于自学不认真的学生要提出警告批评。学期末老师将根据辅导答疑表的提问质量及数量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评分,纳入期末平时成绩。第三,学生除正常的课堂学习外,每周还应保证一定量的网上自主学习时间,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教师对学生的网上自主学习情况和进度要进行监控和管理,并将网上学习情况做好记载,最终纳入平时成绩。学校对于辅导答疑的工作首先必须要有足够的重视,要做好管理、协助和服务工作。学校应协助教师建立网络试题库和测试系统,一方面为教师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另外,学校也是教师辅导答疑教学工作的管理者和监控者,辅导答疑情况和课程作业的批改应作为年终或者期末考核老师的重要依据之一。其管理工作具体表现为:第一,学校要明确课程辅导答疑是每个老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要尽可能满足各个学生需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特别是对于成绩较差的差生要帮助其培养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此项教学质量可由学期末教务处组织学生为教师进行无记名打分的方式进行监控);第二,应充分利用课外辅导答疑时间。学校教务部门可规定每位大学英语教师每周都要至少有四课时的答疑时间。答疑的时间、地点、形式和内容可由大学英语老师和各学院的学生协商,自由灵活安排,力求实际效果。另外,教师也应该定时在网上辅导,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辅助学生预习、复习课堂教学内容、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等(由教务处和督导落实监察工作);第三,学校也应鼓励任课教师改进辅导答疑方式,可集中答疑也可个别辅导;可课堂答疑,也可网络辅导;可问答式也可点评式等等(由任课教师提供学生答疑表,或答疑记录汇总表,期末由学院统一检查学生课外学习的进度和质量,最终列入教师期末考评)。

5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在高等院校公共课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般都会受到学校及学生的重视。但是,跟初高中英语课程相比,它的相对地位又有所下降。一般而言,学校片面追求四级过级率,学生功利性地追求过级分数,忽视了学习效果、学习技巧和方法。正因为如此,辅导答疑环节作为教学和学习中的重要一环,却没有引起师生足够的重视。普通三本院校的教学目标定位是:既注重学生的学历知识(理论知识),也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因此,学校教务部门和教师要潜心研究辅导答疑的方式方法及其效果,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更要指导学生自己质疑,自己释惑,并最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将来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作者:谢春林 郭敏 杜亚静 李琳莉 李青云 李艳雄 单位: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邬磊.QQ群在大学英语网络辅导答疑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1)

第3篇:高一数学辅导课堂范文

[关键词]辅导员;实践教学;比较优势;积极效应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5 — 0132 — 02

2012年,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称号,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择优资助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执政党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有益补充。然而,实践教学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难点。自实施“2005方案”以来,天津师范大学以辅导员为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体,走出了一条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两支队伍相互配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同进互补的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之路,在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新进展。〔1〕本文结合天津师范大学的相关做法,就高校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比较优势和积极效应两个问题作一探讨。

一、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比较优势

在高校,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队伍主要是两支: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下简称理论课教师),二是辅导员队伍。之所以选择以辅导员作为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体,除了他们与理论课教师一样都具有政治素质过硬的特点外,还因为他们具有以下比较优势:

从整体上说,辅导员比理论课教师更了解学生,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无论是在理论上探讨,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都表明,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发展脉搏,在此基础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是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前提。理论课教师编制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或社科部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除授课外,平时与学生一般没有接触机会。特别是很多高校迁往了大学城,理论课教师多住在远离学校的地方,更是阻隔了他们与学生接触、了解的通道。而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生活的管理者、活动的组织者、思想的引导者,全天候地和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是高校中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教师队伍。这也使他们最有条件与学生结交为朋友,获得学生思想变化的第一手资料,成为最能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变化的教师。这些无疑都利于他们开展更富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

从整体上说,辅导员比理论课教师有更强的发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条件。理论课教师组织实践教学常遇到两个难题:一是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但很多人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能力不强;二是由于平时与学生接触少等原因,在学生积极性又不高的情况下,组织实践教学较困难,且难以保证较高出勤率。与理论课教师相比,虽然辅导员的理论水平一般都不及前者,但理论课教师的短板恰是他们的长处,即组织管理学生活动的能力更强。同时,由于辅导员与学生接触多,在组织实践教学时,可打“感情牌”;辅导员对学生入党、评定奖学金等有较大影响力,学生也更有可能买辅导员的“账”。这些都有助于在更大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并提高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出勤率。另外,不能忽视的是,辅导员对学生家庭情况更了解,便于通过学生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调动其家长所掌握的资源,开拓实践教学新渠道。

与理论课教师相比较,辅导员这支队伍更年轻,精力更旺盛,可缓解理论课教师数量不足、向实践教学投入精力不够的问题。理论课教师师资短缺是很多高校的一个突出问题。《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要总体上按不低于师生1:350—400的比例配备”,但根据笔者在2012年对某省的调研,尚有48.3%的学校达不到此要求,甚至有的学校与此相距甚远。鉴于此,理论课教师不可能将太多精力投到实践教学中来。而辅导员队伍数量比理论课教师队伍庞大的多,且有年轻、精力旺盛的特点。据在天津市的调研,2012年,各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均呈现年轻化趋势,30岁以下的辅导员占65%,30-40岁之间的为29%。其中,在独立院校,30岁以下辅导员的比例高达89.9%。辅导员承担实践教学无疑为该项工作增添了生力军,有助于缓解理论课教师数量不足、向实践教学投入精力不够的问题。

二、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积极效应

(一)有助于破解实践教学中的一些难题,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水平

第一,有助于突破辅导员与理论课教师间缺乏横向联系的难题,从“两股劲”变成一个整体。辅导员队伍有较强的组织学生活动的能力,但在组织社会实践时却常遇到理论水平不够的难题;理论课教师虽然理论水平较高,但在组织实践教学时,也常常遭遇精力投入不足及组织活动能力不够、难以保证学生较高出勤率等方面的困难。不论是上级要求,还是加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求,都需要这两支队伍做到密切结合。但实际上,两支队伍却缺乏经常性地相互沟通,难以真正做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通过两支队伍在实践教学中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理论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发挥理论水平较高、更熟悉课程结构的优势,具体承担:(1)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思想实际拟定各门课程实践教学总体方案;(2)对辅导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课程的理解;(3)根据辅导员的要求,在实践教学中提供其它帮助。辅导员是承担实践教学的主体。根据他们的比较优势,在实践教学中主要承担:(1)根据理论课教师拟定的适用于全校的总体方案,结合学院、本专业、本班级的特点,设计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实践教学具体实施方案;(2)组织实践活动,并观察学生出勤与表现,协调其它可能出现的问题等;(3)要批改学生实践活动的体会或调研报告等文字成果,评判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并按考评标准给出学生成绩。通过这样的分工合作,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各自发挥了在组织实践教学中的比较优势,加强了相互联系,形成了共同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合力。

第二,突破了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两张皮”的难题,有助于达到以实践教学服务课堂教学的目的。从理论上讲,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形成合力,但实际上往往效果不佳。重要原因之一是实践教学的内容随意性大,与课堂教学直接关联度不高,实践教学不能有效地为破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尚存的理论困惑、认同在课堂学习中学到的重要理论观点服务。

通过在理论课教师的指导配合下,主要由辅导员承担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实现“同目标、同内容、同进度、同考试”,有助于破解上述难题。“同目标”,即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在每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在各教学单元层面上都要服务于共同的教学目的,并共同针对学生的主要思想问题。“同内容”强调的是实践教学不能偏离课堂教学所教授的重大理论观点、要解决的学生主要理论困惑。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上,理论课教师发现学生在“资本——帝国主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这一问题上受到了的影响。于是,除了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讲授该问题外,还要求辅导员在组织实践教学时要围绕这一问题继续开展教学活动,以期深化学生的认识、破解思想困惑。“同进度”,即要求在教学单元层面,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大体上同步,进度不能快于课堂教学,也不能落后太多,以稍晚于课堂教学1-2周为宜。“同考试”,即实践教学成绩作为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成绩的基本组成部分,占总成绩的30%-40%。天津师范大学的实践证明,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同目标、同内容、同进度、同考试”,对解决二者间存在的“两张皮”问题、达到同进共补、相互支持是有益的。

第三,突破了实践教学难以保证全员性的难题。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必修课的课程性质决定其必须平等地面向全体学生。但在很多学校,由理论课教师承担的实践教学,由于没有能力大规模展开,在多数情况下只能由部分学生参与,甚至成为少数“精英”学生的特殊待遇,大部分学生对此望尘莫及,也就不得不搞所谓的“以点带面”。如前面所分析的,辅导员相对于理论课教师在精力、组织能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使他们可以组织多次覆盖全体学生的实践教学,并保证出勤率。

(二)有助于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稳定辅导员队伍

从总体上说,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辅导员队伍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德才兼备、热爱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以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

其一,有助于推动辅导员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组织好实践教学,既需要较强的组织活动的能力,还特别需要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在实践教学中,辅导员要认真钻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学生思想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关注对学生有较大影响的社会思潮并研究、把握其内容、性质等,还要做好实践教学设计以推动学生对重要理论的认知、认同和转化。同时,在实践教学中,辅导员还可通过与理论课教师的相互协作,得到理论课教师的培训、辅导和帮助。这些实际上都是辅导员不断加强理论修养、提升政治素质的学习机会。

其二,有助于辅导员在职务或职称上得到提升,增强归属感。

辅导员工作量大,工作岗位重要,但在待遇、职称等方面大都无法与同龄专业教师相比,而且差距有可能会越拉越大。一些辅导员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心理落差,从而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归属感减弱,甚至“身在曹营心在汉”,致使该队伍不稳定。

辅导员借助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升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增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自己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创造更优质的工作业绩,这些都有助于辅导员在职务上获得提拔。

评定德育系列职称,对提高辅导员待遇,稳定辅导员队伍有重要意义。在职称评定中,辅导员常面对两个重要的制约因素:一是科研成果数量不足,级别不够;二是课时不足。辅导员通过承担实践教学,不仅可以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对实践教学内涵、规律、机制以及遇到的种种问题的深入思考,能发现很多科研选题,争取获得科研课题的资助,产生较多高质量科研成果,从而增强在评定德育系列职称中的竞争力。

在高校教师收入构成中,课时费是重要组成部分。但辅导员较少有获得课时费的机会。按照要求,学校层面设有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用于实践教学活动费和支付辅导员承担实践教学的课时费。通过承担实践教学,辅导员可以获得一定量的课时费,帮助缩小他们与同龄专业教师间的收入差距,并通过改善待遇、提高收入水平来稳定辅导员,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第4篇:高一数学辅导课堂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后进生;辅导教学

在我国初中数学课堂中,后进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群体,他们常因各种原因无法提升自身的数学成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同学学习,严重降低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体成绩。对于初中数学后进生转化问题一直是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关心的课题,因为它不仅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也给社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近年来,由于后进生比例在呈上升的趋势,因而只有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才能将面向极少数“优等生”的应试教育真正变为“大众化”的素质教育。笔者以阿克苏市初中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调研、访谈、比较研究法等,对温宿县的几所中学的近百名初中数学后进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较适合初中数学教学实际的转化对策。以期对后进生转化的实践工作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素材。现阶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初中数学后进生辅导教学质量,才是教育工作者初中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

一、辅导教学模式的概念

现阶段,辅导教学模式是应用较广的优秀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学习能力,进行相应的辅导教学安排。辅导教学就是针对班级不同学生开展的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在极大程度上改善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后进生更好地适应课堂教学环境。良好的辅导教学模式是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体差异设计的教学方案,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使后进生积极配合教师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在实施辅导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学巩固是一个尤为重要的环节,通过巩固课堂知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深刻,对知识点的理解更透彻,进而提高后进生的学习能力。

二、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形成原因

1.基础知识掌握不过关,学习习惯不适应。

初中数学后进生大多对数学知识掌握不过关,没有弄清数学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和定理。例如:很多学生无法分清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区别,对概念的理解不透彻,这对学生学习几何知识是极为不利的,学生学习这一章节的疑问没有得到解决,就会导致学生所学数学知识严重脱节。新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往往要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数学知识不过硬,该记住的知识没记住,该掌握的技能没掌握,会对后续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初中阶段所学的课程与小学阶段相比,学习内容要复杂深奥、学习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好多学生进入初中之后,就不能适新的学习环境,这也是造成初中数学后进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2.数学学习缺乏主动性,丧失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大多数初中数学后进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常处于被动地位,数学学习缺乏主动性,遇到不懂的数学问题也不会向同学和老师请教,长期发展下去导致后进生对数学知识点不理解,记忆模糊,数学成绩越来越差,进而对数学失去兴趣,于是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课后布置的作业没有解题步骤,抄袭一個答案了事,再加上教师平时对待后进生要求多、关爱少,批评多、鼓励少,惩罚多、教育少,堵截多、疏通少,久而久之,使学生产生了对抗的心理,先是厌学,后是放弃,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所以说,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后进生”产生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

3.对于数学习题练习敷衍了事。

后进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没有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课堂练习,对数学习题练习敷衍了事,无法深刻理解数学知识要点,遇到难题不会深究,甚至直接抄写其他同学的答案,这就导致其在解答数学题时缺乏逻辑性,无法灵活运用数学定理和公式解答数学考题。

4.家庭教育缺失。

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但是有的孩子的第一堂课就没上好。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当,直接造成了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有的家长综合素质较差,成天忙于、酗酒,甚至无所事事;有的家长性格极端,对孩子不是简单粗暴,就是不闻不问;有的家长文化水平低下,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不足以正确地引导孩子;有的家庭是单亲家庭,家长对孩子的关心不够;有的孩子是留守儿童,孩子长期由爷爷奶奶照顾,他们对孩子宠爱有加,而教育不足等等。可以说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都不尽相同。教师只有深入了解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据了解,现阶段,大部分初中学校的留守生都有很大的比例,很多初中数学后进生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隔代教育,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严重缺失,这就导致他们缺乏家庭的关怀,心理方面的问题导致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低下。

总的来说,初中数学后进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由于长期缺乏自信心,往往会出现厌学和畏学的情绪,在数学考试和升学考试的压力下,学生背着沉重的包袱学习数学知识,学习数学定理和公式时死记硬背,没有深刻理解定理和公式的概念,再加上数学学习缺乏主动性,导致其数学学习效率低下,这也是初中数学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原因。

三、初中数学后进生的辅导教学策略

1.重视并加强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后进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严重缺乏,再加上数学是一门抽想象、严密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后进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重视数学知识探究,无法充分发挥自己数学学习能力。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后进生辅导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并加强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针对后进生学习初中数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出有效性和实用性强的辅导教学方案,不断丰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有效提高后进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导教学和趣味性辅导教学方案,合理设计和三角形知识相关的教学内容,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让其积极主动参与到三角形知识探究活动中,让后进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

2.教师要尊重和接纳后进生,付之以爱。

教师应尊重“后进生”。后进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经不住刺激,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他们都有一个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因此,教师应给予“后进生”真挚的师爱,尤其要把真诚的爱给予他们,尊重他们;对他们热情关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主动接近他们,使师生间架起和谐的情感之桥。并适时地给他们提出不同的需求与期望,使其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奋斗目标,这样促使他们获得一个又一个成功,从而逐步转化成一个优秀的学生。例如:在数学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时,随之对后进生投去充满信任的、亲切的目光,这会在他们心中掀起波涛。老师心中有“后进生”,“后进生”心中才会有老师,师生感情上的一致性,才会引起双方信息的共振,此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教学效果最佳。因此,教师对“后进生”应抱有平等的尊重,诚挚的接纳,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中,才想认真学习,才能用心去努力。

3.重点培养后进生的数学学习习惯,指导后进生的学习方法。

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学习习惯较差,没有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后进生通常不会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知识讨论和探究中,长期发展下去,学生就会出现厌学的情绪,数学课堂注意力就会无法集中,因此严重影响了初中数学课堂知识探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重视后初中数学后进生的辅导教学,重点培养后进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充分利用以往的教学经验,积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能力的层面出发,使学生在长期的初中数学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后进生能在教师的数学辅导教学中,根据章节学习要点系统性地进行数学知识点复习和总结,使其在学习数学难点知识时不会产生畏惧心理,主动探究,合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难题,并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探究和思想的方法。

有好多数学“后进生”也有着良好的学习愿望,而且也比较用功,但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甚微。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会使学生终生受益。英国培根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见习惯的重要性。数学学习若掌握了正确方法就会事半功倍,否则就是事倍功半。所以,在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要“授之以渔”。由于大部分“后进生”自我约束的能力比较差,想要他们在课后做好预习、复习工作是一句空话,因此,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便是转化“后进生”的主阵地,而养成良好的课堂听课习惯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应要求他们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堂上要做到“动口、动脑、动手”三结合。“动口”就是要在课堂上养成他们开口回答問题的习惯,有好多“后进生”在教师上课时觉得课堂与自己毫无关系,那怕是集体回答也懒得开口,更别提是单独会答问题了,这样他们很容易走神。例如,在提问抛物线一般形式的顶点坐标公式时,后进生如果在集体回答时能够跟上其他同学的回答,不仅思维能跟上教师的上课节奏,还可以对顶点坐标公式的记忆也加深了一遍。“动脑”就是要养成他们上课积极思维的习惯,尽量跟上教师讲课节奏,少开小差,集中精力,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积极思维。“动手”就是要养成上课动笔练习的习惯,在听课时不能光听不练,要勤于动笔、多作练习;还要养成有记好课堂笔记的习惯,对于自己上课不甚理解或比较重要、典型的例题,要记在笔记本上,这样,课后便可以利用笔记本来指导自己完成课后作业和课后复习工作,自己给自己创造一个学习的帮手。

4.分层教学,让后进生体验成功感觉,树立自信心。

成功能使人心情愉悦,并产生自信,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要想转变后进生的厌学情绪,就要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树立自信心,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后进生一般知识基础薄弱,对他们应降低要求,循序渐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成绩的提高不能急于一时。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他们创造答对问题的机会,并及时加以表扬鼓励。在课下更要对后进生有所“偏爱”,要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就必须采取分层次作业的策略,可以分为必答题作业、选答题作业、兴趣思考题作业。必答题主要是一些基础简单作业,目的是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这些作业是每一位学生必须完成的;选答题主要是一些启发式作业,是对课堂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展,题目稍难,后进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答题;兴趣思考题难度加大,目的是训练优等生的解题能力,后进生可以不必完成。这样,作业的层次化加深了学生之间的竞争力,能激励每一位学生努力完成更高层次的作业,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5.采用个性化强的教学评价方法。

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能只重视对学优生的辅导教学,还要重视对后进生的辅导教学,已足够的耐心引导后进生学习数学知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增强后进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在长期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采用个性化强的教学评价方法对辅导教学进行评价,能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使后进生参与到教学评价活动中,充分认识到自身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其在辅导教学评价中了解自己数学学习中的不足,积极主动投身到数学知识学习中,主动和同学、老师进行数学学习交流,从根本上提高初中数学后进生辅导教学质量和效果。

6.家校共建,形成教育合力,加快后进生的转化。

在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家庭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教师对待学生要耐心说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忌简单粗暴和放任自流,用各种办法解决他们出现的问题。可是,学生在校时间毕竟有限,教师不能时时跟随,所以放学以后就要依赖家长的工作了。为了让家长配合工作,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各种情况,并对家长开展说服工作,要求家长以身作则,创造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既不溺爱也不苛求,要与教师达成共识,互相配合,相辅相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共同培养出一个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好孩子。

总结

人的素质无疑是有差别的,不认识到这一点,就是看不到事物的特殊性,就是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美国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研究认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只要能找到帮助每个学生的方法,可以相信,除弱智儿童以外的所有学生都能掌握任何一项学习任务。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希望能从教育研究的角度寻找到一种途径,帮助中学数学后进生增强学习信心,从而做到自主学习。聚沙成塔,积少成多,进行初中数学后进生辅导教学,提高后进生数学成绩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初中数学后进生辅导教学任重而道远,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不断开拓数学教学方法,才能使后进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身心投入到初中数学学习中,有效提高初中数学后进生辅导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冲.教学方案创新对初中数学学困生问题情况的解决研究[J].高校研究,2010(07). 

[2]邱立峰.课堂组织艺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9). 

第5篇:高一数学辅导课堂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概念不再是原来意义层面上的,而是更广泛、更深刻的,它的内涵更丰富。这就促使我们研究构建数学在计算机辅导课堂教学的结构,以便总结出一些新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结构,使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更加合理、更加有效以及更具多样性。

1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促进传统型数学课堂的教学结构改革

传统的课堂教育因其固有的弱点而经常招致批评,然而,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国的课堂教学仍然会沿袭这一方式。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渐进的,不可能一夜之间把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抛弃。而且传统的课堂教育也有它的特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改进课堂教学,使之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才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首先思考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从创新教育的原则出发,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来实施教学,其基本模式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

其中,提出问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结合教材内容,提出的问题具有探索性、发散性、针对性。分析问题阶段老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分析问题,进行再发现、再创造。在解决问题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实施策略、落实解答过程,在归纳总结阶段要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进行检验、评价、反馈、论证,上升为理论。

然而这些要求对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软件,特别是课件提出了很高要求,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这些计算机辅助软件设计中,为达到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的创意是最为重要的。制作技术是次要的。为了达到上述教育目标,软件制作者必须自觉地应用教学设计理论作为计算机辅助课件设计的指导思想,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及内容进行设计。例如传统数学学科教学对一些图形的教学很难从动态的角度进行,计算机辅助教育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状况。但是把计算机辅助教学仅仅作为一种动态的教具来使用是远远不够的。例如现在不少教师用立体的数学图形,动态地展示给学生,把图形生动的展示出来,把一些很复杂的点线面关系从不同角度表现的淋漓尽致,这对培养学生识图形能力、建立空间概念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暂且不论这类课件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多大程度上起作用,但光从课堂教学的结构改革的角度来看,它所能起的作用是有限的。它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只有把这种手段溶合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结构。利用计算机辅助来创设情景,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观察情景的背景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由于计算机辅助的整合,应从以下方面来考虑:(1)教师主导活动的设计;(2)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3)教育内容知识结构的设计;(4)计算机辅助的介入点的选取、教育内容的覆盖及教育内容的媒体实现;(5)教学结构流程设计。

2 以计算机辅助软件为平台,构建研究、探索型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数学教育大纲》首次明确提出:在必修课内容中安排“研究性课题”,并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因此,从目标层面上来说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研究性课题学习本身,这些教学目标可以渗透到平时的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中。因此课堂教学活动也必须打破原有的传统结构。

计算机辅助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一般可以分为课件型和平台型两种。课件型指的是把学科的某些教学素材,例如知识内容,知识技能利用计算机技术组织起来,用来传递教学信息。课件往往是针对几个问题,几个难点而设计的电脑应用程序。以它的使用对象划分,又有主动型(辅助学习型)和被动型(辅教型)两类。而平台型计算机辅助教学则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软件平台上的教学模式,这种计算机平台提供一系列教学素材,工具,在这个系统中通过这些工具的运用、素材的组织以及二次开发可产生新的学习素材与工具。它不是针对某一问题、某一情景开发的,它是面向某一学科,或者某些学科而设计的。

第6篇:高一数学辅导课堂范文

关键词:翻转课堂 Moodle教学在线 大学数学 构建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7(c)-0161-02

1 翻转课堂及其教学理念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催生“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由此将引发教师角色、学生学习、课程模式、课程设置和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Inverted Classroom),也可称为“颠倒课堂”,是指以学生为中心,调整课内和课外的时间的分配,将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使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专注于拓展项目的学习,师生共同探讨研究解决课程内容在现实中的应用和推广问题,进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利用课堂时间讲授课程的基础知识,课前,学生需要自觉、自主在课前和课后通过观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电子书,还可以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查阅需要的材料,以保质保量完成课程基础知识的学习;课后,学生需要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教师则采用辅导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促成每个学生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课前、课后的主动学习和认知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

“翻转课堂”教学是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一种变革,是在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比较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建构主义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探究、讨论等各种不同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行为,教师的辅导和答疑作为学生对知识巩固提高的手段。“翻转课堂”教学是建构学生学习的内在心理表征过程,通过自学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构建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教师积极联系学生的知识背景,加强引导,教师充当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目前中国教育教学改革浪潮运动中的一部分,它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内涵上有所重复和叠加,但是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传道更加灵活和主动,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学习和课后实践中去,让老师更加灵活安排课程,做到因地制宜。

2 基于Moodle在线的大学数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2.1 精心组织教学团队,变革教学框架

2011学院是南京工业大学作为全国首批14所“2011大学”之一,为探索重构中国优秀本科教育,培养卓越科技人才,实现“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的战略目标而专门成立的人才培养改革高地。大学数学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些课程是每一所工科院校工科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课程,Moodle在线是该校自主设计的教师与学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针对大学数学课程特点,实行基于Moodle在线的大学数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首先组成教师教学团队。精心组织,挑选优秀、善于教学创新改革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其次,为了更好衔接中学数学和大学数学的相关知识,对中学教材认真研读,总结相关的知识点和公式,以纸质的形式提供给学生。最后,根据“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认真做好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框架修订,打破原有的大学数学教学框架。例如:将高等数学分为五大模块,即空间解析几何、微分学、积分学、微分方程和无穷级数,有利于学生在相似内容上形成类比,举一反三。另外,挑选国外优秀教材《托马斯微积分》作为学生主要参考书,挑选优秀的大学数学视频课程作为学生自学的主要学习视频,提供网易公开课以及可汗学院的国外优秀课程便于学生课后学习拓展,在每个模块,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教师灵活安排相关课内拓展知识点。

2.2 善于构建学习体系,形成系列化教学模块

“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在2011学院的大学数学的教学中得到了践行。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学习入手,剖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式,构建“学生自主,教师辅导型”的有效学习支撑体系。结合该校2011学院本科生现状,重点构建大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1+4+1”模式,其中第一个“1”表示大学数学“翻转课堂”学生分组,根据学生的男女同学的分布,考虑到学生的参与度和活跃度,适当将选课班级分成10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研究。“4”表示模式实施的4个核心模块,即教师引导性实验交互式教学模块、学生课前学习模块、师生课堂互动模块和教师助教的课外辅导模块等4部分。第二个“1”表示学生的发展性综合评价,主要包括阶段性测试、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评价和综合测评等4个部分。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形成新型的学习文化,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协同创造能力。

2.3 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形成互学互助机制

认真做好开学第一课的准备工作。为学生介绍大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模式实施的具体方法,得到学生的认可。在教学手段上,积极利用南京工业大学Moodle在线教学平台。及时上传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相关视频、优秀作业案例等相关教学资源。积极挖掘网络资源,充分利用网易公开课和可汗学院公开课资源,引导学生学习国外优秀大学的教学资源。建立学生qq群,在线回答学生问题,为老师和同学交流提供了平台。开始使用educreations软件制作微课,为学生的视频学习作适当补充。在教学方法上,大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主要分为5个阶段,即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讲授、翻转教学、课外辅导和课后答疑,聘请优秀的高年级本科生作为助教,课外辅导时间和教师讲授时间按照1∶2执行,课后答疑时间和教师讲授时间按照1∶1执行,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较为充足的辅导时间,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3 存在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大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是存在着不足和需要学校支持和协调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需要进一步整合大学数学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调整,形成适合大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特有的教学内容。

(2)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发展性综合评价体系,实施各个环节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提高优秀本科生助教的辅导质量。

(3)结合大学数学“翻转课堂”,利用iPad,Walframaph和维基百科,整合优秀资源,形成有特色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何朝阳,欧玉芳,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8-151,161.

第7篇:高一数学辅导课堂范文

1 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分析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通过板书方式进行的。在板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眼神、表情、手势及语言等,启发学生思考。尤其是在问题分析、定理证明和例题讲解等过程中,教师通过板书推演,系统地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思维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然而板书教学存在着信息量小,内容展示不够直观等缺点,影响了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而且由于数学课程涉及大量的定义、定理和例题,板书往往需要大量时间,从而导致授课节奏缓慢,教学效率不高。

而多媒体教学能够为提供生动形象的文字、图片、声像等内容,信息量大且快速便捷。但是多媒体教学存在着如下不足:展示速度快,本文由收集整理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教师习惯把重点放在演示和解说课件上,缺少与学生的交流。

由此可见,两种教学手段都有其优点和不足,但相互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如果能够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能够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2 多媒体辅助板书教学是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心理学认为,大脑的思维是智力形成的动因。因而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内在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需要通过教学手段来引导。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借助于恰当的教学手段,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景,一种心灵交融的境界,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知识脉络,充分享受思维的乐趣,体验掌握知识的成就感。

应用板书,教师在课堂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与学生情感的沟通,因而能比较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将板书教学作为主体。然而多媒体能够为教学提供形象生动的资源,创造引人入胜的知识情景,增进学生思维的深度,所以多媒体手段是板书的有力补充。因此,以板书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应该是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

3 多媒体辅助板书教学的技术要点

3.1 教学方案的设计

多媒体课件内容和板书教学内容的选取,多媒体演示与板书的合理衔接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之方案设计的两个关键问题。

在多媒体课件内容与板书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应注意突出两种不同教学手段的优势。对于只需直接展现的内容如标题、定义、定理、例题、小结以及各种概念和问题的实际背景、图形、图表、动画、声音等适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而定理的证明、例题求解等推理推导过程适宜由板书表达。

板书与多媒体合理衔接的设计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关键之处。在设计中,要注意突出板书教学的主体地位,明白多媒体的展示是为板书服务的。多媒体课件中的文字展示为的是提高板书的效率,问题背景、图形、图表、动画、声音等的形象演示是为了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板书推演的效果。重要的是,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案的设计中,要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为主线,以多媒体辅助板书教学为宗旨,把思维逻辑很好地体现在教学中。

3.2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要注意版面布局合理、内容醒目,切忌使用与内容无关的动画、符号、图片或声音。在充分发挥演示课件的功能外,还要注意与mathematic、matlab等数学软件相结合,运用数学软件的数值计算、图形图像处理等强大功能,使教学内容的展示更加生动和深刻,同时也传授给学生数学软件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软件学

习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

3.3 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板书讲授为主、多媒体演示为辅的原则。把握好“讲”这一环节,在“讲”字上下功夫。注重启发引导,讲出道理、讲出艺术。教师要边讲解边板书边演示,将分析的思路、方法、要点写在黑板上,再加以多媒体演示,起到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兴趣,真正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要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数学教学是引导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在运用多媒体演示的时候,应避免站在电脑前,扮演操作员、解说员的角色。教师应恰当地运用电子教鞭,走近学生,和学生面对面地交流,以语言、眼神、表情、手势等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营造思想与情感相互交融的良好氛围。

3.4 课外学习平台的建设

由于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以及客观上多媒体辅助教学单元信息量大等原因,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辅导,以此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教师除了正常的课外辅导外,还可以借助于课程网站等,为学生提供一个课外的与教学同步的教学平台,开辟了师生交流和沟通的渠道,及时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4 教学实践

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多媒体技术水平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础,我们通过师资培训和教学示范、教学竞赛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多媒体技术水平,使每一位老师深刻把握教学基本规律,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

为保障多媒体教学的质量,我们专门制定了《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管理办法》。办法规定:(1)教师必须亲自制作或改作多媒体课件,以实现与自己教学风格的融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效果。(2)新进老师至少要进行为期三年的板书教学。三年后,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水平的考核者,才有资格进行多媒体教学。(3)对开展多媒体教学且学生评教优秀的教师给予工作量加倍的奖励。(4)加强多媒体教学的督导和检查,对完全借助于课件演示照本宣科或依赖课件不认真备课的教师提出批评并取消多媒体教学的资格。这些制度有效地保障和推动了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健康发展,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第8篇:高一数学辅导课堂范文

遵循学校教学工作思路和教科研工作思路,依托全学年教师,以课程改革为中心,课堂教学为重点,切实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师生共同提高。 

二、工作任务: 

1、以新课程实施下的校本研训为载体,以课题课堂相结合研究为突破口,落实全面、全程质量管理措施,改变原有的质量问题,确保学校的数学教学质量。 

2、加强校本教研,以关注我校本学科教学实际的“主题性教研”为主要方式,抓好备课组建设,提高数学教师群体素质。 

3、加强对优生的辅导工作,形成长效培训机制,争取在各项数学竞赛中出成绩 

三、工作措施: 

 1、切实加强备课组工作。 

进一步明确备课组长的责任,定期进行有效的备课组活动。要求同一备课组做到资源共享。按学校教学工作学科质量是以备课组进行整体考核。即抽测学生所组成的班级成绩纳入备课组考核中,作为考核备课组的重要依据。教研组长能发现备课组内的有效举措或问题,及时向教导处反馈。本学期拟组织一次学科竞赛活动,以促进落实双基,提高教学质量。数学----综合应用。组内加强各项常规工作检查,对课堂作业本的批改情况作为月检查的内容之一,每次查后以书面形式反馈。重视教案二次修改和教学回顾的撰写,鼓励教师及时撰写教学反思。关注教师个性化的作业布置方式,并将点上的成功经验及时推广到面上。提示:教导处将对平时的常规检查与教师的月考核挂钩,及时进行教学评价。 

备课组本学期进行5次集体活动(期初年级组质量分析、期初分单元备课和组内工作安排、期中质量分析、课堂教学研讨课、组内的自主考试测查),组长每学期听组内教师常规课一节,同时检查组内教师任课班级学生作业两次。 

2、立足课堂,深化教学改革。 

以区教坛新秀推荐和评选工作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工作结合推荐区教坛新秀活动,动员组内符合条件的教师积极参评校教坛新秀,同时教研组和备课组做好互助的工作。高段数学教研由数学教师自主申报,并由备课组进行相关工作落实。教研活动以听课+交流+反思的过程进行,通过上公开课——组织听课——讨论评议,课后写好课后反思或课例分析(选择其中一次写),以此改进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优秀的数学教师群体。 

3、强化成果意识,抓好学科培尖。 

本学期将进一步加强数学提高班活动,改进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以教师推荐和学生自愿参加为前提,开展数学提高班,侧重于培养已具备一定特长水准和发展潜力的学生,力争多出辅导成果。辅导教师由备课组根据实际自己确定。规定:活动辅导时要做到“四落实”,即时间落实(确保专用活动时间)、地点落实(不无故变动,便于辅导与检查)、组员落实(相对稳定)、内容落实(每次均有具体的辅导方案)。 

4、着重抓实毕业班工作。 

    毕业班在上学期出现质量问题,所以本学期按学校教学工作要求毕业班教学质量实行每月监控,月考实行单人单座。由教导处组织教师出好测查卷,做好试卷保密工作,交换监考、集体阅卷,教导处组织备课组做好每月一次质量分析,确实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科学分析,及时查漏补缺。 

5、教师外出学习形成反馈机制。内容(教学类、管理类)-----反哺的形式(课堂教学汇报、小讲座、简报交流)骨干教师或培养对象优先。反馈形式自定,但需填好反馈表格,进行资料留存。 

第9篇:高一数学辅导课堂范文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心理辅导活动课在我国一些沿海大中城市悄然兴起,经过近20年的发展,心理辅导活动课以一种惠及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的团体辅导形式,在各地中小学校中蓬勃发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调控好心理辅导活动课堂气氛,使之“活而不乱”是广大一线心理辅导教师的困惑。

一、“热闹”或“完美”

心理辅导活动课不同于其他学科性课程,它讲求活动性、体验性,既要让学生能够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又需要学生能静下心来体会、总结自己的活动感受。整个课堂追求的是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信任、真诚、尊重的课堂气氛。

一些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执教老师为了维护所谓的师生关系,使自己能区别于其他的科任老师,对于班中一些过分的、扰乱课堂的行为,要么敢怒不敢言,要么声嘶力竭、疲累不堪。整个课堂看似师生间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热闹无比,其实毫无心理辅导的成效可言。学生慢慢会形成“心理辅导活动课就是玩玩游戏,聊聊天,放松自己”的思维定势,同时心理辅导教师也会因长期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而慢慢厌倦心理辅导活动课,甚至产生畏难情绪。

与“热闹课堂”相反的是“完美课堂”。由于心理辅导活动课起步较晚,专职的师资相对缺乏,有不少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是从其他学科转过来,甚至就是由班主任或是其他学科老师兼任的。由于上惯了学科课程,教师在课堂上非常在意课堂纪律,不希望学生过于活跃而打断教学流程的完整性。整堂课紧紧围绕“热身游戏―主题活动―分享交流”的过程按部就班地进行。这种丝丝入扣的教学过程和“完美”的课堂秩序却造成了学生在讨论、分享等重要环节的冷场。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回答不积极,或者干脆就说一些口号式的话来敷衍了事。课堂讨论不起来,也就没有学生愿意站出来分享自己真实而又独特的体验。很显然,这样的课堂也是违背基本的心理辅导理念的。

二、“客观”与“主观”

课堂气氛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由大多数学生的共同态度和情感的优势状态形成的。它是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

我国学者依据心理状态综合表现的不同特点,将课堂气氛划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格的有机统一体;消极的课堂气氛常常以学生的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基本特征;对抗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是一种失控的课堂气氛。

由此可见,“热闹”抑或“完美”的课堂都不能营造出健康积极的课堂气氛,那么心理课堂为什么会容易走入以上两种误区呢?

从客观因素上来讲,目前心理辅导活动课在许多中小学中还属于“锦上添花”型的边缘性课程,无法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性课程一起分享学生学习的黄金时间。当学生经过一天紧张的学习,在下午第三节课上心理辅导活动课时,难免有些疲倦和懈怠,注意力容易涣散也是情有可原的。同时心理辅导活动课在不少学校都是两周才有一节,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疏离感也是在所难免的。

从主观上讲,目前有一些老师和学生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定位有认识上的偏差。记得我第一年教五年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时,特意调查过学生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看法,结果有80%以上的学生将心理课等同于游戏课,认为有游戏玩就好;有近10%的学生认为心理课是一节放松课,上课时不用那么正襟危坐,可以随意些;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这也是一门必须要学的课程,要像对待语数英那样刻苦学习;只有不到2%的学生讲到心理辅导活动课能更好地帮助自己认识情绪,能学习一些调节的方法。通过这些数据,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学生为什么在上心理辅导活动课初期极易出现“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尴尬场面了。

另外,一些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执教老师由于受自身教育观念的影响,习惯用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辅导活动课和思想品德课混为一谈。有时课堂上会出现老师高高在上,滔滔不绝地向学生灌输着一些心理概念,学生在下面安静地坐着,听得昏昏欲睡。另外,执教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师很容易出现内在的角色冲突:当面临课堂混乱时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应对,怕太严厉有损于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形象”,因此往往显得优柔寡断,甚至手足无措,导致上文提到的“热闹”课堂屡屡出现。

三、“动起来”加“静下心”

心理辅导活动课需要学生动起来,学生不积极参与活动就无法体现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活动性,课堂生成、讨论分享也就无从谈起,可见“动”是心理辅导活动课灵性的体现;同时,心理辅导活动课更加需要学生静下心来,只有静静地回味才能获得自己独特的体验,只有静静地思考才能将体验上升为一种成长的感悟,可见“静”是心理辅导活动课悟性的体现。

作为一名一线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执教老师,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深刻地感觉到要想上好心理辅导活动课,让课程内容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真正有所帮助,就一定要营造一个动静结合、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使心理辅导活动课在动与静之间寻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一)心理老师的“角色到位”是营造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的前提

著名心理学教授林孟平女士曾经说过:“辅导是一种关系,是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能给被辅导者一种安全感,使其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师生真情的流露、心灵的交融,要想让学生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就必须做到“真诚―关注―共情”。只有做到以上三点,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得以形成,教师对学生在人格成长、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力才能相对地提升。

曾在一位心理辅导老师的博客上看到这样一个小片段:

刚走进教室时,只见学生有的在忙着做作业,有的在外面打闹,有的在大声喧哗。黑板上残留着上节课的部分板书,窗帘都拉得好好的,教室里充满了二氧化碳的臭气味。好些同学很惊奇地看着走进教室的我,似乎对心理辅导活动课还不是很清楚,迷茫、好奇、兴奋……显示在学生们的脸上。

在铃声响起之前,我轻轻地对一个同学说把窗帘拉起来,然后自己走过去亲自做起来,有同学也跟着做了起来。然后我又朝黑板看了看,再看了看教室后面的黑板,摇了摇头,马上又有学生跑去擦黑板了。

师:今天是第一次上心理健康活动课,请你们把脊背挺直。(学生齐刷刷地都挺直了,坐得非常端正。)

师:脊背挺直有什么好处呢?第一,就是预防瞌睡,尤其是下午上课的时候,这个方法非常管用。第二,就是有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来参与心理健康活动课,给老师带来振奋的心情,让课堂变得有活力起来。(学生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

师:请露出笑容好吗?(学生开始笑起来,大笑的,做鬼脸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了。)

师:微笑就可以了,露出两三颗牙齿。(学生一个个都把牙齿露给老师看,可爱极了。)

接下来我进行了自我介绍,当介绍完毕业学校、学历以及所拥有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后,全场一片哗然。

师:哇,这么惊奇做什么?

生:好厉害。

师:谢谢大家对老师的肯定和羡慕,那在课堂上怎么表示啊?(学生集体鼓掌起来,全场充满了欢快的味道。)

师:接下来该你们介绍自己了。不过我们要用一个游戏来进行。(学生听说要做游戏,个个兴趣盎然。)

片段中的教师面对乱哄哄的课堂没有动用言语命令,也没有呵斥、怒骂,虽然心里也有些生气和不满,但教师用行动为学生作出榜样,让他们领悟到该以怎样的状态来迎接新的一课。接着教师通过“自我介绍”环节,将生活情景引入课堂,让学生的思维从作业中转换出来,换个场景,就换了一份心情了。教师用机智幽默、真诚关注与学生进行了良好的互动,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呼之欲出。

(二)“我们的约定”是营造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的保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相应的规则,是让学生既能动起来,又能静下心的有力保证。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我们的约定”要体现民主性、公平性,要由教师和学生协商制定。如果这份约定来自于学生,执行起来会更加容易。一旦有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违约行为,就会受到同伴的谴责,形成一种受到全体舆论攻击的压力。这种力量是“团体动力”的一种,能够隐性而又有效地保证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的形成。

下面提供一份钟志农老师设计的《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学生活动须知》供大家参考:

1.坦率真诚――把老师和同学当作自己最真诚的伙伴,诚恳地向大家说出自己的真心话,不必担心会不会讲错。

2.保守秘密――在活动课上听到的事情,要为同学保密,不到其他地方乱说,以免伤害了跟你说真心话的那位同学。

3.认真倾听――在别的同学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他的意思,并表示你很理解他说的是什么。

4.相互尊重――不管别人说的话是对还是错,你都应该让他把话说完,即使人家讲错了,也绝不去嘲笑或讽刺他。

5.参与交流――积极参加讨论,和别人交流自己的各种想法,并进一步了解别人对一些问题是怎么想的。

6.助人自助――用爱心关怀你的同学,使他能在你的帮助下学会解决自己的问题,同时你也必定会得到同学们给你的建议和帮助。

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结合班级的情况,经过和学生的协商尽量选取两到三条作为“我们的约定”。实践证明,“少就是多”,少而精的约定会让学生的头脑更为清晰,执行起规则来更加容易。在我的课堂中,“我们的约定”常常将重点放在“认真倾听、积极分享”上,鼓励学生尝试从他们的发言中获取看问题的新角度。

同时在规则的保护下,全体学生能在充满信任和真诚的和谐气氛中,放下个人的防卫意识,尽情投入到活动中去,使心理课堂能有效地“动起来”;在心理辅导活动课的重要分享环节,敞开心扉,与其他同学进行充分的探讨、分享,彼此给予回馈、鼓励和建议,促进其心灵的健康成长。

(三)精彩的选题和精心的设计是营造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的根本

心理辅导活动课不像其他学科性课程,没有统一现成的教材,这确实会给教师的执教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同时也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广阔的选题空间。

心理辅导活动课要想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获得学生的独特分享,与心理辅导活动的主题是否符合学生心理的发展性需求,以及教师对整个活动的设计是否周密、精心、有趣等有着直接的联系。只有选题精彩、设计精心,才能让学生“愿意动”“静心想”,才能营造出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凡是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反响热烈的几节心理辅导活动课,无不是教师和学生充分沟通,了解学生的心声后定下主题,然后再经过反复试上,数易其稿,历时大半年才完成的心血之作。

在设计学年段的教学内容时,不少教师都反映不知道上什么,于是随意到网上去照搬照抄一份教案的现象屡见不鲜。其实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期理论,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最重要的发展性主题是能否养成和保持一种勤奋、积极、进取的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在具体实施心理辅导活动课时,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三段来加以把握:

小学低段(一、二年级):一是帮助学生尽快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与适应;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使他们终身受益。

小学中段(三、四年级):一是抓住“智力发展”的第二高峰期,促进学生智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二是满足学生正在迅速扩大的交友和被同伴接受的社会性需求,并帮助他们学习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使他们获得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亲密感和安全感。

小学高段(五六年级):一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进行初步抽象概括和归类记忆的能力,为今后的初中学习做好平稳过渡的准备;二是高度关注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性格发展,在他们面临非常矛盾、变化无常和严重失衡的性格发展关键期时,能够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以促进其性格朝着积极的方向健康发展。

相信只要教师能牢牢把握住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线,再加上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动画、故事等形式,何愁心理辅导活动课会出现“混乱不堪”抑或“静如死水”的局面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