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范文

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精选(九篇)

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第1篇: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范文

现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几点做法。

一、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借助观察实验等教学手段和群体互动等教学形式,都能较好地将数学结论还原为生动活泼的知识生成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成为发现者。让学生借助教材学会自学是学会学习的前提,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开拓进取意识、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的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创设自学氛围,提供自学空间,使学生逐步学会边看书边思考、学会边动脑边操作,并能够把自学的发现用语言表述出来。

在教学中,我认为除了组织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用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

例如:“一块正方形硬纸片剪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这道题看起来是一道减法应用题,在实际中就不是那么简单,如果使学生知道答案会出现有3个角、4个角、5个角,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大量的演示,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究其规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创造性思维会从这里萌芽。

将观察实验法引进数学课堂,变一个人演示众人看为人人参与、个人动手,大大丰富了数学直观教学的内涵与外延,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自主性”在活动中得到满足,创造的潜能得到发挥。

二、激发学生的创造情感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它可以激发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发挥灵活敏捷的感知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开始时,教师讲解与新知识有关的小故事(电脑出示相应的动画片):熊山上的小熊们最喜欢吃熊妈妈做的饼了。有一天,熊妈妈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熊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分成四块,分给小花熊一块。小棕熊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熊妈妈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小棕熊两块。小黑熊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熊妈妈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小黑熊三块。讲到这里,老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猜一猜,哪只小熊分得的饼多?为什么?”学生们争相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只是聆听,不做回答。学生们急于知道究竟哪个答案是正确的,这时教师适时导入新课:“到底哪只小熊分得的饼多呢?下面就请同学们亲自动手分饼,看看谁得出的结论正确。该环节教学,引发了每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浓厚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促使学生们愉快而迫切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三、鼓励学生创造性应用

在数学课堂中,要鼓励学生把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有“寻根究底”的学习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思路才会开阔。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必须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即使学生提出了荒唐的问题,教师也不要批评他,更不能嘲笑他,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鼓励,悉心爱护他们主动发问的积极性,保护他们的创造精神,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培养思维的创造性;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例题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寻找规律,形成创造技能。

第2篇: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范文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造诱因

教学实践中,积极寻找可使学生产生数学化的问题,把大量的数学题材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善于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发表见解,展开争论,识别真伪,从而逐步使学生养成敢想敢问的习惯,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增强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探索规律,获取成果。

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可以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各自发表见解,提出新奇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敢于标新立异,这样不仅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也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性。

二、尊重并保护学生的思维创意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思维活动紧张、活泼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尽量保护学生的思维活动。对学生思路、观点,如果是正确的,一定要给予明确的并且积极的评价;如果是错误的,一方面,要通过反例或说理使学生明白其错误的确定性,另一方面,还要从其思维中可取的方面给予积极的鼓励。

三、展现数学创造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

“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其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过程,后者对发展能力更为重要。”让学生看到思维过程,意在使学生能从教师的分析中懂得怎样去变更问题,怎样引入辅助问题,怎样迂回障碍,使之柳暗花明,得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十分注重展示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参与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而不是过早地把结论简单地告诉学生,以培养其思维的探索性。

四、解题教学灵活多变,开拓思路

数学解题是数学学习中的主要内容,也是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多种形式的解题训练,鼓励学生在动态中思维,主动探索,用多种思路、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提高学生解题的技巧和分析、归纳、综合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创造性。

(1)一题多解:在数学解题过程中,鼓励学生善于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运用不同的数学公理、定理和数学方法解同一数学题。

(2)多题一解:许多数学题虽然题型各异,表面上看没有什么联系,但它们的解题实质、解题思路往往是一致的。对这类题进行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收敛性,促进学生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3)一题多变:适当变换习题的条件、所求问题或习题结构,使之形成更多的有价值、有新意的问题,使一题变成多题。学生在解这类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会随着问题的不断变换、不断解决而得到不断提提高,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感性和应变性。

五、提倡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是对创新思维始于“问题”非常科学而辩证的阐述。爱因斯坦本人也就是从“如果一个人以光的速度追赶一条光线运动”的想象出发,最后建立了轰动世界的“相对论”。因此,我们常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思维,更谈不上数学创造性思维。

六、建立数学开外活动小组,多渠道开发学生思维

数学来源于实践,大自然、社会紧密相连,数学教师应设立学生的课外组织,开辟第二课堂,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广泛地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提供数学学习的广阔天地。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上去认识、发现各种数学现象。如造型各异的建筑结构就是运用几何图形与代数公式设计建造而成的;许多自然景观无不与数学中的几何图形相联系。通过对大自然的认识,可以使学生产生探索数学的激情与创造的动机,令学生在感知数学现象的基础上引起情感反应,产生积极联想和深刻理解,从而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只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法,积极地鼓励学生多思考,使之学少悟多,实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知识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学法让学生自己创造,学习领域让学生自己拓宽,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开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必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第3篇: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造性思维 学生

思维就是平常所说的思考,创造性思维就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提到的创造性思维,一般是指思维主体自身的一种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笔者所探讨的就是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种创造性思维。

一、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利用定理证明与发现的联系激发学生思维。在多种解题思路探求中开发学生智力,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经过中考,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培养创造性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中考成功的保障,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综合、探索联想,创造性地解决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

二、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此,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造性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各种总结,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观察能力

在数学中确实有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处处说明为什么是很困难的。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没有猜想,没有想象,没有直觉,就没有创造。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意大利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指出,人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直觉的,一种是逻辑的;前者是“从想象得来的”,后者是“从理智得来的。”“想象”对于数学来说比其他学科更为重要,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可分为联想和猜想两类。在教学中,如果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但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想象是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间飞跃性的联结,要有扎实的经验的支持。第二,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着追求基础知识和丰富经验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积累经验。没有扎实可靠的基础知识,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水,根本无从谈起。

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新性想象。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

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积极地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地观察。如出示各种几何图形的变换和拼图或是一些有着特殊规律的数字数列等,让学生观察和讨论,找到规律并得到结论。第四,还要努力培养学生好奇心。好奇心能够促使人把认识活动集中到自己感到新奇的事物上,这种认识若能长期坚持以获得有关的知识,就会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养成敏锐的观察力和勤于思考的习惯,能够抓住创造性细节,富有向权威挑战的精神。

四、注意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材料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

发散思维的典型形式是多向思维,它是从尽可能多的方面来考察同一问题,使思维不局限于一种模式或一个方面,从而获得多种解答或多种结果的思维方式。多向思维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有三种基本形式,即“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用”。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对同一数学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去分析,以寻求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一题多解”,也可让学生对数学问题通过改变条件或改变结论,进行“一题多解”,使学生广泛联想和类比,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同时,还可指导学生“一法多用”,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开放性问题的出现,不仅弥补了以往习题发散训练的不足,同时也为发散思维注入了新的活力,是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有效途径。数学开放题是指条件不充分,结论不确定,解题方法多样化的题目,数学开放题教学,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也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都有自己的收获。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开放题的教学,并结合教学实际,设计一些开放题,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

第4篇: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范文

教师应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绝大多数的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创造性思维可以通过比较法、联想法、创设情境、自由会话法、看图说话法、用同一词、词组或句型说英语句子、游戏法、竞赛法等发展。

1、比较法

它是就某词或谈话要点作为求异点,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如学生学了短语in front of,由引导学生比较它与in the front of 之间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加强鉴别力,提高了思维能力。

2、联想法

一词联想,群体记忆,以已学的词汇为基础,横向联系、扩展,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使之在一词联想中展开。如:学动词时就要由动词原形联想到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形式,联想到现在分词和过去式,过去分词;在学习国家、语言名称时就要将人民、首都、货币等联系在一起,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视野,符合中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

3、创设情境,自由会话法

在学习初中第二册Lesson 21后,要求两位同学假设相互碰面,某A向某B提出某种活动的建议(说明活动的时间、地点)

A:××, are you free tomorrow?

B: I think so, why?

A: Would you like to play basketball?

B: Oh, thank you. I’d love to.

What time shall I come?

A: About half past three tomorrow afternoon, ok?

B: Ok. Where shall we meet?

A: Let’s meet outside the school gate.

B: All right. At three thirty tomorrow afternoon, outside the school gate, see you later.

A: see you later.

通过这种训练学生逐渐会从单纯的方法模仿,发展到思维模仿,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每学完一个对话除了让学生扮演外,还让学生根据所学对话和旧的知识创设情景,自编一个新对话,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激情。

4、看图说话法

它不仅能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还能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如初中第二册Lesson 35课文中的图让学生看,根据所学问答的知识编一段对话。

A: Excuse me, Where is No 16 Middle School ?

B: Sorry, I don’t know. Ask him, he may know.

A: Excuse me, Where is No 16 Middle School ?

C: It’s over there. Walk along the road, and take the second turning on the right. Then take the first turning on the left. It’s about 15 kilometres away. You had better take a bus.

A: Which number do I need, please.

C: I think you need a number 12.

A: Thank a lot.

C: Not at all.

5、用同一词、词组或句型说英语句子

就是从某一词、词组或句型为求异点检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训练思维的变通性。

如:on duty Who’s on duty today? I’m /she’s on duty

Are you /Is Li Lei/Aren’t you on duty today?

I’m not on duty and you’re on duty today.

又如用It’s time to do sth说出如下句子:

It’s time to

swim

go home

have a rest

go shopping

have a cap of ten

第5篇: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范文

关键字:创新性,学生

Analysis on the training of the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quality

Bachu county No. 3 middle school in Xinjiang Ayixiemuguli.nuer

Abstract: in this paper, it will mainly discuss on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only for the reference.

Key words: innovation, students

作为中学教师,我认为,每门学科都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历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

本文拟就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谈几点看法,求教于方家。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知识的创新是通过有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人实现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

1、使学生具有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

要不断创新,首先就要有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也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中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对于这些,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非常的幼稚,甚至是无意义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所以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多么无意义,教师都不要简单的禁止和否定。如果学生的每一次探寻,遇到的都是教师的“不可能”、“无聊”的断语。那么,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萎缩,很难具有创新精神。

2、使学生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活动是人们从事的主要活动。既然是创新,就预示着风险。而且,当创新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知识创新的难度只能是越来越高,失败的风险越来越大。一次创新的成功也许是千百次创新活动受挫的结果;一个人创新活动的成功,也许是成千上万的人创新失败的结果。面对创新路上的困难,人们只有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始终不一地坚持创新,才可能最终获得创新的硕果。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应该是历史学科的优势。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很多都是经过科学家的艰苦劳动和无数次的失败才创造出来的。另外,通过讲述无数革命先烈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经历无数次探索和失败后,中国革命才取得成功等史实都能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震撼,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升华,逐步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过程。现行的历史教材,总的来讲比较重视科学性、逻辑性,而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来弥补,通过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创作”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首先“纵向联想”,指出文天祥视死如归的力量源泉来自“民族的浩然正气和炽热的爱国之心”。接着展开“逆向联想”,痛斥当今社会上极少数只顾个人利益,而忘了国家利益的社会渣滓。另外还展开“横向联想”,联想到今天的青年学生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不能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殷 切期望,把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肩负起来。由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这位同学就展开了如此丰富的联想,充分体现了创造性思维发散性的特点。如果经常开展这类活动,会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包括学习过程方法掌握与选择的独特性,思考问题角度与质疑内容的独特性,解决问题方式的独特性,学习结果表达的独特性。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对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提出质疑是创造出新颖、超常成果的途径,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试想,如果我们对已有的理论和成果不加任何质疑地全盘接受,人类将永远停滞不前。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2、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反弹琵琶,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使其正确地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树立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

其次,在教学上要发扬民主,为独立思考创造条件。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即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知识,这就给了学生标新立异的机会。但学生的标新立异难免伴随着幼稚和错误。对于这些,教师如果简单加以否定,不仅剥夺了学生探索新知的乐趣,也会使他们变得谨小慎微,疏于思考。事实上,只有犯过“错误”,才能改正错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标新立异,一定要加以保护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既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也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

新形势下教师的角色转换--关于课改的反思基础课程改革确实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只是如何改还需要一个思考过程。这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广大的教师来说是一次大考验,因为这必须摆脱已有的、固定的教学模式去思考一个全新的教学方法,即使以前曾经思考过,但真正实践的时候又是一回事,是否能经得起这次考验,可能在很多人心里没谱。

旧的课程教学可能使得一部分学生的个性都被扼杀在这个无形的杀手中而不自知,但扼杀者也不知道,他们以为这就是一种帮助、是一种启迪,结果正是这种帮助、这种启迪造成了本不应造成的个性发展,是该结束了。

其实对新课程改革还没有形成一个具体的概念,但总觉得旧课程制度已经制约了一部分学生的发展,虽然新课改的结果如何不得而知,但有个新的转变与突破总比捧着旧体制不放好,而且这是已经在多个实验区内经过实践获得的经验,经验必须借鉴,但如何做却是我们自己思索出来的,把握一个总体方向,也能教出特色。

第6篇: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艺术设计 创造性思维 培养

设计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设计师创造力的高低直接决定设计出作品的水品的高低。创造力是一种高级的、独特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是智力活动的重要部分。它是一种摆脱了习惯定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他鼓励在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聚合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和能力也必须要以创造性思维作为基础和前提。智能发展的高级形式是创造性思维,因此培养富有创造力的艺术设计人才必须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入手,并运用恰当的方法,加强对学生思维上的创造性训练。

一、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和特征

创造性思维的含义指的是创造新的观点或者新的理论并且能够指导人的行为,进而能够创造实物形态的心智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的高层次的认知过程,他不仅通过思维揭露事物之间本质的联系,而且要在此基础上重新创造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或者创造新产品。笔者认为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独创性。创造性思维是超出常规的思维,它不会受到传统的束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所学的法则、公式、概念、定理、思路、方法等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甚至可以提出合理的质疑。

第二、求异性。标新立异是创造性思维的又一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一些知识领域中根深蒂固的思想和长期以来形成的方法不盲目信奉和照搬,开款思路,运用多种渠道和方法,谋求一题多解。

第三、联想性。联想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它的本质就是一种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思维连贯性和发散性。具体来讲就是当面临某一种情形或者遇见某种现象后,思维能够立即转变,即从横向向纵深方向发展或者从正面向反向发展。

第四、综合性。创造性思维的不同在于它能够有效的调节局部与整体、直接与间接、简易与复杂的关系。在短时间内能够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整理,把抽象内容具体化,复杂内容简单化,从中提炼出较系统的经验,以便更有效的理解和掌握。

创造性思维不是一种不承认界限、不尊重规律、不致力于问题解决的无拘无束的胡思乱想的表现。它是由多种思维形式组合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他及时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结合,也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结合:它既包括抽象思维,也离不开形象思维。现代思维科学的研究指出,我们不仅要肯定多种思维形式的存在,而且还要认定多种思维形式的结合,乃是人类的最佳的思维方式。

二、创造性思维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体现

设计过程指的是设计师对现实审美认识过程和对审美认识的表现过程。创造性思维在设计过程中的体现主要表现在设计概念的提出。设计概念集中体现了设计师对设计项目的审美认识和审美思考,是现实的社会生活通过设计师的大脑逐渐转移到设计作品中的反映。

对于设计概念的产生过程,英国心理学家沃拉斯把它分为四个不同阶段。准备阶段:设计资料的收集整理,结合自己以往的经验和知识进行资料分析整理。酝酿阶段: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与思考,在头脑里反复酝酿思考、细心咀嚼,逐渐在思考体悟中理出思路。豁朗阶段:这是升华思想和新形象产生的过程。当百思不得其解时,遇外部信息刺激,迅速沟通脑海里各种信息的联系,表现为豁然开朗,突然顿悟,迅速明白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验证阶段:这是创造新思维的最后阶段,将对思维的新成果的观念进行验证补充与修正,并加以实施。

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统一。发散思维是一种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展开思维的过程,其特点是大胆的假设,不受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的束缚,突破思维定式影响,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允许“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是一种打破“旧框框”,解放思想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发散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思维流畅、开放,想法具有开拓性。但是,仅靠发散思维还不能完成创造的任务,完成创造的任务还需要聚合思维。聚合思维是以思考对象为中心,从四面八方指向问题的中心,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要求思维具有概括性和正确性。

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当然,我们还可以用“多谋善断”这个词来概括,多谋是发散思维,善断是聚合思维。只发散不集中,是一盘散沙;发散必须集中,发散容易广阔开发,聚合有利于思维集中深刻、系统整体。所以,艺术设计人员在前期发掘创意阶段应该以发散思维为主,而在后期选择创意阶段则要以聚合思维为主。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需要将两种思维方式不断交替使用,发散、聚合,再发散、再聚合,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完成整个设计。

(二)想象

想象是思维将储存在人头脑中的表象信息组织、创造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对现实、理想、幻想的结合,是在现在、过去、未来之间搭建的一座桥梁。如,《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形象就是被想象出来的,是人们将猴子的灵巧与人类的智慧结合后想象出来的结果。由此看,设计师必须具备非凡的想象力。黑格尔认为: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本领就是想象。因此,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创造性思维的想象力是否丰富成为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志,设计人员凭借想象力可以随心所欲的塑造艺术形象、进行艺术创造。

在想象中,情感是想象的助推剂。情感伴随设计师体验生活能力、设计构思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的逐渐丰富而完善起来,在设计的过程中情感也始终伴随着想象,推动想象的发展,设计若要以情动人,则情感是主要因素。设计缺乏情感,则设计作品就难以打动人。所以,在设计中,想象是不可或缺的。

想象是创造的精髓。俗话说的好:“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人的创造性活动都源于想象。据载,被誉为能想象出半个世纪最惊人成就的预言家----名著法国作家凡尔纳,他的作品中所幻想的许多东西都已经在今天实现,例如坦克、直升机、潜水艇、导弹、电视等等,由此可见想象的重要。

想象以客观现实为基础,客观现实是想象的源泉。如果没有人对猴子灵巧了解,就没有孙悟空的形象。但想象有具有概括性和形象性,孙悟空就是人们概括猴子的所有特征和人的聪明才智所创造出来的新形象。所以想象必须要思维广阔,把头脑中已有的成分进行重新构成,思维重组才能激发新意。而且还要善于使用创造性想象,应用夸张、替换的手段创造新的形象。

(三) 联想

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活动,是把相关的或者不相关的事物用点进行连接,是形象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简言之,联想是从一事物的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观念的心理过程。根据事物之间相似或相对的特点,进行由此到彼、由近到远、由表到里的一种思考方法,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

联想思维是建立在逻辑思维之上的正确想象的必然结果。联想思维的成立是以三条法则为基础的。

第一、有接近才有联想。指的是联想的事物与事物之间必须要由某方面的接近,能在时间或空间上使人脑与外界相互联系。

第二、有相似才有联想。指的是联想的事物对大脑产生刺激后,大脑能够快速作出反应,回想起与这一刺激相似的经验。

第三、有对比才有联想。指的是大脑能想起与这一刺激完全相反的经验。

美学家王朝闻曾说过:联想和想象都是与印象或记忆有关,没有印象和记忆,联想和想象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很明显,联想和想象不是印象或者记忆的如实复现。联想和想象不是记忆简单的再现,而是记忆的升华和创造。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从一个设想变成两外一个设想甚至更多的设想,从而不断地创作出新的作品。

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时候,我们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好奇心和求知欲,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的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谷彦彬.《设计思维与造型》[J].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第7篇: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创造思维引导,实践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如何让在学校里学习的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的发展,使他们能够顺利地成长,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现代高科技和人才的激烈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创造性思维的竞争,而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求新、求异、求变。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数学教师要根据数学的规律和特点,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则、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本文就创造思维及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创造思维及其特征

思维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的概括的间接反映。创造思维就是合理地、协调地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及直觉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使有关信息有序化,以产生积极的效果或成果。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建立新理论、创造新方法、获得新成果、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

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新颖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新颖独特和灵活变通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

二、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

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民主、宽松、和谐的气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热情高涨,才能大胆想象、敢于质疑、有所创新,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1、教育创新是教师的职责。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本身蕴藏的创造因素,对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加工,使课堂教学有创造教育的内容。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提出“在河边修一个水塔,使到陈村、李庄所用的水管长度最少,如何选定这个水塔的位置?”从而把课本内容引申到实际生活中来,使教学富有实践性、科学性、现代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中的不同观点,保护学生中学习争辩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想象,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挑战权威,给每个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氛围,处理学生学习行为时,尊重他们的想法,鼓励别出心裁等。

三、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1、指导观察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

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引导想象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是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着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3、鼓励求异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发展的基础。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没想不到,去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要求异必须富有联想,好于假设、怀疑、幻想,追求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即与众不同的思路。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创新。教师要创设求异的情境,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多变,训练学生勇于质疑,在探索和求异中有所发现和创新。

4、诱发灵感

第8篇: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范文

从我国目前的艺术教育现状来看,主要体现在这四个方面:1)艺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基本是早年国外的翻版。2)专业设置盲目。艺术教育和其他人文和自然科学一样,某些专业是属于基础领域,不能因为没有就业市场而压缩或取消,例如纯绘画和艺术理论;另外有部分专业因现在市场火爆而拼命扩招导致教学质量不断下降。3)各专业只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缺乏创新性。4)大多数专业与实践环节脱离。

从当前艺术设计教育现状来看要想今后培养的设计人才能够适应未来艺术设计发展趋势,最关键的还是必须从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开始。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在各个领域都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艺术领域、如果缺乏了创造性,基本上就无法创作出脍炙人口、独具匠心的作品!就拿我现在从事的数字艺术专业来看创意思维更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所在。

谈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必须对创造性思维有科学的认识。所谓的创造性思维主要是针对逻辑思维而言的,这种思维方式不能说它是反逻辑的,而是指科学思维过程中非理性的一面,通常是指认识过程中的想象、潜意识、灵感和直觉认识①。

创造性思维必需建筑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这一点正好体现在各高校纯艺术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上,但我个人认为形象思维的培养不能只从高校阶段开始,要从小学高年纪就应该开始着手培养,因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都需要一个长的时间才能上升为潜在模式而这种模式对今后的直觉思维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现在我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只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而完全忽略的形象思维的培养,高校里的设计专业更有退化的迹象。另一方面在培养形象思维的同时为了不让学生的思维堕入模拟现实僵化的思维中,开发想象思维也应同样重视!

现在就结合艺术设计的人才培养来谈谈如何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

一、想象力的培养:

1) 保持和发展好奇心。好奇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只是人小的时候因为对各方面知识的积累的还不够,好奇心理显得特别强。在学校学习期间要不断培养广泛的爱好和兴趣,不要拘泥于自己的专业,不断探索和了解自己未知的领域。很多新的想法和形象都是在平时的观察和研究当中自觉潜移默化,再通过联想、异想等脑部思维活动达到飞跃,形成与众不同的想法。但好奇心也是比较容易受挫的,尤其是当探索和思考受到阻碍和挫折的时候,所以坚定的意志是保持好奇心的基础。

2) 知识面要有广度。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面,艺术创作中的想象只会沦为肤浅的形式表现。扎根在知识与经验上的想象,才能闪耀思想的火花。经验越丰富,知识越渊博,想象力的驰聘面就越广阔。艺术设计是一个创作空间非常广的学科,要求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具有各方各面的知识,在教学当中为了扩展学生知识面可以加入更多的人类历史、考古、各国的神话传说、动植物学、自然科学、医学、等人文、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当然以上所提到知识只要有基本了解就足够了,不讲究求有过深的研究!这些方面的培养为今后创作作品时头脑中的联想活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追求异同的思维,在科学中主要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有多种方法,在不同环境下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艺术设计中同样也需要发散性的思维,但它的性质和上面讲有所不同,艺术创作虽有目地性但对于这个目的究竟是什么一个结果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形象概念,是一种模糊的,不确定的,哪怕是你用了自己认为是最好的途径去表达你心目中的概念得出的结果也未必是你满意的。所以在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发散性思维应着重以下几点:

1) 思维的流畅性的培养:设定一命题,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概念、想法,最好有较为大致的轮廓。头脑里有了想法之后再用草图的形式,将其形象化。

2) 灵活性的培养:所有的想法和概念不能够类同,必须在质上有区别,培养学生多方向、多角度灵活思考问题的能力。

3) 独创性的培养:这一点是是培养学生与众不同的创作个性,这点的培养更多的依靠想象力的发挥来促进。

三、逆向思维的培养:

逆向思维法是相对于习惯思维而言的,也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来考虑问题的思维方法,它常常与事物常理相悖,但却达到了出奇不意的效果。因此,在创造性思维中,逆向思维是最活跃的组成部分②。说道逆向思维必须提一提“联想”,因为“联想”是“逆向思维”的前提之一,同时也要指出联想要和我刚开始说的想象区别开,它们的不同点在于:想象是严格的形象思维形式,而联想则不然;想象的过程中,从一事物到另一事物必须使用形象思维形式,而联想可以是具像的,又或抽象的概念;在想象过程中,不仅可以创造出从未有过的形象,而且还可以创造出曾经有过但人们又未曾见过的事物形象,而联想既可以从一事物不仅是形象上,更可以是观念上想到别的事物,但不可能创造出未曾有过的事物形象。联想可以是多方向的非线形的思维方式;联想还可以构成比较复杂的心理结构,在这就不深入了!对于艺术设计的逆向思维培养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1)反转型逆向思维法

这种方法是指从已知事物的相反方面进行思考,常常从事物的功能、结构、因果关系等三个方面作反向思维。例如:在影视镜头语言里面常用的各种镜头蒙太奇就是一种逆向思维的具体应用,它可以将观众的思维从一个常态的空间一下子带入到另一个与之差异较大的空间里,从而达到视觉上急速转换,一种全新的感觉。要训练逆向思维主要是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时常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和框框保持住一种平行思维的方式来看待事物。

转贴于

2)换位型逆向思维法

这是指在研究一问题时,由于解决某一问题的手段受阻,而转换成另一种手段,或转换思考角度思考,以使问题顺利解决的思维方法。③如历史上被传为佳话的司马光砸缸救落水儿童的故事,实质上就是一个用转换型逆向思维法的例子。由于司马光不能通过爬进缸中救人的手段解决问题,因而他就转换为另一手段,破缸救人,进而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在数字艺术创作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就是在创作作品的过程当中往往会碰到很多技术上的问题阻碍了创作进程或影响到了最终效果,或者在制作的过程当中发现自己的创作构思产生了原来预想不到的问题,这个时候就应该转换方向,向者已有现状可发展但又不偏离目标的方向去探索。

3)缺陷逆向思维法

将缺点变为可利用的东西,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并不以克服对象的缺点为目的,相反,它是化弊为利。这种思维方式体现在艺术上主要是逆主流美学潮流的方向去理解、去表现。这种方式比较激进主要受创作者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

四、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

潜意识是指人们长期积累起来的、储存在头脑中的一种能力,创造性的思维是由有意识活动和潜意识活动交织构成的。潜意识在暗中支配着意识,直到灵感的闪现。潜意识和灵感有直接的联系,它是灵感产生的基础。灵感表现为思想的高度集中、情绪高涨的突然表现出来的一种创造力,如何激发它是艺术工作者一个永恒的话题。就我的经验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 艺术创作中灵感的激发要遵循一种“发散后再收敛”思维方式,在创作思维活跃的情况下人往往会迷失了方向,但创作的灵感只有一个,它不会到处闪亮。因为潜意识的存在!肯定有一个创作思路是艺术家内心深处最希望去探索、去表达的。

2) 在平时创作之余应多点阅读精神思想方面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可以是宗教的,哲学的或各种艺术思潮的。往往这些著作里富有哲理性的观点会帮助找到艺术家自己的灵感。

3) 同一创作群体之间和不同专业之间应不时聚积在一起互相讨论,交流思想和经验。这种讨论形式是激发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最好形式。④ “一石激起千层浪。”讨论可以互相补充、互相提醒、互相激励,使创造性思维活跃起来。再者,通过讨论,各种意见的交锋,可以帮助学生摆脱那种已经形成了的思维习惯。当前国外的艺术教育里面也经常采用这种模式,在同一圈内工作室之间会经常聚在一起探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各自的想法,在圈外也会结识不同的专业人群,在酒吧、咖啡厅的畅所互相交流。这种方式在艺术创作中是比较值得推崇的。

结论

以上关于如何培养创造思维的的四个方面,我认为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想象力更是数字艺术创作的源泉。培养各专业的艺术设计人才都必须本着活跃思想,不拘泥于前人或已有的模式敢于突破,引入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有效地击活学生创造思维潜力。

注释:

①《科学研究艺术》解放军出版社199410 月第一版 120页

②《创造性思维—艺术人才培养个关键》 作者:邓相超转自:设计联盟网站

第9篇: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范文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数学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样需要勇气和信心。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爱护和培养学生宝贵的好奇心、求知欲,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存在着创造性的发展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自信,都有机会获得学习的成功。如在比较14和8两个数的大小时,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如何比较大小。同学们说出了很多方法,有的用数数的方法,8往后数6个才是14,所以14大于8;有的认为8在添上6才是14,所以14大于8;有的说14是两位数,8是一位数,所以14大于8。有一个学生的想法十分独特,他在8的前面加上1个0,这时14十位上的1比0大,所以14大于8。许多学生对他的想法不解,我也觉得这样做简直就是瞎子戴眼镜--多余的圈圈,但转念一想,这不正是同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吗?于是我赶紧对这位同学的想法给予肯定,并告诉大家这种方法在同位数比较中用途更大。我利用这一次肯定,保护了他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从此有勇气和信心战胜困难,勇于说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老师要使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保护学生和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这一点非常重要,还有就是创设轻松、愉快活跃的课堂氛围,为小学生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宽松的环境。宽松、和谐、平等、竞争的环境,由此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创新。

二、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高效练习

对学生进行实用高效的练习是十分必要的。新教材便为学生设计了大量的、具有思考价值的练习题,在课堂教学中我对这些练习进行改造,经常是以游戏、比赛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练习的机会,提高练习的实效性。比如在教学进位加法的练习课时,我用了三个游戏把整节课贯穿起来。首先是个人抢答赛。老师出题学生抢答或学生互相出题,这个游戏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接着是小组合作争优赛。4人一组,用三个数组成4个算式,比比哪个组想的算式最多。这个游戏不仅使学生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和合作竞争的意识。最后"吃鱼"这个游戏把整个课堂气氛烘托起来,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学习情绪高涨。游戏是这样的,每人一条鱼,每条鱼的上面都有一道题,只要能大声地读题说得数,这条鱼就送给你。学生们不仅要把自己的题说对,还要对其他同学的题进行判断,大大提高了练习的强度。游戏是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的,又提高了练习的时效性。这节练习课,虽然没有让学生动笔去写,但它的练习强度和效率是显而易见的,在练习课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例如在教学安排中我尝试大胆的尝试了一些方法。比如我让学生自愿来当小小老师,这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很积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也活跃了课堂氛围。学生都觉得上我的课最轻松好玩。又例如 教学生进位加法时,通过"小百灵评比"这一活动,油学生亲自数出自己一共得了多少个小贴贴为出发点,引出进位加法的两种题型,大数加小数和小数加大数的进位加法。于是,学生带着这个具体任务,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计算,共说出了4种算法,分别是:(1)数数的方法。(2)凑十法。(包括把小数凑成十和把大数凑成十)(3)想减算加。(4)用小棒摆出来然后再数或者用实物在进位加法板上摆出来。由于学生是带着具体任务学习进位加法的,所以学生的身心很放松,思维上没有任何的限制,较为容易的进行创造性思维,想出了多种计算方法。由此可见,丰富多彩、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和练习不但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还能够使每一个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三、设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更偏重于具体化、形象化和生活化。教师要要密切联系小学生的实际,运用小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知的背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兴趣。“生活化”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促使小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灵活地、创造性地思维。例如:王小明星期天去文体店买文具用品,他所带的钱如果全部买笔记本可以买10本,如果全部买圆珠笔可以买15支。现在小明先买4本笔记本,剩下的钱还能买多少支圆珠笔?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可以丰富多彩地展现自己的思维和解题方法,并以几种解题方法中选择最为简便、更为巧妙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解题方法各显神通,通过对比,寻找最佳的解题方法,结果是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升华。由此可见,“生活化”的数学问题不但能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处处有数学”的道理,更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更加喜欢数学,更用心去学好数学,也更热爱生活。

四、营造氛围,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