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范文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精选(九篇)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第1篇: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范文

【论文摘要】:21世纪是生物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生物技术为农业、渔业、林业以及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近几年来,转基因植物推出的品种之多、推广面积之大、发展速度之快,远超出人们的预测。在研究与开发转基因产品的同时,理智、客观、安全地运用转基因技术,加强其安全性防范的长期应用研究。

植物转基因技术将为农业生产带来一场新的革命,它将为农作物的持续增产和解决全球人口爆炸所造成的粮食危机做出巨大贡献。但也有人对这一技术持怀疑态度,认为目前人类还不能对它的潜在危险性做出正确的评价。因此,在大规模应用前有必要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1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研究意义

转基因植物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将克隆的优良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或组织,并在其中进行表达,从而使植物获得新的性状。这一技术克服了植物有性杂交的限制,基因交流的范围无限扩大,可将从细菌、病毒、动物、人类、远缘植物甚至人工合成的基因导入植物。转基因作物可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除草剂、杀虫剂等农药的使用量,并节省大量劳动力,因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组织(ISAAA)的年度报告,200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猛增了1200万公顷,首次突破了1亿公顷大关。转基因植物产生至今仅20年时间,但其研究和应用得到了非常迅猛的发展。

2 对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

从理论上说,转基因技术和常规杂交育种都是通过优良基因重组获得新品种的,但常规育种的安全性并未受到人们的质疑。其主要理由是常规育种是模拟自然现象进行的,基因重组和交流的范围很有限,仅限于种内或近缘种间。并且,在长期的育种实践中并未发现什么灾难性的结果。而转基因技术则不同,它可以把任何生物甚至人工合成的基因转入植物。因为这种事件在自然界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人们无法预测将基因转入一个新的遗传背景中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故而对其后果存在着疑虑。而消除这一疑虑的有效途径就是进行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也就是说要经过合理的试验设计和严密科学的试验程序,积累足够的数据。人们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判断转基因植物的田间释放或大规模商品化生产是否安全。对试验证明安全的转基因植物可以正式用于农业生产,而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则要加以限制,避免危及人类生存以及破坏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巨大应用潜力。

3 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目前,国际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按照要求必须进行了严格审查,证明它们对人类健康无副作用。检验不仅在生产国进行,而且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委员会负责监管。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环境安全性,另一个是食品安全性。

3.1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安全性

环境安全性评价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转基因植物释放到田间去是否会将基因转移到野生植物中,或是否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打破原有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

⑴对野生生物的影响:转基因植物种植推广后,释放到自然环境中的机会多。因其具有野生植物缺少的多种抗性,将会迅速成为新的优势种群,从而影响生态平衡。虽然利用"终止因子技术",以及"化学催化"技术可以限制转基因植物的扩散,但因此项技术对农业的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影响而受到多方面的关注。

⑵对自然生物类群的影响:出现高抗药性有害生物。"病毒重组"或"异源包装"是否会产生新的农作物病原物,自然界存在着植物病毒的重组现象,包括DNA 病毒和RNA 病毒。转外壳蛋白(CP)基因的抗病毒植物,当有其它病毒侵染时,入侵病毒的核酸有可能被转基因植物表达的外壳蛋白质包装,从而改变病毒的寄主范围,使病毒病防治更加困难。担心作物中转入抗虫或抗病基因后,会加大对某一种害虫或病原体的选择压,使害虫或病原体加速突变产生抗性,给防治增加麻烦。

3.2转基因植物的食品安全性

食品安全性也是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转基因植物生产的产品与传统产品具有实质等同性,则可以认为是安全的。若转基因植物生产的产品与传统产品不存在实质等同性,则应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在进行实质等同性评价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一些主要方面。

⑴有毒物质:必须确保转入外源基因或基因产物对人畜无毒。如转Bt杀虫基因玉米除含有Bt杀虫蛋白外,与传统玉米在营养物质含量等方面具有实质等同性。要评价它作为饲料或食品的安全性,则应集中研究Bt蛋白对人畜的安全性。

⑵过敏源:在自然条件下存在着许多过敏源。在基因工程中如果将控制过敏源形成的基因转入新的植物中,则会对过敏人群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转入过敏源基因的植物不能批准商品化。另外还要考虑营养物质和抗营养因子的含量等。

4 总结

植物基因工程食品在解决全球饥饿问题和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可通过转基因能源植物为缓解世界能源危机作出巨大贡献,尽管与之相伴的转基因植物安全性问题与公众态度、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及伦理、宗教等复杂因素交织为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政治、经济问题,成为了国际、国内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但转基因植物辉煌的发展前景是不容置疑的。在研究与开发转基因产品的同时,理智、客观、安全地运用转基因技术,加强其安全性防范的长期应用研究。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既符合国际标准又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检测体系,确保转基因产品进出口的安全性,让植物转基因生物技术成为21 世纪解决健康、环境、资源等重大社会与经济问题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陈君石主译,转基因食品:基础知认及安全性,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

[2] 闫新甫,转基因植物(生命科学专论),科学出版社,2006.3

[3] 吴爱忠,基因转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9

第2篇: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范文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农业;安全管理;产业发展

转基因技术是一项新兴技术,国际上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通过“863计划”将转基因育种列入生物技术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1]。2008年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的实施加快推动了转基因技术的研究步伐①。2015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②,这是2007年以来9个中央1号文件中第6次提及转基因。如何看待转基因技术、如何对待转基因生物安全性、如何发展农业转基因技术产业,都已成为当前发展中急需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转基因技术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人类文明,从来都是科学技术推动的。在生物领域,育种技术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早在1万~5千5百年前,人们开始种植植物并将作物中最好的留作来年种子,自此开启了选择育种的历程[2]。18世纪中期,人们发现两个不同品种通过杂交产生的后代具有明显的优势,杂交技术培育的高产品种推动了世界第一次绿色革命[3]。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人们开始利用射线、诱变剂等手段诱导植物基因突变,再从变异群体中选择符合要求的品种[4]。1973年科学家科恩和博耶将遗传物质从一个生物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以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开始在医药、农业、食品、能源和环保领域得到广泛应用[5]。自人类进入农耕社会,每一次农作物的改良都是优良基因选择的结果。选择育种是选择自然突变的基因,杂交育种是聚合优良性状的基因,诱变育种是选择人工突变的基因。转基因技术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基因整合,与传统技术只能在近缘属种间实现基因转移不同,转基因技术可以将来自于植物,甚至动物、微生物的优良基因转移到作物中,大大扩充了优良性状的来源[6]。实际上,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转基因现象,只不过发生频率很低。在转基因中广泛应用的农杆菌转化法,就是基于自然界中农杆菌可以将自身的基因转移到植物中去的原理。因此,转基因技术是传统育种技术的继承与发展,为优化开发种质资源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前景。当前转基因技术在全球飞速发展。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94年到2014年10月,共计65个国家批准转基因作物的进口或生产种植,涉及27种转基因作物、357个转化体。其中,日本位居第一,批准了201个转化体,其次为美国171个(不包括复合性状),欧盟73个居第九,中国55个居第十二[7]。2014年全球28个国家的1千8百万农户种植转基因作物27亿亩,与产业化之初的1996年相比增长了106倍。从1995年至2014年间,因为种植转基因作物,化学农药使用率降低了37%,作物产量提高了22%,农民利润增加了68%[7]。转基因作物的生产应用保障了粮食安全、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民收入,对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转基因发展,把转基因技术作为国家的战略选择。2006年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列入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8年国务院审议通过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转基因技术应用以来,社会上一直存在着生态安全和食用安全两方面的疑虑和争论[8]。人们不希望转基因技术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增加新的环境和食品风险。公众主要有三方面的担心,一是担心转基因食品危害身体、影响下一代。实际上,从科学角度讲,只要转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不是致敏物和毒素,它和食物中的其他蛋白质就没有本质差别,都可以被人体消化[9]。二是担心影响环境安全,种植转基因会产生杂草耐药性、害虫抗药性、破坏生物多样性。事实上,常规农事操作也需要除草剂和农药的轮换使用,科学家已经开发出多种抗虫和耐除草剂作物。三是担心大量进口转基因农产品冲击国内市场,影响我国产业安全。实际上,转基因大豆进口既有国内需求增加、也有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因,我国粮食安全基本战略是保障口粮绝对安全,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应该说,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公众对转基因技术有疑虑和担心都是正常的,本质上属于科学认知问题,转基因作为微观分子生物学的新兴技术,公众了解少,不免难以接受。一是我国从事转基因科普工作的人员不足,科学家虽然了解转基因技术,但多数缺乏沟通和传播技巧,无法将专业的科学知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出来,公众很难听得懂。二是负面言论更容易传播并产生影响,公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难免会产生疑虑和担忧。与此同时,一些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公众人物或组织机构曲解误读、随意发声,也加剧了公众的恐慌心理。由于以上原因,社会对转基因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事实上,转基因技术正是伴随着争论而迅速发展的,对转基因的争论,不止限于我国,在世界范围内也曾经或者正在发生。科学从来都是在论争中进步的,关键是让转基因争论回归科学的轨道,通过科学普及让转基因技术获得公众的广泛理解和支持。

2科学管理是确保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基石

DNA重组技术出现伊始,分子生物学家就开始关注其安全性。1975年召开的阿西洛马国际会议,确立了重组DNA技术的基本策略,“认可它对于生命科学的意义,正视其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继续研究”[10]。这次会议后,政府部门开始对重组DNA操作实施管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1976年颁布《重组DNA分子研究准则》,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86年《重组DNA安全性考虑》。相关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开始制定转基因操作指南和安全评价指导性文件。我国是较早实行转基因安全管理的国家之一。1993年原国家科委颁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1996年农业部颁布实施《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2001年国务院颁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明确指定农业部负责,会同科技、卫生、环保、外经贸、检验检疫等部门组成部际联席会议共同管理;2002年、2004年和2007年,农业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先后《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配套规章。法律法规要求对转基因生物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的各环节进行安全评价,通过安全管理避免和控制风险,用科学技术解决科学发展的问题。转基因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安全与否关键在于转入什么基因。转基因是在明确基因序列、功能、作用方式的前提下,将生物界已经存在的基因转入到目标生物中。所得到的转基因生物还需要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价,明确转基因生物潜在的风险,并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我国参照国际惯例,实施分级分阶段的安全评价,将农业转基因生物分为4个安全等级,及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申请安全证书5个阶段。以转基因植物为例,主要从分子特征、环境安全、食用安全三方面进行评价。分子特征是安全评价的科学基础,有助于识别转基因生物是否存在相关安全性问题。环境安全主要考虑生存竞争能力、基因漂移的影响、对非靶标生物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转基因生物的功能效率和靶标生物的抗性风险。食用安全主要评价外源蛋白的毒理学、致敏性,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营养学和全食品安全等。科学研究和试验表明通过安全评价、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生物是安全的。欧盟投资3亿欧元、历时25年的研究结论是,生物技术,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并不比常规育种技术风险大。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医学会、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等权威组织,都得出同样结论:转基因农作物的食物成分,不比普通方法选育的农作物组分更危险[11]。安全管理是管控转基因生物风险的关键,主要是针对安全评价中的潜在风险,采取对应的安全控制措施。世界各国通常采取过程管理,按照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以及生产应用后的监测。从实验室、温室到田间试验,每一个研发过程都要在严格的管控下开展,防止未经过安全评价的转基因生物扩散到环境和食物链。我国建立了涵盖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全过程的安全监管,重点是转基因农产品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的实验室研究和田间试验阶段。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与试验的单位,必须具备与安全等级相适应的安全设施和措施,做好安全监督记录,以备核查。一是建立转基因生物试验的操作程序,包括包装、运输、贮存、销毁、收获,以及试验点的隔离管理和采后期监控,保障每一个环节可控制、可溯源[12]。二是建立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档案,包括材料管理记录、试验操作记录以及相关管理制度等,表明所采取的安全管理是适当的。三是规定了不同等级基因工程操作和试验的安全控制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切实做到有章可循。通过建立属地化管理制度和研发人第一责任人制度,严格控制条件,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

3科学规划转基因产业健康发展

强调,要大胆创新研究,占领转基因技术制高点;要确保转基因安全,在研究上要大胆,在推广上要慎重。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转基因工作要求,需要立足长远,统筹兼顾,综合考虑科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因素,按照系统谋划、重点突破的思路,进行科学规划,主要有五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3.1自主创新,增强竞争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发展转基因产业的关键在于自主创新,研发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2008年我国启动实施转基因重大专项,把转基因技术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举措。建立了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一批具有应用前景的抗虫、抗除草剂新品系蓄势待发;克隆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要价值的关键基因107个,打破了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垄断。但总体来说,着眼于产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研究还相对薄弱,具有应用价值和竞争力的功能基因相对较少,商用转化载体、表达元件等大多来自于国外,研发基础相对落后。因此,要以产品应用为目标,以国际产业发展为引领,加强抗虫、抗除草剂、抗旱、品质改良等产品的开发,以及启动子、增强子、载体等转化元件的挖掘。同时,将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专利即将到期的有利时机,把好的基因、好的平台、好的产品为我所用。

3.2科学评估,提高决策力

“用最严格的程序、最严谨的试验、最详实的数据”。一是要按照我国的法规和技术规范,遵循国际通行规则,开展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评估,确保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二是要保证安全评审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评审结果要向社会公示,听取公众及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强化综合评估。对技术成熟度、公众接受度以及产业影响、贸易影响、社会影响、经济效益等开展综合评价。进行主要安全指标、目标性状、农艺性状的综合验证和比对,确保将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推向市场。四是提高信息透明度。逐步公开获得安全证书转基因作物的综合评价报告和申报书,试验审批结果,以及安全监管的相关信息,扩大公众知情权和监督范围。

3.3科学普及,提高接受度

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广泛宣传转基因技术的原理,转基因产品的安全评价、安全管理,以及转基因生物对农业、环境和消费者的作用。在科学层面,通过不同声音之间的交流沟通,达到广泛共识,使公众能够理性地对待转基因产品。在传播途径方面,充分发挥新型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和网络的力量,提高科普知识的传播效率和覆盖面。在科普力量方面,凝聚部门合力、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科学家、技术协会、公益机构、媒体等各方面的作用,培训更多的科普专家,多方共同传递科普信息。在科普受众方面,开展分层次宣传。面向大、中学生,以报告会、论坛等方式集中宣传;面向社区居民,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为平台进行面对面交流;面向领导干部,推动转基因进入各部门的培训课程。

3.4突出重点,分类分步推进

建议遵循“先是非食用、然后是间接食用,最后是食用”三阶段稳步发展转基因技术的路线,按照分类分步、突出重点的思路,综合考虑公众接受程度、社会需求程度、技术成熟度和产业竞争力,以基础好、有条件、公众接受程度高的间接食用的转基因作物为推进重点。转基因产业化的有序推进,也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认可和信心。

3.5严格监管,夯实保障能力

第3篇: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范文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

1983年,世界上第1例转基因植物在美国培植成功,转基因技术正式诞生。随后的近30年里,转基因技术迅猛发展,据有关预测,到2010年全世界的转基因植物的种植面积将增至6000万hm2,市场总收入将达3万亿美元,种子收入将达1200亿美元。转基因食品的新时代已经到来[1]。转基因食品不同于传统育种方法,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按照人的意图和目的去设计生物的性状,因此与传统食品的差异主要在于含有来源于其他生物体的外源基因。对于新出现的基因组合和性状在不同遗传背景下的表达、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等方面所知甚少,因此对转基因生物及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是完全必要的[2]。

1 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GMF)是对转基因生物进行生产加工得到的食品及其相关产品。转基因生物(GMO),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特定的外源基因导入其他生物中,或者改变某种生物的基因特性,由此改变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而得到的生物[3]。

1.1 优点 品质优良的GMO可降低生产成本,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GMO可以增加作物单位面积产值,缓解粮食危机;GMO最突出的作用是提高对疾病和害虫的抵抗力,可以减少农药用量,保护生态环境;转基因技术还可以改变食品原有的口感和风味,提高营养价值,同时满足不同人群的膳食需要。

1.2 安全隐患 一是环境安全性,即GMO本身可能成为杂草,打破生态平衡,破坏生物多样性;二是食品安全性,包括:GMO中的致敏物质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容易产生并残留毒素,可引发急慢性中毒,甚至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抗生素标记基因可能引起人体抗药性问题;转入目的基因后可能会破坏食品原有的营养成分,降低食品营养价值,导致营养结构的失衡[4]。

2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

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安全的食物,评价食物的安全性总的原则是对人体的有害性降低到可忽略的程度即认为是安全的。转基因食品不同于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或化学污染物等外来化学物,因而传统的食品安全评价标准和方法不适用于转基因食品。

2.1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原则

2.1.1 以科学为基础的原则 即所有食品的风险评估均以科学为基础,风险分析应建立在最可靠的科学依据基础上。

2.1.2 实质等同性原则 199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首次提出,即转基因食品及成分是否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食品具有实质等同性。目前这一原则已成为判定一个转基因食品与其对照食品在健康和营养特征上相似性的国际公认标准。

2.1.3个案分析原则 生物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之一,采用个案分析原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发现安全隐患,保障食品安全。

2.1.4 预先防范原则 即科学是存在局限性的,对科学评估GMO所需的完整数据要许多年后才能获得,而政府不能等到最坏的结果发生后才采取行动。

2.2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方法

2.3.1 致敏性评估 主要包括两方面:①转基因食品所含的外源基因序列与已知过敏原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如同源则表明食物为过敏原;②试验,主要包括特异IgE抗体结合试验、定向筛选血清试验、模拟胃肠液消化试验、皮肤穿刺试验和双盲法食品激发试验等[5]。

2.3.2 毒理学评价 受体生物转入了新基因后,由于DNA重组而产生一系列新的生物学效应,包括期望效应和非期望效应。对健康有不良影响的各种非期望效应对GMF的安全性评价都至关重要。按照传统毒理学方法,检测项目包括:经口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畸形试验、大鼠30d或90d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慢性毒性试验[5]。

2.3.3 营养学评价 测定转基因食品的主要营养素含量以及营养素利用率。首先进行成分检测,然后与其转基因亲体比较,若存在显著差异需进一步进行生物评价,在此基础上还需进行动物营养学评价,通过动物的生长指标和代谢指标进行分析。

3 总结

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粮食生产压力很大,GMO能够增产,抗虫、抗真菌能力加强,减少农药使用量,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截至2009年9月底,我国已批准可以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植物包括棉花、番木瓜、番茄、辣椒和矮牵牛。然而转基因食品有其诸多的安全性问题,目前很多国家包括我国都采取了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欧盟15国采取了强制性的标识制度,转基因成分的含量超过0.9%必须要标识。即货架上的食品标签要讲清楚从哪来的、转的什么基因、基因的供体、受体和载体,给予消费者食品知情权和选择权[6]。发展转基因作物认同其优点的同时,一方面做好安全性评价,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保证食品安全。

4 参考文献

[1] 张秀芳,常昕,陈晓伟.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研究进展—基于文献综述的视角[J].农业科技管理,2011(6):52-55.

[2]王桂才.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及检测技术进展.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5):220-221.

[3]霍飞,江国虹,常改.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9):1132-1134.

[4]陆旭,严艳.国内外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现状与中国的发展对策[J].食品与机械,2012,28(4):254-258.

第4篇: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范文

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正是依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指南》,经过相关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多年科学、规范的安全检测,以及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C北京)的检测验证,科学地证明了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与非转基因水稻同样安全,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转基因水稻的营养学评价

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就在于它为人类提供生存所必须的能量和各类营养物质,因此,对营养成分的评价是转基因作物食用安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对营养学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脂肪、脂肪酸、氨基酸、矿质元素、维生素、灰分等与人类营养健康密切相关的物质,以及影响营养吸收的抗营养因子。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与非转基因对照“明恢63”相比,在蛋白质、脂肪、淀粉、水分、灰分、氨基酸、脂肪酸等主要营养成分,矿物质、维生素等微量营养成分,以及植酸、胰蛋白酶抑制剂等抗营养因子方面,没有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并且均在已知非转基因稻米的营养成分和抗营养因子含量范围内,表明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稻米与普通非转基因稻米具有等效的营养价值。

转基因水稻的毒理学评价

转基因作物是否会由于导入了外源基因而产生对人体有毒的物质,是人们对转基因作物产生担心的重要原因。当前,国际上对转基因作物的毒理学评价主要从两方面着手进行,一是采取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评价外源基因表达产物是否具有毒性;二是采用亚慢性毒性试验(30天或90天大鼠喂养试验)对转基因全食品毒性进行检测和评价。如,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批准种植或进口的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等毒理评价均从这两方面进行了评价。

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中的crylAb/crylAc蛋白具有高效专~性,仅与鳞翅目害虫肠壁上皮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靶标害虫肠道细胞麻痹,影响进食。由于只有鳞翅目害虫的肠壁细胞上含有这种蛋白质的结合位点,而哺乳动物肠道上皮细胞没有该蛋白质的结合位点,因此该蛋白对哺乳动物具有安全性。crylAb/crylAc蛋白的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无动物死亡或中毒现象,该蛋白属于实际无毒;“华恢1号”稻米的大鼠90天喂养试验,各项试验指标均与饲喂非转基因稻米“明恢63”的对照组无生物学意义上的改变。为确保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作为主粮的安全性,在以上国际通行毒理学检测内容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了遗传毒性试验、三代繁殖试验、慢性毒性试验等,检测结果表明,对试验动物未见不良影响。可以说,对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进行的毒理检测,是目前为止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中毒理检测内容最多的,这些检测也使得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的食用更加安全。

转基因水稻的致敏性评价

第5篇: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范文

一、转基因食品生产现状

自1983年转基因烟草和马铃薯成功问世以来,美国农业部(USDA)和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于1994年将第一个转基因植物食品延熟保鲜转基因番茄推向了市场化生产,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美国批准商业花种植的转基因农作物品种已有11种。目前至少有18个国家进行了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生产,其中美国占全球的68%,阿根廷占全球的22%,加拿大占全球的6%,中国占全球的3%,这四个国家转基因作物总占全球的99%。其中大豆玉米棉油菜4种转基因作物占全球种植总面积的16%,而全球转基因作物中大豆和玉米的种植面积占转基因作物的总种植面积的82%,如加上棉花油菜比例增至99%。在这短短的十余年时间转基因作物以及食品在市场很快占有一席之地,转基因食品也很快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为什么要生产转基因食品

农业科学家利用DNA重组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等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导入农作物体内,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转基因新品系,一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二是延长果蔬产品的保鲜期;三是改善食品的口味和品质。

三、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分析

1.转基因作物本身可能演变为农田杂草植物在获得某种特定基因,可能会增强其生存竞争性,在生长势、越冬性、耐受性、种子产量等方面强于非转基因植物。若被推广种植,释放到自然环境中的机会特别大,将会迅速地成为新的优势种群,进而演变成农田杂草。

2.基因漂流影响其他物种。转基因作物中的一些抗除草剂、杀虫剂和病毒的抗性基因通过花粉杂交等途径向其同种或近缘野生种转移,从而产生出一些可抗除草剂、杀虫剂和病毒的所谓“超级杂草”,造成不可估量的农业损失和生态灾难。另外,自然界存在植物病毒的重组现象,随着抗病毒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推广有可能产生侵染力、致病力更强的“超级病毒”,从而造成更大的危害。

3.可能对非目标生物造成危害,影响生物的多样性。植物在引入抗虫或抗病基因后,往往具有较强的“选择优势”,大量的转基因作物进入自然生态系统中,造成生物数量剧减,甚至会使原有物种灭绝。

四、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

1.毒性问题。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毒性问题,目前只有一些相关的实验报道,尚无人体的研究报告。苏格兰Rowlett研究院的Pitsaw博士曾声称培育出了带凝集素(Latin)基因的改良马铃薯,但是这种马铃薯能够破坏老鼠的肝脏和免疫系统。

2.过敏反应问题。在自然条件下存在许多过敏源。在基因工程中如果将控制过敏源形成red种子公司把巴西坚果中的2S清蛋白基因转入大豆,以使大豆的含硫氨基酸增加,结果对巴西果过敏的人就对转基因大豆产生了过敏反应。

3.营养问题。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们目前尚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引起营养失衡。美国伦更毒性中心的实验报告指出,与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防癌的成分异黄酮减少了。

4.对抗生素的抵抗作用。抗生素抗性基因是目前转基因植物食品中常用的标记基因。但抗生素标记基因对人体的健康是否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例如是否会水平转移到肠道微生物或上皮细胞,从而降低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五、转基因食品安全与否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1.中国专家认为转基因食品安全。中国科学家认为目前的转基因还是相当安全的。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担忧,主要因为对转基因知识了解得还不多,今天我们种植的绝大部分作物也不是“原生态”的野生种,而是经过千百年人工改造选育,即不断转移基因创造的新品种。国内外数亿人口多年食用转基因食品并未发现对身体健康产生损害;全球每年种植亿万公顷转基因作物,没有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反而使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同传统食品相比,有些转基因食品甚至比非转基因食品更安全,比如说非转基因玉米,往往会因为虫害而诱发产生赤霉菌毒素造成人和动物的感染,而转基因抗虫玉米则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2.转基因食品在美国有争议。美国是转基因食品的发源地,转基因技术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也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最广泛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全力进行转基因技术开发并促其商品化,转基因食品以惊人的速度向全球扩散。星联转基因玉米是美国Aventis公司为用于喂养家畜和工业用途而开发的,并未经获准作为供人用食品而销售。但是2000年9月市场上却发现一些厂家生产的供人食用的玉米饼等食品中含有这种转基因成分。虽然公司和美国政府斥巨资迅速从市场上召回相关食品,但仍有几十名消费者称自己因食用了这种玉米薄饼而出现了起疹、腹泻、呕吐和发痒等症状。星联事件使食品生产厂商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转基因食品生产也被认为是充满风险的产业。“星联”事件使美国人对转基因食品风险的认知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促使美国FDA考虑加强对其管制。2001年1月,FDA了“有关生物工程食品上市前通知的建议”,建议通过立法强制要求制造商在将转基因食品投放市场之前120天通知FDA,并向公众公布有关信息。虽然这一建议转变为立法还有待进一步磋商,但是转基因食品所体现出的影响巨大、难以控制、难以计量的现代社会的风险特征,必然会对现有的食品安全保护制度提出政策制定的新思路产生影响。

第6篇: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范文

从国际贸易这个视角下分析,美国转基因管理宽松的原因也许更加明晰。在宽松的政策下,美国的转基因食品得到了其企业充分的研究与开发,促进了转基因技术的蓬勃发展,促使美国成为目前世界上种植、生产、出口转基因食品第一大国。如果加贴标签会增加转基因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使美国的国际贸易受到负面影响,可见美国作为最大的转基因食品出口国基于成本原因拒绝标识,实为保障本国的既得利益。转基因食品与人类健康安全问题早已成为讨论的焦点,人们对是否对转基因产品加注标签包装更加重视。目前,不同国家持有不同的态度,转基因食品上的标签在国际贸易争端中反映出的是其贸易利益方面的争议。

2严格的转基因食品管理体系

欧盟坚持标识转基因产品,严格控制从田间到餐桌中的每个环节,要求确保食品安全可追溯,将风险控制在较低的范围。欧盟食品安全局及各成员国政府负责转基因的日常管理,相继出台了《转基因食品及饲料条例》、《新食品法》及《转基因生物追溯性及标识办法以及含转基因生物物质的食品及饲料产品的追溯性条例》等法规,对转基因产品实施强制性标识,阈值为0.9%,即转基因成分含量低于0.9%的食品不需标识,高于0.9%的食品必须标识。就转基因食品的审批而言,在欧盟从申报到批准至少需要17个月。欧盟对转基因食品采取严格的管制措施出于3个方面原因:一是基于欧盟条约中的高标准要求。欧盟条约第95条第3款规定,欧盟执委会在提出一项有关健康、安全、环境以及消费者保护的提案时,应当采取较高的保护标准。如果存在对于人类、动植物健康及环境的潜在危害,可以应用预防原则。二是欧盟的法规更加尊重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质疑。欧盟委员会调查显示,94%的欧洲人希望对转基因产品享有选择的权利,70%不愿意购买转基因产品。受欧盟公众抵制影响,大多数欧盟成员国只能以安全性为由在政策上限制转基因食品的推广,并加快完善了转基因食品、饲料管理规定,使管理更加严格。三是抵制从美同进口的转基因食品。欧盟为了抵御美国转基因作物的入侵,也在加快提高自身的转基因技术水平。但由于国际上转基因技术发展的不均衡,技术差的国家势必会在贸易壁垒上对技术好的国家形成制约。因此,欧盟为了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有利位置,在法律上规定如果一个技术会引发潜在风险的一方不对其承担证明责任,应由此技术的负责方证明其使用技术的安全。

3中庸式的转基因食品管理体系

日本转基因产品的立法基于农业和工业中应用重组DNA生物体的框架,其通产省、厚生劳动省、文部科学省和农林水产省共同负责管理转基因食品安全。通产省负责推动生物技术在化学产品、化学药品和化肥生产方面的应用;厚生劳动省负责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和食品、食品添加剂和药品的审批;文部科学省负责试验阶段的重组DNA研究的审批;农林水产省负责重组生物释放到环境中的审批。日本对转基因食品管理体系的严格程度介于美国与欧盟之间,主要体现在转基因食品是否需要加施标签方面,其在初期时不要求加施标签,后因公众对于加强管理的要求反响强烈,农林水产省于1999年公布了24种以进口玉米和大豆为主要原料的标签加施标准,为保证转基因产品的混合比控制在5%以内,规定实行区别运输系统来区分非转基因生物原料和转基因生物原料,相比欧盟0.9%的转基因要求仍宽松很多。从日本耕种土地数量与人口数量来分析,便可清楚理解日本对转基因食品管理尺度把握的原因所在。日本人均耕地面积少,60%左右的农产品来自于进口,进口转基因食品对日本来说意义重大。日本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转基因食品及饲料进口国,每年进口约1600万t玉米和420万t大豆,其中大部分是转基因品种。管理太严,粮食进口、国内转基因食品发展将会受到限制;管理太松,无法确保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因此,日本的转基因食品政策基于美国的“可靠科学原则”与欧盟的“预防原则”之间,并寻求一种适当的平衡。

4我国转基因食品管理体系及发展探讨

20世纪末,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管初步形成。1990年,卫生部出台了《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对转基因食品的加工审批与标识要求进行了规定。此后的10年间,科技部、农业部和环保总局分别出台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对转基因安全性评估、控制措施和方法等事项进行要求,明确了商业化生产的农业生物技术应报请农业部审批等一系列办法。可以说,在2000年以前我国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只是处于萌芽阶段,有学者称这段时间为准备阶段。21世纪初,我国将转基因安全性管理提升到法律层面。2001年,国务院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对我国境内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口、出动进行了规定,建立了许可审批和标识管理制度,这标志了我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开始实施全面管理。此后的10年间,《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等十几部法规相继出台实施,明确规定了涉及食品安全的风险检测与评估、许可、记录、标签以及跟踪、召回制度和法律责任等事项。在此期间,转基因的各项制度不断完善和优化,有学者称这段时间为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成长阶段。近年,我国出口到国外的食品因含有转基因成分而不断遭到退货、召回或销毁,不但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等要求其进口食品不得含有转基因成分,而且欧美国家甚至要求从我国进口的饲料也是非转基因产品。我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和贸易大国,完善我国转基因的管理体系势在必行。但转基因食品的管理体系不仅仅是出于安全(包括对人体的安全和环境安全)方面的考虑,还是民众意愿的反映,也是经济利益的博弈,更是政治力量的较量,必须要统筹考虑。根据我国现有管理法规,结合世界上转基因食品的管理特点,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促进我国转基因食品的管理工作良好开展。

4.1必须加强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

目前,我国批准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木瓜,没有批准任何主粮的商业化生产。因此,各监管部门应各负其责加强转基因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加强对进出口转基因作物的检验检疫,防止转基因种子等以邮寄、携带等非法方式进入我国;农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农业种子的登记管理,在农作物新品种登记时必须提供非转基因证明,杜绝转基因种子进入流通市场。应加强执法检查,严厉查处转基因作物的非法种植,依法对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番茄等作物产品实行按目录强制标识,未标识和不按规定标识的,不得进口或销售;高校科研单位应加强对转基因科研试验种植区划管理,严格执行《转基因安全性试验》向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的申报制度,避免转基因试验材料的环境释放,将我国转基因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4.2完善转基因安全性评价体系。

199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了实质等同性原则,1996年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专家咨询会议认为,以实质等同性原则为依据的安全性评价可以用于评价转基因生物衍生的食品和食品成分的安全性,国际上普遍接受这一评价方法,一些国家用此方法评价了50多种转基因作物。我国应尽快建立完善依据安全性评价程序的评价体系,即亲本作物的安全食用历史、成分、营养、毒性物质、抗营养素等;供体基因的安全使用历史、基因组合的分子特性和插入到宿主基因组性质和标记基因,考虑基因的水平转移和DNA安全性;基因产物危害性的评估数据,包括毒物学和过敏性等。

4.3提高转基因成分自检筛查能力。

加强研发,不断探索转基因食品的快速筛查技术及装置研究,推广转基因成分筛查快捷检测方法;提高企业转基因安全主体意识,加大转基因检测设备投入,加强自检自控能力建设,对风险较大的大豆、玉米、水稻和棉籽的原料或终端产品采取转基因成分自检筛查措施;努力提高我国农产品转基因检测和监测的能力与水平,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4.4建立可追溯体系。

参照欧盟标准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可追溯体系,对转基因农产品不论种植或进口、加工或销售每个环节都要求质量安全可追溯。加强原料监管,要求企业对原料供应商实行备案管理,建立原辅料进货及使用记录,建立电子化或纸质化的追溯文件、记录和档案,实现纵横链接的源头可追溯、过程可监控、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的追溯体系,真正做到对转基因农作物从种植或进口、流通、加工、标识、销售和溯源的全程管理。

4.5建立并加强区域性、抗逆性品种培育,提高优质种子应用和储备能力。

第7篇: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范文

论文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预防

论文摘要 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了讨论,阐述了其对人类的直接影响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对转基因风险的预防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但是,转基因食品领域的安全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居世界第4位,排在美国、阿根廷、加拿大之后,虽然我国已制定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进口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但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经常有法律法规较为先进而执行不力的现象,更何况在这方面的制度还做得远远不够。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有其特殊性,因为它较少引起急性中毒而带来轰动效应,而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局限于知识、财力、时间,不可能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只能依靠现行漏洞百出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捉襟见肘地应对出现的情况与问题。前些年关于转基因水稻的那场讨论,已暴露出某些学者和官员已成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因此,加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研究和控制,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对人类的直接影响

转基因食物对人类本身将带来一系列直接或潜在的安全影响。

1.1没有经过长期的安全性研究

转基因食物从1993年出现到现在仅10多年,改变了人类食品的自然属性,未经过长期的安全性试验,没有人知道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我们知道许多认为安全的药物可能数年后才显示出隐患,食物的效应应更为长期。

1.2减少食物的营养价值或降低食物中重要成分

转基因食物的主要动机是满足某种商品价值,如更高的产量、更好看的外表,而食物的某种成分的改变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如美国有报道,在具有抗除草剂基因的大豆中,异黄酮类激素等防癌成分减少了。

1.3引起人类过敏反应

转基因技术会在生物中产生不能预见的变态反应源。如把巴西胡桃的基因移植到黄豆上去,结果却使一些对胡桃过敏的人在吃黄豆时产生过敏反应。

1.4产生对人类不利的毒素副产品

转基因作物产生不可预见的生物突变,使原来的毒素水平提高,产生新的毒素或副产品。1999年Losey等试验发现,在一种植物马利筋叶片上撒有转基因Bt玉米花粉后,普罗克西普斑蝶食用叶片减少,长得慢,4d的幼虫的死亡率变为44%,而对照组(饲喂不撒Bt玉米花粉的叶片)死亡率为0%。转基因作物产生的杀虫剂毒素可由根部渗入周围,但尚不清楚会产生何种影响。

1.5产生抗菌素耐药性细菌

基因技术采用耐抗菌素(如抗卡那霉素、链霉素等)基因来标识转基因化的农作物,这就意味着农作物带有耐抗菌素的基因。英国的研究显示,转基因作物中的突变基因可能会进入到生物有机体,突变的基因如跨越种群和转移至细菌,其结果可能会导致新的疾病;如出现无法治疗并广泛传播的、对生物造成严重威胁的疾病,其后果不堪设想。

1.6 直接引起人类急性中毒

有些基因在治病同时可能引起某些人急性中毒效应。如《南方周末》2006年10月19日报道,美国一名病人在接受生物药品临床试验的过程中死亡,导致当时正在进行的12个基因治疗项目全面遭禁。后来其他的一些病人也因为新增的基因而患上癌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下令中止此类试验。

2对生态系统(包括环境)的影响

生态系统是各种动物、植物与环境的一种动态平衡系统,而转基因食品是人为对特定物种进行干预,改变其性状,因而也改变了该物种在食物链和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引起一系列不可预料和复杂的变化。

2.1转基因技术本身的不足

虽然基因技术发展可以将DNA进行切割,将一异源基因引入另一生物,但不能完全准确地预见作用后产生的新的蛋白质的性状是否完全吻合我们的要求。

2.2物种多样性的破坏

基因技术加上商业营销将使某类作物如超级水稻为某一公司垄断供应种子,使原来多个品种减少为同一基因的单一品种,当真菌、病毒、虫害侵袭这种植物时,会发生严重的产量减产,也引起生态平衡的变化。

2.3基因的污染

转基因技术可能使某些基因流入自然界,引起难以预料的影响;基因化的生物、细菌、病毒等进入环境,保存或恢复是不可能的,其较化学或核污染严重,危害是不可逆转的。

2.4引进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种

转基因技术可能使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种出现,如超级杂草、超级昆虫等,可能对地壤、野生近缘种、普通作物、相邻的植物及环境造成破坏。

2.5环保的影响

有资料证明,基因化的农作物对除草剂具有抵抗力,实际耐用药量高于正常的3倍,农民知道其对除草剂有抵抗力,会直接或不直接地提高除草剂等化学药物的使用量。

2.6生态系统的破坏

转基因技术使某种物种的性状改变,如A昆虫以B植物为食物,我们认为改变B植物为转基因抗虫植物,提高了B植物产量,但A昆虫因缺乏食物使虫的密度大幅下降,引起以A昆虫为食物的天敌C生物的生存危机,进而引起整个生态平衡的破坏,将来可能暴发某种虫害大面积流行等。

3对转基因风险的预防

3.1严格控制境外转基因食品进入

对国外转基因食品进入我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审批,可以在WTO框架下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进行限制,这方面检验检疫系统应有较大作为空间。

3.2加强国内市场控制

虽然我国农业部已一系列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措施,但是我国国内市场的管理是较为混乱,如转基因水稻还未批准上市,但有众多报道转基因水稻已流入市场。因此,必须完善这方面的法规,严格执法,重罚甚至采用刑法严惩不法商人,当然这也依赖于整体执法环境的改善。

3.3加强转基因生物的检测技术研究

目前国内有众多机构对转基因生物的检测技术进行研究,但食物加工从原料到成品经过多个加工环节,要严格区分转基因成分存在较大困难,可采用以下检测方法:①检测转基因成分所独有的DNA序列。采用人工检测或仪器检测对碱基对进行测定,可精确确定转基因成分。②采用PCR技术进行检测。《国门时报》曾报道,检验检疫科学院采用“亲合吸附-PCE Hyb-ELISA”检测方法,能特异的检测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核酸系列,这2种核酸系列存在目前已知的绝大部分转基因成分中。③基因ID法进行检测。由John B. Fugan于2000年提出的新方法,或采用异酸胍盐抽提法以避免DNA的降解和污染。④农作物身份识别系统。美国ADM公司称他们建立了一套农作物身份识别系统,可以保证向国外供应农产品时,不含转基因作物。

3.4加强对转基因作物投入商业应用的安全性评价

第8篇: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范文

吴孔明

转基因水稻长期安全应用有保证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所长

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害虫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是目前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由华中农业大学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种植这种转基因抗虫水稻可以基本上解决鳞翅目害虫的问题,使水稻农药使用量减少了30%~50%,产生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国家建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制度,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分级、分阶段安全评价和管理。经安委会安全评价和农业部批准,申请单位就转基因水稻分别于1999~2000年开展了中间试验,2001~2002年开展了环境释放,2003~2004年开展了生产性试验,2004年申请转基因水稻生产应用安全证书。2004~2008年,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机构对转基因水稻的分子特征、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的部分指标进行了复核检测。

为保证转基因水稻的长期安全应用,农业部要求,一旦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申请单位应当进行生态环境长期监测。

蒋高明

不应回避它可能带来的风险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转基因作物并不增产。转基因品种只是对虫害有所控制而已,其亩产量如果多种几代就越来越低。美国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农业技术包括转基因技术,耕地还比中国多11亿亩,为什么其粮食无论单产还是总产,反而不如中国呢?

不能回避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带来的风险。生物安全委员会大部分专家来自转基因领域,“干什么的吆喝什么”,其公信力本身就值得怀疑。转基因至少存在三方面的不确定性:一是转基因对生命结构改变后的连锁反应不确定;二是转基因导致食物链“潜在风险”不确定;三是转基因污染、增殖、扩散及其清除途径不确定。在这些不确定前提下,我们带头将Bt基因转入13亿人的主食,害莫大焉。

如果发现农药出了问题,可以不生产,不使用,但转基因生物出了问题,则根本无法控制,所转移的基因根本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总之,制约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不是技术问题,恢复耕地质量乃是比推广转基因作物更为紧迫的任务。

孟飞鹏(Philippe Medeau)

我们对其安全性有足够关注

德国拜耳集团生物科学中国总经理

农业的科学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在现代这个问题更加严峻。能源的短缺、粮食的短缺、土地的短缺;而人口在不断增加,人们需要更安全更美味的食物。在中国,这个矛盾非常突出。作物科学解决的课题是消耗更少的资源,来更大程度满足人类的需求。为此需要培育出更优良的种子,以及使用对环境危害更小的化学药剂。

第9篇: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范文

关键词:转基因生物;风险监管;体系构建

转基因技术指的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将生物的DNA发生变异。我国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是指预防农业转基因生物对我们人类、动植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本文中转基因技术指的是经过转基因技术的改变,即通过转基因技术改变生物DNA基因组的生物。

1.我国转基因生物的风险监管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我国的转基因管理机构主要有卫生部、环保部、科技部和农业部组成。我国的转基因生物的研究主要是政府性质的公办研究院或者公办的研究所进行科研立项,然后根据审批的结构进行研究。转基因生物监管的程序主要是对生物转基因实验,这种实验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中间试验;第二,环境释放;第三,生产性实验。根据我国相关的转基因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中可以看到我国的转基因风险监管存在以下问题。(1)我国的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在监管上比较单一,公众很少参与。农业部下属的安全委员会决定一种生物是不是安全的,安全委员会中的专家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但是安全委员会中的专家可能存在利益上的关系,使专家不单独从学术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更是忽视了普通民众的担心。(2)我国的安全评价管理办法中对于安全等级的划分缺乏相应的标准,并且没有对相关的资料、数据作出科学的判断。(3)转基因生物风险监管的主体和开发商的责任不是很明确。当前,我国对于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管是农业部下属的安全委员会,因此这个安全委员会要为大家提供安全的保障。(4)没有很好的社会风险互动平台。因为转基因生物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面对这些不确定性要积累相关的历史数据,但是我国在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中缺乏相应的规定,因此应该让公众参与到转基因生物的互动中来。(5)相关的部门监管执行不到位。例如,在购物商场上的一些食品在商标很醒目的位置贴着本产品非转基因产品,但是转基因的生物的标签放在隐蔽的位置,很不起眼。我国的监管部门在检测转基因技术上没有建立开放的机构。

2.转基因生物风险监管体系的构建

第一,应用范围。这种转基因项目的应用范围主要是针对特定的对象,确定项目的开发环境。当前的生物转基因风险监管下应用环境是不是存在风险逃避的可能。第二,发生的条件和概率。这种生物转基因项目风险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发生的概率又是多少。发生的条件和发生的概率需要长期地做大量的实验,最后根据实验的相关数据得出相应的结论。第三,危害程度。这种生物的转基因对人们居住的环境和人的本身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当发生这些影响时对环境和人的本身会造成多大的伤害。这些问题都要经历大量实验,根据实验的相关数据得出相关的结论。风险的预防是根据以前同样的问题得出的相应的方法和措施。生物的转基因技术,第一,要根据以往的科学技术的风险监管经验作为导向,并且根据相关的规定防止生物的危险发生;第二,假如是新的生物进行转基因技术,一定要在风险可控的环境下进行;第三,假如一种生物实验成功,需要上市,一定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审批和备案。风险追踪指的是对存在不确定潜在的风险的项目要认真记录,记录相应的应用情况。对于转基因项目的追踪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过程追踪,对于转基因生物要根据其流通环节进行信息的追踪,流通环节包括:研发试验、生产加工和应用消费等。另一方面,环境的监管。要通过长期的环境监测数据记录当前的环境变化情况,对于环境存在的异常情况要进行记录,并且进行及时的处理。风险的处理是当出现事故时要有应急措施。当转基因生物出现伤害事故时,要调查事故的原因、危害,针对这些原因和危害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应急措施进行后要对事故的责任进行追究,依法处理。当前,转基因生物的安全与否还存在争论之中,本文对转基因生物风险监管体系体系进行了探索,对转基因相关的概念进行了概述,对我国转基因技术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同时,对转基因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风险监管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欧阳华.转基因生物技术安全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