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嘎达梅林的故事范文

嘎达梅林的故事精选(九篇)

嘎达梅林的故事

第1篇:嘎达梅林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材;赏析

“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啊,不落长江不起飞,要说起义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这是一首短小的民歌,歌曲的主题非常的明显,讲述的就是一个蒙古的英雄。人教版第15册音诗音画讲述了这首可歌可泣的音乐,交响诗《嘎达梅林》以流传很广的歌唱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的民间叙事诗为蓝本,以民歌《嘎达梅林》为音乐素材,采用传统的单乐章奏鸣曲式的结构,表现了内蒙古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的传奇经历。讲述的是为了人民的土地、自由和幸福,嘎达梅林勇敢地率众起义,向代表封建势力的王爷和军阀开展英勇斗争,后来不幸失败并壮烈牺牲的故事。

引子:乐曲在宽广宁静的背景中徐缓展开,这是一幅辽阔壮美的草原风景画,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微风吹拂,牧草摇曳,成群的牛羊散布在野花点点的草海中,一派祥和的生活景象。在广阔的蒙古大草原上,诞生了一个小伙子,名曰嘎达梅林,他和其他蒙古族人一样,以蓝天为帐、大地为床,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乐曲一开始是一段宁静、宽广的引子,悠长徐缓的民歌《嘎达梅林》的曲调,在弦乐轻轻抖动下,由第一小提琴奏出。双簧管接着独奏出美妙动人的主部主题,描绘出蓝天白云下,辽阔壮美的大草原上,嘎达梅林的出生、成长故事。)

听到这段音乐的时候,我基本采用的方法是先让学生听,静静地听,听什么呢,听音乐所讲述的是什么,音乐情绪是怎么样的,节奏又是怎样的,采用的方式是先听后讲述、理解。学生静静地听完之后,虽然讲述的并不是很完整、准确,但是都能抓住所听到的重点。

封建主题:然而,好景不长,有个可恶的王爷想吞并草原上的部落,拓展他的恶势力范围,也威胁到了嘎达梅林生长的这个部落。部落中,一派主和,因为久未经战事,不知人心的贪婪与险恶;而另一派主战,他们相信自己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王爷看中此地区的水草肥美,一再提高求和的条件,面对他的索求无度,爱好和平的嘎达梅林认清唯有挺身一战才能保卫自己可爱的家乡。(在令人沉醉的气氛中,长号及大号音调阴森,强烈地奏出了副部主题――

凶残跋扈的王爷,封建王爷凶狠、霸道的形象出现了,与主部主题的嘎达梅林形成强烈的对比,不谐和的和弦,带有不安定感的快速弦乐,还有连续不断的木管乐切分音,预示着灾难与不幸的来临,这里,我们听到了发自底层的痛苦。)

反抗、起义:在王爷蓄意地压迫下,嘎达梅林勇敢地站出来号召族人为自己可爱的家园而战,一支义勇兵迅速的组成了。但是王爷身经百战的军队正虎视眈眈地等着他们。终于,当嘎达梅林率领的这群久经和平欢乐的天真之师碰上了王爷的军队,一场惊天地而泣鬼神的杀掠展开了,原野上不再有放牧的牛羊,有的是堆积成山的尸骸;不再有牧童的笛声,取代的是杀戮与哀号声;清澈见底的溪流变成青年战士的血与妻女的泪。(小号奏出强而有力的副部第二主题,代表王爷的镇压,在嘎达梅林的号召下,群众从各处集结起来,形成反抗力量,此一正面形象的音调,几经反复,将力度越推越强,音色亦越发明亮,音乐进入富有戏剧性效果的展开部。)

乐曲音乐情绪达到高潮时,坚定果断、勇往直前的副部第二主题骤然而出,充分表现了嘎达梅林号召人民起义的英雄气概和人民群众起来斗争的坚强意志。曲调几经反复,音色越来越明亮,力度越来越强,音乐在模拟骏马的奔跑声中开始了具有激烈戏剧性冲突的展开部。随着战势的扩大,蒙古人民潜在的热血豪气被激发出来,越来越多的部落投向嘎达梅林,王爷发现此战久攻不下,愤怒异常,经打听得知原因全出在那位英勇的嘎达梅林,于是想出一条毒计……(如骏马奔跑的短句音调,明亮有力,音乐素材来自民歌《嘎达梅林》,此短句不断移位反复,音色不断加厚,意味着嘎达梅林号召的群众不断增加,弦乐低音部不时出现的王爷主题,便构成矛盾、冲突和对抗的效果。)我们仿佛看到起义的队伍从四面八方向嘎达梅林的大旗下汇集,他们骑马挎枪,英勇顽强,充满必胜的信念。当副部第二主题再现时,音调更加激昂、有力,形成一幅悲壮的鏖战画面。乐曲由不安的主题变为号召起义的主题,即嘎达梅林的主题,由小号和长号响亮地奏出。告诉人们,反抗的怒火烧起来了。随后反抗斗争的主题此起彼伏,在附点音符的伴奏下,形象地描绘了斗争的宏伟场面。反面形象的音调也交织进来,仍由长号演奏并有些变形。而后,在木管的三连音和钢琴琶音的伴奏下,弦乐奏出了第一主题,宽广而灿烂,意味着人民斗争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在这个环节,我采用的方式是模仿马奔跑的声音,一组一组地加入,来效仿战斗的激烈。学生在经历模仿、模拟,以及参与,能够更好地体会到音乐所表达的、所要展示的情节。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感受到节奏、旋律等所带来的音乐效果。

战败:终于,最后的决战来临了。嘎达梅林率领着大军浴血奋战,双方打得难分难解,敌方突然收兵,王爷放话说现有嘎达梅林的族人数十名作为俘虏,要交换嘎达梅林一人,否则将全部被处死,嘎达梅林不愿背负不义之名,于是交待副将掌兵权,独自一人前往,王爷趁机散布谣言说嘎达梅林已投降,这使义军军心动摇,顿时一败涂地,嘎达梅林见状悲愤不已,眼见大势已去,全为自己一念之差,痛不欲生,乃举刀自尽。(乐曲进入再现部,主部主题更明亮,不间断的三连音,及上行的快速琶音,使情绪显得更为激动,副部第二主题再现时,音调更为坚定昂扬,嘎达梅林的起义之师与王爷的战斗全面掀起,悲惨壮烈的斗争场面将乐曲带入高潮,但起义之师在暴力下被镇压下去了。)

随着音乐逐渐轻缓下来,三连音下行伴奏又预示反动势力的镇压,定音鼓和钹猛烈敲击,整个乐队的一个长音和最后一声悲壮的锣声,我们感到了起义失败带来的悲痛,我们的民族英雄嘎达梅林英勇牺牲了。

音乐暗淡下来了,节奏怎么样?音乐效果怎么样?最后剩下的主题是谁的?学生听了音乐都能够回答出来。我有时在想,音乐欣赏教学到底是运用怎样的方法才能够让学生轻而易举地获得想要的答案,如果我用一块一块的方法喂给他们的话,那样还是不能从根源上了解、理解其中的音乐所要表达的东西。我有时试着用一些别的方式,譬如自己听完自己回答所听到的,不管说的对不对,我觉得至少是能够听到自己所听到的东西。

民歌主题、尾声:乐曲尾声在徐缓的小引子下开始,悲壮而沉重的铜管和带有悲痛伤感的弦乐,在哀悼人民的英雄,中提琴在颤抖、悲泣的伴奏下委婉地拉出《嘎达梅林》主旋律,一次、二次、三次、四次,力度不断增强直至乐队全奏,奏出了完整的民歌《嘎达梅林》,主题不断变奏,音乐的性质由哀悼转入到庄严的歌颂,音乐的形象变得更加壮丽辉煌,在强烈的号召声中结束全曲。

第2篇:嘎达梅林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嘎达梅林》 生态电影 现实情境 反思

看完电影《嘎达梅林》。心中一直有种不平静,我在想,这种不平静到底来源于哪里……

电影《嘎达梅林》的叙事秉承了冯小宁一贯的风格,融历史、战争、爱情、民族、人性于一体,而这其中即使仅仅只有一个主题就足以给人在这种强大问题面前的一种明显的厚重感,一种思索的延续性。这使得冯小宁的作品往往较有历史容量和哲学深度,加上其拍摄画面的美学品质而颇受赞许,获奖不断。但是一部影片或是一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故事本身的容量是有限的,故事过于杂糅,内涵刻意求多,那么在影响了艺术精炼性的同时,也使得主题的表现和传达有相互消解和混乱之嫌。这或许是冯小宁导演的电影美中不足的通病。但是这点不足也是很要命的,因为它已经关涉到了一部影片的内在精髓。本文所要论及的“悖论”正由此而来。

一、是战争史诗片?还是环保片?

影片上映于2001年,是冯小宁新世纪的第一部电影。电影的宣传语是这样的:“本片是继《大气层消失》、《战争子午线》、《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之后,著名导演冯小宁再次兼任编剧、导演、摄影、制片的又一部民族英雄史诗大片。影片讲述了70年前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为保护草原和百姓,率领各族人民奋起反抗的故事。影片展现了美丽的草原风情和淳朴豪放的蒙族人民,以宏大的场面、强烈的视听觉冲击力和流畅的电影语音构成了一曲壮丽的英雄交响诗。”看完这个宣传语的潜在观众一定期待这是一个十分惨烈而壮美的民族英雄战争片,宣传语也最终定格为“英雄交响诗”。影片也以“嘎达梅林”作为片名,可见影片中民族英雄的中心地位。影片中用大部头的内容表现的是嘎达作为民族英雄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由噶达到梅林再由梅林到反抗领袖的曲折历程,穿插其间的是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人性的挖掘和蒙古族水土风情的展示。作为冯小宁的战争史诗大片,影片中更不乏嘎达率领牧民英勇战斗的宏大场面,嘎达作为民族英雄形象如同最后其战死辽河的背影一样,伟岸,壮烈。过去,嘎达梅林起义也一直被宣传为反对敌对阶级的政治事件。本片若作为成功的大型民族战争史诗片,绝对受之无愧。

影片讲述的是70年前的事情,嘎达梅林的故事本身带有很浓重的反封建、反军阀和阶级斗争的色彩,如果不看到影片的上映时间,我想很多人会认为是建国之初或者是80年代初拍摄的电影。但作为21世纪开头的电影,不得不让人发问,难道导演还是在不舍的挖掘民族英雄诗史和阶级斗争的政治主旋律?很明显《嘎达梅林》若作为一部英雄战争电影,放在21世纪的现实语境,题材老套,内容政治化,虽凭借冯小宁的手笔或许可以把画面拍得很美很震撼,那么追求的完全是一种英雄史诗的战争冲击和视觉画面的满足。如果说《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是在全球化大语境下对世界、民族话语的回应,那么《嘎达梅林》到底要表达的是什么,它产生的现实语境和创作爆发点到底在哪里?

冯小宁自己说“他要拍一系列像《嘎达梅林》这样的环保片,思考环境和生命的作品。”

那么其实就很明了了,作品不一般之处不在于要表现阶级斗争的伟大,也不仅仅是在表现民族英雄战争的壮烈,嘎达率领牧民的战争不是为了反抗一般意义上阶级的压迫,英雄为之付出生命的也不是一般的暴力革命。一切矛盾聚焦的焦点是草原,因为草原即生命,草原是牧民赖以生存的根基,一切的抗争是对家园的捍卫,是为科尔沁草原的生死一搏,作品内在真正让人痛心和不忍回首的是科尔沁草原永远的消失。

冯小宁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述生态意识是其创作本片的最初动力“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我们一定要爱护,拍这部片子是想启发观众,我们很美丽的草原变成了沙漠,而这种破坏其实从清朝就开始了,每一寸草地的长成需要很多年的积累……”并且作为导演冯小宁身体力行,在海拔三千多米的蒙古草原,带领剧组不再草原上遗留下任何垃圾,还不时把别人留在草原上的垃圾捡拾起来,有时一天的拍摄已经很累,在清理完垃圾往往要到深夜。冯小宁在拍摄影片时曾发誓:如果谁把一袋垃圾扔在路上,我绝不和他交往。”可以说《嘎达梅林》最初震撼到创作者心灵的是科尔沁草原自身的重量――生态。

可是,如果不是冯小宁自己在很多场合公开有这样的表述,那么我们对《嘎达梅林》的观后感仅仅是政治史诗的主旋律电影中生态意识的匆匆一瞥。我们很容易陶醉在那惨烈的战争观影,激荡于草原人民烈火般的反抗,引导在对王爷、军阀、鸦片、日本的仇恨,还有想象于最后救出孩子的那红丝带象征着的抗争希望。固然我们也会痛心于草原的荒漠和消失,然而这一切的罪恶是王爷的昏聩,鸦片的经费需求、异国的居心叵测,我们很容易就为生态的破坏找到了实在敌人,也自然陷八了阶级抗争和民族仇恨的情绪煽动之中。生态意识在众多的主题和内涵中反而被淡化了。

出现这种观影接受效果和创作者创作动机的悖论何在?

杂糅。冯小宁在创作电影时一直不’懈追求的就是要有哲学高度和美学享受,他曾不止一次的说过电影拼到最后拼的是哲学和美学。这作为历史的、美学的标准本无可厚非。也是电影不断追求的标杆。但在冯小宁这里似乎已经不是自然而然的主题的水到渠成,而成了其制作电影的一种“自主情结”。~部电影和一个故事本身要传达的主旨和内涵是有限的,过分杂糅,对主旨的超负荷附加,对内涵深度的过分赋予,在希翼主旨丰富和多重象征的同时也在最初的震撼和感动之后留下不少的疑惑和空虚,到底指涉何处?在力求深度和厚度的同时,彷佛发人深省,回味无穷,但深究起来这种汹涌的感性感受却经不起理性的认真思考。这种过度的附加一旦产生人为刻意的痕迹也必将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影片故事本事应该传达出的信息的有效性和启发性,使电影本身要着重传达的主旨信息变得模糊起来。可以说,冯小宁正是在对宏大战争史诗题材的不舍眷恋中,对历史、战争、民族、人性、爱情、风情~个都不能少的“情结”内驱中,对主旨、内涵超负荷的容纳中,在审美的事实层面很大程度消解了或者说淹没了原初生态意识的绿色呐喊。

二、一面讴歌,一面变本加厉

影片开头观众通过导演全镜头看到的是碧蓝的天空,辽阔的草原,奔腾的骏马和狂野不羁的自在人们。影片的结尾在使用了字幕的叙事方式交代了故事的结局:1931年, 嘎达梅林保护草原的起义失败了,同时,科尔沁草原也化为沙漠……”之后,依然用了一个全镜头,但显然再也没有了片头的那一片碧草蓝天,取而代之的是没有边际的沙漠,这种对比在电影屏幕上出自于摄影师的镜头,在镜头之外它更实实在在的发生在现实世界――我们生存的大地上。如果说嘎达梅林领导的反抗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最痛心疾首、不可挽回的后果是科尔沁草原永远的消失和牧民的生存绝望,那么现实远远比这残酷。悖论在于,我们在对嘎达梅林的一片颂扬中,在对其保护草原英勇无畏的赞美中,我们在一直讴歌嘎达英雄之后做了更为残忍的事情。垦荒变本加厉,放牧无限膨胀,加上肆无忌惮的刨药材,挖甘草,采发菜等,草地面积沙化日益严重。我国沙化土地已达168.9万平方公里,形成一个东西长4500公里、南北宽3700公里的风沙带,每年还以2400平方公里的速度不断扩张……

著名生态思想研究者唐纳德・沃斯特曾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渡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地影响。”在我国,“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的口号、原则曾经响彻云霄。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造成了疯狂的破坏的现实。生态环保意识更多的是个时髦的和不切实际的舶来品。归根结底和我们的现如今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我们国家之前一直处于对大自然的索取状态,尤其是在不发达的地区,他们仅能靠出卖自身的原始自然资源去换取短暂的经济效益。这是社会发展的悲哀,似乎是难以避免。然而其间更本质的联系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最终更好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保护人赖以生存的家园是其中应该有的最基本之义。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并非对立而在本质上应该是一致的。有人曾预言未来最重要的法律应是以地球村为本位的生态法,这种预言本身颇有一定的道理,人类继续发展,地球的承载量总有一天会濒危,所以到时候保护我们最起码的生存的权利和空间的法律必然有其高高在上的一天。但是危险在于我们往往一旦把问题最终推向法制化,我们似乎就松了一口气仿佛可以高枕无忧了,令人担心的是这条路会不会走的很长很长,现在能想到的是到那时经济必然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人类衣食无忧的时候,社会保障和法制建设健全,文明的进程已经走向高级,这一最重要的法律的诞生才有存在的可能,而这一进程本身就伴随着生态的不断的恶化,资源的不断索取,空气不断的污染,物种不断的减少。

我们不能一面大声赞扬着生态保护者的无畏和先知,一面骨子里轻视生态,对生态进一步赶尽杀绝,这种一面讴歌,一面变本加厉,就像是现实世界对历史叙事取向开的一个沉重的玩笑悖论的几近悲哀。

三、情境的反思:牧民的意志阻挡不住草原的荒漠

我们很难忘记影片中老牧民悲痛梗咽:“上面的草皮一挖掉,就剩下沙子了……来年一场大风吹跑了土就剩沙子了……”嘎达作为牧民的代表跪在王爷的面前,眼泪纵横:“草原不是荒地,一经翻垦,大风吹过,土被刮尽,只剩沙子,不出十年,科尔沁千里草原将化为沙漠。”如果还有人理直气壮的说现在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不足以产生完善地自觉地生态意识+我们经济的发展仍处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阶段。我们很难建构公民的生态意识。那么电影《嘎达梅林》中却出现了这样的“悖论”当地的居民,并非意识不到这种开垦的恶果,牧民们深刻的体会到草原对于牧民的意义,出卖了草原就等于断了牧民的活路。草原上的牧民们因为可以预见的生态破坏的残酷后果,生态意识已经转化为一种生存意识――这是最为强烈最为典型的生态意识。作品借牧民和草地的关系集中的传达出来。但是,即使大部分人拥有这一强烈的生态意识却仍然阻止不了草原的荒漠化。如果说要为原本水草丰美的科尔沁草原的荒漠化、要为嘎达壮烈战死的悲剧找个罪魁祸首的话,冯小宁找到的是王爷,是统治者。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一点,对生态的价值取向更多的时候并不是掌握在普通民众的手里,生态意识的树立和奏效要从统治者、执政者开始,只有当执政者真正意识到生态意识的重要性关乎生存时,生态意识的生效才成为可能,否则只能是螳螂挡车,碾得粉碎。

这对当代无疑仍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现在,一个地方的生态保护,仍是主要决定于当地政府的取向。一方官员需要自己任职政绩而杀鸡取卵,破坏环境,滥用资源的短时行为并不鲜见。或许时代在进步,不会极端的出现草原意味着生存,因为有更多的谋生可以选择,生态破坏的严重性被遮掩起来。但是这无异于是整个民族的慢性自杀,因为暂时的缓解了生存危机,并不意味着生存的危机不再存在,而一旦破坏达到一定质变,沙化了草原是几乎不可能短时间恢复的,到时人类将无处可躲,生态破坏的后果将难以想象。

中国的民主正走在路上,更多的仍是官本位制度,执政者的决策和取向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一方百姓的生存状态。树立全社会的生态生存意识,把环保理念真正内化到人心,这似乎只是第一步,而真正奏效的是更要从执政者做起,把生态保护量化到政绩考核的指标中去,针对执政首先立法立规。真正在执政理念、发展理念和实际操作中渗入生态意识和生态美学,才是目前生态环境可以改善的症结所在。

第3篇:嘎达梅林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萨满教;喇嘛教;天神观;宗教意识表现;电影效果

中图分类号:J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2-173-03

一、宗教意识来源

蒙古族主要信仰萨满教和喇嘛教。萨满教是我国北方操满通古斯语族语言的一些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萨满”一词迄今发现最早出现在南宋学者徐梦莘的《二朝北盟会编》中,当时的蒙古语族人信仰此教。中华民国以后,萨满教日益衰落,但在民间,仍有其浓厚的影响,甚至以变异了的形态残存下来。但蒙古族受喇嘛教影响最深。13世纪中叶,蒙古族人开始接触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又称为喇嘛教,是指传入的佛教分支。到17世纪上半叶,藏传佛教成为蒙古全民信奉的宗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内蒙古自治区进行了以宗教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宗教改革,经过宗教改革,境内蒙古族仍主要信仰喇嘛教,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日趋淡化,尽管如此,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广大的内蒙古地区,仍有数以百计的佛教寺庙,香火不断。

蒙古族题材电影正是抓住了萨满教和喇嘛教对蒙古族人深刻的影响这一特点,使得宗教意识表现贯穿于电影始终。电影中的宗教意识表现,可从表层和深层两个方而进行分析。

二、表层宗教意识表现

表层上看,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宗教意识表现分为四个方而,分别体现在人物的服饰与物品意象、思想行为、电影中的音乐和民族风俗上。

(一)人物的服饰与物品意象

电影中,人物的服饰与物品及一些意象体现了蒙古族鲜明的宗教意识。

首先,人物服饰与物品的色彩主要为蓝色和白色。蒙古族信奉过萨满教,崇拜苍天,认为天是神圣的,而蓝色正是天的颜色。蒙古族的传统宗教萨满教认为白色寓意着“善”,人们喜爱白色,将美好的理想、希望寄托于白色,用白色象征本民族的兴旺与发达,白色充满视野。蒙古人喜欢白色长袍,而老人喜欢穿白衫象征长寿。在蒙古人心中白色象征着纯洁、善良、吉祥、干净和对朋友的真诚坦率,白色成了一种崇高和阳刚之美。在《东归英雄传》中,萨其尔玛一直戴着白色的头巾;《嘎达梅林》中,牡丹穿着白色的蒙古袍在那达慕上赛马;嘎达拿着请愿书将走上向王爷请愿的路途时,老人代表乡亲们送上蓝色的哈达。这些场景中人物服饰及物品中蓝、白两色的大量出现,正是宗教意识的表现。

其次,人物服饰与物品上的图案表现了蒙古族人宗教影响下的图腾崇拜。蒙古族民间图案中,盘肠图案是十分常见的纹样,最初属吉祥图案,是八宝之一(佛教经常用八种器物象征吉祥,人们称之为“八吉祥”或“佛八宝”,即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和盘肠)。如《悲情布鲁克》里,阿爸对卓拉说“我看的出,你的心在动摇”这句话的场景中,他身后的柜子就有着盘肠图案。

最后,蒙古族生活中及语言中涉及的一些意象,表现了浓厚的宗教意识。如电影《嘎达梅林》中的那达慕大会上,牡丹把哈达扔给了嘎达,说:“老嘎达,你已经是草原上的一只鹰啦!”这里出现了鹰这个意象;在《悲情布鲁克》中,鹰这一意象也出现多次:卓拉说车凌“你是草原上的鹰”时,第一次出现了“鹰”这个词,而在卓拉转身策马离开后,画而上出现了空中雄鹰飞翔的镜头,接着车凌也模仿鹰飞翔的姿势骑马奔向卓拉。这是因为,蒙古族认为鹰(布日古德)是萨满化身的神物象征,它是萨满神圣家族中独具特色的圣鸟,也是北方狩猎民和游牧民英武吉祥的象征。因此,“鹰”这一意象在蒙古族电影中频繁出现,正是蒙古人对于鹰的崇拜与喜爱的表达,是宗教意识表现的结果,体现了萨满教的图腾崇拜及对蒙古族人的影响。另外,《嘎达梅林》中老人拉马头琴时倚靠的喇嘛塔,王爷和嘎达脖子里戴的佛珠;《悲情布鲁克》中阿爸手里摇的转经桶,家里供奉的佛像;《黑骏马》中奶奶给白音宝力格戴上的护身符,都是宗教影响下的产物。

(二)人物的思想行为上

人物的思想行为也表现了蒙古族的宗教意识。

蒙古族人的宗教观念主要是天神观。原始蒙古萨满教崇拜白然、崇拜动物、崇拜祖神,其核心是天神崇拜。《元史?祭祀志》中说:“元兴朔漠,代有拜天之礼。”成吉思汗时代,萨满教天神观己步入自然宗教的阶段,由“腾格里”演变为”蒙格腾格里”,即由“天”演变为“长生天”。在那之后,“长生天”便是蒙古民族的最高天神。蒙古人以“苍天”为永恒神,所以称其为“长生天”。在《嘎达梅林》中,多次出现了“长生天”这个词:老人在献给嘎达哈达之后,乡亲们齐呼“愿长生天保佑”;嘎达率领民众抗垦前,向“长生天”起誓;嘎达在不忍处决朋友巴特尔时说“我向长生天起过誓,不许任何人伤害百姓”。二次“长生天”的出现,给人以深刻印象,表现了蒙古族思想中的天神观,使电影的宗教意识表现得以强化。而在《悲情布鲁克》中,车凌同几个兄弟对着敖包,向苍天起誓;阿爸拿着转经轮一直念经;卓拉到吉丽玛女神热雨谷诉说报仇之心;车凌向苍天起誓没有杀死嘎拉森;当卓拉问车凌嘎拉森为什么会选择死时,车凌只说了句“人的生死在于天”;卓拉说着“布鲁克草原给我作证,佛爷在上,我是清白无辜的”和车凌一起消失在燃起熊熊大火的毡包中。这些人物的行为与思想,都表现了萨满教的天神观与喇嘛教的佛祖观念对蒙古族人深入骨髓的影响,宗教意识表现的淋漓尽致。

《中华全国风俗志》中说到:“蒙民崇信喇嘛教,深入骨髓,故每家三丁必有一人或二人为喇嘛,各旗皆有活佛,甚有一旗而四活佛,一庙而两活佛者。而蒙民皈依,仍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磕头之礼,不远千里而往。盖蒙人以一切患难幸福委心于佛,故患病则诵经,忏悔则诵经,丧葬则诵经,幸事则诵经以谢佛。几无日不哮经,即无日不请喇嘛也。”由此可见,喇嘛在蒙古族人们心中的地位很高,喇嘛教思想也深刻影响着人民,如《黑骏马》中,奶奶让白音宝力格走前拜佛,是表现了祈求佛祖保佑、路途平安的美好愿望;《斯琴杭茹>中蒙克剃度当了喇嘛,是当时家里必须有至少一人为喇嘛,喇嘛地位较高的结果。

(三)电影中的音乐和民族风俗上

电影中的一些音乐同样表现了蒙古族的宗教意识。《斯琴杭茹》中,杭茹疯了之后,跑到沙漠,电影中响起了佛教音乐,既营造了悲惨伤感的氛围,表现了对其遭遇的悲悯,也是蒙古族宗教意识的表现与传达。《悲情布鲁克》中,用死人祭祀时,响起了佛教音乐,似乎是在警示世人不要作恶,使影片有了更加浓郁的宗教色彩。

在民族风俗上,宗教意识表现更加明显。在《嘎达梅林》中,那达慕大会开始前,老人念着经先将杯中的酒敬天,然后大会才正式开始。这是因为蒙古族平时要对天神表示敬意。逢年过节,每次宴请,举杯祝酒、食肉都要先敬天,然后才能吃喝。蒙古人认为天有天神,它是赋予生命的;地有地神,它是保佑人畜平安的。天神、地神,都被格外地受到尊崇。这正是反映了蒙古族的宗教意识,表现了萨满教天神观的深刻影响。又如《悲情布鲁克》中,巨大的萨满佛像周围的柱子上拴着许多死去的人,表现了祭天这一民族风俗;扎那娶卓拉为新娘时,许多萨满跳驱鬼舞,这一独特风俗也表现了浓郁的宗教意识。

三、深层宗教意识表现

深层上看,蒙古族题材电影中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二个方而的刻画都表现了蒙古族的宗教意识。

(一)民族性格

蒙古族的民族性格中有着善、博爱和慈悲,这是宗教意识内化及深化的表现。电影《黑骏马》中,奶奶和孙女以及寄养在家中的白音宝力格将门外的一匹黑色小马驹抱回毡包中,把屋子烧热,用皮袄和棉被温暖已经冻了很久的小马驹,喂它马奶,尽力挽救脆弱的生命。当白音宝力格问没有妈妈的小马能不能活时,奶奶说:“能能,没有妈妈的小羊羔小牛犊小白音宝力格奶奶都能让它活。”这场景充分表现了奶奶的善、博爱和慈悲之心。她会努力让遇到的任何生命都存活下去,只要有希望,就决不放弃;她爱每一个草原上的生命,就算是孙女索密娅被人玷污怀了孩子,她也不顾流言,支持孙女将孩子生下,由此,善、博爱与慈悲之心更加凸显。索密娅也有着同样的性格,她顶着屈辱与压力、失去爱情,仍然努力保护着白己腹中幼小的生命,坚持把孩子生下,艰难地生活,她是善的;在白音宝力格中年回家乡看望她,之后离开时,她说白己再也生不了孩子,希望能抚养白音宝力格的孩子,她那善、博爱与慈悲的性格,同样感人肺腑。他们普遍的善、博爱和慈悲,是佛教思想的内化。发善心施善行,博爱与慈悲之心,是佛教普遍倡导的思想,而蒙古族人对藏传佛教即喇嘛教的信仰,使这些思想内化于心并加以深化,日后便使其成为了民族性格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电影中通过主人公表现出的民族性格,展现了蒙古族深刻的宗教意识。

(二)民族心理

蒙古族的一些民族心理也是宗教意识表现的方式之一。蒙古族有着祈福、饶恕、向善、因果报应等思想与心理,而这些心理正是源于对宗教的信仰,表现了其浓重的宗教意识。如《嘎达梅林》中,人们愿长生天保佑嘎达,正是相信天神庇佑,有着祈福的心理;嘎达向长生天起誓及不敢违背诺言,反映了相信因果报应的心理。又如《悲情布鲁克》中,阿爸对打算去杀车凌的嘎拉森说:“车凌站在正义一而,你要向他们开枪,会遭佛爷惩罚的。”在老人的话语中,可以看出,蒙古族人相信因果报应以及主张向善的心理。在故事中,车凌是为了捍卫世代生存的土地和人们的幸福生活而征战,是好的、善的、正义的行为,而嘎拉森是为已经和日本人勾结的王爷办事,伤害了百姓,做了坏事,要去杀车凌,是恶的行为,邪恶对抗正义,恶对抗善,是佛祖和天神所不容的,所以说杀车凌会遭报应。而嘎拉森既不能违背誓言,不能去杀害正义一而的车凌,又不能而对王爷,矛盾的他无法选择生的道路,因此选择了跳崖,选择了解脱。《黑骏马》中,奶奶不让白音宝力格杀那个索密娅的罪犯,也是饶恕他人的心理体现。正是对于神灵以及佛的信仰,天神观影响了民族心理,宗教意识由此表现出来。

(三)民族意识

在民族意识上,蒙古族有着很强的民族凝聚力,同样是宗教意识影响下的表现。《宗教与民族》中论述道:“原始宗教的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增强了血缘氏族成员的认同感和氏族社会内部的凝聚力。”对白然物如鹰、鹿、狼等的崇拜,对成吉思汗及祖先的崇拜,充盈着萨满教的宗教意识色彩,而他们对这些相同事物的崇拜,使得彼此的关系拉近,有了共同的思想观念,加强了成员间认同。这些动物有着强烈的集体意识,崇拜他们,也就会学习他们的集体观念;对祖先的崇拜,起初加强了各氏族成员的内部凝聚力,后来成吉思汗祖先便成了整个蒙古民族的象征,内在的民族认同和自豪感便加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也随之得到强化。在《近现代蒙古族的演变》这本书中提到:“自古‘民无信不立’。”由此可见,信仰对于民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蒙古族对宗教与图腾等的崇拜,进一步加强了其民族凝聚力。

由上述可知,蒙古族题材电影通过表层外化的事物和深层内化的观念两个方而全方位地、立体地表现了蒙古族的宗教意识。

四、宗教意识表现的效果

电影中多角度的宗教意识表现也有着它自身显著的效果。一方而,宗教意识的表现凸显了蒙古族的民族特色。少数民族大都有其,而其生活与大部分民俗也与所信宗教有着紧密的联系,蒙古族当然也不例外。蒙古族题材电影正是抓住了这一显著特点,将宗教这一元素如无形之线般贯穿电影的始终,将一系列相关的事物串联起来,凸显民族特色,展现了宗教意识影响下浓郁而神秘独特的民俗风情。另一方而,突出的宗教意识表现使得艺术与现实巧妙融合,使故事更具感染力。蒙古族虽受宗教深刻影响,但有些现象并不十分显著,而电影则将蒙古族现实生活中的放大化、突出化,使反映的现实生活具有了艺术的美感与吸引力。但缺点也由此产生,即过分的夸张宗教意识影响,可能会超出现实情况而缺少真实感。所以,适当的控制宗教意识表现是十分重要的。

综上所述,蒙古族题材电影在表层和深层两个方而进行了蒙古族的宗教意识表现,展示了浓郁民族特色的同时,也使电影具有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悟湖汉族、藏族、蒙古族宗教思想文化交流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宝贵贞冲国少数民族宗教[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

第4篇:嘎达梅林的故事范文

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以汉族为多数人口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数千年来,还生活着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多个少数民族。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培育了少数民族文学的传统,传承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历史上诞生了闻名遐迩的蒙古族史诗和长篇巨著《蒙古秘史》《蒙古源流》,还出现过萨囊彻辰、尹湛纳希等蒙古族文学巨匠。

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一支由蒙古族作家纳・赛音朝克图、玛拉沁夫、阿・敖德斯尔、巴・布林贝赫、扎拉嘎胡、安柯沁夫、云照光、其木德道尔吉、葛尔乐朝克图、超克图纳仁、特・达木林、朋斯克以及达斡尔族作家孟和博彦等为骨干的作家队伍气势恢弘,享誉全国。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草原烽火》《红路》,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草原之子》《金色的兴安岭》,电影文学剧本《鄂尔多斯风暴》,话剧《金鹰》等蜚声国内外文坛。在新时期,内蒙古的文学又出现了新的繁荣,玛拉沁夫、阿・敖德斯尔、巴・布林贝赫、扎拉嘎胡等作家重新焕发艺术活力,先后创作了《活佛的故事》《骑兵之歌》《草原雾》等一系列文学作品。

紧随其后,一批文坛新秀崭露头角,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和蒙古族作家阿尔泰连续三次荣获全国大奖。近年来,阿尔泰在《人民文学》《民族文学》等核心期刊发表的诗歌以及阿云嘎、满都麦等发表的中短篇小说,都产生了较强的影响。

上世纪80年代初到世纪末的20年间,内蒙古蒙古文文学创作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母语创作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国家和自治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优秀蒙古文长篇小说有100多部。阿尔泰、齐・莫日根、敖力玛苏荣的蒙古文诗歌享誉海内外;阿云嘎、满都麦、希儒嘉措、布仁特古斯等作家的蒙古文小说,在北方八省区和蒙古国产生轰动;哈斯乌拉、巴根、白雪林、伊德尔夫、乌雅泰等蒙古族作家以及满族作家江浩、鄂伦春族作家敖长福等的作品蜚声文坛。

进入新世纪的内蒙古民族文学队伍异军突起,出现了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布仁巴雅尔、萨仁托娅、阿古拉泰、包丽英、希儒嘉错、白涛、乌力吉布林、海泉、孛・额勒斯、海勒根那、海伦纳、韩静慧等,达斡尔族作家萨娜、张华、苏莉、苏华等,鄂温克族作家杜梅、鄂伦春族作家空特勒、满族作家袁玮冰、星宇等等。这一时期有影响的作品是鲍尔吉・原野的散文集《白色不算颜色》、希儒嘉措的短篇小说《白骨岩》、布仁巴雅尔的报告文学《良心》、阿古拉泰和白涛的诗歌、萨仁托娅的长篇小说《静静的艾敏河》、包丽英的长篇历史小说《纵马天下》《蒙古帝国(三部曲)》、海泉的长篇小说《混沌世界》以及萨娜的中短篇小说等等。据统计,2000年至 2006年间,发表和出版的作品包括:短篇小说2000多篇,中篇小说1000多篇,长篇小说100多部,个人文学集1500多部。其中,《静静的艾敏河》被拍摄成电视连续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蒙古帝国(三部曲)》一经出版,便在国内外文坛产生广泛影响,并荣获第二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

第5篇:嘎达梅林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中国电影;民族风格;西欧风格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电影的音乐风格在不断变化着,并开始借鉴、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都被运用在电影的拍摄、制作上,使得中国电影中的音乐显现出不同的风格,出现了民族、西欧古典风格并存的多元化特征。作曲家们已不再单纯把音乐作为电影的附属品,而是根据影片塑造的人物形象的需求,打破传统规则的创作模式,采用不同风格的音乐旋律,从不同的侧面去揭示影片主题,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充满了个性化色彩和生活气息。这样风格的电影音乐不仅满足了不同影片风格的需要,而且也满足了不同文化层次观众的需要。

一、民族音乐风格是中国电影音乐的主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绵延数千年,它赋予了中国电影音乐极强的生命力。中国电影音乐在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扎根于这片传统文化的沃土,从最初的民族小调到后来的民歌改编曲,直至具有民族特色原则的作品,民族音乐风格始终是中国电影音乐的主流,流传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乐器演奏的古曲、民谣等音乐素材,一直是作曲家们为电影配乐时参考的对象,更是中国电影音乐吸引世界观众的主导因素。中国作曲家谭盾为电影《卧虎藏龙》创作的音乐以及苏聪为电影《末代皇帝》创作的音乐,均获得奥斯卡音乐大奖,正是音乐中的中国民族风格深深地打动了评委与观众。这印证了别林斯基的那句名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中国电影《李时珍》中的主题歌先后出现三次,而且都出现在近似的场面;在波涛汹涌的长江边上,纤夫们拉着纤绳,喊着号子,拖着逆流而上的船,艰难地前进着。它每次出现都是李时珍人生的关键时刻,第一次是在他年轻时,恳求父亲同意自己放弃科举,从事治病救人的医学;第二次是李时珍中年为修《本草纲目》四处奔波,困难重重,面临坚持还是放弃的时刻;第三次是李时珍晚年完成本草重修而获得肯定的时刻。这段音乐配以五言绝句:“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此不怕难。”生动刻画了李时珍逆水行舟,坚忍顽强的性格特征,三次歌声让人们听到了身处逆境的李时珍始终不屈不挠,敢于与命运抗争的心声。此主题歌不仅起到“句逗”的作用,而且还深刻揭示了影片的主题。反映地方特征的影片,在进行配乐时,一般直接取材于地方音乐。这就要求作曲家们深入民间,在生活中寻找第一手资料。

冯小宁执导的《嘎达梅林》:讲述了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为了阻止奉系军阀勾结达尔汗王强行开垦草原而率众起义,最终为保护赖以生存的草原生态而英勇献身的故事。作曲家三宝为此片谱写了长达110分钟的音乐,主题来自蒙古族短调民歌《嘎达梅林》: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啊,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要说起义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三宝在这些音乐中,大量运用蒙古族艺术中的长调、短调、盅碗舞乐、安代舞乐等素材,并让蒙古族传统乐器马头琴演奏出低回婉转、激昂奔放的音调,再加上蒙古族歌手腾格尔那苍凉而深情的歌声以及交响乐队气势磅礴的演奏,使观众深深地感受到英雄的伟大和民族精神的不可战胜。此外,民族戏曲音乐也在电影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影片《活着》运用秦腔,《霸王别姬》运用京剧,《焦裕禄》运用豫剧,《小兵张嘎》运用河北梆子等。这些不同的戏曲曲调,在推动剧情发展、渲染人物形象、烘托环境气氛、揭示影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吸收古典音乐风格,洋为中用

所谓古典音乐,一般与19世纪以来的浪漫派音乐相对比,指贝多芬以前的欧洲音乐,但也有人认为可泛指两方音乐史上所有著名作曲家的作品,或沿用西方传流作曲技法而创作的现代音乐作品,总之,古曲音乐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古典主义”是指以古希腊时期的作品为完善的标准,以形式的简洁、严整、统一为艺术的最高境界,古典乐派的音乐,最典型地体现了古典主义精神,并达到最完美的艺术境界。

电影产生之初,古典音乐就被用在电影放映现场来掩盖放映机产生的噪音或烘托现场气氛。在“有声片”时代,虽然原创音乐成为主流,但是古典音乐仍被重视。在电影中引用古典音乐或用古典作曲技法为电影配乐,格调高雅,思想深刻,完美统一,如果与剧情紧密结合,就能为电影增色,大大提高艺术品位。我国的现代电影对外来音乐形式,尤其是古典音乐进行了广泛地借鉴吸收,巧妙地洋为中用。

《和你在一起》是陈凯歌导演的最成功的电影之一,作曲家赵麟在为这部电影配乐中,多次引用俄罗斯19世纪伟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以及德国作曲家巴赫的作品,尤其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在这部电影中又重新焕发出光彩,其在片中贯穿始终,为灵魂所在,另外它也是一种象征:刘小春只有完美演绎这部难度极大的作品,才能够证明学有所成,有资格参加国际比赛。刘小春在经历了一次挫折与坎坷后,虽然未如期参赛,但是他却得到了比参赛更为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宽容、感恩与亲情。一位业内人士评价道:这部电影的配乐太出色了,不论是原创音乐,还是片中主人公演奏的巴赫、柴可夫斯基的作品,都很有艺术震撼力,对烘托人物、情节和强化主题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6篇:嘎达梅林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学 音乐本体 教学策略

目前,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广大初中音乐教师积极落实相关要求,积极探索初中音乐课程改革的方法,不断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广泛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课堂教学,比如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式教学、活动式教学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使音乐课堂教学呈现百花齐放、百花竞艳的纷繁局面。这样虽然促使课堂教学发生较大变化,但不难发现其中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有的教学方式过于注意形式,有的过于花哨,有的过于程式化,忽略了初中音乐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实质要素,即没有抓住音乐的本体功能和价值,使得学生从教学的一个误区走入另一个误区。那么,如何让音乐课堂教学回归“音乐本体”,促使学生真正学到更真更纯的音乐呢?下面我就此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策略。

一、切实做好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

不少音乐大师都感慨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和音乐知识重点转移到音乐本体之外,而必须将教学的着重点置于揭示音乐作品的表现力上。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教学实践时,必须紧扣教学内容,牢牢把握课程教学目标,切实把握教学重点,紧贴学生的具体实际,将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直接瞄准音乐本身,紧密围绕音乐本体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切莫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花哨或氛围热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的形式,从而导致舍本求末的现象发生,而是必须始终坚持音乐本体这一大方向,时时、处处紧密围绕“音乐”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

例如教学“草原放歌”时,可以将学生非常熟悉的通俗歌曲“青藏高原”作为教学的导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接着进行教学过渡,引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并引领学生做运动和画图谱,让学生感觉到音乐之间的通融与渗透,在愉悦的音乐中焕发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通过欣赏以草原为主题的器乐、声乐、绘画、散文等作品,学生认识到艺术表现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而大大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表现、鉴赏、想象、创造和评价的能力,促使他们受到更真、更纯和更美的熏陶。

二、切实牢牢抓住音乐要素展开教学

音乐要素是构建音乐本体的主要载体,音乐演奏中的旋律、节拍、力度、音色、节奏、情感、复调、速度、和声、曲式、音区、调式、结构等诸多要素是共同表现音乐美的载体,通过这些载体承传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通过这些展现音乐的艺术,促使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得以通融和共鸣,是音乐的本体和灵魂所在。因此,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音乐课堂教学时,必须高度重视音乐的要素,以此回归“音乐本体”。

例如,在教学“嘎达梅林”时,可以通过引入历史故事“嘎达梅林”,并赋予较为浓厚的情感进行讲述,切实让学生先入为主地感知到音乐作品中的旋律、情绪、节奏、力度、音色等诸多音乐要素,让他们对嘎达梅林的生动事迹和英雄形象具有很好的初步印象,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接着引领学生对“嘎达梅林”这一民歌进行聆听欣赏,让他们对歌曲的旋律具有整体的了解,继而引领他们轻声随着教师的琴声进行哼唱,对音乐的上行旋律和下行旋律进行把握,并从中感受情绪的变化,进而进行感受和想象,并通过起伏、悠扬的旋律线表现旋律特点,感受音乐在情绪上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让他们和着音乐表现节奏,从而抓住音乐中的“本体”和“灵魂”。

三、切实紧贴音乐审美核心体验音乐

初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抓住音乐审美教学这一核心,把握好音乐本体这一基础,加强以音乐元素、音乐技能为重点的教学原则。就理论而言,这些“核心”、“基础”、“技能”相对来说较为枯燥和乏味,但现实音乐教学实践表明,如果紧贴音乐审美核心体验音乐,可能学生就会获得更贴近现实生活的真实情感氛围,体验到更真、更纯的审美愉悦,真正落实“以审美为核心”的体验,并通过这些体验更好地促使学生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更牢固,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

例如,在初中音乐九年级的“温馨家园”,在达到使学生更好地掌握2/4拍的指挥图示和强弱规律这一教学目的之后,引导学生结合文学作品进行独立思维,独立对“可爱地家”进行填词,根据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写出独具个性的潜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属于自己的“可爱的家”,进而让学生展开互动交流,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情感得到深层交融。无疑,这为在生活和音乐之间架起了一座情感体验之桥,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更为广阔、自主、感悟和探究的学习空间,促使音乐得到真实回归,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总之,音乐课教学的基本价值在于让学生获得更真、更纯的美的体验和熏陶,让学生学会聆听音乐,懂得如何表现音乐,切实把握好“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将音乐本身的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刘传华.初中音乐课回归“音乐本体”教学初探[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3(6).

第7篇:嘎达梅林的故事范文

青春励志三人朗诵稿

青春赞歌

暖风吹过的季节,天空清澈如洗

柳絮漫天飞舞,飘落在悄然萌动的大地

年轻的生命在土壤里蠕动

勃发的乐曲在心里流淌

年轻的我们,拥有不变的誓言

年轻的我们将坚定的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

起跑线上,出发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我们要追着东升的朝阳

刚毅、自信的脸庞,在等待胜利的曙光

紧握住那一滴汗水,任泪水在脸上流淌

只为掌声响起那一刻的到来

青春无悔,既然选择了蓝天,也就选择了飞翔,

哪怕有一天会有一双滴血的翅膀

既然选择了拼搏,也就选择了风雨

哪怕会有荆棘丛生在未来的路上

青春,从我们选择了以后便定格了人生的航向

青春,从我们选择了以后便注定了奋斗而无常

青春,从我们选择了以后便迎来了风雨兼程

青春,从我们选择了以后便变得绚丽而辉煌

看,跳动的火焰

正是青春的怒放

听,欢跃的脚步

正是青春追逐梦想的音响

热血在青春的躯体里不知疲倦

激情在青春的肢体上刚劲而轻盈

让我们高唱青春的赞歌

一路欢声

一路歌唱

追逐梦想 奔向远方

青春励志三人朗诵稿

青梅小巷

冬已深晚,

青梅小巷,

兰叶低窗,

窈窕淑女,

你可是,还在,水的一方?

我遇见你

是在一弯月亮照着的桥上

你就是那条小巷里走出的那个人

因为,你的脸庞,

就是我曾经看见过的那个临水照花的姑娘!

一路上,石板青青,夜光淡淡

我的步子只敢浅浅

在你的那条小巷

青梅摇晃,摇晃着我的枝头

叶子有些露水了

青梅的巷,你的浅窗

我在窗下,有些儿忐忑挂在心上

守着那盏路灯下的光

青色的知更鸟飞过了

我还以为是你带过来的芬芳!

或许吧,毕竟是深夜了,

我却还在你的门灯下,

等你转身,然后,等你打开那扇窗

你低下了头,羞红的脸庞,一闪而过

然后,轻轻的,你把窗纱掩上

青枝绿叶

是你把自己照在窗纱的影子上

低头浅笑的模样

悄悄告诉我

是那支梅花在开放

轻帘上闲挂了那支小银钩

云鬓里只藏了我的细玉簪

悄悄的

是你半遮了脸庞

跑出来,把你欢喜的样子放在我的手上

月光下 , 水岸旁

青花颤动

灯影里 , 楼台上

人面笑容

半个月亮飘进了桥下的荷塘,泛起波光……

青梅的巷,

兰叶的窗,

羞涩的脸,

清丽的样,

都被你的帘子遮住了。

青春励志三人朗诵稿

假如不曾遇见

我的天空依旧那样阴霾

没有阳光

假如不曾遇见

就不知道这个世界

还有一个你

和我那么相似

那么充满温暖 默契

虽然相隔遥远

心也可以贴得那样近

假如不曾遇见

我的世界不会那么灿烂

不会每天都那么开心 快乐

笑靥如花

假如不曾遇见

我不知道这个世界有个人

时时牵挂着我

也让我如此牵挂

带给我温暖

让我魂牵梦绕

假如不曾遇见

我的世界依然那么

寂静 孤单

只有小鸟偶尔路过我窗前

我的心中不会每天都

洋溢着幸福 甜蜜

假如不曾遇见

你还是你 我还是我

我不会感知世界的美好

我的世界不会五彩斑斓

假如不曾遇见

我仍然是那个寂寞的女孩

常常望着天空发呆

一个人劳碌奔波 消失在人海

不会有人知道我的存在

假如不曾遇见

我已经习惯了寂寞 孤单

习惯了一个人流泪 欢笑

失落 彷徨

没有人读懂我的寂寞 忧伤

假如不曾遇见

就不会有梦和思念

一种感动也让我泪流满面

一种爱也可以拨弄我心弦

也让我温馨 铭心刻骨

无论远近 都可以镌刻在心上

念念不忘

虽然只是遇见 虽然不见

哪怕只是虚幻

也让人流连 心醉神迷

正因为有了这美丽的遇见

让我仍然相信缘分

相信人间这美丽的奇遇

感谢上苍

让我在茫茫人海中

与你遇见

这份幸福 这深深的缘分

我要用一生去珍惜 去回报

第8篇:嘎达梅林的故事范文

冈仁波齐转山

西藏最知名的徒步线路之一,只要对西藏有所了解,一般都会知道这条线。冈仁波齐是西藏最知名的神山之一,被藏传佛教誉为世界的中心,同时也是印度教、耆那教、苯教的神山。途中遇到从印度来的印度教徒,他们认为每个印度教徒一辈子一定要来一次,他们觉得绕冈仁波齐(凯拉斯神山)一圈,再在玛旁雍错中沐浴,便可洗去一生的罪孽。很多印度人在转山途中去世,对于他们本人和同伴来说,这是一个大圆满的结局,大家没有悲伤,只有幸福和羡慕。藏传佛教徒也认为,绕冈仁波齐一圈,便可洗去身上罪孽,绕108圈便可在今世成佛。此条徒步线路对人最大的考验就是海拔较高,平均海拔在4700米左右,尤其是卓玛拉山口,海拔达到了5630米,并且气候变化比较大,对于到西藏不久的普通游客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当然对于资深驴友来说,问题不是很大。这条线最大的好处就是只要是季节合适,转山路上的信徒会比较多。

徒步难度指数:

幸福指数:

拉萨楚布寺羊八井

这条线是比较成熟的一条线路,名气也很大,号称是中国20条经典徒步线路之一。楚布寺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主寺,也是历代噶玛巴(大宝法王)的驻锡地。在吐蕃王朝灭亡后,噶举派曾经统治西藏数百年。噶举派也是藏传佛教当中分支最多的派别,共有四大支、八小支。据说,现在欧美的藏传佛教信徒中,信仰噶举派的占据大多数。羊八井,初中地理书上就学过,有非常有名的地热资源,现在已经有很多温泉度假村,不过比起西藏其它比较有名的温泉来,羊八井感觉一般,开发痕迹有点重。徒步这条线,不仅能了解藏传佛教噶举派的一些历史,还能感受一下西藏当雄的草原风光,享受在高原泡温泉的乐趣,并且难度不是很大。

徒步难度指数:

幸福指数:

拉萨甘丹寺(甲玛沟)青浦修行洞桑耶寺

甘丹寺,格鲁派(黄教)六大寺之一,宗喀巴大师亲自修建的寺院,也可以说是格鲁派的祖寺。 桑耶寺,西藏第一座寺院,百度百科里这样说,桑耶寺有西藏第一座寺院的美称,这个不是美称,这是事实。桑耶寺始建于公元762年,全部竣工是在公元779年,那么很多人就会问,大昭寺距今已有1350年的历史,按照这个说法,大昭寺应该建于公元660年左右,为什么100年以后修建的桑耶寺被称为西藏第一座寺庙呢?原因在于,大昭寺的兴建,是为了供奉文成公主从大唐带来的释迦摩尼12岁等身像而修建的,藏语称为祖拉康,拉康意思是供奉佛祖的房子,或是经堂。桑耶寺建成以后,这里有从吐蕃贵族当中挑选出来的出家人,并且在这里讲经学法,因此,桑耶寺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院。青浦修行洞,是藏传佛教四大隐修圣地之一,也是莲花生大师在西藏众多修行洞当中最有名的一个。这条线基本上是一条宗教线路了,走完这条线,会对藏传佛教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还有一个类似的线路,就是从墨竹工卡县的甲玛沟出发,经青浦,到达桑耶寺。这条线当中的甲玛沟,是吐蕃历史上最伟大的赞普松赞干布的出生地,每到夏天,这里的田园风光让人着迷。

徒步难度指数:

幸福指数:

珠峰东坡 嘎玛沟徒步

日喀则地区定日县嘎玛沟,据说,在上世纪20年代就被外国人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山谷、世界十大经典徒步线路之一。先说好的,整个徒步线在珠峰自然保护区内,风景没的说,还有神秘的夏尔巴人在这里居住,珍稀野生动物也特别多,可以欣赏到珠峰(世界第一)、洛子峰(世界第四)、马卡鲁峰(世界第五)。 再说难度,这条线路,不是一流的的户外玩家,还真不敢走这条线,不仅气候多变、海拔高,而且几乎是人迹罕至,不过它的魅力就在于此,给人一种征服的快感。不过还是提醒大家,走这条线,没有十足的把握,最好不要选择。这条线给人两种选择,要么成为骨灰,要么成为骨灰级户外玩家。不过现在好多了,商业队伍的介入对走这条线路的人来说相对简单了

徒步难度指数:

幸福指数:

下察隅(察瓦龙乡)云南贡山(丙中洛乡)

茶马古道,不需我多说,一条承载了太多东西的道路。风景无限好,恕我词汇量不够,光是一个卡瓦格博(梅里雪山),就让人消化好几天,历史太厚重,故事多的数不清,只是一个僜人,就让你有无限的遐想。直至如今,都有少数马帮在这条路上行走,听说马上要修路了,无限唏嘘,难道马帮要最终消失了?云南电视台《最后的马帮》,走的就是这条路,NHKKBS合拍的纪录片《茶马古道》也走过这条路。一位西藏的资深驴友说过,这条线就像一块绝世美玉,揣在怀里怕被别人看见!偶然的机会遇到《茶马古道》的韩国导演洪熹老师,说起这条线,他用韩式中文连说了三个陪常好。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的西藏发烧友来说,就是这么一条徒步线,让我魂牵梦绕!当然,要想走完这条线,除了足够的体力、装备之外,毅力也非常重要,还需要一个好的向导,合适的时间、充足的经费等等!

徒步难度指数:

幸福指数:

徒步墨脱

这条线,我就不多说了,网上的帖子无数,不过个人认为,这条线知名度太高,反而有一些炒作的嫌疑了。不过既能有这么大的知名度,能有这么多的人为之向往或者骄傲,总是有它的理由的。

徒步难度系数:

幸福指数:

白玛林措

洛扎县色乡,有非常有名的塞卡古托寺,这座寺庙是噶举派的祖寺,这里有米拉日巴尊者修的九层公子塔。相传,当年米拉日巴听说大翻译家(主要翻译佛经)玛尔巴大师对佛法十分精通,便前来拜师,玛尔巴大师为了考验他,便命令米拉日巴,为他的儿子修建一座高九层的塔。为了修建此塔,据说米拉日巴背上都磨出了骨头,历经数年时光,米拉日巴靠自己对佛祖的虔诚,对学习佛法的不懈努力,终于感动了玛尔巴,于是收他为徒。米拉日巴一生的成就非常高,并且他向别人说法的方式也不一样,使用一种近似于唱歌的形式来传授。在西藏非常有名的《米拉日巴道歌集》就是后人收集而成的。有这样一种法,在西藏,米拉日巴就是通过自身努力而修成正果的典范,因此也被很多人视为学习的样。白玛林措在山南地区最高峰库拉冈日神山脚下,是山南非常有名的湖泊,除了它的漂亮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白玛林措一个观相湖。就是说,有机缘的话,便可以在湖中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走这条线比较轻松,海拔不是很高,风景很漂亮,还可以在附近的村庄租到马匹。

徒步难度指数:

幸福指数:

卡久寺徒步

就在洛扎县的另一个镇拉康镇,也有一条较为轻松的徒步线路,就是卡久寺徒步。卡久寺,是西藏现存为数不多的宁玛派寺庙之一,建在一个小山头上,每天早上,雾气会把整个寺庙笼罩住,非常美,有点黄山的感觉。卡久寺背后的拉康峡谷非常适合徒步游,气候很好,空气新鲜湿润,有小扎日之称,这条线下山容易,上山就稍微有点难度,是从山脚下攀着绝壁往上爬,当然这有专门为转经的群众修的转经道,全是那种将近90度的悬梯,有点吓人。上次去时一同伴一声怪叫,吓的我再没敢往下瞧过。山的半腰处有一个尼姑庵,还有莲花生大师修行了7年7个月零7天的修行洞。途中还有一个地方很有意思,从一块大石的缝隙中穿过,类似于纳木错的善恶洞。

徒步难度指数:

幸福指数:

墨竹工卡县 德仲温泉直贡替寺

德仲温泉,可以说是拉萨周围最有名的温泉了,除了它神奇的功效之外,非常吸引我们这些人去的就是因为德仲温泉的原始。石头垒起来的围墙,不管男的女的,泡就完了,称之为天浴毫不夸张。不过提醒大家,有洁癖的,可以去看看,泡的话就算了。直贡替寺,噶举派分支直贡噶举的主寺,气势宏大,历史悠久。不过这里最有名的就是直贡天葬台了。据说,在这里举行天葬,灵魂可以直接上天堂,所有藏传佛教信徒无不把直贡天葬台当做自己理想的举行葬礼之地(本来想用葬身之地,好像不大尊重)。在这里要说的是,很多朋友把自己看到过天葬视为一种炫耀的资本。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特二B,本来人家的习惯是不希望有人看到,你偏偏去看,其实你的好奇已经对别人造成伤害!就像你在家洗澡,陌生人偷窥还拍了照片,还对别人说看过你洗澡,在添油加醋的说一通,你会怎么想,你还不想抽丫的!所以建议,天葬台可以看,天葬别看!

徒步难度指数:

幸福指数:

扎日转山 措嘎湖

扎日神山,位于山南地区隆子县和错那县,是西藏非常著名的神山之一。跟冈仁波齐一样,这座神山也是被藏传佛教、印度教、耆那教、苯教共同奉为神山的。被称为胜乐金刚的道场。网上的东西太乱,一会四大神山、一会八大、一会九大神山的,搞的我都晕!不过我听到的版本是:西藏四大神山包括:阿里冈仁波齐、山南扎日神山、林芝苯日神山、卡瓦格博(梅里雪山)!只供参考,不一定对!还有就是神山的名字,比如说,冈仁波齐,我说凯拉斯神山,估计没几个人知道,凯拉斯是冈仁波齐的英文名称。还有就是梅里雪山!这个是日本人取的名字,真正的藏语音译叫做卡瓦格博神山,问题是如果我说卡瓦格博,又会有很多人不清楚!不过我觉得还是叫卡瓦格博才能更加凸显其在藏传佛教中的意义。言归正传,扎日神山属猴,每到猴年,都会有国内外众多各教派的信徒来这里朝圣,他们认为,在这一年转山的功德更胜于其它年份。抛开宗教不谈,这里的自然风光光一个美字无法形容,我个人认为比林芝地区的风景好多了,至少不相上下!也许是因为山南的旅游一直不温不火,宣传不够吧,措嘎湖,历代噶玛巴的圣湖,飞天神女居住的地方。第一次在电视上看见措嘎湖,我就呆住了!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用在这里囊达摇玛热(呵呵,藏语没问题的意思),虽然后来一直没有机会去,但是措嘎湖,一直让我很向往。提起措嘎湖,就不得不提及一段让人心碎的往事,若干年前,一对北京夫妇去措嘎湖朝圣,很不幸妻子在途中祢难,这个事情非常的有名,听无数朋友提起过。虽然没见过他们本人,但是在纳木错的宾馆墙上,看到应该是丈夫留下的一首怀念爱妻的诗,真的是让人黯然神伤!姑且这样想吧,在飞天神女居住的地方,跟佛有缘的人去了!也许她就是飞天神女的转世吧!祝福她!祝福他们!

徒步难度指数:

幸福指数:

第9篇:嘎达梅林的故事范文

音乐教学 创新能力 学生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普遍性,进而对人们创造思维的形成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一、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果一个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并使这种能力得到发展,必须要做到心理自由及心里安全这两个方面。这是最新的心理学研究的结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例如,在学习《渴望春天》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以春天为主题的抒情、典雅的音乐作品,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进春天,走近莫扎特,这样,学生会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和别样境界。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创设适当的艺术环境,突出音乐艺术美的氛围,为音乐课创造一种闲适、松弛的心情。然后,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和音乐的意境,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自己感受到的东西。接着,在课堂教学中,简单介绍音乐大师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非凡的音乐天赋,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他是哪国人?写过什么作品?为什么会成为音乐家?等等。因此,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不仅让学生主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使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够展开交流和互动,通常情景、故事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好奇,以音乐本身的优势去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演唱的热情和创新能力。

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想象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在音乐教学中,要保证音乐课堂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增强自身表现力和创作力。因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动力和前提的,所以在教学中,要结合音乐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特性,发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学习音诗音画《沃尔塔瓦河》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交响诗《沃尔塔瓦河》,并提出问题:

1.这首歌曲大家熟悉吗?它的旋律优美、委婉如歌,知道它是哪个国家哪位作曲家的作品?

2.这首旋律有什么特点?它措绘了什么景色?

然后,让学生查看更多与本文《音乐教案—音诗音画〈沃尔塔瓦河〉》相关的文章,讨论总结什么是民族乐派?音乐上有何特点?代表人物?等等。

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音乐作品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场景图,如沃尔塔瓦河、森林狩猎、乡村婚礼、水仙女之舞、圣约翰峡谷、宽阔的沃尔塔瓦河,结合音乐一起欣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体会这首旋律的流畅舒展,优美迷人,以及所要表现的诗情画意,将那美妙的旋律和那迷人的风光永远留在学生的心中。

三、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创新

要想让学生真正了解音乐的魅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就要激发他们对音乐感兴趣,兴趣是一种动力,既可以促使学生探讨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他们学习音乐课程的兴趣,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在学习《采茶舞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印象最深或者最喜欢的地区、民族还有他们的音乐,让学生在欣赏完音乐后,播放长江两岸不同地区的音乐,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自己去发现不同地方的音乐不一样的风格,去体会音乐中的表情达意,最终深入了解不同的地理环境、性格语言、文化风俗,不同风格特点的民歌,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来听几首当地的民歌,请大家思考风格有什么不同?

又如,在欣赏《嘎达梅林》时,介绍一下歌曲创作的背景,这首乐曲是根据1929年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谱写而成的。这首乐曲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嘎达梅林率众起义,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使人仿佛身临其境。这样,学生在欣赏乐曲的同时,就可以深切体会蒙古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使学生很好的完成了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创作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及理解能力,增强思维能力。

四、改变音乐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突出音乐教学的新颖性和丰富性,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音乐的热情和积极主动性。比如,教师可以将我国传统的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进行对照学习,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展开,通过多媒体进行大量有趣丰富的影音资料的展示,错落有致地安排在教学课件中,不仅可以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讲解,而且更突出了知识的条理性,有效地突破重难点,增加教学密度,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教师要在课前将学生分组,对自己感兴趣的音乐形式进行资料查找收集,如R&B音乐要素构成的分析、RAP的即兴创作、电子音乐,等等,课上通过教师的引导流行创作音乐形式,理解其特点,并且要进行讨论,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挖掘她们的创造、创新思维潜能,理智地欣赏鉴别音乐。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多元化发展,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使课堂更加富有气息,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五、总结

总而言之,在音乐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加强对音乐教学的研究,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改变教学方法,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音乐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