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宿建德江古诗意思范文

宿建德江古诗意思精选(九篇)

宿建德江古诗意思

第1篇:宿建德江古诗意思范文

关键词: 古诗教学 音乐 绘画

一、先画后文,促进理解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较弱,借助直观学古诗能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如教学骆宾王的诗《鹅》,我先引导学生细致有序地观察“春鹅戏水图”,从鹅的外形、活动环境及神态,充分利用学生视觉、听觉和动觉的各种形式感受表达画面,把学生导入有声有色、动静朴实的诗情画意中。那色彩缤纷的画面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表述欲望,驱使他们积极地观察,主动地思考,并且寻找恰当的语言表述鹅。然后再趁热打铁学古诗,学生从直观上升到抽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自然而顺利地从画面的观察过渡到对于诗句的理解。这鲜艳醒目的画加上色彩明丽的诗,激发了学生爱美的情感,学生都能理解作者那种喜爱鹅儿和对美好春天无限热爱与追求的感情。

二、先文后图,深化理解

要认识事物,只有感受到东西,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我在教学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时,就采用先学诗,在初步弄懂诗义的基础上再通过创设的画面感受诗的情感,这符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学习作者是什么样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的要求。

首先,我和学生共同查阅讨论《宿建德江》诗的诗句意思,在对诗的内容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就与学生一起讨论作一幅“烟渚月下泊船图”:水上烟渚朦胧的树形,渚畔的孤舟月影,诗人伫立船头眺望远方。面对画面,反复吟悟诗文,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观察景物,体会情感。学生一致认为:作者所处环境孤独寂寞,凄凉忧郁。再加上我对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的介绍,学生对这首诗通过夜泊建德江借景抒情,抒发诗人思念家乡的愁苦心情,以及孤独寂寞平生不得志的忧愤之情有深刻的理解。

三、边文边画,帮助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各年级都应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我在古诗教学中,遵循大纲要求。如教学白居易的《草》时,边文边画,逐句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离离原上草”。抓住“离离”的理解,用绿粉笔勾出绿草茸茸、姣好可爱、充满盎然生机与无限活力的旷野图。

2.“一岁一枯荣”。用黄粉笔绘出一幅茎枯叶黄的金色原野图,与第一幅图形成对照,结合理解“枯荣”。

3.“野火烧不尽”。在金色的原野上用红笔渲染出翻滚的烈焰,在讨论理解“烧不尽”的基础上,又画出草深扎地下的生命之根。

4.“春风吹又生”。在草根深扎的原野,寥寥数笔春风即起,草芽儿破土而出,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春草图。

通过“离离草”、“草枯荣”、“野火烧”、“春风吹”的描绘,一句诗引出一幅画,画面更深刻地帮助理解和记忆诗句。面对画面,学生体会到野火的凶残与虚弱,春风的温暖可爱,草的坚强不屈。

四、以画释疑,引导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对于含义比较深刻的词语,要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和对于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如教学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后两句借景抒情,是该诗的重点所在。我从“孤帆”一词入手,让学生作“孤舟”和“孤帆”二图进行比较,把抽象的文字用形象的画面表达,启发学生想象和理解。讨论后,学生知道:近见是舟,远望为帆。引导学生想象出一组画面:近舟远帆碧空尽。舟帆的空间变化和时间相连,望帆时间长,正表达诗人对故友离去的无限眷恋,显示出诗人与孟浩然交往之密,友情之深,两位诗人依依惜别之情也就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

文字是抽象的画面,图画又是形象的文字。学习古诗一边学诗学句,一边吟诗作画,这样不仅营造了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而且发展了思维,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内容。

五、音画结合,真切体会

“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小学教材中每首古诗都配有中国画,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图画,如第六册课本古诗《小池》中,景物的描写仅寥寥几字,要让学生领会到景物的“小巧”、“有趣”,则离不开有色彩的配图。欣赏了图画后,才能体会到泉水的细小清凉,荷叶鲜嫩,树阴的浓密,蜻蜓的俏皮可爱,俨然一张定格的初夏池塘风景照。

第2篇:宿建德江古诗意思范文

宿松历史悠久,建县长达2000余年。据史料记载,汉高后四年(前184年),置松兹侯国,文帝十六年(前164年)改为松兹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取古松兹之意谓宿松县。宿松境内已发现古人类遗址9处,其中凉亭镇的戴嘴遗址跨越新石器时期至商周时代,闪耀着人类早期文明的光辉。程家岭发现的宋淳熙年问的冶铁遗址、南宋乾道元年在宿松设监铸造的铁钱,则标志着800多年前宿松工业文明的兴起,中国资本经济开始萌芽。在该县博物馆藏的2543件文物中,珍贵文物500余件,国家一级文物10件,特别是宋瓷馆藏在安徽省乃至全国都享有很高声誉。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首都博物馆《中华五千年文明瑰宝》专题展览中的青白釉仙人吹笙壶、青白釉莲花烫酒壶、绿釉狮形薰炉3件文物皆出土于宿松,充分展示了宿松古文化的悠远与品味。

宿松地势险要,素为兵家必争之地。因特殊的地理、地貌环境,宿松古称“吴楚咽喉”、“安庆门户”,那些俯首可视的战争遗迹,每每引人思接古今,万千感慨。三国孙权、周瑜屯兵宿松桑洛州,为夺寻阳、烧赤壁奠定基础;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在宿松沿江的拉锯战旷日持久;明末张献忠与史可法,在白崖寨对垒血流成河;太平军多次集结精锐,与湘军争占宿松;抗日战争,在凉亭河陈兵数万阻击日军西进以保武汉;人民解放战争期间,陈赓、徐海东、陈锡联、先后驻节宿松,渡江战役的西线起点就在小孤山脚下,等等。无数宿松热血儿女冲锋陷阵、赴汤蹈火,为子孙后代树立了彪炳千秋的人生典范。

宿松湖光山色,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历史上,游历宿松的不乏将相帝王,也不乏文人骚客,像秦始皇、朱元璋、陶渊明、李白等,都在宿松留下了造访的足迹和传世的篇章。素有“海门天柱”之称的长江绝岛小孤山,如出水芙蓉,傲立江中,以秀、险、独、奇而闻名。始建于唐朝的启秀寺为佛教胜地,内陆唯一的妈祖行宫。相传明朝太祖朱元璋同陈友谅交战于鄱阳湖及长江一带,一天晚上战船迷失了方向,慌乱之际前方忽现两盏红灯,引导太祖平安到达小孤山,传为女神妈祖显圣。那么位于趾凤深山的古城堡白崖寨以人文景观取胜,被列为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南国小长城”之誉。位于城郊的国家森林公园石莲洞,传说唐代文学家罗隐曾在此客居修炼多年,罗氏崖刻“石莲洞”三字至今完好无损。这里以石奇境幽著称,已成为都市人回归大自然、放松身心的4A级风景区。还有飞瀑不让庐山三叠泉的九井沟、高峡出平湖的钓鱼台水库、砖木石雕马头墙的徽派古民居、星罗棋布的内湖休闲区无不展示着山水宿松、人文宿松的无穷魅力。

宿松钟灵毓秀,各路英才层出不穷。汉代有松兹县令张何丹。三国时期有质疑学术权威张衡四分律为三分律的天文学家王蕃,有被孙权器重并数至其家的将军陈武。南宋有资本思想的企业家汪革。明代有县佐施元绪为遭战乱、蝗灾的饥民求免征粮赋,自缢漕仓。清代以降,人文愈彰,25名进士、4名翰林名登皇榜,时称“清初三才子”之一的翰林编修朱书,与方苞、戴名世诗文唱和,是桐城派的中坚力量。或因前辈精神激励,或因诗书传家滋养,当代一大批从宿松走出的各路精英正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艺术等领域,尽展风流,再续辉煌。

第3篇:宿建德江古诗意思范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是孔子讲的治理天下的最高标准。诸子百家都有自己治理天下的理想,儒家的理想是什么呢?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本来“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讲的,但儒家也讲,法家也讲,可是各家讲的内容不一样。“为政以德”,就是说以什么来治理天下?要以德来治天下。什么叫以德来治天下呢?首先就是完善自己。你统治者是治天下的人,你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完善自己的人格,完善自己的人生境界,用你的境界来感染天下的人,使天下的人纷纷来归顺,这就是儒家的理想。不是说你统治者要管这样、管那样,整这个、整那个,而是去修炼你自己,你自己学好了,天下之人就会向你学习。“譬如”就是比如,“辰”是指星辰,日月星辰的意思。“北辰”指北极星。“居其所”,指北极星在它自己所在的地方发光。“而众星共之”,这个“共”当“拱”字讲,拱就是两只手捧的意思,“众星共之”,天空中的群星,都把这颗北极星环绕。不是因为北极星要去管这些星星,要求大家来围着我,是因为它自己光亮,群星才来环绕着它。这里给大家讲一讲中国古代天文学知识,就能很好地理解这一句话了。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空当中有三个大的星系。在黄河上游有一个星系叫“紫微垣”。在东南边,长江中下游平原一直到广东、广西这一带,这里的星系叫“天市垣”。往西南方的上空,这个星系叫“太微垣”。“垣”就是指的一个星系,一个范围的意思。“紫微垣”又称“紫微宫”,古人认为紫微宫是天帝居住的地方。“紫微垣”当中有一颗最亮的星,就是北极星。天帝就好比是北极星,光芒万丈,三垣均环绕北极星。古人把天空中的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并称为“七政”。物理中讲参照物,比如你们看见我在动,是因为你们都没有动,故以自己为参照物看见我在动。类似的,古人要比较日、月及五星的运动,需确定参照物,于是先后选择了二十八组星座作为坐标,就是我们古代说的二十八星宿。什么叫星宿?一颗星叫星,几颗星组合在一起就叫星宿。古人又将二十八星宿按东、南、西、北划分为四个区域,一区七星宿,在东方的七星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西方的七星宿叫奎、娄、胃、昴、毕、觜、参;南边的是井、鬼、柳、星、张、翼、轸;北方叫斗、牛、女、虚、危、室、壁。这里我再展开讲一些古代文化中的常识。按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家的学说,太阳从东方升起,“向阳花木早逢春”,东边的花木最早接受到阳光,东方春天来得最早,树木也生长得最早,所以东方属木。南方呢?因为太阳由东而南,南方最接近赤道,南方是最热的,南方属火。西方离太阳远,太阳从西方落下,秋天就到来了,万物凋零,落叶就像被刀光剑影所砍,所以西方属金。到了北方,太阳落山了,四季循环到冬天,天地寒冷,用水来代表冰冷的世界,所以北方是属水的。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中央属土。而木是青色,火是红色,金是白色,水是黑色,土是黄色,这就是五行配五色。再看天上,东方的七星宿构成了一个龙的图案,东方属木,青色,所以叫青龙。西方的星宿构成了一个老虎的图案,西方属金,金是白色,所以是白虎。南方的星宿构成了一个鸟的图案,南方属火,火是红色,因而称为朱雀。北方的星宿构成一个龟和一条蛇缠到一起的图案,北方属水,是黑色,玄就是黑色的意思,因而称为玄武。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就构成了天空中的四象。大家读中国古代的作品时就会经常接触到这些东西。唐朝的宫殿,南边的宫门叫什么呢?叫朱雀门。北边宫殿的门,就叫玄武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围绕着中间这颗北极星。而北极星居紫微宫,中国古代的帝王根据这个结构来修建自己的都城和宫殿,所以中国古代建筑有一个特点叫做“象天设都”。我们的都城都是比配天上的紫微宫来修建的。秦始皇的咸阳宫、阿房宫,汉朝的未央宫,唐朝的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以及明朝的紫禁城都是如此。为什么叫紫禁城呢?“紫”就是比配天上的紫微宫,“禁”就是禁地。

我们再回到正文上来。天上群星都环绕着北极星,形成了这样一个宇宙模式,而按照这个模式,中原华夏周边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少数民族,都应该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环绕华夏。这就像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德行来征服天下,使四方咸来归顺。这就是儒家讲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道理。他是用天象来比配人间,以北极星比配统治者治理天下的德行。你自己的德行完备了,就像天上的北极星那么闪闪发光,你的道德、人格魅力就征服了众生,众生自然就会来归顺你,这就是儒家的政治理想。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治天下以后为什么讲诗呢,因为孔子一生提倡诗教,用诗来教化民众,用诗来治理天下,用诗来陶冶民众的性情。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要用诗来引起人们对生命、生活,对人生的热爱。我国古代,小孩子发蒙就读诗,《千家诗》、《唐诗三百首》、《诗经》都属此类。一上来就给小孩子讲道理,是很枯燥乏味的。诗歌简短,有情感,而且形象生动,又是美的载体,较容易引起小孩子的兴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看,两只黄色的鸟儿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飞上苍茫的天空。“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西岭就是我们四川的西岭雪山,从窗子看出去,一片茫茫的雪山,门边则停靠着行程万里的船只,这是多美的一幅图画,诗是形象的,诗和画是分不开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些家喻户晓的诗,教给小孩子,有助于培养他们对美的感悟,陶冶他们的性情。诗是最能够陶冶人情操的,如果你一来就给小孩子讲《易经》,讲得他们摸不着头脑,就再也不想学了。一开始就给他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多美的诗句。再讲“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讲这些的时候,小孩子容易被诗的意境、美景所感染,所打动,这就是陶冶性情。所以孔子讲治理天下以后马上就讲诗。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就是《诗经》。夏商周的时候,有一个制度,叫做“采诗”。最早的诗就是民歌,上古时诗和歌是不分的,老百姓唱歌,朝廷里的官到民间收集这些诗歌给国君看,以此了解民生。如果采编的诗都是赞美国君如何圣明、深入民心啊,天下如何太平啊,生活如何美好啊,就说明当时的政治是得民心的;如果收上来的全是在嘲讽、怒骂,抨击贪官污吏,就说明政治出问题了,依此就要对社会进行治理,这就是“采诗”“观治”,诗歌可以反映出民心的向背。我们说孔子最大的成就是“删诗书、正礼乐、赞易传、著春秋”,第一件就是删定上古传下来的三千多首诗,编成三百零五篇,即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也是五经里的第一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孔子认为,用一句话来概括《诗经》,就是“思无邪”。“邪”字在古文里边要读做xiá,“邪”就是杂念,诗歌里边没有杂念,没有邪念。这个没有杂念,没有邪念,怎么讲呢?用三句话来讲:“乐而不淫,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快乐但不过分,雨水过多就叫淫,《岳阳楼记》里边的“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这个淫雨就指过多的雨水,“淫”引申为过分。“哀而不伤”,你可以哀愁,但你不能伤心。《黄帝内经》里讲,一个人伤心,就真要伤害你的心,就要伤害你的心、肝、脾、肺、肾。所以你可以哀愁,但不可以伤心。“怨而不怒”,你可以有埋怨,“哎呀,怎么老师讲得这么慢呢?老是讲一句,讲快点儿嘛”,你可以埋怨,但不要发怒,你说老师:“你不要讲了,滚!”这就是发怒,一发怒就伤你的肝,喜怒哀乐都是会影响身体的。中医里边讲,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都是致病的根源。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就是使人体生病的六种自然界的淫邪之气。风,中风了,伤风了。寒,人受寒了,把舌一伸出来,舌生白苔。暑,人中暑了,全身温热,不出汗,白苔里面发黄。湿,风湿,湿症,皮肤出问题了。燥,燥火,情绪暴躁如雷,肝上阴虚,情绪波动,睡不好觉,魂不守舍。内伤七情,哪七情呢?喜、怒、哀、惧、忧、恐、思,使人体生病的七种内在情绪因素。喜伤心,过于欢喜就伤心脏,所以有因高兴过度而死的人,如武松。怒伤肝,发怒就伤肝脏,所以易怒的人肝都不太好。哀、忧伤肺,哀愁、忧伤过多就伤肺,林黛玉多愁善感,最后就是得肺病死的。恐、惧伤肾,伤肾脏。思伤脾,思虑过多伤脾胃,但凡多思多虑的人一定长不胖,无忧无虑的人则多半容易长胖,一般胖子都很少有忧虑,瘦子多半一天到晚愁眉苦脸。中医讲致病的原因就是两大条:外感六淫和内伤七情。诗三百篇为什么无邪呢?就是因为其言情而得情之正,虽言情但无邪念,也就是说情感中正、温润,无过分或偏邪之病,所以读诗能让人的情绪平和。

第4篇:宿建德江古诗意思范文

键词:方东树;安徽书院;教育;桐城派

本文系国家社科规划项目《桐城派与清代书院研究》(编号11BZW071)和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桐城派与安徽清代书院研究”(编号AHSK07—08D53)阶段性成果。

方东树是桐城派集大成者姚鼐的嫡传弟子,为桐城派文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并在文学创作实践上颇有建树,取得了重要成就,成为桐城派重要代表作家之一。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术思想、文学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综观方东树的人生轨迹,可以发现他在书院教育等方面,成绩卓著,影响很大;这也体现了桐城派作家致力于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方东树曾出掌多地有影响的书院,其中在安徽主讲的书院就有四座,分别是庐州庐阳书院、亳州柳湖书院、宿松松滋书院、祁门东山书院。晚年家居十年,又培养出众多弟子,使得桐城文脉得以延续,为地方文化教育的发展和桐城派影响力的扩大,贡献智慧和精力。本文通过对方东树诗文集、地方史志及桐城派其他名家文集等文献的解读,梳理方东树主讲四座安徽书院及培养生徒的具体情况,探讨其在教育上的成就,揭示其在传播桐城派文学理论和扩大桐城派影响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方东树主讲安徽书院概述

方东树(1772-1851),字植之,别号副墨子,晚年曾自号“仪卫老人”,安徽桐城人。方东树家族属于桐城鲁谼方氏,明代由徽州迁至桐城,九世祖竹圃君(方孟晙)“嗜读书,超迈有器识”。其长子方泽为优贡生,曾任八旗官学教习,“文行高洁”,姚鼐曾从游其门下,后为其作《方待庐先生墓志铭》。方泽子训(字味书)、孙绩(字展卿)均有学行,事迹均载入《安徽通志·文苑传》中。自竹圃君到展卿先生,鲁谼方氏家学绵延四世,在文坛上的影响力,虽然还不能与方苞、姚鼐等桐城世家大族相比,但也开始“为世所称”。方东树为方绩子,幼承家学,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之前,他在乡里读书问学,自少喜为古文词,他曾说:“忆自十一岁学为文时,先子承海峰先生暨惜翁倡古文词之学,仆耳而熟之。”年二十余,用功心性之学。此后,方东树客游四方,江苏、安徽、浙江、广东等地都留下其足迹。到嘉庆二十三年(1818),在这二十六年间,方东树赴江宁钟山书院,师从姚鼐,学习古文创作,姚鼐也对方东树寄予厚望,在与胡虔的书信中说:“植之昨有书云,‘近大用功心性之学’,若果尔,则为今日第一等豪杰耳。”方东树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在诗文创作上颇有成就,后与梅曾亮、管同、刘开并称“姚门四杰”。文坛渐有名望的方东树,在科举道路上屡屡受挫,曾十次参加乡试,均未取得理想成绩。在求学、应试过程中,为解决生计,方东树往来于江苏、安徽两地,或授经于友人私塾,或于他人幕中修纂府志。嘉庆二十四年(1819)到道光六年(1826),方东树首次南赴广东,主要在两广总督阮元幕中理事,编修《广东通志》,主讲广东廉州海门书院与韶州韶阳书院,并在学海堂阅生徒课文。粤中数年,环境相对稳定,方东树撰写了《汉学商兑》与《书林扬觯》两部著作。特别是在此期间的书院讲学和学海堂阅卷经历,为方东树回安徽从事书院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道光七年(1827)到十六年(1836)的十年间,方东树回到故里,先是从事主讲安徽相关书院的教育工作。道光七年(1827),主讲庐州府庐阳书院。庐阳书院,康熙四十四年(1705)由知府张纯修创建,坐落于庐州府合肥县东南隅(今合肥市第九中学校址)。初名“横渠书院”,后改为“庐阳书院”。初创之时,门堂讲舍仅十余楹。乾隆十四年(1749),知府蔡长沄借庐州府无为地区互争苇荡之机,将苇荡划归到书院名下,“岁入租四百有奇,递年增至八百二十九两八钱”,从此书院办学经费有了较为可靠的保障。此后约二十年,在地方官员和乡绅的努力下,书院田产增加,经费更加充足,办学规模也有所扩大,庐阳书院成为庐州府重要的书院。方东树出掌庐阳书院后,与合肥当地文人多有交往。其中交往密切者有诗人徐汉苍(字荔庵)和赵对(字野航)。方东树在《徐荔庵诗集序》中写到:“余主庐阳书院,距徐子家不里许,因得数相见。又明年,余主亳州柳湖书院,而徐子先在州刺史署中。夫徐子与余交虽晚,而其踪迹之聚密,有为亲故之所不及,岂非相与有夙因与。”方东树钦佩徐荔庵的文章道德,“徐子之贤,其必有以既其实矣”。方东树在其诗文中,多次提到诗人赵野航,并在《秋雨怀人图为合肥赵野航》诗中,发出“千里河梁道阻长,相思夜雨梦秋堂”的感叹,表达对诗人赵野航的思念之情。

道光八年(1828),方东树主讲亳州柳湖书院。柳湖书院,原址在城内东南隅,清雍正六年(1728)邑人刘恩沛捐建。因“城中积潦俱汇于斯,春夏之交,水面宽可数百余弓,居民竞呼为湖矣!水势潆洄,柳荫掩映”,故称“柳湖书院”,在乾隆初年,“知州华度,延师主讲,亲加训课,一时从游甚众”。此后,书院学舍、学田不断增加,“嘉庆、道光、同治、光绪年间,捐钱捐地捐房以助膏火者,甚众;而尤以道光元年(1821),王庆泽之子王家椿,修整最备,堂舍斋厢,较前增扩十分之四”。柳湖书院亦是亳州的州级书院。方东树主持柳湖书院时,正好是书院建立百年,处于书院上升发展阶段。他到亳州讲席柳湖书院,可能与当地的士绅何天衢有关。何天衢,亳州人,号缓斋,字在山,以廪生钦赐举人。任广东廉州知府,任上“清积案、劝农桑、葺学宫、立社学、置学田、修养济院”,“善政不可枚举”。此时方东树正主持廉州海门书院,常随何天衢游。方东树在廉州所作《新建廉州湖廉社学记》、《新建珠场社学记》、《永安城重修大士阁记》、《费公祠记》、《重刻白鹿洞书院学规序》,都是何天衢嘱托之作,可见二人交往甚密。何天衢在道光五年(1825)“捐存柳湖书院育才堂经史子集二百种,以资后学诵习,又捐钱二百五十千文存典生息,每年息钱三千文作为书院管书晒书之费”,足见其对家乡书院教育的支持。方东树在亳州柳湖书院也仅一年时间,这一年也是他最后一次参加乡试,此后不再应试,潜心致力于教育事业,把培养人才视为己任。他对生徒悉心教学,在《亳州题许生诗卷》中曰:“大雅嗟难作,吾衰感未平。彼都多令望,之子负时名。地有临涡胜,门高月旦评。奇才谁可拔,英物我方惊。少日新诗满,他年宿德成。因悲杜陵叟,青眼望人情。”许生即许长昭,方东树在给学生诗卷题诗中,流露出对学生的期待和激励。离开亳州柳湖书院后,大约两年时间,方东树奔波于桐城、安庆和宣城等地。同时撰写了《未能录》。此书分谨独、卫生、修内、慎动、敬事、烛几、尽伦、执义、安命、积德十部分。方东树在序中说:“以上十义,昔贤名理名言,至精且详,不可胜举。今日惟在自家切身检点实践而已,不作言铨也。”这些至理名言是方东树长期教学实践积累的结果,其中不乏方东树教书育人的体会与感悟。

道光十一年(1831),方东树讲席宿松松滋书院。松滋书院的前身为禹江书院,明初郡守李禹江创建,位于宿松县治西北半里。清康熙十六年(1677),县令胡永昌改建为义学。乾隆十三年(1735),旧学屋舍圮废,邑绅石述、石山同侄之珍等捐东厢二甲屋一区,作义学,即今松滋书院。方东树主讲松滋书院期间,完成了“进德修业”之作《进修谱录》,在序中,他指出自己写作此书的原因,“天下所以少成德全才者坐此,即少有一二质美志学者,不得其门,又昧于所从事,误用聪明功夫;本末次序不知,卒蹈边见、偏见,至死不悟。可哀,可悯,吾谱之所以作也”。全谱分成八类:“穷理一,密察二,实三,巽宜四,节五,止六,借所七,恒八”。方东树在书中提出要以实际“成德全才”者,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此外,方东树还校订了宿松名人朱书先生的《杜溪文集》,并为之作序。方东树客居广东时的著作《考正感应篇畅隐》、《汉学商兑》、《书林扬觯》等,也是在这一年刊刻印行。讲席松滋书院虽仅一年时间,但方东树经过长期教育实践,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至此渐趋成熟与完备,个人著作的刊刻,也进一步提升了其在书院和文坛上的影响力。

方东树离开松滋书院后,又前往江苏,在同乡姚莹幕中,为其校订曾祖姚范的《援鹑堂笔记》。道光十七年(1837)至十九年,方东树再赴广东,佐幕两广总督邓廷桢。又应广东海关监督豫堑之请,纂修《粤海关志》,并校刊书籍,著《昭昧詹言》,专论诗学旨要。同时,他还关心时事,面对鸦片烟患及社会危机,他积极支持禁烟,建言献策,提出要警惕英夷公司领事义律,“先生力劝制军杀之,以绝祸本”。为生计奔波各地的方东树无半亩之田,但仍“心忧万家哭”,桐城派作家那种心系天下、忧民济世之情,跃然纸上。从道光二十年(1840)到逝世前十余年,方东树回到家乡,专心研读,校订书籍,培养生徒,文汉光、戴钧衡、方宗诚等桐城后学从学门下,使得桐城文脉得以延续。这些门生“凡以诗文就正者,即告以法,必进以古人务本之义,尤重实行之士”。道光年间,桐城派的作家中桐城本籍的一些名人,或如刘开英年早逝,或如姚莹在外为官,方东树归里,实际上承担起培养后学、延续桐城文脉的重任。其从弟方宗诚曾回忆说,与方东树等同里前辈相交往,虽然没有能与桐城派三祖相见,而这些同里前辈的“气象”风度,也让后学诸生“尤可慨慕也”。方东树通过生徒问学、批点文章等形式,开展传道授业。特别强调“实学”,如他在《复戴存庄书》中认为,戴钧衡“学已见大意,诗文波澜意度已得古人妙处”,下一步则应“用功以实其所见耳”。同时,方东树还关心地方教育的发展,其生徒戴钧衡与乡绅筹建桐乡书院,方东树闻而“为之悦”,对“乡人多好义”之举,表示赞赏,认为这是书院“成之也速”的主要原因。并为书院培养人才提出具体目标,阐述自己的意见,认为“学之大岂非欲求以明道与”。方东树此次居乡十余年,和学生的交流更为充分,给学生的教诲也更加全面。但因买山葬亲,耽搁时间,加上生性耿直,得罪了邑令史某,拟任某书院讲席之位,被人裁夺,由是“贫益甚”。

咸丰元年(1851),方东树年届八十旬,“先是句容唐鲁泉大令宰桐城,雅重先生。及移任祁门,延主东山书院。以二月初旬往,门人文汉光、甘绍盤从”。东山书院坐落在祁门县治东眉山,明朝正德年间由学社发展而成书院,此后几毁几复,清乾隆、嘉庆年间曾两次重建。东山书院历史悠久,唐治(字鲁泉)任职祁门,以“兴学养士为急务”,“下车伊始,观风课士,鼓励人才”,倡捐书院,新立条规,置办学田。延请方东树出掌书院,也是唐鲁泉发展祁门教育的一大举措。方东树以八十岁的高龄出掌书院,确实是被唐鲁泉的盛情所感动。其赴祁门任教前,在诗中写到:“朽老精力尽,残生与邻鬼,八十事远客,匍匐井上李。弃隶一世休,成佛七事佹。亦知死道路,无殊在屋中。动相犹未减,讵免拖泥水。寄谢敬昭州,招魂觊伊迩。”方东树在东山书院讲学之暇,游览祁门的名山胜水,并被祁门美丽的风景名胜、丰富的人文景观所吸引。古之学者曾言“经始东山”,佛家有“东山法门”之说,方东树也留下诗篇以抒怀:“一鸿天首邈难攀,楚越殊观任等间。我更法门开五祖,高名殷谢欲齐删。”终因年迈体衰,到祁门不久,方东树病卒于东山书院,这给东山书院的发展,平添了些许遗憾。

纵观方东树一生,虽然大部分时光,都在各地奔波,但他仍能“勤于学问,每日鸡鸣起,秉烛读书,至漏数下始就寝。严寒酷暑,精进靡间,七十后犹不辍”。著述丰富,有些作品影响桐城后学甚深,例如论诗学著作《昭昧詹言》,晚清国学大师吴汝纶先生就十分推崇,认为此书“不在归评《史记》下,……实其平生极佳之作”。其从弟方宗诚认为“才气之盛,学问之正,博大精深,未有如植之先生者也”。这些难免有溢美之情,但表达了他们对方东树学术、文采发自内心的赞许与钦佩。方东树奔波各地,时间长、地点多,教学、编书为主要活动内容,其中教学上早期以私塾授徒为主,此后以书院讲席为多,晚年归里则是诸生问学。方东树主讲安徽书院,除祁门东山书院外,另外三所书院主讲时间前后相继,在两次南下赴粤之间,属于其教育活动的过渡阶段,也是其教育思想渐趋成熟时期。晚年在家乡十余年,继承方苞、刘大櫆、姚鼐等桐城前辈的遗风,广纳生徒,精心培养人才,扶持后学,成就斐然。这也是方东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二、方东树的教育思想

方东树在安徽讲席四所书院及晚年居乡授徒,构成其在安徽从事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教育思想也是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方东树从生徒培养、书院建设、生徒学习方法和师德要求等方面进行阐述,体现出他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

首先,在生徒培养上,以讲求“实学”为目标。进入道光、咸丰年间,桐城派作家群体面对时局的变化,强调著文也要“因时而变”,在为文重点、文章内容、文章风格上,也要体现变化。方宗诚在《桐城文录叙》中曾说:“桐城之文,自植之先生后,学者多务为穷理之学;自石甫先生后,学者多务为经济之学。”方东树与姚莹作为姚鼐第一代嫡传弟子,引领了文派在学术与文学上的转向,而在这一转向中,不论是穷理之学,还是经济之学,都把讲究“实学”作为最高追求。他说:“树闻日月遞嬗,人与世相阅,不能无古今。若夫道德文章之懿,人心风俗之同,政化治理之实,性情学术之公,三皇以前则吾不知,若唐虞以来则以为与今无异。”当然,他们强调穷理之学的核心,更偏重于心性;经济之学更偏重于应用,这是桐城派作家关心国计民生的重要体现。

方东树在其少时之作《用人论》中,就提出过“至于取人之法,必先器识,不尚文华”,认为“日诵万言,何关理体。文成七步,未足化人”,他引用高泰之言,认为国家用人是“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这里将用人标准定为“真”、“先器识”等,都体现贵在求实的特点。他对历史上“清议亡国”说,也提出批评,他说:“人主不察,见谓清议亡国,亦以为云然耳。究其为议者何人,误国者何事,不能别而白之,则又恐为彼奸人者所中,为怨隙者得相陷害。……则是非清议之能亡人国,借清议亡国之名以怵人主,而剥丧元善,为足亡国耳。”所以,他呼吁要“破流俗相沿之论,解散清议亡国之疑”。方东树将“修身、考道、经史文章”的立足点,确定为“实用”,且以修身为第一要务。方宗诚在回忆方东树对其教诲时曾说:“植之先生少虽博物文学之士,而莫年进德体究入微,专致力於心性伦物之实,所以告宗诚者无一浮虚影响之谈”。还说:“天下万事万物,莫非实理所结,必刻砺苦行,精勤勇猛,体诸人伦日用之间,验于心术隐微之地,期灭人欲于净尽,而反天理之自然,乃实学也。”

如此同时,方东树强调书院建设,要立足长远,批评地方社学争利和书院考课各环节存在的弊端。方东树在讲席廉州海门书院时,发现当地出现争立社学的情况,从表面上看,教育场所增加,而实际目的则是“慕乎名怀乎利,徒役志于会文甲乙之虚美,租入薪膏之弋获”。由于自己亲自讲席书院,对书院存在的弊端,有清醒的认识。他对书院考试命题,颇有微词,“月考季考不出时文,一暴十寒,虚应故事”;考生答题则是“赝袭倩代,潦草苟率,敷衍滥恶,相沿不耻”;而阅卷者则更是“朱墨杂糅,儱侗胡庐,苟相谀说,脩膳取盈膏车而去矣”。方东树对书院弊端的批判,集中在考课的命题、答题和阅卷三个环节上,但由于方东树讲席各书院时间都比较短暂,也无力改变这种局面。但他认为解决时弊的方法,就是要开阔心胸、约己立志,这样也体现了方东树重视从心性上求实的思想特点。

第二,在生徒古文学习上,提倡“精读”法。方东树认为“世之为文者不乏高才博学”者,但因为未能“反复精诵”,故“失于易而已”。他举古人教学的例子,如扬子云教桓谭作赋,必“先读千赋”;明归太仆取曾子固《书魏郑公传后》文,读之五十余遍,“左右厌倦,而公犹津津馀味未已”。精读之法,一直为桐城派文人所推崇,但各自侧重不同。方东树更强调精读对于“出言之本领”的作用,同时也继承了其师姚鼐关于精读的思想。姚鼐认为学习诗文入门之处就在声音,“诗、古文各要从声音证入,不知声音,总为门外汉耳”。所以,熟读是学习诗文的重要方法,“大抵文字须熟乃妙,熟则利病自明,手之所至,随意生态,常语滞意,不遣而自去矣”。方东树从词、意、气、骨、精神气脉、音响等方面,阐述精读方法的内涵和要求,“词艰而意短者气必弱,骨必轻,精神气脉音响必不王”。如此同时,方东树又强调效法古人,读圣贤之书,应加强内心的修炼,而不能停留于记诵文词上。方东树曾说:“夫学莫大于立身,立身之道在行己有耻而已。古人何人也,立身扬名可为法于天下后世,而我犹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耻之大者也。而其本必在于读书,盖书传所记自天地民物之理,修齐平均之道,与夫圣贤之言行,古今之得失,下而至于食货之源流,兵刑之法制,莫不毕载。”这样才能“激发吾之志气,开拓吾之心胸,广益吾之聪明闻见”。假若“心胸不开,则聪明必隘”。同时,他也指出其他书院教学的不良倾向:“书院之教徒以词章记诵,而溷夫学问思辨之正大也哉。”

除重视精读方法之外,方东树亦强调理学、经史对古文学习的重要性。戴钧衡在回忆拜入植之先生门下时,“始知所作皆非”,后来通过阅读姚鼐的《古文辞类篹》,以为“略见途辙”,但方东树仍对他说“文章之本,不在是也”。于是稍稍求之宋五子书,以明其理;求之经,以裕其学;求之史,以广其识。方东树虽以理学见长,但其所学内容,涉猎极广,“自天道、治法、物理、人情、修齐之教,格致之方,省察存养之旨,诸儒学术之同异得失,以逮说经、考史、诗文、小学、浮屠、老子、杂家之说,罔不探赜抉微,析非审是,博而有要,约而不疏”。正是其所学之广,故其古文别有气象,而戴钧衡等后辈也受此影响,把理学、经学之道,融入到自己的古文创作之中,使文章显得既具文采,又有思想,为时人所称道,为后世所传颂。

第三,在择师标准上,强调以德为先。方东树阐述韩愈的《师说》之道,在教师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知识方面,阐明自己的观点。首先阐述“师”的定义,他说:“夫师也者,随道义所在而为之名者”,将“师”与“道义”结合起来,切切不可“以私妄势利媚说”,而妄自菲薄。同时对“师”与“儒”的内涵,加以区别,认为“师以德行教民,儒以六艺教民”,故“师为人师,儒为经师”。这里方东树从两者所教内容的角度,来加以区分,与其所下定义的共同之处,就在于都强调了为师者,要注重自己的德行、道义。其次,方东树将当时之师与其心目中之“师”的标准进行对比,对那些各种冒用“师”名的现象,予以批判。他认为:“近世科举时文之师,与巫、医、艺术、百工之师相等,又有形名、钱谷、幕学之师,分儒者之一节专门,虽不知本,亦供世用。”所以,他认为真正传授科举时文等各类之师,对世用还有一定意义,有“授业解惑之实”,即使“不知本”,还是可以称为“师”。而那些“乡会主试房考及外吏保举属官,乃公忠循职,举贤援能,以人事君之义,而冒师生之名,殊不应礼,甚无谓。”而当时甚至出现了慢其伯叔,慢其幼时所受业贫寒之师,独隆其房师、座师或保举之师的现象,甚至于出现宁可“得罪于父母”,也不会“得罪于座主”的媚俗之态,方东树对“师弟重于父子,门户又重于师弟”的积习,予以鄙视,多加否定。从上述内容可见,方东树对“师”的内涵界定更侧重“传道”和“授业解惑”;更强调“师”之“德行”,而非“六艺”之术。这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方东树认为一位好老师,肯定有良好的师德,同样,论学吟诗,也要以德为本。他说:“吾尝论古今学问之途,至于文辞,末也。于文辞之中而独称为诗人,又其末之中一端而已。然而诗以言志,古之立言以蕲不朽者,必以德为之本。故曰,有德必有言。”还说“夫立言,非德无以为之本”。他批评近世之人,认为“有言”,不必有德,这是“失其本而示人以陋”。所以,数百年来,篇籍虽富,“率夸浮流宕”,文枯诗萎,衰敝相习。他赞扬徐荔庵的德行操守,其“行谊既重于乡里,见于明时”,“考其德行之成,卓然非寻常之所能及”。所以,徐荔庵在方东树眼中,堪称贤人智者。

总之,方东树和许多桐城派作家一样,以办教育为人生追求,以教师为崇高职业,以培养人才为救世之要务,但要想做一名称职的教师,就必须进德修行,让自己成为道德上的楷模。

三、方东树在安徽教育活动的影响

方东树先后主讲安徽四所书院,又乡居十年,奖掖后进,这构成了他在安徽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些对其人生志向的转变、桐城派作家队伍的壮大、文学创作理论体系的丰富与拓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从方东树个人志向转变方面而言,他自二十二岁赴钟山书院后,在外奔波时间长达四十余年。他讲席的四所安徽书院,从影响力来看,都是当时该地州县的主要书院。方东树没有科举功名,能够主掌书院,这也是对其学术成就与声望的肯定。方东树主讲安徽书院(除祁门东山书院外)的时间,处在他先后两次赴粤之间。方东树学术思想成熟于第一次赴粤期间(1819—1826),在阮元幕府中先后撰写了《汉学商兑》、《书林扬觯》、《待定录》等著作。这些著作虽以讨论理学为主,但其中也不乏对教育的思考与认识。例如强调“君子之学崇德”等,这些内容在其后来讲席书院中多有体现。可以说,主讲安徽书院是方东树实践其教育思想与理念的重要平台,但可惜的是在每所书院讲席的时间都十分有限,其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都未能很好地得以施展。而方东树晚年回到桐城,教育培养生徒,成就巨大,成果丰硕,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他归里居乡时间长、生徒众、名徒多。这十年间,方东树的学术思想趋向“进德体究入微,专致力于心性伦物之实”,更加重视“实”的作用。在教学同时,方东树还整理自己的诗文,撰写《山天衣闻》,修改《大意尊闻》,阐述自己的学术思想。

其次,从桐城派自身发展而言,姚鼐于乾嘉年间正式开创桐城文派,于钟山书院培养出众多生徒,著名者有方东树、刘开、管同、梅曾亮、姚莹等,这些人构成桐城派第一代嫡传群体。但在众多生徒中,桐城本籍人士相对较少,方东树是其中之一,且随侍姚鼐最久。进入道光、咸丰年间,桐城派发展,尤其是桐城本籍生徒的培养,不容乐观,或早逝,或在外为官,方东树晚年归里,实际承担起承续桐城文脉的使命。后人刘声木在《桐城文学渊源考》中,专记师事及私淑方东树诸人,其中卓有成就的就有戴钧衡、方宗诚、苏惇元、马起升、吴廷香、张勋、唐治、江有兰、文汉光、马三俊、甘绍盘、刘宅俊、郑福照等,而且他很多弟子也多出任书院山长之职,如戴钧衡是桐乡书院山长,文汉光接替方东树主持东山书院,方宗诚出掌商河书院、衡水书院、庐江书院。戴钧衡、方宗诚等构成了桐城派第二代嫡传群体,并在咸丰年间与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乡派交流融合,使得桐城派延续、发展,呈现再度振兴的局面。

第三,从桐城派理论体系而言,方东树主讲安徽书院和晚年居家十年,培养了众多弟子,扩大了桐城派创作队伍。方东树继承了桐城派文学创作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其所著诗歌理论著作《昭昧詹言》,以古文义法论诗,强调章法、字法、气脉、意境等,将桐城派诗论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桐城派后期名家吴汝纶称赞“此书启发后学,不在归评《史记》下”,并把这本书列入自己主讲书院中的必读书目。关于桐城派的渊源与发展,方东树最早提出戴名世对于桐城派发展的作用,这对后世研究桐城派的形成、渊源等,都有重要意义。戴名世因《南山集案》被杀,故“没名不耀”,当时论古文正宗者,推方苞、刘大櫆和姚鼐三人,而方东树晚年并推戴名世,这为后世“桐城四祖”之说提供了依据。对于“桐城三祖”在学术上的特点,方东树曾评其师姚鼐“经术根柢不及望溪,才思奇纵不及海峰,而超卓之识,精诣之力,则又过之。盖深于文事也”。这些认识精炼准确,为后世研究桐城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

总之,方东树作为清代中期桐城派代表人物,以“明学术、正世教”为己任,作文强调“言必有宗,义必有本,不欲为无关系之文”,同时又“不尽拘守文家法律”。在安徽主讲四所书院,是他人生中的重要经历;而晚年乡居十年,继续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人才。这些都体现他肩负起延续桐城文脉、丰富桐城派理论的自觉精神;终其一生,虽未获科举功名,但其对安徽书院教育的发展、桐城派创作队伍的状大、桐城派文学理论的弘扬,都作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有关方东树研究主要集中在《昭昧詹言》和《汉学商兑》两书上,关于《昭昧詹言》有,钟耀:《论方东树的诗学思想》,《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龚敏:《论方东树的诗学渊源》,《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第1期;吕美生:《方东树的价值取向》,《学术月刊》2000年第10期。关于《汉学商兑》有,徐洪兴,《论方东树的》,《孔子研究》1992年第4期。有关方东树学术思想综论性的研究有:李赟,《方东树与十九世纪的汉学批评》,《史学集刊》2002年第3期;龚敏,《论方东树的学术渊源》,《江淮论坛》2007年第5期。

[2] 方宗诚:《柏堂集》前编卷十三《先世事实记》,光绪方氏柏堂遗书本。

[3] 方东树:《考盘集文录》卷六《答姚石甫书》,光绪四年方植之全集本。

[4] 方宗诚:《柏堂集》补存卷二《方展卿先生传》,光绪方氏柏堂遗书本。

[5] 姚鼐:《惜抱轩尺牍·与胡雒君十三首》,上海:新文化书社印行,1935年,第23页。

[6] 参见汪宗沂等纂修:《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十七《学校志》,清光绪十一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2》,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82页。

[7] 方东树:《考盘集文录》卷三《徐荔庵诗集序》,光绪四年方植之全集本。

[8] 宗能征等纂修:《光绪亳州府志》卷七《学校志书院》,光绪二十年活字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25》,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00页。

[9] 吴景贤:《安徽书院志》,赵所生,薛正兴主编:《中国历代书院志》第一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40页。

[10] 宗能征等纂修:《光绪亳州府志》卷十二《人物志宦绩》,光绪二十年活字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25》,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32页。

[11] 宗能征等纂修:《光绪亳州府志》卷七《学校志书院》,光绪二十年活字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25》,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03页。

[12] 方东树:《半字集》卷二《亳州题许生诗卷》,光绪四年方植之全集本。

[13] 方东树:《考盘集文录》卷三《未能录序》,光绪四年方植之全集本。

[14] 张灿奎等纂修:《民国宿松县志(一)》卷二十一上《学校志书院》,民国十年活字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14》,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419页。

[15] 方东树:《考盘集文录》卷三《进修谱序》,光绪四年方植之全集本。

[16] 朱书(1654—1707),清学者。一名世文,字字绿,号恬斋,别号杜溪,安徽宿松人。出生于潜山。幼承家学,贫而好学。康熙十三年(1674)起授徒乡里。二十五年以岁贡入京。不久云游天下,学问益进,文章益精。四十三年中进士,授编修。文才卓越,学问精粹,与万斯同、梅文鼎、阎若遽、何焯等齐名。与戴名世、方苞过从甚密,结为文字交,为文被称之为“清初三才子”。着有《朱杜溪先生集》等存世。参见《安徽历史名人词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623页。

[17] 方宗诚:《柏堂集》前编卷七《仪卫先生行状》,光绪方氏柏堂遗书本。

[18] 方宗诚:《柏堂集》外编卷二《与鲁生先生》,光绪方氏柏堂遗书本。

[19] 郑福照编:《方仪卫先生年谱》,同治七年刻本。本社影印室辑:《干嘉名儒年谱》第十三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410页。

[20] 方宗诚:《柏堂集》前编卷二《存悔轩文集叙》,光绪方氏柏堂遗书本。

[21] 方东树:《考盘集文录》卷六《复戴存庄书》,光绪四年方植之全集本。

[22] 方东树:《考盘集文录》卷七《新建桐乡书院记》,光绪四年方植之全集本。

[23] 郑福照编:《方仪卫先生年谱》,同治七年刻本。本社影印室辑:《干嘉名儒年谱》第十三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404页。

[24] 汪韵珊等纂修:《同治祁门县志》卷十八《学校志书院》,同治十二年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55》,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79-180页。

[25] 唐治编:《东山书院志略》,咸丰二年刻本影印。赵所生,薛正兴主编:《中国历代书院志》第八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500-501页。

[26] 方东树:《考盘集》卷二《将赴祁门东山主讲先寄唐鲁泉明府兼示文生钟甫》,光绪四年方植之全集本。

[27] 方东树:《考盘集》卷三《东山书院题壁并序》,光绪四年方植之全集本。

[28] 郑福照编:《方仪卫先生年谱》,同治七年刻本。本社影印室辑:《干嘉名儒年谱》第十三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405页。

[29] 吴汝纶:《吴汝纶全集·尺牍》第三册《答方存之》,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第20页。

[30] 方宗诚:《柏堂集》次编卷一《桐城文录叙》,光绪方氏柏堂遗书本。

[31] 方东树:《考盘集文录》卷六《与罗月川太守书》,光绪四年方植之全集本。

[32] 方东树:《考盘集文录》卷一《用人论》,光绪四年方植之全集本。

[33] 方东树:《考盘集文录》卷七《新建珠场社学记》,光绪四年方植之全集本。

[34] 方宗诚:《柏堂集》前编卷四《复方鲁生先生书》,光绪方氏柏堂遗书本。

[35] 方东树:《考盘集文录》卷六《答人论文书》,光绪四年方植之全集本。

[36] 姚鼐着、龚复初标点:《姚惜抱尺牍·与陈硕士》,上海:新文化书社,1935年,第62、71页。

[37] 方东树:《考盘集文录》卷七《新建廉州湖廉社学记》,光绪四年方植之全集本。

[38] 戴钧衡:《味经山馆文钞·自序》,清咸丰刻本。

[39] 方东树:《考盘集文录》卷六《与友人论师书》,光绪四年方植之全集本。

[40] 郑福照编:《方仪卫先生年谱》,同治七年刻本。本社影印室辑:《干嘉名儒年谱》第十三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404页。

第5篇:宿建德江古诗意思范文

的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跨越时空,历经岁月沧桑,从苍茫的古代到今天,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和审美意识。因此,月亮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它的意蕴也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所以说,我国古典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但是,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表现出的意蕴也不尽相同,这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

古诗中的月亮可以抒发思乡、怀人之感。“秋月扬明辉”,暮色苍茫之中,诗人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思乡、怀人的那一份情意,具有永恒的感动力,而月亮这一意象自然被赋予深刻的思想感情:抑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抑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人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范仲淹的《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欧阳修《望江南》:“江南月,如镜复如钩。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真是举不胜举。

古诗中的月亮可以反映诗人骚客孤独与寂寞的心态,反映着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的心理,亦可以寄托哲思。月亮时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它既是运动的代表,又是永恒的象征,于是它总是引导人们对生生不已的哲学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的天问意识和人生喟叹。此类诗亦是俯拾皆是的。李白《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古诗中的月亮可以是母亲与女性的化身。月亮是母亲与女性的化身,反映女性崇拜的生命意味,代表母系社会的静谧与和谐,它反映着女性世界的失意与忧伤。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传说中,月亮成为一个女性化的象征意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日为阳,月为阴;男性为阳,女性为阴。它指向一个曾经存在,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后来被父系氏族社会放逐的母系社会。相对于当时那战乱频繁,礼教森严的社会,月亮所代表的是母系社会的理想。卢照邻《长安古意》:“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兮。舒忧受兮,劳心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卢照邻《长安古意》:“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古诗中的月亮亦是美丽的化身,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古诗中的月亮亦是避世的化身,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第6篇:宿建德江古诗意思范文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读,摩知形体美

古诗的形式美由语言、韵律、节奏以及诗篇的句式等因素综合而成。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包括作者简介及作此诗的时代背景等),运用投影、挂图,音乐渲染等多媒体,创没与诗歌格调相适应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乐读、善读。

先引导学生拆词划分节奏,再标出重音,最后表明韵脚。参照如下:

京口,瓜洲/一水,间,(an)

钟山/只隔/数/重山。(an)

春风/又绿/江南/岸,(an)

明月/何时/照俄还?(an)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朗读技巧朗读,做到字字在目(眼到),字正腔圆(口到),口诵心维,闻声求义(心到)。根据语调的变化,绘声绘色地传达优美的诗情画意,充分体会诗歌鲜明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进而感知其形式美。

二、咬文嚼字。深入探究,玩昧意蕴美

在引导学生读的过程中,学生“读而生疑”。教师必须留给学生“想”的时间,“悟”的空间,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充分酝酿、讨论。对诗意进行体验、自悟,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讨论仍无法解决,有要求知晓的欲望时,再引导学生反复推敲揣摩,讲在疑难处,关键处,真正做到咬文嚼字,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是诗人经过多次推敲、锤炼,最后才选定了这个“绿”字。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用词的精妙呢?我在教学中运用了替代比较法。如果用“到”或“满”等替换,怎么能知道它“到”或“满”了呢?“绿”是“到”的具体体现,说了“到”或“满”并不能看到“绿”,说了“绿”而“到”或“满”就包括其中了。

这样引导学生反复揣摩、比较后。再根据诗的内蕴可知此处的“绿”应解释为“吹绿了”。整句诗意为:一年一度的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既使读者想象到是春风给长江南岸披上了绿装,又给人一种鲜明的色彩感,使读者也仿佛看到了长江南岸的茵茵绿草,感受到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

三、展开联想,描绘图画,体验意境美

“作者胸有景,入境始于与亲。”(叶圣陶)在准确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还应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批文入境,想象诗人“看到”的事物或“听到”的声音,体验诗歌的意境美。

全诗写作者路过瓜洲,停船过夜时,在月光下眺望江南,怀念家乡的羁旅之思。

一、二句写到:京口与瓜洲只有一水之隔,钟山和瓜洲之间,也只隔着几层山。(意思是离家乡很近了)可引导学生联想:诗人停船过夜之时,正是万物归宿、合家团聚的时候,诗人却独自漂泊在外,且家乡就在眼前。此时此刻,诗人怎能不期盼早日回到家乡?

三、四句写到:一年一度的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引导学生联想:诗人停船过夜,在月光下眺望南岸,江南大地已是春意盎然。风景如画的家乡就在眼前,可是又不得不滞留在这里过夜,“家乡可望而不可即”,这是多么叫人急不可耐啊!于是诗人对着苍苍云树,发出微微叹息,明月何时照我回到家乡?

在理解诗意展开联想的基础上,全诗的意境已经在学生头脑中明朗起来:朦胧的远山,茫茫的江水,孤单的行船,悬于高空的明月以及倒影水中的月影,水天一色……此时,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分组评述联想到的画面(课堂上只作简笔画,课余涂色)然后根据画面,说诗的意境,使诗与画融为一体,加深对诗歌意境的体验。

四、抓住情感,渗透德育。揣摩情感美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感是诗魂。古诗教学必须抓住情感这个关键引导,学生领会诗人的情感,进而渗透德育教育。

在准确理解了诗意,体会了意境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揣摩诗人情感。独自漂泊于外的游子,望着春意盎然的长江南岸,怎么不想起风景如画的家乡?可在这回归故里的征途上,与故乡仅一水之隔,几层山相距,朝思暮想的故乡可望而不可即,此情此景,怎能不让读者感到作者深切思乡之情。……了解到这里还不够,教师应巧妙地将诗人之情移植于学生心田:从小热爱家乡,长大后建设家乡……

第7篇:宿建德江古诗意思范文

关键词:办学理念;诗化管理;校园文化

有人说,当校园文化是一股清泉、一道美丽的风景的时候,学校的教育目标就能顺利实现。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曾说:“三流的企业靠产品,二流的企业靠营销,一流的企业靠文化。”学校的管理理应从人治、法治到文化管理发展。校园文化是文明的源泉,是发展的先导,是团队凝聚的纽带,是现代管理的工具。因此,“管理”不仅是管事、理人,管理的本质是协调,目的是让人心情愉悦。

一、治校先治己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内圣”才能“外王”,“治人”必先“修己”。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告诉我们,加强自我修养永远是为人处世的根本。 儒家之修身、反求诸己、不欺暗室的原则,正是理性管理的基本功。在一定程度上,管理其实是管理者自我管理的过程,也就是管理者自我修炼达到“内圣外王”的过程。李嘉诚说:“想当好的管理者,首要任务是知道自我管理是一项重大责任。”所有成功者都是自我管理的典范,不是因为他们有多高的水平,而是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身上肩负的责任,再加上他们对未来无限的渴望以及对成功的巨大追求,使得他们非常注重“内省”和“自律”。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校长的威信不在于其权力大小,而在于其是否能做到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作为校长,一定要做到严格自律,率先垂范。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勤勉勤政,不辍耕耘,今日事今日毕。如每次台风来袭,作为校长我总是站在抗台风第一线,学校的党员教师也养成习惯,即便是在暑假,只要台风来袭,自发赶回学校,清理台风痕迹;学校只要派出老师到偏远地区支教、监考,我必亲自带老师到现场,实地了解情况,只有感同身受,才能切实地解决老师们的交通、食宿困难;每年寒暑假,当大部分老师都在家休息的时候,我仍坚持办公,处理协调上级来文、迎接慰问培训安排新招聘进来的教师、过问学校的招生情况、盯紧学校的基建工程以解决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筹备学校的新学期的开学工作等等。勤勉严谨的校长可以为年轻的教师们留下一个可以仰望的背影。上行下效,我分管的校区教风可谓湛江市二中教育集团中最敬业、最踏实、最肯干的校区。上级来了政治任务,我们听不到其他校区有的抱怨、看不到拖沓,只有实实在在的吃苦、干事的身影。看到这群年轻勤奋爱校的老师,涌动在自己心间的,除了欣慰,更有一种温暖和使学校快速发展的信念。

作为一校之长,我时时刻刻想让自己的管理给教师以更多的尊重、更高的自觉、更严的自律。校长的自律,引发每一位教职工的自律,实现团队每一位教职工的自我管理,最终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

学校管理更是一项心灵的修炼。修心灵以炼事业,修事业以炼人生。十几年来,我以自律为支点,撬动管理的杠杆,打造最好的自己,从而打造最好的团队,打造最好的学校。我深知,当校长自己“魅力四射”时,学校自会“群星闪耀”,焕发出别样的风采。让管理成为一门艺术,管理便会直抵灵魂,“攻心为上”。我清楚,自己“功力尚浅”,自当孜孜以求,不懈努力。

二、治校先信教

仰望教育的星空,我们胸怀教育理想;实现教育梦想,成为我们毕生的追求。我曾经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讲过:“教育是一种事业,教育者要从内心深处挚爱这项事业。只有心存挚爱,才能让我们成为真正的教育者。也只有这种挚爱,才能让我们为教育倾心付出。”我经常在校务会上对学校的中层管理者说:“我们是在干事创业。如果你真心热爱这项事业,你就融进来;如果你想当官,那请你离开。”

令人欣慰的是,大家坚持住了,学校几十位年轻老师不顾家里嗷嗷待哺的孩子,争当班主任,争当教学骨干,坚持从早七点到晚七点在教室陪着学生,用我们的超常付出践行着教育的神圣职责。这群来自全国各地重点大学毕业的研究生、本科生没人计较报酬,没人提及待遇。学校成了一处由一群教育圣徒坚守屹立的殿堂圣地,一个由一群教育圣徒传道授业的精神家园,一座由一群教育圣徒支撑耸起的高山巨峰。

如果没有满腔炽烈的情怀,教育就会失去美好与鲜活,变得枯燥而疲惫。理想远大,则视野远大;情怀宽阔,则格局宽阔。炽热的教育情怀孕育出无穷的精神力量,带来了学校的大视野、大格局,带来了学校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我校转制仅仅4年,获得全国创建和谐校园先进单位、全国英语作文教学先进单位、广东省交通安全文明示范学校、中共湛江市直先进党总支、共青团湛江市优秀基层团组织、湛江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湛江市中学校长教师培训实践基地等等荣誉。在教学上,学校不仅年年拿高考先进单位、中考7科成绩5科排区里第一、还主持开发了系列省市课题、校本教材。怀揣教育梦的年轻人,在德育、教学、基建工作方面取得一系列成绩。

三、治校化以文

“管是为了不管”,“管理”重在“理”。在我的校长生涯中,我努力使自己的管理达到文化的高度,格外注重文化引领、精神塑造,让自己“轻管重理”,以求“不管之管”。

大道无形,管理无痕。在学校,我推行依典治校,每年把60多项具体工作以制度的形式落实下来,编印成册,教师参照执行,实现以制度管人。把管理化人制为法制,化有形为无形。寓管理于无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管理无痕,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一点点浸入师生的心田,融入每一位师生的血液,也潜入、流注和运行于学校良性循环的血脉中。

当管理自觉地落实在每个人身上时,它就升华为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它可以让师生们的思维习惯、情感表达、价值追求、道德信仰逐步走向一致。它可以无形地对大家产生熏陶、约束、教化、培育的作用。每一所学校的文化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有其滋生的独特土壤。我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构想也是因校制宜而来的。我校总面积85 004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达40.69平方米,绿化占地面积27 137.9平方米,绿化覆盖率62%。校园内青草茵茵、绿树成荫、环境静谧怡人,在“园林式”的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并围绕“幸福”二字展开。学校的校园文化就是以“幸福的书香校园”为目标,以国学为主题,以优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体现我校“优秀+特长”的办学特色,打造“活力海中、实力海中、魅力海中”,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将学校发展理念与国学相结合,打造书香校园的特色。结合我校的校训“爱国、敬业、求实、创新”与校风“团结、勤奋、严谨、活泼”,在国学的氛围中打造“外塑形象,内强素质;求真务实,追求卓越;全面发展,办有特色”的书香幸福校园。学生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而国学中有很多导人向学、勤学的内容,应该作为学习国学、了解国学的首要方面;在学校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要提升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故学习方法的了解也是国学教育中的重点;此外,怎样处理人际关系是中学生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国学中对于与人相处方面也有很多涉及,需要学生学习、理解、运用。通过学生的每日诵读,它对学生积累整合传统经典,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对个体精神发育与人格塑造作用极大,具有传承儒家文明、提升人文素养以及成人立志的意义。故语文科组制定教学计划,采取组织早晚读、课前背诵、测试、比赛、汇报演出等多种形式,落实《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孟子》等国学内容的学习。精彩纷呈的国学诵读活动会使学校的办学区分度明显,特色鲜明。书声琅琅的校园弥漫着浓郁的古典人文气息。国学诵读对我校打造书香校园、德馨校园、君子校园、人文校园贡献极大。

2.利用课题与校本教材,深化文化校园的研究与提升。以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经典诵读提升人文素养之实效性研究》课题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把研究成果《国学诵读精华读本》(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实践于课堂与校园活动中;把校本研究“乡土文化教材”逐渐运用到课堂与校园活动中;将校本教材《中学生文明礼仪规范》运用到校园管理中。这些课题从校园文化的实践中凝结出来,经过深思熟虑、研究提炼、反复论证后,又指导引领着我校的教育、教学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3.在各学科教学中融入国学因素,实现传统文化的全方位渗透。以语文科组为阵地,国学文化进课堂。立足国学校本教材,开设国学课程,每周一节课,由专门老师负责主讲。根据各年段的特点,每年级选取适合学生的国学经典进行解读;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每日一格言、练字十分钟、犯错误讲故事等特色活动,让学生在每天的口诵、心想、践行中,提升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让国学思想渗透各科教学领域。古诗文与语文教学水融;文明礼仪贯穿德育;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开展校本美术课程,将篆刻、剪纸、微型雕塑课程内容同国学相结合;太极拳纳入体育课程;民歌响彻音乐教室;山川河流、中医中药等常识引发地理、生物学习兴趣等。

4.寓国学于各种特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以第二课堂为载体,开设科创绘画、版画、书法、服装设计、礼仪、民乐、流行音乐社、舞蹈、合唱、健美操、田径、国学等兴趣小组;特色版画、书法兴趣班将国学内容渗透到教学中,创作出一批国学美术作品;在每年一次的科技艺术体育节表演节目中,可以在服装设计中融入国学内容,创作出带有浓郁国学特色的服装表演。将国学元素融入大课间活动,自编国学操或国学经典游戏,让学生口、脑、手并用,在游戏中诵读,在诵读中锻炼。同时收集学校开展的各类有关国学活动的照片,将其整理编撰出版。

5.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铸造国学文化特色。撰写校园文化解说词,全方位、综合性介绍学校的历史、校园文化景观。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上,紧扣精致、清雅做文章,充分利用建筑、塑像、篆刻、园林等元素,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主要有:(1)赋予建筑楼、功能室及各班教室以古朴优雅的名称。建筑楼体(办公楼、科学馆、宿舍楼、教学楼、饭堂等)根据其功能或特点而取名,该楼体的各楼层或各年级可根据楼体名称的寓意分别设置一个相呼应的主题。如一栋教学楼取名“知行楼”,取“知行统一”之意,行为规范,文明向上;五栋教学楼取名“知新楼”,一为学习上“温故而知新”,二为心灵感受新的世界,淳朴成长;三栋教学楼取名“知远楼”,取“宁静而致远”之意,高三学生需登高望远;二栋办公楼取名“求实楼”,科学馆取名“创新楼”,强调校训“爱国、敬业、求实、创新”;学生宿舍取名“安居――学生宿舍”,饭堂取名“雅苑――生活服务部”,取“男生静,女生雅”之意。每栋建筑楼的楼名均用古朴大字木板上墙。(2)赋校园环境以文化内涵。结合我校校训与特色定位,浓墨重彩打造校园读书文化景观:在学校草坪上安装大型竹简雕塑,古色古香地阐释着我校的办学理念;在每块草坪上都摆放一排书塑,意蕴生动地阐释着儒家经典;美术展厅外墙增设书法字体浮雕;校园里适当增加书造型长凳若干;办公楼后草地设置一座名人雕塑;校园草地上种上有意境的花卉或植物,并配上相得益彰的古诗词,让校园处处诗趣盎然。如运动场上有几丛竹,就在贴近的墙壁上张贴一首苏轼的《于潜僧绿筠轩》:“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3)让每一面墙都说话,将国学经典名句与墙文化紧密结合。在教室走廊、楼道上镌刻或张贴国学经典名句,曾来过湛江的坡的诗文、海瑞的故事、六祖慧能的故事,以及广东本土文化名人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名人故事、诗文墨迹,透过历史,在墙上熠熠生辉。让学生浸染在浓郁的古色古香的国学气息中,实现文化育人的教化功能。初中部主要展出以国学为主题的书法作品。(4)设立班级书库,图书“周游”班级。每个班级开辟国学园地,展示学生学习国学的活动成果,如诗文、书画、手抄报等。同时,在班中设置班级书库,聘任图书管理员对其归类置放,办好借阅登记,并完好维护。营造“热爱经典,走进经典”的读书环境,使班级各个角落都散发出浓浓的古典书香气息。(5)宿舍文化共性与个性共存。在遵循学校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各宿舍进行特色化布置,创建本宿舍的制度、精神文化,展示本宿舍成员的特色风貌,如为宿舍取名、自制门牌等。(6)开展国学实践。如“礼、孝”带回家,国学上街头、进社区,社会调查、游学等。按期举行书香校园的特色活动,如:汉字听写大赛、文史知识竞赛、书法比赛、国学主题报(手抄报比赛、板报比赛、国学阅读书摘展等)竞赛等。

把文化溶于管理是我校的特色,学校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不仅使学校在短时间内声名鹊起,更是把管理化于无形。“以文化人”,国学文化成为教育力量、凝聚力量、约束力量、感召力量。按照学校的定位,新兴的海东中学不走扩张式发展之路,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要在进取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超越。“进取”“创新”“超越”成了我校的精神内核。它渗透进学校所有人的血液当中,成为了一种精神基因,成为我校独树一帜的管理品牌、校园文化、人文特点。扣住时代的脉搏,立足于海东这块未来湛江最亮丽的城市新名片,学校保持着强劲的上进动力与活力,并成为湛江市坡头区软硬件最好的学校,区域性名校开始崭露头角。

治校先治己,让管理变成一种号召;怀一腔教育情怀,让管理返璞归真;融以文化,管理变得举重若轻。要用诗化管理构建幸福的书香园林,达到管理的“上乘境界”还有很大差距,但我们要为之孜孜以求。尊重教师、依靠教师、服务教师、成就教师,为教师搭建成就事业的广阔舞台,尽最大努力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走进教师的生命深处。

参考文献:

第8篇:宿建德江古诗意思范文

《卷珠帘》这首歌,叙说的是在春寒料峭的初春,多情女子独守孤室,无尽思念,从傍晚到第二天清晨的一段心酸的心路历程!静谧,月华初上;思念让人疲乏,梦中与人相会,梦醒红妆空憔悴。早上醒来入眼的细雨、嫩芽,入耳的雨声、风声,更衬托词中人孤苦寂寞之感。“叹流水兮落花伤,谁在烟云处琴声长”,结尾更是借用流水、落花、烟云、琴声的意象,来排解和寄托悠远绵长的相思之情。

《卷珠帘》之所以能一举夺冠,更深层的因素是浓浓的古典诗词味。

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悠久的历史,深刻的内涵,多样的形式,在世界文化之林显得特立独行,备受推崇和喜爱。但亘古不变的传阅方式,使得优秀的文化不能使更多的人感受其美轮美奂的艺术魅力;不过流行歌曲的出现,弥补了这一损失,使得古典诗词穿越历史的尘埃,重新绽放了青春活力和美丽的面貌。

古典诗词在情感的表达上比较委婉含蓄,富有韵味,在内容上包括爱情、亲情、友情、爱国爱民的感情、对时势的感慨等。它们往往具有典型性,形成了名句,在当代文学创作中,被引用或借用来诉说道理和表情达意,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这是因为古典诗词是纯文学创作,并且在创作中主要以叙事抒情为目的。当然,其中蕴涵的丰富、饱满、健康的情感,也是值得流行歌曲在创作中借鉴使用的。例如,以苏轼的《水调歌头》为词的《但愿人长久》,借着王菲唯美的唱风不胫而走,感动着无数的浪人游子、痴男怨女,在大江南北广为流行,备受称颂,成为中秋节不可缺少的咏月抒情的精品佳作。

凡是经典的流行歌曲必定有耐人寻味的意境,也只有这样的歌曲才能经得住时间的淘洗,历久弥新。现在音乐界的中国风多是把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结合在一起,产生巨大的文化宣传效果和艺术感召力,这也是古典诗词得以广泛传播的重要途径。

古典诗词是现代流行歌曲歌词的创作源泉之一,很多流行歌曲的歌词都与优美的古典诗词有关。在中国流行歌曲的发展史上,把古典诗词化用套用的现象很普遍,优秀的作品也很多。比如,《中华民谣》的歌词“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风雨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插满头” ,其中就有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中“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的诗意。再如,《涛声依旧》的歌词“带走一盏渔火让他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无助的我已经疏远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才发觉又回到你面前,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其中就有张继的《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意。更有邓丽君的很多采用古典诗词作为歌词的流行歌曲,极具艺术感染力,取得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久唱不衰。

那么古典诗词和流行歌曲是怎样融合的呢?

一是采用直接引用法。如,《床前明月光》的歌词完全引用《静夜思》,反复吟唱;《甄传》中的《菩萨蛮》就是完全引用温庭筠的《菩萨蛮》谱曲吟唱的。

第9篇:宿建德江古诗意思范文

一、借想像,在还原意象中“见”诗境

“诗的境界在刹那间见终古,在微尘中显大千,在有限中寓无限。”如何引导学生将古诗词的语言符号在大脑中转换成具体可感、立体灵动的意象,窥见“终古”、“大千”、“无限”呢?需要借助想像,在想像中还原意象,培养思维,发展语言。想像既是手段,又是目标,但很多时候效果不尽人意,常常为想像而想像,见到的画面单薄,缺乏立体感、丰富感、灵动感,学生在画境外徘徊,窥察不到诗人的情思。朱光潜说:“读诗和作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美备。”如何架设桥梁,引发学生周密的思考,丰富的联想,是值得探究的。不妨从两个方面考虑,以助学生想像,使所见境界渐臻完备。

(一)巧设桥梁,引发想像

1.音乐渲染,入情显象

读诗是需要背景的。

诗与音乐有很久远的渊源,起源时,它们与舞蹈是三位一体的混合艺术。它们相互应和,互相阐明,相互辉映。音乐用节奏、音调、强弱表达情绪,情绪即是意义的外在表现。《乐记》中有一段话“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结合诗词中的意境选取和古诗渊源较近的古筝曲、古琴曲或琵琶曲等中国古典音乐,借助音乐的深邃而磅礴、庄严而抒情的翅膀激发学生的情感,把学生带入这些古诗文的意境之中,能更好地体会诗意。

王自文教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借助一段古筝曲引发学生想像北方遗民在金兵马蹄下的悲惨情景,效果很好。

片段:

指名说说诗的大意,疏通诗义后师追问:

①这里的“胡尘”,写出的难道仅仅是金兵战马所扬起的尘土吗?

②听音效展开想像:在金兵战马啾啾的嘶鸣声中,在金兵战马嗒嗒的践踏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学生想像后言说。)

2.语言描述,启思显象

教师的导语起着有效的激情、启思作用,在学生愤悱之时给予点拨,能起到指点江山、冰消雪融、豁然开朗之神效。古诗词所描述的情景、生活场景有些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并且所要学生想像的是画外之境、言外之意,是纯粹的创造性想像,此时,学生可能一时思维受阻,无从入手,就需要教师的及时启悟。

王崧舟老师执教《长相思》,安排了这样一次想像:

师:……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边,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像,把你在作者的家乡、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师: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畅谈着什么;那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在故园,在家乡,那儿有很多很多美好的画面。

这样一段话,有时间的推移,有地点的转换,有对象的不同,为学生的想像推波助澜,起到了神奇的效果。学生灵心妙悟,一幅幅故园生活画在眼前徐徐铺开,情随景生。

(二)多维想像,丰富内容

1.直面语言,入境悟情

诗歌的根本特征是“以言语营造意境、以意境表达情意”,诗营造意境的自由度很大,能够化静为动,化描写为叙述,“轻舟已过万重山”;也能够历数事物的形象,使事物处于静止的状态,在读者心中建构很明晰的图画,“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可以表达时间的跳跃或绵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可以展现空间的布局,点染景物的色彩,“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可以描摹声音,“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可以刻画动作,表白内心,“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的语言可以使画面可见、可感、可触、可闻、可听,有时序感、空间感,引导学生直面语言,捕捉关键词语,开放五官,启用知识,调取经验,建立联系,大胆想像,方能走进诗境。一般说来,几类词语要特别引起关注,一是修饰性的词语,如:《天净沙秋》,曲中的村是“孤”的、霞是“残“的、树是“老”的,这些字营造了一个荒凉、萧条的秋日环境,秋的氛围弥漫而来;山的“青”、水的“绿”、花的“红”又给萧瑟的秋景涂上了温暖的色调,抓住这些字眼进行想像,画面的色彩就丰富起来,富有层次感、立体感。二是形象生动,刻画细腻的动词。王崧舟老师执教《枫桥夜泊》对“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对”字就有很精到的处理:

①选择“对”的解释条。(引出理解为“陪伴”。)

②你想一想,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张继最希望谁来陪伴他?

③这里只有“对”,只有月落相对乌啼相对,只有江枫相对渔火相对,只有霜天相对钟声相对。想一想这一个“对”字呀对出了张继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