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妇产科护理知识点范文

妇产科护理知识点精选(九篇)

妇产科护理知识点

第1篇:妇产科护理知识点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识别妇产科护士的职业风险,以及如何加强风险的自我防护。方法:于2009年1月对我院18名妇产科护士进行调查,问卷包括护理法规、职业暴露因素及其防护处理方法等4个方面共18个条目。结果:护士对职业暴露因素的意识普遍不足,识别能力较差,对职业风险的防护及处理措施知晓度较低,其中对职业风险的防护措施了解程度最低,仅为55.5%。对护理相关法律知晓率稍高。结论:妇产科护士应充分识别和预防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从而降低妇产科护理风险,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风险;防护

医院是具有潜在职业危险的工作场所,面临发生医院感染等职业危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病人法律观念的增强,病人维权意识增强,妇产科的护患纠纷越来越多,护士所面临的护理风险越来越高[1]。因此本文就如何识别妇产科护士的职业风险,以及如何加强风险的自我防护进行了探讨,并于2009年1月对我院18名妇产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为评价妇产科护士的职业风险与防护情况,我们于2009年1月对我院18名妇产科护士进行调查,护士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4岁。初级职称12例,中级职称5例,高级职称1例。未婚8例,已婚10例。

1.2 调查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18例护士的职业风险认知情况及防护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包括护理法规、职业暴露因素及其防护处理方法等4个方面共18个条目。所有护士均有效完成问卷,问卷收回率为100%。

2 结果

由表1看出,护士对职业暴露因素的意识普遍不足,识别能力较差,对职业风险的防护及处理措施知晓度较低,其中对职业风险的防护措施了解程度最低,仅为55.5%。对护理相关法律知晓率稍高。

表1 妇产科护士职业风险认知度

项目知晓率[n(%)]

护理相关法规及规章制度16(88.9)

职业暴露因素11(61.1)

职业风险的防护措施10(55.5)

风险发生后的处理方法12(66.7)

3 讨论

3.1 妇产科的职业特殊性:妇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高危险人群,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国,乙型肝炎总感染率高达60%左右,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护理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由于妇产科患者的特点,尤其是产科患者的特殊性,妇产科护士在日常护理操作中需完成大量注射、抽血、输液、输血等工作,不可避免较多的接触到羊水、尿液、血液、分泌物,容易感染HBV、HIV等病毒。产程观察、肛诊、内诊、破水、接产时接触血液、羊水、分泌物的概率是100%,也就是说妇产科护士职业风险非常高,无论何时都有可能被感染。

3.2 妇产科护士的职业风险:妇产科的护理风险是指在妇产科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所有不安全事件[2]。本研究结果显示,妇产科护士对职业暴露因素的意识普遍不足,识别能力较差。比如妇产科各种介入性检查,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这时患者就很容易对护士产生不满,造成护患纠纷[3]。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具体来说,造成妇产科护士风险较高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3.2.1 护士自身原因:表1显示,妇产科护士对职业风险的防护措施了解程度最低,仅为55.5%,说明护士的个人防护意识与防护能力急待加强。

3.2.2 卫生安全因素:护士作为医院中接触病人最频繁的职业人员,医院交叉感染是常见的影响护士职业安全的因素,各种医疗器材的消毒是否到位、是否准确按照各项手术的操作步骤严格操作等,均可能造成护士的意外感染。妇产科护理工作任务繁重,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容易使护士产生疲惫、烦躁的心理,此时就更容易忽略护理的安全操作制度,为院内感染埋下隐患[4]。

3.2.3 病人方面的原因:随着妇产科学的发展,医疗技术越来越复杂,各种介入性操作越来越多,带来的护理操作难度也越来越大。

3.2.4 妇产科管理制度方面的原因:目前妇产科普遍对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做的有所不够。比如护士对护理文书的写作缺乏规范化,不重视护理文书的用语。交接班制度不完善,无法落实到实处,护士在交接班时未做到书面材料、口头交流和病人查房三者均交代清楚,值班护士对病人的病情了解不充分,紧急情况时不知如何处理,就容易产生护患纠纷风险。

3.3 妇产科护士的职业风险防护

3.3.1 加强护士责任心的培养:作为一名护士,首先应培养对病人的责任心,这是提高护理技术,防护自身职业安全的前提。交接班时是最容易造成护理风险的时间,妇产科护士职业压力较大,交接班时已十分疲倦,尤其容易忽视重点病人护理资料的交接。

3.3.2 加强专科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培训:首先应做好妇产科常规护理知识的培训。值班护士细致的了解病人个人史、症状、体征等基本情况,以便可以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在药物的使用和注射上,应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缩宫素等特殊药物应贴上醒目标签,加以鉴别,避免注射时将药物混淆[5]。

3.3.3 加强护理法律知识和培训:护士查房时,应识别具有潜在高风险,可能引起法律纠纷的环节。每周可召开例会,对可能存在高危职业风险的环节进行讨论、整理并归类,并对护理文书的记录以及护理操作进行规范。护理查房时,应避免漏记病人的关键信息,以免造成病人对护理工作不信任。定期进行护理法律知识培训,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

3.3.4 建立合理的妇产科护理规范:妇产科的护理管理,应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从而有效防范护理风险的发生。完善妇产科护理规范,是从源头上减少护士职业风险的方法。

总之,妇产科风险是无时不在,而无法预知的。妇产科的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其工作的特殊性,尽早的识别和预防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防范于未然,通过规范妇产科护理操作制度,实施规范化护理操作,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培养新进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强化护理团队的职业意识,从而降低妇产科护理风险,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4

[2] 李晓惠,邹晓清,等.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377

[3] 岳梅红,韩文平.从妇产科学角度看现代医学的进步与缺憾[J]. 医学与社会,2002,15(5):22-23

第2篇:妇产科护理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探讨;临床护理路径;产科门诊;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是当前我国临床工作开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临床护理方式,这种护理方式一方面能够确保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科学、高效率的开展,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孕妇对有关健康知识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并且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1]。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500例孕妇,护理组针对产科门诊特点设计合理的临床护理路径,在孕妇入院期间执行实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孕妇对于整个护理操作过程的满意度以及对有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现资料统计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0例孕妇,护理组,年龄21~32岁,平均年龄(27.70±2.20)岁。对照组,年龄21~32岁,平均年龄(27.80±2.20)岁。两组患者的孕周都是在17~35w内,平均孕周为(27.50±4.20)w,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护理组针对产科门诊特点设计合理的临床护理路径,在孕妇入院期间执行实施,以孕妇的检查次数为横轴,将孕妇入院后所进行的各项检查、治疗实施、护理方式、健康知识指导等作为本次研究的纵轴[2],制定详细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孕妇就诊开始后执行临床护理路径,根据产妇的检查结果以及临床诊断记录,护理人员根据其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制定的执行标准进行护理工作开展,同时护理人员辅助临床医师共同开展孕妇的产检工作,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孕妇任何问题,都需要及时的通知临床医师给予其诊断和治疗实施,确保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孕妇对于整个护理操作过程的满意度以及对有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1.3疗效评价依据 在孕妇就诊的最后5d发放有关问卷,开展问卷调查,对其临床有关的护理操作、护理工作开展方式、诊疗方式等进行有关问题调查,让孕妇完成就诊问卷调查表。一共是四项内容,每一项25分,满分100分。同时让孕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打分,分数越高,代表其对于临床护理工作开展的满意度越高,满分为100分[3]。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孕妇对于整个护理操作过程的满意度结果对比 护理组对于护理工作开展的满意度是(95.80±2.00)分,对照组对于护理工作开展的满意度是(80.80±1.90)分,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

2.2两组孕妇对于有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对比 护理组的孕期健康内容掌握程度、孕期自我监护开展、孕期营养健康状况以及母乳喂养技巧掌握程度评分分别是(22.09±2.34)分、(23.43±1.18)分、(22.71±1.70)分以及(22.10±1.90)分,对照组的孕期健康内容掌握程度、孕期自我监护开展、孕期营养健康状况以及母乳喂养技巧掌握程度评分分别是(15.74±2.41)分、(16.54±2.15)分、(15.51±1.56)分以及(16.54±2.09)分,护理组相比于对照组四项评分内容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对于产科门诊的护理工作开展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在产科孕妇入院诊疗过程中,对其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能够明显的增加孕妇对于护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认识,同时能够增强其对于有关健康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帮助其更好的做好产期护理工作,有助于新生儿出生儿的良好生长发育[4]。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500例孕妇,护理组针对产科门诊特点设计合理的临床护理路径,在孕妇入院期间执行实施,结果发现护理组的孕期健康内容掌握程度、孕期自我监护开展、孕期营养健康状况以及母乳喂养技巧掌握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式,这说明在产科门诊临床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增强孕妇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和重视,提高医院的产科门诊护理工作开展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梦醒,韩秀.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门诊的应用[J].护理杂志,2011,28(11B):69-70.

[2]李华珍,廖小兰.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3,12(下):5175-5176.

第3篇:妇产科护理知识点范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021―02

母婴床旁护理指产妇在住院期间母亲和婴儿的一切护理活动均由护士在母亲床旁进行,护士一边操作一边讲解,产妇及家属亲自参与学习和实践。母亲和家属参与学习和实践,

护士教会母亲或家属新生儿沐浴、抚触、母乳喂养及脐带护理等新生儿和知识,以便产妇出院后护理婴儿【1】 .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生将理论知识用于临床实践,是培养护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作为护士,护患沟通能力培养应从护生开始,通过母婴床旁护

理提高产科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帮助护生更快的适应产科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1临床资料

对2012年4月至2012年12月我科实习的60名护生的临床沟通培养及其测试结果进行评价。所有护生均为女性,年龄1 9 ~ 2 1 岁, 平均( 20.3±1.1) 岁。实习周期4周。

2影响护生沟通能力的因素

2.1 护生个性倾向 性格外向、情绪稳定和无精神质倾向的护生临床实习表现明显优于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和有精神质倾向的护生【2】。个性倾向是临床实习表现和专业态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带教中应加强护理专业学生个性培养。

2.2 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越扎实,其临床沟通能力较强.

2.3 护生家庭因素影响 与父母关系良好者,临床实习时有较强的临床沟通能力。

2.4 护生在校期间表现 在学校因素中,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较好、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较好者,实习中担任实习队长的有较强的临床沟通的能力。

3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生沟通能力培养中的影响

3.1 护生对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正确认识

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是推动产科护理新模式的重要方法,也是现代产科护理新模式的核心内容。【1】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使产妇住院期间享受到家庭化、个性化优质服务,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是一个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新型护理模式.护生在产科实习中要掌握的母婴床旁护理知识有:床旁沐浴、床旁抚触、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母乳喂养、产后健康教育等内容。

3.2母婴床旁护理提高护生对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技术

母婴床旁护理提供个性化的临床支持和服务,护士采取床旁边操作边讲授,产妇或家属有任何疑问均可直接顺势提出,且宣教内容每日循环,家长有多次演练、讨论交流的机会,这样对加深操作记忆非常有帮助【3】。护生实习中,带教老师从母婴床旁护理的病房设置、床旁护理用具、床旁护理操作物品准备、床旁护理的实施要点及注意事项等多个环节对护生进行带教,逐步提高对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技术。

3.3母婴床旁护理激发护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护生实习积极性

母婴床旁护理激发护生在产科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母婴床旁护理所有的操作均在产妇及家人的关注下完成,要求护士有过硬的护理技术,较全面的护理知识及护士文明的礼仪规范等,通过实习,增强护生对产妇及新生儿的护理信心。

3.4母婴床旁护理提高护生交流沟通能力

在进行床旁沐浴操作前,带教老师提前布置护生熟悉操作流程,设置模拟情景,进行角色表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带教老师扮演产妇或家属,提出问题,让操作护生解决问题,表演之后请其他护生点评,带教老师给予分析,指出存在问题。然后护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真正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各项床旁护理,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不断的与产妇及家属沟通交流,对产妇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带教老师加以补充,这种带教方法提升护生实习期间与人沟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4方法

4.1 阶段性教学周的安排

护生入科后,总带教老师针对科室的专业特点、不同学历的实习对象、制定带教计划,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沟通技巧【4】.护生根据带教周计划进行实习,第一周尽快熟悉产科病房环境,由总带教老师做入科教育,介绍母婴床旁护理的概念、母婴床旁护理的发展、产科母婴床旁护理的具体内容等,使护生对母婴床旁护理相关知识有明确的认识,了解实习相关内容。第二周采取一对一带教,护生有计划地跟随各带教老师,对母婴床旁护理进行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看带教老师如何进行实际操作,对护生进行母婴床旁护理模拟练习。第三周实习护生真正参与到母婴床旁护理工作中,带教老师给与亲自指导,加强护生实际操作及沟通能力培养.第四周进行母婴床旁护理专科理论知识与操作技术考试,总带教老师针对各护生在母婴床旁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考后进行总结、强化,提高护生理论及技术水平。

4.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有效的沟通交流

护生是护士走向工作岗位的一个关键时期,所有的工作习惯、服务意识都在这一阶段形成,一个好的带教老师会给护生正确的引导,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带教老师要把实习护生介绍给产妇,使她们以“护士”的角色面对产妇,鼓励护生多于产妇及家属交谈,指导她们与产妇沟通的技巧,为护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有意识的训练她们为产妇服务,提高为产妇及家属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在床旁护理实际操作中赢得产妇信任

护生跟随各带教老师对产妇及新生儿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产科实习期间护理知识和技术操作,获得产妇及家属的信心。护生对待产妇态度谨慎,谦虚和蔼,通过巡视病房跟产妇交谈,多关心产妇,让产妇在医院期间,感受到护士们的体贴关心,使实习护生有满足感,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5 讨论

5.1 真诚相待,相互尊重是护患沟通的前提 沟通交流能力对即将走出校门的护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沟通交流能力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的纽带,带教老师要与护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言传身教并创造护生与产妇沟通的机会,提高护生沟通能力.

5.2 实事求是,言而有信是护患沟通的基础 在沟通过程中,实事求是、言而有信是取得住院产妇合作与支持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对待产妇及家属提出的批评、意见一定要尊重事实,真诚的对产妇及家属说声“对不起”,产妇会感到很亲切,从而接收护生的服务,避免失信于人。

5.3 母婴床旁护理工作提高护生沟通能力 沟通是一种交流的手段,不是目的,只有不断提高护生的工作积极性,增强责任心,提高护理水平,才能真正满足产妇的需求。总之,实习护生通过对母婴床旁护理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的学习后,提高护生与人沟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玉玲.母婴床旁护理实务手册[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0:8.

[2] 王燕,岳颖,张丽.护生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2 ) 02-0121-03

第4篇:妇产科护理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优质化护理;产科;临床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385-02

近年来,随着医疗模式的不断改革,护理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质化护理在此基础上开展的,以孕妇为中心,从孕妇入院到出院,为其提供的全程、系统性、无缝隙护理服务[1]。产科作为医院殊科室,其入住孕妇均为产妇和新生儿,是一群特殊的人群,也是医院中感染的高危人群。为探讨优质化护理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遂进行本次研究,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1月~2011年11月入住我院的240例妇产科孕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20例。所有孕妇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23岁~38岁,平均(30.58±2.49)岁,身体健康无原发病。两组孕妇在年龄、健康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孕妇全程实施普通护理服务,观察组孕妇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化护理服务。具体方法如下:

1.3 优质化护理制度 首先应健全优质化护理服务制度,主要包括:(1)营造优质话护理服务氛围:根据产科的特点,彻底修缮病房,为孕妇营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安全的入住环境,病房内及科室走廊悬挂留言簿,以便孕妇及家属随时留言。同时病房内设置健康教育宣传册,内容涵盖分娩的全过程,便于孕妇及时了解所需的知识。(2)护理人员要求:首先护理人员应熟知优质化护理服务的制度和内容,做到统一着装,微笑服务,能及时解答孕妇提出的问题,随叫随到,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

1.4 优质化护理内容

1.4.1 入院护理(1)责任护士在病人入住病房后,应及时到病人床旁进行自我介绍和入院指导,通过病人及其家属之间的交谈,了解病人的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听取病人及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合理的优质护理计划[2]。(2)嘱孕妇做好常规产前检查。向孕妇宣传讲解分娩相关专业知识,包括宫缩和胎儿娩出的原理、各产程的时间、分娩时注意事项等,例如腹式呼吸、数数、抓紧护士双手等以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另外,教会孕妇自我监测胎动的方法以及正常的胎动次数。(3)护理人员应保证随叫随到,耐心解答孕妇的疑问,增强孕妇的安全感,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使其能够安心待产。

1.4.2 待产期护理(1)护理人员按照指定的护理计划,每日评估完成情况及产生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倾听孕妇自述,了解孕妇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对于孕妇提出的合理性要求,尽量予以满足。多数孕妇在待产期可能出现焦虑、紧张、缺乏信心等情况,护理人员因及时进行疏导,多使用安慰、鼓励性语言,消除孕妇焦虑、紧张的情绪,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2)嘱孕妇保证充足的睡眠。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孕妇的睡眠情况,孕妇休息时尽量左侧卧位并以软枕垫撑住腹部,以减少腹部的压力[3]。睡前应减少饮水量,以免夜间多尿影响休息。(3)鼓励家属为孕妇创造轻松的待产氛围,避免增加孕妇的心理负担。建议家属学习健康教育知识,以便能够实时观察孕妇的变化,对护理人员的工作予以配合和支持。

1.4.3 分娩时的护理 孕妇分娩时可由家属陪伴身边,全程使用鼓励性语言,增强孕妇的信心。在医护人员的正确指导下,保证患者以积极正确的心态,主动参与和控制分娩过程,保证安全顺利地完成分娩。

1.4.4 分娩后的护理 (1)分娩完成后,及时告知家属母子平安,使家属放心;

(2)正确评估孕妇产后的身体状况,保证孕妇身体和会的清洁卫生.观察孕妇宫底硬度、高度、有无压痛感和会阴切口情况,做好基础护理,避免炎症的发生[4];孕妇饮食应以高纤维素食物为主,多进食水果和蔬菜,多饮水,保证大便的通畅。鼓励孕妇早日下床活动,注意避免负重和蹲位,以免伤口撕裂。向孕妇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和重要性,指导孕妇正确的喂养方法。

1.4.5 出院指导 出院时做好婴儿的脐部护理,嘱孕妇定时携新生儿回院复查。

同时,嘱孕妇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注意饮食营养均衡。指导家属正确的脐部护理,如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1.5 疗效评定 依据研究所得的孕妇心理状况、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资料进行评定。

1.6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检验。若出现P

2 结果

观察组孕妇在实施优质化护理服务后,心理状况、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2.1 观察组孕妇在经过优质护理服务后,心理状况和对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明显由于对照组孕妇(X?=4.17,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产科,产妇和家属已不仅仅满足于医院提供安全的助产技术,更希望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得到细致的、全方位的、无缝隙的关怀,同时获得专业的健康知识和育儿技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产妇的心理状况、对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使护理人员的自我价值感也得到提升,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产科病房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孕妇增强自我保健意识,缓解其焦虑、恐慌的情绪,同时有利于医患沟通,促进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茅焕美,邱丹青.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2,02(02).

[2] 张志红.临近分娩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16(5):206.

第5篇:妇产科护理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护理;研究分析;临床分析;心理体会

妇产科手术护理是相当关键的工作阶段,需要注意的是,不少产妇往往需要接受手术,所以妇产科手术护理的工作质量从根本上影响到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安全,需要加强重视,加强对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因此在临床实践当中广大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同时还需要有着扎实的心理素质和精湛的护理技术手段,加强对工作的评估和对诊断效果的分析,通过心理和护理等多个层面的工作开展,有效的促进妇产科手术护理质量增强,促进产妇的恢复。

1 围术期术前护理体会

妇产科手术护理是当前工作的难点之一,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护理人员的责任重大,而妇产科的患者则相对特殊,其不仅承受着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同时也会产生各种焦虑的心理状况。情绪的波动会导致产妇内分泌紊乱,影响到正常的生产,手术前需向患者详细讲授相关知识,以达到鼓励、增强信心的效果。如何更好的为产妇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确保新生儿的健康,是妇产科手术护理的重点,最后还需要与产妇多多交流和沟通,帮助其调整好心理状态。需要对妇产科手术护理的手段和方法引起高度的重视。

向患者讲授与分娩相关的知识,以及术中的配合要点,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反应均达到最佳的状态,最终使得手术的紧张更加顺利。在术后还需要向患者介绍相关疼痛的情况,诸如切口疼痛时间和程度等,以使得患者有着充足的思想准备。另外还需帮助产妇克服恐惧心理,避免其过度的紧张。进一步的研究妇产科手术护理方式和理论,明确产妇术前护理以及术后疼痛护理的相关措施。

2 围术期术中护理体会

护士应用自己熟练精湛的技术配合医生手术,观察产妇一般情况和胎儿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果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使手术顺利完成。术中保持安静,不说与手术无关的话,物品清点准确无误。护士应主动关心产妇,核对产妇的姓名、床号、住院号,开放并保护好静脉,注意保暖,始终陪伴产妇,如术中牵拉脏器或取出胎儿有不适及牵拉痛,嘱产妇做深呼吸,可减轻不适和疼痛。帮助产妇克服恐惧心理,避免其过度的紧张。进一步的研究妇产科手术护理方式和理论,明确产妇术前护理以及术后疼痛护理的相关措施。各项护理记录完整、准确,与器械护士做好手术器械和敷料的核对,并且在手术全过程中注意各种导管通畅。术中会因疼痛而不合作,大喊大叫,这时应视产妇如亲人,耐心地做好解释,告知产妇大声喊叫一方面会消耗能量,另一方面还会使胃肠积气而影响手术操作或术后恢复,切不可责备产妇。护理人员在整个手术过程当中需要密切的观察产妇情况,重点的需要观察产妇的胎心和一般状况,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的进行处理。巡回护士则应当始终陪伴在产妇身旁,讲明术中的不适状况,帮助产妇做深呼吸等动作,以消除其紧张心理、缓解疼痛。分娩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的告诉产妇胎儿性别、发育状况等,同时还需要及时的向产妇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帮助产妇尽早的开奶,尽早的接触。

3 围术期术后护理体会

心理护理是产后护理的关键和重点。相关人员不仅需要向产妇详细的讲解产后疼痛的相关知识,使得患者有着充足的思想准备,同时还需要全面的改变产妇对于疼痛的错误认识,很好的转变其思想观念,避免产妇形成不必要的恐慌情绪。最后,需详细的向产妇讲解术后疼痛的控制方式,与其交流过程当中需要以情切、和蔼、热情的语气,以达到安慰的效果,适当的缓解其内心的不良情绪,解决实际工作当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和难点,增强产妇的信心。明确产妇术前护理以及术后疼痛护理的相关措施,还需要从临床的角度着手,充分的与产妇进行沟通,消除其不良心理,更好的促进妇产科手术护理工作的改进。产后的疼痛护理相当关键,护理人员还需要从疼痛护理手段和心理等多个层面着手,需详细讲授相关知识,以达到鼓励、增强信心的效果。进行全面的处理,更好的保证治疗和护理的效果,确保产妇可以得到最为恰当的治疗[1-3]。

剖宫产产妇术后6h内因药效尚未消失,全身反应低下,为避免引起呛咳、呕吐等,应暂时禁食,若产妇确实口渴,可间隔一定时间喂少量温水。可进食流食,进食之前可用少量温水润喉,大约50ml/次,若有腹胀或呕吐应多下床活动,或者用薄荷油涂抹肚脐周围。第一餐以清淡简单为宜,例如稀饭、清汤,并要少量。在术后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血压以及呼吸灯观察,加强病房的巡视,对于其出现的呕吐、恶心以及荨麻疹等情况需进行密切控制。最后,还需要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多的人员对其进行陪护,以保证护理效果。明确产妇术前护理以及术后疼痛护理的相关措施,还需要从临床的角度着手,充分的与产妇进行沟通,消除其不良心理,更好的加强方案的实施,加强对工作的评估和对诊断效果的分析,通过心理和护理等多个层面的工作开展,有效的促进妇产科手术护理智力增强,促进产妇的恢复。更好的促进妇产科手术护理工作的改进。

4 结语

妇产科手术护理需要注重原则和措施,在术前需要帮助产妇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尤其在思想上需要做好准备,帮助产妇了解手术情况,消除紧张等心理状况。妇产科手术护理还需要对产妇的术后情况加以重视,常见的诸如烦躁和焦虑等等,为了更好的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需要尽可能的对产妇进行关怀,从多个角度着手,促进妇产科手术护理工作的顺畅开展。

综上所述,根据对当前现代化的妇产科手术护理整个护理工作开展过程和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等进行全面和系统化的分析,从实际的角度着手探讨了今后工作开展的主导思想,旨在更好的实现对妇产科手术护理质量和绩效的全面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少慧,刘靖荣,刘承珍.规范护理行为防范手术室护理差错[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3):56.

第6篇:妇产科护理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全程护理告知;产科;健康教育护理健康教育是由护士进行的一种针对患者及健康人群所开展的一项健康活动, 是健康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1]。在产科临床中发现, 由于孕产妇及其家属缺乏产科健康知识, 从而带来了诸多困扰, 因此系统、规范的产科健康教育, 是千万个家庭所迫切需要的[2]。为了提高产妇对产褥期知识的了解, 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及自我护理能力, 本院对2013年1~7月收治的284例产妇实施全程护理告知模式,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本文就其对产科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观察, 以进一步了解其临床的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3年1~7月收治的280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140例。在对照组中, 年龄为20~36岁, 平均年龄(24.7±4.2)岁, 孕周36.2~42.0周, 平均(38.3±2.1)周, 其中经产妇24例, 初产妇116例;生产方式:顺产41例, 剖宫产99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57例, 初中、中专及以下83例。实验组中, 年龄21~40岁, 平均年龄(28.2±2.3)岁, 孕周37.5~42.2周, 平均(38.9±2.2)周, 其中经产妇32例, 初产妇108例;生产方式:顺产52例, 剖宫产88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49例, 中专及初中91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经初产妇比例、生产方式、文化程度等方面的比较, 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认为两组产妇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对照组的产妇给予常规产科健康教育, 主要内容为产褥期一般保健知识、自我护理方法、产后的恢复方法以及新生儿的护理方法等。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全程护理告知程序, 即对产妇入院至出院期间所执行的每一个护理及治疗措施进行相应的宣教, 宣教由1名护理组长负责对产妇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并关注产妇对于宣教的反应, 并根据其反应随时调整宣教方案, 另外, 由2名资历深的责任护士具体实施, 在实施宣教的过程中应反复强调, 并对产妇的疑问及时进行解答, 以便加强产妇对知识点的掌握;在宣教过程中, 要注意让产妇感受到真切的关怀, 达到改善护患关系、增强母婴的护理效果的目的。其具体操作如下。

1. 2. 1入院时全程护理

1. 2. 1. 1告知病区基本环境、医院管理制度等, 为产妇介绍其主治医生、护士长及责任护士, 减轻产妇入院时的陌生感。

1. 2. 1. 2为孕妇及家属提供相关医学知识的指导, 告知孕妇数胎动的方法, 方便孕妇及时掌握胎儿情况;告知其各项检查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 告知其药物可能的不良反应等。告知孕妇和家属应观察孕妇腹痛的情况、有无出血等, 如出现不要慌张, 应及时通知主治医生。

1. 2. 2产时全程护理

1. 2. 2. 1产妇进入产房待产时, 提前告知其减轻分娩疼痛的方法, 同时及时为产妇提供补充能量的流质食物, 保存体力;生产过程中耐心详细地解答产妇的各种疑问, 减轻心理负担;同时各项操作应温柔娴熟, 鼓励产妇, 让其对分娩有信心;分娩结束后及时做好基本护理。

1. 2. 3产后全程护理护士首先应做好护理评估, 并观察产妇阴道出血量及颜色、大小便情况等;嘱咐产妇使用母乳喂养, 提高婴儿免疫力并增强母婴之间的感情;辅导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进行护理。

1. 2. 4出院后告知

1. 2. 4. 1对产褥期保健知识进行反复宣教, 嘱咐产妇经常清洗会阴、乳晕,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防止感染事件的发生;调整饮食, 休息合理, 适当运动, 保持良好的心态。

1. 2. 4. 2嘱咐产妇在出院第42天回医院复诊, 以了解产妇及婴儿的情况, 并适当进行指导。

1. 2. 5评价方法通过自性设计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健康教育的达标率, 问卷的内容包括伤口护理、用药方法、新生儿及婴儿护理方法、康复锻炼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25个问题, 每个问题的选项分为:A、B、C, 3个等级, 分别代表的得分值为:4分、2分、0分, 满分100分。其中:A选项表示掌握、B表示了解、C表示未掌握;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调查:A选项为满意、B为一般、C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在出院当天发放问卷调查表, 得分85分及以上者评为优良, 60~84分评为一般, 60分以下评为较差, 产褥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分评为优良者, 视为达标, 对两组各项指标达标率进行显著性检验。

1. 2. 6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18.0软件, 对产妇的年龄、孕周、文化程度、生产方式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其他数据为计数资料故采用χ2检验, 当P

2结果

2. 1两组产妇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比较见表1。

表1两组产妇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组别 n 伤口护理 用药方法 婴儿护理 康复锻炼

实验组 140 130 127 134 128

对照组 140 101 98 112 104

P

2. 2两组产妇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比较见表3。

表3两组产妇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比较(n, %)

组别 n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实验组 140 126 11 3 97.86

对照组 140 109 23 8 94.29

P

3讨论

告知是医、护、患沟通的纽带, 是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体现, 是减少护患矛盾, 防范护理纠纷的一个重要环节[3]。产妇是临床中较为特殊的群体, 不仅面临着机体康复的问题, 同时面临着角色转换等一系列心理方面的问题, 需要系统、有计划的健康教育以使其接受正规、有预见性的健康教育, 而全程护理告知作为临床护理的新型模式, 旨在达到最佳护理效果, 在产科健康教育里应用全程护理告知程序, 对产妇及其家属在产褥期健康知识技能的掌握上起到了重要作用[4]。

实施全程护理告知程序的产妇对产褥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显著优高于对照组, 这说明全程护理告知对促进产妇掌握自护的基本知识, 提高了其参与到护理活动中的主动性, 较好的完成伤口护理、用药方法、新生儿及婴儿护理方法、康复锻炼等活动, 这说明全程护理告知程序的应用有效的预防了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了母婴健康。

全程护理告知程序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全程护理的过程中, 不仅增加了产妇与护理人员的交流, 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此同时, 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教育, 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减少了护理遗漏等差错的发生, 在产科健康教育中起到了良好的临床作用。

参考文献

[1] 房锡娟. 全程护理告知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 2011, 27(17):56-57.

[2] 张锦玉. 我国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状与发展. 护理杂志, 2009, 26(1):32-33.

[3] 林静惠, 卢顺彩, 李丽娟. 全程护理告知程序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当代护士, 2009 (5):1-2.

第7篇:妇产科护理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  孕产妇;健康教育;治疗结果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职能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孕产妇期健康教育能帮助孕妇及其家庭了解有关孕产期母亲及胎儿健康的知识,了解妊娠分娩过程中发生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培养利于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增加其自觉主动接受保健的意识。我科对孕产妇实施分阶段的健康教育,即将整个教育过程分为产前、产时、产后三个阶段,及时有效的将健康知识传授给孕产妇,与常规健康教育的孕产妇进行比较,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增进了护患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至12月实施分阶段健康教育的孕产妇262例做为试验组, 2008年1至5月进行一般健康教育的孕产妇255例做为对照组。2组均为初产妇,年龄、文化程度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产前教育:门诊设有宣教室,初次来院就诊的孕产妇建立保建卡,详细填写一般情况:文化程度、住址、电话、家属情况等,发放宣教手册,定期组织孕产妇及家属进行常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妊娠生理特点、孕期保健、自我监护、产前准备、临产知识、产褥期卫生、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知识等,并借助图片模型帮助理解,最后进行简单的试卷答题,监测培训效果,分数达不到60分,需要继续参加培训。wWw.133229.CoM对焦虑恐惧的孕产妇要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减轻心理压力,鼓励其积极面对妊娠和分娩,对有合并症的孕妇,应给予相应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

1.2.2 产时教育:预产期已到或已有产兆的孕产妇入院后,责任护士再次着重讲解产前准备,临产知识,正确分娩过程,异常情况,分娩时缓解疼痛的方法等,并让产妇熟悉待产室、产房环境、减少陌生感,让成功自然分娩的产妇讲述分娩的感受和经验,鼓励产妇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需要剖宫产的,则进行术前、术后的相关知识教育,给予语言和非语言安慰,消除不良情况,减轻心理压力,指导孕产妇及家属用科学的态度选择分娩方式,不赞同自定时辰分娩,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提倡自然分娩,降低母婴不必要的损伤。为缓解产妇紧张情绪,进入产房后可由一名家属陪伴分娩,并与助产师一起安慰鼓励产妇,增强其信心和耐心,促进产程顺利进展,助产师在整个产程中时刻陪伴在产妇身边,及时指导产妇如何屏气,如何放松等,及时分析产妇产程进展情况,增强其信心和耐心,促进产程顺利进展。

1.2.3 产后教育:分娩后,助产师将产妇送回病房,责任护士及时向家属和产妇宣教产褥期饮食卫生,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护理方法及预防接种知识。具体内容包括:如产妇饮食要高热量、高蛋白、高营养,以促进乳汁分泌;内衣应宽大、舒适,应勤换,保持会阴清洁,观察恶露情况;乳房护理方法,早开奶及挤奶方法,喂乳姿势,新生儿两病筛查的时间及意义,新生儿护理、洗澡扶触手法。通过实践性教育,使产妇及家属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并在出院前填写产褥期保健知识试卷,评估健康教育效果,根据掌握情况再进行相应的补充宣教,产后3、14、28 d巡访,再次帮助产妇解决护理问题,评估护理实施效果。

1.3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社会因素剖宫产、母乳喂养、两病筛查、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2组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对产妇的效果比较情况例(%)

3 讨论

3.1 对孕产妇实施分阶段的健康教育,使孕产妇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产后卫生和新生儿护理的每个阶段及时了解和掌握健康保健知识,及时改变一些旧的、不科学的传统习惯和观念,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护理能力,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母乳喂养率,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了母婴损伤,提高了孕产妇及家属满意度,增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

3.2 产科分阶段的健康教育,展示出护理人文关怀的理念,同时也加强了护理人文素质的培养,作为宣教者,护士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还要有良好的沟通技巧;不仅要掌握好现代护理学的知识体系、临床医学知识,还要掌握社会哲学等人文科学[2],为了强化护理人员素质,我们经常组织各种培训,去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更新观念,改进教育措施,使患者真正得到人文关怀,更好的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价值。

【参考文献】

第8篇:妇产科护理知识点范文

人性化护理是当今护理界的热门话题,因为护士面对的是人,护理服务不是简单的、一般的职业服务,而是特殊服务人性化护理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开展各种服务举措,使被服务者体会到人性的存在。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关键在于更新护理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人性化护理运用到产科护理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不仅局限于护理、助产等单纯的技术操作,而应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并针对个体、家庭、新生儿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求及时调适,为其提供安全性和高质量的健康照顾,尤其强调提供促进家庭成员间的凝聚力和维护身体安全的母婴照顾。为了母婴健康,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应不断有新的拓展,现综述如下。

1 人性化护理的概念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产妇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人性化护理遵从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护理对象的特点和个性出发来开展优质的护理服务。以人为本0就是指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对人存在的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由和发展、珍视和关注的思想。人性化护理的核心就是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人性化护理是护理学科的又一发展和进步,它指引着护士从重视疾病的护理质量转向重视对病人全方位的护理质量,从短期护理行为转向长期护理行为管理。在产科护理服务要以产妇为中心,以/爱母行动为准测。认识到产妇是分娩主体,尊重产妇,确信产妇和胎儿是有能力,能相互配合完成分娩,我们的任务是保护、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

第二,人性化护理的意义

人性化护理转变了护士的服务理念,拓宽了护士的服务内函,也促使护士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充分发挥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使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使护患关系及产科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提高了产妇、家属和护士的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三,人性化护理在产科的实施

首先要做好产前保健及产前教育:妊娠是人生大事,是一次人生角色的重大转变。妊娠使孕妇的生理心理发生变化,形成了孕妇独特的行为特征和心理应激反应,随着临产而逐渐加重并延续到产时。开办孕妇学校对孕妇传授孕期、分娩期、产褥期、母乳喂养知识及新生儿护理知识。参观产房及住院病房,使她们在产前接受孕产期及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感受到医院人性化的关怀,降低其入院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对孕产妇进行人性化护理让更多的孕妇参加孕妇学校学习妊娠分娩的相关知识,正确认识和选择自然分娩,减少剖宫产率。

其次要做好舒适分娩:产妇在分娩时恐惧担心往往会引起产妇疲劳导致不协调宫缩,引起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如何接待产妇并与她们沟通,消除陌生恐惧的心理,做到舒适分娩,这就要求我们对孕产妇进行一些分娩知识的宣教,关心体贴她们,使人性化护理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孕妇。有资料显示98%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都有紧张和恐惧感,几乎100%的产妇都期望能够有亲人,特别是丈夫的陪伴。针对产妇的心理特征,给予情感支持,开展家属陪伴分娩,允许准爸爸(或产妇母亲)进入产房,给产妇最大的安慰。一对一助产士全程导乐陪伴分娩,是由一名经验丰富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富有爱心的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给孕妇生理上的关怀、心理上的支持和分娩指导。一对一陪伴的服务宗旨是为产妇提供一个安静、舒适、安全的环境,充分尊重产妇的人格和隐私权。从产妇临产到分娩后2小时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保证产程观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助产士与孕妇良好的沟通,使孕妇身心处于最佳状态,缩短了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了剖宫产率。全程陪产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服务满意度,体现了人文关怀,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保障母婴健康的有效措施。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能保护、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传授分娩镇痛技巧,鼓励产妇听音乐分散注意力,拉玛泽呼吸法,应用分娩球,自我暗示等方法。分娩过程中的良好护理实施无痛分娩,根据产妇的意愿,采用硬膜外镇痛技术,使产妇在麻醉师、助产士、家属的帮助下,体验安全、舒适而难忘的分娩,真正实现产程关怀的人性化服务。

第三要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推出家庭化产科监护系统替代传统的多次转移系统。目前美国产科大部分实施家庭化护理模式,日本、新加坡等产科医院也在采取这种新的护理模式。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已经或正在建设FCMC。 现代产科护理特别强调维持健康、健康教育和自我护理的概念,即要求产科护士为孕产妇及家属提供维持健康、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等方面的知识,增强护理对象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理念特别强调护理需要重视家庭和谐与健康,重视家庭成员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参与者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产科服务的对象是产妇、新生儿并覆盖到整个家庭,树立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理念,最大限度满足孕产妇及家属对健康知识和育儿知识的需求,促使其掌握更多的自护能力和健康知识、育婴技巧,帮助尽快完成角色的转变,增加产妇家庭成员间的凝聚力,预防产后抑郁。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提供待产、分娩、恢复和产后护理全程服务,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亲情护理、营造温馨家园的服务理念,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和满意率,拓宽了产科服务范围,体现了人性化服务。今后产科护理应该向FCMC的新模式不断发展。

最后要在国际公认的产科理念产科延伸服务:产科护士要做细致出院健康指导,介绍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及热线电话。在产科开展婴儿抚触、婴儿游泳,开展产后家庭访视,。跟踪式护理,电话回访等在产科的应用,促进了产科持续发展。

小结

人性化护理是二十一世纪护理工作的一种突破,人性化护理服务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有利于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有效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对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服务满意度、增加临床护理安全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对临床护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护士除了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技术水平、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人际关系学、营养学等诸多方面的知识。这就促使护士要不断地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实现护士更高层次的自我价值。人性化护理与产科的完美结合,使产科护士转变了服务观念,激发了主动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为专科护士的成长奠定了基础,丰富了专科建设的内涵。

第9篇:妇产科护理知识点范文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产科132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年龄20~33岁,平均年龄(26.04±3.74)岁;孕39~42周,平均孕(39.42±2.37)周。观察组年龄20~31岁,平均年龄(26.00±3.68)岁;孕39~42周,平均孕(39.38±2.40)周。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疾病史、基础病、身体情况、精神面貌、生活习惯、不良嗜好、居住环境及文化经济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足月待产妇。(2)单胞头胎。(3)产检有阴道分娩指征。(4)未见其他严重疾病。(4)产妇意识清楚,可配合研究。(5)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相关内科疾病者。(2)既往妊娠者。(3)精神异常者。(4)不同意接受研究者。

1.3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

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方式,具体方法如下:

1.3.1.1产前护理

(1)档案建立。围术期及时建立产妇的个性化档案,包括姓名、年龄、孕周、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心理状况、生活习惯及妊娠知识掌握情况等,以便临床参考,提高护理效率。(2)健康教育。积极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还可制定一些妊娠知识手册发放给产妇及家属,提高产妇妊娠知识[2]。(3)心理干预。心理辅导人员要积极与产妇及家属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产妇舒缓压力,指导产妇保持积极乐观的妊娠态度。(4)孕检指导。提高孕妇自我监护的意识,叮嘱产妇按时进行孕检,务必使其意识到孕检的重要性,以确保胎儿的健康发育与正常成长。(5)注意事项。引导产妇熟悉医院环境和产科护士医师,组织产妇之间的交流,提前帮助待产孕妇预约入院。(6)分娩指导。分别讲解剖宫产和阴道分娩的优缺点,指导产妇练习分娩、呼吸控制、用力方式以及疼痛与放松的技巧,尽可能保障产妇顺利分娩。(7)风险评估。对产妇进行分娩风险评估,了解剖宫产指征,在能够阴道分娩的条件下,鼓励产妇自然分娩。

1.3.1.2分娩护理

产妇进入待产室后,根据分娩评估结果派遣相应的助产护士进行助产。进入产室后,产妇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陌生感和紧张感,医护人员要用亲切地语气与产妇进行沟通,多鼓励安慰产妇。严格控制进入产室的医护工作人员,避免无关人员的进入,以便产妇分娩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产妇分娩质量。尤其注意剖宫产产妇术中大出血的预防。

1.3.1.3产后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及时告知产妇及家属,帮助产妇恢复情绪,再科学护理产妇的子宫收缩,防止产妇产后失血过多,还要指导产妇正确进行母乳喂养,并且有针对性地为产妇生活行为和日常活动进行护理指导,帮助产妇提高康复效果,尽快促进产妇恢复。

1.3.2观察组

在常规产科护理前进行产房风险评估:(1)体制管理缺陷。产科病房人手不足,产房中往往会同一时段数名孕妇即将临盆,编制人数的欠缺是产房最常见的现象[4]。长期承受着高负荷的工作量,工作人员身心俱疲,会间接导致对产妇病情观察不到位事件发生。(2)业务能力缺陷。产房许多护士及助产士专业水平低下,新生儿护理工作要求相对精细,有异于其他科护理工作。同时,对助产士能力要求较高,专业的助产士不仅仅是负责产程的观察,对于区别胎儿呼吸窘迫、人工破膜等工作都应掌握[5]。但由于知识的欠缺,技能操作不熟练,不能确保母婴安全。(3)缺乏法律意识及责任心。由于法律观念不强,对产妇及新生儿分娩、抢救等情况记录不详细或遗漏。一旦出现医疗纠纷,查对医疗护理记录有所差错,产妇及家属会将所有事故矛头推向医护人员。护理人员查对工作不细心,例如新生儿手腕带信息填写不正确,会造成产妇家属误以为抱错婴儿等差错,引起不必要的纠纷。(4)医疗设施及设备安全隐患。产房环境扶手设置不够,孕妇行动缓慢、笨拙,宫缩时更是不能自控,平衡性差,常易出现摔倒。因此,除了加强对孕妇的看护工作,还要加强产房设施的构建。医疗仪器需经常检查及维修,如输液泵调数仪误差、胎儿监护仪故障,这些都可能干扰医护人员的诊断及治疗。(5)产妇及家属情绪因素。产妇的安全身系着母婴安全,心理状态的好坏影响着分娩的顺利与否。产妇家属心情也易受到产妇的影响,浮躁的心情影响着他们对待医护工作者的态度,时常会对医护人员作出过分或苛刻的要求,一旦不满意,则大闹产房。对产房风险评估后进行相应改进措施,以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1.4评价方法

1.4.1分娩方式

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

1.4.2满意度调查

采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产妇进行满意度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护理质量、护理操作、护患关系、专业素养、应急处理等。采用百分制的方式将其分为3个层次[4]:非常满意(≥90分),满意(60~89分),不满意(<60分)。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采用χ2检验,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2.2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比较。

3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产房风险评估应运而生,它是以患者为核心的一种新兴的系统性护理模式,具备针对性、连贯性、合作性、持续性、系统性的诸多护理特点,而备受关注[5-6]。体现了“人性化服务,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产房风险评估小组由经验丰富的产房护理人员或护士长为组长,针对日常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处理,如严格审查护理文书的记录、完善病房安全设施、定期考核及业务能力培训等。

3.1加强法律知识宣教

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的相关法律知识,对经典案例进行分析,提高护士及助产士的法律意识及警觉性,严格依法律己[6]。

3.2完善产房管理制度

科室人员的配置应尽量做到与工作量的变化相适应,保证医护人员休息时间。对产房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按不同学历及资历选择相应的授课内容,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及技能水平是成功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关键[7]。

3.3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遵循“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让每位产妇及家属安心、舒心。在告知产妇胎儿情况时,应从旁协助调节产妇心理压力,疏导其焦虑及抑郁情绪,同时及时告知家属母婴的最新情况。应亲身检查产妇及胎儿状况,不应一味依赖仪器而造成误判病情,耽误治疗。医疗设备应定期维护,病房环境要按时消毒,对体质较差的新生儿,应放置在无菌病房,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造成院内感染[8]。

4小结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