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范文

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精选(九篇)

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

第1篇: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范文

    本文试从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关系、课余体育训练与学校体育关系及课余体育训练价值展开分析研究。

    1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它工作对象是少数具有运动特长或运动天赋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采用竞技训练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和水平,对这些学生实施“精英教育”。长期以来体育界把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与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联系在一起;然而普通大、中、小学学校真能成为国家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吗?它在实现学校这一目标有多的现实意义,很值得我们探讨。虽然,我国大部分在国内、国际比赛中夺取优异成绩的运动员都启蒙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1],但启蒙不等于培养。课余体育训练只是为竞技人才的选拔提供一个选拔的平台的功能,我国竞技人才的培养体系并没有真正把普通中、小学作为它的组成部分,只是把普通中、小学学生作为它的选材基地。一旦发现可造之才就会使其脱离中小学的课余训练而纳入各级的体育运动学校、各级专业运动队进行专业系统的训练。如果要说课余体育训练真的具备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功能的话,也仅存在于国家布点于个别大、中、小学学校的体育训练基地,极其不具有普遍性。如果真以为各级专业运动队输送多少人才来评价课余体育训练的成绩的话,绝大部分的学校的课余体育训练是失败的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一事无成的。由于现行的竞技体育开始走“体教结合”之路,普通大中、小学更多担负的是此类运动员学生文化学习,而不是竞技能力的打造。因此他们除了具有运动学校、各级专业运动队队员身份外,还具有挂靠所在大、中、小学学生的身份。当然他们亦有资格代表所在学校参加校外各类的比赛,并轻易地取得出色的竞技成绩,为校争光。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并不是所在普通中小学培养出来的,而是由体育运动学校或各级高水平专业运动队所培养出来的。从某一角度来说,他们有充当“”,学校有“请枪”的嫌疑。若普通大、中、小学通过他们获得的荣誉鼓叫自己的学校体育工作如何出色;或这类运动员身份的学生在国内外大赛披金戴银,学校而利用媒体大肆宣传自己为国家竞技体育作出极大的贡献;此中给人以自欺欺人、欺世盗名之意。

    2课余体育训练与学校体育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课余体育训练对学生来说不具普遍性,其面对的是少数具有运动特长与天赋的学生,属于高层次的体育教育;其要实现的是学校体育总目标之一的“提高少数学生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1]。 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好坏对学校学生整体体质的增强、运动技能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对整个学校体育任务完成、目标的实现远次于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论文怎么写论文格式模板。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更多是基于学校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基于学校体育的需要,表现出极强的工具性、手段性。

    3课余体育训练价值分析

    从理论上讲,课余体育训练较之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其不应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可在现实的工作中,因其能成为学校的“面子”工程和“功利”的争逐场,很多学校对课余训练过分厚爱,很多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工作中,以课余训练为主,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为次。这种本末倒置“错位”现象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很多学校目前是要据课余训练的需要配备所需专项特长师资,而不是根据教学的需要,使得不少学校的师资配备不合理,制约着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落实。很多学校为了参加校外各类体育比赛取得荣誉而将本来就捉襟见肘的体育经费用于竞赛,使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缺粮”。学校之所以如此重视课余训练,是为了在校外各级体育竞赛中能获得优异的成绩,而这些都是源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的考虑。

    3.1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体育竞赛成绩提高学校知名度

    各级校际间的官方比赛它能为各个学校提供一个展现体育水平的舞台。各学校都想在此舞台上披金戴银打败对手塑造一个体育强校的形象,并借此宣传学校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较高的竞技水平体育论文体育论文,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3.2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体育竞赛成绩彰显学校体育工作的成绩

    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对外窗口,很多学校都试图通过这个窗口让兄弟学校和体育主管部门借此窥探到本校体育工作的成绩。虽然课余训练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但是,很多学校都想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竞赛成绩并借此论“英雄”。这就使得很多学校偏离学校体育工作的轨道狠抓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以图彰显学校体育工作的成就。

    3.3通过训练以求获得优异体育竞赛成绩彰显“政绩”邀功论赏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工作当然是主管体育的学校领导和体育科组的工作职责,学校体育成绩当然亦成为学校领导其“政绩”的重要考评

    摘要和较易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学校课余训练与竞赛受到校领导和相关人员重视“热棒”,把其作为学校体育工作中心来抓的关键所在;使得学校体育在实践中不是践行“素质教育的方针”而是践行“功利”性的方针,扭曲学校体育三大部分的正常关系,这严重影响学校工作的健康、正常发展。

第2篇: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体育 课余训练 田径

中学体育传统项目田径训练作为中学课余体育活动的一项特殊组织形式与活动,在促进中学课余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热情,促进学生身体与心理健康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体育人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如今提倡青少年身心健康,我们如何更好的提高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训练水平,应该是我们中学体育老师深刻思索的问题。

一、现阶段中学体育课余训练的困惑

(一)学生课业负担重,训练的系统性得不到保证,这是直接困扰田径课余训练的最主要原因。

中学时期应是具有田径才能的运动员展露头脚的时期,也是运动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专项训练阶段。此阶段的训练时间,训练强度,训练量都将大大增加,唯有如此才能为运动员今后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基础。然而这时期正是升学制度下最为繁重的时期,文化学习和课余训练产生了激烈的矛盾。由于社会环境、升学就业压力迫使课余训练让步,运动训练时断时续,甚至是被迫中断课余训练。主动训练的系统性难以得到保证。

(二)地方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对青少年竞技体育运动不重视,是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课余训练发展的最深层原因。现如今,城乡的体育设施依然落后,全民的体质测试水平,特别是青少年体质依然下降。其根本上在于地方各级政府及教育的主管部门对体育不重视,更何况课余的体育训练了。田径运动是最为彰显人的能力与价值的一项运动,受众广,参与人数多。然而在现阶段中,青少年田径比赛随意更改,推迟,取消,特别是在教育系统内普遍存在的。没有形成规范合理、系统的田径比赛制度,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积极性大为挫伤。

(三)各运动项目对运动等级评定的不一致性导致田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课余训练中参训运动员的积极不高。在青少年体育竞赛中,球类项目比赛运动员技术等级评定是根据本次比赛的等级和球队所获的名次而定的,其标准是浮动的,有太多不确定因素。田径竞赛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是明文规定的,成绩是电子计时的,都是客观、准确的。

(四)教练员工作负担重、专业性不强、训练效率低。

现阶段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课余训练的教练员都由体育教师担任。由于既要完成好教学、教改任务,又要兼顾田径课余训练;既要上好体育课,提高广大学生身心健康,又要选好、训练好运动员,展现他们运动潜能,身心疲惫。

二、提高与改进中学体育课余训练的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体教结合”,各部门协调配合,促进中学体育传统学校田径训练发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课外体育训练和比赛,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主体性教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中学田径课余训练实际上就是使具有田径特长的中学生运动员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形式与内容。“关注每一名学生发展”、“以生为本”是主体性教学的核心内容。各个部门只有真正认识到改进与提高中学田径课余训练,不仅是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和学校体育发展需要,而且也是具有田径运动天赋学生运动员的内心需求。

(二)完善中学田径课余训练规章制度,确保田径课余训练工作有效务实。完善的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课余训练的规章制度包括有:《田径课余训练考勤制度》、《田径课余训练备课制度》、《田径课余训练赛前集训制度》、《田径课余训练参赛制度》、《田径课余训练运动员补课制度》、《田径课余训练奖惩制度》等等。只要是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我们不怕订得细,细而不乱、细而不繁,因为这都是为促进田径课余训练发展的,都是为确保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只有在完善的中学体传校田径训练规章制度的保证下,生动活泼,科学有效的田径课余训练局面才能得以展开。

(三)减轻教练员工作负担,加强专业培养,提高训练的有效性。中学体育传统学校的领导应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核准该校田径课余训练教练员的工作量,在体育教学方面不能和其他教师同等对待。田径课余训练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与正常体育教学差距很大,运运员的肌肉类型,机能发展规律,素质敏感期,个性特点,运动技术的经济性等等都是体育教学中不曾深入了解的知识。更何况随着科技发展,田径训练的科学性不断向前发展。田径课余训练教练员固步自封,闭门造车是绝对不能的,必须加强专业培训,了解运动训练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和科学的训练方法,并且不断总结经验,整合原有的训练理论,研究探索适宜不同运动员,不同项目类型的科学的训练理论和方法,提高田径课余训练的有效性。

(四)加强对青少年体育竞赛管理,严格运动员竞赛参赛制度,确保竞赛的公平。

第3篇: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课余训练;制约因素;解决办法

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在近几年的奥运大赛中有了长足的进步,使国人感到

我国的人口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实不然,就拿邻国日本来说虽然在近几年的奥运会中其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但其青少年的平均身高却超过了中国,全国的平均寿命也超过了中国。而在我国,群众健身活动虽也搞的如火如荼但最根本的学校体育教育却没有质的变化,反之在青少年中却大量的出现了近视眼,青少年肥胖,以至于学生的心理疾病也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这些都是因为学生课业过重,不能全面发展所造成的。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其突破点就是体育与健康教育。

1 学校课余训练势在必行的原因

通过体育锻炼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因是,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对所学习的文化课知识加以印证,使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升华;通过体育比赛,学生可以体会成功的喜悦,也可以在失败中寻找差距;通过体育比赛可以培养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和意识,增进同学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课余训练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催化剂,可以给学校体育活动带来许多积极因素。如:日常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中体优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同学的日常交流中体优生可将训练中的体会与所学习到的体育专业知识讲给同学听无形中促使体育常识在学生中的传播,并带动全体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活动中,以体优生的传、帮、带,促动全体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再通过学生与家人交流,使体育科学知识在全社会得到广泛的宣传,才能使全民健身计划得以全面实施。全社会经过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才能有本质上的提高。

2 制约中学生课余训练的因素

现阶段制约中学生课余训练的因素有很多,最根本原因在于素质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相抵触,使外部因素(人才选拔制度)与内部因素(学生学习目的)相叠加共同造成了课余训练的制约因素。

2.1中学体育考核制度的不完善

中招体育考试从首次出现至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从考试开始至今可以说其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及家长对体育锻炼的重视,也使学校和社会对学校体育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也在逐年上升。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中招体育考试正逐渐丧失其在学校教育与体育教学之间的杠杆作用。

2.1.1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体育考核中的身体素质测试,统过短期训练均能达到优良标准,不足以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尤其是一年级新生,学生会认为那是毕业时候的事,到时再说。

2.1.2会使体育教学进入应试教育的死胡同 中招体育考试只是简单的把体育课纳入到中招考试中,在短期内可以起到调节学生学习重视度的作用,但长期下去,学生会形成只是为了考试而去参加体育锻炼的概念,同样会使体育教育进入应试教育的死胡同。

2.1.3给课余训练造成的不利因素 以上两点会给参加课余训练的学生在思想上形成训练只是为了学校的荣誉和自身获取荣誉,对将来自身的发展并无多大的用处,且不能得到同学之间的认可(初中生在认知程度上还不成熟,形成上述概念的学生较为普遍)。同时组织训练的教师也会遇到学生训练积极性不高,参加人数少,受日常文化课教学制约,不能保证训练时间,家长不支持,等阻力。加之现阶段仍处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转轨期,应试教育仍是培养与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学校只要完成体育中招考试和平时体育达标工作,课余训练也就无需去抓。

2.2学生、家长、学校对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后顾之忧

从2.1中体现出现阶段从事课余训练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学校都没有很积极的促进作用,即便是学校重视,学生积极参加,家长大力支持也只是个别的短期的现象,尤其是在学习与训练、比赛发生矛盾时,影响到学习成绩这都是学校、家长、学生所不愿看到的现象,不能让学生为了荣誉而做出不必要的牺牲。

2.3学校开展课余训练的其他困难

除了上述的政策因素和人为因素外,制约学校开展课余训练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训练经费的短缺,除了一些大城市有较高办学条件的学校外,全国大多数学校的训练场地器材都不是很完善,也就更谈不上科学训练,加之前些年的教育经费不足,一些学校不得不改“操场”为“商场”为学校谋求生路,甚至将操场搬上了楼顶,直到现在还有为数不少的学校无法正常上体育课,也就更加无力搞课余训练了。

2.4业余体校与学校教育的矛盾

业余体校是基层体育训练的最高学府,以往业余体校都是将各学校的体育尖子生招来进行集体训练,通过县、市、省进入国家队,可以说业余体校为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在紧迫,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单一从事专业体育训练会给国家带来不必要的人才浪费,加之各职业俱乐部的成立,也给业余体校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而广大中小学生,尤其是城镇中小学生的家长,迫于对孩子前途的着想,加之业余体校得出路较窄,参加业余体校训练与文化课学习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了现在体校招生难,学生不愿意去的现象。

2.5政府组织比赛的不足之处

2.5.1宣传力度不够,社会效应差 现代体育比赛特别是在奥运会比赛中的表现已经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形象。同样,中小学生体育比赛也代表着一所学校,一座城市在办学水平上的优略,更是全民健身运动得最根本表现,而现在中小学生比赛宣传也大都在体育教育圈内其社会效应不大,也就更谈不上经济效应。

2.5.2对学生利益不大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中小学体育比赛的水平相对较低,参赛意义不大,学生参加比赛过多的是因为学校的荣誉,不足以调动学生参赛的积极性。一些城市虽在中考、高考中对在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给于适当加分,但这在无形中使学生感到优越感的同时产生了学习上的惰性,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可以看出现阶段中学课余训练受着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多方面制约,使中学课余训练不能得到有效的、健康的发展。虽然各级组织作了一些改进,但大多是短期效应不利于学生长期的、系统的发展。素质教育尤其是通过体育健身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仍是广大体育工作者难以实施的美好愿望。笔者经过一段时间与同行的交流和广泛查阅资料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请广大同行予以指正。

3 解决办法

3.1中招体育考核制度的改革

3.1.1对现有考核项目和评分方法进行改革 随着新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在全国的实施,健康指数考核已经在个别省市取代了身体素质考核.众所周知,身体素质在短期内可以通过训练取得提升,健康指数只有通过长期体育锻炼才可提高,这是推动体育锻练日常化、经常化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每学期的体育课成绩也应纳入统考总分,进一步提高学生和家长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笔者所在市已经从2001年实施,通过近一段时间对学生的教育,使学生和家长都提高了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另外,某市中招体育总分50分中的20分由体育教师根据学生日常锻炼情况给与评分。此项措施的实施杜绝学生“临阵磨枪”的现象,使学生的体育锻炼日常化、经常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经过亲身体验会逐渐培养起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益处会有更深、更清晰的认识,对参加课余训练的同学给予肯定,进一步会亲身投入到课余训练中。同时家长也会在孩子的影响下对课余体育锻炼和运动队训练予以认可,使课余训练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3.1.2中招体育考试对体优生的倾斜 在日常市级以上的体育比赛中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予以适当的加分是合理的,但笔者认为将加分改为中招体育考试免试,以满分计入中考成绩更为合理。一是使学生间的竞争更为公平,二是避免了体优生因为加分存在侥幸心理,而造成学习上的惰性。

3.2小学、中学、大学、职业俱乐部之间体育人才输送网络的建立 近年来CUBA大学生联赛在各大学间搞的如火如荼,大学掀起了篮球热,大学生排球联赛也即将开幕,2001年有小奥运之称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中国的胜利举行,我大学生健儿勇夺团体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无不体现出体育在我国大学中正蓬勃壮大,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以次可以预测今后大学将需要一大批高水平的运动员,加之非体育专业院校不得招收专业运动员这一政策即将出台,预示着大学高水平运动员的来源就是各级中学。那么中学与大学的人才输送就是我们现在所需面临的问题。

3.2.1本地人才的输送 各大学首先要注重对本地人才的培养,在确定所需招收人才后,到各中学或各类比赛中寻找苗子。可将其组队自己训练,也可与某中学建立输送关系,由中学代为训练,定期考核。这需要各级地方教委及职能部门的大力协助。

3.2.2异地人才的输送 在本地人才的基础上,通过异地人才输送,有助于各地之间的人才竞争,在竞争中提高人才质量。其媒介有:省级、部级的初、高中生综合或单项体育竞赛,各大学或职业俱乐部可从中选拔人才;各省市级教委或有条件的学校将学生比赛的成绩,训练情况,学生特点,文化课情况分类做档,在因特网上,供大学和职业俱乐部挑选。各大学和职业俱乐部将招生计划在网上,供学生选择,形成双向选择的形式。这是现代社会最行之有效的人才信息交流形式,使双向选择得以深化,进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3.3业余体校与全日制学校的强强联合 业余体校的优势在于:训练水平高,有较为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参赛多,且水平较高有助于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可为学生提供从体育成才的就业之路。其劣势是:无高水平的文化课师资队伍,不能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全日制学校的优势是:有高水平的文化课师资队伍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劣势是:课余训练水平低,参赛少,且水平低,不利于培养高水平运动员。那么将两者的优势合而为一便可解决彼此间的困难。具体形式是:体校教练员选择一个距离体校较近的且有较高办学水平的学校,与之达成协议,根据项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训练场地。学校负责对学生进行文化课教育,体校负责训练,其特点是学生在一起学习、训练便于统一管理,保证训练、学习的协调统一;由体委、教委联合联系一些重点初中和高中,一可解决学生和家长对升学业的后顾之忧,二可解决学校追求升学率的问题。

3.4 学校课余训练与比赛的社会化

现阶段困扰学校课余训练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费的严重不足,那么学校课余训练与比赛的社会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根本途径。从自身角度上来看,当课余训练成为中学生的一条成才之路,教练自然要向学生收取一定的费用;从外部因素上看,因为体校、大学、职业俱乐部的介入,中学课余训练与比赛水平也会逐年提高,观众也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这便出现了“商机”,各商家自然会抓住这一机会以冠名、赞助等形式来支持比赛。

4 对课余训练的展望

今后课余训练的目标是为大学、体育职业俱乐部、业余体校输送大批高水平的运动员,成为竞技体育的基础。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己发展的路线,学生家长也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练员的协助下为学生选择一条体育成才之路,(特别是以体育特长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使课余训练目标多元化,以解除学生和家长对参加课余训练的后顾之忧,也使学校加大对课余训练的投入,从此改变课余训练的内外环境,使课余训练走上健康的发展之路。

现代社会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已成为我国各项领域发展的主流。中学课余训练应把握时机,积极投入到改革的浪潮中,来寻求一条自身发展的道路,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以为国家培养优秀体育人才为目标,全面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为祖国的体育事业进一份力。

5 结论

第4篇: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课余训练问题对策

1引言

重点中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后备人才,学校的主要工作都是围绕高校升学考试这个中心。而体育人才输送也是其中一部分,对他们的培养需要利用更多课余时间。

课余训练是学校体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课余训练的正常开展能促进学校群众体育工作的开展,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体育活动中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方式,掌握运动健身的方法,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同时能提高体育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扩大学校的知名度。

目前,在鄞县中学开展课余训练确实存在一些无法回避的实际问题。如体育特长生来源,训练时间的安排,如何协调训练与文化课学习之间的关系,参加各种比赛后如何对学生进行补课。上述几个问题如不能解决好就无法搞好课余训练。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查阅并整理鄞县中学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工作的有关资料。

2.2访问法:采用访谈方式,向鄞县中学有关教师和学生(体育生)了解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工作的基本情况。

3问题与对策

3.1人才的发现与培养。

3.1.1准确选材,为训练打下良好基础。

由于重点中学的特殊环境和体育尖子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对于文化课成绩不甚理想的体育尖子生无法进入重点中学就学,且由于“九年制义务教学”阶段的课余训练并不正常进行,从而大大减少体育人才的选择范围,同时增加了选材的难度,而具有一定发展前途的学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人才选择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方法。

首先,大力搞好宣传工作,让基层学校了解我们的需要。并加强交流,使基层学校愿意把优秀的学生输送到我们的学校。

其次,对人才的来源进行跟踪了解,平时加强对各乡镇中小学的观察,及时发现有体育潜力的人才,并对其跟踪,在其发展中给以指导,以至达到培养的要求。

最后,在已有的学生中发现和培养,通过体育课、校运会、各项小型竞赛、身体素质测试,查阅新生档案等方法,及时发现人才,正确引导,使其投入到课余训练中来。

在选材中要通过初选、复选、终选三个阶段。所谓初选,发放到乡初中的表格(见附表1)

通过发放推荐表,目的在于如特殊身高`特殊运动能力等及时选。复选在初选进入以后的学生,先到鄞县中学进行为期一星期的集训,通过对体育尖子和训练状态进行评价与诊断,以促进体育选材的科学性。例如:100米速度很快,但协调能力,柔韧性很差,这种学生技术动作较难掌握,以后改项目较困难,所以选材重视全面性。终选时要参加中考,文化成绩也要在普通中学入取标准左右,否则拒之门外。

3.1.2调整项目结构,合理安排转项。

在吸收参训人员之前,对己有的人员进行整体分析,在保持传统强项的基础上,发现自己的弱项,吸引响应人员参训,以补充不足。对传统项目抓好后备人才的培养,使该项目能够成为自己的拳头项目,在每一次比赛中成为主要得分的项目,并能起到带头作用。通过对当年的竞赛规程和其他兄弟学校实力的分析研究及时调整全队的运动项目结构。应允许学生转换训练项目,重点抓技术性强、难度大,容易得分的运动项目。

3.2教练小组与训练计划。

3.2.1拥有一批优秀教师队伍。

对于课余训练来说,在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人,莫过于能够承担课余训练的教练员。作为核心的指导教师队伍是提高课余训练水平的关键。鄞县中学配备质量较高,8个体育教师,有2个高级职称,2个一级职称,还有4个二级职称。指导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能力是决定指导水平的主要因素。俗话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体育组里面,采用竞争上岗制度,能者上,庸者下。如学校编制八个体育教师够了,但又引进一名,通过教学论文,课余训练,评选活动,把工作能力差的一名分流下去,重新更换血液。通过师生努力,鄞县中学体育组被评为全国优秀体育组。

只有充分了解所要教学的内容,才能提高工作效益,把握住指导内容的实质。指导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相互学习。教练小组成员定期进行交流,推导教育,训练心得。如每周三晚上夜办公,组里规定,每天组里面进行点名制度。及时了解当前新的训练方法,通过外出学习和接受专家指导方法,来提高训练水平。

3.2.2合理运用周期性训练原则。

训练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进行分组指导,每一学年开始就制定详细的计划。针对参训人员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出学年训练目标以及每一阶段的训练计划并在训练过程中严格执行,并且不断完善。

对新参加训练人员有详细的训练计划,高一年级学生一般以发展基本身体素质为主要目标。并开始为发展专项作好准备。身体素质项目以体育高考的四项素质作为参考依据,从速度、力量、耐力、协调等全方面加以考虑。高二年级应尽快选择主攻方向,参加体育特招或体育优加专项,并结合比赛的实际需要选择副项。对于体育优加的学生主要以文化课学习为主,优家的目的是为了考取更好的大学,所以说:他们的课余训练安排,是针对体育优加的项目,进行两三个月的突击性训练,从近三年的优加考试情况来看,优加上线率达到60%左右。

训练时间的安排以不影响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为前提,一般安排在第八节课。关键在于坚持常年训练,不搞突击性的赛前训练。暑假期间还与少体校挂钩,鄞县中学出场地、器材(拥有塑胶跑道、球类馆等硬件设施),引进少体校训练方法、手段,目的在于教师与教练,学生与少年运动员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这也列入常年课余训练计划内。鄞县中学98年还被评为浙江省课余训练基地。

3.3学生在课余训练中的主导作用。

3.3.1训练中群体效应与尖子作用。

按运动项目进行分组以后,在同一训练小组之内肯定存在水平的参差不齐,因而每个运动员都有自己的长短处,再优秀的运动员都有自己的不足。所以教练员要在每一次训练课中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发挥优秀运动员的榜样作用,如每组确定小组长。通过分析使新手了解别人的长处,并看到自己的不足,使新队员有一个学习的目标。优秀队员在训练过程中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其他人员的学习兴趣,从模仿到主动练习,再巩固提高,从而达到整个训练小组运动水平的上升,反之整体水平的提高又再一次促进优秀队员的进一步提高,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真正的尖子只存在高水平的整体之中。

3.3.2比赛模式与自信心训练。

很多新手在训练水平提高之后,专项成绩往往因经验的缺乏和自信心的不足,而提高较为缓慢。且在比赛中容易造成失误。这就要求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引进比赛模式和进行提高自信心的练习,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多种形式的比赛或对抗性较强的练习。对提高学生的比赛能力极为有利。课余的训练负荷安排虽不能同“马家军”一天一个马拉松相比,但同兄弟学校相比要大得多,这是我们训练取得优异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还通过各种单项身体练习比赛,让每一位选手看到自己的长处,还组织老师与学生一起参加比赛,让学生观看老师与老师之间的运动比赛,一方面达到帮助学生建立较强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促进体育教师本身业务能力的提高。

3.4严格管理与全面关心。

3.4.1加强运动员的思想教育。

由于参加训练人员的个性比较突出,及在比赛上的轰动效应,会使一部分学生产生自大和散漫的情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训练课是一堂正规的教与学的教学过程,必须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以保证训练的正常进行。教练员对于参加训练学生加强管理和注意正面引导。所以老师必须以身作则,以自己严与律己的精神、兢兢业业的态度已及炉火纯青的业务能力。从各个方面对队员试教,才能提高自己的威信,以达到训练的最佳效果。

要求学生认识自己是学校的一员,个人的成绩和力量只有和集体结合在一起才能体现出来,而集体的荣誉也需要我们每一个成员共同创造。经常组织由学校分管领导参加学习和总结,开展评优活动。

3.4.2加强学习和生活上的照顾关心。

由于体育专业考生的文化课的成绩总体水平不如学校的其他学生,又会使学生对文化课学习产生畏难情绪。我们除了从精神上鼓励之外,还安排对学生平时文化课的补课和因参加比赛造成的脱课的补课。此项工作由教务处,班主任,文化课教师和体育组统一协调,特别在重大比赛后都予以妥善解决,对报考校体育专业而文化课较薄弱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由此学生由于训练与比赛影响文化课的学习思想顾虑得到基本解决。

学校统一发给学生洗澡票,热水票,食堂特意为体育生开小灶,多角度来方便每一个训练学生,老师。在训练课上,教练员一视同仁,对所有队员都应严格要求,对于优秀队员更应严格,以优秀的个体带动全体,使优秀队员更优秀,其他队员学有榜样,起有目标,共同出成绩。

3.5近年来通过这种训练模式所取的成绩。

鄞县田径运动会上遥遥领先,第二名与我校总分相差近一半,市区比赛年年前二名,省里比赛挤入前八强。还培养出一批优秀运动员,见下表所示:

根据以上两图所示,鄞县中学参赛20名学生,运动水平普遍较高。我校课余训练,场地器材好,教练员业务水平高,通过科学选材,科学训练,严格管理等环节,遵循课余训练规律,探索适合自己的训练途径,经过艰苦奋斗,成绩显著。这种课余的训练的模式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4几点建议与体会。

4.1抓好体育优加考试和体育专业考生的升学是学生参加课余训练的动力。

4.2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和后备人材的培养是提高课余训练水平保证。

4.3学校的课余训练应首先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一定的成绩后才能扩大影响,提高课余训练在学校中的地位。

4.4抓住当前实施素质教学的大好时机,大力宣传学校开展课余训练的意义,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课余训练。

参考文献

[1]曲晓光中日大学课余训练和竞赛工作的比较研究体育学刊1995.1

[2]刘勇普通高校田径队课余训练的研究与实践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2

[3]李传发课余训练十忌中国学校体育1999.1

第5篇: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范文

1使“普及”与“提高”落到实处

数量是质量的保证,有研究表明,培养1名世界级的运动员必须有10名国家健将水平的运动员,而要有100名有培养前途的青少年一级运动员,就必须有1000名本专项的优秀青少年运动员,这称为“十进制”训练选材网。美国“NBA”取得的成功也表明这个道理。有人统计,每5000名参加正式训练和联赛的学生、半专业运动员才能产生一名NBA球员,按NBA360人计算,那么美国各年龄段参赛和在训的男运动员应有180万,是我国目前全部在训队员的50.7倍,这就是美国成为“篮球王国”的根本所在。而且,“普及”与“提高”还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因为通过学校培养的学生运动员在大型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可以带动其他学生参与运动的极大热情与积极性,这种良好的校园运动氛围又会激发学生努力提高运动成绩,树立远大理想。

2有众多懂业务肯钻研的体育教师可以成为教练员

虽说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所遵循的规律和方法不同,但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初中、小学的课余训练是指学生学习必要课程之余从事的运动训练,有它自己的特点与规律。东德学者研究表明,7~14岁是学习动作技术最快的时期,而我国学者也提出过“早期专门化训练”,可以认为在初中、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阶段应该是以学习运动专项中的技术动作为主,而这必须是以教学形式来完成,我们广大的体育教师是这方面的行家,可能会比体育系统的教练员们更有耐心、责任心与童心,而且一般也都有一定的运动经历和运动感受,再加上体育系统组织的相关培训与自我学习、提高,会使体育教师在课余训练中得心应手、如虎添翼。

目前,有学者认为经过“大中小学一条龙”业余训练体系的运动后备人才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最佳的后备人才来源。因为我国中小学学校课余训练还不能够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高校往往“曲线救国”,招收退役专业队队员甚至是现役国手。综观世界,体育强国与大国的体育人才主要是学校培养的,乔丹、刘易斯等出自学校;NBA至今只有3名本土球员未在大学打过篮球;前苏联在解除400多所少体校和竞训中心后,大部分教练员安排到学校,在新体制下建立以学校为中心的训练基地。所以,我们认为只要掌握运动训练规律,学生运动员也能成为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值得欣喜的是,有关人士透露,下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由教育部组队,由真正的学生运动员参加。当我们定位于把学生运动员培养成为专业运动员或职业运动员时,为安置退役运动员、为运动员文化水平低等困惑的现状将会不复存在,那么我国竞技体育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时期将会到来。

3基础教育阶段“教体结合”新思路可持续发展的困难

3.1新思路中教育系统领导下的“课余训练网络”是一个新生事物,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校,如何合理地安排、管理,是一个要妥善解决的问题。这个必须依靠实践来逐步完善,我们不能期望它的介入,立即解决现阶段“教体结合”下产生的所有矛盾。

3.2参加课余训练的学生,特别是进入初、高中后学生运动员的划分班级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单独编班,如果处理得不好,这些学生以及科任教师会不自觉地产生“运动成绩第一的错误认识”,也因为这样,就会使一部分学生家长、学生放弃参加课余运动训练的机会,曾出现过这样的例子,一名运动成绩、学习成绩都很出色的学生被一著名高校作为高水平运动员特招,因其不想背负“特殊生”的身份而拒绝,自己考入该校后,学校仍希望该生参加高水平运动队,但要编入该班学习,又遭拒绝;划入常规班级,不可避免地因为训练、竞赛而掉课及不同程度的影响学习,当然,通过学校的协调和科任教师的责任心驱动,可以在掉课后,安排时间统一补课甚至是平时就有意识的对他们加强辅导与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这样可以使课余训练对学生的影响将至最低,同时,这批学生还能够充当各班的体育骨干,增强各班的活力。所以,我们倾向于划入常规班级的这种做法。

3.3广大体育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目前很多地方对体育教师提出“思想素质好,既能上好体育课,组织好课外活动,又能独立带好一个运动队”的要求,可是体育教师的周课时一般是14节以上,多的更达到20节左右,再进行课余训练,他们所付出的辛劳是可想而知的,而且所得到的津贴也是很少或是无偿的,再加上职称评定时所带运动队的成绩并不能够与教学成绩同等对待等,影响广大体育教师进行课余训练的积极性。

4基础教育阶段“教体结合”新思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4.1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应该由政策与规划、经费提供、教练员落实、运动员选材等几个方面组成。教育、体育系统应该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政府的政策驱动,使教育系统把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任务真正落到实处,树立主体意识,制定课余训练的管理制度与扶持政策,如《学校课余训练评估指标》等;体育系统也要转变位置,增强服务意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配合教育系统“课余训练网络”的建立与近、远期合理规划,对体育教师进行选材、训练、竞赛方面的种种指导与业务培训,并且选派、推荐优秀教练员到有关学校直接参与课余训练。当然,有些地区已经实行教育局与体育局合并,从“教体结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来是一个很好的决策。训练与竞赛经费的提供的来源:首先是国家对运动训练的投入应该向教育系统倾斜;其次是学校正常的体育经费与专项训练经费;再次体育的收入应该划出部分作为课余训练经费;最后是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可以找到企业赞助。选择具备教练能力和资格的教师担任教练员。通过人事制度、奖惩制度的改革,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建立项目中心组,由中心组提出该项目的多年系统训练规划,定期进行体育专项技术研讨与专题讲座。有选择地选派青年教练员参加体育系统举办的教练员培训班,适当引进体育系统高级教练员。目前,教练员(包括体育系统的教练员)科研水平难以保证选材的科学性,教育系统应该与体育科研机构合作,逐步建立健全选材机构,配备必须的兼职(专职)人员,加强组织性,整体作战,形成科学选材网络;建立系统性,逐步建立运动员选材和身体机能的各种数据库,进行资料的有效积累;根据实际,建立各项目各年龄层次的选材标准。

4.2学训体制

应该树立“输送育人”的意识,各县、市以体育传统校或教学质量好的学校为中心,辐射到周边学校以及符合自身优势与发展规划的学校,形成各个运动项目的课余训练网络,由中心组制订多年训练计划,加强中、小学间课余训练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学校、科任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提高课堂效率,确保合理的训练时间,而教练员也不能以训练为由占用学习时间,如果由于竞赛耽误了学习,教练员应该在赛后腾出训练时间,请他们及时给学生补上落下的课,协调处理好学、训时间上的矛盾,而在思想教育问题上,更是应该各方面协同一致,不能放松与轻视。建立以运动成绩、文化水平、思想状况等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保证学生运动员都会受到良好的正规教育。

4.3竞赛体制

全运会应该允许教育系统以行业体协的名义参赛,这样,一定会带动中小学课余训练的发展。各县市应定期分项举行优苗赛、达标赛、选拔赛等形式多样的网络学校间的竞赛,在参加省、市等上级中小学体育竞赛时,以课余训练成绩突出学校的名义组队,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协调,可以在课余训练网络的学校内抽调出色的学生运动员参赛。同时,竞赛时还应该拒绝专业队运动员的参加,激发学校教练员的训练热情。

4.4激励机制

教育督导评估、考核时,应该对课余训练成绩显著的网络学校予以关注;对按规划进行课余体育训练的学校给予必要的经费资助;对项目成长性好的学校给予重点扶持;对成绩突出的学生可以建立制度,达到一定的综合评价水平后直接安排到中心学校,便于进一步的提高与输送,并且应该与高校接轨;对教练员制定的相关政策,降低带队教师的课时数,职称评定与课余训练实绩挂钩等,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促进课余训练的良性发展。

5结语

第6篇: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范文

摘 要 作为高校体育构成中的重要部分,课余体育训练已经成为了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方面。介绍当前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指出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改革途径。

关键词 高校 课余体育训练 现状 对策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课余时间,对体育基础和技术水平较好的学生通过运动队、代表队等形式进行系统训练,以提高运动成绩的专门教育过程。课余体育训练这一过程毕竟属于“课余”的性质,因此,它不同于职业型的优秀运动员训练。由于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运动训练在目标的明确、计划的制定、内容的安排、方法的使用、节奏的掌握等诸方面均有自己的独特的运行模式。

一、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及问题

我国高校体育课余训练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是促进了学校体育工作全面的开展,提高了运动竞技水平,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二是使课余训练工作逐步走向了规范化和制度化,在招生、学籍、训练和竞赛管理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套办法,为吸收体育运动成绩突出的学生入学并使其顺利完成基本学业创造了条件。课余体育训练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有了适当的位置,初步形成了体教结合的课余体育训练新机制。三是促进了管理人员、教练员、裁判员队伍和体育设施的建设,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增进了国际(内)体育文化交流,促进了大学生体育学会单项分会的发展。但是,当前高校体育课余训练的实际开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和困难。

第一,我国高校体育课余训练仍然沿用传统的计划经济运行机制,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这使得很多高校的课余体育训练变成一种形式主义,影响了课余体育活动的实际训练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我国高校在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时候,由于体育场地设施简陋,使得训练无法系统性进行。学校的学习时间比较紧张,课程繁重,学生可以用于自己支配的课余时间较少,还有能够提供的课余训练经费有限,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正常实施。第三,当前,我国高校的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开展,其经费来源主要来自于学校的行政拨款,能够通过其他途径,比如说学校外行政拨款、自筹资金、与企业、行业、体协、体委合作得到经费等方式筹集到足够的训练经费的情况少之又少。第四,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招生标准不够统一,一些学校在招生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无序和违规行为的发生。

二、课余体育训练发展策略

(一)改变观念

目前,大多高校对于课余体育训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课余体育训练不仅是体育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不仅增强了体质,还能在体育中的得到发泄,取得良好的成绩时能够得到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促进各方面的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课余体育训练在高校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必须加强对其重视,加大对课余体育的宣传,使学生们也能重视课余训练、

(二)创新体制

目前高校的课余体育训练发展尚不完善,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学校要加强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例如竞赛是促进体育发展的重要手段,竞赛需要制定相应的选手参赛资格和流程、比赛规则和顺序等规定、由于当前课余体育训练的政治色彩太多,高校首先要适当地放松对课余体育的管理,将部分管理的权力交由学生体育协会,赋予其一定的自,增强课余体育训练的灵活性,学校主要负责宏观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体育协会要加强自身的建设,适当地举行课余体育竞赛。例如:制定严格、规范的体育生文化考试制度。由于体育生经常要参加各种比赛,因此便消耗较多文化课程学习的时间,这样一来,直接会影响到文化课的学习效果,所以,对于那些参加比赛获得优异成绩的体育生来说,可以结合其获得的名次对文化课考试予以适当的加分,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而对于体育成绩特别突出的体育生来说,高校对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采取免试便可成为研究生的方法,从而对有能力的体育生进行再培养。

(三)合理设置体育项目

不同高校拥有不同的师资力量和设备,受到的环境也不尽相同,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的课余体育活动,如南方的高校,气候温度较高,可以开展游泳等项目;而在北方,冬季气温较低,可以进行滑冰等活动。随着对体育事业重视程度的增高,培养高校特色的体育项目十分重要,这对课余体育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成功的特色体育项目甚至可能会成为一所高校的标志。此外,教练员应该要充分利用体育生文课余时间,加强训练。并且,要结合高校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在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考试时间安排,将训练的重点安排在学生的假期,特别是在学期初,要不断加强训练,适当调整年终考试训练时间,在每一次训练中,都要确保学生保质保量的完成训练任务。

(四)加大投入

现在高校的资金投入已不再是仅仅通过政府和自身的筹集,还可以争取社会和企业等的赞助支持、高校要逐步实现课余体育的产业化,借助自身的优势吸引企业赞助,积极地筹备资金,企业则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回收成木,从而达到共赢。

参考文献:

第7篇: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范文

为深入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夯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础,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意见》精神,经区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

(一)总体要求。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安排部署,大力整合体育、教育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向青少年开放,推动青少年健身和竞赛活动广泛开展。建立和完善青少年健康体质监测、监督和管理体制,逐步形成符合实际、功能完备、覆盖城乡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培养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体育工作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二)任务目标。

不断提高全区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力争用3-5年时间,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体教结合,构建全区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使业余体育训练规模和竞技水平位居全市前列。

1.学校体育。广泛开展各类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举办好全区中小学生运动会,组建较为完善的区级学生体育代表队及梯队,力争使参赛成绩继续保持全市前列;坚持以田径项目为基础,促进球类、重竞技及其它项目均衡发展,实现“校校有特色、班班有活动、人人有特长”的目标。

2.青少年体育训练。整合青少年体育训练资源,积极创建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努力形成以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市区级业余训练网点为基础,布局合理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体育教师、教练员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输送、参赛奖励等制度,努力形成有利于出成绩、出人才的良性运行机制。

3.青少年体育竞赛。进一步完善区级中、小学生运动会的组织和管理,科学设置运动项目,推进赛制改革创新;加大对体育赛事的投入力度,夯实体育后备人才培训平台,改善参赛条件,提高办赛水平,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

二、强化措施,推动青少年体育工作深入开展

(一)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坚持以课程为中心和面向全体、全员参与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要将其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并按照课内课外相结合、集体个体相结合、兴趣技能相结合、规范特色相结合的原则,有序组织开展体育活动。要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全体学生参加的体育活动和竞赛,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走到操场上、走到阳光下。创新体育活动模式,突出活动的普及性、趣味性、合作性和参与性,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2项以上的体育运动技能,并逐步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建立完善阳光体育运动技能指导性标准体系,引导学生科学锻炼、自主发展。要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平台,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督、考核体系,强化过程性管理和分析使用,科学指导学校体育工作。各学校要把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列入工作计划,纳入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二)开展好中小学生体育竞赛。坚持因地制宜,从年起,组织开展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乒乓球等6个比赛项目。各学校要建立班级联赛制度,推动课外活动和学校业余体育训练的开展,努力形成有利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符合青少年实际,充满活力的竞赛管理机制。

(三)加强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建设。区教育局、体育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密切配合,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和教练员。要加大对体育教师和教练员的培训力度,在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的基础上,着力培养一批优秀业余训练教练员和裁判员。区体育局要立足实际,定期安排优秀教练员、裁判员到各类学校指导运动训练、体育竞赛和特色体育项目推广,指导、帮助学校体育教师提高训练水平。区教育局要进一步强化措施,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对从事青少年训练工作、潜心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体育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培训学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四)大力推进体教结合。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原则,以深化业余训练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创新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层次分明的业余训练网络。各学校要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余体育训练,及时发现并有重点地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区体育局要组织、开展好青少年体质监测和选材工作,区教育局要支持、配合做好优秀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工作。要按照尊重传统、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统筹协调的原则,加强省、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业余训练网点学校建设,逐步形成小学、初中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训练体系。

第8篇: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社团;现状;发展

一、研究目的

大学生体育社团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延伸,它的积极有效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也会带动学生的求知热潮,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层次和质量。但是由于大学生体育社团自身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以至于引发了许多的负面影响,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体育社团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对目前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进一步的推动大学生体育社团健康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1998―2005年有关高校体育教学、大学生体育社团、组织学、管理学等方面大量的著作、论文和期刊等资料,掌握了当前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研究状况。

(二)问卷调查法

对上海、北京、广州、江苏、安徽、黑龙江、辽宁等35所高校上百个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管理者、社团成员以及普通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随机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60份;有效问卷:856份;回收率:96.0%;有效率:89.2%,发放社团成员问卷:500份;回收问卷:398;有效问卷:387;回收率:79.6%;有效率:97.2%,发放社团管理问卷:35份;回收问卷:30份;有效问卷:30份;回收率:85.7%;有效率:100%。

(三)访谈法

与一些高校体育专家、学者以及大学生体育社团管理者、社团干部进行了访谈,对于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咨询。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体育社团管理现状分析

1、大学生体育社团审批管理

在体育社团审批制度方面,大部分大学生体育社团都实行了审批制度,但是仍然有一小部分没有实行。调查结果显示83.3%的体育社团实行了审批制度,有16.7%的体育社团没有实行(见图1)。

在管理大学生体育社团申请部门方面,大多数学校成立体育社团主要是向学校团委申请,还有一些是向学校学生处和体育部申请。研究调查结果显示,89.5%向学校团委申请,6.7%向学校学生处申请,3.8%向学校体育部申请(见图2)。但是在一些学校成立大学生体育社团除了向团委申请,还需要得到体育部的同意。

2、大学生体育社团日常管理

在大学生体育社团日常管理部门方面,大多数学校是由学校团委对大学生体育社团进行管理,也有一些是由学校学生处、体育部和其他机构进行大学生体育社团的日常管理。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团委是86.5%,学校学生处是10.4%,而体育部是4.0%(见图3)。

3、大学生体育社团管理制度

大部分学校都制定了社团联合会章程、管理条理、财务制度等规定。例如:一些学校编写了《大学生社团管理文件汇编》,其中包括了《上海市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和《大学生社团管理章程》以及附有《社团成立申请书》、《社团登记书》和《学生社团注册表》等规章和文件,为大学生社团的建设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另外大部分体育社团有自己独立的章程或者管理条例,尽管有的章程内容不完善,但已经具备了内部管理和开展活动的总体框架和依据。体育社团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指导教师,对提升社团活动的层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社团明确规定了社团负责人的选举产生办法,各有关职能部分的职责,社团内部负责人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定期举行会议,讨论活动安排。

(二)大学生体育社团与体育教学一体化模式构建

1、大学生体育社团外部管理

当前大学生体育社团基本上都是由校团委在进行日常的行政管理,体育系(部)仅仅是在业务方面进行辅助指导管理,这样不利于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进行。为了推动学校体育课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应该让体育系(部)来对体育社团进行日常行政管理,团委辅助体育系(部)对大学生体育社团的注册登记、思想政治、财务监督等方面进行管理(如图4)。

2、大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管理

活动是社团生存之本。如果一个社团不能定期的举行一些丰富多彩、新颖的活动吸引大学生来参与社团,那么这个社团就不可能会生存下去。因此,大学生体育社团的活动体系对于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至关重要。根据各个大学生体育社团单项运动的特点,构建主要由竞赛制、非竞赛制组成的大学生体育社团活动体系。

竞赛制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对参与余暇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在激烈竞争和实践操作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认知活动”。“竞赛制”主要是针对竞技体育(如三大球等)设置的,主要职能是开展正规体育竞赛。大学生体育社团应当在整个学年的各个时期都举办相应的比赛项目。比如,在秋季新生刚刚入学时期,可以由大学生篮球体育社团定期组办“xxx学校迎新生篮球比赛”;大学生足球体育社团组办“xxx学校足球联赛”;大学生排球体育社团组办“xxx学校排球联赛”等等。在比赛中可以采取一些手段,增加比赛的激烈竞争,增强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体育社团里面,使得大学生体育社团可持续性发展。例如:制定“明星制”,即在参加竞赛活动中,各院系的运动队可根据情况聘请大学生体育社团会员中任何队的1-2名队员参赛,且不限场数,使各队之间竞技水平更加接近,既增加了竞赛的激烈程度,又扩大了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影响力。此外在比赛中裁判员队伍主要有大学生裁判员社团的会员组成,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竞赛的组织和裁判工作,这样既可以使大学生把在课堂、社团辅导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了大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

“非竞赛制”是主要针对传统的保健体育、现代健身体育、娱乐体育(如体育舞蹈)等设置的。这类单项体育社团平时可以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提供学生个体或群体间进行交流的活动场所。此外还要定期的举办一些规模较大的技艺展示和健康知识咨询,例如:在学校举办全校运动会的时候,太极拳体育社团、体育舞蹈社团就可以组织自己的会员在开幕式上进行大型团体表演,展现自己的社团。传统保健体育社团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体育、健康小咨询,提高大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和锻炼身体的知识。

“竞赛制”和“非竞赛制”基本涵括了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内容,涉及面广、影响大,极具宣传性,较好地迎合了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体现了“以人为本”、“体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指导思想。

3、大学生体育社团组织管理

大学生体育社团的构建,首先是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的需求,有组织地大量开展体育社团的体育竞赛活动,吸引了大批相对固定的会员,运用竞技比赛激烈的竞争和不同形式的互动,引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再认识过程,也就是引发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即对于技术的研讨过程,对于运动锻炼方法的探索过程,对于思想品质的教育过程,对于各种有关理论的学习过程。以此引导学生从单纯的竞赛活动中“分离”出来,进入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其他领域,促成了体育社团的“专项课”和“裁判员培训班”的自然形成,逐渐完善了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组织结构。大学生体育社团健全了对高年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结构,较系统地衔接了一、二年级体育课,并把体育社团的“专项课”和“裁判员培训班”按正规课程安排在课表的下午或晚上,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相对固定的教学班进行九十分钟的教学。教学内容以二年级选项体育课内容为基础,侧重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证明,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极为重要,大学生从事体育的实践性和长期性,以及将他们对体育实践活动一时的直接兴趣,引导向长期的相对稳定的间接兴趣方向发展,并使兴趣升华到信念,升华到世界观的更高层次,从而促进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转变等方面,都需要有较丰富的体育科学理论知识为指导,利于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大学体育社团的设置突破了大学体育课时数的限制,把高校体育教育贯穿于大学四年的高等教育之中,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让学生在系统教育过程中了解自己,懂得所学的各种体育技能对自己会产生什么影响,清楚自己需要掌握那些技能、从事那些练习,从而使学生在余暇体育活动中,自觉地长期坚持相对独立的体育实践,较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使整个高校体育教育的价值超出学生时代,而具有终身的意义。

四、结论

现代大学体育课程应该是一种广义的课程概念,是一种大课程概念。大学体育课应不仅局限于体育课堂内的教学,体育课程应包括体育课堂教学、课余体育参与和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三大部分,应融课内与课外为一体的、活生生的、有特点、有个性、有层次、多样化的课程。因此,以体育教学与大学生体育社团一体化为中心和主线,使体育课向着既强身健体,又娱乐身心的方向发展,使体育课内与课外溶为一体。

为了推动学校体育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应该构建以体育系(部)对体育社团进行日常行政管理,团委辅助体育系(部)对大学生体育社团注册登记、思想政治、财务监督等方面进行管理的外部管理模式,竞赛制与非竞赛制相结合活动管理,把大学生体育社团纳入到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系统中,把高校体育教育贯彻于整个大学教育之中,使整个高校体育教育的价值超出学生时代而具有终身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卢元镇.论中国体育社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1):1-7.

[2]雷建民.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类型,特征与功能[j].泰安师专学报,23(1):105-106.

[3]朱风军.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精选:213.

第9篇: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范文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满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求,提高学生体育兴趣。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对体育锻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形式多了,项目广了,各人的兴趣又不同。如何来满足这些学生的体育需求,就成为现代体育教育中的一大问题。课外体育活动不仅是体育课的延续和补充,更重要的是一个学生自学、自练的体育过程。课外体育活动应由指导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开展一些比赛,使学生在游戏或比赛中得到满足感和自豪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促进参加体育活动的同时更好的掌握基本技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在安排与确定竞赛的内容与形式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层次与身心特点。选择技术难度适中,趣味性强,既练体又动脑的健身项目,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兴趣与吸引力。只有全体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才会经常持久。

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丰富课余生活。

有规律的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能使学生生活更具有规律和节奏的运行。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课外体育锻炼又属校园文化的范畴,他可以排除杂念,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实践证明,科学、简便、有趣的健身性竞赛项目,由于广大学生力所能及,能够满足他们丰富课余生活,锻炼身体及自我表现的需要,因而能极大的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持久的兴趣,吸引他们更广泛的参与,更易达到学校体育的目的。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全体在校学生,而学生与竞技运动员不同,他们参与竞赛重要的是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强化终身体育的观念,掌握并学会运用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技能方法,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增强体质,积极性休息,促进智力发展。从学校对学生体育竞赛的组织工作来看,也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竞赛来促进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更经常,更深入,更广泛的开展。广泛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学校要把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日常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培养社交能力,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由于体育活动是学生自己决定其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同学之间可以自由结合,自定目标。在这些练习中学生随时和一些熟悉或不熟悉的同学交往,进行对抗练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扩展了自己交往的空间,学会了互助协作与帮助,体验了被助与助人的快乐,建立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团对精神和公平竞赛的优良品质,在体育竞赛中无形的被学所接纳了。因此,课外体育锻炼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体育交流,尤其是小型多样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能打破班级之间,校际之间的界限。扩大交往,对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改善人际关系,有着良好的作用。积极的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协作配合、集体主义、胜不娇、败不馁等思想品质。这对促进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有着重大意义。

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随着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体育终身化已被我国教育界所接受和认同。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了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普遍淡薄,运动能力差。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化,关键是强化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树立正确体育观,使学生具有参与体育运动的欲望和要求。对学校体育而言,第一,体育是人生接受教育的一个阶段,又是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点;第二,体育不仅要讲究近期效果,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有充沛的体力顺利完成学业,而且还要追求远期效益,使学生学会科学健身方法,养成锻炼习惯,使其终身受益;第三,终身体育思想要纳入体育活动课程改革之中,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从健身目标出发,使竞技运动教材化,激发学习兴趣,改革组织方法和评价方法;第四,课外课内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课外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的有效手段,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不可忽视的环节。依据学生参与体育的现状,经反复论证,提出培养中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的课题,并进行了研究与实践,为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终身体育化提供理论基础。

五、有利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贯彻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课外体育活动理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文化也正在被人民接受。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校园体育文化具有丰富体育知识,修身养性,传播体育和运动文化,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和提高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及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等多种功能。现行的学校体育竞赛完全没有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就是很好的宣传机会也没有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