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东南亚旅游资源特征范文

东南亚旅游资源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东南亚旅游资源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东南亚旅游资源特征

第1篇:东南亚旅游资源特征范文

(4)东南亚成为我国居民出国旅游热点地区,从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两方面分析其原因。

22.(12分)读“日本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洋:A ,B 。 岛屿:C ,D 。山峰:E 。(2)试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日本传统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说 说日本工业这种布局的的主要原因。

23.(12分)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和“巴西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乙图(1)从甲图可知,美国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实施农业生产区域 化。(2)甲图中阴影部分是美国的 带(填美国农业带名称),分析该农业带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3)世界上的热带雨林森林分布在图乙的_____ _(填数码)所示区域.请谈谈过度砍伐这里的树木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4)巴西可以向美国大量出口 、 (填农产品名称)等热带农产品。24.(6分)读“南极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大洋A ,B ,C 。 (2)科考站②站位于①站的 _方向, (3)说说南极地区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的原因。 25.(10分)读欧洲西部示意图及伦敦气温年变化与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2篇:东南亚旅游资源特征范文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影响因子;呼和浩特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9. 043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9- 0063- 03

呼和浩特市是的首府,居民出游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目前关于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出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的研究还比较少,迄今为止还是一片被忽视的领域。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呼和浩特市新华广场、维多利商业区、满都海公园以及一些住宅小区等人流比较集中的地点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85份,问卷回收率96%,有效问卷36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0.5%。

1 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出游目的地空间分布特征

1.1 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区内游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1.1.1 到访率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出现衰减趋势

由于东西跨度比较大,随空间距离的增大,到访率出现衰减趋势,市区及周边近距离地区到访率较高。距离较远、景观特色不突出的地区,一般到访率较低,甚至低于区外游到访率,如乌海、巴彦淖尔、通辽的到访率分别仅为4.7%、3.7%、2.3%;这一类地区很少被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作为出游目的地考虑,多数旅游者以商务经济动机或探亲访友目的出游。

1.1.2 到访率受地区旅游综合吸引力的影响

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区内游虽然受到距离衰减规律的影响,但这一影响并非单一的、绝对的影响。地区到访率还受到旅游资源的特色性、垄断性、组合状况、知名度等地区旅游综合吸引力因素的作用。赤峰、呼伦贝尔、兴安盟等地,虽然距离较远,但资源禀赋较好,旅游吸引力较大,使得到访率不降反升。赤峰到访率为13%,且被调查者多以旅游资源集中、类型丰富的克什克腾旗作为最终目的地;呼伦贝尔到访率为11.7%、兴安盟到访率为10.3%,去兴安盟的被调查者也多数以旅游资源特色突出的阿尔山作为其目的地。

1.1.3 居民多选择高级别旅游地作为目的地

从地域空间层次来看,居民多选择级别和层次较高的景区景点游览,在时间和经济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而选择较低级别和层次的旅游地。克什克腾旗和阿尔山属相对高等级的旅游目的地,容易被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所感知,并处于其感知结构中的重要位置,因而更容易成为居民的选择对象,体现出了旅游目的地选择的空间等级层次规律。

1.2 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国内游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从国内游情况来看,如表1所示,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国内各地区到访率普遍不高,除北京达到61.3%外,其他地区到访率均低于20%,这反映出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出游能力整体偏弱,旅游市场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国内各地区到访率同样受到距离、旅游吸引力高低的影响。总体上,其目的地选择在空间上体现出随空间距离增大,旅游人数逐渐衰减的规律,距离呼和浩特较近的山西、河北的到访率较高,随着距离的增大,陕西、山东、辽宁、江苏、天津到访率逐渐降低,但仍高于黑龙江、吉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省。同时,受旅游综合吸引力的影响,也有一些地区到访率则表现出了反距离衰减规律,如海南到访率12.0%,排名第四位,比较靠前,甚至高于河北(11.7%)、陕西(9.7%)等近距离目的地;上海到访率15.0%,排名第三,四川到访率10.3%,排名第六,云南到访率8.3%,排名十一,浙江到访率7%,排名第十二,这些地区的到访率并没有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相反,呈现了较高的到访率。而这些地区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均有知名度较高、特色突出、质量较高的旅游资源,如海南的三亚、海口;四川的九寨沟、峨眉山、乐山;云南的西双版纳、大理、丽江;浙江的杭州、乌镇;上海是中国的第一大都市,又地处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北京到访率甚至达到了61.3%,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北京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同时又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很强的综合吸引力。这些资源和诸多因素使得上述地区具有较高的旅游知名度和较大的旅游吸引力,从而体现出了较高的旅游到访率。

1.3 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出境游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出境游分为港澳游和境外游。港澳游占全部出境游人数的62.5%。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境外游目的地仍以东南亚地区为主,其中,新马泰一线出游比例较高,占出境游总人数的10%;欧洲、北美地区由于出游花费较高,并存在较多限制因素,到访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见表2)。

可见,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出境游也遵循距离衰减规律。由于价格、文化的相通性、沟通交流障碍小等原因,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出境游仍以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国家为主,特别是港澳地区。东南亚地区的传统出境线路具有较强吸引力,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远距离的欧美地区由于旅游价格较高,往返交通时间长,且存在语言文化障碍等因素限制,因而选择欧美游的居民数量较少。

2 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出游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推拉理论是由丹恩(Dann, 1977)、克朗普敦(Crompton, 1979)、尤赛尔和朱洛夫斯基(Uysal, Jurowski, 1994)引入和推广的。该理论模式认为,游客的外出旅游活动是因为受到推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而产生。推力是由内在的心理因素产生,用于解释人们外出旅游的内在原因;而拉力则产生于旅游地,与旅游地对旅游者形成吸引力的自身属性相关。在乌姆、崇恩和罗伊(Um, Chon, Ro, 2006)关于游客行为倾向的研究中,旅游地感知吸引力所指的即是推力-拉力动机理论中的拉力因素,其研究结果证实了拉力因素对行为倾向的影响。而尹和尤赛尔(Yoo and Uysal, 2005)的研究则表明:推力因素对游客的行为倾向有正向影响。

2.1 推力作用对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出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

推拉理论是解释城市旅游流形成的一种基础理论,经常用来解释旅游者动机的形成和旅游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其中,推力作用主要是指来自客源地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区经济、政治等整体因素以及旅游者心理动机、性别、收入、学历等个体因素,推力理论的核心在于激发潜在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拉力(引力)作用主要是指来自旅游目的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目的地吸引物、知名度、可进入性、接待设施等相关要素。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旅游需求的产生是内在推动力与外在推动力耦合的结果,旅游需求的产生既依赖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社会变化、政治与法律因素等客源地整体因素这一外在推动力,也依赖于居民的个性、动机、价值观、态度等社会心理因素这一内在推动力。

旅游动机属重要的推力作用,是居民出游目的地选择的直接影响因素,从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出游动机来看,其出游动机构成相对集中,多以游山玩水、了解异域文化等观光游览性动机为主,这一旅游动机决定了居民对自然山水、海滨沙滩、民俗风情类旅游地较为偏好,在目的地选择时,海南、云南、四川等具有高质量自然旅游资源的旅游地成为热点。

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旅游动机的产生及其行为均受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等人口统计特征的影响,不同特征的居民旅游动机、旅游偏好、关注重点均存在差异,这些个体因素同样也会对目的地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

2.2 拉力作用对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出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

对拉力作用的研究极为关键,每一个旅游者在独立地为自己选择旅游目的地时都要面对众多的来自各个旅游目的地的“拉”(pull)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筛选,进而对旅游目的地进行选择。

问卷中,要求被调查者根据出游目的地选择影响程度对已给出的因素进行评分,分值设置为1~5分。从统计结果来看(表3),在旅游目的地的拉力中,核心要素是目的地景观质量,得分最高,平均得分4.091;其次为当地旅游氛围,得分3.757。说明目的地资源状况仍是影响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出游决策和目的地选择的主要因素。

本部分研究在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因子分析法对目的地选择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考察的是各指标间的相关性,根据KMO检验结果,KMO值为0.758,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给出的标准,当KMO小于0.6时,不太适合作因子分析,从得出的KMO值可以看出,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这部分内容较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可以接受;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Bartlett球度检验的零假设,认为各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适合作因子分析。

在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中,采用最常用的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并使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法对提取的公因子进行旋转,以使公因子有较满意的解释。同时,对缺失值的处理采用个案排除法,去除所有含缺失值的个案后进行分析,以最大限度地缩小缺失值对公因子提取的影响。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3个公因子,可将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概括为3类(见表4)。公因子1替代了原有因子娱乐设施、食宿条件、交通条件、购物环境和消费水平,其在公因子1上的荷载均大于0.500,且明显高于其他因子上的荷载,故将其归为一类,同时因为上述因子均反映了目的地的接待状况和水平,因而将公因子1命名为“目的地接待因素”;公因子2替代了原有因子景观质量、旅游氛围、空间距离、往返时间,这4个因子中,景观质量和旅游氛围是对旅游资源的考虑,空间距离和往返时间是对目的地可进入性的考察,均属影响居民目的地选择的核心因素,特别是因子景观质量、旅游氛围和往返时间,在问卷调查中得分相对较高, 是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出游的重点考虑因素,因此将公因子2命名为“核心吸引力因素”;公因子3为特色项目。其他因子(宣传力度、亲友意见),在因子分析中与其他因子相关系数较低,因此在分析中将其剔除。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可将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分为目的地接待因素、核心吸引力因素和特色项目三大类。

3 总 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出游目的地选择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等旅游者个人人口统计特征及呼和浩特社会经济状况等在内的推力因素;包括娱乐设施、食宿条件、交通条件、购物环境和消费水平在内的目的地接待因素,包括景观质量、旅游氛围、空间距离和往返时间在内的核心吸引力因素以及特色项目因素等三类目的地拉力因素,两者共同耦合作用决定着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出游目的地选择及其他出游行为。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言庆.游客游后行为倾向前因实证研究――以青岛国内休闲游客为例[J].旅游学刊,2008(3):74-78.

第3篇:东南亚旅游资源特征范文

关键字:云南省;体育旅游;发展现状

一、云南体育旅游的概况

云南是一个著名的旅游大省,旅游产业已成为云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现在年均到云南旅游的人数已达4750万,旅游收入达220亿元人民币[1]。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和提升、收入阶层差异变化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旅游市场需求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和形式多样化,以往传统的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使得传统的旅游产品向运动锻炼、娱乐休闲、保健疗养等多个方向发展,旅游者从传统的观赏型旅游向参与体验型旅游发展,要自身参与到旅游活动中去,体验旅游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和享受,促进身体健康,丰富生活状态。所以,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扩大的消费需求,充实和丰富云南旅游业的类型与品种,推进云南旅游业的升级提高、深度发掘与可持续发展,急需开发寓观光、休闲、探险、健身、娱乐、科考为一体的体育旅游产品。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它以其形式多样的活动和特殊的价值功能满足着现代人在旅游活动中求新、求奇、求险、求健、求美的身心需求,可有效地拓展大众的消费领域,引导人们改变传统的消费结构,扩大旅游消费需求,最终推进旅游业的迅速发展[2]。云南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立足国内外旅游大格局,以创新旅游区域体系为目标,不断进行产业体系布局的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观光体验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特色专项旅游三大旅游产品系列。(1)观光体验旅游产品系列主要由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旅游产品组成。(2)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系列主要有绿色健康旅游、高原运动旅游、置业度假旅游、乡村旅游、环城游憩旅游等。(3)特色专项旅游产品系列主要由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会展旅游、节庆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修学旅游、科考旅游等产品组成。利用自然旅游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观光体验旅游产品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在传统的旅游市场中占主导地位;而休闲度假和特色专项旅游产品则成为新型旅游市场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以高尔夫休闲度假旅游、高原体育训练、体育探险、运动训练竞赛和跨国界漂流、登山、攀岩、自驾车等多种户外运动的体育旅游产品的前景将非常广阔。

二、云南省发展体育旅游的SWOT分析

2.1 云南省发展体育旅游的优势

2.1.1 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是云南发展体育旅游的前提

云南素有“春城”的美誉,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温暖舒适,气候宜人。全省大部分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温暖如春,一年四季都适宜旅游的优良气候环境。由于其优良的气候环境,特别适合多种动植物的生长,全省森林覆盖率达49.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3.9个百分点,绿化面积大,空气质量好,特别适合体育活动的开展。

2.1.2 独特多样的自然旅游资源为体育旅游的开展增光添彩

云南省地形地貌丰富多样,不仅拥有平缓的高原、落差巨大的高山峡谷、盆地四周起伏和缓的喀斯特地貌,更有“三江并流”的世界奇观和惊险刺激的虎跳峡。特殊的高原地理环境,打造出许多国内著名、亚洲一流的体育训练基地,如昆明海埂训练基地、红塔体育基地、呈贡体育基地等。这些体育训练基地每年都为内地输送大批优秀的体育运动员,也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康乐休闲的消费者们。并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高原体育训练产业带。云南极其丰富的水力资源,这些都是无与伦比的漂流资源,特别是落差之大的三江并流、虎跳峡是漂流探险的最佳之选。而洱海、抚仙湖、泸沽湖、阳宗海等水域则是设置水上游乐场或开展水上冲浪、潜水、垂钓、帆船、划艇、龙舟等体育娱乐项目的重要区域。

2.1.3 多民族风情浓郁的传统体育资源形式奇特

在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流传着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据不完全统计,云南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多达300多项,例如过溜索、登天梯、爬刀竿、射箭等民族民间活动独具特色[3]。众多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其独具民族特色的体育娱乐项目。这些休闲体育项目不仅可以娱乐身心、陶冶情操、缓解疲劳;更是其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代表着其数千年来的文化传承和精神底蕴。例如,到迪庆不仅可以让游客参观风格特异的藏族宗教建筑,领略其藏传佛教的威严,参加歌舞、绘画、演奏和射箭、赛马、摔跤等体育项目表演,还可以徒步登上巍峨的山峰,领略雄伟壮观的云南高原风光;步入楚雄彝人古镇,不仅可以了解彝族毕摩文化和十月太阳历、的博大精深,还可以亲身体验彝族传统体育项目及歌舞如:武术、斗牛、摔跤、赛马、跳弩、阿细跳月、跳菜、跳脚等,这些都具有典型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和内涵,将会成为云南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活字招牌。

2.1.4 住宿业发达、旅游接待设施较完善

云南是著名的老牌旅游大省,其旅游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其经济建设的大格局。所以一直非常注重旅游接待设施的完善,积极引入国际著名酒店。尤其是旅游自然丰富、前景广阔、国内外旅客经常光顾的昆明、丽江两市,国际著名服务设施一流的度假酒店数量众多。如喜来登、万豪、丽斯卡尔顿、希尔顿、假日、凯宾斯基等,众多国际品牌连锁酒店纷纷在此落户。还有许多本土酒店品牌,如悦椿、南亚风情园大酒店、七天等都可以为国内外的爱好旅游的游客们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住宿服务。特别是丽江的别具一格、极具当地纳西族民族风情的小客栈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流连忘返。

2.2 云南省体育旅游的行业劣势

2.2.1 体育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形式老化

长期以来传统旅游产品在旅游市场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其游览观赏、好奇猎艳、休闲消遣的的特征使得自然旅游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开发。而民族体育资源、体育竞赛与训练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低。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旅游市场的产品结构的单一、品种的单调、种类的贫乏、形式的老化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其对新兴旅游产品的需求。而好奇求险、运动训练、求新刺激等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传统的旅游产品向运动锻炼、娱乐休闲、保健疗养、猎奇求险等多个方向发展,旅游者从传统的观赏型旅游向参与体验型旅游发展。不但要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浓厚的人文旅游资源,还要深层次的开发体育竞赛、体育康复保健疗养等体育资源。多层次、全方位、深角度的对现有的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改造加工,改变现有体育旅游市场单一、重复、老套的旅游产品形式。体育旅游除了要充分利用开发打造传统的体育旅游项目以外,还需要开发新异刺激、有趣冒险的体育旅游项目和差异化、地域特色鲜明的民族体育节庆产品,以浓烈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来拓展客源市场。

2.2.2 体育旅游产品市场开发程度不够、缺乏高品位的体育旅游精品

云南拥有丰富的民族体育资源、探险资源、大众休闲资源、体育竞赛与训练资源,但其体育旅游资源整体的开发利用程度不高、资源整合利用率低下,使其特色优势不能很好地显现出来,而出现“路边摊”现象;其次品牌意识淡漠,缺少对产品的深度挖掘的耐心和对品牌的追捧度。由于对具有云南少数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的品牌宣传与促销力度不够,导致严重缺乏有深影响、高品位的体育旅游精品;例如,很多来过昆明旅游的人都认为,昆明没太多好玩的,只愿意花费一两天在昆明逗留,逛逛石林、民族村,还有因为“天下第一联”而闻名的大观楼。除此之外就转去丽江、西双版纳这些更具旅游代表性的景点,仅仅是将昆明当做旅途途经的中转站。还有的游客在昆明逛了逛 游览了几个景点,但是对昆明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城市形象特征却还是没有大概的了解。特别是对昆明的传统食品业和旅游工艺品业开发不力非常不能理解。昆明一直以少数民族丰富多彩文化为对外形象,而在旅客在游览欣赏过程中却很难体会到,使得现实和理想差距太大,长此以往将严重云南体育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体育旅游产业长期、科学、合理有效发展。

2.2.3 体育旅游活动整体配合性差,体育旅游设施不完善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旅游城市,光靠接待娱乐设施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相关游务环境来与之相配。比如道路交通网络、旅游景点的开局、旅游信息服务中心等等。国内很多城市,往往由于交通不便,车辆拥堵,以至于去景点的途中花费太多多余的时间,游客的积极性都被磨光了。昆明就是这种情况。昆明大部分景点都在郊区,与市区相聚较远,而城郊之间往往交通不太便利。旅客在前往目的地的途中便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景点的渴望程度便大大减小。更甚者云南的景点都比较分散,往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再加之道路交通网不完善,花费在路途中的时间甚至占整个旅游活动的三分之一。

2.2.4 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缺乏核心竞争力

作为一个旅游大省,应注意其整体形象的塑造,特别是要拥有自己的特色景点和文化物。云南作为少数民族最集中、少数民族文化最浓郁的地方,其体育旅游的重点必须突出少数民族风情浓郁和民族大团结的鲜明特色。但是不少来过云南的人都有这样的反映:云南的自然风光、地貌景观很丰富,但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不多。就算有其代表性也不强,特征也不明显,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更不要说其他的主题旅游了,应加强其的开发,突出其与众不同的地方,形成其强大的竞争力。

2.3 云南省体育旅游行业的机遇

2.3.1 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体育旅游联合体的形成是体育旅游发展的保障

西部大开发给云南带来一系列优惠政策。旅游业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云南政府部门2004年提出了《云南旅游倍增计划》,即到2010 年全省的旅游总收入要在2003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750亿;到2020年要达到1500亿。而且,对体育旅游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将其列入云南旅游产业的新经济增长点,这就使云南体育旅游的发展拥有了特殊的政策保证与社会环境支持条件【4】。而且云南、四川、重庆、、贵州五省区市有关部门联合近年来多次召开“西南三省一区一市体育旅游协作会”,五地联合共建体育旅游联合体,合作五方将积极开发西南体育旅游项目、线路,组成西南地区最大、最专业的体育旅游服务团队。这五地将加大相互合作的力度,充分利用相互间的有利资源,取其所长,相互沟通有余,最大限度的来吸引游客来西南地区旅游体验。

2.3.2 体育旅游产业的自身发展和旅游群体需求进一步提升

随着现代体育的社会化、世界化进程的推进,体育竞技产业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拥有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体育自身的范畴,同时也给竞赛举办地带来千载难逢的跳跃式发展的历史机遇。通过体育赛事的进行提升了竞赛地的知名度,吸引着大批的游客来此观赏和旅游。如体育旅游资源中的大山名川、江河湖海、草原、森林、海滨沙滩、天然温泉、风雨冰雪以及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灿烂的阳光,,等优美的自然环境,都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而体育活动的内容丰姿多彩,功能呈现多元化特性。可达到健身强体,消除心理紧张和烦躁,培养高尚情操的目的。促进人们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与休闲娱乐方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体育人口的迅速增长,最终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全面开展。

2.4 云南省发展体育旅游行业的竞争威胁

2.4.1 来自国内其他省份的竞争

四季常青的广东省作为国内经济发达地区,是体育旅游兴起最早的省份之一,其丰富的体育资源、形式多样的的体育旅游方式,比如说高尔夫旅游、探险刺激的户外运动和海上冲浪等新颖的水上运动吸引了众多爱好体育运动的游客,再加之其便利的交通、先进的服务设施和高水平的消费观念引来了大部分的港澳台高尔夫游客。海南以其独特靠海的地理位置和众多的自然资源成为体育旅游的先行者。山东省则以其靠山近海的优越地理条件,再加上与韩国、日本的近距离使其大量的吸引韩国日本的客源。而同样为后起之秀的云南省,虽然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起步较晚,但潜力很高,尤其是其独特的民族体育资源,只要能开发其潜在的价值,定能拥有广阔的发展天地。

2.4.2 来自东南亚国家的竞争

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地处热带,自然条件很适合开展体育旅游,特别适合修建高尔夫球场。再加之当地低廉的物价,和较高的国际开放程度,使得这些国家一直都是欧美旅游,开展高尔夫运动的好去处。在日韩游客心目中,东南亚是比云南更靠前考虑的旅游目的地。每周往返于泰国和韩国之间的航班频繁程度远比云南高。

三、结论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云南的体育旅游行业是一个存在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其的健康持续有效的发展将给云南带来巨大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必须在充分发挥云南体育旅游行业的独特优势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成为拉动云南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增长的有力杠杆。

参考文献

[1] 云南省旅游局2001年统计报告[R].

[2] 朱竞梅.开发体育旅游项目问题初探[J].体育与科学, 2000,(3).

第4篇:东南亚旅游资源特征范文

一、__旅游发展现状

党的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__县委、县人民政府以科学的理念,开发阿庐古洞资源,从此,__诞生了旅游业。曾经是一个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商品经济不发达,处在封闭状态中尚未苏醒的__古城,成为滇南的“旅游城”,外地客商通往红河州的门户。

阿庐古洞的开发与开放,__县经济的活力倍增,面貌大变,参观浏览的游客络绎不绝。州内、省内外及台湾、港澳游客纷至沓来,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新加坡、奥地利、瑞典、菲律宾、文莱等许多国家的专家、朋友前来考察、游览。旅游业促进了__商业、金融、文化、教育、卫生、邮电、交通运输等各项事业的发展。1988年,接待中外游客71.5万人次,新增旅游业直接总收入达220万元。平静的__沸腾起来了。1988年全县财政收入、营业税收,创历史最好水平。九十年代旅游业发展到了高峰,成为了红河州乃至云南省旅游发展的龙头,带来了“开发一个洞,搞活一个县”的奇迹。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的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也随之增强,新的信息、新的观念、新的思想的大量涌入,封闭保守的旧体制和旧观念收到了最有力的冲击。同时,欣欣向荣的旅游业,激活了外资和技术的引进,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特别是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带动下,__的二、三产业迅猛崛起,高中低档宾馆、酒店、旅馆如雨后春笋,接待床位剧增,旅游食品逐步得到开发。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旅游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3000多个就业岗位,这是其它产业难以做到的。

但是,从1999年后__旅游业急转直下,20__年跌至经营最低点,各项工作几乎瘫痪,职工半年没有发放工资。而宜良的九乡与我们的阿庐古洞属同一类型的景区,在此之前阿庐古洞的年收入在200—400万元之间,而九乡的收入不过100万元左右,可九乡却借昆明世博会之机一跃反超,之后连续突破千万元,20__年达4300多万元,20__年目标直指5000万元,把阿庐古洞远远的抛在了后边,尽管近几年来经营状况逐渐回升,目前出现了省内、国内、海外市场全方位启动的良好态势,但与之相比差距太大,被人家甩得太远了。

__旅游业的衰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建设投入超负荷,负债过大。1998年,为迎接昆明“99”世博会的召开,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在阿庐古洞风景区内建设精品工程,建设款项均是景区贷款,从此背起了沉重的债务,至20__年加上各种债务累计达7000多万。世博会结束后,由于景区债务包袱过重,宣传促销经费严重不足,景区经营每况日下,至20__年几乎瘫痪,职工工资拖欠长达半年之久,从而产生了恶性循环,宣传费严重不足、景区无半点偿还贷款本息及拖欠工程款能力。二是设施设备老化。随着旅游市场的成熟及市场竞争加剧,旅游宣传投入明显不足,设施设备(特别是洞内灯光)更新缓慢,难以吸引游客。三是缺乏科学的旅游发展规划。在省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__旅游的位置并不突出。阿庐古洞开发建设过程中所进行过的二次规划,从今天的角度审视,均有许多值得反思、总结和汲取教训的地方,均未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权威性,以致无法正确指导__的旅游实践。四是旅游发展资金匮乏。财政可用资金少,加之政府负债过大,还款任务重,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保吃饭、保机构正常

运转已不堪重负,无力为旅游发展投入更多资金。另外,阿庐古洞门票价格与全国同品牌景区相比处于较低水平,而价格调整又存在较大难度,导致了门票收入处于较低水平,经营成本过高,偿债能力不足,旅游发展资金难于累积,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五是旅游产品小散弱。县内旅游产品普遍存在小、散、弱的状况,尚未实现由观光型旅游向文化、休闲、特色等综合型旅游的转变。文化挖掘的深度、广度均显不足,旅游与文化结合不够紧密,旅游的品位和内涵亟待提升。对外联合不够,未形成强大的旅游联盟体,未形成旅游发展大环境,因而还未成为旅游消费者云南之旅的首选目的地。六是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不足。80年代,全国开发旅游的地区并不多见,像阿庐古洞这样的景区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没有树立竞争意识,缺乏竞争机制,特别是90年代末期景区下滑后,对旅游有一定眼见和卓识的优秀旅游人才由于待遇偏低逐步外流,导致进入21世纪后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旅游人才不足,旅游研究远远不够,旅游管理水平不高,服务意识、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与接待人次未形成同比例增长。旅游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较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到位,无法适应市场竞争需求。二、正确认识__旅游

纵观__旅游20多年的发展历程,之所以开辟了红河旅游发展的先河,是因为具备发展旅游的有利条件,九十年代末期就迅速滑落说明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不利因素,因此,站在今天的角度更应该辩证看待、正确审视__旅游,才会真正使__旅游重振当年雄风。

——区位优势明显。__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地处红河、文山、昆明、曲靖四州市交汇处,与贵州省的黔西南州遥遥相望,处于昆明经济圈、曲靖经济圈和个开蒙经济圈辐射地带的边缘,是昆明市的“后花园”、红河州的“北大门”,红河州通往贵州及西南各地的一个重要通道,县城距省会昆明市166公里,距州府蒙自县180公里。交通便利,石泸二级公路、弥泸师二级公路、通乡(镇)公路全部实现沥青路面或水泥硬化,全县公路总里程达1377.07公里。城市建设稳步推进,九华路、人民路、阿庐大街、泸发大街、迎宾路等主要街道十分壮观,阿庐文化中心、泰阁商业文化中心美丽漂亮,城市绿化、美化工程继续加强,城市设施、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有效提升了城市品位,优化了城市环境,着力打造以旅游、休闲为先导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山水田城、休闲之都”正加紧实施。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全县拥有全部8个主类旅游资源,其中亚类23个,基本类型57个,各类旅游资源总计128项,量多种齐,品味较高,层次丰富,结构合理,有着旅游发展的坚实基础,蕴藏着良好的市场前景。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全县有5个景区20多个景点,景区面积达186.5平方公里,喀斯特地貌特征显著,岩溶发育,地下暗河形态多样,地面自然景观齐备,国家aaaa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阿庐古洞就在县城境内。

——自然环境优越。境内最高海拔2459米,最低海拔821米,年均气温15.2℃,年均日照2112小时,年均降雨量979毫米,全年无霜期272天,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高原季风气候。

——品牌优势明显。自1987年12月29日阿庐古洞开始正式对外运营接待后,__游客数量迅猛增长,1995年至1997年,接待来宾人数跃居全省第二位(海外游客以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客人为主),仅次于昆明市,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对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1996年9月,阿庐古洞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35个王牌景点和16条旅游专线之一;20__年12月,被国家建设部评定为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集体;20__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__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__年,荣获“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优秀标志”奖,为云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景区。

——接待要素日趋完善。在成功开发阿庐古洞之后,县内其他颇具旅游价值的景区、景点也相继得到开发,如五者地热疗养温泉、白水塘生态梨源、永宁乡城子古村、南盘江峡谷风光等,__旅游景区、景点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丰度。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宾馆饭店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现拥有三星级宾馆2家(阿庐大酒店、虎城宾馆),两星级宾馆4家(钟秀宾馆、烟草宾馆、金辉宾馆、温泉宾馆),在建宾馆3家,星级宾馆床位达2274个。特色旅游产品也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兰益牌”系列荞酒、荞系列保健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新兴绿色食品高原梨、灯盏花、东山火腿等也倍受市场青睐。

——政策环境日显优化。20__年以来,为再次重振__旅游雄风,县委、县人民政府围绕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精神,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康体旅游,把编制__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组建旅游集团公司、改革旅游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等工作纳入县重点项目建设的范畴,并逐步开展和实施。全县的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出“思路新,态势好,项目多,发展快”的大好趋势,今年以来,刀县长和杨副县长都多次带领县旅游局班子到省州旅游部门联系协调工作,为几项重点工作的落实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更为__旅游“二次创业”创造了更多的机遇,由此得到省州旅游主管部门的极大关注,赶赴__进行调研,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和放宽。20__年内省旅游局到__调研2次。州旅游局局长在上任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到__2次调研。这些都是为__旅游复兴营造出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看到优势的同时,也不难发现目前存在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事业还没有真正形成政府主导型产业,政府还没有真正掌控、利用、开发旅游资源;旅游管理体制依然不顺,经营机制不活,旅游资源产权多头归属,现行的管理体制日益成为__旅游业发展的内在障碍;历史性债务包伏依然沉重;景区部分设施设备老化;对旅游业的投人力度不够,旅游发展资金仍然是制约__旅游发展的一大瓶颈;宣传促销还缺乏整体合力,知名度不够高,与旅行社的合作还需进一步拓展;旅游景区的项目和内容单一,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不够,旅游文化氛围较低,竞争力弱;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导游的素质偏低;旅游环境不畅,吸引游客的活动少。

三、采取有力措施,强势推进__旅游二次创业

(一)坚持政府主导,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班子。__旅游的振兴与发展,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__旅游的兴衰成败明确告诉我们,县委、政府越重视,旅游的发展越景气、越顺利、越有前途。要使__旅游真正得到发展,摆脱困境,在二次创业中重振雄风,夺

回失去的地位,赢得发展的广阔空间,县委、政府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政府的主导作用应充分发挥出来,为旅游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建议县委、政府成立一个强有力的旅游二次创业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投入主要精力组织、协调、领导旅游产业,为全县树立发展旅游的信心(二)成立旅游集团公司,拓展投融资渠道,化解债务。

通过政府行为,剥离县内具备开发价值的景区(点)的产权,按照“产权集中、经营统一”的原则进行重组,同时组建__县导游服务公司和阿庐古洞景区运输公司,组建旅游企业性质的旅游集团公司,充分利用行政资源优势,推动公司良性发展。公司成立后,要逐步吸纳和开发县域内的其他旅游景点,形成完善的、互补式的旅游产品体系,从而达到搭建融资渠道,化解不良债务,为旅游招商引资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改变我县旅游产品单一现状,实现旅游产品体系从点到线再到面的转变和突破,切实解决旅游产业体系六要素中“玩”的内容,吸引游客入泸。

(三)整合旅游资源,形成整体优势。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整合县域内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要素,形成“统一领导、统一保护、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营销”的全县一盘棋的运作模式和格局。彻底扫除旅游业发展上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和弊端,划清旅游资源产权多头归属问题,把全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的权属归并到旅游局,使之形成有序开发、有效保护和综合利用的良好发展格局。

(四)建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和关键因素,因此,资金问题应予以解决。建议将旅游发展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每年至少安排100万,用于旅游项目规划、旅游宣传促销、旅游人才培训和部分旅游设施建设等。通过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吸纳上级补助资金、外商资本、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和宣传促销力度。

(五)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不健全是导致__旅游缺乏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均未全面有效解决。因此,要着力解决好交通问题,尽快立项建设“泸-邱”旅游专线,打通两广及沿海通道。用大旅游的战略眼光抓好城乡市政建设,突出旅游功能。提升改造阿庐古洞风景区洞内洞外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景区服务功能,做好aaaaa申报准备工作。

(六)选准新的突破口,全面实施突破。多年来,由于仅靠阿庐古洞支撑__旅游,产品单一的劣势表现得相当突出。因此,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在新的旅游资源开发上有大动作,选准突破口,强力实施突破。新的景区景点建设要有超前性,要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规划建设,使之具有吸引力。加以在三至五年内选定五者温泉、城子古村、白水塘康体运动休闲度假区进行培植,对具备发展潜力的、见效快的景区(点)实施短期突破,并具体责任到县级领导抓好落实,促动全县旅游快速复苏。

(七)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是旅游业发展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建议县委、县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旅游宣传促销工作的投入,邀请专家帮助精心策划、周密布置,做到电视里有图像、报纸(包括网站)上有文字、广播里有声音。要切实加强与国内外传媒的合作,有针对性地邀请一些传媒机构、专家学者、新闻记者来我县考察采访,炒作__旅游,提高__旅游的知名度,强力推销__旅游品牌。同时组织旅游企业自筹经费积极参加各类旅游展示会、交易会和促销会,推销与学习两不误、两促进。以更超前的思想、更优惠的政策加大与旅行社的合作。建议我县在巩固原有的省内市场、东南亚市场的基础上加大对东北等其他国内市场及东南亚以外的其他国外市场新兴客源地的宣传力度,对旅行社实行线路推荐奖励和组织游客到达数奖励办法,使__的新兴旅游市场得以巩固与拓展,使阿庐古洞迅速进入云南省的大旅游循环圈。要搞好市场定位,积极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以阿庐古洞为龙头,定位喀斯特旅游品牌形象,继续巩固东南亚、西南三省等传统国内外市场,积极培育东亚、南亚、欧美、东南沿海地区等国内外新兴市场。要做好“以节促旅”的文章。重点办好“生态文化旅游节”,借势造市,提高旅游效应,不断增强吸引力,扩大知名度。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办节方针,使重大节庆活动逐步走向市场,实行市场化运作。要营造旅游促销氛围,在车站、交通干线、城市入口及重要公共场所__旅游公益形象广告,并纳入相关市镇建设规划。

(八)培养和合理使用旅游人才。九乡的迅猛发展与阿庐古洞的下滑和回升,充分说明了人才的重要性。__旅游业的现状与国内外旅游形势的发展要求行家里手来经营和管理旅游业。应有计划、分步骤地选派旅游从业人员学习深造;邀请专家、学者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从职业道德、旅游文化知识、__的基本概况和风土人情等方面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经常性的培训,实行持证上岗。特别要注重吸纳具有旅游专长的人员从业;建立健全旅游人才库,掌控和储备各类旅游人才。

(九)大力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__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是丰富的。__建制较早,从公元前111年设置漏江县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曾是滇东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__的张冲将军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他的英雄事迹和传奇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__以彝族的婚俗、祭祀等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化和饮食文化底蕴深厚,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特别要重视文化的创新与包装,突出娱乐性、趣味性。

1、建议制定旅游文学艺术奖励措施和办法,鼓励县内外文学艺术人才对__的旅游文化进行研究与创作,走旅游与文化联姻的路子,提升__旅游业的含金量。

2、尽快对阿庐古洞现在使用了二十年的解说词重新进行加工和提炼,使之更具知识性、趣味性,以吸引不同层次的游客,满足不同游客的心理需求。有必要聘请县内外有造诣的人才进行再创作,特别是对重点景点的解说词,可以实行公开有奖征集。

3、改造、包装或组建一支有影响力的文艺表演队伍,向外界展示__旅游文化的特色,推销__的旅游业。要使景区因文艺队而吸引游客,文艺队借景区而发展壮大,两者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依存。

4、在景区设计、筹划一些能吸引游客参与的、一定特色和品味的活动项目,提高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让游客流连忘返。

5、挖掘和打造__的文化艺术品牌,通过文化艺术品牌来扩大和带动__旅游业的发展。

6、结合__县阿庐文化中心的建设,把__的历史、民俗、饮食文化的特点在阿庐文化中心集中成规模地体现出来,建设文化一条街,使之与旅游业相辅相成。

(十)做好项目包装,推进招商引资进程。大项目带动大开发,大开发带动大发展。__旅游急待开发的项目很多也很有潜力和开发价值,对这些项目要进行包装推介。同时,要明确责任,每个项目由一名县级领导负责,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放宽政策环境,降低门槛,有组织、有计划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招商引资办法,招纳有诚意、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我县旅游资源的盘活与深度开发,把旅游“吃、住、行、游、购、娱

第5篇:东南亚旅游资源特征范文

热点材料:

昆明人说:我们四季如春,济南人笑了,我们春如四季!济南市地处中纬度地带,由于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老舍所说的,“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的独特地形)的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四季气候的特点是:春季风多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冷期长。

济南的春天短暂,正如“脱了棉袄穿短袖”。但济南一春走过“四季” 气温起伏大气候特征多样,今天是春风荡漾,明天则会寒风袭人;白天气候宜人,早晚却会寒冷异常。飞雪飘、倒春寒、烈日晒、对流天、狂风吼、扬沙起、雷声震……看到这里,也许你会以为这是济南四季的变换轮回,实际上,从3月到5月,短短的一个春天,市民把这些天气体验了个遍。

春的感觉:狂风大作,扬沙飞起温暖和煦、微风拂面。

夏的感觉:烈日当头,对流来袭,空气闷热。

秋的感觉:秋雨阵阵,凉风习习雨,早晚温差很大,微风吹过有种入骨的凉意。

冬的感觉:飞雪当空,春寒来袭。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南濒滇池,三面环山。属于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所以鲜花常年不谢,草木四季长青,昆明四季温暖如春,全年温差较小,市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热时月平均气温19℃,最冷时月平均气温7.6℃。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不严寒,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是极负盛名的“春城”。

试题设计:

资料一:济南省地形图与云南降水量示意图

资料二: 2011年1月4日,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文件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依据《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资料三:2011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标志着云南桥头堡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提出,云南是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我国沿边开放的试验区和西部地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区;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

(1)昆明人说:我们四季如春,济南人笑了,我们春如四季!试分析济南春如四季的原因及说明济南春如四季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据图回答云南年降水量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云南桥头堡建设相继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任选其一分析其发展条件。

解析: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大。本题以昆明、济南为例,说明我国气候在春季的差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云南、山东两省的发展,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济南春如四季的原因主要从太阳辐射(纬度)、大气环流、地形等方面分析即可;春季风多干燥,气温变化大,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的影响。(2)云南省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据图可知南多北少与南部受西南季风、东南季风迎风坡有关。(3)任选其一答题,经济发展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主要从地理位置、资源、交通、市场、科技等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

(1)原因:济南地处中纬度,春季太阳直射点北移,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同时昼变长,日照时间变长,气温回升;济南位于山东半岛,面朝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易受海洋上湿润气流与南下冷空气交替控制,但距海远,大陆性气候明显。距离冷空气源地近,冷空气活动频繁,进而多降温、大风天气;济南位于泰山山脉西侧,南面、东面多山,而北面多为开阔的平原,形成了“狭管效应”,大风过境时受到挤压,风速提高、风力增大。

影响:

有利:春季气温回升,光热充足,利于农作物生长;降水有助于缓解旱情。

不利:降温及“倒春寒”,易冻伤幼苗;降水少、蒸发旺盛,易造成春旱;大风易毁坏农作物。

(2)南多北少,东南部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西南部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形成地形雨,降水多;北部地势高,地处背风坡,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

第6篇:东南亚旅游资源特征范文

一、旅游品牌营销概述

品牌是消费者对产品整体认知的总和。从消费者的角度,可以将品牌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品牌的实体层面,如质量、功能、价格、外观等,二是品牌的精神层面,包括价值、个性、信誉、形象等。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品牌作为营销的核心和灵魂,成为营销最有力、最持久、效益最高、成本最低的利器。在营销活动中,品牌营销就是企业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活动将品牌的实体层面与精神层面联系起来,培养品牌差异,建立品牌个性,并获得消费者认知、青睐,最终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旅游品牌以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同具体的旅游产品或旅游产品群相关联,承诺能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精神享受,其地域性、独特性明显,包含优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体验、精神的享受、优质的服务、人文的关怀等利益的承诺。而旅游品牌营销则是通过实施有效的营销活动,将旅游地独特、优美的旅游资源同消费者的精神需求联系起来,培养品牌忠诚度,借助口碑效应,提升旅游地旅游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二、品牌建设对来宾市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品牌建设能够推动来宾市旅游业的发展

营销活动中,品牌建设是重要的活动之一,在旅游营销中,旅游品牌的培育与建设同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在旅游品牌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对消费者需求进行深度分析,挖掘与分析本地旅游资源,以此为基础,对当地最有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旅游资源进行规划和开发,树立具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来宾市多年来通过对旅游品牌的建设,旅游内涵不断丰富,按照“十二五”规划,来宾旅游将以建成广西南北轴线节点旅游城市、打造广西旅游发展新一级、实现桂中旅游崛起为目标,构建“一城、两带、五区、六品牌”旅游发展总体格局,“一城”即“广西南北轴线节点城市”,“两带”即大瑶山生态民俗旅游带和红水河壮乡风光旅游带,“四区”即金秀生态民俗旅游区、象州温泉度假区、忻城土司文化旅游区、武宣峡谷风光旅游区,“六品牌”即桂中水城、世界瑶都、壮乡故宫、武宣庄园、象州温泉、合山奇石。在此指导思想下,来宾市旅游得到迅猛发展,以2014年为例,来宾市全市2014年接待游客总人数1218.58万人次,同比增长20.49%;实现旅游总收入75.9亿元,同比增长36.97%,分别完成全年目标数的101.15%和101.2%。因此,旅游品牌的建设能够极大程度地推动来宾市旅游业的发展,帮助提升来宾市旅游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二)品牌建设能够增强来宾市旅游业的竞争力,提升来宾市旅游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旅游消费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通过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建设,培养消费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情感,从而建立消费者的忠诚度和信任度,并通过品牌个性特征,把当地的旅游资源和其他旅游产品区别出来,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通过品牌建设,帮助其他营销手段的有效实施,有利于消费者建立消费偏爱,从而增强旅游目的地竞争实力,提升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在十二五期间,由于确立了明确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指导思想,来宾市旅游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很大提升,极大程度增强了来宾市旅游业的竞争实力,促进来宾旅游业的消费。以2014年全年和2015年1到5月的数据做个比较,来宾市全市2014年接待游客总人数1218.58万人次,同比增长20.49%;实现旅游总收入75.9亿元,同比增长36.97%;2015年1-5月,来宾接待游客总人数685.58万人次,同比增长30.43%;旅游总收入47.02亿元,同比增长37.26%。从数据上看,来宾的旅游消费成果喜人。

(三)旅游品牌建设推动关联产业的发展,提高旅游目的地收入

在旅游品牌建设的推动下,相关产业得到极大的发展。全市以旅游六品牌(桂中水城、世界瑶都、壮乡故宫、武宣庄园、象州温泉、合山奇石)为核心,深度挖掘旅游资源,不断开发A级以上景区、星际宾馆、农家乐等,吸引各方游客,夯实旅游营销客源开发基础,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收入的提升,推动当地农业、娱乐、住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发展,促进当地收入。

三、来宾市旅游品牌营销的建议与对策

(一)开发旅游产品

对于任何旅游目的地来说,想要取得旅游消费的持续增长,就需要不断开发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开发也是旅游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于旅游的消费比例会不断上升,对于旅游的心理需求也不断升级,过去单纯的游山玩水已经不再满足人们的需求,消费者的旅游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因此,旅游项目朝着多样化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在旅游资源的类型的划分中,一共有8大主类31亚类155个基本类型,来宾旅游资源拥有8大主类,29个亚类,126个基本类型,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经过多年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开发了五大类旅游产品,分别是: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民族风情、历史文化、乡村旅游。在保持现有旅游产品的前提下,来宾旅游还需要加大优化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注入体验旅游、特种旅游、专题旅游等新的元素,提高现有旅游产品的档次,在旅游产品中设计丰富的娱乐活动,增强游客的参与性。

(二)旅游品牌整合营销

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整合营销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游、购、娱、吃、住、行等旅游六要素,另一方面是旅游相关机构、旅游企业、潜在旅游者或者社会公众,将两方面作为整体进行整合营销。目前,来宾市旅游还不完善,虽然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旅游基础设施很薄弱,旅游六要素中,娱乐、住宿、购物、基础设施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完善来宾旅游的各项不足,需要统一协调,加大整合营销力度,为来宾旅游品牌的建立奠定良好基础。

(三)依托特色旅游文化节庆提升知名度

近年来,来宾市借助一些大型节庆活动来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如来华投资区(高新区)连续3年举办的东南亚民俗风情旅游节,金秀《瑶都神韵》专场剧,歌舞剧《蔗乡女》、2014、2015接连两年举办“中国旅游日”广西分会场的启动仪式等均通过电视网络媒体使得来宾走进国际视野。在“整合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文化节庆”的思路指导下,正实现着旅游发展由“粗放型”向“特色型”的转变。

(四)创新形式,开拓“旅游+”时代

在旅游品牌的树立中,对景区的宣传渠道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如今互联网平台成为一个广泛、实用而且成本低的新兴媒体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来宾旅游尽管起步晚,但是一开始就很注重利用互联网对旅游资源进行宣传。2014年7月,来宾市旅发委推出了“来宾旅游APP”,通过“APP”的建立,游客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浏览整个桂中旅游圈,买票、订酒店、导游等服务都可通过互联网一键完成。至2015年,该平台已经覆盖了来宾市兴宾区及象州、武宣、合山、金秀四县的主要景区。此外,来宾市还大力推动“互联网+旅游+文化”的推广模式。通过APP、微信、微博等平台,展现来宾市瑶壮文化、红水河文化、观赏石文化、东南亚归侨文化等地域特色浓郁文化形态。在“互联网+旅游+文化”的工作机制下,来宾市的旅游宣传逐渐多样化、碎片化、特色化,既各具特色吸引不同的人群,又形成整体互相促进。

(五)加大旅游品牌的服务支持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服务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产品的生命周期,旅游品牌的建立更是离不开服务这一要素。为旅游消费者提供优质、完善的服务,用服务说话,更能打动消费者,比任何广告都有说服力,是建立品牌最有效的捷径。作为一个年轻的新兴城市,来宾在全国、在广西其他同级别的城市相比,从经济水平到管理、服务等各方面都还较弱,因此旅游业的服务水平不高,服务设施亟需得到提升,如住宿接待设施方面,五星级酒店只有两家,服务人员的整体服务水平低意识弱,跟其他大中城市的差距甚大。从旅游品牌的树立来看,服务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来宾市旅游品牌的建立,还需要加大服务的支持。

四、结束语

第7篇:东南亚旅游资源特征范文

关键词:亲景度 西安 入境旅游市场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249-02

我国将于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入境旅游业发展已被列为我国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战略举措之一。西安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存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也是我国接待入境游客最早的城市之一,旅游业本应呈现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可是据资料显示,进入新世纪以来,西安在对我国各大城市接待入境游客与国际外汇收入的排名中不升反降,已于2000年的第8位下降为2008年的第19位,这显然与西安将旅游业确立为主导产业发展的初衷相违。如何搭乘我国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的列车,在激烈的竞争中拔得头筹,须对西安市入境旅游市场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最为关键。

亲景度作为分析市场结构的一项重要指标,清晰、直观地反映出客源国对旅游目的地的偏好程度。本文根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西安市统计年鉴》,选取1998―2008年跨度11年的相关数据,以地理区域为划分依据,对西安主要入境客源国进行亲景度计算与对比分析,探讨年际变化、国别差异与空间演变,以此划分市场结构,提出拓展对策,以期促进西安国际旅游深化发展。

一、西安市入境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1.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缓慢,抗风险能力脆弱。1998-2008年间,西安入境旅游人数年际变化呈现斜“M”型,从图1可看出,爬升曲线平缓。受2003年“非典”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两次折线,跌宕显著,说明西安旅游市场发展缓慢,抗风险能力脆弱,但随即出现强烈反弹,验证其应急措施得当,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西安入境旅游的国际化影响力。11年间,除2003年、2008年外,西安入境旅游人数从474470人增长至峰值1000063人,平均增长率10%,共增长2.11倍;外汇收入由1998年的47.98万美元增长至2007年的100万美元,共增长1.08倍,增幅缓慢。从排名来看,西安在我国主要旅游城市中的位次与知名度不相匹配,入境旅游人数与外汇收入一直徘徊在12名左右,2008年一度跌至19名。这充分说明西安入境旅游发展并不乐观,亟待审视和优化。

2.入境旅游市场构成多元化,发展潜力巨大。西安市入境旅游市场由外国人、我国港澳同胞与我国台湾同胞构成,由历年数据统计可得,外国人与我国港澳同胞、我国台湾同胞的入境比例约为8∶2,这与其他旅游城市八成港澳台同胞,两成外国人的结构刚好相反。入境外国人人数曲线与入境总人数曲线呈现高度一致化,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曲线平稳,走势相似,受“非典”和“金融危机”影响波动微弱,因此,本文分析以西安国际旅游市场作为分析对象。

国际旅游市场构成在这10余年中变化显著,上世纪末洲内市场占西安入境市场主导地位,其次是美洲、大洋洲、非洲及其他国家。受中日政治关系的影响,日本市场急剧下降,影响洲内市场份额迅速减少,至2005年时,已降至30.52%;而欧美市场份额显著增加,且呈稳定态势。美国于2006年、2007年连续成为西安入境旅游人数第一大国,西安入境旅游客源国排名中欧美国家在前十名中占有七成,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瑞典等欧洲国家都曾荣列前十。

非洲及其他市场份额也有较显著增长,这说明西安入境旅游市场呈现多元化表征,结构日趋合理,为进一步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西安市入境旅游市场亲景度分析

1.亲景度概念介绍。亲景度反映了客源国对于某旅游目的地的偏爱程度,它反映了市场竞争力的强弱,某客源国亲景度越大,说明该旅游目的地相对于其他目的地而言针对此客源国的市场竞争力越强,反之越弱。通过对客源市场亲景度的计算和分析,将有助于把握其结构特征、发展趋势,对开拓西安入境旅游市场具有指导作用。其计算方法是指旅景客源国的横比比重(即旅景客源国人数占旅华客源国人数之比)与旅景外国人(即旅景外国人人数占旅华外国人人数之比)的横比比重之商。若前者大于后者,则称亲景客源国;若后者大于前者,则称疏景客源国。

用公式表达为:K=(C/Ci)/(L/Li)

K代表亲景度值,C代表旅景客源国人数,Ci代表旅华客源国人数;L代表旅景外国人人数,Li代表旅华外国人人数。显然,亲景度大于1的客源国就是亲景客源国,小于1的就是疏景客源国。根据大于1与小于1的程度,可将亲景客源国进一步细分为:弱亲景客源国(1≤K<2),强亲景客源国(2≤K<+∞),弱疏景客源国(0.5≤K<1)和强疏景客源国(0≤K<0.5)。但亲景度大小与客流量未必成正比。

2.亲景度分析。从《西安统计年鉴》公布的统计数据得知,西安近十年的客源市场分布广泛,本文以地理区域为划分标准,选取各洲主要客源国相关数据,用EXCELL绘制了1998-2008年国际主要客源国亲景度变化趋势图,(其中,由于2001年部分国家统计数据与实际相差过大,故将其剔除)如图2。西安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亲(疏)景度呈现如下特点。

(1)呈现高位震荡,中位波动,低位平稳态势。西安市各入境客源国亲景度随时间变化显著,最大值为5.80(法国,2008年),最小值为0.02(俄罗斯,1998年),二者之间相差290倍,差异明显。根据亲景客源国划分标准,英国、法国、德国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强亲景客源国,11年间,亲景度值均大于2,变化幅度依次为2.87、3.83、1.88;美国自2005年以来,一直稳居西安入境客源国人数排名第一位,亲景度已由1998年时的1.74升至2008年的3.91,变化幅度为2.19,成为强亲景客源国。澳大利亚市场发展稳定,起步良好并连年走高,变化幅度为2.17,2008年由弱亲景国跃升至强亲景国。日本、韩国为洲内传统市场,2004年以前,日本入境人数一直位列第一,却是弱亲景客源国,2004年以后,转为弱疏景客源国,变化幅度为0.95;韩国亲景度变化随时间呈现抛物线状,顶点在2004年,达到1.23,随即下降,至2008年才有所回升,为弱疏客源国,变化幅度为1.09。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属于强疏客源国,几个国家波动幅度不大,依次为0.2、0.37、0.52、0.06。俄罗斯为严格意义上的强疏客源国,年际最高值为0.07。西安国际旅游市场亲景度变化总体呈现高位震荡,中位波动,低位平稳三种态势,这与南京、桂林、黄山、苏州亲景度变化表现一致。

(2)区域之间差异显著,波动后整体呈现上升走势。以地理分布为划分依据,可以得出西安入境旅游市场区域之间差异显著,区域内部波动相似,但整体呈现上升走势,这说明西安国际旅游城市影响力逐渐增强。以英、法、德为代表的西欧市场亲景度值波动范围在2-6之间,并不断上升,反映出西安近年来在欧洲市场的宣传促销方案取得成功,竞争势头强劲。而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北欧市场似乎对西安并不感冒,亲景度平均值不足0.1。美洲市场、大洋洲市场亲景度一度增长,平均值在1-2之间,这受益于伦敦、温哥华与悉尼直航的开通。以日、韩为代表的东亚市场,亲景度值与入境人数呈现巨大反差,受中日政治关系和非典影响持续低迷,虽有上升仍未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1.63、1.23,平均波动在0-1之间,亟需推出适合日、韩的新产品来增强吸引力。东南亚市场一直为强疏市场,考虑到东盟成立,免税贸易区开放,都会增加入境人数,西安顺势营销取得成功,泰国于2008年亲景度达到0.67,成为东南亚市场首个弱疏景国。

3.亲景度空间演变分析。为有效分析西安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亲景度空间变化特征,以2003年为界,将研究期限划分为1998-2003年,2004-2008年前后两个时段,并以两个时段的平均值来考查西安主要客源国亲景度空间演变规律。

由相关数据可知,西安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存在一定的市场变化。具体表现为:(1)欧美文化客源国亲景度明显增大。其中加拿大、澳大利亚由弱疏景客源国演化为弱亲景客源国;美国由弱亲景客源国发展为强亲景客源国。(2)同宗文化客源国亲景度演化令人堪忧。作为西安入境旅游重要客源国的日本由弱亲景国演化为弱疏景国,韩国一直处于弱疏景客源国,而近年来西安针对日、韩市场的宣传促销从未中断,值得深思。(3)东南亚客源国的强疏景与西欧市场的强亲景形成鲜明对比。毋庸置疑西安东方文化的神秘对西欧游客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以华人居多的东南亚市场更应该激起共鸣才是,应从东南亚客源国亲景度的缓慢上升趋势中应得出启示,对其引起重视是拓展入境市场的途径之一。

三、拓展对策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西安国际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喜人,潜力巨大,若能采取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克服制约拓展的因素,势必能成为国际外汇收入与入境人数的“双高”国际旅游城市。

1.树立鲜明的整体旅游形象。多年来,西安国际旅游宣传定位几经更改。从“华夏源脉、千年古都、丝路起点、秦俑故乡”到“东方传奇、世界古都”,无不突显西安的“古与奇”,对于文化差异显著的欧美观光游客的确充满着无限魅力,也因此确立了其无可撼动的强者地位。进入新世纪,国际游客品味由观光旅游转为度假旅游,强调城市旅游的享受性、娱乐性,只有“古”而没有“新”,难免使游客在未抵达西安之前就产生单调感、陈旧感。现在的西安正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目标迈进,新形象与古面貌相得益彰,“山水西安、魅力古都”的景象跃然眼前,应紧紧抓住2012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契机,树立切合实际的鲜明形象才是营销取胜的关键所在。

2.针对市场优化营销策略。由历年西安入境人数和亲景度分析,本文将西安国际旅游市场划分为三级,重点客源市场、基础客源市场、拓展客源市场。重点客源市场指西欧、美洲和大洋洲市场,基础客源市场指东亚市场,拓展客源市场指东南亚市场、北欧市场及南美、非洲等市场。

针对不同客源市场所采取的营销策略应有所不同,须紧密结合市场特点。重点客源市场:西欧、北美与大洋洲市场亲景度高,且稳中渐升,这与西安旅游局多次赴实地促销,及2005年实现西安与伦敦、巴黎、纽约、法兰克福、洛杉矶、温哥华等开通直飞有绝大关系。2004年“中法文化年”的强力促销就是一个实例,本次活动使得法国亲景度从2004年的1.98一跃为2005年的4.07,这说明适销对路的宣传促销及开通直飞后便宜的产品价格迎合了重点客源市场的口味。要想保障重点客源市场的高速增长,应该开发更加多样“物美价廉”的产品组合,完善产品结构,来适应美国二战后的“婴儿潮群体”、法国舒适的享乐派、加拿大的休闲观光客、喜欢临时组合的英国人和讲究便捷通达的德国人。如果能吸引更多有实力的旅游经营商进入旅华市场,同时完善电子网络销售渠道,将会继续维持高速发展。当然,宣传促销需要多语种同时进行,改版旅游网站,与知名网站进行链接,选拔推广大使,与各主要客源国置换播出宣传广告等也是不错的销售手段。

基础客源市场:日、韩两国入境西安人数约从最初的四成降低为两成,日本亲景度由弱亲演化为弱疏,韩国则一直维持在弱疏状态。作为文化同脉的两国,显示出反常一面。一方面受中日政治关系、非典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产品结构性问题。日本未来主要目标群体为中老年游客,学生和农民;而韩国为家庭市场。建议开设复合型产品,如“修学旅游”、“高尔夫休闲”、“农业观光与休闲”等产品满足多样化需求;也可进行区域合作,与山东、辽宁等省份打造黄金线路,吸引日、韩两国游客,近程国际旅游是增长的重要保障。

拓展客源市场:1999年,西安旅游局曾赴东南亚进行考察,2002年时,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促销,2005年东航将航线延伸至吉隆坡、新加坡等地,2007年参加新、马、泰国际旅游展等,这都为东南亚市场的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使得东南亚各国亲景度虽波动微弱,但整体呈现上升的好兆头。东南亚各国距离西安较远,影响产品价格的先决条件就是交通便利,须尽早开通直航。其次,东南亚市场旅行商多为华人,而年轻一代又都接受英文教育,向往西方国家,对东方传统文化的感情远不如父辈,要扭转这一局面,需要打通当地英文市场的销售渠道,并量身定制适应青年一代的产品组合。

西安也曾对俄罗斯市场进行过宣传促销,但效果并不明显,原因在于俄罗斯游客偏爱海滨度假和购物旅游产品,如果西安能够提供购物、运装、通关等系列服务的旅游产品,也许能够引起足够重视。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成立,给予了西安区域化合作的便利,增加航空运力,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新的旅游吸引物,加上强势宣传,必然能够在南美、非洲等区域形成影响力,为进一步开拓市场做好准备。

3.改善旅游发展环境,提升整体竞争力。以人为本,加强行业管理力度,为西安营造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对提升目的地竞争力尤为重要。应加强“西安市旅游媒体电脑咨询系统”的使用和升级维护,加快编制和方便购买《大西安旅游》自助手册,提高旅游投诉及处理效率和质量,保障食品、购物安全,完善住宿、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招徕游客的同时也要让其旅游经历物超所值。

四、研究不足与展望

由于马、菲、新、泰、俄等国2001年统计数据与往年相比差距过大,无法计算当年亲景度值,造成亲景度曲线中断,影响整体趋势判断,只能定性分析。另外,荷兰、西班牙、瑞典、意大利等国都曾列入西安主要客源国,但数据不完整未做分析。欧洲市场增长势头强劲,不同国家因地理位置、文化传统等有所差别,今后还从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角度对市场做深入调研分析。提出因地制宜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8-2008

2.西安统计年鉴[M].1998-2008

3.马耀峰,李天顺,中国入境旅游研究[M].科学出版社,1999

4.包娟,崔峰,南京市入境旅游市场亲景度与竞争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1)

5.王力峰.桂林国际客源市场时空演替规律研究[J].经济地理,2004(5)

6.张艳,章锦河,王浩.黄山市入境国外旅游市场亲景度与竞争态分析[J].人文地理,2007(2)

7.汪德根.苏州国际旅游客源市场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

第8篇:东南亚旅游资源特征范文

[关键词]国际旅游岛;海南;启示

1988年海南建省办中国最大经济特区,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开拓与发展,海南确立了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产业结构群。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海南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在经济全球化、旅游国际化的新的发展时期,以经济特区更“特”的改革开放和积极探索的“特别之为”,谋求海南在中国、在世界“特别之位”的重大创举,也为我国旅游业整体转型提供一个先行先试的试验田。

就世界各国的旅游岛发展状况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和东南亚地区相对比较成熟。地中海、爱琴海、加勒比海地区以及巴厘岛和普吉岛等,因起步时间较早,经历了初期的探索和高速发展时期的巩固,目前无论从功能层次、发展理念、组织经营形式还是服务质量水平以及整体营销策略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国外这些旅游岛相比,海南旅游岛因起步较晚,现正处在发展增长阶段,不仅旅游产品功能层次结构高低不平衡、发展理念和组织经营形式等较落后,而且有许多海岛景观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合理利用,还有许多岛屿至今处于原始状态。根据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预测,未来我国旅游业仍将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而海岛旅游在目前的发展状态下,无论是资源利用深度还是功能层次结构都必然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因此,分析、总结和借鉴国外国际旅游岛建设与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与发展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成功经验

(一)重视政府引导,制定科学规划

国外国际旅游岛一般都由政府或政府代表机构出面,进行科学而详尽的规划,并且由政府提供启动资金搞好基础设施,待投资环境初步形成后,再将土地转让给投资者,并规定投资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要求进行景区建设。同时,政府再将转让土地的收入投进去滚动发展,从而使旅游岛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二)树立生态理念,着重保护环境

世界上许多环境优美、景色宜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成功开发旅游岛的案例都在证明:要有一个持续健康的海岛旅游业,就必须要有生态的旅游理念,而且还要制定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同时,旅游岛上的建筑风格还要尽可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开发建设时要依山就势,一般不破坏地形、地貌。例如,马尔代夫著名的“三低一高”的开发原则(即低层建筑、低密度开发、低容量利用和高绿化率),就是为了保持原有的地貌特征,确保岛上旅游资源和生态系统不会遭到破坏,使游客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亲切,体会到休闲的享受。

(三)紧扣市场需求,强调发展特色

随着热带、亚热带海岛海滨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旅游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旅游产品的开发也成为竞争的焦点。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发展取得成功的国家或地区,往往紧跟旅游市场的变化需求,适时地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使自己长期处于不衰之境。而这些国家或地区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都强调民族性、地方性和独创性。这些特色,不仅表现在建筑风格、旅游项目等硬件设施上,而且表现在旅游区管理方式、服务水平和文化氛围等软件上。这些国际旅游岛在规划建设上都强调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保护,在建筑风格上也要尽可能与当地传统相吻合。这些国际旅游岛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都使地方民俗和文化得到加强,并使之成为一项特殊的旅游资源。例如,印尼的巴厘岛强调其不同于世界其他海岛旅游目的地的,不是大海,也不是椰子树,而是本地流传数世纪的宗教文化,以及由此衍生出的艺术和生活方式。

(四)提供优质服务,建立科学的政府管理体制

周到齐全的社会服务和人性化管理是国外国际旅游岛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取得成功的又一个关键因素。他们不仅在管理上井然有序,而且在服务上细致周到。

为了促进旅游岛的建设和发展,各国都建立了比较科学的管理体制和监管系统,并注重政府在旅游岛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强化旅游部门的行业综合管理协调和监督能力。例如,马尔代夫国家旅游部权限很大,既可以代表国家对外出租海岛,负责组织审查海岛开发规划和各海岛的建设布局,制订海滨旅游法规以及旅游业的日常监督管理,也可以对那些不达标的度假区进行罚款或者关闭,对现有和新建的度假村的开发和运营实施严格的监控。为了加大旅游业的管理力度,马尔代夫还成立了由旅游、渔业和交通等部门组成的国家旅游委员会,及时解决旅游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协同制订相关法律规范。可见,这些世界著名的国际旅游岛的背后,都有着强有力的政府管理体制做保障。

(五)面向国际市场,强化宣传促销

国外旅游岛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都非常重视旅游地的整体形象宣传,政府在其中起了核心作用。一方面,政府会拨出专项资金,亲自做旅游宣传,包括编印地图和小册子,参加交易会,组织或承办大型国际性娱乐活动等。旅游宣传推广是政府的重要的日常工作。另一方面,通过政府或行业协会,组织各旅游企业做广告宣传,包括机场广告等。此外,由于国际管理公司的介入,许多远在德国、美国和日本的旅游中间商也在努力为这些国际旅游岛和酒店做宣传广告,甚至有些度假酒店设有专门的销售部门,并依靠远在千里之外的集团公司销售中心和商的网络系统得到源源不断的客源。

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条件分析

(一)具有建设休闲度假胜地的优越条件和良好环境

优越的自然、人文条件。海南虽然地处热带,但有热带季风、海洋和大面积的热带雨林调节,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平均气温22%~25℃。海南拥有极其丰富、中国独有的热带海岛旅游资源。海水、阳光、沙滩、森林、温泉、热带物产和少数民族风情等,尤其是海洋资源和热带雨林资源,形成了海岛景观、山水风光、温泉休闲、水上运动、热带雨林探险和民族风情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基础。

已经培育出为数不少的热带海岛度假休闲旅游品牌。如天涯海角和南山文化旅游区等一批休闲度假景区;亚龙湾、大东海和海口西海岸等一批热带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五指山、尖峰岭和吊罗山等热带雨林休闲度假旅游区;七仙岭和南田等热带温泉康养度假旅游区;南丽湖等滨湖休闲度假旅游区以及高标准的高尔夫球场等。按照海南旅游业“十一五”规划,海南计划在2010年前打造出10条旅游黄金路线、20个精品旅游度假区、30个王牌旅游景区、30个五星级国际水准的度假型酒店和30个高尔夫球场,建成1到2个类似深圳世界之窗或广西印象桂林的大型演艺场所等。

(二)具有良好的旅游开放环境

区位优势。海南位于中国最南端,是我国仅次于台湾的第二大岛屿,与越南隔海相望,与东南亚毗邻,位于亚洲版图的中心。

享有我国最优惠的出入境政策。目前已对21个国家或地区持普通护照5人以上的旅游团队实行15天内免签证优惠待遇;来自与我国有外交关系或者官方贸易往来的国家或地区的游客,可在海口、三亚口岸办理“落地签证”。台湾同胞可在海口、三亚申请一次出入境有效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已成为港澳台、日韩、东南亚、中亚及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游客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的重要选择。博鳌亚洲论坛极大地提升了海南的知名度和国际形象,有利于海南旅游业的国际化和客源的多元化。随着这一品牌的国际影响的不断扩大,会展旅游将在海南获得极好的发展机遇。

海南历史上有开放的传统。200多万琼籍华侨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对家乡的热爱,将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拥有基本完备的基础设施

600多公里环岛高速公路、中线高等级公路和其它纵横连接的公路,游客出游极为方便。海口、三亚两大机场具备国际机场的硬件条件。粤海铁路的开通,使海南从南到北与国内巨大的铁路网络联为一体。海南独具特色的热带滨海旅游资源与国内其他功能的旅游资源更方便地联结起来,既扩大国内外客源市场,又极大地降低旅游成本。海南正在推进东环铁路和海口、三亚绕城高速公路等重点交通工程建设,将进一步完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

海南的旅游接待能力已大为提高。目前全岛三星级以上酒店98家,星级宾馆已达216家,年接待能力2300万人次。加上尚未纳入旅游统计的住宿接待单位700家,总体接待能力近3000万人次。根据海南省旅游局的数据显示,与1987年建省前相比,2007年海南接待国内外游客1845.51万人次,是1987年的25倍,旅游总收入171.37亿元,是1987年的150倍,国际旅游收入是1987年建省前的25倍,而境外旅游人数是1987年的4 35倍。

(四)海南的旅游管理正在逐步接近国际标准

海南的旅游服务标准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一些星级酒店采用国际同行业标准管理,许多国际知名酒店管理集团加盟海南旅游业。政府对旅游业的管理方式和水平正在改进和提高,通过规划引导,依法管理,维护市场规范和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旅游人才队伍基本形成,包括规划、管理人才和导游人才等。旅游项目开发

如火如荼,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开发企业、旅行社纷纷进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心打造热带岛屿度假休闲旅游精品。

三、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启示

(一)转换政府职能,科学整体规划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要强调规划先行,做出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使开发建设具有计划性、合理性、有序性及兼顾重点的特性。为此,首先,要有一个完整的统筹规划,处理好旅游岛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旅游业与水产养殖、港口建设等之间的关系;既要根据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特点,确定其主要功能,保留和发挥其个性特点,又要符合整体协调原则,形成一个区域旅游的罄体。其次,必须转换政府职能,加强政府引导,将各利益主体,政府、开发商和当地居民的利益统一起来,形成旅游开发合力;必须完善立法,形成以法律为准绳的开发机制,严格项目申报、立项和审查程序,使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开发规范化、法制化和有序化,在政府监督和控制下开展各项工作;必须要对丰富的海南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科学安排,避免开发建设的盲目性,防止无序发展,确保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开发有计划、有秩序、有重点地进行,以充分合理利用海南旅游资源。同时,还要加强各地区和旅游服务企业之间的联系,宏观上对交通、住宿和餐饮等各部门设施建设和开发进行协调与统一,规范市场体系,消除旅游发展瓶颈。

(二)创造生态旅游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旅游是一把双刃剑,其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双重性。随着大批游客涌入旅游区,既存在相互促进的正面效应,即旅游开发美化了环境;也必然存在因旅游开发而损坏和破坏了周围自然环境的情况。海南省自从树立了旅游主导产业地位后,各级政府对环境日益重视,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法令。但相比之下,我们的规定、法令还不够完善、严厉,执法力度不够,各地在地方利益、短期利益与环境相冲突时,多选择了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南渡江取沙导致白沙门的消失,三亚一些旅游开发区不顾生态规律挖掉百年沙坝或在海上大兴土木,万宁、陵水在漂亮的滨海沙滩上大造虾池,砍红树林、采珊瑚礁的事件还时有发生。由于旅游岛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因此,尤其要强调保护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过程中,要以“生态、绿色”为理念,以生态旅游市场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中心,兼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一方面,要注意海南岛上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因地制宜,不要轻易破坏原有地形、地貌与植被,建筑风格也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尽可能保持岛上的自然风格,创造和谐的海岛生态旅游环境。另一方面,要注意防止过度开发。因此,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开发过程中首先要把好审批关,要制定海南国际旅游岛环境保护条例,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环境质量评价和检测机构,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以实现海岛旅游开发的永久性和可持续性。另外,可借鉴马尔代夫的“三低一高”的开发原则,针对海南不同区位特色和环境容量,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限制海岛开发强度,避免资源过度开发,以确保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生态环境不会因过度开发而受到损害,为游客带来舒适放松的享受。

(三)重视旅游市场需求,建立特色国际旅游岛

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国际旅游岛相比较,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目前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海南省许多地方的旅游开发大都停留在观光的层次,旅游竞争吸引主要维持在低端价格方面。2008年全年接待游客量206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包括我国的港澳台游客)有97.93万人次,仅占4.75%。由此说明海南国际旅游岛尚未走向国际市场,海岛旅游的功能品位层次不齐全,不能满足多元旅游需求。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海南省所推出的海岛旅游项目与旅游设施环境多为中低端产

品,其功能品位层次难以吸引国际高端游客所致。因此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满足风格各异的品位需求和不同档次的消费需求,注重海岛旅游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和海岛建设的个性化发展。借鉴世界其他国际旅游岛的发展特色与发展风格,结合市场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变化,充分发掘海南各地方的资源环境特点、风俗习惯特点、饮食文化特点以及建筑风格特点,选取品位高、价值大的产品,大力开发具有民族性、参与性和特色性的海岛旅游精品项目,实施海底、海洋、海岸和海天立体开发模式,以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并促使海南目前的中低端旅游市场向特色化、个性化的中高端旅游市场迈进,最终使海南国际旅游岛形成功能层次分明、空间布局合理的市场格局,彻底改变以观光为主的海岛旅游产品结构,极大地提高海岛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把海南省丰富的岛屿资源打造成特色鲜明的海岛旅游胜地。

(四)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开发和管理,如果由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自行对本辖区内的海岛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势必会带来资源的盲目开发、无序管理,旅游项目重复建设、市场雷同和恶性竞争等诸多问题。只有建立统一的国际旅游岛旅游管理机构,从行业管理、部门协调、产业运行环境和资源开发保护等各方面对海岛旅游开发进行统筹规划,才能将海南的资源优势变为效益优势;另外,还要注意完善各个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关注各个项目建设的有序性和规范性,对建设的标准、范围要做出具体统一的规划;还要注重对开发项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尤其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程度。同时还要完善各旅游区的配套基础设施,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高服务水准,实行人性化管理,这一点可以很好地借鉴墨西哥坎昆岛的成功经验。搞好旅游岛交通建设,做好天气预报工作,建立完善的海岛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合理安排车船班次,定期对各交通工具进行检查,提高船只的抗风和自动导航能力,让游客可以放心地进行海岛旅游活动。

(五)加强宣传促销力度,开拓国际市场

采取得力措施加大整体宣传促销力度。海南境外客源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际知名度不高,西方发达国家的旅行社和游客对海南岛知之甚少,这与海南对外宣传促销力度不够有很大关系。品牌的打造离不开成功的宣传,在世界各国际旅游岛已成熟稳定发展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刚起步的今天,如何打造中国海岛旅游高端品牌,已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今后海南旅游部门要整合资源,统筹规划,上下结合,要打造海南的整体国际形象,要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成熟的运作手段,充分利用国际会议、活动和政治经济事件的机会,利用新闻舆论力量巧妙运作,花小钱,办大事。同时,加强对外联系,引进国际知名旅游管理公司、大型旅游中间商,互惠互利、灵活合作,打开外国游客进入海南的渠道。从而把海南的特色旅游产品推介出去,让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关注海南、向往海南,使海南岛持续产生超强的旅游吸引力。

[参考文献]

[1]曹绘嶷,巴厘岛等国际度假旅游地给海南旅游业的启示[J]海南大学学报,2002,20(2):93-97

[2]海南省旅游局2008年12月旅游统计报表,http://tourism.hainan.gov.cn/ziliaoku/lyzl.htm

[3]李振华,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定位传播的比较研究—巴厘岛和海南岛的比较[J],财经界,2007,(11):5—6

[4]吴士存,世界著名岛屿经济体选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5]王树欣,张耀光,国外海岛旅游开发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11):103-108

[6]杨洁,李悦铮,国外海岛旅游开发经验对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的启示[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1):38-43

[7]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策划天涯一立足海南的追求和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第9篇:东南亚旅游资源特征范文

一、引言

山西省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不仅有风景怡人的自然景观,并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物资源,历史悠久且独具特色,被誉为“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据2014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2013山西省共接待海外游客人数为 21.263万人次,占全国接待海外旅游总人数的1.65%,在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的入境旅游人数及外汇收入的排名中十八位,这与我国入境旅游快速发展的大环境是极不适应的,也与山西省旅游资源禀赋状况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极不协调。鉴于此,对山西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研究,有利于及早发现我省入境旅游市场的存在问题,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加快入境旅游发展,促进我省旅游业崛起和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二、山西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一)海外旅游市场客源的地域构成

从海外方面看,亚洲客源所占的比重最高,但增长速度较慢,欧洲客源的增长速度较快,入境旅游客源分布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由表1可知,近十年来,山西省接待亚洲游客的数量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0后半叶以来,亚洲是全球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由于这里华人数量众多且地理上与中国山水相连,自古便于中国有频繁的交流与合作。随着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因此中国他们把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首选之一。

其次是欧洲市场和北美市场,作为国际旅游业发达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的福利保障制度完善,人们出行愿望强烈,是世界上客源输出最大的地区之一。虽然距离中国大陆较远,但是两地之间巨大自然、文化差异和经贸往来的不断加深吸引着他们来中国旅游。

(二)入境旅游市场的空间结构

入境旅游市场空间结构是指来某地区旅游的游客的地理来源和空间分布,一般通过入境旅游地理集中指数G来测度,其公式为:

G=×

式中:G为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Xi为第i个客源地的游客数量;T为旅游地接待游客的总量;n为客源地的总数。

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越接近100,表明游客来源地越集中,越易受到客源国政治、经济等方面变动的冲击;相反其值越小,则客源地越多越分散,游客来源越广阔,入境旅游业发展越稳定。采用2000年、2005年、2013年山西省主要客源国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山西省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市场的G值分别为:28.35、27.53、17.09,从中可以看出山西省的入境旅游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呈现逐渐变小的趋势,这表明山西省的入境旅游人数不仅在快速增长,而且客源国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入境旅游者的来源更加广泛,渠道更加广阔,这不仅可以促进山西省入境旅游业的发展,降低市场风险,还加快促进山西省产业结构转型。

三、山西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时间结构特征分析

测定某地区入境旅游游客数量的时间变化特征可以用年际集中指数进行分析,集中指数反映了某项经济活动在时间上的集中或分散的程度。年际集中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Z表示某地区客源国的年际集中指数,Xi为客源国第i年的游客数量占时间段内客源国游客总量百分比的分子值,1/n表示时间段内客源国数量的年平均值占时间段内客源国总量的百分比的分子值,n为时间段中包含的年度数。Y值越小,表明该客源国旅游需求年际变化幅度越小,波动越平缓,入境旅游市场的稳定性越强;Y值越大,则入境旅游客流量年际变化越大,稳定性越差,年际波动频繁。通过以上公式,利用山西省旅游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可以得出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山西省的客源国中,日本的年际集中指数最低,为4左右,说明客源市场中日本游客数量年际增减幅度较小,客流随时间变化较为稳定。从地域上看,日本与中国隔海相望,地域上相临近;文化上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影响较深,与中国有很深的文化渊源;经济上日本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制造业发达,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也在不断加深,日本将会成为中国未来入境旅游的主要客源国。年际变动较高的是菲律宾和韩国,分别达到13和11,说明两国来华游客的数量随时间变化较大,客流较不稳定。美、英、法、德、意等国来华游客年际集中指数相近,说明欧美这一客源市场的年际变化比较稳定。这与中国近年来同欧美国家的外交经贸关系的发展密不可分,欧美各国来华游客的数量也快速增长。

四、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

(一)山西省入境旅游客源地集中指数整体仍然较高,但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入境旅游客源地集中指数呈不断下降趋势且逐渐趋于合理,入境客源市场渠道多元化趋势明显。

(二)由于距离上邻近,在2007年之前,中国港澳台地区是山西省最大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东亚、东南亚、美洲、欧洲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相对较小,但2008年之后,随着我国与外国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的数量明显增加且逐渐超越港澳台地区的数量,逐渐成为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主要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