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设计培养方案范文

环境设计培养方案精选(九篇)

环境设计培养方案

第1篇:环境设计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案例法环境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应用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各普通高等院校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培养环境工程领域高层次实践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秉持着“服务需求”的指导思想,不断提高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教育质量,充分依托环境工程相关企业和行业组织,来不断的满足生态文明建设下社会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具体来讲,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紧跟国内外环境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在掌握环境工程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进一步深入研究环境工程规划管理、环境工程技术以及环境工程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在环境工程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的研究方向分为环境信息智能处理培训规划与设计、生态环境评价与保护、生态环境监测与治理。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具有独立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应用型人才。那么,在新形势下,针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呢?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已经从不同的方面,对培养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充分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探讨案例法在环境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够提升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应用能力。

一、案例教学模式

所谓的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分析方法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教师把精选的典型案例巧妙的融入到环境工程理论知识教学中,在对具体实例的讲解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解答学生在分析具体实例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以最终实现教学目标,满足教学的需求。从整体上来看,案例法教学模式以真实的情境为基础,通过融入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典型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寓教于乐。第一,案例教学法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环境工程课程教学中,是符合我国应用型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涉及面广泛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第三,在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有助于形成组间竞争的局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总之,案例教学法在环境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且,通常情况下,案例教学法在环境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两个环节来完成。教学设计具有导向作用,而教学实施是教学设计的实现过程,二者共同为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应用提供了保障。

二、案例法在环境工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的设计

本文以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作为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代表,探讨案例法在环境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水、大气、土壤、物理等与环境污染相关的概念和知识,掌握基本的环境污染控制方法、理论与技术,并做好环境污染控制相关的科研、设计、管理及运行工作。案例教学设计的过程如下:通过水污染环境控制工程模块设计,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分离,教师仅对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再根据实验课学生的表现情况,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行评定。而通过案例教学模块设计,巧妙的把理论知识和课程实践有机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问题。具体来讲,把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分成水体、大气、土壤和物理四大模块,并分别提炼出有关的知识点,围绕着这些知识点,来引入有价值的教学案例。针对案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带领学生广泛搜集资料,探索解答思路。所选择的典型案例可以是城市生活污水、城市自来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的典型工艺。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包括3-5人,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统筹。以水污染控制模块中物理沉淀为例,按照引入案例学生互动教学评价的流程来进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第一,引入案例,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带领全体学生分析案例。学生也要充分彰显自身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教学任务。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设定任务是为了不断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进入到案例分析的具体情境中,来主动探索问题的解决对策。此外,创设教学情境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生活阅历。第二,交互活动,让教师与学生展开有效合理的互动,是推动案例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应用的重要途径,推动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进行。本文把师生交互活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分成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应该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体的流程:教师布置任务-小组学生讨论-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学生建立新知。其次,学生在整个交互活动中,要充分彰显自身的主体作用。在不断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中,加强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培养了自身的协作能力、团队精神,建立了学习的自信心。最后,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并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2篇:环境设计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民族文化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改革

截至2016年,全国开设环境设计专业的高校超过300所。近年来,虽然人才市场对环境设计人才需求量很大,但在就业问题上,环境设计毕业生就业难度较大。从地方高校来看,为了满足地方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环境设计人才培养就需要突出地方特色,更好地支持地方发展建设。在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中引入民族文化设计理念,从培养专业基础能力、突出专业培养特点的角度重新思考熟知的环境设计专业,明确人才培养的特色方向。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以拥有民族文化设计能力的环境设计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将会成为必然趋势。

一、目前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

通过对地方环境设计一线用人需求的调查,设计企业需要的是真正拥有实践性设计能力的技术人才。实践性设计能力包括基础设计能力与满足甲方特殊需求的特色性设计能力。目前,地方高校培养的环境设计专业的部分毕业生仅仅能完成基础性环境设计,而不能完成特色性方案设计,这导致其进入工作单位后只能成为设计辅助人员,而不能成为独当一面的设计师。这凸显出现有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设计人才培养专业特色不突出地方高校在环境设计教学中突出艺术理论基础和基础创意启发,缺乏民族文化设计意识培养。目前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偏重基础设计能力培养、忽视民族特色性设计能力的问题。由于环境设计是应用型、综合型学科,人才培养需要从市场需求出发。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人才的培养需要贴合当地的具体需求,培养出具有民族特色设计能力的人才。2.环境设计教学模式雷同目前,一些院校的环境专业课程结构设置雷同,缺乏自己的专业特色。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艺术性、工程技术性、多学科交叉的学科,这要求教育者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要打破固有的艺术类教育方式。环境设计类学科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素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尝试。在完成基本设计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导入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教学模块,在环境设计教学中突出设计基础、融入民族文化,突出环境设计的教学特点,破除雷同的教学模式。3.环境设计与民族文化设计之间缺乏衔接环境设计专业与其他学科之间缺乏联系,难以激发学生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设计创造力。环境设计是涉及建筑、规划、景观空间、室内空间设计的复合型专业,但现有的课程体系缺乏与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学生掌握的是孤立、片面、零散的知识,没有突出的设计主题将这些知识贯穿起来。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未能形成特色鲜明的体系。4.环境设计教学内容与地方人才需求脱节环境设计专业以往的教学模式相对死板,教学内容与地方实践性设计项目要求脱节,使其成为高校教育的薄弱环节。如果仅仅调整局部教学模式和方案,没有从具体的教学内容改革出发,环境设计人才培养很难满足广西地区环境设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民族文化设计理念下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法

为了满足地方性环境设计人才需求,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需要积极探索民族文化设计理念下的特色型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有效保障教学质量。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以通过民族文化设计教学理念研讨、民族特色内容挖掘、教学方式探索、项目引导、教学内容服务地方、本科与硕士培养体系衔接、课程评价主体转换等方面展开。1.在环境设计教学上融合民族文化、地域特色设计理念在环境设计教学理念中融合民族文化设计的教学理念,引导师生拓宽视角,从更高的设计层面看待环境设计专业,从观念上打破以往课堂上仅关注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设计能力的弊端,而是将民族文化全面引入环境设计的整体教学,力求从过去强调课堂基础设计能力的教学,转变为将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统一,引导学生在不同民族性、地域性特点的设计项目中,学习与了解项目文化背景和地方用人单位的针对性实际需求,并运用到环境设计教学。2.在环境设计教学中修订与之对应的特色教学方案环境设计专业要调整和修订原有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案,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在原有的教学课程中适当增加民族学、社会学等类型的教学课程,同时,在传统环境设计课程中增加融合性专业设计内容(如,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室内设计与广西传统民居室内装饰的关系、景观设计与特色城市风貌的关系等衔接内容),让环境设计教学内容层次分明,教学内容覆盖面更广阔。在具体的设计教学模块中,如园林设计、道路景观设计、小型空间设计等,以民族文化设计作为教学体系建立的核心,教学内容围绕如何将地域性、民族性文化特色与环境设计相融合来安排。教学方案的修订,从内容优化与结构优化两方面同时入手,让学生从单一基础能力人才向民族文化设计特色型人才转化。3.采用科教协同的教学方式与手段,课堂传授教学与民族文化设计类科研项目相结合地方高校教师的科研项目大多与民族文化研究相关,横向设计项目亦是如此。环境设计教学采用科教协同教学模式,本身就有贴合地方文化特色或者民族特色的先天优势。在教学上,教师要突破以往单一课堂讲授教学方式的束缚,探究如何利用民族文化设计类科研项目为引导,指导学生参与地方实际项目的具体设计工作,通过具体项目的民族文化背景分析、讲解、分工、项目小组合作设计等步骤,理解民族文化设计在项目中的意义,主动适应地方设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效达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建设的目的。4.课程教学形式上结合传带教学模式,民族文化设计理念贯穿教学过程环境设计教学本身具备模块化教学的特点,课堂教学一般采用教师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课题研究的方式,教师常选用虚拟课题,要求学生完成相应作业。课程虚拟课题设置会出现课题设计细节不够完善、项目设计场所环境背景信息不足、学生设计成果细节不够、完成度不高等问题。在学生学习方面,学生研究精神与学习兴致也有所不足,尤其是民族文化设计特点无法在设计中体现出来。目前,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学生人数较多,教师无法一对一地对学生进行设计指导。此时,可以将高年级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引入低年级学生的课堂教学。高年级学生选取毕业设计课题,依据其具有的民族文化特点,结合模块化课程,引导低年级学生有目的地学习。5.以民族文化设计教育为核心,增强本科教育与硕士教育培养体系的衔接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涉及内容极其丰富的专业,其包含环境规划、城市区域规划、建筑学、民俗学等内容。单纯四年的本科教育不足以涵盖所有的学习内容。在本科教育中,教师要以民族文化设计教育为核心,将其融入专业课题模块教学,为学生将来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提前指明研究与学习方向,做好特色体系培养的衔接工作。6.以民族文化设计教育为引导,建立以学生为主的新型实践教学环节与教学评价机制以民族文化设计为导向,将其作为课程评价标准与评价基础。课程成绩评定由原来单纯的教师评价转变为学生评价为主体,结合传带型教学形式,教师与学生对设计成果共同完成评分,达到评分更客观、更公正的目的,从而提高专业教学改革的效果。如,具体评分构成为:高年级学生作为项目组长评分占40%,小组公开答辩成绩占30%,教师评分占30%。

三、民族文化设计理念下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意义

基于民族文化设计理念下的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其价值在于改变以往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仅关注本专业基础设计能力的培养、忽视民族文化设计能力教育、人才缺乏特点、专业缺乏特色等问题。在人才培养层面,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与地方人才需求脱节的问题。以往环境设计教学仅仅从基本设计能力的浅层入手,无民族文化设计思维的设计教育理念。建立民族文化设计特色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增强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效果,突出地方院校专业特点,能够促进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具体而言,培养具有民族文化设计能力的特色型环境设计人才有利于环境设计专业适应当前地方环境设计企业的人才需求,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具有现实意义;有利于激发学生在学习和设计上加强民族文化与设计融合的设计探究意识;有利于明确学科特点和建立地方高校特色专业。推动教学内容与民族文化设计能力的特色型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改革,为高校服务地方提供了明确的人才培养方向。

结语

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从市场需求出发。在教学内容中,强调地域与民族文化特点,将民族文化设计理念贯穿教育内容体系的始终。运用融合民族文化设计的教育创新理论,探索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指导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增强环境设计专业相关课程教学的效果,最终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民族文化设计能力特色型环境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体系,为环境设计专业与地方建设融合发展、树立地方高校专业特色的目标做出积极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吴红梅,陈若茜.民族文化元素与包装结构设计融合的教学探讨.中国包装工业,2014(18).

[2]于超.论民族元素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渗透.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第3篇:环境设计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系统思维;环境管理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036-02

环境管理学是环境科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学科,是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一门新型、综合的交叉学科[1]。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关注度的上升,各国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急需一批具备环境管理专业素养的人才,使得《环境管理学》作为管理类和环境科学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中国各高校陆续开设。

一、现状与存在问题

《环境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型的、多学科交叉、高度综合又强烈依赖于环境管理实践,且同时又要凝练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再去指导环境管理实践的课程,到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现有的多种《环境管理学》版本在其体系和内容方面均有不同[3],这对于高校教师如何组织和讲好《环境管理学》这门课提出了挑战。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对《环境管理学》的任务及教学目的认知、结合教学经验进行了多种探索。陈卫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网络信息技术、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三方面对《环境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一些改善的建议,强调采用大量具有典型性、真实性和分析价值的案例,通过实习参观和设计实践训练项目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王馨、张勇探索了案例教学在《环境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张勇提出了通过案例教学把理论与应用、课本知识与案例分析、培养目标与知识体系、课程实务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教学思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彭诗言则探索了体验式教学在《环境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提出以案例渲染体验、以社会调查设计体验、以科研教研传递体验、以项目加强体验的教学模式。李贞、吴翠琴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外实践和课程考核方面提出了《环境管理学》教学的一些体会和建议,李贞特别强调教学初期阶段必须抓住环境管理学的三个特点:边缘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合理设计教学章节,安排教学内容。根据本人多年讲授《环境管理学》的经验,发现学生分析环境问题时倾向于微观思维,而缺乏系统思维方式,只能考虑到一些直观的、直接的、简单的影响因素,而无法从整体、全局和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角度去思考。而环境管理通常要求从客观、策略、通盘、整体的角度来研究与处理环境问题,环境管理本身要协调的就是社会-自然这样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各子系统以及各因素之间充满着错综复杂的联系。这些特点注定了系统思维恰恰是环境管理所必具的思维方式,也是环境管理学思想的核心分析方式。因此,要培养真正能协调社会-自然系统的优秀环境管理人才、环境管理学的优秀研究人员,系统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是《环境管理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改革思路

该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系统思维模式为出发点,探索系统思维培养和实用分析工具相结合的教学内容、课堂设计和教学方法,对于促进《环境管理学》学科发展、培养学生从整体角度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提升学生环境意识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强化系统思维的课程内容设计。系统思维模式的培养首先需要在课程刚开始的章节中专门安排相应的方法学内容和启蒙。因此,从国内外经典的系统思维书籍中精选与凝练出适宜环境管理的内容,根据简明易懂和实用的原则,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精心编辑纳入原有课程体系中,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增减,使之更适宜培养和提升学生系统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并使具体的实用技能和抽象宏观的思维模式、思想意识有机结合起来。

2.强化系统思维的课堂教学过程设计。除了课程内容中安排相应的方法学内容,系统思维模式的培养更需要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启发,通过引导学生扩展性地分析和思辨来训练。因此,该部分研究内容将探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组织讨论、精心设计问题、适当应用归纳和演绎推理把系统思维的分析方法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1)系统思维模式启蒙。环境与人类社会中的经济、政治、科技与文化,甚至人类社会个利益群体之间本身就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通过选择一些典型的现象和事件把这些错综复杂的联系通过提问、引导分析的方式作为一个较清晰的系统脉络呈现给学生。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本身也是典型的系统思维的体现,通过与学生分析中国经典的传统思想对学生的系统思维进行启发和启蒙。(2)训练系统思维的案例分析设计。现在很多环境事件以及一些典型的环境政策适合作为案例拓展学生的思维,在设计的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选择代表性强的案例,还原到事情的最初阶段,先让学生分析,根据学生分析情况通过提问等形式引导学生的思维向外延展,协助学生建立起站在整体的角度看问题的分析模式。(3)训练系统思维的讨论设计。从诸多热点环境问题中找出几个牵涉因素比较多的问题,作为讨论主题组织学生讨论,牵涉因素越多的问题越适合用来训练学生自觉形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并养成从全局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的点评和引导非常重要,因此在讨论之前教师应准备充足的材料,并设计好实现系统分析的途径,以便适时引导学生。

3.强化系统思维的实践环节设计。为弥补传统《环境管理学》教学中理论讲述过多的不足,尝试把一些实用分析工具引入教学内容中,与系统思维培养相辅相成,且达到实用技能与抽象的理论、思维训练和思想意识提升完美结合的效果。设计一些调研项目,让学生结合实际调研并使用实用分析工具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4.系统思维训练的教学效果评价与持续改进。通过设计能反应学生思维模式和教学效果的问题,分别在课程结束前和结束后进行测试,以评价学生思维模式是否改进,结合授课过程学生的反应和对学生课间访谈找出需改进的地方,设计改进的方案,并在下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实施,以促进教学水平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叶文虎,张勇.环境管理学[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彭诗言.浅谈体验式教学在环境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2,(24):157-158.

[3]郭廷忠,周艳梅,王琳.环境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陈卫民,刘浩.环境管理学教学中的一些改善建议[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11,(38):13-214.

[5]王馨,郭传友,包先明.范例教学在环境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4):77-78.

[6]张勇,赵雯,王东宇.环境规划与管理类课程加强案例教学的实践和建议[J]高等理科教育,2011,(04):129-131.

第4篇:环境设计培养方案范文

论文摘要:针对新形势下非理工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以深化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切入点的整改思路,并结合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实践,确定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教学队伍的专业化等专业改革方向,走出了一条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之路。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个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理以及工程技术协调环境与发展、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新兴的宽口径专业。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环境工程专业包括原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农业环境保护、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等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气、声、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防治以及给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环境工程属于工科专业范畴,多设置在理工大学内。由于我国的环境形势呈现结构性、复合性、压缩性的特点,发达国家在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O多年内集中出现,所以就业市场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环境工程专业在农业、林业、综合性高等院校广泛开设。但是,这些高等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存在专业视野狭窄、专业师资结构不合理、工程技术积累不足和专业氛围不浓等问题,影响了本科生的质量和就业。

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原有的专业传统和特色、提高教学质量、打造专业特色鲜明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是非理工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建设急需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实践,就高等林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一、提高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非常重视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2006年8月31日,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提出,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要密切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坚持培养人才、创新知识、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加强研究和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同年,同志又强调,要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根据这些指示精神,教育部于2007年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确定了今后几年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就是提高教学质量。这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的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经过30年的建设,其课程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已由过去的将大量的其他专业的课程“拿来”使用,转变为逐渐建立起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从学科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我国高等院校大力推进了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建设。在“十五”期间,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构建了一套《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规范》;“十一五”期间,该专业规范还将进一步修改完善,以适应国家对环境工程人才的需要。

然而,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的本科生还未被社会广泛认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尚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例如,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多数毕业生还只是“万金油”式的人才,哪方面的知识似乎都懂一些,但又都不精不深;有的毕业生眼高手低,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学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生态学、水土保持等学科专业属于其传统优势学科。学校曾于1997年开始招收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后因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短缺、缺乏足够的工程学科支撑等原因而停招。2007年,学校审时度势,决定组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并重新招收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学生。为此,学校通过整合校内相关学科的教育资源、引进国内环境学科的优秀师资以及予以政策和资金支持等,加强了环境工程专业的建设。

目前,如何实现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跨越式发展,提高该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迅速在全国环境界占有一席之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从国家对环境工程专业教育质量的要求、就业市场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能力的要求以及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出发,深化该专业教学改革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必要且紧迫的。

二、提高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实践

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的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其中,优化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就是具体措施之一。2007年,北京林业大学对各个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以此为契机,环境工程专业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通过解放思想、借鉴国内外同类学科的经验,特别是借鉴国内环境工程重点学科的培养方案(包括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制定出了以培育一流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较为合理的本科教学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经过近2年的教学实践,改革已初显成效。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

培养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将“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本科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在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如果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没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勇气,就难以克服现有的困难、应对新的挑战,也难以实现人才培养的长远目标。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冲破“一切妨碍创新的思想观念”,革除“一切影响创新的体制弊端”,改变“一切束缚创新的做法规定”,通过反复讨论和修改,并借鉴国内重点大学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逐渐构建起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1.专业培养方式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建立和完善了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培养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方式,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名师讲堂、第二课堂素质教育、讲座、社团活动等。

2.专业课设置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充分考虑了国家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的需要以及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优势和特色,设置了诸如污染生态修复技术、环境生态学、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学、环境植物学、环境地学、林产化工污染控制、测量学、环境数据分析等具有高等林业院校优势和特色的课程,使人才的培养既具有鲜明特色又方向明确。

3.实践教学环节和工程训练

我国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上不被重视的重要原因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动手能力不强,而这又是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缺乏工程训练和创造性能力培养导致的。为此,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其制定的《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规范》中加大了实践教学和工程训练的比重;同时,国家推行的环保注册工程师制度也强调了高等院校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工程训练。

因此,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借鉴国际知名大学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工程训练方面的经验,在必修课中为学生安排了350学时的教学实验课(其中专业课教学实验84学时)和11周的专业教学实践和工程训练(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2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1周、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课程设计1周、环境评价课程设计1周、环境工程专业综合实习6周);在选修课中又安排了88学时的专业教学实验课和6周的专业教学实践和工程训练(包括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1周、环境数据分析课程设计1周、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1周、环境植物学课程实验1周、测量学课程设计1周);此外,还安排了不少于14周的毕业论文(或设计)时间,其目的就是加强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具有适应性强和上手快的能力。

4.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本科学生在大学第三、四年安排了专业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吸引一批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科研过程中逐步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创新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所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科学理论以及环境工程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创新意识的专门的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环境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重点掌握生态环境工程设计方法与实验技能,熟悉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方法和规划、管理方法。要求学生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包括:较好地掌握自然科学、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拥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系统地掌握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工程设计知识,拥有工程运行管理能力;具有从事与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相关的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培育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意识的专门工程技术人才,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呼唤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并将其具体落实在课程设置、任课教师配置、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等各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自己满意且符合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3。因此,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时,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对各门课程的内容进行了梳理,避免了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压缩了一些课程的学时数,删减了不合时宜的、陈旧落后的内容,同时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此外,根据社会发展对专业的需要,特别是针对我国正在推广的环保注册工程师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优化课程体系时,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新增了几门专业课,包括环境工程原理、环境流体力学与水文学、水泵与风机、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施工技术与工程经济学等;制定了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够培养出一流人才的合理的教学大纲。

(三)教学模式的创新

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且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多元化的世界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多元化的人才需要多元化的教育教学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因此,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非常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在拓宽国际化视野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发展方向和兴趣取向的差别,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注重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因材施教,坚持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此外,针对选择先就业的学生,通过开展创业教育,注重强化和拓展其工程实践能力;针对拟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学生,则加强其理论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从而满足各类型人才的不同需求,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提供生长的土壤与空间。

(四)教学管理的规范化

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加强和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使之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2年来,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立了专业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机制,健全和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了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考试、教学档案、毕业论文等各个教学环节的管理。其中,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规范了授课内容和要求;在毕业论文方面,对论文选题、内容和导师的指导工作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和内容必须与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必须是“真刀真枪”的实际的科研项目,从而使学生能够接触到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的科研项目。为了把好毕业设计(论文)这一关,学院还成立了毕业论文工作指导小组,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全过程监控和指导,重点把握好论文的开题、中期检查和毕业答辩3个环节,为每个环节都制定了一套具体的量化考核指标。

(五)教学队伍的专业化

第5篇:环境设计培养方案范文

 

开发海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大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使海洋环境科学污染日趋严重,我省沿海地区的养殖业与企事业单位对海洋环境类人才需求较大,培养有关海洋环境技术人才的学校数量偏少,结合当前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海洋环境保护的需求,开展以海洋为特色的环境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为解决海洋环境中资源开发和生产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培养具有海洋环境科学特色的专业学生是浙江海洋学院适应市场经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主要方向。

 

一、海洋环境科学人才培养的需求

 

国家战略需求:随着陆地资源日渐枯竭,海洋资源已成为国际社会竞相争夺的焦点。十三五规划描绘了“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坚持陆海统筹,壮大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蓝图 [1]。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不合理的海洋开发活动给海洋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水体富营养化、溢油污染、海洋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将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亟须相关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浙江省“两区”建设需求:浙江是海洋大省,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突出,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两区”建设提出要加快培育海洋新兴产业,积极推进海岛开发,同时努力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然而,我省海洋经济发展中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油类污染以及有机物污染物等问题极其突出,已经成为我省海洋经济增长中亟须解决的难题。

 

市场需求:我国海洋环境领域人才严重匮乏。据估计,至2020年,我国海洋环境类人才需求将达8万人以上。随着国家及我省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广阔。

 

二、海洋环境科学人才培养优势

 

培养环境优势:我校位于“千岛之城”舟山市,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舟山是我国群岛型地级市,地处我国东部黄金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海洋资源、海洋产业等优势明显,是海洋环境人才培养的天然实验室。

 

战略机遇优势:随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等一系列部级、省级规划的实施,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这成为浙江和舟山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是海洋环境人才培养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

 

学科建设优势:我校目前拥有海洋科学省重中之重学科、海洋科学省重点学科和环境科学校重点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平台完备。“十二五”以来,学科围绕我国海洋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核心问题,创建和培养海洋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学科优势明显。

 

三、 海洋环境科学人才培养方案设置

 

(一)培养计划设置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综合培养”的教育思想,秉承“德育为先、理论为基、应用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2],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宗旨,注重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建构特色化、自主化、个性化、实践性、研究性的专业培养方案。

 

(二)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高尚健全的人格、宽厚的学科知识、较强的海洋环境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海洋环境科学专业人才。

 

(三)培养方案设置的原则

 

为构建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洋大学本科教育体系,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海洋人才,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海洋环境科学专业的培养计划设置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遵循全员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的原则

 

培养方案的设置要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教学与育人要有机结合。方案不仅要体现学科性、专业性,也要体现职业性、素养性[3];培养方案的设置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提出的要求,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好衔接。

 

2.遵循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

 

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有机结合,积极探索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重视人文素质、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协调性,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3、遵循基础性与个性化相协调的原则

 

坚持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加强通识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素养;科学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加强学分设置的弹性,提高课程修读的选择性,充分实现学生能通过选择、组合不同课程,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案[4]。给人才以激励,给“怪才”以平台,给“歪才”以空间,满足学生自主组合课程。

 

4.遵循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整体优化的原则

 

培养计划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处理好基础与专业、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系统与局部、主干学科与相邻学科、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进一步凝练专业核心课程,灵活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引进优质视频课,拓展教学时空,推进网络助学,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遵循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相促进的原则

 

培养计划要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建立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推进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实践教学学分;分层次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有效整合基础性实践、提高性实践和各类创业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校内外相结合、多元化的实践环境和实习基地,拓宽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渠道[5]。

 

(四)课程体系的设置

 

课程体系是培养人才和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课程体系设置决定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注重开设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课程,以适应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广泛交叉和相互渗透。根据学校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引进海洋环境生物学、海洋生态学和海洋环境科学(双语)课程、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海水分析化学、化学海洋学、海域使用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等具有海洋环境科学特色的课程,引进0.5学分制的前沿课程如:

 

海洋生物处理技术、海洋环境新材料、海域生态价值补偿评估(双语)、海水利用新技术、海洋溢油污染控制与修复、海藻资源开发与利用和海洋环境微体生物指示(双语)等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占总学分30%以上。有课程实验、海洋环境科学综合实验(1)(2)(3)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创新性实验、科考船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职业技能培训和毕业论文,通过实践教学、实践基地、开放式教育的教学平台,培养“零适应”能力的复合创新性人才。

 

(五)培养计划的特色与创新

 

1.跨学科复合创新人才培养

 

培养计划充分体现了环境科学和海洋科学两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有利于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互补,有利于培养复合创新性人才。

 

2.课程设置灵活多样

 

增加双语教学、全外文教学课程,设置小学分课程,增加自主选课和自主实践的课程,创导创新性实验的研究。

 

3.个性化人才培养

 

从大一开始选派具有高级职称且责任心强的教师作为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业、科研训练,进行个性化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充分展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个性化人才培养的目的。

 

4.多元化的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如学业学习(课堂、实验、视频、网络、作业等)学习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实践、科研项目和专业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科研创新精神;通过交流性学习、探索性学习以及校园文化的熏陶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

 

培养计划是高等学校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总体设计蓝图。将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行业为依托,以就业为导向,制订以海洋环境保护和防治为特色的海洋环境科学专业培养计划,服务国家海洋经济的发展,为我国海洋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第6篇:环境设计培养方案范文

一方面,该方案增加了培养分析和方案调整两大环节,另一方面,在秉承“育人为本、知行统一”办学理念的基础上,经过多方论证,形成了学分制下的按类招生、按类培养体制。培养方案设计本培养方案以按类招生、按类培养为核心,即将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四个专业合并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统一制定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前五学期的培养计划,构建统一实践教学平台,强化基础课程学习,拓宽专业基础知识。从第六学期开始,学生经过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根据自身兴趣和爱好,在导师的引导下,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实现专业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整个培养方案的实施,则主要采用全面的学分制,实行3~6年的弹性学制,学生可在学习期间选专业、选教师、选课程、选进程,提高培养方案的灵活度和个体适应度,优秀的本科生可提前毕业,并在按类招生、按类培养和学分制思想的基础上,将整体的人才培养过程分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三部分。

理论教学包含必修和选修两种课程类型,必修是整个培养过程的核心内容,它不仅包含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通过开设符合社会需求和具有较强岗位适用性的课程,更加重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集中优势师资力量,强化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而专业课则体现分专业培养的思想和学生的专业志向,实施因材施教,强化个性化培养。选修则采用选修专业基础课、院级任选课、校级任选课的办法,拓宽学生的理论知识面,深化学生人文素质和技能培养。针对选修课中学生择课的盲目性,在校级和院级选修课中规定文、理类课程比例,专业与非专业选课比例,保证选课的成功率和开出率。实践环节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集体实践四个方面。其中,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中注重应用能力的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相对应,它们在按类招生和学分制所构建的体制平台下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保证实践活动的理论知识支撑,也为学生运用能力、动手能力、决策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等应用能力培养提供保障。另外,在培养方案中将实验教学分为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四种类型,确保实验教学至少有一个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并建立实验室开放制度,为学生验证创新思维提供实验环境。课程设计则主要采用分析、设计、实现的方案,让学生把相关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各专业系统软件分析、设计、开发和应用能力。

毕业设计环节主要分为应用型和科研依托型两种类型,题目“双向选择”,答辩采用全盲答辩方式。应用型是毕业设计的主体,通过应用型毕业设计的实施,可培养学生的需求分析能力、面向具体应用的设计能力、应用实施能力;而科研依托型毕业设计虽然在整个毕业设计中占有较少比例,但它为具有较强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了更为完整的展示和学习环境,充实完善了学分制下个性化培养方案。集体实践环节则从基本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实践两方面展开对学生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与竞赛,并促进学生将创新思维转化为学术科研成果,为以后在工作岗位上科研创新积累经验。第二课堂则以实现教与学交流互动为目标,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的沟通机制。在第二课堂中,通过推动教与学共同参与,采用调研、观察、探讨、社会实践等方式,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培养方案动态优化为了确保培养方案的正确性和实用性,我们制定了培养方案动态优化流程,该流程包含如图1所示的培养分析、按类招生、学习跟踪、专业培养、绩效反馈、方案调整六个环节,环节之间的联系和依赖关系为培养方案的完善和优化提供依据。

在培养方案制定流程中,培养分析为按类招生提供需求信息,专业培养实现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强化,绩效反馈则从个性培养中归纳普适的良好培养模式,为方案调整提供支撑,而学习追踪则保证掌握学生的学习成长状态,及时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指引。

六环节的具体内容如下:(1)培养分析主要是对当年生源结构进行分析,并研讨当前企事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以及科研创新人才的需求;(2)按类招生则是将联系紧密的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四个专业加以组合,形成招生大类,确定大类的教学、管理、培养方案,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3)学习跟踪则是建立学生个人学习状况跟踪服务管理平台,记录学生各阶段的选课、成绩、特长、性格、家庭环境等众多成长因素,构建分类模式,按个人状况对学生分类,给学生提供培养建议,进而确定按类培养后的专业志向和培养目标,为学生提供成长指引;(4)专业培养是指经过按类培养后,在学生了解相关专业的大体方向后确定个人专业志向,并在专业培养中加强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绩效反馈则是回馈优秀毕业生及校友成功人士阶段性成果,建立优秀毕业生和在校生的互动机制,从绩效反馈中提炼适应市场需求的个体培养模式,为现有培养方案的完善提供数据支撑;(6)方案调整则是根据学习跟踪和绩效反馈成果,组织学术委员会进行论证新培养方案的可行性,更新、完善现有培养方案。配套建设工作为了给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提供支撑环境,借助学院在MBA教学和科研活动中与企事业单位建立的广泛合作关系,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分析工商管理人才需求状况,并优化生源的知识结构和地域结构,为工商管理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的支撑。

在师资管理体制上,实施聘约制,通过竞聘上岗强化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打破部分高级教师对本科教学的惰性心理,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建立教师进修、培训、交流机制,培养一专多能的教师人才,为新型培养方案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师资条件。在教学体制中,进一步巩固本科评估优秀成果,集成专家认可的培养方案,积极推进学分制,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实现本科教学的个性化培养和弹性化培养,尤其是在教学体制改革中,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尝试。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开展启发式教学,与企业共建创新研发中心,建立科技竞赛和课外学术活动的长效机制,在联合研发中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环节,实验室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创新的良好环境。在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上,实现由单一金工实习向大工程综合训练的转型,成立工程训练专家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和运行;以“打破学科界限,强调基本技能,分层综合训练,鼓励创新实践,充分体现大工程思想”为建设指导思想,构建由工程技术认知训练、工程技能训练和综合创新训练组成的三层次工程训练体系和全面开放的运行机制。拓宽生产实习基地建设渠道,与多家大中型企业(集团)建立良好的院企合作关系和稳定的生产实践基地,为学生生产实习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条件。

在实验中心建设上,完善和改造实验仪器设备,设立专项资金投入到实验环境建设与管理软件购置,建设企业管理模拟、ERP、会计、数据挖掘等实验室。在学生管理上,实现学生导师制,让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与辅导员一起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为学生提供一个融洽、和谐的成长环境。

第7篇:环境设计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卓越计划;省属高校;环境工程;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063-02

“卓越计划”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简称,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作为日益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的环保产业,其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作为地方高校应以“卓越计划”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积极进行教学体系及方法的改革和实践,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环境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一、环境工程专业就业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 

环境工程专业最早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主要由给水排水、化工、生物等专业派生出来,所以环境工程是一个涉及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涉及行业较广。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02—2006年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的一次分配签约率逐年下降,有些学校甚至低至50%,虽然调查同时显示考研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整体就业率的下滑趋势仍相当明显[1]。这主要是因为自1999年开始我国扩大了本科生招生规模,使环境专业毕业生人数激增;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与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进一步对毕业去向进行分析发现,除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外,大部分毕业生所从事行业与环境工程有较大差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经初步调查统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环境工程专业虽然人才需求量比较大,但大部分工资待遇比较低,学生更倾向于找其他非专业对口的高薪工作;二是环境工程治理单位多位于城市的郊区或远郊区,地点偏远,学生更倾向于找上班地点位于市中心的工作;三是环境工程专业从业人员的工资与工作经验有直接的关联,而应届生缺乏工作经验,对用人单位缺少吸引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治理开始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国家增强了环保的执法力度,同时也加大了环保产业的投入,这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前景。政府环保部门、公司和企业以及正在迅速发展的环保产业都需要大量专业的环境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2]。这些就业单位对环境工程毕业生的知识面、专业应用能力及实践经验都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也使新时期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基于以上分析,环境工程专业虽然就业前景发展势头较好,但人才素质和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要以实际工程为依托,以服务社会为目标,对教学体系及方法进行改革,以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环境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优化 

为培养符合“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导向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部分知名部属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比对,以借鉴其培养方案中有利的一面,并结合省属高校教学条件,制订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通过选取4所部属知名院校,对其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统计分析,将课程体系分别按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及专业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分类,按其占总学分(不含实践学分)的百分比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表明,在所选4所学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所占学分比例达35%~50%,这说明各校对专业教育重视度较高。同时,在所选4所学校的培养方案中,都将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及分析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作为必修学分,并且各门课程学分都在4.0以上,充分说明了各校非常重视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在开设专业必修课程的过程中,各校往往提供多个选项,以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也可以更有侧重的进行学习。各校的公共基础课所占学分比例为33%~47%,充分说明了各校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基础教育是学习所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课外知识的基础。在选修课程中,专业选修课程多集中于应用性质的课程,体现了各校希望通过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学习范围,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公共选修课虽门类繁多,但主要集中于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现了各校对学生的全面培养。省属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定位于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层次环境工程人才。以湖北大学为例,在分析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并借鉴部属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优势的基础上,对本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对现有培养方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校的公共基础课所占比例为35%,与4所部属院校相当;专业基础及专业课占38%,相较于4所部属院校较低;公共选修课占5%,低于所选4所部属院校的7%~10%;专业选修课占21%,高于4所部属院校的5%~10%。本校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重视公共基础课,为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提供了众多的专业选修课,为学生的后期就业深造提供了良好的专业知识。同时,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设置上需进行一定的调整,进一步强调专业基础的重要性,在公选课方面也应适当加大力度,以有利于学生社会人文素质的培养。 

三、省属高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实践要求 

作为省属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必须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毕业生。对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培养,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改进和强化。 1.专业能力培养。作为工科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必须要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包括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专业扩展知识和提高知识,这是专业人才就业、个人提高和发展的基础。学生必须拥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即通过所学专业知识可以解决实际工作中常见的一般性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要求学生在完成课堂理论学习的同时,多进行专业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本领。专业实践不应仅仅局限于校内的实验课程,还应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校企联合,为学生提供更好实践场所的同时,积极服务社会企业。 

2.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素质就是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递、环境熏陶,在人的气质、人格层面上内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培养学生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培育大学生包括理想、情操、人格、文明在内的精神品质[3]。作为工科学生,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还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这一方面是个人思想方面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的要求。对于人文素质的培养,既要通过公共课程的学习来增强,又要通过交流的方式来实现。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提供多种讲座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从而增进其学习的动力,增强其团队协作能力。 

3.心理素质培养。心理素质是人在感知、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兴趣等诸种心理品质上的修养和能力,其内容主要包括新环境的快速适应能力、稳定乐观的情绪、较高的创造性、积极进取的精神、广泛的兴趣、坚强的意志、明确的自我意识、优良的智力心理素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知识和技能等。工科学生由于专业性质的原因,通常缺乏感情释放的渠道,心理交流比较匮乏,进入社会后寻找工作的阻力以及各方面的压力,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成功步入社会,争取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要开设一定数量的心理课程,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并掌握积极应对的方法。在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供良好状态的同时,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4.个性特色培养。在原有的环境工程培养模式中,所修课程基本是固定的,学生没有选择性。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没有个人特色,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体系改革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多门课程选择,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主选择学习课程,既结合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也为学生以后的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知识基础。 

四、结语 

高校人才培养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专业技能、人文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后期学习能力等,这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前进的过程。在环境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应以“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要求为导向,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与优化。重视基础理论教育,强化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等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同时注意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实践动手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环境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第8篇:环境设计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审核;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112-04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是“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开展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国际上环境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也逐渐从培养污染控制方面的人才转向培养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人才[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第15条明确规定,应将清洁生产技术和管理课程纳入有关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清洁生产成为高校资源环境类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通过加强清洁生产的教育,将其精髓渗透到环境类人才的思维习惯中,对培养和造就具有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发展的实用型、创新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2]。重庆大学将《清洁生产与清洁生产审核》(Cleaner Production and Cleaner Production Audit,CP & CPA)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正式纳入环境工程专业2011级本科以及2014级工科试验班(环境工程类)本科培养计划中,开始该课程的建设与运行。为满足当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支撑学校本专业培养“高素质、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环境工程类高级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的目标,就必须要对课程进行改革。

一、清洁生产课程建设

1.明确教学目标。重庆大学是重庆市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机构,结合我校的这一资质背景和环境工程专业特点,制定的课程目标是通过系统讲授清洁生产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方法体系,清洁生产审核的基本原理、审核方法和步骤等,并以不同行业类型企业生产过程和清洁生产技术应用为实例,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并掌握清洁生产审核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主要设备和典型工艺等,培养学生清洁生产审核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清洁生产审核、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清洁生产工艺设计、技术管理等工程活动的基本技能,为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并为展开环境管理领域相关的学术研究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初步的工程实践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能够在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从事教育、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咨询、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2.合理选择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目前已出版的清洁生产相关教材有十余部,分别被不同的院校选用作为环境类专业本科生教材。这些教材中一部分是以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为主题的教材,一部分是以清洁生产审核为主要内容的教材。我校根据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设计需要,选用了魏立安编著的《清洁生产审核与评价》[3]、环保部清洁生产中心编著的《清洁生产审核手册》(2015年3月第一版)[4]作为教学用书。通过综合两部教材对清洁生产的理论与方法、清洁生产审核的理论与程序、典型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案例的详细阐述,并结合参考资料对不同行业特点的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流程的进一步强化,保证了教材知识覆盖面的广度,实用性强。

3.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涉及到两个核心概念: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清洁生产审核(Cleaner Production Audit)。从概念关系来看,清洁生产是为消除末端治理的弊端而产生的一种污染预防的环境战略,是属于技术层面的,而清洁生产审核则是实现清洁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从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以绪论与发展历程、清洁生产(CP)、清洁生产审核(CPA)的三大板块为串联(图1)。在清洁生产(CP)的知识单元设计中,以CP1(基本概念与内容)为基础,在CP2(清洁生产基本原理)与CP3(清洁生产实践工具)单元中深入阐述介绍了环境容载力、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等清洁生产的理论支撑,以及生命周期评价、生态设计、ISO14000环境管理等清洁生产的实践工具;CP4(清洁生产法规体系)别设计了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关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意见》、《清洁生产审核办法》(2016年第38号令)、《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的详细解读;CP5(清洁生产评价)中介绍评价内容、指标体系与计算方法,并设计了评价示例。清洁生产审核(CPA)的知识单元设计中,CPA1(基本概念与原理)全面介绍清洁生产审核的定义、对象方式、原理思路、原则、职能定位、特点与作用;CPA2(清洁生产审核程序)重点详细(10个学时)介绍“七个阶段35个步骤”的具体工作程序,细化到每个步骤的阐述及规范化工作表格介绍;CPA3(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案例分析)选取了以印染、电力、机械、冶炼等4个重污染行业典型企业为案例进行重点讲解。通过理论阐述结合案例分析的实践性教学,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加深了对清洁生产的认识。

二、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明确适应职业资格制度的教学目标。在国家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培养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人才是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检验高校中心工作的主要尺度。《清洁生产与清洁生产审核》作为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融合了现代产业学、系统学、工业生产原理、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化工、管理等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一套科学性、实用性很强的方法论,但目前的教学普遍面临着理论和实践脱节、教学效果不佳、就业契合度不高等挑战,与我国清洁生产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不相适应。具有一定数量清洁生产审核师,是我国各级环保主管部门对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机构设立的基本要求。职业资格制度应是高校工科人才培养的方向,培养适应清洁生产审核师工作岗位的应用型人才,是《清洁生产与清洁生产审核》课程教学目标的基本导向[5,6]。教学改革应以突出未来工作岗位能力需要的培养和锻炼,以清洁生产审核的工作任务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

2.强化清洁生产审核实践教学。清洁生产审核作为清洁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和工具,是学生将来就业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已经掌握了环境污染物产生机理、污染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但是如何运用好这些理论知识则需要良好的工程技术能力。目前国内开设的清洁生产课程大多没有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掌握了清洁生产审核基本理论后,只能纸上谈兵,不会实际应用。因此,在教授环境类课程专业基础知识与清洁生产基础知识之外,应增加实践性教学的内容,优化实践性教学的形式。这也对实践性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长期清洁生产审核实践工作的积累,能掌握目前各行业清洁生产的关键技术和前沿,熟悉各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能结合具体生产工艺流程分析清洁生产方案优缺点,从而提升教学质量[7]。

三、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完善科学的课程教学知识结构与深度。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深入了解学生的预备知识、年龄特征、学习需求;研究分析行政管理部门与企业所需人才在本课程的知识内容、技术能力上的具体需求;深入分析本课程的具体知识点与环境工程学科下各基础课程、各专业课程知识点的互补性、进度衔接。在此基础上,确定本课程的具体知识结构需求目标,并深入分析其与现代产业学、化工、管理、资源、工业设计等学科下各课程基础理论知识的相关性。从以下三个方面系统分析其交叉关联性和知识点互补性,筛选出符合本专业特点的清洁生产知识点内容体系:(1)现有清洁生产课程教材《清洁生产审核与评价》,以及国家规范性《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手册》、《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指南》、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清洁生产审核师培训教程》等材料的具体知识点;(2)环境工程学科下《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空气污染控制工程》等基础课程、各专业课程中支撑本课程基础的具体知识点;(3)现代产业学、化工、管理、资源、工业设计等学科下《化学工艺与设计》、《绿色化学原理》等各课程中的基础理论知识点。针对学科特色、课程特点、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各学科知识点在本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上的合理分布设计,吸收科学的课程知识框架设计方法,以“概论、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清洁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清洁生产审核、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案例分析、清洁生产的未来前沿”为递进逻辑思路,优化课程教学大纲中的内容框架,并进一步完善各内容框架下的教学要求与知识点,完成教学大纲的修订。

2.“理论教学+实习观摩+案例分析”的实践性教学模式。现有的理论结合案例分析的实践性教学仍不能完全满足对于应用性很强且又涉及不同行业、不同复杂工艺下清洁生产审核知识和技能教学的需求。因此,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生产实习环节(如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电厂、各企业污染治理工程等),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重点对涉及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中现状调研部分的知识点(如企业详细的工艺流程分析、污染源分析、污染处理设施等)进行回顾以及资料实地收集整理。生产实习结束后,也组织学生进行企业清洁生产实习观摩,通过与企业清洁生产专员的交流沟通,调研与征集清洁生产方案,实地体会清洁生产方案内容与实施情况,切身体会清洁生产实施的经济与环境效益,加深对清洁生产的认识,提高对审核工作操作的理解。通过“理论教学+实习观摩+案例分析”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希望学生能将理论知识运行到实践中,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将来成为合格的清洁生产审核师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基础。根据教学模式的需要,改进优化了教学的学时配置,将教学过程分为基础理论教学(占总学时的60%)、案例分析教学(占25%)、实践教学(15%)三部分。

3.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改革。“行动导向教学活动”是根据完成某一工作所需要的行动、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兴趣为教学组织的起点,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行动能力发展的根本目的[8]。教师选取典型案例,结合学生已有的专业知识,创设清洁生产审核师职业活动的具体情境,以多元式、开放式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置身于创设的情境中学习、思考相关问题,从而更深入理解清洁生产的核心思想、审核工作的技术方法、不同行业的特性等[5]。结合内容实际需要,在教学媒体的使用上,除广泛使用PPT课件投影、视频等现代媒体以外,也有机结合教参、黑板、纸质审核报告等媒体,在教学方法上将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应用[5],注重各个章节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流程设计。

4.优化教师教学结构与强化教师素质培养。执教本课程的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能够将清洁生产的最新理论进展和方法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掌握国家政策和政府管理要求以及行业发展水平,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经验与创新结合[8]。团队中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的中青博士,也有工程经验丰富、熟悉行业情况的高级工程师。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特点,各尽其能,较好地完成了课程的内容设计、单元教学、课后辅导和实践指导,形成了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雄厚的教学团队,保证了教学的高水平运作。同时,我院通过制定并实施了《教师教学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实施办法》,建立了教师与企事业单位联系机制,对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进行培训,增强实践经验,提升了教师与时俱进的工程素养,更好地促进了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效果。

5.课程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改革。课程对考核评价方式进行了相应改革,以改变传统的教学考核方法下学生仅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靠考试前死记硬背却在考试结束后忘得一干二净的弊端[9]。将单一的考核方式优化为平时综合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1)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和课堂表现等,占期末总成绩的10%;(2)实践环节考核,根据学生在实践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命题案例材料的分析报告评分,这部分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30%;(3)期末理论考试,占期末总成绩的60%,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简单案例分析等,并注意涵盖课程各章节知识点。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和优化,加强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扩大了课程考核覆盖的知识面,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四、结语

在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推进清洁生产的方针下,《清洁生产与清洁生产审核》课程作为高校环境资源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其建设与改革应以突出适应未来清洁生产审核师工作岗位能力需要的培养锻炼为主线,强化清洁生产审核的实践性教学,以多方面内容的课程教改为依托,提升学生的清洁生产知识掌握与清洁生产审核专业技术能力,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三位一体”的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丁良辉,薛云波.《清洁生产》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J].广东化工,2014,41(20):165-167.

[2]刘春涛,于秀娟.清洁生产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9):63-64.

[3]魏立安.清洁生产审核与评价[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4]环境保护部清洁生产中心.清洁生产审核手册[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5.

[5]陈润羊.基于行动导向的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课程教学改革设计[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16(6):54-57.

[6]陈润羊.基于行动导向的“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教学改革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1):143-145.

[7]洪俊明.清洁生产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4,(136):55-57.

[8]张丽娟,黄志艳,李建东.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法的研究综述和评价[J].中国成人教育,2011,(23):152-153.

[9]蔡征宇.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课程教学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2):133-134.

Research of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Education Reform on "Cleaner Production and Cleaner Production Audit"

SHI De-zhi,LIU Yuan-yuan,JIANG Yan

(College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5,China)

第9篇:环境设计培养方案范文

我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培养服务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装饰等行业,从事建筑行业相关岗位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顺应市场发展与时代需求,符合行业需要。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本专业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模式。我们与相关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且让企业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计划和评价考核体系;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课程体系进行模块优化设计;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工作与学习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培养职业型、技术型、应用型创新人才,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能力培养的途径与实践

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而展开的。围绕学校“两平台、五共同、三融合”的总体设计,在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本专业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模式,通过市场调研我们与相关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且让企业贯穿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计划和评价考核体系。充分发挥高校与企业各自在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共同承担培养的责任,共同设计、制定和实施专业培养方案,统筹布局顶岗实习和实训基地建设,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示范引领等工作,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课程体系进行模块优化设计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工作与学习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培养职业型、技术型、应用型创新人才,最终实现“学校培育英才、学生发展成才、企业获得人才”取得了一定成效。

2、实践“项目导入、任务驱动、创新培养”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环艺专业以建构主义理论,工作过程系统化和项目课程理论为支撑,以校企合作共建的一体化综合实训基地为实施平台,学生工作坊、教师工作室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全面实行项目课程教学。以真实景观设计、公共空间和居住空间设计项目为任务载体,学生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进行任务整合。作为教学实施主体的教师,在每个学习情境中担任负责人,组织学生完成从基地调研、方案设计到施工工艺与预算全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融“教、学、做”为一体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职业核心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行分阶段情景式教学组织模式,以不同项目为阶段,改变传统教学序列,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指导、组织和调控教学内容,实现开发项目与设计教育相融合,技能强化与创新教育相融合。构建“双师、双岗、双责”的教学研发团队和“市场、企业、课堂”相结合的教学场。最后通过“作品展览、人才招聘、作品参赛”三位一体的多元开放教学评价方法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把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错误、薄弱点等信息进行反馈,教师调整教学,以达到学生毕业时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力求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专业技能以及具有可持续发展学习能力。

3、课程模块的设置与实践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结构,按“环境艺术项目设计过程”开发课程模块,贯彻“双证”要求,构建“基于项目设计过程双证融通、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以项目任务驱动环艺课程教学组织、设计工作任务,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促进学生职业能力从通用和专业基础能力职业岗位专门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递进增长,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实现学生逐渐从艺术人职业人创意人的角色转变。第一阶段(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塑造学生的通用能力和专业基础能力。培养学生的结构分析能力、形态归纳能力、透视理解能力、空间表现能力、色彩认识及表现能力,并把这些向艺术鉴赏能力、空间结构认知能力、空间思维能力推移。进行课堂内教学、户外教学,采取艺术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交替的方式完成对学生“艺术人”的培养。第二阶段(第三学期———第五学期)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向职业岗位专门能力转化。塑造学生艺术基础能力向环境艺术专业工程识图能力、制图能力、CAD\Photoshop等专业软件运用能力、初步空间方案能力转化。进行专业技能集中实训,教学活动在校外实训点和校内实训室进行。使“教学做”融为一体,完成对学生“职业人”的培养。前置毕业设计环节。将毕业设计环节提前安排在第五学期,组织学生以创意设计综合项目为内容进行毕业设计综合训练,并将毕业设计与前置课程教学贯通安排教学活动,毕业设计作品完成并经考核合格后才能参加第六学期的预就业顶岗实习。第三阶段(第六学期)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在前一阶段积淀的职业核心能力,通过导入真实的工程项目,使学生在完整的设计工作过程中形成专业制图能力、软件综合运用表现能力、职业综合方案能力、专业项目流程控制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结合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西部环境艺术设计企业中的顶岗实习,完成对学生“创意人”的培养。

4、完善能力培养的保障机制将职业核心能力细化到每个具体的操作点。全面实施“职业核心能力达标制”,即学生必须在毕业前通过校内职业核心能力达标测试和国家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组织的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室内装饰装潢设计师、园林规划设计师等)。同时通过各种技能竞赛活动,促进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目的。构建“作品展览、人才招聘、作品参赛”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院不仅通过理论考核,实作考核,职业资格考核等对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而且在每年组织人才招聘双选会期间举办毕业设计作品展览,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学术专家对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