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关桥的谚语范文

有关桥的谚语精选(九篇)

有关桥的谚语

第1篇:有关桥的谚语范文

关键词:谚语 偏义性 语义关系

偏义谚语是指讲了两个方面的知识,但其中一个为主,一个为辅的谚语。它的特点是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部分组合而成,但谚语的整体意义只取其中一部分的意义,而另一部分仅作为陪衬。如:

a.人怕出名猪怕壮。

b.人无头不行,鸟无翅不腾。

c.弓硬弦长断,人强祸必随。

d.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上述偏义谚语都以讲人的那部分为主,另一部分为辅。谚语的整体意义在于“人怕出名”“人无头不行”“人强祸必随”“人看言行”,而“猪怕壮”“鸟无翅不腾”“弓硬弦长断”“马看牙板”只作为陪衬结构,使句子句式整齐对称,整体上达到一种和谐之感。

这里的几个例子都是比较典型的,即温端政先生所说“由讲人和讲物的两个部分组成,一般以讲人的部分为主,讲物的部分为辅”的谚语,这种谚语虽然占了偏义谚语的绝大部分,但这种谚语的结构和意义关系是比较单一简洁的,即温先生所说的“结构上并列,表义上有主辅之分”。因此,这里对这类谚语不作具体分析,主要将重点放于其他偏义谚语上。

一.偏义谚语的语义结构关系

偏义谚语是将某一条谚语作为分析对象的,谚语前后两个部分之间的语法关系的主要为联合关系,在语义结构上却呈现出不同的关系。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是偏义谚语两个部分之间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语义结构关系。这主要是由于谚语两个部分间存在联合的语法搭配关系决定的。并列关系的偏义谚语,除去“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为人不忘本,饮水要思源”等讲人和讲物相结合的谚语以外,还有很多,如:

a.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b.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c.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这类谚语前后两个部分一般使用不同的材料,讲了两个方面的知识,但阐述的是相同的、从两个材料中抽象出来的整体意义。如“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说的是“只要足够努力,坚持到底,即使是微小的力量也能办成比较难的事情”,“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告诉我们“事情到了一定程度总会有解决办法,总能出现转机的”。此类谚语的偏义性体现在我们使用的多是谚语的整体意义,也可以说是派生义,而非某个部分所讲述的知识。因此,我们也时常只用它们的某一个部分来表达我们所需要表述的意思。例如,我们常常会只用“水滴石穿”或者“船到桥头自然直”来鼓励、开导别人,用“棋逢对手”来表述遇到实力相当、互为知音的对手。

当然,这种并列关系的偏义谚语还包括“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这类前后两部分之间存在对比关系的谚语。

(二)因果关系

偏义谚语中因果关系有两种:一是一部分为因,一部分为果,一般为前因后果型,分为“A导致B”和“A不导致B”两种形式,这类谚语一般会偏向“因果”中的“果”的意义。如:

1.A导致B形式,表现为“因为A,所以B”或“假如A,则B”。

a.吃一堑,长一智。

b.久住坡,不嫌陡。

c.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d.行是春风,必有夏雨。

谚语的意义是由“长一智”“不嫌陡”“夜有所梦”“必有夏雨”这样的结果来体现的,我们使用时要表达的意思也从中体现。

2.A不导致B形式,表现为:“假如A,则不B”或“假如不A,则不B”。

a.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b.天不下雨河不涨。

c.鸡蛋不破,苍蝇不叮。

d.不走长途,不知马力。

前后部分的因果关系也有“先果后因”的形式,如“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等,这种谚语的意义一般偏向它的“因”部分。因此,从其结构上来看,前后因果类的谚语的意义都偏向其后部分所表述的意思。

二是前后两个部分内部存在因果关系,而前后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为并列关系,谚语的意义偏向前后两部分合在一起表达的整体意义,即派生义。如:

a.水有源,树有根。

b.种荆棘得刺,种桃李得果。

c.有车就有辙,有树即有影。

(三)比较选择关系

谚语是经验的总结,表现价值的判断。当我们比较两种对立的价值观时,就存在一个选择的问题。很多谚语选择的某一种价值观时,那条谚语的语义也就偏向阐述那个价值观的部分。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语义指向“寸金难买寸光阴”,即金钱比不过时间;“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重在强调“读书高”,即读书的好处及高尚;“一事全知,胜过万事半知”旨在说明“一事全知”的作用较大。

选择关系的偏义谚语主要表现为“宁A,不B”或者“A不如B”的形式,如:

a.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b.千鸟在树,不如一鸟在手。

c.多得不如少得,少得不如现得。

二.偏义谚语的语义表达关系

偏义谚语的意义搭配关系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多义谚语的偏义。关于多义性,温端政先生将之分为两种,一是本义和派生义为多义,二是派生义的多义。笔者认为,多义谚语偏向它的某一个意义,本义或者不同的派生义,也是谚语偏义性的一种表现。因此,多义谚语也具有偏义性。在不同语境的影响下,可以将之看成临时的偏义谚语。

由于多义谚语的多义是由于本义抽象概括成派生义,派生义之间又相互联系所形成的,所以多义谚语的各个偏义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即为相关关系。

另一方面是偏义谚语前后部分之间的意义关系。主要有相关或相类、相对或相反两类。

(一)相关或相类

相关或相类是指谚语的前后两部分在材料选用、所述知识、引申出的意义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联系或相似性。如“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中“丝”可成“线”和“木”构成“林”相类,“实大体,顾大局”中“大体”和“大局”相关,“树大招风,人大惹议”中的“招风”与“惹议”具有相似性。

相关或相类的偏义谚语,若存在虚实结合的情况,就以虚为偏义。如“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公私”是概括性的、抽象的表述,“国家”为特定的具体的表述,这谚语语义偏向前半句的“因公忘私”上,“入乡随俗,入国问禁”使用时可直接以“入乡随俗”表述。

(二)相对或相反

相对或相反是指谚语的前后两部分在材料选用、所述知识、引申出的意义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对立或反向。这类谚语中多会存在反义词。

相对的如“不到高山, 不显平地”中的“高山”和“平地”,“亲君子,远小人”中“君子”和“小人”。相反的如“亲君子,远小人”中 的“亲”和“远”,“合则存,分则亡”“合”与“分”“存”与“亡”,“先甜后苦,犹如割股;先苦后甜,犹如过年”中的“甜”和“苦”“先”与“后”,“清贫常乐, 浊富多忧”中的“清”与“浊”“忧”与“乐”,“真穷好过, 假富难挨”中的“真”与“假”“富”与“穷”“好过”与“难挨”等等。这种对立,可以将谚语所要表述的意义更鲜明地凸显出来。

三.结语

偏义性是谚语的一大特性,更是汉语的特征之一。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丰富的偏义复词,这不只是汉语本身决定的,也与汉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息息相关。作为汉语的一部分,偏义谚语应与汉语偏义复词、复句结构关系等相联系,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谚语这种长期使用、具有经验总结作用的习语,以及其与汉民族心理和文化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孙治平等编,谚语两千条[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2]周荐编,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词汇论文精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王春、杨素英,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温端政,汉语语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道尔吉,论古汉语的偏义复词[J],内蒙古大学学报,第36卷 第6期,2004.11.

第2篇:有关桥的谚语范文

商业的谚语

根扁担五尺长,城乡交流架桥梁

工农是主业,买卖是媒介

农辟地,商致物

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商贾之所臻,万物之所殖

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器械

轻关易道,通商宽农

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通商惠工

旱天不旱地,旱地不旱市

未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民以食为天

常见的谚语

好鼓一打就响,好灯一拨就亮。

好汗护三村,好狗护三邻。

好汉死在战场,懒汉死在炕上。

好花开不败,好事说不坏。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好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

好客的朋友多,好说的废话多。

好马不停蹄,好牛不停犁。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好事不瞒人,瞒人没好事。

好铁要经三回炉,好书要经百回读。

好种出好苗,好树结好桃。

和尚不说鬼,袋里没有米。

河长多滩,路长多弯。

河有两岸,事有两面。

虎不怕山高,鱼不怕水深。

虎吃人易躲,人吃人难防。

虎到中堂,家败人亡。

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短。

虎死不变形,狼死不变性。

画人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难知心。

话不要说死,路不要走绝。

话多了不甜,胶多了不粘。

经典的谚语

会打会算,钱粮不断。

会怪怪自己,不会怪怪别人。

会过不会过,少养张口货。

会说的惹人笑,不会说的惹人跳。

会说的说一句,不会说的说十句。

会笑的人笑到最后。

会写的坐着,会唱的站着。

火大无湿柴,功到事不难。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火烧一大片,水流一条线。

火要空心,人要虚心。

火越烧越旺,人越干越壮。

货买三家不吃亏,路走三遭不陌生。

积善三年人不知,作恶一日远近闻。

积少成多,积恶成祸。

挤疮不留脓,免受二回痛。

家常饭好吃,常调官难做。

家合万事兴。

家人说话耳旁风,外人说话金字经。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商业的谚语相关文章:

1.商业成功格言 

2.关于商业的实用谚语有哪些

第3篇:有关桥的谚语范文

关键词:谚语力 说服 态度 暗示

在言语交际中,言者为了增加说服力常常使用谚语。谚语作用于听者心理的过程就是说服过程。社会心理学认为,说服是言者试图将自己的思想或观念输入听者的意识结构或认知结构,最终导致其态度的改变。在言语交际中,言者引用谚语,就是把他认为正确的道理,讲给那些他认为不知道或不懂这个道理的人,并希望听者接受他讲的劝诫。如果听者的态度产生了有利于言者的改变,说服就是成功的。谚语究竟是如何改变听者态度,影响其行为的呢?

奥尔波特认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了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的反应具有指导性或动力性的影响。”人们总是趋向于持肯定态度的方面而力避持否定态度的方面,可以说态度决定行为。因此,改变态度就是劝说语境下言语交际的首要任务。在谚语力的作用下,听者的态度才会改变。

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主要有三点:言者、信息内容以及听者。本文将从言者和信息内容两方面入手分析谚语力。

一、态度改变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递者。言者的可信度是影响听者态度的重要因素。社会语言学认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国家经济发达的语言拥有较强的文化力量。文化较落后、经济欠发达国家的语言很容易被文化力量强的国家的语言所同化。对悠久文化的崇拜和对优越生活的向往是这种文明崇拜的根本原因。从宏观上看,文明崇拜可以是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从微观看,还可以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崇拜。教育水平高、文化素养深的人,轻易就能获得较高的威信,他说的话也更有说服力。一般我们认为,能自如运用谚语的人必定知识面广泛、阅历丰富。因此使用谚语作论据可以提高言者的可信度,从而提高说服效果。

二、信息内容也是影响态度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信息的可靠性、信息唤起的情绪等。

首先,消息的可靠性对态度改变影响很大。权威论据可以增强信息的说服力,劝诫时,言者可以借助于权威语言来加强说服效果。法语谚语所总结出的经验、教训是人们从千百年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它揭示了客观规律,同时又在人们长期的实践中被不断修正,变得更加准确、实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权威的“指导老师”。因此,言者使用谚语可以增加信息的可靠性,提高语言的信服度。

另外,信息内容对听者情绪的唤起对态度的改变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法语谚语经常以暗示为手段含蓄地传递思想、情感,来劝诫和警示人们。研究表明,人类很容易接受语言暗示并受其影响,心理学称之为暗示的容受性。人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使之不断探索,对已知事物的思考让其充分联想,此过程伴随着一定的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法语谚语正是利用了语言暗示对人类情绪的唤起来实现劝诫和警告的。美国销售学家韦勒的名言:“不要卖牛排,要卖烧烤牛排时的声”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法语谚语暗示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恐怖情绪的唤起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恐惧度越高,说服效果越好。如果在让人感到恐惧或觉察到危险的情况下,再提供解决办法,唤起恐惧心理的信息将更加有说服力。法语谚语通过描绘情景来造成暗示效果,以唤起听者认知中的生活经验,使之产生联想,激发恐惧感。例如:

Qui se fait brebis, le loup le mange.

Nourris un corbeau, il te crèvera l’?il.

这两句是典型的威胁性暗示谚语,言者用语言暗示引发听者的认知联想,唤起其恐惧心理,从而达到劝诫和警示的目的。

2、引起注意

法语谚语经常出现违背客观规律的表达。这样的方式在特定的语境下可以制造出特别的效果。违反常识信息内容极易激发听者的感知注意,使之产生一探究竟的兴趣,自愿思考言者传递的语言信息,有利于最终认同言者的观念。例如:

Le renard pêche aux poules.

Chercher un poil sur des ?ufs.

这两句谚语分别使用了拟人和夸张的手法,背离了人们正常的思维和生活常识。然而这种反常的表达让人不能不加以思索,极大促进了听者透过语言表面去挖掘其内部含义。

3、委婉表达

言者采用普通方式进行劝诫难免引起听者的厌烦和抵触,特别是某些敏感话题。因此要把表达的实际意义隐含起来,言此及彼,以委婉的方式来表达真实意图。这样往往能够获得言外的深度和广度。例如:

C’est la grenouille de la fable qui veut se faire aussi gros que le b?uf.

谚语将“不可能”变为潜台词,暗指“纯粹妄想”,暗示效果明显,攻心力度极强,令人不能不受其影响。

苏格拉底认为“通过谈话,……借助概念分析,我们能获得有关情境和应当做什么的真理。”,这句话正适用于说服语境,在即时性较强的言语交际中,言者使用谚语作论据可以提高自身的可信度,以及话语信息的可信性,采用情绪唤起、感知注意等暗示方式对听者的心理造成影响,从而改变其态度,最终达到说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江峰,论教育中的说服原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4): 46-58

[2] 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名著精华[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 高凯,给予态度改变理论的大学生人际冲突解决策略[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09(8): 90-92

[4] 万军,广告语言的暗示功能[J],淮北煤师院学报,1996: 121-123

第4篇:有关桥的谚语范文

【春天的谚语】

立春

在笑嘻嘻的雪人后面,淘气地躲着。

在火辣辣的爆竹声里,开心地笑着。

在红彤彤的春联上荡啊荡啊荡起了秋千。

到处疯跑的小孩子,忽然累了

厚厚的棉衣里沁出细细的汗

雨水

从雨水联想到的,是些多么美丽的汉字啊。

沐浴。清新。温泽。滋润。洁净。

淋了山野,湿了树林

汇入清溪,渗进土地

涤去春闺轻愁,洗尽游子的风尘

惊蛰

嬉戏的孩子在倾听

忙碌的大人在倾听

花儿在倾听,草也在听

这第一声雷

熟睡着的小虫子一下被惊醒

广袤的土地上蓦然探出

无数枝 敏感的触角

春分

白天与黑夜一样长

诗歌与春天一样长

春到桥头荠菜花

红杏枝头春意闹

春*满园关也关不住啊,

红的是樱桃 绿的是芭蕉

清明

所有该在春天唱歌的花都开了

所有该在春天跳舞的树都绿了

所有该在春天记起的人 都在心里一遍遍温习了

清明 有多绵绵密密的雨

就有多么绵绵密密的忧伤与思念啊

谷雨

是俗谚里最厚重的一页春天

是田野里最喧闹的一节春天

偏以这样浓艳的语言说再见

第5篇:有关桥的谚语范文

关键词:英汉谚语;文化;文化差异;翻译原则;翻译方法

Abstract:Proverbs,whichderivefromlifearethecondensationandembodimentofthelanguageandcultureofanation.Theycanreflectgeography,history,customsofanation.Soitisnecessarytostudyanation''''sproverbswhenwetrytostudyitsculture.EnglishandChineseproverbs,bEingtreasuresoftwodifferentlanguages,seedistinctdifferencesresultedfromculturaldifferences.ThisessayusessometypicalexamplestocompareandanalyzethedifferencesbetweenEnglishandChineseproverbsfromthepointoforigin,geographicalenvironment,customs,religiousbeliefsandhistoricalculture,etc.ProverbsaredifficulttotranslatebecauseofthEIrdistinctivecharacteristicsandtheiruniqueculturalbackgrounds.Inordertopresentanadequatetranslationofaproverb,wecanusefourtranslationmethodsflexibly:literaltranslation,freetranslation,equivalenttranslationandliteraltranslationcombinedwithfreetranslation.

Keywords:EnglishandChineseproverbs;culture;culturaldifferences;translationprinciples;translationmethods

一、英汉谚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为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5]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谚语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英汉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起源差异

首先,英汉谚语都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但同中又有异。英谚受基督教的影响,反映了基督教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如:Norespecterofpersons.(一视同仁);Manpropose,God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而汉谚则受到“儒”、“释”、“道”三教的影响,如:“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儒家的思想;“不看僧面看佛面”是佛教的思想;“饶人不是痴,过后讨便宜”是道家的思想。

其次,英汉谚语的起源差别还是很大的。英谚中有大量出自典章及名人的作品中那些脍炙人口的词句,如:Neversaydie.(永远不要说“死定了”)出自英国小说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而汉语文史学家们则认为汉谚相当一部分出自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如:“远亲不如近邻”是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

除此之外,英谚中有许多来自拉丁文、法文等的外来语,有些甚至保留了原文,如:Cherchezlafemme.(找出祸水)这是一句保留在英文中而以法语原文形式出现的谚语;而汉谚吸收了大量少数民族谚语,如:“劣行过四十年仍会败露”来自维吾尔族谚语;英谚中有许多来自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如:Loveisblind.(爱情是盲目的)来自罗马神话,而汉谚中有大量农谚,如“宁在时前,不在时后”。[6]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

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英吉利海峡是欧洲许多国家通向大西洋的唯—出口,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要道之一。因此英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于世界,这对英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英语中就有许多与航海有关的谚语,如:totakethewindoutofone’ssail(先发制人,抢占上风),togowiththestream/tide(随波逐流、顺应时势),tobeallatsea(不知所措)。英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捕鱼业在其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也为英语留下了大量与渔业有关的谚语,如:hook(land)one''''sfish(如愿以偿,用诡计得到想要的东西),haveotherfishtofry(有其他鱼要煎——有其他事要做),playafish(让上钩的鱼不停地拖动钩线而致疲乏)等。而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汉语中就有许多与河流、土地和农业有关的谚语如:一帆风顺、过河拆桥、隔岸观火、拔苗助长、五谷丰登、瓜熟蒂落、春华秋实、根深蒂固、沧海桑田等。[7]

(三)、习俗差异

英汉习俗差异是英汉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所以西方人不吃狗肉。英语中有关狗的谚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有褒义。在英语谚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Everydoghashisday.(人皆有出头日);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等。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猫比喻人,常有亲呢的成份,如:Acathasninelives.(吉人自有天相),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心地恶毒的女人,如:Catshidetheirclaws.(知人知面不知心)。[8]以狐狸为形象时,汉语强调狐狸尾巴露出破绽。如:Thetaildoesoftencatchthefox.(常凭尾巴抓到狐狸),而英语强调狐狸花招多,难对付,如:Whenthefoxpreaches,thenbewareyourgeese.(遇上狐狸说教,当心鸡鹅被盗)。汉语认为失去马也无妨,说不定会带来好运,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而在英语里认为马不可失,如:Betterlosethesaddlethanthehorse.(宁可丢鞍,不可失马)。

(四)、方面

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个方面,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影响。与有关的谚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汉语中有许多含“佛”、“庙”等的谚语,如“借花献佛”、“无事不登三宝殿”;[9]汉语反映道教思想的谚语有“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乐极生悲”等。以孔子为祖师的儒家学派在思想意识上也占有重要位置,儒家思想在汉语谚语体系中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恭敬不如从命”;有关幸福的谚语如:“平安就是福”、“身在福中不知福”;还有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提倡伦理教化和道德修养的谚语。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因此在宗教生活及其活动中产生了许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英语谚语,如:Naturedoesnothinginvain.(造物主无所不能);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10]Intherightchurch,butinthewrongpew.(进对了教堂,但坐错了椅子)比喻“总的来说是对的,但细节上不对”。[11]

(五)、历史典故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谚语,在中国典籍中,谚语多半出现在诗书、传说、诸子论著中,这些谚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对人很有警策和教育意义。如“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都来自历史典故。《诗经》中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语》中名句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等。而英语典故谚语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圣经》的谚语,如:WeareallAdam’schildren(我们都是亚当的子孙);二是来自希腊罗马神话的谚语,如:Pandora’s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三是来自《伊索寓言》,如:adoginthemanger(狗占马槽,占着茅坑不拉屎)。[12]四是由莎士比亚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中来,如:Brevityisthesoulofwit.(简洁是智慧的灵魂)。[13]当然,英语谚语的来源不是单一的英国文献,而是多种来源,除以上提到的外,还有来自西欧各语言的谚语。例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那》一书中写的:Allhappyfamiliesresembleoneanother,everyunhappyfamilyisunhappyinitsownway.(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其不幸)。来自法语的谚语有:Don’tputthecartbeforethehorse.(不要本末倒置)等。

二、英语谚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汉谚反映汉族的文化特点,英谚反映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翻译谚语时,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等价性)为前提,寻求对等是不够的。奈达(Nida)指出:“所有的翻译,不管它是诗歌还是散文,都必须关心接受者的反应;因此,翻译的最终目的,从它对观众产生的效果而看,是评价任何翻译的最基本的因素。”所以,在把英谚翻译成汉语时,译者须多运用汉语的表现手段,力求能再现英语谚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只有多注意英谚字面以外所特有的语言内涵,才能使译文讽喻得当,宜于说理,又不失原来谚语所具有的语言形象。

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从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到张培基先生提出的“忠实通顺”到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EugeneA·Nida(奈达)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equivalence)”或“动态对等(dynamicequivalence)”。这些主张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所谓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指忠实表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三个方面。但是,并不是原文的每句话、每个词汇都同时具备三种意义,尤其是,任何两处语言文化都不可能完全相同,要把原文中的三种意义全部再现于译文常常是不可能的。如果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与隐含意义在翻译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出现矛盾,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应当服从隐含意义。其次,原文的形象意义在目的语中可能会找不到对应—或者没有相同的形象,或者虽然形象相同,隐含意义却冲突,这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隐含意义的准确表达,可更换另一个译文作者熟悉的形象,或者舍弃形象意义,只译出隐含意义。总之,隐含意义,也就是原文意欲表达的意义是最重要的。[14]例如:EastisEast,andWestisWest.如果按字面意思译成“东就是东,西就是西”就不能完全表达该句的隐含意义,而译成“东方毕竟是东方,西方毕竟就是西方”能反映出作者对东西方差异的感叹。[15]

在翻译方法上,如果采用直译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应尽可能采用直译;如果直译不能再现原来谚语的丰富内涵,就可采用意译、对等翻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等翻译方法,这样才能较完整地保留原文的神韵,使译文形象生动。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就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英语谚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采用直译的谚语多半是英语和汉语在谚语的比喻和形象方面基本相同的部分,或者是直译后一目了然,不至于产生误解的。[16]如:Pacticemakesperfect(熟能生巧);Wallshaveears(隔墙有耳);New-borncalvesmakelittleoftigers(初生牛犊不怕虎);Afireoncitywallbringsdisastertothefishinthemoat(城门失火,殃及池鱼)。[17]

(二)、意译法

有些英谚的表达方式因含有英语语言国家所特有的历史典故或文化背景,如果直译,则译文可能会牵强附会,也不易为中国读者所理解。因此在通常情况下舍弃原语的表达形式,采用意译,则可避免在某些情况下因直译而引起的拖泥带水,造成误解等弊病。例如,Achilles’sheel若直译为“阿克勒斯的脚后跟”并不能让大多数人理解,而译出它的隐含意义“唯一致命弱点”更恰当。[18]这样的例子还有:

1)Infairweatherprepareforthefoul.如译成“晴天要防阴天”,不如译成“有备无患”或“居安思危”或“未雨绸缪”。

2)Murderwillout.如译成“谋杀终必败露”,不如译成“纸包不住火”。

3)WhenGreekmeetsGreek,thencomesthetugofwar.如译成“希腊人相遇希腊人,定有一场好斗”,不如译为“两雄相争,其斗必烈”。

4)Everymanhasafoolinhissleeve.如译成“人人袖子里都装着个傻瓜”,不如译为“人人都有糊涂的时候”。[19]

(三)、对等翻译

谚语是群众长期以来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规律以及生产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英美国家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存在相似的经验和阅历,对世界的认识在不少方面也是相似的,这使两个民族的谚语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有些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在内容上不谋而合,具有相同的内涵,运用或大体相同的形象,或大体相同的比喻和修辞来阐述相同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同义的汉语谚语来翻译英语谚语“一方面可使译文更加通顺,另一方面更容易为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冯庆华,1995:144)如:

1)Diamondcutdiamond(棋逢对手);

2)Twocanplaythegame(孤掌难鸣);

3)Tofishintroubledwaters(浑水摸鱼);

4)Likefather,likeson(有其父必有其子)。[20]

(四)、直译和意译的结合

有时在翻译一些英语谚语时,单纯的直译使读者不能理解其含义,而意译也不能确切地表达原来谚语的含义。这时可采用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翻译,以弥补直译难达意,意译难传神的不足。译文可直译其字面意义,再点出隐含意义,使译文形象生动,以期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21]例如:

1)Cutyourcoataccordingtoyourcloth(量布裁衣,量入为出);

2)EvenHomersometimesnods(荷马也有瞌睡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3)IfIhavelostthering,yetthefingersarestillthere(戒指虽丢失,手指仍然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第6篇:有关桥的谚语范文

关键词:日汉 文化 注释 翻译

1 日语谚语所体现的社会文化生活

1.1 表现日本气象及自然环境的谚语

日本的谚语中表现气象方面及自然环境的谚语很多,这一方面可能是跟日本的天气富于变化及日本的自然环境优美,四季分明有关。因此激发了日本人珍爱自然,对大自然讴歌赞美的情怀。在大量的日本谚语中反映了这种情绪。总结出大量生活观念、教训。

关于天气的有:

朝曇りは大日のもと

雨の夜あがり明日は雨

蟻が高いところに集まると雨

关于动物的有:

猫は三年の恩を三日で忘れる

浅みに鯉

猫は長者の生まれ変わり

关于植物的有:

六日の菖蒲十日の菊

蕎麦の花も一盛り

青菜に塩 除了反映天气和自然现象的谚语之外,日本的谚语中很多还传递了社会经验、耐人寻味的“社会谚”。这些谚语告诉人们在社会中为人处世的方法以及如何丰富人们的生活知识,如何开阔眼界。从这些谚语中明显地反映了日本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比如:

己の欲せざる所は人に施すなかれ

可愛い子には旅をさせよ

三人よれば門殊の知恵

1.3 反映日本宗教信仰的谚语

日本宗教信仰自由,同时又是个信仰无常观的国度。古代的日本人受儒教及佛教等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淡泊,无常的国民性格。这些性格使日本人在对待人生,处事方面显得尤为明显。在日本那种独具个性,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行为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可。在日本人的思想、行为、生活中儒教给予他们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而神道是日本本土的教义,也影响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及思想。儒教的仁爱,神道的调和以及佛教的行善治恶,因果报应这种思想对日本人的生活态度产生了极大地影响。从日语的谚语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門松は冥途の旅の一里塚

恐れ入り谷の鬼子母神

苦しい時の神頼み

等等。此外,关于佛教的有:

煩悩あれば菩提あり

見ぬは極楽知らぬは仏

坊主憎けりゃ袈裟まで憎い等。

2 日本人的思维行为方式对谚语的影响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历史变革,形成了日本人独特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固有的生活习俗。形成了广泛的文化环境。日本人思维上的特征是注重直观性,实用性,具体性。因而常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表达思想。同时表达的方式往往又是含蓄,暧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受思想支配。日本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在日语谚语中也可明显看出。

2.1 日本人思维方式的具象性

具象思维就是具体而形象的思维。具有具象思维的日本人喜欢将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范畴用客观具体的形象或者动作来表达。他们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对抽象意义进行表达,通过直观表象去领悟象征意义。日本是一个岛国,单一的民族,长期封闭的社会形态,使日本人形成了单一的思考模式;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又造成了日本人在联想上的模式化。日语谚语中的比喻大都带有具象性,就像一幅田园式的静止图画。这种思维方式在日本谚语种留下了轨迹。例如:

颚で背中搔<、風に柳、狐と狸、月前の星,等。

日本人的具象思维在日本人的观念中根深蒂固,并一直延用至今。

2.2 日本人思维方式的整合性

日本人非常注重集体的力量,十分强调集体的整合性。他们认为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个人只有在集体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因此必须保持个人与集体的这种和谐。标新立异,脱离集体,以自己为中心等的行为在日本没有市场,会遭到周遭的排斥。这种思维方式在日语谚语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例如:

出る杭(くい)は打たれる

衆力功あり

人は情け

最典型的谚语莫过于「和を以って貴しとなす这个谚语了。它强调人与人的和睦相处,成为日本人的基本行为模式。成为安邦治国的最高信条。

2.3 日本人行为方式的暧昧性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使得日本人形成了自身的行为方式,他们怕给对方造成伤害,因此不正面冲击对方,说话暧昧,遣词造句含蓄,而更多的是让对方去猜测它的内涵。日本文化也常常被称为“言わぬ”文化。在日本谚语中也有不少反映了日本人的这种暧昧语言。反映了日本人的行为方式。比如:

言わぬが花

言うた損より言わぬ損がない

言わぬは言うに勝る

除此之外,“弦外之音”、“未言之情”、也是日本语言表达的重要特征。

3“注释”翻译技巧的运用

注释是翻译者根据读者的阅读需要添加到翻译文本中的、原作中没有的解释、说明或译者个人的理解。注释的内容主要是补充背景材料、介绍风土民俗、介绍人物或特定时间、介绍社会人文知识以及译者认为应当补加的说明等,是译者实现翻译目的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但翻译实践的现状是:译者在是否注释、何时注释以及怎样注释的问题上往往还只能根据个人的判断甚至喜好来处理,没有或许也不需要有相应的规则加以限制。虽是这样,但“注释”技巧的运用应掌握如下几项标准:

①简洁明了,意思到位。过多过长的注释会干扰读者的正常阅读。

②体会原作,当注必注。要有针对性,根据译作设定的读者群决定是否加注。

③标记清楚,位置适当。根据原作的篇幅、题材决定注释的形式:句中加注、页后加注、文后加注等。

文化的差异使注释的存在有着必要性。除某些专业文章对语言本身进行注释之外,可以说注释基本上是文化的注释。在谚语及文学翻译作品中使用注释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影响译作的流畅,给阅读带来不便,但为了使译作能够尽可能地展示原作的文化内涵,如实传递原作中的文化信息,注释则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谭载喜先生说:“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在翻译过程中对文化的理解如此重要,同时也正是文化信息在翻译中的完全传递,构成了翻译中的难题。那么,注释的合理运用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选择。

4 文化视角下日汉谚语“注释”翻译 “归化”与“异化”技巧

在谚语翻译中,对于原作中一些具有文化内涵而难以翻译之处,一般采取两种策略:即: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

日语翻译成汉语的“归化”可以说成汉化,它采取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对中国读者来说有亲切感,其好处在于中国读者容易阅读,弊端是译文常游离于原作太远,使译作失掉了原作的文化意境和内涵,减少了读者阅读日语谚语的新鲜感。“异化”的好处在于能够使读者获得完全不同的阅读经验,不足之处是阅读可能不够流畅,甚至或许艰涩难懂。

比如在翻译谚语时,把“猿も木から落ちる”译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把“噂をすれば影を指す”译为“说曹操,曹操到”,这是典型的采用了归化法的翻译。这基本上是意译,很符合中国人的口味,但是在翻译过程中失去了原来日语的韵味,用汉语的形象取代了日语原有的形象。如果把这两个谚语分别翻译成:“猿猴枝虽高,会从树上掉”和“说到此人时,此人身影现”,那么它就保留了日语原来的形象,并且很好地传达了原有的信息,比较俏皮又比较忠实原文,虽然显得比较罗嗦,但相对比较生动。 在日汉翻译中,是采用归化法还是异化法,目前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异化的手法更为我国翻译工作者所接受和认可,有的认为除了上世纪30年代异化法曾一度占主导地位外,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里,大多数翻译者都运用了归化的翻译手法。无论是运用哪种方法,都不能一概而论是好是坏,最主要的核心是关注是否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4.1 翻译时要符合文化背景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在当今的文学翻译理论中,文化的翻译占有了从未有过的重要地位。读者能否正确理解译者所要传达的意思关键不在于语言而在于文化。有些学者认为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象形式,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对于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的翻译工作者来说文化转换成了一个重要的主题。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原文背后的文化背景被认为是译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见,谚语或者文学翻译的核心是文化的翻译。翻译是否成功,在于读者能否在阅读中了解到原作的文化背景,能否通过阅读体验到未曾亲身体验过的另外一种生活和文化氛围。这应该是翻译谚语或一部作品要采用归化法还是异化法的首要标准。

4.2 翻译的关键是要适时、有度

有的译家采用了归化,翻译得很好,有的却采用了异化,效果也不差。由此可见,采用哪种方法翻译,要根据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需要来定。适合归化,就采用归化法翻译,反之就采用异化法翻译。因此在翻译谚语或文学作品时,必须兼顾归化与异化两个方面,也就是让中国读者感受到带有日语的味道,显示日本的风土人情的语言。无论是归化还是异化,只要掌握好了“度”,都可以达到很好的翻译效果。过度归化,一定会破坏日语原有的形象和原有的文化背景;过度的强调异化,即过多地追求日语的原语形式,就有可能会过于繁琐。因此,翻译的关键是要适时、有度。

4.3 采用异化法时的注释

采用归化法还是异化法对于注释的运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采用归化法就要摒弃注释的策略,采用异化法就必须对难以翻译、难以理解之处进行注释。

归化一般是表现在语言的层面上,异化大多表现在文化传达的层面上。在日语翻译中为了让读者跨越语言理解的障碍,充分欣赏到日本文化,不少人会采用异化的策略。但是对中国人来说,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很多时候日本人的一些习俗,生活状态和思维习惯不为中国人所熟悉,影响了对谚语或文学作品的理解。这样就必须加以“注释”,来更好地体会原有的文化风情和日本人原有的生活状态。

5 谚语翻译实例分析

谚语是人们根据长期生活的经验创造出来,并经过千万人的传诵、锤炼、加工完善而流传于世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的精华,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而言,谚语丰富的文化内涵构成了谚语翻译的障碍,甚至有人认为谚语、格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根本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译语,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译的。在谚语及文学作品中当然也有类似的翻译难点,但由于中日两国文化的长期相互影响,又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日语的一些谚语的形成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翻译时常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并不奇怪。 原文作:“虫の居(い)どころが悪い”/心情不好,不高兴。

引文2、当时忠司的继母又是去拘留所探望又是求校长高抬贵手,用尽了各种办法,但终究还是无济于事。石川达三《挫折》《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年第2期(P70)。

原文作:“百方手を尽くす”/千方百计。

引文3、我以为只要让她知道我如此生气,她就会打消念头了。《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年第3期(P67)。

原文作:“高を括(くく)る”/小看,轻视。

引文4、我还时常想,所谓旅行就是这样让人不知所措吗?森本哲郎《万里の旅万巻の書》《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年第4期(P72)。

原文作:“途方に暮れる”/不知所措。

引文5、妻子厚子在屋里一边叠着晾洗的衣服,一边又是老调重弹。向田邦子《かわうそ》《日语学习与研究》1999年第4期(P60)。

原文作:“はなしを蒸し返す”/老调重弹。

引文6、虽然通向仕途的路被封堵,无法在这方面实现自己的抱负,但在民间法律界仍可一展鸿图。《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年第2期(P73)。

原文作:“驥足を伸ばす”/才能,奇才,发挥才能。

引文7、太好了。果然三轮子没有察觉出来。但决不能在这儿就喜笑颜开。向田邦子《鮒》《日语学习与研究》2000年第2期(P65)。

原文作:“相好を崩す”/笑逐颜开。

6 结论

翻译谚语或文学作品时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策略,这与原作的风格、特点以及译者个人的爱好有很大关系。查阅日本谚语的翻译,可以发现日本谚语翻译究竟是归化还是异化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更多的译作在努力保留和展现原作语言特色和文化风采的同时,也在尽可能地做到易读、易懂,在走一条倾向于异化法的中间道路。因此“注释”始终受到大多数译者的重视。中日两国历史、文化乃至生活习俗有相近之处,在某种场合,不需要所谓的归化,但同时两国的民族又各具特色,为了凸显两国的民族文化,需要以异化法的手段显出的文化上的距离。目前翻译界对注释的形式、作用等的种种分析基本是以英文的翻译为对象的,对日本文学翻译中的注释问题涉猎很少。因而日本谚语甚至日本文学翻译的注释有它的独特性,这主要是中日两国“同文同种”,相互间的交流、融合较深,同时又有彼此间较强的文化上的独立性,各成统一的特征。

参考文献 [2] 陶振孝,现代日汉翻译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4] 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版.

[5] 王运丽,中日谚语翻译探悉.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03.

[6] 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翻译通讯1984年1月.

[7] 赵冬玲,日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职业时空2008/07.

[8] 张景一,浅析新闻日语中的谓语省略现象—从日语翻译中的文化策略谈起.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S1.

第7篇:有关桥的谚语范文

摘 要:异化和归化在近年来一直都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原因在于翻译既要满足尽量保持原作的风格和韵味, 又要使读者能够容易理解和接受, 这也正是翻译的难点。以谚语翻译为例,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相当数量的谚语,但风俗习惯和地理位置的不同所造成的语言、文化差异,致使在译文语言中很少可以找到意义完全相同、结构相似、字数相等的谚语。如何处理谚语翻译中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及语言差异?本文将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谈英汉谚语的互译。

关键词:归化;异化;谚语翻译;

一、引言

异化与归化是翻译研究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在文学翻译中应该采取异化策略还是归化策略,研究者从各自的立场出发,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孙致礼对异化与归化的发展作了详细的论证,他预见:“21 世纪的中国文学翻译,将进一步趋向异化译法”。同时提出了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方法(孙致礼,2002:40—44) 。郭建中在其《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和归化》一文指出:归化与异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由于翻译的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以及目标读者的不同,翻译策略的选择也不会相同,并且得出两者永远共存的结论(郭建中,2000:276—290) 。

谚语是某种语言在长期地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套独特的表达方式,常常折射出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承载着民族文化信息和悠久的文化传统,是一部融合了意美、形美、音美的高度浓缩的百科全书,所以熟悉谚语既是掌握一门语言的需要,也有助于了解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性,但是由于拥有不同的地理、历史、经济条件,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这些背景和特点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译者所面临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文字解码的过程,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过程。本文将从谚语翻译实践过程中翻译策略的运用入手作讨论。

二、归化与异化的渊源与内涵

在跨语言的翻译过程中,对于文化差异的处理一般有两种办法:归化和异化。归化法的代表人物是Eugene A. Nida,主张译文应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重点,强调以读者为中心,认为译文与原文应该是自然对等的。而异化法则以美国意大利学者Lawrence Venuti为代表,主张译文应该以源语或者原文作者为出发点,强调译文应该突出原文的语言特点。

根据《辞海》解释,归化的定义是“入籍”的旧称,归化是传统的中国术语,运用到翻译中,应与“归顺”和“入籍”的意思关系密切。刘英凯把翻译的归化定义为“把客‘籍’的出发语言极力纳入归宿语言之‘籍’。”(杨自俭等,1994:269-282)

而异化在《辞海》中的解释,其中之一是语音上的异化,另一意思是“德文entfremdung的意译”,即外来词。鲁迅1935 年7 月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中指出:“动笔之前,就得先解决一个问题:竭力使它归化,还是尽量保存洋气呢?”异化出现的时间较归化晚一些,是从西方哲学中借用而来,并已收录于1978 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一直用“欧化”这个术语,指在外语译成汉语时,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与文化特色,即“保存洋气”。但由于它特指从外语尤其是印欧语系的语言翻译到汉语而不包括把汉语翻译成外语的情况,所以,逐渐被“异化”所代替。

三、归化与异化的特点

归化主张源语本土化,即译文应以目的语或译文作者为归宿。异化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即要保存源语的异国情调。由于翻译涉及到两种不同语言中的两种不同文化的转换,因此,归化所要做的就是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及文化规约,用通顺流畅、对读者熟悉的语言文字进行翻译,使译入语读者领略到不同文化间不谋而合的妙趣。而异化所要做的就是忠实于原文,尊重源语文化,保存异域情趣,再现原文特有的文化思想和艺术特色,使源语文化中的有价值的信息完整地融入并丰富目的语的语言及文化,从而促进不同国家之间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渗透。

四、谚语翻译中的归化

归化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

例如:Like knows like. 英雄识英雄。Like attracts like. 物以类聚。Like cures like. 以毒攻毒。 Like begets like. 龙生龙,凤生凤。这几个含有like的谚语,实在是太过抽象,异化的方法很难翻译,而且难免生涩拗口。采用归化的方法译成中国读者熟悉的成语则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谚语习语来源于生活,人们常常借用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来喻指有相似特征的人或者其他事物。但是,英汉文化背景的不同决定了双方对有些事物理解的不一致,在一种语言中用某种事物来表达的形象,在另一种语言中可能要用不同的事物来表达。如:Money makes the mare to go.(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中国人会接受“有钱人能使鬼推磨”的说法,但是不会接受“有钱能使驴推磨(或者马推磨)”。为什么呢?首先,在中国文化中,鬼是一切“坏”的代表,但是若是用钱能是鬼为你推磨的话,那钱不仅是有威力而且还有神力了。再则,在中国,马或驴都是一种逆来顺受的动物代表,人们常常会用“做牛做马”这个成语,可见马在人们心中就是用来驱遣和劳动的;而至于驴,在中国的北方,它本来就是用来拉车推磨的,所以中国人就不太能理解为什么要说“有钱能使驴或马推磨”,因为那根本就没有必要。再如:①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②Care killed the cat. 忧能伤人。③Diamond cut diamond. 强中自有强中手。④Great minds think alike. 英雄所见略同。⑤In the kingdom of the blind, one—eyed man is king. 山中无老虎, 猴子称大王。另外,在翻译谚语的时候,我们应该要考虑彼此的感情色彩的问题,这是很重要的;翻译过程中,如果意思都差不多,翻译时采用一个更通顺,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句子,能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更通俗易懂。

但是,当没有现成的习语、谚语可以套用的时候,也可直接抓住其深层的含义意译之。这样读者也能获得深层的教育意义,但是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会失去异域的文化特色。如:

I’m too old dog that can’t learn new tricks.在西方社会,“dog”是人们很喜欢的动物,如果直译为:“我是老狗,学不了新花招”的话,中国人会一点都不觉得幽默,但是也没有现成相对应的成语可以套用,所以只能意译为“我太老了,再已学不进什么新玩意儿”。这样的翻译可以表达出源语的意思,但是却丢失了原文在“形”上的幽默比喻色彩。再如:① Mang dogs soon eat up a horse(人多好办事)。②She was born with a silver spoonin her mouth,she thinks she can do whatever she likes。她生长在富贵之家, 认为凡事都可随心所欲。很明显,第一句若直译为“许多狗很快吃光一匹马”的话, 得了形, 却丢了“意”, 让读者不知所云, 第二句若译为“衔着一个银勺子生下来”的话, 得其形却又远离了“意”。对许多译文,中国人字字都认识, 但却终不知所云, 根源大概就在于谚语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没有阐释清楚。

五、谚语翻译中的异化

异化,长期以来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相对于归化,异化是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在一些两种文化重叠的区域,东西方人都用相似的说法表达相似的观点。这时候,用异化的手法便能既得其形又得其意。虽然彼此在用词或者词义内涵稍有出入,但是彼此都能明白个中含义的时候也可以直译。如:①The water that bears the boat is the same that swallows it up.(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②Barking dogs do not bite.(吠犬不咬人)这两句话在内容上的表述在中西文化方面几乎是一样的,直译出来,形和意都有了。但是,如:Better to reign in hell than serve in heaven.如果把这句话译成“宁为地狱主,不为天堂仆”的话,看起来就比较西化了,因为中国人是不说“地狱”和“天堂”的,但是总体来说中国人是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的。因此就算是像这样文化内涵稍有出入的情况,但彼此都能完全明白的情况下,也是可以采用异化的方式翻译的。采用异化的手法,既能保留原语中的文化意象,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跨文化交际的今天,译语读者也很容易就能理解这些字眼;而且,针对谚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由于大多数谚语都采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在不影响译文读者理解的前提下,我们也可以尽可能地使用异化的手法,以保留原文的民资特色和形象,同时也能把外国文化介绍到本国来。

六、实例中归化和异化的互补

在异化翻译的过程中,我们也常常碰到一种情况,就是谚语中往往包含文字很少意指很深的一些典故或轶事,可是如何翻译出这些意指很深的典故和轶事呢?这就需要我们把两种翻译方法结合起来。如:Every family is said to have at least 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如果按照直译,把这句话译为“据说家家户户的衣柜里都有一副骷髅”,那可要把人给吓死,也很难让人理解;但是,如果译者知道 “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的典故是指不光彩的事情的话,就可以把这句话译为:“据说家家户户的衣柜里都有一副骷髅,即有一件见不得人的事。”这样一来,就既得其形也能得其意了。

这种归化和异化相互交叉的译法不是矛盾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再比如:①He is shedding crocodile tears. 他是鳄鱼掉眼泪,猫哭耗子假慈悲。②He is a sheep in wolf’s clothing. 他是披着狼皮的羊,外强中干。

七、结语

第8篇:有关桥的谚语范文

1、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2、细湖景致六座桥,一枝杨柳一枝桃

3、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4、桂林桂林,桂树成林;桂花桂花,香飘万家。

5、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7、愿作桂林人,不愿做神仙。

8、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9、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阁天下险,三峡天下雄。

10、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

11、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12、苏杭不到枉为人。()

13、细湖景致六座桥,一枝杨柳一枝桃。

14、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第9篇:有关桥的谚语范文

论文关键词:动物词汇,中德文化差异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可以通过这个国家语言了解本国的历史、习俗、价值观念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其中,关于动物的词汇和习语在各国文化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篇文章就针对汉,德两种语言中对动物的文化内涵赋予不同的含义展开讨论:

一、同一种动物在汉、德两种语言中有相同的象征意义

动物在世界各地的基本属性是相同的,从这一角度出发人们会产生相同或近似的联想,由此动物获了相同的文化内涵。

比如, 狗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前,它为我们打猎看家,现在它又是许多家庭中的宠物,在很多家庭中扮演着家庭成员的角色。德国人对狗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把狗看作是自己的朋友和家人。因此在两种语言中,涉及到狗的俗语都非常多,也就不足为奇了。大致上来说狗在德汉两种语言中的象征意义还是比较一致的,虽然它在两国都受到喜爱,但它在两种语言中却都被看作是低贱或卑鄙狡猾的象征。汉语中表现狗低贱的熟语举不胜举:“狗腿子”中德文化差异,“狗咬狗”,“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狐群狗党”,“鸡鸣狗盗”等等,表现其卑鄙狡猾的有“不出声的狗才咬人”,“狼心狗肺”,“狗头军师”等等。此外汉语中的“狗”有时还有不识好歹的意思,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德语中也有很多体现狗低贱和狡猾的谚语或惯用语,如“jemanden wie einen Hundbehandeln'(像对待狗一样对待某人一一蔑视地对待某人),' Die freundlichsten Hunde beil?en amschlimmsten.”(友好的狗咬人最凶),'Ein bissiger Hundzeigt dieZahne nicht.(咬人的狗不露牙)。

再如,牛在农业社会是必不可少的劳动力。在机器发明之前,拉车、耕田、推磨等重体力活只能靠它。所以在农业社会,牛被看作是农民家里非常重要的财产。因此牛在两种语言中都有财富的象征意义。如汉语里的“一个黄牛半个娃”,“喂牛如孝子”都体现出牛对农民的重要性。德语表现牛作为财富的谚语通常都用奶牛(Kuh)这个词,如“Ein Mantel und eine Kuh,deckt viel Armut. '(一件大衣一头奶牛,贫困不再愁)此外,由于牛体形庞大,动作迟缓,而且总是毫无怨言地做着辛劳的工作,所以它在两种语言中又都有愚蠢、反应迟钝的象征意义。如汉语谚语“对牛弹琴,一窍不通”,成语“牛骥同皂”,德语谚语“Man kann von einem Ochsennicht mehr verlangen als ein Stuck Rindfleisch. '(从牛那里我们只能得到牛肉)等等。

还有,驴子这种动物在两种语言中都是愚蠢的象征,比如德语中“Du Esel l '(你这头驴!)或者“So ein alter Esel j'(真是头老驴子!)都是骂人的话,相当于我们的“你这头蠢驴!”。德语中还有个熟语“die Eselsbrucke'(驴桥)指的是帮助记忆的简便方法,也是源于驴子比较愚蠢的寓意。因为在过河时,马可以一跃而过,而驴则一定需要一座桥。

二、同一动物在两种语言中不同的象征意义

由于各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不同,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里的人很容易对同一动物产生不同的联想中德文化差异,从而赋予它们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文化内涵。

比如:“杜鹃”在中国又被称为“布谷鸟”,由于它的叫声“布谷布谷”提醒人们安排农事,因此农村有“布谷布谷,种粮种谷”的谚语。每年布谷鸟一叫就意味着播种的时候到了,又是一季新收成的开始,人们当然欢迎它。相比之下,德国文学作品及成语中“杜鹃”(Kuckuck)这种鸟的文化形象却不是很固定,它随一定的语境变化有显著的不同含义:(1)在德国古老的传说中,杜鹃鸟是可给人们带来幸福的鸟,它的叫声(一声表示一年)可预测人的寿命,还能告知闺中的少女何时出嫁。歌德在他的《春天的预言家》(《Frühlingsorakel》)称杜鹃鸟为“未卜先知鸟”。(2)由于杜鹃是把自己的蛋卵放在别类鸟巢里来孵化幼鸟,因此杜鹃在德国一些成语里具有了不道德、无情、冷酷的文化形象。(3)由于杜鹃发出的啼鸣声时而很近,似乎就在你的头顶上;时而很远,时而在那一边,时而在这一边,有时使人产生毛骨悚然的感觉,因此在16世纪时,杜鹃在德国的一些文学中成了“魔鬼”的代名词,是替代“魔鬼”的委婉语。因此德国人说“Der Kuckuck wei?.”是指“鬼才知道”;“Der Kuckuck soll dich holen!”“真该让鬼把你抓去。”“Zum Kuckuck!”“见鬼去吧!”;“jm einen Kuckuck ins Nestlegen”是“嫁祸于人”之意。

再如:在中国,猴子是机灵、敏捷、灵巧的化身。比如形容某人头脑灵活就是“猴儿精”,小孩子调皮就是很“猴”,虽有嗔怪之意却也饱含疼爱之情。古典名著《西游记》更是把一只石缝里蹦出的猴子演绎为敢作敢为、桀骜不驯的“齐天大圣”,可见中国人对猴的喜爱。而在德国猴子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它往往是笨蛋、无知之徒的象征。被称作Affe的人一定会大怒,因这是粗话,有“傻”之意。当一个人做了不可思议的疯事时,人们说他“vom Affen gebissen”,“einen Affen haben”居然用来形容人醉醺醺的丑态。

还有,“猫头鹰”(Eule)多为夜间活动,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独特栖息方式,且叫声凄厉,报复心极强,因此在中国被认为是不祥之物。但由于它在欧洲古老传说中是雅典城(Athen)的保护神雅典娜(Athene)的圣鸟,因此也被德国人看作智慧博学的化身正因为如此,“Eulen nach Athen tragen”(直译为:把猫头鹰带到雅典去)才是“多此一举”。

三、 不同的动物在汉、德两种语言中却又相似的象征意义

在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环境下中德文化差异,不同的动物却可能会有相似的象征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也就是说两种语言中所用的动物不用,但它们的喻义是相似的。

在中国的文化中,我们经常用老鼠来表示说到“胆小”,比如 “胆小如鼠”,“抱头鼠窜”等等,而德语的表达却是“ein Angsthase sein”(胆小如“兔”)。

汉语中一般用“牛”来形容力气大,不然何来“九牛二虎之力”?而德语中却用“Pferd”(马)来表达这个意思,在德语的俗语中“Keine zehn Pferde bringenmich dorthin.”(直译为:十匹马也不能把我拉到那里去。)力量,还例如“Ein sanftes Wort zieht mehr als vier Pferde. '(一句温柔的话胜过四匹马),“wie ein Pferdarbeiten'(像马一样卖力工作)等。

要说“雄壮威猛”,当然非“虎”莫属,在中国文化中它是百兽之王,谁与争锋?“狐假虎威”的故事也是由此而来。然而在德语中,勇猛威武的却首推“L?we”(狮子),“wie ein L?we k?mpfen”(像雄狮一样勇猛地战斗)

提起“笨拙”,我们想到的是“熊”;而德语却用“Elefant”(象)作比,“sich wie ein Elefant imPorzellanladen benehmen”(直译为:就像大象进了瓷器店;意为“笨手笨脚”。)

通过对比各种动物在汉,德两种语言中不同的象征意义,进一步认识到任何一种语言中都具有丰富的本国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推动跨文化交流的研究。

参考文献

1.Hofstede,G.1984.CulturalDimensions in Management and Planning.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January,81-98.

2.R?hrin,Lutz.Lexikon dersprachlich w?rtlichen Redensarten[M].1973.

3.陈忱、朱建华,中德熟语中动物象征意义的比较[J].《德国研究》,2004, (4)。

4.张晓青,从动物词汇文化形象看中德文化差异[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5.黄崇岭.从德语和汉语的句法看德国人和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差异[A].中德跨文 化交际论丛 [C].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178-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