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英语教学的建议范文

对英语教学的建议精选(九篇)

对英语教学的建议

第1篇:对英语教学的建议范文

Abstract: Although China'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but over the years some of the old problems still remain. By combining several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proposed to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vocational non-English Major Suggestions.

关键词:问题 重视 提高

Key words: Problemsattention increase

作者简介:张晓莉(1978-),女,湖北大悟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公共外语部,讲师,学士,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一、 引言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很大进步,主要表现在英语教学改革引起了足够的重视、教学设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多年来的一些老问题也依然存在,如英语教学仍主要采用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材+黑板+录音机” 的模式,以培养学生语用运用能力为目的的交际法教学还远离课堂,“哑巴英语”依旧继续存在;过份强调四、六级通过率应试教学色彩依然浓厚等等。面对这些不足,笔者结合了数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二、对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1.重视打好语言基础

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把重点放在打好语言基础上。语言基础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前者指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的知识,后者指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读、听、说、写、译等语言活动的能力。正确的语音语调、扎实的语法、一定的词汇量和熟练的词汇运用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有利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又必将促进语言知识的加深和巩固。大学英语教学还应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的精华,提高文化素养。文化与语言有密切的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

2.重视培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的学习不仅是读和写,更要去说,去听,去用,要调动全身的感官共同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也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广泛的阅读和其他语言交际活动。教学活动要有利于语言技能的培养和功能意念的理解及表达。不仅要重视句子水平上的语言训练,还要逐步发展在语篇水平上进行交际的能力。

3. 正确处理阅读与听、写、说的关系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是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阅读是掌握语言知识、打好语言基础、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在教学中要始终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从语言教学的规律来看,阅读与听、写、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加强听、写、说的训练,不仅不会削弱阅读能力,而且会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培养读、听、写、说的技能时,既要注意准确,又要重视流利。准确和流利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没有准确,流利便失去基础;没有流利,便难以有效地进行交际。在教学中,老师应有能力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除了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外,还要培养学生一定的听、写、说的能力。

4.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教学方法和选修课

各种教学方法都是一定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的产物。课程的教学要立足不同对象、不同教学要求和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内外各种语言交际活动。可以通过开设“中西文化对比”、“跨文化交际学”、“英美文化”、 “英美诗歌欣赏”等一系列选修课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英语文化,更直观的感受中西文化的差异,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外来文化的细微之处。

5. 积极开展课外英语实践活动

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以便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多数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不高,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口语表达能力差。因此,我们可以开展“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小品大赛”、“校园英文歌曲大赛”等等一系列英语课外实践活动,使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不同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习惯、传统风俗和价值观念,甚至地理知识、流行时尚、娱乐、音乐 、餐饮文化等,进而建构立体的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增长知识,扩大知识面。开展活动时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应不拘泥于形式,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才能使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课外实践活动真正成为一个开放式的,合乎语言规律的英语交际大课堂,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相辅相成。

6.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当今推行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化教学,已成为英语教学手段改革的标志。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了课堂,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网络以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在教学辅导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大力推广、合理使用这些教学手段。另外,还可以观赏英语原声电影,开设调频广播英语节目,播放录音材料,营造英语学习气氛,把英语学习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休息和娱乐等各种场合中,给同学们尽力创造一个轻松而又充满乐趣的英语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英语。

三、结束语

虽然目前我校英语教学中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不足和问题,但这些不足和问题都是发展中必然存在的问题。只要我们立足实际,吸取经验和教训,就能逐步探索出一条有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路子,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2篇:对英语教学的建议范文

Abstract: Globalization has brought about even closer relations between economics and cultures in the world. So the internationally accepted language-English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ternationally universalized languages. For students in contemporary higher vocational and specialized institutions, English is studied as a special skill. Vocabulary teaching is not to be neglected in English learning. This paper has brought up some sugges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and specialized institution's vocabulary teaching.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词汇;建议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and specialized institutions;English teaching;vocabulary;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8-0198-01

1大学英语词汇教与学中的问题

根据现阶段中国英语的教育体系,在初高中阶段完成了英语基本语法知识的学习,在大学阶段,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全面扩充词汇量。然而从目前整体大学英语教学与学习情况来看,这方面做得并不尽如人意。在学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词汇量并不够大,很多单词记不住;二是对单词的掌握没有深度。在另一方面,从教学出发,还是停留在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层次,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词汇的热情和积极性。

2正确认识词汇在语言中的地位

英语是一种历史悠久、语汇丰富、词义纷繁、语法简练、使用灵活且搭配能力极强、为世人所乐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要学好英语,就不能逃避在英语词汇的浩翰大海中游泳,而且要熟练掌握这种游泳的本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词汇是语言的最小意义单位,就像砖头是建筑物的最小组成单位一样。人类思维活动和思想交流首先是依靠词汇进行的。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我们必须下一些苦工夫,实在工夫,努力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并确保他们能精确和透彻地理解他们所学的词汇,能准确地使用这些词汇。一旦学生通过艰苦的积累,掌握了一定相当数量的语言“砖瓦”――词汇,那么他们的英语学习就将进入佳境:句法学习将变得简单;句型的类型也将大大简化;学生将会理解并欣赏英语语言的丰富多彩,而不再抱怨英语的同义词太多,难以区分等等。

3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建议

3.1 分阶段教学第一阶段:词汇扩充阶段。本阶段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扩充词汇量。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依靠现成的比较好的大学英语教材,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等,在篇章中让学生有大量的词汇信息输入。切记不可让学生用词汇手册从头到尾的死记硬背,因为时间证明这样记得虽快,忘得也快。学生在这个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有:①觉得要记的词汇太多,记不住,或者记了过两天就忘记;②总是担心自己把单词的意思记不全;③觉得很多单词记了却完全不会用。教师一定要从方法上对学生进行指导:①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记忆单词的方法如词根词缀记忆法,分类归纳记忆法等;②强调上下文中记单词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记单词的过程中通过记忆主谓搭配(如problemarises)、动宾搭配(如makeaprogress)、和偏正搭配(如blankpaper)的方式进行;③告诉学生开始记单词的时候不要强求记住它的很多意思,只记课文中有的意思,或者最常见的意思就行。④一定要强调记单词的时候要注意发音,如果这时基础打不好,学生很有可能在以后出现单词认识不会念的问题,从而影响他们听力水平的提高。同时,教师还要从心理上对学生进行输导:①告诉学生词汇记忆就是一个不断记忆和不断忘记的过程,一定要不断重复;②告诉学生刚开始记单词的时候有些词汇不会用没有关系,以后慢慢解决;③鼓励学生词汇的学习贵在坚持。第二阶段:词汇巩固阶段。本阶段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第一阶段接触了但是不会应用的词汇的用法。该阶段的教学建议分块进行,与上阶段相比要更加注重词汇的辨析。学生在有了第一阶段的积累后,会对熟悉的词汇之间的关系产生疑问,在他们无法自己解决的情况下,教师可指导他们分步分块对形近词、近义词进行辨析。此外,最令学生头疼的问题就是大量的词组的记忆和掌握,在这一点上,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方法的指导,教会他们自己去分类归纳。最后,学生在这个阶段仍会发现有部分词汇由于平时不常用,总是记不住;或者有些很熟席的单词,却有自己觉得很生僻的意思,比如minute作为形容词来用可以指“少量的”。对于这类词语(一般成为临界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通过上下文推测他们的含义。

3.2 灵活互动的课堂设计词汇课的教学,最忌讳的就是教师成了字典,一个意思一个例句的给学生进行单词的讲解,这样非但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而且学生会对词汇的学习失去兴趣。教师的角色,应当使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词汇学习情况的检查者,和学生无法解决词汇问题时的指导者。任务就是通过组织各种课堂活动,检查学生的词汇学习和应用情况,鼓励他们在听、说、读、写中运用所习得的词汇,并在学生犯错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指导和点评。

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以课文为基础来进行词汇的讲解。这个时候,应多采取问答的形式,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好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用到他们应该掌握或者学习的词汇,鼓励学生犯错误。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分层分角度去梳理文章,涉及的词汇及用法一层比一层深入。在文章讲解完成后,还可以通过复述课文,写摘要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复习所学单词。但是注意课堂设计要做到任务明确、指导清楚,不要让学生无所适从。

在第二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词汇的辨析很重要,但是教师一定不要首先自己去做这件事情,而通过各种课堂活动如词汇竞赛、口头报告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进行辨析,然后进行相应的讲评。

4结论

总而言之,词汇的课堂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大学生已经可以达到自主学习的水平,因此,在大学的教学上就应该将学生放在一个主导的地位上,教师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引导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第3篇:对英语教学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教材特点 教学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英语新教材(以下简称NSEFC)是在1993年使用的高中英语教材(以下简称SEFC)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NSEFC教材为了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精神,对SEFC教材做了较大的改进,成为由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向新课程标准过渡的教材。因此,NSEFC教材自2003年使用以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线教师普遍认为,NSEFC教材带来的启示大于指示,挑战大于机遇,跨越大于过渡。

一、对教材体系的认识

1. 在编排内容上,它一改以往教材大多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赋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语言综合知识能力的责任,通过大量贴近社会生活的真实材料,向教师和学生展现了一幅幅实际的语言学习场景。教师和学生均可按照自己的喜好,有侧重地展开教和学,从而全面提高运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来表达情感,展示内心世界的素质和能力。

2. 在编排步骤上,采用了分课型任务教学的方式。对教师而言,这无形中减轻了年轻教师在课型设计上的迷惑,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素材的收集上,从而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我们也看到,一些教学步骤对于学生来讲,知识起点较高,开展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仍具有一定程度的困难,且具有不甚合理的地方。

3. 课本附录中的一些语言点的解释还有不尽详细的地方,个别还有疏漏之处,艰难适应今后高考的目标和要求,这些都需要编者和教师加以改进和补充。

二、NSEFC教材的特点

1. 基本特点

NSEFC教材的结构合理,形式活泼,设计美观,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和欣赏需求。该教材仍采用单元划分的方式,但取消了每个单元设置4课的做法,而是设置了若干个板块。

NSEFC教材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人为修养。

NSEFC教材在采用话题、功能和结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些任务型教学活动,符合新课程标;位的精神。

NSEFC教材增加了形成性评价的内容,体现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练习册各个单元所设计的评价内容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逆行反思。教师用书中还提供了补充建议,并设计了一些诊断性测试题,供教学时参考。教学中淡化语法,重视听说读写能力,提倡整体教学法和交际法,鼓励教师用英语授课。而NSEFC教材则淡化单元课型,加大听读量、词汇量和综合信息量,强化语言综合技能的整合;同时倡导任务型教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种教学方法,强调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改造评价方式,鼓励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 NSEFC教材带来的挑战和困难

(1)NSEFC教材学生用书中只有单元话题,听、说、读、写各技能的训练混合一体,对于长期习惯于依据教材按图索骥的教师来说,很难把握课时的分配。

(2)NSEFC教材中的生词量、阅读量、话题信息量以及各种任务活动量提高的幅度较大,教师难以整合,学生也难以掌握。据介绍,该套教材覆盖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24个话题,66个功能意念项目和3000多个单词及300余条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在SEFC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8个话题,23个功能意念项目和1500多个词汇。

NSEFC教材中的Speaking,Reading,Language Study,Integrating Skills以及Project和Assessing等板块都设有弹性任务;原本简单的口语训练(Speaking或Talking)变成了提供主题情景和语言功能项目,让学生开口说英语,讨论、辩论、采访或写调查报告等耗时较多的活动。

(3)NSEFC教材的单元板块多,教学步骤也多。学生用书中单元板块包括Goals, Warming up, Listening, Speaking, Prereading, Reading, Postreading, Language Study, Word Study, Grammar, Integrating skills, Readings and writing Tips和Checkpoint14个板块;练习册(Workbook)包括10个板块。教师的最大困惑是:这么多板块很难全部完成,但该如何整合呢?

(4)NSEFC教材中的听力材料趋于生活化、场景化和口语化,应该是最佳的听力材料;但朗读者语速太快,口语味大浓,学生对材料的背景知识不熟悉以及材料的生词量大等因素增加了学生听力的难度。

(5)NSEFC教学参考书中的“教学建议”、“补充参考资料”,特别是用英语编写的“学生用书教学指导”和“主题任务建议”等部分都颇具学术指导意义。可能因为内容和体例全新的缘故,目前其对教师教学的参考作用却难以发挥,有的教师甚至反映读不懂这些英语材料。

三、教学建议

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因素我校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兴趣都不是太高,听力、口语、阅读这几方面尤其困难,新教材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很大的难度。因此,灵活地利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增减,重新整合,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我们来说尤其重要。要完成以上任务,笔者以为:

1. 大胆处理教材,树立教师及教材的理念

教师没有必要把教材中的所有的板块都教完,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任务”都做完,因为教材只是一种教学资源包。教师应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依据学生的实际,大胆删减,增补和重组教材内容。

(1)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删减教材内容,以便集中精力处理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实施最有效的教学活动,落实最重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比如,简化Warming up,Speaking,Talking, Postreading, Project以及Assessment等板块的教学步骤。另外,教师可以舍弃一些与学生生活相距较远,专业性太强的内容,如The silver screen(Book 1A Unit 5, Fact and fantasy (Book 2B, Unit 12)和frightening nature (Book 2A Unit 10)等单元中的部分内容。)

(2)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通过报刊阅读等手段增补和拓展教材内容,比如,在教学News Media(Book 2A Unit 2)的近两周时间里,笔者要求学生阅读至少5份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英语报纸,如《考试报》等。学生不仅能高效率完成课上所学内容,还可以增强课外自学英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日常活动的主题调整教学顺序,重组教材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在开学时教学Good friends (Book 1A Unit 1),Good manners (Book 1A Unit 6);在运动会期间教学Sports(Book 1A Unit 8); 在元旦和春节前夕教学Healthy eating (Book 1B Unit 13), Festivals (Book Unit 14);在旅游黄金周前夕教学Going places (Book 1A Unit 3),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 (Book 1A Unit 4)和Cultural relics (Book 1A Unit 7);学校开展理想教育时教学 Great women (Book 1B Unit 17)和Making a difference (Book 2A Unit 1)。

2. 分步实施,突出听读,落实任务

针对NSEFC教材“有单元无课时”的特点,教师可对围绕单元话题让学生进行整体感知,整体理解,整体巩固和整体运用。备课时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灵活划分课时,粗线条把握进度,自主确定教学进程,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根据NSEFC教材的特点,听力(特别是高一年级)和阅读是各单元的重要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听力理解感到困难的语段,教师可以采取先精听后泛听的方式;对于学生阅读理解有难度的语料,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梳理材料,以降低难度。

目前,绝大多数教师对任务型教学知之甚少,实施时颇感棘手。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实施任务的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特点:(1)必须有明确的活动目标;(2)尽可能接近现实生活和贴近学生生活;(3)必须有获得、处理和传达信息的过程;(4)必须运用语言做事情;(5)运用语言的重点是表达意义而不是操练语言形式;(6)必须有具体的活动结果。因此,任务并不等同于练习,也不意味着教师放任学生自由行动;同时,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并不意味着每堂课都必须采用这种方式,也绝不应否定两种任务型教学的方式:

①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选择并完成好重点教学任务。费时少的任务随堂完成,中等难度和复杂的任务周末完成,费时多的任务可以利用长假或寒暑假完成。另外,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兴趣,结合地方特色开展大型英语活动或实施专项课题研究。比如,我校举行爱校爱乡的英语演讲比赛及单词竞赛等。

②尝试单元整体任务(即课前布置,课后展示,包含听、说、读、写的综合整体项目)。每单元按照任务设计、听力输入、阅读输入、语言学习与训练、读写输出和任务展示与评估等几个阶段进行设计和实施。教师可大胆精简和整合Warming up和Speaking等板块中的小任务.单元整体任务的设计可遵循变任务为项目,变分散为整体,先输入(听读)后输出(说写),先认知后交际的教学原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获得学习进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比如,在教学Scientific achievements时,笔者给学生一些提示词,只谈论These are some great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that have changed the world,which one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Why?对其他离学生生活较远的话题,就不一定得花费时间去完成。

3.合理处理词汇教学

新版教材增加的词汇主要是只要求理解的词汇,其次是专有名词。新、旧版教材在要求会使用的词汇上也有很大变化。原高中教材听力部分词汇安排到了初中,原高二的部分词汇安排到了高一。因此,新版高二教材中要求运用的词汇有很大一部分对于旧版教材来说也是新增词汇。高中学生应掌握和能够运用的总词汇量变化也很大,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要求词汇量为1200+75,现行高考考纲的要求为2200。实践证明,按这个标准毕业的高中学生其英语水平非常有限。因此,新课程标准七级目标将词汇量定为1400―2500,入级目标定为3300,九级目标定为4500。这样的词汇量标准可以基本解决学生在英语阅读中遇到的一般性词汇障碍。另外,新教材还要求学生不局限于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词汇。可以说,达到了这种要求的高中英语教学就为学生英语学习的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版教材的词汇数量大幅增加,而每学期的教学时间却没有变化。那么,教师应如何完成词汇教学任务呢?其实答案就在教材的词汇练习之中。

1. 用已学的英语词汇解释生词,建立单词与概念之间的联系

新版教材提倡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其练习的特点或是以旧引新,或是以新习旧,扩大词汇量。这种练习在高二上册教材中有两种形式:①连接英语单词与英语概念的练习,如课后习题中的Item3 Vocabulary;②根据英语释义或句子语境填写英语单词的练习,如每个单元中的Word Study。③词的构成规律,如加前缀、后缀等。

2. 在单句语境中运用所给词汇,学会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汇的意义

在新版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的前言中,编者在阐述语法和词汇教学时指出:“教师可尝试改变全部由教师讲解词语用法和分析语法现象的教学方法。”教师用书中提供了一些词汇教学的方法以及词义推测的策略。比如,如何通过上下文线索,词的构成和已有的知识来猜测词义以及如何使用词典等。该套教材编入了一定量的在单句语境中运用词汇的练习。这些练习又分为词汇意义运用和语法形式运用两种。从练习的比例看,编者是以意义运用为主,但也注重语法形式的正确性和词汇之间的正确搭配等。

3. 在短文语境中运用所给词汇,体会词汇在语境中的逻辑关系

在新版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的前言中,编者谈到词汇教学时还说:“要真正掌握词义和词的用法,还必须通过有情景的课文教学,并结合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才能达到。”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词汇的运用要在意义和语法形式方面注意上下文的逻辑关联。学生只有在真实的语境中才能真正理解词汇的意义,并学会和掌握它们的用法。

4. 适当对比英汉语言差异,建立英汉语言形式之间的正确联系

现在有不少人强调英语课要全部用英语组织教学。但有专家指出,在英语课上一味地排斥母语也是不可取的。为此,新版教材中增加了汉译英和英译汉词汇练习。通过这两种练习,学生能够体会英汉两种语言形式之间的异同,只有通过仔细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形式和文化上存在的差异,学生才可能真正理解所学语言形式的意义。从这方面练习的比例分配来看,编者是以用所给英语词汇翻译汉语句子这种形式为主。同时,该部分练习还包括用所给汉语完成英语句子和用所给的一个单词翻译多个英语句子等形式。

5. 运用构词知识剖析生词,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

掌握英语构词知识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新版教材充分利用这方面的知识,编写了各种练习.例如,高二上册中的这类练习有:Item 1 Vocabulary, Workbook Unit 3(派生); Item 2 Vocabulary, Workbook Unit 3(合成); Item 1 vocabulary, Work book Unit 4(派生);Item 2 vocabulary, Work book Unit 9(派生); Item 1 vocabulary, Workbook Unit 10(词形变化)。这些练习系统地分散到各个单元,对学生学习和掌握构词法知识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四、完善评价手段

在实施教学时,把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管控,表扬后进生,把文化意识渗透到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竞争意识中。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笔者所教学生较开学以来有了较浓的学习兴趣,成绩有了较明显的提高,自己在教学中的不断摸索学习,处理教材各板块时较得心应手了。

参考文献

1. 华东师大出版社. 教育学[M]. 中小学外语教学研究,2005年.

第4篇:对英语教学的建议范文

论文摘要:基于我国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难这一现实,分析当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以及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阐释在大学生英语教学中应当融入市场就业观念,通过课堂练习、社会实践应用,着重培养学生听、说及应用文写作的综合运用英语技能。

0. 前言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断加深,大学生就业难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同时也引发笔者,一名教学一线的英语教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不断思考:国际、国内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英语人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如何才能培养出能与社会接轨的、用人单位所要求的英语人才哪?或者说,如何才能提高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哪?笔者在下文逐一探讨了这些问题。

1. 社会对英语人才的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满足于翻译英文资料,能听懂外国专家的学术报告,而是要能和外国人进行直接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话题的口头交流。不仅是听外国人说,也要谈自己的想法。通过磋商,求行共识。尤其是自从我加入WTO以后,这种交流更加频繁。用人单位,尤其是外贸公司对大学毕业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更加重视、需要能够以口头、书面形式进行商务洽谈。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他们不再只凭看档案、听介绍来寻用人才,而是通过英语交谈、答辩、翻译、写作等多种方式来考核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无疑,这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2.英语教学现状

2.1教学方法落后,不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目前多数高校在

英语教学中仍采取单一的“统一式”授课方式。课堂上,教师控制一切,呈现一种“单向交流”、“满堂灌”的授课形式,学生“全场听”;教师写.学生抄。以这种方式进行大班化英语教学,大多学生的英语学习只有消极的知识输入.很少有积极的知识运用和输出。

2.2教学内容陈旧,无法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通常,多数大学英语教师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统一英语教材一课挨一课讲学,也不考虑所学内容是否实用.很少给学生补充一些新鲜的、与学生密切相关的英语材料。从而导致学生学而没劲,缺乏学习热情和积极主动性。2.3应用文写作训练太少,不能切实提高学生实际的英文写作能力。大学里,教师很少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写作练习).加上学生缺少对写作练习必要性的认识和学习自觉性,当然学生就很少亲手进行写作练习。即使写作练习,也是为四、六级考试而进行的摸板型训练,而不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的“模拟应用”写作训练。结果,学生虽然花费了时间和精力,但也没有提高实际英语应用能力。

由此可见.这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方式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用英语参与交流的能力,很难形成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对英语人才能力的要求。正如我国著名英语专家张中载先生曾说过:“学语言,只听不说.只读不写,是学不好的。”

3.以就业为导向.对英语教学的思考、建议

3.1转变教学观念,建立“多边互动”的教学模式,提供“口语练习机会”

建构主义理论为当前教育所面l临的新问题提供了解决的办法。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强调学而非教.倡导给学生提供通过实践来学习新知识的机会,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对知识的掌握。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语言应用技能,尤其是口语能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学生个体参与口语练习活动的实践,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卜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因此,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担当课堂教学的新角色: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协调者、心理支持者、评估者,建立多边互动式课堂教学,多提出能引发全体学生参与思考、同答的开放性问题,多开展小组讨论活动。有助于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口头语言应用能力。

3.2以就业为导向,精选教学内容

由于高校的教学过程有着非常典型的专业特点,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加实用的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没计和开发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流利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同时,也应当培养学生掌握特定专业的口语知识和能力,以适应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专业英语方面的要求。根据Krashen的可理解性输入和“i+l”原则,学生所学内容难度应略高于实际水平,但不能过难,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因此,课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或选择与其所从事的专业相关的材料进行学习和操练.如产品说明书、商品广告、发票单据等都可成为教学补充材料.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使课堂教学与社会需求很好地衔接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练习口语的主动性,提高其英语日常交际水平和专业英语的会话水平。

3.3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应用写作能力

每学期都应为学生安排一定学时的有关英语写作的讲解,主要讲授英语写作技巧和实际工作中英语应用文f如求职信、感谢信、致歉信、求学申请信、英文简历、工作日程安排解释说明等)的写作特点。同时,从选词、短语、句子结构和语篇结构等方面来讲解如何提高文章的可欣赏性。并通过大量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实践活动,例如笔者利用假期给学生布置调查陛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亲自去学校附近的厂矿企业、乡村就某一具体问题进行调查了解,然后写出英文调查报告。或鼓励、要求学生利用暑假去兼职工作,用英语写工作总结及心得体会。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寓“学于用,用于学”的学用相长,使学生在现实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3.4把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促进学生成功就业

1)了解我国国情。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对英语教材中的文章选择性的教、学以后,还要通过英文报纸如:China Daily,21stCentury、杂志或网络等途径节选一些时世性很强的文章来帮助学生正确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与人才需求情况.如:东南沿海、中部地区及西部省区各自发展状空、对毕业生的聘用需求量、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历层次要求以及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方针、政策、原则等。有时还应组织学生对不同地区就业的优缺点开展小组讨论。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为学生一般都喜欢时世材料),还使其了解了我国的社会发展状空,以便提高学生就业、择业的理性认识。

2)求职心理指导。据了解部分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焦虑不安急躁盲动、临阵怯场等心理症状。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相关英文资料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以上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然后组织学生开展“模拟面试”活动,在这种近似真实的情景中进行英语应用练习,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得到增强和提高。

第5篇:对英语教学的建议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指出了目前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了经济管理学科专业英语教学应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并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

论文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英语;教学

一、目前经济管理学科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最显著问题是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课程设置涉及课程的学时、开课时间、教材的选定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等多项内容。

专业英语的学时安排一般在32-48个学时,多数高校安排在大四第一个学期学习。如果该专业没有开设过其它双语教学课程,这32-48个学时将是学生接触专业英语知识的有限机会。而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其学习的热情和集中度均大打折扣。考研的学生利用这一学期强化他们基础英语知识的掌握,准备工作的学生被纷杂的就业讯息、甚至一些小道消息所迷惑,而很难脚踏实地的沉下心来学习。因此,在这个学期安排有限的课时来讲授专业英语知识,只能是蜻蜓点水,“雨过地皮湿”,大部分内容只能浅尝辄止。结果是专业英语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讲仅仅是增加了一些专业词汇,无法达到基本畅通应用的要求。

其次是教材选择的限制。教材在教学诸环节中处于重要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教与学的内容和方式。专业英语的教学采用的教材通常有两种形式:(1)直接选用英文原版教材;(2)采用国内统编专业英语教材。很难选择一本适宜的专业英语教材是众多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一大问题。莫再数(2003)针对专业英语教学中教材的选用主观随意大、教材建设欠规范与科学性、教材研究滞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郁凯元等(2002)对使用原版英语教材进行双语教学进行了探讨。

笔者曾尝试使用不同的教材作讲解,发现了一些在教材方面拭待解决的问题。在选用英文原版教材时,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笔者选用了Philip Kotler所著的《Marketing Management》一书。这本书是国外经典的营销学教材,在国内也被一些知名的院校用在本科或MBA的教学中。使用原版教材首先可以让学生掌握地道的专业英语表达,而且所涉及的专业基础知识很广,书中对基本概念或是营销过程的解释既有理论又有与之相应的案例,很容易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点。但选用英文原版教材存在的问题也不少。首先原版教材内容很丰富,但对于仅有40个课时的专业英语课来讲,显然不可能讲完书中的内容。在教学中笔者用了48个学时仅讲了《Marketing Management》书中7个章节,近200页的内容。而全书共有22个章节600多页的内容。因此,花费70元左右的价格购买的书籍,而仅讲了三分之一的内容,让学生很难接受。其次,原版教材对语言的要求程度较高。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此之前大多没有接受过双语教学的学习,专业领域的英文类读物学习的机会很少。因此,当手拿一本厚厚的英文书籍、看着满是英文的句子,没有一个汉字的时候,他们首先从心里上就没有信心去一字一句的理解、阅读课本,尤其是一段话中有多个不熟悉的单词时,很容易退缩,放弃学习。

二、围绕如何提高专业英语教学已有的研究建议

新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了高校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该教学要求将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一般要求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是为有条件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类型和人才培养目标所选择的标准而推荐的。其中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中均明确提出了对专业英语的掌握能力,而且对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均提出了具体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如更高层次要求,听力能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和英语讲座;口语表达能较为流利、准确地就一般或专业性话题进行对话或讨论,能在国际会议和专业交流中宣读论文并参加讨论;阅读方面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和资料;书面表达要能用英语撰写所学专业的简短的报告和论文;翻译方面能借助词典翻译所学专业的文献资料,译文内容准确,基本无错译、漏译,文字通顺达意,语言表达错误较少。然而目前还没有与课程要求相配套的教材和具体的课程设置。因此,各高校各专业只能各自为阵安排专业英语的教学。

围绕如何改进当前专业英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很多高校教育工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多角度的提出了改进的意见。陈冬纯(2001)提出专业英语的教学要突出“完整性”、“连贯性”和“阶段性”。据此,将专业英语的学习划分为3个阶段进行,并提出不同阶段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各自突出的主攻方向。周桂英(2009)针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指出提高会计专业的英语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明确课程的目标;增加课时,实现英语学习不断线;对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提高国内教材质量,精选国外原版教材;提高教师水平;打破单一的教学方法。张杰(2005)提出了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将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相互融合,通过公共英语教学的专业化与专业英语教学的公共化提高对英语的掌握能力。韩萍等(2003)设计了新的专业英语教学理论框架,该理论框架的核心是专业英语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按照信息输入—学习与思考—实践—总结与反思的步骤进行专业英语的学习。

三、提高经济管理学科专业英语教学的建议

(一)完善课程设置,满足专业英语教学阶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要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学生专业英语的较高层次和更高层次的要求,更好的服务于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仅仅在大四开设一门专业英语课程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体现了专业英语的学习过程既要有阶段性,又要掌握语言的综合技能。为了达到循序渐近、持续的提高专业英语的水平,需要针对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教授不同深度和广度的专业英语知识。

合理的教材是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国家应该统一规划,安排一流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师编写教材。专业英语教学要求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又要深刻地了解专业知识。而国内拥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流高校,很多课程已经使用英文或者双语教学,这些教师很多有国外留学背景,不但能把握语音表达的准确性,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双语教学经验,具备编写高水平教材的能力。

(二)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提高经济管理学科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如实训性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技能,其中包括业务处理技能与专业软件操作技能等,主要项目设计突出专业特色,包括会计帐务处理业务、国际贸易实务与国际结算、企业管理实务、商业银行业务、农村区域发展规划、经济活动分析等,要求学生熟练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外贸交易系统、企业决策与计划制订系统、证券交易与银行业务处理系统及SAS统计软件等(周玉玺等,2010)。这些系统中很多一部分是英文系统,教师应尽量指导学生使用非汉化的软件,通过英文软件的学习,自然地增加了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创造语言学习的应用环境,也有利于学生和国际接轨,来开展今后的工作。在实习环节中,如撰写简单的市场调查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济预测报告或外贸电函等,可以要求以小组的形式提交简单的英文报告,并选派代表对核心内容做英文陈述,着重解决英语应用文的写作和口语能力。在毕业论文撰写环节中,应该要求学生精读5~10篇该研究方向具有代表性的英文学术论文,了解一些该领域的前沿性研究内容。

第6篇:对英语教学的建议范文

一、中职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与其他国家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口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由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而传统的灌输教学方式和枯燥的英语教学环境严重地影响了英语口语的教学质量,影响了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1.中职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英语课虽然是中职学校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但是由于中职学校的特点是培养各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学校的重点放在专业课上,整个职业教育系统内部对英语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英语被视为可有可无的闲科、副科,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英语课程设置的种种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在课程设置和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一些中职学校对英语教学每学期的课时和学制方面进行的缩减和限制,忽视英语教学,使英语教学无法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

2.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设备陈旧。在职业英语教学软件方面,部分英语教师没有积极地开发适合现代生源英语基础的教学模式,习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教学,无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无法完成现有的英语教学任务。很多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不愿发言,使英语学习处于枯燥的讲解和被动的应试中,往往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混混欲睡,英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无法提高。

3.学生基础较差。中职生源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普遍较差。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中职学校的学生素质普遍下滑。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的生源,都是升入普通高中的“落榜者”,大部分是无法升入高中或者连初中都没毕业才选择进入中职学校的。由于基础较差,大部分学生对英语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久而久之,便形成厌学情绪,带动不起学习兴趣,从而造成了英语教学的困难。

4.学生“哑巴英语”现象严重。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口头交际能力,然而在现实中,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中职学校的英语口语教学一直被人们所忽视,造成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差,相互间口语交流困难,“哑巴英语”现象仍然很普遍。在进行课堂口语练习时,有的学生不积极参与口语训练,一到口头表达,就抓耳挠腮。在交际时,更是难于利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流。

5.教学评价和中职英语大纲不配套。一直以来, 中职英语课程的教学评价都基本沿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与评价模式,英语教学由于缺少有效的外部评价机制,校内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英语教学评价分量轻,起不到激励作用。对教师而言,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价较宽松;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也较为宽松。特别是在英语口语训练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更多地是与考试和测验结合起来,重读写、轻听说的观念根深蒂固,这种传统的学习评价方式给英语口语教学和学生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中职英语口语教学提升的对策

对于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在教学实践中,从根本上处理好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正确认识,采用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课堂互动交流,不断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1.要确定适当的教学起点和合理的教学目标。根据中职学校的生源特点,确定适当的教学起点和教学目标。教学材料的取舍和组织对于教学效果和教育目标意义重大,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要把握好尺度,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选择、整理和再加工,教师围绕确定的目标选择、设计、制作、组合各种书面和声像教学材料。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材料应具有吸引力,能引起学生兴趣。要从学生角度来看待材料,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让他们各尽所能,快乐地享受学习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尽量减少失败给他们带来的挫折感。

2.要强化用英语口语讲授。英语教学应尽量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要求教师采用全英式教学。但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听不懂和不理解,除课文用英语朗读外,其余的课堂讲解基本上是用汉语进行,久而久之,学生的听力无法提高,更不用说英语交流了,教师的口语水平也日趋退化。教学实践表明,中职英语教学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3.加强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口语能力的高低,实质上取决于英语语感的强弱。在口语训练中,要以听的训练为基础,在听懂、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说的训练。听的训练包括听录音、听老师、听同学、听对话。听多了,听熟了,说起来也顺口了。要让学生愿说,首先必须让他们会说,这就需要强化模仿这一环节。经常模仿录音能使学生语音语调纯正,表达流畅。在反复模仿的基础上,学生大量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4.注重英语口语交流能力锻炼。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创设一些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交流需要,增强学习的内驱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教材内容,用实物、图片等辅助手段,设置一情一景,激活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选取大量生活情景中常要表达的意念和常用的口语,如:"Good morning","Excuse me","See you later"等等,不但内容浅显,还可以独立表达意愿,贴近实际。

5.探索新的中职英语口语教学评价方式。中职英语教学必须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宗旨,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手段,开发与中职学生能力基础相适应的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综合评价方式。为了增加学生的英语接触机会,可以开展英语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口语课程学习等。教师利用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处处有新意,处处有乐趣。

参考文献

[1] 徐小贞.高职英语教育理论与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何荣.职校英语素质教育的问题和对策[J].池州师专学报,2003,(8).

第7篇:对英语教学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分级教学;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6-0024-02

早在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就指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要根据入学时学生英语水平开展分类教学,A类为标准要求,B类为过渡要求,即入学时英语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通过学习应当达到的要求。这项规定为高专提供了英语分类教学指导,让高等专科学校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特点的学生,因材施教,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和英语教学效果。对于拉萨师专来讲,多数学生来自农牧区、甘肃、陕西、四川等西部省份的农村,有些高中学习条件较差,致使英语基础明显偏低。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英语课程教学分类指导的规定,拉萨师专自2013年开始开展英语分级教学到现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生英语水平整体提升,英语四级的通过率连续增长。笔者通过对拉萨师专2014级高班和低班两个分级班的20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当前拉萨师专英语分级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分别提出了改进建议。

一、现状调查

1. 调查对象

参加调查的是拉萨师专2014级大学英语分级班的学生。该年级学生曾于入学时参加了学校统一组织的入学考试,并由学校按照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分为高班和低班,其中高班占全年级学生的5.3%,低班占94.7%,本次调查从一个高班和二十个低班中分别随机选取了5名和200名学生。

2.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问卷内容设计12个问题,含8道选择题和4道自由发挥题。问卷方式采用匿名制。

3. 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从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对英语分级教学的看法,二是客观了解当前我校英语分级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三是从学生提出的建议对策中提炼改进英语分级教学的措施。

4. 调查结果

本次发放调查问卷205份,收回205份,全部为有效填写。调查结果根据问题分为三个,具体情况如下。

(1)学生对英语分级教学的看法及评价。在这个问题中共设置4个问题,如图1。

通过该类问题的分析,可以得出当前我校英语分级教学从大的层面还是比较符合学生的期待,但是还是有12.3%的学生觉得没必要进行分级教学,5.3%的学生认为会影响到自身的学习。因此,我校英语分级教学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进行改进。

(2)我校英语分级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在这个问题中共设置4个问题,如图2。

根据问答反映,当前英语分级教学中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对学生心理疏导不够,使部分学生心理产生负作用,有抵触思想,其中55.5%的学生认为分级教学对其无任何影响,而受到影响的45.5%中,有10%的学生认为对自己有负面的影响。38.5%的学生认为分级教学会助长学生的惰性,有些成绩中等的学生在低班的教学中感觉教材内容过于容易。

(3)第三类问题设定主要是从学生提出的建议对策中提炼改进英语分级教学的措施。由于该类问题为自由发挥题目,学生根据笔者设定的语境和提供的参考答案,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对策。从学生答卷的情况来看,学生提出的改进建议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分班方面,学生认为我校的英语分级应更加细致,希望分成三个层次。二是教师方面,提出增强趣味性、提高口语教学比例等内容。三是学校方面,提出对班级的管理措施以及如何疏导学生自卑、气馁的心理等内容。

二、建议对策

根据学生提出的建议,笔者结合实际进行修正,尽量保持了学生的客观角度,避免了笔者先入为主,从而希望能为我校改进英语分级教学提出更好的建议。

1. 统一管理,统一对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细致的分班

分级教学对学生最大的影响是心理上的。消除英语分级教学对学生心理上的负面影响,首先要做好管理上的统一。其次要做好统一对待。即在两个班之间,除英语教学方面的差异外,其他任何教学、课外活动以及学习生活均应当一视同仁,避免忽视低班。同时,我校的英语分级应更加细致,应该针对占90%的低班学生再进行分级,因为在这个庞大的队伍里英语基础仍然参差不齐,有些英语基础不错但未能进入高班的学生在低班里上英语课,助长了他们的惰性,觉得教学内容过于简单,轻视大学英语课程,从而无法在大学里提高英语水平。综上所述,在我校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从原有的两个高低班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因材施教,从育向个性化教育跨步。

2. 创新教学模式

该类建议在本次调查中属于收集最多的。学生普遍认为当前教师英语教学方式不够灵活,不能贴近学生的需求,对新时代的科技应用不足。例如,某学生建议:在当前我校课程设计中,大学英语课程每周仅有两节课,对于程度较差的低班,倘若不进行课外辅导,学生成绩始终无法实现突破。因而建议老师通过qq、微信设立群,定期在群教学内容,并接受学生提问,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开展英语歌曲大赛、英语小品、英语沙龙等活动。此外,还有学生提出应当提高口语教学比重,要改变学生会学不会说的现状。

3. 教学内容要做到实质上分级

教材不符合学生需求是此次调查中的新发现。学生普遍希望英语分级教学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分班,还应当在教学内容、教材设定、教师配备等方面也做到分级教学。

4.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本建议是笔者个人建议。目前,我校英语教师普遍存在学习不足的问题,缺乏对新事物的接受和学习能力。建议学校多组织教师走出去,把专家请进来,提高英语教师的个人素质,为满足学生日益提高的教学要求夯实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结束语

分级教学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有力促进了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但分级教学不仅仅涉及教和学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改进、创新。我们将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总结英语分级教学经验,以期促进教学更合理、更科学。

参考文献:

[1]郭淑英,曹东霞.分级教学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影响的研究[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6).

第8篇:对英语教学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116-03

从目前和长期发展来说,加强专业英语教学应该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1]。专业英语是科技英语的一部分,以表达科技概念、理论与事实为主要目的,遵守科技英语的语法体系和翻译方法,特别注重客观事实和真理,表达准确、精练和正式。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课程教学,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熟悉专业语言的英语表达;对专业主干课程和一些专业应用领域的相关英文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掌握阅读专业英文资料的技巧,具有一定中英文互译的能力,从而达到从容阅读和领会一般难度的专业资料的水平,较准确地完成专业知识的中英文对译。

建筑类专业是我国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门类,大部分理工科院校均开设建筑类专业,而专业英语又是每个建筑类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建筑类专业的特点比较鲜明,相应的专业英语也具有自身的特点。这类英语的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涉及面相对狭窄,与建筑类专业内容配合密切,后缀构词法应用广泛,合成词较多。另外,这类专业又与其他门类专业具有很强的交叉性,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与城市规划、建筑结构、材料、设备、施工以及管理、经济等诸多领域息息相关,相应的建筑类专业英语涉及的范围也相对宽泛,专业词汇量和信息量非常多[2]。

近几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并且随着中国与世界文化的接轨,建筑行业的国际化趋势尤为明显。而对于建筑类专业来说,绝大部分专业资料和信息都以英语形式出现。行业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使得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尤为重要,甚至一些企业要求学生毕业后能立即融入到相关专业的英语工作中,这就要求建筑类专业学生在专业英语方面要有较高的水平,因此在校阶段我们就需要对这一类学生的专业英语教学给予充分的重视。

基于建筑类专业英语的重要性,本文主要针对在大学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现状及该类专业英语的定位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现状

一般来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学活动诸要素依据一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认识特点,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而又简约的教学结构[3]。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说,课堂教学结构是课堂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稳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学生、教材等之间的横向组合方式;二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的纵向活动程序[4]。本部分将结合教学模式的定义逐步分析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和教材选用衔接不良。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应包含词汇量的储备、专业资料的搜集及理解、专业文献阅读和专业英语写作几个部分。基于建筑类专业的特殊性,专业英语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通过案例教学、讨论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与其他专业教材相比,专业英语教材的选材可以多样化,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根据目前流行或前沿的研究方向选材,并且应该兼顾词汇、阅读难度等诸多问题。而目前在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领域,普遍存在着教材陈旧的问题。建筑类相关学科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每年出现的新议题、建筑标准及文献不计其数,但是教材的编制却远没有跟上,相关教材中教学文献的编制和选用较为滞后,几年甚至十几年才更新一次。这与人们的普遍认识对专业英语的重视度不够有关,也与大学教师的教学模式有关。大学教学中,任课教师通常每年不予更换,由于任课教师的惰性,习惯每年重复讲授同样的内容,不愿意更换教材,会导致新教材无法推向学校,从而使教材的更新速度缓慢,出版社不愿意出版新教材。另一方面,由于现代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英文水平不一致,导致教材编写过程中难易程度不容易把握,限制了新教材的发展。基于以上原因,各学校可选教材非常有限,甚至有些学校仍然沿用90年代所编撰的教材。这种现状导致学生获取的知识与现实情况脱节,所学知识失去了时效性,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由于陈旧问题,教材在内容安排上与专业课程不同步,学生在没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情况下,学习起来就更加困难,无疑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难度,对于专业英语的学习非常不利。

2.基础英语教学组织形式过大。在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基础英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存在基础英语教学组织形式过大的问题,专业英语的发展相对滞后,在建筑类的专业中表现尤为突出。在建筑类的专业中,基础英语的课时量非常大,一般开设四个学期,每学期64个学时,并且学分设置较高。这与英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方式有关。在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的是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方式的专业针对性不强。教学目标并没有与专业性质关联起来,并没有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来规范和限制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从评价指标的角度分析,英语四、六级(CET)考试是被非英语专业广泛接受的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通用性,甚至很多用人单位都会用该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英文水平。可是这一评价体系中所涉及的词汇量、阅读水平及速度都是针对于基础英语设定的,与专业英语差距很大。而建筑类专业英语完全没有量化的指标体系,这会造成学生不重视这一类专业英语的学习,过分强调基础英语的重要性。并且,一些学校将英语四、六级的考核结果与学生的学位证关联起来,更加加剧了基础英语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程度,而忽视专业英语的重要性,造成基础英语教学组织形式过大的结果。教育界很早以前就曾注意到这一点,前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曾提出:国家重点大学应该逐渐转向不设公共英语课,学生入学后直接接受双语教学[5],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关的考核标准,这只能成为一种空想。

3.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模式陈旧。按照教学模式的几个因素分析,教师是连接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纽带,是最主要的因素。在建筑类的专业中,承担专业英语教学任务的教师通常是专业课教师。这一类教师通常在相关专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对于专业英语的方向性和实效性把握较准,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一类教师通常不是专业的师范学校毕业生,缺乏教法的专业训练,导致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模式陈旧。这类教师在教学中只能将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在教法上不够熟练。目前建筑类专业英语的教学方式非常陈旧,一般仅限于对课文原文的翻译。这种翻译模式一般包含两个版本:专业教师自己翻译课文,逐句讲解;通过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翻译。这两种教学方法都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

4.教学计划安排不合理,学习积极性不高。根据现行的教学计划安排,建筑类专业的专业英语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四的第一学期。课程安排在这一学期有两个很大的弊端:其一,部分学生选择毕业以后继续读研究生,这一学期正是积极备考的时候,势必会影响正常的课程学习;其二,大四的第二学期课程安排是毕业设计和实习环节,没有补考环节,如果大四第一学期的课程没有通过,将没有补考机会,势必直接影响学生获得学士学位。这两点给任课老师带来一定压力,为保证大部分学生通过考核,试卷则需降低难度,平时成绩部分也要适当放水。学生一旦揣摩透了任课教师的这种心理,将形成一定的恶性循环,学生有恃无恐,变本加厉地缺课、逃课,教师对于这种现状束手无策,没有考试的威吓,更加不容易规范学生,这给这门课程的教授造成了一定困扰。另外,专业英语课程安排在大学阶段的后期,这一阶段学生基本已经通过CET4考试,学生积极性明显不高,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学习动力很小。

二、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定位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类人才对专业英语的需求日益增强。建筑类专业英语的主要应用大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科研信息获取、研究成果展示和国际交流合作。

所谓科研信息获取具体体现在专业英语搜集和阅读能力方面。世界上科技资料交流主要使用英语,对于建筑类专业来说,绝大部分专业资料和信息都以英语形式出现。研究成果展示主要体现在运用专业英语的写作能力方面。目前建筑类专业,对于已有成果的表达,申报国家奖项、申请专利和发表学术论文一般都要以英文形式表达。建筑类专业85%以上的科技资料都是以英语形式出版的。国际交流合作主要体现在运用专业英语的表达、听说和应变能力方面。

基于以上三点,建筑类专业英语的教学应当定位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两个方面。针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应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科技文献的方法和阅读习惯。在阅读中获取一定量的专业词汇,逐渐完善专业词汇积累。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科技文献的主要句型,学习科技文献的文章结构,以培养学生的英文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泛读和精读的区别,泛读主要是为了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精度主要是为了提高阅读质量,培养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针对于英文写作,应结合阅读科技文献的过程逐步完成。首先教授学生Summary写法,以已有科技文章为具体实例,实际总结Summary。对比和分析原文的英文摘要,了解英文摘要的具体写法,再精读全文,分析英文文章结构和句型,最终学会英文文章撰写。

三、建筑类专业英语建议

针对于建筑类专业英语的教学定位,即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两个方面,对建筑类专业英语课程从课程设置、教师元素和学生元素三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调整课程设置,重新整合教材。针对于建筑类专业英语教材过于陈旧的现状,应科学合理地整合教材,注入新鲜血液,关注专业发展前沿课题,在教材中加入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实效性的科技文献,并加入一些鲜活的实例,随着专业的发展定期更新教材,不断改版。这样一方面丰富了教材,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摒除教师连年使用同一本教材,不需重新备课的弊端。教师也可不拘泥于教材,可以自主选择一些热点话题和先进的科技成果作为教学内容,这样就摒除了教材内容过于陈旧的问题。建立建筑类专业英语的教学大纲,明确该类专业英语学习的学习任务和教学目标,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将该套大纲应用于整个行业,形成统一化的标准,并联合相应的用人单位,逐步认可这一评价体系,作为选拔人才的一个影响因素。这样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这一门课的重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整教学安排,将这一门课提到大三学年。这样就可以为学生提供补考机会,一方面减轻任课教师的压力,一方面对学生造成威慑,起到一定的强制作用。在本科教学中,增加双语教学课程的比例,相应提高学生专业英语能力。

2.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结构,丰富教学内容。应注重提高专业英语任课教师的英文水平,鼓励教师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另一方面,应加强教师教法和授课技巧的培养,定期组织培训,请有经验的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在设置课堂教学方面,注重转换师生角色,策划教学结构,丰富教学内容。可以把教学过程分成两大部分,以教师为主体的部分和以学生为主体的部分。例如,在以教师为主体的部分,教师掌握主动权,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节选具有代表性的课文章节作为范文,以专业知识为背景,讲解专业英语特点、语言结构、专业术语、经典句式、必要的语法分析、常用的翻译技巧等内容,完成主要教学内容。在以学生为主体的部分,学生可自主选择议题,议题可以是当下热点专业议题,可以是科技论文,也可以是课本上的范文。学生主导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分组讨论、集中讲解、报告形式、讲演形式都可以实施。再如,将课程设置分成一系列的与建筑相关的议题,每一次课都作为一次议题来进行。教师主导的部分,教师根据每一次的议题选择素材,做实例性的讲解,把课文作为示例穿插其中,讲授专业英语的相关内容。学生根据每一节课的议题提前准备资料,每节课分派几个学生做presentation,之后将学生分成几组,分组对该议题进行讨论,每组得出结论,选择学生代表陈述结论,并鼓励学生以英语作答。为提高趣味性,还可设置奖励性环节,哪一组提前完成讨论结果,或得到的结论获得一致性好评,可适当增加平时成绩等。另外,在这些措施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分层次教学,即在议题的难易程度上做一个分级,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议题,鼓励学生选择难度稍大的议题。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也激起了学生的上进心。

3.增加课外学习机会,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根据有关调查,“比起香港地区和日本的学生,我国高校学生阅读本专业书籍的能力落后了许多。学生课外阅读英文资料的时间平均为5小时,而且在这相对有限的课外阅读时间中,几乎很少有学生将时间花在与专业有关的外文资料上[6]。”该项调查结果可以反映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学生接触专业相关资料和相关内容的机会较少;其二,学生对于专业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对于第一类问题,学校应加大学生课外学习的机会,比如增加邀请国外专家来校讲学的次数和时间,要求本校的硕士生导师定期开设讲座或论坛等,加大图书馆英文资料数量以及英文网络资源购买量。

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的问题,可以设置相应奖学金,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会议。设置鼓励性学分,分配给英文学术活动等。定期组织英文演讲比赛、英文话剧比赛、英文歌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鼓励学生多用英文表达自己,培养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李箭.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讨论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8-10.

[2]黄登峰,张振霞.建筑设计专业英语教学的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12):144-148.

[3]刘宇.非英语专业英语阅读课程教学模式析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64-166.

[4]于成永.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模式选择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6,(6):79.

第9篇:对英语教学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条件

英语在我国是开设范围最广、拥有学习者最多的外语。外语界就英语教学现状形成共识: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是,英语教学究竟朝何方向改革,如何进行改革,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笔者针对自身英语教学实践进行反思,试图从英语教学规律以及所从事英语教学的特殊环境出发,提出改进英语教学的尝试性建议,以期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及语言能力。

一、我校大学英语的教学起点与目标

1.学习者的起点。已经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和语法知识,领会式掌握1800个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1200,并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受过初步的训练。

2.教学目标。依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英语的教学目标定位于:使学生掌握必需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今后能用英语有效进行信息交流,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需要。

3.教材使用情况。本科大学英语使用的主要教材:《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共4册、《大学英语听说》1-3册、《新视野大学英语快速阅读》。

二、大学英语教学的建议与思考

1.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建议。①对大学英语讲授者的建议。作为施教者的英语教师,有着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方式,有着理解能力、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要更新观念,转变长期以来消极被动的“教书匠”形象,改变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助学”作用。

注重英语教师自身总体水平的提高。认真备课,尽量运用流利的英语。同时,加强对教学法的研究,深入了解语言教学理论与方法,弄清外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尽快克服困难,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其在learning by doing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各种课堂活动,如:二人活动(pair work)、小组活动(group work)等,以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每项教学活动中。

②对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建议。我校的学生来自祖国四面八方,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另外,学习者主要是本科低年级学生,他们习惯于教师对语法及篇章进行详细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这些学习内容在新的教学模式中主要靠学生自己来完成。因此,学生对新教学模式有一个适应过程;他们需要更新学习观念和方法。

学生应按照Preparation—Participation—Consolidation—Self-testing的学习模式学习。即学生必须课前预习,达到教师的预定要求;课上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活动;课后做好复习;每单元进行同步测试以巩固所学内容。

2.对改善大学英语教学条件的思考。英语实际上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性通用语。不过,在我国却是地地道道的外语,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语系,并且中英文化属于不同的文化传统,英语学习者需要克服语言和文化上的双重障碍。因此,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鉴于这种状况,笔者认为着眼于如下改革,以求得英语学习者较好的语言环境。

①注重复合式培养,建设独特的课程体系。前三个学期以课堂教学模式和到语言中心自主学习模式相结合学习语言知识;第四学期以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语言实用技能为主。形成基础课的语言能力、文化课程的素质培训与应用能力培养的三位一体地方院校培养特色。在大学英语教学的提高阶段开设中西方文化比较、英美概况等选修课,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意义深远。

②加强教学硬件建设,提高对英语教学设施的投入。建议学校从长远的观点计算投入与产出,加大对外语教学硬件的投入,改进并更新英语教学设施。计算机网络辅助英语教学成为推行改革的重要条件。合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网络课堂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延伸,采用先进的教学课件,内容涵盖综合英语、听力、口语等课外巩固和补充资料。学生将受益于这种学习形式,改变其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接受信息量小且方式单一,学习兴趣不高,效率低下的状况。

③加强英语学习的“软环境”建设。完善英语学习的“软环境”,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界限。“软环境”促使学生借助新技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外语媒体和学习环境方面,向学生推荐可登录的网站,使其逐渐了解著名英文电视和广播节目,同时鼓励其多浏览英文报纸杂志,这将对改善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起到积极作用。既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娱乐生活和世界知识,又能为英语学习者提供免费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自觉坚持听力训练,例如学生每天课前十分钟听与英语课同步的录音。鼓励学生在宿舍等场所尽量编写英文指示牌和文字说明,以提高英语水平。将第二课堂活动具体化:每日有英语广播,每周有英语广场,每月有英语讲座,每学期有英语大赛。使活动进行得趣味横生,以便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好的“软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是我们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实践、实现教学任务过程中所形成的粗浅认识与思考,不妥之处,敬请赐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