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农业农村工作总结范文

关于农业农村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关于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第1篇:关于农业农村工作总结范文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lation feature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rural industry in different stage of rural industry in china ,put forward the coordinated theory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rural industry by stages ,regions and degrees ,discussed the coordinated road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rural industry for different stage of rural industry and different area of china.

关键词 农业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阶段性区域性

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问题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村工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是我国农村工农业关系的主要体现。但农村工业的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两者关系有不同的表现。工业发展并不是总是对农业有利,认识到这一点,选择适宜的协调发展道路,发挥农村工农业之间的正关系,抑制负关系,对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十分重要。我们在广东东莞市,江苏无锡县,山东诸城市、苍山县,湖南双峰县,四川米易县等17个典型县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不同地区、农村工业不同阶段的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特征,提出了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1农村工业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的特征

依据反映农村工业发展水平以及与农业关系特点的若干指标(如人均农村工业产值、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农业人口人均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等),根据17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及全国总体状况,确立每个指标在各个阶段的范围,运用要素贡献率与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法,确立各项指标的权重,将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划分为五个阶段:

1.1第一阶段为“农为主,工萌芽”阶段这时工业刚刚开始发展,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低于5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不足4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小于0.5,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小于0.2,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纯收入比重小于10%。农村工业的发展依靠的是农业的剩余资金、剩余劳力、剩余农产品和占用少量土地,对农业的竞争作用不明显,对农业的互补作用也不大。

1.2第二阶段为“农哺工,工起步”阶段工业开始发展且以外延型发展为主,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500—1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为40—5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5—1.5,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2—0.4,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10—20%。农村工业发展占用较多的资金、土地和吸收较多的农业劳动力,体现出农哺工的特征,这时工业对农业的互补作用(如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以工补农等)还较小。总体上看,劳力转移对农业利大于弊,而资金对农业的争夺对农业弊大于利。

1.3第三阶段为“工农业互争互利”阶段农村工业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1000—3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7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1.5—3.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4—0.6,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20—50%。对农村资金、土地具有明显地竞争作用,但农村工业通过工资和以工补农对农业资金的返还已较为明显;劳动力的数量竞争开始出现,质量竞争较为明显化;体现出互争互利的特征。

1.4第四阶段为“工补农,农开始分化”阶段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3000—10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为70—9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3.0—10.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6—1.0,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50—80%。农村工业发展到具有补农的实力,但全面改善农业现代化条件的水平还未达到;农业劳动力在现有规模下出现局部不足或季节性紧张,农村工业占用土地较多,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开始分化,以工补农水平高、农业社会化服务好、农村工业发展相对集中,农业及粮食生产继续发展;相反,农业及粮食生产出现下降趋势。总体上资金关系对农业相对有利,劳动力关系对农业相对不利;体现出工补农,农开始分化的特征。

1.5第五阶段为“工为主,农分化”阶段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10000—20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的9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大于10.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大于1.0,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高于80%。农村工业已具备建农的实力,关键是政策的引导,或者以工建农、农村工业集中发展保护农田,农业规模化经营解决劳力不足和提高农业及粮食生产的效益,农村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或者工业发展不顾农业,大量占用农田,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弱化,农田抛荒、半抛荒,农业萎缩;体现出工为主,农分化的特征。

2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

依据我国农村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特点,以及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的特征,提出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该理论包含三个部分:

2.1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一个相对而又抽象的概念,内容十分广泛,可概括为下面五个方面:①农业发展水平与农村工业水平的协调(简称水平协调)。水平协调包括总量协调、速度协调。②农村工农业之间的投入结构、技术结构的协调以及农业结构(农业生产结构、种植业结构)、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与农村工业水平、结构之间的协调(简称结构协调)。③农业与农村工业在资源要素流动及配置上的协调。包括劳动力、资金、土地等方面(简称要素协调)。④生态环境协调。农村工农业、特别是农村工业发展的同时,不断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简称环境协调)。⑤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还包括广泛的社会内容。通过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使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别,减少贫困,增加农民受教育的范围与机会,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通过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农村的扩散,改变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和过时的思想观念。搞好农村社区生活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从多方面缩小城乡和工农差别(简称社会协调)。

2.2阶段性协调发展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不能以单一标准来衡量两者关系协调不协调;也不是只有农村工业的高级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才会取得协调。协调是动态的,每一阶段均有其协调的内容与形式,只是不同阶段两者协调发展(关系)的体现不同而已。由于农村工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村工农业协调的重点应有所不同和侧重。在农村工业处于起步阶段的地区,协调农村工农业的关系,其重点是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建立稳固的农业基础,适度发展农村工业。在那些农村工业已具备雄厚基础的地区,协调两者关系,其重点应放在促进企业利润向农业回流,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方式促进农业稳步增长,达到改造传统农业的目的。

不同区域(区位),由于自然条件、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农村工业在规模、行业与技术的选择上均有不同的特点,从而导致了农村工业与农业发展关系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两者协调发展的道路与模式应有所不同。以上三点构成了该理论的实体。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应以该理论为指导,脱离了协调性、阶段性和区域性,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是不可能的。

转贴于 3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3.1确立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从总体上看,中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必须坚持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方向。因为农村工业化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在中国大多数地区,没有农村工业化便没有农业现代化。但农村工业化并不是农业现代化的充要条件,农村工业的发展并不能自然带来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不同阶段,工农关系不同,农村工业发展方向、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也应不同;不同地区农业与农村工业发展的特点不同,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也应有所区别。因此,在确立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时,必须紧紧围绕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特征,以及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区域发展特点,即必须以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为基础。

3.2立足工农业协调,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不同,不同地区农业与农村工业发展的特点不同,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不是一条,而是多条道路构成的一个道路集。通过大量调查与研究,从农村工农业关系状况以及区域特点的角度,把现阶段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归纳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3.2.1以农为主,农业延伸、推动农村工业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而非农产品资源缺乏,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一、第二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以农为主、工萌芽或农哺工、工起步。随着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在农产品总量剩余的基础上,通过结构调整发展高价值作物和特产作物开发,迫切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来增加农产品价值、稳定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产品价值,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促进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这条道路适合广大的以农业为主、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工业刚刚起步的内陆地区。如山东省苍山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一阶段,农村经济以农为主。该县利用大蒜生产的优势,推动了蒜苔冷藏、保鲜、大蒜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依靠农业延伸、推动农村工业发展的农村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3.2.2以农为主,农村工业靠资源开发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中农业仍是农村经济的主体,但当地矿产等非农产品资源丰富,具备资源开发的优势。农村工农业关系还基本处在第二、三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农哺工、工起步或工农互争互利。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资源丰富的优势逐步显示出来,通过资源开发,在转移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部分的利润回流,对农业发展产生良好影响;工业的发展也促进农产品,特别是加工产品市场容量的扩大,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类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往往是薄弱环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这条道路适合于中西部非农产品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工业水平还较低的地区。如湖南省双峰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二阶段,农村经济还是以农业为主。该县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建材、煤炭采选为主要行业的农村工业,改善了农村经济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走出了一条以农为主,依靠资源开发农村工业的道路。

3.2.3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中农村工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高,农村工农业关系基本处于第三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工农互争互利,资金关系的矛盾比较突出。这类地区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具备发展畜牧业和高价值作物的优势;地理位置较好、交通发达、国内市场容量大,也有发展外贸的优势。通过市场和外贸的拉动,促使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带动农业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条道路适合高产高效农业发展较快和具备外贸条件的广大东部农区及部分中西部农区。如山东省诸城市,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二阶段末,第三阶段初期。该市在发展外贸基础上,依靠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农业基地建设,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农业与农村工业取得了较高水平的协调发展,成为一个在全国较有影响力的典例。

3.2.4以工补农,农业稳定发展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工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所占份额甚小。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四、五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以工补农、农业开始分化或工为主,农分化。这类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但农业劳动力数量不足和素质下降的问题突出,这时农业发展往往出现分化现象,或者通过以工建农,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农村工业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或者农村工业发展不顾农业甚至侵占农业造成农业萎缩。走以工补农,农业稳定发展的道路,必须在坚持以工补农的同时,农业的结构、规模、技术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农村工业利润回流主要靠政策引导,农业调整要以机械化和扩大规模为重点。这条道路适合于沿海、城郊农村经济发达,人均耕地资源少,且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的地区。如江苏省无锡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五阶段。该县在不断壮大农村工业实力基础上,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方式,积极完善农业投入机制,稳定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农业没有出现萎缩。

3.2.5工农业全面外向发展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工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高价值作物生产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工农业产品商品率高,面向国际市场的比重大。农村工农业关系一般处在第五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工为主,农分化。这类地区工农业生产均有良好的国际市场和国内都市场条件,工业生产的资金和科技含量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高,但农村工业发展往往占用较多的耕地,粮食生产萎缩的特征十分明显,粮食不能自给。走工农业全面外向型发展的道路,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但粮食的不足不得不引起重视。因此,这类地区在农业全面外向型发展的同时,应基本稳定粮食生产,保证口粮自给,通过外调解决饲料及工业原料所需粮食的缺口,否则,农村工农业很难持续的协调发展。这条道路适合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农业生产以高价值作物为主地区。如广东省东莞市,农村工农业关系基本处在第五阶段。该市农村工业以外向发展为主,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渐提高;农村工业高度发展对农业生产带来了深刻影响,一方面作物种植结构趋向高价值化,农业效益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耕地减少多,粮食生产出现明显萎缩。

总之,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必须在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指导下,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不同地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特别是依据农村工业所处的阶段及工农业关系的特点,选择切合自己实际的发展道路;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工农业关系的变化,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也应及时作出调整,以促进农业与农村工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第2篇:关于农业农村工作总结范文

[关健词]湖北省 农村产业结构 调整优化

一、改革开放前湖北农村产业结构

(一)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湖北省自古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但解放前的湖北农村,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及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加上连年战乱,河道失修,灾害频繁。广大农民吃不饱,穿不暖,生活极端贫困。解放后,湖北从变革生产关系入手,开展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大力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农业投入,从1949年到1957年,全省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8.5%。1958年到1962年,即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由于受“左”的错误思想影响,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加上连续三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全省农业生产出现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滑坡,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减1.0%。从1962年至1965年的三年调整时期,湖北省及时纠正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消除了极“左”思想的影响,调整了农业经济政策,农业生产中得到较快恢复,并有新发展。三年间,全省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1.6%。时期,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到处割“资本主义尾巴”,牧副渔业生产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从1965年到1975年,全省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仅增长2.2%,其中1967年――1969年,农业总产值连续三年下降。建国初期,湖北农村只有少数以农副产品简单加工和中小农具制造修理为主的手工作坊,劳动生产率和和商品率都很低。改革开放前,湖北乡镇企业虽有发展,但规模很小,到1978年,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只有19.71亿元,在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只有19%。

(二)通过考察湖北农村产业结构成长的历史过程,可以总结为下列几个基本特征。

1.结构不完全。湖北农村的产业结构是一种片面的种植业结构,即使是作为农村基础产业的林、牧、副、渔也没有摆脱从属地位,更谈不上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的配套发展。农村工业也不是作为独立的第二产业,而被当作副业,只能限于“三就地”(原材料,生产、销售)的封诸状态。一方面农村还是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并没有引入市场的社会化生产的因素;另一方面,城乡产业的不合理分工,城市从农村获得大量物质资源,通过产品加工升值,再把成品返销到农村,使农村成为资源和价值的双重贡献者。

2.比例不适当。主要是农业内部比例关系失调,因而造成了资源利用不合理,并且长期依靠掠夺经营生态环境日益恶化。1978年林业占农业总产值的4.9%,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12.8%,渔业占农业总产值的0.6%,副业占农业总产值的4.2%,种植业占农业产值的绝大部分。“”的,农业生产受到很大的影响。从1966年到1975年,十年间的农业总产值只增长了24.7%,平均每年增长2.2%,特别是1967年至1969年农业总产值连续三年下跌,“以粮为纲”并没有使粮食大副增产,反而因围湖造田、围垦滩涂、填塘种粮,更进一步破坏了我省的水产资源,1978年湖北省渔业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8%,这与有着“千湖之省”美誉的农业大省地位是不相称的。

3.发展不协调。农业占有绝对比重,农村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业、服务业等十分落后,从而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1978年我省农业,农村工业,农村建筑业,农村运输业,商饮业分别占农村总产值的84%、12%、1%、1%和2%。从农业内部结构看,种植业占有绝对比重,林、牧、副、渔虽有增长,但相对比重提高幅度不大,从而造成农村资源利用的不合理和不充分。从种植业内部结构看,我省长期受农业大省发展思想的影响,只重视发展粮食生产,而其他各类经济作物如棉、油、糖、麻、丝、桑、茶、果、烟等产品的发展速度却相对缓慢。这种不顾各地资源优势而片面地推行以粮食生产为主的方针,不仅限制了经济作物的全面发展,也使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受到了制约。

二、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农村产业结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长期被束缚的生产力得到解放,农民的生产的极积性倍增。全省农村经济在改革中活跃起来,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结构得到合理调整,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农村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湖北农村经济走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道路。

(一)湖北农村产业结构的总体考察

1.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生产结构日趋协调。首先,从农业部门结构来看,农林牧渔业产业结构逐渐合理化,种植业在总量保持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比重逐年下降,由1980年的68.1递减到1999年的57.4%,下降了10.7个百分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甲鱼、河蟹、青虾、鳗鱼、珍珠等高价值的水产品养殖业,在改革开放后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特产养殖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农业结构已基本改变了种植业挤压林、牧、副、渔业状况,使各业都得到了全面发展。

2.农村产业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总体结构趋向合理。改革开放以前,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种植业一直是农村经济的主体,林、牧、副、渔业及农村第二、三产业极不发达,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在1992年农村第二产业的产值就超过了农业产值实现了我省农村产业结构变化的第一次飞跃,由原来的一、二、三产业结构序列向二、一、三序转变。

表1:湖北农业生产结构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湖北统计年鉴》(历年)计算

表2:农村社会产值结构(%)

资源来源:根据《湖北统计年鉴》(历年)计算

(二)湖北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内部结构考察

1.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状况

农林牧渔业全面增长,内部结构变化明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在农业生产全面发展的同时,农业内部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农业单纯依靠种植业、种植业只注重发展粮食生产的单一经营、自给自足的局面向均衡协调的方向发展。

2.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状况

从表3中可以看出农村第二产业在近20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中农村工业占了第二产业产值的近八成。从图中看农村工业在近20年的不同时期是不平衡的。

表3 农村第二产业产值结构(亿元,%)

资料来源:根据《湖北统计年鉴》(历年)计算

改革开放20年来,湖北农村第二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其内部结构不合理现象逐步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农村工业发展脱离其他产业呈现出“中间沉、两头轻”的畸形结构,发展低级状态与膨胀状态同时存在,导致其发展潜力逐渐丧失。生产方式以“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为主,使得农村工业的发展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同时在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和延伸增值方面做得不够,导致增值空间小,利益流失多,发展困难。第二产业内部建筑业与运输业的发展滞后于农村工业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状况

湖北农村第三产业自1980年以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形成了包括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个体农户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的农村服务业体系。但我省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层次较低,多以零售业和餐饮业为主,第三产业产值在农村总产值的比重只有百分之十左右,从业人员在农村劳动力中的比重也低于百分之十。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不到有效转移,大量的农村劳力被困在农业内部,人均资源、资本占有量低,农产品流通不畅,从而限制了农村一、二产业的发展。

三、现阶段调整优化湖北省农村产业结构的思路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需引导资源从生产率部门转移到高生产率部门,使资源合理分配,最终实现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大致相等,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各产业协调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一)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重视粮食生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耕地少的发展中国家,需要用占世界耕地总量7%的耕地,养活1/5世界人口,解决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们永远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农业生产是国家的基础,粮食生产则是基础的基础。只是粮食生产稳定持续的发展,其他产业如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乃至整个国家工业才能发展,整个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才能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如果因为目前粮食供大于求的局面,盲目乐观而放松粮食生产,势必造成农产品供求关系再度紧张,推动物价全面上涨,引发通货膨胀的局面,使得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陷入被动局面。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运行价格杠杆引导农民提高粮食品质。在目前粮价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更要把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落到实处,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都对农业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湖北省农业基础设施从某种程度上讲还是比较脆弱的,低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许多地方还是靠天吃饭。当前正运行的农业结构调整,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进一步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提供更大的回旋余地,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生产条件。(二)大力优化品种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

前几次结构调整也曾提出要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但每次都是浅尝辄止,然而,受这次的农产品价格全线上涨和近期内国民经济紧缩的不明朗等因素的制约使得此次结构调整难以在外延上做文章,只能注重农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其中全面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是关键。当市场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由原来的吃饱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转变。因此下大力气全面提高农产品品质,选育、推广优良品种,发展绿色食品成为此次结构调整的重点,要立足于各地的自然资源条件,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尽量减少分散的种植项目,形成区域经济带和发挥区域优势。

(三)深化农产品流通改革,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这一经营方式较好的解决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结问题。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农业已不是单一的生产环节,而是包含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在内的完整的产业体系,即所谓“从田头到餐桌”,农业的效益来自这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因此我们通过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现实途径。

在推进产业化经营的同时,要积极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过去农产品供不应求,农民生产什么就卖什么,不愁销路。现在大部分农产品供过于求,农民虽然也知道“什么赚钱种什么”,但却容易造成一哄而上,大家都种,一种就多。暴露了原有农业经营方式的局限性,必须对农业经营结构进行调整,由原来的以产定销向以销定产,也就是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农民要想真正作到以销定产,必须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调查市场,吃透行情,找到商品销路和客户以后,再给农民下订单,从而实现分散经营和大市场的连接,实现产销的有机衔接。这种做法使企业获得稳定的符合质量标准的货源,使农民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增加了效益,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对双方都是有益的。

(四)以农村城镇化建设为契机,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的高重复率,加剧了全国工业结构不合理状况。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低价值的原料加工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制成品。从湖北省乡镇企业整体结构来看,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第三产业总量不足,发展相对滞后。第三产业存在两低现象:一是第三产业产值在农村各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在农村劳动力中的比重低,第三产业滞后于农村工业的发展,使农产品流通不活,卖难问题突出。当前,应以搞活农产品流通为重点,发展一批为生产服务的运输、商贸、金融、信息、教育、环保等第三产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主要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各类新型合作制中介组织,鼓励私营、民营、集体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流通组织参与竞争,还可以通过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民进入流通。政府要制定实施有关的扶持政府,解决其后顾之忧,推动农村流通企业发展。

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拓宽第二、三产业发展空间,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加速发育农村市场体系,加快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步伐,解决我国因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造成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状况的矛盾。我们要抓住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加快小城镇的发展步伐。

(五)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和企业

第3篇:关于农业农村工作总结范文

建设座谈会上的汇报

尊敬的李司长及调研组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对各位领导莅临大足调研指导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有关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我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工作大局,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培育,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实用人才数量和结构不断优化。目前,我县共有农村实用人才30178人,占全县总人口数的3.26%。从年龄结构上看,51岁以上的6199名,41--50岁的9172名,31--40岁的7461名,30岁以下的7346名,分别占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的20.5%、30.4%、24.7%、24.4%,处于老中青结合较为合理的搭配结构。从职称结构上看,有高级职称37名,中级职称138名,初级职称1498名,分别占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的0.12%、0.46%、4.96%。从行业分布上看,种植业有人才13340名,养殖业有人才5886名,手工业有人才6403名,农产品加工业有人才1593名,经营管理有人才1820名,其它行业有人才1136名,分别占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的44.2%、19.5%、21.22%、5.28%、6.03%、3.77%。

二是农村实用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通过青年农民科技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的实施,让一大批农民学到增收致富的一技之长,并涌现出一批科技能手和致富带头人,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2005年全县规模种养殖户新增103户,总数达5600户,共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17项,增加新品种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特种水产养殖面积2万亩,为农民人均增收20元。

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原创:而且为推动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作出了巨大贡献。2005年,我县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6万人,转移总数达21万人,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11.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7%,占农业总产值的50%,农民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7%,为农民人均增收145元。

四是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通过农企对接、农商对接、农协对接,整合了农业资金、技术、产销等方面力量,使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紧密结合,有效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降低了农业经营成本,提高了农业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目前,已培育县级龙头企业36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30个,入社农户达2万余户,年销售收入达2亿元。其中水产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部的示范社;去年组建的大足养蜂专业合作社,入社蜂农1200户,会员遍布全国9个省,总产值达5000万元,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养蜂专业合作社。

二、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构,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管理的组织体系

我县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把它作为全县“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由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贯彻落实国家及市里关于农村实用人才和劳务培训的各项方针、政策,研究制定全县推进实用人才和劳务培训的重大措施,拟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负责全县实用技术和劳务培训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领导小组还下设了专门的办公室(在农业局内),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街镇乡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配备得力人员。同时,在村上设立了信息联络点,负责信息收集和反馈,初步建立了县、镇、村三级联动的组织机构网络。形成了政府调控,农业部门牵头,县劳动、教育、建设等相关部门参与,各街镇乡具体实施的“劳务经济”产业链条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

(二)创新机制,优化农村实用人才的发展环境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为确保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顺利进行,我县建立健全了实用人才长效发展机制,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不断促进人才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一是加大财政对实用人才培训管理工作的投入,每年投入资金达200万元;二是建立实用人才创业投资机制,以财政投入为基础,积极探索建立银行信贷、社会投资、农民自筹等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实用人才创业投资机制,扶持鼓励有潜力的青年农民自主创业,成为新型农村实用人才;三是创新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机制,完善评价标准,努力建立以业绩为依据,以品德、知识、能力为要素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探索推进农村实用人才等级评定工作,制定相应的农村实用人才等级配套政策,不断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四是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激励机制,通过表彰宣传、奖励激励和政策扶持等措施,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五是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库,实现对实用人才队伍的动态管理,为农村实用人才发展政策的制定、开发和使用提供依据。我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鼓励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承办开发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相关政策,有力地改善了农业科技人才创业环境,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三)强化培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业务技能

紧密结合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改变单纯传播知识和技能的做法,从传授单一技术、技能扩展到市场经济、现代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使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真正切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做到学为所需、学以致用。一是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培训网络。充分发挥党校、农广校、劳动就业培训中心、职业学校、技术学校、党员活动室的作用,采取长短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课堂与田间地头结合,培训内容与农民和社会需要结合,大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职业技术培训,传送科技信息、实用技术和法律知识等,做到技术人才到户、技术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技术技能到手,不断增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发展意识,提高业务技能,增强致富、带富本领。二是“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提高培训质量。立足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实用人才走出家门与外界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到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启迪思维,开阔视野。积极邀请各类科研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一线,普及农村科技知识与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科技活动,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科技服务水平。三是整合培训项目,形成培训合力。整合农业、组织、人事、劳动、扶贫等农业培训项目,打捆使用培训项目资金,强化培训资源综合利用,形成培训合力,增强培训效益和成功率。四是突出特色,打造人才品牌。我县是全国甲级旅游开放县,大足石刻及龙水小五金驰名中外,在培训课程设置上突出品牌,讲求效益,单设了石雕石刻、五金工艺品制作等25个专业,目前“石刻工艺师”、“五金巧匠”等品牌劳务已逐渐走俏于劳务市场。

(四)强化输出,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增收作用

为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作用,结合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外出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一是坚持市场运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以合同为依据的原则,明确组织机构、培训单位和劳动力三者之间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严格按市场运作的方式组织劳务输出;二是加强协作。县农业、劳动、司法等部门切实加强配合,以劳务输出工作为己任,把自身的优势和其它部门的优势结合起来,基本建立了起集培训、转移和维权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三是拓展外输渠道。通过不断加强与外地农村劳务组织的衔接,互通用工信息,着力搞好传、帮、带工作,培育并壮大有地域特点和亲邻关系的劳动力转移群体,扩大外地输出,打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渠道。近年来,全县上下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务工能人的带动作用,采取上网查询、参加各种商贸节会、老基地信息回访、新基地考察洽谈、劳务人员牵线搭桥、社会各界广泛联系等各种形式,广泛收集劳务信息,扩大劳务基地,为农民输出劳务搭建载体、创造条件。

(五)树立典型,增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带动效果

在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中,我们十分注意发现和树立典型,力争启动一个、激发一批、带动一片。在全县24个街镇乡100个村建立了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示范村。在县电视台开辟了专栏,重点推介农村实用人才先进典型,先后推介了集约化养殖能手、葡萄专家、黄金梨专业户、枇杷大王等先进典型500多户,并积极向上级新闻媒体进行推介,全国多家电台对我县生态农业典范进行了跟踪报道。2004年荷花山庄经理罗登强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合作,建成全国首个农民荷莲太空育种基地,分批把300个荷花品种通过宇宙飞船和卫星送入太空,以达到改良品种、升级换代的目的,在全社会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还将120余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典型事迹汇编成书--《致富之路》印发给广大党员干部。全县已发展科技示范乡镇13个,科技示范村100个,科技示范户1万余户。县委、县政府每年坚持对农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和高效农业模范户进行表彰。

三、当前农村实用人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和分布不合理。从总量上看,比例偏低。我县农业人口78.8万人,而农村实用人才仅为30178人,占农业人口的3.8%,这个比例明显偏低,辐射带动农户致富的能力十分有限,与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所需的人才数量和素质存在较大差距。从能力上看,高素质人才匮乏。大专以上学历仅占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的0.5%,而高中及以下学历占了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的95.4%;中高级职称仅占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的0.6%,未评定技术职称的占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的94.5%。从行业分布上看,农村传统产业较多,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农产品开发等新兴产业人才较为短缺,种植业、养殖业领域的农村实用人才占了63.7%。从地区分布看,经济条件好的地区较大,而经济条件差的地区较少,我县农村实用人才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南部,而西北部的高坪、季家、高升等边远贫困乡镇较少。

二是农村实用人才农村实用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由于各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视程度不一致,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方面是缺乏人才,一方面又人才流失严重。有的地区由于产业发展原因,导致一些农村实用人才学非所用,专业技能无用武之地。同时,农村产业比较效益低,导致农村实用人才的收入不高,外出谋生的比较普遍。农村实用人才的流失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大量高素质农村人才的流失,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人力资源的结构失衡,拉大了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现代化差距,导致土地资源浪费,村级治理和村组发展管理者后继乏人等。如我县西北部地区的一个村,在实施农网改造时,全村竟找不到四个抬电杆的人。

三是农村实用人才作用有待充分发挥。大量的农村实用人才靠自己多年的亲身实践摸索总结,虽然技术熟练和经验丰富,但接受系统的国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很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吸收,对现代科技知识的运用能力明显感到力不从心。个别在思想上存在小农经济的想法,在带动群众中不积极、不主动,多数局限在“亲帮亲”上,真正起作用的实用人才还是占少数,不能形成燎原之势。

四是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管理机制需要健全。在农村实用人才管理服务方面过于宏观,由于实用人才分布面广,多为普通农民,一家一户分散型作业,给人才管理带来了较大困难,多数停留在宏观上的引导,提要求多,服务相对少,难以形成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管理模式。尤其在服务上,培训力度不够,农村实用人才大多是自然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田秀才”,靠的是实践积累,在培训提高中不能形成合力,尤其是以成人学校、农广校等教育资源为重点的培训体系不能形成,往往是农业部门对种植、养殖业方面的技术进行培训,而对企业经营、农村经纪人、信息技术等方面培训力度仍不够大。

五是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素质的投入机制不健全。目前,各级没有设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专项经费,多数是结合项目实施过程的培训进行,培训的资金和资源均不能有效整合。同时,培训的投入经费严重不足,就拿培训数量和补助金额较大的阳光工程来说,每培训一人补助300元,而农民要学好一门专业技能,培训综合费用一般都在2000元左右,而需要接受培训的农民往往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其经济承受能力十分有限,加之上级部门没有安排配套的工作经费,工作开展十分困难。

六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用发挥有限。从我县来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还存在数量较少、规模偏小、实力较弱、管理不规范、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个别部门对自己牵头举办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关心多,对农民自发组建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关心少,甚至存在包办过多,行政干预色彩过浓,有的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承担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一些专业合作组织《章程》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管理随意性大,利益关系还不紧密,会员缺乏基本的加入和退出手续,不少理事会、监事会等民主管理机构形同虚设,社务不够公开。政策上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氛围还没有形成,多头管理(民政、工商、业务主管部门),运行成本高。部分合作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服务功能不强、合作能力较弱,服务内容基本停留在信息、技术咨询等层面上,对农民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参与程度低。普遍存在数量少,块头小,带动能力弱,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我县加入合作经济组织的社员只有2万余户,仅占农业人口的10%,多数专业合作组织带动辐射的范围仅局限于周边的几十户经营同一产品的农户或本乡镇。

四、对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技能培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一支有知识、懂技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实用人才队伍。各级应制定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和分阶段的工作计划,作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和系统工程,并将其纳入对地方领导干部的任期考核目标。要整合各地行政学校、成人教育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学校、电教网络等培训资源,结合当地农村主导产业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培训,逐步改善农村实用人才年龄、文化、专业结构不优的现状,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科技水平。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组织实用人才走出家门与外界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到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在抓好劳务输出技能培训的同时,重点还要加强对农业生产技能、农村经营管理、农产品市场开拓等技能的培训,增强留守在农村的农民的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二是增大资金投入。资金投入是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工程,也要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因此,建议上级结合农民素质教育工作,加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建立专项扶持经费,列入对基层的转移支付统筹考虑,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财政投入、银行信贷、社会投资、农民自筹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实用人才投资体系。中央和市级财政应设立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培训基地建设、优秀青年实用人才培养、宣传表彰等工作,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建议金融部门建立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的小额信贷基金,简化审批手续和程序,鼓励创业,让广大农村实用人才能够充分发挥所长,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各种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农民的培训,建议上级配套一定的工作经费,减轻基层财政压力。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制定优惠扶持政策,为农村实用人才成长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对现有的农村实用人才就地创业给予资金、项目、信息等方面的扶持,在审批手续、准入条件、规费减免等方面进行放宽。尤其是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群众强的项目实施者给予重点扶持。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给予奖励,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加入党组织,并优先选拔、充实到基层干部队伍之中。广泛开展职称或资格评定,并逐步落实相关待遇。原创:同时,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扩大农业院校和职业高中的招生比例,并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缓解农村人才缺乏问题。

四是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建议尽快制定规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相关法律,为其发展创造法制环境。合作经济组织对内为社员提供服务,对外参与市场竞争,追求社员利益最大化,这一特征既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团体,也不同于普通的企业。目前,由于法律地位不明确,在登记上无法可依,在工商部门登记的,收费高;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又不能从事经营活动,影响了专业合作组织的功能发挥。要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联结机制、民主管理机制、监督约束机制和风险保障机制,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增强对农户的吸引力和带动力。

五是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在管理。从上到下要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工作领导和协调机构,进一步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的服务管理网络,建议明确由农业部门牵头,组织、人事、科技、教育等部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建议国家统一出台农村实用人才选拔管理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标准,各地按照标准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建档造册,实行动态管理。

第4篇:关于农业农村工作总结范文

一、转换角色,正确定位。

从来到这里,我就一直在问自己,我在方岗乡要干些什么?我在刘屯村要干些什么?我应该怎么做?这三个问题常常在脑海中浮现,经过这三个月的工作,也更加坚定了我的选择与信心。我决心调整心态,在实际的工作中磨合自己不断去适应农村工作,在与村组干部及村民的广泛接触中,在自己在村里的工作中去逐渐熟悉了解刘屯村的村情民意。

我所在的刘屯村坐落在方岗乡的北部,东邻龙岗电厂,南邻方岗乡方北村,辖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呈狭长状。该行政村由吴村、张村、刘屯三个自然村共计9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共760户,共计2638人。刚到岗时,为了尽快适应环境,熟悉工作,我一有机会就跟着工作区领导下村,知道了方岗乡北工作区里除刘屯村外,昌王村,和沟村,方北村都在哪儿,了解村容村貌以及村民。这段时间以来,除了在乡政府的工作以外,我积极地参与了村上的村务工作,十月份到十一月份主要是村委会换届工作,十二月份主要是村支部换届工作和迎接上级的各项检查比如计划生育工作检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检查工作,另外还有年底民政上和救济款物发放工作。这些工作的参与使我在实践中更加深刻领悟到建设新农村的必要性和关注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对困难的党员及群众的生活情况核查的过程中,我做到了对困难户逐门逐户的入户走访,这样更是给了我一个零距离了解并接触农民的实际生活状况的机会。

二、多看,多问,多干。

这段时间的工作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对于我而言,农村工作是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工作领域,自己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和阅历可以借鉴,只有坚持多看、多问、多干,不断地摸索工作道路,不断地总结工作得失,才能够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

首先,多看。“村支书助理”是一名村委会工作人员。对于日常问题的处理,除了包村干部及村支书的“耳提面授”外,更多的需要自己用心观察。如:针对第六届村两委换届选举程序问题,应该怎样跟村民沟通,如何对村民进行解说,引用什么样的政策或者事例来说明。“多看”还要求我们对农村的各项政策方针,规定条例要熟悉,这使得我们在向村民解释有关问题是做到有规可依,有法可循,体现了工作的权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次,多问。农村不同于城市社区,“全村是一家人”是其典型特点。这使得我们处理问题时不能简单的“就事论事”,要多问村支部书记、主任,多问村委会其他工作人员,尽量全面的了解相关背景关系资料,避免因为轻易下结论的工作作风而造成问题难以解决。

再次,多干。农村是最基层的组织,基层干部所做的也是最具体、最细致、最烦琐的工作。为了避免自己成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多做事,多帮忙,是打开工作局面的唯一钥匙。无论是协助村委调节村民矛盾,处理村务,还是协助主任编写资料,整理档案,甚至于打扫卫生等,我们都应该认真对待,漂亮的完成。只有把工作做细致,干漂亮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大学生的素质。不论干什么都是给自己干的,那将是自己最宝贵的经验和人生阅历。

我在村里任职,同时也参与了乡政府的一些工作,由于种种原因,在乡政府的时间居多,但是我还是要特别感谢领导和同事在下村工作的时候能带我,给了我许多见识新事物、学习的机会。我自己也经常跟村支书说,在我办公室事情不忙的情况下,我保证随喊随到。我觉得只有在实际为村里做事的情况下,自己才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大学生村官。

三、认清不足,积极进取。

我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清醒的看到自己存在不足。我将弥补不足之处放在2012年工作计划之中,汇报如下:

一是认识不足。经过近四个月的工作,我反躬自省,认为自己没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村官工作。由于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个人信心不足,自我认识不清,在村里工作上等靠的思想比较严重,没有主动出击的意识。

二是政治理论水平欠缺。领导安排写一些关于农村的工作情况汇报等材料,总感觉自己的理论水平不够,我会在2012年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政治理论水平,做到运用起来游刃有余。

三是对农村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的了解不够透彻。我是学法律的,但是以前学习时偏重刑事和民事类法律,对农村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关注不够,比如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相关的法律问题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所以在2012年我要加强农村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能力。

四是解决农村纠纷还欠方法技巧。农村矛盾纠纷很多,尤其是在农忙时节,矛盾尤为突出,在处理一些农村矛盾时,感觉自己还欠缺一些方式、方法和技巧,还要向周围的同事和村上的干部学习,提高调解能力。

乡镇农村建设农业工作总结

大学生村官村主任助理工作总结

2012年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心得体会

农村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农村关工委年度工作总结

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

村庄创建生态文明村经验总结

农村信用社稽核监察工作总结

查看更多>>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五是社会历练远远不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在村中的作用。由于走出学校没多久,对社会的认识还很片面,遇到事情考虑还不够全面,没有自己创造性的建议和工作方法,缺少工作亮点。每天平平庸庸地干一些琐事,没有学到太多实质性的东西。作为大学生村官。除开自己的人生规划外,更应该试着为农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切切实实为农民做一些好事。

总之,以上的不足,我会进一步加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虚心向身边的同事学习,提高农村工作的实际本领,努力为群众多办事、办好事,为加快刘屯村的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乡镇农村建设农业工作总结

大学生村官村主任助理工作总结

2012年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心得体会

农村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农村关工委年度工作总结

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

村庄创建生态文明村经验总结

第5篇:关于农业农村工作总结范文

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

“十二五”时期,“三农”工作取得明显成绩。农业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5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22元,增速连续6年高于城镇居民。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明显加强。生态保护取得新成效,重大生态工程持续推进。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初步形成。正如中央领导同志指出的,“三农”工作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为赢得全局工作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结这五年,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战略谋划和规划引导。加强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提出优化全球布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总体方案,印发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编制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出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印发全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利发展等“十二五”规划,编制蔬菜、牛羊肉、海洋气象等行业发展规划。

二是狠抓形势研判和政策扶持。起草促进粮食稳定增产、生猪生产、牧区发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等国务院文件。研究提出国家生态安全政策的建议,及时调整完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政策。出台农业节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政策。

三是强化投资支持和项目支撑。“十二五”时期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农业农村的比重连续五年超过50%,累计投资超过1万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增长近1倍。谋划实施172项重大水利工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加强天然林保护、重点防护林体系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快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大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力度。

四是推动农村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全面下放农村“小而广”项目的审批权限,精简重大水利工程审批程序。开展水利工程建设PPP试点,推进涉农投资整合试点。完善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推进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深化成都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启动黑龙江“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国有林区、国有林场改革,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

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三农”工作形势和任务

(一)清醒认识新常态下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短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拉长农业这条“四化同步”的短腿、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概括来说,就是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小康,这是中央着眼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百年目标,确定的“十三五”时期“三农”工作主线。我理解,推进农业现代化,核心是要让农业强起来、体制活起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关键是要让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使农村美丽宜居。从国内外形势看,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既存在不少有利条件,又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从有利条件看,农业农村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正在进一步拓展,发展动力更加多元化。一是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连续13个中央一号文件发出强烈政策信号,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已成为全党共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将为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汇聚强大推动力。二是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经营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等改革全面加速,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创新创业蔚然成风,将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强劲驱动力。三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的发展动能正在形成,将为拓展农业农村发展空间提供巨大带动力。

从面临挑战看,农业农村各种风险和结构性矛盾正在积聚叠加,发展环境和内在动因正在深刻变化。一是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保持农业稳定发展的难度不断增加。随着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我国农产品进口大幅增加,出现了粮食产量、库存和进口“三量”齐增现象,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前所未有。二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挑战增多。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的传统动力正在衰减。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增大,成本刚性上涨,农业收入增长空间受限。继续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面临严峻挑战。三是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加强资源保护与修复,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极其艰巨。四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任重道远。如何创新体制机制,在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确保农村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既是当前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战略任务。

(二)准确把握新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

中央一号文件对“十三五”时期“三农”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明确要求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互促共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具体讲,包括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领导等6大任务、30条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推进“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效,发展改革系统必须找准定位、抓住关键,把握和处理好事关全局和长远的6个重大问题。

一是关于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改革。当前,农业农村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涉及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目标更加多元、任务更加艰巨。按照中央确定的目标,到2020年,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村社会治理制度、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发展改革部门要主动作为,积极推动各项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是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现阶段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突出表现在结构方面和供给侧。一方面,供给不适应需求变化,农产品数量、质量、安全方面都存在结构性问题,比如玉米供大于求、大豆产需缺口大、奶粉大量进口等。另一方面,不合理的供给结构给资源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核心就是要围绕市场需求发展生产,推进农业由“生产导向”向“市场和消费导向”转变,真正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当前要特别重视农业去库存、降成本和补短板,重点要研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快粮食加工业发展,逐步消化过大的粮食特别是玉米库存。与此同时,引导种植结构调整,引导非优势区退出玉米生产。从中长期看,要通过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农产品品牌等综合性措施,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

三是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任务。强调,粮食一时多一点、少一点是技术性问题,但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不能让技术性问题影响战略性决策。必须明确,粮食安全不是要不要保的问题,而是怎么保的问题。从品种上看,就是保口粮;从地区上看,主要保主产区和核心区;从着力点看,就是要保耕地,保产能,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盲目追求产量增长和种植面积扩大;从经营主体看,主要保适度规模经营的“大户”。在这方面,发展改革系统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时刻绷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并把保障粮食安全的着力点更多放在能力建设上来

四是关于促进农民增收。农民增收,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也是检验“三农”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十三五”期间,要努力实现农民收入增速继续保持“两个高于”,即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按此测算,今后5年农民收入增速必须保持在7%以上。对于农民增收可能面临的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下一步,除了在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想办法外,

五是关于保障农业农村投入。中央强调,做“三农”工作要有强烈的短板意识。怎么“补短板”,主要就是保持投入力度,集中力量补齐农田水利、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公共服务等短板。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坚持将农业农村作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领域,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由于财政收入增速下降,中央预算内投资总盘子很难有大的扩展,今年全委中央预算内投资总盘子名义上增加了200多亿元,但主要统筹用于化解过剩产能等,实际规模与去年持平。在这个形势下,我们仍然做到了农业农村投资总量有增加,十分不容易。要进一步创新机制,保障农业农村投入。

六是关于完善粮食价格和市场调控体系。粮食价格和市场调控政策,关乎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这些年,粮食政策性收储对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国内外环境变化,现行政策已不可持续,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完善。总的方向是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政策性收储向“价补分离”转变,逐步分离价格调控政策的“保收入”功能,同时加大补贴力度,保证农民收益稳定。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已明确要求,采取“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的办法,改革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必须看到,推进粮食价格改革特别是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今年“三农”工作的一场硬仗,各地特别是主产区要密切跟踪形势变化,及时反映情况并提出政策建议。

抓好2016年和“十三五”时期

发展改革系统农村经济工作几件大事

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重大水利工程是2015年我们工作的最大亮点之一,超额完成了政府工作报告年度任务,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2016年,要确保重大水利工程再新开工20项,使在建工程投资总规模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各地要抓住现阶段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的大好机遇,切实加大工作协调力度。一方面,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对各方面有不同意见的项目,要深入论证,把握好大的原则,就是“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不能为建工程而建工程。另一方面,要创新体制机制,在加大政府投资支持力度的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

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根本。粮食产能提高了,就可以为农业结构调整和保护生态提供更大空间。要坚定不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我们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十三五”时期的重点工作。一方面,积极探索拓宽资金渠道,探索运用专项建设基金等手段,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高标准农田建设。另一方面,努力创新建管方式,推动落实“六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标准、统一进度、统一上图入库、统一监管考核。

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绿色发展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将“山水林田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下一步,一是尽快出台关于划定生态系统红线的指导意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二是抓紧编制出台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加大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力度。三是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三大战略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防护林体系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现阶段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以结构性改革强农惠农的重要措施,也是我们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国务院办公厅已于去年底正式印发了我委牵头起草的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务必抓好贯彻落实。一是加强规划引导,抓好农村产业融合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效衔接,推进产城融合。二是开展试点示范,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三是加大资金支持,继续安排专项建设基金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推动设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投资基金。

统筹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中央已明确提出要加快解决“三个1亿人”的问题。统筹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研究制定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意见,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进农民福祉。三是推进脱贫攻坚和精准脱贫,加大投入,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确保完成脱贫任务。

第6篇:关于农业农村工作总结范文

为深入实施“5511”农民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技培训,强化科技在农业农村的推广应用,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综合素质,结合全县实际,制定如下意见。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农村干部群众和农业产业升级两项重点,围绕现代农业科技和涉农法律法规、政策、经济管理知识等主要内容,深入实施“5511”农民培训计划,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扩大覆盖范围,在农村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培训,下大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增强农村干部法制观念、政策水平和经济意识,提升科技对农业的支撑力,切实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

(一)任务目标:深入实施“5511”农民培训计划,即组建五个宣讲团,每个宣讲团人员20人(其中常驻宣讲人员5人,可随时进出人员15人),总数达到100人;完成研究农村基本问题、宣讲农业农村政策、推广农村实用技术、探索农村工作方式、谋划农村社会发展五项任务,其中研究农村问题是根本,宣讲农业农村政策和推广农村实用技术是核心,实现培训和提高10万农民一个既定目标,使每名农民至少掌握和熟练运用一项技术,提高科技文化素质;探索和建立一个培训农民的长效工作机制,实现培训工作长期化、经常化。

(二)工作重点

一是以农民为重点的涉农技术培训全面展开,广大农民普遍参加培训,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的意识增强;先进实用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科技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贡献率和支撑力进一步增强。

二是以村干部为重点的涉农法律法规、政策、经济管理知识培训扎实开展,村级干部的法制观念、政策水平、经济意识大幅增强,带领群众致富、加快村级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是农村科技培训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各项培训制度普遍建立,以农民和农村干部培训为重点的农村科技培训实现制度化、经常化,自觉参加培训、组织培训的氛围进一步浓厚。

培训方式

整合科技、农牧、林业、水务、县社、教育、卫生、司法、文体、就业服务等多方力量,重点从科技、农牧、林业、水务、县社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五个宣讲团,深入到所分包乡镇,进村庄、入农户、到现场,开展全方位的宣讲培训。同时,适时邀请上级领导、农业专家和县内领导,组织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集中讲课,重点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培训。

工作步骤

此次深入实施“5511”农民培训计划从2010年12月份开始,到2011年4月底结束,历时五个月,分安排部署、具体实施、总结经验三个阶段进行。

(一)安排部署阶段(2010年12月10日前),县政府制定《关于深入实施“5511”农民培训计划的意见》,召开会议对培训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抽调相关人员,明确部门责任,切实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二)具体实施阶段(2010年12月10日—2011年4月20日),根据工作需要邀请上级有关领导、农业专家和县内领导,组织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进行集中讲课;五个宣讲团深入到所分包乡镇,采用举办培训班、现场示范、赶科技大集、发放明白纸和服务手册、相互交流学习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对广大农民和村级干部进行培训。

(三)总结经验阶段(2011年4月20日—30日),对此次农村科技培训工作进行认真全面总结,对好的经验做法进行归纳整理,并据此建立一批农村科技培训工作的制度、机制,促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县政府把深入实施“5511”农民培训计划作为冬春季农业农村工作的根本性战略任务来抓,进一步调整充实领导小组人员和力量,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科技部门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参与配合的工作责任制,切实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要按照县政府的统一要求,认真进行安排部署,由一把手直接负责,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人员,切实抓好本乡镇工作开展。各有关部门要服从安排,积极参与,密切配合,主要领导大力支持,主管领导和具体人员全程参与,确保培训工作扎实开展。

(二)注重实效。“5511”农民培训计划内容多、范围广,要把保证培训效果作为第一要求来抓,采用有效举措,采取适宜方式,因地制宜,因人培训,确保达到培训预期效果。县宣传、广播电视部门要及时进行跟踪报道,宣传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培树先进典型,营造浓厚氛围,带动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主动培训。

第7篇:关于农业农村工作总结范文

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市县党代会精神,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建设,根据《中国共产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和市委组织部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提出如下意见:

一、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社会背景和重要意义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功能的强弱,首先取决于组织设置是否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结构形态相适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入推进,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四个多样化”日益明显,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立党支部、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设立党小组的传统党建模式面临新挑战;行政村区划调整后,村级区域规模成倍扩大,社会事务更加繁重,党员人数急剧增长,有的行政村党支部难以适应领导农村改革发展和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需要;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各类新经济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的大量兴起,农村党员从业结构逐步呈现多样化,客观上需要完善基层党组织体系,改进党员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适时合理地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对于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新党建理论和变革党员管理模式,全面推进“先锋工程”建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以及党员队伍结构变化实际,依章有序、因地制宜、综合配套、注重实效,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组织整合功能,巩固党组织在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为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主要原则:(1)依章有序。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既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又要严格遵守《中国共产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尊重党员的民利,充分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耐心细致做好党员思想政治工作。认真实行党组织设置的有关审批制度,积极稳妥推进。(2)因地制宜。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要根据行政村党员队伍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党建工作基础等客观条件而定,从实际出发,该新建的新建,该升格的升格,该调整的调整,不搞一刀切。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平衡状况,允许多种结构、多种模式的党组织并存和发展。(3)综合配套。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要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社区党建、新社团党建结合起来,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与加强和改进乡镇党委对村级党组织的领导结合起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结合起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起来,健全村级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工作运行机制;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推动农村基层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提高领导水平。(4)注重实效。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要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组织设置调整和完善后,要赋予相应的职责、健全相应的功能、发挥相应的作用。既不能使党组织设置滞后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不能不顾客观需要盲目升格党组织。

三、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主要措施

在具体实施中,要抓住以下三个主要环节:

1、调整和完善党组织设置。(1)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建跨行政村的基层党组织。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农民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可依托乡镇专业经济合作社(协会),把参加专业经济合作社(协会)的农村党员从原行政村党组织中分离出来,另行组建跨行政村的基层党组织。跨行政村的专业经济合作社(协会)党组织隶属于乡镇党委。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要兼顾加强村党组织建设的需要,不能削弱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2)根据行政村发展需要,升格村级党组织。对行政村党员人数超过50名,或党员人数接近50名,经济比较发达、党员发展预期良好的村,经乡镇党委批准,成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对行政村党员人数超过100名的村,根据工作需要,经县委批准,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村党委隶属乡镇党委。新设的村党总支(党委)下设党支部。党支部的设置可采用两种模式:一是按行业分类设置。经济比较发达、党员从业结构比较复杂的村,可设置工业、农业、综合(包括商业、个体、三产)、老年等若干党支部,党员按从业情况分别划到相应的支部。村内各种所有制的经济组织或各类中介服务组织中,有3名党员以上且没有家族化倾向、有合适支部书记人选的,应单独建立党支部,一般隶属于村党总支(党委)。二是按地理区域分类设置。对那些党员从业结构比较单一的村,可按居住区域划分党支部,但必须尽可能打破撤并前“小村”的局域。(3)按照党员队伍结构状况,重新划分党小组。行政村党员人数在50名以内,不具备改建党总支条件的,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需要,按行业相近、地域相邻或作用类同原则,重新划分党小组。外出党员外出时间较长、分布集中、地点固定的,村党组织要在外出党员中单独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并主动与所在地党组织协商确定其隶属管理关系。

2、选好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乡镇党委要组织新成立的基层党组织及时做好领导班子的选举工作。(1)坚持选人标准。注意把能够自觉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党组织领导岗位上来,尤其要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专业经济合作社(协会)或村内缺乏合适书记人选的,可通过机关干部下派等途径解决。(2)从严控制职数。领导班子职数设置要体现精干高效原则。跨行政村专业经济合作社(协会)党组织领导班子职数,视合作社(协会)中的党员人数确定。村党总支(党委)一般设委员5人,提高村两委会成员的兼职比例,提倡村委会中的党员成员通过党内选举,兼任村党总支(党委)委员。村党总支(党委)下设党支部有党员7名以上的,一般设支部委员3人。村党总支(党委)下设党支部委员会的书记,一般由村党总支(党委)委员经组织程序兼任,有利于加强领导和管理。(3)严格依法选举。跨行政村专业经济合作社(协会)党组织班子人选,在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基础上确定候选人,再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村党总支(党委)委员采取“两推一选”办法产生。村党总支(党委)下设党支部委员,在民主推荐和测评基础上,召开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3、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1)明确各级各类党组织职责。以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为契机,明确跨行政村专业经济合作社(协会)党组织、村党总支(党委)和村党总支(党委)下设党支部、党小组的职责任务。明确村党组织和专业经济合作社(协会)党组织发展党员必须经过乡镇党委审批。要认真研究乡镇党委如何加强和改进对村党总支(党委)领导和管理、跨行政村专业经济合作社(协会)党组织如何发挥作用、村党总支(党委)如何发挥下设党支部作用等系列问题,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更大效能。(2)健全村级工作运行规范。健全完善村级决策程序、议事规则、财务管理、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公共事务管理、联系服务群众、干部评议考核等制度,建立村内各级党组织统分结合、上下协调的工作机制,健全村党总支(党委)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提高村级组织自我管理水平。(3)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建立健全农村党员活动、党费收缴、党员评议、党员考核等制度,明确发展党员责任、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推动党员分类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4)夯实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的组织基础。引导和推进农村各种群众性自我服务组织的建立,若条件具备,村内成立老年党支部的即筹建老年协会,成立商贸党支部的即筹建各类供销协会,成立农业党支部的即筹建各类专业性种养殖业协会,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同时,进一步夯实党支部发挥作用的组织基础。

四、有关要求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乡镇党委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重要性、必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把这项工作作为“先锋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重要位置,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各乡镇党委要成立领导小组,向有关行政村派出工作指导组。指导组要认真履行调查研究、指导把关、沟通联络等职责,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8篇:关于农业农村工作总结范文

本届摄影展的主角是农业部推选出来的21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作品展示了新农村示范村的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繁荣兴旺的农村经济、优美整洁的农村社区、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展现了各地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形象地宣传了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同时,还举办了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座谈会和海淀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表演。

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廖奔,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前光,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王守聪和、农业部及北京市、海淀区等有关方面的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和相关活动。据悉,从10月31日起,此次展览还将陆续在天津市、浙江省安吉县、江苏省姜堰市等地进行巡展。

理论背景

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仓禀实,民心聚;农业稳,天下稳”。但是,当我们面对着8亿多农民和广袤的农村时,我们不能回避农村存在的主要矛盾: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这是造成“三农”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大多数农村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向小康迈进。但是我国农村“小农”经济的局面远未改变,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城乡公共品供给失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居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化和现代化把大量的土地、资本吸进城市,却将大量的农民排斥在城市化之外;由于投资增长慢、经济发展滞后,最终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体制和制度层面,农村金融制度滞后,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更为落后。体制上的不平等,如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体制等,最典型的莫过于户籍制度,导致农民长期处于城市边缘状态。

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从发达国家经验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时,即可实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政策。2003年起,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已经超过了1000美元。其次,我国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占据主导地位。非农产业就业持续增长,农业就业比重发生转折性变化,1997年,我国农业部门劳动力占全社会就业比重下降到了50%,目前,有2亿多的农民在城市就业。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大幅度增加,工业竞争力不断增强。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条件正日渐具备。

基于以上事实,2002年,中央在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2005年初又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我国总体上已达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同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基本要求。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农业农村扶持力度,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已经成为国家当前的重大历史任务。

著名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揭示了工业化进程中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贫困化指数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即在经济增长的早期,收入分配趋于恶化;在经济增长的后期,收入分配趋于改善。

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化,让农民增收,正符合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关系的普遍规律。只有一边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步伐,一边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依靠农村自身和谐发展,解决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贫困化之间的矛盾。

座谈会成果

摄影展开幕式当天还举行了“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座谈会”,邀请了参展的21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代表和优秀带头人交流新农村建设经验。

参加座谈会的21家示范村的带头人,阐述在建设新农村方面的成就和见解,让人看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宽广道路。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多种多样,只要能最大限度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就是最适合本村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农民生产合作社作用突出。他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逐步成为挖掘农业内部潜力的有效载体。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成立了兴十四农机专业合作社,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省内高标准的农机库棚,全村拥有各类大中小型农业机械441台,成为黑龙江省高标准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全村1.68万亩耕地由村里2%的农民种植,98%的劳动力进入二三产业,成为产业工人。同时,村里积极发展畜牧业,建起了大型集体牧场2处,扶持奶牛养殖户,牧业实现了专业化养殖。

针对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优势,国家应该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尽快建立符合其特点的税务体系等,免收相关登记环节费用。

以工促农,发展第二产业

北京房山区韩村河村是建设工业型新农村的代表,工业型新农村是以发展乡村工业为导向,推进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农业工业化是壮大农村经济总量的关键,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支撑。

韩村河村在1992年成立了韩建集团,依托龙头企业的力量,韩村河村把过去的宅基地、村民住房,进行再施工设计,进行房地产开发。每年房地产开发的利润中,集团都会拿3000万利润回报韩村河村。2005年起韩建集团开始转向投资建筑用管的生产加工。现在北京市内方圆75公里的管件生产和安装,全部由韩建集团供应。集团每年产值达到39亿,利税2个多亿。

利用城郊乡镇的区位优势发展三产

北京市香山村是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的代表,即城郊型新农村。香山村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致富农民”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城郊乡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与国内知名生物公司合作,种植为城市配套的有机草莓。从草莓一个产品突破,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在销售方面加大宣传,打造品牌,通过举办各种采摘节,水果本地销售额达到了800多万。

近几年,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为代表的绿色农业保持了20%以上的发展速度,实物总量接近全国食用农产品商品总量的30%,成为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的主要载体。

利用电子商务,跨越城乡信息壁垒

陕西省甘亭镇东韩村村委会正与西安交大、中国南通和干部三家联合打造中国电子商务第一村,通过利用农业信息化技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把农产品供求信息传递给经营者和消费者,大大提高了农业高度分散、生产规模小的特点,有效地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率。村里已经成立了电子商务管委会,建立支付宝平台,在中国地图上都可以找到实体店。另外,农民经营电子商务,它的产品质量由电子商务管委会保障,资金由政府提供。

推进农村的城镇化

天津新农村建设走的是城镇型新农村的道路。天津以推进农村的城镇化为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依托天津直辖市,大城市带动小农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引导农民向城镇化集聚,加速资本和产业转移,促进农民职业和空间转移,形成新兴的城乡产业结构和城镇体系。例如华明示范镇,利用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镇。现在华明示范镇已经把12个村的村民聚集在一起,撤了12个村,12个村的村民集中到这个小城镇里面居住。

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农村

安吉县是生态型新农村的代表,安吉县提出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全面建设安吉县187个村新农村建设,利用当地的生态优势,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农业经济,以生态型农业为重点,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农村发展道路。

“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是展示给村民的一个新农村的美丽画面。按照这样的目标,全县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系统,户集、村收、县中专,每年县里面拿出2000万资金,在农村垃圾处理方面建立长效保洁机制。现在在安吉县,农民在致富的同时依然可以享受到洁净的水、空气。

发展特色手工业,让农民就地就业

九渡河镇是怀柔西部的浅山区镇,也是中国和欧盟生态试点镇,这决定了九渡河镇的产业方向只能以生态环保的农业、手工业和旅游业为主。

说起九渡河的手工业,最有特色的是灯笼产业。2006年,政府带领村民去山东学习灯笼技艺,回来后召集培训村民此技艺,最终将其发展成了一个盈利丰厚的手工业项目。为让刚刚起步的灯笼产业朝着市场化发展,村里采取村民入股的形式组建了股份合作社,实行合作社自主发展。目前,红庙、九渡河、黄坎、黄花城、黄花镇、撞道口、二道关和东宫8个村成为灯笼村,占全镇行政村总数的44。在销售环节,村里开展各种推介灯笼产品的活动,通过活动造势名,开拓市场。北京国庆期间的喜庆灯笼全部是由九渡河的灯笼生产合作社提供的。

在交谈中,九渡河镇政府还表示,农村有很多好的产业和项目有待开发,希望社会资本能够注资当地的板栗加工、黄花城长城风景区开发等产业。

新农村建设不会一蹴而就

新农村带头人介绍本村发展模式的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有人提到,村干部文化水平不高,综合素质不够,建设新农村的思路不够开阔;还有人提到,农村穷困落后,和城市差距越来越大的关键是信息的缺乏,农村产业流通和信息环节短板问题严重;会上讨论最多的还是农村金融问题,新农村建设要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大对新农村的建设投入。目前国家对农业上的投入结构比较单一,针对农业科技和农民直接补贴的投入比较少,社会资本进入农村金融行业还有诸多政策限制。

农业部新农村建设处处长严端祥表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树立一种长期作战的思想。”

第9篇:关于农业农村工作总结范文

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从到农业合作化、化阶段。全市老解放区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进行的。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6月,中共南通地委召开扩大会议,讨论通过新解放区工作方案。至1951年1月,新区全面开展,于年底结束。全市没收、征收土地总面积的45%,270万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300多万亩土地以及耕畜、家具、房屋、粮食等。封建土地制度在南通被彻底摧毁。后,南通农村按照中央“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普遍发展农业生产互助组,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道路。至1952年4月,全市已建立固定性互助组8699个,临时性互助组20327个。在互助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初级农业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至1956年3月,全市农业合作化基本结束。据统计,共有合作社3812个,入社农户达总农户的95.91%。其中高级社3641个、初级社171个,入社农户分别占总农户的95.16%、0.75%。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全市农业很快得到恢复发展。1957年,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八成;粮食总产跨过了100万吨大关,达到111万吨,比1949年增长31.3%;棉花、油料总产分别是1949年的6.2倍、1.6倍。1958年8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问题的决议》,南通全市部署化运动。10月7日,全市实现化,共建立238个政社合一的,入社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9.5%。起初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后来调整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这一阶段,农业经济以单一的种植业为主,辅之畜禽鱼等称之为副业的养殖业,而种植业又以纯粮纯棉为主。一些公社和生产大队开始兴办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企业,谓之社队企业。由于实行统一管理、集中经营的体制,管理方式以“出工一窝蜂,分配一拉平”为特征,严重束缚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相当多的农民衣单被薄,腹内苦饥。

第二阶段,1979年~1984年,废除体制,确立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阶段。这一阶段是改革农村旧的经济体制,形成新时期农村经济制度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以后,全市农村首先在生产队内部,建立起若干个常年相对固定的作业组,实行联产到组的责任制。1980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下发后,全市普遍推行了联产到劳生产责任制。在党的十二大精神指引下,1982年秋播到1983年春,全市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使之成为南通农业经营的主体形式。1983年下半年,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全市全面废除农村建制,并以其行政区为基础,建立了262个乡人民政府和31个镇人民政府。与此同时,取消生产大队,建立了4798个行政村和村民委员会。1984年,按中央统一部署,全市完成了延长土地承包期十五年不变和发放土地使用证工作。在农村第一步改革阶段,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象火山爆发一样喷射出来,长期未能解决的温饱问题很快迎刃而解。

第三阶段,1985年~1991年,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结构调整阶段。这一阶段,开始探索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农村改革,发展乡镇企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十项政策》,对农产品购销体制进行改革。取消了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对粮、棉、油等少数重要产品,实行尊重农民自的国家计划合同定购的新政策,并逐步放开肉、禽、蛋、奶、鱼、菜、果等农产品的购销价格,实行随行就市。我市为适应这一改革,迈出了全面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路子。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不断提高主粮自给率水平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特种农产品种植,促进多种经营的发展,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乡镇企业蓬勃发展,1991年产值达115.9亿元,占全市社会总产值的30.39%,并以工建农、补农。当年,农村三次产业之比由1978年的81.1:14.5:4.4调整为22.9:68.8:8.3,实现了由一、二、三到二、一、三的进步。全市绝大多数行政村都恢复了村经济合作社、农工商公司(实业公司)等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原有村经济组织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巩固完善,并逐步从种植业向林牧副渔业拓展,从农业向工商建运服等农村经济的各个领域延伸。全市农村经济登上了新的台阶。

第四阶段,1992年~2002年,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深化整个农村改革阶段。这一阶段是农村改革的深入阶段,涉及农产品流通体制、农产品要素的进一步改革,最重要的是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全面开放了农产品市场。全市继续推进农副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发展以贸工农一体化为特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抓好基地、龙头企业、市场三大要素;努力建设具有南通特色的城郊型、外向型高效农业体系,全力发展适应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大中城市群消费需求的城郊型农业,大力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外向型农业,提高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全市农村积极推进多种经营百项投入工程,扎实开展以多种经营为重点的农业亿元乡镇、千万元村、百万元组、十万元户活动。下大力气建设优质特色农副产品基地,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初步建成高效农业的结构框架,努力建设稳定的种植业、发达的养殖业、一流的园艺业、先进的加工业、活跃的流通业。南通在全省率先推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起充满活力的乡镇企业发展新机制。在农村集体土地使用上,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流转机制;一方面按中央政策,完成新一轮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的工作。这一阶段,农业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乡镇企业持续增长,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崛起,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农村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市乡乡镇镇基本实现小康。

第五阶段,2003年~现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这一阶段,国家对农业实施反哺政策,由过去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转变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从2006年1月份开始,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国家随后又实施了粮食直补、良种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业政策性保险等惠农政策。统筹发展城乡交通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6个一号文件,通过比较成熟的农业政策支持体系,加快形成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南通把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创造性提出以“民富、村美、风气好”为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此,一是做好“地”的文章,突出抓高效农业规模化;二是做好“人”的文章,突出抓就业创业全民化。同时,搞好农民住宅集居点的规划和建设,突出农村河道整治和垃圾处理,切实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绿化,全面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社会风气的全面好转。这一阶段南通历史上农业和农村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高效农业长足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显著成绩,南通市以市为单位全面达到省定小康指标,进入“全面达小康”阶段。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