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于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精选(九篇)

关于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

第1篇:关于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预防医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科学技术的更新,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迅猛的发展,医疗卫生在发展进程中,逐渐由以往传统的模式向预防、保健和主动式的服务方向转变,并取得一定的成就。本文关于《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及创新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现实研究意义方面,本文通过对《预防医学》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问题分析,提出《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和创新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预防医学》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中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

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医学教育中,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预防医学相关内容的学习。就当前《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而言,《预防医学》在课堂中的教学存在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师在对《预防医学》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教授时,仍采用以教材为主的理论满堂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1]。教师只是将教材中枯燥的内容转化到多媒体课件中,使本身是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预防医学》过程中,无法与实际的操纵情况进行结合,只能够通过教材和教师的讲解对其进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的学习和理解。

(二)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相对较差

在《预防医学》课程教授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是极为重要的,非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师应对相应的预防知识有较为熟悉的理解,才能够加深学生对《预防医学》内容的学习。目前《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也体现在《预防医学》课程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相对较差[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课程不是十分的了解,在授课过程中无法将相关的预防学知识进行有效的链接,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搭配也不够合理,通常是理论性课程较多,而实践教学内容较少,致使非预防学专业的学生无法对预防医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实践,影响学生对预防医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二、《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和创新措施

(一)加强对预防医学的重视

在分析《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和创新措施过中,首先非预防医学专业要加强对《预防医学》课程的重视,对当前非预防医学专业中学生普遍存在对《预防医学》课程忽视学习的情况,反复强调《预防医学》在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使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充分认识到《预防医学》课程的重要性,并了解未来在医学临床中的医生,不仅要具有能够在临床中对患者实施治疗的技术手段,同时也要具有能够对相关疾病进行预防和保健的能力[3]。另外,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加强对《预防医学》课程重视过程中,也要鼓励非预防专业学生将所学知识向家人和亲友进行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预防医学相关内容的重要性。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在分析《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和创新措施过中,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是尤为重要的,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预防医学》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发展。一方面,在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过程中,《预防医学》课程教师要采用现代化先进设备展开教学,通过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将《预防医学》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运用多媒体以多种形式展示出来,比如通过小视频展开对相关知识的教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促进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在转变教学方法过程中,《预防医学》课程教师要转变以往注重理论教学的方法,灵活运用案例式教学、情境式教学、项目导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逐渐加深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并在教学中加强对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结合,由此提升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能力

在医学教育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能力,对于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于当前《预防医学》课程教师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4]。一方面,非预防医学专业在对相关教师聘用过程中,要聘请专业水平相对较高、经验丰富的《预防医学》课程教师,在根本上提高预防医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学校要对《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师进行不定期的培训,加强教师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促进《预防医学》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发展。

结语:

就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而言,《预防医学》课程在医学教育中十分重要,能够对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关于《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及创新研究,主要从教学中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师专业水平和素质相对较差两方面,对《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加强对预防医学的重视、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能力等方面,研究《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和创新措施。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当前存在相应教学问题的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提供宝贵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黄晓,贺莉萍,李军,等.地方本科院校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05(04):69-70.

[2]李雨U,崔念,潘晓放,等.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体系的初步优化与改革研究――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为例[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1(03):35-36.

第2篇:关于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近年来苏联医学科学院社会卫生与保健组织学科学委员会和它的五个专题小组进行了许多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的社会卫生研究工作。例如,在苏联保健部的领导下,社会卫生与保健组织学研究所制订了《1986一1990年加强预防疾病和巩固苏联居民健康的综合计划》,这里包括保护周围环境、巩固居民中各种社会人群的健康和预防最重要的疾病的2000多个具体课题.这个计划规定研究和运用一些方法和手段,以保证:—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中的劳动安全和劳动条件的健康化;—综合性地研究、掌握和保护天然治疗资源,以便在治疗和顶防疾病的工作中广泛地利用它们;—发展群众性的、各种形式的体育运动和休息;—教育、职业定向和职业选择,以保证从居民健康的角度最良好的生活方式。几年来与24个专业临床研究所、教研室和地方卫生机关在大规模的实验过程中,研究所还研究了逐步过度到全民防治服务的方法和组织问题。

确定了预防性医学检查在对居民的不同人群进行防治服务中的作用和地位,各类医学机构在防治服务工作中的规模和性质,以及各类专科医师和诊断科室参加这项工作的程度。研究了进行全民防治服务和群众的性医学检查的组织形式。所进行的有关防治服务的实验研究的一切重要结果已成为与一些研究所一起制订的发展防治服务的广泛计划的基础。刚开始进行的有关科学技术革命的社会卫生问题的综合研究是非常切合时代需要的.对居民在中不同人群的健康的研究,特别是由苏联社会卫生与保健组织学研究所、苏联医学科学院儿科研究所和全苏妇幼保健中心进行的儿童健康状况的综合研究有着巨大的社会和医学价值。

苏联社会卫生与保健组织学研究以及卫生学方面的各研究所在进行《工业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的生态学问题》的综合研究过程中,确定了居住在城市中气候状况不同地点的居民的健康特点。发现的在发病率和其它临床指标方面的差别使人们有可能根据居住地点、年龄和一系统社会条件制订更具体的预防措施。在人的生活范围内的变化的影响下,不仅在居民的疾病方面、而且在人口过程中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头几年的社会卫生研究发现了有关人口过程的水平、规律和趋向,人口过程最重要的趋向之一是居民“老化”和60岁以上的人所占的比重增加.据人口学家的估计,到20世纪末,老年人所占的比重将达到20肠。这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卫生意义,后者要求加快研究改善老年人医疗救护工作的医学组织措施。

和过去一样,在死亡率的结构中心血管疾病占有显著的地位。虽然近2年来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趋于稳定并略有下降,但这些疾病不仅对老年人的平均寿命和不可逆转的损失的规模产生明显的影响。沃罗涅日的研究人员得到了新的材料证明心血管疾病在形成农民最主要的健康指标方面占据主要地位;这些疾病在农村的发展超过了城市居民因这些疾病而致残和死亡的增长速度。这在处于能劳动年龄的男人身上特别明显.这些材料已成为农村居民对专科门诊服务的需求指标的基础。居民死亡的第二位原因是恶性肿瘤。在死亡率结构中占有明显地位的还有不幸事故,中毒和创伤,呼吸器官疾病.在40岁以下的人中创伤是主要死亡原因.还发现了主要死亡原因的地区特点。所获得的有关人口再生产的医学社会特征的材料是在我国制订和实行积极的人口政策的先决条件之一。

近几年来进行了与制订提高对居民的医学服务的效果和质量的综合措施有关的研究工作。在当前卫生工作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医务干部问题在数量上已得到解决的条件下,确定卫生工作进一步发展的途径有着重妥意义.在对改进全国卫生计划定额基础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居民结构变化预测的不同,有区别地制订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各经济区的居民医疗预防服务的定额标准。还科学地制订了医疗预防机构网的布局原则。这些建议被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采纳运用于居民在消费预算的计划中。

苏联科学技术进步综合计划的《保护居民健康》部分研究了卫生工作发展的预测,并根据这项研究的结果,结合人口状况和周围环境因素,拟订了保护健康的基本发展方向.但是,卫生工作领域中的研究工作必须达到更大的效果。苏共中央二月和四月全会(1984年)对‘医学科学和医学实践提出了进一步巩固苏联居民健康的新的巨大任务。苏联保健部制订了苏联卫生工作的医学科学1986一1990年的5年发展计划的基本目标和方向。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社会卫生学的专家们应当就全国保健组织进一步发展的远景的科学根据方面进行大量的基础性质的研究工作。应当集中自已的注意力于卫生工作的各种根本问题。今天,属于这些最重要的问题是:

研究在现代条件下发展预防疾病和对居民的防治服务的科学基础,并根据不同人群和全国各地区的特点科学地规定实施步骤。

研究在发达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形成居民健康的规律性:用居民健康指标和经济指标评价卫生工作发展的最终结果的方法.

研究管理卫生工作,组织对病人的各种医学救护和治疗,保证提高医疗工作质量的措施的科学基础。

卫生经济和卫生计划间题,以及预测卫生工作发展的科学基础,卫生工作物质技术水平的作用的科学基础和它对国家经济的贡献。

在卫生管理和卫生计划中应用电子计算机和数学方法,建立有组织的运行图和工艺以保证最有效地利用电子计算机。

发展社会主义卫生工作的理论和组织问题,对资产阶级有关卫生工作问题的理论的批判。—医学中的信息,科学管理基础的方法学和理论问题。

研究在国内各经济地理区域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符合卫生标准的各类人群的行为的科学基础.在这些问题中,现阶段主要的是强化卫生工作,预防疾病和对居民的防治服务问题。正是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治疗个别人或个别人群的全部效果转而为解决提高整个卫生工作的效果问题,这可以在居民健康指标的改善中反映出来。#p#分页标题#e#

首先应当研究一级预防的科学基础以论证这样一些国家、社会、文化和其它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消除促使疾病产生和蔓延的条件、特别是决定当前婴儿死亡率水平的那些疾病。必须在专门研究的基础上对全国各地区、人群、最重要的疾病确定这样的条件的因素,以便在预防计划的以后发展阶段可以大致上评价这些问题在各地区的社会、医学和经济意义,以及评价预防计划在防治这些疾病方面的效果。这就可以确定某些计划的优先地位,并可在国内各人群和地区中疾病的构成和形成条件的差别逐渐消失的期间用实施这些计划过度到采用目标计划和目标管理。

社会卫生学者还必须加强对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工作的科学论证。当前提出扩大对最广泛流行的非传染性疾病,首先是心管病、肿瘤、糖尿病的一级预防的措施,以降低诱发这些疾病的危险因素的影响,不仅改变居民的心理定向,泛引导实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必需的,而且在门诊部、住院部、疗养机构以组织形式,医务人员的心理状态,医疗工艺,劳动组织等方面也需妥有一定的变化。在群众性医学检查中广泛运用自动化和其它技术,在评价健康状况和卫生工作活动方面必须有一个系统性.社会卫生学家和科学研究所的其他专家们在近期内应当制订出主要非传染性疾病高危因素分类的方法指导.在转入国内全民防治服务时期,卫生经济问题和医务工作者的物质和经济刺激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制订确定医学机构工作的不仅医学的、而且社会的和经济的效果的方法很重要。在这方面已走了第一步。高尔基医学院和苏联社会卫生与保健组织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确定了医疗预防工作经济效益的方法.运用这个方法评价卫生工作效益的经验证明必须完善这个方法。

可以在比较节约的方法条件下确定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水平和结构的居民健康的研究工作对规划的实施满足居民对医疗工作和预防疾病的需要的计划特别有价值。在利用电子计算技术记录被挑选出来的人群的基础上建立基础信息系统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应当特别注意对巩固地段服务、改进门诊部的诊断工作等进行科学研究,包括改进门诊部的咨询工作的组织,扩大医疗工作的规模和提高质量,预防科的工作,康复治疗,等等。社会卫生学者现实的任务之一是改进对农村劳动者医学服务的组织形式,以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居民的专科服务水平。

必须科学地论证如何进一步发展对农村居民的门诊和住院工作,评价目前正在进行的把农村地段医院改为医师门诊所和设立新的医师门诊所的效果,并根据农村医务地段的具体条件(服务半径,到区中心的距离,区中心医院的规模等)研究这种改组的效果。应当加强有关改进区中心医院和区间医院的工作的研究,这两类医院是向农村居民提供专科化医学服务的在农村的主要机构.在与改进农村医务地段居民医学服务有关的研究工作中,对区中心医院专科医师流动专科服务的组织形式的研究应占重要地位。这些研究工作对制订有效的人口改革是一种科学的贡献,由于劳动资源增长的减少而实施这种政策有着特别重要的国家意义.对卫生工作先进经验的正确评价也有着重大的方法学和实践意义。建立新的医疗服务形式的工作大大加强了。研究机构应当制订客观评价新组织形式的效果的方法,为扩大和进一涉推广这些新的先进的工作形式应当研究出它们的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这些问题与卫生工作领域中科研成果的运用问题紧密联系.应当研究对所提出的建议和联系预期效果运用这些建议的途径的评价方法(主要用居民健康指标,利用卫生资源的强度和经济性的指标)。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认为科学研究工作结束,而实际建议已充分地准备在实践中运用.必须有更多的实验基地以便在实践中运用新事物并使卫生机构均掌握先进的工作形式。改进管理结构,工作作风,管理工作的组织和质量,运用规划—目标计划和形式,和运用新的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的意义提高了。这首先在于研究在州、市、区一级管理卫生工作的最合理的形式,特别是使用现代计算技术。这有助于发现主要问题和使卫生工作的目的具体化,可以寻找发现医疗特别是预防工作的有效手段和有效地管理医疗预防工作的形式。

第3篇:关于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目的:了解预防医学本科生在科研素养培养方面的认知以及影响因素,为提高该专业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培训提供参考。方法:在国内随机抽取5所招收五年制预防医学本科生的高等院校,按年级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了504名本科生进行科研素养培养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本科生认同科研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和益处,女生科研素养培养的认知明显高于男生,大学四年级科研素养认知水平最高,参加过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和预备考研的学生科研素养的认知也较高。结论: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在科研素养培养方面有较强的需求,参与科研的热情有待提高,大学四年级阶段是开展科研训练的最佳时机。

关键词:预防医学;本科生;科研素养;影响因素

预防医学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预防为主是我国基本的卫生方针[1]。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研究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预防疾病和增进健康。预防医学人才的培养是实现公共卫生快速发展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关键。符合公共卫生发展需求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必须具备宽厚基础、临床和预防医学理论,善于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具备执行、实施和评价卫生政策及卫生项目的能力等[2]。目前国内高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在医学理论方面和课程设置方面做了大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3-5],但是在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科研素养和能力方面的研究还很少见。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今后预防医学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或继续深造的必备能力[6]。国内许多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科研素养锻炼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本科生开展科研实践的机会有限,缺乏专业的师资对本科生开展科研选题、设计、实施到结果分析、论文撰写等方面的培训。为了解国内预防医学专科本科生目前科研素养培养认知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以便将来开展相应教学和培训,我们从2012年6-8月对5所高等院校505名预防医学专业的本科生中开展了相应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国内高等医学院校随机抽取了5所高校,以预防医学一年级至五年级的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国内一本医学院校、预防医学、在读本科生、知情同意。

1.2抽样方法和样本量的计算: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每所学校按年级抽样,每个年级各抽取一个班级,对抽取到的班级中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假设高等医科院校预防医学本科生对本专业认知度约为50% ,根据公式 。考虑到整群抽样误差较大,故再增加20%-30%的样本,约需要500份问卷,因此本次调查确定最低样本量为500人。

1.3量表设计与评价:

本次课题量表设计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人口学特征方面、研究对象科研素养认知方面和影响因素。量表具体内容包括:

1.3.1一般人口学特征: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性别、年级、生源地、政治状态、高考志愿等)

1.3.2科研素养认知情况:

问卷中涉及科学素养的题目共6题,包括是大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是必要的,科研素养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涵养,您将来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热情,科研素养培养应该成为预防专业学生的培养特色,毕业实习中应该增加科研素养培养的培训,提高科研素养的培训对将来的择业有益处。按照里克特三级赋分法从不同意到同意分别赋予1-3分,满分为18分,分数越高表明对科研素养的认知度越高。

1.3.3科研素养影响因素:

问卷涉及到研究对象的学习成绩、考研打算、就业倾向和是否参加过创新性实验等。

1.4调查质量控制:

在各学校教务部门的支持下,由各年级辅导员或联系人(老师或学生)向相关研究对象分发问卷并作说明,并统一回收问卷。调查期间由相关负责人强调问卷填写的匿名性,打消被调查者的顾虑,要求完整填写问卷,尽量不要缺项、漏项。回收的问卷由小组成员逐一检查,剔除废卷后,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录入。

1.5统计方法:

使用EpiData3.1录入数据并核对,使用统计软件包SPSS1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值变量的描述主要使用均数、标准差,统计推断使用方差分析、t检验等。分类变量统计描述使用频数和率,统计推断使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问卷回收情况和人口学信息:

本次调查向5所学校发放505份问卷,剔除废卷后实际得到有效问卷504份,符合样本需求,有效回收率达到99.8%。研究对象中男性232人,占46.0%,女性272人,占54%。大一105人,占20.8%,大二116人,占23.0%,大三101人,占20.0%,大四83人,占16.5,大五99人,占19.6%。高考第一志愿为预防医学的仅74人,占14.7%。生源地为高校所在地的为147人,占29.2%,党员和预备党员共124人,占24.6%。有考研打算的为279人,占55.4%。

2.2科研素养培养的认知情况

大多数预防专业本科生对科研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是认同的,超过70%的大学生认为科研素养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涵养,科研素养的培养是必要的,应该在毕业实习中要加强。超过60%的学生认为科研素养的培养应该成为预防医学专业的特色,以及在将来的择业中是有益处的。但是对于科研热情方面,仅46.8%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将来从事科研工作的热情。具体见表1。

表1 预防专业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的认知情况(%)

条目同意不清楚不同意

科研素养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涵养71.321.76.9

大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是必要的72.120.07.9

您将来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热情46.826.226.2

科研素养培养应该成为预防专业学生的培养特色65.718.116.2

毕业实习中应该增加科研素养培养的培训70.419.79.9

提高科研素养的培训对将来的择业有益处67.625.56.9

2.3 科研素养培养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505名研究对象的平均科研素养培养认知得分为13.8分,标准差为3.0分。以13.8分为界限,将505名研究对象分为两类,低于13.8分为科研素养培养认知得分较低组,等于或高于13.8分为科研素养培养认知得分较高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影响科研素养培养认知的因素包括性别、年级、考研打算、学习成绩排名高低,就业倾向和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经历。具体见表2。

表2 预防专业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因素科研素养认知较高(n,%)x2值P值

性别:

男12754.7

女19772.417.06

年级:

一年级6158.1

二年级8069.0

三年级6059.4

四年级6477.1

五年级6060.610.450.033

高考第一志愿:

预防专业4459.5

非预防专业28065.10.880.348

生源地:

所在城市8859.9

非所在城市23666.11.770.184

政治状况:

党员及预备党员8568.5

入党积极分子9365.5

团员14661.31.9680.374

考研打算:

有19670.3

无8655.5

不清楚4260.010.110.006

学习成绩:

前三分之一14170.9

中间三分之一11763.9

后三分之一6654.19.260.010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

参加过15671.2

未参加过16858.9

8.140.004

就业倾向:

科研相关6977.5

其他25561.48.260.004

3.讨论

3.1调查的5所高校科研素养培养的认知得分平均分在13.8分左右,距离18分的满分有较大差距,可见整体而言,作为一本院校,各高校预防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培养方面还是有待提高的。当然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热情还不是太高,但是对于科研素养的培养的益处还是有较好的认知,因此在将来科研素养培养方面,首先应该激发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热情,同时在的教学计划中提高科研素养培养的比重,提高学生对于科研的认知水平,从而达到提升预防专业本科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3.2通过对科研素养培养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我们发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有考研打算的学生,参加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的学生,以及有从事科研工作就业倾向的学生明显有更好的科研素养培养的认知。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倾向于考研,而考研会面对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将来有从事科研工作倾向的学生会加强自己科研素养培养的认知,从事过创新性科

学研究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科研素养认知的机会。女生的科研素养培养认知明显高于男生,这可能是由于女生学习一般较为刻苦,但在寻找工作时较男生处于弱势,因此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倾向于通过提高科研素养来增加工作或者考研的机会。而男生在对待科研素养方面相对比较随意,但男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较女生要强一些,本科生阶段应该要加强男生科研素养培养的正确引导。我们发现在大学二年级和大学四年级的学生科研素养培养的认知水平较高,尤其是大学四年级,主要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在大学二年级时,本科生普遍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这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启蒙阶段,该阶段的学生对于调查研究工作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会更多寻求科研素养培养方面的技能,因此也会得到刚多的认知。大四阶段的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正处于临床实习和专业课程教学阶段,大多数院校的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在大四阶段开始正式接触专业课程,如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这些课程对科研素养的培养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该阶段的本科生正处于提升科研素养的最佳阶段,我们认为在大四阶段开展科研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可以为学生将来的毕业设计奠定很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志勇, 冷静, 杨莉,等.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5):17-19.

[2] 张青碧, 甘仲霖, 汤艳,等.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体会.医学教育探索,2008,7(9):935-936.

[3] 金英良, 黄水平, 赵华硕. 从社会需求谈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4):12-13.

[4] 黄晓梅 以提高人才竞争力为核心试行预防医学课程改革.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7):66-67.

[5] 黄陈平, 叶晓蕾, 刘佳明,等. 应用型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中国高等教育,2007(2):58-60.

[6] 林立, 刘永春, 高波. 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3):10-11.

研究资助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1年度教育研究课题。

第4篇:关于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亚健康中医;监测网络

中图分类号:R-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3-0639-02

健康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结构,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功能、角色功能及个人的总体感受,每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彼此相连、互为因果。而游离于健康与疾病之间存在的“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也就应运而生了。但由于亚健康状态尚无器质性损害,而又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临床表现多为自觉症状,并呈多样性和不典型性,现代医学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手段和客观的疗效评价指标,从而给临床诊治和研究带来了困难。

中医学对亚健康早有认识,《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有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所谓“未病”、“未乱”就是指疾病前状态,或某种疾病的征兆,是质变为疾病的量变积累过程,也就是所说的亚健康状态。现代医学所关注的是人体器质性、病理性改变,而中医学的优势在于它的认识论、方法论更加注重研究人体的功能反应状态,其临床干预往往也是对人体“功能态”的诊断和治疗。

针对我国目前亚健康尚无系统监测工作的现状和基于中医证候学基础上亚健康流行特点与趋势,有计划、连续、系统地开展亚健康监测与控制方法的研究,是加强我国亚健康预防控制的重要技术保障,是有效开展预防和治疗亚健康状态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亚健康概念的内涵,充分发挥中医健康观的优势,通过对亚健康范畴研究,阐明亚健康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研究亚健康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及量表。在前期亚健康状态与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指标、人体生理功能指标相关性以及中医证候类型与体质学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亚健康人群的基本特征及中医辨识与分类标准、指标和方法,为进一步对亚健康人群进行个体化预防和干预提供指导。

1 研究要点

基于社区亚健康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和质量控制的研究在我国起步尚晚,特别是社区亚健康监测方法及监测标准的制定研究,包括亚健康监测标准的信度及科学性研究、亚健康监测方法的可执行性研究等领域存在空白。从这一研究来说,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

(1)制定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学诊断标准,以四诊和其他诊断方法为基础,选定若干组相应证候群,对有持续3个月以上反复出现的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显著减退,而无明确疾病诊断或有明确诊断但所患疾病与目前不适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状态的相应人群进行诊断监测,同时研制《社区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对亚健康人群社会生活情况、饮食习惯、心理等相关因素进行亚健康相关性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总结大样本亚健康流行病学研究的组织实施办法,质量控制及数据处理等具体经验,为亚健康监测和中医“治未病”临床研究提供技术平台。形成行之有效的诊断监测标准,推动亚健康的深入研究。

(2)基于中医证候学基础上亚健康流行特点与趋势,有计划、连续、系统地开展亚健康监测与控制方法的研究,是加强我国亚健康预防控制的重要技术保障,是有效开展预防和治疗亚健康状态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亚健康概念的内涵,充分发挥中医健康观的优势,通过对亚健康范畴研究,阐明亚健康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研究亚健康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及量表。在前期亚健康状态与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指标、人体生理功能指标相关性以及中医证候类型与体质学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亚健康人群的基本特征及中医辨识与分类标准、指标和方法,为进一步对亚健康人群进行个体化预防和干预提供指导。对亚健康的影响因素、症状和中医证候特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同时通过科学的监测方法,了解区域亚健康流行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掌握亚健康流行规律和趋势,确定行之有效的监测标准和方法,形成《社区亚健康人群监测标准和监测方法规范》。

(3)基于社区亚健康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和质量控制的研究在我国起步尚晚,特别是社区亚健康监测方法及监测标准的制定研究,包括亚健康监测标准的信度及科学性研究、亚健康监测方法的可执行性研究等领域存在空白。建立亚健康监测网络,系统对于亚健康人群实施监测和预防,基于实践基础上的预防干预手段及效果评价研究对于科研及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极具意义和价值。建立亚健康监测网络构架,在已有的预防监测网络的基础上设立1~2个省级亚健康监测示范城市。依托各省市健康教育所,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和其它相关单位培养相应的健康教育工作者,亚健康监测及健康管理人员,开展规范化亚健康监测和评价工作。

2 构建思路

按照工作进度的要求,亚健康监测网络的构建工作应分为3个阶段实施,即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的监测方案设计阶段;结合中医临床、医学心理学、医学营养学、运动医学及其他学科基础上的全面监测实施阶段;基于资料统计分析基础上的监测标准和方法评价分析和总结阶段。

2.1 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的亚健康监测方案设计阶段

以中医临床证候学及医学心理学为基础,确定亚健康的诊断监测标准;制定、编制科学合理的能够反映中医特点的《健康人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在调查问卷基础上,研究亚健康所构成中医证候的特征,选择若干项特定症状和指标,建立、修订和完善亚健康中医证候诊断和监测标准,研究调查问卷和监测模型的信度、效度及灵敏度的评测,同时依托预防监测网络,建立亚健康人群诊断标准、调查程序及筛选方法,制定亚健康状态人群监测采集、管理、质控方法及相关职责;并制定相关人员培训及管理方案。

2.2 结合中医临床 医学心理学及其他学科基础上的全面监测实施阶段 大样本证候调查队伍的组织、培训和考核;实施大样本调查;建立亚健康人群证候学中医诊断及监测系统;监测方法和修定与完善监测内容

2.3基于资料统计分析基础上的监测标准和方法统计分析和评价总结阶段 针对我国健康前移战略的目标需求,结合中医“治未病”的思路,在研究亚健康基础数据库的信息内容及其收集方法与标准的基础上,研究亚健康基础数据库结构、数据收集和数据管理的共性技术和方法,初步建立我国一体化亚健康基础数据库。包括:样本资料收集后的整理工作,样本信度的分析评估工作,亚健康监测资料的流行病学分析工作,亚健康监测网络运转及管理状况的评估分析工。

2.4 监测方法的研究内容及其拓展 配合第一阶段监测网络的建立,在其工作开展的同时,进行亚健康监测方法的研究工作,例如中西医亚健康监测方法的对比性试验分析及评估,中医亚健康监测方法的可行性分析工作,亚健康监测方法的实施及其意义研究等。

第5篇:关于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 地震灾害; 心理应激; 医学防护

全球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频频发生,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2004年东南亚特大海啸、2008年我国汶川8.0级特大地震。这些重大灾害发生突然,难以预测,危害巨大,除了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更会对灾难生还者、救援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造成极度心理冲击,使其长期处于严重心理应激之中,出现各种应激损伤。研究表明在重大灾难发生后有14%~33%的受灾人群会出现各种心理障碍,表现为一系列心理和行为异常,如噩梦、惊醒、焦虑、抑郁、成瘾行为等,有些症状甚至会持续终身,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因此,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问题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关注。

1 问题的提出

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的医学防护是指从医学心理学角度对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进行的预防和救治。它是按照“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进行的一项综合研究,它既从生物学方面研究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如何防护,又从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研究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如何防护。它并不否认生物医学,而把生物医学作为一个重要部分,与心理学和社会学因素相结合,因而能够更全面地解决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的医学防护问题。它既是灾害心理救援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医学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范畴。

目前,关于灾害心理应激损伤的医学防护依然从传统医学模式出发,重病不重人,重治疗轻预防。即医学工作者关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药物治疗,心理学工作者关注心理疾患的心理咨询和干预,忽略了受灾群众的社会回归和融入,更缺乏学科间的交流。根据WHO的调查结果,约20%的受灾人口在灾后一年内可能出现程度不一的心理疾患,5%的受灾人口可能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按此计算,此次汶川大地震,可能约800多万人出现各种心理疾患, 40万人可能长期伴有不同程度的PTSD,需接受长期心理医学救治[2,3]。然而,我们此次进行的汶川大地震心理救助,却存在许多不足:关注心理疾患个体层面的治疗,缺少组织层面的体系提炼;关注个体层面的药物和心理矫治,缺少社会层面的深入研究;干预措施多样,缺少统一的救治标准和规范,严重限制了心理疾患的转归;从业人员素质和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缺少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的专业知识和培训。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心理救援的效果。

为此,我们提出运用Ehlers和Clark的PTSD认知模型与Lazarus和Folkman的压力应对理论,按新医学模式,采用文献分析的定性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索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的医学防护,不仅可为我国重大灾害的心理重建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也可为其他重大灾害心理救援提供可资借鉴的模板和范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研究综述

2.1 国外灾害心理救援研究与发展的优势

2.1.1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心理救助系统 完善的组织网络,确保灾害发生后立即组织心理治疗与咨询人员前往出事地点进行心理救助工作。例如,在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下设的药物滥用和精神卫生服务局(SAMHSA) 主管精神卫生服务。心理救助的具体任务,在国家层次上由“国家灾难医疗反应系统”(NDMS) 承担,在地方层次上由城市医疗反应系统(MMRS) 承担。英国和泰国也均在国家卫生部设立精神卫生司,统一加强对精神卫生工作的管理[1]。

2.1.2 重视心理救助的法制保障 国外绝大多数国家都通过立法来保证灾害中精神卫生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如韩国《灾害救护法》和德国《传染病管理法》,美国则早在1978年国家心理卫生署就出台了第一部《灾难救援心理辅导手册》,20世纪80 年代通过修改《罗伯特斯坦福减灾救援法》,将心理救助工作纳入灾难救助体系之中[1]。

2.1.3 注重心理救助理论的研究 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灾害心理救助研究,如英国工业心理研究所和德国柏林大学心理研究所,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在“9.11”后也启动了灾后影响评估计划,以研究大规模灾难性事件引起的精神病的预防和治疗[1]。

2.1.4 充分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 在国外,灾害的心理救助工作,通常由政府组织红十字会等民间组织参与。在“9.11”事件中,不少红十字会,大专院校的医学院、心理系、社会系及护理系,甚至一些宗教组织等均参与了心理救助工作。

发达国家在灾后心理救援和心理救助技术研究形成的优势大都侧重于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的单一角度防护,而从医学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角度结合“生物—心理—社会”的灾后心理应激综合防护研究尚处在探索发展阶段。因此,我们以新医学模式为基础,提出加强对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进行医学防护的体系研究,既反映了灾害心理救援的本质要求,又体现了灾害心理救助技术水平的最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2.2 国内灾害心理救援研究与发展的不足 国内对于重大灾害的心理应激防护研究虽有开展,但不系统,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比较大,基本上是对国外同行研究结果的验证,尚未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心理防护救助体系。从医学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角度进行灾后心理应激防护, 也仅仅处于借鉴和模仿研究中。

2.2.1 相关研究少 目前国内关于重大灾害心理救援和心理救助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对灾害后心理影响的现状调查研究。关于心理救助的研究,则针对灾后所产生的心理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临床治疗、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的研究,尚未形成较为一致的结论。从医学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角度,针对重大灾害心理应激进行综合预防和救治的研究尚未见报道[48]。因此,应充分吸取先进国家经验,有针对性地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大灾害心理应激医学防护的卫生医疗救治服务系统。

2.2.2 尚未建立专门的组织系统 目前对灾区进行的心理援助工作,基本上是由医院的精神科、心理科医生,高校、研究所的心理咨询与研究人员以及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与个人组成。人员构成复杂,缺乏统一的组织与管理[2]。因此,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救援的政府组织体系和非政府组织体系。同时,要结合重大灾害心理应激的特点,制定和规划国家和地方应对重大灾害心理干预的卫生法规体系和预案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重大灾害心理救助的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机制、协作配合和支持保障机制。该领域的实证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

2.2.3 专业人才与专业培训匮乏 由于我国在灾难心理应激医学防护的相关研究相当薄弱,因此,针对如何开展此项工作在学术和实践领域依然没有获得共识,加之未建立专门的组织系统,导致我国在该领域专业人才和专业培训的匮乏。当然,此次汶川大地震不少专家、学者和相关组织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总结了很多经验教训,形成一些值得推广的措施[9,10]。要将这些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实现“实践上升到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就应该借鉴发达国家专业人才培训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加大专业人才培训力度,建立专业人员数据库,在重大灾害发生时,根据需要尽快从中抽调人员组成心理救助队伍。此外,还要注重对志愿者进行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知识培训,加强心理专业人才资格认证工作,使志愿者在灾害发生时可以胜任心理热线咨询及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工作。

2.3 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研究在汶川灾区的实践 我国对于灾害心理应激,尤其是医学防护的研究尚处于具体方法的研讨阶段。汶川大地震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迅速制定了心理应激救援1年计划、5年计划和20年计划,他们预期1年计划结束时能在灾区建立100个心理应激救援工作站[2]。然而1年即将过去,在灾区建立的工作站还不到20个,且主要进行一些具体方法的研究,根本无法覆盖所有心理应激损伤人群。究其原因:一是全国能够从事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的专业人员有限,2005 年数据显示,全国专业人员不足200人,受过培训的人员也不到300 人,而同期日本专业人员数量是我们的10倍,美国是我们的20倍[2]。二是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救援没有被纳入灾后重建整体规划。没有规划,就没有主管部门,也就没有经费支持。因此,加强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的研究,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必须认真研究,下大力气做好。

3 研究步骤与主要内容指标

我们主要从以下步骤进行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的研究,在每个步骤中又分若干内容指标。

3.1 构建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理论体系 通过“生物—心理—社会”的新医学模式构建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理论体系,该体系包括生物医学体系、社会支持体系和心理援助体系3个二级指标体系,二级指标体系又由若干三级指标构成,见图1。

图1 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内容指标体系

3.2 对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验证分析 我们拟以大地震中的民众为研究对象,采用地域整群抽样法和实证分析法,对体系内所有指标内容进行评估论证,检验体系内所有指标内容的信度和效度,并最终确立体系内所有指标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2.1 从生物医学体系角度验证 生物医学体系主要是指从生物医学角度,对灾害心理应激损伤进行防护的心理救助体系。主要验证指标:①心理应激的影响因素;②心理应激的心理生理反应;③心理应激生成的机理;④心理应激损伤的医学诊断;⑤心理应激损伤的医学预防;⑥心理应激损伤的医学救治。它是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指标体系构成的最主要内容。

3.2.2 从社会支持体系角度验证 社会支持体系主要是从社会管理角度,对灾害心理应激损伤进行防护的心理救助体系。它是由国家或地区的卫生医疗保障部门,统一组织心理医学防护人员、心理医学防护设备、心理医学防护信息资源和科技成果而建立的各种系统。主要验证指标:①心理医学防护的组织指挥机制;②心理医学防护的预警预报机制;③心理医学防护的应急响应机制;④心理医学防护的救援力量组织机制;⑤心理医学防护的协作配合机制;⑥心理医学防护的法规保障机制;⑦心理医学防护的宣传教育机制。科学、合理的社会支持体系是应对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的组织保障, 是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的重要支柱。

3.2.3 从心理援助体系角度验证 心理援助体系主要是以心理学为基础,从心理救助的角度,对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进行的医学防护。发达国家大多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心理援助体系。主要验证指标:①心理应激损伤的心理调查;②心理应激损伤的心理咨询;③心理应激损伤的心理测量;④心理应激损伤的心理筛查;⑤心理应激损伤的心理疏导;⑥心理应激损伤的心理治疗;⑦心理医学防护的人才培养。心理援助即可个别进行, 亦可团体实施;可以当面进行, 亦可通过电话或媒体实施。它既是灾后心理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更是灾民心理健康的需要。

3.3 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体系的应用 深入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任务较重地区,选择某地区的县或镇进行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试点。首先,通过生物医学模式,进行心理医学防护试点。其次,通过社会支持模式,进行心理医学防护试点。第三,通过心理援助模式,进行心理医学防护试点。根据试点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并进行补充完善,尔后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全面深入研究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可使重大灾害心理应激医学防护更加科学化、体系化和规范化,即可丰富心理应激医学防护研究,又可为重大灾害心理救援提供重要的心理医学保障,是当前灾后心理救援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一定研究价值。我们先提出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内容指标体系,在此体系之下,再进行重大灾害心理应激损伤医学防护内容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估和验证,最终确立指标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既为我国重大灾害心理救援提供一种全新的心理医学技术支持,又为灾害后心理重建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也为其他灾害心理救援提供模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钱铭怡.国内外重大灾难心理干预之比较.心理与健康,2005,(4):46.

2 王凤鸣, 郭薇, 胡莹, 等. 汶川大地震灾民创伤后急性应激期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践与研讨.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08, 3 (2): 7988.

3 王相兰, 陶炯, 温盛霖,等. 汶川地震灾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 2008, 29(4): 367371.

4 Levin R, Nielsen TA. Disturbed dreaming,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affect distress: a review and neurocognitive model. Psychol Bull, 2007,133(3): 482528.

5 Weems CF, Watts SE, Marsee MA,et al.The psychosocial impact of Hurricane Katrina:contextual differences in psychological symptoms, social support, and discrimination. Behav Res Ther, 2007, 45(10): 22952306.

6 Beck JG, Coffey SF, Palyo SA,et al.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posttraumatic cognitions inventory (PTCI): a replication with motor vehicle accident survivors. Psychol Assess,2004, 16(3): 289298.

7 Jordan NN, Hoge CW, Toblern SK,et al.Mental health impact of 9/11 Pentagon attack: validation of a rapid assessment tool. Am J Prev Med,2004, 26(4): 284293.

8 Peterson L.Special series: coping with medical illness and medical procedures. J Consult Clin Psychol, 1989, 57(3):331332.

第6篇:关于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自然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

党的十八四中全会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决定,宪法规定国家对于人民负有基本保护的义务,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应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维护社会生态环境,保护老百姓的国计民生安全。而目前全人类正处于随时可能因为气候极端异常而爆发大灾难的风险社会当中,气候极端已经不再只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范畴,已经成为人民日常性及公共性议题。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江南山地与长江三角洲大平原的接壤处,山地众多的地理位置、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全球环境异常等原因的综合作用导致自然灾害活动日益频繁,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其风、暴雨、洪涝干旱、山体崩塌滑坡和地面沉降等是浙江抗灾的重点。面对灾害,拯救生命是第一位,浙江省政府本着一贯的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建设平安浙江、和谐浙江为目标,高度重视浙江的救灾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与规章,如《全省救灾防病预案》、《浙江省卫生系统防台风专项应急预案》、《浙江省地震应急预案》等,对灾害医疗救援给予全面性的法律规范的指导,以实现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自然灾害医疗救援域外法律制度介绍

抗击灾害,拯救生命,不仅是浙江省、甚至是中国政府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就全球范围而言,也是每个国家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其中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设置了比较先进的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建立一套系统的灾害医疗救援体系,其中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所了解及借鉴。

(一)美国

1.法律法规。美国《国家应急预案》是有关处置灾害的综合性法法律,将国土安全、紧急事件管理、法律实施、消防、公共工程、公共卫生、应急救助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应急医疗服务以及私人部门等统一为一个整体结构,对联邦政府、州长、地方行政首脑和民族行政首脑在应急事件时期的职责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地方政府和民族政府在紧急事件期间互相协调的基础。《美国突发公共卫生实际应急反应指南―针对州、地方及民族自治地区的公共卫生管理者》旨在帮助州、地方及民族自治地区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在突发事件或灾难发生后24小时内,迅速有效地采取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行动。这是针对灾害医疗应急救援的专项立法。此外,还有《减灾和紧急救助法》、《联邦紧急相应计划》、《联邦紧急事态应对预案》、《国家地震灾害减轻地震灾害法》等。

2.确立包括灾害医疗救援在内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体系。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三级应对体系,自上而下包括:CDC(联邦疾病控制与预防系统)一HRSA(地区/州医院应急准备系统)一MMRS(地方城市医疗应急系统)二个子系统胡。当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指挥系统由CDC提升到联邦应急计划,总统有权根据危机事态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并启动联邦应急计划;HRSA主要通过提高医院、门诊中心和其它卫生保健合作部门的应急能力,来发展区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主要负责药物获得、急救、运输、信息传递、隔离检疫、医务人员培训以及医院系统协调;MMRS通过地方的各个执行部门,如:消防、自然灾害处理部门、医院等部门,现场救援人员协作,确保城市在一起公共卫生危机中最初48小时的有效应对。

3.非政府机构依法成为灾害医疗救援的法律主体。美国十分重视自愿者和自愿组织在灾害医疗救援的作用。1970年成立全国抗灾志愿者组织,该组织的主席是联邦紧急事态管理局顾问委员会的委员,在《联邦紧急事态应对预案》中被要求固定承担紧急救援和为灾民提供后勤服务方面,被公认为是第一应对者和有效救援者。此外,还有1881年成立的美国红十字会,履行包括国内和国际灾难救援在内的某些美国政府的责任,具有“联邦工具”的合法地位,今天,美国红十字会的日常工作,几乎完全纳入了美国紧急事态管理的工作体系,承担着美国联邦紧急事态管理局的部分工作。

4.设立专门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美国在联邦 C D C 中专门设有负责与媒体沟通的通讯办公室,负责向公众和医疗救援人员及时告之灾害事态信息,帮助相关人员正确判断灾害发展状态。此外,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主持全球应急管理系统,以灾害信息服务、灾害应急事务处理为目标,主要业务包括同国际系统连接,进行灾害管理、减灾、风险管理、救助搜索、灾害科研等。

美国对灾害医疗救援制度有相关的法律进行规范,体现在基本行政法律、各项专门的减灾法之中,并且还有针对灾害医疗应急救援的专项立法;依法分配了各行政职能部门在灾害医疗救援中的职责,并且该职责是其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而非灾害发生后的“临危受命”;把卫生系统与其他系统串联起来,使得公共卫生、灾害事件管理、执法、医疗服务等领域内的人员可以综合有效的协作;重视非政府组织的灾害医疗救援力量,并将其纳入政府的管理体系,发挥其优势作用;依法确立了灾害医疗救援的日常应对体系及具体程序和专门的服务与灾害医疗救援信息管理系统。

(二)日本

1.法律法规。 1 9 6 1 年颁布实施的《灾害对策基本法》是日本预防灾害、对应灾害和灾后重建等事业方面的根本大法,对其他相关法律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也是其他相关法律的立法依据。该法就防灾救灾中政府的责任、地方团体的责任以及市町村的责任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公布于1 9 4 7 年的《灾害救助法》是关于灾害应急救助问题的最早的法律。其宗旨是:在发生灾害时,国家要在地方公共团体、日本红十字会、其他团体及国民的协助下,进行应急的必要的救助,以此来保护受灾者和维护社会秩序。此外,针对多发行地震灾害,还制定了详尽的地震灾害对策性法律,如《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等。

2. 确立包括灾害医疗救援在内的三级政府负责管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即中央一都( 道、府、县) 一市( 町、村 )三级,由主管卫生和福利的厚生劳动省负责建立,并以之为中心,纳入整个国家危机管理体系。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日本政府会向国民及有关机构发出紧急通报,通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同召开了干事会,研讨对策。中央主管机构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最主要职责是收集信息并制定和实施应急对策。在日本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系统中,消防(急救):警察、医师会、医疗机构协会、通信、铁道、电力、煤气、供水等部门,也按照各自的危机管理实施要领和平时的约定相互配合。平时,在灾害疾病的预防工作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全国各都道府县的地方保健所和市盯村的保健中心。

3.非政府机构依法成为灾害医疗救援的法律主体。2007年修订的《灾害基本对策法》把红十字会在内的61个非政府机构制定为全国性公共事业,要求其无条件配合灾害救援工作。

4.快速反应的灾害救援机制。建立灾害发生后24小时内的医疗救援程序,并根据不同时间段设立了应急措施:灾后6小时内,主要救援工作是派遣医疗队救助伤病;灾后12-24小时内,主要救援工作是转移伤病。

5.建立应急信息管理网络,可服务与灾害医疗救援工作。日本建立了完善的灾害通讯网络体系,包括:以政府各职能部门为主的“中央防灾无线网”;以全国消防机构为主的“消防防灾无线网”;以自治体防灾机构和当地居民为主的都道县府、市町村的“防灾行政无线网”;以及在应急过程中实现互联互通的防灾相互通讯用无线网等。此外,还建立了包括紧急联络通讯网在内的各种专业类型的通讯网。另外,还正式设立内阁信息中心,以24小时全天候编制,负责迅速搜集与传达灾害相关的信息,并把有关灾害通讯网络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日本同样也制定了详尽的灾害应对法律法规,使灾害医疗救援工作可以有法可依;依法分配了各行政职能部门在灾害医疗救援中的职责,同样的该各行政部门是承担该职责的常设机构;把非政府部门规定为灾害医疗救援的法定主体,调动了政府和民间的各方面积极力量,并要求其互相协作;依法确立了灾害医疗救援的政府负责日常应急体系及具体24小时应急救援程序,并重视对灾害医疗救援的日常预防工作;将来完善的专门的服务与灾害医疗救援信息管理系统。

综上所述,一项切实有效地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

1.灾害医疗救援法律渊源多元。灾害医疗救援属于突发公共事件,在突发公共事件、灾害防治等领域的行政法律法规、卫生法规等不同的部门法中都应重视设置灾害医疗救援的内容,也可制定单项灾害医疗救援法律,使其有法可依;

2.依法建立灾害医疗救援日常应急体系,有备无患。在该系统中,应依法确立非卫生行政机构与公共卫生部门的各自职责和工作程序,部门之间要做好有效的配合,使灾害医疗救援体系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3.依法确认非政府组织的灾害医疗救援主体地位,将其工作与政府相关部门工作给予有效地配合和协调,发挥非政府组织分布广泛,在后反应快速,医疗救援力量专业化的优势;

4. 设立专门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服务与灾害医疗救援工作,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

二、浙江省自然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现状介绍

自然灾害具有的突发性及危害性特点,使其被定义为突发事件的范畴[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因此相关的突发事件处置的法律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卫生法规都包括对灾害医疗救援的适用,主要的法律性文件如下:⑴国家性的法律法规以及卫生部门继而制定的预案与办法等主要是,《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卫生援助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防震减灾法》、《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尸体解剖检查规定》、《国家地震应急预案》、《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方案》、《地震灾区重点传染病疫情霍乱等应急预案》、《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职责》、《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卫生部《2006-2010年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培训规划》、《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指导意见》、《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等。⑵浙江省法律性质的规范文件主要是,《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办法》、《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行动方案》、《浙江省重特大突发事件医疗卫生应急处理预案》、《浙江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浙江省救灾防病预案》、《浙江省干旱卫生应急专项预案》、《浙江省防台风应急预案》、《浙江省卫生系统防台风专项应急预案》、《浙江省防汛防旱应急预案》、《浙江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浙江省地震应急预案》、《浙江省重大森林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和《浙江省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预案》等。

虽然浙江的灾害救援已经具备了预防和抵抗灾害的法律制度上的保障,并在以往的抗灾救援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有关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还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其缘由如下:

(1)完善社会立法,构建成熟的灾害医疗救援制度,为浙江省抗灾救险工作贡献微薄之力,促建和谐社会。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凡是法律制度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对如地震、风灾等灾害事件的防治和应对就较为得力。如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的《应急法服务法》,它规定州长可以根据《健康和安全法》对灾害事故中的救助问题给予豁免;日本有比较完善的国民健康计划。与之对比的是,《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行动方案》除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助有明确的规定之外,有关自然灾害的医疗救援是零散的分布在其他地方性法规之中,且对于医疗救援方面的规定也是简单的一笔带过,即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卫生、医药和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相应的医疗救助和卫生防疫工作,缺乏针对灾害医疗救援的系统性的完善立法,这会导致灾害医疗救援不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具体权利,导致社会矛盾出现,不利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2)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汶川地震不仅给我国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而且对中国现有的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进行了有力的冲击。在抗险救灾中出现了许多有关灾害医疗救援方面新的法律问题需去研究,如在灾害救援中的医生为拯救生命对遇险者进行截肢的紧急处置的权利与遇险者知情同意权的对抗;灾害国际救援队伍和民间救援组织的法律地位问题;在灾害医疗救援中遇害者的尸体应急处置的法与情的冲突;灾害医疗救援中出现的专业救援人员缺乏和药物等重要救援物资调配等救援中的依法管理等问题。汶川地震出现的这些问题不会是偶然现象,今后也必然会不同程度的在其他省市的灾害医疗救援中有所表现。《左传》有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我们应以汶川地震的灾害医疗救援行动为研究的对象,结合浙江省的现状,对浙江省的灾害医疗救援给予深层次、防范性法律研究和完善,使我省的灾害医疗救援制度更加的法治化,将灾害造成的人员伤害降到最少程度。

(3)填补浙江省灾害医疗救援制度法学研究的空白领域。如前所述,灾害医疗救援制度涉及到诸多的法律问题特别是医事法律问题,法学界对医事法律研究的相对陌生和不重视,导致该研究领域出现研究的空白点,而本课题组成员立足于温州医学院,具有法学研究背景,长期从事医事法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相信可以从法学特别是医事法学的角度,对我省灾害医疗救援制度的完善有所建树。

三、浙江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缺陷分析

(一)灾害医疗救援有法可依,但是法律效力不一。

调整灾害医疗救援的法律规范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如《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二是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的相关国家和省级的预案或者办法等,如《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前者是实施灾害医疗救援的工作所依据的强制性法律法规,并有追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而后者是落实灾害医疗救援工作所依据的具体操作性政府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内部指导性文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要参考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因此其法律效力明显低于前者法律法规,导致其执行力度和效果因此受到的一定限制。

(二)综合性规范或者专类性规范有关灾害医疗救援的内容过于简单,缺乏针对自然灾害医疗救援的单独规范。

综合性规范主要指的是针对所有的突发事件的预防、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的等的一部综合性法律规范,如《突发事件应对法》等专类性规范是对具体某一类型的突发事件的预防、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的等的一部单独性法律规范,如《防震减灾法》、《浙江省卫生系统防台风专项应急预案》等。在综合性和专类性规范中,灾害医疗救援只是其中的一项内容而已,相关法律规定内容简单和过于原则性,不利于实际的操作执行。虽然后面制定的医疗应急救援预案有具体救援措施的落实,但是也是针对整体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救援预案,如《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卫生援助应急预案》和《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行动方案》,所有的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规定简单统一,对自然灾害的医疗救援实施缺乏针对性,对于自然灾害而言,拯救生命和控制疫情是首要任务,但如果是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现场事态控制比医疗救援而言更为重要,因此虽二者同属突发事件,对医疗救援的要求也是各有不同的。此外,当今社会地球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特别重视自然灾害的医疗救援的法律规范也是形势所逼。

(三)灾害医疗救援中的卫生防疫环节的法律建设优于灾害疾病急救环节的法律建设,立法层次上存在漏洞环节。

国家经过非典事件以后,卫生防疫方面的法律法律已经比较完善,主要有《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尸体解剖检查规定》,其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疫情的预防、应急处理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就政府和社会该如何行动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对灾害疾病急救仅是简单片语而已,如《突发事件应对法》对于疾病急救方面的规定简单的一笔带过,即人民政府可以实施医疗救助、卫生防疫以及其他的法律措施,《防震减灾法》里面也只有一条,地震灾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卫生、医药和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相应的医疗救助和卫生防疫工作。灾害医疗救援立法体系中上位法的“厚此薄彼”规定必然影响浙江省在制定灾害医疗救援的下位法法律法规时,重疾病防疫,轻疾病急救。

(四)忽略非政府医疗救援组织的法律地位。

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灾害医疗救援的主体主要是政府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对于上述主体的工作职责和具体任务都在法律法规中有详尽的规定。但对于非政府的医疗救援组织,如红十字会组织、自愿者等仅是简单规定了其可以负责组织群众开展现场自救和互救,协助做好相关工作,进行人道主义援助。但对其开展医疗救援工作的职责、权利范围及政府医疗救援机构的配合和冲突协调等实际会发生的问题都没有涉及。事实上汶川地震的救援经验告诉我们的,非政府的医疗救援力量对实施灾害医疗救援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而且在医疗救援工作上的专业性也是得到认同的。随着非政府的医疗救援力量日益参加到各类灾害医疗的救援工作中,重视其医疗救援法律主体地位,依法规范其医疗救援工作是势在必行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熊文美、陈进、李幼平、陈燕玲、郑会贤、周丽萍.美日俄中四国地震医疗救援应急管理比较[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 ( 8 )。

[2]熊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研究[D].中国知网,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3]唐承沛.中小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与方法[D].中国知网,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4]俞慰刚.日本灾害处置的应急机制与常态管理[DB/OL].维普资讯。

[5]熊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研究[D].中国知网,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6]《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7]《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条规定,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法。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一条规定,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制定本条例。

第7篇:关于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按照《教育部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目录》,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二级学科为: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军事预防医学等。笔者对2006年-2010年间我国部分地区高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二级学科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的文献简要评述如下。

目前,国内外对于2006年-2010年期间,我国高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二级学科的科技论的统计与分析比较少,仅有山西医科大学孔瑞珍的学位论文《高等院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技论文产出的综合评价》对筛选出的27所高校在2003年—2007年间产出的科技论文,经秩和比法逐年统计分析后得知,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具有较高的论文产出能力,提示这些高校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方面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成绩突出。对27所高校预防医学下属二级学科的科技论文产出数量运用秩和比法统计评价后,得出了在各二级学科方面各大学的科研情况以及优势所在: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以第四军医大学和复旦大学为优,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方面复旦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表现突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第三军医大学和中山大学名列前茅,儿少卫生和妇幼保健学以华中科技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最强,卫生毒理学突出的是第三军医大学和吉林大学[1]。在进行横向比较后发现,各高校5年间每年的论文产出数量相对起伏不大,但高校在各学科的论文产出能力并不均衡,需要发挥所长,弥补不足,既要全面发展,也应重点突出。

其他文献主要是对以某地区的卫生机构或某一高校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进行研究,例如:温州医学院图书馆赵丽红的《2002-2007年温州医学院医药卫生科技论文产出的计量分析》一文中应用文献计量学的科学方法,对2002-2007年温州医学院(温医)教师在国内生物医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及SCIE收录国际论文进行定量研究,提供各项指标的统计数据和测评结果。文中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按照论文机构分布、论文作者分布、载文期刊分布、基金资助项目产出论文情况统计分析等,得出2002-2007年间,温州医学院国内发文和SCIE论文量均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就目前而言,与国内一流医学院校尚存在一定的差距[2]。浙江省医学情报所的舒畅和《移植杂志》编辑部的沈敏共同完成的《浙江省各地区医学科技论文计量分析》一文中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对浙江省11个省辖市在2002-2007年发表的生物医学文献进行统计,按照11个省辖市的总量、省辖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献量、11个省辖市排名前五位的学科等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对浙江省各地区的生物医学水平进行分析,发现浙江省生物医学水平有长足的进步,但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十分明显,尤其是省属单位占居了主导地位,市级医疗单位难以与他们竞争,该文对以后这些地区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第8篇:关于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预防医学专业;认同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174-0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和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的新时期中国卫生工作方针;其中农村卫生、预防、中医药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战略重点。培养预防医学人才充实预防医学,捍卫我国居民健康及生命安全已成为当代医学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目前我国有一百余所高校开办预防医学专业,各抒所长,在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各具特色[1]。为了使本校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同时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教学满意度,广州医科大学预防医学教研室对本校预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度进行调查,以期为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案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2013年年底,就读于广州医科大学已经开始以及完成预防医学专业课程的2009级和2010级本科生。

2.调查内容 2013年11月25日-11月29日,采用普查的方式,集中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预防医学教研室统一设计。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9份,有效回收率99%。问卷内容包括:①对预防医学专业的兴趣和认同度(5题);②专业课程设置看法(7题);③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看法(2题);④学习效果(7题);每题采用“1~5分制”法进行评价,“1”表示十分同意,“2”表示同意,“3”表示中立,“4”表示否定,“5”表示完全不同意;问卷还有一道开放式的问题:请问你对于专业课程的教学设置和教学手段有什么建议?

3.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Excel录入,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率、构成比、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利用χ2检验进行统计推断。

二、结果

1.基本情况。共收回有效问卷99份,其中2009级学生(大五)49人(50.0%),2010级学生(大四)49人(50.0%);男性35人(35.7%),女性63人(64.3%);平均年龄22.5±0.97岁。

2.专业兴趣认同度。 调查对象对专业兴趣认同度(完全同意+同意)为49.4%,见表1。统计分析显示不同年级调查对象对“喜欢所学专业”(χ2=11.014,P=0.026)、“打算攻读预防医学专业硕士”(χ2=18.877,P=0.001)的认同度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3.专业课程设置认同度。调查对象对专业课程设置认同度(完全同意+同意)为30.8%,见表2。统计分析显示不同年级调查对象对“课程设置合理”(χ2=12.567,P=0.014)、“注重专业知识”(χ2=12.549,P=0.014)认同度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4.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认同度。调查对象对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认同度(完全同意+同意)为24.3%,见表3。统计分析显示不同年级调查对象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认同度差异均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5.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认同度。调查对象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认同度(完全同意+同意)为60.0%,见表4。统计分析显示不同年级调查对象对“渴望学习”(χ2=8.342,P=0.039)和“希望所学知识能有广泛应用”(χ2=12.849,P=0.005)的认同度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1.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多个研究显示学生普遍存在对所学专业兴趣不高的现象,并具有所占比例高,专业覆盖广的特点[2,3]。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和兴趣相对较高,50%左右的学生对预防医学专业有较好的兴趣,仅10%兴趣不高,与以往结果不一致。对专业不感兴趣的学生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高考失利,或没有被所报志愿所录取而调剂至其他专业。二是对所学专业不了解。笔者曾对大一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到大一学生因其基础课程与高中时期所学内容差不多,而对专业课程失去兴趣三是教学方法不当,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所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不佳也会影响到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这一点在高年级学生中更加能够体现出来。

2.优化课程设置。本研究结果显示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认同度不高,与以往结果类似,说明课程设置及其优化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综合其他高校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本次调查结果,笔者认为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优化:

(1)考虑学生的需求,合理安排基础课和专业课。通过访谈发现,有些学生希望能够减少或压缩数学、物理、化学、政治思想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希望更早地接触到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让其了解本专业的工作性质、发展前景、市场需要及社会意义。

(2)加强应用型课程和实践教学。预防医学专业主要任务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增加“实践性、应用型课程,以及对今后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起很大作用的工具性、方法性课程”十分必要。在加强实践教学方面,我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如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进入社区实践基地实习、毒理学实验教学的实践改革等。

(3)注重人文科学素养的培养。医学模式和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化对预防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防医学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基本理论、知识、技能,还必须有广博的人文社科知识。能从预防观念、群体观念、环境观念出发,开展工作。在卫生服务方面,要求预防医学专业人员具有调查研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卫生管理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疾病预防和干预能力。因此,必须对预防医学专业加强和优化人文社科课程设置,提高预防医学生的人文素质[4]。

3.改革教学,增强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对老师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认同度亦不高,提示专任教师要进一步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目前我校在多个专业开展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5],如理论课教学在传统目标的教学基础上采用经典案例教学法CBL(Case Based Learning)和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实践课采用多种形式小组讨论法,如专题小组讨论法、病案讨论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小组讨论法等,这些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均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乐,龙鼎新,唐双阳,等.新形势下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举措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8):765-767.

[2]余燕平,王安定,沉文丽,等.地方高校本科生专业兴趣的现状及引导措施[J].教学研究,2010,35(1):39-41.

[3]胡延吉,梁红.基于学生视角的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及教学调查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3,()4:87-91.

[4]李永珍,井西学,王金民,等.预防医学专业人文社科课程设置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2:49-51.

[5]马金香,雷毅雄.LBLPBLEBM逐步深化医学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7):5-7.

第9篇:关于预防医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 中医预防保健; 体系; 展望

The expectation for Establishment of Prevention and Healthcare of tradtional chinese medcine system HU Ling-juan,CHEN Zhan-lu,ZHAO Hui-qing,WU Feng,LI Rui-feng.Administration School,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By a summary of three years implementation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project,the article forecasts the future trend of prevention and healthcare of tradtional chinese medcine system.it not only forms the Combination Traditional and Westren Medicine prevention and healthcare system, but also can save health costs, promote developing the 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methods of prevention and healthcare of tradtional chinese medcine, cause the Chinese medicine prevention and the treatment obtaining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raise the people physical and moral integrity level,turn the prevention and healthcare of tradtional chinese medcine into the second window of the process of foreign exchange and publicizing after tradtional chinese medcine.

【Key words】 Prevention and Healthcare of tradtional chinese medcine; System; Expectation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近的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球有48亿人虽然没有被诊断出患有任何疾病,但却忍受着几十种亚健康症状所带来的烦恼与痛苦。据有关专家统计,我国符合WHO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总人口数的15%,与此同时,有15%的人处在疾病状态中,其余70%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1]。这样一个庞大的“亚健康”群体将是未来卫生资源的主要消耗者,同时也是我国卫生支出的一个沉重负担。数据显示,尽管现代医疗技术已经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的健康问题。当机体处于疾病状态再寻求治疗时,其产生的效果是非常微小的。

因此,各国都在寻求其他的途径解决卫生费用支出居高不下的局面,改变生活方式和注重预防。我国也在积极地探索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建设,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工作对个人健康、行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医药在多年的实践积累中已经完善了该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疾病预防及养生保健的经验,这是我国在健康管理方面有着其他国家不能比拟的优势。20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治未病”健康工程,“治未病”工程在经过前期30个省(直辖市)103家试点单位三年的实践后,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初步形成了区域性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络体系;组建了中医特色明显、能独立开展中医预防保健工作的服务平台;初步形成了体现个性化、系统化、全程化及中医特色明显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内容体系。对于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进行一个大体的勾勒。

1 建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我国的医学预防体系是建立在西医学基础之上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体系,在预防疾病,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这个预防控制体系里却缺少中医药预防保健这重要的一块。

1.1 中医预防保健的特点 众所周知,西医对于亚健康、亚疾病状态,检测不到明确的指标,因而缺乏有效的对策。中医注重临床症状,即使对于亚健康、亚疾病状态,也具有相应的理论和辨证治疗手段。对于很多重大疾病的康复,西医缺少有效手段,中医的调理就能显出很多优势,能加速康复。中医药在体现干预、进行预防,切断疾病发展演变方面,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具有很大的优势。

1.2 中西医结合建立预防保健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西方医学的理论基础是还原论,即把人体分解成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等。中医学与西方医学不同,中医理论强调系统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促进的,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中医临床上就是根据这一理论,对人体进行辩证施治的。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卫生工作者在尊重和继承中医国粹基础上的大胆尝试与创新,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在解决人民群众疾苦方面已经并将继续发挥着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医学科学发展规律的,中西医结合是对中西医药学各自优势的互补和集成,显示出中西医结合研究在理论与方法学上的创新性,要加以坚持并发扬光大。陈可冀先生就提出中西医结合医学,就是伴随着东、西方文化交融发展而产生的。它是“东、西方文化碰撞发出的一个和谐音符”,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必然结果[3]。随着中医预防保健体系的建立,中西医结合的理念也将渗透到该领域,并将逐步形成以中医“治未病”为主线,中西医有机结合,立体的、全方位的,具有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1.3 中西医结合的预防保健体系的优势 实践充分证明,中西医结合建立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有其必要性、必然性、优越性和创新性,现有西医为主的预防服务体系成熟,网络健全,重视群体性预防;而中医预防保健技术和方法丰富多样,人群不同,更注重四时养生保健和因人而异的保健方法,但是体系尚未建立。因此中西医结合的预防保健体系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研究应朝多学科、多层次、高水平、综合性方向发展,吸纳多学科知识成分,提炼出新的医学认识,形成新的医学范畴,产生新的医学成果和医学技术,继承发扬老一辈的优秀中医学术思想,努力做到中西医学取长补短,交叉渗透,紧紧围绕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及常见病防治研究[4]。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始终坚持中医特色,中医预防保健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魅力,不同于西医学的概念,在评价和利用中医预防保健手段、方法时要坚持其自身的特色,同时不要排斥西医学的知识,在评价体系、群防群治等方面加以借鉴,建立中西医并重的预防保健体系。

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西方医学有很大的进步,但有些疾病也无法解决,中医学恰恰在很多方面可以补充,有独特的优势;但中医也不是“ 包治百病”,也要超越自我。中医药学是更强调宏观和整体的;西医则是强调局部的和微观的,中西医两种医学互相取长补短,重视整合互补,可以更加全面。21世纪必将成为“综合防治”人类疾病的世纪,也是全人类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共同发展的世纪。

2 形成中医治疗与预防保健均衡发展的态势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是这一有机链条上最重要的一环,然而数千年来并没有被人们所重视。“重治轻防”不仅是西医发展的现状,也是中医临床服务的概括。尽管不断强调防治结合,二者地位同等,都要重视,但现实中却一直缺少中医预防保健体系的一席之地。中医预防保健体系的建立,将从理论和临床应用为“治未病”科学思想体系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形成“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立体的防治结合、均衡发展的态势,防止临床实践中重治轻防,或重防轻治等各种不正确的极端做法。

西医学预防保健体系发展非常成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却刚刚起步,因此许多地方可以借鉴西医的方法,将人体的辨证施治与防护、整体群防群治相结合,加强中医预防保健体系的建设,形成均衡发展的预防保健体系。

3 节约医疗费用,提高防治效果

随着经济生活的进步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公众健康状况已经从以患感染性疾病为主,转变到患代谢性疾病为主,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发生率逐年上升。这类疾病主要是个体在环境及遗传等因素的作用下,体内生物指标逐步发生改变的结果。因其发展过程缓慢,所以在早期阶段并没有明显的可诊断的症状出现。这使得疾病在不知情和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不断地发展和加重。最终引起突如其来的临床发作,使得患者面临精神上、身体上的巨大痛苦和经济上的沉重负担,这也就是为什么近些年国家不断加大卫生领域内的经费投入,却仍然无法有效缓解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九五”攻关研究表明,把1元钱花在预防上,可以节省8.59元药费,还能相应节省约100元的抢救费、误工损失、陪护费等。如果能及早确认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预防保健干预措施,防患于未然,不但可以延缓疾病的到来,甚至可以避免疾病的发生。

随着中医预防保健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当前的诸如老百姓看病难,医院压力大,国家在卫生领域内经费投入不足等多重矛盾将极大缓解。最重要的是可以大大减少居民医疗费用开支,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水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4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成为继中医治疗之外的第二个对外交流窗口

中医药国际化是有效应用全球科技人文资源,加速中医药科学发展,培养中医药尖端人才和提升我国国际形象的重要途径。中医药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是我国中医药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关键环节和必由之路。

随着人类疾病谱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医学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了政府的广泛重视和民众的逐渐接纳。有资料显示,继“非典”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机构,在对中医药的研究方面,逐步加大了资金的支持力度。世界各国的医学研究机构在中医药相关领域的研究课题也不断增多,与我国的合作广度与深度不断扩大。这是我国中医药国际化的最好时期,同时,这也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要充分利用这一机遇,重视对中医药预防保健涉外服务人员的培养,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国外在中医药领域的动态研究,广泛收集信息。以中医药文化为切入点,加大对中医预防保健的宣传。拓宽政府、国际组织和民间关于中医预防保健的交流和合作的渠道,使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继中医治疗之后,成为第二个中医药对外交流的窗口。

5 促进继承、整理和挖掘一批中医药预防保健的新技术,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中医药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一门科学,其理论均来自于民间的医疗实践。早在《黄帝内经》上就有关于中医预防保健理论的记载,关于临床实践的知识在历代经典中也多有记载。同时,在民间一定还存在着大量的关于预防保健的知识和技术。中医药预防保健的方法非常丰富,有些已经被广泛开发使用,如天灸的冬病夏治,灸“足三里”养生保健等,但还有许多未被开发利用。这就需要集中力量加以尽快开发,其中也包括许多民族医、民间单方验方的推广使用。借助中医预防保健体系的建立过程,可以有力的促进这一工作的开展。

目前,中医预防保健的临床实践正在方兴未艾地展开,要紧紧依托这一实践平台,在有效继承前人丰富思想的基础上,积极整理和挖掘民间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技术,创造性地开展中医预防预防保健研究与临床应用,培养一大批中医药基本理论扎实、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熟练掌握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的医师队伍,以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并不断丰富我国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宝库。

通过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可以使疾病防治重心前移,使人们达到不生病、少生病或延缓疾病的目的,提高全民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可以减轻全民的医疗卫生负担,降低国家的医疗卫生费用支出,可以进一步凸显中医药特色,扩展中医药服务领域,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内涵和服务层次。

参 考 文 献

[1] 朱民,袁长津.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状态的优势探讨.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换届选举暨“‘治未病’及亚健康防治论坛”论文集,2008.

[2] 孙晓生,邢岩.构建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体系――“治未病”健康工程建设构想.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5(27):519.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