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春夏秋冬的诗句范文

关于春夏秋冬的诗句精选(九篇)

关于春夏秋冬的诗句

第1篇:关于春夏秋冬的诗句范文

课后,我翻阅了一些鉴赏词典,发觉长期以来,人们对诗中的“六月”一词往往不加注。那么,在杨万里生活的南宋时期,六月是否属于四时之中呢?这涉及到了古代历法记时知识的演变。

中国古代对四季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春秋就意味着一年。《庄子・逍遥游》“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蟪蛄的生命不到一年。此外古代的历史书多称为春秋,如《左氏春秋》《吕氏春秋》。后来历法日趋周密,春秋二时再分冬夏二时,有些古书所列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如《墨子・天志中》“制为四时春秋冬夏,以纪纲之”,《管子・幼官篇》“修春秋冬夏之常祭”,《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等。再后来才依时序调整为春、夏、秋、冬四时,亦可称四季。

后世对春夏秋冬四时还附会了许多政治的、伦理的以及法律的色彩。到了战国时期,阴阳五学家又将四时与五行四方干支相配合,以五行(木火土金水)来解释四时(春夏秋冬)。古人认为,春之神在东方,属甲乙木,其色青,即“春”对应“木”――春天万木复苏;夏之神在南方,属丙丁火,色赤,即“夏”对应“火”――夏天炎日似火;秋之神在西方,属庚辛金,色白,即“秋”对应“金”――金秋送爽;冬之神在北方,属壬癸水,色黑,即“冬”对应“水”――冬天万物冰结,冰,水为之。五行是相生相克的,同时也是循环往复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又对应四时的相生,即春夏秋冬循环。但我们从中发现,四时中少了一个季节用来和五行的“土”相对应。后在《黄帝内经》中发现,季夏(《黄帝内经》也叫“长夏”)对应中央土。《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曰:“心者,……通于夏气;肺者,……通于秋气;肾者……通于冬气;肝者,……通于春气;脾、胃、肠、三焦、膀胱者,……通于土气。”而《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可以看出,“脾主长夏”,“通土”,即所谓季夏(长夏)对应中央土。

那《黄帝内经》中所指的季夏又是何时呢?按夏历:一、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做孟春、仲春、季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做孟夏、仲夏、季夏;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季,分别作为孟秋、仲秋、季秋;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冬季,分别作为孟冬、仲冬、季冬;古书常把这些名称作为月份的代名词。《楚辞・哀郢》:“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这里的仲春指的就是夏历二月。《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同样,这里的季夏指的就应该是六月。

于是,“六月”就对应了木火土金水中的“土”,介于火(夏季)和金(秋季)之间,四时与五行的关系就演变为:春――木;夏――火;六月――土;秋――金;冬――水。《吕氏春秋》中,六月(季夏)即从四时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时节。

这种阴阳五行的说法虽属迷信,但对后世的文学作品及社会生活许多领域影响都较大。

第2篇:关于春夏秋冬的诗句范文

窗外,小草沐浴着阳光,微风轻抚着花儿。秋来了。

又是一堂语文阅读课。全班自由轻快地朗诵着初一第4单元诵读欣赏部分的诗歌。

“老师,书上怎么少了写冬的诗句?”

“是呀,老师,我们补上吧。”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来。

我灵机一动:何不利用这一课进行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呢?

“同学们提得很好,大家说说看,你了解哪些写冬的诗句呢?”

小敏: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小东: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冬冬: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铃──”下课铃响了,学生意犹未尽地站了起来。我趁热打铁说:“同学们,写冬的诗句很多,写四季的诗句则更多,而书中仅各选了一首,是不是显得太少了。下课后,大家分组去找一找,并总结归纳一下,看哪个组找得多……”

“老师,我觉得散文中也有写四季的,而且写得很美,我们组也找一找,好吗?”

学生的话提醒了我:四季本是丰富多彩的,写四季的文章又何尝不是多彩的。我不妨利用这个单元开展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一个小小的创意在我心头油然而生。

“同学们,本周的活动课,咱们相约开展四季风采赛,怎么样?”“好!”

欢呼声响彻教室。

【准备】老师,这堂课让我们自由活动吧。

星期四下午,又是活动课。

我们相约分头收集整理描绘四季的诗词、散文及成语。由语文科代表组织商量后,全班拟订出本次活动的板块:

1.班级分组,分成4组(春、夏、秋、冬各1组),小组分头活动。

2.利用去图书馆、上网等方式查阅有关资料。

3.组织、整理并讨论小组收集的资料,诵读品味语言之美。

4.制作摘记卡。

5.小组合作设计板块式壁报。

各小组碰头商量了一下,便小鸟般飞出了教室,仅留下沉思的我:学生拥有了主动性就拥有了活力,也就拥有了创造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究、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才是作为教师的我所必须做的。

【准备】老师,谁来做主持人呢?

第二天晚读课,有学生提出做主持人的问题。于是,我帮他们设计了第二大板块:竞选主持人。我做了以下准备:

1.布置黑板:写上“主持人大赛”5个字,并配以插图,让黑板也展示美。

2.按抽签的方式进行比赛,语文老师兼主持人,让语文老师的主持艺术直接影响学生,激起他们的表现欲望。

3.邀请其他语文老师做本场比赛的评委。

夜幕渐渐降临,而竞选主持人的比赛还进行着,教室里的掌声此起彼伏。我知道,我已把学习语文的种子播洒在学生的心田。

【过程】“我爱多彩的四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展示

教室里充满了“欢乐颂”的旋律,在一段优美的伴奏中,主持人小南缓缓走入布置好的会场中。在她身后的黑板上,画着4个大红灯笼,“春、夏、秋、冬”4个字刻在红灯笼上,更显得耀眼夺目。旁边,小画家小晨还精心设计了几枝红梅。虽已深秋,有点寒意,但教室里却春意浓浓。一切按计划进行。

主持人:同学们,“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四季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春花秋月,夏云冬雪,有多少诗人曾陶醉于美的意境之中,多少词人曾为之挥笔抒情。“万紫千红总是春”、“五月榴花照眼明”、“霜叶红于二月花”、“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一个星期以来,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美,用笔描绘美,现在,该是展示的时候了,大家准备好了吗?

主持人:今天的活动分为7大板块:

1.各小组交流写四季的诗词;

2.各小组汇报本组收集的有关四季的成语;

3.各组代表诵读名家的散文,其他同学加以评价;

4.各组展示本组的绘画作品,并用一段文字加以描绘;

5.小组评议,哪组说得最好,并说说理由;

第3篇:关于春夏秋冬的诗句范文

一路上,闹闹他们对着绿色的原野狂按快门,欢笑声不绝于耳。到中午了,大家找了一块绿茵茵的草地坐下来野餐。翻看拍下的照片,发现出镜最多的就是嫩芽:树上新鲜的嫩芽,草绿的;泥土里刚发出的嫩芽,碧绿的;花枝上新长的小芽,嫩得像包了一汪水,让人不忍心碰。

“春天就是发芽的季节!”谢义豪很诗意地感叹。

“对呀,春天来了,那些干枯的树又都活了过来,这就叫老树发新芽嘛。”小胖说。

“种子现在都高兴了,发芽就是它的新生!”

闹闹想起了什么,说:“小静老师,那天我好像看到了‘春’的象形字,很美丽,你能讲讲是什么意思吗?”

小静老师笑着点点头,用一根春天的树枝在泥巴地上画起来。

“你们拍的照片都很美,中国的文字也很美。这一个‘春’字啊,就是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

大家看着那个,议论纷纷。

“很美丽的形状!”

“这个有点像树林啊。”小军说。

“是跟树林有关系。甲骨文=(林野)+(太阳)+(像一颗种子,上部冒芽,下部生根),美丽吧?经过了万物凋零的冬季,温暖的阳光重新照耀大地,沉睡的种子纷纷苏醒,慢慢地发芽生长。在广阔的林野之间,到处是新绿。”小静老师好像真的在做诗呢!

大家都听呆了。

“那么,春就是严冬之后,风和日暖,使草木的种子生根发芽。”闹闹说。

“那它是怎么变成现在的‘春’字的?”小胖问。

“后来呢,有的甲骨文将改成,表示严冬过后,大地回温时野草重新发芽吐绿。金文将甲骨文的左右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变成。篆文将金文的写成,而有的隶书将“草+屯”的连写成,就是现在的‘春’了。”

看着嫩芽和“春季赞美诗”,谢义豪突然问:“那么,夏天是不是就是太阳当空,是热的赞美诗?”

“对,夏、秋、冬又有什么故事?”

“古人根据四季的特征与节奏,总结出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养生之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字呢,甲骨文像一个赤着脚的人手持尖嘴锄下地劳动,字形突出了人的头部、两手、脚(趾)和劳动工具。意思是:手持刀,脚踩耒,观测天象,应季农忙。篆文=(页,头,思虑)+(两手,忙碌)+(倒写的“止”,脚),表示手脚忙碌,农耕劳作。篆文省去“刀”、“耒”等农具。晚期隶书再省去两手,简化为‘夏’。”

“季节都是和大自然、植物、农业有关?”闹闹猜测道。

“动物也来一起唱歌了呢!”小静老师笑道,“你们看,秋天的‘秋’,甲骨文像长须长足的蟋蟀。有的甲骨文加巢穴,表示天冷时蟋蟀躲在巢穴里。那就是说:天气转凉,蟋蟀鸣叫,秋天来了!”

“唧唧,唧唧!”小军学起了蟋蟀叫。

“篆文省去‘龟’,并将籀文中‘禾’‘火’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最后形成隶书。”

“冬天!冬天!”大家听得越来越兴起。

“其实‘冬’最简单了,你们看,这个像什么?”小静老师画出一个像山包又像绳子的。

“啊,这个就是‘冬’?”

“像――两头打结的绳子。”谢义豪观察特仔细。

“对喽,‘冬’的甲骨文像在记事的绳子两端打结,本义是:结束一个结绳记事的主题。有的甲骨文将两端的绳结写成,突出‘终结’形象。金文将两端的绳结移到中间。当的‘终结’本义消失后,有的金文加‘日’,成为会义字,表示一个纪时周期的结束,即一年之终。”

“籀文将金文中的两个绳结连写成直线。篆文省去籀文的(日),并加(冰),突出年终下霜结冰的季候特征。隶书将篆文的简写成,并将篆文中的(冰)写成。”

“看上去冷飕飕的。”闹闹说,“还是春天好!”

第4篇:关于春夏秋冬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四时风景

Abstract: 《A Quatrain》 is a famous composition by Du Fu wrote(Two golden orioles sing amid the willows green),which be read with admiration by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Lots of readers express various appreciation and feeling from different angles on this poem.The poem describe four seasons in the Sichuan province, which express the love of nature,the love of real life and joy of feeling.

Key words: Du Fu;《A Quatrain》;“Two golden orioles sing amid the willows green”;four scenery

宋学家程颢有《秋日偶成》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怡然自乐的人生观,其中的“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更是道出了一种“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人生境界。每读这首诗便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诗。虽然历来对这首诗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都离不了借景抒情的普遍看法。的确,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4句话写了4幅风景图,通过对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感和积极乐观的美好心态。但是对于这4句话彼此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作者是怎样构思这4幅画面的,却很少有人探究。经过多次的反复阅读,尤其是在前引程颢诗的启发之下,笔者认为杜甫的这首绝句中的4句诗绝不是简单的一时的景物堆砌,而是选取了一年四季中每个季节里最富有特征的自然物象加以传神地描写,从而构成4幅美妙的四季风景图。也就是说,作者是以概括的笔触描写了他所生活的成都草堂之四时美景。众所周知,杜甫一生大都在辗转漂泊,穷困潦倒,正如他在《登高》一诗里所写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只有在他晚年,由于朋友的帮助,他在四川成都的浣花溪畔才勉强修建了一座简陋的草堂,从而度过了一生中虽然短暂但是对于他来说却是最难得的安稳日子。由于生活境遇的稍微好转,杜甫的内心便有了一种难得的闲适情趣,因此这个时期所创作的诗便呈现出萧散自然的风格特点。在他笔下,安静明秀的境界、细腻的景物描写,便成为这时期他诗歌的主要特色。而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诗便是这时的代表作,下面笔者作一具体分析:

首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春回大地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的美景。其中,鲜艳亮丽的色彩给我们留下了非常鲜明的印象。“黄鹂”对“翠柳”,黄鹂鸟儿不一定是黄的,但翠柳一定是绿的,这样的搭配在视觉的感应方面极富吸引力,令我们想到春天来临之后百花齐放、百鸟齐鸣的局面。春天可写的景物很多,但作者并没有一一呈现,而是只写柳树上边的鸟鸣,这鸟也不是一群,而是只有两只,两只鸟的叫声似乎有点单调,不足以传达出春天的繁华热闹,但是我觉得有这两只美丽鸟儿的叫声就足够了,清脆而又悦耳,完全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不是吗?实际上透过这两只鸟的叫声,我们完全能够联想到“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热闹景象。但是叫声写得太多了,就只能是“呕哑嘲哳难为听”,那样就令人不堪忍受了。所以此处应以简洁为妙。

次句“一行白鹭上青天”给我们呈现的是另一番景象,如果首句以五彩缤纷繁华热闹而取胜,那么,这次句就是以淡雅素净视野开阔为特色了。“白鹭”对“青天”,天是蓝的,鹭是白的,两者相衬,既对比鲜明,又简洁疏朗。同时,作者这里用了一个极富力度的动词“上”,这“上”字的运用令我们联想到刘禹锡的那首著名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两句诗都用了一个“上”字来写鸟飞的姿态,“上”给人的感觉是排除各种艰难险阻迎难而上,其中既包含了鸟儿无畏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但实质上更传达出诗人的豪情壮志,所以这两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既然刘禹锡这首诗写的是秋景,那老杜这首诗难道不也让人想到秋天的景象吗?秋天,天高气爽,令人心旷神怡,但秋天也是候鸟南飞的季节。记得小学课本里学到写秋天的文章,里边有这样几句话,“秋天到了,大雁要飞到南方去了,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这里的“一行白鹭”不正是让我们联想到秋天南飞的大雁吗?所以,笔者认为第二句是写秋景的。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一提到雪,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白雪皑皑的冬天,虽说从成都往西往远处望,是常年积雪不化的川西高原,红军翻越大雪山的情景至今令我们难以忘怀。但杜甫这里写的不可能是其他季节的雪景,而应该是冬季。其理由除了雪是冬天特有的自然景物外,还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推论:其一,前边两句分别写的是春秋两季,而接下来的第四句“门泊东吴万里船”则使人直接联想到的是雨水充足、水涨船高的特有的夏天景象,那第三句也只能是写冬天了。其二,从作者的观察位置来看,此时是作者坐在屋里从窗户向外望去所看到的景色,一个“含”字非常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这正是于尺幅之中见千里之景;再说,作者为什么要坐在窗前向远处望,而不是如下句一样尽情地站在门外观赏西山雪景呢,难道还不是因为天气严寒门外难以久立而只能蜷缩于一隅吗?

结句“门泊东吴万里船”正如上句所分析的那样,夏季雨水充沛、水涨船高,正是水上交通运行的黄金季节,这船不是附近的渔民打渔的小渔船,而是从万里之外的东南逆江而上的大商船。作为久负盛名的锦城,地处天府之国的成都正是唐代商业非常发达的大都市,虽然自古就有蜀道难的传闻,但因为成都地处岷江上游,周围又汇集了好多的河流,水上交通十分便利,东来西往的船只经常汇聚于此进行各种商业贸易,所以杜甫自然而然地将这一夏季常见的景象置诸笔端。

综上所述,杜甫这首《绝句》正是选取成都四季特有的自然景观,加以准确传神的描写,从而向我们展示了4幅非常鲜明生动的画面。杜甫虽然地处一隅,但他心情愉悦、生活悠然,故此他能“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这岂非“思理之致”乎?

(宋)谢枋得、(明)王相.千家诗[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91

王长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23

王长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453

王长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87

第5篇:关于春夏秋冬的诗句范文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的这首小诗就描绘了一幅西湖夏日的“阵雨图”。诗人坐在望湖楼上饮酒,恰好捕捉到了转瞬即逝的四个画面――云翻、雨泻、风卷、天晴,有远有近,有动有静,使读者如临其境,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

雨,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以诗传情,以诗绘景。除了西湖夏日的阵雨,古诗中还描画了更多的雨,有着多变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四季多变的雨

春夜的雨,细细的,柔柔的,如牛毛,如花针,踏着春的步伐而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的雨是细密的,它滋润着万物,唤醒沉睡的生灵。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黄梅时节是立夏后梅子由青转黄之时。黄梅时节江南多雨,俗称黄梅天。黄梅天总是细雨绵绵,而青草池塘处处的蛙声,似乎让人心里多了一丝夏日的烦躁。

宋代词人柳永的“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写的是秋天的雨。潇潇暮雨在辽阔的江天飘洒,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显得分外清朗寒凉。开篇描写这样的雨景,抒发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强烈的思归情绪。

古诗中描写冬天,往往以雪为主,很少写到雨。孟郊曾这样写:“楚水结冰薄,楚云为雨微。”寒冷的冬季,楚地的河流结冰很薄,云朵成云布雨,降下点点滴滴的冬雨。冬雨在孟郊的诗中,是寒冷肃杀的,这也是冬雨最大的特点。

蕴含情感的雨

在中国古典诗词里,雨来自于自然,更来自于诗人的内心。雨,是涂抹着诗人浓烈感彩的一种意象,或欢乐,或愁苦,或洒脱,或激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总能看到路上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或形单影只,踽踽独行。清明的雨,弥漫着淡淡的哀愁;清明的雨迷迷蒙蒙,就像人们心里的惆怅。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是场洒脱悠闲的雨。从容自适的渔翁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在青山绿水间悠然垂钓,江上渔舟,雨中红桃,让人感受到高远、脱俗的意趣。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是磅礴悲壮的雨,夜深了,诗人躺在床上听到风雨的声音,梦见自己披着盔甲,骑上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第6篇:关于春夏秋冬的诗句范文

论文摘要: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汉语是汉文化信息的载体,因此汉字既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中国文化信息的载体。何九盈先生在《汉字文化学》中指出:“文字是文化的产物,又服务于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它自身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对于汉字的研究,离不开文化的阐释,因为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对于中国文化,特别是汉民族文化的研究,汉字是不可或缺的研究对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语言艺术的精品,而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与记录语言的汉字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根据汉字的单音节性、部首可拆解等特点,人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诗体,如离合诗、回文诗、数字诗、神智体、宝塔诗等。

离合诗是先把字拆成偏旁,然后把两个偏旁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字。最早的离合诗当推后汉孔融作的《离合郡姓名字诗》(其首句为“渔父屈节”)。此后历代都有一些名家的离合诗问世。如晚唐诗人陆龟蒙写了《闲居杂题》五首离合诗,诗为七言四句,将前一句的尾字和后一句的首字合起来,组成另一个字,即用此字作为诗题,如其中的一首:《鸣蜩早》“闲来倚杖柴门口,鸟下深枝啄晚虫。周步一池销半日,十年听此鬓如蓬。”南宋刘一止作了一首《山中作拆字语寄江子我郎中》:“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永言?黄鹤,志士心未已。” 这是一首典型的离合诗,全用拆字为句,“日月”为“明”,“山风”为“岚”,“石皮”为“破”,“古木”为“枯”,“可人”为“何”,“千里”为“重”,“永言”为“?(现写作咏)”,“士心”为“志”。在小说中也有利用离合诗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如《红楼梦》第五回:“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这里把凤姐的“凤(繁体作?)”拆成“凡鸟(?)”。而“二令”则是“冷”,“人木”合为“休”,委婉表明贾琏对凤姐由听从到冷淡,最后休弃的故事情节。

回文诗是一种可以倒读或反复回旋地阅读的诗体。如宋代李禺夫妻互忆回文诗:“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正读是夫思妻,倒读是妻思夫。而宋人钱惟治的《春日登大悲阁》诗:“碧天临阁迥晴雪点山亭夕烟侵箔冷明月敛闲庭”,二十个字以任何一个字为起点,不管是顺读,还是倒读,都可以成诗,这样可以组成五言诗四十首。明末浙江才女吴绛雪以四季景色为题创作了回文诗《四时山水诗》。春景诗(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夏景诗(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秋景诗(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冬景诗(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诗歌创作的技巧很多,数字入诗也是技巧之一。有意识地把一首诗的大部分句子都用上数字,就是数字诗了。据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婚后不久,司马相如即赴长安做了官,五年不归。文君十分想念。有一天,她突然收到丈夫寄来的一封信,自然喜不自禁。不料拆开一看,只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聪明过人的卓文君立即明白了丈夫的意思:数字无“亿”即无“意”啊!于是,她满含悲愤,写了一首数字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想,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欲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司马相如读后羞愧不已,于是用驷马高车,把卓文君接到了长安。清人王士祯作过一首《题秋江独钓图》,是有名的数字诗:“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这首诗连用九个“一”,把渔人一边歌唱、一边喝酒、一边钓鱼的潇洒之态刻画得活灵活现,如在眼前。再如清代诗人纪昀的《咏雪》:“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片片飞,飞入芦花皆不见。”此诗全诗咏雪,将数字一至十巧妙地嵌入诗中,人们回看诗题才恍然知是咏雪。另外还可以把数学运算以诗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如清人徐子云《算法大成》中有一首特殊的数谜诗: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遭不差争。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这是一首很奇特的数谜诗,此诗如果用现在的代数方程来解答,设寺僧为x,则可以列出如下算式:x/3+x/4=364,可得出x=624,即寺里六百二十四个和尚。

神智体则更为奇特。宋代桑世昌《回文类聚》载:“宋神宗熙宁间,辽使至,以能诗自夸。帝命苏轼为馆伴,辽使以诗诘轼,轼曰:‘赋诗易事也,观诗难事耳!’遂作《晚眺诗》以示之。……辽使观之,惶惑不知所云,自是不复言。”苏轼所作诗即为神智体,也是苏轼首创。它通过改变汉字的位置和形状,寓意隐藏于字形当中。其特点是:以意写图,令人自悟。将文字巧作安排,字形有长有短,有横写,有侧写,有反写,有倒写。因其设想新奇,启人神智,故名神智体,又名长亭体,后广为流传。下面这首诗是这样读的:“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瘦竹筇。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还有一首也贴出供大家欣赏,按其字面及字形应读作:“斜月三更门半开,夜长侧枕意心歪,短命到今无口信,望断肝肠(长)无人来。”写的是一女子在家里等待与情人偷偷相会,然而等到了三更天,那个短命的还没来。虽然内容俚俗,但在形式上颇得神智体要旨。

宝塔诗,顾名思义,即形式上排列如宝塔的一种诗。如唐代白居易写过这样一首形式为双塔的宝塔诗:

在《儒林外史》第二回《王孝廉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中,梅玖在申祥甫家吃饭时读的则是一首一字七言的塔形诗。形式如下:

这首单塔的宝塔诗每句都押(ai)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是说一个不修边幅的秀才,构思精巧,风趣幽默。

宝塔诗中比较特殊的是文字塔诗,文字塔诗与前面的一般的宝塔诗读法不一样,不能按正常的顺序来读,如:

这个文字塔是一首七言律诗,塔尖上的那个“月”字是题目,它押的是“十一尤”的韵,第一个韵脚断在“幽”字上,第二句断在“秋”字上……。运用“分书和读”的文字学常识,将每行中间的“月”字就近拼凑到左边或右边的字上去。这样,这个文字塔就流畅地读出来了:

湖上?S?S兔魄幽,光明忽散一天秋;?H?I向已垂银钓,圆绽今期漾玉球。馥郁桂芬云外落,朦胧山色镜中收;凭栏深夜看逾朗,何处笙箫作胜游。

第7篇:关于春夏秋冬的诗句范文

冬日的阳光艰难地穿过灰暗的云层,无力地辐射着冰冷的大地。田野、村庄、树木都静静地沉浸在冰凉的空气中,以麻木的肢体承受着冬天漫长的寂寥。人在寒冷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向往冰雪消融、春意暖人的日子,怀念花开的芳香,于是我们的心都会不由自主地从这湿冷的冬向春的温暖回忆飞去。啊!那梦一样充满了鸟语花香的世界……告别了严冬,春天用温柔的手抚摩着万物,残雪消了,柳丝绿了,草木荣了,蛰虫醒了……春天的万物复苏总是让我们在欣赏、愉悦的同时赞美这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作品展厅一】

留言

秦森阳

暖暖的春风吹走了冬的寒冷,阳光下生命在慢慢地苏醒,林中的小鸟欢快地叫着。所有的眼睛在张望着,所有的心在感动着,春天来了。

春天在人们的渴望和期待中走来,春风播撒着爱,春雨滋润着万物。用一颗单纯简单的心约会春天,用平常的心态感受春天,和大自然近一点,去郊外去乡村。在风中,让长发飘荡着;在雨中,让心灵滋润着;深深地呼吸清新的空气,心情在阳光下轻舞飞扬。

枝头的柳叶有了淡淡的绿,桃花红了,油菜花飘洒着星星点点的黄,那淡淡的黄色好温馨,在没有阳光的早晨,温暖了我的视线。不知名的野花也开了,那是大地的微笑。蚕豆花开了,还有一个月就能吃到青蚕豆了,好像已经闻到了它的清香。还有那玉兰花灿烂地开着,白的如雪,红的似火。小草也醒了,大地已有了嫩嫩的绿色。看,春笋破土而出;听,潺潺的流水声,心情随意而悠闲。在一份恬静中,在一份淡淡中,享受着春天的美好。这丰富中的单纯,这流淌中的韵律,要用心去品味和体会。

远处的山在淡淡的薄雾中,慢慢地清晰了起来,太阳慢慢地升了起来,雾正在散去。静静的湖水在阳光下,波光闪闪。那些小花,开了,就像一个个的梦;那些小草,绿了,就像一片片的希望;那些小鸟,叫了,就像一个个的心愿;那些阳光,暖了,就像一缕缕的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欢等待,等待着花开的美丽,等待着花谢的无奈。或许春风知道我的爱,或许春雨了解我的情;我的梦想在春风中,我的希望在春雨中;春风可否带走我的愁绪,春雨可否理清我的思绪;好想让春风告诉我,好想让春雨告诉我。

其实,每个季节都有它的美丽,每个年龄都有它的精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我们只需要欣赏和赞美就好了。那就让生命从春天开始,在四季的转换中,在日月的流转中,体会生命中所有的美好。让梦想、希望、爱情在又一个春天里生长,在又一个夏天里灿烂,在又一个秋天里收获,在又一个冬天里孕育……

绿色是生命的春天,红色是生命的夏天,黄色是生命的秋天,白色是生命的冬天,好美――生命的颜色。生命的颜色丰富而多彩,在四季中感受着生命的轮回,不会觉得凄凉和短暂,会看到生命的意义和美好,会感受着生命的温暖和丰富。生命一直在我们所有的希望里,在我们的爱情里,在我们流淌的歌声里,在我们每一天的日子里。生命在淡淡的微笑里,在温暖的记忆里,在美好的生活里,在走过的四季里。

生命的四季是美好的,生命的春天才刚刚开始,春天属于每一个人。

(选自《江西邮政》,有改动)

探究练习

1.读了全文后请你说说,作者除了感悟到春天的美好,还感悟到了什么。

2.文中画线的句子写出了太阳朗照、薄雾散去的春晨,你能不能在空格处续写一句?

3.文中第六段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我们只需要欣赏和赞美就好了”,你能在文中找到与此句相照应的句子吗?

4.有人说文章第五段抒写的感情与全文不协调,应该把它删掉,你认为呢?

【作品展厅二】

春天的力量

高潮洪

你感受过春天的力量吗?

春天的力量,不是来自那如冲锋号般掠过长天的暖风,也不是来自那如疾驰的马蹄般开河破冰的水流;春天的力量,不是来自那如燃烧的爆竹般层层绽开的苞蕾,也不是来自那如剪刀般剪开冬衣的燕尾。

春天的力量来自哪里?春天的力量来自辽阔的原野,来自厚厚的冻土层下,来自一粒粒小草籽发育的胚胎,来自平静中孕育着的摧枯拉朽的生命能量的爆发。

春天的力量有多大?小草的力量有多大,春天的力量就有多大。

当万物复苏,生命旗帜张扬的时节,你到辽阔的原野去看看吧,你到工业厂矿露天的堆积场去看看吧!坚硬的融雪残冰,成吨的钢铁矿渣,像残冬最后的一道防线,压抑着生命力量的勃发。在这样无情的封锁和重压之下,换作其他任何一种生命,不是被压作粉齑,就是因窒息而亡。而小小的草籽却不在乎这些,它以令人难以置信的生命力,在封锁线下顽强地萌芽。你看,在融雪残冰最坚硬的盔甲处,在钢铁矿渣压迫最深的泥土里,一株株的嫩芽冲破封锁和阻碍,昂起了羸弱但却骄傲的头颅,像擎着一面面绿色的生命旗帜,又像举着一把把锋利的宝剑,向代表着没落和死亡的、貌似强大的灰暗势力示威和挑战。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弱小的生命,当它们聚集在一起,汇合成一股不可遏制、不可逆转的生命洪流时,春天才会真正来到人间,春天才会显示自己强大的力量。

春天的力量有多大?人心的力量有多大,春天的力量就有多大。

在2008年初肆虐近一个月、席卷大半个中国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生时,湖南、贵州、安徽、江西、广西等几个南方省份电网大面积瘫痪,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受阻,有近1亿人受冻挨饿,过百万人被困在回家过年的路上……

面对罕见的天灾,华夏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力量。“迎战冰雪,让爱回家”“让人间真情融化坚冰”“当冰雪冻裂大地,让我们彼此取暖”等等呼吁和救援行动,穿越时空界限,把全球华夏儿女的一颗颗火热的心和受灾地区受冻民众的心连在一起,让灾区寒冻中的民众充分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爱”这笔最可宝贵的财富,因为有了亿万颗人心“富矿”的开掘,因为有了亿万颗人心能量的释放,而使人间的春天破冰融雪,提前来临。

春天的力量有多大,你到辽阔的原野上去感受吧,你到中国灾后生产自救火热的劳动场面中去体会吧!人们期盼春天的心,就像是那一粒粒被埋在冻土下的小草籽,随着季风的吹拂,生命的胚胎蠢蠢欲动,力量在聚集膨胀……瞬间,生命的绿色顶泥破土,掀开冬天厚重的外壳,齐齐地在辽阔的原野上闪耀生命的光亮,残冰破雪被绿色掩埋,冬天的尾巴像受惊的蛇一样倏忽而去……

你听吧,你看吧!

春天,春天,春天在小草们鲜亮的歌声中展开飞翔的翅膀,旋起轻盈的舞步,把绿色的火焰、生命的激情烧向原野深处……

(选自《中国石油企业》)

探究练习

1.阅读全文,说说春天的力量到底来自哪里。

2.仔细阅读文章第六段,说说“亿万人民的富矿的开掘”具体指什么,“亿万颗人心能量的释放”又具体指什么。

3.文章第五段“昂起了羸弱但却骄傲的头颅”一句,为什么说小草“羸弱但却骄傲”?

4.本文是借物喻人,你能说出文中“亿万人民”与“小草”有何相似之处吗?

【作品展厅三】

拥抱春天

秦中谦

等待着,蓄积着,春如天际隐藏着的星星,就要出现了;春如大地腹内躁动的婴儿,就要分娩了。春天伴着心之和弦缓缓而来,如梦、如雾、如织,轻轻地俯瞰着大地,温馨、暖人。

春风抚摩着大地,像柳丝的飘拂,春风吹绿了山岗,吹绿了平原,到处播撒着温暖。冬日里腼腆的阳光姑娘大方地冲破云层的阻挡,迈着轻盈的步履向我们走来,和我们点头微笑。树枝上嫩绿的小芽勇敢地探出头来,凝视着那鲜艳的骄阳,五颜六色的小鸟在婉转地唱着春之曲,吐蕊的梅花晃动着红色的衣裙,在微风的吹拂下轻快地翩翩起舞。

春天降临人间,一切都变了样。春天用经过夏之热烈、秋之雄劲、冬之清冽的手,温柔地抚摩着万物。煦日映照,残雪消了;微风吹拂,柳丝绿了;细雨滋润,草木荣了;轻雷呼唤,蛰虫醒了。

春天的明媚,扫除了冬的暗淡;春天的生动,打破了冬的死寂;春天的新颖,取代了冬的陈旧;春天的旺盛,荡涤了冬的衰败。丝丝的绿终于连成一片葱郁的碧云;点点的红,化作一天绚丽的彩霞。满目都是色彩缤纷的世界。

春天是美丽的季节,与玉兰相伴,和海棠留影。逢桃花开颜,观梨花初放。花红柳绿,蜂飞蝶舞,远山含黛。在这充满勃勃生机的春之讯息里,林中的鸟儿试着在婉转欢唱;山涧涓涓的溪流,在轻快歌吟,春是轻韵悠扬的。春哺育着生命,哺育着万物,哺育着成功。

春天以明快的节奏,编辑了一段锦绣的文章;以它的芳姿,昭示出一个向上的季节,以它的无私,普赐众生一个勃发的机遇。以它的出现,制定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方向。

春天,自古就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歌咏颂扬。“春风又绿江南岸”“春城无处不飞花”“春江水暖鸭先知”……所有这些,真有一种“满园春色关不住”的磅礴气势。真可谓“片天连地一色春”!

春天是诗的世界,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愿我们都种下一腔灵感,一腔热忱,种下对事业和生活的美好希冀。春天是属于耕耘者的,只有辛勤地耕耘,才有秋日满载的收获。不负大好春光的人们,用你们孜孜的进取去热烈拥抱春天吧。

(选自《劳动保障世界》)

探究练习

1.读了全文后,你能说出作者眼中的春天有哪些特点吗?

2.阅读文中第八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说“春天是诗的世界,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3.春天,自古就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歌咏颂扬,文中引用了不少这样的诗句,你能再默写两句写春天的古诗吗?

4.本文语言整散结合,读起来和谐悦耳,具有音乐美,你能结合文章中的句子具体说说吗?

参考答案

《让春天永驻心中》

作品展厅一:

1.作者还感受到四季的美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2.那些小溪,乐了,就像一首首的歌谣。3.“用一颗单纯简单的心约会春天,用平常的心态感受春天……”或“在一份恬静中,在一份淡淡中,享受着春天的美好。这丰富中的单纯,这流淌中的韵律,要用心去品味和体会。”4.不能删去。因为从内容上看这段文字写出了作者感叹春天到来而春天又将归去的惆怅,这也是紧扣“感悟”写的,从结构上看,这段话引起下文作者对四季和人生的领悟。

作品展厅二:

1.春天的力量来自一粒粒草籽发育的胚胎,来自平静中孕育着的摧枯拉朽的生命能量的爆发,还来自华夏儿女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2.“亿万人民的富矿的开掘”具体指:“迎战冰雪,让爱回家”“让人间真情融化坚冰”“当冰雪冻裂大地,让我们彼此温暖”等等呼吁和救援行动。“亿万颗人心能量的释放”具体指:全球华夏儿女的一颗颗火热的心和受灾地区寒冻民众的心连在一起,让灾区寒冻中的民众充分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3.“羸弱”是指小草看似不起眼的弱小的生命。“骄傲”是指小草能向代表着没落和死亡的、貌似强大的灰暗势力示威和挑战。4.小草和亿万人民从个体看,他们都很渺小,但都在困难面前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最终都迎来了春天,赢得了胜利。

第8篇:关于春夏秋冬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古诗教学 意境 朗读 想象 背诵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一般都很棘手,学生也感到很难领会。古诗结构严谨、抽象难懂,而且情景交融,含义深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绝大多数是优美的绝句,有的寓意深邃,有的寓于哲理,有的寄情山水……指导学生阅读这些诗篇,可拓宽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语言,陶冶他们的情操,发展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对照图画,感知诗意

现行小语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插图,这些图往往从某些角度揭示了诗意,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图资源”。例如,在学习《登鹳雀楼》时,让学生观察图,猜猜诗人站在哪里,图上画的什么景色,诗中又写了什么景色。

二、想象意境,诱发诗情

在古诗教学中,再现意境是关键。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教师要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景象和情感,水融的艺术境界,为之动情。教给学生以分析景物入手再现意境的方法,使之头脑中形成鲜明完整的图画,再逐步去品诗情,理解诗中深刻的内涵。

1.启发学生想象诗所反映的生活图景。例如:孟浩然的《春晓》,描写了春天雨后早晨的景象,画面优美。诗人写景不总像一般人那样直接写眼中所见之物,而是通过耳中所闻、脑中所想去描绘,颇有新意。诗的第一句“不觉”二字就需要引导学生好好思考,因为这一句说明诗人夜里睡得很酣畅,醒来不觉天已破晓。

2.启发学生想象诗人是怎样想象的。诗人在反映事物时,往往运用形象的思考,把想象中的事物拿来比喻所要反映的事物。因此,讲比喻时要引导学生想象诗人是怎样运用想象来讲比喻的。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三、四句描写了瀑布的奇特、壮美的气势。第四句则借助艺术想象,用新颖的比喻,描写瀑布凌空而下,半洒云天,“隐若白虹”“忽如飞电”的壮观。要理解瀑布倒流似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就需要想象。从三千尺高处猛然笔直地奔泻而下的瀑布和从天的最高处流落到人间的银河,不仅外形相似,而且都具有壮美的特点。诗人用一个“疑”字,把美好的想象与现实的景物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写得十分传神。

3.让学生扮演抒情主人公或诗中人物,创设诗歌所表现的艺术情境,让学生直接进入诗歌意境。如《赠汪伦》、《小儿垂钓》等。

古诗不仅仅是风花雪月、文学遗产、语言艺术,更是中国文化精神,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仅仅要使学生弄懂诗句的意思,而且要使学生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走进诗歌所表现的意境,受到文化的熏陶、感染。

三、引导巧背,实现“量”变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汲取古人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

1.据意背。这是根据诗的内容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方法。如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学生背起“花”的诗,有《题》、《海棠》、《卜算子・咏梅》等;背起“言志”诗,有《石灰吟》、《无题》等;背起“写景诗”,有《春词》、《西湖》、《山行》、《归田园后》等;背起“送别”诗,有《黄鹤楼》、《别董大》、《赠汪伦》等;还有劝勉诗《劝学》等,引导学生据意背,使他们分类清,背诵多。

2.据时背。这是根据古诗反映的时间,进行分类背诵的一种方法。如在四年级古诗文背诵时,我就采用据时背的形式。学生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顺着四季走来,一路朗朗童音。从《草春》、《春江花月夜》到《夏月》、《小池》,从《秋浦歌》、《秋思》到《冬景》、《江雪》,学生背过了灿烂的春,缤纷的夏,金色的秋,绚丽的冬。这种形式大大地调动了学生背诵的兴趣,为大量的背诵奠定了基础。

四、指导朗读,尝音乐美

1.通过朗读,需要芳香的音韵来传扬美的旋律。没有哪首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古诗教学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才能体现诗中自然节奏和生活节奏。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写夫妻之间的无奈与期盼,用巴山、夜、雨、秋池几个不定性的意象组合,创造了大量的意义空白。在夜深人静时,红烛摇曳之下,与妻临窗而坐,如胶似漆,倾诉思念。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才能辩用语感,掌握顿挫,抓住“池、时”的韵律和节奏。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诵读时宜用思念悲伤的心情和柔和的节奏的节奏。

2.放声朗读,使内容在情感中具化。“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曾国藩)“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料。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需要学生大声朗读。

五、引导感悟,受到教育

通过学习古诗,学生能受到思想教育。例如李绅的《锄禾》,首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写夏日中午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给禾苗锄草、松土,明为叙事,实则抒感,寄情于事,使学生知道农民种田是非常辛苦的。第二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使学生明白,由于农民在烈日下“锄禾”的辛苦劳动,才有这“盘中”香喷喷的饭,农民流了多少汗水,才换来“粒粒”宝贵的粮食。从而教育学生爱惜粮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第9篇:关于春夏秋冬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豳风七月》;时间结构;时间意识

《豳风七月》是《诗经》中一首著名的“农事诗”。对于这首诗,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们对诗中大量名物制度的细致考证,对诗中历法问题的深入探讨,对诗歌主题思想的把握,都对读者理解诗歌本身有着极大的启示和帮助。但笔者认为此诗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似乎不应当被忽略,那就是诗歌中的时间结构与时间意识问题。细读文本,我们可以发现整首诗的结构是通过一个贯穿始终的时间框架建构起来的,诗歌本身所形成的奇特的艺术风格与这一时间结构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此诗中的这一时间结构也充分的体现了上古先民的时间意识。

一、《七月》中的时间结构

初读《七月》,我们可能会对诗中数量众多、反复出现的时间词汇感到惊奇。粗略地统计全诗,诗中8章88句中出现的表示时间的词汇就有40多个。每一句中的时间词汇都放在显眼的句首,表示物候变化或人类活动的词紧随其后,形成了一种“时间+物候/人类活动”的一种独特的结构。每一章当中的时间词汇又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着,有一定的先后次序。比如第一章中,以“七月流火”为开端,经过了九月、一之日(即十一月)、二之日(即十二月),三之日(即正月),以一直到了四之日(即二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很有些像一部记录物候变化、安排农事活动的诗歌形式的历法。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上古先民很早就懂得利用天文物候的变化制定历法,安排农业生产。现存最早的比较完整的历法可能是收录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据说它是夏朝的历法,目前尚无确切的证据证明其具体年代,但从语言形式及内容上判断,它应当比较接近于《七月》所产生的时代。我们可以将《七月》和《夏小正》的结构对比一下,从而发现《七月》当中时间结构的特点。

《夏小正》将全年分为12个月,每一月之下详细地记录着当月天文、物候的变化以及相应的人类各种活动。比如一月份:“正月:启蛰,雁北乡,雉震呴,鱼陟负冰。农纬厥耒,囿有见韭。时有俊风,寒日涤冻涂,农率均田。獭祭鱼,鹰则为鸠。农及雪泽,初服于公田。采芸。鞠则现,斗柄悬在下。柳稊,缇缟,鸡桴粥。”[1]24《夏小正》详细地罗列了每一月中人们所观察和感受到的天文星象、自然物候变化,同时也安排着人类的各种具体活动。它显得有些杂乱无章,但却如实地反映了当时自然界与先民生活的本来面貌,是一种忠实于事实的原生态的记录。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夏小正》本身也已经具有了某些诗歌的特点。它的语句都非常短小精炼,具有一定的节奏感,甚至还押韵。它可能吸收了民歌和谚语的某些成分。但是与《七月》相比,《夏小正》就显得有些粗糙了,它的内容显得过于的纷繁杂乱,其简单甚至单调的结构注定它只能是一部原始的历法。

相对于《夏小正》而言,《七月》的独特结构就明显地凸现出来了。《七月》也非常类似于历法,它也记录天文星象、自然物候的变化以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它没有像《夏小正》那样将种种繁琐的内容都罗列在一个月份之下,而是非常注意诗歌当中时间结构的处理,善于从种种杂乱的自然更替、人类活动当中抽出那些最有价值、最富有代表性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活动作为诗歌表达的重点。《七月》全诗分为八章,每一章集中表现自然物候和人类活动中的一类。第一章写耕作,第二章写采桑,第三章写伐桑与制衣,第四章写狩猎,而第五章记录秋冬季节昆虫的活动及居民准备过冬的情况,第六章记录各月饮食变化,第七章写收获谷物及修缮公室,第八章则集中表现了祭祀与宴饮的场景。在每一章中随着时节的变化,自然物候和人类活动也跟着有种种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有着很明显的先后次序。比如第五章中记录各个时节中昆虫的活动,从“五月斯螽动股”一直写“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其间的种种变化次序井然,韵律和谐。经过这样精心地剪裁安排,时序变化的主题也更为明显了。

如果我们比较一下每一章的首句更可以看出,《七月》一诗不仅每一章中有时序的变化,章与章之间的安排也力图做到一种有序的变化。此诗前三章首句都以“七月流火”开端,达到一种重章叠句的效果,而到了第四章首句却变成了“四月秀葽”,第五章到第八章分别以五月、六月、九月和二之日(十二月)开端,十分明显地按照时序的先后排列着。这样的安排显然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而是作者进行了一番精心设计的结果。如果进一步深入地分析一下此诗各章的内容,就又可以发现,其实它不仅在形式上次序合理,同时在内容上也遵守着一种内在的秩序。诗歌的前三章先写春耕、采桑、伐桑这些在春季进行的活动,而后五章又依次写了在秋冬季节进行的狩猎、收获和祭祀,并将宴饮聚会放在诗歌的最后,这分明是按照四时节气的先后次序安排的,并且完全与人的生活合拍。将宴饮聚会放在最后,又符合我国岁末欢庆的习俗。

仔细审视《七月》本身的结构可以看出,此诗歌在纵向与横向上都存在一种时间的有序变化,这样一种形式变化在诗中形成了一种时间结构。这种时间结构将诗歌的内容与形式巧妙地整合在一起,发挥了其他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正是这种结构的存在使得诗歌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诗歌史上可谓是一种绝无仅有的创造。

二、感性的时间与时间的节奏感观念

人类对时间的认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实践当中逐步形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逐步加深,对于时间的感受与把握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可想而知,上古先民对于时间的感受,与我们现代人的时间观念,有着相当大的差别。《七月》一诗中的丰富的时间词汇、巧妙的时间结构,很好地反映了上古先民的时间观念。

从《七月》一诗中可以看出,上古先民尚未形成一种抽象的时间观念,他们是以一种直观感性的方式把握时间的。《七月》当中的时间往往与自然物候变化、生产劳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第五章中记录了自然界各个月份中昆虫的变化,“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特定的时间与特定的昆虫的活动是紧密相连的,“斯螽动股”的那一时节就是“五月”,“莎鸡振羽”的时节是“六月”,人们在昆虫活动的变化当中看到了时间的变化。第三章当中则直接用“蚕月”来代替“三月”,因为养蚕的季节是夏历的三月,“三月”在这里并不是一个抽象独立的概念,它必然与具体的活动“养蚕”纠缠在一起。上古的先民们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长年劳作当中,亲身与自然接触,通过感受自然物侯的变化安排生产活动,形成了他们原始的时间观念。正如李泽厚所说:“在远古原始时代,人们的时空观还经常与现实生活或某些特定的事物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还没有什么普遍的形式”。[2]116

上古的先民们在感受与把握时间的同时,也将自我强烈的主观情感注入到了时间当中,使得本来很抽象的时间也带上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如第二章中写道“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春天作为一个抽象的时间概念,没有什么感情色彩,但当它与“载阳”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仿佛“春日”这一抽象的时间本身也让人觉得暖洋洋的;“有鸣仓庚”则更进一步将“仓庚”悦耳的叫声也赋予了“春日”。而在写到冬日的时候,则是“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正月和二月的寒冷,通过“觱發”和“栗烈”两个词语的描写,表现得绘声绘色,给人以强烈感受。从中可以看出先民们不但用他们敏感的感官来感受时间,同时也用他们丰富的情感来体验时间,这是他们切身地与自然相接触的结果。

如果细细地吟诵《七月》便会感觉到诗歌具有一种很强烈的节奏感。这种节奏感不仅仅是诗歌语言简短、韵律和谐造成的节奏感,同时也因为诗中的时间推移造成了一种特有的节奏感。《七月》的每一章中的自然物候、人类活动,都随着时间的流动做着一拍一拍的演进。这样使得读者感觉时间的流动本身是有节奏感的,是一拍一拍地推进的。比如第五章当中“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蟋蟀的活动一步一步地变化着,“在宇”,“在户”,“入我床下”,节奏明快,步骤分明,而同时时间的推进也是一步一步的。

实际上,我们知道客观的时间就像一条无始无终的河流,具有很强的连续性,绵延伸展。它本身不具有节奏性,它的推进并不像《七月》一诗中那样,一拍一拍地秩序分明。《七月》中时间的节奏性,是先民们直观地把握时间、对时间进行人为分割的结果。先民们在生产劳作中通过对自然物候变化的认识区分了节气,划分了四时,人为地赋予了时间一种有秩序、有阶段性的节奏。这样一种时间节奏,实际上反映的正是原始先民对于时间的认识。

假如更深入地探讨一下《七月》当中这种时间节奏感的深层内涵的话,可以发现,隐藏在节奏感背后的正是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因为节奏本身其实就是一种生命的律动。先民在生产劳作中,在与自然的接触中,强烈地感受着时间流逝中生命从沉寂到活跃,又从活跃再到沉寂的有序地、阶段性地变化,也体验着自身生命从旺盛到衰老的节律。《七月》中的春天,是“春日载阳,有鸣仓庚”,阳光明媚,生机勃发;四月、五月则是“四月秀葽,五月鸣蜩”,生物旺盛地生长或活动。而到了九月、十月则是“九月肃霜,十月涤场”,一片萧瑟的秋日景象;冬季又是“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寒风刺骨,寒气逼人,万物又都归于沉寂了。生命的历程在这里展现的是如此的充分,时间在这里被赋予了鲜明的生命意识。

同时,从《七月》一诗中也可以看到,先民们虽然感受到了时间当中生命不可避免的生死盛衰的变化,但他们并没有感叹生命的短暂,而是努力顺应着变化,辛劳地耕作着,乐观地生活着。他们不厌其烦地向我们展示着他们的生活的丰富内容。他们在初春辛劳地耕作着,在三月里伐桑、养蚕,在冬天里打猎、祭祀、宴饮聚会,他们有苦亦有乐。先民们在展示他们丰富生活的同时,也在向我们传达着他们对于生活的理解。

三、时间的循环性与秩序性观念

《七月》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开端,而以“九月肃霜,十月涤场”结尾,记录了一年的自然物候变化、生产活动之后,又回到了开始的时间点。时间周而复始,形成了一个闭合循环的圆。这在《七月》中并不是一个偶然,诗歌的第一章第三、四句写到“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到了第八章开头则又是“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纳于凌阴”,从上一年的冬天转到了又一个冬天。这些都证明诗歌当中确实存在着一种时间的循环流动。

诗歌当中的时间的循环,其实正好反映了上古先民对于时间的一个重要的认识,即时间的流逝是周而复始的。上古先民在生产劳作中,以直观感性的方式认识自然万物,感受到自然生命存在着一种阶段性的循环。朱良志先生对这一问题有很好的论述:“一棵树春天发芽,夏天茂盛生长,秋天尽量地多觅食多储藏,冬天则休眠,来年的春天又是新的开始。……周流往复乃生命之源,在今天看来是一个抽象的哲学问题,然而在先民们看来,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3]79事实上,我们知道,客观的时间是一维延伸的,像射出去的箭一样,绝不可能回头,这样一种抽象的时间是很难认识的。先民将自然生命的阶段性轮回变化赋予时间,使得时间也变得容易把握,具有了可预知性。在先民的时间意识当中,世界就是处在这样一种周期性变化的状态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可以多次重复,不仅仅是在诗歌语言形式上的重复,在现实生活当中也是这样。因为从七月开始,经历一年的运转,时间又会回到那个起点“七月”。

正因为上古先民循环往复的时间观念具有一种可把握性和可预知性的特点,所以他们的时间就具有了一种秩序性的特点。既然时间是可以把握,可以预知的,那么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时间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这样的时间也就有了一种秩序性的功能。历法中的时间其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它的秩序性。这种秩序来源于社会实践,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

在《七月》一诗中的人类各种的活动都被井井有条地规定在特定的时间里。春耕就是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伐桑要在“蚕月”,甚至“蚕月”本身也是已经规定好的养蚕的月份;而“上入执宫功”也要在十月“我稼既同”之后。一切活动都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时间在这里代表着一种规范和约束人们行为的力量。自然物候的变化、人的社会生活都被纳入一个井然有序的时间系统当中。在后出的类似历法的《礼记月令》当中,这种时间的规范性和秩序性的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假如人们不遵守这种秩序,会遭到“天”的惩罚。“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草木零落……”[4]198春天里进行夏天才能做的事,就会出现草木凋落的现象。在这样一种时间秩序的安排下,先民们的生活也显得十分有序,春种秋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长年累月地这样生活着,宁静而平稳。

《七月》中的这样一种时间的秩序性,也正体现了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先民们的农事生产、狩猎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他们所生长于其中的自然息息相关。他们通过一种感性直观的方式把握到了自然的内在规律。他们顺应自然,将自然的内在规律转化为一种人类活动的秩序性,使得人的活动完全适应了自然的意志,人与自然达到了一种和谐相处的状态。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天人合一的深层内涵。《七月》所表现的正是先民与自然融为一体,在自然的生命律动中辛勤劳作,歌哭忧乐的生活状态。这也正使人想起了海德格尔最推崇的荷尔德林的诗句:“充满劳绩,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5]200《七月》的诗意正来源于人们在时间的秩序中与自然浑然无间的和谐相处和诗意地栖居。

《七月》一诗中所表现的上古先民的时间意识,来源于他们在辛劳耕作中对自然、对生活的切身感受。虽然这种时间观念显得不够理性,太过于依赖感官,但却充满灵性,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意识。现代人的时间观念则是一种纯粹的抽象的时间观念,客观而直板,钟表是这种时间观念的最好的象征,它缺少那种让人生发想象的空间。在两千多年后读一读古老的《七月》这样的诗篇,感受一下先民们对时间的独特体验,也许会对我们这些现代人有一点启发吧!

参考文献

[1]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詁夏小正[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 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