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防治农业害虫的方法范文

防治农业害虫的方法精选(九篇)

防治农业害虫的方法

第1篇:防治农业害虫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现阶段;农业病虫害;防治现状;建议

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着农业病虫害问题,农业病虫害会对农业生产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农业病虫害可以直接影响着农业粮食生产量。农业病虫害的存在直接阻止着我国农业生产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会给农业种植人带来很大的损失。采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理一直是我国农业生产对农业病虫害防治的根本,这个观念在农业病虫害防治现状与建议探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宣传与应用。本文针对农业病虫害防治现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有效的建议,并进行论述。

一、现阶段农业病虫害防治现状及问题

现阶段农业种植中,农业病害虫一直是农业生产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对于农业种植着来说,在长久的农业种植中已经得到丰富的农业种植经验与治理手段,但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传统农业种植方法与治理手段已经满足不了对于现阶段农业病虫害的防治现状及出现的问题,现阶段农业病虫害的防治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的治理已经引起我国对农业种植方面的高度重视。国家对此开展了相应的农业保护工作。但是一些地方农业还是存在弊端,比如相关技术的落后等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病虫害的种类繁多,对病虫害的预防是防不胜防,而且目前中国对很多的病虫害引起的病发症并没有根治的方法,只是对其病发症起到抑制的作用。我国的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相比,我国的北方地区阳光照射时间较长,阳光的辐射相对较高,农业在生长过程中在充分阳光照射下,水土肥沃,气候适宜,在这种状态下农业生长状态非常好。同时病虫害的并发率也非常高,在这种状态下病虫害开始大量的繁殖,农业产品的健康生长受到了严重损害。目前社会上农业病虫害种类繁多,对治理农业病发症又增加了许多的难度。

目前我国的农业病虫害有很多是眼睛看不到的,农业种植者一般对农业病虫害预防都是先用眼睛去查看,在进行治理,然而却忽略了对看不见的病虫害进行治理,往往在治理并发症的时候都是治标不治本,没有真正的对农业病虫害进行治理,导致农业产量减少,却不知道减产的原因。

一般的地区的农业种植者对农业生产的种植方法不得当,对农业生产专业知识了解很少。尤其是在对农业产品喷洒农药时,控制不好农药使用的剂量,而且每年都用同一种农药对农业产品进行灭虫,病虫害会对农药产生抗药性,但是由于农业种植者对农业生产专业知识的欠缺,所以没有做好对农业病虫害的预防工作。这样既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等,对农业病虫害的治理也没有取得好的治理效果。

二、对现阶段农业病虫害防治的建议探析

目前水稻病虫害的种类增多,那么我们要成立一个专业水稻病虫害研究小组对农业的各种病虫害进行研究与分析,掌握出病虫害的病发症的症状以及病发症时间,最终得出治理病虫害的方法。同时研究小组要不断检测严重受灾地区的情况,加强检测能力,提前做预防工作。可以通过网络的手段对农业病虫害导致的灾难进行预防,加大预警的速度,迅速的对农业灾难预警扩大范围。

对我国农业种植者进行定期的农业专业知识普及,提高农业种植者水稻专业知识的了解。告诉农业种植者预防水稻灾害的好处,怎样对水稻灾害进行预防,提高农业种植者预防意识的引导,这样可以使预防治理对农业灾害起到很大的效果。

目前农业种植者对农药的使用方法不正确,同时农药市场为了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出现了贩卖假农药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国农药检测部门应该对农药市场进行严格的检查与监督,对贩卖农药的店铺必须持有资格执照证书,对他们进行定期专业培训,让他们知道农药真假的重要性。对农业种植者要让他们知道正确的使用农药剂量与农药针对治理病害虫种类是什么。规范农药市场,使农药治理对水稻灾害起到巨大的效果。

对农业病虫害采取预测预防手段,预测预防就是农业病虫害防治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对农业病虫害方面采取预测预防进行监督,才能使农业病虫害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对于农业病虫害这方面的预测预防的研究者应该不断学习与专研农业病虫害预测预防这方面新技术,及时的做好农业病虫害这方面的预防预测工作,提高我国农业产品生产量,促进我国农业发展。

三、结语

通过本文论述,对我国农业病虫害防治现状及问题、对农业病害虫防治建议探析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对怎样做好我国农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及对怎样提高我国的农业产量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农业产品的生长跟病虫害有着直接的关系,只有在根本上对农业病虫害发生进行预防治理,才能解决了对农业病害虫的问题,对农业的产量进行大幅度的提高。使我国的人们温饱问题得到解决。进而在这基础之上才能对科学技术进行研究,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使我国未来发展的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郭佳君.现阶段农业病虫害防治现状与建议探讨[J].河北农机,2013,(05).

[2]崔景.现阶段农业病虫害防治现状与建议探讨[J].花卉,2015,(17).

[3]马俊华.现阶段农业病虫害防治现状与建议探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04).

第2篇:防治农业害虫的方法范文

为贯彻落实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会议精神,提升我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治能力和整体防控水平,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安全、质量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意见》(政办发〔〕224号),结合我市农业生产实际,就加快推进我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高度重视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是指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由具有一定植物保护技能的专业人员组成的服务组织,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手段,采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防治措施对农作物病虫害实施统一预防与治理的全程承包服务。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重要措施,是确保农产品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及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是落实“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重要抓手。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发展多种形式的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全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

二、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遵循“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托公共植保服务机构,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强化服务,规范管理。围绕重点作物、重大病虫害,大力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努力提高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水平,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环境安全的目的。

(二)目标任务。力争通过3—5年努力,到年全市建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100个(区15个,县20个,县15个,县5个,县5个,县20个,县20个),使全市粮食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覆盖率提高到30%以上,经济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覆盖率提高到20%以上;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平均防控效果达80%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

三、积极扶持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

(一)探索合适的组织模式。目前我市已有的组织类型有公益服务型、产业协会型、村级合作社型、公司型和农户互助型等,各县(区)要认真总结,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组织模式。积极争取各方支持,通过加大投入、示范带动、典型宣传等途径,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要积极鼓励、扶持果品、蔬菜等龙头企业进入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领域,形成一批从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企业。

(二)加强组织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下发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管理办法》(农业部公告第1571号),制订适合本区域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管理细则,对专业化防治组织的组建、撤销、服务方式、收费标准、用药规范、机械配置和使用保管、效果保障等进行制度化规范管理,逐步建立规范有序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运行机制。要探索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的认定标准和考核办法,制订各类病虫害防治效果认定标准和损失赔偿办法,探索建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药害鉴定以及纠纷仲裁机制,及时解决专业化统防统治中出现的新问题。

(三)创新专业化服务模式。要在公益、阶段性承包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创新专业化服务模式。根据农业部“整建制、全承包、签合同、补组织”的要求,逐步向作物生长全程承包服务的模式过渡,建立整村、整乡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区,实现整乡联防联控。在统防统治服务区域内,逐步实现病虫害统一防治,统一管理,通过服务创新,实现农民、机手和服务组织共赢。

(四)强化人员培训。要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防治人员尤其是专业防治组织带头人的培训,切实抓好防治技术、施药操作、器械维修、政策法规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工作,逐步建成一支业务精、素质高、反应快、成效好的专业化防治队伍。

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要将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摆上服务“三农”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要制订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发展规划,将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纳入粮食生产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在支持环节上,突出扶持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在防治模式上,突出发展全程承包服务;在区域布局上,突出重点作物、关键区域和重大病害;在推进方式上,突出整乡整村整建制示范带动。

(二)加大资金投入。要加大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支持力度,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在安排农机购置补贴、新型农民培训、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发展等涉农项目资金时,支持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特别要支持专业化龙头企业购置先进的药械设备以及专业防治从业人员的培训。要积极拓宽资金渠道,制订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领域,扩大专业化统防统治规模,提高专业化统防统治水平。

第3篇:防治农业害虫的方法范文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作为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农业工作人员面临的主要难题。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农作物的种植中品种、种植方式和管理制度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农业种植结构也出现了较大的调整。同时在这种农业改造工作中,由于植物结构复杂、农业产品较多和耕作模式的多样造成的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出现了各种新问题,给植保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

一、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历程回顾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外专家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明确的指出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是以消灭病虫害为主要目标,而是将这些病虫害种群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确保到不致造成农作物危害的水平。同时,在1967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提出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而我国在农作物病虫害工作中概括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改变病虫害生存环境等多种方法形成了一种新的防治措施和方法,进而形成了防治结合的病虫害防治策略和措施。在1975年,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农业病虫害防治目标和防本文由收集整理止措施成为被正式的确定为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方针。同时进一步的指出在工作中要因地适宜、合理利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生理防治等多项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进而达到经济、实用、安全和环保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目的。

二、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现象

1、迁飞性病虫和偶发性病虫暴发频率增高

随着品种不断更新,栽培技术不断变化,极端气候条件的不断增多,农业种植和生产过程中迁飞性害虫纵卷叶螟、稻飞虱连续多年大发生、大危害,造成了严重的农业生产损失和生态危害。

2、次要病虫害发生逐年加重

水稻灰飞虱在多年以前还属于次要害虫,水稻条纹叶枯病零星发生,没有专门开展过防治工作,近几年已上升为本地区水稻上最主要病虫害之一。

3、新的检疫性病虫害传播速度加快

随着品种更新加快,新品种引进调出频繁,同时也加快了新的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如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烟粉虱、美州斑潜蝇等。

现在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在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上次我们国家和日本就“毒饺子”和“毒包子”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不可开交。归根结底就是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已非常重视生活的质量,要消费食用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怎样才可能生产出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这就要求从源头抓起,首先要管理好农业生产的投入品,如果在稻麦生产上投入大量的有机磷,甚至是违禁药品甲胺磷,或者是超量用药用肥,滥用农药化肥,那是不可能生产出绿色食品的,因此要改变传统种植管理习惯,更新知识,科学种田。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保护农业生产安全,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三降三提高”,即降低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降低防治成本,提高农药的利用率,提高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效益,提高产品质量。

三、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近几年,农业生态环境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而发生变化,病虫害随着环境和生态的变动而变化,特别是在设施农业、反季节栽培等条件下出现了各种新的病虫、草虫和新发情况,而原有的病虫害生长习性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加大对农作物综合防治力度,提高防治管理水平。病虫害综合防治就是抓住水稻某一生长时期发生的主要病虫害,兼顾次要病虫害,在控制方面则采取多种手段,例如采取农业措施清洁田园,选择抗病抗长品种。轮作换茬,改变适应环境,延迟或提前播种错过(避开)病虫发生期,降低发生程度。化学防治措施则有交叉、轮换使用农药,避免病虫很快产生抗性等合理用药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就是要讲求综合控制,长效治理,降低药量药本,减少施药次数,一药多治,减少劳动力投入,达到省工、省时、省力、节本的

转贴于

目的。既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对鱼、虾、蟹、畜禽的影响,又保证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1、错综复杂的动植物、农作物的耕种和周边环境构成一个生态体系。这里面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变支,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整体体系的稳定,在关键因素上甚至可一发而动全身,进而影响病虫害种群的消长。

2、综合防治的目的是控制种群数量,使害虫密度保持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所以不要求进行不必要的防治工作。通常不是使害虫绝灭,有时为使天敌能继续生活繁殖,在今后抑制虫害中发挥作用,在防治时还要有计划留下一部分害虫。

3、各种防治手段如化学防治、天敌利用、抗虫品种、农技措施或昆虫绝育,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限制,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采用多种防治手段,将其有机联系,互相协调补充,才能起到最好的防治效果。所以必须全面考虑,使其对于生态系内外的副作用减至最低。不但要注意它们对防治对象,作物和人畜的影响,还必须考虑到和其它害虫、天敌、益虫和其它生物的关系,同时还要注意环境保护问题。

四、配套技术

1、保护利用有益生物,结合农事操作为天敌提供栖息场所,注意合理用药,减少天敌杀伤,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

2、以农业防治为主的预防系统,如有利控制的高产耕种、轮作制度,种植抗(耐)性强的优良品种及其合理的品种布局;培育无病虫的种苗,针对性的种子消毒、土壤处理。

3、科学使用农药,有节制地合理用药,多讲究防治策略;修改偏严的防治指标,贯彻达标用药;合理安排农药,采用对天敌影响少的选择性农药,提倡有效低剂量,抓好挑治、兼治,减少用药面积和用药次数。通过综合防治技术的组装,协调地发挥农业防治压基数,保护天敌促平衡的作用。最小限度地使用化学农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天敌作用,把病虫危害损失降低到经济允许水平以下,并使病虫发生量维持在低水平的生态平衡中。

第4篇:防治农业害虫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果树;绿色;病虫害防治;传统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果树病虫害防治的发展在我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很多地区的果农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不高,防治粗放,农药乱配滥用现象比较普遍,降低了果品质量,对果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是个大大的削弱。我国在不断探索、改进、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目前普遍采用的四类基本方法,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要解决我国果品果树病虫害防治成本大,效益差的问题,必须采用在生产实践中将传统方法与绿色方法优化组合、协调运用的综合防治方法。减少用药次数,把果园病虫害控制在果园经济阈值标准以下,同时把农药残留降低到国家规定的指标以下,还要将其控制在国际市场认可的范围之内。克服传统的基本方法的局限性,普及推广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果树病虫害传统防治方法

传统的果树病虫防治方法提倡生物防治,以物理防治为基础,遵循病虫害的发生的规律,通过科学的规划,进而使用化学防治技术,达到有效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1.1、提倡农业防治

通过栽植优质无病毒苗木,并加强对其的肥水管理、将其负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对病虫枝、果进行及时剪除,并把枯枝落叶清理出果园,定期翻刨树盘,对树干老翘裂皮进行刮除,减少病虫来源,有效降低病虫基数,要确保树体通风透光。

1.2、合理使用农药

传统防治技术采用农药混用虽然可以加强药效,但在混用不当的情况下,反而会降低药效,增加农业投入的成本,甚至发生药害。在传统方法中,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具有三致毒性,因为这些农药会对人体造成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危害,该方法鼓励使用农业部推荐的农药、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按照标签说明进行配制,严格配制农药浓度,减少污染,降低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并建议果农加强对病虫害的预测和预报,对农药进行有针对性地、适时地、科学合理使用,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混用的农药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会导致作物出现药害,注意不同作用机理农药的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其次,应合理选择农药种类、施用时间和施用方法,抓住有利时期进行防治交替使用农药,抓住有害生物最薄弱的环节,对农药在一定时间段内的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要做出合理规划,保护害虫的天敌。

绿色病虫害防治方法

2.1、生态控制

生态控制是防治害虫的一个新策略,这种方法是以生态学的原理为指导,利用作物、有害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尽可能地发挥有益生物的自然控制作用,不破坏天敌或有益微生物增殖生存的环境条件,并创造天敌和拮抗菌的最适生存环境,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为害水平以下,对农田或果园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优化,通过许多栽培管理及人工措施来强化这些自然控制因素,提高作物自身抗性,灵活运用生物防治等调控技术,不但节省防治成本,而且减少了有毒化学物质的使用,提高了果品的质量。

2.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保护植物、控制害虫为害的对策,通过操纵和引进生物、基因、基因产物,使生物间相互的平衡作用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运用丰富的生态知识,创造稳定的、有效的防治靶标病虫的方法,避免打破生物间生态平衡,从而达到在尽量少使用农药的情况下,减少害虫。

生物防治的一个重要对策是控制害虫密度,通过引进和移植害虫的有效天敌来抑制害虫生长和繁殖,对有效天敌提供良好生态环境,科学使用杀虫剂,增加其种群数量,还可以对这些天敌进行室内人工繁殖,然后释放至果园,利用它们去消灭目标害虫。

此外,还可以利用有益生物作为活的屏障,用于排斥有害生物的为害或阻止其侵染,观察植物叶围、根围的微生物,利用这些微生物对果树的不同作用,抵御外来侵袭者,要保护那些能帮助植物吸收营养和水的有益生物群落,如微根际真菌,使植物根部免受病虫的危害。

由于大多数植物具有保护自己免受病菌、线虫、昆虫以及其他侵染因子为害的基因潜力,所以它们可以利用诱导植物体内的抗性的特点,从而达到自然保护或抑制害虫的目的。例如可以先在蚕豆、黄瓜、香瓜等生物上接种蚕局部病斑的侵染因子,从而诱导出其抗性机制,这样能系统保护其免受真菌、细菌、病毒的危害,这样的保护最大的优点是,其作用持续周期可长达作物整个生长期。

2.3、破坏病虫最适生态环境

除了生物本身的特性会导致虫害外,外部环境的诱导也很重要,因此可以通过控制病虫的环境条件并破坏其适应的环境,来降低虫害,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如可以在葡萄的种植上采用塑料簿膜覆盖避雨栽培,因为葡萄的病害发生与气温、湿度密切相关。有些隐蔽的生活环境,为害虫和病原物提供了安全的避难所,这些病原物潜伏于枝干皮下或落叶中,很难被发现。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栽培防治辅以必要的人工防治,要及时清除果园落叶,并集中烧毁,从而更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如对果园内积水进行有效排除,避免其引起根朽病的发生,减少冬春昼夜温差,增强树体抗冻能力。

2.4、用肥料巧治病虫

用洗衣粉、尿素、水配制成的混合液以及沼液,喷洒果树上,不但对叶面起到追肥的作用,也能对蚜虫起到预防的作用,在果树花期、幼果期、生长旺盛期喷沼液,有利于优质稳产,并可以大大减轻早期红蜘蛛、落叶病、蚜虫等危害,而且在农村,沼气十分普及,因此沼液资源丰富,使用沼液还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农业投入成本,减少了使用农药对环境和果品质量造成的危害,此外,草木灰加水浸泡后,用其滤液喷洒果树,可以对树增补钾肥、磷肥,并提高树势,还能起到杀灭蚜虫的作用。

3、结束语

农业防治措施的效果是逐年积累的,所以其相对稳定,要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这样的原则出发,并要达到经济、有效,安全的目的,这就对果树病虫害防治的科学方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前较为流行的方法及发展方向是培育抗性品种,尤其是多抗性品种的选育和利用,通过对作物抗性的遗传规律和生理生化机制进行研究和总结,从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要求出发,争取抗性的稳定和持久,达到有效治理和对抗果树病虫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薇.果树病虫害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河北农业大学,2005.

[2]张瑜琴.基于Super Map Objects的果树病虫害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新疆师范大学,2009.

[3]苏彩和.广西发展农业标准化的模式选择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1.

第5篇:防治农业害虫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措施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病虫害频发的国家。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不断加快以及农作物种植方式及其技术的改变,我国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为确保国内粮食产量的相对平衡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平稳上升,在进行农作物种植时,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尤为重要。近些年来,我国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病虫害预测体系、制定了较为标准的预测方法等,但仍需要进一步的防治,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

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根据农作物的种植环境、农作物自身生长的特点以及病虫害的特点,在农作物种植之前以及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定期的对农作物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如对种子进行提前的药物浸泡以及对田地进行提前的种植清理等,以此确保种植环境的卫生,预防虫害的滋生。与此同时,在每年的秋天定时的对耕地进行翻新,不仅可以有效增强耕地的蓄水能力,改善土壤的活性,还可以加快落叶枯枝在土壤中的腐烂速度,有效降低病虫害的成活率,从而促进农民的增收。除此之外,农民还可以通过合理的轮作对农作物进行种植,提前避开重茬以及硬茬的位置,缩小病虫害的生存空间,做到提前预防。当病虫害已经发生时,农民则可以通过喷洒农药进行除害。在农药的使用上,要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要求、注意事项、病虫害特点、农作物特点以及土壤性质等进行喷洒,在确保农作物安全的情况下,有效杀死病虫害。

2 田间管理方式的防治

田间管理方式的防治主要是对农作物生长的各个环节进行适当的改进,创造一个适合作物生长但不适合病虫害生存的环境。这主要包括:

(1)加强耕地间的管理工作,如及时的清除田间的枯枝败叶以及杂草等,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一个卫生的环境;

(2)对农作物进行有效地灌溉以及施肥,增强农作物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如在相对干旱的秋季,勤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可以有效降低螨类虫害以及蚜虫等的存活率,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作物的生长;

(3)实施合理的农作物耕作制度,如进行水旱轮作方式的种植,这种种植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寡食性以及单食性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有效恶化了病虫害的生存环境,且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3 物理方式的防治

物理方式的防治主要是借助众多的物理因素对影响农作物种植以及生长的病虫害进行处理的方法,如人工捕杀病虫害、晒种、药物浸种、毒饵诱杀病虫害、烧土消毒以及覆盖银灰色薄膜避免蚜虫侵害等。相对而言这种防治病虫害的方式简单易行,绝大多数的农作物都可以采用此种方式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且不用担心会对农作物本身造成伤害。

4 植物检疫

对植物进行检疫是众多防治病虫害方法中一种相对特殊的手段。随着农作物种植方式的改变以及农作物品种的不断更新,病虫害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异,其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对农作物的危害性也在逐渐的加重。因此,为确保农作物的安全,国家规定要对农作物进行整套程序的检疫。需要进行检疫防治的病虫害一般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对作物的危害性大,给人们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日常的防治工作对其无效,主要是通过人进行传播。随着国与国之间进出口物品流通的加快,对农作物进行植物检疫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有效预防境外病害侵袭我国农作物的有力手段之一。

5 化学方式的防治

化学方式的病虫害防治是现今农业种植中最为常见的方法,它具有适用范围广和见效快等特点。但是,由于病虫害的种类繁多且数量相对庞大,在用化学药物对其进行防治时,很容易出现人、畜中毒的现象,且会影响土壤的质量并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当长期使用某种药物时,病虫害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异,对药物产生抗性,造成更大的病虫侵害。因此,在进行这一方法的应用时,必须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要求并结合作物生长特点以及虫害发生的规律进行防治,也可选用抗虫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这一方式的长远应用。

6 生物方式的防治

生物方式的防治主要是借助干扰激素抑或病虫害的天敌对病虫害进行处理的方法。主要有:

(1)借助昆虫不育的原理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如在作物上涂抹BT乳剂,可以有效预防食叶性病虫的的侵害;

(2)借助昆虫激素诱杀病虫害,如昆虫的性外激素可以有效干扰病虫害的繁殖并能将其诱杀,又如昆虫的保幼激素可以有效干扰病虫害的生长,从而将其扼杀于摇篮中;

(3)借助脊椎小动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如借助鸟类以及青蛙等捕食病虫害;

(4)借助益虫或其它的节肢动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如赤小蜂、七星瓢虫以及草蛉等;

(5)借助微生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如借助病菌、细菌以及真菌等诱发病虫害感染疾病,从而降低病虫害的成活率。这种生物方式的病虫害防治,对人、畜以及作物都不具有危害性,且能有效地保护环境,能够起到较为长久的效果,但适用范围相对较窄且不能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

7 结语

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确保作物生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的种植生产中,及时进行耕地卫生的处理、适当选用抗病性的作物品种以及对作物实行一系列的防治工作,如农业方式的防治、物理方式的防治、生物方式的防治、化学方式的防治以及植物检疫等,这些方式都将有助于病虫害数量的减少以及农作物产量的增收,并能从一定程度上挑选出较为优质的作物品种,从而为今后的农作物种植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李红,李前海.浅谈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J].大科技,2012(14)

[2]杨普云.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环境和社会成本[J].中国植保导刊,2012(23)

[3]李永镐.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2)

第6篇:防治农业害虫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110-1

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是以市场为主体,在政府的科学管理与指导下,采用预防为主,以治为辅,综合防治的方针,也是利用先进的测报技术、防治器械和防治方法,对面积较大的农作物片区实行统一防治的方式。此方式不但是解决分散的一家一户治虫防病难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规模化、优质化、现代农业的需要[1]。因此,对于病虫害要认清问题难点,了解对策方法。

1 当前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人的因素方面

一是中国的农业基本国情对病虫害防治影响。因我国农业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占有土地资源少,农业基础设施弱,造成病虫害防治较为落后;二是农户分散无序种植与病虫害防治。目前我国农村农业的主体是以农户各自为政、分散经营,零散种植农作物的多,集中连片的少,各类作物无序杂乱混合种植,这种方式使病虫害种类数量增大,给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三是病虫害防治主体力量薄弱。近年来,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从事农业劳动的多为老人、妇女和留守儿童,造成许多农田留荒或低效种植,人们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不重视甚至无能为力;四是知识技能局限性的限制。在从事农业工作的人中,文盲、半文盲的劳动力比例很大,不但作物种植水平低下,而且在农田管理上使用农药时不合理不规范,盲目喷药、无效喷药等,使病虫害防治很难有效有序进行。

1.2 体制机制方面

一是相关制度不健全。各级涉农部门不重视,很少有预防措施,很多地方没有结合本地区实际,根据虫害种类及作物环境作出行之有效的长期的防治体制机制;二是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如缺乏透明评定标准、无服务费用收取的标准,服务方式不够规范,服务内容比较单一,服务人员水平有待提高。同时存在缺乏高效施药机械、后勤保障跟不上以及解决纠纷的方法不完善等问题[2];三是基层农业服务体系不齐。不少乡级甚至县级农业工作人员在机构改革中被分流或没有真正从事本专业,加之农业工作比较艰苦,许多大中专毕业生不愿从事基层农业工作,造成人才队伍流失或缺乏;四是没有相应政策等支持。如缺少资金、无技术引导。防治工作尤其在起步阶段,更需要农业部门积极的政策引导和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设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项资金,为病虫害的专业化防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1.3 新环境方面

一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东西海拔落差大,南北温差大,特别是很多地区小气候突出:十里不同温,百里不同天。给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较大难度;二是工业化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酸雨天气,水质污染等造成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抗病能力弱。同时给病虫害带来新挑战和变化规律,如天气变暖会提前带来蝗虫繁殖期改变,危害各农作物生长期和紊乱病害机理机制。酸雨使土壤ph值酸度增大,将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种群,加快土壤酸化等,从而改变病虫害种群数理变化。

2 对策

2.1 成立农作物生产协会

在农业局、科协等部门支持下,成立农作物生产协会,如蔬菜协会、玉米协会等。协会属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具有独立法人性质,承担民事责任。成立各种协会可以解决产、供、销问题,实现以串联每户为纽带,订单式、规模化、高效益的农业生产。成立协会后,协会本着以市场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负责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自然就解决了病虫害防治主体问题。

2.2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一是建立各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制度,根据本地区病虫害特点,及时公布信息,制定长期行之有效制度。制订适合该地区的专业化防治的管理办法,对防治组织机构组建或撤销、服务方式、收费标准、机械配置、用药规范和使用保管、防效保障等环节进行规范;二是完善各基层农业服务体系。为专业化防治提供有力支持,加大投入基层农业人员队伍建设,改善各种基础设施。做到监测系统信息准确,信息传递讯捷,专业防治到位。特别要改革乡镇农技服务站,将借调、混岗等人员进行重新疏理。同时成立村级农业服务组织,是有力减轻生物虫害造成损失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的有效方法;三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大对防治的人力,资金等支持力度,对刚起步的组织机构给予一定资金、政策、技术支持。设立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专项资金,对专业化防治组织及相关组织管理进行补贴,扶持防治组织的发展;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在各种媒体上大力宣传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方法,在关键时期,召开现场会,通过媒体大力宣传促进防治工作整体推进;五是加强培训。农业技术部门要加大人员对病虫害的识别能力、用药安全、防治技术、药械维修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专业化防治队伍的综合素质。

2.3 面对新环境改变

一是进行各种作物试验方法,因地制宜,进行品种对比试验,总结找出适合各种气候环境条件下的品种,选出抗病强,高产质优品种,提高其抗病害能力;二是全社会支持技术革新,提倡绿色生产,推广节能减排,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

参考文献

[1] 陈会柱.求真务实 稳步推进重大病虫害专业化防治[J].中国植保导刊,2009,(3):43-45.

第7篇:防治农业害虫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 蔬菜病虫害防治 技术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 S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069-01

一、农业信息化的基本内容概述

1.农业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农业生产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必须对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进行必要的信息化改造。建设农业信息化,能够迅速改变传统农业中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成本,王云豪说过:“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人类对于事物认识方面的不确定性”,只有掌握足够的农业信息,才能更加有效的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的发展。

2.农业信息的发展历程

伴随着人类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开始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而其极强的信息处理传播能力,使得信息及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开始起主导作用。世界范围内,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渐增强,其农业信息化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前,电话、广播的普及,使得农民获取信息实时性得到极大的增强;7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农业数据开始尝试系统的处理;80年代各类农业专家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知识的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得以重点研究与开发;90年代至今,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相结合,农业生产向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人工智能、遥感技术等全自动化控制方式开始逐渐出现。现今,农业信息技术智能化、高水平网络以及数字化已经相对普及,正向进入农业信息技术产业化阶段而努力。

二、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信息化应用

1.蔬菜病虫害防治的基本要求

病虫害是造成蔬菜生产损失的重要原因,蔬菜病虫害分科属可共有上千种,蔬菜的病虫害防治贯穿蔬菜的整个生长过程,如何指导菜农及时、有效、正确地找到解决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关系到农药的使用,蔬菜品种的选择以及蔬菜种植技术的科学内容。当下,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蔬菜的病虫害有了进一步增加的趋势,而随着健康生活理念的广泛传播,人民对于蔬菜健康种植、农药残留率的要求日益提高,所以做好蔬菜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确保蔬菜生产高产、优质、高效十分必要。

2.蔬菜防治病虫害的内容概要

蔬菜的种植与季节的变化密切相关,而其病虫害防治也必须由此系统的分类。对于越冬期的防治,蔬菜种植要求对种植土壤深耕翻土、冬季灌水可将多种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地下害虫和病菌翻致地面。在秋收时节需要清洁田园、铲除杂草,消灭上面的害虫和病原菌;而播种期的蔬菜在选种上必须掌握大量的当地气候信息以及病虫害种类的基本结构,选用抗病品种,并合理安排种植布局,适当调整蔬菜播期。在生长期的蔬菜需要加强田间管理的监控和信息掌握,适当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乃至生物防治,掌握投放农药或其他处理器械的投放时间。

3.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信息化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强大的互联网系统可以建立有效的专家系统,传递相关专业信息,菜农可根据专家系统的诊断、推理、建议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专家系统在蔬菜病虫害的诊断与防治方面正可以充分发挥其专业作用。多媒体的产生,将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通过信息技术进行集成演示,帮助专家指导蔬菜生产,进行科学化管理。把蔬菜病虫害防治专家系统与多媒体技术结合,通过信息互联网技术,整合现有的资源和科学信息,构建病虫害多媒体诊断专家系统。

三、蔬菜病虫害信息化系统的建立

1.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蔬菜的病虫害必须依靠多元多角度的种植管理技术的支持,这就需要我们建立等价的蔬菜病虫害管理综合系统,为实际农业管理的技术提供了必须的资料和数据。建立相关的病虫害数据库,害虫所属的纲、目、科、属,害虫基本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传播途径等等,包括其蔬菜病的种类和其典型症状,以及传播特性。在技术支持上,将关于每种病虫害的治理方式,预防要求和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的可能方法,整理归类,并通过图像、视频等展示其应用效果和实践数据。

2.信息化系统的设计思路

建立完善的蔬菜病虫害管理系统,必须要准备完善的病虫害数据库,同时需要与田间情况作相应的适应。首先,需要全面系统地收集主要蔬菜品种的病虫害发生特点,整理相关研究资料,严格按照领域专家提出的病虫害识别整理推断建立系统,对其病虫害诊断保证一定量的准确性,并建立病虫害的相关材料和防治方法的系统框架,为农户提供有效的咨询、学习服务。

3.信息化系统的技术路线

建立的农业信息化系统必须满足农业的人群的基本要求,以农民受众为基本对象,依托现有的正确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信息,从市场需求出发,多角度的完善系统的基本构架和对外窗口。将病虫害资源库进行逻辑划分、组织。对其中的解决方法和专家建议进行有机的组织链接,以有效的方式。并通过逻辑划分好的层次结构进行制作多媒体、文字、系统的基本内容和更新方式。为农民提供综合的问题咨询、农业生产模式、病虫害发生信息及处理方法为一体的学习沟通平台,完善蔬菜病虫害互联网咨询系统。

第8篇:防治农业害虫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防虫;无公害蔬菜;农药

中图分类号:S436.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都普遍追求没有农药残留的无公害蔬菜,导致市场上无公害蔬菜出现了供需失衡。那么如何减少蔬菜中的农药含量,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蔬菜病虫害防治,如何做好优质无公害蔬菜产品的供应,成为农业科研人员和蔬菜种植者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无公害蔬菜防虫技巧研究经验,分别从蔬菜病虫害防治的农业综合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以及生物防治技术等方面,初步探讨无公害蔬菜的防虫技巧问题。

1 蔬菜病虫害防治的农业综合技术

1.1 做好将要种植蔬菜土壤的消毒处理

种植蔬菜前进行土壤消毒是必须的,这样可以保证床土没有任何的病虫害、虫卵以及杂草种子。具体可以将多菌灵粉、五氯硝基苯和敌百虫混合后对土壤进行消毒,施肥方面尽量选择有机肥。

1.2 实施蔬菜种植的倒茬轮作

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土壤资源,又可以有效防止和减轻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在一些轮回困难重茬严重的土地上,若是遇到病虫害高发期,在增加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土壤农药污染加重。因此在倒茬轮作中,应该避免同一品种蔬菜连续2茬以上在同一土地上生产,选择在同一土地上分类换茬的方式种植。

1.3 精心选种并做好种子消毒

各种品种的蔬菜具有不同的抗病虫能力,在选择蔬菜的品种时,可以根据栽培技术、生态环境以及当地的气候环境选择抗耐病虫性强的良种,优质种子选好后,接下来就需要做好种子的消毒化处理,消毒处理最好选择物理消毒法,具体步骤为:将种子浸泡在温度50℃左右的温水中,然后搅拌15min左右,将种子捞出后进行搓揉、冲洗。消毒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同的种子浸泡的时间是不同的。

1.4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期

合理的播种时期不仅可以错开病虫害的高发期,避免蔬菜病虫害的发生,还可以提高蔬菜的出苗期,对保证蔬菜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5 做好蔬菜苗期的精心管理

蔬菜苗期尽量选择使用有机肥,保证土壤肥沃。种植人员应该适时对中耕除草,保护地菜川或露地菜川,较少初侵染源。

1.6 适时定植,合理密植

不同种类的蔬菜具有不同的定植时期,例如茄果类可以在带花或者带果时进行定植,叶菜秧苗类的蔬菜必须在具有5片真叶时才可以进行定植。在种植时,需要注意蔬菜之间的间距,防止相互遮光,做到合理密植。

2 蔬菜病虫害防治的物理防治技术

2.1 人工捕捉防治法

对于那些危害集中,具有假死性以及活动性不强的害虫可以采取此类办法。例如,斜纹夜蛾幼虫具有趋光性和群集习性,可以对其进行人工捕杀。对于象鼻虫、金龟子等害虫,可以通过震落法,将其在地面上一网打尽,同时对于害虫卵块要尽最大限度的将其消灭。

2.2 物理防治法

2.2.1机油诱杀法

主要是通过将机油涂抹到黄条或者黄板上,对斑潜蝇、白粉虱以及蚜虫等害虫进行诱杀。

2.2.2遮阳网法

主要是通过覆盖遮阳网控制番茄病毒病。

2.2.3趋避蚜虫法

主要是通过挂与株高相平的银灰色膜条来趋避蚜虫,预防病毒病。

2.2.4覆盖地膜法

主要是通过覆盖地膜防止土壤病菌传播到植株上。

2.2.5防虫网法

主要是通过设置防虫网防止迁飞性的病虫害进入温室导致蔬菜病虫害的发生。

3 蔬菜病虫害防治的化学防治技术

3.1使用无污染的植物性农药和生物农药

无公害蔬菜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没有农药污染残留,因此在防治蔬菜害虫时,要选择安全有效的农业、无污染的植物性农药和生物农药正好满足上述条件,常见的生物农药有农抗120、农用链霉素以及Bt乳剂等。

3.2注意化学农药的科学使用

要想不依靠一点化学农药来完全防治蔬菜病虫害是不现实的,我们需要做的是科学使用化学农药,使用时应该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标准》使用,避免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首先在选择农药时,要选择低残留、低毒的农药;其次在用药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药时间以及施药剂量,按照标准记录用药的安全间隔时间;最后在蔬菜采摘之前,坚决不能用农药。同时在施加化学农药时,要注意不断改进施药技术,做到合理使用农药。

4 蔬菜病虫害防治的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病虫防治主要是指采用抗生素、害虫的天敌以及生物农药来代替直接使用化学药剂来杀死病虫,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蔬菜的农药残留,提高蔬菜的品质。生物防治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其防治措施主要包括:

4.1 用昆虫激素防治蔬菜病虫害

昆虫激素防治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蔬菜病虫防治技术,它通过利用昆虫的内激素或者外激素对昆虫进行迷向、诱杀等。

4.2 以虫、菌等为蔬菜治虫、治病

例如采取病毒、真菌、细菌等来消灭病虫害,巧妙利用害虫的寄生性天敌或者捕食性天敌,比如可以通过释放丽蚜小蜂来捕杀白粉虱的方式保护蔬菜免遭病虫害。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保证无公害蔬菜的质量,就需要从蔬菜种植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入手,不断创新传统防治技术,降低蔬菜农药残留量,确保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绿色、环保的无公害蔬菜。

参考文献

[1] 候喜萍.无公害蔬菜防虫新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20).

[2] 张玉龙.推广蔬菜无公害优质栽培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2010(3).

第9篇:防治农业害虫的方法范文

为了加快落实中央关于“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精神,根据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意见》和《市农业委员会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全国百个统防统治示范县(区)示范工作,加快推进我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有效控制农作物重大病虫的危害,确保我区粮食生产安全,特交流如下:

一、清醒认识重大意义

能有效控制小麦条锈病、马铃薯晚疫病、水稻“两迁”害虫等迁飞性、暴发性、流行性及检疫性病虫为害,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提高防治效益,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能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有效地减少农药的施用量及施药次数,降低防治成本,减少农民因误用、滥用农药而造成的药害和对环境及农产品的污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有效手段。能促进新农药、新技术的更快示范推广,有利于帮助广大农户解决防治病虫难的问题,也是解决当前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及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

二、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减轻环境污染,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病虫防治水平,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坚持“政策扶持、培育组织、强化服务、规范管理”发展思路,加强植保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以服务农民为宗旨,以公益性植保机构为技术依托、以专业化防治队伍为基础、由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种植大户和基层农技服务中心等共同参与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我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水平。

二)目标任务

加快我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队伍建设及防治工作,按照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和要求。今年将组建两个以上规模化专业化防治队伍,全面推进全区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全区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覆盖率由目前的5%提高到15%以上,其中,粮油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重大病虫害专业化防治覆盖率达到100%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

三、强化措施落实

一)强化组织领导

作为植保工作的重要标志,各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要把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列入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日程。把组建和完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任务来抓。乡镇(街道)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农业服务中心要精心组织;要加强组织协调,积极争取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主动与农机、财政等部门沟通配合,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提供强有力的行政支持。

二)用好用活扶持政策

提高机动植保机械保有量,各乡(街道)镇农业服务中心要用好用活种粮大户补贴、农机补贴政策。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对专业化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组织或个人购买机动药械的积极性。

优化发展模式三)积极创新。

区在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及开展专业化防治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近几年来。形成了农业服务中心依托型、大户自建型、应急防控型等植保专业化组织形式,涌现出了甘宁镇灌峰村、白土镇水稻专业合作社专业化防治好的典型,受到农民的欢迎。各乡镇(街道)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辖区的开展模式,坚持“政府支持、部门引导、市场运作、自愿互利、规范管理”原则,重点培育规模化统防统治组织,积极扶持各种专业化防治队伍的建设,实现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良性循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强化服务指导四)加强宣传培训。

大力宣传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重要意义,区农委将充分利用区内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介。并通过现场推进、群众观摩、防效评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农民自愿参加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区植保站和乡(街道)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加强对专业化机手的培训,提高专业化组织的服务水平,对参加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的基层植保、农技人员、专业防治组织、机防队机手以及种植大户等采取田间地头现场培训和会议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重大病虫防治知识、科学用药、植保器械维修、使用等技术培训,提高机手的技能素质和服务水平;同时开展相关法律培训及新政策宣传活动,增强专业化服务组织人员的法制意识。积极引导专业化防治组织围绕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途径开展承包服务,及时推荐使用新型植保机械以及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保型农药,切实做到科学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