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雨的诗歌范文

关于雨的诗歌精选(九篇)

关于雨的诗歌

第1篇:关于雨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 “窗” “雨” 叶维廉 诗歌 意象

意象,是指文学作品中有着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何云波先生在《新编比较文教程・主题学》的研究中对意象研究进行了探讨和阐释:“当自然界中的物象贯注了主体的情思,也就使它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意蕴。”①中国古典文论中强调意象:“独照之匠,窥意而运斤。”②“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③

比较文学主题学中的意象,指“某一民族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学形象或文化形象”。④“窗”和“雨”,这是两个常见的物象。古往今来,多少文人、作家对它们进行过描述,它们被灌注了作者不同的情感;在不同的作家笔下,它们的意蕴各不相同,也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叶维廉作为一位诗人,其诗歌中的意象成为诗歌的一大特色,“窗”和“雨”就是其中鲜明的两大意象。它们倾注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现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窗内――窗外:超越与追逐

近代以后中国诗歌形式多样、方式多样,内容宽泛,“诗意”就这样一直在这些诗歌中通过我们沟通世界与大地的“窗口”显现出来。叶维廉,这个奔波于大陆、港台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大诗人,正是从“窗”中捕捉到了这一诗意。在这个写出了曾被批评家称作“台湾现代派诗中最难解的作品”⑤的诗人的许多诗集中,“窗”这个意象层出不穷,正如张志国先生所述:“窗是叶维廉存在之思在诗歌中最忠实的记录者和转化者。”⑥

“它来了,出现,清澈,显示,绝灭,薄弱的冲动,驰过朝花的眉目,加深了许多寒窗的孤独。”(《我们忽略了许多事实》),这时年仅18岁的诗人叶维廉已经离家六年了。这其间有多少雄心壮志,又有多少无可奈何?对于叶维廉来说,由于过早地被放逐,家的概念已经陌生了,他心中那种家的感觉也“涛声不再”,反而加深了窗内的“孤独”。

“孤独”的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有很多呈现,如思念的孤独――“一日不见,如三月矣”,窗内人苦等苦思,寄托于“物”,凝聚于“窗”。而叶维廉的孤独却是来自远方漂泊他乡的窗外人的思念,好似“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孤之、凄之。

从窗内到窗外,超越传统到现实,古今中外多少人“寒窗苦守”,将目标直指“窗外”的世界,但是这其中又有多少人能如愿以偿呢?苦苦地追索,只在“路漫漫其修远兮”中“独怆然而涕下”。20世纪以来,尤其是接受西方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思潮的中国现代诗人,在遭遇传统文化的“前放逐”情境下,依旧对窗外寄以美好的情思而孜孜以求之,“窗”依旧是他们超越传统的追逐理想的一个通道。

对于一个生于大陆的诗人,早年的叶维廉闭于窗内,也渴求着窗外的风景。他深深地懂得,身体的放逐并不意味着自己逃出了窗的阻隔。相反,他是在更努力地突破无形的“窗”的困扰,超越传统而追索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寒窗的孤独”中,叶维廉既聆听着“去吧,泛湖去,无舟可渡。独上西楼,月复如钩?”(《信札二贴》)的历史回响,又体味着现代人的生命遭受不安定、不规则、瞬间袭所带来的孤独感、焦虑感。⑦

由此观之,叶维廉是不断追索人生理想的现代“窗内人”与被现代中国放逐在外的“窗外人”的复合体。其诗集中的意象“窗”有多重寓意,既有对“窗外”理想的“追索”,又有对“窗内”故乡的“怀念”。在其诗歌中,“窗”这个通道有更深的寓意,是其抒理想、展抱负,也是其徘徊无奈、望月怀乡的起点和终点。“开窗”展志体现出其内心的欲望和忙乱,“关窗”回归表达了其心灵的不安与无奈。这种“窗”有诗人超越传统、转向现代时的“郁结”,也代表了诸如此类的诗人,特别是台湾现代诗人受压抑的“郁结”。

“窗外雨景”:郁结与突围

我们从“窗”的历史传承和新质这一独特视角,可以窥见叶维廉早期诗歌展现的边缘性,这一切,让诗人深深地拷问社会、拷问自己。凭“窗”远眺,“窗外”呈现的是一片“烟雨蒙蒙”。“雨”这个意象也是叶维廉诗歌的主要意象之一,它体现了诗人由“郁结”到“突围”的这一过程。

超越传统后的叶维廉在窗外不断追逐,却只领略了“你走出去就是这样的了,人挤逼,空间也逼……”,他“不愿意再进入那种郁结的心境”。⑧因此,他“利用这寒冬的雨水,犁翻心中的碎屑……”(《元旦》)。在这里,“雨”发挥了其洗涤的功能,作者期望用雨水做工具,寻找心中疑虑的症结。对于叶维廉来说,他作为一个放逐者,透过内窗来到窗外,这是对传统的超越,是转向现代主义的寻觅。叶维廉的窗外的寻梦是“雨的天堂”:“下雨了,雨是无声的;雨,无声地下着。”这是他身处窗外,努力追求后的感受:无言以对。这不是一种简单的“乡愁”,而更是一种复杂的文化心态的反映。⑨

也许他的愁、他的无奈郁结起来正如蒙蒙阴雨。古人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叶维廉的愁并不汹涌澎湃,但远胜“缘愁似个长”,乃是“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诗人感受着“郁结”,当然也在寻求着解脱之道。“雨”是“郁结”的产物,“雨”也让叶维廉“突围”――“我们永远在转化中”。⑩20世纪70年代以来,叶维廉诗歌创作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现代主义向中国传统美学回归,其中吸纳道家美学思想是促成他从文化“郁结”成功“突围”的关键。{11}这一切,我们从其诗歌中“雨”的意象的转变不难把握。

在雨景中,诗人默默耕耘出“一幅恬淡的风景画”:“风流自不必问,尽在画图中。”(《耕雨》)雨景中,诗人剪出雅致山影:“雨雾里,山影,缓缓地,一层一层地被剪出。竟是如此轻!竟是如此的薄!”(《剪出的山影》)这里的“雨”,成了自然山水之友,连诗人自己都称:“什么好?无色无臭的雨最好!”这无疑是对道家美学的向往与回归。

诗人透窗观雨,心如止水,郁结不再,就如“刚刚下过一场大雨,湿漉漉的街上,好一阵凉爽”,还能“猛一回头,竟是一条朦胧的彩虹。”(《北京的彩虹》)。“来了,要,炸碎,冷气和安乐紧闭的门窗”(《雷雨》),曾经的郁结如雷雨,劈开了那道让他“郁结”的“窗”。对诗人而言,“窗”不再是隔绝,“窗”之内外已渐渐融合。他在《躯壳之颂》中写道:“外:晨光、太阳花雨、夜潮浪;内:吐纳、循环、脉澎湃。”窗内的风景与窗外的雨景在诗人眼中已是自然,都是“道”,都是“美”。“雨”是发光的金子,诗人在“雨”中实现了突围:“在雨雾中”捉笔“去画一张我那渐被遗忘的故乡”。

《雨的味道》中更是充满了乡愁,充斥着复杂的文化心态。诗人叶维廉突破内窗,超越传统,在窗外雨景中追索,而这让他嗅到了“梅雨的味道”以至于郁结难开。窗外的他,就在雨景中,用“雨”洗涤尘埃,用“雨”刷去愁垢,用“雨”融入自然,从而成功地突围。

“窗”和“雨”这两个意象是多少文人雅士的寄托,而在叶维廉的诗中,它们更是“郁结”与“突围”这两个主题的集中体现,诗人的特殊在于他透过“窗”观察了“雨”景,又在“雨”中成功突围。我们期望,突围后的叶维廉在“晚年开创出新的诗境”。{12}

注释:

①张铁夫主编.新编比较文学教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1.

②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③王昌龄.诗格.

④陈,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⑤古远清编著.台湾现代诗赏析.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⑥张志国.窗中・风景――叶维廉诗歌的存在之思.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2008.3.

⑦张志国.窗中・风景――叶维廉诗歌的存在之思.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2008.3.

⑧梁新怡等.与叶维廉谈现代诗的传统和语言.见《叶维廉文集》,第七卷.

⑨陈亮.“郁结”:从文化心态到美学形态――读叶维廉《雨的味道》.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2008.3.

⑩叶维廉.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1}龙扬志.郁结与突围――试论叶维廉70年代诗歌风格的转变.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2008.3.

{12}书.放逐与游心――浅谈叶维廉诗歌创作意识的转向.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2008.3.

参考文献:

[1]叶维廉.叶维廉文集第六七卷(诗歌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叶维廉.走过沉重的年代(雨的味道・序).

[3]张铁夫主编.新编比较文学教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1.

[4]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5]王昌龄.诗格.

[6]陈,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7]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首都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2008.3.

第2篇:关于雨的诗歌范文

前几天,我遇到一位诗人,他说,他写诗,不会考虑读者的因素,只关注内心的感受。

对他的观点,我持反对态度。

博尔赫斯说:“我首先是一个读者,其次才是一个作者。”

诗歌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读者需要。如果没有读者,那么,我们还需要写诗吗?就像农民种庄稼一样,是因为人类需要粮食。如果人类不吃粮食,农民还会种吗?因此,一个诗人首先想到的是读者,其次才是自己。

如果连读者都不考虑了,又何必写诗呢?不论在报刊上发表作品,还是在网络上发表作品,还是自费出版诗集,你的目的,不就是想得到读者的认可和欣赏吗?如果你不考虑到读者,又何必去写诗呢?一个诗人,在写诗时,首先要考虑到读者。可以这样讲,如果没有读者,就没有诗人。读者,是诗人唯一的上帝。

既然如此,为什么会出现新诗读不懂这一现象呢?

提起现代诗歌,常有人认为读不懂的诗就不是好诗。也有人常拿现代诗歌与小说、散文作比照,认为诗歌不好懂。诗歌与散文的区别,一如玫瑰与余香,散文是捧在怀里的玫瑰,给人的感觉是如火如荼,芬芳艳丽;而诗歌呢,则是赠人玫瑰后的手留余香。此时,我们虽然不见玫瑰的娇艳,但那种芬芳,却能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诗歌与小说的区别,亦如散步与飞翔,散步街头,可见它的一举一动;冲天飞翔,却很难看到它的踪影。用一个通俗的比喻,小说家、散文家是厨师,他从菜场买来各种疏菜,经过加工,变成各种佳肴。厨师再高明,我们能从佳肴中看到疏菜的影子。诗人则是酿酒师。当我们品着酒的美味,那是无法看到粮食的踪影。即便是古典诗歌又有多少人能x懂?诗人欧阳江河说:“中国古诗词不也很难懂吗?要不加注释,有很多你根本就看不懂。但我们在读它时,又何尝去怪它难懂呢?因为古诗已经获得了一种阅读上的特权。那就是说,如果你读不懂,那只是你的水平和教养不够,你没有责怪的资格,更别说骂。但当下的诗歌还没有获得这个特权。所以,对于诗歌,尤其是对于诗歌中的有效成分,我们不能只是从它有多少读者,是不是平易近人来理解。诗歌的语言,它可以不用于交流、沟通,它可以保持它全部的复杂性,它的神秘不可解。但它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见证。”诗歌贵在含蓄,这是由它的文体性质决定的。这样的性质,注定它不可能让人一览无余。其实,这是诗歌的一种常态。

再一个原因,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在技巧上、表达方式上、观念上等方面已发生较大的改变。台湾诗人向明说:“诗歌进入现当代,乃至后现代,受到现代美学原则‘淡化感情、强化感觉’的影响,从前那套触景生情,启齿便是赞美颂歌的习性,早已被现代诗人扬弃。古人那些伤别离,遣悲怀,伤春悲秋的伤风感冒型的俗套,不带真性情的寄情诗,也已经被嗤之以鼻了。现代诗人对自己内心的审视和对外物的观察关怀,早已随着进步的时代潮流,而放言高论,而口没遮拦,将古人那套温柔敦厚的词语取代。”如果我们的读者还沉浸在过去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蕴中,没有跟上现代诗歌的“步伐”,读不懂也就在所难免。

三是我们的诗歌教育没有适应现代诗的要求。现在常有人拿读不懂现代诗来说事,好像读不懂全是诗人的责任。其实,这是不对的。目前,我国的诗歌教育主要停留在古典诗歌教育层面上。一首古典诗歌,首先从形象入手,通过对形象的把握,来表现生活或社会。其次,从语言入手,关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跳跃性、多义性、隐喻性等,特别注重动词、修饰词和特殊词语的妙用。再次,从意境入手,来评价一首诗的高与低,好与坏。四是从表达技巧入手,主要包括抒情手法、描法、修辞手法等方法的运用。五是从结构入手,如层次、角度、“诗家语”等。六是从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入手,来概括诗歌的主旨,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态度。而新诗教育仅停留在对徐志摩、郭沫若、郭小川、贺敬之、艾青、席慕蓉、汪国真等诗歌的解读上。需要强调的是,我丝毫没有诋毁这几位诗人的意思。我只是想说明一下,我们的诗歌教育观念太陈旧、太落后。诗人翟永明在接受“搜狐文化”的采访时说:“中国教育在这方面(现代诗)非常缺失,从小学到中学、大学,学生们在学校里能读到的当代诗歌很少,可以说绝大多数人对当代诗歌是不了解的,除了少数特别喜欢的人之外。”她还说:“在网络上,很多人对现代诗完全不了解,思维完全固定在古体诗,对现代诗读不懂,读不懂就反感,但他又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读不懂,是因为你没有接受这个训练,古体诗你从小受了训练,知道它好在哪里。现代诗你没有接受这个教育,你不知道它好在哪里,但你不能因此就否定它。”试问我们现在有多少读者知道什么叫陌生化、张力、含混、语感、智性、畸联、戏剧性、变形、密度、反讽、戏拟、平面化、零散化、拼贴、杂糅、非逻辑性呢?如果连这些都不了解,又怎么能读懂现代诗歌呢?

当然,除了这些原因之外,的确是有一些诗歌读不懂。如果是这样,那就让它自生自灭,或者留给时间解读吧。正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因为读不懂,反倒成了唐诗中一道别样的风景。

拉拉扯扯谈了这么多,现在我们来看看中海的诗,看他的诗到底读不读得懂。假如你对现代诗一点不了解,中海的诗的确不好懂,一旦掌握了一些现代诗的技法,那么中海的诗是不难懂的。这叫难者不会,会者不难。限于篇幅,下面我从中海的七首诗中挑出三首进行解读:

先看看他的《晴雨表》,显然这是一首咏物诗。现代的咏物诗与传统的咏物诗是有区别的,前者强化直觉的想象,陌生化语言和奇特的意象,而后者则注重“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屠隆《论诗文》)。晴雨表本是预测天气晴雨的气压表,诗人通过个体的直觉、想象和意象,写出了生命的阴晴、冷暖和人生的况味。

再看第二首《缓慢的烟雨》。诗的第一节,诗人采用暗喻,把江南雨想象成“少女走着,实际是站着/再站一会儿就要成为雨”,写出了江南雨的特征。第二节,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多方位描摹,写出江南雨的轻柔之美、动态之美、神韵之美。第三节,通过“现在鲜有人注意到她”,写出了现代人对江南雨的冷落。第四节,诗人通过“多次写到她”,表达自己对江南雨的留恋之情。最后一节,诗人化实而虚,营造出一种雨的情境和意境,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回味。总之,这首诗不是通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来表情达意,而是通过意象、暗喻、拟人等手法,最终,在“零度”的抒情状态中,写出现代人追求物质、追求金钱,而失去自然、美好的精神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也写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安和焦虑。

最后,再举一首《按捺不住》。诗的开头,诗人写了一次酒醉后产生的直觉、幻觉,通过“名字”、“暗号”、“大写意马路”等意象,写出自己对恋人的追忆,第二节写的是自己与恋人之间一段往事,最后一节,则写诗人失去恋人后的伤痛之情。尤其是结尾,诗人通过“冬树”、“枝桠”、“车辆”、“盲声”四个意象,既含蓄凝练,又给人以意已尽而味无穷的想象与联想。这是一首情诗。它侧重于强化直觉、想象和意象。

第3篇:关于雨的诗歌范文

1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2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

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语言入手,充分入境。

2联想想像法。指导学生展开想像把握诗中的意象。

3评析欣赏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畅所欲言。

4探究学习法。用于诗歌鉴赏方法的探究,根据学生实际酌情进行。

媒体设计

录音机、教学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方案一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还记得“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美妙意境吗?诗可以娱目、娱耳、娱心。其实,在中华诗歌的宝库里,还有许多灿若星河、异彩纷呈的现代诗,她们吸收了几千年诗词深邃的神韵,借鉴了外国诗艺自由的脚步,感受着新时代清新的气息,装点了中国乃至世界诗坛的盛装。今天,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去聆听“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解说:此导语的设计,力求抛砖引玉。一是由学生耳濡目染的古诗句谈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暗示诗人的创作底蕴;二是明示诗歌的作用,既隐含方法,又指出了学习重点。)

二、解题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三、研习课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田圃(pǔ)禁(jìn)锢(gù)

留滞(zhì)喑(yīn)哑(yǎ)

襁(qiǎng)褓(bǎo)

(解说:准确识读生字是朗读乃至吟咏课文的前提,学生之间互相指正比教师单纯灌输效果更好。)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连等作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明确: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停顿:如“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重音:如“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加点的词要重读。

(解说:此步为学生品读全诗的关键,只有完全融化到诗里,才能在高层次上获得审美感受。)

(3)播放萨克斯乐曲《春风》,请学生伴随音乐朗读全诗,仔细体味诗中的意境。然后请学生说说诗人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情调。

明确:轻快,喜悦,蓬勃向上,充满活力。

(解说:此步是在完全入境基础上的一次升华,因此应要求学生反复吟咏,一读一思,一思一得,最后达到“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义皆出于吾之心”的目的。学生的表述可形式多样,提倡借用古诗文表达,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

2具体研习。

(1)播放范读录音带(并配音乐),请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意象,并通过联想、想像把这些意象所在的诗节描绘成一幅图画。

明确:意象如:雨、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雷电、风、门窗、帘子、蓑衣、斗笠、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你们等。

画面描绘(如第五节):在淅淅沥沥的春雨里,田圃肥沃的泥土上孩子们嬉戏的脚印清晰可见,牧场上的新苗正在抽发,池塘里的鱼儿活蹦乱跳,还有唱着歌谣的溪水……

(解说:准确识别意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与本诗欢快、喜悦、乐观的情调相符的画面。注意发挥学生的想像力,通过画面感知意象的特点,为解读意象做准备。)

(2)自由吟咏,请学生结合自己想像的画面,给“雨”前边加上恰当的修辞成分,并思考诗人寄予“雨”怎样的内涵。

明确:大地企盼的春雨;亲切温柔充满爱心的春雨;与孩子一起嬉戏的春雨;勇敢地笑着的春雨……

雨,滋润大地,播种希望,她给自然界带来生机和活力,她是生命的源泉。全诗抓住“雨”这些特点,赞颂人间永恒的爱,于是“雨”成了春的脚步,爱的使者,她给孩子们带来笑声,给世界带来希望。

(解说:这是在形象思维、感受诗的意境的基础上对典型意象“雨”的感悟。学生可围绕“爱”的主题畅所欲言,教师也可根据学情,适当加以提示,如参看副标题“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也可先找关键句。不可囿于固定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

(3)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一些诗句,反复吟咏,细细品味。

明确:如“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解说:诗重在读,只有在吟咏中才能把握诗丰富的内涵。最好能让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发表见解,教师重在方法上的指导,而不苛求结论。)

(4)齐读第七、八节,品味其中的“笑”。

明确:第七节中,诗人借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这些自然界的精灵,抓住它们生动的一刹那,抒发自己对勇敢、乐观、自信的赞美。第八节,用两句气势高昂的对仗句“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希望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将感情推向高潮。有了爱,才会有勇敢的笑,只有勇敢地笑,才有希望,“笑”体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解说:选取重点段落回读,强化对文章的感悟欣赏,优化学生的情感和审美素质,重视学生的自我感受,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情知对称”的人格和智能双向发展的绿洲。)

3欣赏品味。

(1)细腻精巧的运笔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赏析:“爱心”点明“雨”之所指,而“丝缕”则形象描绘出爱之细之柔,“天地”包括田园、牧场、山峰、白云等,极言爱之广之浓,无私、博大,使人读后如沐春雨。把这样一个丰富深刻的内涵寓于形象贴切的比喻之中,境界全出。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赏析:捕捉孩童吃苹果这一细节,撷取内涵丰富的那份“甜”,化为“祝福的心意”,虽卒章显志,却不露声色,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含蓄美,又不乏新诗自由的风格。

(2)拟人化的艺术手法

诗人赋予“雨”人的思维和行为,她时而“温声细语”,时而欢呼雀跃,一会“探访”大地,一会“亲近”孩子,田圃、牧场、山峰、云端,到处都有她的身影,既亲切又生动,这浑身散发的灵气和展现的真情,怎不让人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解说:欣赏品味与具体研习两部分可视课堂实际穿行,教师评析要适时而作,适可而止。)

4课堂小结。

涵泳全诗,诗人郑愁予为我们送来了一位温柔可亲,却又勇敢乐观的爱的使者,我们也和那些孩子们一起,沉浸在“雨”的滋润里,意犹未尽。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作诗的知己吧!让无数珍贵的生命的花朵,带着灵魂的闪光、思想的色彩、感情的汁液,融入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不成为沙漠和荒原吧!”(邵燕祥语)

(解说:鉴赏诗歌重在朗读,贵在诗趣。以《雨说》为契机,启发激励学生阅读大量诗歌名篇,提高鉴赏能力和欣赏品味,才是最终目的。)

四、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比较两首诗在选用意象、语言风格方面的异同。

方案二

一、导语设计

听配乐诗朗读,营造诗歌氛围,先感受后读诗。

二、整体感知

学生边听边读,将自己听诗的感受说出来交流。

三、具体研习、欣赏品味

将整体感知的内容整理归类,教师分别就主题思想、艺术风格等方面提问、点拨,学生作答。

四、评价分析

教师对学生的分析鉴赏有重点地评价,应鼓励不同的见解。

五、课堂小结

从学生的研习中总结出鉴赏诗歌的方法:阅读找出意象感悟内容发掘主题。

方案三

一、导语设计

请学生背诵出描写春雨的诗词佳句,并说一说“春雨”这一意象在中国传统诗文中有怎样的内涵。

二、朗读全诗,整体把握

概括每小节的大意,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全诗。

三、对比阅读,鉴赏品味

学生把自己改写的散文与原诗对比阅读,说说诗歌在表现手法上有怎样的特点。

四、概括诗歌特点

学生再次朗读全诗,师生共同总结诗歌艺术特点:善于借助意象表达情感,语言精练,语意含蓄等。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要像诗人那样做生活的有心人,积极观察生活,捕捉自然界细腻生动的一刹那,引发自己艺术的感悟。

【备教资料】

卡片①郑愁予其人其诗

郑愁予本人是一个运动健将,但诗中表现的却是一个多情书生;他有着极深的文学修养,但却毕业于法商学院;他身为现代派的主要干将,但他的诗歌却处处流淌着古典韵味;他的诗婉约犹如李商隐,但豪放起来酷似李白。

“因为我从小是在抗战中长大,所以我接触到中国的苦难、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这些写进诗里,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实影响我童年的和青年时代的更多的是传统的仁侠精神。”(郑愁予语)

卡片②

北峰上郑愁予

归家的路上,野百合站着

谷间,虹搁着

风吹动

一枝枝的野百合便走上软软的虹桥

便跟着我,闪着她们好看的腰



而我邻舍的顽童是太多了

星星般地抬走一个黄昏

且扶着百合当玉杯

而那新酿的露酒是凉死人的

赏析:此诗的主体意象是“野百合”。第一节一起句,便以“归家的路上,野百合站着”将“野百合”人格化。接下来,随着“虹”在山谷间的出现,随着风的吹动,“一枝枝的野百合便走上了软软的虹桥/便跟着我,闪着她们好看的腰”,这就进一步使“野百合”女性化。到了第二节,作者旁涉笔墨,写“邻舍的顽童”,写他们“星星般地抬走一个黄昏”。这一切看似闲笔,实际上却是为“野百合”的再度出现创造一种新的氛围。第一节写的是“归家的路上”作者的所见,第二节诗的客观空间则易之为“邻舍”,而在这时,“野百合”也变成了顽童们嬉戏的“玉杯”了,诗末一句“而那新酿的露酒是凉死人的”,流露出一种孩提式的劝诫口吻,使人感到善意和亲切,更使人由此洞见作者心灵的透明和纯净。

卡片③意象与意境

意象,简单地说就是沾染成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如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等在特定情况下,都可称为“意象”,正如刘勰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歌是以意象来反映诗人眼里和心中世界的。

意境,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与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情由景寓,景中含情,品味诗的意境,领悟诗的意境美,主要通过诗中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即意象)实现。

索引

①《台湾新诗鉴赏辞典》北岳文艺出版社

第4篇:关于雨的诗歌范文

翻开古代诗歌史,陆游写诗歌近万首,苏轼的诗歌有三千多首,王安石的诗歌总量也近两千首……可以说,只要愿意写诗,生活无处不入诗。在诗人那里,月圆是画,月缺是诗,悲叹是曲,豪情是歌。将生活咀嚼出滋味,即流泻笔端而为诗。怀着这样的感触,我和学生根本顾不上对诗歌形式的雕琢,便直接踏上了“我手写我心,我心自有诗”的轨道。

高三生活总是有几分枯燥,但生活并不因为枯燥就无价值。九月中旬,阴雨绵绵,更是给高三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上晚自习时,我一进班就看到了学生们的困倦,十几个人伏案而睡,其余学生也毫无精神。

同学们睡得太安详了,眼看就要上课,真不忍心叫醒他们。“怎么办呢?”迟疑间,两三个学生识趣地碰醒同桌。我想:“喊醒了,还是没精神啊?总不能大吼一声‘我劝诸公重抖擞’吧!”此时,一个念头闪过脑海:“就写首诗吧,送给同学们,或许还能出奇制胜呢。”

拿起粉笔,我在黑板上写下:“复习必修五第一单元。”随后,写诗:

秋雨丝丝凉,身感心神爽。

盼君惜时光,莫负爹和娘。

刚写完,我就看到个别学生拍了同桌:“还在睡!看看黑板上说谁哩!”这时,上课铃响起,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瞪大眼睛,直视黑板。诗歌在学生们的心里逐渐发酵。这一刻,我知道,写诗的效果慢慢显现了。

看完黑板,多数学生开始了复习。我在教室过道里踱着,学生孙玉宏递给我一张纸,说:“我给您的诗改了一下,不知道好不好?”我说:“改了就有思考!”

我把他这首诗写在黑板上:

秋雨丝丝缓,身感心神宽。

莫待时光散,后觉泪满衫。

刚写完,一个学生喊我:“老师,我同桌白松宁也写了一首。”

秋雨丝丝涟,身感心神倦。

背水战雄关,不胜成囚犯。

正好是三首诗,并列在黑板上。学生们一下子全都看着黑板,却不复习了。我说:“还是请大家先复习,最后十分钟咱们再请作者谈写诗的原因,好吧?”继续复习时,不少学生总是有意无意地往黑板瞟一眼。

最后十分钟,我一站上讲台,刚举手还未说话,学生们却出奇地安静了。我说:“下面,咱们就请孙玉宏说说写诗的原因吧。”

孙玉宏答:“我就是感觉到老师写的不好,才想着改改,写这首诗的。”

“还有吗?”

孙玉宏摇摇头。

“下面,请白松宁同学说说自己的写诗想法吧?”

白松宁回答:“我们高三生活太苦了,我心里很苦,根本感觉不到凉爽。再说了,我们明年考不上大学,上学十几年真是辜负父母和亲戚朋友的期盼,我感觉到考不好就像犯罪一样。”

“那就成囚犯了?”

白松宁解释:“古人说成王败寇,高考失败那不也很类似吗?”

“同学们,你们有这个感觉吗?”

学生七嘴八舌:“差不多。”“就是那样。”“考不好,还可以复习,怕啥?”

“看来,白松宁的压力挺大的,真是一个感恩父母的人。他朝着最努力的方向走去,才会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啊!下面,谁来评论一下哪一首诗更有味道?”

陈宇佳和陈佳佳先后发言:“老师你写的诗太直白了,也不太押韵,白松宁写的诗有点悲痛,孙玉宏写的诗有韵味,最后一句泪满衫,很有韵味。”“孙玉宏的诗有文化感,我觉得有文化感的诗是好诗。”

我趁机点拨:“那什么叫文化感和韵味呢?来看看孙玉宏的诗句,泪满衫,是不是在古代诗歌里面见过类似的用法?”(学生未反应过来)

我又提示:“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诗,名叫《琵琶行》,有两句是――”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眼泪把衣衫都打湿了,那流下的眼泪太多了,说明诗人――”

“太感动了!”“太伤心了!”

我总结:“诗歌有文化感,有韵味,就是诗歌的语言有历史有故事,情感含蓄深沉。我也认为孙玉宏的诗写得好!谢谢玉宏!”(学生热烈鼓掌)“下面,咱们就说一说,这三首都是从秋雨开始写起,为什么情感却很不相同呢?”学生一下子陷入了沉思。

几分钟后,张君珂说:“你写诗的目的是让我们好好学习,他们俩却不是的。”宋俊芳说:“白松宁的诗我们都有感受,我们天天做题确实都很‘倦’。”

学生发表了见解后,我提示:“我们的身份不同,写作目的也不同。我是老师,想让大家好好学习,我写的这首诗就是劝学诗,所以我写得很直白,小学生都能看懂。孙玉宏是为了修改我这首诗,只是觉得我写的没有韵味才来写诗,算是自励诗。白松宁的这首诗,道出了心中的苦衷,悲凉中有几分壮烈啊,是一首自白诗。写景物,用意象,都不是固定的,最多是相对固定。古人说秋风秋雨愁煞人,那是大多数诗歌的情感,秋雨秋风秋景就是悲凉的,可是也有些诗人写秋天就不悲凉,刘禹锡的《秋词》写景‘晴空一鹤排云上’,抒情‘便引诗情到碧霄’‘我言秋日胜春朝’,说的就是积极欢快的情感。意象和情感之间的关系,这下大家明白了吧?”(学生点点头)“放学吧?”

学生笑答:“早就放学了!”我说:“耽误大家晚走十分钟啊,我有错,可是看着大家学习很来劲,我高兴,可以说这也是我最近一周上得最愉快的一堂课。谢谢大家啊!”(我双手一抱拳,学生鼓掌)

隔了一天,上午正在上作文课。一道闪电划过窗户,接着一声雷从天而降在教室外炸响,学生的心顿时都飞到教室外了。我抓住时机,赋诗一首写到黑板:

咏怀 秋雨有感

秋雨欲来雷声伴,一道银光穿云天。

若要桂香菊笑时,请君且待九霄蓝。

刚写完,我突然觉得应该把最后两句修改成“风雨不动安如山”那样的意境。于是又在黑板上并列写一首诗:

秋雨欲来雷声伴,一道银光破云天。

莫道风凄雨且厉,吾心一片湛如蓝。

学生田晶亚有感当即赋诗一首,交了上来:

秋雨欲来雷声传,艺术银光抢争先。

再闻桂花香气散,只恐又待大晴天。

陈韦豪也赋诗一首,交上来:

秋雨携雷压驻城,书声朗朗斗志诚。

更待明年今日胜,立我战旗南京城。

当即,我针对三首诗同样以“秋雨”起兴设问,请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与诗人的心理发表见解。最后,总结如下:田晶亚的诗和我第一次写的诗,都有一种等待的心理,寄希望于外界,期盼天晴后再欣赏美丽的风景,心泰然后才能变好。我修改后的诗,是一种不管如何刮风下雨却独自岿然不动的心境。这表明内心不受外界干扰。这也意味着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做事的时候,不能因为别人的干扰,就随意改变自己的初衷。陈韦豪的诗,诗如其人,有种豪情壮志,也是不受外界干扰的一种心境。我个人看法是,这也应当是咱们高三学子的主流心声。

下课后,熊姗姗也写了一首交上来:

秋雨已来尚未停,恍然入梦江南陵。

雨中漫步心事宁,花香唯有天先晴。

我问:“已经下课了,咱们下一节课再评讲吧?你这写的也是等待心理吧?”

熊姗姗答:“评不评都行。我写的就是等待心理,交给你,你看出来就行啦!”

第5篇:关于雨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 雨巷;蒹葭;意象;抒情主体

施蛰存曾这样评论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兴起的现代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行。”戴望舒虽被看作是现代派的主将,但是他的成名作《雨巷》却并不是纯粹的“现代的诗行”。

《雨巷》对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诗歌有明显的继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在《雨巷》中出现多达7次的“丁香”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就已经存在,多用来表现愁怨之情。如李商隐的《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还有南唐李璟《浣溪纱》“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第二,《雨巷》中的“丁香姑娘”意象是超感官的,例如“丁香一样的忧愁”是抽象的心理活动与视觉的融通,“太息般的目光”是听觉与视觉的融通,这种突破语言局限的通感修辞手法,多被认为是戴望舒接受19世纪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影响的结果。其实, “通感”手法早在《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的“季札闻乐”就有所体现:“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1]。第三,《雨巷》运用了大量的近义形容词和具有复沓效果的词语、句子。近义词的使用例如:“惆怅、哀怨、愁怨”、“默默、冷漠、静默;词语的反复:如“惆怅”使用2次,“彷徨”使用3次,“悠长”使用4次;句子的反复,例如:“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种词语、句子的反复手法在《诗经·秦风·蒹葭》(以下简称《蒹葭》)中也有所体现,甚至有论者认为《雨巷》表现的“邂逅情结”起源于《蒹葭》。

此外,《蒹葭》与《雨巷》都是抒情诗,主题历来都有争论。有所不同的是,因《雨巷》诗作者身份明确,有论者将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诗人当时的人生经历及其性格特征加入到主题的确定过程中。但是我们认为,“抒情主体”与实在的作者是有区别的。“在诗人的意象中,抒情主体根本不必是他自己。它可以是一个完全虚构的形象,诗人可以进入这个形象,也可以用它作为面具,把自己掩藏在它背后。”[2]这一主体感受、描绘的对象,只是“对于他自身中展开的经验有关键作用的东西。以这种方式投射的抒情主体环境中的对象,在抒情诗客体层次的整体中,发挥着刺激物和背景的作用,抒情主体的经验和情感由此得到展开。这些情感通常根本不是用语词指出的或以任何其他方式提到,可以说它们是借助于句子的表现功能由读者个性化地唤起的,它们可以为他感受。”[3]抒情主体与客观现实有距离又非完全独立,抒情诗中的现实是被情感主观化的现实。《蒹葭》的诗作者身份未定,无疑有利于诗歌从情感上影响读者这一功能更好地发挥。那么,有明确作者的《雨巷》又是通过何种方式感染读者的呢?

《蒹葭》一诗,在凄清的氛围之下,在对“可望而不可即”的佳人的反复吟咏背后,都是诗人凝神注视的目光。这首诗最终在诗人的长久凝望中结束了,在可望而不可即的凄清氛围中结束了,情感并无起伏变化。而《雨巷》中“抒情主体”的情感是一个动态的展开:相遇进而凝视,但在第四小节、第五小节反复强调的“姑娘”只是“飘过”而已,在第六节,甚至“姑娘”的“颜色、芬芳、眼光”都“消散”了。此外,首尾两小节用几乎完全相同的文字强调“丁香姑娘”只存在于自己的“希望”之中。难得的是,即便“丁香姑娘”已经消散,诗人并没有遗憾之情。与古典佳人形象不同,“丁香姑娘”的价值不完全在于拥有吸引诗人接近的美感,而是能让人生步入“雨巷”的“我”,得以通过“丁香姑娘”而一抒愁怨。在这一过程中,读者是在从凝视到超脱的心理转化中完成了“抒情主体”的具体化,并被这不可言喻的情感所感染。这种效果是与追求情感单纯的《蒹葭》截然不同的。

综上,尽管戴望舒的《雨巷》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多有继承,但是“雨巷诗人”从凝视而达超脱的情绪变幻节奏是充满着现代感的。或者说,诗人将自身从客观世界提炼出来融入作品之中,并用抒情主体面对“丁香姑娘”时产生的多层次的变幻的情感感染读者的心灵,以此增加作品艺术价值的创作手法是对古典诗歌的某种超越。对于《雨巷》的解读,也许我们在关注戴望舒个人经历给诗歌带来的多元化解读可能的同时,更需要关注并探究这首诗歌独特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http:///eyjx/1/ReadNews.asp?NewsID=2340

[2][波]罗曼·英加登著.陈燕谷 晓未译.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165

第6篇:关于雨的诗歌范文

一.

及时雨映射出农耕文化作为生命之源的春雨,对于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农民进行耕田、播种等农事必须要依春雨来的早晚、多少而随时进行动态调整,因此,风调雨顺成为农耕社会时期人们共同的期待。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对于气象灾害无法像今天那样用仪器技术精准测量出来,只能向他们心中的神灵祈祷,保佑庄稼能像往年一样丰收,春旱求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琴瑟击鼓,以御天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榖我士女。《诗经》中这段文字记载就是先秦时期人们祈求上天降雨的庄重场面。此后,北宋时期苏轼在《喜雨亭记》中描绘出人们因久旱得雨的喜悦心情,甚至把建筑名定为喜雨亭,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出春雨与我国古代农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春夜喜雨》是作者在历经安史之乱以后,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草堂生活第三个年头写下的。当时的杜甫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亲自躬耕于田地之间,农耕的生活拉近了诗人与农民之间的距离,也使诗人有机会亲身体会农民耕作之苦。对于农业社会的人们来说,春种、秋收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方式,而其中春雨又成为关键因素决定着他们在春天播下的希望之种是否能够在秋天获得丰收。诗人深知雨水对于农事的重要性,在完成播种后,与其他农民一样期望有一场绵绵春雨为干涸土地带来滋润,让希望的种子得以萌发。当这场春雨如约而至地到来时,不仅缓解了人们迫切等待春雨的心情,更重要是缓解了春旱,滋润了禾苗成长。

所以,诗人才称这场雨为及时雨、好雨。首联中知时节,好像一下子就把春雨写活了,春雨好像似乎很通灵性一样,知道人类农作活动需要它,所以一入春便发生了。诗人赋予雨于主观意识与精神,使雨从无知变为有知,进而丰富了这场春雨好的内涵。表面上说是诗人对春雨的赞美实则是暗含对农事的关心和对农民命运的关怀,这时的杜甫与其说他是一个诗人,不如说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的躬耕田亩的切身体验,使他的诗歌作品总是多少都会出现农耕文化的影子。农耕文明为古代优秀诗歌发展的提供了成长土壤,而在文人诗歌创作中也不乏会出现农耕文化的印记,《春夜喜雨》正是折射射出是古代诗人对农民的怜悯之心。

二.

细柔雨尽显和谐之美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崇尚和谐的民族,和的思想和观点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影响巨大。和是理想社会状态的重要特征。我国春秋时期的道家和儒家的思想主张里都包含有和文化因素,如儒家强调天人合一或天人合德,在这里儒家强调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同一,而是在保持个性基础上的统一。道家主张道法自然,人应该崇尚自然,依据客观规律从事劳动生产活动。简而言之,所谓的和,就是适度原则,无论做什么事,只有做到恰到好处,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从小出生在奉儒守官的传统家庭里,杜甫从小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儒家的天人合一的中庸思想不仅改变了他对人生的态度,而且杜甫也把这种思想带到了诗歌创作中。《春夜喜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具体体现在:

首先,诗歌内蕴上调突出人与自然的统一。颔联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仅点明了春雨发生的时间、对春雨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最重要的是这里体现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潜入夜不仅表明春雨选择在晚上悄无声息来到身边,使得人们能够在甜美的睡梦中去消除白天耕作的疲劳。从另一方面讲,如果春雨选择在白天来临,那么就会耽误农民进行农事的进程,而且也会使加重农民劳动的负担。所以在杜甫笔下春雨是一个通人性的精灵,能够主动协助人类进行耕种。对句中的细无声,一个细字就点明春雨适量,常言道:雨露滋润禾苗壮,正是这场恰到好处的春雨才能起到滋润万物效果它像是一个天然的花洒,滋养着每一株嫩绿的禾苗。作者在这里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春雨这种默默奉献、不张扬、节度适中原则都与传统的和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在诗歌创作手法上也能寻觅到和文化的烙印。一是杜甫运用美学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对诗作进行整体构思。诗的首联先是实写了春夜在晚上来临,滋润着万物,而诗的尾联则虚写次日锦官城内姹紫嫣红景象,花重不仅表明花朵经过一夜雨水滋养重量略微增加,而且也进一步表现出雨后花朵开的更加艳丽,使雨后的锦官城呈现花团锦簇的景象。作者用春雨夜至这一实写来带动次日锦官城里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诗人这种以实带虚,虚实结合创作手法,将春雨润万物的景象与春雨带给作者和广大农民久旱盼雨的喜悦之情全都统一在一个画面里,体现了儒家和谐统一的思想。二是诗的意象也遵循了对立统一的原则。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由于下雨缘故,所以就造成天空乌云密布,笼罩在田间小路上,周围一片漆黑,唯有渔船上点点灯火在隐隐闪烁。作者将隐约朦胧的野径、云这两个意象与模糊闪烁的船灯进行对比,用似星点的船灯之明来反衬春夜之雨的黑,从而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不仅体现了两者对立统一的关系,从而也使锦官城内春雨之夜更加形象化。三是作者把视觉角度与厅局额角度相结合来进行诗歌创作,使诗从表现技巧上达到和谐统一,从而增强诗歌美感。例如诗的颔联通过潜入夜润无声的听觉角度来描绘春夜之雨温润如酥的特征以及它无意滋润万物作用。紧接着诗的颈联又从视觉角度转而刻画春雨之夜用江边孤灯来衬托雨夜之漆黑,从而点出这场春雨能够下到明天早上,对万物的滋润也就更彻底。诗人将这两句与前两句从听觉上来写,进而为我们构造了一幅生动完整的春夜雨景图。

第7篇:关于雨的诗歌范文

一、了解背景,理清思路

要正确理解一首诗歌,还有必要了解诗人创作诗的相关背景。例如:《雨说》一诗,如果不了解作者是在1979年(“”后)写的,就不知道这“雨”象征着什么。而在理清线索和了解思想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诗歌结构上的跳跃和省略的特点。由于诗歌具有精练的特点,它要求用不多的语言表现较多的内涵,因此它的句与句之间、节与节之间常有省略、跳跃的现象,常由一个意思到另一个意思,由一个意境转换到另一个意境,且往往没有形式的联系和过渡。这时,就需要读者根据诗的思想感情、自己的认知和经验及和其他同类作品比较,来补充节与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内在发展线索。

二、读懂字面意思,了解思想内容

理清字面意思就是在朗读的基础上,理清诗歌的字面意思,进而对诗歌表层进行概括。因为诗歌一般篇幅比较短小,它往往只用很少的语句就能表现丰富的现实生活和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显示出很深刻的思想意义,使人得到启示,受到感染,语言极具概括性和表现力。其中,一些高度凝练的或处在关键位置的词、短语甚至是句子很难开懂,它影响了我们对全诗的理解,因此,有必要通过看注解、查字典或问老师等方法,透彻理解诗的重要字、字词、句的含义,从而理解整首诗的意思。例如:“数风流人物”中“风流”的意思是“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如果没弄清,就有可能把它误解为“跟男女的爱情有关的”,从而歪曲了诗人的意思。

三、抓诗眼,析意象

诗眼是诗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开拓诗歌意境的关键词句,是能使诗歌生辉的聚光点。诗眼的锤炼和设置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诗评家无不从这点出发赏析诗歌。

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意念和外界客观物象撞击的产物,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艺术形象。诗歌中,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思考和感受,还要用意象进行表达。

四、理解情感,品味语言

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无一不浸透在诗的字里行间。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诗人十分重视锤炼语言,使诗歌表现出形象、凝练,富有色彩、节奏和动态,且以最恰当的字句生动而圆满地表达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每节开头分别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概括了诗人生活道路的四个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所选择的四个形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都是乡愁的载体,各有特色,又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前面冠以“小小的一枚”“窄窄的一张”“短短的一方”“浅浅的一湾”等词语,回环往复,委婉和谐,如泣如诉,充分表露了作者思念祖国母亲的情感,也给人以韵律美的感受。品味语言还要善于抓住关键的词语进行品析,并借助想象和联想,才可能进一步读懂其深层含义,领略诗歌语言的魅力。如李瑛的《雨中》:“一朵云/拧下一阵雨/匆匆地掠过车篷。”一个“拧”,一个“掠”,多么生动传神,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品味语言一般包括遣词造句、语句含义和语体色彩等。

五、评价手法,提示内涵

第8篇:关于雨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朦胧诗;多向表达;解构

朦胧诗向来是中学生畏惧的一种文学形式,因为这种诗歌主要表现诗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往往借助象征等手法来内隐诗人的情思。人类的精神世界本来就纷繁而微妙,再加之以诗歌的朦胧表达,必然会给学生的鉴赏带来很大压力。

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朦胧诗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有解读的可能性和有效路径。笔者以戴望舒的《雨巷》为例,谈谈如何鉴赏朦胧诗。

一、明晰背景,初步梳理诗人的复杂心境

诗歌是一种抒情性很强的文学体裁,自古就有“诗言志”的定论。但对于诗歌的理解离不开对诗人创作心境的把握,因为任何诗人的创作都是带着一定的心理准备和预期的。抒情主人公周边的人、事、物往往动态呈现,并以各自的方式影响着抒情主体的心境。为此,在赏鉴朦胧诗之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寻觅体现诗人心理、情感的影子。

以《雨巷》为例,创作这首诗时,诗人戴望舒还是一位年仅22岁的有志青年,却饱经世事的打磨,心境较为复杂。早在上海大学求学期间,他主攻中外文学,也学习了一些革命理论,带着新文艺青年的热忱参加了当时的革命斗争,并因之被捕入狱。1927年,震惊中外的“四・一二”惨案爆发,全国瞬间陷入白色恐怖之中。与其他革命青年一样,这时期的戴望舒陷入无尽的痛苦与迷茫之中。对于未来,他就如身处漆黑的夜晚一样,不知道前方的路到底在哪里。对于这个时期的戴望舒而言,有一段情感经历不得不提,因为它对诗人的影响深远。此时,为了躲避白色恐怖,戴望舒蛰居于江苏松江县施蛰存的家里。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个情感苦主――施蛰存的大妹妹施绛年。涵养优异、个性活泼的新女性施绛年激烈冲击着戴望舒本已柔弱的心,激发起他爱的冲动。但两人性格不合,戴望舒爱得深沉、真挚,施绛年的回应则是冷漠。对于诗情横溢的戴望舒而言,他不可能没发现这种不对等的爱,于是他内心的忧郁自然得以唤醒。于是,在《雨巷》这首朦胧诗里,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像丁香一样芬芳、迷人,但也因诗人内心的忧郁而“结着愁怨”。从文学解释学的角度出发,这是戴望舒痴迷而不能捕获施绛年的复杂心情的文学投射。为此,在鉴赏《雨巷》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资料梳理诗人的创作背景,把握住其基本倾向。只有这样,对朦胧诗的解读才成为可能。

二、立足文本,细腻体验意象的多向表达

明朝谢榛说:“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对于这个观点,我们需要辩证分析。中国诗歌语言凝练,内容指向性多元,这是其魅力所在。所以,任何现代的解读与表达都是有风险的,是难以与诗人的意图完全契合的。但我们不可在诗歌这座高峰面前止步兴叹,那只能滋长学生对诗歌学习的畏惧情绪,是完全不可取的做法。其实,对于诗歌教学而言,教师恰恰要做的功课是让学生明白“诗可解”。至于,“可解”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深处,则要靠个人的修为和实力了。而对于诗歌的鉴赏,则要在掌握创作背景的基础上重点体验各种意象的所指。

依然以《雨巷》为例,围绕着核心形象“结着愁怨的姑娘”,作者引进了“油纸伞”“寂寥的雨巷”“丁香”“颓圮的篱墙”等意象。在这首诗里,作者并不是将这些意象简单叠加在一起,这里面透析着诗人的智慧。这些意象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虚构类,例如对丁香的描写,是诗人直接将对姑娘的刻画对应为对丁香颜色、芬芳和忧愁的描写;二是实写类,例如对雨巷的描写,它寂静、寥廓,这里除了这位姑娘,了无他人,诗人借此将她的孤愁映衬得极为得体、到位,也将自己对她的关切之情和盘托出。这首诗的意象在实与虚之间变幻,她是一位姑娘,但具体怎么样,读者说不出;但借助以上几种意象的转换,学生可以得知她是美丽的、哀愁的、孤独的,而且是像梦一般朦胧的。这样,朦胧诗的要义就慢慢被学生领会,而学生也在这朦胧的领会之中升华了美感,增加了美的多层级体验――由外在形象到仍谛牧槭澜绲模由诗歌主要人物形象到抒情主人公的。事实上,仅仅靠粗浅的阅读,难以领会朦胧诗的要义;只有以诗中的意象为切入点,进行多向度、多层级的解读,对朦胧诗的理解才能称得上是“鉴赏”。

三、畅谈感悟,渐次推进诗歌的主旨解构

诗歌鉴赏需要学生的体悟,但是怎样让学生具有较深层级的体悟则是一项需要倾注心力的研究课题。尤其对朦胧诗而言,由于其特殊的诗歌表达方式,教师需要纠正单由教师自己讲解和学生自己领悟的错误做法――实际上,这是不少诗歌课堂教学的普遍现象。

以《雨巷》为例,教师可以谈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但需要有度。一是时间的度,不可在课堂教学开始就大讲特讲自己的领悟;二是多少的度,不可讲解过多,讲得过多就有越俎代庖之嫌,实际教学效益自然不好。教师可以引,例如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关注和揣摩诗人类似于“像我一样”的直接表达;教师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但比较忌讳的是喧宾夺主,自己大放异彩,学生黯然失色;教师可以总结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但不可在学生没有充分感悟和表达的前提下总结。在这类课堂里,教师的中心工作应该是担任学生自悟和交流的组织者。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讲出自己的感悟,因为只有讲出来,才能获知学生掌握诗歌的程度;也只有讲出来,其他同学才可能获得思维的触动和深入学习的新动力。例如,在不少学生认为此诗仅为恋爱主题之时,有一位学生以楚辞里的香草美人为例,认为本诗中的姑娘身上同样寄托着诗人的理想。姑娘是美好的,诗人的理想也是美好的;姑娘是模糊的,诗人的理想也处于混沌时期,不知未来的出路在哪。很明显,这位同学的诗歌学习功底领先于他人,他的观点一下子震慑住其他同学,既赢得了钦羡的目光,又促使他们暗中生发出赶超的念头。为此,在这种畅谈中,诗歌的主旨渐渐明晰,而更多学生的深入学习的动力也因之触发,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具有现实和长远效应了。

朦胧诗的教学不可朦胧,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个明晰的鉴赏思路,引导他们在诗歌文本内外捕捉诗人隐蔽的灵魂,领会和畅谈诗人的自我表现与隐藏的内涵,进而喜欢上朦胧诗。

参考文献:

[1]李晓燕. 关于“朦胧诗”的论争[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5).

第9篇:关于雨的诗歌范文

作为高考备考的试题,诗歌鉴赏是考生最容易失分的试题之一。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是高三老师和考生都非常头疼的事情。下面我根据自己这几年的教学,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在诗歌鉴赏类题目的答题过程中,读懂诗歌是答题的基础,合理的答题方法是得高分的保证。将读诗法和答题方法有效的结合起来,就能有效解决诗歌鉴赏这一问题。总结多年的诗歌教学经验,我归纳出了五步读诗法。

五步读诗法就是读懂诗歌的方法,具体讲就是:

一读标题。一首诗歌的标题,是对诗歌内容的高度概括。从标题中我们就能捕捉到关于诗歌题材、感情、事件、时间、人物等许多信息,帮助我们来分析诗歌。

如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我们可以根据题目判断出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人物是鲍浩然,去的地方是山水秀美的浙东,主要抒发了作者送别的感情。再如王的《金陵怀古》题材是怀古诗,地点是金陵,抒发的是怀古伤今之情。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全面准确的把握这首诗歌。

二读作者:读作者目的就是我们要做到知人论世。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一卷考的是陆游的《鹊桥仙》。我们读到陆游,马上就要想到陆游的生平事迹: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壮志难酬,逼迫退居家乡。这有助于我们对诗歌感情的把握,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是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

三读注解:我们要明白,高考诗歌鉴赏中的注解,对我们理解诗歌和答题有非常大的帮助。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一卷考的是陆游的《鹊桥仙》。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鞯姆绻狻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注解共有三处,第①②处注解“华灯纵博”的“博”和“占断苹洲烟雨”中的“占断”和“频洲烟雨”的含义,帮助理解诗词内容;第③处注释了玄宗以镜湖诏赐贺知章的典故,帮助考生把握诗歌主题,表达的就是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四读题干:高考诗歌鉴赏有两个题目,我们读题干就是要做到有的放矢。一些题干也是诗歌主题的暗示,有助于我们去理解诗歌的内容。如2010年的四川卷中

减字木兰花

[清]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表,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湮,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

题干是“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通过题目我们已经明白了这首词所表达的就是伤感之情。我们就在词中寻找伤感的诗句: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及表达了自然界中“风和日”对百花的摧残,也暗示了社会上“风和日” 摧残香花所喻君子的伤感。

五品诗词:“品词语”分三步走――一找诗眼,二找意象,三找能表达感情的词语。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词语,它往往是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词语。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空”字,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空有一腔报国热忱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惆怅和悲愤。“空”字准确地点明本诗的主旨,集中体现作者的感情。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通过意象我们可以直接分析作者的感情,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之所以堪为愁苦,就在于作者密集选用了暗含游子思乡感情的“大雁”;暗含生命沧桑的残损“黄花”;暗含凄清愁苦的“梧桐,细雨”。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