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病虫害应急预案范文

病虫害应急预案精选(九篇)

病虫害应急预案

第1篇:病虫害应急预案范文

1、目的意义:为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最大限度地减轻灾情造成的危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我县农业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植物检疫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和《**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2、指导思想: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省市农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体系、检疫防御防灾体系和应急减灾体系,全面提升对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的防控能力。

3、适用范围:农业有害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昆虫、线虫、蜱螨、鼠和植检植物等)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一种防治难度大、对本地区农业危害严重,并造成(含可能造成)经济或生态损失的自然灾害。在本县一个行政区内1种本地危险性农业有害生物在短时间内突然爆发成灾50公顷以上,或本县1个乡镇行政区农业有害生物成灾面积100公顷以上,或本县1个乡镇级行政区新发生(发现)外来(含检疫性,下同)农业有害生物时,认定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应当启动本预案。

各乡镇人民政府参照本预案,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4、工作原则: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按照县政府负总责,部门各司其责。实行属地管理、分级响应原则。

二、灾害等级

根据重大农业有害生物发生程度、传播特征和涉及范围,将灾害分为特别严重(I级)、严重(II级)、较重(III级)和一般(iv级)四个等级,并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1、特别严重(I级):下列情况之一划为I级灾情。

(1)水稻稻瘟病、细条病;甘薯丛枝病、蔓割病、甘薯瘟;花生锈病、褐斑病等任何1种病害发生成灾面积超过辖区该作物播种面积的25%以上,普遍率(病叶率)大于2%,发生态势为5级,流行范围在5个乡镇行政区以上。

(2)水稻三化螟、二化螟、稻飞虱、卷叶螟;甘薯小象虫、旋花天蛾、斜纹夜蛾;花生蚜虫、蛴螬、甜菜夜蛾等任何1种农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超过辖区该作物播种面积的25%,发生态势5级,发生范围在5个乡镇行政区以上。

(3)鼠密度超过10%(百夹捕获率)的发生成灾面积达到300公顷以上,或鼠密度超过5%(百夹捕获率)发生面积超过2000公顷以上,发生区域在12个乡镇行政区以上。

(4)茶小绿叶蝉、茶叶螨类、茶丽纹象甲、黑刺粉虱、赤星病、炭疽病、茶饼病;斜纹夜蛾等任何1种病虫成灾面积超过辖区该作物播种面积的25%以上,发生态势为5级,流行成灾范围在5个乡镇行政区以上。

(5)龙眼木毒蛾、蛀果虫、鬼帚病;柑桔黄龙病、溃疡病;蔬菜小菜蛾、甜菜夜蛾;水果食心虫等任何1种病虫成灾面积超过辖区该作物播种面积的25%以上,发生态势为5级,流行成灾范围在5个乡镇行政区以上。

(6)本县发生(发现)我市未分布的外来农业有害生物。

(7)特殊情况需要划为I级灾情的。

2、严重(II级):下列情况之一划为II级灾情。

(1)水稻稻瘟病、细条病:甘薯丛枝病、蔓割病、甘薯瘟;花生锈病、褐斑病等任何1种病害发生成灾面积超过辖区该作物播种面积的15--24%以上,普遍率(病叶率)大于2%,发生态势为5级,流行范围有4-5个乡镇行政区。

(2)水稻三化螟、二化螟、稻飞虱、卷叶螟:甘薯小象虫、旋花天蛾、斜纹夜蛾;花生蚜虫、蛴螬、甜菜夜蛾等任何1种农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超过辖区该作物播种面积的15--24%,发生态势5级,发生范围有4-5个乡镇行政区。

(3)鼠密度超过10%(百夹捕获率)的发生成灾面积达到200公顷,或鼠密度超过5%(百夹捕获率)发生面积超过1500公顷,发生区域有4个乡镇行政区。

(4)本县发生(发现)我市未分布的外来农业有害生物。

(5)特殊情况需要划为II级灾情的。

3、较重(III级):下列情况之一划为III级灾情。

(1)水稻稻瘟病、细条病:甘薯丛枝病、蔓割病、甘薯瘟;花生锈病、褐斑病等任何1种农业有害生物发生成灾面积超过辖区该作物播种面积的10--14%以上,普遍率(病叶率)大于2%,发生态势为5级,流行范围有3个乡镇行政区的。

(2)水稻三化螟、二化螟、稻飞虱、卷叶螟:甘薯小象虫、旋花天蛾、斜纹夜蛾;花生蚜虫、蛴螬、甜菜夜蛾等任何1种农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超过辖区该作物播种面积的10--15%,发生态势5级,发生范围有3个乡镇行政区的。

(3)鼠密度超过10%(百夹捕获率)的发生面积达到150公顷,或鼠密度超过5%(百夹捕获率)发生面积超过1000公顷以上,发生区域有3个乡镇行政区。

(4)本县已发生(发现)的外来农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到100公顷以上。

(5)特殊情况需要划为III级灾情的。

4、一般(IV级):下列情况之一划为IV级灾情。

(1)水稻稻瘟病、细条病:甘薯丛枝病、蔓割病、甘薯瘟;花生锈病、褐斑病等任何1种农业有害生物发生成灾面积超过辖区该作物播种面积的5--9%,普遍率(病叶率)大于2%,发生态势为5级,流行范围在2个乡镇行政区。或1个乡镇行政区1种上述病害在短时间内突然爆发成灾30公顷以上。

(2)水稻三化螟、二化螟、稻飞虱、卷叶螟:甘薯小象虫、旋花天蛾、斜纹夜蛾;花生蚜虫、蛴螬、甜菜夜蛾等任何1种害虫发生面积超过辖区该作物播种面积的5--9%,发生态势5级,发生范围在2个乡镇行政区县(市、区)以上。或1个乡镇行政区1种上述害虫在短时间内爆发成灾30公顷以上。

(3)鼠密度超过10%(百夹捕获率)的发生面积达到100公顷以上,或鼠密度超过5%(百夹捕获率)发生面积超过750公顷,发生区域有2个乡镇行政区。

(4)本县已发生(发现)的外来农业有害生物在短时间内爆发成灾10公顷以上。

(5)特殊情况需要划为IV级灾情的。

三、组织指挥体系

(一)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县农业与茶果局局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县植保植检站、计委、财政、公安、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经贸、工商、科技、环保、卫生、民政、物资运输管理部门(包括交通、铁路、邮政等)、植物及其制品使用部门(包括外经、电业、电信、供销、商业、移动通信公司和联通公司等)、教育、新闻宣传、纪检监察等有关职能部门和驻安溪部队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及其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是:

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全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应急处置工作,封锁令、启动应急预案,协调解决应急处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县植保植检站:编制完善县级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应急预案;建设灾害应急指挥系统,建立重大病虫害的快速扑灭机制,储备应急处置所需人力、物力、技术、信息等资源;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计委:负责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处置所需的基建、物资储备等重大项目的审批和立项。

经贸委:确保灾害应急处置物资的储备、供应和补给;适时组织市场调控。协调外经、电业、电信、供销、商业、移动通信公司和联通公司等部门的防灾减灾工作。

财政局:负责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置资金保障工作,建立和完善灾害处置财政支持机制。

科技局:负责组织省内外有关专家和科技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科技支撑;培养组建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处置专家队伍;安排防灾减灾科研项目。

**市动植物检验检疫局:负责出入境农业有害生物检疫把关和信息收集整理,并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工商、交通、铁路、邮政、民航、外经、电业、电信、供销、商业、移动通信公司和联通公司等:配合农业部门做好市场检疫检查、检疫复查、疫情封锁等检疫执法工作以及除害安全保卫等工作。

卫生、民政部门:负责灾害应急救治和灾后救济工作。

新闻宣传、教育部门:负责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教育普及工作。

环保局:负责组织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处置的环境监测和环境危害评价及防治工作。

公安、驻安溪部队:根据领导小组的指示,及时派出灾害救援队伍;负责做好辖区内灾害先期应急处置。

纪检监察部门:负责监督灾害处置进度和程序,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二)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现场处置指挥部

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后,县领导小组成员和灾害发生乡镇主要领导组成灾害现场处置指挥部。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并具体组织实施灾害处置方案。

(三)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日常工作机构

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县农业与茶果局,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副局长担任。指挥机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内,负责日常工作。

四、应急响应

1、特别严重(I级)灾害应急响应:接到报告后,确定为I级灾害的,县农茶局(植保植检部门)应在1小时内向县政府总值班室报告。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专业技术力量赶赴现场,成立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现场处置指挥部开展处置工作,并及时向省市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治指挥部和省农业厅市农业局请求支援。

2、严重(II级)灾害应急响应:乡镇级政府立即启动本级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乡镇政府主要领导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开展先期处置工作。乡镇政府应在6小时内向县政府总值班室和县农业与茶果局报告。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及时启动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专业技术力量赶赴现场,成立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现场处置指挥部开展处置工作,并按有关规定报告省市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治指挥部和省农业厅。

3、较重(ⅡI级)灾害应急响应:政府立即启动本级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乡镇政府分管领导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开展处置工作。乡镇政府应在12小时内向县政府总值班室和县农业与茶果局报告,并视紧急需要及时向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提出扩大应急请求。领导小组接到扩大应急请求后,及时启动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专业技术力量赶赴现场,协助乡镇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现场指挥部,或成立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现场处置指挥部开展处置工作。

4、一般(IV级)灾害应急响应:乡镇政府立即启动本级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乡镇分管农业的主要领导立即赶赴现场,成立乡镇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现场处置指挥部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在24小时内向县级政府总值班室和县农业与茶果局报告。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领导小组视具体情况,必要时派出督导组和专家组协助处置。

五、保障措施

1、人员保障:县、乡两级政府要根据灾害发生形势和专家意见,建立健全农业病虫害防治检疫机构,县级植保植检系统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8人,加强系统内有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应急减灾演练,提高实战能力。

2、技术保障:有计划地从高校、研究机构和行业主管部门培养组建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专家队伍,为灾害调查、应急处置和灾害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3、物资保障:建立药剂药械库,配备应急救灾车辆,储备常用药剂、药械、油料等专用物资。

4、经费保障:各级政府要将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救灾经费纳入年度计划和财政预算,并给予优先安排。设立合理专项资金用于紧急防疫物资购置、扑杀补贴、疫情处理、疫情监控等工作。专项资金由植保植检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使用意见。

5、监测保障:负责本辖区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监测预警工作的县乡两级业务部门要不断强化监测网络建设,配足配强农业病虫害防治检疫机构、省级中心测报点和市级中心测报点专职测报人员,充分发挥兼职测报员、基层农技员、广大农民对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的监测作用。并根据重大农业病虫动态变化情况适时调整监测点和监测对象,确保监测预警及时、准确。

6、协防保障:由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每半年或一年召开一次外来农业有害生物检疫防范协调会议,通报有害生物入侵防范信息,协调解决防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县植保植检站按照一车一证的要求查验《植物检疫证书》;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农业主管部门,开展市场检疫检查和复检工作,共同构建农业有害生物检疫防御控灾体系。

7、值班通讯保障: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正常上班时间值班电话为**节假日和下班后值班电话为23267110;建立健全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指挥系统,配备专用电脑与"县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值班信息专网连接,确保灾害预警和处置信息畅通。

8、限时报告:发现灾害或疑似情况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向当地农业主管部门报告。(其中植物疫情应以密码电报形式上报。)乡镇业务部门要及时赶赴现场进行核实,情况属实的,应将信息来源、危害区域、灾害程度、发生性质的初步判定、拟采取的应急减灾措施及报告单位负责人、报告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及时报告县农业与茶果局。乡镇政府根据灾害等级,在规定时间内向总值班室和县农业局报告。县农业与茶果局根据核实情况提出预警处置建议,并及时向领导小组组长和市农业厅报告。

9、宣传、通报及其他保障:加强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经权限机关同意,有关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及时对灾害发生和处置情况或奖惩意见进行通报。

六、附则

1、本预案中农业有害生物种类及其危险性、成灾面积统计标准、监测方法和管理权限等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执行。

2、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可根据演练情况或实际变化需要,对本预案进行完善和补充,并报县政府备案。

3、对参加灾情应急防治工作的人员,各级财政应给予适当的补助和保健津贴;对因参加疫病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4、对在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县农茶局提请县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对防治过程中隐瞒、缓报、谎报或因延误处置灾害,造成严重损失的单位和个人,由纪检监察进行查处;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2篇:病虫害应急预案范文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9号)、《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党发[20*]19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府办发[2004]106号)、《*市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府办发[2*]73号)精神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针,总结防控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做法和经验,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落实各项责任制度,全面提升应对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控制能力,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和国土生态安全,促进中国酒都林业和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2、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处置本市发生和可能发生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规范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指挥程序和处置办法,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3、工作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各项防治措施并举,防控结合的原则。

(2)坚持平战结合,灾前预警、灾中应急,灾后恢复重建的原则。

(3)坚持快速反应,紧急处置,控灾减灾的原则。

(4)坚持统一领导,各司其职,协调应急的原则。

(5)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联动的原则。

4、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管理办法》、《*省森林条例》、《*省植物检疫办法》《*省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预案。

5、适应范围

本市发生和可能发生的严重(Ⅳ级以上)的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适用本预案。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1、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市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市指挥部)在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成立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领导机构,落实相关责任。

(2)指挥部指挥长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副指挥长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市林业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市财政局、经贸局、*局、交通局、农业局、水利局、林业局、工商局、卫生局、文广局、气象局、供电局、邮政局、电信公司、移动公司、铁通公司等单位负责人组成。

(3)市指挥部的职责:领导指挥和组织协调全市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预防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决定启动市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负责与相关县(市)人民政府在处置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中的协调与联系;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

(4)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主任由林业局分管副局长担任。办公室职责:负责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处理的日常工作,联系各指挥部成员单位,办理应急处置工作的公文,提供和通报相关信息,向指挥部提出应急处置建议。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

(5)市指挥部聘请有关专家组成市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专家咨询组,负责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调查、评估和分析,提供技术咨询,提出应对建议和意见;必要时,参与现场处置。

(6)市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职责

市林业局:聘请专家对林业有害生物种类鉴定和风险评估,牵头组织实施监测预警、检疫执法和应急处置工作,牵头督促、检查、评估应急工作和效果,协助灾害发生地开展灾后重建和受灾援助。

市财政局:按照《*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负责筹措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所需的资金。

*局:负责处理在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中发生的各种治安和刑事案件,维护社会稳定。确保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经贸局:负责做好电力和运力调度,优先保证应急药剂及器械的生产和运输需要。

交通局、供电局、电信公司、邮政局、移动公司、铁通公司,负责执行《国家林业局、铁道部、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国家邮政局关于国内托运、邮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实施检疫的联合通知》(林造发[2001]523号)的有关规定,严格查验《植物检疫证书》,必要时协助*市森林病虫检疫防治站做好复检工作;在本预案启动时,确保应急物资按时运达。

水利局:负责协助*市森林病虫检疫防治站对其所营造的水保林以及苗圃地等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检疫和防治工作。

农业局:负责农业植物检疫检验和引种的复检审批工作,禁止带疫植物和植物产品(包括木质包装材料)的违法流通。严防外来重大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入侵。

卫生局:负责组织卫生系统专家,救治受林业有害生物危害致病和应急工作中中毒或受伤的人员。

工商局:负责协助*市森林病虫检疫防治站对木材市场和木材生产加工单位、经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进行检疫监督检查,防止带疫木材和木制品进入我市。

文广局:负责检疫法规的宣传,报道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先进事迹。

气象局:负责提供监测和应急除治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有关气象信息。

(7)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成立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机构,负责组织林业站干部职工、护林员和当地群众搞好普查和防治。

2、应急联动

根据应急处置工作需要和乡镇人民政府的请求,驻市武警、民兵、*消防等单位参与和配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三、预测、预警和检疫御灾机制

1、信息监测与报告

(一)林业有害生物数据采集

林业有害生物的数据采集,主要依靠乡(镇)林业站和国营林场的干部职工的分片包干的每15天调查,护林员每5天对所管护林区的巡山时发现异常情况的报告。其次是检疫站组织的普查、专题调查等。再次是群众的举报。乡(镇)林业站、国营林场的干部职工和护林员是林业有害生物数据采集的责任人员。

(二)林业有害生物的鉴定

发现林业有害生物必须及时进行种类鉴定,护林员和干部职工采集的标本不能鉴定种类的,必须及时送市检疫站鉴定,市检疫站得到标本后必须了解发生地和危害情况,必要时到现场调查核实和取样鉴定,并安排林业干部职工和护林员每天观察一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检疫站,检疫站接到报告及时到现场调查和取样鉴定,对危害大或蔓延快的要及时向市人民政府指挥部和*市林业园林绿化局报告。并请*市森林病虫检疫防治站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复核和确认。如不能鉴定和确认的,要及时送*省林业有害生物鉴定中心直至国家林业有害生物鉴定中心鉴定。

(三)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

市检疫站经普查监测和采集的标本鉴定后,按照《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管理办法》的规定,预报和定期或不定期的报告,在规定时限内将数据调度到*市森林病虫检疫防治站,同时对数据进行预测。

2、林业有害生物预警及灾害级别的确定与

(一)按照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性质及其灾害面积和危害程度,将其确定为四级灾害进行预警。分别为:

Ⅰ级:特别严重,红色预警信号;

Ⅱ级:严重,橙色预警信号;

Ⅲ级:较重,黄色预警信号;

Ⅳ级:一般,蓝色预警信号。

当发现或发生的林业有害生物具有如下分述的特征之一时,则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分属于以下四个不同的灾害级别。

Ⅰ级灾害:

①对人类生活、生产和健康构成威胁,可引起人类疾病的林业有害生物;

②属国内首次发现可直接造成林木死亡的林业有害生物;

③属国内首次发现的外来国家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④经国家林业局专家组评估,认为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可能暴发特别严重的灾害事件。

Ⅱ级灾害:

①省内首次发现,可直接造成林木死亡的林业有害生物;

②省内首次发现国家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③国家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新的县(市、区)发生;

④省级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新的地(州、市)发生;

⑤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叶、梢成灾面积在10000公顷以上,危害根、干、枝成灾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

⑥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在部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部级风景名胜区、重点生态林区、森林公园,并可能对生态、景观造成严重破坏和重大经济损失;

⑦专家组评估认为可能暴发造成严重的灾害事件。

Ⅲ级灾害:

①地级行政区首次发现可直接造成林木死亡的林业有害生物;

②县级行政区首次发现省级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

③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叶或梢,成灾面积在1000—10000公顷之间。危害根、干、枝,成灾面积在100—1000公顷之间;

④专家组评估认为可能暴发造成较为严重的灾害事件。

Ⅳ级灾害:

①市级行政区首次发现可直接造成林木死亡的林业有害生物;

②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叶、梢,成灾面积在100—1000公顷之间。危害根、干、枝,成灾面积在10—100公顷之间;

③专家组评估认为可能造成一般的灾害事件。

(二)*市森林病虫检疫防治站的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报,要及时送*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指挥部的专家组成员,专家组成员要认真分析评估可能发生的灾害等级;对外来的、首次发生的和检疫性的林业有害生物,要进行风险分析,评定风险等级。森林病虫检疫防治站要及时归纳专家组成员的评估结果,并及时报告林业局。对可能属于Ⅰ级的,由*省林业厅报国家林业局确认并预警;省林业厅可确认的报省人民政府批准Ⅱ——Ⅲ级灾害预警;*市林业园林绿化局可确认的,报*市人民政府批准Ⅲ——Ⅳ级灾害预警;市林业局可确认的报市人民政府批准Ⅳ级灾害预警。

(三)市林业局预警报告必须注意保密。预警报告的对象是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市人民政府以及毗邻县和可能涉及的乡镇或国营林场,在应急方案启动前,要及时采取临时性控制措施,封锁灾害现场,防止灾情扩大。

3、检疫御灾程序

(一)检疫查验封锁

任何单位和个人从*市以外调运森林植物及其制品(含木质包装材料)前,必须按照《植物检疫条例》的规定,到*市森林病虫检疫防治站报检并取得《植物检疫证书》后方可调运。

坛厂、桥坡木材检查站和五马镇临时检疫检查站必须认真对运输林木种苗、木材、林副产品的车辆进行严格检查,发现无检疫证书和危险性病虫的立即通知市检疫站取样检验,并积极协助检疫站查处。

(二)、检疫除害处理

市检疫站经检疫检验发现有可疑现象林业有害生物的,必须送上级森检机构鉴定后利用检疫除害处理设施进行除害处理;对不能进行除害处理的,要予以退回或就地销毁。

四、应急响应

1、应急响应程序

(一)市人民政府应急响应:*市人民政府应急指挥部接到Ⅳ级灾害预警报告(或通报)后,应迅速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启动后,指挥部根据本级预案组织实施应急工作,同时将灾情通报毗邻县和可能涉及灾情的乡镇人民政府或国营林场。接到通知的乡镇人民政府或国营林场必须迅速组织林业干部职工、护林员和当地群众,密切监测林业有害生物扩散动向。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市指挥部报告。

(二)市人民政府接到*市人民政府指挥部通知(或通报)后,要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①召开指挥部成员会,迅速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调查核实疫情发生地点和范围,并全程跟踪监测灾情发展趋势。

②根据需要迅速设立临时检疫检查站,严格隔离现场,封锁疫区,严禁寄主植物流出,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③做好宣传,使发生地群众了解、支持和积极参应急救治工作

④迅速组织专业队伍,实施经省指挥部审批的应急操作规程。

⑤做好受林业有害生物致病的病人和在应急工作中中毒或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工作。

⑥做好由于应急处置工作可能引发的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

⑦做好由于应急处置工作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和治安保卫工作。

(三)应急通迅

本预案启动后,市人民政府指挥部明确公布值守人员姓名、电话和辅助通信方式,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四)应急结束

本预案启动后,将聘请省指挥部专家组对应急效果和灾情发展变化进行全程跟踪评估,及时向省、*市指挥部和*市人民政府提交应急效果评估报告。提出继续实施、终结实施或转为非应急防治的意见。根据专家组的意见,经市指挥部讨论后报请上级指挥部批准,由市指挥部决定应急结束。

五、后期评估与善后处理

本预案结束后,市指挥部办公室要及时聘请专家组和有关人员对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应急吸取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向市指挥部报告。根据市指挥部办公室的报告,市指挥部向市公共事件委员会和*市林业园林绿化局报送应急预案实施报告。

1、善后处置

本预案实施结束后,市指挥部办公室要指导灾害发生地开展灾后重建,重点组织实施专家组后期评估提出的改进措施,重建受灾林分,清理因应急而设立的临时设施。

2、疫区解除

经省人民政府划定为疫区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区,经专家组分析评估,确认疫情已经扑灭的,省指挥部要及时向省人民政府报告,提出撤消疫区的建议。省人民政府决定撤消疫区后,市指挥部要立即解除疫区封锁的措施。

3、新闻报道

发生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根据国家、省、*市的相关规定,由市指挥部办公室统一相关信息或新闻报导。

六、保障措施

1、通迅保障

省、*市、*市林业主管部门是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指挥的中心,电信、移动和联通等单位要积极支持和帮助林业主管部门,在本预案启动时,确保指挥部办公室与各成员单位之间、上级和下级林业主管部门之间、指挥部办公室与灾害应急现场工作组之间的通迅联络畅通。

2、经费保障

处置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所需的经费,财政局要根据《*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组织到位。保障应急预案所需的经费。

3、物资储备

市林业局根据经费,储备一定的药剂、药械,并通过信息网与药剂、药械生产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紧密的联系。为应急预案启动时提供信息。

4、技术保障

*市森林病虫检疫防治站要随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发生和防治信息,对潜在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进行超前研究,制定防治技术预案,为科学决策和应急指挥提供技术储备。

5、人员保障

市人民政府要根据确保中国酒都生态建设需要,能应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从建立一个山川秀美的国酒都市考虑。必须尽快组建一支有森林病虫害专业知识,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认真而积极工作的森检队伍。同时加强对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人才的培养和关心,方能有效应对我市发生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

6、培训演练

第3篇:病虫害应急预案范文

为贯彻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和落实农业部《2012年全国植物保护工作要点》[农办农[2012]1号]文件要求,切实做到早谋划、早动员、早部署,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于2月7日-9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2011年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暨2012年防治工作计划会,总结了2011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经验,谋划并部署了2012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

会议认为:2011年病虫防控工作成效显著,为我国粮食“八连增”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2011年防控粮食作物病虫害挽回产量损失1857亿斤,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率较上年增加3%左右,蔬菜、果树、茶树等作物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接近8亿亩次。主要经验:一是完善重大病虫防控机制。各地切实贯彻和落实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联防联控”三大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各级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指挥机构,明确了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防控责任。二是新发和突发病虫害应对及时。针对二点委夜蛾在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的暴发,农业部迅速下发了《关于迅速开展二点委夜蛾应急防控的紧急通知》,并制定了玉米田二点委夜蛾防控技术指导意见,有关省植保机构反应迅速,应对及时,采取多项有效防控措施,及时有效控制了为害。针对山西永济和吉林大安突发飞蝗,有关农业部门迅速组建地面应急防治队,及时协调航空公司调集飞机,组织应急防控行动,突发蝗情得到有效防控。三是病虫信息传递迅速。各地及时开通小麦条锈病、水稻重大病虫、二点委夜蛾、马铃薯晚疫病、蝗虫等值班电话和电子信箱,认真实施重大病虫信息值班和周报制度,全年植保系统共编发《治蝗快报》和《重大病虫周报》120多期。四是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2011年各地大力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工作,建立示范区100个,示范面积1000万亩,辐射带动全国完成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4.5亿亩(其中全程承包防治1.08亿亩),全国主要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18%。河北、陕西等省全面推广实施小麦后期的“一喷三防”技术,为确保小麦增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五是全面推进绿色防控。农业部印发了《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推进绿色防控工作原则、目标与任务。2011年建立部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区106个,带动全国各级植保部门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1500多个。四川省2011年地方财政投入绿色防控示范经费1000多万元,开展了果树和蔬菜等园艺作物的绿色防控示范;吉林省财政投入3800多万元,用于赤眼蜂和白僵菌防治玉米螟应用技术示范。2011年全面实施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蝗虫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重大病虫菌(虫)源地治理、生态控制和分区治理等绿色防控策略得到全面推进,玉米螟等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会议明确提出:2012年病虫防控工作必须实现“飞蝗不起飞成灾、境外迁入蝗虫不二次起飞、土蝗不扩散危害,重大病虫不大面积危害成灾”的总体目标。要确保粮食作物因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力争绿色防控在主要农作物上应用8亿亩次以上。

会议要求:2012年各级植保机构一要切实完善和落实重大病虫防控工作机制。要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属地管理的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制。二要切实做好重大病虫防控协调与组织。各级植保机构要因地制宜,及时制定重大病虫应急防控预案或方案,分区域、分作物、分病虫提出防控对策措施;小麦主产区要加强条锈病、赤霉病、吸浆虫、蚜虫、胞囊线虫等病虫防控,南方稻区要突出做好“两迁”害虫、螟虫、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等病虫的防控;东北稻区要突出抓好稻瘟病的预防控制;玉米产区要重点抓好玉米螟和二点委夜蛾的监测防控;马铃薯产区要切实做好晚疫病的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蝗虫、草地螟等突发性病虫发生区要完善防控预案,做好应急防控。三要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要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的自我发展和壮大模式。四要大力推进绿色防控。要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开展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与示范展示,要积极探索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推广模式的创新;加强绿色防控能力建设,要将绿色防控能力建设纳入新型植保体系建设规划,利用《植保工程》建设等项目,从植保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配备与培训,技术标准制定与实施等方面全面强化绿色防控能力建设。 (摘自中国农技推广网)

第4篇:病虫害应急预案范文

近年来,随着气候、环境、种植结构、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的变化,我县水稻病虫害呈逐渐加重趋势,给粮食稳定丰收带来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迁飞性害虫连年严重发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大发生频率由上世纪80-90年代的3-5年一次,上升到平均每两年一次,发生面积分别达到25万亩次和17万亩次以上。二是二化螟等钻蛀性害虫成逐年加重趋势,年发生面积达到18.9万亩次,比上世纪90年代增加33%。三是稻瘟病流行频率增加,年发生面积14万亩次,比上世纪90年代增加约42%,特别是*、05年的水稻穗颈瘟,造成一些地方水稻大面积绝收。四是水稻条纹叶枯病死灰复燃,年发生面积达到*万亩次以上。

针对上述情况,各乡镇、各部门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采取措施,把水稻病虫害防治作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措施来抓,有效控制了病虫危害,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也应当看到,有的地方水稻病虫害还没有得到很好控制,甚至出现了区域性大暴发,这既有自然气候的作用,也暴露出了一些乡镇和部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准备不足。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往往片面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忽视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常常是等到出现病虫害后才回过头来反思,研究解决办法,没有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没有把握生物灾害的发生规律,导致病虫害防控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二是技术准备不足。农业有害生物的监测和防控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系统的跟踪研究。要求我们不断研究气象、环境、耕作、栽培等因素变化与生物灾害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病虫发生和危害规律,集成和应用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技术。然而,目前,我们对机械收割、免耕栽培、秸秆还田等措施可能带来的植保问题以及台风频繁发生对稻飞虱迁飞路线和发生区域的影响,还缺乏对策措施和前瞻性研究。

三是应急准备不足。**年褐飞虱大暴发和穗颈瘟大流行,社坛镇大堡片水稻大面积绝收。就其原因主要是监测预警机制作用发挥不够,特别是监测预报不到位;有的地方虽然监测到了,但信息上报机制不健全,没有引起足够的警觉重视和进行相应准备。褐飞虱暴发初期,一些地方防治指导和宣传没有跟上,农民不知道如何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大暴发以后,各级政府组织农民进行全面施药防治,出现了有效药剂供应不足问题,有些地方急于把稻飞虱压下去,又出现了重复用药甚至滥用药剂问题。这反映出我们应对重大生物灾害暴发的机制不健全,信息传递、应急动员、资金和物资储备等各项应急准备工作没有到位。

今年,我县水稻生产采取了一些新的增产技术,全县水稻生产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由于气候条件等原因,水稻病虫害严重发生的可能性很大,预计发生面积142万亩次。由于5月份的几次暴雨天气,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从南方提前迁入我县,三建、龙河、江池、武平等乡镇田间虫量剧增。迁入时间早、数量大、峰次多,平均百丛虫量是去年同期的21.6倍,最高达405头/百丛,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认清水稻病虫发生和危害形势,站在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水稻病虫害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二、着力抓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几个关键环节

今年的粮食生产要实现恢复性增长的目标,必须扎实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力争使迁飞性、流行性病虫不大面积暴发成灾,力争使迁飞性、流行性病虫不大面积暴发成灾,其他病虫不大面积扩散危害,单个重大病虫为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重大病虫为害损失率总体控制在5%以内。防治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一个方针”、贯彻“两个理念”、突出“三个重点”、搞好“四个结合”。“一个方针”,就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两个理念”就是进一步贯彻“公共植保理念”和“绿色植保理念”。要充分认识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公共服务性质,采取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控制、物理诱杀等综合措施加以防控。“三个重点”就是突出水稻病虫防治工作的重点对象、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四个结合”就是系统监测与群查群报相结合、源头防控和区域治理相结合、专业防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应急防治与综合防控相结合。为此,要着力抓好几下几个关键环节:

第一,要抓好宣传引导。各乡镇和县级相关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科技赶场、印发资料、出动宣传车和召开现场会、院坝会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今年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流行趋势和防治要领,引导农民及时防治、科学防治、有效防治。做到“四个到村到户”,即:认识问题的解决要到村到户,防治技术的培训要到村到户,防治工作的指导要到村到户,防治所需资金物资的解决要到村到户。

第二,要抓好监测预报。今年病虫害防治的重点是“两迁”害虫(即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螟虫和稻瘟病等重大病虫害。县植保部门要加强病虫害发生的长、中、短期趋势预测,及时病虫情动态。各乡镇农服中心要确定专人,认真开展病虫情普查工作,定期向县农业局上报普查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积极发展群查群报,建立群众监测点,通过知识宣传和采取测报激励措施,鼓励农民群众监测和报告病虫发生情况,力争早发现、早预报、早防治,把病虫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

第三,要抓好技术指导。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改善作物生态环境、合理施肥管水等农业防治措施,全面推行科学防治。一是要开展好田间技术指导。各镇农技服务人员要深入农村基层,深入生产一线,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开展防治工作。要不厌其烦地向农民讲解防治技术,做到指导到田头、服务到田头,将防治技术送到千家万户,为大面积防治工作的及时开展提供技术保证。二是要抓好示范片防治。县农业局要加强防治专业队伍建设,提高防治组织化程度。重点抓好高镇、十直、社坛三个市级科技兴粮示范镇的病虫害防治。各乡镇要重点抓好粮食高产示范片病虫害防治,通过以片带面,促进全县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三是要引导科学合理用药。从稻田生态出发,采取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控制、物理诱杀等综合措施,选用低毒高效农药、先进施药机械和科学施药技术,保护病虫天敌和生态环境,减轻农药残留和药害,尽量避免水源和面源污染。四是要掌握好防治关键时期。稻飞虱的防治关键时期是孕穗期施药预防,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关键时期是3龄前(即卷叶初期)施药。稻瘟病的防控重点环节是孕穗末期(破口初期)至齐穗期,主要预防穗颈瘟发生。对于水稻螟虫,要在螟卵盛孵期内,以正处在孕穗期的水稻为防治重点,抓住破口初期,及时施药防治;稻曲病的防治关键时期在水稻破口前5至7天。

第四,要抓好统防统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等水稻重大病虫害具有种类多、早期症状不明显、流行速度快、发生地域广等特点,如果到爆发流行时再防治,已错过防治最佳期,其防治的专业性、技术性、时效性都很强,农民一家一户难以有效开展;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外出,病虫害防治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科技含量下降、施药技术落后、农药利用率低、防治效果差、残留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以企业、农村科技示范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为依托的多元化、专业化防治组织,在政府和农业部门的统一组织指挥下,在重大病虫暴发前,全面开展预防性的统防统治;在区域性暴发时,及时开展应急性专业防控,解决一家一户难以按统一时间、药剂、剂量开展病虫害防治的问题,防止出现你防我不防、一户漏防危害四邻的情况,控制病虫害进一步传播扩散。

三、切实加强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各乡镇要成立政府领导牵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的水稻病虫害防控指挥机构,加强组织协调,增加投入,落实防控措施。要加强病虫监测动态信息交流,建立健全病虫害测报信息上报制度,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从6月初到8月底,要实行值班制度,每周上报一次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动态、发展趋势和防治情况,特殊情况要随时上报。各乡镇、相关部门要制定水稻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应急预案,做好应急防控准备。要建立病虫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凡因病虫防治工作不力而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和物资储备,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药和虚假广告的违法行为,针对当地主要病虫及其发生特点,搞好高效对路药剂的生产供应和余缺调剂,确保主要病虫防治季节主治药剂不脱销断档,确保防治工作及时有效开展。农业部门要在水稻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牵头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对病虫害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机制、资金物资、技术措施、专业防治等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县政府将予以通报批评。

四、关于当前的其他几项工作

一是农村沼气建设。今年我县农村沼气建设共涉及12个乡镇58个村,要建设农村沼气池“一池三改”配套建设示范户6837户。去年12月15日,县上组织召开了农村沼气建设动员大会,现在时间已有半年了,但实施进度很不理想,全县12个乡镇实际安排沼气建设仼务6719口,农户自筹资金上交1539户/口,占任务数27.91%,己完成建池465口,仅占下达任务的6.92%。就其原因,主要是领导重视不够、宣传发动不充分、示范现场推动不力、考核机制不健全。下一步,各乡镇要着力调整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要强化对农村沼气建设的考核,实行重奖重惩,调动工作积极性;要集中精力抓示范点工程建设,督促落实项目区的村社干部、党团员和工作人员的亲朋好友带头按“一池三改三结合”标准建好沼气,典型引路,点面结合,大力推进建设进度;要落实责任,定人、定岗、定责、定村、定任务,集中领导、人力和时间,汇战6个月,确保任务全面完成。

第5篇:病虫害应急预案范文

一、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

根据病虫监测调查和会商分析,预计2021年全市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47万亩次,对大面积水稻、玉米、小麦等均构成风险,需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一)小麦重大病虫害。预计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51万亩次,其中赤霉病预计中等偏重发生,易感病品种、粘重土等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次;条锈病预计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次;白粉病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5万亩次;麦蚜以穗蚜为主,预计重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次;麦蜘蛛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5万亩次。

(二)水稻重大病虫害。预计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94万亩次。其中苗床地病害预计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万亩次;水稻螟虫预计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区域重发生,发生面积51万亩次,其中一代螟虫预计中等偏重发生,免耕、稻草还田等基数偏高局部区域重发生,发生面积36万亩次;二代螟虫预计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次;水稻粘虫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次;稻苞虫预计中等发生,发生5万亩次;稻瘟病预计中等偏重发生,常发区、上年发病区、易感病品种如常规稻等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次;水稻纹枯病预计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次;稻曲病预计中等偏重发生,上年发病重、水稻抽穗扬花期遭遇持续降雨等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次;“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据省植保站信息,预计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对我市威胁较大。

(三)玉米重大病虫害。预计总体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次。其中粘虫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5万亩次;玉米螟虫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5万亩次;草地贪夜蛾预计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万亩次。

二、思路目标

(一)总体思路。按照省农业农村厅《2021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各镇、街道办要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千方百计保持粮食发展好势头,把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重点区域,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联防联控,加密监测预警,突出绿色防控,推进统防统治,组织应急防治,坚决遏制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害暴发成灾,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努力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和农药减量化有机统一。

(二)行动目标。确保水稻、小麦、玉米重大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4%以内,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3%以上,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加快推广,全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46%以上,农药减量化持续推进。

三、重点任务

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抓住重点区域、关键时节,打好三大防控战役,贏得粮食丰收主动权。

(一)打好小麦“两病一虫”防控突击战。

条锈病:全面落实药剂拌种等预防措施,重点抓好秋冬“带药侦查”、早春“打点保面”,落实勤查早治措施,清除早期病点和病团,压低后期菌源基数。小麦中后期,及时组织统防统治、应急防治,做到应统尽统、应防尽防,严防大面积流行成灾。

赤霉病:坚持“主动出击、见花打药”不动摇,抓住抽穗扬花期关键时期,全面落实预防控制措施,一旦抽穗扬花期遇连阴雨等适宜病害流行的天气,立即组织喷施“保险药”,严防病害发生流行。

麦蚜:突出穗蚜达标防治、一喷多防,在做好条锈病、白粉病防控的基础上,组织穗期一枪药,将蚜虫控制在防治指标之下。

(二)打好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攻坚战。

全面推行“带药移栽”技术,推迟减轻病虫发生危害。

水稻螟虫:狠治一代,普治二代,压低前期螟虫基数,控制后期螟虫危害。

稻曲病:重发区的感病品种在破口前5—7天统一防治,穗期再行防治,降低发病稻粒数。

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对稻飞虱,重点做到“压前控后”、严防后期突发成灾;对稻纵卷叶螟,要严格达标防治、重点保护功能叶(上三叶)。

稻瘟病:狠抓叶瘟初发阶段和破口抽穗期预防,防止大面积流行。

纹枯病:应突出水稻分蘖期和拔节期防控,遏制扩展危害。

(三)打好玉米重大虫害防控阻击战。

草地贪夜蛾:抓住春夏高峰期,压低虫口基数,减轻危害。大力推进统防统治与应急防治,治早治小,全面扑杀幼虫。

粘虫:加强监测,密切关注外来蛾量,提前预警信息,抓住幼虫3龄暴食为害前的关键期,突出早查早治和集中统一防治,防止局部暴发成灾。

玉米螟:坚持压前控后,重点做好苗期、大喇叭口期防治,压低田间虫量,减轻后期发生程度和防治难度。

此外,要加强河滩地区、水库周边荒地、竹林水稻交错区及水源地蝗虫隐患排查,在采取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等绿色防控措施基础上,突出抓好高密度点片应急防治。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在新市镇、紫岩街道、什地镇、汉旺镇、九龙镇设置5个农作物病虫监测群测点,重点开展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主要病虫鼠害监测,结合生产实际、气候特点,开展病虫调查,尤其是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水稻稻瘟病、稻飞虱等流行性、爆发性病虫害的监测调查,利用资料、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病虫情报,指导种植户适期开展病虫害防控,科学用药。各镇、街道办要加强辖区内粮食作物病虫害田间调查普查,准确掌握病虫发生态势,及时为种植户提供防治信息,要组织、动员辖区内各种植户加强自己种植田块病虫害发生情况排查,根据市、镇、街道办提供的病虫信息及时开展科学处置。

(二)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全力推进“五有五好”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评选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扶持发展一批装备精良、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充分发挥骨干和示范带动作用,加强监督管理和服务指导,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切实提高防病治虫效果、效率和效益。培育一批应急防治队伍,配备高效施药机械等现代化防控装备,提高重大病虫应急防治能力。支持各类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规模化自防自治,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开展科学防控。

(三)大力推进绿色防控。优先选择部级、省级、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推广应用,集成一批以生态区域为单元的农作物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要融合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大力推行病虫害综合防治、可持续治理,促进农药减量化。

(四)推进科学安全用药。全面推进农药经营门店标准化建设,真正做到“淘汰一批小散乱农药门店、树立一批标准化农药门店”。按照省、市要求,全面启动“百县千乡万户”农药科学安全使用培训行动,重点培训种植大户、专业化防治组织技术负责人和标准化农药门店经销商。强化科学安全用药指导,推广高效低风险农药品种和高效药械,坚持达标防治、对症选药、适时适量用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用药规定,严防违规用药,避免乱用药。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要将重大病虫害防控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内容,按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规定,遵循“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和“政府主导、部门实施、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层层压实防控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及早安排部署,确保“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顺利开展。

第6篇:病虫害应急预案范文

目前,我省连续多年集中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自然保护去建设等工程,林业资源得到空前的增长。在http://当前的形势下,加强资源保护,搞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我们应改变过去的惯性思维,尽快树立起生态观念,在林业生产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问题。在森林病虫害的综合治理中,要从维护生态平衡出发,充分考虑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三者的协调同意。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突出营林措施和生物防治为主,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的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运用生物、物理、天敌等相辅相成的系统防治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大力提倡无公害防治措施,把森林病虫害控制在不成灾的水平,以达到保护环境和促进林木迅速丰产的目的。

一、发生原因

森林害虫或病害具有主动传播或依靠自然动力传播和强大的繁殖能力,绝大多数个体被消灭,但剩余个体通过繁殖,数代之后又能迅速传播。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有林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纯林面积的增长,快速回升。国内外林业生产活动交往为害虫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被害面积有可能随之扩大。日益频繁,随着苗木、木材、接穗等材料的潜带,新的害虫种类可能不断增多。害虫的遗传特性抗逆能力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动,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即使是一些抗虫(病)的品种也并非一劳永逸,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遗传特性逐渐变异或减退,还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抗虫品种。

二、防治措施

1、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害虫的预测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侦察害虫发生发展的动态,并把侦察的材料结合当时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生长发育状况,正确推断害虫发生发展的趋势。预测预报是贯彻预防为主的重要措施测报的组织应当是以省、县、市林业局或乡镇为测报单位,场圃、重点村设测报点,形成群众性的测报网开展测报活动,群测群防。

2、落实好林业措施。林业措施是治理森林病虫害的一项基本措施。要在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考虑到病虫害的治理问题。首先,要从育苗抓起,要选择抗病虫的苗木。造林时,要更适地适树;选用抗性强活免疫性树种,进行合力搭配,营造混交林,以从根本上改善森林生态系统,抑制病虫害的发生。造林后,及时加强抚育管理,以增强树势,提高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3、做好森林病虫害调查。认真调查森林病虫害,以便掌握森林病虫害种类组成及种群动态和发生发展趋势、森林病虫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发生发展规律,为科学准确的预测预报、防治措施的制定以及天敌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4、加强营林防治为基础环节。营林防治就是要从生产全局、生态总体入手,首先在树种选择、适地适树、造林方式、抚育管理等方面通过选育抗虫品种,营造混交林,科学地抚育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林木自身

转贴于 http://

的保护性能,为预防病虫发生打下基础。但营林防治与其他防治不能分割,既不能单纯依靠营林防治,又不能脱离营林防治,单一地依靠其他防治。

5、协调化防与生防的矛盾。化防与http://生防相结合,避免或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协调,互为补充是当前综合治理系统中重要一环。综合治理并不排斥化学防治,它是重要的一项急救措施但不是惟一的防治措施。一般成林逐渐建立了稳定的种群结构,利用生物潜能辅以其他措施,在特殊情况下以化防为急救措施。一般幼林、纯林也应开展多途径的生物防治,如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微生物、益鸟的招引利用等,在必要的化防中应做到合理用药,选择对天敌无害、对害虫有效的药剂、时间和施药方法。如泡桐根颈打孔注药内吸防治大袋蛾;菊酯类农药毒笔、毒绳触杀松毛虫以及氧化乐果等涂环内吸防治松毛虫、松干蚧等,这些方法既能杀虫又能保护天敌。

6、要尽快完成工程治理范围内所有枯死木、濒死木清理工作,对林地剩余的其他风折木、砍伐后遗留下来的剩余松树枝桠也一并清除,按有关技术方案要求,全面进行药物除害处理,完成因郁闭度大、需要进行卫生伐的全部作业。将所有松木枝桠和松木药物处理后按方案要求集中指定地点烧毁。

7、根据林木生长状况,正确鉴定森林病虫的种类,掌握其生物特性及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规律,抓住最佳防治措施,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同时把森林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8、加强植物检疫工作。中国面临加入wto,国际间的流动交往势必增加,一些外来的重大病虫害传入爆发的危险性也将可能不断增强。因此必须加强植物检疫工作,提高检疫技术水平,以杜绝或减少危险性病虫传入我国。同时也要注意国内地区间的植物检疫工作,以防有害病虫蔓延扩展。

第7篇:病虫害应急预案范文

当前,春季农业生产已经进入关键时期。为切实做好当前农业生产,为夺取夏粮和全年丰收打好基础,现根据省市有关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突出抓好以防治病虫害为重点的麦田管理和果树管理,确保夏粮丰收、果品丰产

我县小麦生长已陆续进入挑旗期,到了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小麦病虫害多发期和危害高峰期,抓好中后期麦田管理特别是病虫害防治对确保夏粮丰收至关重要。目前,全国小麦条锈病已经呈大发生趋势,我省也已经发现病点;小麦红蜘蛛和小麦蚜虫在我县普遍发生。由于去年暖冬原因,果树病虫害也呈偏重发生趋势。各乡镇、各部门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麦田管理和果树管理。一是及时做好病虫测报。要加大病虫测报力度,特别是对小麦条锈病、赤霉病、苹果棉蚜、蠹蛾等暴发性、流行性重大病虫要实行不间断调查监测,及时病虫信息,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二是适时启动防治预案。根据重大病虫测报情况,适时启动重大病虫防治预案,层层落实责任。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建立和完善专业防治体系,开展统防统治,切实搞好综合防治工作。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帮助和指导农民群众做好防治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媒体,采用办黑板报、印发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加强技术宣传和培训。四是及早做好物资准备。要早动手,争主动,做好防治小麦条锈病、苹果棉蚜、蠹蛾等重大病虫所需的农药、药械、燃油等物资储备,确保不误防治时机。要针对小麦旺长期易失肥的实际,切实加强中后期麦田肥水管理,增加小麦穗粒数,提高小麦千粒重,努力增加小麦单产。同时,要切实抓好春播及管理工作,确保一播全苗,为夺取全年丰收、增加农民收入打下基础。

二、继续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和价格管理力度,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要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打防结合、综合治理”原则,继续抓好稳定农资价格工作,继续加大对农资打假工作的督查与指导力度,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再落实。要突出源头治理、市场整顿和大要案查处,大力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着力完善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的长效机制,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严格价格管理,稳定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对造成重大损失、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大的案件,加大曝光和督办查处力度。要加强对农民购买和使用农资的服务和指导,大力培育农资连锁、配送、直销等现代流通方式,提高优质农资市场占有率。

三、强化各项措施落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当前,气候转暖,候鸟北迁,大量病原微生物孳生蔓延,已进入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关键时期。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免疫进度,确保全面完成春免任务。要集中精力抓好春防免疫抗体监测工作,积极做好免疫效果评价,毫不松懈地做好新补栏、免疫超过有效期以及免疫抗体水平达不到有效保护畜禽的补免工作,确保有效保护。要充分发挥现有疫情测报网络的作用,提高疫情监测的密度和频率,特别是加强饲养密集地区、水网地区、候鸟迁徙地区等重点区域和场所的疫情巡视和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一旦发现问题,必须按规定及时上报,并采取果断处理措施,严防疫情扩散蔓延。要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应急体制和机制,健全应急体系和指挥机构,充实应急物资和应急队伍。要按照防疫责任制的要求,不断加强对春防工作的检查指导,确保春防密度和质量。

第8篇:病虫害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林业灾害;防灾减灾;借鉴

收稿日期:20120320

作者简介:周英梅(1982—),女,贵州瓮安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5019603

1都匀市林业自然灾害特点

1.1气象灾害

1.1.1雪灾

冬季积雪过多可导致林木折梢、折干、翻兜,产生机械损伤,损坏林木干形,造成生长势下降,引发病虫害。

1.1.2低温冷冻

包括冻害和雨凇害,冻害主要指低温对林木造成的危害。都匀市大多树木不能耐强低温,不同的树种或同一种树种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忍受的极端最低温度和持续时间都有很大的差别,一旦气温低于极端最低温度,容易造成林木枯梢甚至死亡。雨凇害指过冷却雨水在林木表面凝冻而成的冰层(雨凇)对林木造成的伤害,雨凇常凝聚在林木枝干的迎风面,因重力作用使枝干弯曲,严重时折断劈裂,甚至根倒。

1.1.3风雹

包括雷雨大风和冰雹,雷雨大风在都匀市以夏季为主,林木常因遭到大风的袭击而发生风拔,风倒和风折。冰雹多发于春、夏两季,可造成苗木、幼树死亡,林木枝叶损伤,严重时甚至折倒古树名木。冰雹造成的伤口使林木容易被病虫侵袭,严重影响生长。降雹的同时,常伴有狂风暴雨,对林木危害很大。

1.1.4干旱

对林业产生危害的干旱主要是春旱和伏旱。冬春是都匀市主要的造林季节,苗木定植后,根系尚未完全恢复,春季温度回升后,苗木抽枝展叶,蒸腾量大,此时如遇春旱,苗木、幼树常因水分不足出现凋萎,枯死现象。7~9月正值林木生长高峰期,需水量多,如遇高温伏旱会造成林木生长减缓、落叶或落花落果,幼树灼伤、枯萎死亡。

1.1.5灾情特点

雪灾和风雹全市各地都有发生,危害程度因每年气候变化而各异。低温冷冻一般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加重,不同坡向低温冻害的差异与冷空气活动的路径有关,东西走向的山脉,北坡的冻害重于南坡;南北走向的山脉,东坡和西坡的气温也有显著的差异,位于冷空气通道的坡向气温低,林木冻害较重。

1.1.6受灾程度

据不完全统计,2006~2010年都匀市因雪压、风雹而折断、翻到,需要进行清理的木材蓄积近32.5万m3,而2008年元月凝冻灾害风倒雪压木就达23万m3。

1.2生物灾害

1.2.1病虫害

对都匀市林业造成危害的林业有害生物有10多种。病害主要有松赤枯病、松赤落叶病等。虫害主要有松褐天牛、松纵坑切梢小蠹、萧氏松茎象、栗实象、松毛虫、金龟子、叶甲、侧柏毒蛾、银杏大蚕蛾、松叶蜂、松尺蛾等。

1.2.2鼠(兔)害

指鼠类和野兔啃食林木、苗木的幼枝、嫩叶及根茎所造成的危害。

1.2.3杂草害

危害都匀市林业的杂草害主要隐患是紫茎泽兰。紫茎泽兰入侵林地后,挤占生长空间,毒化土壤,减缓林木生长,造成幼树、苗木死亡。

1.2.4区域、范围及影响程度

森林病虫鼠害在全市范围内都有发生,2006~2010年森林病虫鼠害的发生面积为2.22万hm2,仅2006年就发生0.61万hm2,其中虫害发生面积0.45万hm2、病害发生面积0.17万hm2、鼠(兔)害发生面积较少,但主要发生于退耕还林等新造幼林地。

1.3森林火灾

都匀市森林火灾起因以人为火为主,极少雷击等自然火。2006~2010年全市共发生森林火灾405次(其中森林火警332次、一般火灾73次),火场总面积3 011.7hm2,受害森林面积169.8hm2。森林火灾受害率5年平均为0.3‰。

1.4林业自然灾害发展趋势

2000年以来,都匀市启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林业建设全面提速,到2011年全市森林面积已增加到11.1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54.13%。随着森林资源的迅速扩展,遭受自然灾害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加上全球气候异常,干旱、高温、风雹等灾害性气候增多,从总体上看都匀市林业自然灾害呈上升趋势。

(1)气象灾害呈加重趋势。“十一五”期间,都匀市累计完成营造林1.2万hm2,新增的大量幼林,尚未郁闭形成森林环境,稳定性、抗逆性差,遭遇大雪、低温冷冻、风雹、高温干旱等灾害性气候,往往损失严重。

(2)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多,防治困难,造成损失严重。随着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国际、市际间物流日益频繁,国外、省、市外林业有害生物入侵、扩散、成灾的压力不断加大。

(3)森林火灾有所回升。由于森林面积增加和气候异常,加上实施天保工程后的禁伐政策,林区可燃物载量严重超标,林区用火和人为活动日益频繁,森林防火的范围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艰巨,近年森林火灾又有所回升。

2防灾减灾工作的措施探讨

2.1气象灾害

(1)科学造林、营林,提高林分的抗逆性。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造林地块的土壤、气候条件,科学规划设计,选择适生乔木或灌木树种,加大乡土树种的运用力度,培养健康树势,增强林木对低温、干旱等气象灾害的抵御能力;大力营造针阔混交林,增强林分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加强中幼林抚育间伐和低质低效林分改造,合理调整林分结构,解决人工林“过密、过疏、过纯”问题,促进森林健康;及时清理风倒、雪压等灾害木,减轻灾害损失,改善林分卫生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大力推广林业减灾适用技术。采用容器苗在雨前、雨后适时造林,减轻干旱危害;运用生根粉、保水剂蘸根造林,促进苗木根系恢复生长,提高吸水、保水和抗旱能力。

2.2生物灾害

(1)大力强化林业外来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搞好省际、州际、市际检疫协作和联防联治,加强对国外、省外有害生物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估,及时林业有害生物入侵警示通报,制定应对策略和措施,防止新的林业有害生物传入。抓好重点地区和主要病虫害的防治,确保森林生态安全。

(2)全力抓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工作。按照监测全面、预测准确、预报及时的要求,努力探索监测和调查的科学方式方法,完善有害生物立体监测预警体系,不断提高监测预报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3)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综合防控能力。着力解决监测预报、快速检疫检验、天敌繁育、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等技术难题,力求在防治技术上取得突破。

(4)落实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种苗产地检疫率等“四率”指标,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实行防治目标管理检查监督制度和《林业有害生物限期防治通知书》制度,确保防治各项工作的及时到位。

(5)建立健全突发灾害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应急反应能力。贯彻落实《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及时、准确、科学地对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做出预警。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急防控人员队伍建设,加大技术培训和实战演练力度,保障应急反应机制的正常、高效运转。

(6)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意识和防治观念。

2.3森林火灾

(1)全面落实行政领导负责制。按照《森林防火条例》规定,认真落实各级政府行政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地块责任和包片责任,积极开展群防群治。

(2)组织开展林火隐患排查。开展经常性的森林火灾隐患大检查、大排查活动,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及时排除、不留隐患,降低森林火灾风险。

(3)加强火源管理。强化森林火险预测预报,根据火险等级超前预警,特别是高火险时要落实超常规的应急防范措施,做到路口有人把、山头有人看、坟头有人守,坚决杜绝上坟烧纸等引发火灾。

(4)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全民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干部群众的防火意识、紧急避险能力和火灾扑救能力。

(5)落实岗位责任。一旦发生火灾,各级防火责任人按要求到岗到位、履行职责,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科学处置,做到打早、打小、打了。严格责任追究,做到火灾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不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

(6)健全森林防火体系。健全全市森林火灾应急处置系统,建立森林消防物质储备库。“十一五”期间,都匀市投资300余万元,先后组建森林防火扑火专业队3支,半专业扑火队16支,开设防火线、防火林带5614km,防火通道5km,重点区域建设了望台5个,新建永久性森防标牌200块,建成生物防火林带1085km,配置防火指挥车2部、防火巡逻摩托10部。

3结论与探讨

针对都匀市自然灾害频发的特点,都匀市结合自身职能,发挥部门优势,把防灾减灾贯穿于整个林业工作的始终,取得了一定成效。

(1)依靠科学技术,增强林分抗逆性。科学规划设计,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趋利弊害,合理选择造林树种,加大乡土树种和针阔混交林造林比重,培养健壮的树势,提高林分的稳定性,增强对各种气象灾害和森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的抵御能力。组织开展对石漠化山地等困难地段造林技术的科技攻关,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运用,大力推广使用容器苗、生根粉等先进适用技术,提高造林质量,促进幼林郁闭,减轻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危害。

(2)加强检疫测报,全力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制定并由市政府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以部级中心测报点为载体,建立市、乡、村三级测报网络,及时林业有害生物趋势预报和病虫动态。以松材线虫病、松毛虫、萧氏松茎象等部级重点治理工程为龙头,大力开展无公害防治,有效控制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十一五”期间,都匀市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成灾率控制在4.5‰以下、防治率平均达到75%以上,均高于国家、省、州规定的年度管理目标。

(3)加强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努力减少森林火灾。制定并由市政府重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认真落实森林防火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加强林火监测、防火通信、道路及防火带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防火组织和专业扑火队伍,切实加强巡防体系建设,提高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能力。“十一五”期间,都匀市森林火灾受害率平均为0.3‰,均低于国家、省、州下达的0.9‰控制指标。

参考文献:

第9篇:病虫害应急预案范文

一、全面完成“十三五”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四率”指标任务

继续按照省市下达的“十三五”林业有害生物“四率”控制指标,在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及森林植物产地检疫基础上,必须圆满完成成灾率控制在2.0‰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9%以上、测报准确率达到92%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等各项指标。

二、全年主要工作打算

1、组织技术培训,提高全员业务素质,壮大技术队伍?

由于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避免聚集培训,利用微信群和单独实际操作等形式开展森保员、虫情调查员、兼职检疫员的培训工作,对一些危险性病虫害的识别及发生规律、扑灭措施进行系统讲解,掌握我区重点发生的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基层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镇(街)营林员负责包保的本村林农政策宣传、防治技术宣传及防治作业技术培训工作。使他们掌握常见病虫害的识别方法和防治措施,提高林农病虫情识别、预防及除治作业等技术水平,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确保森防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2、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确保森林植物的安全??

林业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工作是做好防治的基础,也是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按镇(街)、林场明确森保员、虫情调查员工作职责,从基层林业负责人到包村营林员层层落实监测、防治及产地检疫责任。

森保员负责汇总各虫情调查员责任区虫情、病情的调查数据,依据基层调查监测病虫害的宏观趋势,及时为区级森防站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区级森防站根据汇总数据,分析最佳防治时期,确定防治措施,并编写印发虫情简报,发送到全区各镇(街)林业站(办)、国有林场,各镇(街)林业站(办)、国有林场及时组织、指导林农开展病虫害防治作业,把森林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达到有虫不成灾的目的。

3、加强森防法律法规宣传

根据国家、省市林业草原局要求,做好“森防宣传月”活动,充分利用宣传条幅、宣传喇叭、宣传咨询台及进村入户等方式,大力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虫情识别知识宣传及《森林植物检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农药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

4、加大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指导服务工作

在三月末做好全年防治计划、防治技术方案、防治设计书等工作的同时,积极储备防治物质。

5、着重做好春秋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

制定春秋松材线虫病普查方案,按区域相应成立松材线虫病外业调查工作组、外来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复检组和分离镜检实验组等组织机构,调查覆盖率必须达到100%

6、着力做好产地检疫和复检工作

一是按林业场站负责区域,落实各林业场站兼职检疫员产地检疫责任,严格按照产地检疫标准开展产地检疫工作。

二是严格对外来的森林植物及其制品、电业、邮政等光缆木制盘、包装箱等进行复检。

7、积极做好区林业有害生物建议建议中心项目建设。

8、积极办好全区病虫动态简报及工作动态信息稿件上报工作。

9、按时做好全区年度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目标管理考评工作。

10、做好越冬前调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