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红五月作文范文

红五月作文精选(九篇)

红五月作文

第1篇:红五月作文范文

2010年12月15日,对于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2年前的今天,随着直飞两岸的首航班机从台湾海峡上空留下一道“倩影”和第一封直邮到台湾的家书的寄出,十多艘船舶也从福建的海港出发,载着两岸同胞浓浓亲情与殷殷希望,穿过浅浅的台湾海峡,朝东岸航行。银燕展翅、百舸争流、鸿雁传书,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同步实施,圆了两岸同胞企盼了整整一个甲子的“三通”梦,谱写了两岸交流的历史新篇章。

为了纪念这一振奋人心的历史性时刻,以复兴中国红茶为己任的元泰茶业特此精心设计了“五缘红茶”礼盒,精挑细选了分别产自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种、福安的坦洋工夫、福鼎的白琳工夫和政和的政和工夫与产自台湾的台湾红茶等5种红茶,组成“五缘红茶”,以寓海峡两岸割舍不断的“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通、法缘相系”的五缘情缘和香袭千古、韵味悠然的茶缘。这套礼盒曾于2008年11月16日~18日在武夷山举行的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期间隆重推出,取得了重大的社会反响,并得到了茶界泰斗张天福和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创会理事长范增平的一致好评和共同推荐。同时。他们也对“五缘红茶”礼盒寄予了厚望,欣然为《收藏纪念册》挥毫泼墨。寄语署名,共同祝愿中国红茶红中国,范增平老师还热心在首发式的签赠本上满怀激情地写道:“要红,两岸一起红!”这一份份发白海峡两岸茶人内心的衷心祝福,表达了海峡两岸茶人以茶庆“三通”、以茶缘连“五缘”的真挚之情。

时光荏苒,转眼间,海峡两岸实现“大三通”已整整过去了两年。这两年是海峡两岸深入开展交流与合作的辉煌两年,亦是令海峡两岸中国人值得骄傲的三载。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隆重举行,中国都向世界展现了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活力,尤其是与台湾仅一水之隔的福建,随着2009年5月《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正式,更是对海峡两岸的合作与交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样宏大壮阔的历史背景下,元泰茶业除了积极致力于推广中国红茶和中国红茶文化,也积极投身于海峡两岸茶产业和茶文化的交流:2008年12月26日。元泰茶业组织了两岸茶人在元泰红茶屋福州五一路总店举行“齐赏‘海峡三通壶’。共品‘五缘’红茶”的活动,共同见证两岸“三通”;2009年6月19日~28日,举行了海峡两岸红茶“5+2”系列活动:20IO年6月18日,元泰茶业还作为2010年度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特别指定用茶企业前赴台湾参与了一系列的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活动。这些活动无不以茶会友,共话乡谊;以茶为媒,共襄盛举。

海峡西岸正春风,茶香缕缕飘两岸。值此海峡两岸成功“大三通”2周年之际,元泰茶业在保证原有茶品品质与保留“五缘红茶”礼盒首版风格的基础上,创新设计了首批500套2010版的“五缘红茶”,特地情商福州市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周悌老师为礼盒设计“五缘盘”。他用精湛成熟的篆刻技法在寿山石上刻出“五缘红茶”四字,古朴、浑厚与凝练之美跃然纸上,从而构成了“五缘盘”的主图。而“五缘盘”则是用由福建省工艺美术实验厂监制的、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福州地方特色的艺术珍品的福州木漆器,质地坚固轻巧、造型别致,装饰技法丰富多样以雍容华贵的中国红为主色调,色彩明丽和谐,可谓集众美于一体,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在彰显汉韵唐风的同时,与元泰茶业所为之不懈努力的“中国红红中国”梦想丝丝入扣,完美契合,并借此寓两岸人民“福缘”连绵。此外,用于盛放“五缘红茶”的茶罐,也一改过去用瓷罐的做法,采用富有欧陆风情的红色铁罐,使中国红茶身上所体现出的中西文化激荡与交融之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第2篇:红五月作文范文

关键词:鄂豫皖边游击区;战略支点;独特作用

中图分类号:K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6—0139—05

作者简介:沈谦芳,男,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博士,教授(南昌330006)。

卫平光,男,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南京210093),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征研一处主任科员(南昌330006)。

1934年11月至1937年7月,鄂豫皖边区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充分发挥了独特的战略支点作用。学界在研究大别山及南方游击区的历史地位和战略作用方面的成果很多,与鄂豫皖边游击区相关的成果也不少。然而,从战略支点的高度专题研究鄂豫皖边游击区历史地位和战略作用的成果并不多见。本文从策应红二十五军战略转移、积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革命力量、助推相关抗日根据地的形成、奠定中国人民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根基等方面,试图对鄂豫皖边游击区在我们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等革命斗争中的战略支点作用进行一些梳理和分析探讨,以就教学界同仁。

一、策应红二十五军战略转移,成就了

大别山红旗不倒的奇迹鄂豫皖边游击区的开辟和坚持,既策应了红二十五军的战略转移,又保存了我们党在南方特别是以大别山为中心的中原地带的战略支点,对后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产生了深远影响。

1934年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率红二十五军离开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红二十五军撤离以后,一面抽调18个团尾追红二十五军,一面调集56个团的正规军,外加10多个保安团和一些地方反动民团进攻鄂豫皖苏区,致使根据地很快沦为游击区。此时,我党坚守鄂豫皖根据地的主要力量有鄂东北道委领导下的罗山教导营、光山独立团一个营、光西战斗营和便衣队等共1500余人以及皖西北道委领导下的红八十二师、一路游击师、二路游击师、三路游击师、道委特务队和便衣队等共1300余人。①

红二十五军西征时,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皖西北道委书记高敬亭正率领红八十二师等武装在皖西地区坚持斗争。为集中兵力对付敌人,12月下旬,高敬亭将分散活动的红八十二师、皖西三路游击师和红二十五军留下的2个连共700余人集中整编为红二一八团。鄂东北道委一方面派少共鄂东北道委书记方永乐等率领鄂东北独立团前往皖西寻找高敬亭;另一方面再次组建鄂东北独立团,发展便衣队,继续同敌人斗争。根据中共鄂豫皖省委的指示,在1935年2月3日召开的太湖县凉亭坳会议上决定成立以高敬亭为首的新的鄂豫皖边区党政军领导机构,并决定将红二一八团与鄂东北独立团合并,重建红二十八军。红二十八军由此成为鄂豫皖边游击战争的红军主力部队,也是南方15块游击区中唯一一支军级建制的英雄部队。

红二十八军重建以后,即遭到军队的重点“围剿”,部队损失较大。由于转入游击战以后,部队作战流动性较大,补给困难,伤员也很难安置,迫切需要建立游击根据地。为此,高敬亭决定成立中共皖西特委,并从红二十八军抽调力量组建红二四六团,着手创建游击根据地。此后,皖西特委一方面领导二四六团开展游击战,发动民众打民团,抓土豪,筹粮派款;一面整顿党组织,建立便衣队,安置伤员,很快即在霍山、舒城、潜山、英山、太湖等5县边区开辟了一块游击根据地,并在潜山成立了舒霍潜边区苏维埃政府。红军和游击队依托根据地,积极与敌人作斗争,慢慢摆脱了初期的被动局面,站稳了脚跟,并逐渐形成了“敌情不明不打,地形不利不打,伤亡过大不打,缴获不多不打”的战术原则。

1936年春,又增调6个师对鄂豫皖游击区进行“围剿”。高敬亭将红二十八军以营为单位分散开展游击战争。经过一年多的斗争,红二十八军先后歼灭和击溃敌人正规军十多个营,并摧毁了许多据点,消灭了大量民团,迫使敌军不得不撤回主要城镇和交通要道。为了适应斗争形势的转变,红军还抽调力量,发展便衣队,配合主力部队作战。便衣队目标小,行动方便,又熟悉当地情况,易于融入群众当中,在侦察敌情、安置伤员、筹措补给、组织地方政权和对地方团匪的统战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在红二十八军外线作战的同时,各地便衣队主要在内线积极开展活动,并不断从山区向平原地区和白区发展,数量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约有111个大小便衣队活动于鄂豫皖边区。②

据统计,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期间,红军和游击队牵制了正规军最多时达68个团,约17万人,歼敌18个营零15个连和大量反动民团武装,有力地支援了红二十五军的战略转移,配合了南方其他游击区的斗争。③1937年底,在延安接见郑位三、萧望东等人时,称赞红二十八军“与敌人斗争很有成绩,很了不起”,“他们在红二十五军长征以后,收集分散人员成立红二十八军,经过艰苦斗争,保存了这么一支红军队伍,是很不容易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胜利。”④

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不但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同时也使自身的力量得到了发展,游击区的范围在斗争中不断扩大,并且建立了比较稳定的游击根据地。到1937年初,鄂豫皖边的游击区已扩大到东至合肥、庐江、桐城,西到光化、襄阳、宜城、钟祥,南至京山、孝感、黄陂、黄冈、广济、宿松、望江,北到唐河、确山、潢川、固始、霍邱等40多个县的范围,保存了我党在南方特别是在中原地带承上启下、具有深远影响的战略支点,成就了大别山红旗不倒的奇迹。

二、积蓄革命力量,走出了“最好的

抗日军队之一部”抗日战争爆发后,鄂豫皖边和鄂豫边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第四支队,奔赴皖中、皖东抗日前线,成为新四军主力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来自第四支队及其留守机构的一些重要干部,又为其他一些新四军主力部队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7年7月,高敬亭在得知中共中央关于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方针后,主动与豫鄂皖边区督办公署取得联系,举行停战谈判,并达成停止敌对行动、共同抗日的协议。从9月到11月,红二十八军各部和鄂东北、皖西北地方党组织所属的地方武装、便衣队,分别在湖北黄安县七里坪、两道桥和礼山县宣化店、黄陂站一带集中完毕,共约1800余人。⑤与此同时,高敬亭还派人到河南桐柏山区与周骏鸣领导的鄂豫边红军游击队取得联系。

中共中央高度重视鄂豫皖红军的改编和党的工作。1937年10月,中共长江沿岸委员会决定成立中共鄂豫皖特委,以郑位三为书记,领导开展该地区党的工作。1938年1月11日,、致电等,建议鄂豫皖红军以一部参加新四军整编,余部仍在鄂豫皖边界力求发展,以扩大和发展中州游击运动。⑥这就使得鄂豫皖老根据地的革命斗争不至因为新四军的离开而终止。1月22日,中共中央代表团和长江局召集联席会议,要求鄂豫皖特委在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基础上尽力扩大部队;加紧培养干部,健全党的组织和工作;尽可能在最近期间集中队伍加以训练后参加抗战,留一部分队伍保护后方根据地。⑦1938年2月,红二十八军和鄂豫边红军游击队正式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参谋长林维先,政治部主任萧望东。下辖第七、第八、第九团和手枪团,共3100余人,是新四军四个支队中人数最多的一个。

1938年3月上旬,新四军第四支队在湖北黄安七里坪和河南信阳邢集集结,3月下旬到达皖西立煌县流波疃会师。随后,高敬亭奉命率部向皖中进发,于4月中旬到达舒城、桐城、庐江、无为一带,开展游击战争。5月12日,第四支队在巢县蒋家河口伏击日军取胜,这是新四军建军后第一次与日军作战取得的胜利。此后,为配合军保卫武汉,第四支队经常向合肥至安庆、合肥至六安公路沿线出击,在公路两侧袭击敌人运输车队。6月至10月间,先后在安合公路、舒六公路、六合公路沿线发动大小战斗数十次,毙伤敌940人,俘日军8名,缴获长短枪1400余支,轻机枪17挺,军马20余匹。这些胜利,有效牵制了日军进攻武汉的行动。⑧武汉沦陷后,第四支队第八团和东北流亡抗日挺进军越过淮南铁路,进入巢县、含山、和县、全椒、江浦等地开展抗日斗争。

1939年5月中旬,为统一指挥,根据中央指示,成立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6月底,江北指挥部对所属部队进行整编,将第四支队分编成第四、第五两个支队,以第四支队第八团为基础成立第五支队,江北游击纵队改由江北指挥部直接指挥。部队整编后,第四、第五支队随即挺进淮南津浦铁路两侧,积极发展游击战争,开辟根据地。第四支队开辟了以定远县东南藕塘为中心的津浦路西抗日游击根据地;第五支队开辟了以来安东北半塔集为中心的津浦路东抗日游击根据地。江北游击纵队一部在巢县、无为地区坚持斗争,保持与皖南的交通联系,一部进至和县、含山地区和青龙厂开展游击战争。

到1939年底,新四军江北部队由4000余人发展到8000余人,初步完成了在皖中、皖东的战略展开。⑨到1940年2月,皖东新四军兵力翻了一番,第四、第五支队发展到1.5万多人,地方游击队发展到5000多人,为建立巩固的皖东根据地和向苏北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⑩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部重建,第四、第五支队等被整编为新四军第二师,全师1.8万人。

此外,新四军还有三个师与第四支队的征战或第四支队留在鄂豫皖边的办事机构和人员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一是彭雪枫率领竹沟留守处的两个新兵连和一批干部东进,开辟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部队发展成为新四军第四师;第四支队政治部主任萧望东,参与组建新四军抗日先遣大队,率部挺进河南睢(县)杞(县)太(康)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参与开辟豫皖苏抗日根据地,部队编进新四军第四师。二是李先念率领竹沟留守处的两个连和一批干部南下,开辟了鄂豫皖抗日根据地,部队发展成为新四军第五师。三是第四支队东进抗日,首先开辟的是皖中抗日游击根据地,新四军第七师江北地区的活动范围就在其中;第四支队支持、帮助建立的无为游击队等地方游击武装成为新四军第七师的重要来源。

由此可见,在新四军的七个主力师中,就有第二、四、五、七等四个师与鄂豫皖边游击战争保留下来的革命火种和战略基地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些部队,是我们党所领导的“最好的抗日军队之一部”,是鄂豫皖游击区对中国革命最为了不起的贡献。

三、打造前进基地,助推了鄂豫皖、豫

皖苏等抗日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新四军第四支队分别在鄂豫皖边游击区的七里坪和鄂豫边游击区的竹沟设立的留守机构及其人员,在鄂豫皖、豫皖苏等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前进基地和组织领导作用。

1938年2月,新四军第四支队经与鄂豫皖边区督办公署商定,在黄安七里坪设立留守处。3月8日,中共中央长江局决定以鄂豫皖特委为基础,成立中共鄂东北特委(6月改为鄂东特委),与留守处合署办公,特委书记郑位三直接领导留守处的工作。留守处一面大力开展群众工作,恢复和发展党组织,一面积极培训干部,成为我党在鄂东地区发动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要基地。1939年1月初,根据抗战局势变化和中原局关于成立鄂豫皖区委会的意见,郭述申召开中共鄂东特委和留守处干部会议,决定撤销鄂东特委和留守处,建立中共鄂豫皖区委会,以郑位三为书记。同时,以留守处警卫排为基础,成立新四军江北游击第六大队,罗厚福任大队长、熊作芳任政治委员,继续坚持鄂豫皖边的敌后抗战。

1938年3月,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和的同意,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在河南确山县竹沟设立留守处,王国华为办事处主任。报请中央同意,将彭雪枫调来竹沟领导军事方面工作。徐州失陷后,中共河南省委由开封迁来竹沟,省委书记朱理治兼任竹沟留守处政治委员。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后,决定撤销长江局,建立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原局,负责指导长江以北鄂豫皖苏地区党的工作。1939年1月底,刘少奇到达竹沟并建立中原局领导机关,主持中原局工作。当时竹沟的工作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积极开展统战工作,争取友军和地方势力支持;二是开办学校,共培养了4800多名军政骨干;三是大力组建地方武装,输送至抗日前线。新四军二师第五旅、四师、五师都是从这里出发,会合各地党所领导的武装力量发展起来的。由此,“竹沟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原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战略支点,在新四军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1939年11月,竹沟留守处遭到顽固派进攻,被迫撤销。

1938年5月,徐州失守以后,鄂豫皖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地位更显重要。中共中央要求长江局“立刻成立鄂豫皖省委,领导津浦路以西、平汉路以东、浦信公路以南的广大地区的工作”,“有计划的建立几个基干游击队与游击区。”6月,根据中央的指示,河南省委派萧望东率部从竹沟挺进豫东敌后,成立新四军游击支队。此后,鄂豫皖敌后游击战争在党的领导下,有了一定的发展。8月1日,在致电中即称:“鄂豫皖游击运动有发展为在我们领导下之大规模游击战之前途”,并要求延安速派干部到鄂豫皖指导斗争。9月2日、29日,两次电示彭雪枫,促其将工作重心移至豫东,开创新的斗争局面。9月30日,彭雪枫率领竹沟留守处的两个新兵连和一批干部东进,在吴芝圃、萧望东等配合下,开辟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1939年1月,根据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李先念率领新四军鄂豫独立游击大队160多人,从竹沟出发,向鄂中、鄂东进发,很快打开了中原抗战的新局面。

为了统一鄂东、鄂中地区的革命斗争,1940年1月3日,刘少奇、张云逸等致电朱理治、李先念并中央,规定所有在鄂中、鄂东活动的部队,统归李先念等指挥节制,部队番号改称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1月上旬,鄂豫挺进纵队正式建立,李先念任纵队司令。1940年春,调集部队试图围攻新四军第四、第五支队。4月5日,中央军委电令李先念抽调三个团到平汉路东牵制围攻部队,“以吸引桂军不能向东进攻四、五支队,以及打击程汝怀,开辟大别山为目的。”据此,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和鄂豫边区党委的领导重心东移,既牵制了大别山区军队对皖东、皖北、皖中新四军的进攻,又推动了鄂豫皖抗日根据地向东发展。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五师。为了更好地在战略上配合苏皖部队的斗争,1941年3月,李先念令第九团再次东进鄂皖边。4月22日,第九团在安徽宿松与新四军第七师挺进团会合,首次沟通了与皖西新四军的联系,初步打开了鄂皖边敌后抗战的局面。此后,第五师广泛发动群众,大规模开展游击战争,在鄂南、湘北、豫中、豫西南、鄂西、襄西、鄂皖边等地不断取得胜利。同时,鄂、豫、皖、湘、赣等5省边境的党组织和抗日民主政权也得到很大发展,成为中原抗战的重要根据地。

1944年10月,中共鄂豫边区委改称中共鄂豫皖湘赣边区委,并成立了鄂豫皖湘赣军区,由新四军第五师师部兼军区领导机关。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鄂豫皖根据地发展到东起安徽宿松,西至湖北宜昌,北接河南舞阳,南到湖南洞庭湖的广大地区,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1300万。日本投降时,鄂豫皖湘赣边区共有8个地方委员会、专员公署、军分区,11个中心县,66个党政军齐全的县级政权。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湘赣军区,发展到拥有5万余人的正规军和30余万人的民兵武装力量。

四、游击区薪火相传,奠定了人民

逐鹿中原的战略根基鄂豫皖边游击区,承前启后,砥柱中原,到解放战争时期,最终演变成人民逐鹿中原、夺取全国胜利至关重要的战略基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大反攻的序幕,把鄂豫皖边区人民的革命斗争推向了高潮。

1945年春,鄂豫皖根据地已经发展成为全国18个解放区之一。8月12日,中共中央同意建立鄂豫皖边区中央局,以为书记,郑位三为副书记;决定鄂豫皖中央局直接受中央领导,管理当时新四军第五师活动范围之内党政军及河南区党委与河南军区。9月17日,中央军委同意成立鄂豫皖军区。9月25日,鄂豫皖边区中央局电告中央,开始执行任务。由此,鄂豫皖根据地进一步发展成为抗战结束后我们党领导的六大战略区之一。

1945年10月24日,王震、王首道率领三五九旅南下支队、河南军区部队与新四军第五师胜利会师,大大加强了鄂豫皖边区的革命力量。30日,中共中央同意鄂豫皖边区中央局改名为中原中央局(通称中原局);组建八路军、新四军中原军区,李先念任司令员,郑位三任政治委员。中原局和中原军区下辖鄂东区党委和鄂东军区、江汉区党委和江汉军区、河南区党委和河南军区。

由于中原解放区是军队出川向华东、华北和东北开进的首要的、最严重的障碍,陆续调集20多个师实施包围、进攻。面对30万大军的重重包围,李先念率领中原军区约六万部队,紧紧依靠群众的支持,坚决贯彻中央的指示,与军队艰苦对峙十个月,有效地在外线牵制了反动军队的进攻。王震高度赞扬李先念“先后率领新四军第五师和中原军区部队,在作为全国六大作战区域之一的中原解放区,顽强进行战略坚持达十个月之久,为全党全军实现战略转变赢得宝贵时间。”

1946年6月26日,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发动了对中原解放区的大举进攻。中原军区部队于当日晚开始突围作战,至7月底,各部队先后突围成功。此后一年多,突围部队在陕南、豫西、鄂西、鄂中、鄂东、湘西、皖西等地坚持游击战争,虽然自身也遭受很大损失,但基本骨干依然保存,并阻止了军队向华北、华东和东北等战场的进攻,在战略上支援了其他解放区的部队。对此,高度赞扬中原各部队“在极端困难条件之下,执行中央战略意图,坚持游击战争,曾经钳制了正规军三十个旅以上,使我华北、华中主力渡过进攻的最困难时期,起了极大的战略作用。”

1947年6月26日,由司令员、政治委员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7个纵队,在鲁西地区强渡黄河,向大别山进军,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大反攻的序幕。战略反攻的矛头指向哪里?指出:“大别山根据地之确立则是整个南线胜利的重要环节。”也认为:“英明地选定在大别山地区。大别山,雄峙于首都南京与长江中游重镇武汉之间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敌人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这里又曾经是一块老革命根据地,有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广大群众,多年来一直有我们的游击队坚持斗争,我们容易立足生根。我军占据大别山,就可以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瞰制中原。”

事实也正是这样,8月29日当刘邓大军进抵七里坪时,何耀榜就率领游击队前往迎接,并随后担任随军参谋,为刘邓大军较为顺利地进入大别山区并扎下根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时,李先念率领由原中原军区突围部队组编而成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二纵队,也重返中原战场,与刘邓大军汇合,壮大了我军在大别山地区斗争的力量。此后,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在中原地区展开,使这一地区成为人民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

第3篇:红五月作文范文

组织领导平江起义,创建红五军

滕代远,苗族,1904年11月2日出生于湖南麻阳县岩门镇玳瑁坡村一个农民家庭。1923年秋考取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在二师期间,他一面认真学习,一面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在政治上不断追求进步,1924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10月转为中共党员。1926年4月因组织学生声援桃源女师进步,被当局开除学籍,从此,这位年青的共产党员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1926年5月至1927年8月,他先后担任共青团平江县委书记、长沙近郊区委书记、农协委员长、湖南省委委员、湖南省农协委员长。1927年11月,被彭公达誉为“农民领袖”的滕代远,奉湖南省委之命,赴醴陵组建中共湘东特委并担任特委书记。1928年1月至3月,他两次领导醴陵年关暴动,将湘东地区的工农革命风暴推向高潮,由此也引起湖南军阀的恐慌与“围剿”。滕代远和湘东特委机关被迫转移到赣西安源,继续开展革命斗争。

1928年3月初,湘鄂赣边特委书记郭亮因叛徒告密而被捕牺牲,特委机关被破坏。不久,中共中央将原由湖北省委领导的湘鄂赣边特委改由湖南省委领导。6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湘鄂赣总暴动和对平江问题的决议案》,强调三省总暴动应以湖南为中心,而湖南的暴动,在湘东以醴陵为中心,“平江则为湘东北的中心”。据此,湖南省委于6月24日发出《给各特委、县委及四军军委的指示信》,决定“从平江沿湘赣边到湘南,立即开始革命的进攻,以造成这个广大地区的割据”。为完成平江暴动的任务,6月下旬,中共湖南省委决定调滕代远为湘鄂赣边特委书记,并以特派员的身份赴湘东北各县联系,以恢复特委机关。湖南省委还特地派林育英、贺昌向滕代远交待任务:一是“若边特尚在,则改组之,不在,则设法恢复之”;二是驻防平江的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团部有党的组织(负责人为团部副官邓萍),如情况需要,可相机组织该部暴动,成立红五军,以便与井冈山红四军相配合。

1928年7月2日,滕代远奉命从安源出发,途经浏阳,在地下党的护送下,于7月中旬到达平江县城,并与邓萍接上组织关系。随即滕代远通过邓萍等共产党员详细了解了独立第五师第一团的情况,认为这支部队经过北伐战争的锻炼,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党的组织在部队建立后,又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团结了一批积极分子,组织领导广大士兵进行政治经济上的斗争,逐步提高了阶级觉悟。因此,该部已具备组织暴动的一定条件。于是他很快就给湖南省写了《关于平江驻扎军队情况》的报告,提出必须“设种种方法发动‘兵变’”,将这支部队转变为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

7月18日,带着部队在乡间寻找党组织的回到平江县城,两位革命战友终于相见。此时,从长沙情报人员来电中获知,中共南华安特委已被破坏,特委交通员在长沙被捕,其所带通行证被独立第五师副师长周磐认出是黄公略的笔迹,并电令驻平江的副师长李惠根逮捕黄公略、黄纯一、贺国中三人;还通过平江电报局的熟人,截获了周给李的电报。与此同时,滕代远也接到湖南省委的特别警戒信――南华安特委机关遭破坏,有一人自首。上述三方面情况印证驻平江的独立第五师党的组织有可能被曝露和破坏的危险。于是滕代远、商量决定,“乘时在平江暴动起来,找一条出路,否则党的组织必至消灭”。为布置工作,他俩决定,一是以彭为滕洗尘的名义请客,二是以滕答谢彭的名义请客,召开党员会议,讨论武装起义之事。经过这两次会议,统一大家思想,并决定了起义的时间。

为便于领导起义和进行周密的准备工作,滕代远从县城中的“镜中天”旅馆,搬到县城外的天岳书院后面一农家茅屋里居住(后来邓萍也搬来与滕一起居住)。滕代远、、邓萍等人开始在这里秘密进行起义前的各种准备工作。诚如滕代远后来回忆所说,“起义前夕的一切秘密会议,都在这个屋子里召开,各种宣传品也在这个屋子里油印”。在个茅屋里,滕代远等人详细安排了起义时的攻击目标和行动任务,并对起义时所的宣言、布告、标语、口号、起义战士佩带的红布袖章等,都作了精细的准备。当年参加起义的战士李光曾深情地回忆道:“一个农民的草屋变成了起义的司令部”。

1928年7月22日,著名的平江起义暴发,“登(顿)时满城及附近的红色标语、宣言、布告及旗帜飞扬,将那白色的恐怖镇压到零度了。”7月24日下午,在庆祝起义胜利的大会上,滕代远以湖南省委特派员身份,宣布成立红五军,由任军长,滕代远任党代表,并建立了红五军军事委员会,邓萍为书记,、滕代远、黄公略等为委员,公开负责军事指挥的责任。同时,还成立了平江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接着,他作了政治形势、苏维埃政权的性质和施政方针的报告,并主持了授予红五军军旗的仪式。授旗后,讲话,说明了起义胜利的意义和今后的战斗任务,并带领全体指战员宣誓。

事实证明,滕代远同志与同志共同组织和领导了平江起义,他们是红五军的缔造者。红五军的成立,对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对其后红三军团的组建,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奉中央之命,组建红三军团

1930年前后,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革命呈现出有利的形势。但受共产国际“第三时期理论”的影响,中共中央内部产生了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错误,片面夸大形势对革命的有利面,提出全国总暴动的错误计划,要求集中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甚至要求共产国际和苏联,配合中国革命,从而实现“会师武汉,饮马长江”,夺取全国胜利。为此,除发表文章制订政策,进行各项准备外,并决定于5月间在上海召开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和全国红军代表会议,要求各地红军派代表出席,以便将这项主张付诸实施。

1930年4月,红五军军委根据上级要求,决定派滕代远、何长工为代表到上海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和全国红军代表会议。除出席会议外,到达上海的滕代远还于4月20日、27日,向党中央写了两份报告,详细汇报了红五军在湘赣、湘鄂赣等地转战的经过,部队党的概况,以及成立以黄公略为军长的红六军的情形。特别是在全国红军会议上,中央提出以红五军为基础,扩编成红三军团,下辖红五、八、十六军,并决定了军以上干部的配备,要求在8月1日前将红三军团扩大到5万人,准备成立第三方面军。对于滕代远而言,限于当时的思想理论水平,还无从辨别出会议所表现的“左”倾冒险错误,只是认为回去后,必须认真传达会议的决议,并坚决贯彻执行。5月下旬会议结束后,滕代远、何长工与中央派往红五军工作的彭雪枫、黄克诚、周桓等人乘船返回武汉,途中得知率红五军已转战到大冶、阳新边境的刘仁八村和三溪口一带整训。于是他们一行改在黄石港下船,然后又转阳新太子庙,回到部队。

6月16日,红五、八军在大冶刘仁八三房村召开了两军委扩大会议。主持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滕代远、何长工、邓萍、邓乾元等20多人,列席会议的有大冶中心县委和邻近各县县委负责人。这次会议主要有三项内容:一是由滕代远、何长工共同传达上海两个会议有关决议;二是关于红五军扩编与红三军团成立问题;三是关于进攻武昌的问题。

对于红五军扩编问题,认为:“现在红五军不到八千人,仅三团制的一个师,即使发展到三万人,也只有一个军。到五万人再成立军团也不迟吧,何必虚张声势,搞一些空架子。实际上不能提高战斗力,反而减弱战斗力,浪费干部,干部又缺乏”。滕代远则认为:扩编是中央的决定,不是红五军一支部队的问题,至于兵力不足,以后可以陆续补充。通过讨论,多数同志认为扩编为军团,能壮大声势。最后会议根据中央指示,正式将红五军第5纵队扩编为红八军,红五、八军合编为红三军团,任总指挥,滕代远任政委。红五军军长和政委分别由、滕代远兼任(后分由邓萍、张纯清接任),红八军军长李灿(因病由何长工)、政委邓乾元。同时成立红三军团前敌委员会,任书记。1930年7月底8月初由湘鄂赣边独立师和平江、浏阳、攸县、茶陵等县一部分游击队组成红十六军(军长胡一鸣、政委李楚屏),归属红三军团建制。

在攻打武昌的问题上,表示了异议。他认为应先消灭鄂东南六县的地主武装,发动群众,扩大红军,建立政权,伺机攻占岳阳为后方,再作攻打武昌的实际准备,否则直接攻打武昌,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滕代远也认为直接攻打武昌,确实是一种军事冒险,按照的打法,有利无害。最后会议通过了的方案。

会后,红三军团在大冶马蹄驿正式成立,全军17000余人,士气高昂,军威大震。红三军团在、滕代远等人领导下,成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主力军团之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奇功。

红三军团的优秀军事指挥员

从1928年7月至1930年5月,红五军部队序列虽曾有5次变更,但红五军的党代表或政委之职始终由滕代远同志担任。其间,1930年8月23日,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永和会师后,组成红一方面军时,滕代远还担任方面军副总政委。从1930年6月红三军团成立,至1933年12月,红三军团部队序列虽经历了14次变动,但红三军团政委之职仍由滕代远同志担任。其间,1933年7月滕代远同志还担任东方军政委。在近六年的时间,滕代远同志随同志驰骋疆场,转战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成为红三军团的优秀军事指挥员。以下列举滕代远同志在1928年7月至1933年12月间指挥或参与指挥过的重要战斗和战役,从中可窥见他的军事指挥才能。

1928年7月30日,滕代远与彭总率部主动撤出平江县城,转战湘鄂赣边境。其间,滕代远协助彭总指挥过的战斗主要有:8月2目平江长寿街战斗;8月6目攻占修水县战斗,歼敌1营;8月23日再打长寿街;9月8日万载县大桥之战;11月27日突袭万载,消灭该县靖卫队;12月10日到达宁冈,与红四军主力胜利会师。

1929年1月26-30日,参加井冈山保卫战;2月上旬,与彭总率红五军冲出敌人包围堵截,到达赣南于都桥头地区;2月中旬夜袭于都城,歼敌六七百人,第一次负伤;5月初重返井冈山;5月中旬与彭总率部在粤北游击,先后占领酃县、桂东、城口、仁化;6月1日攻占粤北重镇南雄;7月上旬攻打安福失利;8月6日率部北返;8月上旬从宁冈出发,一度攻占万载,乘胜到达铜鼓,进入湘鄂赣苏区。

1930年6月中下旬,与彭总一起率红三军团一举攻克大冶城、石灰窑、黄石港,并乘胜占领通山、崇阳、鄂城、咸宁、蒲圻、通城等地,消灭罗霖师之一部;7月3日,与彭总指挥红三军团攻打岳阳,歼敌2个营,并占领岳阳。7月中旬占领平江县城;7月28日占领长沙;8月24日,与红一军团再攻长沙,与敌激战16昼夜而失利。

1930年10月至1931年1月,参加第一次反“围剿”斗争,取得龙岗、东韶两役的胜利,分别歼灭张辉瓒的第十八师,击溃谭道源师。

1931年4月至5月,参加第二次反“围剿”斗争,滕代远担任河西临时指挥部前委书记兼指挥部政委,领导河西反“清剿”斗争,并取得胜利。

1931年7月至9月,参加第三次反“围剿”斗争。9月8日,在高兴圩战斗中再次负伤;10月下旬,亲率红三师一举攻克会昌城,并乘胜占领寻邬、安远两个县城。1932年2月l3日至3月8日,攻打赣州失利;8月中旬参加乐安、宜黄战役;10月中旬占领黎川县城。

1933年1月至3月,参加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先后参加南丰、黄陂、草台冈等战役。1933年7月,与彭一起率东方军入闽作,首先进军福建省,拔除泉上土堡,随即攻占朋口,收复连城,续而攻占洋口、峡阳,围困延平、顺昌、将乐,取得一系列的胜利,“把顽强的敌十九路军打得落花流水”;8月8日,滕代远因“领导红军长期斗争,极有功勋”,获得中革军委授予的二等红星奖章。

1933年9月,开始参加第五次反“围剿”斗争,虽在黎川失利,但取得洵口大捷。由于滕代远与数次建议中革军委改变错误的战略方针,遂于同年12月被撤职,并调离红三军团,到瑞金任中革军委总动员武装部部长。

红三军团杰出的政工领导者

滕代远同志不仅是红三军团优秀的军事指挥员,而且也是红三军团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为了加强党对部队的领导,加强部队中党的建设,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不论是在湘鄂赣苏区,还是在井冈山根据地,抑或在第一至五次反“围剿”时期,滕代远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

1928年8月至9月,为适应游击战争的需要,滕代远、先后在龙门、黄金洞、纸坊、台庄等地,利用战斗间隙对部队进行改造。建立了军政治部,滕代远兼政治部主任,张荣生任副主任,负责全军的政治思想工作,并制订了一些规章制度。如打土豪、没收和分配财务要经政治部批准,出布告要由政治部署名,杀人要宣布罪状,等等。从上到下健全党代表制,连以上设支部,团以上建立政治部。发展新党员,加强了对党员的教育,严肃党的纪律。滕代远主张“党员不求多,只求精”,坚决反对“介绍党员并未经正式合法的手续,大都每次介绍一二百人,召集一次会举行入校式,甚有照洪家刊香盟誓的办法举行”。试行民主选举初级军官的办法,由可靠的先进分子代替一些思想反动、表现很坏的连排长;废除打骂,实行经济公开和官兵平等制度;清洗反动军官,并利用一些叛逃的事实,对部队进行革命意志和革命警惕性教育;发扬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整个部队普遍召开党的支部会、小组会、士兵委员会会议,使党员和积极分子发挥监督和领导骨干作用。对于这些措施,曾参加过整训的李寿轩老人回忆说:“部队整训,就像是生铁回过炉,经过再一次熔炼之后……比以前更加团结、纯洁、精锐,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大大提高”。

在井冈山期间,滕代远系统地学习和运用红四军政治工作经验,加强部队党和政治工作的建设,各项工作比过去更活跃。从1929年下半年开始,全军陆续举行了党员的重新登记;从上到下建立了纵委、支部、小组等会议汇报制度;加强了党员的教育,严肃了党的纪律。在政治教育方面,各连队每日有两小时政治课。中队长以上每日有两小时“军官讲课”,另有“班长训话”。教育内容是“取自省委、中央来件及共产主义与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浅说、新社会观及革命常识”。他还要求部队普遍进行了军政、军民、官兵关系的教育;并将军委扩大,吸收部分下级干部和士兵中的优秀党员参加。

滕代远同志在抓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也非常重视苏区党的地方工作建设,以为红军提供稳定的后方。1928年9月17日,由滕代远主持,在铜鼓县的幽居召开平、浏、修、铜、武等五县党组织负责人和红五军党委联席会议,正式恢复和组成了湘鄂赣边特委,以滕代远为特委书记。这次会议取得四项重要成果:一是总结了平江起义胜利的经验,即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组织和计划;湘鄂赣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井冈山革命旗帜的榜样。二是总结了平江起义以来的工作经验,初步批判了在土地革命、城乡政策及军事斗争方面所犯的盲动主义错误。三是初步明确了建设根据地的思想,指出各县工作的中心区域,强调边区各县委在党的领导下,加速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赤色武装力量,不断巩固和扩大苏区的范围。四是决定从各县抽调一批干部和赤卫队编入红军,以加强红军的工农成份。

在滕代远的领导下,红五军对城市的政治工作也日益改善加强。每在攻城之前,滕代远都组织政治部事先对城内一切情形进行详细调查,然后召开工作会议,讨论进城后的工作部署。1929年3月攻打袁州城时(宜春),滕代远把袁州城划分东南西北四个工作区,每区指定负责人,负责调查和宣传组织工作。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宣传鼓动口号,进行口头宣传和张贴标语,以反击敌人的宣传。进城后,在每区设立几个讲演处,指定负责同志向群众讲演宣传,并进行群众的组织工作。晚间,滕代远又召集会议听取汇报,研究下一步工作计划,随后即帮助组织县苏维埃政府和县总工会等。红军撤离时,又进行全面总结,为以后工作提供经验。红五军的政治工作,在滕代远领导下,日益显示出它的巨大威力。因此,红军经过之地,群众都烧茶,鸣爆竹,热烈欢迎;每次与敌作战,群众成千上万地积极支援红军。

1956年9月,回忆往事时写道:“代远同志对平江起义帮助不小,是平江起义领导者之一,特别是军队中建立政治工作、建立党、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都起了积极作用。”彭总还说,当红三军团成立之时,“邓乾元向我表示,说滕代远同志不适宜当三军团政治委员。我说,滕是平江起义领导者之一,在五军中有一定威信而且对革命工作无限忠诚,宜当该职”。对于1933年12月24日,博古等人撤销滕代远同志红三军团政委之职,并调离红三军团之事,彭也说到“无故撤销滕代远同志工作,我当时是有意见的,我给中央去电报,但未得到答复”。这表明,彭总对滕代远同志在红三军团中的地位是充分肯定的。

红三军团中胸襟坦荡的革命家

在红三军团中,滕代远不管对事还是对人,都能以坦荡的胸怀对待之,特别是在调派干部支援兄弟部队时,他能顾全大局,不搞本位主义。

1928年12月10日,滕代远与率红五军到达宁岗,与红四军主力胜利会师。两军会师壮大了湘赣边界的革命力量,当局为之惊慌不安。急调湘鄂赣三省十八个团的兵力,以何键为总指挥,分五路对井冈山发起第三次“会剿”。为摆脱困境,决定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在外线打击敌人;由红五军改编的三十团及红四军三十二团王佐部留守,担负保卫井冈山的任务。对此,红五军中多数同志不同意固守井冈山,而主张北返湘鄂赣苏区。和滕代远等则力主守山。滕代远反复向反对者说明“围魏救赵”的军事意图,强调坚守井冈山关系革命全局的重要性,并从各种条件对比中,耐心说服了大家维护的决定。曾回忆说,“我和代远同志为了照顾全局,使红四军摆脱当时面临的困难,自愿的承担红四军前委的决定”。

1930年1月红六军成立,赣西南特委要求调黄公略任军长,并要求派一批干部支援,作为红五军军委书记的滕代远,以大局为重,不但对黄公略放行,而且还选派李聚奎等一批比较负责的干部,以及干部训练大队全体人员,人枪各百余,支援红六军。

1931年12月14日,宁都起义的部队被编为红五军团。因这支部队里大都是北方人,在江西不仅语言不通,不能做群众工作,连采买也感觉困难。为此中革军委要求各军和独立师抽调干部帮助红五军团。滕代远根据中革军委的命令,毫不犹豫地从红三军团中挑选了一批身体强壮,能做群众工作,有宣传鼓动能力的党团员,输送给红五军团。

第4篇:红五月作文范文

1、红五月是个革命热情高涨的月份、同反动敌人浴血搏斗的光辉的月份。“红五月”这个名称表达了一代又一代革命群众的高涨的政治热情,永远铭刻着群众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鼓舞着群众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奋斗,为人类的彻底解放而英勇战斗。

2、早在1930年4月,琼崖特委就号召开展“红五月”军事攻势,回乡组织以农民赤卫队为骨干的破坏队、宣传队、运输队、救护队等,率先开展红五月运动。

3、1932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红五月运动的决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在动员千百万广大的工农群众去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反对世界大战,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反对帝国主义与国民党进攻中国革命。明确指出:“以革命的战争粉碎国民党对于苏区与红军的新的进攻”,“争取湘鄂赣数省革命的首先胜利”! 红五月运动在党中央《决议》指引下,苏区和革命根据地都开展起来了。

4、追忆往昔,这一件件、一桩桩血染得历史,刻下了太多不屈抗争、流血牺牲的故事,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压迫。喜看今朝,中华民族创造了越来越多的自信与自豪,赢来了越来越多的尊重与信任……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五月,我们时刻铭记。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红五月作文范文

1930年6月16日,中共中央给红七军前委发出指示:要求红七军离开右江苏区,“坚决地进攻柳州、桂林,向广东的西、北江发展。”11月9日,红七军7000多名健儿离开广西河池,沿着黔、湘、粤、赣诸省边界地区,踏上了艰苦悲壮的征程。

1931年1月2日,红七军来到全州,守敌一击即溃,很快占领全州。此时,尾追的湘军已停止入桂,驻桂林的桂军又不敢贸然北上,使红七军得到难能可贵的短暂休整。在全州,邓小平召开前委会,分析形势,总结经验教训,认为必须有根据地作依托,才能逐步发展壮大。他们从的报纸上得知,江西红军力量最大,经常打胜仗,而且有一大块革命根据地,群众基础好。邓小平和张云逸总结出动以来,攻城拔寨、强攻强打造成严重损失的教训,力主放弃攻打柳州、桂林、广州等大城市的冒险计划,转变硬打攻坚战略,得到多数人的赞同,会议确定红七军沿湘、桂、粤、赣边境向江西苏区前进,去与、领导的红一方面军汇合。这个决策,受到韦国清和广大指战员的热烈拥护。为做好行动准备,韦国清除组织战士搞好警卫、参加学习、恢复体力外,还和战士们一起打草鞋,以便连续行军之用。

1月8日,时值隆冬,红七军从道县向江华前进途中,遇上了一场南方罕见的大雪,寒风呼啸,衣着单薄的指战员穿着草鞋,顶风冒寒,在湿滑的路上艰难前行。韦国清鼓励战士以革命军人的钢铁意志战胜困难。他看到有的战士赤着脚板走路,赶忙拿出自己备用的草鞋递给战士穿上,而他自己却穿着破草鞋跑前跑后。那天尽管风雪交加,行动困难,但警卫排在行军途中没有一个掉队的。

1月14日,红七军翻越湘、桂、粤3省交界的老苗山,来到广西贺县的桂岭圩。红七军前委鉴于部队在连续转战中严重减员,由出动时的7000余人减到3500人,决定就地休息、整编,将原十九师缩编为五十五团,原二十师缩编为五十八团,干部多数降职使用,韦国清在第一营第三连任排长。

2月2日,红七军在梅花村遭到军3个团和民团的夹击。韦国清所在的第一营担负坚守左侧高地的任务,连续打退军5次进攻,战斗异常惨烈,部队伤亡很大。当军发起第6次进攻时,第一营的指战员以反冲锋进行反击,韦国清带领全排向军猛扑过去,营长不幸被手榴弹炸伤倒地。韦国清奋不顾身地背起营长迅速撤下火线。经过5小时激战,部队连续打退军8次进攻,毙伤其1000余人,自身也伤亡四五百人,干部伤亡过半。为保存有生力量,红七军前委决定放弃建立粤北根据地的计划,撤出战斗,立即转移。

红七军从梅花村撤离后,连夜向乐昌河(今武水)畔的杨溪口急进,计划迅速渡到乐昌河东岸,奔赴江西与红一方面军会合。2月5日清晨,部队来到乐昌河西岸,鉴于粤军在后追赶,军情紧急,邓小平、李明瑞率五十五团和军部一部先行渡河,占领东岸滩头阵地,张云逸指挥五十八团和军直属队在后掩护。至黄昏,邓小平、李明瑞率韦国清所在的五十五团和五十八团1个连共1500余人刚渡到乐昌河东岸,粤军大部队就从乐昌、韶关赶到,张云逸率军直属队和五十八团两个连共600余人被阻于乐昌河西岸。此后,红七军便兵分两路,各自为战。

在梅花村战斗后,韦国清由于表现出色,由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升为第三连副连长。 参加反“围剿”作战

1931年4月,红七军会合到一起,湘赣苏区人民对他们的到来热烈欢迎,为他们补充了新战士,红七军人数增加到3000余人。韦国清看到当地军民的鱼水情谊和部队的恢复发展,很受鼓舞。此时,正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二次“围剿”,同时以3个师对赣江以西地区进行“围剿”。为配合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红七军等部在安福西南的廖塘桥、古田地区,以伏击手段,歼灭了由阜田来援的军第五十二师第一五四旅的1个团,击毙其100余人,俘其700余人,缴获步枪近千支、迫击炮数门。韦国清带领连队参加了这次战斗,发挥了重要作用。

4月下旬,红七军在永新举行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总结红七军从广西北上到江西行军作战的经验教训,宣布到江西苏区与红军会合的任务已经完成,今后的任务是为保卫与扩大中央苏区而斗争。韦国清作为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并在这期间升为连长。

5月,红军奉命开赴莲花、宜春、分宜活动。韦国清带领连队在张云逸、李明瑞指挥下,英勇战斗,配合兄弟部队猛烈打击敌人,有力地配合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保卫并扩大了湘赣苏区。

6月,红七军会同湘东独立第一师,向湘东南地区发出攻势作战,先后攻克茶陵、安仁、攸县、酃县等地,歼军和土杂武装各一部,扩大了湘赣苏区和红七军的影响。韦国清带领连队参加了这次攻势作战,完成了任务,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6月底,红七军由湘东南返回赣西,进到赣县沙地地区,苏区中央局调红七军东渡赣江,到中央苏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韦国清和指战员们为此异常兴奋,有说不尽的欢喜。在这期间,韦国清带领的连队认真学习了红一方面军第一、二次反“围剿”的经验,进行了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与人民军队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三大原则的教育,开展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学习,指战员们的政治觉悟有很大提高,部队政治素质有很大加强,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后执行新任务打下了政治基础。

7月11日,韦国清率连队随红七军东渡赣江进入中央苏区,13日到达兴国,22日到达于都县桥头镇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编入红三军团战斗序列。

红七军到达于都桥头镇地区后,红一方面军总部给红七军补充了大批战士,补充了枪支、弹药和被服,将红七军扩编为第五十五、第五十六、第五十八共3个团和军部,增加到7000余人。韦国清仍任连长,带领全连干部战士做好战前准备,迎接新的战斗任务的到来。

此时,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已经开始。按照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方面军总部的命令,红七军参加了反“围剿”作战。其中,红七军协同兄弟部队于9月15日,将北撤的军第五十二师包围在兴国县东固区方石岭以南地区,发动猛攻,将其歼灭,俘其5000余人,此战称为“东固大捷”,红七军打出了百色劲旅的军威,为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写下了光辉篇章。韦国清率领连队参加了这次战斗,缴获甚多,俘获甚众,只可惜让俘获的第五十二师师长韩德勤化妆为伙夫潜逃了。

就是这个韩德勤,与韦国清似乎有不解之缘。在那13年后的1943年3月18日,顽固派、时任鲁苏战区副总司令兼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在率部进犯淮北抗日根据地中心区山子头时,被时任新四军第四师第九旅旅长韦国清指挥的部队擒获。

第三次反“围剿”作战胜利后,红三军团总指挥对归他指挥的红七军留下了深刻印象,称赞红七军是“猛如虎,精如猴”的英雄部队。1931年11月15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表彰红七军英勇转战的业绩,授予该军“转战千里”的锦旗。韦国清作为红七军成长起来的基层指挥员,对红七军征战得到的肯定和表彰,受到巨大鼓舞,决心将红七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进红军学校深造

1931年秋,中革军委为加强红军指挥员的培养提高,决定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0月开学。韦国清作为红军优秀基层干部,被选送第一期军事连学习。校部在瑞金城内谢家祠堂,条件简陋,学员分散住在附近民房里,上课时背包当凳,膝盖当桌,许多活动都在露天进行。学习内容分为:军事训练以步兵战术为重点,从单兵到连的战术,还有射击、投弹等技术课目。政治教育有党的纲领、党的政策、政治常识等。文化教育,在家读过私塾、上过小学的韦国清,利用学文化的时间学写家信、战斗文书和批条子等,为尔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每期学习时间3个月。结业时,韦国清门门优秀,展现出良好的军人素质,引起学校的关注,决定将他留校任教,继续再学3个月的特科。

1932年2月1日,第二期开学,校名改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简称红校)。除原有的军事、政治科外,增加了包括炮兵、机关枪、工兵的特科。韦国清在工兵连学工兵专业,学习成绩优异。第三期时,韦国清任工兵连副连长兼教员。第四、第五、第六期,从1932年10月到1933年9月,韦国清均任工兵连连长兼教员,为红军各部队培养了大批懂爆破、会架桥的工兵人才。

1933年10月17日,组建红军大学、步兵学校、特科学校。其中,特科学校设炮兵营、工兵营、重机枪营,培养专业干部。这对红军由步兵向多兵种发展有重要意义。韦国清在3个月时间内,由工兵连长升为工兵营副营长、代营长、营长,仍兼工兵教员。

韦国清鉴于工兵是当时特科学校的尖端科学,学习内容多,知识面广,除让教员给学员补习文化和自然知识外,还采取“联系实际,少讲多练,少课堂,多野外”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例如,讲操作架桥时,就把学员带到河边,边示范,边讲解,让学员自己动手干,在实践中学习“流速计算法”等常识,从而增强了学习效果。

1934年1月初,红三军团包围了福建沙县县城,城墙高大坚固,红三军团请军委派工兵支援。任务下达到特科学校。作为工兵营长的韦国清,执照学校领导指示,将土木作业连连长郭斌和第一区队区队长刘始明找来,对他们说:“红三军团准备夺取沙县,可我们红军没有重型火炮,守敌凭险固守,步兵难以夺取,需要工兵爆破炸开城墙,现派刘始明带领你们区队前往红三军团,配合部队消灭守城的敌人,任务很重要,时间很紧迫!限你们半天做好准备,用最快的速度赶到沙县,在三军团领导下,执行好这项任务。”韦国清还讲了爆破的一些做法,要刘始明在执行任务中注意安全,多动脑筋,严密组织,运用平时所学的知识来圆满完成任务,为红军争光,为特科学校争光!韦国清问刘始明有什么想法?刘始明满怀信心地表示:“请营长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韦国清随即将学校写给三军团的介绍信交给刘始明,说:“这是对你们的考验,祝你们成功,完成任务后尽快返校。”

不久,传来消息:1月25日,工兵将装满炸药的棺材送进坑道深部,爆破成功,将守敌2000余人全部歼灭,缴获当时苏区紧缺的大量食盐、粮食、布匹等物资,韦国清听后甚感欣慰。

就是这个用爆破来攻破坚固堡垒的经验,韦国清在那20年后的1954年5月6日担任援越军事顾问团团长时,帮助越南人民军在奠边府战役中运用这个办法,先挖坑道,用1吨炸药炸毁法军A1据点的坑道,将坑道内的敌人全部震毙,迫使法军投降,越南人民军取得奠边府战役的重大胜利。

1934同年1月底,韦国清被选调到红军大学第二期学习。红大是红军的最高学府,位于瑞金西郊的下窝村(今沙洲坝大布村)。校长兼政委是参加秋收起义、参与指挥红三军团第一次攻克长沙的何长工。红大设置:培养师以上军政干部的高级指挥科,培养团政委和政工干部的上级政治科,培养团长、营长的上级指挥科,培养军、师、团参谋长的上级参谋科。学员都是久经战火洗礼、富有工作经验、值得培养的优秀干部。韦国清就是军委、总政治部以命令形式选调来深造的,分配在上级政治科,并任该科的党支部书记。

学员进校后,不分职务高低,一律过战士一样的生活,每人一支枪、50发子弹,早晨出操,每天上课6小时,听专职军事教员、政治教员讲课,或听中央、军委领导人作报告。韦国清珍惜学习机会,不论听教员讲课,还是参加操练或讨论,都很认真,并且成绩优异,上级政治科每次考试,他都是第一名。与他同期在上级军事科学习的原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队部总队长张爱萍,在上级军事科每次考试也都是第一名,因而在上干队乃至红军大学就传出“军张”、“政韦”之说。韦国清与张爱萍当时建立的深厚友谊,为他们尔后的合作共事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年5月,韦国清在红军大学学习毕业,留校任专职党总支部书记。此时,红大未设政治机关,这个党的总支部就担当起红大的政治机关的职能,领导校部机关和各科党支部的工作,组织学员和教员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对警卫和公勤人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等项工作。 奋战在长征途中 1936年长征后的韦国清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红一方面军主力红一、红三、红五、红八、红九军团共8.6万人进行战略转移。出动前军委将红军大学、第一、第二步兵学校和特科学校等4所学校合编为红军干部团,学员都是从部队选调有战斗经验的班、排以上干部,团长陈赓,政委宋任穷,辖上级干部队(即营以上干部)和4个营,第四营是特科营,辖炮兵、工兵、机枪3个连,培养炮兵、工兵、机枪干部,营长韦国清,政委黄金山。他们隶属于军委第一野战纵队。主要任务是:参与警卫党中央和中革军委机关,保卫中央领导人的安全,为部队培养、储备、输送干部,还要参加战斗,完成中央和军委赋予的各项任务。韦国清带领的特科营在瑞金县九堡于14日完成编组。 (1)架桥保证主力前进

特科营刚组建完,韦国清就接受军委赋予的第一项任务,在于都河上架两座浮桥。于都河又名贡水,是红军从苏区进到突围前进阵地必须越过的河流,总部确定架10座浮桥,由干部团工兵连架于都、白鹅两座,要求架得结实牢固,能通过4路纵队,还有骡马和重要物资。为防避军飞机侦察,规定架桥在当日下午5时至次日7时之间进行,于16日24时架设完毕。

10月15日凌晨,韦国清与陈赓团长一起,率工兵连的干部、学员200多人,携带架桥工具向60公里外的于都进发,下午赶到。韦国清随陈团长找到红军总部作战局,了解在于都架桥的位置、要求和相关情况后,立即返回组织实施。他着重抓了三条:一是,抓架桥所需的船只、木板、绳索等材料的落实;二是,掌握好桥的轴线。夜间要准备好马灯照明,保证桥面在一条主线上;三是,将每条船的锚下正、定好,以保证在河面连接的船左右稳定。就这样,将宽600米、水深1-3米、流速每秒约1.2米的于都河浮桥,在午夜前架设完毕。陈赓团长走过横跨在于都河上的浮桥检查后,称赞工兵连干得好。另一座桥是白鹅桥。韦国清鉴于部队行动在即,他必须返回掌握队伍行动,因而将白鹅桥的架设任务委托给与他搞工兵多年、相互知根知底的黄朝天连长组织实施,保证在16日24时前架好。事后得知,白鹅桥架设的速度快、质量好,保证了中央纵队踏过白鹅桥进到出发前进阵地。

11月27日晚,长征到达湘西道县的韦国清,接到团部的特急命令,要求工兵连在30日4时前,在广西界首的湘江上架一座浮桥,保证主力西渡湘江。命令还告诉,第二营同时出发,负责湘江桥的警戒。韦国清与政委黄金山商量,营队行动由黄政委掌握、带领,他带工兵连去执行在界首架设湘江浮桥的任务。他赶到工兵连,一面集合队伍,一面同连长黄朝天研究,鉴于到120公里外的界首路程远,来不及做饭吃,就让大家吃点干粮上路。工兵连一路急行军,越过崇山峻岭,克服千辛万苦,于30日零时赶到界首湘江边。韦国清和黄朝天组织大家分秒必争,分头找船、找门板、找绳索,尔后从两岸对架。这时,总司令来到湘江边检查督导,给韦国清和工兵连指战员以巨大鼓舞。经工兵连指战员共同努力,按时将长约250米的湘江浮桥架设完毕。朱总司令看到界首浮桥横跨在湘江上非常高兴,称赞干部团特科营工兵连对架桥任务完成得好。韦国清目睹中央纵队、军委纵队踏着湘江桥西去,标志着红军主力突破了敌人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企图歼灭红军于湘江以东的计划,感到莫大的喜悦的自豪。随后,他带着工兵连跟随干部团的队伍西进。

同年12月31日,韦国清率领特科营进到贵州省瓮安县猴场附近的一个村子里,刚会过餐,庆贺1935年元旦到来的仪式刚过,学员们便倒头就睡。韦国清匆匆来到工兵连,叫着黄朝天一起来到团部,由陈赓团长领着,来到中革军委副主席处。周副主席指着地图,扼要地向他们介绍敌我态势:渡过湘江后,追敌紧追不舍,又令黔军在乌江北岸布下重防,妄图前后夹击我们;只有突破乌江,才能粉碎敌人的围攻;而乌江渡口只有两只小木船,红军千军万马怎能尽快过去?架乌江桥才是我们的出路。你们干部团有敢打敢拼的光荣传统,又有架桥方面的力量,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完成的。这是中革军委向干部团特科营工兵连直接下达的架设乌江桥的任务。陈赓团长当即表态,他马上带领部队到江边,尽最大努力,来完成周副主席交付的任务。韦国清和黄朝天感到任务既光荣又重于泰山,甚感荣幸和自豪。

1935年元旦凌晨,韦国清命令工兵连紧急集合,一阵急促的哨声将学员们惊醒,他们迅速穿好衣服到街上列队,随陈赓团长、韦国清营长出发,冒着寒风冻雨,深一脚浅一脚地沿着崎岖的山道急进,天亮时赶到江界河渡口。陈赓、韦国清带着黄朝天来到江边指挥所报到,找到军委副参谋长张云逸,进一步搞清情况,明确任务。乌江是贵州最大的河流,江面宽250米,最深处15米,流速为每秒1.8米,要求工兵连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波涛汹的江面上架一座浮桥;砍黄竹、伐木材,搜集绳索、门板、木材、箩筐等架桥器材,由步兵部队协助;红一军团一部掩护特科营工兵连架桥。军团炮兵连炮击对岸之敌,打击了北岸之敌的气焰。

韦国清帮助黄朝天选点定位,制订架桥计划,确定扎竹排、搭浮桥,将全连学员分为几个作业组,随着黄竹、门板、绳索等器材的运到,编竹排的作业全面展开。他们用3层叠起的竹排做桥脚,中间摆上连接好的枕木,上面再铺上门板,组成一节一节的门桥。陈赓、韦国清和工兵教员都认为门桥牢固适用,就把门桥定了下来。

怎样把门桥固定在浮桥轴线上呢?这是当时乌江架桥的一大难题。陈赓、韦国清在现场开诸葛亮会,请大家出主意,工兵教员何涤宙、谭希林提出用大石头当锚来拖住门桥。韦国清在现场密切观察,及时指点。大家围绕着石锚的改进七嘴八舌,从单块石头改为用竹片编成大篓子,里面装着大小石块,中间交叉三根两头尖的长木棍作为锚爪,石锚顶端系上一条粗锚纲,每个石锚足足有一两千斤重。石锚在竹筏上制成,用竹筏运到下水地点再推入江中,石锚果然把门桥拖住了。这个难题的突破,使乌江浮桥迅速向北岸推进,韦国清原来焦急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经过大家紧张战斗,反复试验,苦战36小时,终于克服水流快、器材缺、工具少、军情急、时间紧等困难,把乌江浮桥由南岸架设到北岸,为红军直下遵义开辟了通路。

陈赓、韦国清和工兵连指战员,看到由军委纵队与中央纵队合编的军委纵队和红五军团部队从乌江桥上安全通过后,他们两天一夜没有休息、没有吃上一顿安稳饭的饥饿和疲劳,已经忘得无影无踪,胜利的喜悦和幸福感涌上了每个人的心头。 (2)配合主力作战

韦国清带领的特科营拥有迫击炮、重机枪,是长征红军中少有的火力拳头,在陈赓团长、宋任穷政委指挥下,时常配合主力作战,出奇制胜。

1935年1月下旬,红军在川黔边转战,韦国清关照炮兵连、机枪连的干部要做好随时参战的准备。28日,红三、红五军团在贵州西北部赤水河东岸的土城与川军6个团激战。干部团奉命增援,陈赓团长令特科营用火力支援。韦国清指挥机枪连、炮兵连分别占领有利阵地,向敌开火。重机枪猛烈射击,杀伤敌人,掩护学员队冲锋;隐蔽在半山腰小庙里的一营川军,被一阵炮弹解决了。陈赓团长称赞特科营打得好。

2月下旬,特科营参加了再战遵义城的战斗。其中,遵义城西南端制高点老鸭山的争夺最为激烈。特科营在团首长带领下,前来参加战斗。韦国清指挥炮兵连、机枪连在小山包上支好机枪、架好炮,向正在运动的两营敌军猛烈射击,敌人顿时慌了手脚,两个学员队配合红三军团第十团乘胜攻占老鸭山的争夺,红军再夺遵义城。此役,红军仅俘敌就有3000多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物资,取得了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狠狠打击军的士气。

5月初,红军干部团抢渡金沙江、抢占皎平渡后,为掩护红军全军安全渡过金沙江,陈赓奉总参谋长命令,指挥干部团主力夺取通安州。部队向北挺进,途中山路狭窄,有一段是悬崖峭壁,韦国清严密组织,艰难地来到通往通安州必经之地的山顶。陈赓团长要求第二营佯攻,第一营从敌右翼包抄迂回,特科营火力掩护。韦国清要重机枪分别掩护正面攻击和向右翼迂回的分队,迫击炮先打前沿、后向敌纵深延伸。陈团长一声令下,冲锋号响,重机枪、迫击炮一齐开火,勇士们端着刺刀冲了上去,敌军顿时大乱,慌忙向会理城逃窜。干部团一鼓作气,直追到通安州,在宋任穷政委带来第三营配合下,占领了通安州,俘敌团长以下600余人。夺取通安州,是抢渡金沙江、抢占皎平渡战斗的继续,使中央红军早日入川的愿望得以实现。中革军委对干部团胜利完成抢渡金沙江、抢占皎平渡和夺占通安州的任务很满意,予以通令嘉奖。韦国清带领全营指战员参加了干部团的庆功大会。 (3)特科团长

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后,党中央决定北上陕甘,对中革军委和红军部队的编组进行了调整。其中,将红军的兵团改为军;红军干部团和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合编为新的红军大学,设上级指挥科、上级政治科、步兵团和特科团。干部团改为红军大学特科团,韦国清任团长,宋任穷仍任政委,已从红四方面军招收了一批学员。由于干部团的学员已毕业分配,留下的干部仍集中在特科团。

8月初,红军总部决定红军分左、右两路军北上,红军大学编在包括由红一、红三军在内的右路军行动。8月下旬过草地时,韦国清团长严密组织行军、宿营,为部队的吃饭操心、忙碌。离出草地还要两天时,工兵连断炊了,连青苗也找不到,干部战士一筹莫展。韦国清得知后,马上派人将他的乘马牵去,让工兵连杀了充饥,使工兵连终于走出了草地。对韦国清叫杀马救战士一事,时任连长、后任江苏省军区司令员黄朝天在回忆录中写道:“这是雪里送炭啊,不,用‘雪里送炭’来形容韦国清团长对战士的关怀太不够分量了。长征途中这种骨肉般的阶级友爱精神,是任何文字都难以形容的。”

为贯彻北上抗日方针,避免红军内部可能发生的冲突,红一、红三军和军委纵队先行北上。9月10日凌晨,红三军和军委纵队遵照党中央指示,从阿西地区出动,向红一军所在的甘肃省迭部县俄界(今高吉)地区靠拢。当时,红四方面军有人不明真相,提出要派部队阻拦时,红四方面军总指挥说:“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要听指挥,无论如何不能打!”韦国清随后得知上述情况,对为革命作出重要贡献的、增加了敬佩之情。

9月10日晨3时,特科团接到北上的命令,立即集合队伍。出发时,宋任穷、韦国清先后讲话,向干部和学员介绍:“现在有两条方针,一条是向甘肃、陕北北上抗日,一条是回过头去向南,再一次过草地,大家看怎么办?”“北上是党中央的方针,南下不是中央的方针,愿意北上的跟我们走,不愿意北上的可以留下。”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要北上,不要南下!”就这样,特科团的队伍出发了。黎明时分,队伍后面传来命令:部队原地停下。原来是红军大学教育长李特持着下达的停止前进的命令,带着几名警卫员气势汹汹地追来。走在特科团前面的、、王稼祥、杨尚昆等领导人,也在半山坡的一块平地上停了下来。这时,韦国清、宋任穷来到身边,护卫。李特质问,红军总政委来了命令叫部队南下,你们怎么还要北上?面对无理威胁,耐心说明应北上、不应南下的道理后,正告李特:率领的红三军团就在后边,是主张北上、坚决反对南下的,他对的火气大得很哩!你们考虑考虑吧!

的严正警告,在红军能征善战的声威,使李特不得不有所顾忌,见威胁右路军南下无望,便提出:“特科团的学员留下。”当即表示,要四方面军的学员回去。他叫站在他身边的韦国清集合特科团的全体同志。韦国清迅即集合队伍,请讲话。强调:“南下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北上才是真正的出路。我相信,不出一年你们定会北上的。你们南下,我们欢送;我们前面走,给你们开路,欢迎你们后面来。”就这样,特科团中原红一方面军的干部继续北上,原红四方面军的学员南下。但也有一些学员设法留了下来。韦国清的警卫员杨琏是红四方面军的,听说要叫红四方面军的学员离开,便躲了起来,执意要跟着特科团北上。他就是受韦国清的影响,懂得北上的意义,就自动留了下来。

9月18日,在甘肃省南部宕昌县哈达铺,红一方面军先行北上的部队改编为红军陕甘支队,韦国清任随营学校特科营长。他带领特科营的干部战士随军继续向北进发,于10月19日到达陕西省西北部的保安县(今志丹县)吴起镇(今吴旗县城)。至此,红一方面军历时1年,纵横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等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胜利结束。 1938年任抗大九大队大队长的韦国清

此外,需要特别提到的,作为特科营长的韦国清,从长征开始就关照并协助有关人员,记录了《长征经过路程》这份宝贵史料,把他们营从1934年10月10日自江西瑞金沿坝起,到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止,每日的宿营地、行军里程或休息、气候都有记载,对“给养极困难”、“给养很成问题”、遇到敌机袭扰、与敌作战、1935年4月没有休息一天等重要事项,都在要记栏里略有记载,署名人为营长韦国清,另一位李黎林职务不详。1936年8月9日红军总政治部将这份材料作为长征材料之一,加盖公章存档,现存在中央档案馆。从时任营长的韦国清对长征这段历史的重视,透露出他对革命事业认真、负责、周到、细致的品质和作风,为党史、军史研究提供了宝贵史料,值得人们尊敬和学习。 为抗日培养干部

1935年11月3日,中革军委命令,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由陕甘支队和在陕北的红十五军团组成,任司令员,任政委。原陕甘支队随营学校和陕北红军军事政治学校在安定县(今子长县)永坪镇,合并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学校,辖步兵营、特科营、游击队干部营和骑兵科,韦国清任步兵营政委。

12月27日,在瓦窑堡(今子长县城)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列举大量事例,说明民族革命阵营的力量在迅速扩大,指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就是反对狭隘的关门主义,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韦国清认真学习这个报告,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受到很大鼓舞和教育,深感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转变的紧要关头,战略思想的转变至关重要,随即对学员展开了这方面的教育。 韦国清上将

1936年6月1日,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1937年1月19日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在瓦窑堡成立。设3个科:第一科是高级指挥科,培养师以上军政干部;第二科是上级指挥科,培养营、团军政干部;第三科又称普通科,培养连排干部。普通科以工农红军学校为基础,设3个营,韦国清任第一营政委。当时,红一方面军主力正在进行西征战役,后方兵力薄弱,而、、等中央领导人和中央党政军机关都驻在瓦窑堡,只有韦国清和营长陈士榘率领的第一营在那里,称得上是战斗部队,他们便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警卫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的重担。

6月21日,军高双成部一部及民团,突袭瓦窑堡。紧急命令陈士榘、韦国清率队迎敌,掩护党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关转移。陈士榘、韦国清分别率领连队与敌激战,迟滞了敌人的进攻,为掩护、、等领导人和党、政、军机关的安全转移赢得了时间。韦国清在战斗中身负重伤。9月,韦国清伤情好转,被组织上安排进红大高级科学习。

同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分别与红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11月,红二、红四方面军的随营学校来到甘肃环县木钵镇,与抗日红军大学第三科合并,组成抗日红军大学第二校,又称工农红军教导师,直属军委领导。校长周昆,政委袁国平(后任校长兼政委),辖两个步兵团和1个特科团。特科团长由在红大高级科学习两个月的韦国清担任,培养特种兵的基层干部。

韦国清到教导师特科团赴任时,正好赶上发生西安事变。学员和教职员议论纷纷,要求杀。很快,传来在红军大学讲话的内容:对被抓起来以后,是杀、是关还是放?中央认为要学诸葛亮七擒孟获,把放了,这对抗日有利。韦国清及时传达讲话精神,要求大家学习从全国全党大局利益观察分析问题,要听党中央、的话,使学员和教职员思想很快平静下来。西安事变后,原驻甘肃庆阳的东北军全部南撤,红大第二校校址奉命由环县移至庆阳,改称庆阳步校,对外仍称教导师。

第6篇:红五月作文范文

【处暑节气的农事谚语】

处暑就把白菜移,十年准有九不离。

处暑移白菜,猛锄蹲苗晒。

处暑栽,白露上,再晚跟不上。

处暑栽白菜,有利没有害。

处暑栽,白露追,秋分放大水。

处暑拔麻摘老瓜。

处暑见红枣,秋分打净了。

处暑花红枣 ,秋分打尽了。

黍子返青增一石,谷子返青大减产。

黍子返青压塌场,谷子返青一把糠。

收秋一马虎,鸟雀撑破肚。

处暑收黍,白露 收谷。

处暑见新花。

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

处暑开花不见花(絮)。

处暑花,不归家。

处暑花,捡到家;白露花,不归家;白露花,温高霜晚才收花。

处暑长薯。

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

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来赶集。

七月十五枣红腚,八月十五打干净。

七月十五拣枣吃,八月十五打枣吃。

七月十五拣枣吃,八月十五拦枣吃。

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晒半干。

七月十五花红枣,八月十五晒红枣。

七月十五枣红腚,八月十五打个净

秋前牲口细心管,三秋逞强在田间。

处暑鱼速长,管理要加强,饵料要增加,疾病早预防。

农事:

农时节令到处暑,早秋作物陆续熟,

首先田间选好种,黍棒秫谷精细收。

腾出茬口快耕翻,土地得歇收麦厚。

处暑棉田见新花,及时采摘善收贮,

后期管理莫松劲,整修治虫细松土。

晚秋作物要管好,水稻玉米和豆薯。

绿肥正逢盛花期,压青正是好火候。

抓紧移栽大白菜,大葱继续来壅土。

瓜菜大棚垒墙体,陆地蔬菜追浇锄。

苹果梨子收下来,喷药治虫把叶护,

今秋叶子保得好,来年继续获丰收。

第7篇:红五月作文范文

解味道人,天津咸水沽周氏汝昌,本字禹言、号敏庵,后改字玉言。生于民国七年(公元壹千九百壹十八年)四月十四辰时。其父,周幼章景颐,为乡里义士。母李氏彩凤,识字,能背唐诗讲红楼故事。周氏兄弟五人,行在五。兄震昌,二哥祚昌,三哥泽昌、四哥裕昌。幼时记忆超群,学习最佳,有“铁第一”称号。后入南开中学,燕京大学西语系。因倭寇入侵,学业未肆。于民国三十六年二进燕大西语系。其英语受外籍老师赏识,故有英译陆机《文赋》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大二”着手写《红楼梦新证》,第二年写毕。《新证》一书1953年出版,奠定其红学地位。此书以考据为务,其自言考证之乐十,一纠谬;二辨伪;三决疑;四息争;五抉隐;六阐幽;七斥妄;八启智;九破腐;十发现。有史家功力,聂绀弩有赠诗“不是周郎著《新证》,谁知历史有曹宣?”。有讥此书非红学,乃曹学。先生谓,是曹学,也是红学,红曹不可分。有言“我的红学实际是曹学”云云。可见其红学持“自传说”之一端。此书,成书可谓传奇,也可见作者交游之一般:“胡顾陶张赵邓孙,几家高谊列师门。小生何幸超思议,也是红缘聚夙存”。大学肄业。1951年秋受教成都华西大学英文翻译之写教。1954年应聂绀弩邀人民文学出版社,任编辑。文革中,被称“周扬文艺活样板”,因此被批,受辱。下放于湖北咸宁县向阳湖干校。1970年8月奉周恩来总理调令,重入京。期间有他作:1959年《范大成诗选》,1962年《杨万里诗选》。可见于红学外,也有其他才华。先生自说“平生下工夫四大方面:诗词、书法、英语、红学”。书法一项,我虽未懂,姑且不妄说。但心实爱先生墨迹。先生卒公元贰千零壹十贰年五月三十一日凌晨,享九十五春秋。

1984年所作《自咏》一曲:

为芹脂,誓把奇冤雪。不期然,过了这许多时节。交了些高人巨眼,见了些魍魉蛇蝎;会了些高山流水,受了些明枪暗钺。天涯隔知己,海上生明月。凭着俺笔走龙,墨磨铁;绿意凉,红情热。但提起狗续貂,鱼混珠,总目眦裂!白面书生,怎比那绣弓豪杰——也自家,壮怀激烈。君不见,欧公词切。他解道:“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怎不教人称绝!除非是天柱折,地维阙;赤县颓,黄河竭;风流歇,斯文灭——那时节呵,也只待把石头一记,再镌上青埂碣!

第8篇:红五月作文范文

20xx中秋节活动方案1:一、活动主题

中秋博饼,是厦门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当骰子在瓷碗里落下,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当欢声笑语弥漫四周,那种其乐融融的感觉总是特别温馨。

在中秋节来临之际,我班将以“相聚中秋,吾爱吾班”为主题,举办一场独具特色的博饼活动策划方案。

二、活动目的

①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创造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借此机会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②让来自外省的同学体验独具特色的闽南民间文化,感受到XX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三、活动对象

XX班全体同学

四、活动地点

教学楼9#一楼空地

五、活动时间

20xx年9月19日(周四) 18:30

六、活动流程

(1)分组博饼(18:30~19:30)

奖项

物品名称

一秀:上好佳八宝果糖

二举:上好佳薯片一包

三红:本子+笔

四进:抽纸一包+旺旺小小酥

对堂:月饼

状元:30元手机冲值卡

(2) 休息5~8分钟,参加活动的同学共同制作中秋博饼活动纪念T恤

备选方案:由班级制作的横幅,同学进行中秋寄语,留下美好祝福。

(3) 进入游戏环节:挑战60秒(19:35~20:00)

规则说明:

1、每组成员分为3组,每组两人,分别参加3个挑战项目

2、每个项目细则见下方说明

3、60秒内完成规定要求的即为挑战成功

4、每个项目每组只能挑战一次

5、最后以每组挑战成功的总人数为依据,最多的为优胜组

6、优胜组奖励王老吉一箱,其余组均获得菊花茶一箱

挑战项目细则说明:(三项游戏同时进行)

1) 筷子投酒瓶

材料:一根筷子、一个啤酒瓶

规则:手拿一根筷子,筷子末端距瓶口50厘米,放开手,如果筷子投入酒瓶,则挑战成功。

2) 气球不落地

材料:3个气球

规则:三个充满气的气球,将三个同时抛弃。不断地往上方拍打。60秒之内保证气球不落地,则挑战成功。

3) 可乐瓶交换

材料:3个雪碧罐、3个可乐罐

规则:左手拿3个雪碧罐,右手拿3个可乐罐,都采用向上累加的形式拿在手中,60秒内使左右手的各3个罐头交换则挑战成功。

(4)状元王中王(20:00~20:15):

各组的状元作为每组的代表,参加最后一轮的博饼。一人掷一次骰子,奖项大的获胜。状元王中王所在的组每人可额外获得绿野仙踪冰淇淋一盒。

(5)活动结束,合影留念并清理场地。(20:15~20:30)

七、工作安排

1、全体班委召开班委会,商讨中秋节博饼活动的主题、内容以及形式;

2、班长、团支书安排各项目负责人,征集班级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并汇总,确定最后的活动方案;

3、生活委员负责各项开支的记录,其他班委负责奖品和道具的采购,全班同学一起进行现场的布置和清理;

4、邀请辅导员和班主任共同参与此次活动;

5、支部团委做好活动记录及后期总结。

八、经费预算

博饼活动策划预算清单

1、说明:共计43人参加本次活动,每人收取30元,总经费1290元,分为6个小组

2、物品价格表(取自20xx年9月18日大润发):

九、附:博饼规则

大致是这样的:每个人每次要把6个骰子一起投进大碗里(再强调一次哦,一定是要用瓷碗才能玩的起来),众人依次投骰子,看骰子的点数得饼。

有1个“四点红”的得一秀饼。

有2个“四点红”的得二举饼。

有4个相同点数的(红四除外的都可以)得四进饼。

有3个“四点红”的得三红饼。

若骰子点数分别为1至6顺序排列着的得对堂饼,再来,就是得状元饼的情形,状元有很多等级,图6.1-6.4所示的状元等级是从小到大排列,具体为:

若是有4个“四点红”,则可取状元饼,若2个人都出现4个“四点红”,则比较另外两个骰子点数的大小,点数大者为胜。

有5个相同点数的,俗成“五子登科”,比起4个“四点红”的状元要大。

若是4个“四点红”加上2个“一点红”,则称为“状元插金花”,仅次于6个骰子点数全部相同者。

特殊情形:

六个“四点红”,称“六抔红”,所有的饼全归投者所有。

六个“六点黑”,称“六抔黑”,要关灯抢饼。

说明:

1、状元饼只有一个,反正谁大就归谁。

2、在会饼没有全部得出归属前,游戏继续,若某种会饼已经分完,则可采用“追”的方式,这是最刺激的,即后来获得者向自己前一个获得者追饼。比如三红饼已经分完,若还有人博到,则此人按游戏进行的反方向向离自己最近的一个三红饼获得者拿回奖品。

3、六抔红、六抔黑是否采用,一般依照大家意愿,很多时候,为了照顾玩家都能获得奖品,这两种情形就忽略了,更重要的是,很少有人能投出“六抔红”或是“六抔黑”。

20xx中秋节活动方案2:一、主题:中秋博饼活动

二、目的: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为丰富员工的文娱生活,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团队凝聚力,体现公司对广大员工的关爱,让大家度过一个美好又难忘的中秋节。

三、主要活动:博饼+聚餐

四、时间:

1、博饼时间:XX年X月X日

2、聚餐时间:XX年X月X日

五、地点:

1、博饼:尚未确定

2、聚餐:酒楼地点尚未确定

六、活动组织协调:工会、人力资源部

七、参加人员:公司全体员工

八、活动流程

1、15:20领导讲话

2、15:30——17:30进行博饼

3、19:00——20:30中秋聚餐

4、20:30活动结束

九、活动经费(总计约120xx0元):

(一)博饼活动费用计60000元

1、活动道具:100元;

2、博饼奖品共计59000元:

⑴状元:1份计14000元

⑵对堂(又称榜眼):2份计14000元

⑶三红(又称探花):4份计12600元

⑷四进(又称进士):8份计5600元

⑸二举(又称举人)16份计5600元

⑹一秀(又称秀才)32份计6720元

⑺其它480元

(二)聚餐费用计60000元

十、组织安排:

1、总协调组:活动总协调和其他应急情况处理

2、活动组:活动组织、策划,场地布置,现场管理

3、采购组:活动奖品和酒水的采购、奖品发放

4、新闻组:活动宣传、新闻稿撰写、摄像

5、保障组:负责整个活动现场的安全控制,及聚餐地点人员往返的接送

十一、博饼规则

每会饼设“状元”1个,“对堂”2个,“三红”4个,“四进”8个,“二举”16个,“一秀”32个。全会有大小63块饼,含七九六十三之数,是个吉利数。国为九九八十一是帝王所用的数,八九七十二是千岁数,而郑成功封过延平王,所以用六十三之数。

大小63块饼,分别代表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把六颗骰子放在大瓷碗内投掷。博规主要有30款:一秀、二举、三红,分别以出现一颗红四、两颗红四、三颗红四为得饼。状元是以出现四颗红四点、两颗红一点为最高级,称“状元插金花”,可获状元和两个对堂共三个大饼。获状元的以出现四颗四点红为起码级,其中又发四红带多少点比大;“五子”出现即压过四红,即“五颗”除五个红四以外的任何五颗一样算为“五子”,又以带多少点比大。“五红”就是出现五个红四点,压过“五子”,其中又以带多少点比大。称为“对堂”的榜眼、探花出现一至六点都有得饼。此外,还有极少出现的“六勃红”“六勃黑”不再采用。

具体玩法:

大致是这样的:每个人每次要把六颗骰子一起投进大碗里(再强调一次哦,一定是要用瓷碗才能玩得起来),众人依次投骰子,看骰子的点数得饼。如果骰子掉出大碗,本轮就作废,到下轮继续参与。

20xx中秋节活动方案3:一.活动背景

关于节日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也有很多关于这天的传说和传统。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活动主题

“欢度中秋,情浓意浓。”

三.活动目的

让学生充分了解我中秋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在校学习的兴趣,了解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暑假后来学校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体会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学校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四.参与对象

主要面向大一大二新生。

五.活动地点与活动时间

20XX年9月XX日19:00---21:00 篮球场,风雨操场和二食堂门口

六.活动开展

前期准备与宣传工作: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2.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宣传工作

用大量的海报,宣传板,对此次活动进行宣传,以用有限资源对活动进行最大的宣传效果。<将海报宣传板放置于人流量较大的各宣传栏内>另外还利用网络通知,主要用校园BBS和人人网。

活动流程与安排:前期活动

感兴趣同学可以设计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将设计发送至邮箱,详情评比见附录。

正式活动

1.主持人主持活动:

主持人准备几个有意思的关于中秋节的活动。活动过程中可以邀请大二或者大三大四同学来讲讲这一年来的收获,也可以啊哦请大一同学来讲讲对于大学生活的憧憬,加强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友谊。

2.中秋灯谜活动:

灯谜由每个部门出25个,写好后汇总,每个部门上交15张,学校篮球场与二食堂周边布置好灯谜和荧光棒。同学有好奇灯谜不解的可以问URHA工作人员。

3.中秋祝福卡(许愿卡)。

所有在URHA担任干部的同学,每人写8张许愿卡,全部许愿卡写满以后,再进行编号(抽奖环节用), 关于许愿卡的发放:来领许愿卡的同学,每人领取一张,然后由该名同学在写下祝福放到祝福箱之中。

4.中秋节抽奖环节:

由主持人宣布抽奖(20:30---21:00)抽奖结束寻找幸运者,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后期活动

可以在学校内自由拍摄中秋月亮的图片,进行自由PS,将PS后图片发送至邮箱,评比见附录。

七.资源需要和经费预算

活动奖励:

八.活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细节

1.各部门人员应提前半小时到场

2.活动会场提前2小时布置好

3.活动中途防止人员离开

4.活动中保持场地安静

5.负责后勤部门做好所需准备,积极配合工作

6.结束后立即开展清理工作

7.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工作证

第9篇:红五月作文范文

顺德旧称凤城,位于广东南部,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其富庶的物产造就了众多的美食大厨,港、澳及广东地区著名餐厅、酒楼中的厨师十之八九来自顺德,因而有“顺德出美厨”之说。其实顺德与粤菜殊归一统,都算一个菜系,但粤菜中的名典精粹多选用山珍海味做原料,而顺德菜则相反,往往以当地最常见的淡水活鱼做原料,然后通过厨师精湛的厨艺来烹制各式佳肴;顺德美食讲究的是烹饪技法,无论煎、炒、焖、扒、炸、局、烩、炖等都遵循精工细作的原则,因而顺德菜看上去煞为好看,入口更是味道十足。虽然用的原料并不名贵,但菜的“色、香”尤以“味”真正令人称绝,故有“食在广州,味在顺德”的美誉。

一、活动主题:

感受鲜香,人性服务,亲情接待,营造完美的“红火五月顺德美食节”

二、活动内容:

XX年年5月 红火五月顺德美食节拟在颐园宾馆珍诱餐厅举办。举办美食节,旨在于提升酒店的餐饮竞争能力, 培养客户,营造餐饮文化。届时,将通过美食节的舞台,展示以制作精细, 高档味美并以粤菜为主的特色菜肴。让消费者融入其中,真正达到“食以人为本,节以人为乐”的效果,营造出“五一黄金假期”的节日气氛!

三、活动时间:

XX年年5月1日到5月30日

四、活动形式:

就餐分桌菜,零点两种方式,【逢周六、日宴席间有神秘礼品派送】。

五、活动操作程序:

(一)筹备

1、采购菜肴原料,确定美食节的菜肴品种、价格以及优惠措施;

2、通过报纸媒体、传单、横幅、短信群发等传递红火五月顺德美食节的信息,唤起消费者的关注;

3、加强对外联络,协调合作关系,解决食品原料来源,确保原汁原味。

(二)举办

1、品牌珍诱菜肴形象展示

主题:有滋有味,色、香、味、形。

方式:设固定的展区,制作成品展示。

形式:通过红火五月顺德美食节体验,展示品牌及其文化形象。

互动:通过回答问题,赢取精美神秘礼品。

2.内容:

(1)红火五月顺德美食节菜肴的实物艺术形态;

(2)红火五月顺德美食节菜肴的文化展示;

(3)服务人员的仪表姿态。

(4)消费者在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气氛下就餐,心情和食欲自然不同,现代人对于吃是非常讲究的,尤其吃文化,基于这一点,在就餐环境的气氛营造上,需要富有创意和文化内涵的来策划本次美食节整体环境的布置,在大堂上二楼的楼梯旁设置长方形展示台,放置精品样菜、雕塑、鲜花点缀其中,并在二楼餐厅长廊设10米左右的长方型样菜展示台,展示并供应多款菜肴品种。让红火五月顺德美食节的菜肴系列成为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又一道风景。

3、促销活动

主题:轻松体验,更欢乐。

形式:价格优惠,借节日开展促销,免费赠送酒水,现场活动派发神秘礼品,多重惊喜,意外收获。

内容:在红火五月顺德美食节期间,免费赠送啤酒2支/桌;当餐消费超过200元的报销市内出租车费用10元。【注:以上酬宾内容限于点美食节系列菜肴,非美食节菜肴不享受此待遇。】

六、活动组织:

1、工作分工

餐厅负责组织制定相关计划与实施

厨房负责菜单的制定

采购部责成相关专员负责采购供应

前厅专人负责展台的物品

公关部负责老客户信息传递

2、协调联络

采购部、公关部、前厅部、餐饮部。

3、对外宣传

宣传单、指示牌、台卡等。

4、客户营销

公关部配合整理客户资料,群发短信息。

5、活动保障

采购部原材料采购,公关部信息传递,前厅专人负责展台的物品,餐厅一线大力推广,厨房控制成本及菜肴质量。

七、环境布置:

挂横幅9条,其中新华路2条,水源街2条,维民街2条, 西建街2条,酒店正门1条;

酒店门口前放置升空气球条幅2个

三角旗重排,酒店门口前沿途车道插彩旗。

大堂到二楼餐厅楼梯挂用气球或是金布包裹

珍诱二楼走道挂小红灯笼(数量有待确定);

餐厅平顶挂彩带。。

八、宣传策划:

1、印制美食节广告彩页随燕赵晚报附送。

2、主要路段悬挂横幅,直幅,气球条幅,三角旗及插彩旗。

4、大堂放置美食节宣传广告牌。

5、邀请媒体记者采访,报道美食节实况。

6、短信群发,消息散播。

九、费用预算:

1、媒体广告宣传费用1000+宣传单印刷夹报XX+短信群发XX=5000元。

2、赠送礼品费用:按每天100元计算,合计: 100x8=800元按比1000元计送完即止。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