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杂交水稻生物技术范文

杂交水稻生物技术精选(九篇)

杂交水稻生物技术

第1篇:杂交水稻生物技术范文

袁隆平院士何出此言?记者采访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知识产权办公室主任万宜珍。

知识产权制度为杂交水稻研究“护航”

20世纪80年代初,杂交水稻作为我国出口的第一项农业科研成果被转让给美国。此后,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定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战略措施,在东南亚、南亚等地区大规模推广。

由于当时我国还没有系统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1985年开始实施的专利法还明确指出不对动植物品种进行保护,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在进行国际推广时几乎是无偿的,发明人和相关单位没有获得应有的知识产权回报。此事促进了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建立。对此,万宜珍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颇有感慨。

199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开始施行。此后,我国的种业知识产权保护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于1984年。1995年,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袁隆平院士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

在进行科研攻关获得累累硕果的同时,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亦取得了喜人的成就。万宜珍主任告诉记者,中心成立了专门班子负责知识产权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对中心的科研成果进行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第一期超级杂交稻的母本“培矮64S”在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象征,其品种权的获得,开启了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序幕。目前,中心拥有有效专利15项、植物新品种权80多项,近几年每年的知识产权收益高达2000多万元。

杂交水稻种业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等人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在世界农业科技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大幅度推动了水稻增产,为世界粮食产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袁隆平院士因此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995年,我国两系法杂交水稻基本研究成功。在此基础上,袁隆平提出了选育超级杂交稻分步进行的设想,他率领团队分别于2000年和2004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700公斤和800公斤的第一二期超级杂交稻产量目标。2011年9月,袁隆平指导的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湖南省隆回县百余亩试验田“Y两优2号”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达到926.6公斤,这是世界杂交水稻产量的又一个高峰。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前,国际上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国际水稻研究所等国际组织和拜尔、孟山都、杜邦先锋等跨国公司已经开展了多年的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和商业推广。万宜珍说,就杂交水稻种质资源而言,不论是两系杂交稻还是三系杂交稻,国外实际上已经获得了基本的遗传资源,未来几年完全有可能开发出适合各地应用的优良杂交水稻组合。

更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跨国公司和印度、菲律宾等国家的一些私营国际性公司都积极活跃在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等亚洲水稻主产国的市场上,其中不少公司早在数年甚至十几年前就开始对这些潜在市场进行战略性布局,目前已有一些杂交水稻品种通过了当地国的各级试验,获得了品种审定,已经或正在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中国杂交水稻的国际推广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不久前,袁隆平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提出了超级杂交稻3年亩产突破1000公斤的设想。已经年过八旬的袁隆平院士,依然奋战在科研第一线,率领他的团队向下一个“超级”目标发起冲锋。我们也期待,中国的超级稻能够获得更好的知识产权保护,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应有的地位。

杂交水稻种子出口受到限制

而令袁隆平院士和他的同事们焦急万分的是:由于相关政策限制,我国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要在国外申请品种权,至今仍没有一条畅通的正规渠道,导致我国杂交水稻品种和材料在国外得不到很好的知识产权保护。

与此同时,我国与很多国家的杂交水稻商业贸易十分频繁,大量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被卖到国外,又没有申请当地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当地国的企业或个人就有可能把这些新品种稍加改良,以自己的名义保护起来,成为他们的知识产权,最终将导致我国的杂交水稻资源严重流失,让中国杂交水稻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

万宜珍说,在这种背景下,目前我国的杂交水稻知识产权和优良种质资源管理相关制度尚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袁隆平院士也指出:“杂交水稻要‘走出去’,知识产权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进出口国家杂交水稻种子政策限制。进口国政府担心,随着种子贸易量的增加,过度依赖杂交水稻种子进口将会对本国粮食生产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危及本国的粮食安全,因而对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本地化的要求日益强烈。而我国目前对于杂交水稻种子出口有非常严格的政策限制。这些都和我国所采取的被动保护方式的种子出口政策有冲突,从而形成了贸易壁垒。”万宜珍分析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十条,“国家对种质资源享有,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境外提供种质资源的,应当经国务院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万宜珍告诉记者,基于国家对农作物资源的保护,目前我国仅允许出口在国内已审定3年以上的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和已审定5年的两系杂交水稻的杂交种种子。

第2篇:杂交水稻生物技术范文

关键词 萍乡市;杂交水稻;粮食安全;科技创新;良种推广

作者简介 王朝新(1961-),男,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经济管理专业在读博士,生。(湖北武汉 430072)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粮食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又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之一。粮食产业的稳定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萍乡市是中国水稻主产区江西省一个重要的稻米生产区和水稻生产技术创新区,地处赣西湘东,现辖芦溪、上栗、莲花县和安源、湘东区及萍乡经济开发区,拥有农业人口124.47万,耕地面积69.57万亩;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天气类型,全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年平均降水量为1603毫米,日照数约1600小时,无霜期270天,适应南方籼稻生产。本地区人多地少,水稻种植技术和单产水平高,优质高产稻种业初具规模,水稻技术创新体系相对完善,全年种植水稻面积超过100万亩。因此,回顾总结萍乡市杂交水稻发展历程,确定萍乡市杂交水稻发展战略不仅对于萍乡市在新的形势下处理好粮食主产区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关系,做大做强萍乡市杂交水稻产业链,增强萍乡市杂交水稻技术创新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一、萍乡市杂交水稻发展历程与科技创新成就

水稻是萍乡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稻作历史悠久,品种类型众多,常年水稻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90%以上,产量占粮食总产的95%以上。萍乡俗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半亩。但是萍乡市农业以精耕细作闻名,是江西有名的水稻高产区和杂交水稻科技创新区,农业科技和杂交水稻育种与耕种技术在江西省处于领先地位。

(一)以萍乡市农科所为依托。以颜龙安院士为核心的杂交水稻科技创新团队形成

在萍乡杂交水稻发展历程中,萍乡农科所是最重要的研究单位。萍乡市农科所创建于1971年,主要从事

水稻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工作,属国内最早开展杂交水稻选育研究开发的科研单位。

颜龙安院士是萍乡市农科所从事杂交水稻主要创始人,从事水稻育种研究工作40余年,1970年开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1972年育成我国首批“野败”籼型不育系“二九矮4号A”和“珍汕97A”,为1973年我国实现水稻“三系”配套及以后的杂交水稻研究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73年育成“汕优2号”、“矮优2号”、“汕优3号”等一批强优势组合,加速了我国杂交稻大面积推广应用,1987年,他在水稻中首次发现了显性核不育资源。2005年至今,以颜龙安领衔的杂交水稻科技创新团队又选育出“金优458”等5个组合,“金优458”,2006年百亩示范验收亩产达616.7公斤,列为江西省2006-2007年超级早稻推广品种。

(二)杂交水稻繁育技术不断创新,社会贡献巨大

萍乡市杂交水稻的研究和种植在我国起步最早,可以说是中国杂交水稻发展的策源地。早在20世纪70年代,以颜龙安院士为代表的一批萍乡科研人员在国内率先研制出“籼优二号”等优良品种,比常规水稻品种每公顷增产1100公斤至1500公斤,成为我国主要杂交水稻品种之一,并获国家特等发明奖。1987年,该科技创新团队发现的“显性雄性核不育”水稻,经部级鉴定,被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20世纪80年代,萍乡市水稻研究人员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得到大面积推广,全国先进工作者、高级农艺师钱怀璞培育出的7307、8901、9206等良种不仅为萍乡粮食增产作出了贡献,而且得于大面积推广,累计推广种植面积3亿多亩,增产稻谷600余万吨,产值60亿元。

在萍乡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中,颜龙安院士是最重要的研究者,以他为核心的萍乡市农科所水稻研究团队选育的“珍汕97”不育系,自中国应用杂交水稻以来,应用面积每年都占全部应用面积的50%以上,仅1982-2003年,“汕优”系列杂交稻累计推广18.74亿亩,占全国种植杂交稻总面积的56.13%,累计增产稻谷1874.4多亿公斤。“珍汕97A”是我国应用时间最长、推广面积最大的不育系,加上该团队研究的其它杂交水稻生产技术成果大面积应用,可以说,萍乡市农科所对我国杂交水稻科技创新和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开创性的巨大贡献。

(三)萍乡杂交水稻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相结合,杂交水稻“南繁制种”稳步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南繁制种”是杂交水稻种子的主要来源,随着中国内陆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进步和杂交水稻面积的扩大,各省制种基地纷纷内迁。萍乡市“南繁制种”人员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承担着全国水稻“南繁制种”的重任。目前,萍乡常年在海南制种的育种队有100多个,“南繁制种”人员5000余人,制种面积在5-10万亩,拥有各种农机具500多台套,仓库晒场等固定资产过1500万元。30多年来,萍乡海南“南繁制种”基地制种面积累计达118.69万亩,生产杂交水稻种子2.11亿公斤,约占全国“南繁制种”任务的85%,常年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等全国籼稻产区提供优质种源,种植面积累计达1.58亿亩,粮食产量累计达600亿公斤以上,加快了杂交水稻新品种推广,平抑了水稻种子价格,保障了市场供应,促进了我国杂交水稻科研发展。

为加强农作物种子南繁工作的管理,促进南繁事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农业部成立了国家南繁办,

江西省成立了南繁工作站,萍乡市成立了萍乡市南繁管理站和萍乡市南繁制种协会,并组建了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经过近几年来的发展,形成了以天涯公司为龙头,制种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制种专业大户为基础的杂交水稻“南繁制种”产业,初步形成了杂交水稻产业的“产、学、研”相结合模式。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500万元,总资产达1.1亿元,年产值1.6亿元,年实现利润2500年万元,现有职员162人,专业技术人员120人,其中高、中级技术职称20人。现任董事长张少虎,农学本科毕业,在海南从事制种十余年,具有丰富的制种经验和较高的企业管理水平。在他的带领下,一支年轻化、知识化的专业团队正在开创萍乡杂交水稻制种的新局面。

二、萍乡市杂交水稻种植在全国的地位及经验

杂交水稻技术对于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得到举世公认。萍乡市虽然由于耕地面积比较少,水稻总产量所占全国稻谷份额很小,但新世纪以来,杂交水稻种植普及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杂交水稻所占比例,为萍乡市作为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创新基地提供了水稻产业基础和试验平台,对全国杂交水稻的推广起到示范作用。

(一)萍乡市杂交水稻种植推广普及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全国杂交水稻的推广具有示范作用

杂交水稻技术问世,在中国的推广应用迅速发展,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发展较缓慢,杂交水稻平均普及率一直徘徊在60%~65%左右,很难超过70%。而萍乡市作为中国杂交水稻的策源地,大力开展杂交水稻良种推广进村入户工作,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目标,切实提高杂交稻良种良法的入户率、到位率。新世纪以来,杂交水稻普及率快速上升,到2008年,萍乡市水稻播种总面积98.95万亩,其中杂交水稻97.95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98.99%,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1)。

萍乡市的芦溪、莲花两县建立了200个杂交良种科技示范户,示范面积10万亩以上;湘东区、上栗县、安源区建立了100个以上良种科技示范户,上栗县、湘东区示范面积5万亩以上,安源区示范面积2千亩以上;开发区培育50个以上良种科技示范户,要求良种科技示范户良种覆盖率达100%。根据合理布局、连片种植的原则,按照高产、优质、稳定、抗逆的要求,积极推广杂交水稻优良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扩大主推品种播种面积。2008年早稻主推淦鑫203、金优463、先农3号、金优213等品种组合;中稻主推扬两优6号、博优141、准两优527、博优752、两优036等品种组合;二晚主推金优207、天优998、博优752、丰源优299、岳优9113等品种组合。2007年萍乡市各县区杂交水稻良种覆盖率达到97%以上(见表2)。

(二)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实现杂交水稻种植高产、优质、高效目标

萍乡市杂交水稻繁育和种植科技不断创新,使萍乡市成为江西有名的水稻高产区。2008年,萍乡市水稻播种面积97.7万亩,总产47.81万吨,亩均产量达到了489公斤,水稻平均单产再次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同时,萍乡市农业科技人员通过不断的科技探索,繁育了系列水稻新品种,改善了水稻稻米品质,提高了农民种粮效益。萍乡市大力实施优质稻生产工程、良种繁育工程、万户科技示范工程,引进和推广早、中、晚稻优质新品种(组合)83个,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40万亩,使粮食优质率达94%以上。在杂交水稻技术不断创新的同时,萍乡市通过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使最新的杂交水稻技术直接为农民所用。通过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每个技术指导员负责指导20户左右示范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将最新、最适应的优良品种、栽培模式和种植技术在田头推广给农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确保粮食生产的关键技术能深入到户、落实到人,使科技兴粮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机制的创新,使萍乡市水稻单产出现了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经过专家对萍乡市2008年早稻高产示范片测产,最高单产达到680.9公斤。

三、萍乡市发展优质高产杂交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萍乡市杂交水稻单产和普及率虽然在稳定增长,但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快速增长,水稻种植成本不断上升,农民种粮效益呈下降趋势,以及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混乱,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一是市场上杂交水稻品种多乱杂,技术服务不到位。早稻品种很多是农户自留种,如栽种历史悠久的老品种。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种子经销商经营的组合有很多个,其中有不少是同组合不同名,也有少数用老组合换新包装、新组合的名,影响了水稻良种的推广。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萍乡市水稻种子市场经销商销售的种子数量达到50余种。许多种子经销商对水稻品种的特征特性不了解,特别是有不少盲目引种的组合,不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导致高产品种不高产。不少农民只重视新组合而不重视新的栽培技术,不能充分发挥超级杂交组合的增产作用。种子经营者素质良莠不齐,大多数售后技术服务不到位,绝大部分不具有种子的基本常识,售后服务严重滞后,而种子使用者也不知道自己购买的种子种后怎样管理,能否适应自己的田块,种子的丰产性难于体现,最终造成不同程度的产量损失,影响了杂交水稻科技创新的实际生产效率。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抗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差。改革开放近30年,中央与地方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虽然有一定投入,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多数地方是“望天收”。

三是种粮比较效益下降。据有关部门调查,2008年,萍乡市农资价格和全国一样明显上涨。肥料平均上涨40%,其中钾肥上涨126%,磷肥上涨66.6%;农药平均上涨30%;种子价格略有上涨;农膜上涨15%。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很大程度上冲抵了惠农政策的效应,抵消了国家提高对种粮农民的各种补贴收益和提高粮食最低保护价所带来的收益,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同时,农资价格上涨还可能会诱发假、劣农资充斥市场,给粮食生产造成严重损害。种粮不赚钱已是粮农的普遍心态。在粮食阶段性供过于求的局面下,农产品价格低迷,种粮比较效益低,增产难以增效,增产难以增收。种粮效益低,农民不愿种粮。粮食生产下滑表面上是受耕地面积的减少和结构调整的影响,深层原因是种粮不赚钱。同时,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已外出打工,在家务农的基本上是妇孺老幼,农村就出现了广种薄收,粗放耕作的现象,这也严重影响杂交水稻的推广。

四、稳定杂交稻种植面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随着中国经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全球环境气候变暖,中国耕地资源将越来越稀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除了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外,更重要的是要靠农业科技进步来解决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稳定发展杂交水稻生产任务艰巨而又意义重大,必须采取有力的战略性措施来确保杂交水稻生产的稳步发展。

(一)加大科研投入及品种引进,加快品种更新

加大科研投入及品种引进,加快品种更新是提高水稻单产、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以推广良种良法、加强配套服务为途径,各水稻粮食主产农技部门要积极引进优质中晚稻新品种,加快优质早稻稻基地、优质中晚稻基地、绿色大米生产基地建设。同时,必须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下乡,结合农业科技示范万户工程的实施,在督促县区搞好技术培训的基础上,举办水稻免耕栽技术、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等培训班,培训农技人员和农民。抓好水稻高产示范工作,建立市、县(区)、乡(镇)、村的水稻高产示体系。

(二)严格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促进杂交水稻稳定发展

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越来越多,农业的各项补贴政策正在启动,补贴范围在不断扩大,补贴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对于国家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各地政府要严格按照政策要求,严格执行到位,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要把种粮补贴发放到种粮者手中,而不是按面积均分,要把良种补贴真正补在良种推广上,要把直补全额补到农户手中。大力推进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鼓励农民购置农业机械,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三)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系统完成现代农田水利建设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孱弱,功能差是各地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普遍存在排灌渠道不通、堰塘淤积、蓄水能力差等问题。各级政府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科学系统方法,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力度,经过若干年,完成现代农田水利设施和水利网络建设,形成粮食高产区、专业区,大幅度提高粮食主产区县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和自然风险,为粮食安全提供现代物质基础设施条件。

(四)创新农技推广机制,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按照“稳定公益性,放活经营性”的思路,进一步探索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之路,建设以国家基层推广体系为基础,多种所有制成分推广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推广体系。要重视引导和发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科技推广中的重要作用。要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机制,拓宽服务领域,加快建设以种子引进繁育推广体系、技术服务体系、质量检测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要抓住撤乡并镇的机遇,按照当地优势产业布局和区域性的要求,重新整合基层农技推广力量,突出重点,强化为产业服务的意识,围绕当地优势产业调整推广力量,条件成熟的地方,建设一批区域性的综合农技推广中心服务站,成立一批围绕产业服务的专业服务队,集中推广力量,服务优势产业。特别要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健全重大疫病预防和控制机制。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在于提高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而这一过程主要依靠农接推广体系来完成,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一是提升现有农业科技队伍的服务功能。加大现有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及时吸纳大专院校的专业人员,建设一支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科技推广队伍。整合现有几个农林场站的科技人才,新建一个农业科技示范园,把社会管理功能移交给当地乡镇政府,集中精力搞好农业高新技术生产示范。二是成立乡镇农科站。将站所建设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解决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将他们从农资经营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和高新技术的推广。三是配备村级农业技术推广员,每村至少一人,可将此纳入村干部编制,在转移支付中解决其待遇。

(五)切实保护耕地,充分合理利用好耕地资源

萍乡市人多地少,农工与粮经用地矛盾十分突出。因此,要坚持杜绝乱占滥用耕地和损害耕地质量的现象发生,要严格执行《土地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规条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依法保护好耕地。要用更加科学的耕作方式利用好耕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施磷钾肥和各种中微量元素肥;实行水、旱轮作,扩大油菜、豆类作物种植面积。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严禁工业废水、废渣侵入耕地。继续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平整土地,修整机械通道,以满足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第3篇:杂交水稻生物技术范文

关键词 稻米;食味品质;改良;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511.0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2-0081-02

水稻是我国乃至世界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是世界上稻米产量最多的国家,而且水稻是我国人民的主食。食用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以上。在我国,为了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在育种方面有相当长的1日寸间以水稻的高产为目标,对稻米的品质有所忽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对优质稻米的需求日益增高,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才较为系统地开展稻米品质研究。张小明等研究发现,消费者购买稻米时主要考虑“食味”者占45%。可见在稻米市场中“食味”已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与否的重要因素。但由于长期忽视稻米品质的研究,造成我国优质稻米品种较少,价格也远远低于日本、泰国大米,缺少国际竞争优势。因此,提高中国稻米食味品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对水稻食味品质改良研究的情况加以综述,并对现代转基因技术研究稻米食味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1 传统改良方法

1.1 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是水稻传统育种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利用杂种优势的杂交稻育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际水稻研究所于1979年发现,运用杂交育种,将高直链淀粉含量品种与低直链淀粉含量品种进行杂交,可以育出有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的优良品种。李关士等研究指出,当育种亲本中有一个是直链淀粉含量低的品种,通过杂交育种就可以获得直链淀粉含量相对较低的优良品种。武小金研究指出,亲本基因的显性互补决定了水稻杂种优势,也有研究者认为上位性效应在杂种优势中起决定性作用。总之,稻米特殊配合力和一般配合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双亲遗传距离的,影响。要改良稻米品质,必须加大双亲的亲缘差距,同时如采用回交或复交,可使超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得到最大程度的累积。从而扩大遗传背景的差距。

1.2 系统育种

在水稻育种中,系统育种也是品质改良的重要方法之一。国际水稻研究所通过系统育种选育高直链淀粉含量的品种14个(系),并测定其高直链淀粉含量,经多代留种后,高直链淀粉含量品种还有4个,其他10个品种原有的高直链淀粉含量的种性丧失,成为低直链淀粉含量品种。

1.3 诱变育种

在优良食味品质的水稻的培育方面,射线辐射诱变育种也能发挥重要作用。例如,舒庆晓等用60 Coy(3000y ocoy)射线辐射育成的多种颜色突变系,从中筛选到1个叶色黄化的低糊化温度突变体,定名为Mgt-1。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对水稻不同样品的直链淀粉含量等进行检测,从而筛选出食味品质优良的优质种质资源材料,并为品质育种服务。随着技术的发展,近年还出现了神经网络法等新方法,该方法可模拟专家的定性、定量评价工作进行数据聚类,其运用了人工神经网络理论,从而满足稻米品质科学评价的要求。黄丽苏等利用RBF神经网络模型,综合评价了2004年国家南方稻区晚籼优质稻区试品种的品质。

2 现代转基因技术改良

转基因技术可以将水稻基因库中不具备的基因转入水稻,从而实现水稻种质创新。近几年,国内外利用现代转基因工程技术改良稻米食味品质的研究增多,其中大部分都是从降低直链淀粉含量角度改良稻米的食味品质。例如,Ttoh等介绍了转蜡质基因导入杂交水稻的三系保持系龙特埔等3个籼型杂交稻亲本,致使部分转基因水稻T和T的下代种子中的直链淀粉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徐军望将正义rbe I基因转入明恢86,使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平均下降15%等。

3 转基因技术研究稻米食味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第4篇:杂交水稻生物技术范文

关键词 杂交粳稻;甬优8号;特征特性;机插;超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4-0018-02

三系杂交晚粳稻新品种甬优8号,原名E24,系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种子公司与江苏省苏州市种子管理站以甬粳3号A与K6876杂组育成,2006 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0615),适宜在江苏省长江以南地区中等肥力以上的田块种植。

1 特征特性

1.1 主要植物学性状与农艺特征

甬优8号主茎总叶片数(N)为17~19叶,伸长节间数(n)为7个。甬优8号属早熟晚粳稻,熟期适中,且年度间生育期稳定,在江苏南部地区其全生育期一般为150~160 d,株高(100±5)cm[1]。该品种株型较为紧凑、分蘖力中等、群体整齐度较好;叶片厚、长、挺,上3叶叶片功能期长,光合性能好;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坚韧,抗倒性强。且杂交优势明显,后期灌浆期较长,穗大,穗长20~22 cm,粒多且后期难落粒、均匀稠密;谷粒圆形,谷色黄亮。总体而言,综合农艺性状好、田间生长势旺,具有超高产生产潜力,是创建水稻高产和超高产攻关示范的理想选择。

1.2 抗逆性

据江苏区域晚粳稻试验,甬优8号田间无基腐病、白叶枯病、苗稻瘟、穗颈瘟发生,但田间有条纹叶枯病和稻曲病少量发生,该品种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中抗纹枯病。此外,据田间观察,甬优8号茎秆粗壮坚韧、根系发达、个体生长量大,并且抗倒能力强,成熟期群体结构适宜,后期叶色中绿,且未见倒伏出现。穗期耐高温能力强,在遇高温天气下,具有一定品种优势。

1.3 米质性状

据农业部食品质量监测中心和江苏省杂交晚粳区监测:糙米率83.4%,整精米率64%,精米率72.2%;垩白率16%,垩白度1.6%;米粒长5.6 mm,长宽比1.9;碱消值7级,透明度2级,胶稠度82 mm,直链淀粉含量17.8%,达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次年再次进行米质鉴定,理化指标表现稳定,仍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2]。

1.4 产量表现与穗粒结构

近年来,以甬优8号为材料,江苏地区开展了水稻超高产技术攻关研究,并取得了重大进展。2010年在里下河地区示范种植8 hm2,平均产量达到12 t/hm2;2011年在常熟地区作手插栽培,产量高于10.5 t/hm2,通过了农业部A级万亩水稻高产增效示范片省级实产验收,在产量水平、生产技术标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是目前杂交粳稻在常熟地区适宜的栽培品种[3]。对2005―2011年江苏省和浙江省共9个点的甬优8号品种试验进行数据分析[4],共55组田块数据。其中,产量达到11 250 kg/hm2以上的田块数有13块,占总调查田块数的24%(图1,I组),产量在9 750~11 250 kg/hm2(图1,Ⅱ组)和8 250~9 750 kg/hm2(图1,Ⅲ组)之间各有17块,各占总调查田块数的31%,产量在8 250 kg/hm2以下田块8块(图1,Ⅳ组),占总调查数的15%。

从产量构成因子分析,水稻产量是由群体颖花量、千粒重和结实率共同作用的结果。前期研究表明,高产条件下有效穗数255万~270万穗/hm2,每穗粒数180~200粒,千粒重28~30 g,结实率高于82%。由图1可知,低产田块主要是由于水稻单位面积颖花数低,而当产量达到高产时,单位面积颖花数已不是产量进一步增长的限制因子,限制因子转向结实率和千粒重。因此,明确产量构成对产量的正负效应,协调产量构成因子间关系,突出主要因素,充分提高各产量性状对产量的正向效应,是达到甬优8号高产栽培的关键。在一定穗数基础上攻取大穗,并保证稳定的千粒重和较高的结实率,是夺取超高产的保障。

2 机插超高产栽培技术

2.1 培育壮苗

在江苏省稻区应结合具体生态条件,甬优8号在苏州地区作机插秧栽培,一般5月20日左右播种,大田用量一般300盘/hm2,每盘播种100 g,催芽方法与常规稻相同。播种后25 d内(6月15日左右)机插,一般播种后22~23 d机插,苗龄控制在3.0~3.5叶为机插苗最佳苗龄。

2.2 适期移栽,合理密植

在大面积生产中,密度是可控因子。因此,根据该品种的分蘖特性,控制适宜密度在保证群体基础上发挥个体优势是夺取高产的基础。甬8号在江苏南部地区适宜栽插密度一般为行距30 cm,株距13~15 cm,栽植密度为22.5万~30.0万穴/hm2,每穴2本,确保基本苗在75万~90万株/hm2之间。

2.3 合理施肥,优化群体质量,提高后期干物质转运

根据13.5 t/hm2目标产量计算,氮肥施用总量为399 kg/hm2,氮、磷、钾肥施用比例为2∶1∶2,基蘖肥∶长粗肥∶穗肥以2∶2∶1为宜。长粗肥、穗肥以复合肥或有机肥为主,穗肥在倒4或倒5叶施用,特别是生育后期要减少氮肥的施用,增加钾肥的用量,防止后期贪青晚熟,并提高后期生殖生长状况,以提高结实率与千粒重。研究表明,要想取得超高产,就要提高抽穗后经济产量形成期的干物质生产与转运[5],超高产水稻干物质生产优势在生育中后期,尤其是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增加量占总增长量的40%以上[6]。

2.4 水分分段定量管理

水分分段定量管理,是指前期有效分蘖临界期,一般灌1次浅水,待其自然落干,再灌1次浅水,如此循环;足苗后(当分蘖盛期群体总茎蘖数占穗数苗的80%左右时)及时排水搁田,以提高有效成穗率。抽穗后湿润灌溉。灌浆结实期以增强光合能力、提高干物质由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转运为目标。因此,后期不宜断水过早,灌浆结实期可采用间歇灌溉方法,控制土壤轻度水分胁迫,促进稻茎中储藏物质向籽粒的运转,一定程度上提高结实率和产量。此外,需在田间开好丰产沟,超高产攻关田块开10条/hm2“纵横丰产沟”,宽60 cm、深20 cm[7]。

2.5 病虫草害防治

要加强预测预报,并且结合植保部门的水稻病虫草害预测预报与防治意见,确定病虫草最佳防治时间、用量和方法;秧田期病虫主要有苗瘟、立枯病、螟虫、灰飞虱等,应及时对症用药防治,尤其须重视苗期和始穗期的稻瘟病防治工作。此外,以保护利用稻田有益生物为重点,协调应用物理、人工、农业、生物等措施,尽量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最大限度地降低农药使用量,以避免农药对水稻造成污染。

3 参考文献

[1] 张洪程,吴桂成,戴其根,等.粳型杂交水稻超高产形成规律与栽培途径的探讨[J].杂交水稻,2010,25(增刊1):346-353.

[2] 周华成,马荣荣,王晓燕,等.优质高产杂交晚粳“甬优8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0(2):36-37.

[3] 刘学进,张玉明,孙长锋,等.甬优8号单产13 182 kg/hm2精确栽培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75-76.

[4] 刘伟明.杂交晚粳组合甬优8号高产栽培技术途径分析[J].杂交水稻,2013(2):40-42.

[5] 刘建丰,袁隆平,邓启云,等.超高产杂交稻的光合特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2):258-264.

第5篇:杂交水稻生物技术范文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米袋子建设,科技部门长期支持开展稻作研究开发工作。十二五期间,支持省科技项目82项,总项目经费8877万元。2015年省科技厅启动实施重大专项“云南高原粳稻种业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投入财政资金900万元,。全省稻作科技工作者努力拼搏,在新种质创新利用、新品种选育、配套技术研发及先进技术走出去等五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新种质的发掘利用引领新发展方向

获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20篇),代表性成果4项。

1、水稻雌性不育突变体的发现及应用研究

“对水稻雌性不育基因的发掘与利用在杂交水稻育种和种子生产技术上具有创新性。”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这样评价。雌性不育的利用将可能带来杂交水稻技术新突破。创建水稻FS+MS杂交稻育种新模式的实践意义: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化制种,简化制种程序提高制种产量和纯度。

完成了该雌性核不育突变体基因FST的克隆、验证、表达及功能分析,深入全面剖析雌配子育性基因的分子和生物学功能及其条件型启动子基因诱导表达调控/操作路径。

同时,已成功创建了FS(雌性不育)+ MS(雄性不育)杂交水稻技术创新体系(FM-line),构建了相关的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的模式和技术,目前正在试验示范。

该雌性核不育基因功能与调控路径的阐明,将极有可能在水稻及单子叶植物雌配子与种子分子生殖发育学的理论上取得新突破并推动雌性不育性在杂交水稻育种上的利用。

2、长雄野生稻地下茎基因用于培育多年生水稻

两对显性互补基因控制长雄野生稻地下茎遗传,组装成约347M的长雄野生稻基因组,明确长雄野生稻和水稻进化分歧大约在19万年前。

像种果树一样种水稻

长雄野生稻起源于西非,拥有发达的地下茎,有较强的病虫害抗性,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研究员陶大云与云南大学农学院研究员胡凤益,利用幼胚挽救的方式成功配置,并获得了RD23/长雄野生稻杂交种F1代,选育很多后代群体。同时,利用长雄野生稻地下茎的多年生性状,培育了一系列多年生品种。多年生水稻可以越冬,而大多数再生稻不能越冬。

目前,多年生水稻已商业化推广5000亩,在普洱、孟连、景洪、勐海等地试验种植,有些品种多年生性强,一次播种可收割四五年;具有很好越冬能力,产量表现稳定。去年早稻亩产449.5千克,晚稻亩产450.2千克。

在西双版纳等双季稻地方,这种多年生水稻一年可收割两次,而在单季稻地方,一年只能收割一次。今年将在昆明、玉溪等地推广种植,看看多年生水稻是否也适合这些地方。

3、利用野生稻育成了新品种并通过审定

合系35与元江普通野生稻杂交,F0代种子在实验室进行胚挽救成F1代苗,经回交2次,自交若干次,进行单株和系谱选择育成的粳、籼型常规水稻品种。

云资粳41号:累计推广20.4万亩,亩增产40kg,新增产值2392.6万元。

云资籼42号:累计推广15.5万亩,亩增产65kg,新增产值3022.5万元。

4、完成野生稻测序为发掘新基因打下基础

在国际上,首次完成稻属7个AA基因组物种的精细图谱,奠定了云南科学家在稻种资源与基因组学领域的世界领军地位,为高效发掘与利用野生稻丰富的基因资源提供了强大的平台。

同源多倍体水稻的多倍化与DNA 甲基化关系的表观遗传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二、四倍体水稻的大部分基因表达水平没有差异,四倍体水稻没有因为基因拷贝数目的倍增而表现出剂量效应,转座子 DNA 甲基化水平在基因组范围内表现出广泛的差异,四倍体水稻 DNA 转座子的 CHG 和 CHH 甲基化水平普遍升高,同时伴随着 siRNAs 丰度的增加。DNA 转座子甲基化水平的升高抑制转座子邻近基因的表达,使得尽管四倍体水稻基因的拷贝数目增加但大部分基因表达量维持在与二倍体相当的水平,表现出剂量补偿效应。

克隆了栽培稻种间杂种不育基因――架起了种间基因交流的桥梁:精细定位了杂种不育基因S21、S37(t)、S38(t)、S39(t);克隆了S21、S39(t)基因;明确了S1、S19、S20、S37(t)、S38(t)、S39(t)在克服种间杂种不育的作用。

水稻陆生适应性研究获得新进展:发现水稻和陆稻适应旱地生长的理论,为耐旱水稻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二、新品种选育应用亮点纷呈

建设省级水稻创新团队和全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10+20),十二五以来育成水稻品种58个、陆稻5个,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17项,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19项,发表研究论文92篇,示范推广4500万亩,新增稻谷10亿kg,社会经济效益达30亿元。形成以下五个方面的代表性成果。

1、常规粳稻品种选育成绩卓著

云粳29号粳稻优质香软米品种:2015年省主推品种,云南省首批粳稻香软米品种,稻米食味品质优异,第十三届全国粳稻米大会、第二届全国优质食味米峰会评为“优质食味粳米”,是获得该称号的首个高原粳稻优质米品种。年最大推广面积40多万亩,平均亩产650kg左右,比当地主栽品种亩增产40多kg。

楚粳28号超级稻:百亩方平均亩产1002.1kg,创粳稻百亩平均亩产世界纪录累计推广1039.6万亩,平均亩产 716.2kg,新增稻谷7.6亿kg,新增产值23.4亿元 ,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国标一级优质米。

楚粳39号优质软米:稻米食味品质优异,示范平均亩产720.1kg,比当地主栽品种亩增52.1kg,增产7.8%,累计推广1039.6万亩,平均亩产 716.2kg,新增稻谷7.6亿kg,新增产值23.4亿元。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楚粳37号:产量高,百亩方亩产974.1kg,最高1038.3kg。累计推广8万亩,平均亩产720.1kg,比当地主栽品种亩增74.5kg,新增稻谷596.3万kg,新增产值1848.6万元。是国标二级优质米。

云粳39号长粒型香米:国标二级优质米,高产优质相互结合。平均亩产716kg,最高亩产990kg。已推广面积10万亩,使用前景广阔

云粳26号早熟耐干旱: 2012年农业部主推品种。云南和四川审定,云南省中海拔粳稻品种区试对照种,是国标三级优质米,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增产稻谷1000多万kg。早熟优质,产值高,适宜机插秧和熟制安排。

凤稻23号:2015年省主推品种。云南省高海拔粳稻区试对照品种,年推广面积31万亩,比原主栽品种均亩增产67.0kg,新增产值6432万元。

凤稻29号: 2015年省主推品种.省区试比对照合系41号亩增产158.2kg,增32.9%,年推广15万亩左右,平均亩产650.0kg。

2、杂交粳稻品种选育取得新突破

滇禾优34优质高产:国标三级优质米。 在云南、贵州、湖南、四川、河南、陕西等粳稻区累计推广50万亩以上,增产稻谷1300多万kg。

米质优,稻谷平均价格比对照品种每公斤多0.5-1.0元,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3、常规籼稻品种选育成效显著

文稻11号:国标三级优质米,2015年云南省主推品种。2013-2015年累计推广51.7万亩,平均单产563.8kg,比对照亩增10.9%,增产2853.8万kg,新增产值1.28亿元。

文稻16号:国标二级优质米。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12.5kg,比对照红优7号增产7.2%,综合表现好。

文稻13号:2年区试平均亩产609kg,比对照增产10.2%,居参试品种第一位。

临籼23 :国标三级优质米。2011-2015年累计推广20万亩,单产550-700kg,较对照临优1458亩增30-50kg。

临籼24 :国标三级优质米。2011-2015年累计推广30万亩,单产600-700kg,产量接近杂交稻。

4、高寒稻区品种选育取得重要进展

丽粳系列品种在海拔2200米以上稻区表现出较好的耐寒性和丰产性。十二五期间,示范推广59.1万亩,平均亩产460.5kg,比主栽品种亩增产25.9kg,新增稻谷1530.8万kg,新增产值4592.4万元。

丽粳9号:2013年在海拔2670米的“水稻世界屋脊”的宁蒗永宁种植示范,创造亩产447.72kg的当地高产纪录。2014年百亩示范区平均单产达367.82 kg,较当地平均亩增产高达50.9%,创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寒稻作区水稻新品种百亩连片产量最高纪录。

5、陆稻品种选育取得新进展

增加了山区粮食的多样性、饲草多样性,提高复合产量;增加了与主要经济作物的轮作模式,解决了山区农作物单一,粮、畜争地,粮、烟争地等矛盾。

三、节肥控水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范围迅速扩大

获科技成果奖 5项,其中部级2项,省部级3项;获发明专利2项;发表研究论文15篇;示范推广1440万亩,平均每亩增产稻谷72.2kg,新增产值30亿多元。取得以下三方面的代表性成果:

1、水稻精确定量栽培

建立了云南立体生态稻区的水稻叶龄模式图;明确了我省800kg/亩以上水稻百公斤籽粒需纯氮量粳稻为1.9±0.1kg,籼稻为1.7±0.1kg;提出适宜我省水稻高产的水稻均衡施氮法,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为1:1:1:1;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目标。

创造了三个全国第一:创造了百亩连片亩产1067.5kg的新纪录(2015年);创造1亩单产1287kg的高产记录(2006年) ;创造了万亩连片平均亩产量800kg的高产纪录(2009年)。

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效果显著:十二五期间累计推广1440.1万亩,平均单产658.3kg,比常规栽培技术亩增产72.2kg,增12.3%。此外,每亩节省化肥20%, 节约成本30-60元。

2、种子包衣加工取得新突破

筛选出一批适于云南水稻生产使用的种子保健处理的高效、安全的药剂,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

3、机械化生产技术迅速扩大

机械化、工厂化育苗技术推广迅速扩大,在禄丰、版纳、芒市获得成功。

四、杂交稻繁育及特色稻米生产技术更上一层楼

两系核不育系繁种产量创世界纪录,滇型杂交稻繁殖制种技术全国领先,获省级科技成果奖 2 项,获发明专利 4 项, 15 篇。

1、两用核不育系繁殖产量创世界纪录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Y58S繁殖高产田块亩产量达743.8公斤,创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的世界最高亩产纪录。

2、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滇型杂交粳稻育种技术体系

杂交粳稻繁殖制种技术达到全国领先,规模化不育系繁殖产量220kg/亩以上,规模化杂交稻制种产量230kg/亩以上。

3、特色稻米选育取得新进展

云粳37号 :粳稻香软米新品系,稻米食味品质特别优异,是众多大米企业作为优质米开发的首选品种。云粳37号同时还在缅甸规模化生产。

云光109 天然配方米:贵州省区试比对照增产13.04%,“十二五”累计推广121.3万亩。

4、六大名米打造特色稻米品牌

遮放贡米、八宝贡米、卧龙谷香软米、墨江紫米、梯田红米、勐海香米。

五、云南稻作成果辐射周边国家和省区

杂交稻品种在省外国外推广应用,常规粳稻品种辐射到周边省份。

1、杂交稻品种在省外开花结果

云光17号:优质软米。云南省审定,贵州省认定,2010-2012连续3年农业部推荐为主导品种。获云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国外推广主要品种

1、金瑞良种 香飘一带一路

云光14号通过越南审定,在越南注册商标。两系杂交稻在越南、老挝、缅甸、印尼示范推广,累计推广面积100万亩。在当地建立了育种试验站。

2、常规品种在省外广泛应用

2009年,云粳26号通过四川省审定;2011年云光109通过贵州省审定;2013年楚粳28号通过四川省审定。

云南粳稻品种在四川省凉山州和贵州省毕节市等地种植面积占当地种植面积的50%以上。

链接:

数读成绩

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

云南稻作研究工作获得包括973计划、863计划等支持项目30项。

发表科技论文近200篇(SCI收录24篇);

省科技计划支持项目82个,支持经费合计8870万元。

第6篇:杂交水稻生物技术范文

2.油菜生产情况与科研进展官春云

3.稻谷储藏时间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陈业坚,舒庆尧,张增勤,刘守平,何方印

4.香米品质与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关系的研究胡树林,徐庆国,黄启为

5.江苏太湖地区前季稻栽插方式比较研究沈明星,乔中英,冯瑞兴,孙华,姚月明

6.云南不同生态环境对硬粒小麦品质的影响于亚雄,杨金华,陈坤玲,徐俊萍,刘丽

7.稻田春玉米不同育苗方式比较研究陈同旺,唐建雄,欧阳先辉,蔡长元

8.抗除草剂棉选育初报曾潜,肖才升,谢崇湘,张雪林,李建彬,何淑军

9.棉花叶枝对皮棉产量影响的研究李瑞莲,余筱南,刘爱玉,陈金湘

10.湘东烟区农业气候特点与烤烟栽培应变技术何录秋,肖汉乾,李德清

11.我国大豆生产回顾与科研进展作物研究 马继凤,赵政文

12.湖南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现状及展望余筱南,陈金湘,刘爱玉,李瑞莲

13.衡阳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曹欣荣

14.娄底市农业环境现状及农业环保对策朱文钦,龚述明

15.AFLP分子标记及其在禾本科作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伍春莲,孙敏,王颖,汪洪

16.早稻机播低位蘖再生稻研究取得初步成功周署华,何登骥,伏军

1.抓住机遇,发展优质油菜官春云

2.湖南油菜产业化开发的趋势与对策李克勤

3.基因工程技术与油菜杂种优势利用陈社员,官春云,王国槐,刘忠松

4.实施丰收计划项目,促进湖南油菜生产发展张琼瑛

5.湘油15号

6.油菜转基因的遗传研究刘忠松,官春云,陈社员

7.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微粉结实性对杂种纯度及其产量的影响陈卫江,李莓,易冬莲

8.油菜生产专家系统知识库构建廖桂平,官春云,吴泉源,李爱平,陈社员,王国槐

9.作物研究 芸芥与芸薹属属间杂交亲和性研究戴林建,李栒,张四伟,钟许成

10.栽培因子对甘蓝型杂交油菜二次分枝产量、数目和角果数的影响赵继献,王华,任廷波

11.双低油菜保优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除草技术初探戴清明,谢年保,青光浩,李建明

12.湘杂油1号

13.油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梁长城,周文华,赵爱民

14.油菜次生花发生原因及防止措施张桂喜,郝诗枝

15.优质油菜规范化栽培技术吴学香,郭友元,蔡尧平

16.湘农油571

17.稻田油菜免耕直播栽培的特点与技术张琼瑛

18.油菜产业化开发的典型——长沙植物油总公司申建斌,伍青云

19.油菜定距育苗技术杨万林

20.洞庭湖区油菜营养土硬床育苗技术舒阳春,李国安,胡正军

21.湘杂油1号的高产栽培技术余建湘

22.“稻—油”两熟栽培的效益及技术要点杨春沅,任业军,朱金凤

23.油菜秸秆还田(地)技术杨万林,覃尊兵

24.杂交油菜渝杂18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冯盛华

25.新型杂交菜薹高产栽培技术王国槐,刘本坤

26.常德市推广双低油菜生产的成效与措施聂明建,谢敏,吴仁明

27.以企业为龙头,促进优质油菜发展——益阳市优质油菜产业化开发经验黄寅虎,刘哲文,李映祥,祝利民

28.桃源县油菜生产发展对策陈国民,徐国祥,刘大锷,黄一鸣,张君平

29.杂交油菜新品系“杂3”

30.油菜区域试验的管理与实施易冬莲,王伟成

31.世界油菜生产及贸易情况陈烈臣

32.油菜品种与菌核菌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进展齐绍武,官春云,刘春林

1.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瞿芳霞,陈阳峰,QUFang-xia,CHENYang-feng

2.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发展现代农业熊况忠,吴定发,曹蓉,熊展,傅艳

3.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以常德市鼎城区为例刘建军,沈俊峰,王小玲,LIUJianjun,SHENJunfeng,WANGXiaoling

4.湘西山区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思考张黎明,周米良,向德明,ZHANGLi-ming,ZHOUMi-liang,XIANGDe-ming

5.洞庭湖区双季稻直播适宜用种量研究作物研究 程乐根,李安德,黄建余,刘省吾,崔剑平,魏忠荣,彭太平,杨方芳

6.覆盖方式对旱作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刘洋,张玉烛,王学华,曾翔,陈凯林,黄泽辉,LIUYang,ZHANGYu-zhu,WANGXue-hua,ZENGXiang,CHENKai-lin,HUANGZe-hui

7.陆两优996施肥效应及平衡施肥技术初探颜海华,龚跃群,胡启明,YANHai-hua,GONGYue-qun,HUQi-ming

8.高产抗病杂交稻新组合Ⅱ优918的选育与应用廖东海,秦桂芳,秦新林,邓凌云

9.杂交晚籼新组合陆两优1537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陈运泉,杨文才,杨远柱,凌文彬,石天宝,郭万如,黄涛

10.施用石灰和换水对防治水稻青立病的效果彭孟军,李概明,伍先锋,张植东,任可爱

11.不同基追肥比例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罗巨英,LUOJu-ying

12.利用RAPD技术对5个油菜(B.napus)品种进行鉴别王学军,熊兴华,官春云,WANGXue-jun,XIONGXing-hua,GUANChun-yun

13.春季低温阴雨对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晋鹏宇,茹振刚,周美兰,侯玉,何海龙,骆叶青,JINPen-yu,RUZhen-gang,ZHOUMei-lan,HOUYu,HEHai-long,LUOYe-qing

14.高钾植物DNA导入栽培烟草引起后代性状变异研究戴林建,徐双红,朱列书,钟军,夏凯,DAILin-jian,XUShuang-hong,ZHULie-shu,ZHONGJun,XIAKai

15.普洱不同生产区域烤烟品种筛选研究符昌武,张如阳,龚理,王伟,FUChang-wu,ZHANGRu-yang,GONGLi,WANGWei

16.藤茶总黄酮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王志宏,邝玮琪,李倩,吴旭,于华忠,饶力群

17.不同药剂对扶桑绵粉蚧的防治试验唐小燕,肖铁光,黄玲,何琛

18.长沙地区实蝇监测研究王穗,吴昌奇,肖铁光,WANGSui,WUChang-qi,XIAOTie-guang

19.苎麻黄蛱蝶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周密,卢威,肖铁光,ZHOUMi,LUWei,XIAOTie-guang

20.植物抗逆基因研究进展杨柳,张振乾,宋继金,谭太龙,官春云,刘忠松

21.五节芒核心种质的构建研究概述邓念丹,刘清波,蒋建雄,易自力,DENGNian-dan,LIUQing-bo,JIANGJian-xiong,YIZi-li

1.规模化稻鸭生产对早稻病虫害变化规律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沈建凯,黄璜,傅志强,张亚,陈灿,金小马,廖晓兰,龙攀,高文娟,李建安,陈玉艳,SHENJian-Kai,HUANGHuang,FuZhi-Qiang,ZHANGYa,CHENCan,JINXiao-Ma,LIAOXiao-lan,LONGPan,GAOWen-Juan,LIJian-An,CHENYu-Yan

2.五优308高产优质制种技术探讨朱寿云,刘入伍,李传国,ZHUShou-yun,LIURu-wu,LIChuang-guo

3.直播密度对油菜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周安兴,傅志强,沈建凯,龙攀,高云娟,黄璜,朱飞翔

4.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水分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孟祥东,赵铭钦,李元实,孙国伟,韩富根,MENGXiang-dong,ZHAOMing-qin,LIYuan-shi,SUNGuo-wei,HANFu-gen

5.施用钾肥对烟草铅量吸收的影响王东,周冀衡,柳均,李卫,WANGDong,ZHOUJi-heng,LIUJun,LIWei

6.光照强度对烤烟烟苗生长和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郑明,周冀衡,黄勇,ZHENGMing,ZHOUJi-heng,HUANGYong

7.GA施用方式对烤烟主要产质量指标的影响肖遂,周冀衡,何伟,杨虹琦,杨中义,张一扬,李卫,XIAOSui,ZHOUJi-heng,HEWei,YANGHong-qi,YANGZhong-yi,ZHANGYi-yang,LIWei

8.打顶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黄勇,周冀衡,飞,王东,杨怀千,HUANGYong,ZHOUJi-heng,LIPong-fei,WANGDong,YANGHui-qianhHTTp://

9.早熟烤烟品种PVH19适宜生长区分析焦芳婵,于海芹,刘腾飞,卢秀萍

10.烤烟叶片钾含量分布规律研究聂荣邦,聂紫,NIERong-bang,NIEZi

11.五种草坪草的蒸散量研究郭君,向佐湘,GUOJun,XIANGZuo-xiang

12.作物研究 不同性诱剂对橘小实蝇的监测作用刘年喜,周社文,肖铁光,王伏强,何建云,郑先敏,吴昌奇,李姣

13.橘大实蝇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研究王穗,何建云,张佳峰,周社文,刘年喜,肖铁光

14.大豆施用含稀土生物有机肥应用效果研究罗连光,黄若玲,何录秋,贺爱国,李向荣

15.水稻青立病发生情况调查及其防控研究伍先锋,徐干文,任可爱,WUXian-feng,XUGan-wen,RENKe-ai

16.早熟温敏核不育水稻一年三季繁殖技术黄泽智,陈世建,刘蓉珍,张振华,谌金环

17.藠头的主要生理障碍诊断及防控技术李概明,任双春,殷日佳,刘晖,杨丽君

18.衡阳市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阳春瑜,魏贱生,尹衡京,彭庆华,庄雪晴

19.新形势下水稻种子经营策略探讨贺光明,陈友德,陈恺林,黎彬,欧钦

20.茎尖菜用甘薯品种的开发与利用周虹,张超凡,黄艳岚,ZHOUHong,ZHANGChao-fan,HUANGYan-lan

21.欧盟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赵金锁,ZHAOJin-suo

22.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机制陈法霖,屠乃美,CHENFa-lin,TUNai-mei

1.论新时期作物栽培管理在全球水稻增产中的作用彭少兵,PENGShao-bing

2.湖南发展双季稻生产的优势邹应斌,戴魁根,ZOUYing-bin,DAIKui-gen

3.不同氮肥施用对杂交稻产量及其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邹应斌,敖和军,夏冰,唐启源,彭少兵,RolandJBuresh,ZOUYing-bin,AOHe-jun,XIABing,TANGQi-yuan,PENGShao-bing,RolandJBuresh

4.水稻测苗定量施肥的增产减氮效应邹应斌,敖和军,石纪成,蔡胜兵,ZOUYing-bin,AOHe-jun,SHIJi-cheng,CAISheng-bing

5.双季超级稻产量和氮磷钾吸收的基因型差异邹应斌,陈玉枚,徐国生,张正良,夏冰,程兆伟,刘武,莫亚丽,詹可,ZOUYing-bin,CHENYu-mei,XUGuo-sheng,ZHANGZheng-liang,XIABing,CHENGZhao-wei,LIUWu,MoYa-li,ZHANKe

6.超级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产量表现夏冰,刘清波,敖和军,方稳山,萧安民,XIABing,LIUQing-bo,AOHe-jun,FANGWen-shan,XIAOAn-ming

7.不同耕作方式对超级杂交稻剑叶生理指标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莫亚丽,蒋鹏,詹可,黄敏,邹应斌,MoYa-li,JIANGPeng,ZHANKe,HUANGMin,ZOUYing-bin

8.免耕栽培对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根系特性的影响程兆伟,邹应斌,刘武,莫亚丽,蒋鹏,詹可,CHENGZhao-wei,ZOUYing-bin,LIUWu,MoYa-li,JIANGPeng,ZHANKe

9.氮肥用量和移栽密度对超级早稻干物质积累及叶蘖生长的影响刘武,谢明德,黄林,程兆伟,莫亚丽,詹可,邹应斌,LIUWu,XIEMing-de,HUANGLin,CHENGZhao-wei,MoYa-li,ZHANKe,ZOUYing-bin

10.超级稻的产量构成特点和籽粒灌浆特性分析黄敏,莫润秀,邹应斌,莫亚丽,詹可,蒋鹏,HUANGMin,MORun-xiu,ZOUYing-bin,MoYa-li,ZHANKe,JIANGPeng

11.氮肥用量和移栽密度对超级早稻产量及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刘武,黄林,谢明德,程兆伟,莫亚丽,詹可,邹应斌,LIUWu,HUANGLin,XIEMing-de,CHENGZhao-wei,MoYa-li,ZHANKe,ZOUYing-bin

12.不同耕作方式对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形成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程兆伟,邹应斌,刘武,莫亚丽,蒋鹏,詹可,CHENGZhao-wei,ZOUYing-bin,LIUWu,MoYa-li,JIANGPeng,ZHANKe

13.株行距配置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及群体光能利用的影响敖和军,方远祥,熊昌明,程兆伟,刘武,邹应斌,AOHe-jun,FANGYuan-xiang,XIONGChang-ming,CHENGZhao-wei,LIUWu,ZOUYing-bin

14.栽培方式对双季超级稻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蒋鹏,詹可,莫亚丽,黄敏,邹应斌,JIANGPeng,ZHANKe,MoYa-li,HUANGMin,ZOUYing-bin

15.不同自然与技术条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黄凤林,夏胜平,HUANGFeng-lin,XIASheng-ping

16.移栽密度和施氮量对天优华占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詹可,莫亚丽,蒋鹏,黄敏,邹应斌,ZHANKe,MoYa-li,JIANGPeng,HUANGMin,ZOUYing-bin

17.双季稻收割时稻谷含水量的差异及原因分析莫亚丽,谢惠,任泽民,邹应斌,MoYa-li,XIEHui,RENZe-min,ZOUYing-bin

第7篇:杂交水稻生物技术范文

关键词:优质杂交水稻种子;推广;阻碍因素;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2072

我国“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会议中提出,农民可以通过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方式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积极引导承包经营权于公开市场上流转在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专业大户中,以多种类型的规模经营实施全面发展。我国出台的土地权抵押贷款、土地流转、土地确权促进规模化经营发展明显加快,而我国传统农业逐渐转变成信息化、产业化、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等现代农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杂交水稻的推广工作。最近几年,我国优质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出现明显减少的情况,若推广优质杂交水稻的问题无法获得全面解决,则会导致种植面积越来越少,在较大程度上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因此,积极探讨优质杂交水稻种子推广策略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1优质杂交水稻种子推广存在的阻碍因素

1.1品种数量繁多,主推品种不明确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脚步逐渐加快,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水稻新品种的养育成长速度,也逐渐提高杂交水稻种子更新换代的速度。据分析相关调查数据得知,每年参加两级审定且评审结果通过的水稻品种有10~60个,且通过的水稻品种其所需要的生产周期为3~5a,日积月累,则会导致出现较多的品种数量。另外,优质杂交水稻种子从选育到审定期间需要经历较长的周期,部分种子企业缺少合作研发团队,其品种支撑不稳定,部分研发团队在研发期间想节约成本或者巩固自身的市场,则会使用一个品种多种名称、品种侵权等方式,导致市场品种数量繁多。例如,某县在市场上推广的优质杂交水稻种子较多,但是任何一个品种均达不到种植上万亩的需求,无法明确主推品种。水稻生产方面由于受到大田插花种植的影响,无法配套良种良法,导致病虫害蔓延以及发生明显加重,不但使水稻单产受到影响,还会对稻米品质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粮食生产的市场风险以及自然风险,明显加大实现农民实现增收目标、农业增效、粮食增产等难度。

1.2推广的品种未审先推,产生危害

部分农业生产户在选择杂交水稻种子时觉得品种新型、价钱低廉便是好的,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导致品种未获得审理便推向市场。另外,部分种子企业为了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退出新品种,在市场获得一定的位置,加快产品推出的速度。部分经营者以及企业为了追求新颖,采用旧品种添加代号后蒙骗农民。部分经营者为了获得大量的利润,通过服务农民、推广新技术等口号向着种植大户、种植合作社销售没有经过审核的杂交水稻种子。由于农作物品种的适应范围较广,其对于生态条件、外界环境的要求较大,若没有经过审核便推出市场则会产生较大的危害。

1.3仅推广品种,未重视高产配套技术的推广

优质杂交水稻种子在推广期间若缺乏配套的栽培技术,则造成种子真正的作用得不到全面发挥,甚至还会由于缺乏配套技术导致减少收成减少产量的情况。目前,农产品销售人员对于农业知识的了解相对缺乏,仅重视销售该类型的杂交水稻品种是否能盈利,但是并未在当地实施新品种实验示范,对于杂交水稻品种该采用哪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并未总结出现,导致新品种在推广期间无法发挥自身的价值。

2优质杂交水稻种子推广的解决策略

2.1健全市场制度。重视种子市场管理

我国自实施《种子法》以来,推广优质杂交水稻种子已经在市场经济体系完全进入,企业应该促进我国种子业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对打破行业垄断、促进科研成果往市场转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还能使农民购种选择性有所增加。相关部门应该从以下4个方面将市场准入机制合理引入:允许在本地市场进入的企业需要满足产品质量保障、经济实力保障等方面的需求;网点经营工作人员需要参加相关部门开展的审核以及培训工作,简单的了解种子的类型以及相关知识,在遇到突况时,能够具备问题处理能力以及一定的经济实力;经营者需要满足一个品牌一点一证等需求,为操作管理提供便利;在推广新品种之前需要进行为期超过1a的试验示范资料,相对于同熟期当家品种来说,新推出的品种在抗性、品质以及产量方面的可比性要达到一定的要求。

2.2实施配套区域种植。使整体效益明显提高

通过分析地域的区e,积极推广与该地区种植环境符合的品种;若推广不同的种植品种,其在肥水管理、密度、种量等方面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区别,应该分析品种审定资料,综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最佳的配套方式来实施栽培管理,提高种子种植的总体产量;选择同类品种或者相同品种成片种植的方式,使病虫害桥梁有所减少,加快推广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同一个区域内种植熟期不同的品种,则会出现害虫发生量大、害虫食物充足等问题,从人体导致害虫抗药性强、田问用药量大等问题。处于市场经济条件的背景下,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鼓励粮食加工企业起到带头作用,通过公司与农户互相联合的方式,将良种成片种植全面推广,对积极推广物理、生物以及化学等综合防治技术有一定的帮助,促进病虫害损失、人工成本支出、农药使用等有所减少,使稻米品质以及产量明显提高。成片区域种植对产销一体化经营有一定的帮助,使种植粮食整体效益得到提高,对加快粮食加工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着较大的帮助。

2.3提高种子质量。增加总体收成

优质杂交水稻种子质量与种子最终的收获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可以从流通、包装、收购、生产等多个方面重视种子质量。生产方面不但要加强除杂关的工作,不收购质量不合格的种子,还需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严格抓好种子的质量关。需要重视种子流通环节以及包装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防止未经过鉴定的种子流入市场进行销售的情况。优质杂交水稻是否具有良好的种子质量,与种子企业自身的利益有一定的关系,还影响农民的整体收益。因此,种子经营者即便在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也应该相互比较不同的种子供应室,确保选择的种子供应商所提供的种子能够达到质量优、信誉好等要求。

第8篇:杂交水稻生物技术范文

关键词 杂交中稻;广两优15;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2-0034-01

广两优15是近2年湖北省黄冈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迟熟两系杂交中稻新品种,其母本、父本分别为广占63-4S、R15。该品种生长势强,株型紧凑,穗大粒多,米质优,是难得的两系中稻新品种。2011年,广两优15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鄂审稻2011004)。

1 特征特性

1.1 农艺与生物学特性

广两优15属迟熟籼型中稻。全生育期139.6 d,比对照扬两优6号短2.4 d。有效穗237.0万穗/hm2,株高、穗长分别为124.4、24.1 cm,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分别为168.8、139.2粒,结实率82.5%,千粒重29.91 g。

广两优15植株比较高,株型比较紧凑,分蘖力中等,生长势比较强,茎秆粗壮。分蘖时期叶色较深,叶鞘紫色,剑叶斜挺。穗层较整齐,大穗,着粒均匀[1-2]。谷粒长型,柱头、稃尖均为紫色,无芒。成熟期转色较好。抗倒性较强,适宜机械收割。

1.2 产量

2008、2009年区域试验产量分别为9 134.1、9 585.3 kg/hm2,分别比扬两优6号增产2.72%、1.34%,前者与扬两优6号产量差异显著;后者与扬两优6号不显著。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359.7 kg/hm2,比扬两优6号增产2.03%。

1.3 米质

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1]。2008—2009年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的含量分别为80.5%、 68.8%、30%、2.4%,15.1%,长宽比为3.1,胶稠度达81 mm,主要理化指标达国标三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

1.4 品种抗性

稻瘟病综合指数6.5。抗病性鉴定如下: 稻瘟病高感,感白叶枯病。

2 栽培技术

2.1 整地

应选择疏松、肥沃、爽水、透气、地势高和便于管理的田块做秧田[3-5]。提早7~10 d翻土,提前1~2 d整好秧床。

2.2 适期播种

湖北省广两优15宜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秧田、大田播种量分别为187.5、15.0 kg/hm2。播前用强氯精、咪鲜胺或适乐时浸种,稀播匀播。

2.3 培育壮秧

培育壮秧是提高产量的关键。壮秧应具有根白嫩壮、茎基较宽、叶色青绿、无病虫害,到移栽时达到单株平均带蘖3~4个[2]等优良特点。当秧苗长到1叶1心时可用270 g/hm2多效唑对水225 kg/hm2配成溶剂进行秧田喷施,培育带蘖壮秧。当秧苗长到2叶1心时,用75 kg/hm2尿素作“断奶肥”进行追肥,移栽前7 d用尿素75 kg/hm2再追施1次,秧龄掌握在30 d之内。叶龄5.5~6.0叶,秧苗带2~3个蘖移栽,以利返青分蘖,早生快发。

2.4 栽植

秧苗25~30 d进行移栽。栽植株行距16.7 cm×26.7 cm,栽插基本苗22.5万~30.0万株/hm2。栽插时应严格要求,做到均、直、浅稳,尽量不伤苗,把植伤率降到最小程度,提高栽插质量。

2.5 科学施肥

广两优15为大穗型品种,需肥量略高。为促进秧苗前期生长快,后期不早衰,田间肥料要供应充足,以形成大穗,提高结实率与千粒重。一般采用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巧施穗肥、后期看苗补肥的原则。一般施纯N 187.5 kg/hm2,并配合施用磷、钾肥。基肥∶分蘖肥∶穗粒=3∶1∶1。

2.6 合理灌溉

在水分管理上,采用浅水插秧、寸水活蔸、薄水促蘖、适时晒田、足水养胎、浅水抽穗、湿润灌浆的方法。够苗晒田,当田间分蘖数达到300万个/hm2时排水晒田,晒至脚踩有硬度,田面不裂缝、叶色褪淡后及时覆水,促根系深扎,确保茎秆粗壮和根系发达。孕穗到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阶段干湿交替,成熟前1周断水。

2.7 防治病虫害

生产上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6]。尽量做到科学管理肥水,合理密植,提高品种的抗病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病虫害的田间调查,根据病虫发生危害特点,及时做好施药防治工作。生产中要重点防治稻瘟病,注意防治纹枯病,及时施药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

3 参考文献

[1] ,涂军明,王欢,等.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广两优15[J].杂交水稻,2011,26(6):87-88.

[2] 梅凯华.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广两优15高产制种技术[J].杂交水稻,2012,27(5):39-40.

[3] 彭雄文,赖添奎.优质稻新品种五山丝苗的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热带农业工程,2012,36(2):28-31.

[4] 刘文超,何胜华. 优质中稻绵5优838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2007(2):202-203.

第9篇:杂交水稻生物技术范文

关键词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症状识别;防治技术;贵州榕江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据榕江县植保站、种子管理站调查,该病在榕江县最初发生于2002年,近几年危害逐年加重。2009年,榕江县第1代灰飞虱发生量极大,带毒率高,在全县19个乡镇都不同程度发生,是近年来榕江县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较为严重的一次。一般发病田块损失产量1~2成,重者损失3~5成,有的稻田甚至因此绝收,成为杂交水稻的突发性病害,给水稻生产带来严重威胁[1-2]。现将其发病症状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症状识别

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共同特征是:病株明显矮缩,分蘖增多,叶色浓绿,叶片僵直,新叶有的出现扭曲皱缩。

1.1秧苗期症状

病株颜色深绿,心叶抽生缓慢,心叶叶片短小而僵直,叶枕间距缩短,其叶鞘被包裹在下叶鞘里。植株矮小,不会抽穗。由除草剂药害引起的是枯黄;由植物生长调节剂药害引起的是扭曲畸形;由杂交稻种性不纯引起的杂株在秧苗期一般看不出来。

1.2分蘖期症状

病株分蘖增多、丛生,上部数张叶片的叶枕重叠,心叶破下叶叶鞘而出或从下叶枕口呈螺旋状伸出,叶片短而僵直,叶尖略有扭曲畸形。植株矮小,主茎及早生分蘖尚能抽穗,但穗头难以结实,或包穗,或穗小。处于分蘖期的药害病株,其所在叶片均质地刚直,心叶扭曲畸形,边缘白化;杂交稻种性不纯的杂株则生长都比较正常,一般为株形矮小,叶片宽窄和色条变化等[3]。

1.3抽穗期症状

全株矮缩丛生,有的能抽穗,但相对抽穗迟而小,半包在叶鞘里,剑叶短小僵直;在中上部叶片基部可见纵向褶皱;在茎秆下部节间和节上可见蜡白色或黑褐色隆起的短条脉肿;在感病的稻株茎秆上可见白蜡状突起的脉肿斑。这是当前黑条矮缩病最突出的表现症状。

2防治技术措施

水稻黑条矮缩病最好的防控措施是切断病毒链。农户在水稻收获后,要及时焚烧发病稻草,并清除干净稻田里的杂草,否则染毒稻株可能成为来年的毒源。翌年春耕的秧田应尽量选择远离重病田,提倡秧田集中连片培育秧苗。不要将有病秧苗运到无病区,以防人为扩散毒源。

2.1农业防治

目前在生产上主栽的杂交水稻普遍感病,据调查,优质米及香系列品种较一般品种感病重,在榕江县近年来易感病的杂交水稻品种有:Ⅱ优725、Q优6号、扬两优6号、宜香725、川香优6号、凯香1号、宜香1979、宜香2292、宜香9号、泸香615、内香8156、黔香优2000等。据分析,耕作制度多元化、栽培方式多变化、农田生态多样化,加上冬季气候趋暖,是2009年水稻黑条矮缩病扩散的主要原因,与水稻品种和种子质量无关。

(1)合理田间作物布局。因地制宜做好作物布局,合理安排寄主作物与非寄主作物,尽量做到连片种植,创造一个不利于灰飞虱生存的生态环境,阻断灰飞虱传毒。

(2)在水稻播种前及时做好秧田四周杂草上的灰飞虱防治,阻断媒介昆虫在上下季作物、不同熟期之间和杂草之间的迁移传病。

(3)避免在病源地附近培育秧苗。秧田应尽量选择远离重病田的田块,提倡秧田集中连片培育。若以田头零角做秧田,秧苗受染传毒几率较高。

(4)加强秧苗期管理。秧苗期应合理平衡施肥,切不可施氮肥过头,严控秧苗过嫩过绿,否则易招诱灰飞虱传毒发病。在重病区,应改两段育秧为单段育秧,秧苗不能培育过稀过强,其秧苗密度应相应提高。秧苗相对弱势则抗病力较好。

(5)适当提高杂交水稻栽插株数和栽插密度。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系统性侵染的病毒病,单株插一旦发病则成丛矮缩。在重病区适当提高栽插株数和栽插密度,可减少相对侵染几率,减轻传毒侵染发病。

2.2化学防治

(1)全面开展药剂浸种、拌种。结合水稻种传病害防治,大力推广35%稻拌成、5%锐劲特、25%吡虫啉等药剂浸种、拌种,利用药剂的内吸传导作用控制秧苗早期灰飞虱传毒。

(2)策略性防治。做好田边、沟边杂草灰飞虱全面药剂防治,在水稻播种前做好田间的化学除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尽量减少传毒来源[4]。

(3)秧田期和大田初期防治。杂交水稻秧苗二至七叶期是灰飞虱传毒的关键期,做好秧苗期和大田初期治虱防矮是控制黑条矮缩病的关键措施。据调查,在水稻秧苗五叶期前后施药防治2次,时间间隔5~7 d,效果很好。移栽返青后,一般在栽后7~10 d,再施1次药防治,可收到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控制该病的大发生危害。

(4)药剂防治技术。选准药剂,用足药量,持效性药剂与速效性药剂配合,不同药剂配方交替使用,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延缓抗性。选择持效性较好的5%锐劲特、25%噻嗪酮、20%啶虫脒、25%吡虫啉(博得、先净)等,与速效性较好的毒死蜱(48%新一佳、40%新农宝)、异丙威、仲丁威、混灭威、敌敌畏等结合使用。确立以秧苗二至六叶期为重点、大田初期为补充的防治适期,并适当提高使用剂量。在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常发区,在治虱防病时,选用菌克毒克等病毒钝化剂预防1~2次,可提高植株抗病毒能力,减轻发病危害程度。要注意交替用药,延缓灰飞虱抗药性产生,并注意毒死蜱、敌敌畏等农药的安全使用。改进防治次数,在发病流行区增加防治次数,凡每次防治后其残存虫量仍达到防治指标的需继续进行防治。为了有效控制发病流行,应改单家独户防治为群防连治,做到统一时间,统一防治,确保全区域有效控制。

2.3 补救措施

(1)为防止该病发生造成经济损失,移栽时在正常的行间或宽窄行的宽行间预插一定数量的秧苗,以备黑条矮缩病发生流行时补秧苗,即在杂交水稻移栽后20 d内及时拔除病株,并从行间或宽窄行的宽行间预插的秧苗拔除,移栽在拔除病丛留下的空穴处。如在杂交水稻移栽后20 d内,大田没有发生黑条矮缩病,也要将预插在行间或宽窄行的宽行间的秧苗拔除,以利正常移栽稻株的生长发育。

(2)在移栽时没有预插秧苗的田块,及时去蘖补栽是应急补救的重要措施,即在杂交水稻移栽后20 d内及时拔除病株(丛),并就地入泥而埋,然后从健丛中取出一半分蘖移栽到拔除病丛留下的空穴处,并适当加施速效肥,可促使稻苗恢复群体生长,其他照常管理。在已见较重发病的情况下,此措施具有良好的除病保产效应。

3参考文献

[1] 刘彩霞,马宁,杨国兆.泗阳县水稻黑条矮缩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178,184.

[2] 吴涛,冯锦刚,邹游,等.荆州市晚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及防治方法[J].湖北植保,20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