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精选(九篇)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1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任务。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审视人类文明演进历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例子比比皆是;因为寅吃卯粮、急功近利而付出沉重代价的例子犹在眼前。这些都给人以深刻启示,让人们充分意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所谓绿色发展,就是将绿色生态视作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让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本身就能创造出经济财富与社会财富。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实现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生活富裕和环境优美相统一。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一系列重要阐述,给出了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绿色发展列入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在党的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基本方略之一;今年全国两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进一步强调:要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为我国全面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指明了方向。

第2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近年来,作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佼佼者,临沂市获得了无数的赞誉。2014年7月,又一重量级殊荣花落临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一年的时间过去,临沂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展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形成了哪些亮点和有效的建设模式?带着问题和对临沂无限的憧憬,日前,《财经界》记者一行专访了中共临沂市委书记林峰海。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林峰海书记就曾表示:“临沂是革命老区,沂蒙精神享誉全国,山好水好的生态环境是不可替代的发展优势,是十分珍贵的城市品牌,决不能因为大气污染让沂蒙精神蒙上灰尘,也绝不让临沂发展的成果因大气污染打了折扣,也绝不让人民群众的健康受到损害。” 临沂市委书记林峰海( 右三) 会见本刊记者一行

而今,林峰海再次向《财经界》记者强调:“临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召开了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动员大会,向社会作出了‘为了沂蒙的蓝天和人民的健康――向大气污染宣战’的庄严承诺。当前,这场大气污染防治的硬仗还在进行中。”

林峰海说:“临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光是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更是1100万人民群众的要求。临沂的干部、群众、企业都真正走向了转方式、调结构的生态发展之路。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要想彻底扭转生态环境局面肯定要付出代价,需要有破釜沉舟的精神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当然,这还离不开我们的人民群众、干部和企业家识大局的胸怀和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支持。

《财经界》:2014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第一批)的通知》,贵市作为首批入选的城市,目前来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展如何?

林峰海:根据国家六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第一批)的通知》要求,我市在前几年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的基础上,继续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做法和模式。总的来看,目前全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已经全面铺开,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工作进展情况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召开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动员大会。为了在全市营造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浓厚氛围,2014年11月19日,我市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动员大会,对全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和动员号召,吹响了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

二是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出台后,市委市政府组织制定了我市《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围绕加快“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提出了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了工作措施和责任,突出了体制机制创新重点,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是明确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2014-2015年工作要点。围绕《山东省临沂市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三个示范定位、七个建设目标、八项重点任务、六大保障措施”的主要内容,出台了《临沂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2014-2015年工作要点》,筛选确定了77条2014―2015年临沂市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工作重点,并将建设任务明确分解落实到市直相关部门,成为我市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行动“路线图”。

四是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重点项目建设。按照“工作落实项目化、建设投入项目化”的要求,各县区、市直各有关部门提报了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重点项目,通过对这些项目进行分类梳理,从中筛选了495个项目,建立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重点项目库”,对每个项目制定了具体的推进计划,确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明确责任分工、责任主体和责任人,确保项目快速有序推进。

五是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宣传。为深入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我们不断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先后在《临沂日报》、临沂电视台等主要媒体开辟了“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共筑生态文明新家园”专栏,并组织有关新闻媒体深入县区进行采访,推出了一组“县区绿色发展报告”,展示各县区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形成的好的经验做法,在生态经济建设、土地生态建设、水生态建设、林生态建设、大气生态建设、文化生态建设和制度生态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等进行了全方位宣传报道。

《财经界》:《关于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第一批)的通知》要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对此您如何理解?

林峰海: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规范和监督、约束力量,从而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发展方向,提供行动的标准,促使生态文明建设更好更快地进行。这就对我们提出了要求:制度先行,用制度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临沂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探索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更应是题中首要之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包括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具体到临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来说,应在已建立的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基础上,继续健全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财经界》:通过先期探索与实践,贵市在发展生态文明方面形成了哪些亮点和有效的建设模式?

林峰海:首先,大气生态明显改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研究出台了《全市大气污染防治2015年攻坚行动方案》和《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今年空气质量改善幅度进入全省前6位、主要指标位次不进入全省后3位、空气质量指数瞬时值不出现全国排名末位,2016年、2017年在全省排名每年再提高一个位次”的攻坚目标。今年上半年,全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四项污染物浓度指标同比分别下降35.4%、16.9%、17.4%、24.8%,改善幅度均居全省前三位;优良天数增加33天,同比提高18.2个百分点;获山东省生态补偿金额全省第一。

其次,水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加强水污染防治。建立了“点源治理、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河流生态”四级递进的流域治污模式,累计投资106.32亿元用于水污染防治,流域整体环境得到提升。我市成为全省继青岛之后第二个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的城市。二是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14%,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191,重点全市再生水回用率达到26%,新建建筑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三是加强水源地保护。启动实施了环湖隔离防护、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河道综合整治、岸堤水库除险加固和库区移民村建设等五项工程,每年治理水土流失250平方公里。2012年,我市成功创建了全国第五个、淮河流域第一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四是积极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市。2012年,我市成功创建全国第一个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2013年7月,又被国家水利部正式批准为全国45个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之一。

第三,林生态建设往纵深推进。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扎实开展林生态建设。一是实施水系绿化。2010年以来,全市共完成水系造林82.3万亩,建设提升湿地公园16 处,创建省级以上湿地公园10处。二是实施环城绿化。按照“一环两带五区”的整体布局,进一步扩大环城森林范围,高标准建成50万亩环城森林,形成了“森林围城、进城、绿城”的城乡综合绿化格局。三是实施山区绿化。采取工程造林、专业队造林、大户承包、企业租赁等方式,开展荒山造林植树绿化,努力扩大植被覆盖。2010年以来,全市共完成荒山造林14万亩。

第四,生态文化建设扎实推进。一是加强生态文化载体建设。以弘扬沂蒙红色文化、书圣文化、孝文化、滨水文化等为主题,规划建设沂蒙红色文化展览馆、书圣阁、阳光沙滩等特色生态文化场所17处,建设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基地26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0处,形成了公园、爱国教育基地、科普基地“三位一体”生态文化载体。二是开展生态文明系列创建活动。通过开展“乡村文明行动”、“美在农家”、“两型”示范创建等活动,多渠道、多方式加强全社会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截至2014年底,全市累计创建部级生态示范区7个,有6个镇(村)入选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三是积极推行文明生活方式。大力推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建立完善鼓励绿色消费、低碳消费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积极开展“我为沂蒙添绿色”等生态文明公益和志愿活动,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牢扎根。

《财经界》:对于沂蒙精神您有着深厚的情怀,那么,您是如何将这种精神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当中去的?

第3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一、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抚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引

党的把建设生态文明视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确定了“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目标。的生态文明思想有“两山论”的生态经济思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思想、“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的生态法治思想,为抚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经济思想

在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其生态经济思想,坚持辩证地看待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关系,着力打破唯经济增长论英雄的传统思维和做法,力求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达到双赢。这是基于以下几点的考虑,一是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要依赖生态环境系统;二是马克思把自然条件理解为自然生产力;三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剖析我国2003年到2012年资源使用量与国家经济指标之间的联系,得出如果我们继续实行不考虑自然承载力的经济发展方式,势必会使得我国自然环境发展形势严峻,从而会对经济发展有害的结论[1]。指出:“必须要坚持保护优先方针,在保护中进行发展,在发展中不忘保护。”[2]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矛盾时,要把生態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他还形象地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比喻成“两座山”——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指出在实践中二者关系的认识大致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只是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第二个阶段,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留住绿水青山,人们开始有了“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的意识;第三个阶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势通过技术力量能够转变成经济优势。其中,第三个阶段是一种我们最应该坚持的认识和最应该达到的境界。

(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思想

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民生问题。人们从过去的“盼温饱”到如今的“盼环保”,从过去的“求生存”到如今的“求生态”,反映出人民群众对于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诉求。大众有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而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阐述正好深得民心[3]。正面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诉求,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4],共产党人理应“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5],进而“为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6]。的论述深刻揭示了生态与人民生活的关系,其生态民生思想是基于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而提出的,奠定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立足点,形成了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生态民生思想。

(三)“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的生态法治思想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中国经济发展飞速的情况下,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缺少健全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机制是导致这一现象最关键的因素。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又可靠的保障。”[7]在对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阐释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明确战略部署。一是建立保证生态文明的相关制度。深刻把握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宏观层面,而且在微观层面也提出了对各地发展的具体、实际的指导,例如到江西、浙江、福建、贵州等地考察时做出的具体指导。二是建立健全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坚持生态优先的基本取向,纠正绩效评价过程中的偏差,是促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在许多调查中强调严格指标评估,增强环境执法和监督。三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指出,要想从根源上严格控制生态恶化的系列问题,就必须严格实行责任追究机制,发挥制度的强制约束作用,我国于2015年8月9日起施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四是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及生态补偿制度。多次对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建设问题做出重要指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8]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抚州样板”的实践特色

新时期抚州坚持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主线,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化流域综合治理,培育生态产业,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的就是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发展成果,确保基本形成系统完整且具有抚州特色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美丽中国“抚州样板”的打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统筹实施绿色工程

抚州市始终坚守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抓好统筹协调,用生态文明建设统领抚州发展。通过举办抚州领导干部专题研讨会和解放思想“三问”大讨论,抚州市纠正了抚州在建设中出现的“传统”“狭隘”“片面”和“形式主义”的错误认识,把科学发展、绿色崛起视为抚州市“十三五”的战略选择。

抚州市着力抓好统筹协调,健全生态文明推进体系。首先,营造浓厚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撫州市坚持新发展理念以谋划抚州发展、用生态文明建设以统领抚州发展,先后编制了《抚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市建设实施方案》《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和《抚州市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总体规划(2017—2020年)》,确保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推进。其次,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以实施“六大行动”、开展“七大工程”、形成“六项制度成果”为重点,通过顶层设计与地方探索实际的紧密结合和协同推进,生态文明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制度框架更为清晰,实施路径更为明确。再次,形成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市推进体系框架。按照省生态文明办统一部署,重新组建了生态文明制度研究中心,形成强有力的工作体系。建立了“月调度、季通报、半年总结、年终督察”日常推进机制,完善了会议、约谈、督察、调度、宣传等专项推进制度。

(二)强化流域综合治理,统筹保护山水林田湖草

抚州市围绕解决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针对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基本形成了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态势。一是加强工业园区整治。排查各企业,对于非法企业,给予其行政处分,并在全市工业园区内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水经处理后全部达到“一级B”标准。二是加强水污染防治。制定了《抚州市长江经济带化工污染整治专项行动(2017—2018年)工作方案》,对城市黑臭水体和纳污坑塘实行大力整治,建立起覆盖全流域的在线监测系统。三是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市12个县(区)全部完成“三区”划定和地理标注工作,截至2017年底,全市规模化养猪场已配套建设粪污设施率高达95%。四是加强大气污染治理。至2017年底,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燃煤锅炉淘汰任务13台,提前完成淘汰报废黄标车及老旧机动车任务5 191辆。五是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抚州市制定了《江西省抚州市垃圾分类试点方案》,全市12个县(区)全部完成了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规划编制,“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清运处理模式基本建立。

(三)培育生态产业,加快绿色发展

抚州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狠抓生态系统修复的同时,推动生态资源合理开发,实施绿色产业转型升级工程,使得生态农业、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焕发新的活力。一是建立生态有机的绿色农业体系。抚州市严格遵守耕地保护红线,进行高标准的农田建设,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作为主要目标方向,着力于农业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致力于将抚州打造成全国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示范基地。二是建立低碳循环的绿色工业体系。2017年抚州市启动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通过实施百亿企业培育工程、科技创新引领工程、人才支撑工程,大力推进“双返双创”活动,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项目、人才、资金等问题,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大力建设生态循环园区,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三是建设集约高效的绿色服务业体系。抚州市有效利用自身生态和文化的优势,通过深挖文化产业,着力推进数字出版、黎川油画、东乡木雕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唱响汤显祖“金字招牌”,举办国际性戏剧主题活动,创办地方戏曲传承班,打造中国戏都;聚力健康养老,依托山水资源,着力推进临川温泉、资溪狮子山等养生养老基地项目。

(四)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指出,要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9],党的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抚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制度思想,通过加强改革创新促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稳步推进。一是探索生态立法,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治体系。抚州市遵循“牵头负责,加压调度;严格程序,有序推进;反复修改,确保精准”的原则,制定了《抚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全民参与制度》《抚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抚州市碳普惠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等法规制度,这是抚州市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市工作的重要创新举措。二是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抚州市出台了《抚州市“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抚河流域十大水系“河长”责任分工,并在全省率先推行“山长制”。值得一提的是资溪县实行的生态保护责任审计,确保干部不会“生态好了,政绩没了”。三是建立自然资源系统管理机制,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通过明晰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编制绿色GDP核算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标准化体系,按照“全境实施、保护者受益;抓住关键,科学考核;政府主导,多方筹资;规范运作,公开透明”的原则,研究制定全市域的生态补偿机制,制定了《抚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贯彻意见》和《抚州市水资源生态补偿实施办法》。四是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探索生态文明机制建设。为促进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抚州市制定了《抚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条例》《抚州市促进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办法》和《抚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并通过建设生态云平台,以信息化助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能力的提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抚州样板”的主要经验和方法论启示

抚州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一定成绩,为其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参考可复制的路径。具体来说,抚州市绿色试点,先行示范,是生态文明建设“抚州样板”的前提和基础;生态资本的价值实现是生态文明建设“抚州样板”的核心;引导公众参与是生态文明建设“抚州样板”的保障。

(一)实施绿色试点,以点带面,推动抚州市生态文明建设

在绿色工程“抚州样板”的打造中,抚州市采取先行试点、以点带面、典型示范、稳步推进的工作策略,着力推动试点示范建设,打造生态文明展示样板,初步探索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如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国家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国家医养结合试点、省级海绵城市试点、东乡区国家水资源确权登记试点,进一步推进省级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工作,开展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在着力于推进抚河流域的系统修复方面,抚州市作为国家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试点工作结合抚河流域特点,探索中部地区水质良好型流域治理与发展模式。通过试点示范建设,在国家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建设工作、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中均取得新突破,为全面启动和稳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创造条件、提供依据。

(二)着力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撫州市着力实施重大生态工程,有效促进生态资源价值转化。通过以“生态文明+特色小镇+绿色生活方式”为准则,以抚河沿岸生态村镇示范点为重点开展生态村镇示范工程建设,同时稳步推进梦湖、凤岗河、崇仁、宜黄小流域治理工程,形成了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共赢的局面。在推动生态资本价值转换方面,2017年10月,抚州已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地区之一,并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民宿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和《抚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奖励办法》,启动乐安生态扶贫试验区试点,进一步推进绿色惠民,探索出生态扶贫的新路径。

第4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战略举措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发出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将环境保护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要求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十七届四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等的战略高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十七届五中全会,确定“十二五”时期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调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一系列战略决策充分表明,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对发展与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对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江苏历届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90年代中期,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战略之一。进入新世纪,又作出了建设生态省的重大决策部署。“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要求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一起考核,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发展。全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生态环保投入大幅增加,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取得积极进展,“绿色江苏”建设成效显著,生态建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总体呈现出经济持续增长、污染稳定下降、生态逐步改善的良好局面。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与“两个率先”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感受和期待相比,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的目标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建设生态文明是世界发展大势之所趋。当前,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竞争中的一个重要趋势。世界各国都在围绕绿色发展进行科技创新和科技储备,把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试图抢占全球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建立绿色机制、绿色标准,把生态环保与贸易、发展问题挂钩,力图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和主导权。我省是开放型经济大省,在这一新的竞争发展态势中受到的影响更为直接、更为深刻。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建设生态文明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之所需。江苏人口密度大,人均环境容量小,单位国土面积工业污染负荷高,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当前,我省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期,资源环境的约束持续加剧。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有效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之所要。建设生态文明,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否见到实效,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看生态环保的力度有多大、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是否降低。必须把生态环境作为最稀缺的发展要素,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加快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决不能再走高投入、高物耗、高排放的路子,决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决不能再发生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边治理边污染、边恢复边破坏的现象。

建设生态文明是广大人民群众之所盼。环境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直接关系人民生活质量,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广泛关注、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在推进“两个率先”的进程中,必须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新期盼新要求,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着力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让老百姓充分享受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要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生态省建设为载体,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并重,大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走出一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社会文明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道路。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十二五”期间推动全省进入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期,大力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生态省建设80%的指标达到考核要求,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进展,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基本覆盖,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服务与保障功能逐渐增强,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提供坚实的环境保障。重点是全面实施“六大行动”,在环境优化发展、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打造城乡宜居环境、绿色江苏建设、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等六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确保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的第一位任务。“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是在“十一五”大力度采取措施的基础上进行的,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国家又新增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污染物排放控制种类,节能减排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我们要把节能减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经济、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全力以赴把这项硬任务抓紧抓实,狠下决心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要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推进节能减排,严格污染排放标准和环保市场准入退出标准,完善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控制高耗能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大产能,禁止新上高排放项目,认真落实落后产能淘汰计划,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要狠抓重点工程推进节能减排,着重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以及钢铁、水泥、电力等重点行业和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工作,加快实施重点节能改造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同时大力实施重点减排项目,进一步提升减排能力、扩大减排空间、提高减排效益。要加强技术创新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体系,促进节能减排科技成果向现实节能减排能力转化。加大节能减排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进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的节能改造,大力推广和使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持续提高企业节能减排水平。要落实监督管理推进节能减排,健全监测预警、统计、考核体系,加强节能减排的监测、监督和检查。着力提高环境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严管态势,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姑息迁就。

大力促进绿色增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更大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绿色增长,以产业优化升级减少环境污染,以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废弃物排放,以节约集约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持高端引领,大力发展带动力强、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抓好生产业和新兴服务业,提高服务业高端化、集聚化、国际化水平。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更好地保障农产品安全、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排放。大力推广循环经济模式,积极支持循环经济企业发展,加快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努力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开发与推广应用低碳技术,积极培育低碳产业,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大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力度,加强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构建节能环保服务支撑体系,着力培育节能环保企业集团、研发联盟、产业集群,努力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新兴支柱产业。

大力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当前,水污染、空气特别是城市大气污染是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下一阶段,我们要从解决这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继续把太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科学治太、铁腕治污”,深入实施太湖治理国家总体方案和江苏实施方案,统筹抓好应急防控和长效治理,综合采取产业调整、调水引流、控源截污、清淤捞藻、生态修复、小流域综合整治等措施,促进太湖水质持续改善,让太湖这颗“江南明珠”重现碧波美景。加强长江流域、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快建设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和通榆河两条“清水廊道”。坚持把绿色生态环境作为沿海开发的高压线,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下决心治理、关停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综合整治主要入海河流,更好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把治理机动车和扬尘污染作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任务,严格实施机动车排放标准,对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限期整改,建立完善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大幅减少灰霾污染。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切实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推广生态养殖,科学施用农药、化肥,防治土壤污染,有效遏制并减轻农业面源污染。通过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下决心解决好社会关注的水污染和城市大气污染问题,让人民群众喝上洁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

大力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节能降耗还是减排治污,都离不开环境基础设施的有力支撑,必须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以环境基础设施全覆盖为重点,大规模地开展城乡污水、垃圾处理以及配套设施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更快步伐建设“绿色江苏”,坚持不懈地开展植树造林,突出抓好沿海、沿江、沿湖、沿河、沿路和产业集中区周围生态防护林建设,大力实施次生天然林、重要生态公益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增加森林碳汇,构筑绿色屏障。城市绿化发挥绿地系统综合效应,做到实用性、观赏性和生态性相统一。村庄绿化做到因地制宜,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更高水平修复和保护自然生态,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建设,严守“生态红线”。对湿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重要自然资源,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划采取强制性保护措施,实施退耕退渔退养、还林还湖还湿地工程,切实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平衡能力。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抓好山体保护复绿、工矿废弃地恢复治理工作。深入实施特有物种保护工程,切实维护生物多样性。

大力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充分发挥生态文化的先导作用,把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努力提升全民生态文明素质,使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通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教育,全面普及生态科学知识,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共识,培育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继续推进公益性生态文化工程,建设一批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一批群众性环保公益活动,树立一批生态环境保护典型,进一步扩大生态文化的影响力。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公众树立节约环保、适度消费的观念,减少消费对生态的破坏,以可持续的消费促进可持续的发展。动员各级党政机关带头行动,努力建设节约型、环保型机关。积极推行绿色采购制度,进一步扩大政府绿色采购比例。引导企业切实承担起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社会责任,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实际行动增强可持续

发展能力。积极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引导城乡居民养成生态、低碳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做起,为建设美好家园尽好自己的一份责任。认真总结各地近年来生态创建工作的成功经验,坚持“创建为民”的工作导向,扩大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更高质量地开展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市县等示范创建活动,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模样。

三、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建设生态文明贵在坚持,重在落实。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确保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切实树立生态优先的鲜明导向。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牢固树立生态优先导向和绿色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坚决克服重经济增长轻生态保护的倾向,做到经济工作和环保工作协调推进,生产建设和生态建设良性互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相互促进。在作出重大决策过程中,优先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充分评估对生态产生的影响,避免因决策失误导致生态破坏;在新上发展项目时,严格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大力推动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转变。

切实健全“一把手”抓生态建设的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是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意识,统筹推进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体制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生态建设。充分发挥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职能,加强组织协调,围绕工作重点,细化目标任务,落实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对各地各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督查指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综合推进力度,形成省市县分级负责、各部门协作联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把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纳入主要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加强考核,严格问责,对发生重大生态事故的地方依法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切实强化生态建设的保障措施。生态环境是重要的公共产品,这方面的投入必须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优先保障。要充分发挥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作用,逐年增加投入,确保财政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支出的增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增加省级环保引导资金,支持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和监管能力建设。鼓励和引导各地相应安排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方面的引导、专项资金,不断增加对生态建设的投入。继续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领域,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第5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一、推进生态文明势在必然

从我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实际看,衢州较早认识到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作为价值取向,从2003年率先在全省提出生态市建设,到2010年市委工作会议提出衢州要成为全省、长三角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和示范区,再到市第六次党代会明确要求要坚持走生态立市之路,生态文明理念得到不断深化。

实施“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必然要求。党的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体现了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贡献。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就陷于生存危机,更谈不上其他领域的建设。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成果必将体现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到思想意识、政策法规、生产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

落实“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必然要求。衢州的生态环境质量对全省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省委、省政府提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总要求,把衢州建成全省富裕的绿色生态屏障的目标,核心就是实现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相互协调。但衢州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环境质量不容乐观、要素资源相对不足、可持续发展乏力等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就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确保衢州在未来继续保持高起点、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推进“一个中心、两大战役”的必然要求。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提出“一个中心、两大战役”与建设“三生三宜”的现代田园城市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互为统一、互促共进。这说明城市不仅要有现代化的功能,也要有田园般的风情。这一定位,与我们建设“两地三城”、加快“后发崛起”和培育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一脉相承,充分体现了衢州独特的生态、人文、区位和自然禀赋等特色优势,从而实现城市繁华和乡村秀丽、历史文化和现代气息、经济繁荣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

打响“南孔圣地、休闲衢州”品牌的必然要求。全市旅游业发展大会提出要打响“南孔圣地、休闲衢州”品牌,突出强调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旅游业发展全过程,大力倡导绿色生态休闲旅游,对于衢州这样一个生态资源良好的地区来讲,无疑是最为宝贵的财富和核心竞争力。而衢州旅游发展最大的优势是一流的生态环境,必须按照“生态、生产、生活”融合的要求,主打与周边地区差异发展、特色竞争,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让人人都知道衢州。

二、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

历届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经济、生态与民生互促共赢,采取一系列政策举措,较好地实现了加快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目标。在全市工业总量连年保持30%左右高增长的同时,区域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全市饮用水源水质、出境水水质已连续七年100%达标,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2004年的339天提高到359天,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名列全省第二。

着力加快生态经济发展。一是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以产业高端化引领转型升级。三次产业比例由15?郾8∶44?郾7∶39?郾5调整为8?郾5∶55∶36?郾5,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9%,工业经济综合效益得分跃居全省第一。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传统产业优化提升,先后获得氟硅新材料、空气动力机械等6个部级产业基地和光伏产业等9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命名,衢州经济开发区成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是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大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出台并落实粮食、蔬菜产业发展、新型农业培育等措施,加快“两区”建设,累计认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328个,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6个。三是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编制服务业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出台加快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发展政策意见。江郎山建成省级生态旅游区。2009年—2011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6?郾6%和25?郾2%。

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是突出内涵特色。突出“山水人居”和“和美家园”主题定位,做好山水融合文章,挖掘乡村文化内涵,致力打造衢州乡村“自然秀丽的天然花园,生机无限的美丽田园,绿意盎然的生态家园”。二是打造节点亮点。着力培育一批精品村和几条景观带,先后重点培育出如江山清漾、龙游天池,开化金星,柯城荆溪,衢江茶坪,常山砚瓦山等一批环境优美、服务配套、各具特色、人与自然和谐的精品村。全面提升经济强镇建设水平,在全市12个中心镇开展“三强五争先”活动。三是推进洁化绿化。创新保洁机制,加大投入,大规模开展“见缝插绿”、“花开百户”、“美化庭院”活动,加强联查力度,促进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目前,全市已实现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村1621个,行政区覆盖率达93%,其中已启动农村清洁工程实施村1480个。

优化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一是调存优增。2003年,率先全面平毁和关停1?郾24万个农村传统竹料腌塘及200多家土法造纸企业,关停349孔土法小石灰窑、604个各类灰钙棚以及拆除了124条水泥机立窑生产线。整体关闭沈家化工园区。决策咨询工业项目3748个,否决不符合产业和环保政策的项目达1345个。二是改旧转新。连续多年与中科院等大院大所开展全面合作,在企业实施2000多个技术进步项目。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企业150余家,巨化生态化改造、元立循环经济成为成功样板。扎实推进服务业领域的节能降耗工作。三是重点治理。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污染整治,完成巨化集团公司等12家省控氨氮等重点企业的治理。完善清污分流,全市工业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在95%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强力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完成2000多家规模养殖场排泄物的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粪尿综合利用率达到92?郾87%。

积极营造良好人文之美。一是打造绿色生态。建成生态公益林241万亩,各类自然保护小区131个,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56?郾21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71?郾5%。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沼气池达73?郾6万立方米,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48?郾5%。各类环境调处率达100%,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二是加强生态文明创建。全市所有县(市、区)均获得部级生态示范区命名,在全国率先实现“一片绿”,市区获省环保模范城市命名,开化县获国家生态县命名并被列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累计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7个、省级生态乡镇74个。三是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开展全民环境教育,积极引导公民、家庭、社区、单位、群众团体和组织,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进一步完善环境信息公开、环保听证、公示等制度,鼓励公众参与环保决策和监督。

加大保障落实监管力度。一是建立管理体制。成立生态市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把生态市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以政府责任书的形式分解到各县(市、区)和责任部门,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各司其职、合力落实的责任体系。二是出台激励政策。根据衢州市工业领域能源消耗的现状,编制一批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完善修订产业结构升级政策。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生态市建设。三是强化监督机制。建立专项督查制度,市人大、市政协定期开展视察,各职能部门加强执法检查。建立社会公众参与的环境监督机制,设立专门投诉电话,聘请行风监督员。

三、发挥生态优势,建设美丽衢州

衢州作为部级生态示范区,今后要按照“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总要求,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项目推进为抓手,以民生改善为根本,以体制创新为动力,在发挥生态优势、发展生态产业和建设美丽衢州方面继续先行先试,坚定不移走出一条具有衢州特色的“三生”融合、“三宜”统一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着力构建生态型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大力培育新兴产业。重点要扶持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专业招商局的专业招商作用,突出招大引强,以大项目、好项目带动、支撑新兴产业的发展。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推进慧谷工业设计基地、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平台建设,切实为高端高新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要推动钢材、水泥、造纸、化工等高耗能企业向深加工、后端加工发展,降低能耗,促进减排。推动技术改造,支持企业采取适用技术,推行清洁生产、实施生态化改造。加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三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落实好旅游发展18条政策,加快推进五龙湖等五大旅游集聚区建设,打造一批有特色、有规模、高档次的旅游精品,提供更多亲近自然的生态休闲旅游产品。四是加快建设生态园区。各级各类开发区(园区),要努力构建绿色产业链和资源循环利用链,加快生态化改造,使园区不仅成为产业高地、创新高地,而且成为生态建设高地。优化项目准入管理,进一步完善项目环境准入制度和服务机制。

着力构建美丽型现代田园城镇体系。一是坚持城乡统筹。重点要把现代田园城市的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每个环节,不断放大绿色生态效应。着力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做强做精做美中心城市,增强宜居宜业宜游功能。要按照“小县大城”模式加快县城发展,推进县城扩容提质。要以经济强镇为重点加快中心镇建设,以“四级联创”为抓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把一批中心镇、中心村打造成衢州新型城市化的“璀璨明珠”。二是突出产城联动。要加快绿色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园区)与城市建设有机衔接融合,促进产业集聚区向产业新城和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城市组团转变。要推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比较效益。要加快发展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综合体。要结合实际合理确定中心镇的产业定位,协调推进中心镇的服务业发展,增强中心镇的产业发展活力。三是提升城市品位。要强化文化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培育和打造城市独特的人文风貌,彰显衢州浓厚的文化底蕴。要抓紧谋划和实施一批彰显城市品位的标志工程、提升城市功能的配套工程、改善人居环境的民生工程,力求“多留遗产、少留遗憾”。要积极探索大城管运行机制,大力推进智慧城市、“数字城管”建设。要全力推进“三改一拆”工作,加快实施城市建设和管理“十大专项”行动,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大提升、大发展。

着力构建绿色型自然生态环境体系。一是加强水环境的污染治理。重点要狠抓信安湖流域污染整治,按照“到2013年底水质明显好转,2015年底十大水系水质稳定达标”的目标要求,倒排计划,强化举措,确保按期完成。要抓好乌溪江库区水源保护,加快合格规范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加密饮用水源水质监测频次,确保饮用水源地排污量的有效控制。要加大河道采砂整治力度,坚决取缔未经批准的采砂点,坚决扭转无序采砂、违法采砂的局面。二是加强农村面源的污染治理。重点要加强畜禽养殖尤其是生猪养殖管理,健全总量控制和区域控制的双控制度,划分好生猪养殖禁养区、限养区。要探索建立生猪养殖项目联合审议、环保管理、用地审批和工商登记等制度,推动生猪规范化养殖。扎实推进“四边三化”行动,继续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进一步优化宜居环境。三是加强重点领域的污染整治。重点要全面开展电镀、化工、造纸、印染、制革五大行业整治,继续加快推进燃煤电厂、水泥企业等低氮燃烧、脱硝及热电厂脱硫设施建设。要加强重金属、放射性物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排放企业整治,巩固固体废物“双达标”工程。要加大污染减排力度,切实加大各类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严格实行空间准入、总量准入、项目“三位一体”环境准入制度和专家评价、公众评估“两评结合”的决策咨询机制,严把项目环保准入关。

着力构建宜居型城乡生态人居体系。一是加快城乡宜居环境建设。重点要扎实抓好城市环境整治优化,着力破解保洁难、停车难、治污难、拆违难等问题,全力提升城市的绿化、亮化、美化、秩序化水平。要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四级联创”,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二是全面实施智慧环保工程。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加快规划设计、项目报批和建设进度,建成24小时实时监测、全面监控、应急预警、高效指挥、教育展示等多功能的“智慧环保”项目,并达到省内一流、全国领先的水平。三是广泛开展绿色创建活动。重点要深化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力争2015年创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要深入推进生态县市、生态乡镇等建设,广泛开展绿色企业、学校、社区、饭店、医院、家庭、矿山等创建活动,强化创建实效。

第6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深刻认识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个主题的背景,这是在新的起点上把我市发展继续推向深入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来,我市积极实施“三市并举”发展战略,推进了丽水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丰收”。回顾这些年的发展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做好丽水的事情,必须始终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大局,既要正视欠发达这个最大实际,发奋图强而不妄自菲薄;又要充分发挥生态这个最大优势,有所作为而不盲目盲从。一定要把加快发展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来抓,一定要把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来抓,一定要把科学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环节来抓,一定要把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人民群众创业创新的热情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动力来抓。

我们要科学地分析和把握形势,努力在抢抓机遇中战胜挑战、在破难而进中乘势而上。首先要看到,国家宏观调控对我市加快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机遇大于挑战;第二,在“补课”和“赶趟”并举的进程中,必须正确面对既要加快发展、又要加强保护的双重任务;第三,必须正视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促进跨越式发展、保持生态环境领先、构建和谐丽水、既要发展又要和谐的能力“倒逼”的压力加大等薄弱环节和问题。

要明确我市建设生态文明的总目标、总任务、总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体现了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就丽水而言,专门就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战略部署,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两创”总战略的必然要求,是“三市并举”发展战略的深化。丽水建设生态文明具有良好的基础,生态资源极为丰富、生态经济初具规模、生态理念深入人心,生态可以说是丽水发展的希望所在,也是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我们完全有决心、有信心,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走在全省各市前列。

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两创”精神为推动,紧紧围绕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全面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规划,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三市并举”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丽水的区域经济特色和生态优势,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全市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全面实现建设生态文明、推进跨越发展、惠及全市人民的战略目标。

确保实现建设生态文明、推进跨越发展、惠及全市人民的战略目标,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扎实推进,以“三步走”的形式力争几年上一个台阶。第一阶段:2008—2012年,在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全面小康之时,建设生态文明初见成效;第二阶段:2013—2017年,全面实现小康,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三阶段:2018—2020年,与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步,基本实现生态文明。为使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开好局、起好步,务必要扎实做好第一阶段的工作,关键是明确“三大任务”、做好“四篇文章”、实现“五个在丽水”。

明确“三大任务”,一是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要围绕把我市建设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绿色农产品基地来发展生态农业,全市要实现农业总产值80亿元以上。围绕把我市建设成长三角地区特色制造业基地来发展生态工业,全市工业总产值要达到或超过1800亿元。围绕把我市建设成长三角地区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来发展生态旅游业,促进生态旅游业由第三产业的先导产业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转变,打响“山水古文明、丽水好风光”的旅游品牌,力争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旅游总人数突破1700万人次;二是把优化生态环境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保障。在农村环境建设上,要通过“五整治一提高”等举措,促进农村的田园风光、乡土气息和现代文明融为一体。在城市环境建设上,要有序推进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城市内河改造,并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绿化美化工作。在景区环境建设上,景区环境达标率要达到100%,2/3的旅游区(点)要通过国家质量等级评定;三是把弘扬生态文化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支撑。重点要通过深化绿谷文化建设、民间艺术之乡建设,挖掘和发展传统工艺文化、名人名居文化、非物质遗产文化。

做好“四篇文章”,一是做好“保护”的文章,以编制完善主体功能区划为契机,合理划分生态保护区,有效保护生态公益林。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平台和生态管理秩序,健全各种资源的有偿使用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快形成资源环境价格约束机制和配置机制,做到地不乱占、树不乱砍、矿不乱采、水不乱截,实现青山常绿、碧水长流、生态永存;二是做好“恢复”的文章,通过加快推进“内聚外迁”步伐,大力推进整村搬迁和自然村撤并,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同时,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尽快恢复生态脆弱区的良好生态环境;三是做好“优化”的文章,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目标,通过生产基地化、产品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提高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把旅游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有效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循环;四是做好“建设”的文章,坚持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全力推进“千亿富民强市”工程,确保“十一五”期末完成重大基础设施阶段性建设任务。

实现“五个在丽水”,一是居住在丽水,要通过提升城市的功能、素质和品位,把丽水建设成为独具魅力、最适宜人居的长三角城市群的功能性城市、个性化城市;二是饮食在丽水,要着力打响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丽水制造”的品牌,积极开发丽水特色餐饮;三是休闲在丽水,要依托“天然氧吧”的生态优势,以休闲养生为主线加大休闲资源的整合开发力度;四是旅游在丽水,要通过加快景区开发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打造一批在省内外、国内外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精品景区、线路;五是创业在丽水,要积极探索促进全民创业的有效途径,多渠道、多形式培育创业主体,激发和保护群众的创业热情,使丽水成为想创业者敢创业、会创业者能创业、善创业者创成业的一方热土。

要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任务,把各项工作举措落到实处。首先,要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也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一大法宝。当前,对丽水发展来说,正处于一个需要我们重新拿起解放思想这个法宝,通过“跳出丽水”审视自我、寻找差距、明确新目标的关键时刻。市委决定,把今年作为“创业创新年”,并要结合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加快创业创新、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丽水新跨越”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目的是要以加快创业创新为动力,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丽水新跨越的突出问题,用改革创新的思维突破各种瓶颈制约,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又好又快发展。重点要把解放思想落实到到项目推进、破解难题、改善民生和优化环境上。在大讨论活动中,重点要“六破六立”:破除僵化教条观念,确立按规律办事的思想;破除因循守旧观念,确立敢为天下先的思想;破除得过且过观念,确立敢于负责的思想;破除浮夸不实的观念,确立以成效成果论英雄的思想;破除重物轻人的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破除重权力轻服务观念,确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思想。

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也是丽水发展活力的源泉。必须深化要素配置、行政管理体制、农村综合改革和投融资体制等“四大领域”的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必须扩大“引进来”、“走出去”以及区域合作等“三个方面”的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在深化生态经济文化交流、“山海协作工程”、“华侨要素回流工程”和大力发展“丽水人经济”,以及在互利双赢上实现新突破;要推进“富民强市”。项目是经济工作的核心之举,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要着眼于“千亿”目标,进一步深化“项目建设年”活动,着力优化投资结构,突出项目建设重点,加强要素保障供给,确保项目建设进度。要推进项目政策创新、项目服务创新、项目前期创新、项目机制创新;要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实施农民异地转移工程,推进十万农民大转移。实施新一轮村庄整治建设工程,为农村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民生。积极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优化人口和生产力布局;要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生态环保指标达标,加强源头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力度,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第7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青川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做法

坚持生态兴县,夯实生态基础。一是确立生态发展战略。2011年,青川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人为本,生态兴县,艰苦奋斗,富民强县”的发展思路,确立了“十二五”时期把青川建成生态产品基地县、生态旅游强县、生态文明示范县“三大目标”,生动诠释了党的十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内涵。二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全面禁止天然林采伐,大力优化国土资源配置,治理水土流失30平方公里,实施土地整理20万亩。大力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全县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得到了整体提升。三是实施“绿色增长”。大力实施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力争“十二五”末森林覆盖率达到75%以上。不断培育优势产业基地,建成茶叶基地20万亩,核桃基地20万亩,油橄榄8万亩,山桐子5万亩,杜仲5万亩。建成省级林业产业强县。生态资源已成为青川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立足生态优势,壮大生态产业。一是着力发展生态工业。实施生态工业强县战略,按照“一区多园”的空间发展思路,全面推进20平方公里竹园经济开发区建设,将竹园新区建成50亿元工业园区。以川浙产业园为重点,打造产业转移集中区。大力支持生态食品产业园、小企业创业园、石材产业园发展。二是着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快发展绿色山珍、名优绿茶等六大特色产业。抓好示范带动,每年每个乡镇建成至少1000亩农业科技示范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做好“三品一标”的申报。全域推进“银杏富民工程”,三年内将扶持群众栽植银杏1100万株。三是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发挥大山、大水、大生态的优势,以A级景区创建为重点,以生态文化观光为核心,以参与性、主动性、体验性旅游项目为突破,全域规划构建“一心两线三片十景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大格局。

坚持示范引领,建设生态文明。一是坚持“以创带建”。以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为统领,扎实推进生态县、文化县等“六大工程”建设。二是坚持项目带动。以项目带动作为重要抓手,围绕“生态青川、美丽家园”,每年实施生态工业等七个方面的70个重点项目,通过建设一批有特色、有内容、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示范项目,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三是打造生态城镇。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以县城建设为龙头,将县城纳入全国首个4A级景区创建的范畴进行打造。四是培育生态文化。注重群众性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建立“十二户联动”机制,积极开展“百场文化下乡”活动,加大薅草锣鼓等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青川县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成效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县生态环境各项指标均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全县五分之四河流水质达Ⅱ类标准以上,城镇和农村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9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达到100%;县城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8%,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68%提高到71.5%。

生态产业快速崛起。通过大力发展生态产业,青川县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经济发展的生态特征得到充分体现。全县三大产业比由2007年的41.2:24.9:33.9调整为25.7:41.6:32.7,实现了工业超农业、三产超一产的历史性突破。一是生态工业快速发展。初步建成以新材料、生态医药、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和矿产品加工四大板块的工业发展体系。近三年来,园区建设累计投资20多亿元,建成区面积从不足0.5平方公里扩展到4.1平方公里,园区企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80%以上。二是生态农业加快发展。绿色山珍等六大特色农业产业实现园区化、带状化、规模化发展,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24家,地标产品达到5个,建成有机产品基地6个。三是生态旅游突破发展。唐家河风景区、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青溪古城先后成功创建成国家4A级景区。2012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1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5亿元,分别增长82%、60%。

生态文明显著提升。一是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全社会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建设“生态青川、美丽家园”的思想共识进一步深入人心,“山青秀、水清美、人亲切”已经成为“生态青川”一张靓丽的名片。二是生态文化合力日益增强,青川特色传统文化与生态文化日益融合,传统文化同生态文明建设主题紧密相连,包括以薅草锣鼓为代表的生态农耕文化、以川北名居和穿斗结构为代表的生态人居文化、以唐家河为代表自然生态文化。三是生态创建全面推进,成功创建全国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县、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省级优美示范县,全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先进县,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生态县创建加快推进,已累计创建省级生态乡镇20个、生态村40个,文明单位328个。

青川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启示

保护生态环境是前提。青川县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竞争力”的理念,积极创新,着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切实加大整治力度,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以环境提升来带动县域经济,把对县域环境治理的投入作为一种投资,使环境保护成为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核心内容,实现了综合效益。

发展生态产业是支撑。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承载力之内的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青川以生态经济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把生态优势作为后发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着力培育壮大生态经济,力争实现生态和经济融合、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

培育生态文化是核心。青川始终把培育和发展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将生态文化融入到人们的思想行为、生活方式、社会风气等各个方面。广泛宣传和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

第8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一)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选择

依法治国是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管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项事务。这就要求国家必须把生态文明这个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事务纳入到法治的轨道,通过严格而规范的法律制度来管理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事务。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走法治化、规范化之路。所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成之时,也是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的完善之时。使这些法律制度形成良性运行机制,从而以有效的法治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二)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促进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依法履行职责的需要

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担负着最重要的职责,怎么样能让政府更好的履行好这一为民造福的民生职责,必须要求政府建设法治政府,要有健全的生态文明的行政法规来规范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责权,以强有力的政府力量来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护广大人民的生态权益。为民众创造健康安全的环境是政府的法定义务,也是政府的生态职责之一,要通过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让政府依法用好维护生态文明的权力,法治政府的建成之时,也是政府生态文明法治完善之时。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必须能够有效推进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更好地履职。

(三)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各级领导干部以法治和思维的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成,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各级领导干部运用好这些现有的法律制度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以下四方面的法治思维:一是合法性思维。也就是任何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政措施的采取和重大决策的作出都要合呼法律制度,要有基本法律制度的支撑。二是程序思维。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在既定的程序和法定的权限下运行。三是权利义务思维。以权利义务作为设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公民与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的准则,把老百姓应该有的生态权益一定要维护好,保护好。四是公平正义的思维。政府公权力要追求维护公平正义为价值尺度,把生态法律制度的公平正义体现到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执法当中,让民众体会到政府执法的公平,让社会感觉到生态文明建设有了体现公平正义的法治的正能量。各级领导干部要依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生态权益的诉求,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以法治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然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法治化,也当然包括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法治化。以法治化理念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世界先进国家的成功的作法,也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走法治化的道路是大势所趋,历史潮流,也是自然规律。今后通过完善生态文明的法治体系来提升生态文明的治理能力,通过走法治化道路让法治阳光照亮人们追求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梦想。

二、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土空间开发的规划法律制度不完善

党的十八报告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虽然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但由于缺失完善的国土空间开发的规划法律制度,从而使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没有很好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由于一切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执政理念长期左右着各级领导思维,造成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不够优化,因而必须按照十的精神,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完善的法律制度之上,所以规划法治的不健全成为影响优化国土开发空间的重要因素。

(二)全面节约利用资源的法治机制不健全

党的十报告指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虽然我国2007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但是如何把法律的精神真正落实,必须要求政府对节约能源的法治理念的深刻理解,要有对法律的严格执行,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法律来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三)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执法不严格

党的十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这些要求都不同程度在体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法律制度当中,但在具体执法当中,由于政府过多地考虑了企业的困难,以及长期偏重于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的理念,政府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执法明显不到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恶化了生态系统,从而也导致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生态文明建设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严重降低了法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的依法防治。

(四)综合性的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制度不健全

受自然规律支配,资源开发利用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的特征,这必然要求有综合性的资源保护法对其加以调整。宪法中虽有多个条文规定了自然资源保护,但过于原则、空洞《;环境保护法》在体例上将自然资源保护规定为环境保护的两大内容之一,但并没有明确规定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再加上《环境保护法》并非宪法所规定意义上的“基本法律”,不能适用资源综合性保护的要求;现已颁布的各种资源法则强调了各种具体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缺乏对资源整体性和综合性开发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必须建立健全综合性的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完善的法治体系。

三、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思考

(一)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法律制度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存在着多个部门分别管理,实际上自然资源之间是一个有极联系的生态系统,这种多头管理,权责不明的管理体制严重制约着对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从而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

(二)建立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建立生态保护红线法律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二是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依法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三是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四是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各级领导对生态环境切实重视,从而保障生态环境切实纳入到自己从政过程,作为地方的重点工作来的长远谋划,科学推进。既然是红线就是法律的高压线,是不允许触碰的,无论是什么人只要碰了这个红线就要付出残重的代价,生态环境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生存问题,吃祖宗饭,断子孙粮的事情绝不允许,这是法律的红线,任何人都无权突破,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生态法治的权威,从而切实保护我们有限的自然资源。

(三)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

第9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

[关键词] 现代林业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技术 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8-0032-01

一、引言

现代林业发展不仅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还能够有力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人们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生态文明建设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加强环境保护,还要重视现代林业发展,从而美化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下面将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二、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遵循规律,重视科学技术的运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建立起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最终形成和谐共生良性状态,推动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注重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其中采取措施促进现代林业发展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策略。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林业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主体,恢复生态环境,治理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都离不开现代林业建设。建设现代林业能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美化环境,为人们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进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推进创造有利条件。

2.现代林业是生态产品生产的主要阵地。由于受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科学技术等方面制约,生态产品存在短缺现象,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日常需要。而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加强生态产品建设工作,必须注重采取措施进行造林绿化,加强现代林业体系建设,美化环境,保护周围生态安全,从而推动生态产品生产建设,提高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进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动力。

三、推动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正因为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如此密切的联系,因而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应该认识二者的密切联系。并采取相应措施,推动现代林业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体来说,笔者认为今后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对策。

1.重视林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近年来,在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努力下,森林保护管理工作不断增强,森林面积出现增加趋势,森林质量也出现稳步提高的情况,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推动了林业的发展,还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城市化进程中,森林破坏,森林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依然存在。一些地方在进行工程建设中,非法占用林地,改变林地用途,破坏森林资源,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林地发展,还对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产生阻碍。为此,必须转变这种情况,认识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对建设项目使用的林地,应该严格按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方案进行,严格控制用地规模。对毁林开荒、非法占用林地的行为应该进行严厉的打击,对破坏林地的行为应该责令当事人恢复。扎实推进地方政府林地增长指标年度考核工作,将森林数量的增减、质量升降、管理好坏等纳入目标考核内容,明确各部门责任,确保森林保护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将森林资源保护作为现代林业建设与发展的中心任务,提高森林资源保护水平,有力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2.加大对现代林业发展的投入。发展现代林业,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因而必须加强政府资金投入,确保生态工程建设配套资金落实到位,从而顺利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首先,要建立林业生态建设投入保障制度。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林业生态建设资金投入,并做好预算工作,确保资金稳步增长,满足林业生态建设需要。其次,加大林业基础设施投入。包括林区部门机构、道路建设、饮水设施等建设的资金投入。将林木种苗、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纳入规划建设体系,并在资金上予以倾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最后,建立生态补偿和商品林补贴制度,安排专项资金,促进生态公益林和沿海防护林建设。完善现代林业发展市场体系,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现代林业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3.重视现代林业科学技术运用。加强林业科学技术攻关,着重加大对生态建设、资源高效利用、林业生物产业、林业生物能源等关键技术研究,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其次,提高科技成果应用水平。建立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完善各级推广机构,建立完善的林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为林业更好的发展提供保障。最后,重视林业科技服务平台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林业实验室、质检中心、新品种测试基地建设。建立林业示范园、示范基地,推动林业科技进行,促进现代林业建设与发展。

4.注重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发展林业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避免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出现。对出现的环境污染也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促进现代林业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四、结束语

总之,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应该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并根据具体工作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重视现代林业发展,从管理、资金投入、科学技术运用、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有效对策,有力的促进现代林业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赵树丛.中国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J].国土绿化,2013(7),5-8

[2]丁文恩,魏锦秋.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建设[J].绿色科技,2011(7),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