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流体力学的应用领域范文

流体力学的应用领域精选(九篇)

流体力学的应用领域

第1篇:流体力学的应用领域范文

期刊作为知识信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载体,能够快速报道国内外学科领域的前沿思想、发展动态和新型成果,而刊物专栏和专辑策划则是全面展示国内重大项目研究进展和系列性学术成果的最佳途径。近年来,随着空间科学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测绘遥感领域学术期刊紧跟学科发展态势策划并出版了100多期影响力较高的专栏。其中:《中国图象图形学报》40多期,其主要特点是通过举办或参与计算机图像图形领域的大型学术会议报道新理论、新方法和研究成果产业化应用实例。《遥感学报》出版的30多期专栏学科特色鲜明、时效性强,充分体现了期刊传播知识、传承文明和先进导向的社会功能,例如2013年第4期的《灰霾遥感》专栏,利用遥感观测数据和气溶胶模型科学评估了灰霾污染对公众健康产生的负面影响,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近3年该专栏9篇论文被引频次高达87次;此外,《玉树地震遥感应用》等专栏篇均被引频次均在10次以上。

《遥感技术与应用》《测绘学报》《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国土资源遥感》《测绘通报》等均出版了10~20期专栏,例如《时空大数据公共卫生应用》《山洪/泥石流灾害遥感监测与数值模拟》《全球卫星气候遥感数据》等专栏[2],均体现出科技期刊服务国家经济建设、支撑领域学科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宗旨。测绘遥感领域学术期刊专栏策划兼顾内容的学术性和形式的灵活性,既有不固定期次的单期专栏,也有从创刊以来精心策划的系列性专栏,后者已凝练成具有深远学术品牌效应的特色栏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的《院士论坛》专栏,从创刊以来每期均有院士执笔阐述学科发展的宏观态势和前瞻观点,仅2016年上半年就出版了10篇文章。从中国知网数据库统计得出,李德仁院士为刊物贡献107篇文章、刘经南院士75篇、李清泉院士近60篇,地学领域80%的院士发文量在30~70篇。李德仁院士在该刊的被引频次为466次,下载次数高达1万1225次,李清泉院士分别为292次和6000余次[2]。院士论坛的高影响力也为该刊遴选进入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EI、Scopus、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该专栏加速了学科体系创新性建设发展,加速了学术知识的交流和传播,提升了刊物的学术水平和品牌效应,从宏观和微观2个层面对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青年读者和作者的学术科研能力起到了带动和辅助作用。

类似系列性专栏还有《测绘学报》的《博士论文摘要》栏目,也为测绘科学技术领域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术会议是知识传播和信息交流的桥梁媒介,也是期刊提高学术影响力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测绘遥感领域学术期刊举办会议的规模和能力在进一步增强,会议形式有国内外期刊联合办会、期刊集群平台加盟期刊轮流办会、同领域期刊学术研讨会等,而通过学术会议征集和出版的专栏有力推动了科技创新研究和学术成果转化,提升了刊物的社会效应和市场效应。《中国图象图形学报》多次承担学科领域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的论文集及其出版物工作,策划出版了20多期会议专栏,例如第6~8届《数字电视与无线多媒体通信国际论坛》专栏、第7~10届《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专栏等。《遥感技术与应用》通过举办和参与“全球水遥感技术与应用专题研讨会”以及历届甘肃省遥感学会年会等出版了多期会议专栏。《遥感学报》出版了2期《海峡两岸遥感论坛》专栏,《测绘学报》出版了多期《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青年优秀论文》专栏。此外,学术会议也为刊物争取国际稿源、强化约稿工作、扩充审稿专家库和优秀作者群建设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学术期刊专栏策划与出版的内容特色

学术期刊专栏策划不仅注重选题的前瞻性和热点性,而且注重时效性和应用性[3]。主题的精心策划对于专栏和当期刊物的内容组织起着提纲挈领、贯穿全文的作用。测绘遥感领域学术期刊已出版专栏的主题涵盖学科多个研究方向,在理论探索、技术创新和模型验证的基础上,注重报道科研成果在深空探测、地矿资源、水文与水资源、气候变化与环境、灾害监测与评估、能源与安全、农情监测、信息服务以及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例如《嫦娥三号遥感制图与定位》《气溶胶遥感观测》《SARS疫情时空分析与空间辅助决策支持研究》《全球农情遥感》《出行信息服务与民航数据库》等专栏,均体现出学术期刊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学术期刊论文数据的出版和共享成为国内外新的研究热点,测绘遥感学科也面临着数据共享和再利用的发展前景。《遥感技术与应用》编辑部联合寒区旱区科学数据中心共同策划并出版了第1期《资源环境科学数据论文》专栏,得到读者和作者的广泛关注。《遥感学报》《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等也相继出版了《遥感大数据》《全球卫星气候遥感数据》《遥感大数据协同计算理论与实践》等专栏,积极探索科学数据与期刊关联出版的多种模式,推动了学术期刊内容传播和知识服务的进程[4]。

科技期刊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反映我国科技水平、引导创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先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测绘遥感领域的学术期刊结合不同阶段国家发展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策划并出版了多期专栏,全面体现出学术期刊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价值。一方面,通过持续追踪学科领域重大课题和科研团队的研究进展,对其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系统的凝练和梳理,对其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性探索和预见进行深入报道,例如《遥感学报》出版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和《国产卫星应用报道》系列专栏,《测绘学报》组织的《北斗/GNSS卫星精密定位与位置服务》专栏以及《遥感技术与应用》策划的《微波遥感》专栏等。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刊物与高校、科研单位、企业之间长效互动的合作关系,报道其高新技术、新型产品及应用案例等,突显出刊物服务于行业生产、地理国情监测和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以及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潜在价值和发展方向,例如中欧合作的《龙计划》,以及《SAR海冰图像分割与分类技术》《陆表遥感数据产品的分析研究》《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徕卡测量新技术应用》等专栏。

测绘遥感领域学术期刊通过专栏建设为学科领域作者和读者搭建了一个交流学术思想、传播科研成果和合作创新共发展的开放平台,凝聚了优秀作者的学术思想,满足了专业读者的阅读需求,拓展了审稿专家库和核心作者群范围,全面推进了学科体系发展和刊物整体建设。其中,应用性专栏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栏,不仅体现出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而且为学科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政策导向、技术支持、经验借鉴和预警监测等作用[1]。例如《遥感学报》2008年出版的《四川汶川地震遥感监测评价》专栏,从不同角度精心汇聚了测绘遥感领域14位院士及专家的学术观点,及时向国家相关部门提供翔实、可靠的影像数据和灾情评估数据,为灾后重建及今后中国广大西南地区的灾害预警发挥了重要的参考作用,2013年中国科学院据此了汶川震区5年遥感动态监测和评估结果。2014年《遥感学报》又策划了《汶川地震灾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专栏,综合评估了区域森林植被恢复状况,并提出了未来该区域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的若干建议。类似兼具学术价值和社会服务效应的专栏还有《国家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时空大数据公共卫生应用》《京九沿线地区遥感应用》等专栏。因此,刊物发展既要重视内容为王,服务于学术交流和读者与作者,也要充分体现出社会服务功能和作用,推进国计民生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关于优化刊物专栏建设的建议

测绘遥感领域的学术期刊发挥着传递知识信息的重要作用,满足了广大科技人员优先发表科研成果的迫切需求,所策划的多期专栏则为刊物发展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6]。通过对已出版专栏后续追踪和评价发现,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模型方法的完善,与该主题相关的投稿作者数量增多、稿件内容质量更优,是对专栏文章的有益补充和佐证;因此今后要重视该类稿件的组织和发表。同时,刊物专栏策划应进一步加强对国家发展战略、重大研究计划和领域专业作者群创新性研究的持续报道,充分发挥专栏对刊物可持续发展的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通过专栏的辐射效应加速并拓展测绘遥感领域科研成果的传播交流,吸引国内外读者和作者的广泛关注,优化审稿专家和核心作者群建设,全面提升刊物的学术水平和品牌效应。通过专栏建设带动刊物专辑或专刊的出版,例如策划刊物纪念专刊、学术会议专辑等,实现二者相互促进、共生发展的目标。

第2篇:流体力学的应用领域范文

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医药行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快,国内医药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医药技术领域对新知识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通过引证其他国家在医药技术方面的先进专利,可以使我国医药领域掌握必需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而分析专利之间的引证关系,能够揭示我国医药技术领域引入新技术、新方法的轨迹和路线,进而追踪到知识流人的情况。本文设计和构建了基于专利引证研究知识流入的理论框架,分别从地域、技术领域、研发主体和引证时滞四个维度,对2003—2008年我国在USPTO(美国专利商标局)数据库中已授权的医药领域专利数据的引证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近几年我国医药技术领域知识流人的状态、程度以及变化趋势。

2基于专利引证研究知识流入的理论框架

2.1基于专利引证研究知识流的现状

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已经从不同维度,使用专利引证对知识流动进行过分析。美国学者Jaffe和Trajtenberg从地域的维度,通过比较引证专利地理位置的异同来衡量知识外溢,并且研究了美国专利在世界各国中被引证的情况¨1;香港学者Fung和Chow从技术领域的维度来测度计算机、化工、电子电气领域的知识流强度口‘;韩国学者Kuei—kueiLai从技术领域维度发现了知识流动在不同的产业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和方向性∞o;台湾地区学者郑秀玲,张淑卿从地域和引证时滞的维度分析了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电子业专利引证所产生的知识外溢现象”1;我国学者杨中楷,梁永霞利用引证指标对我国专利引证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HJ。以上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对知识流动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分别从各自研究的角度得到了一定结论。但是,以往的文献都只是以国家或者某个产业为分析对象,基于单一维度的研究视角来分析知识流动,并不能全面的反映知识流动的情况。本文拟通过对专利信息外部特征的挖掘,寻找可以研究知识流入的新维度,并将这些维度综合起来,构建一个基于专利引证的知识流人研究框架,从而更全面、更深入的反映知识流入的情况。

2.2知识流入研究框架

上文提到的学者们在研究知识流动时,分别用到了地域、技术领域和引证时滞三个维度,本文在前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维度:研发主体,形成四个维度的知识流人分析框架,并引入各维度的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以更全面地反映我国医药技术领域的知识流人情况。

(1)地域间的知识流入通过引证专利数据中的专利权人项(Assignee)中的国别代码可以判断该项专利所属的国家。我国医药技术领域引证各国专利的数量各不相同,对这些被引证的国家进行聚类分析,形成梯队格局。引证率是指对某一国家的专利引证次数与全部专利引证次数的百分比,以比较我国引证各国专利的程度。通过国家间的聚类、引证率的比较,可以确定我国医药技术领域知识流入源头的组成、分布情况,以及知识流人的程度。

(2)技术领域问的知识流入通过引证专利数据中的当前美国分类号项CurrentU.S.Class)可以判断该项专利所属的技术领域。技术领域的知识流人分为领域内部知识流入和领域外部知识流入。内部知识流人是指知识由同属于一个技术领域的研发主体流入,外部的知识流动是指知识由其他技术领域的研发主体向本领域研发主体流入。技术领域内部知识流入强度,指某领域专利引证该领域专利的次数与引证所有专利次数的比值。技术领域外部知识流人强度,指某技术领域专利引证其他领域专利次数与引证所有专利次数的比值。通过引用本领域和其他领域的情况来测度我国医药技术领域的原创性以及与其他领域的融合性。

(3)研发主体间的知识流入通过引证专利数据中的专利权人项(Assignee)可以判断该专利所属研发主体的类型。研发主体的类型包括企业、科研院所和个人,统计被我国引证的各类型研发主体所占的比例,可以得到知识源主体的组成类型以及各类型的重要程度,判断企业、科研院所和个人对知识流人的影响如何。

(4)引证时滞与知识流入专利引证时滞指的是某一专利引用其他专利,引用发生的时间与其他专利被授予的时间之间的时间段。通过引证专利数据中的授权时间项(IssuedDate)以及该项专利被我国专利引证的时间,可以得到我国专利的引证时滞。引证时滞能够反映出某专利对在先专利参考和继承的反应速度∞J。以引证频次和引证时滞两者为基础绘制时间序列图,比较引证时滞对引证频次的影响,以及判断引证的各国专利周期长短。

3数据来源

3.1数据样本

本文使用的专利统计数据来自USPTO中收录的我国2003—2008年医药技术领域已授权专利。USP—TO提供专利引证信息,进而获取我国医药技术领域专利引证其他专利数据资料。2003—2008年问我国在USPTO已授权的医药技术领域专利共247件,其引证专利的数量1347件,历年专利数量分布如表1所示。由于属于同一专利权人的专利引证(即自我引证)不属于知识流动,所以本文的专利引证资料已排除了自我引证数量。NBER(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依据科技领域的不同,把美国专利商标局中400多个美国专利分类号划分为六大类:化学类、计算机与通信类、医药类、电气电子类、机械类和其他。根据NBER提供的专利分类体系,可以把本文的专利进行领域分类,表2为NBER的医药类所对应的美国专利分类号。

3.2平均引证次数

引用其他专利次数可以反映出某专利对其他专利的参考和继承程度。由图2可知,我国医药技术领域引证其他专利次数都呈历年下降趋势,2003年每一个专利申请过程中会引用其他专利8.3次,而2008年每个专利引用的其他专利2.6次,是六年前的三分之一。另外,历年来我国此领域没有进行专利引证的专利数量在2006年已经上升到10件左右。引证其他专利次数的减少以及无引证专利数量的增加。体现出我国医药技术领域对其他专利参考程度的降低,以及自主创薪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4知识流入分析研究

4.1知识流入的地域性分析

我国医药技术领域的引证专利分别来自29个国家(包括我国),将这29个国家的引证专利数量做聚类分析,聚类方法为Between—Groupslinkage(类间平均链锁法),距离的测度方法为SquaredEuclide-alldistanc(欧氏距离平方法),聚类结果如表3所示。通过类间比较可知在这29个国家中,美国位于第一梯队,日本第二梯队,中国、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澳大利亚位于第三梯队,瑞士、西班牙、韩国、荷兰等国家位于第四梯队。对前三梯队引证国家的专利引证率进行统计,从图3的结果可以看到,我国医药技术领域专利引证美国专利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专利,且逐年升高,2008年达到近80%的比重,而对其他国家专利引证率起伏变化不大。经过平均引证率的计算,得到我国对美国专利的平均引证率高达68%。对日本专利的平均引证率是8%,对我国专利的平均引证率是4%,德国2%,意大利1%,法国3%,英国3%,澳大利亚1%。国家之问在科技实力上的差异,是主导国与国之间知识扩散的主要因素之一。技术落后国为了迎头赶上先进国家的科技水平,会通过引证一些先进国家的专利以产生知识扩散的效应,来学习其科学技术。根据《福布斯》2008公布的六大医药强国排名依次为:美国、日本、瑞士、德国、英国和法国。在当前世界医药行业的竞争力中,美国的实力为第一档次,且遥遥领先,日本、瑞士、德国、英国和法国为第二档次,以色列、丹麦、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国为第三档次【“。由于美国在医药业的强大实力,其专利品质比较高,且掌握关键技术,我国在引证专利时会倾向于美国专利,所以美国专利的引证量在历年都是最大的。从图3的专利引证率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对美国专利的引证率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当前一段时间内,美国都是我国知识流人的主要源头。从专利引证数量和引证率统计来看,我国位于第三梯队中,被引证数量仅少于日本,而根据《福布斯》的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医药技术实力并没有进人世界前三档次。但我国专利发明者倾向于引证本国专利,医药技术领域知识在我国地区之间的流动是很密切的,这体现了Jaffe所称的地理性的集中现象。

4.2知识流入的技术领域分析

根据当前美国分类号对引证专利所属的技术领域进行归类,如图4所示,我国医药技术领域的引证专利覆盖了全部的六个领域。在这六个领域中,引证专利数量最大的是医药技术领域,超过l000件,并且遥遥领先于其他五个领域;其次是化学领域,接近200件;其他类的专利引证数量紧随其后。由图5知识流人强度的历年分布可以看到,从总体情况上,内部知识流人强度始终高于外部知识流人强度,但内部流人强度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同时外部流人强度在逐年增加。经计算,发现我国平均76%的知识流入发生在医药技术领域内部,表现出对领域内的知识体现出较为积极地继承态度。因为同属于一个技术领域的研发主体因为研究领域相似,所以知识在领域内部流动更频繁一些。另外,我国医药技术领域平均有24%的知识流入起源于外部领域,且吸收其他领域知识强度正在逐年增长,随着技术多元化的发展,各个研发主体致力于寻求不同领域间的融合,以实现其技术的创新。在技术领域外部的知识流人中,平均50%的知识来源于化学领域,这说明化学领域与本领域的知识流动较为密切,体现了我国医药技术领域与化学领域更为广泛的融合性。NBER将医药技术领域的专利分为四个领域,分别为制药、医疗诊断、生物技术和其他领域。对这些领域的引证专利进行统计,得到2003—2008年我国医药技术领域引证内部领域专利数量,分别为:制药332件,占总数的3l%;医疗诊断514件,占总数的47%;生物技术177件,占总数的16%;其他60件,占总数的6%。由引证细分领域的专利数量历年分布情况(图6所示),可以看到:从2003--2008年间这四个领域的变化情况大致相同,其中医疗诊断领域呈现下降态势;制药领域和生物技术领域的变化趋势则保持一致。2003年医疗诊断领域的引证专利数量远远高于其他三类,进一步对该领域分析,发现我国医药技术领域2003年专利其中一件的引证专利数量高达256件,有254件属于医疗诊断领域,导致这一年医疗诊断领域专利的引证数量异常的高。我国医药技术领域参考的技术集中在制药领域,紧随其后的是医疗诊断领域,对生物技术领域的技术参考要少于医药和医疗诊断领域,这是因为生物技术在中国近50年医药产业的发展史上是一个起步比较晚的产业。

4.3知识流入的主体分析

通过对我国医药技术领域专利引证的专利权人进行统计,如图7所示,企业占60%,科研院所占13%,个人占27%。说明我国医药技术领域流入的知识主要来自企业。分别对我国引证专利数量排名前五位国家(美国、日本、中国、英国和法国)的专利权人类型进行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可见,美国在三种不同研发主体的数量排名中,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说明我国医药领域专利所引证的专利技术,不论起源于企业、科研院所还是个人,大部分都来自美国。另外,对比其他国家被引数据,被引用比较多的还有日本的企业和中国的科研院所,其百分比分别达到13.5%和10.7%。由于美国的研发主体在我国医药技术领域知识流人中占有主导作用,进一步研究美国研发主体的构成,发现企业约占58.9%,科研机构占12.9%,个人占28.2%。被引频次在五次以上的机构有11家,依次为:Merck&Co.公司,Genentech公司,HableyMedicalTechnology公司,加州大学,BeetonDickinson医疗公司,Monsanto公司,AmericanHomeProductsCorporation,德克萨斯大学。IneytePharma.ceuticals公司,McNeil—PPC公司。SherwoodMedical公司。其中医药行业的企业有6家,其他行业的企业3家,大学2所。

4.4知识流动的时滞分析

对我国医药技术专利引证时滞进行统计,发现2003--2008年间我国医药技术专利引用其他专利的平均时滞是12年(即引用的专利平均是在12年前申请的)。迸一步对引证美国专利、日本专利和我国专利的时滞进行分析,如图8所示,发现对三个国家专利的引证出现一个类似的现象,就是引证时滞在12年以内时专利引证频次较高,引证时滞在13年以上的专利引用频次随着时间落差的增加而下降。当引证时滞相同时,对美国专利的引证频次最高,且远远超过我国和日本,对我国专利的引证频次仅低于日本。我国医药技术领域对美国专利的引证时滞为10年时引证频次达到最高点,之后持续减少;对日本和我国专利的引证则不同于美国,对日本专利引证时滞为3年时达到引证频次最高点,对我国专利引证时滞为6年时达到最高点。引证美国专利频次最高时的引证时滞要比相同情况下引证日本和我国的长,说明我国引证的美国专利生命周期较长,而引证的日本专利则较新。

5结论

本文采用专利引证数据作为衡量知识流人的手段,从定量的角度来测度我国医药技术领域知识流人的情况。对USPTO中已授权的2003—2008年我国医药技术领域专利的引证情况进行统计剖析,得到以下结论:

(1)我国医药技术领域引证其他专利的次数逐年减少,无引证专利数量逐渐增加。这体现出我国医药技术领域对其他专利参考程度的降低,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2)我国医药技术领域专利引证的专利中60%来自美国,美国是知识流入的主要知识源。我国医药技术领域对美国专利的引证数量呈逐年增加的态势,而对其他国家专利的引证则较少。我国并不是医药行业的强国,但我国专利发明者在引用专利时对于本国专利还是有一定的倾向性,因此对本国专利的引证率高于英、法等发达国家,体现地理集中性现象。

(3)我国医药技术领域的研发主体与同领域的研发主体之间知识流入强度高于与其他领域的研发主体之间的流入强度。平均76%的知识流人发生在技术领域内部,流入的知识主要来自制药领域。平均24%的知识流入来源于外部领域,其中50%的知识起源于化学领域,我国医药技术领域与化学领域有着广泛的融合性。

第3篇:流体力学的应用领域范文

关键词:教学;教研活动;教学经验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291-01

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幼儿园领域带头人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是摆在幼儿园领域带头人面前的一个共性的难题。我认为,发挥好领域带头人作用,应注意:引领、示范、研究、培带。

一、示范带头引领,树立榜样

领域带头人的工作态度与教学水平在一个幼儿园起着示范作用,能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转化为集体中其他成员的工作态度与教学水平。领域带头人能产生辐射作用,影响着集体成员中的每一个人。因此,领域带头人的一举一动,要在幼儿园处处起着模范作用。幼儿园还可根据实际情况举办“教学研究”、“教学设计”、“案例写作”等专题讲座,以领域带头人的成长经历和研究体会引领教师,让他们学有榜样、研有方向、写有指导,既提高了领域带头人的自身素质,又引领了全园教师的教育教研,达到了“一石二鸟”的培养效果。

二、注重领域带头人培训,提高素质

重视领域带头人的培养工作。每年都举行领域带头人的培训学习,让领域带头人每年都不断充电,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并上公开课、展示课,让领域带头人承担点评任务,逐步培养领域带头人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应用能力,促进他们快速成长。为充分发挥领域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奠定更多的实战能力。

三、利用网络资源,自由交流

领域带头人通过一些网络交流平台相互交流、分享。不仅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由地无拘无束在交流平台上,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成长体会,问题及困惑等与教师互动交流,还可以将吸引更多的普通教师参与,这样既可以发挥领域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同时也为领域带头人提供了一个与更广泛的群体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一个机会,有助于领域带头人的自身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四、狠抓园本培训、教研教改

开展园本讲座,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理念。一方面向其他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与平台,另一方面也促进领域带头人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由此促进一批青年教师的成长与成熟,也从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儿园的整体品质。

第4篇:流体力学的应用领域范文

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促进我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7号)要求,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我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快我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有利于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促进城乡和地区间商品流通,更好地发挥现代流通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导性作用;有利于调整优化流通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有利于提升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流通企业“走出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的需要;有利于形成安全通畅、舒适便捷的消费服务环境,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改善、消费升级的需求;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制定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发展的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流通领域内的现代物流获得长足发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缺乏资金投入和相关政策支持,流通领域内的现代物流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成为制约我国流通现代化的瓶颈。突出表现为:物流需求社会化程度不高,物流企业服务水平较低,国际化经营实力相对较差,对外投资规模小;各类批发市场物流功能较弱,农村物流体系不健全,城市物流配送体系不配套,物流管理和技术相对落后,专业人才供应难以满足需求;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物流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等。因此,地方各级商务主管部门亟须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发展观念,充分认识发展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认真做好规划前提下,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促进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又好又快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我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初步建立起经济合理、协调配套、绿色环保、安全高效、覆盖城乡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我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根据全国“十一五”物流业发展规划,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现代流通业发展的需要,拟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流通领域现代物流总额稳定增长,流通业存货周转次数逐年提高,物流费用占GDP的比率逐年下降;培育出10-20家能够为流通企业提供综合性一体化服务、初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企业;连锁企业生鲜物流配送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批发市场物流功能普遍增强;流通领域现代物流运行质量、控制能力和效益得到提高,组织化、集约化、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增强,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更好的物流环境。

三、主要工作和任务

(一)树立现代物流理念,促进流通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

引导流通企业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梳理企业运作流程,集中核心资源,剥离或外包物流功能,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运作模式,将大量潜在的物流需求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

鼓励批发企业与中小零售商合作,建立联购分销的自愿连锁组织;鼓励大宗生产资料流通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发展直达供货、加工配送等多样化分销形式;鼓励各类经营生产设备、工具、零配件等的“工业品超市”发展,为生产企业提业配套服务;鼓励流通企业物流需求向专业化物流企业集聚,通过由供应商直接配送、委托第三方物流或共同配送等多种形式,提升流通企业物流服务水平。

(二)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龙头物流企业

引导物流企业以客户至上、集成整合、快捷高效、绿色环保、增值服务为目标,延伸物流服务功能,推动物流企业从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向供应链管理的各个环节渗透,实现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变,提高物流综合水平,发展第三方物流。

支持有条件的连锁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完善配送供应链,改造和建设物流配送中心,提高连锁企业统一配送率。推进“双百市场工程”,鼓励批发市场的建设和改造,增强物流功能,加快批发市场的信息平台建设。支持传统批发企业、商业、物资、供销社企业及储运企业开展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鼓励现代物流企业通过参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重组整合,扩大经营规模。鼓励现代物流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和业务创新,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物流业的投入,支持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做强做大,培育一批能够提供综合性一体化服务的物流龙头企业。

(三)大力发展农村现代物流,完善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

健全新型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将农资销售与物流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开展配送、加工、采购、农机具租赁等多样化服务。加强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实行农产品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的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流通领域食品检疫检测体系,对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实行全程监控,构筑居民“放心菜”的物流保障体系。深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支持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提高农村商业网点配送率,促进农产品物流健康发展。

统筹规划城乡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整合与建设,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物流网络。大力发展公共配送中心和共同配送系统,支持符合城市总体布局规划和现代物流发展方向,能够提供专业化、社会化的配送服务,产权清晰、运营规范的公共配送基础设施经营企业。支持符合规划的生鲜、危险化学品等专业配送设施建设及其运营企业。

(四)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保障生鲜食品消费安全

加强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整体规划,制订有利于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法规、标准和制度,建立冷链物流业绩评价指标、冷链物流环境的监控办法等,满足冷链物流不断发展的需求。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鼓励和支持多家企业联合建立生鲜配送中心,推动产地配送中心的建设;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强化低温冷链系统建设,实现冷链物流配送的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

积极推广和应用冷链物流技术,开发适应不同农产品生理特点的宽温度带冷藏运输技术,开发和应用适应多品种、小批量、高频率的物流配送技术,提高鲜活产品配送和分销能力,降低鲜活产品的配送成本。研究开发系列品种齐全的冷藏车,不断完善冷藏物流设备,开辟绿色通道,逐步建立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的物流体系。建立和健全生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体系,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HACCP),确保生鲜产品卫生和安全。

(五)推广先进适用物流技术,提升流通领域现代物流水平

鼓励企业在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分拣包装等各环节采用先进适用的物流技术和装备,提升我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技术装备水平。积极推进流通和物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运用企业资源计划(ERP)和供应链管理(SCM)技术,促进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域现代物流领域的推广应用。鼓励建设公共物流网络信息平台,支持商业企业和物流企业采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

建立物流技术创新体制。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和新技术研发推广,支持对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要整合利用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充分发挥流通企业、物流企业、教育部门、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的积极性,探索以“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开展科技开发、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

(六)适应经济一体化需要,深化国内外区域物流合作

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物流合作,支持中西部地区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和电子口岸建设,推进口岸资源优化配置。加强东部沿海城市与中西部地区口岸大通关合作,促进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闽南经济区与中部六省合作,建设快速物流通道,大力推进承东接西、连南通北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区域物流发展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配合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促进试点区域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率先发展。

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物流领域的法律法规,提高物流领域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加速推进国内物流企业同国际先进物流企业的合作,引进和吸收国外促进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方法。以中日韩、大湄公河次区域、泛北部湾和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区域物流合作为重点,积极开展务实、高效的国际区域物流合作。

(七)完善国际货运行业管理,提高物流企业国际竞争力

完善国际货运企业备案制度,加强对企业的动态监管,有效规范行业经营秩序。利用国际货运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开展国际货运行业的信息数据收集。依托相关行业协会,开展国际货代行业信用管理,实行信用监管和失信惩戒制度,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和曝光,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管理机制。鼓励国际货运企业通过严格自律、守法经营,塑造诚信形象。

对开展国际化经营的物流企业,应当加大管理和引导力度,鼓励其与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在组织、资本和营销活动等方面开展合作。积极推行统一运输单证,实行提单登记和责任保险制度,健全国际多式联运的制度,提升风险控制和国际竞争能力。营造优惠、便利的政策环境,促进国际货运企业海外服务网络的建设和国际多式联运等多功能服务的拓展,通过积极的战略调整,为客户提供附加值更高的综合一体化物流服务。

(八)实施物流示范工程,带动流通领域现代物流整体水平提升

积极开展包括物流示范城市、物流示范园区、物流示范企业和物流示范技术在内的不同层次的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工程。选择部分具有科学的物流规划、具体的物流政策措施、完善的组织保障的城市作为物流示范城市;选择具有完善的物流规划、健全的管理制度、拥有一定规模的物流设施和设备、地理位置优越、有较强辐射能力的物流园区作为物流示范园区;选择拥有一定的信息化基础、较为完善的配送系统、能够为商贸企业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物流示范企业;选择当前我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的关键技术,如物流信息系统、视频识别(RFID)技术、托盘共用系统、冷链技术等作为物流示范技术。要在总结示范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广试点示范经验,带动我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整体水平的提升。

(九)加强基础性工作,促进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可持续发展

清理现行有关行政法规,逐步建立健全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的法律法规体系。打破物流市场的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强流通领域现代物流标准化建设,加快制订通用基础类、物流技术类、物流信息类、物流管理类、物流服务类等标准。建立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统计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完善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建立流通领域现代物流核算体系,加强和改善流通领域现代物流成本核算,为物流企业经营决策和国家制定宏观政策提供依据。建立物流企业风险控制、风险转移机制,推进物流企业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对商业企业和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等,通过不同方式和多种渠道,培养急需的物流经营管理人才。

四、政策措施

(一)加大对流通领域现代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的政策扶持。利用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支持具有区域和专业领域竞争优势的物流企业对其配送中心信息系统、仓储设施、冷链设备的购买、建设、升级和改造项目,支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物流园区对仓储设施、信息系统的升级和改造项目。

(二)加大对生鲜食品物流的政策扶持。利用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放心肉”、“放心菜”物流配送体系建设,重点支持配送中心设施设备的投入,冷链运输工具、冷藏保鲜设施设备的投入。支持冷链物流技术的研发,包括冷藏物流设备、冷藏运输技术、保鲜储藏新技术等,以及冷链技术的引进、试点、推广和应用。支持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开发、改造和建设等。

(三)加大对现代物流技术设备进口的政策扶持。对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列入《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中的现代物流技术和设备,商务部和财政部将按照《进口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以贴息的方式给予一定的支持。

(四)加大对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工程项目的政策扶持。对列入示范工程的项目,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五)按照我国政府入世承诺,推进物流行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核效率。积极引导外资投资中西部物流产业,促进落后地区物流发展。

第5篇:流体力学的应用领域范文

本文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物流系统建设进行系统论述,着重分析了现代物流领域物联网系统发展的基础概况、总体设计、技术手段及实施步骤等。

关键词:现代物流;物联网;建设

中图分类号: G250 文献标识码: A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协议把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并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由于现代物流要求需求信息的获取更加及时、快捷、准确,动态信息的传递、共享更加精确,指挥决策更加智能、科学,在物流领域构建物联网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1 物流领域构建物联网系统的基础

1.1 物联网得到了政府政策支持

物联网发展得到了政府政策的积极支持。《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8—2020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讯网”重大专项均将物联网(传感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而对于物流领域的物联网建设而言,这无疑是从政府上得到的大力支持。

1.2 物联网发展具备较大的技术优势

我国对于物联网发展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移动基站等方面都已取得重大发展,且对于物联网相关技术标准制定也有一定话语权。这些都可以作为对物流领域内物联网的建设的技术指导。

1.3 现代物流对物联网技术应用提出需求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以物流领域为代表的各领域中都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繁荣程度不断加深,物流领域内的服务水平与成本之间的矛盾也在日益凸显。消耗高、节奏快、数量大、持续性强等现代物流特征对物流系统较强的自动化、可视化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

2 现代物流领域构建物联网系统的总体设计

现代物流领域构建物联网系统的框架设计将根据构建物联网系统框架的建设需求,从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等方面,以市场需求为起点,以供应商为终点,对物流领域构建物联网系统进行系统框架设计。

2.1物联网系统的功能需求

2.1.1对物流业务受理、开通等功能

要建成物流领域物联网系统框架,首先要再面向客户、传感器厂商、第三方行业应用提供商的运营服务体系,包括组织、历程、产品、支撑系统,其中支撑系统应具备业务受理、开通等功能,能够提供物联网产品的快速开通服务。

2.1.2对物流信息采集、存储、计算、展示功能

物流领域物联网云平台需要支持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采集传感网络节点上的物品感知信息,进行格式转换、保存和分析计算。在物联网环境下,将更多的设计基于时间和空间特征、动态的超大规模数据计算,并且不同行业的计算模型不同。这些应用所产生的海量数据对物联网运营平台的采集、存储、计算能力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2.1.3对物流的灵活拓展应用模式

物流领域物联网不可能是一个封闭运行的应用系统,需要具备第三方行业应用的集成能力,既要提供给第三方物流领域构建物联网技术的技术手段。侧重从传感技术应用、自动仓储系统建设。运输智能调度与可视化建设。信息标准建设、数据中心建设等技术层面,探索构建物联网系统的方法手段。

2.2 框架设计

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层次结构不同,从网络架构上可将其分为三层,最基础的是感知层,即通过传感技术随时随地获取物体本身或周边各种动态信息,这些构成了网络传递的基础数据;第二层是网络层,即将感知层感知到的信息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进行实时传送,在技术上必须保证无缝互联、可靠传递;第三层是应用层,通过中央处理器、网络云计算等技术,对收到的各种实时数据进行处理,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真正达到人与物沟通的结构框架。

2.2.1感知层

数据采集与感知主要用于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包括各类物理量、标识、音频、视频数据。物流领域物联网的数据采集涉及传感器、RFID、多媒体信息采集、二维码和实时定位等技术。传感器网络组网和协同信息处理技术实现传感器、RFID等数据采集技术所获取数据的短距离传输、自组织组网以及多个传感器对数据的协同信息处理过程,以便完成物流感知。

2.2.2网络层

作为物流领域网络,要求物联网实现更加广泛的互联功能,能够把感知到的信息无障碍、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进行传送,需要传感器网络与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相融合。

2.2.3 应用层

物流领域互联网的应用层主要包含应用支撑平台子层和应用服务子层。其中应用支撑平台子层用于支撑物流信息跨行业、跨应用、跨系统之间的协同、共享、互通的功能。

2.2.4 公共技术

物流领域物联网的公共技术不属于物联网技术的某个特定层面,而是与物联网技术架构的三层都有关系,它包括标识与解析、安全技术、网络管理和服务质量管理。

3现代物流领域构建物联网系统的技术手段

现代物流领域物联网作为新兴事物才刚刚兴起,其技术细节设计很多方面,诸如射频识别(RFID)、无线传感网(WSN)、嵌入式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IPV6、云计算、智能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等,其中对于物流领域物联网起到关键推动作用并具有代表性的是无线传感网(WSN)、IPV6和云计算。

3.1 无线传感网(WSN)

是物流领域物联网的触角和神经,也是物流领域物联网的核心和进一步研究的重点。由于物流物联网终端移动性的随机分布性,因此快速稳定、高效智能、安全保障的无线传感网性能尤为重要,满足大规模、高密度、低成本、低功耗、强容错、自组织、节点对等、动态拓扑是其基本要求。

3.2 IPV6 技术

首先,针对目前的IPV4地址已经枯竭的现状,IPV6能够为物流领域物联网终端提供充足的IP地址,要实现物流领域物联网广泛应用,IPV6是必然的选择。其次,IPV6本身固有的地址自动配置、路由首部、邻居发现、动态家乡地址发现机制等属性也决定了IPV6相比于IPV4更适合于解决移动性和高速率问题,IPV6数据采用1个8位Class字段和1个20位Flow Labe字段识别传输,其服务质量远高于基于“尽最大努力”(Best Effort)传输的IPV4。再次,IPV6以其内嵌的安全机制提供了比IPV4网络更安全的环境,IPV6协议栈内嵌IPSec协议可以提供两端数据的加密通信,IPV6支持的子网节点数量巨大,给黑客扫描增加了极大难度,相比IPV4更加安全。

3.3云计算

云计算是近年来提出的继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和并行计算之后的跃升和发展,它以互联网为依托,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并融合虚拟化技术。云计算应用前景十分广泛。物流领域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相结合,一方面扩展了物流领域物联网应用层的范围,另一方面也能获得更高性能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4 物流领域构建物联网系统的实施步骤

针对当前物流体系建设现状,提出分阶段重点突破的建设步骤。

4.1 第一阶段,试点示范阶段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系统建设,首先要选取相关试点区域实施试点示范。对于试点区域的选取,可从经济环境、物流环境、政策环境、信息化程度等多方面实施考量,以物流需求为牵引,协调多方要素,推进物联网技术与物流系统的有机融合,以完成试点区域建设工作。

4.2 第二阶段,应用推广阶段

在第一阶段工作基础上,将试点区域成果与缺陷实施科学考量,在对各项反馈信息进行充分分析处理后,对物流领域物联网应用进行普及推广,同时要加强物流领域物联网推进的绩效考核,实行全流程管理,规范各领域推进策略,基本实现物流领域物联网的全面应用。

4.3 第三阶段,稳定发展阶段

第6篇:流体力学的应用领域范文

前程似锦的虚拟现实技术是构建虚拟与现实的成功桥梁

所谓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逼真的视、听、力、触、动等感官的虚拟环境,在通过各种传感设备以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实现用户和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并以交互性和构想为基本特征的“计算机高级人机界面”的计算机技术。通过利用这样一种技术,使用者不仅能借由虚拟现实系统感受到在客观物理世界中所经历的“身临其境”般的逼真性,还能突破空间、时间以及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感受到在真实世界中无法亲身经历的特殊体验。而在增强现实的环境中,使用者在看到周围真实环境的同时,还可以看到由计算机产生的增强信息。正是由于虚拟现实技术在增强虚拟现实与真实世界之间的沟壑上成功架通了一座桥梁,所以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潜力也是相当大的。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军事、医学、制造与维修、娱乐等众多领域。比如增强技术已经运用在我们使用的Android和iPhone智能手机上,其呈现出的效果也让大家惊艳不已,甚至有评论直指,此技术将是未来最热的Web趋势之一。

目前,增强现实的应用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图像识别的,即先通过对现实环境中的任何物体或者特别设计的标志进行图像识别和分析,再在这些物体或者标记上实时地呈现相应的3D或者2D信息;另一类是基于感应器的增强现实技术。这类增强现实应用无需对特定物体的识别来校正虚拟信息呈现的准确位置,而是通过GPS或者各种感应器(比如重力加速器、指南针等)来综合判断,在当前图像上即时呈现出相应的数据。

据孙汉秋介绍,虚拟与增强现实可用来创造由虚拟物体和现实世界的图像视频融合而成的混合世界,而“与环境无关的高质量图像的获取,降低实时场景导航和交互计算”也是我们引以为傲的科研成果。虚拟环境中的动态表达可以保证交互运动在多元环境下的一致性,从而确保了“人机交流”的质量。

积极增强两地交流融合,努力促进国内技术成熟

孙汉秋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和内地进行学术交流合作。作为一名有着深厚专业积淀的学者,她始终契合时代的发展潮流,将技术创新的视野和现实发展的趋势有机结合,不断在虚拟与增强现实技术领域迎风展翅,并带领香港中文大学虚拟现实技术的团队始终保持足够的竞争力和强大的影响力。

除了保持自身科研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外,孙汉秋也一直注意加强和内地专家的学术交流。她始终认为,“在虚拟与增加现实技术领域,必须和内地专家一起齐头并进才是一个华夏儿女应有的社会担当。”据孙汉秋介绍,自香港回归以来,香港与内地各方面的人才交流日趋频繁,不少内地学者纷纷来港访问亦或在港担任全职学者。在实行了多年的短期良好研究交流的氛围下,香港、内地的学术水平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对于虚拟与增强现实技术领域未来的发展,孙汉秋认为,国内跟世界先进水平的计算机图形学、VR研究的差距是存在的。但随着近年来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我们和国际学术交流项目的开展,使这些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最近,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由中国人创作或合著的文章出现在权威的图形学、VR期刊或国际会议上,例如TVCG和SIGGRAPH,这些均显示出了国内学术界在对虚拟现实技术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扩大与世界顶级研究所和大学问的学术访问、交流和研究力度。”孙汉秋表示。

具体到虚拟与增强现实技术这个领域,孙汉秋介绍说,内地在该技术和学术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与香港院校的广泛交流。另外,孙汉秋也认为,政府投入了较多的研发资金用以支持电脑动画业的发展,这是重要的,而发展需要拥有一个好的动机和推动力。如在日本和美国,电脑动漫和卡通目前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且被广泛地运用到图片、视频制作上。而我国在这些领域起步较晚,并且相关的市场也没有得到完全地开发,以上这些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对于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我们的研究包括复杂自然景象的构造。在基于图像的虚拟环境建模和渲染上,利用对外存网格的简化并对高度复杂的自然景象进行实时渲染,如树木、植物、雪景和风。与此同时,我们研究综合多层映射技术,利用深度纹理模拟近距离覆盖的雪层、用体纹理的质地来映射雪景中的灌木丛和树林等远景,我们用平行多阴影图构造实时大规模动态虚拟场景,并用图像技术处理动态阴影的误差,从而提高在灯光、视角变化下对阴影进行实时渲染的反走样。

第7篇:流体力学的应用领域范文

旅游管理专业群构建的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对能力的定义借鉴了荷兰能力本位教育中关于能力的定义,即能力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体。作为一种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能力本位教育与传统的学科本位或知识本位教育有较大区别,它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其特征是整个教学目标的基点建立于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特定的职业所必须的全部能力,即综合的职业能力。

二、旅游管理专业群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构建基础——能力分析

在美国教育与职业发展领域,能力本位模式开发的典型例子有微软公司的技术认证计划、劳动部SCANS倡议、西部州长大学以及美国大学测试WorkKeys课程计划。荷兰高等职业院校能力本位教育体系的建设普遍借鉴美国的开发模式,从能力分析入手,通过使用DACUM(DevelopingACurriculum教学计划开发)的方法形成教学计划的开发。旅游管理专业群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是能力分析。所谓能力分析即指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分析。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实然掌握的和职业应然要求的能力之间的差距,来确定其在旅游管理或相应某一领域的能力水平并以此来组织课程与教学活动。其中,对学生实然掌握的能力认定为高中(职高)毕业,职业应然要求的能力认定为学生就业后三至五年职业发展的目标及其相对应的能力要求。在界定二者之间的差距时,为保障目标达成一致性,应尽可能使用相同的语言和方法对能力三要素即知识、技能和态度分别进行分析描述。

三、旅游管理专业群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建设的保障——流程建构

在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参考了DACUM方法,使用了多元性评估工具,初步建构了“五位一体”的课程建设流程。

(一)专门课程计划委员会负责能力的开发

专门课程计划委员会由旅游管理专业群骨干教师、企业兼职教师、旅游行业专家及其他有关领域的专家构成。委员会负责与相关旅游企业进行访谈。所有成员要求应是全日制从业人员。此外,还必须具有地区、行业、企业规模等方面的代表性,同时具有交流、群体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二)开展调研访谈,收集工作信息

调研所针对的主要对象:一是旅游企业总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和一线主管等;二是毕业生,针对其所从事的岗位,在三至五年的发展周期内选择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校验取样。通过这种详细的、深入的访谈等方式来界定能力和基本技能。访谈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般的工作描述(含工作流程与岗位职责)、相应岗位知识要求、完成相应工作所应具备的主要技能(含工具的使用)、相应工作岗位要求的工作态度及其他。

(三)形成核心能力和能力细分领域

调研访谈之后,工作委员会成员重新聚集,运用“头脑风暴法”共同商定学生在能力的某一领域应该展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主要用排除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形成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能力,通常为7~10项。然后将这些知识、技能和能力加以组织,划分成高职教育所要求的能力领域及更为详细的能力分领域。

(四)对能力领域的细分同时进行课程计划的开发

这一过程建立是通过分析和研究能力领域,以及评估确定课程内容等程序来实现的。通过“工作任务导向下”的教学项目载体的建构,将职业能力要求和企业用人需求对接学校课程教学安排,从而涵盖职业与企业细分能力领域要求,实现人才培养目的。

(五)编制训教进程表

第8篇:流体力学的应用领域范文

关键词:人才评价 文献计量 科学评价 信息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G353.1 文献标识码:A

人才评价是人才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不断构建与完善人才评价与使用机制是新时期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多年来,在国家积极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背景下,随着人才引进与用人制度的不断改革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持续发展,人才评价工作与研究取得了较快进展,相关学术成果不断产生。鉴于此,本文选取2000年以来国内人才评价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通过考察研究热点和提供相关对策,旨在为今后国内人才评价领域科研管理与学术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式

本文研究样本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根据本文研究主题,选取“人才评价”为检索词,同时选择“篇名”和“关键词”两个检索项以及全部学科主题进行模糊检索。经过人工清洗处理数据,共得到2000 2015年间在中国大陆发表的CNKI论文数据1532条。数据检索与统计处理日期为2016年5月8-10日。本文主要利用词频统计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借助Excel和Ucinet软件统计处理数据和绘制知识图谱,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方式,考察国内人才评价研究发展态势与热点领域。

二、研究态势分析

CNKI论文数各年度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知,发文量总体上保持逐年稳步增长态势:最初缓慢递增,自2009年开始激增,同时达到年均水平(年均发文量约为96篇),自2010年开始基本持续稳步增长,直至2014年达到峰值水平。上述数据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积极推进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持续开展,人才评价工作与研究逐渐得到重视并且稳步发展。尤其是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来,人才观念与人本理念在各行各业逐渐增强,各企事业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资源开发利用与科学管理,各类用人制度与考评机制改革不断推进,促使人才评价研究与实践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尚未达到完全成熟与深化转型阶段,有待于重大理论突破与创新成果转化。

三、研究热点分析

基于词频统计排序的高频关键词(词频≥17)分布情况如表l所示。选取词频排在前100位的关键词构建100*100的共词矩阵,利用Ucinet软件绘制共词聚类网络图谱,如图2所示。通过共词聚类和论文主题分析,总结出以下国内人才评价研究热点。

1.人才评价基本理论研究

国内多数学者主要探讨人才评价的概念、目的、作用、特征等;人才评价的对象、内容、标准、原则等;人才评价的观念、要求、模式、机制等。近年来,一些学者运用全社会功能分化、生态学生命周期等相关理论,或者基于知识管理、市场经济、模糊思维等不同视角,探讨人才评价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作用意义、机制创新、观念转变等。此外,不少学者针对具体行业领域或各类人才特点,从微观角度探讨高校、企业、科技、高管等不同领域或类型人才评价相关理论问题,具体涉及人才培养绩效、人才创新能力、人才开发管理、人才聚集效应等方面。相关研究如康海燕\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价值哲学理论,在评价本质与功能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创新型人才评价的目标确立与机制构建等问题。

2.人才评价指标与体系研究

国内很多学者从理论方法层面出发,探讨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原则、方法、内容、维度、模式等;从应用操作角度出发,探讨人才评价指标的合理选取、权重分配、统计处理,以及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要素、设计思路、具体应用、实施保障、主要问题、改进对策等;从不同学科角度出发,探讨相关指标的功能与特点及其在人才评价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此外,不少学者运用专家调查、加权平均、功能评分、模糊综合评价、层次分析等不同方法,探讨人才评价指标的选取、赋值、权重分配以及指标体系的构建或改进等。相关研究如彭珍等以科技人才发展过程中的科研大数据挖掘为基础,构建了以质量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为实现科技人才评价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参考。

3.人才评价方法与技术研究

国内部分学者运用一些经典理论与量化指标,或者基于社会网络与人际关系视角,探讨信息计量、科学评价、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在人才评价中的具体应用;一些学者结合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或评价中心技术,探索人才评价量化方法改进与实际应用。近年来,不少学者结合灰色系统、模糊数学、系统协调等先进理论,探讨人才评价方法改进、指标选取、数据处理以及评价体系或模型构建与改进,如模糊综合评价、灰色优势评价等模型;有的针对特定评价对象或目标,提出一些人才评价新方法技术,如能力绩效矩阵法、复合DEA评价法等。相关研究如罗兴鹏等提出了一种知识型人才不确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制定了不确定性等级和相应管理策略,并且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4.具体领域人才评价实证研究

目前,国内人才评价对象比较广泛,具体涉及教育、科技、医学、财会、管理、党政、金融等众多行业领域,广泛来自公司企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党政机关、科研机构等多个类型机构,基本涵盖创新型、专技型、领导型、学术型、应用型等多种人才类型。其中以高教、企业、科技、高职、创新等领域人才评价为主,注重结合具体行业发展状况与不同类型人才特点,有针对性地探讨人才评价理论与方法以及开展人才评价实证研究。针对不同评价目标与内容,人才评价实证研究涉及人才能力或素养、人才绩效或价值、人才培养模式或质量、人才发展或成长环境、人才资源开发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绩效、人才流动或流失,以及区域人才集聚度、竞争力、吸引力和人才胜任力、创新力、利用率等层面。

(1)高校人才评价。主要针对高校教师或教职人员,少数针对大学生等群体,具体涉及创新型、学术型、应用型等不同类型人才。有的从基础理论层面分析高校人才评价的目的、意义、功能、特点、原则、内容等;有的从方法技术角度探讨高校人才评价的基本标准、指标遴选、体系构建、模式开发、系统构建等;有的从高校工作实际出发,探讨人才评价的发展现状、主要问题、机制建设、思路对策等;有的从具体评价内容或目标出发,探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或质量、人才引进或遴选、人才综合素质或能力、人才教学或科研绩效、人才培育或发展环境,以及人才胜任力、影响力、发展性等评价机制、原则、方法、体系等。相关研究如李远明等运用文献计量与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学科型人才模型与学科团队可视化网络,通过实证方式对高校领军人才进行了揭示与遴选,为高校学科建设与人才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2)企业人才评价。主要针对生产制造或社会服务等各类企业,具体涉及建筑、电气、石化、金融、旅游、物流、医药等行业领域,以及高技能、创新型、管理型、应用型等类型人才。有的从基本理论角度分析企业人才评价的原则、标准、方式、流程、机制等;有的从方法技术层面探讨企业人才评价的指标体系、模型构建、模式创新、具体应用等;有的结合企业经营发展或工作实际,分析人才评价的进展现状、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对策建议,或者有针对性地探讨人才培训模式或绩效、人才创新绩效或环境、人才竞争力或吸引力、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孵化效率、人才流失风险等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机制等。相关研究如包兴先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校企合作视域下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专家调查意见进行模糊层次分析以及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计算各项指标权重,最后验证了该评价体系的可行性。

(3)科技人才评价。具体涉及来自众多行业领域和企事业单位或社会机构的应用型、创新型、研发型等不同类型人才。有的从科技人才评价的概念、意义、原则、标准、方式、体制等方面进行理论探讨;有的通过考察国内外科技人才评价或选用等领域研究进展状况,探索国内科技人才评价模式或体系等现存问题及其成因以及改进思路或建议等;有的从方法与操作层面分析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内涵、设计原则、指标选取、数模构建以及评价实施方法、维度、流程、注意事项等。相关研究如冯涛等运用粗糙集理论中的属性约简与重要度原理,结合实地调查与访谈对原始指标进行了筛选与赋权,进而构建了青年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为科技人才选拔与培养等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四、研究建议对策

针对今后国内人才评价领域科研规划与学术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对策,以供相关机构参考借鉴。

第一,时刻关注国外人才评价研究进展与动态,广泛吸纳利用相关领域成熟理论与成果,紧密结合当前各项人才政策与人才工作现状,继续深化基础理论研究,积极探索理论创新突破,不断完善理论体系建构;注重运用多元化和综合化视角,探索多领域与跨学科研究,不断拓展研究内容与领域。

第二,充分吸收相关领域新近方法技术,注重综合运用多种现有方法技术,不断改进优化评价方法与指标,逐渐重构完善评价体系与模式,促使人才评价结果更加准确有效;实时跟踪新技术与新工具研发动态,加强人才评价技术与系统开发研究,积极探索功能完善且适用性强的人才评价模型或系统。

第三,积极借鉴国内外实践典范与成功经验,不断加强国内外工作交流与学术合作,及时把握当前各类人才特点与人才工作需要,紧密结合具体行业发展情况与自身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工作;加强人才评价实证研究,重视评价绩效及时反馈与测评,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与改进绩效。

第四,紧密结合当前人才强国战略实施背景与进展,不断适应人才类型多样化、人才工作复杂化、评价方式多元化等发展趋势,不断加强复合型、创业型、知识型、国际化等类型人才以及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移动通信、生物科技、医药卫生等尖端科技和重要行业领域人才的评价工作与研究。

第9篇:流体力学的应用领域范文

专家型组织是新经济的主导性人力资源战略。新经济是以数字技术、 网络 为平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体并带动其它产业升级的经济体系。新经济中,技术变化快、市场成熟快、竞争水平高,企业趋向同步 发展 与同步作业最大化。因此,企业大量需要的是高知识、高技能、高自治、高创造力、高责任感的专家型员工,而不是传统经济中从事简单劳动、被监控的工人。专家型组织,有着以下优势:人力资源向专家转化、组织向专家团队转化、管理以专家为中心、经营以专家为主体。因此,它比传统组织拥有更多先进知识、先进技能的来源,拥有适应变化、加速发展的创新力量,从而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一、专家型组织的特点1、职务定位专家化。

2、专家职位扩大化。

3、通过内部训练和外部招募组织合格的专家型员工。

4、专家队伍结构合理。

5、使专家型员工得到更多的自治、更多的职责、更多的尊严、更多的利益。

6、建立专家之间交流、沟通、 学习 、合作、整合的组织机制。

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专家对专家的认识,人们存在一些误区。需要澄清的,第一、专家不等于高学历,硕士生、博士生不一定是专家。从本质上说任何博士生与一年级学生一样都是学生,只要他尚不具备解决某一专业领域 问题 的能力;第二、专家不等于高职称;第三、专家不等于经验多的所谓实干家,个人经验再多,相对专业领域人类知识积累而言也是十分狭窄的。

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与机遇,我们需要的专家型员工应该具备以下备件:

―较高的智力。如记忆力、 分析 力、决策力、学习力。

―较高的情商。如自我评价能力、对他人的评价能力、合作能力等。

―较高的逆境商数。如忍耐力、坚持力、远大抱负、信仰。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如读、写、说、电脑与网络操作能力等。

―掌握专业领域内系统、广泛、前沿的 理论 知识与相关 应用 领域内全面、较高的各项技能。

―拥有专业领域与相关应用领域全面、丰富的经验。

―具备专业领域及相关应用领域的学习与创造能力。

―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与国际规范接轨,向国际水准靠拢。

―在专业领域与相关应用领域中,能够独当一面,具有设计多种选择方案、进行优化分析、达到精细效果、解决问题、完成职责的综合能力。

―有职业道德与商业道德。如恪尽职守、忠于承诺、有责任感、追求完善等。

专家的水平,在各自的领域内可分为 企业 级、省级、部级。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专家型员工水平级别的竞争。只有拥有部级水平以上的专家团队才最终会赢。因此,我们需要部级水平的专家,更需要世界级专家。否则,就会输掉同优秀企业的对抗赛。

三、造就专家型员工,扩大企业中专家型员工的比例要实现这一目标,内部训练和外部招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有效策略,不过,这两方面都建立在员工走专家化道路的觉悟和职业生涯规划及实施努力上。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要走好3步棋。第一步是探索与 学习 阶段,这一时期的重点不在赚钱,而在赚取成为某一领域专家的知识资源;第二步是利用知本资源谋求职务升级 发展 ;第三步是适应形势变化,做到终生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技能、经验。

(1)扩大专家化范围在传统 经济 时代 ,企业一般只需工程技术、财会等少数领域的专家。在今天,需要专家的领域有了扩大趋势。营销领域需要众多门类的专家,如公关、广告、销售渠道管理、产品经理、市场调研与 分析 等。管理领域也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 研究 与开发管理等专家。甚至在生产一线,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大规模定制方式,也需要被授予生产现场控制权、责任扩大、能力更高的技术(专家)型工人。

(2)专家队伍必须结构合理专家型组织集合了众多的专家,这些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根据企业战略的要求,形成完整合理的结构。缺乏某一方面的专家,会拉整体工作的后腿。 问题 是一些企业根本就没有战略规划。因此,他们组织的专家团队结构肯定是的混乱的。结构完整的专家团队,需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纵向管理层次。企业需要的专家有3类:集团管理专家,事业单位(如事业部、子公司)管理专家、职能部门管理专家。二是从横向职能分,可分为人事管理、财务、营销、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专家。不同层次、不同职能的专家,其知识结构、经验结构、职业道德结构是不同的。

四、使专家型员工得到更多的自治、更多的职责、更多的尊严、

更多的利益这种做法的目的,一是为了留住专家;二是最大地激发专家的能力和潜力;三是适应知识经济对创新与应变的要求。在技术与市场变化快的产业中,在规模定制的经营方式中,实际起职能性领导作用的是研究开发部门和营销部门及生产部门的管理者、业务人员。因此,给予他们以上条件才能使他们更好地发挥积极主动、快速行动、创新应变的作用。贯彻这一原则采取下列措施是必要的:

一、改变对专家的领导方式,放弃指导、命令、现场与过程的操纵控制、人治等做法,采取目标管理、组织协调建立共同价值观与共同景愿、适当的授权自治、产权制度制衡、平等交流、支持服务等 方法 。

二、承认专家型人才的知识资本价值,通过分红、参股、股票、期权股等手段,使他们分享剩余价值,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专家型员工的努力程度,留住人才。

三、帮助每个专家人才设计和实施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计划,使其专业能力提高、职务提升与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相吻合。

同时,应建立专家之间交流、沟通、学习、合作、整合的组织机制,这是为了提高、发挥团队智商优势,提高团队的整体创新能力。建立该机制的措施有:

―建立上下级平等交流、沟通、合作的管理方式。

―推行专业互补的专家合作方式。

―推行打破部门隔离的跨部门工作小组和矩阵结构的组织形式。

―采取流程规范、 网络 化交流与管理、扁平化组织等做法,减少管理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