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内心强大范文

内心强大精选(九篇)

第1篇:内心强大范文

故事1:有一位考生,平时测试成绩很好,在年级2000多名学生中能排到前几名。但一到稍微重要的考试,他就会发挥失常。比如期末考试,他一接到试卷,总担心题目做不完,于是匆忙作答。结果,许多会做的题也答错了。暂时拿不稳的题目,由于害怕时间不够,糊里糊涂地给出了一个错误的答案。每次试卷发下来后,他自己都觉得题目错得离谱。但是他没有对自己的状态进行及时调整,没有重视备考心理矫治,结果中考连班级中等成绩都没达到,与重点中学录取分数相差很远。

心理分析:这位考生平时测试都考得很好,说明很有实力。从学习的状态来说,他已经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其学习的领悟能力、消化能力、运用能力都没有问题,关键问题是在重要的考试中,他总是担心做不完,这其实是信心不足、期望值过高的问题。考试的大忌在于慌张忙乱。在担心中答题,在匆忙中应试,心情极度紧张,大脑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思维自然混乱。所以,就会出现会做的题答错,看似熟悉、本来很有把握的题目,在紧张中也拿不稳。忙中就会出错,只顾盲目抢时间,答题就没有了章法,乱了考试的阵脚,甚至怀疑自己的实力,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按考试规律答题、胡乱猜题、鲁莽应试,考试失利则是必然。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期待动机过于强烈,心理极度紧张时,就会引起心理恐慌。我国古代有个同样的故事:后羿是一个神箭手,平时射箭都是箭无虚发,然而有一天,夏王指着一块一尺见方、射心一寸的兽皮箭靶对后羿说:“请射吧!如果射中了,赏你万金,如果射不中就削掉你千户的封邑。”后羿听后十分紧张,结果呼吸急促,不能自控,屡射不中。夏王问之何故?有人答道:“后羿之所以造成失误,是因为情绪波动影响了射技。”

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值、学校排名、升学排位、考生对考试成绩的担心等,会严重干扰和分散考生在解决问题时所需要的思考力和记忆力。在考试中若稍遇困难,就会引起恐慌。而当有那么几次考试失利的阴影后,若自己不加以调整,家长没有重视,老师不给予引导,或者调整不到位、家长重视不够、老师引导不力,那么这类考生就容易建立起消极的条件反射。由于他们十分担心考试的再次失败,心理状态很不稳定,出现过度的考试焦虑,考试过程极度紧张,就更容易导致考试结果的再次失败。

专家支招:每个人在考试过程中出现紧张、忙乱、暂时的记忆混乱都很正常。但是,我们要反思如何改变这种状态。

一个人在紧要关头,若存在着患得患失的杂念,就难发挥出正常水平,更不要说超常发挥了。有一定实力,只需调整好心理状态,就能考出好成绩。

故事1中这位考生,平时测试成绩很好,每到重要的考试就会失误,他需要做的是要学会调整,把大考当做小考,重视大考心理的调整,相信自己的实力,控制情绪。当考生有这样的问题时,一方面应转变学习动机,看轻考试的评价功能;另一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大考小考一样考,以平常心对待,重视每一次考试,把每一次考试都当成一次检验的机会,不以考试成绩特别是大考成绩评定自己的成败,增强自己对考试的适应性和自信心。考生在进入考场后,首先要静下心来,先浏览试卷,做到心中有数,开考后仔细审题,这样不仅有助于平静心态,缓解压力,更有利于提高成绩。很多时候,我们要学会暗示自己:我能、我行、我成功!

故事2:晓飞是一名高考考生,成绩中等,老师预估他考取二本没有问题,发挥好可以冲击一本。但是高考前两个月,晓飞天天“开夜车”,夜里熬到12点,早起吃完早餐就直接狂奔到学校。晓飞认为很多试题都做烂了,于是,很多模拟试题也不再认真应对,只是看看而已。家长更是小心翼翼,为了给他增加营养,整天大鱼大肉。结果高考前的晓飞精神恍惚,好几次因为肠炎输液治疗。高考差点三本不过线。

心理分析:在这个故事中,晓飞硬拼式的备考、家长传递的负面信息、老师的预估,都是消极暗示。

晓飞认为很多试题都做烂了,于是,很多模拟试题也不再认真应对,只是看看而已。这就造成高考时眼高手低的现象。晓飞高考前天天“开夜车”,夜里熬到12点,这种没有节制的拼命抑制了大脑的持续工作能力。从而影响了高考的发挥。

专家支招:一般来说,作为考生,我们一定要做到强化信心、优化情绪、进入状态、充分发挥。考试前后不要轻易改变作息时间和生活规律,每天的复习功课、文体活动、休息与睡眠的时间应安排合理,并按计划行事,使生理节奏感与心理节奏感增强。不要提前休息,更不要“开夜车”,尤其是考前一天晚上,切不可提前上床,也不要推后休息,否则很容易休息不好,进而影响接下来的考试。

心理学研究证明,由于早晨起床后半小时及晚上睡觉前半小时不受前摄抑制、后摄抑制的影响,记忆效果最好。所以,考生应在早晨起床后半小时及晚上睡觉前半小时复习最关键、最重要的课程内容。

复习也要按部就班,按照中考时间点安排复习,有助于调整心理进入考试状态,有助于充分发挥已掌握的知识从容面对考试。考前随意调整作息很可能造成混乱。依照晓飞的成绩,本来考取二本没有问题,结果就是因为要冲击一本,改变作息时间和生活规律。晓飞的教训值得警惕。

有些考生认为自己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试题了,很多试题了然于心,认为临考前不再做题,看看以前做过的试卷就行了。需要提醒的是,这可能会导致考试时没有了感觉,出现考试时手生的现象,从而影响充分发挥,更不要谈超常发挥了。有专家建议考前每天都按照中考的心态做试题,到考试时再以平常心态应试,效果肯定非常好。

在饮食方面,按照平时的饮食习惯吃饭完全可以,没有必要为加强营养而额外做什么营养计划,暴饮暴食可能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打乱正常饮食规律,影响情绪稳定,不利于考试状态优化。

故事3:美国一个心理研究组织曾做过一项实验:安排几个志愿人员,先测量每个人的握力,平均是101磅,然后将这些人催眠,并暗示他们现在是软弱无力,浑身没劲。经过这种催眠暗示之后,再重新测量他们的握力,结果发现,他们的平均握力居然只有60磅左右了,但是,在同样被催眠的情况下,如果给予他们一种完全相反的暗示,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是大力士,强壮无比。如此一来,其平均握力竟可达140磅。换句话说,他们的平均握力在瞬间增加了百分之四十。

心理分析:心理暗示带来的力量是何等的大!你怎样想决定了你会成为怎样的人。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说,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我们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接收着外界的暗示。我们应该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以增强信心,发挥最大潜能。消极暗示则降低信心、弱化能力,甚至让本来已经具有的能力消解。

每个考生都要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运用积极暗示进行心理的适度调适,可以在心底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我有实力考好,我能考好,我一定能成功!”考试前默念,这不过是一次考试,我一定会心平气和情绪饱满地积极迎战。如果考生经常暗示自己,考试的心情也会受到感染,反之亦然。积极的心理暗示必定增强我们的自信,对于考生来说,可以让我们微笑着面对考试,发挥正常水平。

专家支招:每个考生的心态不同,在不同情景下心理的变化不尽相同,因此,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运用积极暗示进行考试心理的适度调整,利用人的内心体验和自己的行为动作一致的原理,控制情绪。在模拟考试和中考时,可根据自己当时的心态进行积极的暗示,情绪过于紧张时可默念“放松、放松、放松”或者数数;当心情烦躁时可默念“平静、平静、平静”或者深呼吸;当心灰意懒时可默念“我行、我行、我成功”;当遇见难题时可默念“我不会别人也不会,待会儿我再攻克你”或者闭目几秒钟脑海搜索。通过这样的听觉渠道、言语渠道,反馈给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形成一个多渠道强化的兴奋中心,能有效地抑制考试时的紧张情绪。专家建议考生,在考场上要使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有时候要有“阿Q精神”,这样才能使自己心态更放松。

有调查显示,78%的学生“害怕考试”。而“害怕”的程度,轻则“一想到考试就头痛,怕考不出好分数”;重则“每逢考试就吃不好、睡不好,胸闷、头晕,甚至原来复习过的知识考试时也回忆不起来了”等等。很多学生在临近比较重要的考试时都会出现恐惧。有教育专家认为,现在的孩子消极暗示太多,有的还没考试就会先想如果考不好,是复读还是做别的选择;同学们扎堆诉苦往往也会使负面情绪聚积;有些考生在考场上听到旁边的考生翻卷子翻得快也会着急,以为别人都会做。其实,在考试中,增强信心与坚强意志是考试成功的基础,这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可以用自我暗示诱导和培养出来的!

第2篇:内心强大范文

2、面对困境,也不要悲观厌世。

3、活在别人的掌声中,是禁不起考验的人。

4、懂爱的人,才知道珍惜;懂心的人,才知道可贵。

第3篇:内心强大范文

2、每条路都是孤独的,慢慢地你会相信:没有什么事不可原谅,没有什么人会永驻身旁。也许现在的你很累,但未来的路还很长,不要忘了当初为何而出发,是什么让你坚持到现在,勿忘初心。

3、这一路上,风雨不会少,心上的阳光更是不能缺。内心有光亮,又何惧风雨悲伤!

4、请相信,在青春的可贵并不是因为那些年轻时光,而是我们那颗盈满了勇敢和热情的心,不怕受伤,不怕付出,不怕去爱,不怕去梦想。请相信,青春的逝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勇敢地热爱生活的心。

5、回忆终究只是回忆,它只代表一段过去,一段历史,回忆再美也只是曾经,告别过去,期待未来。

6、时代不会因为你年轻就宠着你顺着你,也不会因为你年龄大就打压你刁难你!年龄没有危险期,危险的是那颗顽固不化的心!能力强价值高,不自我放弃就不会被时代抛弃!

7、大胆走出去,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成长。学着去尝试,学着清除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条条框框,接触没有接触过的人,做一些以前不敢做的事,在尝试新事物的过程中,你会收获不一样的力量。

8、为了梦想努力拼搏,回头看,你会发现那些苦难,后来成为了你人生的财富。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9、生活不易,实在熬不下去的时候不妨先学着低下头。学会低头才能有机会仰头。低头不算认输,放弃才是懦夫。

第4篇:内心强大范文

奥里森·斯威特·马登(1850—1924),美国作家,倡导新思想运动。主修医科,同时也是一名成功的酒店业主。

大学期间,他靠在酒店打工自食其力。之后,他拥有几家自己的酒店和一处度假村产业。经济危机使他的职业生涯告一段落。1893年,当举办世界哥伦布博览会,当大批游客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的时候,他再一次在芝加哥跻身酒店业并担任酒店经理一职。这期间,他在塞缪尔·斯迈尔斯思想的感召之下,立志奋笔疾书,旨在启迪思想,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

他的思想还受到19世纪90年代新思想运动先驱者小奥利佛·温德尔·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Jr.)和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的影响。1906年,他的一部启蒙经典《做内心强大的自己》(Every Man A King)问世了。他在书中着重论述了自我认识、意志力的培养和积极思考的话题。

思想控制宇宙万物,然而人们偏偏忽视和误解了思想的力量。近些年来,人们从事大量研究发现思想具有控制能力,它可以改变即以形成的人格,改变外部环境,改变自我,进而为人们带来健康、幸福和成功。

我们最需要学习的是学会控制思想、控制自我。思想本无形,很多人根本无法控制它,我们甚至认为思想动向是很复杂、很奥妙的过程,只有刻苦学习、读书抚琴、博览群书才能培养高尚的情操。但事实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每个人,无论多么无知,多么粗俗,多么繁忙,都有足够的能力、足够的时间重塑自己的秉性、自己的人格、自己的健康和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要肩负不同的任务,处理不同的问题,朝不同的目标而奋斗,但人生过程是基本相同的。改变对你、对我都是可能的。

第5篇:内心强大范文

2、学会自我欣赏,你的成绩不够优秀,你长得不够好看,你工作能力不如别人......但你有你自己的优点,你有洁白如雪的品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欣赏自己,也欣赏别人,取长补短。即使你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人,那你也可以是一个充满爱心、充满自信的普通人。

3、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没有人会搀扶你一辈子,父母会老,伴侣会走。能和你相处最久的人,就是你自己。最该依赖的人,也应该是自己。人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激励自己。凡事少依靠其他人一些,多依靠自己一些。当你已经习惯自我照顾时,会发现很多事情,你已经能自己处理得很好。

4、学会看淡得失,人生,看透不如看淡。不要刻意去追求不属于你的,不要陷入迷茫计较过去。没有路可以重走,也没有人能够重来。生活总不完美,学会淡视那些不完美,放大那些可能的完美。

5、学会狠心,我们对自己,要狠心一点,给自己一些适当的压力,逼自己更优秀一些。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切成就大事业的人,都免不了经历这样的磨炼。

6、学会适当宽容,宽容自己,宽容他人,心平气和地工作生活。选择宽容,不是怯懦,宽容了他人,也宽待了自己。但宽容也有限度,人更应该学会适当宽容。

7、学会坚强,没有遇到挫折,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力量有多大。你觉得自己遇到了黑暗,就再熬一熬,坚强一点,黎明总在前方,你要撑到那个时候。

第6篇:内心强大范文

真正的强大是内心没有对抗

赵子琪是军队大院里长大的姑娘,在父母“铁血教育”的洗礼下,自小便养成了“遇强则强”的个性。作为一名艺人,她很早便学会了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遭遇纷扰,也从不惮于站出来勇敢发声,并抛出过“退路是留给笨蛋的,我要活得灿烂”、“我是个混不吝的北京姑娘,从小清高,那些个脏心眼和烂小人害不着我”等豪言壮语。那时候的她喜欢看心灵成长方面的书籍,认为强大的表现就是敢于对抗压力,为了保护家人和名誉可以随时像战士一样戎装上阵,面不改色地立于风口浪尖之上,她那时候最常思考的问题是:我要怎么怎么样才能变得更好,才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赵子琪迷上了木工活,也正是从那时起,她关注的世界开始变得不一样了,她不再纠结于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也不再为怎样活着感到困惑。与手底实实在在的活计相比,过往的种种思想都变成了空中楼阁。当一个人真的开始着手去做一件物品的时候,他的脑子里往往装不下太多的东西。在痴迷于做木工的日子里,赵子琪满脑子想的都是手里的活计,每晚哄睡女儿“小火星”之后,她会迫不及待地躲进小小的打磨间,戴上厚厚的口罩,用砂纸一件件打磨自己的木器宝贝们,直到它们一件件泛出水亮的光泽,直到细密的木屑铺满她的头发与脸颊,她才志得意满地拍拍身上的碎屑,冲个澡甜甜入梦。

自己动手做事改变了赵子琪的世界观。她曾经自认为是一个非常有鉴赏力的人,什么东西只要看一眼就知道好不好,美不美。可是等到自己真的动手去做,才发现原来哪怕是一只最朴素的木碗也要经历一道又一道的工序,她忽然觉得自己从前的优越感简直来得莫名其妙:“连一件物品最起码的制作过程都不了解,就敢妄谈鉴赏力。”丢掉内心的骄傲后,她忽然变成了一个急切想学习手艺的人,木工、种植、陶艺、烹饪、绘画……一切与生活有关的技能都让她着迷,她开始以最拙朴的事物为起点来了解世界:一件纹理细密的木工作品、一片色彩层次分明的绿叶、烘烤饼干的火候与色泽、女儿微笑时嘴角扬起的弧度……每一样都令她心生欢喜。而这一切,都让赵子琪对生活充满了敬畏,她从中学会了珍惜与尊重――早些年看到精致美好的小物件,她会统统买下来,而现在,她只会细细挑选最心动的那一款,然后用心与之相伴。

当关注点不再放在自己身上时,赵子琪发现自己的心变空了,她变得不爱想事儿了――外在的喧嚣早已与她无涉,她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她忽然悟到现在的状态才是真正的强大:“从前所谓的强大有一个对抗的力量在里面,当四周有许多反对的声音,别人说你怎样怎样,我反而要活得好好的,不能被打败,有一个对抗的力量在,而今天这种对抗没有了。”

灵魂不需要伴侣

赵子琪的先生路金波曾在采访中称其为“灵魂伴侣”,早些年,两个人也非常享受你侬我侬的甜蜜时光,在赵子琪遭遇舆论诟病和恶意攻击的时候,路金波也曾挺身而出,写下过锋利如剑却又柔情入骨的公开信,而赵子琪也为了经营婚姻与爱情付出良多。

刚结婚的时候,两个人都是大忙人,聚聚散散两地奔波是再寻常不过的事,这让赵子琪深感疲惫,有时也会充满怨气。“那时候我急呀,就想着两个人天天聚少离多的,爱情怎么办、婚姻怎么办?还怎么过日子?我就干脆停了手里的工作,跟路老师说,从今儿起,我就把你当佛修了,你去哪儿我去哪儿,只要你需要我都在你旁边。”

一心一意追随爱人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件挺浪漫的事儿,但赵子琪却认为那时候的自己特别幼稚:“那时我心里有黑洞,自己不能满足自己,就特别想抓住一个人,爱来爱去的。”但正如佛经里所言:痴爱故生恼。爱来爱去不仅不能填补内心的黑洞,反而会生出种种烦恼。所以赵子琪慢慢学会了从爱情中抽离,转而追求内心的丰盈。

赵子琪享受恋爱带来的愉悦感,也曾说过她一生都需要待在恋爱的状态中。而随着内心变得越来越开阔,她惊喜地发现恋爱的对象不一定是伴侣,自己还可以和自然恋爱、和手艺恋爱、和生活恋爱。她自己给自己找乐子,把心装得满满的,内心的黑洞也在不知不觉间填满了,她不再渴求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多的爱。

当内心实现了自给自足,赵子琪和先生的关系又恢复了各忙各的状态。路金波转行了,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带着激情慢慢摸索着前进,而赵子琪步入了生命里一个全新的阶段,在闲趣中收获喜悦,两个人各忙各的,互不相扰,又各自心安。她忽然发觉两个人最好的状态不是彼此需要,我离了你过不了,你离了我也过不了,而是“谁也不欠谁的,好好在一起享受生活,彼此只是一个伴,就像上学时的同桌、同学,挺轻松、挺好的。”

而对于路金波“灵魂伴侣”的说法,赵子琪的态度也发生了360度的转弯,她曾经以此为傲,但慢慢看轻了、看淡了。现在的她,认为夫妻不过是尘世中的因缘而已,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灵魂伴侣”这回事。“灵魂又不涉及财产、婚姻、工作,要什么伴侣呢,灵魂也不生孩子。”她这样开玩笑说。

智慧是实实在在的事

赵子琪曾是个自我价值感特别低的人,她说过,就算自己演过的片子全部被烧掉,也不会给世界带来任何损失。十年前,因为工作压力太大,她曾患上过抑郁症,后来虽然痊愈了,但却依然是“重度拖延症患者”,执行能力特别差,总会莫名其妙地迟到。

当真正开始动手去做事情的时候,赵子琪才发现自己身上最大的问题就是太依赖于头脑,那时候的她还是个十足的文艺女青年,认为一颗慧心能解决一切难题。可是当她刚开始侍弄花花草草的时候,整个人都傻掉了,不知道该怎样施肥和除草,也不明白为什么好端端的香草会突然间枯死掉,她忙忙碌碌地做着事情,才感觉到手里扎扎实实地抓到了某种力量,从前的“人生智慧”都在一瞬间烟消云散。随着手指变得越来越粗糙,她也由当初那个内心充满矛盾的聪明人转而变成了一个行动力超强,想做什么就立刻去做的人。

赵子琪享受演戏的过程,但也深知自己在专业上的局限,所以她断定自己难以成为一名出色的演员,但动手做事赋予了她新的价值感,而她对自己的期许便是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养出一个心智健全的孩子。刚生下女儿“小火星”的时候,赵子琪的想法特别多,她特别紧张这个孩子,也有着各种各样的担心,担心自己照顾不好女儿,也担心自己给的不是她想要的。后来她带着女儿种菜、捡石子、玩泥巴,整个人也慢慢放松了下来,她甚至发现,当家长把注意力转移开,去做自己的事,让自己充实起来,不再过分去关注一个孩子,反倒能让大人和孩子都活得舒服。

第7篇:内心强大范文

我就追求两个东西:好看,向上。好看当然是第一位的。言情剧已经做了上百年了,谍战剧才10年,可发挥空间很大。我是60年代生人,向上,是我们这个年纪的创作者骨子里根深蒂固的东西,再想去迎合市场,再想去迎合一些娱乐的氛围,可能我们也很难丢掉骨子里对于传统教育的向上的东西。

我们现在是一个大谈“得到”的环境。余则成这个人,在失去与得到之间,他看起来几乎一直是在失去。这样,思考就会出来信仰的问题。大家现在谈信仰的问题,是不是没有意思啦?不是那样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不同的追求。我不是说现代人就必须要有信仰。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对生活有追求就很好了。信仰是精神高度的升华。没必要让每个人都有。当你的认识和历练经历有一定的发展和丰满之后,自然而然就有――或者自然而然就没有。

有好结局的人是少数

这部剧结尾内涵非常丰富,也是全剧被议论得最多的部分。你要表达的是个什么样的意思?

我没有一个准确的意图。我的感受和观众感受比较像,是一种比较模糊的感受。我只是觉得这种结局,会有色彩,它会照亮全剧,跟全剧风格有个统一和协调。

很多人接受不了这种分手的结局,大家习惯大团圆。可是看十个大团圆,看一个不团圆的,也没事嘛,可以调节一下啊。你想地下工作者那么多人,人生结局好的,熊向晖、李克农这样的不多。这是职业特点决定的。历史都有局限性,宣传也是这样。在一个历史时期之内,就不怎么宣传这些人。一直以来我们的调子都是,我们是代表人民的立场,我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们不希望别人知道除正面战场之外。还有千百个秘密工作战线的人。要是他们都站出来,会让人觉得:特务怎么那么多呀!好像手段性太强了点。所以他们不怎么被宣传,不怎么被在意。结局就不怎么好。

这个戏30集,只用65天就拍完了。你一再说这是你最糙的戏,刚才你谈到了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比如广播员语速。

广播这个,看过一些老资料片的人都知道是什么样子。当时的共产党广播其实应该是有口音的。播音员可能是经过专业训练,但共产党播音员是简单训练,应该糙一点才对。我拍的时候,做这种模仿很难,有口音的人是想努力把普通话说好。但是普通话说得很好的人,你往歪了偏是偏不好的。

我说很糙,这就跟丢东西一样,谁丢了东西谁心里知道,你怎么知道我丢了多少钱呢?在播的时候观众还是抓到很多小纰漏。很多细小的地方,本来没有太认真,竟然被观众抓到了,我想再认真一下,就更好了。

还有美中不足就是有些镜头,有些角度给省略了,双机拍的那些镜头景别、构图,极其不匹配。可能普通观众不会感觉到,但专业搞创作的人会觉得不太舒服吧。有时候戏拍得很细腻,很讲究,观众却感受不到,他们只关注情节,确实有这个问题。可是作为专业人来说。就不能这样要求自己。

很多人,包括主管部门的官员都表达了希望你拍《潜伏2》的愿望,《潜伏》贴吧上网民给你设计了续集的N种可能。不知道你自己是什么想法?

绝对没有。我排斥拍续集。对我来讲这个故事已经结束了。是很完整的。我实在没法回答那些假如。假如太多了,说不定余则成第二天就从台湾回来啦。很难说的。

我想让余则成脱党出走

在机场撤退那场戏,余则成模仿老母鸡打转挡住汽车。我觉得余的动作没有必要:翠平还藏着金条在鸡窝里呢,不用余则成提醒她也会回去拿。再说众目瞪睽之下,搞出这么大动静为什么没有人怀疑他?

如果让我重拍一遍我还这样拍。众目睽睽之下,余则成那个旋转动作,如果你是目击者你会怎么想?你会猜他是共产党吗?所有人都很诧异。诧异是正常的。除了诧异还能得出什么结论呢。你顶多猜他是精神病。这人脑子进水了有毛病。因此就暴露了吗?在那种情况下,余则成想的是完成我的任务就行了,完成与我心爱的人分手,这就完成了这个戏的任务。

站长对余则成的态度,一直是有所袒护。到最后还一定要拖着余一起去台湾。是不是他其实已经知道余是共党,但已经懒得去管。而且余则成掌握他那么多秘密、放在身边最安全?

他不可能知道,我在戏里面也没有点。证明他知道余是共党。要真是共党那最危险了,怎么会安全呢?我要是站长,知道余则成是共党,要么直接消灭,要么把他留在大陆,绝对不能带到台湾去。

左蓝死了之后余则成有个精神信仰危机。很多人觉得,余从一个军统特务转变为共党这过程快了点。你觉得呢?

我也是这个意见。其实在剧本完成的时候,我就跟制片人说过,可能这个剧,在这个地方有点弱,但当时已经不好修改调整了。余则成读《为人民服务》那场戏,是后来加上去的,我为了强化他那个转变的状态。那个时候在阵营里面,这种东西是看不到的,它很新鲜,对余则成来讲。

要弥补的话,我就让余则成出走!脱党!左蓝死了,他也不干了,逃了。然后再有个回归的过程。就好解释了。

我有一个坐标系

剧中几乎每一个细节都跟历史挂钩,找历史顾问了没有?

没有,都是自己弄的。我个人比较愿意阅读这方面的东西,中央特科的,秘密战线上的这些事,碰到了就看。“凝聚精神,保卫领袖”这类标语,翻一些军统的书都能看得到。

如果你心里有结构,有个网络,或者说坐标系的话,这个事就不难做。你拿出一个点来不知道往哪里放,有坐标系的话就放到具体点上去了。我的坐标系就是三年解放战争,在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我就放个大时间表。1945年5月发生了什么,6月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可能在运用上不是那么的精确。但是有一个大致的判断。事隋前后顺序是不能变的。

对你有用的史料,你就拿过来。比如广播里就是那一天的事:胡长官占领延安,失利让余则成感到很迷茫。那一天发生了很多事,你需要什么,就去选择什么。而不是说到了那天延安失利,你就不得不去写延安。

有些台词对当下似乎有所暗示。比如余则成说到裙带关系,“秦巨汉武,唐宗宋祖,明十七高清十四朝,哪一天不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你写剧本的时候,希望观众能读到这层意思吗?

读到这层意思很正常。但有一点,就是观众对当时的国民政府不懂,不够了解。你可以看看马歇尔在军调的时候,他当时跟美国国会有个建议,说不要再援助这个政府了,没希望,明目张胆的贪污,一塌糊涂。观众可能对那个时候在政治上的落后,没有清醒的认识。而那个时候共产党有先进之处。大家都知道共产党打败是军事上的胜利。却不知道也是政治上的胜利。

我不知道那算不算爱情

秋掌柜咬舌那场戏,很血腥,对于余则成这样一个组织外的人而言,是很惊悚

的。有人说,如果他是余则成,一定会被吓着。

其实秋老板直接表达的信息是:我不说了。如果不采取措施,他很有可能叛变。他这一行为就是告诉余则成,你就放心坚持下去。剧里面所有共产党人的牺牲和付出,对余则成都是促成他转变的刺激。左蓝是,秋掌柜也是。

余则成对这份工作的动力有两种说法,他跟翠平说,等解放了跟你过好日子。但他又对站长说,我就喜欢潜使,因为刺激。

这两种想法他都有。对他来讲,潜伏成为一种工作。一种习惯。信仰是说我既然代表了这个集团的利益,那么我就要干下去,因为我喜欢这个集团的理想和他们这些人。那些人我已经不喜欢了,我就要让我喜欢的人打败我不喜欢的。他就是转变了。成了一个纯战士,一个外表柔弱内心强大的纯战士。

可是如果他真是纯战士的话,为什么会在二婚的晚上流眼泪呢?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我这么牛,命运却不在我手里?

不是,这种想法是现在年纪低一点的孩子对那个时代的陌生感造成的。他们会觉得:你余则成被人家玩成什么样了?在那个年代,斗争性那么强,许多的安排是不执行也得执行的。为什么有督战队,拿着枪顶着你,往回退就打死你。你的同志,战友,因你恐惧、逃避而死亡。你多不人道啊。余则成必须得坚持,他流泪是对翠平,对他们生活的那段时间的怀念。也有对自己的命运,命运沧桑感的感慨。

在香港,跟余则成接头的人说翠平没找着。这是真话吗?组织都已经跟翠平接头了,说你在这镇子里呆着不能出去。

当然是真话了!一个山区的、河北的地方组织,跟在广州的人,他们怎么能见到呢,都是秘密战线的是没错,可是你知道秘密战线有多少条线索吗?总参二部的人掌握什么情况,社会部的人掌握什么情况,怎么可能找得到? 《集结号》里也是啊,仗打完了之后,那么多人都找不着了啊。

很多剧评说《潜伏》讲的是办公室兵法,这样的说法你喜欢吗?

我不喜欢,这是观众认识上的问题。我在写的时候没有这样想,你提到了,我可以理解。

我是觉得―这样的解读太窄了。

第8篇:内心强大范文

三度改行,只为站在舞台中央

易思玲出生于湖南桂阳县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下岗后经营着一家小餐馆,早上卖米粉包子,中午做炒菜火锅,晚上还要做宵夜生意,忙得不可开交。易思玲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跟爷爷的关系最为亲密。为了补贴家用,爷爷就在县城里摆了一个气枪摊子,摊子上摆放着十几把玩具气枪,供县城里的孩子们娱乐。易思玲经常跟着爷爷出摊,没有客人的时候就自顾自地玩气枪,久而久之就练就了不错的枪法,能够一枪打破前方的气球,把爷爷心疼得不得了,抱怨易思玲把做生意的气球都打光了,后来易思玲就干脆对着幕布打空靶子,依然玩得不亦乐乎。

小学毕业后,易思玲在父亲的劝说下报考了郴州市的体校,开始学习田径。但天性活泼的易思玲觉得天天跑步无趣极了,时间长了她就开始偷懒,因此常被老师点名批评。一次在被骂之后,她赌气跑到了舞蹈班外面,刚好班里的同学正在学习新疆舞,易思玲悄悄趴在窗户外面看了起来,觉得很有意思,便想改学舞蹈。怕学校不同意,她自己找到了舞蹈班的老师,再三请求她收下自己。经不住易思玲的软磨硬泡,老师终于答应了她的请求,收下了这个半路出家的学生。

刚到舞蹈班的时候,易思玲十分兴奋,学习起来也特别卖力,不管是劲舞还是民族舞,都跳得有模有样。放假回家时,易思玲特意给父亲跳了一段舞蹈,本以为父亲会称赞自己,没想到他不但没有表扬易思玲,反而冷嘲热讽道:“学舞蹈就算学得再好,也只能给别人当伴舞,一辈子不能站在舞台中央。”这让好强的易思玲十分生气,暗暗决定早晚有一天要站在舞台中央。

事实上,父亲对易思玲说的这番话别有深意。早在易思玲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郴州体校的射击教练龙寿柏到桂阳去选徒弟,在对当地小学的孩子们进行稳定机能测试时,易思玲就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龙教练当时就看中了易思玲,提议让她学射击,还特意打电话到易家进行了沟通。但因为学习射击的成本太高,一套装备就要四五千块,而易家有三个孩子要读书,经济比较紧张,易思玲的父亲就婉拒了教练的好意。但此后他却一直对女儿心存愧疚,觉得这样做耽误了女儿的前程,和妻子商量过后,他终于决定让女儿改学射击,但又怕她不舍得放弃舞蹈,所以故意用激将法来激她。

经过一整夜的思考,易思玲终于决定转行学习射击,将自己的天赋发挥到最佳。怕易思玲半途而废,父亲叮嘱她说:“要么就不去,要去就拿个世界冠军回来!”

年少轻狂,阵痛过后迅速成长

进入射击队之后,易思玲在射击上的天赋渐渐展现了出来,很快成为了队里的一号种子选手。2004年,广东省珠海体育局为备战省运会引进了易思玲。为了不让女儿受委屈,父母凑了三万块钱打到了她的卡上,作为她后续的训练和生活费用。那时候的易思玲只有十五岁,十分不懂事,见自己的卡上一下子有了这么多钱,就开始大手大脚地挥霍起来。加上不适应那边的环境,年仅十五岁的易思玲便悄悄溜回了家中。得知消息的父亲勃然大怒,把她臭骂了一顿,要不是家人拦着,他还差点动手打了女儿。

被父亲责骂之后,易思玲一气之下也离家出走了,这可急坏了全家人。为了寻找易思玲,全家紧急出动,四处打听她的消息。易思玲年迈的爷爷为了找她,骑着摩托车到处颠簸,不小心发生了车祸,被撞断了腿骨。

回到家后的易思玲见到受伤的爷爷,感到十分愧疚,此后她在家中待了一周,以便照顾爷爷。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她才了解了父母的艰辛。看到父母为了赚钱从早忙到晚,像陀螺一样连轴转,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易思玲感到十分自责,觉得自己浪费了父母的血汗钱。刚好这时候珠海队来电话催易思玲回去训练,还通知她购买新的装备,而易思玲的弟妹也到了交学费的时间,易家的经济一下子陷入了困境。思来想去,易思玲决定放弃射击去广东打工,但父亲却坚决不同意,还咆哮着把她骂了一顿,说砸锅卖铁也要供她学习射击。幸好易思玲的教练爱才,在得知弟子的困难后表示,只要易思玲回到队里,就可以帮她解决生活和训练费用,易思玲这才重返珠海,回到了训练场上。这一次,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表现,决不辜负家人和教练的期望。

经历过这些事,回到珠海的易思玲仿佛在一夜之间长大了,她开始将心思全都放在训练上,性格也沉稳了许多。因为表现出色,易思玲很快就从珠海队脱颖而出,被选拔到了广东黄村基地射击队。一年后,仅仅学习了6年射击的易思玲被国家队选中。她很珍惜来之不易的训练机会,开始更加专注地投入到训练当中,双手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也毫不在意。一年后,易思玲开始在国内赛场上崭露头角,多次夺得了冠军的称号,并开始投身张秋萍教练的门下,在她的指导下走向国际赛场。

沉稳夺冠,我有一颗大心脏

第9篇:内心强大范文

人如此脆弱的生命,却是宇宙间比绝大多数生命还高贵,其原因便是人类拥有内心的力量,这是世间最强大的力量,一个人若有了强大的内心,那么对他来说世界便在也无难事了。

一个曾经两次高考落榜,第三次才勉强上本科的人,在人生最低谷时却要去改变世界,也许你会认为他是疯子,可他确实做到了,他便是“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在中国,高考是被认为决定命运的国家,马云两次 落榜,可想而知这对他的打击,但他却创造了奇迹,这源于他内心力量的强大,正因为这内心的力量,令他对梦想的追求如磐石一般坚定,无论遇到什么,都不会令他放弃。

当内心的力量强大到一定的程度,不仅能使一个人创造辉煌,还能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奇迹般的崛起。

我们中国在那段黑暗岁月中,贫困,落后,被世界列强欺压,我们没有先进的武器,没有粮食,没有金钱,但是共产党的先辈却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敌人的飞机大炮,一支毫无装备可谈,没有经过任何正规的军事训练的由农民武装组织的队伍,却打败了兵精粮足,装备优良的部队,这种奇迹正式因为中国共产党对信仰的追求,对国家的热爱,给予了他们内心强大的力量,心中对和平,自由,安居乐业的向往及坚定,更使这内心的力量更加强大,使我们国家发展如此迅速,到了今天的地位。

那么内心的力量从何而来呢?从以上的两个例子中,不难发现,一个纯正的追求带给我们强大的内心力量,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少的人在一种纯正的追求,大多数人都被名利,金钱等外在的表象所迷惑,无法自拔,停滞不前,当初的理想早已化作云烟,以致每天忙碌如行尸走肉一般,我们不能如此,我们要向着目标前进,当一个人摒弃所有杂念去追求一个梦时,他将有强大的不竭的精神力量,内心的力量,那么他定能创造奇迹。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