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工程现状范文

环境工程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工程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工程现状

第1篇:环境工程现状范文

关键词:环境工程设计;现状;发展措施

引言

在我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其环境污染问题也趋于严重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因此,要想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做好环境工程设计工作,加强对环境的治理,将环境造成的危害和影响降到最低,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活营造一个健康的氛围。

1环境工程设计的重要性

1.1合理的环境工程设计是预防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

目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成为摆在人类面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其不仅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还会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要想从根本上预防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就需要做好环境工程设计工作,科学合理的规划工程建设,让人类从根本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2环境工程设计可以确保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在进行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环境污染的治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其需要开展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对于环境污染治理的企业,通过开展环境工程设计可以使他们从根本上避免或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环境治理市场,培养企业污染环境的风险意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引导。环境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可以有效推动环境污染治理企业发展壮大,优化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2环境工程设计的特点

俗话说的好“谈设计离不开工程”,环境工程设计具有其自身较为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环境工程设计涉及的范围不同,导致其设计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通常情况下,环境工程设计的对象包括废水、废气及废固体等,当一部分水处理专业技术人员被调到废气处理时,会产生一定的不适感,导致工作无从下手。大量的环境工程设计与工业生产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而且他们之间保持一定的正相关。总的来说,环境工程设计不仅要求设计人员掌握广泛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更好的适应时展需求。

②自知自终环境工程设计都需要围绕环境这个概念进行,其更多的侧重于社会效益,因为经济效益一般是无法进行有效衡量的。无论新建项目,还是老厂改造、旧项目扩建,都需要较高的环境工程投资费用。同时,在改建工程、扩建工程中,环境工程设计要保证不会对原来主体工程造成损坏,不会影响工程的正常使用。此时就需要环境工程设计人员对各个环节的设计、规划进行详细缜密的考虑,以确保环境工程的顺利施工。

3环境工程设计的现状

(1)环境污染治理企业在进行设计师所需要面对的对象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环境污染的诱发因素比较多,而且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从而造成环境工程设计人员所要面对的对象范围比较复杂,基本上包括废水、废渣、废气、大分子空气颗粒等,他们的治理方法和流程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每一个污染区域所处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都会导致环境工程设计方案存在加大的差异,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对其进行约束和规范。同时,大多数新型的污染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环境工程设计的难度,从而导致环境治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

(2)环境污染治理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业主和建设单位对环境工程设计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相关配套设施处在一个附庸的位置,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对于一些较大污染源(如污水的排放处理、城市垃圾的填埋等)进行处理时,缺少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导致环境工程设计脱离工程建设,大部分企业只顾着盲目施工,未能够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反而加剧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导致环境的治理有名无实。

(3)环境工程设计人员综合素质比较低。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环境工程设计处于起步阶段,从而导致相关专业技术人才比较匮乏,而且各大高校对环境工程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高校毕业生所占比例比较少。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会给环境工程设计造成较大的影响,致使其设计方式和设计内容不够科学,对环境无法进行有效的治理。由于环境工程设计并非一成不变的,其需要跟着时代的发展法不断的变化,因此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也能够具备较强的认知和独特的见解,以确保环境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4)环境工程设计收费标准缺乏统一性。目前,环境保护行业属于我国新兴的产业,我国还未能够制定与之对应的收费标准,导致大部分环境工程都是以双方之间的协议为准。由于缺少统一的收费标准,导致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非常激烈,大部分企业为了获得项目而故意压低自己的报价,并在环境工程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致使环境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影响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最终效果。

4环境工程设计的发展前景

(1)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推动了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使建筑行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当然,建筑行业在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尤其是环境方面的影响,因为其施工过程中不会对破坏环境的平衡,而且还会给周围环境带来较大的污染,所以环境工程设计的发展迫在眉睫,其能够保证污染治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需要保证环境工程设计的合理性,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衔接。虽然,我国环境工程设计发展有着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是也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尤其是在国家相关政策实施之后,对环境工程设计给予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在此情况下,环境工程设计将会迎来以此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将会使环境保护不合格的工程设计逐渐被市场所淘汰,不断优化市场结构,推动我国经济市场朝着国际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2)环境工程设计方法的优化。同一个污染治理项目,可以有不同的环境工程设计方案,并且他们所得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从设计的每一个环节着手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最终选择出一套适合时展的最优方案。在进行环境工程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如气候、水质、水量、地型、土地费用、处理程度、人工费用、材料费用等)来进行各个环节的设计,选择出最优设计方案。同时也可以通过经济学的角度来优选设计方案,如下式所示:Ct=I(r+R)+Cm式中:Ct为年总耗费;I为全部工程的一次性投入费用;r为工程设施年折旧率;R为该企业年利润率或银行贷款年利率;Cm为年运行维护费用。当Cm值最低时,我们所得到的环境工程设计方案是最优的,其主要受运行维护及投资费用的影响。无论如何,在进行环境工程设计过程中,都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设计,从设计材料的选择、施工到最后的竣工验收,任何一个阶段都要把环境工程设计考虑其中,并将其落实到实处。此外,在工程施工中,还需要将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理念贯彻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并从长远的角度对环境工程进行设计,将环保意识贯彻到底。

(3)完善环境工程设计相关制度。目前我国已有的环境工程设计制度还不够完善,导致环境工程设计缺乏统一约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因此需要根据我国环境工程设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一套与之对应的制度,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其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使得环境工程设计内部制度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4)提高环境工程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进行环境工程设计过程中,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注册环保工程师制度暂行规定》,并对环境工程设计人员的考试实施办法和环境工程师的认证资格做出了明文的规定,大大提高了环境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环境工程设计人员还要不断的学习相关知识,充实自己的知识水平,使自己不断的与世界接轨,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有效推动我国环境工程设计的发展。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升,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破坏了环境的生态平衡。因此需要做好环境工程设计工作,借助一些先进的设备及材料,优化污染治理工艺,引进绿色能源,并将环境工程设计应用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根本上做好环境工程建设和保护工作,以更好的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提高人类生活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敬麟.环境工程设计现况和发展前景[J].科学时代,2015,6(13):29~30.

[2]郭瑾,李佳珏.当前环境工程设计现状及发展[J].企业导报,2015,12(21):143~144.

第2篇:环境工程现状范文

关键词:环境工程;管理;对策

引 言:当代社会,环境问题逐步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努力地进行着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其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就也为严峻。因此,在我国在环境日益受到污染的情况下人们已经渐渐开始意识到环境污染对可持续发展的危害性,从而树立其环境保护的意识,继而建立起环境工程管理。

1 环境工程概述

所谓的环境工程就是研究以及从事防治环境污染与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环境工程同生物学之中的医学、生态学之中的环境医学与环境卫生学,以及环境化学与环境物理学有关。因为环境工程处在初创阶段,学科的领域还在发展,但其核心是环境污染源的治理。而环境工程学是在人类同环境污染作斗争、保护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

迄今为止,人们对于环境工程的这门学科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环境工程学,其实就是研究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方法与原理的学科,主要是研究对噪声、固体废物、废水、废气,以及对造成污染的放射性物质、热、电磁波等的防治技术;有人则是认为环境工程学除了研究污染防治技术外还应包括环境监测技术、环境工程经济、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系统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2 环境工程管理现状及问题

2.1 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估非常不充分

目前,对于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估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评估指标不全面、未成系统的缺陷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样在制定大环境因素目标与指标时存在较大的困难和不足,项目实施过程中因为指标不够“坚挺”导致资金、方法、职责、机构、监控手段及相关程序文件方面无法配合实施细则,相应地配套措施也无法落实。

2.2 环境工程管理优秀人才缺乏

在我国,虽然公众环境意识有所提高,但公众对环境工程管理的认识仍然一知半解,即使各地出现了一些环境污染治理工程,但运行效果依然是个疑问。公众看法尚且如此,整个社会的认识也好不到哪里去,以各大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设置为例,环境工程管理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这对环境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十分不利,因此缺乏优秀人才是环境工程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2.3 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不完善

我国还未能够对重大环境因素进行全面、系统以及科学的评估,这就直接导致在后期制定大环境因素的目标及指标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继而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形成较多的软指标。没有完善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作为保证,就很难从资金、方法、职责、机构、监督检测手段及必要程序文件等方面同实施细则做有效配合,同时也无法落实配套相关措施,从而不能确保它的统一性。

2.4 缺乏合理的市场管理

在环境工程市场三个主体,即政府、客户、生产商中,作为宏观管理的执行者,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如何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其对环境工程管理的调整作用,则是当务之急。环境工程的市场管理从根本上讲是法制管理,即完善市场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市场监督。同时从微观上放开环境工程市场,利用市场的调节机制来调整客户与生产商之间的关系,从而逐步建立政府与社会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作用的市场管理体系。

2.5 环境工程管理缺乏监管

环境工程管理在建立与运行一个管理系统之中起着无法替代的关键作用,我们只有通过这个系统的高质量、高效率的运转,环境工程管理的有序性、规范性以及它的有效实施才可以得到保障。为此一定得组建相应的组织机构和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保障实现各项环境工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然而我国没有完备的工程监理、招投标制度、验收制度,十分的容易引起工程质量纠纷和工程中个人腐败等问题。

3 加强环境工程管理的对策

3.1 完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

体系化是使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纳入正常轨道的关键步骤,应通过落实以下措施加以完善:(1)所有涉及环境保护的宏观决策,都必须有环境保护部门参与,环境管理工作应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角落,在所有与环境相关的领域中都应体现环境意识。(2)在进行区域开发、重大经济技术决定、产业结构调整等重要决策之前,必须先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试点工作。(3)建立由党政领导、人大政协、环保部门共同参与的统一监管制度,完善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运行机制,集合全社会的力量管好环境工程建设。(4)建立环境工程多渠道投资机制,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技术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通过排污收费制度的改革,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5)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问题举报、听证会等公众参与制度,鼓励公众、媒体的监督与批评,创造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3.2 高度重视环境人才培养,利用多种途径促进成才

提高环境工程管理水平,需要有优秀的人才。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不拘一格,应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成才。可以通过高等院校培养环境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也可以通过在职培训的方式提高在职人员理论水平;更鼓励职工教育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正规化方向发展,使在岗人员能够不断获得理论的补充和知识的更新。

3.3 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整合环境工程资源

在我国从事环境工程的企业数量并不少,仅广州市环保设计公司最少400家以上,竞争也挺激烈的,但水平却不怎么样,其主要原因是市场准入门槛低,以致鱼龙混珠。要改变这种不利局面,一是要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并加强监管,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管理规范制度;二是放开市场,现在各地仍遗留计划时代的影子,当地政府往往将工程任务交给当地公司;三是引入外资,提高环境工程的建设水平。

3.4 加强环境工程的有效管理。

完善环境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条例的制定,加强环境工程的有效管理,使各处的环境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利用,这样一来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关条例及法规的明确化、人文化及具体化,可操作性也随之得到了强化。同时在环境工程市场中,政府要完善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建立具有权威性的市场管理机构和资质认证机构。政府的职能虽然并不直接作用于市场,但是通过间接的方法建立、完善市场,这样即可以避免以往政府直接参与环境工程管理而带来的许多弊端。

4 结束语

环境工程管理工作对我国未来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些年,国家不断加大环境治理工作的力度,许多地方政府也已经认识到环境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环境污染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理,就可能影响到经济建设,影响到人们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虽然现阶段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没有一套很完整适用的管理办法,但是我们相信,通过政府的支持、科学的管理以及不断的努力,环境工程管理的最终目标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赵安娜.解析中国环境工程设计现状及其新发展[J].才智,2013(14).

第3篇:环境工程现状范文

关键词:污水排海 环境评价 综合评估

“六五”期间的深圳市污水排海工程规划方案指出:深圳市城市污水排往珠江口深海,可以明显减少排往深圳河(湾)的污染负荷,污染源将主要来自香港新界地区。因此,无论深圳市采取何种排污方案(污水二级处理或排海),深圳河罗湖桥到渔民村河段的BOD5均达日本E级水体标准的2~7倍;当采用二级处理方案时,深圳湾的CODMn值基本上为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采用污水排海方案后则可达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N、P 除外)。若香港新界地区河水水质能达到日本E级标准(BOD5<10mg/L,DO>2 mg/L),则深圳市污水采用二级处理后能使深圳河水质达到日本E级标准,深圳湾的CODMn达到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N、P达不到);若采取污水排海方案,则整个深圳湾的CODMn均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外湾的N、P含量略超出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为确保深圳湾水质达标,深圳市政府在审查通过“深圳市城市污水排海工程方案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实施了这一工程。

1 排海工程概况

深圳市污水排海工程,是将福田区皇岗路以西的城市污水,通过40.5 km长的截污管(渠)和6座提升泵站送到南山地区的南山污水处理厂(规模为73.2×104m3/d),经一级(沉淀)处理后,用水泵加压送到妈湾的工作井(高位井),再输入一根长1.609 km的海洋放流管经扩散器排至珠江口深海(扩散器的喷口标高为-11.5 m)。

排海工程的服务人口(常住加暂住人口)为101.4万,另加流动人口20.28万。规划的综合污水排放量:常、暂住人口为650 L/(人·d),流动人口为360 L/(人·d)。据此可算得污水量为73.2×104m3/d,另外妈湾附近开发区尚有0.4×104m3/d的污水量要经海洋放流管排放,所以深圳市污水排海工程的排水量为73.6×104m3/d。

南山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见表1。

表1 设计进水水质和去除率 项目时稀释倍数已达50~70倍,上述的水下污染云团CODMn最大可增加到8 mg/L, 远超出国家海洋水体三类标准,但污染云团范围很小,一般长度与排放管分布相当,厚约为3 m,宽约15 m。当污染云团露出水面时,CODMn增值约1.5 mg/L,它对景观和水体水质的影响均较小。当污水排放量达73.6×104m3/d时,磷值超过0.03 mg/L(相当于使水质下降到低于二类标准值)的范围不足0.65km2,超过0.015 mg/L(相当于使水质下降到低于一类标准值)的范围为1.33 km2,增值为0.002 mg/L的面积15km2;氮的增值超过0.2 mg/L(相当于使水质下降到低于二类标准值)的面积约为1.4km2,超过0.1 mg/L的面积为2.6km2,增值为0.05 mg/L的面积接近27km2。可见,氮、磷的影响使水质标准下降一类的范围一般不超过3km2,至于对远区的影响实际上已小于珠江口氮、磷本底的波动值。

3.2 跟踪评估

总体上看,无论是枯水期还是丰水期,也不论是涨潮或退潮,除无机氮、无机磷外,排海工程局部海域的水质基本符合《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第二类海水标准。其中,As、BOD5、DO、Cd、Pb、Cu、大肠菌群达到第一类标准,和1989年环评的监测结果相比变化不大;石油类可以达到第二类标准,和1989环评监测结果相比变化不大;无机氮普遍超过第四类标准,表明该海区受到无机氮的污染,但与1989年环评监测结果相比变化不大。

从近年的时间变化过程看,深海排放前后的监测结果并无水质类别的变化,但从深海排放后的水质空间分布看,则是放流管附近测点的水质浓度普遍比远距离参照点的水质浓度高。

综上所述,放流管周围海域水质除无机氮的背景值较高超过第四类标准外,水质状况仍属良好,绝大多数水质指标达到第三类标准,多数水质指标达到第二类标准。

4 建议

总的来看,深圳市污水排海工程对减轻该市对深圳河、深圳湾的污染程度具有重大的意义,而现有排海规模对珠江口的环境影响并不明显,因此对区域总体环境质量的改善是十分有利的。为了使该工程发挥出更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出下列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①有条件时尽快提高污水处理深度。考虑到纳污海域目前氮、磷背景值已经较高,是赤潮高发区,应在条件具备时尽快提高排海污水的处理深度。

②加强对工业废水的预处理,严格执行污水排放标准。污水在进入截排管网之前,排污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426—89),加强对工业废水的预处理,严禁重金属等有害有毒污染物排入下水道,并尽快完善进水水质的监控系统。

第4篇:环境工程现状范文

[论文摘要] 本文从该校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对调整教学内容、延长教学课时、采用合理教学方法、加强师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提供一种有意义的参考。

一、引言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和交流,使人们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更方便地进行国际交流。因此,社会对高等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的外语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适应社会需要,高校在英语课程教育上设置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基础英语有各个高校的外语学院承担,着重培养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专业英语以前作为选修课在不少专业做了设置,现在变得更为普遍,几乎所有的专业都有专业外语,而且作为必修课,成为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让他们能够用英语交流信息”,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和根本,开设专业英语这门课当然也不能偏离这个根本,应该帮助学生熟悉并掌握专业英语词汇、特点和表达方式,能够阅读并获取国外与本专业有关的科技信息,并能够与国外的同行进行交流。

学生进入毕业设计阶段需要查阅大量国内外科技文献,是对专业英语的应用阶段。但大部分学生在查看外文资料时,困难很大,大大限制了学生知识面的扩展,也影响了毕业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进行。虽然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但在应用时却是如此不尽人意,我们应该深入思考一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教学环节存在什么问题,应该如何改进。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二、现状及存在问题

1.学生现状

目前我国的英语学习仍然存在应试倾向,基础英语的学习目的是通过四六级考试,因此学生就围绕着考试这个指挥棒展开学习。一旦通过,基本上就可以停止英语学习了。事实上即使通过了国内统考,学生的听说能力仍然较差,很难进行日常的外语交流。

本科三年级开始进入专业英语学习阶段,很多同学并不清楚学习这门课的目的,只是为了毕业凑学分,很少有同学是为了提高专业外文文献的阅读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碰到困难就退缩,抱着能及格即可的心态学习。在课堂上缺乏主动性,表现低调,不敢出声阅读,不能积极回答问题,只能靠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沉闷,不利于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

2.重视度不够,师资队伍不强大

目前各高校的专业外语教师一般有专业教师担任,且大部分是年轻教师,虽然精通专业知识,但外语水平有限,对外语教学方法和规律知之甚少。教学过程中经常是孤军奋战,缺乏团队支持,几乎没有专门的英语培训,个人外语能力难以大幅度提高。因此专业外语课就变成了汉语专业课,或者是学习专业词汇和翻译,学习内容枯燥,学生缺乏兴趣。专业外语课对教师的外语水平、专业知识、执教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课程设置不恰当,学时太少

专业外语课程的学时设置一般都不太多,新疆高校农业院校为20~40个学时,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为32学时。一般设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与基础英语的课时相比,专业英语课时太少,在这么短的课时安排下,让学生掌握专业英语应用,如果不在课下有较多的投入,实在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4.教学内容陈旧、方式单一

目前专业英语教材难以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公开出版的教材较少。就环境工程专业而言,有些教材所选文章过于陈旧,有些教材专业性与通用性不能兼顾。而且教材一般选用外文原版文献,句子冗长,结构较复杂,学生学习难度大。针对课文的词汇或短语解释以及配套的长难句翻译,相对课文来说较少或个别存在错误;课后练习缺乏、设置不尽合理。目前为止,公开出版的教材没有配套练习册,使学生缺乏相应的训练。由于教材所限,课堂成了翻译课、解释课,致使学生认为学习专业外语就是学习词汇、学习如何翻译。

三、建议

师资力量薄弱、教材落后、学时较少等问题,几乎是工科院校的一个普遍问题,究其原因可能是整个教学体系中重视程度不够,投入太少,不能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教学队伍,教师队伍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重中之重是加强师资,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一个体现,其次是延长课时并改进教材。

1.加强师资

专业外语对教师要求很高,尤其是外语水平,一方面,可以引进有国外留学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任课教师;另一方面,对专业教师进行适当的外语培训,提高其外语交流和应用能力。另外可以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这可以增加教师的积极性。

建立专业外语教学团队,增加人力投入,包括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外语基础较好的等思想活跃的教师,大家定期讨论,群策群力,对专业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上课形式采用全英语或必要时双语教学,创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和英语思维的习惯。根据课程设置的需要,编写合适的教材、选择期刊、准备多媒体素材,创新教学形式,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2.改进教材,延长课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

加大投入力度是关键。清末的京师同文馆设置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中外交流所需要的外交人才,历史证明其教学富有成效,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懂外语的外交人才,这些人成为晚清、民国外交舞台的重要人物。京师同文馆学制8年,以英语学习为主,兼学其他学科,重视汉语学习,认为只有汉语学好了才能正确表达外文资料;重视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方式有笔译(英汉互译)、口译(将汉语译成英语)、写英语作文等。我们的专业外语学时只有32学时左右,又因枯燥、厌学等原因导致教学效果较差。 转贴于

借鉴京师同文馆的经验并按照我国高校教育英语四年不间断的要求,将专业英语由一个学期改为四个学期,从大三上学期开始一直到毕业结束。

(1)第一学期开设专业概述类课程

由于学生直接阅读专业文献困难较大,我们可以为其做一些铺垫,从专业概述类课程开始。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注重实用性。教学内容选择通俗易懂又结合专业的材料,就环境工程专业而言,可以是目前热门话题,也可以是国外环保方面的成功实例介绍、区域循环经济实例,从接近日常生活的话题着手,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同时,注重听说读写的练习。由于这方面的题材较广泛,可以从网站下载一些视听资料,课堂上在听的基础上用英文写出所介绍材料的大意;另外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用英文总结课文;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将课下自己阅读的材料做成幻灯片讲给同学听,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初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流能力。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让学生感到专业课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让学生学了就要用,把看到的、听到的通过说或写的形式表达出来,让他们看到学习的进步,逐步建立学习兴趣,由厌学变成愿学;另外学生可以掌握一些常用的专业词汇,简单的专业英文表达。

(2)第二学期开设较深入的专业课

在初步了解专业词汇和表达的基础上,强调向专业化、深入化方向倾斜,选用的教材力求涵盖环境工程专业的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包括水、气、固废、甚至噪声的污染与治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要求工艺介绍要全面,作用、原理要简洁,并指出发展方向与最新进展,发明创新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热情,是他们所感兴趣的东西。这一阶段的教材可以选用国外大学环境工程领域的基础概论类的外文原版教材或影印版,或由教师根据教课内容和要求进行选编。这一阶段,仍然要加强听说读写以及译的训练,“译”包括中英文互译,由于涉及专业知识,一词多意、长句、复合句增多,能够阅读、理解并正确的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能够看懂别人的研究成果,并讲给同行听或者将自己的东西翻译给别人听,这也是交流的一个方面,因此需要认识到“译”的重要性。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比较深入地了解并掌握的专业外语词汇和表达方式。

(3)第三学期开设专业拓展课

至此,学生已经掌握了比较丰富的专业外语基础知识,了解了相关专业课,在此基础上,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一门新领域课程的能力,此时可以专业课程的某一个方面为切入点,选用英文原版教材,巩固并提高学生的外文学习能力。就环境工程专业而言,人们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专业发展越来越全面,新技术日新月异。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作为学习内容,继续加强“听说读写译”的训练。由于这部分内容阅读量大,专业性强,学生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部阅读完,在课堂上可以分组、分部分阅读,然后以交流式、讨论式或演讲式的方式相互学习,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英语交流的学习氛围。上课可采用双语课的形式,但仅在必要时辅以汉语作为必要的补充。

(4)第四学期为专业英语应用课

大四下学期的毕业设计阶段,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积极开展专业外语实践,使其成为专业外语教学课堂的延伸。教师选取环境工程专业SCI、EI的期刊文章讲述其投稿要求,并提供几篇内容较简单、不同题材的文章作为范例,要求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按照投稿要求写出英文摘要,并与作者摘要做对比,找出差距,逐步提高。毕业论文完成后,要求写出英文摘要,并按照国际会议的要求,制作幻灯片,做不多于10分钟的答辩演讲,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在制作、准备英文幻灯片和编制报告的过程中,受到了系统而严格的训练。将英文学习、应用与毕业设计相结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新探索,是将英语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一种新尝试。

四、结语

专业外语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在专业上的英语应用能力。这和做学问一样,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下功夫才行,必须从上到下包括领导、教师、学生给予足够的重视,围绕专业英语教学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才能切实提高专业外语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浩峰,李建新.进行专业外语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高等工程教育,1993,(1):27-28.

[2]黄天寅.浅议工科专业外语教学的改革.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83-86.

[3]吉雪花,庞胜群,辛建华.新疆高校农业专业外语教学之我见.中国西部科技,2009,8(3):95-96.

[4]陈莉娜,贾国欣.工科专业外语教学探讨.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4):75-77.

[5]郑朝红,张殿清.京师同文馆与中国近代专业外语教学.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8(2):110-112.

[6]魏栩,边丽英.关于计算机专业外语教学的几点思考.网络与信息,2009,(3):33-33.

第5篇:环境工程现状范文

关键词:净化空调 空气定向流 节能

实验动物科学是生物医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的基础和重要的支撑条件,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实验动物的应用和研究。随着GMP要求的近一步落实,国家相继制定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和《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等法规。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我国医药行业加快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步伐,很多医药生产企业和研究部门都需要建造符合规范的实验动物设施。

新建的实验动物设施一般都要达到SPF级,且具有一定的规模。由于实验动物设施的特殊性,对净化空调有很多特殊的要求,现就SPF实验动物环境工程净化空调节能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进行探讨。

1 SPF实验动物环境对净化空调技术的要求

根据1994年颁布的《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国家标准,实验动物环境主要分为开放系统、亚屏障系统、屏障系统和隔离系统。开放系统适用于饲养普通级实验动物,亚屏障系统适用于饲养清洁级实验动物,屏障系统适用于饲养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实验动物,隔离系统适用于饲养SPF级及无菌(GF)级实验动物。当前,新建的实验动物房主要是SPF级,按照标准要求空气净化度至少要达到10000级,氨浓度≤14?/m³, 温度18~29℃,日温差≤3℃,相对湿度40~70%,气流速度≤0.18m/s, 房间空气压差梯度20~50Pa。

为了保证实验动物正常地生长,需要严格地按照规定调节温度和湿度,提供新鲜空气,排除有害气体、病原微生物和尘粒。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还要严格地设定和控制房间内各部位的空气压力。因此,建立SPF实验动物环境必须有一个设计合理,运行可靠,节约能源, 监控方便的净化空调系统。

2 SPF实验动物环境净化空调技术的现状和问题

虽然SPF实验动物环境对空气的洁净度要求不高,但通风方式有特殊的要求。首先,必须提供实验动物正常生活所需的新鲜洁净空气,排除动物排泄物等散发的污浊气体,还必须防止空气的交叉污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目前国内的SPF实验动物环境大部分采用直排式全新风净化方式,即将恒温恒湿的净化空气送入SPF实验动物房稀释污染空气后不予回收直接排放。常用的气流形式为顶送侧回,由房间顶部的高效送风口将洁净空气送入,房间内放置有实验动物笼架,洁净空气将室内的污染空气稀释后沿着房间四周下部的排风口排出。这种净化送风方式原理简单,管理方便,得到了较多的应用。

但是,这种送风方式风量大,能耗高,使用上也不尽合理,因为并非所有的尘埃粒子都是致病微生物,依靠大量的洁净气流稀释室内的污染空气也不一定能使实验动物得到很好的生活环境。目前,一般SPF实验动物房的饲养方式都是将动物放在饲养盒(笼)内饲养,饲养盒(笼)又放在多层的笼架上,室内可放置很多排笼架。饲养盒(笼)是实验动物生活的微环境,又是产生尘粒和异味的核心,也是空气流动的死角。整个房间是空气循环的大环境,气流呈乱流形式分布,由于饲养盒(笼)和笼架的阻力,洁净空气只有很少部分能进入饲养盒(笼),大部分恒温恒湿的洁净空气直接从排风口排出,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即使从饲养盒(笼)内散发或被置换出来的污染空气也不能立即完全地排出室外,这些污染的空气会随着乱流气流弥漫于整个房间,不仅造成实验动物交叉污染的可能,也使饲养人员的工作环境恶化。

一般饲养盒(笼)的容积仅占房屋空间的10%,由于饲养盒(笼)和笼架的阻力,能直接参与饲养盒(笼)内空气交换的洁净空气将低于10%。要保证饲养盒(笼)内一定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的新鲜度就必须成倍的加大空调机组,增加送风量,加大制冷和制热功率,这就增加了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而这些能量大部分被排空浪费掉,这是直排式全新风净化方式最主要的问题。

3 净化空调节能技术在SPF实验动物环境中的应用

随着SPF实验动物环境的推广和实施,能耗大,投资和运行成本高昂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国内外的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和探索,本人也在工作中积累一些经验,介绍如下:

3.1 减少冷热负荷

3.1.1 降低室内高度 一般生物洁净室高度在2.4~2.6m之间,SPF实验动物环境工作人员少,工作时间短,为了减少洁净空气单位流量,可将房间高度降低到2m。

3.1.2 加强围护绝热 选择较好的隔热材料,加厚保温层。

3.1.3 调控气流速度 采用变频调速自动控制技术,将气流速度控制在标准下限运行,最小空气流速可选取0.1m/s。

第6篇:环境工程现状范文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more attention are turnned to the risk of project, the loss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This article mainly recount the environmental risk of the Midwest Construction, proposed environmental state index, fand ormulate pre-control program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to avoid the risk reasonably.

关键词: 环境风险;环境状态指数;预控方案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risk;index of the environment state;pre-control program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4-0120-02

0 引言

文章中的环境风险,主要指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环境因素而造成工程成本损失或工期损失等的环境状态。通过变后环境状态指数与原有预期环境状态指数的对比,选择不同工程环境风险预控方案,提高环境风险处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 工程环境风险因素分析

1.1 工程环境风险类型及其结构组成 环境风险因其产生风险的因素分为:区域自然环境风险、现场施工环境风险、基坑作业环境风险、周边社会环境风险以及项目自身经济环境风险。如图1能够清晰地看出工程环境风险的各项分支以及具体环境风险因素。

1.2 环境风险状态指数 根据中西部工程环境实际状况,结合工程实际以及气象局的综合情况,列出部分主要环境风险因素的调控水平、危害性系数、发生概率等,如表1。

其中,Ck――第k类工程环境风险的环境状态指数;Cki――第k类环境风险分支下的具体风险i因素环境状态指数;pki――施工单位对风险因素i的调控能力,调控水平越高则数值越大,最大为10;ski――风险因素i对建筑施工的危害程度,最大为1;fki――风险因素i在陕西省发生的概率;k――工程环境风险类型:1――区域自认环境风险,2――现场施工环境风险,3――基坑作业环境风险,4――周边社会环境风险,5――项目自身经济环境风险。

2 工程环境风险状态

2.1 环境风险基本状态的构建 结合工程环境状况,以及有关规范标准,建立环境风险基本状态,并根据规范要求制定相应处理措施,具体见表2。

2.2 实际施工过程中环境改变系数及变后环境状态指数 构造环境状态改变系数,令基本环境状态系数为1,良性、恶性改变分别以其具体改变幅度取值,为了实际计算简便,以一定幅度范围制定取值标准,具体状态改变系数见表3。其中,t――基本环境状态系数,因其为环境状态初始值,故令t=1.0;t-――具体施工环境向不利于施工操作的恶性环境状态改变系数,一般取1.0~2.0值;t+――具体施工环境向有利于施工操作的良性环境状态改变系数,一般取0~1.0值。

正常施工环境下,工程环境风险的预控与处理方案按照本文下一章节中的调控程序进行预防与控制,而对于环境风险的恶性改变,则应采取加强预控程序,

其中,Mk――第k类工程环境风险的变后环境状态指数;Mki――第k类环境风险分支下的具体风险i因素变后环境状态指数;tki――第k类环境风险分支下的具体风险i因素环境状态改变系数。

3 环境风险调控程序

分别从基本环境状态和恶性环境状态出发,对工程环境风险的预控程序进行探讨。

①基本环境状态下环境风险预控程序。(图2)

②恶性环境状态下施工单位环境风险加强预控程序。(图3)

参考文献:

[1]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S].北京,1999.

[2]JGJ146-2004,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S].北京,2005.

[3]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S].北京,1992.

第7篇:环境工程现状范文

【关键词】环境管理;污染现状;实效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均得到了快速蓬勃的发展,过去几十年间形式各异的工业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在神州大地上生根发芽并发展壮大。经济的发展,工业企业的壮大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由于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管理的不到位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状况呈现以下的特点

1 污染面广、类型复杂、时空跨度大。

从污染面来看无论是腾格里沙漠里的一个个巨大排污池,冬季爆发性的全国雾霾天气,还是长江流域江豚近乎灭绝的生态调研报告….以上种种均说明了我国的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已从局部的个案现象逐步发展成为覆盖全国范围的普遍现象。

污染类型逐步呈现复杂化,多样化的特征。污染源已从过去单一的工业点源污染逐步发展成为涵盖工业、农业、生活及交通的面源污染。同时从天空到陆地、从河流到海洋、从地表到地下,都广泛地被严重污染。污染物的类型也从过去的单一类型逐步呈现多样化、 复杂化且环境危害巨大化的趋势发展。

2 环境污染程度高、环境质量状况严峻。

从世界发展史来看,由于工业、农业、生活及交通的发展在世界各地均发生过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其中最为严重、危害程度最高的要数世界“公害事件”。我国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堪比史上最严重,有研究称,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这四座城市,因为PM2.5引发多种疾病造成的过早死的人数达到8500多人。

从水环境质量状况来看,无论是占水资源总量的1/3是地下水,还是占水资源总量2/3的地表水污染程度均超过了50%,各类湖泊及水库的富营养化程度极高。同时水环境质量状况的恶化使得水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以长江流域江豚为代表的水生物种接近灭绝。

从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来看,据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中国500个大型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11年世界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表明:我国31个省会城市在世界1081个城市排名中全部排在800名以后,各种污染物均严重超标。

从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来看,随着植被的严重破坏,水土流失的加剧,土地沙漠化,石漠化的境况越发严重。同时污水的排放,农药的过度使用,土壤环境的重金属及持续性有机物的污染越发严重。根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因污水灌溉、重金属污染、固体废弃物堆存等原因造成的破坏的耕地面积已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10%共约1.5亿亩,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面对如此严峻的环保形势,剖析过去几十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我们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与不足。

(1)人少事多,地位从属,地方行政考核体系不科学,环境保护国策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及落实。

过去几十年间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形式各异的污染源成几何级数增长,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特别是专业的基层一线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的配备严重滞后。在基层政府部门中环境保护行政部门长期处于弱势从属地位,和随随便便100多号人的建设经济部门相比,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只能算是大猫小猫三两只。严重短缺人手,专业知识不合理的人员结构,繁重的工作任务使得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展,基本上均处于民不告,官不管的被动应付状态。加之实施了几十年的以GDP论英雄的行政考核机制,更加促使环境保护工作时刻承受着来自行政、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从而使得环境保护工作举步维艰,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难以得到真正的执行,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场广泛存在。

(2)环境监测部门地位从属,人员结构参次不齐流动性过大,技术能力薄弱,难以满足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的需要。

环境监测工作犹如环境保护工作的耳目,是检验地方环境质量状况以及污染源排污状况的度量,是科学有效的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但现实生活中,由于行政地位上的从属,人员及经费投入的不足,人员收入的偏低,技术能力薄弱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得我国大部分的基层环境监测部门在事实上无法满足环境保护工作的需求。环境监测能力的不足,环境监测数据的失实使得地方政府在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开展行政管理工作时严重缺乏依据,从而导致环境保护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3)环境法律体系、环境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的相对滞后,难以满足环境保护工作有效开展的需要。

环境问题的产生并不断加剧,环境质量持续恶化与传统的经济体制下环境资源被廉价或无偿的使用有着中大的关联。其中主要根源为环境法律体系、环境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的相对滞后,缺乏可操作性和前瞻性,从而导致新型环境污染问题发生时即陷入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尴尬局面。

目前我国虽然基本建立了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及标准体系,但是部分法律体系在执行的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置过轻,从而导致了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频发。与此同时部分的环境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相对滞后,很大一部分制定于上世界80年代,存在操作可行性低、工作效率难以提高等特征,难以满足现今污染源监测与监管的发展趋势,从而造成了环境监管效率难以提高的现象。

3 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人民群众综合素质不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之一,在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主要体现为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特别是部分地方官员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不足是加剧我国环境污染越发严重的诱因之一。环保意识淡薄导致不能正确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重经济,轻环保的现象广泛存在,更有甚者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

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状况,史上最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修订与实施,或将能把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推上新的台阶。践行新环保法,提高环境管理的实效性,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立完善、俱进、操作性强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针对我国目前的环境污染状况,进一步加强环保法律体制的建设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我国要建立完善、俱进、操作性强的环保法律体制首先要从我国环境污染现状、经济发展规划、生态破坏状况等实际国情出发,根据实际对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进行全面的整理、修订及拓展,使其更完善、更俱进、操作性更强。同时在法律体系的修订及拓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先进发达国家环保法律体系的研究与学习,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结合我国的国情逐步建立我国特有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从而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2)整合资源,提高环境保护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要提高环境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根本在于提高环境保护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环境监测上,以地级市为单位整合环境监测资源,利用有限的资源通过强化人员培训,提升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打造专业高效的环境监测队伍。于此同时通过合理的分工提升实验室先进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率,从根本上改变县级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能力薄弱的问题,使得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有效、科学,从而为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及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指明方向。在环境治理上,加强对环保治理专项资金的管理利用与专项审计工作,使得环保专项资金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一分一毛均用于专项环境治理工作。

(3)建立科学的环保行政管理与行政考核机制。

要提高环境管理的实效性,有赖于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与行政考核机制。过去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深化主要原因是行政管理混乱、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效率低下以及行政考核机制的价值偏差造成的。要建立科学的行政管理机制需通过学习国外先进国家的管理体制经验,再结合我国的实际逐步建立规范化、统一化、制度化、自上而下明确的环保行政管理体制。于此同时行政考核机制要改变原来以GDP论英雄的单一体系,要全面综合的全方位考核地方官员的综合政绩。在环保工作考核的过程中,尽量多采用飞行检查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过程加强公众参与和公众监督尽可能的避免运动员和裁判员均为地方政府的现象出现,使得行政考核真正落到实处。通过建立科学的行政管理和行政考核机制,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现有的环保行政管理及评价体系提升环境管理的实效性。

(4)强化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全民性的基本工作,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针对目前我国人民群众综合素质较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的现状。地方各级政府应该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给人民群众灌输环境保护理念,提升群众的环保意识。同时推进环保进学校、进社区、进工厂、进家庭的宣传活动,倡导环境保护从身边做起、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通过出台垃圾分类回收补贴、举报环保违法行为有奖等经济鼓励政策,鼓励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到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中。

(5)强化人员培训,提升执法能力。

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管理工作,其中环境执法过程中的环境监测与行政执法的环节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更高。要提升环境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提升环境监测与行政执法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可或缺,其中基层一线环保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尤为重要。地方各级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逐步建立和完善部门内部及跨地区的人员专业水平培训考核制度,落实人员培训考核经费保障,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适时组织形式多样的专业理论知识及实际能力操作培训,全方位的提高基层一线环保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上级部门要加强对下级部门的专业指导工作,适时开展对下级部门一线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环境执法人员专业水平较低的现状,达到提升环境管理与环境执法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中商情报网.

[2]李田,我国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对策研究.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9月.

[3]我国环境污染现状,豆丁网.

[4]我国的环境污染现状与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困难与对策,豆丁网.

第8篇:环境工程现状范文

一、农业水利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忽视水资源的载力问题。一定意义上说环境也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在短期内是无法恢复的,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上千年才能够恢复。水资源自身的生态平衡也需要一定的水量,例如深入地下的水、蒸发的水,排沙除淤的水、排盐碱的水、湖泊洼地的水量等等,一定要保留维持其基本平衡的水量。

2、对地质结构考察不细致,工程选址不当造成大面积库岸崩塌,诱发强烈地震,地下水位上升而引起盐碱化问题。

3、在水库建设中缺少生态考虑,给一些濒临灭绝的水生生物带来致命的打击。规划中还应设计一定的工程构造,以满足大坝流域内水生物的生活习性。

4、给社会环境如工程带来的移民问题和耕地补偿问题,以及由于其他安排不当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都是我们要考虑的。

5、工程施工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由于工程施工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粗放型的施工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

二、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及具体实施内容

以上重点阐述了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不当而造成的一系列的生态和社会问题,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受到重视,国务院规定今后凡大型的水利工程都要进行环境评估,但是往往由于缺少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导致我们在环境保护这方面做的仍然不够。但是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这一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也总结出很多评价的方法,形成一些比较成熟的理论。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评价方法可以可以归纳为3种:预断评价、回顾评价和现状评价。评价方法很好理解,这里就不做过多的陈述,重点说一下评价方法的具体实施内容,可以分为4个部分:①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研究;②环境状况的具体分析;③环境影响的预测;④综合分析评价,在此我相应的展开论述。

1、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

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研究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它为此后的工作提供依据,所以预先调查的详实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结论。简单的说就是对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状况进行调查,为现在的分析和今后发展变化的预测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具体执行上又分为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自然方面主要有地形、地质、水文、水质、泥沙、气候、生物等等,社会方面是人口、名族、土地、经济发展、文物、军事设施等等。

2、环境状况的具体分析

在环境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的特征,列出与工程有关的环境因素并加以分析、预测,根据每项因素对环境影响程度的不同有主次的进行分析,根据各自的权重综合平衡评价。

3、环境影响的预测

环境影响的预测即预测工程兴建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和影响。预测的结果一般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对一些能用量度单位表示的环境因数,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作定量的预测估算。如预算水库建成后对局部气候的影响和对水库水质、水温的变化影响等,已能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评估;预算水库对库区泥沙淤积和对下游河道冲刷的影响,多兼用数学和物理两种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4、综合分析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将工程兴建对各个环境因素产生的影响或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工程对环境的综合影响,提出减免不利影响的措施和方案。由于水利工程对各个环境因子产生的影响错综复杂,环境效应之间往往具有相关性,因此综合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三、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

任何一项水利工程都会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只要我们考虑周密,科学计算,科学管理,按自然规律办事,,定可以把正面影响发挥到最大,把负面影响发挥到最小。以往我们总是先破坏后治理,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效益,这是不可取的,在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有责任保护好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

第9篇:环境工程现状范文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问题 对策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s aimed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o provide basis for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put forward to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But in the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process, because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quality and effect are affecte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a few years to work in my experience, this paper conclude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faced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work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B845.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从1 973 年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引入我国至今, 已有三十几年的时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为中国的环境保护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体现了预防为主和“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保护方针, 尤其是自2003 年9 月《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式实施以来, 环评事业有了飞跃式的发展。环评工作者只有针对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不断地分析、总结, 才能进一步提高环评质量, 推动环评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1、环境现状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现状调查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现有资料为基础,进行资料统计、经验估算、资料复用等;另一类则是通过现状监测获取相关的数值。两者往往相互补充。由于受环评时限、经费、人员素质、工作机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现状调查工作的开展过程往往出现随意套用现有资料或监测资料准确性、可用性差等问题。

(1)现有资料收集中存在的问题

①资料收集时间上的相对不足

主要指现状调查时应重点关注现有资料值获得时间距环评现状调查时间的长短。近年来,随着城市新城区的高速发展,频繁的社会经济活动促使环境瞬息万变,区域内植被面积大辐度减少,人口高度集中,人类开发活动强度增大,各项环境质量指标也随之呈现较大变化。因此,在引用现有数据时,对于高速发展的地区,常忽略了结合地区的开发强度考虑现有资料获取时间与环评现状调查时间间隔的长短,资料的可利用程度不高。

②突发事件及不利条件下对现状值的影响

对于一个比较成型的工业区,往往认为它的现状值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但突发的事件也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环境现状值。一些恶性的环境违法行为,如向水体倾倒化工废液、利用废塑料薄膜作为锅炉燃料等等,在较短时间内即可能引起区域环境发生不利的改变。不利条件,既包括环境本身背景值最差的情况,又包括环境各因素最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浓度消减的情况。对于一个正在开发建设中的工业区,因其区域整体存在着诸多不定因素,调查过程应更多地关注整个区域环境的变化。但在实际工作中,调查过程对此类事件应给予的关注程度往往不高,缺乏对其行为的发生频率的了解,从而影响对现状值的确定,降低现有资料的可利用程度,由此产生不科学、不严谨的环评结论。

(2)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①监测点设置不合理。如项目监测点位布设不科学,未设置环境保护敏感监测点位;监测因子不全,特征因子监测缺项;部分项目监测频次不符合要求等。

②监测数据统计和评价有误。有些项目在计算平均值、超标倍数、超标率等方面有误,评价引用的标准值错误或评价结论与实际监测数据有出入等。

③历史监测数据引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超时限使用、缺少历史数据监测报告及有效性证明材料等;有些项目随意引用其他项目的监测数据,引用的区域与评价区域偏离较大,与实际情况不符。

2、评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标准体系不健全

目前,地表水、大气、声的标准体系相对较完善,但地下水、土壤、电磁辐射、核辐射、生态以及人体健康等环境标准体系相对较少,而与污染源相关的排放标准更是匮乏。例如,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日益受到重视,但却没有成熟规范的生态环境标准去判别与度量,所以导致大部分环评报告在生态环境评价这部分只能作一些简单的现状调查与描述,对建设项目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程度无法准确评判,生态环境污染源的污染强度更是无从界别。

(2)技术方法不规范统一

环境评价涉及到很多领域的知识,环境问题复杂多变,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加之理论发展条件的制约,这些都给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目前的非污染生态评价导则,很多环评工作者都感觉其可操作性差,理论水平深,距离实际太远。大多数技术导则、方法的出台是建立在一定理论和实践检验基础上的,但在实践中仍会不断的发现问题,也需要不断的完善修订。

(3)预测模式和预测条件的选取不合理

近几年出现了诸多环评计算软件与预测模式,但不同软件和模式对同一数据的计算结果很难一致,有关主管部门也未曾做出统一规范,所以评价预测结果准确性不高。电磁辐射项目的预测也缺乏成熟的计算公式,很多只能通过类比来敷衍了事。预测模式和预测参数选取不合理性是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

3、公众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1)现行环评公众参与的制度不完善

公众参与是环评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它是让公众享有知情权的唯一手段,也是让社会公众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监督作用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组织形式单一、面不广、深度不够等方面。编制机关、项目建设单位和环评机构,是否重视公众参与、能否尊重相关的法律法规,都不容乐观。目前开展的环评公众参与大多是以网上或报刊信息、发放调查表的方式,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时间仓促等原因,使得公众参与对于真正起到对环评报告书的补充、完善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