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范文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精选(九篇)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第1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生态道德;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

党的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并阐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1]30生态道德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由此而逐步引起重视。绿色发展理念是构建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提出的重要发展理念,与生态道德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目前对两者研究,主要是侧重于某一方面,而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尚显不足。研究和把握生态道德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的关系,有利于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全面的认识。同时,分析两者的关系,有利于我们在具体实践中以正确的理念为指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使我们在合规律性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生态道德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相辅相成有机统

一生态道德建设,是通过教育、引导等方式,使生态道德逐渐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成为社会公德的过程,使人类对生态环境承担起责任与义务,树立起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道德伦理秩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其核心是从道德视角出发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理念,是以维持生态平衡为标准,通过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并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得以再生,最终实现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发展理念。两者有机统一于生态文明建设。

1.1两者都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价值取向

生态道德建设强调人类对生态环境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绿色发展理念侧重于强调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但是价值取向相同。作为两者共同的价值取向———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融入在生态道德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之中。生态道德建设在强调人类对生态环境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同时,也蕴含着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义;而绿色发展理念强调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人类遵循自然所固有的规律,便是对生态环境的洁净负责;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便是在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也关乎全人类的命运。实现中国梦,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实现现代化。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绿色环保型的小康社会,缺少了生态文明的小康是不完整的小康;实现现代化,是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代化是畸形的现代化。只有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价值取向,中国梦才能早日实现,中国才能更好地为全球生态保护作出贡献。

1.2两者都以引领人的思想道德观念为基本抓手

生态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道德建设主要包括生态知识的传播、生态意识的培养和生态规范的建设等内容,生态道德建设,以引领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为抓手,使生态道德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绿色发展理念作为一种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将理念落到实处才能使其发挥作用。马克思曾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2]503-504绿色发展理念,是我们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对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形成的认识,这一认识源自生态破坏的具体实际,也源于建设生态道德建设的实践。走绿色发展道路,最主要的是让人们的思想也得到“绿化”,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绿化”是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重要根基。因此,需要通过生态知识的传播、生态意识的培养和生态规范的建设,使人们在思想道德观念中接受绿色发展理念,认可绿色发展理念。生态道德建设的任务使得生态道德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绿色发展理念则以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得到“绿化”为主要任务,两者的着力点都是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的改变。

1.3两者都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为基本目标

生态文明,是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面对严峻的生态问题,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步认识并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以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道德形态。因此,生态文明,归根到底是一种伦理道德,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应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意识。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制度约束、道德建设等途径,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保护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步,也是使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关键一步,“科学的生态道德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基础。”[3]实现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即通过生态道德建设这一行动来实现,而思想观念转变的方向则由绿色发展理念来引领。绿色发展理念是在理念领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提炼与升华,人民群众对该理念的接受、认同与践行,都是在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生态道德的建设,在客观上推动着人民群众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同与接受,同时也推动着人们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中华民族新的生态道德观的彰显。生态道德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携手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前行。

2生态道德建设是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的重要实践

生态道德,作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成果,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科学的生态道德观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长期起作用的力量。”[3]生态道德建设,是通过培养人的生态自觉性,使得生态道德成为社会公德的过程,“生态道德在外部强调人在自然界中应遵守生态规律、生态规范,在内部强调个人对人与生态关系的理解与感情,增强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的自觉性”[4]36,生态道德建设是一个促进人遵守生态规律并正确处理人与生态关系的过程。生态道德的建设过程,也是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的过程。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地生根,需要经历宣传、落实和完善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生态道德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正是生态道德的建设,才使得绿色发展理念可以循序渐进地得到落实。

2.1生态道德建设助力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

绿色发展理念是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党对如何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思考以及对如何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规划。“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今天,绿色更代表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众的期盼。”[5]该理念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绿色、环保、健康、生态的生活环境的憧憬,对这一发展理念宣传,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蓝图的描绘。生态道德建设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目标,进行生态道德建设的过程,是使人们在道德情感上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而人们在情感上对绿色、环保、健康、生态的生活环境的憧憬则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由此,生态道德的建设,有助于人们对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了解,有助于绿色发展理念在人们的意识中生根发芽。

2.2生态道德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505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些关系既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又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个人“生态人格”的铸造,也需要社会整体普遍树立起“生态意识”,这是生态道德建设的过程,也是绿色发展理念最终落实的过程。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好自身在大自然中的位置。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最终是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而生态道德建设的目标便是“将道德的权利主体扩展到了自然界,以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为研究对象,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6]。生态道德建设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目标的动态过程中推动着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

2.3生态道德建设促进绿色发展理念的完善

正如马克思所说,“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7]10-13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完美无瑕的,它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而丰富。这一变化的过程便是该理念得以完善的过程,而该理念的完善过程,也正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得越来越好的过程。生态道德的建设,将逐步树立起人对大自然的道德义务感,随着人们这种道德义务感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也将会发生变化,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本质上的变化,而随之变化的便是人们的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会随着生态道德建设的过程逐步得以完善,其内涵也将在生态道德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得以丰富。

3绿色发展理念是生态道德建设有序推进的行动指南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新的生态道德观的彰显,也是中国为维护全球生态做出贡献的决心的显现,该理念“指引我们更好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5]绿色发展理念对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对于建设生态文明以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都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对于生态道德建设的有序推进更是起到指引作用。生态道德建设的有序推进,包括生态知识的传播、生态意识的培养和生态规范的建设[4]48,绿色发展理念对这三方面的引领作用使得生态道德建设有章可循。

3.1绿色发展理念明确生态知识传播的目标

生态知识的传播,是生态道德建设的基础。生态知识的传播,以普及生态知识为基本目标,以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为最终目标。对于生态知识的接纳与消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角度,不同知识背景和不同阅历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正是由于这种差异存在,才使得生态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对生态道德建设的基础作用发挥得并不是很明显。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促使着人们在接纳与消化生态知识时,将对生态知识的理解倾向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方向,使人们有目的、有方向地接收生态知识,并逐步在接收生态知识的过程中理解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同时,绿色发展理念宣传、落实和完善的过程,也是人们学习、吸收和更新生态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客观上推动着生态知识的普及,督促着人们生态意识的树立。

3.2绿色发展理念指引生态意识培养的方向

生态意识的培养,是生态道德建设的关键。生态意识的培养对生态道德建设有重要意义,“只有增强全民的生态道德意识,才能增强人们对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性,从而积极地投身到改善生存环境,维护和营造生态平衡的社会实践中去,自觉履行作为生态道德主体的责任和义务。”[8]而生态意识的培养,主要通过生态道德教育的形式得以实现,“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已将生态道德教育列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9]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不仅丰富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更为其指明了生态意识培养的方向。绿色发展理念以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目标,生态意识培养也离不开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等方向,也只有沿着这一方向,生态意识培养才能对生态道德建设起到关键作用。

3.3绿色发展理念提供生态规范建设的路径

生态规范的建设,是生态道德建设的保障。清洁的生产、绿色的消费、节俭的生活等都是生态道德规范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规范的建设,可以为生态道德建设提供客观的环境保障,“面对多元价值观存在与相互冲突的现实,当代中国生态道德建设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依托作为自己的思想保证。”[10]生态道德建设,不仅仅是对公民道德的建设,更是国家和阶级意志的具体体现,因此,生态规范建设必须以正确的价值依托为路径,在正确的思想理念下进行规范建设。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5],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正确的价值依托,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指导中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之一,对推动生态道德建设有重要的作用,指引着生态道德建设的方向,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进行生态规范建设,使得生态规范建设有章可循,也使得生态道德建设有序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是推动生态文明进程而提出的指导性的理论,是人们的行动指南;而生态道德建设则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实践行动。作为理论的绿色发展理念与走向实践的生态道德建设,辩证统一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中。生态道德建设是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的重要实践,对该理念的宣传、落实与完善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绿色发展理念是生态道德建设有序推进的行动指南,对生态知识的传播、生态意识的培养以及生态规范的建设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关系,我们才能在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进而在合规律性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作者:李佳娟 单位: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高春花.生态文明视域中的生态道德观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

[4]徐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5]任理轩.坚持绿色发展———“五大发展理念”解读之三[N].人民日报,2015-12-22(07)..

[6]刘经纬,董前程.论生态道德的正当性[J].晋阳学刊,2015(5).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陈寿朋,杨立新.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道德教育审视[J].道德与文明,2007(2).

第2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公民道德;生态文明;影响机理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5-0029-05

[作者简介]陈 军(1978—),男,湖北石首人,博士,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研究。(湖北武汉 43007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我国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12CKS02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1&ZD040)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公众生态道德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机制研究”(CUGW130219)的阶段性成果。

生态文明是区别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文明形态,其本质在于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一体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一场涉及多个领域的全方位的社会性变革。①生态文明在建设的过程中涉及政府、社会团体及公民等利益主体,不同利益主体实现利益的机制与成本各不相同,其间存在着深刻的利益博弈。然而,不论是政府还是经济组织或其他社会组织都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的生态道德与价值观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影响政府与其他组织对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的立场、态度以及现实响应。因此,公民生态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各类生态文明建设主体之间达成共识、互为保障,进而使各利益主体作出的决策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效果的优化。

一、公民生态道德的内涵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公民生态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了公民对社会生态建设以及各种生态问题的态度倾向、情感和价值观,是公民对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的自我认识。①公民生态道德建立在和谐生态伦理观的基础上,从本质上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公民生态道德要求摒弃以往的“人类中心主义”,承认自然界有其自身的价值与权利,②同时还要求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强调达成共识、通力合作,实现平衡协调发展。以发展为终极价值取向,以平衡协调为发展的主要手段,在平衡中协调,在协调中发展,这构成了和谐生态伦理观的永恒主题。③由此可见,公民生态道德的要求与生态伦理观的主题是和谐一致的。

公民生态道德具体表现在生态文明认知、生态文明参与及生态文明期望三个方面。生态文明认知由生态情感、生态知识和感知个体效力等因素构成,反映出公民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对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看法以及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认知。生态文明参与是指公民是否了解或参加环保等活动,是否会主动避免或制止生态不文明行为的发生。生态文明期望是指公民对生态环境的愿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以及对当地宣传教育等工作的评价。公民生态道德建设既是认识世界的问题,也是改造世界的问题。一个生态道德水平高的“生态人”要明确个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自觉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与义务,在日常生产、消费、处理等决策中保持稳定的、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心理状态;要全面把握生态文明的理性知识,为在实践中解决生态问题提供技能支撑;要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活动,积极影响他人的生态决策,切身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事业中。

生态文明的发展与提高通常包含三个重要的特征,即较为成熟的公民生态意识、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模式和有效的制度体系。④从微观层面来看,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最直接的社会行动者和成果享受者,公民是否具有高度的生态文明意识,是否遵循可持续发展社会管理模式下的生态环境保护原则,是否认同政府相关法律制度、政策,这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在既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管理体系内,人们开始日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问题,政府也已出台了较为系统的法律、规章和政策。法律制度、政策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仅仅凭借法律制度刚性的外部力量还是不够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公民生态道德等内在约束力量的补充。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系统中,公民的立场、决心与技能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动力,公民生态道德所特有的预期性与前瞻性也是改进发展模式、完善制度体系的驱动力。因此,公民生态道德作为各利益主体决策的关键因素与生态文明制度、政策的价值基础,从根本上为生态文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与舆论支持,同时也为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二、公民生态道德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机理

(一)公民生态素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起点,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方向的统一性

从认识论的层面来看,公民生态认知包含着由纯粹理性向实践理性的转换。纯粹理性是以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为目的的理性认识形式,实践理性是以对客观事物规律的应用为目的的理性认识形式,①而生态认知就是将关于生态系统客观规律的知识、生态环境的现状与公民现实的需要相结合,制定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并依据这些标准和规范进行行为决策与价值评价的过程。公民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全面、越深刻,对自身的需要掌握更加自觉,其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也会愈高,反之就会在实践中处于盲目的不自觉状态,就根本谈不上去自觉地规范自身的实践活动。同时,生态文明认知程度影响着公民的责任意识与技能素质,影响着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广度与深度。生态情感通过影响人们的生态态度、责任意识,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态行为决策。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对污染的态度决定着一个人对生态文明生活的态度,对污染、浪费等生态不友好行为持否定态度的人,在自身行为决策中会尽量避免类似行为。公民对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认知,决定着其对自身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认识,进而决定着其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愿与热情。生态知识作为公民生态行为技能的重要基础,对人们的生态行为也有重要影响。生态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人,在生态忧患意识与生态行为技能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消费者感知个体效力是指消费者相信其个体行为对社会资源环境问题产生作用的程度。②如果公民认为个人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不意味着一定范围内生态环境的改善,那么这种想法将会对公民的生态文明行为产生抑制效应。

(二)公民生态参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途径,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的实效性

生态文明的最终实现需要通过公民将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合理利用资源的思想逐步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来实现,具体途径包括政治参与、经济参与及文化参与。

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基于对生态现状、政府政策的基本认识,通过权力与义务行为来影响政府人员的选择及决策的活动。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因素有参与路径、参与意愿及参与能力。政府决策过程中采取的咨询、听证、公示等方式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客观渠道;公民对参与政府决策能力的认知及所产生影响的评价,影响着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公民自身素质及参与能力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从经济参与维度来看,消费价值与交易成本的衡量是影响公民生态文明参与的重要因素。消费价值包括功能价值、情感价值与社会价值等,它们构成了公民生态文明行为的收益。功能价值是指产品质量、性能方面的效用;情感价值指的是顾客从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情感效用,如从洁净的环境中获得的舒适感与满足感;社会价值是指人们从产品或服务中获取的社会效用,既包括生态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还包括生态行为对自身个人形象的影响。③交易成本包括货币成本与非货币成本,前者指的是公民为其决策承担的货币支出,后者指的是时间、精力、舒适度等方面的支出。对消费价值与交易成本的衡量标准、承担相应成本的意愿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决策。文化参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的途径,公民的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及其对政府有关政策的认可程度决定其政治参与和经济参与的意愿。公民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可以及对绿色消费等生活方式的接受程度,对于其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参与环保组织或活动,践行生态文明准则有着重要影响。

(三)公民生态文明期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方略的持续性

首先,公民对生态文明环境的要求与期望直接影响其对于改善生态现状的愿望。生态现状与公民预期的差距越大,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愿望就越高。生态文明环境是破解制约改革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是公民最基本的社会福利,也是提高公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生态旅游、生态农业、低碳生活受到广泛关注,正反映了公民对回归自然、和谐发展的愿景。其次,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与决心直接影响着公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期望值。环境公共当局的执法频次与执法力度是政府态度的直接反映,也是对企业和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再教育。政府及相关社会组织的活动效果影响着公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进而影响其立场与行为决策。最后,不同利益主体对待生态文明持有不同的期望,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中复杂的博弈格局。一方面,作为公共物品的生态环境,不具备消费上的排他性,也就是说,只要有人支付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费用,其他人便可以“搭便车”,最终环境问题还是由政府来解决。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即某个利益主体的生态文明行为带来的收益由利益主体之间共享,由于其收益存在着不确定性,个体不愿独自承担成本与风险,而某个利益主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往往带来一定范围内整个群体的利益受损,这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和维持。

三、提高公民生态道德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营造生态文化氛围

生态文化是在一定社会时期被大多数人竞相模仿而普遍流行的社会价值形态、情感和兴趣,是一个包含社会价值观念、社会情感、社会兴趣等多种社会心理因素的统一体以及由此所形成特定的社会氛围。①生态文化对公民生态道德具有一定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营造生态文化氛围的重要途径。

营造生态文化氛围,应从形式与内容上开展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宣传等活动,加强公民生态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在形式上,要积极推行社区教育,组织生态文明海报展览、生态知识评比等活动,评比月度人均用电量节约之星、参与社区环保活动之星等,营造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同时,要大力加强学校教育,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各级学校教育的规划与设计,开设相关课程与专业,课堂上采取理论介绍、案例分析与演讲辩论等丰富的形式,还可以组织生态文明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将其纳入学业评价体系。在内容上,既要普及生态环境与科学技术知识,还要兼顾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具体做法中要重视对公民日常生活与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引导公民树立科学的个人消费观,养成绿色、适度、文明、健康的消费习惯,同时在职业行为中,努力使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基本要求与生态道德规范在该领域的具体要求一致,并逐步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

(二)建立鼓励与监督机制,引导生态文明参与

建立鼓励与监督机制实际上是对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再教育,是激发、培养和引导公民生态意识不断走向成熟的现实途径。良好的法律制度及其社会管理制度,既可以使社会良好的利益格局为生态道德的践行创造广阔的空间,又可以通过其外在的强制力,凸显规则的权威性,从而维系生态道德的向度。②

在微观层面上,企业或单位可以在绩效评估考核和制度取向中加入生态文明的价值标准,将公民日常生活与工作习惯纳入评价体系,从经济利益的引导方面强化公民的生态观念。工商管理部门可以为“绿色食品”的品牌注册、产品销售等提供指导和优惠政策,加大环保法规的执行力度,包括加大执法频次和处罚力度,尤其要围绕环境污染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环境执法监管,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挂牌监督、进行环保专项行动,还要将环境执法监管与建设项目审批结合起来,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新、扩、改建设项目暂停审批等,使公民感受到国家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①在中观层面上,要构建适宜本省、本市发展实际情况的指标体系,充分考虑生态安全与和谐、生态道德与伦理的要求,加入如公民参与生态文明主题活动的频率、公民环境满意率、人均生活用水量、人均生活用电量等因素,引导公民主动参与生态环保活动。②

(三)规范信息渠道,加强生态文明认知

生态文明道德建设源于公众的生态文明认知能力,这种认知能力一方面包含着公民对生态环境开发利用各项基本信息的了解,另一方面则包含着公众对政府、企业、社区、公益组织和公众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应承担的责任、规章与制度等信息的关注和把握。因此,各级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环境质量、重要工程项目决策、重大影响事件和政策法规等信息的规范,是维护其公民权利的重要条件。在此过程中,环境管理部门应履行有关环境信息,的义务,通过规范的信息平台或数据库,构建流程科学且能及时的生态环境信息如空气污染指数、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环境工程建设成效与法律法规等,定期公开水资源达标率、污染物排放强度等指标,减少政府部门与公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环境管理部门并非局限于专门的环境监督管理机构,还包括其他依照法定职权拥有相关环境信息的机构及其他承担公共环境行政职能的非政府组织等。③同时,生态环境监管部门还要科学运用现代传媒的舆论宣传作用,利用网络、新闻、报刊等媒介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及其引致的单位、团体、个人予以监督,还需利用公益广告、纪录片、指导书籍或手册等方式宣传生态文明道德或生态行为技能,引导公民自觉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和保护生态,帮助公民形成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道德情感和审美情操,使自身的自然价值取向和认知能力朝着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方向发展。

第3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范文

南建设生态文化的重要价值

云南省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复杂,是具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性地区和重要的模式标本集中产地,生态建设意义重大。同时,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创造、积累、传承而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灿烂的民族文化,涉及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其中,围绕朴素的环境观、饮食观、消费观等而形成的生态文化,成为建设现代生态文化的重要基础。云南在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突出生态文化建设,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重要价值:1、构建生态文明道德文化体系,提升云南各民族群众的生态文化素质,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虽然生态文明本身包含了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内含文化的要素,但是,生态文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它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先进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由于云南本身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人们的思想观念趋于保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生态思想意识和文化观念,这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也是重要基础。2、通过突出生态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凝练和提升云南各民族传统朴素的生态文化意识。如前所述,云南省作为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众多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包含朴素生态思想的生态文化意识和观念。这些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蕴含于民族文化的内容体系之中,容易被忽视,而且其中也有某些方面的局限甚至不足。通过突出生态文化建设,积极发掘和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中的生态因素,凝练和提升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意识和价值观念,既能够提高生态文化的发展水平,也能更加突出民族生态文化的价值。3、突出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将党和国家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精神和要求与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使命相结合。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而是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和素质,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当前,按照党的十精神,做好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这“两篇大文章”,是云南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内在要求。我们突出生态文化建设,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现实需要。突出云南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将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结合起来,更好地挖掘丰富的民族生态文化资源,突出民族生态文化建设的特色,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的同时,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4、突出生态文化建设是加快云南民生建设的现实需要。党的十继续强调民生建设,要求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③文化建设本身也是民生建设,生态文化建设更是民生建设。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更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素质提升,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通过生态文化建设,不仅能够让全省人民广泛树立起生态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环保观念等,形成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舆论氛围,而且通过提供更加丰富的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够使人民更好地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强化云南生态文化建设的策略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云发[2009]5号)明确提出了构建生态文明道德文化体系,提升各民族群众生态文化素质的目标要求,并提出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立生态文明道德规范和推广可持续消费模式等三个方面的措施。这就为建设生态文化指明了方向,但是,在具体落实生态文化建设任务方面,我们认为具体应该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1、广泛深入地开展一场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的思想大讨论,形成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的广泛共识。虽然早在200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就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要求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云南长期坚持生态文明教育,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全社会来看,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尤其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宣传还不够深入,大众对此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尤其还有不少认识误区,对党的十报告单独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将其放到突出地位的重要性和现实要求的认识也还不够,因此,借助当前学习贯彻十精神的东风,在全省范围广泛深入地开展一场思想大讨论,既能增强认识,又能找到差距和问题,尤其是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从而形成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的广泛共识,以此奠定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的思想舆论基础。2、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文化艺术单位的优势,积极开展生态文化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探讨,配合相关决策部门,提出建设生态文化的具体思路,形成关于生态文化建设的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经过全省各族人民的长期不懈努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已成为云南最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和资本,成为最珍贵的品牌和形象。不仅如此,云南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具有关于生态方面的丰富内涵,比如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朴素生态观,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观,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等等。这些是我们建设生态文化强省的重要基础。同时,我们也要认真解读党的十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方面的最新要求,结合云南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任务,结合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现实要求,集中智慧,群策群力,形成建设生态文化的具体思路,为相关决策机关和部门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使生态文化建设不仅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也有科学有效的政策支撑。3、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促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生态文化建设,思想观念要解放,政策措施要明确,但贵在执行。建立科学有效的体制体系,促进生态文化体系的建立是关键。我们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制度体系的建立关系重大。云南在建立健全生态文化制度体系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第一,要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整体要求中关注生态文化建设。当前,全国都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但是,由于我们长期忽略生态文化,在不少地方和场合,生态文化不能登大雅之堂,而且有的认为云南突出的就是民族文化,生态文化提一提即可。如果在制度体制的设计中缺乏对生态文化建设的关注,生态文化建设就不可能得到真正很好的落实。第二,要在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下设计和考虑生态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我们不能单独考虑和设计生态文化建设的制度机制,但是,也不能用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机制替代生态文化建设的制度机制。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总体上是在生态文明的战略上设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进程中推进。第三,生态文化制度体系建设要面向市场,面向世界。云南地处西南边陲,与东南亚3个国家接壤,发展面向东南亚的跨境文化是云南生态文化建设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也要有面向世界的眼光,要把生态文化建设与桥头堡建设结合起来,建立起一套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体制机制,不仅形成生态方面的精神和价值文化,而且形成生态文化的物化产品,真正使生态文化建设充满生机活力。4、要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全省人民广泛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建设既是政府的事,也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政府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做好规划,确保资金等方面的投入。群众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只有将群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广泛发动起来,生态文化建设才有生机和活力。当然,这就需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协作机制。只有政府科学有效地决策施政,构建生态文明道德文化体系,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才有可能;只有全省人民广泛动员起来,生态文明道德文化体系基本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基本形成,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才有可能。

本文作者:廖小明冯颜利工作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第4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范文

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存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永远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最迫切、最根本、最现实的需要,也是我们共产党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矢志不渝的追求。生态文明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显然,道德的力量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建设生态文明,既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经济先进发达、法规制度健全、社会发展协调、国家民众富足,更需要从人入手、做人工作,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意识,健全生态道德标准,规范生态道德行为,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文化习惯,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坚实可靠的思想基础、高度统一的社会认同、积极广泛的全民参与。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与此同时,随着高速发展,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一些地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系统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着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突出短板,成为执政之忧、治理之患、民生之痛。所以,我们绝不能以局部的利益、眼前的利益、乃至个人或小集团的一己私利,杀鸡取卵、焚林驱猎、竭泽而渔,吃祖宗饭、造现世孽、断子孙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古今中外无数惨痛教训已经反复证明,没有生态文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其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反复强调、专门部署。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地方工作时,就亲自推动造林绿化,曾五下福建长汀,治理百万亩水土流失,创造了闻名全国的“长汀经验”;到中央后多次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特别是在五中全会上鲜明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要求,需要各方参与,多措并举,但关键还是要从根子上抓好全民族的生态道德建设,提升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水准。机关党员干部是党治国理政的核心团队,是引领社会风气的“关键少数”,在强化生态道德、推动生态文明上必须走在前、作表率。

党员干部的生态道德,至少应当包括“四德”:尊崇自然的美德、绿色发展的政德、保护环境的公德和尚俭戒奢的品德。尊崇自然的美德,就是充分认识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从内心深处敬畏自然,珍爱生命,心悦诚服地按照自然规律处世做人,积极主动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上笃信,情感上认同,行动上坚决。绿色发展的政德,就是充分认识我们是执政党,手中有权,肩上有责,强化宗旨意识,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树立正确政绩观,为千秋万代计,为长治久安谋,做决定、出政策、上项目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处理好眼前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绝不能为个人升迁、私利、虚名而拼投入、拼资源、拼环境。保护环境的公德,就是充分认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大家同处一个世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破坏环境人人遭殃,要爱护生态环境,坚持清洁生产、低碳出行、绿色生活,带头参加生态建设工程,身体力行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尚俭戒奢的品德,就是要充分认识资源的有限性,坚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真正爱惜每滴水、每粒米、每片绿、每度电,廉不嫌贫、勤不道累、简不言苦,绝不铺张浪费、穷奢极欲、挥霍资源。

提高党员干部的“四德”,建设生态文明,机关党建要从六个方面入手:一是抓学习提高认识。首要的是紧密结合“两学一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总纲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党员八项义务中“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的规定,学习《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的有关要求。特别是学习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五大发展理念”,充分认识“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自觉践行“要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断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从而实现“要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的目标。要把学系列重要讲话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积极倡导“天人合一” “厚德载物” “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理念,广泛宣传“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处世格言,真正使生态文明的理念内化为党员干部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二是抓履职恪尽职守。机关党员干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谋划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在工作中要紧密围绕生态道德,结合岗位职责,从项目建设抓起,从娃娃和青少年抓起,从家庭、学校教育抓起,从新闻媒体抓起,从文化作品抓起,从教育基地抓起,将生态文明先行的思想贯穿到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三是抓考核树立导向。要紧密结合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制定严谨科学的考核体系,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和助推器的作用,以形成良好的努力干事创业、推进生态文明的导向。四是抓典型形成激励。要善于发现、培养树立、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同时及时曝光反面案例,激励引导机关党员干部“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进而带动广大群众增强文明意识,树立文明新风,建设优美环境。五是抓载体加强教育。要充分利用地球日、环境日、森林日、水日、扶贫日等节点,积极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载体,组织党员干部在参与各种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中发挥模范作用,提升精神境界,让珍爱环境成为日常习惯,保护资源成为自觉行动,建设生态文明成为机关文化。六是抓法制强化治理。要坚持法治思维,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机关党组织要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央《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环境保护法》等政策法规,进一步健全生态文明的法规制度,不断完善党员干部行为准则,使生态文明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工作学习生活的自觉行为。要严格执纪问责,严厉惩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各种违法违纪违规行为,让维护生态文明的制度铁笼真正发挥作用。通过依法行政,强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推动全社会形成爱护环境、节约资源、重视生态的文明风尚,并成为全体公民的价值追求、道德准则和自觉行动,让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华丽篇章。

第5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绿色认知;大学生;主因子分析;绿色教育

收稿日期:20151222

基金项目:金陵科技学院课题“绿色大学理念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的推广应用”

作者简介:王蕾(1982―),女,博士,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社会生态学的教学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3018202

1引言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对大学生的绿色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BP(]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十三五”规划,这是生态文明建设首度写入五年规划,可见党和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新水平、新高度。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BP)]

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1]。

大学生处于时代的最前沿,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是掌握新知识、新科技的主要群体,也是实践和传播生态文明的主力军。高校应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和环境道德观的人才,进而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维护自然的稳定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与持续繁荣,充分发挥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因此,研究大学生绿色认知的主因子,对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绿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随机选择的400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范围覆盖“985”、“211”、省属、市属普通高校及高职类院校。2015年5月进行了预调研,认定调查对象对问卷理解的有效度,随后于2015年6月进行了正式调研。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绿色教育、绿色大学等的文献资料及相关书籍,用于大学生绿色认知调研问卷的设计。

2.2.2问卷调查法

(1)问卷设计:从主客观两方面相对应地设计了21个封闭性问题,半封闭性问题3题,开放性问题1题。其中,13个问题涉及到大学生绿色认知的调研。

(2)问卷发放与回收:随机选择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6份,回收率为96.5 %,有效问卷377份,有效率为94.25 %

(3)问卷效度检验:采用专家咨询评价法,内容结构设计的评价效度为86.3 %,大于80 %,说明问卷的效度较高。

(4)问卷信度检验:采用重测信度法,间隔15 d后,随机抽取了20名参与问卷调研的学生重新回答同一份调查问卷,计算两次测量的信度系数R=0.821,说明具有较高的信度。

2.2.3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软件SPSS 20对调研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后,进行主因子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主因子的确定

根据大学生绿色认知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3个测度进行了因子分析,获得因子的初始特征值、方差百分数、累计方差百分数(累计贡献率)等数据,如表1所示,提取初始特征值大于1.0的4个主因子,累积贡献率为54.679 %,根据认知方面主因子统计规律,累积贡献率达到60 %为理想结果,说明分析结果较为理想。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由表1分析结果可知,经过主因子分析后13个测度被归纳为4个相互独立的主因子。为了进一步命名和阐述各个主因子的含义,调整每个主因子在总体信息量中的贡献率,进行因子矩阵旋转,使因子的含义清晰化,调整后的主因子与13个测度之间的关系如表2所示。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旋转法 :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旋转在5次迭代后收敛。

由表2可知,每个主因子对原始变量信息的贡献率是不同的。根据统计学规律,贡献率大的初始变量对主因子性质的影响也较大。因子矩阵旋转后,根据贡献率的大小,各个主因子被重新排序,性质相近的参数相互聚类。各个主因子的信息如表3所示。

3.2学生绿色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绿色认知的主要因素有绿色意识、绿色宣传、绿色实践、绿色课程等四个主因子。

3.2.1学生的绿色意识

学生的绿色意识是影响大学生绿色认知的第一主因子,增强大学生的绿色意识成为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目的。通过绿色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意识到生态危机的紧迫性、资源匮乏的严峻性,从而自发、自觉、自愿地采取环境保护的行为。

3.2.2学校的绿色宣传

学校关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绿色校园、绿色科研等方面的宣传成为影响大学生绿色认知的第二主因子,绿色宣传渗透在高校教育教学及科研的方方面面,包括广泛传播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建设符合生态规律、环境宜人的校园环境;营造绿色环境下校园文化氛围;鼓励环境保护相关的绿色科研等诸多方面,在处处彰显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氛围下,学生的绿色认知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2.3学生的绿色实践

除绿色意识及学校的绿色宣传外,学生的绿色实践也是影响大学生绿色认知的主要主因子,大学生接触和习得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知识的渠道较多,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新思想,但仅仅具有绿色知识和绿色意识却没有付诸实践是不够的。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在行动中检验和修正,才能使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知内化为价值理念,并逐渐拓展到行为模式。

3.2.4学校的绿色课程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和根本任务,高校开展绿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和环境道德素养的大学生。进行绿色教育的核心途径是构建绿色课程体系,包括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在内的科学的课程体系。学生在校期间系统的学习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掌握将这种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的能力,对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4结语

对影响大学生绿色认知的13个测度进行了主因子分析,确定了影响大学生绿色认知的4大主因子,分别为绿色意识因子、绿色宣传因子、绿色实践因子、绿色课程因子。

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和环境保护素养,高校应适应时代需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强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的教育,加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渗透,营造绿色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的绿色意识,提高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支持度和参与度。把引领生态文明建设与自身的建设结合起来,强调知识与行动的双重引领[2],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将绿色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1]

第6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意识;教育;机制

党的十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生态文明是重要的基础和保障。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进而促进全社会成员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解析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以引导大学生的生态文化价值观为重点,不断提升其对生态文明的道德认同,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使其具备用生态理念去思考和认识当前经济、社会问题的能力。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涵的深刻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构建科学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

(一)引导生态文化价值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多个层面,涵盖了人类在生态问题上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生态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伦理形态。狭义的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的宗教、哲学、科学与艺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是引导教育大学生确立生态文化价值观及相应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树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

(二)树立生态意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生态意识强调自然、社会和人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树立生态意识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曾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理论也不断发展,从环境保护的国策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再到科学发展观,直至建设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生态问题的论述不断深化,必然要求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加强生态意识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应尽的义务。

(三)培育生态道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文明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一直以来比较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面对当今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格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也应不断更新,将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其中。生态道德超越了以人为本位的传统道德,强调以自然为本,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道德义务和责任。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不仅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态道德和行为方式,更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阐释

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完整体系是实现教育效能最大化的必要保障。引导大学生确立生态文明观念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任务,这就决定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应包括生态文化价值教育、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生态伦理道德教育。

(一)生态文化价值教育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不断探讨新的生态价值。生态价值是一种“自然价值”,即自然物之间以及自然物对自然系统整体所具有的系统功能。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1. 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其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整体,是一个动态平衡系统,维护生态平衡不是单纯的消极适应和回归自然,而是遵循生态规律,自觉地积极保护自然。

2. 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从人类长远利益出发,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3. 生态价值观

生态价值不同于我们通常说的自然物的“资源价值”或“经济价值”,而是自然生态系统对于人所具有的“环境价值”,即一种“非消费性价值”,这种价值不是通过对自然的消费,而是通过对自然的“保存”实现的。这就要求减少人类对自然的消费,以维护自然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

(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生态意识强调从生态价值的角度审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和人生目的。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在于使广大人民群众生态文明意识的真正觉醒。

1. 环保节约意识

环境保护是全世界都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世界性资源不足的现状,十报告将节约提到了一种新的境界——社会节约,就是以多数人甚至所有人的人生幸福为目标,追求社会整体效益、力避各种浪费的社会意识。

2. 生态安全意识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安全包括生存空间、饮用水、食物产品、大气环境等基本要素的安全保障。就当前来说,我国的生态安全集中表现在四个问题上:国土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和生物物种。

3. 生态消费意识

生态消费也叫适度消费,即“经过理性选择的、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生态生产想适应的消费规模与消费水平所决定的、并能充分保证一定生活质量的消费”。树立生态消费意识,建立生态消费模式,是全社会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生态伦理道德教育

生态伦理道德要求人们将公平、平等、责任和义务等道德准则应用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的责任。因此,我们有必要将生态伦理道德教育纳入生态文明教育中,弘扬生态道德观念,自觉履行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1. 生态良知

生态良知是人对其行为生态意义的认同、情感、体验等心理活动的综合反映。生态良知能够使人们在人与自然关系中,自觉具备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崇高道德情感,并通过情感反馈和升华,终于形成生态行为。

2. 生态正义

生态正义,是指个人或社会集团的行为必须符合生态平衡原理,符合世界人民保护环境的愿望和全球意识,符合“只有一个地球”的全球共同利益。具有生态正义,就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3. 生态责任

生态责任就是自觉遵守生态道德规范的责任感。生态文明在根本上体现着全体社会成员高层次的利益需求。每个公民的生态责任就是要树立绿色生活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积极有序的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

教育机制是教育活动中的各部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的好坏。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还不完善,特别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还远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高校亟需解决该问题,从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出发,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科学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

(一)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和完善领导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将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纳入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之中,建立起社会、学校一体化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政府部门应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的公众参与机制,增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性和融合性,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更多的公共资源保障。

充分发挥高校的领导作用,明确校内各部门的责任,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党委的组织、宣传、学生工作中。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高校的教学改革中,加大各项投入,培养一批优秀的生态教育的师资,大力解决校园内部生态文明教育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

(二)创新教学模式,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

优化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使学生形成科学思维的教育教学阵地。系统的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化理论认识。因此,高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有关生态问题的基础性课程,把生态明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把相关内容的学习渗透到各类专业学生的学习中。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类文明,充分认识到生态发展是人类整体利益所在,帮助他们树立生态价值观、生态文明意识、生态伦理道德等生态文明理念。

(三)鼓励生态体验,建立完和善育人机制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以培养生态意识,树立生态价值观为目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习惯。因此,除了课堂教育外,还应加强生态体验教育,重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生态文明养成教育。如“链接生活大课堂”活动,通过各类宣传渠道,让学生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入手,力争做到教育一名学生,影响一个宿舍,作用一个群体。针对学生的特点,组织和实施丰富多彩的生态体验活动,让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道德认同和行为内化。当前,要进一步探索学生生态体验活动的运作方式,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全民植树日”等主题宣传日,鼓励学生开展生态调查,深入到街道社区,参加生态公益活动。发动广大学生进行“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光盘行动”、垃圾分类回收等活动。通过各类生态体验,培养他们的生态实践能力。

(四)依托校园文化,建立和完善环境机制

学校实际上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现代化的大学校园应是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校园布局如校园绿地、教学楼等设施建设都应该赋予生态内涵。同时,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也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平台。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体现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校园文化载体对广大师生的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大学的学风、校训、师德师风、班规班律、寝室文化等等都应该看成校园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学生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观的建立和深化。在大学生心底唤起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的道德意识;在大学生心目中唤起保护自然、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是在大学生中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成为生态文化的传播者。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党的十报告[N].人民日报, 2012年11月17日.

[2] 卢风.论生态文化与生态价值观[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1.

[3]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

[4] 陈艳.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导刊, 2013,4.

第7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高校;大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187-02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目标

1.增进生态文化意识

所谓生态意识,是体现人们对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和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的哲学范畴,从狭义上讲,生态意识是指人类重视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型认知意识和价值行为取向[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的行为受观念、思想和意识支配和指导,而观念意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教育和学习实现的。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由于生态观念和意识的缺乏,往往导致一些破坏生态和谐的行为。人们在追求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将其内化为生态文明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2.培育生态文明主体

保护生态环境需要优化个体的非理性因素,把深层的理性认识与个体的非理性因素相结合,以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理性思维,但往往理性思维会受到非理性思维的影响,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每个人接受的日常教育和自我学习程度不一致,以及个人欲望、情感、信念和意志的不同,从而个体对生态环境以及生态文明的意识和价值观念是层次不一,各有不同的。因此,提高个体非理性因素,优化个体欲望、情感、信念和意志在生态保护意识上的观念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一系列的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认同;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形成正确的意志和信念;通过不断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监督使得大学生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相符合,进而增强生态文明的意识。

3.促进生态文明知行转化

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过程实际就是“以教育者价值传授与引导为前提,以受教育者价值认同与接受为基础、价值内化与价值建构为关键、价值行为外化为标志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2]生态环境的保护首先依赖于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形成。生态文明教育是有目的地将社会所要求的生态价值观念灌输给其社会成员,并通过社会成员自身的内化,形成生态文明意识。这种观念上的改变既是社会实践的反映,同时也是社会实践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实践要求个体将内在的生态文明观念外化为个体行为,实现知与行的转化。知于行是相互统一的,知是行的基础,行是知的目的,这为知行转化奠定了基础。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内容

1.生态危机观教育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传承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坚力量,但由于对大学生的生态科学基本知识的系统普及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有感性化和表面化的倾向。由于对现状缺乏认识,使他们不能清楚意识到生态恶化的事实,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现状及危机教育是迫切需要的,并且应当使之自觉转化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所以不断加强大学生对生态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现状的教育,是大学生态文明教育的首要前提。

2.生态自然观教育

生态自然观是一种新的自然观,是根据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形成起来的,是生态文明的哲学世界观。生态自然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古往今来,人们对自然界按照人的意识进行过度的改造,没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得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少,但同时也招来了自然界对我们的强大报复。要改变这种“以人为主”的错误生态观念就必须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另一个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正确认识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善待自然界中的生物,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促进人类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3.生态价值观教育

与传统生态价值观即以人为中心的单一经济价值观相对应,一种新型生态价值观要形成。从以人的价值衡量尺度,向大自然索取财富,转化为理解大自然价值的双重属性。传统的价值观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要建立一种新的生态价值观,就必须要让大学生认识到人不仅要有物质需求,精神需求,还要落实自身生存发展,休养生息,享受自然美、安全、健康、舒适、愉快的生态需求,不是仅仅追求经济价值,而是要追求经济、精神与生态价值的统一。

4.生态伦理观教育

一个人只有当他把所有的生命都视为神圣的,把植物和动物都视为他的同胞,并尽其所能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生命的时候,他才是道德的[3]。从生态伦理观看来,生态文明是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核心,以构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伦理为责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同发展。生态伦理观要求人以更加明智的态度对待自然环境,反对野蛮开发和滥用自然资源,重视保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伦理观要求人们在人口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和消费方式各方面,要以环境的生态承载力作为生态行为的道德底线,遵循适变,简约和平衡的原则。

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实施

1.开好生态文明教育必修课

在高校必修课程中,将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列为必修课。公共基础课程如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课程中,不应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而应扩展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正确对待自然、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专题以及相关法律的规范与建设教育等一系列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接受较为全面系统的生态伦理和法制教育,形成未来所必须的生态道德素养,而且也丰富了公共基础课教育的内容,也有利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

2.编写生态文明教育教材

教材的编写要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归类梳理以及比较分析,同时编写提纲应按照学生的认识心理与教材编写原则进行认真的讨论、仔细的推敲。在内容上,应当把乡土地理、乡土历史、乡土文明、包括社会方方面面的内容整合在这个教科书中集中的体现,表现出综合课程的理念。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的课程管理,作为地方以及学校的教材地编写,要能很好地与当地生态的整体发展主题同步,在教材建设上进行因地制宜地创新。

3.构建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要做到切实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制定一套相应的、完整的生态文明课程评价体系,从多元的角度出发,定期对被评课程进行评价判断。具体来说要着力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评价主体具大的广泛性。评价的参与人员要尽量来自不同的主体,既包括理论课教师,也包括相关课程专家、学生、教学管理人员等。其次,课程评价对象的立体性。应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多环节进行评价。最后,评价方式实现的多样性。结合不同高校自身的情况区别对待,灵活采用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四、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延伸

1.提高生态文化意识

生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加强校园生态文化的建设应当主要从两方面着手进行。一方面,作为校方应当积极承担起自身的责任,运用校方各方面优势资源以及管理权力,将各项工作安排落到实处。通过成立校园文化办公室,使其拥有专业的机构部门处理校园内部的生态文化问题,以及及时传达上级的精神和指示。其次,校方应善于利用各种环保纪念日,组织大学生自己动手编撰宣传资料,引导大学生自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活动,加大生态文明教育的影响力度,提升整个大学生群体的生态文明理念,使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同时也可以聘请一些环保专家定期在学校举行环保知识讲座,普及生态知识、传播生态理论,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生态文明观,树立敏锐的生态意识。另一方面,作为中坚力量的大学生本身,要主动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我修养,做到主动学习生态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实践,将爱护生态环境融入到学习、生活每一个角落。

2.注重日常实践

实践是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沿着正确方向成长的必经途径[4]。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感知、领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普遍性。从而让课程理论真正走进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在实施环节上,应当充分开发校园生的丰富资源。首先,在高校的日常管理中,应当引导大学生养成节俭和适度消费的生活习惯,注重个人生活资料的环保性;其次,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创新性和主体性,积极开展以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知道学生社团的各项活动中主动融入和宣传生态文明意识;最后,开展各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假期调查,组织大学生走进社会,进行生态环境的调研,成为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人公。在大学生的时间中能不断接受教育,进而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推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

3.完善社会支持体系

要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一是要加强社会生态文明舆论的积极引导和社会实践生态情感体验相结合。社会生态文明舆论积极引导包括生态文明教育专题宣传活动与各种传媒影响,可以通过社区宣传教育、报刊文摘、影视传媒、网络媒介等活动途径,普及对生态文明法制、生态文明科学、生态伦理和生态文化等的理论认知,以强化全社会对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理论自觉。二是要完善各方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协调工作,便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政府可加大对生态文明事业方面的资金投入,建设更多高质量的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公益场所,如主题公园或者展览馆等,同时大学生对生态园区进行调研,可安排专门校车进行接送,相关接待地区应实行免门票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安排人员进行相关讲解与指导。此外,不同校区之间可加强交流,针对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问题定期举办相关交流活动,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做到资源共享共建,从而建立起校园之间的联合基地,扩大活动的影响范围,使生态文明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孙丽,孙大为.论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2]路琳,翟栋.德育过程中的文化整合[J].郑州大学学报,2010(3).

第8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 哲学 共生 审视

引言

中共十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的概念早已有之,当代人学家张荣寰在2007年4月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相关理论,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到了生态文明建设,但未曾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战略布局的高度加以阐释和定位。

十召开后,生态文明建设又引起了当前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试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加以分析,来解读中共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世界观基础

“马克思主义就其本意而言,是站在大众立场、为大众立言,为大众提供现世智慧并极力维护大众利益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地理环境,物质社会的长期发展产生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劳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中自然条件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自然环境是指社会所拥有的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地形、河流、海洋、土壤、动植物的分布情况以及自然资源和矿藏等,自然地理环境对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物质前提。人类以自然界为生活场所,人类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取自于自然界,离开自然界,人类就无法生存和发展;自然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合理利用自然地理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对自然地理环境滥用,过度开发,就会造成地理环境的极大破坏,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在自然面前,人类要保持敬畏的态度,人与自然共生,和谐共建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当代中国,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发展观影响下所带来的诸如环境污染问题、生态失衡问题、能源危机等问题日益突出。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性渗透与整理”。党的十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社会主义文明的丰富与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十的召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加丰满,从过去的“三位一体”战略布局,转向“五位一体”的新布局。早在十召开之前,政界和理论界已经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但没有上升到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高度加以阐释。十召开后生态文明建设同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一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大战略布局,理论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在当代中国的充分运用,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清晰理解,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极大丰富和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世界观基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选择,这必将为建设美丽中国打下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认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想问题、办事情的不二法门,是人类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的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具有鲜明的特色,它强调运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和机械主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充分体现了运用发展的眼光、全面的观点、联系的方法看问题的哲学艺术。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发展的原理告诉我们不能静止地看待社会和事物的存在、变化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恢宏的现实课题,中国共产党对这一课题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的,从新中国建立到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六十年中,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进行着艰苦卓绝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并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至理名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论断,使得政治文明建设摆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就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过去的十年,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国情,放眼世界各国发展的深刻变化,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的重大命题,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是“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提高到了新高度,令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更加丰富,令中国社会的明天更加美好和富有生机,令全体中华儿女感到空前的自信和幸福。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充分的科学性和极大的感召力。

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结合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有针对性地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条件加以展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针对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落后的经济发展现状而展开的,结束后,人们的物质需要十分迫切,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主要的社会矛盾是人的物质需要与现实生产和生活条件之间的矛盾,因而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出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法治的不健全,人们道德素养的滑坡和精神境界的物质化成为出现腐败现象的根源,为此,邓小平同志提出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两者不可偏废。进入21世纪,总书记针对党的现状、历史方位和两大历史课题开始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思考,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观点,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体现了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锐意创新,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创造性地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生态建设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开创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新图景,抓住了经济社会领域出现的新问题,科学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尤其是用全面的、联系的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哲学方法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精髓。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方法论基础

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和手段,是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既是一切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又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中国共产党人是坚定的历史唯物主义者,伟大的实践者。没有实践,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永远离不开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但是并不排斥自然环境的重要作用。实事求是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落脚点,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中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而又迫切的现实问题。人类来自于自然界,劳动创造人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告诉我们必须尊重大自然,尊重大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身,爱护生态环境就是爱护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

回顾人与自然打交道的历程,我们发现,人类在与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一直处于恶化的状态。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前期,人的类意识尚未完全觉醒,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与自然并没有十分明显的界限,人类不具备破坏自然环境平衡的能力,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原始的和谐关系,这种和谐是朴素的低水平的原始和谐,可以说人即是自然。到了奴隶社会后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开始使用铁制工具和铜器,改造自然的欲望在不断地增强,但受制于当时的社会生产方式,人是大自然的奴隶。当人类的历史进入封建主义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时代后,社会生产力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成了第一生产力,人类从农业文明开始走向工业文明,创造了空前的工业文明成果,但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工业文明对自然和生态的破坏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如果再不转变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创新发展理念,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变成不可持续的行为。于是人类开始在大自然的强烈报复下反思自身的行为,慢慢地倡导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并深刻地体会到了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人,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人是大自然中一部分的深刻道理。这正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要求,是用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结论。因此,当今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论内涵,明确实事求是的方法是解决前进中面临的生态矛盾和环境污染的根本方法。党的十倡导确立的生态文明建设方略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运用,是关系中华民族命运和福祉的关键选择。

结论

人类的生产和发展离不开自然和生态环境,高度的社会文明不是简单的物质文明建设,更应包括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是多方面和全过程的整合。当今,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就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在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乌尔里希·贝克在反思现代化建设时指出,现代社会的人们“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 “人与自然关系的变迁兴衰是历史的主题。我们必须从人的原始开端,人刚从动物状态中呈现出来之时,追溯人的历史;我们必须追溯人越来越卷入到生产过程中去直至完全异划的各个阶段:我们必须进一步研究与异化的发展相应的解放的可能性;我们必须设想以革命异化秩序,代之以自由秩序的观念”。把现在与过去相比,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意义重大。从哲学视野看,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繁荣为基本指归。所以,人类必须在充分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巨大潜能,自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的新内涵,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课题。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今天,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第四阶段,中华民族已经举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旗,开启了21世纪社会主义文明的新里程,必将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新的伟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人民出版社,2012

2.韩庆祥.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J].新华文摘,2013(1)

3.刘同舫.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之升华[J].思想研究,2013(1)

第9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范文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

(1)加强科学、文化教育。一般地讲,科学文化素质高,则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生态经济规律的自觉性会相应增强,便于掌握保护资源、环境的知识和技能,生态环境意识随之提高。(2)普及生态环境教育。生态环境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通过多种渠道和媒介认识自然及其规律,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帮助人们认识到自然界是一个系统,人只是这个系统中的一员,应当与自然和睦相处,最终使受教育者树立起正确的生态文明观。(3)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要让公众明确认识到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是自身的权利,这样的权利是国家法律赋予的,政府和部门有义务来回应和保护。如果公众参与没有保障,就必然缺乏参与的热情和真正参与的权利。因此,必须加强立法,为公众参与机制的运行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尽管我国有关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不断增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同样,海洋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等法律中都有类似规定。但这些规定本身存在着不足和缺陷:公众参与仅限于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者,限于末端参与,对于政府怠于职守、疏忽监管的不作为,对于政府决策中忽视生态环境利益的状况以及资源利用方面,则没有公众参与的机会。另外,公众参与缺乏法律程序上的明确规定性,使得政府在公众参与问题方面不具备法律责任的压力。因此,必须在法律层面明确规定公众参与的权利、参与的程度、参与的程序、参与的方式,对公众参与给予法律方面的保障。一方面,生态环境作为公共品,公众有权获知相关的生态环境信息。因此,198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11条第2款就规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环境状况公报。”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信息公开也是公众有效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通过公开生态环境信息,使得公众对政府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和企业的生产对生态环境影响及治理情况有充分的了解、监督和评价,往往会起到指令性控制手段和经济手段所不能起到的作用。生态环境信息公开能够让公众对相关决策的有效参与,促使生态环境决策工作得到改善,而不是生态环境已经破坏之后的被动的末端治理。同时,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的过程,还是生态环境宣传和教育的过程,能够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而公众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又会对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即必须明确信息公开的主体、方法、内容。

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的具体方式与途径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基本特征是公共性和外部性。政府作为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机构,理所应当地担当起为公众提供理想生态环境,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任务。但是,政府由于受到任期与政绩的考虑,往往会把见效慢、投资多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放在末位,甚至完全放任不管。另一方面,政府在生态环境的决策制定方面由于不能获得足够、真实的相关信息而具有局限性。因此,政府建立公众参与决策机制,使得政府在制定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确定有关生态环境战略、计划,确定生态环境开发建设项目方面,听取公众意见,接受公众监督,取得公众认可和接受,这样也有利于决策的有效执行,取得令行禁止,事半功倍的效果。抵制一些有害于生态环境的立法、政策、战略、决策、建设项目的通过和实施,减少决策的盲目性、随意性,增加透明性、公正性、合理性、科学性,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重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有利反映公众的呼声,有利于提高公众的参与热情。公众参与环境与发展的决策,是环境保护社会公益性的需要,也是确保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的保障。(1)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劳动力投入。由于公众对生态环境与自己切身利益的关系的认识日益深刻,生态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并将这种意识转变为自觉的行动,保护生态环境光荣,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可耻将成为评判行为的标准。公众从自身做起,从自己所在的家庭、社区、单位做起,不随地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节约用水,减少废弃物和污水排放,加强绿化,爱护花草、树木和绿地等。在生产中尽量将排污量降减到最少,进行力所能及的生态环境和教育工作等。我国大力号召开展的全民性的义务植树造林的活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就是公众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劳动力投入的典范。我国鼓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并奖励在造林、护林和爱林方面成绩突出者。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政府发动广大群众,开展重点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主要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防沙治沙工程。这些规模宏大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是亿万公众参与创造的结果。(2)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量、持续的资金的投入。这就需要在各级政府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必须抓紧制定政策,运用市场化手段,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入和运作机制,广泛组织公众参与,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生态环境建设长期投入不足,是制约生态环境建设的瓶颈。现在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为公众资本利用市场机制介入生态环境建设奠定了基础。目前,人民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有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据统计,2010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303302亿元。这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也部分地说明居民投资渠道狭窄。因此,要针对生态环境建设周期长、收益见效慢的特点,采取灵活的、稳定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并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公众对生态环境建设投资。公众是生态环境质量的利害关系人,与生态环境最密切,最有反映生态环境问题的动机,因此,发挥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监督是决不可缺少和决不容忽视的力量。公众参与生态环境监督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生态环境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污染、破坏的一切行为,无论这种行为是发自于政府、企业或个人,公众都有权利和义务,对其行为进行监督,干涉和制止,乃至到司法机关。二是对将来给生态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污染的行为进行监督。也就是说,公众监督更重要的是在一种污染行为或可能造成污染的行为的决策之前或决策过程之中,而决不仅仅是决策之后。既然公众参与生态环境监督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优点,那么必须对参与监督的公众赋予监督权,以免出现无效监督的现象。

本文作者:张佳刚工作单位:济南大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