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孝文化的现实意义范文

孝文化的现实意义精选(九篇)

孝文化的现实意义

第1篇:孝文化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道德规范 忠国孝亲 道德情感 儒家文化 

 

一、忠、孝道德规范的起源、发展

我国古代社会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般分为“君臣、父子、夫妇、长幼(兄长)朋友”五大类,即所谓“五伦”。在五伦之中,把君臣关系和父子关系视为最重要的人伦关系。调整父子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子女对父母及长辈要尽顺从、敬养义务,即“孝”。调整君臣关系的基本准则是臣民对君主要绝对的服从,即“忠”。在封建社会里,忠孝是处理人伦关系的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孝的观念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即母权制度向父权制度过渡的时期,由于血缘关系的明确和私有制的产生,子女可以从父母那里直接继承财产。

为了表达对父母及长辈生育抚养的感恩、崇敬和哀思之情,天长日久,便产生了孝的观念。到了西周时期,便有“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尚书·酒浩》)的记载意思是说,农事完毕之后,人们便赶着牛车外出做些买卖,是为了孝敬自己的父母。“善父母为孝”(《尔雅·释训)。意思也是敬爱、奉养父母。这与现代“孝”的观念在含义上就比较接近了。“孝”的功能最初只是调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家庭伦理,认为这是做人立身之本,“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孝经》)并无社会规范的意义,后来儒家把“孝”扩展到宗族、社会、国家,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道德准则。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意思是说,在家庭或家族的关系中维持其稳定和睦,必须做到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辞妇听,国家才能安宁。孔子特别看重孝,把它做为其仁学的根本,孔子的学生还进一步说明了倡导孝梯之道的社会政治意义。“其为人也孝梯,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意思说,只要人人做到“孝梯”,就不会犯上作乱,天下就会太平。这无疑会有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所以儒家文化中的孝梯思想受到历代统治者高度重视,并居于整个封建社会的一切道德规范的基础和首位,也就不难理解。儒家把孝推广到社会,便移“孝”为“忠”。把维护宗法血亲关系同维护封建等级制度联系起来。于是忠孝便为一体,孝是忠的基础,忠是孝的结果,忠是孝的扩大,孝是忠的缩小。一个人在家能孝顺父母,在朝就能忠君,所以便有“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历代统治阶级也都标榜“以孝治天下”汉代以后,都将忠孝规范赋于法律的效力,《唐律》中把“不忠”、“不孝”作为“十恶”的重罪。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等级特权和宗法关系,竭力抬高忠、孝的作用,提倡愚忠、愚孝把忠、孝道德规范引向岐途。这也是没落地主阶级保守性、反动性在道德上的反映。是忠、孝道德规范历史局现性的反映。它并不影响忠、孝这个中华传统文化整体上的光辉内涵。

二、关于忠国孝亲的道德情感

古老的中华民族向来提倡忠孝道德,形成了光耀千秋的传统美德,而体现这一美德并使之大放异彩的主体,不是或主要不是历代统治者和道德家。虽然统治阶级中也不乏操高尚的仁人志士,但可以肯定地说,劳动人民的这种传统美德,要远比统治阶级载于史册的忠孝典型感人得多,高尚得多。因为只有劳动人民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父母养育子女的不容易,因而,劳动人民的敬老孝亲的自然纯朴的情感更强烈,自古就有“寒门出孝子”的说法。《诗经》中就有关于感受父母养育之恩的描写:“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如果没有真切的体会和自然的情感,哪里会有如此千古绝唱!千百年来,这一主题,一直在中华民族中传唱。唐诗中的《游子吟》,这首朴实无华,却能催人泪下的诗句是对中华民族广大母亲颂歌是劳动人民心中知恩图报,敬爱双亲的传统美德的真实流露,上层统治阶级哪里能体会得到而“忠”的道德情感,表面看来,只是统治阶级内部臣子,达官贵人,仕大夫的道德体验。实际上,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更能感受到国家兴亡,社会治乱,民族强弱与他们的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产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对国家民族的忠贞。如果说封建仕大夫、达官贵人和臣子之“忠”则主要表现为忠于“天子”的话。那么,劳动人民的“忠”则主要表现为忠于国家和民族,是一种更伟大的忠,也是最具美感的悲壮的忠,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有价值的所在,历史上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在国家民族受到侵略的时候,替父从军,保家卫国的故事,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世代相传、歌颂赞美,不是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吗?

第2篇:孝文化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孝文化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一、加强农村“孝”文化建设的紧迫性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在农村的不断深入和深化,我国农村的老年人养老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老年人人口比例不断上升、老年人的农业收入保障不高、老年人的传统家庭养老面临着挑战等等。环境的变化使原有的一些传统的农村孝道文化和道德规范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形成,从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理念模糊、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加强“孝”文化建设就越来越成为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建设的方法和路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孝”文化建设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的,它必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当代社会主义的原则和精神,从而具有自身的特征,本着以上思路,特提出以下方法和途径:

(一)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孝”的本质内涵

对于孝为何解?首先必须要完整的理解“孝”的本质内涵,而这一本质内涵无论在什么年代、什么样的环境下都不会有所变化。孝不能单纯的流于一种形式,比如洗脚、过母亲节、父亲节送礼物等,它只是我们表达自己的“孝”的爱的一种方式。往往我们会说父母给予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其原因在于父母时刻把我们记在心上,所以说我们对父母的爱和孝应该是将父母放在心头,做一件事、说一句话是否能够让父母感觉开心、安心和放心,这也才是“孝”心。

2.“孝”的时代特征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把握大的历史环境,在具体环境下宣扬与时代相适应的孝文化,即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孝”文化。

第一,体现时代性与文明性。当代孝文化应当以家庭伦理来规定亲子之间的相互责任,确定子女实现孝道的德与行。在家庭内部的亲子关系中融进现代民主、平等的意识,父母对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和尽孝的义务,家庭中互敬互爱,团结和睦。

又由于新型孝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必然受到当代法律、法规的规范,孝既靠良心、爱心、孝心来维系,需要道德的调整,也要通过法律来干预。

第二,体现科学性与和谐性。新型孝文化应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它不但彻底抛弃残忍、愚昧的行孝方式,而是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建立适应现代生活方式,运用科学方式行孝、践孝的新型孝文化。

所以,“孝”文化建设的推进要科学进行,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区分层次,着眼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引导人们在遵循基本思想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思想道德目标。

(二)着力培养文明道德风尚,开展家庭美德教育,促进人际和谐

道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教育的结果。与其他教育不同,道德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一种道德情操的陶冶,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信念的确立和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养成过程。要构建新型孝道文化,同样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宣传教育,使当代孝道伦理和孝意识深入人心,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家庭是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因而也是现代孝道教育的主课堂。培养孩子的孝心、爱心,父母要“言传”更要注重“身教”,不但要善于抓住时机进行孝的教育,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行动为子女树立孝的榜样,感染孩子,对培养孩子的孝意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加强制度建设

养老保障从文化到制度,再到制度的完善,文化的变迁,二者交互上升,使养老文化不断发展,养老保障制度不断优化。 实质上,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阶段要求,是孝文化延续的产物,同时也是孝文化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直接反映。 社会养老保障是孝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的重要方式。

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和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样,需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为此,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才能完成这一使命。

参考文献:

[1]温铁军.我国为什么不能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考资料,2009(15).

[2]姜林静.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分析.中国市场,2005(01).

[3]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2006年1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N].人民日报,2006-01-19.

[4]度国柱,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第3篇:孝文化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孝道;传统文化;地位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174-02

一、孝道的含义

所谓孝道,就是以孝为本的礼法规范,是尽心奉养父母的德行。《说文解字》释孝为“孝,善事父母者”。从字形分析,孝是老与子这两个字的合一,是讲父辈与子辈的关系。从内容上说,孝道的范畴包括尊养父母、友爱兄弟、和睦妯娌、团结连襟、敬长爱幼、扶贫济困以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等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有两种形态:一是对在世父母,即对活人的孝,包括奉养、尊敬、服从;二是对去世父母、先祖,即对死人的孝,包括安葬、祭祀,通常被称为“追孝”。狭义的孝指赡养父母,广义的孝指奉献社会,即做事情要合乎道德规范,能受到人们的称赞,使父母在精神上获得安慰与满足。简言之,孝道的基本内容包括尊老、敬老、养老、送老,也就是“敬爱父母,反思祖先”。从动机看,孝是一种敬本心理。从效果看,孝是一种管理手段,它将礼法的外在约束与仁义的内在自觉相统一,促进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孝道文化的历史渊源

孝道文化源远流长,其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成熟、变革五个历史时期。并从一种家庭伦理道德观念演变为一种多元的文化体系结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核心范畴和思想理念。

在远古社会,社会由无序的婚姻开始趋向于血缘家庭结构时,这种以血缘为基础的亲情就孕育了孝的萌芽。伴随着父系制家庭的出现以及对父子关系的确定,孝道观念由此产生。

西周是孝道的形成时期。周朝确立封建制度后,有了宗族制度,产生了五伦观念,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在此基础上,孝道观念得以产生并在社会中作为一种伦理观念正式形成。

春秋至秦汉是孝道文化的发展时期。春秋时,宗法制开始逐渐瓦解,人民对祖先的祭祀活动由繁趋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关系进一步确立。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成为家庭血缘间最基本的义务。善事父母,成为孝道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春秋后期,孔子把孝和礼结合起来,丰富和发展了孝道文化的内涵,至此,孝道文化有了人性论的依据,孝道从宗教伦理转化为家庭伦理。至汉代,统治者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孝道文化被纳入封建道德体系之中,为“三纲五常”的伦理规范服务,成为传统中国社会政治、文化乃至经济生活中贯通性和统领性的意识。

魏晋以后,孝道文化逐渐成熟。魏晋沿袭了汉代的“以孝治天下”,著名书籍《晋书》中专门有“孝子传”一栏,记述当时著名孝子的孝行,以表示对孝的宣扬和褒奖。南朝时期运用中央监察官亲自出面弹劾和清议的方法,来监督孝道文化在社会上的实施情况。到宋元明清时期,孝道文化演变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孝道教化变得日益绝对化和片面化,单方面强调子女对父辈、臣子对君王的绝对服从,出现了“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愚孝情况。

至近代,随着中国现代化速度的加快,西方文化对中国的不断渗透,民主自由科学的思想开始萌芽和发展,人们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大批仁人志士开始怀疑批判封建家族制度与传统孝道文化,他们从自然人性的角度出发,揭露传统孝道文化的专制性、愚昧性和残酷性。至此,传统孝道文化开始摆脱封建专制性和愚昧性,开始向着新型孝道文化方向发展。

三、孝道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文化是由儒释道等多种要素组成的,儒学是传统文化的中心,儒学的主要精神是仁学,而仁学的精神又是由孝道出发的,所以说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伦理道德的鲜明特点。从纵向上看,孝道文化是贯穿天、地、人、祖、父、己、子、孙的重要链条,从横向上看,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向人际与社会历史延伸的根据和出发点,所以孝道在所有的传统道德规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

1.孝道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哲学意义

从宗教与哲学的角度看。首先,孝道文化具有崇拜祖先、追求永恒的宗法性和人文性的宗教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追求生命之无限永恒的价值。其次,它体现了中国人珍视生命、保护生命的哲学意识。祭祀祖先,生育后代,是基于孝的宗教情怀的人生义务。珍视生命,善事父母,则是人的现实义务。从社会历史观的角度看,孝是人类从内心发出的至诚至爱的情感,这种情感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也是传统社会人际关系开展的实践出发点。

2.孝道文化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中的历史地位

孝道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起点,居于仁义礼智信等诸德之首。“百善孝为先”深刻体现了孝道文化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从纵向上说由“八条目”构成,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由修身道德、齐家道德、治平伦理道德三个方面构成。其中,修身道德是基础,家庭伦理是核心,政治伦理是目的。孝道自始至终贯穿于这三者之中,并且是这三种道德的核心与起点。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从横向上说是由“三纲五常”构成,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孝道直接体现了“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则体现了孝与忠的关系,孝是忠的基础,忠从孝中延伸而来。孝悌之道要求女性“三从四德”,也处处体现孝对女性的要求。可见,孝与“三纲”有着内在的精神统一性。“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孝与仁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亲相爱的情感与理智,其精神实质是相同的。孝与义是相互贯通、互为表里的。礼则是孝道的直接行为体现。智和孝相辅相成,互相体现。信含于孝又从属于孝。总之,仁义礼智信是实践孝道的行为规范,都受到孝道文化的影响与制约。

3.孝道文化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文化是古代政治的伦理精神基础。首先,孝道文化是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伦理精神基础。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是我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经济政治制度,在古代社会,以血缘关系和亲疏的宗子关系为基础,在政治上人分五等,官分九级,并以此为基础,分配土地、财产、行政权力等经济、政治利益与特权。孝道便是维护血缘关系和政治统治最主要的一项伦理观念和政治观念。封建社会中宗族关系与政治关系相互交织,尽孝与从命尊上便合二为一,孝要求尊宗敬祖,所以孝便成为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有力武器。其次,孝是“家天下”和“家长制”伦理政治的基础。中国传统政治是一种伦理政治,由于家国一体化的社会结构,伦理的原理可以直接上升为政治的原理。伦理以血缘为基础,政治以伦理为本位,最终家族血缘的情理上升为国家政治的法则,其实质就是用大家长治家的方式来治理国家。儿子对父亲的孝是一种家庭道德,但“父父子子”可以直接引申出“君君臣臣”,也就是说,可以直接从家庭道德中引申出社会道德与政治道德。最后,孝道是传统社会政治稳定的伦理精神基础。孝悌是仁之根本,因为孝悌维护了封建社会政治生活稳定。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顺天下,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秩序,防止叛乱和逆反。

4.孝道文化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影响

一方面,孝道文化是中国封建政治的伦理精神基础,因而孝是封建统治者立法的对象和主要内容。伦理重在倡导,法律则重在惩罚,孝道在传统法律中,主要是对“不孝”进行入罪的规定和惩罚。另一方面,孝道对统治者和民众的法律观念、立法和司法实践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孝道是维护宗族与家族主义的首要观念与规范。尊重祖先,赡养父母,有利于宗族与家族的和谐稳定。家族的和谐稳定是封建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只要家族利益与封建国家的根本利益不冲突,统治者就会维护这种家族利益。另外,封建皇族本身是一个大家族,封建统治者必然要以法律来维护这种家族主义,以保证家族和国家的稳定,因此致使中国传统法律具有浓厚的家族主义特征。其次,孝道是中国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根本精神。所谓亲疏有别,长幼有序,尊卑有等,这种伦理精神在封建法律观念与实践中得到体现,表现为亲属相犯按照血缘关系等级加刑和减刑的原则。最后,无讼理想与厌讼法律观。儒家讲究仁政,提倡王道和礼乐教化,反对法家的严刑峻法,因而视“无讼”为其政治法律理想,追求家庭和睦以致达到社会稳定。更为重要的是,封建法律主要体现为刑和罪的意识,这使民众形成了惧法惧讼意识。

5.孝道文化在中国传统教育史中的历史地位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教育得以产生的根源、起点和根本内容。首先,儒家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居于统治和核心地位,孝是仁学的根源,又是仁学的实践,所以孝道文化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居于主要的地位。其次,孝道文化是道德的起点和开端。人类的品德由孝而产生,孝道是一切道德的动力。因此,一切道德教化,都是由“教孝”而树立起来的。最后,传统的人伦教育是以社会为本位的,而一切社会人际关系又都是在孝道的基本精神基础上推衍开的,因而人伦教育必以孝道为出发点和根本任务。

孝道文化不仅对中国宗教哲学、伦理、政治、法律和教育等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民俗、民间艺术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外,孝道文化的观念与实践对中国国民性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孝道文化对中国国民性的影响与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它促使中国人民形成了仁爱善良、重德敦品、守礼温顺、忠恕利群、爱好和平的优良品质。另一方面,孝道文化的权威价值取向致使中国的国民形成了权威主义性格,崇古的价值取向使得中国国民形成了保守落后和因循守旧的性格,孝道的片面义务价值导向使得中国国民形成了淡薄的权利意识和忍耐不争的人格特征。

参考文献:

[1]谢宝耿.中国孝道精华[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2]查国昌.西周“孝”意试探[J].中国史研究,1993,(2).

[3]涂爱荣.中国孝道文化的历史追寻[J].学术论坛,2010.

第4篇:孝文化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孝经;生命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的自杀事件逐年增多,呈现出高增长的趋势,现代的大学生与30年前的大学生相比,改革开放带来的是物质文明的空前繁盛,但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学生的自杀率没有降低反而逐渐提高,对于这种现象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对学生的生命教育不彻底、不深入。正是由于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性使得各种社会思潮随之发展起来,使大学生思想观念受到极大影响,这对我国生命教育提出了挑战。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对于生命及其责任的非常重视,我们可以利用《孝经》文化内涵贯通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整个过程,进而增强大学生生命意识与生命责任感。

一、大学生漠视生命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自杀死亡是青少年的前三项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中国则是15―34岁年轻人死亡的第一原因,其中大学生自杀尤为突出。大学生自杀率是同龄人口的2―4倍,高于同龄非大学生年轻人,并且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担负着国家发展与建设的重担,是国家与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因此大学生自杀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大学生自杀率的不断上升是对生命教育研究与应用脱节的最好反映。近阶段,网络媒体报道的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但经媒体曝光的自杀数据也只是所有自杀事件的冰山一角,这都源于事件发生单位对消息的封锁。大学生漠视生命是与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密不可分的。每一个有自杀行为的人,至少会给周围5人带去巨大的心理消极影响,由此可见,学生自杀的恶劣影响范围是巨大的。据报道,4月30日清晨6点30分左右,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一名女研究生从四楼跳下,当场身亡。5月7日下午3点多,中国人民大学一名女生从校园内的知行楼跳下身亡。事故发生后,警察很快赶到现场,死者被盖上白布运走……据众多案件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来看,很明显地说明了我国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脆弱,而要想干预自杀,最重要的就是开展生命教育。

二、自杀事件原因探析

“应试教育”的过分依赖,以及“生命教育”的缺失。应试教育以应付考试为唯一目的。应试教育所产生的后果,一是严重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二是忽视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扼杀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三是有损学生身心健康,抹杀了大学生天性。大学校园的人文精神缺失,让大学生失去了精神支柱,市场经济繁荣,校园的氛围也在悄悄改变,淡化生命意识、否定生命价值、漠视生命崇高感、抹杀生命成就感,学风不正,人浮于事,膨胀的物质欲望占据了文人的精神追求,现实超越了理想。校园已不再是昔日的象牙塔、灵魂的净土。灵魂、信仰、思想、至高的追求像秋日的花朵一般悄无声息地凋落了,每个人都争抢着成为富议论性的人,歇斯底里地表演着自己,校园活动富于表演性,许多课程带有太强的政治性和说教性,缺乏人文关怀,被学生不屑一顾,在这些燃烧的生命中,我们缺乏太多生命关怀。生命观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存在形态,它运用生命教育理论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本身,树立正确的生命态度,承担生命的社会责任,理解生命的价值,提升大学生生命的质量,培养人文关怀精神和信仰体系,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健康发展,追求美好的人生。

由上述分析,我们看到了高校生命教育缺失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人们应该认识到生命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生命教育是由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教育方针,大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独特性所决定的,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繁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绝大多数学生还在为工作、为生存发愁,处于青年时期又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们的心理问题便在此时显现。生命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课题,也成为我国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968年,生命教育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提出,几十年来,生命教育的实践在全球已得到迅速发展,在中国,应该像引进马克思主义一样,在实践中将中国特色与生命教育相结合。中华民族的孝文化,既具有浓烈的中国特色又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稳定的结构和共同的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所以利用《孝经》的思想内涵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不二之选,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生命哲学观点与生命观思想。

三、《孝经》的思想内涵

《孝经》是我国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精华所在,集中体现了传统儒家的伦理精神,其孝道思想有着丰富的伦理内涵,在历史上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思维和行为实践。孝,作为人伦关系的价值典范,具有普世性和永恒性,《孝经》不过短短一千八百余言,却是中国传统孝文化的集大成者,其思想蕴含了中国传统的生命伦理精神,现如今,这种伦理精神对于大学生的生命观的教育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华文化源于易,而成于孝。《易经》阐述的所有,归结为一个字那就是“道”,中国人讲所有的道,最后集大成者就是“孝”,“孝”是道的表现。走遍全世界,唯有中华民族把孝当做德目来看。现代人过分强调自我意识,造成了彼此的疏离,在孝文化的感染下其可以将自我意识降低到最低,这也是孝对现代人最大的启发。孝不仅是指孝敬父母,更大意义上是要对文化忠、对民族孝。孝道运用在社会各个阶层,能发挥不同的感化。中国人一生下来就有两个字“责任”,而西方人只有“权力、义务”如此度过一生而已,父母爱孩子是天性,而孩子孝敬父母则是一种责任。中国人的责任是无限的,从“事亲”到“事君”再到“自身”,应该做到由“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纪孝行章》)至“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它论证了孝道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天经地义的人伦规范。

纵观全文,《孝经》将孝分为三个层次,即“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对于生命的涵养与准则也有三个维度:其一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其二是“能孝于亲,则必能终于君矣。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也。”(《后汉书・韦彪传》);其三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孝经》从认识自我存在、生命本源出发,树立生命的责任意识,阐述生命的意义,在实践中指导生命的行为,将人的活动和行为用“孝”贯穿在一起,实现人生命的完整、完满,这就是理想的孝行。

四、运用《孝经》文化思想加强对高校生命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具有几千年的根基,最易被人们所认同和引起共鸣,所以运用《孝经》里的思想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比较合适的。除此之外,《孝经》里的“孝”不拘泥于简单的“事亲”,并没有把“孝”局限在对父母的感情上,而是将“孝”的责任心延伸到整个社会和整个国家,“夫孝,始于事亲,终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孝经》把自己与父母、自己与国家、自己与他人以及生命的最终目的都涵盖了进来,处处体现了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这对高校生命教育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一)运用《孝经》的文化思想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以树立生命价值意识

改革开放市场繁荣,给我国带来了新空气,同时也刺激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人则完完全全变成了“唯物主义”,一切向钱看,一切以金钱和物质为衡量基础,丢弃了传统美德,孝悌忠信也被抛之脑后。有人完全不在乎父母感受,只要不合自己心意便对父母发脾气,没有一点尊敬之心,还有人虐待父母甚至弑母、弑父,更有甚者遇到挫折就自杀放弃生命。大学生自杀,对父母在精神上是极大的打击!父母的所有辛苦和美好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随着孩子的离世全部付之东流,这是典型的自我主义,只顾及个人感受,只想到自己的挫折和痛苦,不顾及父母的心酸和悲痛,忘却父母的养育之恩。“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立足《孝经》思想看来,身体不仅是自己的,更是父母给予的,每个人都不能擅自毁坏。所以不重视孝德教育,只注重智育,这样是不够的。

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圣治章》)就是说孝是道德的根本,是教育的起始。大学是人生观确立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缺乏理性思维,行事冲动,对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缺乏远见。大学生在心智上和久经社会的人员是有差别的,他们往往具有更强的自我意识,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草率地结束生命不是解脱,而是更大的悲剧,对家庭、对国家都是巨大的损失。《孝经》文化思想不仅可以教育大学生要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且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个人责任感,树立理性的生命价值观。

(二)运用《孝经》文化思想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以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孝经》一共有十八章,但《孝经》之孝,从来就不仅仅是赡养父母。而是社会责任。《孝经》把人的社会责任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出生到“冠礼成人”,社会责任是爱护自己的身体;第二阶段是“成人”,社会责任是建设或保卫国家;第三阶段是老年,社会责任是“立身”――完善人生。《孝经》又把社会责任分出5个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孝经》还阐述了运用孝作为社会责任,来实行“孝治”、“圣治”的政策与策略。

(三)运用《孝经》文化思想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以增强伦理道德意识

孝,作为人伦关系的价值规范,具有普世性和永恒性。注重孝行也是中国传统社会伦理道德的首要特征。市场经济的繁荣,丰富了大学生的视野,但也转变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统文化中孝道价值观应该在此力挽狂澜,对大学生扭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引导作用。唐玄宗李隆基在为《孝经》作的序中指出:“是知孝者,德之本欤。……且夫子谈经志,取垂训。虽五孝之用则别,而百行之源不殊。”他指出了孝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并且指出《孝经》的目的,是为了教诲后人。孝,乃百德之首,以《孝经》思想为基础的孝德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把本来作为维系家庭伦理观的孝道推向社会。所主张的“广敬”、“博爱”,就是要求每个人对待别人的父母、兄弟、姐妹,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一样,这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群体意识。《孝经》的文化内涵为大学生的生活实践提出了道德要求与道德价值,高校生命教育中运用《孝经》的文化内涵中所体现的道德要求与道德价值来教育、引导学生是帮助他们实现人生命的完整与完满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 钱玉燕.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4.

第5篇:孝文化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和谐;孝道;孝道文化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1)06―0119―04

前言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孝道在当代社会逐渐淡漠,传统社会中孝道在维系和谐的家庭伦理关系方面的积极作用日益削弱。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导致孝道的缺失或衰落,正在摧毁传统农业社会的社会结构,也使得孝道在农村遭遇了多重困境。许多农村老人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不佳,正在成为关系整个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社会问题。因此,农村孝道文化建设就成为关乎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

由于文化在经济、社会与人自身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农村孝道文化建设就成为和谐社会视域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基础上,应当明确农村孝道文化的基本内涵、社会功用和当代价值,对当前我国农村孝道文化衰落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当代农村孝道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以期推动传统孝道文化与时俱进,恢复和重建农村孝道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中国农村孝道文化的基本内涵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价值观念,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基础,对孝道的强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孝是规范父子关系的准则,是中国人最基本的伦理概念。“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孝”被视为万善之本,是一切伦理道德的基础和起点,是修身齐家治国的根本,因而构成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基础。

文化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创造的程序规范系统,蕴含着人类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认知图式、思维方式、道德伦理、风俗习惯、历史传统、价值观念,渗透在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维系着人类的有序生存和持续发展。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孝道文化是人们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人伦关系模式。农村孝道文化是传统社会中以血缘亲情为纽带,以家庭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家族为基本单位区分尊卑长幼,规定各个家庭成员不同权利和义务的法则。其基本内容包括赡养父母、关心父母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以孝立身、引导子女传承孝道,等等。

农村孝道文化是农村家庭稳定、和谐以及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文化根基。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孟子・万章上》),孔子则要求子女对父母不仅要“养则致其乐,更要居则致其敬”,认为“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因此传统孝道要求子女对父母不仅满足其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而且要使父母精神愉悦、心情舒畅、心理健康,并且能感受到幸福。“孝”作为待人之道,不限于自己父母,这其实是一种更深刻的、由敬爱自己的父母推及所有老人和长辈的道德内涵。

传统的孝道文化是家庭自然经济和血缘宗法制度的产物,很大意义上要服从封建专制统治。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转变,传统孝道文化中的家长专制、传宗接代、忠孝合一的道德内涵为现代农村孝道文化所扬弃。

现代农村孝道文化是在继承传统孝道文化基础上,既满足世代农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维系着农村社会生活的秩序,也滋养着民族文化的发育成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当代农村孝道文化的社会功用:基于和谐社会视域

农村孝道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渗透在农民生产、生活的一切领域,包括认知方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精神信仰、也包括农民创造的表达情感的民间技艺和留存文化记忆的建筑等。因此,农村孝道文化也在各个层面上发挥着其社会功用。

首先,农村孝道文化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和秩序。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的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从广义上讲,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其中人与社会的和谐包含人与国家、人与制度、人与组织的和谐。

文化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在历史中自动发生作用的非人格力量,而是多元的人类共同体在特定的时空和特定的社会实践中为了维系自己的有序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创造出来的多层次、开放性和整体性的生命有机系统。文化是维系一个社会团结和睦的重要精神力量,重视发挥文化教育人、引导人的作用是符合文化效能机制的必然要求。农村孝道文化是农村作为一个共同体在其特定的时空和特定的社会实践中维系家庭、社会有序延续和自身发展的文化,是农村思想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任何文化都是发展着的,农村文化也要与时俱进,赋予传统孝道以时代内容,在新的条件下恢复和重建农村孝道文化。

其次,农村孝道文化有利于维系农村家庭的和谐和发展。孝道文化是中国宗法制社会以道理力量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是传统中国社会中规范和约束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家庭关系的重要手段。孝道文化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它长久存在于中国的历史之中,是构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一种特殊的情感纽带。作为一种现实的文化形态,农村孝道文化维系支撑着农村社会的有序运行,支配、规范、引导着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农村孝道文化的状况不仅关乎农村社会的文明建设,广大农民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处于变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然而,在占人口多数的广大农村,农业大国的发展现状仍然没有完全改变,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村转型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是基础,农村家庭的和谐和发展是其不可动摇的根基。在这种意义上,农村孝道文化仍然是维系农村家庭和谐的重要力量。

孝道文化的直接表现就是尊老敬老。“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由于有这个由来已久的深入民间的道德观念的影响,总的讲,在我们社会里还是有尊老敬老的风气的。”Ⅲ这种孝道文化传统的保持和发扬,对于中国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三、农村孝道文化的现状及其衰落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多元文化对传统孝文化的冲击使得农村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孝道文化在农村不同程度缺失,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奉献爱心等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广大

农村有所淡化,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婆媳关系不和、邻里纠纷不断等不良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和谐。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社会的发展。

案例(央视社会与法频道《道德观察》栏目):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被儿女赶出了家门,冬天里也没人管,原因竟是为了老人名下的一亩耕地。司法部门和村委会介入调解,却被各个子女断然拒绝。无奈之下,老人只好将儿女告上了法庭,要求法庭给予主持公道。

这样的事例在《道德与观察》节目中并不少见,这也折射出我们的传统孝文化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原有的“孝”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不同程度的孝道伦理缺失,影响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村孝道文化衰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家庭经济结构和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是农村孝道文化衰微的根本原因。原来农村社会普遍的家庭权力(经济权力或者称为财权)掌握在家长(老人)手中,具体来讲就是土地、牲畜、农具、房产等资源都由长辈配置,家长处于家庭全权力的核心和最高位置,子女在一定意义上必须服从家长的安排,其中孝顺是衡量子女的重要指标。而现代社会随着家庭结构和经济关系的变化,农村每个家庭子女人数减少,即使是多子女家庭在各个子女结婚后都“分家”,形成各自的小家庭,家长权力中心的地位不复存在,对子女的约束机制作用消失。另外,随着农业收入的减少或者增收空间越来越小,更多的子女选择进城务工来贴补家用或者自用,这同样改变了农村家庭中资源的配置情况,改变了子女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也在某种程度上冲击着农村孝道文化的纽带和凝聚作用。

第二.现代的农村居民缺乏传统的代际互惠观念,年轻一代的农民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家庭教育中的孝德教育缺位和家庭结构变化。一方面,农村社会的生育观念逐渐发生变化,不再多生多育,子女也不再是劳动力的补充,更多的年轻一代走出乡土社会,家庭教育中孝道文化断层;另一方面,家庭结构不再是几代同堂,而是小家庭结构成为农村社会的基本单位,孝道文化在代际之间的维系作用被削弱。

第三,社会转型的冲击,新文化运动以来对孝的批判和市场经济对其的冲击。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传统孝道遭到批判,但在这种批判中,却忽略了对其中优秀道德传统的选择和继承,相反,传统孝道文化被贴上封建主义的标签被全盘否定和抛弃。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以及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负面影响,加之独生子女的特殊生长环境,青年人甚至不知中国传统孝道的道德内涵,缺乏对父母的感恩,不能自觉承担赡养扶助老人的道德责任。

第四,学校孝道教育缺失,缺乏培养孝道的方式。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使其实现社会化和适应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与社会教育相对应的学校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学校教育更多的承载着培养社会建设人才的功能,加之对传统孝道文化的批判,孝道教育一定程度上缺失,也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培养孝道文化的方式,这也是农村孝道文化式微的一方面原因。

四、农村孝道文化建设的现实出路及其当代价值

1、加强以孝道为核心的传统道德教育。我们必须重视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民风民俗建设,形成良好的尊老、敬老、养老习俗。“通过经常性地开展‘五好家庭’、‘当代孝子’等评选活动,树立慈父慈母、孝子孝女的典范,基层组织像对待先进人物、劳动模范一样对这些典范予以表彰,社会给予他们崇高的荣誉,从而在农村社会形成一个实践孝道的激励机制。”民风民俗是农村孝道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要切实引导农村民风民俗建设,树立尊老、敬老、养老的典型,形成榜样的力量。

2、建立农村孝道规范。孝道文化需要有体现孝道观念和伦理精神的比较完善的规范体系。应合理地、有选择性地借鉴传统孝道,建立与我国农村社会新的发展形势和发展要求相适应农村孝道规范体系。

3、加强农村孝道文化教育。家庭教育是孝道文化得以实现的微观载体,学校教育是农村传统孝道文化升华和传承的有利渠道,把孝道文化纳入公民道德建设范围,积极开展孝道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农村形成孝道文化风尚。

4、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这种制度保障,可以使农村孝道文化超出传统养老主题的局限。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乡村社会也发生巨大变化,人的自我发展、完善和追求个人享受的观念增长了,孝道文化的物质承载功能过强必然削弱其精神功能,导致孝道文化负荷过重和无力承担其功能。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使农村真正纳入社会保障体制中,孝道更多关注敬亲,成为维系农村家庭、社会和谐稳定的纽带,这是农村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途径。

农村孝道文化建设的当代价值不容忽视。借鉴传统孝道文化,重构与时代相适应的伦理道德,对正确处理农村家庭问题,调整家庭成员关系,化解家庭矛盾和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满足农民安居乐业的愿望,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农村孝道文化的状况不仅决定着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农民生存方式和发展形态的转型。因此,农村孝道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实践课题。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只有家庭和谐,社会整体才能和谐。农村的稳定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农村孝道文化建设具有不可低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瑞环,务实求理(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9.

第6篇:孝文化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传统;孝文化;家庭和谐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094-01

一、孝文化的基本内涵

孝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孝影响了中国几千年,而孝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复杂,内容不断变化。孝观念起源于原始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私有经济和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现为孝道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条件。经过殷商时期的发展,孝道思想在西周时期正式确立。而孝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善事父母。《诗经・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古人把善待父母作为最基本的孝顺原则。其次,尊祖敬宗。对于周初孝的含义,查昌国先生认为:西周孝的对象为神祖考姚,非健在的人;孝是君德、宗德;其内容为尊祖,有敬宗抑父的作用。最后,传宗接代。孝之初始含义除了尊祖敬宗外,另一种含义就是生育子女,传宗接代。如果说尊祖祭祖出于对祖先的崇拜,那么,后者则是出于对生殖或生命的崇拜。《中庸》说:“君子之道,造端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周予同先生所提出的孝起源于生殖崇拜的见解,可谓慧目卓识,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二、现代孝文化的缺失及原因

在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一些人被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侵蚀,从而缺乏孝敬父母的观念意识,缺乏感恩的心,更缺少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道德失范成为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障碍。具体表现为尊老敬老养老观念淡化、传统家庭伦理道德弱化,遗老虐老现象时有发生。子女的不孝行为不仅使自身道德沦丧,更侵犯了老人的合法权益,严重影响了老人的生活及身心健康发展。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的经济政治制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使得作为维护封建经济和宗法家长制度的道德规范――“孝”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当社会结构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化后,社会行为规范也会与之相适应的发生变化。因此,社会进步、制度转换是传统孝文化发生变化的首要原因。而人们的生活方式、家庭模式的变化也是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现代社会的家庭不再是传统的大家庭,而是趋向小型化、松散化,个人本位逐渐代替家庭本位,社会竞争压力大,人们大多以事业为重,从而家庭意识淡化{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人的家庭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的市场经济还是处在初级阶段,体制本身还并不完善,人们更多的关注经济利益,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从而把家庭放在次要位置。当然还有些历史原因,如“五四”运动、“”的冲击。从以上的分析来看,传统孝文化的命运是由近代、现代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状况所共同决定的。所以,我们在当代所要构建的孝文化必须是继承传统孝文化,并对其进行创新,这种创新要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要是反映当代人的愿望和要求的新型孝文化。

三、弘扬传统孝文化推进家庭和谐

孙中山先生说:“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要能够把忠孝二字讲到极点,国家便自然可以强盛。”那现代人要如何才能重拾传统孝文化,维系以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为目标的现代孝文化呢?首先,扬弃传统孝文化。孝文化也是有精华与糟粕的混合物,所以我们要借鉴的继承,不能全盘接受,比如传统孝文化中赡养父母、爱亲敬亲、尊老精神等,这些都是我们现代人要继承的优秀思想。但“忠孝合一,移孝做忠”“绝对服从”“厚葬久葬”等封建思想都不适合现在的发展,都与社会主义法制新风尚相悖。其次,加强公民自律。孝敬父母不仅仅是在道德上对子女的要求,它更是需要子女学会自省,从个人内心深处意识到这是每个子女的义务。最后,开展孝文化活动。开展孝亲尊老活动可以社区、村落为基本单位,开展评选孝亲尊老模范的活动,让整个社会形成尊老爱老的风气,尤其是多组织开展青少年的敬老活动,激励青少年孝敬老人的热情。

孝文化经历代思想家之提倡,经历代统治者之推行,经历代群众之实践,它已涵盖炎黄子孙的一切家庭,成为家庭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和最集中的表现,并且渗透于民间的各个角落,逐渐普及为一种民间民俗文化,希望我们能借鉴地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思想,孝敬父母,创建和谐家庭,最终使我们的社会也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周予同,孝与生殖崇拜,古史辨(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P232

[2]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孙中山全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81页

[3]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第7篇:孝文化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孝道教育;现状;途径

中图分类号:G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126-02

我国道德文化体系是在继承传统道德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传统的伦理道德以“忠、孝”即对国家忠诚、对父母孝顺为根本,并以此来规范人的行为,所以“孝”在我国伦理思想观念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孝道教育为突破口,从培养学生的孝道素质着手,强化他们的道德修养,是当前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实施孝道教育的重要意义

儒家把子女对父母亲情回报的纯朴情感提升到“道”的高度,把人们对父母之爱延伸到其他老年人,这是了不起的发展。汉代以后把“孝”捧到了天上,荒谬地提出愚忠、愚孝的所谓“三纲五常”,“”中又践踏孝道,大批传统道德,这些都是强加在纯真的孝之上的历史尘 埃。现代社会,研究孝道文化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对国人的处世哲学、道德修养、人格塑造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会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我们应该把弘扬孝道文化作为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突破口,进一步推进和强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1.和谐社会的建设凸显对孝道的需要

和谐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可以囊括从个人、社会、国家等层面、甚至包括宇宙层面中一切理想的状态和正面的价值,包含国家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公平正义,人们之间的团结友爱、互帮互敬,以及个人的良善仁爱、道德礼义等诸多价值。孝道文化的内涵与和谐社会的内涵有诸多相通相近之处,一个孝敬父母、品德高尚的人,必是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效忠国家的人。古往今来的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国之忠臣大都是孝子,可以说孝道是和谐的起点与基础,建设和谐社会迫切需要浓厚的孝道氛围。

2.实施孝道教育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维系社会安定

从古至今,家庭都是社会的最小单元,家庭关系的和睦温馨与否,关系到国家、社会的整体和谐与稳定。特别是我国即将成为人口老龄化大国,社会的养老问题面临严峻的形势,如果没有解决好社会养老的问题,很容易造成社会动荡,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子女怎样赡养老人、如何尽孝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如果子女晚辈都能孝顺父母、长辈,形成良好的孝道氛围,会使社会环境更趋安定和团结。因此,推崇家庭伦理道德,发扬孝道文化,加强以“养老”、“尊老”、“敬老”为重要内容的孝道文化的建设,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3.开展孝道教育有利于健全大学生的人格,提高大学生的综合道德素质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培养有健全人格的人才是高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加强孝道教育对于健全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孝道教育是要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关心、理解、体贴和敬重父母和长辈,以报答父母的养教之恩;增强大学生的孝道意识,可以促使学生的责任意识的增强,从而能自觉自愿地对父母尽孝,履行自己作为晚辈的责任与义务;可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爱心、感恩心和责任心。这些都是构成健全人格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有利于自身成长成才、实现自我理想、体现自身价值。

二、当代大学生孝道教育的现状研究

我们对海南大学三个校区1000名学生进行了“当代大学生孝道实践及高校孝道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反映出海南大学学生的孝道观念、行孝现状以及学校孝道教育现状差强人意,有进一步推广和加强的必要。

1.大学生孝道实践的基本现状

从统计结果看,大学生践行孝道的主流表现是积极、健康的。在孝道意识方面,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孝道知识,有了较强的孝道意识,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孝道文化,并有意识地自我培养孝道精神,进行积极的行孝准备;在照顾父母、情感慰藉、给父母优先享用权等方面,学生正面肯定的回答比例比较高。但从调查结果中,也可以发现大学生群体中也存在孝道缺失的现象。比如在处理与父母矛盾时,有5.6%的学生选择了经常会对父母出言不逊,有4.1%的学生选择了会指责与横加干涉父母的生活习惯;在成就父母期望方面,有三成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比较少或从来没有以父母的满意度作为自己上进的动力,有一成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比较少或从来没有努力取得成绩让父母自豪(见表1)。着表明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很少与父母进行情感沟通,不能很好地理解父母,也没有主动了解父母和长辈的内心需要和压力,忽视了对父母和长辈精神上的关爱,而这种精神上的交流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表1 大学生孝道实践的基本现状

2.当前高校开展孝道教育的基本现状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孝道教育仍未受到足够重视,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过分专注于道德的理想性与先进性和用崇高而严格的道德规范要求学生,而事实证明,这种寄希望于在短时间内尽快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的思想过于急功近利,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此次调查表明,学校在开展孝道教育方面效果较差,甚至几乎没有开展(见表2)。从调查结果以及对其他一些高校思想教育战线工作人员的访谈结果可以看出,孝道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缺乏开展孝道活动和宣传的平台,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学校领导和老师也都没有意识到孝道教育的重要性,因而没有形成可持续的教育机制,直接的结果是孝道教育的缺失。

表2 高校开展孝道教育的基本现状

三、加强当代大学生孝道教育的途径与实践

1.以理论教育为导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孝道理论教育,通过底蕴深厚的孝道理论以及形式多样的方法和途径开展孝道教育,让大学生全面理解我国的孝道文化,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孝道,摒弃孝道中不合理的内容,发扬孝道中科学、合理的精神。此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中,要充分把握好孝道教育的要求,充分发挥各课程特点,把孝道知识渗透进课程教学中,既能充分体现课程优势,又能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孝道教育的效果。

2.发挥“体验式教育”在孝道教育中的作用

体验教育是通过亲身经历,学习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并转化为行为习惯的过程。体验与实践是紧紧相连的,通过体验教育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了解孝道,从而加深对孝道文化的体会与感知,促使大学生把孝道理论认识转化为现实行孝行为。要做好体验教育,第一要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通过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生活体验、社会感知,了解我国的践行孝道的现状,理解孝道文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第二要让学生从事力所能及的行孝行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行孝的重要性,让他们正确认识孝道,建立行孝意识,做好行孝准备;第三要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父母和长辈的艰辛,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孝顺长辈。

3.构建高校领导重视、教师导引、学生积极参与的孝道教育机制

加强高校孝道教育,领导重视是根本,教师导引是前提,学生参与是关键,建章立制是保障。造成当前高校德育中孝道教育相对缺失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学校领导重视不够,没有真正认清孝道教育对学生德育的重要作用,也没有认真研究教育的形式和方法,难以把孝道教育落到实处。因此,必须建立由学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的的领导小组,充分发挥任课老师在德育中的积极作用,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渗透孝道教育,让高校孝道教育充分体现在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领域,使孝道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健全领导体制,建立和完善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并充分利用和发挥共青团、学生会以及社团组织在孝道教育中的作用,实现孝道教育的目标。

4.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中孝道教育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能够综合地、全面地作用于大学生的道德建设和人格培养。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能起到丰富学生生活、调节和激励学生行为、培养和激发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促进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及自我完善的作用,因此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孝道的宣传和教育。比较好的做法是在校园内树立孝道宣传纪念碑、出版与孝有关的学生读物、开展校园孝道知识竞赛及征文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形成浓厚的孝道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与孝道知识的紧密接触中,受到孝道文化的影响,更好地理解孝道精神,增强孝道意识,掌握科学合理的行孝方法。

5.树立楷模,为学生行孝提供方向指引

在孝道教育的过程中,除了一系列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外,树立榜样、表彰先进、掌握行孝的途径和方法也不可忽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孝道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正面榜样,如湘潭大学学生杨怀保为了就近照顾病痛中的父母,带着父母上学的故事,就具有很强的教育和示范意义,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传统伦理的 起点与诸道德之首,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和灵魂[5]。在新的时期,高校应将传统孝道思想进行积极的现代转化,探索新型孝道文化在学生德育中的应用,把弘扬孝道文化作为改进学生德育的突破口,进一步推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各方面综合发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宝库.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N]. 人民日报, 2012-02-21.

[2]王芝兰. 当前我国养老问题及对策研究[J]. 经济师,2007(7).

第8篇:孝文化的现实意义范文

论文摘要:“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备受推崇。中国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孝"作为一种文化体系、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发展的,而在当代孝文化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亲亲关系,应该也可以发挥它应有的当代价值,有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传统孝文化是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中孕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黑格尔曾说过:"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1】中国传统孝文化历经了古时期的萌芽、西周的兴盛、春秋战国的转化、汉代的政治化、魏晋南北朝的深化、宋明时期的极端化直至近代的变革,是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孝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在当代,我们不能对其作简单的二元对立分析,而要从孝文化的历史与内涵中重新审视其当代价值。

一、中国孝文化的历史变迁

孝作为一种社会意志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一)先秦:孝道的形成与确立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之语,充分说明了孝之原始意义:人们在生产劳动,与大自然的不断斗争中,为乞求平安而进行的一种尊祖敬宗的祭祀活动。

殷商、西周是传统文化的开端和创造时期,也是孝观念的初步形成和确立时期。殷人把祖先视为喜怒无常、令人惧怕的鬼神,他们对祖先的祭祀更多的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祈求,并没有更多的伦理内涵。到了西周,人们依然对祖先进行虔诚而隆重的祭祀,不过与殷人不同的是,周人对祖先的祭祀即是一种宗教行为和政治行为,又包含着浓厚的敬仰、追念等血缘亲情,是一种伦理行为。值得注意的是,西周孝观念除了祭祀祖先这层含义之外,还增添了奉养父母的新意义。祭祀祖先是贵族的特权,奉养父母作为平民的义务,使孝观念向着"子德"的方向演进,并逐渐取代祖先祭祀,成为后世孝道德主要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文化开创者孔子在其思想理论中丰富和发展了孝文化的内涵,提出了"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的观点,"仁"是众德之总,而"孝弟"则又被视为众德之源、之总的"本",其地位在整个传统理论中升到了核心,同时确立了"孝"对于所有人的道德要求的普遍性,"孝"也从此成为协调亲子关系的伦理规范,并成为古代社会宗法道德的基础。孟子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的观点,并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其天下太平。"【4】还进一步强调"事亲,事之本也",认为尊亲、事亲是人生最大的事情。孔孟对孝的论述,已经涉及到后世孝道的方方面面,从而确立了传统孝道的基本面貌。

(二)汉魏隋唐:"以孝治天下"

汉代是中国帝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定型的时期,也是孝道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它建立了以孝为核心的社会统治秩序,它把孝作为自己治国安民的主要精神基础。随着儒家思想体系独尊地位的确立,孝道对于维护君主权威、稳定社会等级秩序的价值更加凸显,"以孝治天下"的孝治思想也逐渐走向理论化、系统化。《孝经》、《礼记》以及"三纲"学说集中体现了孝治理论的风貌。孝道由家庭伦理扩展社会伦理、政治伦理,孝与忠相辅相成,成为社会思想道德体系的核心,"以孝治天下"也成为贯彻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纲领。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孝治国"的王朝,并实施了一些举措,提倡和推行孝道。例如,除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外,汉代皇帝都以"孝"为谥号,称孝惠帝、孝文帝、孝武帝、孝昭帝等等,都表明了对朝廷的政治追求。除此以外,西汉也把《孝经》列为各级各类学校必修课程,还创立了"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把遵守、践行孝道与求爵取禄联系起来,这成为孝道社会化过程中最强劲的动力。

魏晋至隋唐五代七百余年,孝道观念虽然时而淡薄时而强化,但各朝统治者都坚持汉代孝道的基本精神,比如:"举孝廉"作为察举的主要内容之一,一致为后世所承袭沿用,清代的"孝廉方正"仍是进宫入仕的重要途径。其间最值得强调的就是孝道向法律领域的全面渗透,凭借法律力量推行孝道,进而实现对整个社会的控制,这也是"以孝治天下"的重要方法。

(三)宋元明清:孝道走向极端化、愚昧化

宋元明清时期,程朱理学成为社会正统思想,理学家认为孝道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的伦理属性,儿子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不可违抗的,与此同时孝道的专一性、绝对性、约束性进一步增强,对父母无条件顺从成为孝道的基本要求,"父母有不慈儿子不可不孝"成为世人的普遍信念,孝道进一步沦为强化君主独裁、父权专制的工具,在实践上走向极端愚昧化。族权的膨胀和愚孝的泛滥,就是孝道畸形发展的具体表现,如"族必有祠"、"家法伺候"等等。后来的"割股疗亲"就是愚孝发展到极致的产物,这时孝道被异化到面目全非的地步。

(四)近代:孝道的变革与社会适应

近代社会,尤其到了晚清明初,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步伐加快,西方文化的渐渐侵入,民主、自由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人民的自觉性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一大批文化先驱站在时代的高度,从自然人性的角度来揭露封建孝文化的专制性、绝对性,并且使孝文化融入时代的内涵。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受到严厉批判的传统孝文化开始洗去尘封多年的封建专制性,转而向新型孝文化发展。在此引导下人们的时代意识、社会意识逐渐增强,许多人冲破家庭的牢笼和羁绊,站在时代前列,以天下和社会为己任,为民族尽其大孝。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都曾以儒家忠孝道德作为动员、团结民众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武器。1939年3月12日,国防最高委员会颁布的《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及实施办法》中指出:"唯忠与孝,是中华民族立国之本,五千年来先民所遗留于后代子孙之宝,当今国家危机之时,全国同胞务必竭忠尽孝,对国家尽其至忠,对民族行其大孝。"1939年4月26日,中国共产党的《为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告全党同志书》指出:"一个真正的孝子贤孙,必然是对国家民族尽忠尽责的人,这里唯一的标准,是忠于大多数与孝于大多数,而不是反忠于少数和孝于少数。违背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就不是真正的忠孝,而是忠孝的叛逆",在这里,孝成为民族团结、兴旺的精神基础,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现在世界中最文明的国家,讲到孝字,还没有像中国讲到这么完全。所以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要能够把忠孝二字讲到极点,国家便自然可以强盛。"【5】

从历史的不断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孝文化在促进国家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孝敬父母,尊君爱国的动人事迹,在今天仍为人们津津乐道、传颂不休,成为培育中华传统美德的母本。但是,从封建社会一路走来的孝文化,毫无疑问带着封建的糟粕性,所以,和对待所有传统文化一样,对传统的孝文化,我们应该辩其真伪,学会扬弃。

二、孝文化的当代价值

不论时代如何进步和改变,作为根源于人类血缘关系的"孝",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着作用,影响着中国历代人们的思想,也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准则和评判人的德行的标准,虽然它的内容、实现形式及作用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化,但作为道德准则却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我们认为,对于作为社会伦理的孝道,应加以扬弃,而不是简单的否定,"要划清文化遗产中民主性精华与封建性糟粕的界限"【6】必须看到,如果我们把孝道和封建主义的扭曲影响加以区分和剥离,作为社会伦理观的孝道,在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孝"的观念和行为中的合理成分,还需要继承和发扬。

首先,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社会公共福利事业还不够完善。这一切就决定了我国社会还需要家庭养老的传统,最为子女必然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同时,在物质生活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的境况下老人也需要儿女对他们的精神的赡养。满足老人的物质需要、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基本的道德义务与社会责任。明确的提出弘扬"孝"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解决当前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睦、推动社会文明、实现社会的安定祥和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其次,传统孝道是一种扩展性和开放性的伦理规范,它体现出中国传统伦理始于家庭而伸展向社会、始于私德而扩展为公德的特点。孝是最基本的伦理道德,是人自幼就有的一种朴素感情。作为人们调整家庭关系的重要规范,有利于建立民主和睦家庭生活,如果孝由小到大,由爱家推而广之去爱社会,爱天下,爱世界万物,则孝文化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氛围,整个世界就会少了许多战乱、冲突和纷争,而多了团结、和谐与温情。

社会在进步,人的意识也在进步,要发挥传统孝文化的积极作用,就应使传统的东西与时具进,做到传统文化的时代化、社会化,使孝文化永远散发灿烂的光辉,并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232页。

[2]《论语学而》【m】.湖北:崇文书局,2007年。

[3]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16页。

[4]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 , 第167页,第173页。

第9篇:孝文化的现实意义范文

【关键词】大理;白族;本主信仰;意识

本主崇拜是白族独特的民族,本主崇拜经过长期的发展已成为一种宗教文化,本主文化蕴含的道德规范和观念是白族传统民族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白族先民在生产生活中与自然抗衡、与其他民族文化交织碰撞融合的产物。

一、本主的形成、发展过程

本主,即本境之主,是白族某一自然村落或某一地域的保护神。本主崇拜源于原始神社崇拜和农耕祭祀,形成于南诏时期,在南诏大理国时期成为白族的一种重要。本主的发展经历了自然崇拜、龙神崇拜、人神偶像崇拜三个阶段。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地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由于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民众的积极参与,本主信仰已经由自然宗教过渡为具有世俗性的人为宗教。本主文化在漫长的发展中,深受儒佛道三教的影响。白族先民将儒佛道中有利于民族发展团结的因素吸取过来整合在本主文化中,这也是白族文化发展中独具特色的“文化重叠”现象。

尽孝是白族人民的传统美德,白族人民对“孝”历来都很重视,孝文化更是本主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本主中的“孝”内涵的形成及其表现形式

(一)本主中的“孝”内涵的来源

1. 孝子本主故事。孝子本主的故事为白族人民广为传颂,从中可以看出,孝子本主都是来源于白族先民尽孝的典范,人们将这些孝子奉为本主、歌颂他们的孝行,表明了白族人民对孝道的重视与推崇。白族人民创造了孝子本主,也是孝观念的接受者和积极的参与者。

2. 儒佛道的影响。儒佛道三教文化的传入,尤其是儒家文化,对本主文化孝意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白族人民并不反对多教同时信仰,在很多本主庙中,佛教的代表观音与本主同在一庙供奉被信徒拜祭,这在其他地方的中是很少见的。“洱源凤羽三教宫”反映了儒佛道在白族地区的融合。

3. 统治者的提倡。南诏大理国时期,统治者采用“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的政策,对儒佛在白族地区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加之汉民大量涌入屯边开垦,不仅为白族孝主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更为民间孝主题的形成与发展增加了新元素。各代统治者的政策不仅加强了中原地区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还增进了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二)本主孝文化的表现形式

本主孝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如下这些:祭祀本主的盛会、娱神娱人的活动。与此同时,以本主为核心的祭祀活动、本主庙、各种文化载体,构成了本主孝文化体系。本主孝文化也为民间的孝文化作品提供了真实丰富的素材。

三、本主孝意识的演延形态

孝意识是基于血缘关系而生的一种认同意识,随着社会形态的演变,形成了各个宗亲利益家庭组成的社会关系。为了调节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和谐人际关系,需要一种超乎狭小宗亲利益关系的推动社会进步的道德意识,孝意识的演延形态便不可或缺。宁业高、宁业泉、宁业龙三位先生在《中国孝文化漫谈》中曾对孝意识的演延形态做了专章的论述,对孝意识的“亲戚性演延、政治性演延、社会性演延”三个系统做了主要的阐释。“孝意识是有其发展过程和演延形态的”,“这种孝意识的演延,是人类社会发展作用于人际关系的一种必然结果,是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需要”。本主孝意识也有其演延形态。

白族谚语中的“见老要弯腰,见小要抱抱”便是这种“大孝”的典型表现,白族人民通过各种形式将这种“博孝”深化内化为一种

四、社会转型时期继承发扬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剧烈的转型时期,受这一复杂环境的影响,我国传统道德体系面临解体,适应现代社会的道德体系尚未形成。因此,分析白族本主文化中的孝文化,继承发扬其精华部分,抛弃废除其不合时宜的成分,对于构建民族地区现代精神文明体系,增强地区民族团结,维护地区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继承发扬优秀民族传统道德的精髓

本主信仰有现世性、功利性的特点,更有很强的引导和教育功能。首先,将白剧、古装戏、大本曲的戏剧类文艺活动中积极向上的体现传统美德的部分进行保护、发扬,应该加大对它们的保护力度;其次,本主信仰已由自然中宗教过渡为人为宗教,但是它还没有适应现代宗教发展趋势的宗教教义,应当开发;最后,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二)摒弃本主孝文化中的不合时宜的成分

由于长期地缘偏远、生产力落后、科学技术不发达,不少人尤其是中老年群体凡事都要祭祀跪求本主保佑。这些封建迷信的习俗应该摒弃,但是本主崇拜在白族人民心中有很高的地位,所以不适合用命令禁止或者直接宣传摒弃的方式,这样极易引起民族矛盾。在白族村落地区加大对科技、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方面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力度,让白族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只有科学技术得到发展、生产力得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让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寄希望于大自然神”的不合理性。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