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八月十五的古诗范文

八月十五的古诗精选(九篇)

八月十五的古诗

第1篇:八月十五的古诗范文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 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 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根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第2篇:八月十五的古诗范文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在这古老传统的影响下我国一直有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让许多亲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这让许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年在外这使得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们的”悲欢离合”这又让多少人痛心!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这都是千古绝唱!许多游子不都是用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感情、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吗!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现在不也是有大多数部分的人围坐在桌前”吃饼赏月”吗!

月饼也是团圆的象征,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见当时的月饼已经是具有一定意义的”饼”和”月”了。

中秋节的来历也有人说是当时老百姓们为推翻元朝的暴虐统治把“杀靴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纸条放进月饼里互相传递!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们推翻了。也许我们现在吃月饼是为了庆祝胜利的喜悦吧!也有人说中秋节是丰收的季节,是农民们体验享受丰收的喜悦与高兴吧!

第3篇:八月十五的古诗范文

  本文拟重点挖掘《诗经》中的自然科学知识,表明其对西周天命观的动摇,并为阴阳五行学说的构成奠定了基础,也为人们逐步摆脱宗教思想的束缚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关键词】 《诗经》 自然科学 农业 天文历法 地震 物候学 生物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据高亨先生考证《诗经》所反映的历史时代约为“公元前1066-前541年”。它的内容博大丰厚,举凡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外交、重大事件、历史传说、宗教伦理、民风俚俗、爱情婚姻、天文

地理、农业发展等等,无不囊括其中,真可谓是一部“百科全书”。对于《诗经》所蕴含的人文现象,学者们已从不同角度多有研究,本文拟重点挖掘《诗经》中所反映的自然科学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是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而逐渐积累的。《诗经》所反映的历史时期其社会的主要生产部门是农业,从《诗经》中我们看到:经过周人长期的 经验积累,这一时期人们已经具有了比较科学的农业知识。这表现在:其一是周人已经有了称之为“疆理”的治田方法,在开辟田地时,注意沟洫(田间的水道、沟 渠)的建治,懂得根据地形高低、河道方向来划定田界,然后建筑堤坝,挖掘沟渠。《诗经·小雅·信南山》有:“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田匀 田匀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我疆我理”,《毛传》:“疆,画经界也;理,分地理也。”朱熹《诗集序》;“疆者,为之在界也;理者,定其 沟、涂也。”是指划定疆界,验明土质;“南东其亩”,是指河水向东流的地方,亩道东西横贯,田亩在小沟的东西方向,河水向北或南流的地方,亩道则改为南北 直灌,田亩则在小沟的南面。《大雅·绵》在追述古公亶父迁岐后开辟田地时亦出现“乃左乃右,乃疆乃里,乃宣乃亩”。表明古公亶父领导人们或左或右开地置 邑、修理地界、治理土田、疏通沟洫、开沟筑垄。《大雅·公刘》追述公刘迁豳的事迹时曰:“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然后是“度其隰原, 彻田为粮”。《毛传》训“彻”为治,彻田即是治田,开垦土地。此句也说明周人在丈量了洼地和高原之后再治理田亩播种粮食。其二,制造了较为精致的青铜农 具。除了木、石制成的耒耜之类的农具外,从考古资料和《周颂·臣工》描写农官督促农夫修缮农具的“命我众人,庤乃钱鎛、奄观銍艾”的诗句可判定钱(今之 锄)、鎛(锄一类工具)、銍(短镰)、艾即刈(镰刀)已用于农业生产,而钱、銍    的使用,又表明青铜已用于制做农具。其三,已经具有选种、锄草、施肥的农业常识。《大雅·大田》曰:“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以我覃耜,亻 叔              载南亩。”朱熹《诗集传》解释:“种,择其种也;戒,饬其具也”,可见周人较注意选择良种。同时,许多鎛、銍的使用可判定人们也非常重视锄地。《小雅·甫 田》曰:“或耘或耔,黍稷薿薿。”耘,即锄草;耔是用土培植苗根,施以肥料,这句是讲在田间有的人在锄草,有的人在施肥,只有这样黍米和高梁才会长得茂盛 茁壮。《周颂·载芟》有“千耦其耘,徂隰徂畛”,描述了众人在田里、田埂锄草的情景。《周颂·良耜》有“荼寥朽止”,表明人们已认识到杂草沤腐后用这种绿 肥来肥田,庄稼就长得茂盛,就会丰收。其四,已经具有防治田间害虫的方法。《小雅·大田》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毛亨释:“食心曰螟,食叶曰螣,食 根曰蟊,食节曰贼。”如何根除虫害呢? 办法就是“秉畀炎火”,把害虫投到火里全部烧死。一千多年后的唐朝宰相姚崇面对泛滥的蝗灾,就采用了这种焚烧害虫的“古之遗法”,而且“且焚且瘗”(《旧 唐书·娆崇传》)使“蝗害讫息”。除此而外,从《诗经》中我们也看到其农作物诸如黍、稷、豆、麦、稻、麻等种类显著增加,畜牧业、蚕桑、园艺等也有反映。

    《诗经》中表现了周人具有的天文历法知识。从诗中出现的星宿名称和在天空中的位置,表明这一时期已经形成了在古代天文学上占重要地位的28宿的概念。28 宿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黄道,即太阳和月亮所经天区的恒星分成的28个星座。四方各有七宿:东方是角、亢、氐、房、心、尾、萁;北方有斗、牛、女、虚、 危、室、壁;西方是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是井、鬼、柳、星、张、翼、轸。《唐风·绸缪》曰:“三星在天”。三星是指一夜之间,由于时间不同, 三个星座顺次出现。首章的“绸缪束薪,三星在天”,是指参宿三星;二章的“绸缪束刍,三星在隅”,指心宿三星;末章“绸缪束楚,三星在户”,指河鼓三星。 《召南·小星》  有:“嚖彼小星,三五在东”、“嚖彼小星,维参与昴。”王引之《经传释词》认为“三五,举其数也。参,昴,著其名也。”朱熹亦认为:“参、昴,西方二宿之 名。”《庸阝风·定之方中》的“定之方中”,朱熹《诗集传》释为:“定,北方之宿,营室星也。此星昏而正中,夏正十月也。于是时可以营制宫室,故谓之营 室。”即指十月里营室星分布排列成正方形体。还有“揆之以日”,《毛诗正义》曰:“揆,度也。度日出日入以知东西”。《郑风·女曰鸡鸣》表明人们已知晓 “昧旦”之时,“明星有灿”(启明星放光芒)。《豳风·七月》的“七月流火”,其火,是星名,又称大火,属心宿。因为在周代各地存在着几种历法,有夏历、 殷历、周历、豳历。此句寓意是:豳历五年黄昏,火星在天空的当中,六月里便向西倾斜,七月里火星向西而下,暑天即将过去。同时,在此诗中还出现了“一之日 觱发,二之日栗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这表明周人在历法上的重要改革还是服务于农事活动的,正是为了发展农业。其二,对日食发生和朔日的关系 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小雅·十月之交》曰:“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朔月,谓十月之朔日,即交之日也。”“按当作朔日,朔日,初一日。” “有,通又。”这就是说,在十月日月碰头的初一辛卯,日食又出现了,从此句推断,以往在朔日曾出现日食,而“据古历学家推算,周幽王六年十月初一日食”, “是指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日食”。侯外庐认为:“这个记载,不仅是可以准确考定日期的最早的日食记录,也是当时对日食必须发生在朔日有了了解。”这 也就是说明这一时期先民们已认识到日食都发生在农历初一。从“彼月而食,则维其常”看,人们已明白了日食和月食发生时必然是“微”(诗曰“彼月而微,此日 而微”)即天空幽昧不明,这是“则维其常”,也就是正常的事。但这时人们对此现象不能进行科学的解释,认识不到日食的发生是由于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的中 间时,太阳的光被月球挡住,不能射到地面上来的缘故,只认为“不臧”,是灾祸的预兆,所以在诗中用来表达对权贵乱政殃民带来的巨大灾异的愤慨。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变动引起的地壳震动,属于现代地球物理学研究的范畴。《小雅·十月之交》描写了“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地震景象,诗中人们将这种自然界的异常变化归结为皇父擅权、褒姒恃宠,人为所致,

是由于“天命不彻”而对人们的惩罚。但这一时期毕竟产生了和当时的农业生产知识密切相关的阴阳说,认为天地间有阴、阳二气,它们的流转决定了气候的 转移和农作物的生长。气原本蕴藏在地里,冬去春来的时节,气向地上蒸发,农作物出苗生长,气沉滞不能蒸发,农作物就不得繁茂。阴气其性是下降的,阳气性质 是上升的。阴阳二气正常流转,气候就风调雨顺,会出现“阴阳序次,风雨时至”,反之,自然界将会发生灾异。周幽王的大夫伯阳父面对《十月之交》描绘的地震 现象,利用所掌握的阴阳学原理,力图来解释发生在泾、渭、洛“三川”地区的这次地震,认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丞,于是有地震”。力图从带有朴素唯 物因素的阴阳说中寻求答案,动摇了将地震的发生归结于“职竞由人”的思想观念。

    《诗经》还表现出当时人们所具有的物候学知识。物候学是研究生物的周期性现象,如候鸟的迁徙、某些动物的冬眠、植物的发芽、开发、结果和气候的关系的科 学。虽然《诗经》产生的年代并没有系统的物候学,但是我们仅从《豳风·七月》一诗就可以判定周人已经具有了物候学常识。诗曰:“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春 天日子暖洋洋,黄鹏飞来飞去鸣唱)。“爱求柔桑,春日迟迟”,表明到了采摘喂蚕的嫩桑叶时,春天是昼长夜短。还有“七月流火,八月萑苇”(七月火星向西 移,八月芦苇正茂畅),“七月鸣鵙,八月载绩”(七月伯劳在叫唱,八月纺麻织布),“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蘀”(四月里远志结了子,五月 里来了知了叫。八月里来收谷子,十月里来树叶飘)。“五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人我床下”(五月蚱蜢弹腿跳,六 月纺织娘两羽鼓动而飞,七月蟋蚌鸣野地,八月蟋蚌檐下移,九月它在房门口,十月藏匿我床底)。“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八月枣子熟了,十月里来收水稻),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七月里来吃瓜,八月里来割葫芦,九月里来收青麻,苦菜摘来吃,臭椿砍来烧)。“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 稷重穋,禾麻菽麦”(九月里修好打谷场,十月把庄稼来收藏,黍米、高粱先后熟,还有豆、麦、稻、麻)。以上向我们描述了不同季节动植物的自然变化,这些描 述是非常详细的,在其他诗篇,诸如《唐风·蟋蟀》等诗中亦有反映人们具有的这些知识,对之后出现的以记载某种动植物的习性和活动的《大戴礼·夏小正》和以 记述每年农历十二个月的时令、行政及相关事物为主,较《夏小正》更为丰富的《礼记·月令》等较为系统的物候学著作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

    《诗经》中还有大量地描写草、木、虫、鱼等生物的记载,为此,三国时吴人陆玑还撰有《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书中专门解释《诗经》中草木鸟虫鱼及其古今异名,唐代孔颖达的《毛诗正义》多采此书。明代时毛晋又在吴玑所作《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基础上加以

注释、旁证博引,撰有二卷本《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资料非常丰富,所记的生物诸如蜉游、熊、罴、虺、螟、螣、蟊、贼、牛、羊、马、蝗、鱼、龟等;植物,,诸如黍、稷、豆、麦、稻、麻、桑、 

蓷(益母草)、葛藟(野葡萄)、葛、李、荷华、茹芦(茜草)、荼(茅花)、蕑(兰草)、芍药、莫(莫菜)、花椒、杜(赤裳)、苓(甘草)、葑(芜 菁)、蒹葭(芦苇)等等,所记动植物多达五六十种,有些生物现已绝种,其中一些植物已在后来的著作中不见了踪影。但这些记载,起码为我们了解西周时期动植 物的种类,一些动物和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规律,从而把握周人在这方面所具有的认识水平提供了可靠的研究资料。

综上所述,可以说,《诗经》中所表现出的自然科学知识较前代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也可看出这些已有的自然科学知识还是建立在较为简单的经验观察为主的 基础上,带有直观性,缺乏科学的论证,还不能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内在联系的过程性。在很多情况下科学家和宗教神话没有脱离,即使是带有唯物主义 因素的阴阳说,也出现了西周时期春初必须举行的“宜气”和“导气”的巫术仪式。但是由农业、天文、历法、地理、物候、生物、植物等方面所反映的自然科学知 识标志着科学正在生长发展,它动摇了西周晚期的天命观,并为在自然科学知识发展的基础上而出现的、体现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阴阳五行学说用阴气和阳气来解释 自然界的变化,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明万物的构成奠定了基础,客观上为人们逐步摆脱宗教思想的束缚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黄典诚.诗经通译新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高  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金启华.诗经全注[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4]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第4篇:八月十五的古诗范文

恭寿早年家贫,学山水苦无师承,画作不入时蹊。乾隆三十二年(1767),值乡贤王文治自云南解组归里,恭寿得从王氏游。王文治书法海内享盛名,遂以书家用笔之道授恭寿。恭寿得其中锋,侧使之,运之于画。文治尝谓恭寿曰:“画理出于书卷,必得深入古人一种书,乃能用之不穷,泛为涉猎,每益也。”恭寿于是发奋读《史记》,经年精熟,落笔遂迥异时流。适中书舍人王宸授宜昌司马,途出京口,屡至文治家,见恭寿画而异之。恭寿因受业焉,宸喻以“宿雨初收,晓烟未泮”八字真言,画遂大进。

恭寿病时人作画多袭宋元皮相而实无所得,于是由文征明、董其昌两家通会古人。尝与知音者论画,谓:“与其为伪宋元,毋宁为真明贤。明贤何尝不仿宋元?但能得其真精神,勿袭貌耳。”所收明贤真迹极多,日夕临仿,数载后,其画遂亦绝伦轶群。乾隆三十八年(1773)夏四月,恭寿游焦山,为拓庵摹《狮子林图》,王文治为题词,云:“古人文贵夺胎,书画亦然,然非实有诸己,即不能心契古人之妙。虽生吞活剥,亦剽贼,不云夺胎也。此图清仿荆关,石谷仿清,而握又仿石谷,虽不必毫发皆似,而古人情状尽流于绢素间。则以此画为夺石谷之胎也可,即以画为夺云林荆关之胎,亦无不可。”自是恭寿画作多倩文治题词,时有“潘画王题”之誉,称双壁,人有得其片纸者,如获至宝。所作画因梦楼(王文治)增重,然其诗画皆足自立,不尽依人也。

乾隆46年(1781)恭寿受戒于高寺如鉴长老,法号达莲。皈佛后好写佛像,旁涉圣贤仙灵。其画格远,得力于禅悦居多。又曾发愿创作一百幅佛像。潘恭寿尝作《大士像立轴》,以楷书录《心经》于其上,自题“大清国善男子”。

恭寿诗书画俱佳。山水规模文征明,秀绝一时,花卉取法恽寿平,颇有韵致。兼善佛像竹石士女。中岁后归心净域,世虑萧淡。虽托业于毫楮而无画家面目,居常罕所往还,惟与王梦楼太守契全。故每一点染辄能超越常蹊。恭寿山水花卉多用没骨法。画花卉者,向以徐熙、黄筌为最,而没骨始于黄筌。恭寿花卉全施五彩,绝无墨迹,可谓用古而不泥于古。其山水,林峦秀异,傅色明净,别有意趣。时吴下鉴家以南田新罗为上品,次则莲巢铁生,声价并重,有潘圣人之目。书法褚遂良,行楷秀逸,篆隶尤古雅。其诗清远拔俗,有王孟风格,故所画皆含诗意。时人评之“如孤鹤唳空,逸情远韵,令人绝尘俗。”有《龟仙精舍集》。

乾隆56年(1791),恭寿因病而卒,享年54岁。王文治痛悼惜之,见唐耀卿手绘恭寿画像而叹曰:“今年甫54四岁,忽示疾而逝。寸缣尺楮,贵如拱璧。余每见,辄低徊不忍释手。兹唐君耀卿,以其画像见示。盖其生时所摹。而图中树石衣履,皆其所自作也。”痛悼之情又尝付于诗文:“见说莲巢染翰时,郊原膏雨正芳滋。心灵适与天公合,意匠还应草木知。呜呼!莲巢仪容难再,此画流传定千古。”晚年,对挚友仍念念不忘:“呜呼!如莲巢者,可谓古今之高人,友谊中未可多得者也,悲夫!”

恭寿其人美姿容,清超无俗,不乐仕进。文治谓其“端好如女郎,皎皎洁白皙。”既而皈佛,受菩萨戒,简澹有古高僧风。与同里唐耀卿友善。唐亦善写生,酷似潘笔。两人清斋奉佛,俱有萧然出尘之思。

恭寿与丹徒张、顾鹤庆、蔡嘉等齐名,其画风既异于金陵八家,又不同于“扬州八怪”。出入丁云鹏、沈周、文征明、董其昌、恽寿平,参之大小米之山水,乃以诗文滋养绘画,淡雅空灵,力开蹊畦,而创“丹徒画派”。传世作品有《写柳永词意图》轴、《林屋洞天图》轴、《烟云阁图》轴、《仿戴逵破琴图》轴、《烟浮远岫图》轴、《幽亭秀木图》、《松柏芝兰图》轴等。

近来学者对于潘恭寿多所留意,限于资料有限,对于潘恭寿的生平事迹了解较少,其前后次序也多颠倒错乱,于是在完成潘恭寿传记的基础上,编辑成潘恭寿年谱。详列如下:

乾隆六年辛酉(1741)一岁

五月十二日,潘恭寿生于丹徒。父潘振翼,弟思牧,子歧,侄圭。其山水规模文征明,得劲之致。事见彭郎峰编《历代画史汇传》卷十九(扫叶山房刊本);黄宾虹,邓实编 吴勾钱泳梅溪辑《履园画学》(中华美术丛书)初集第一辑(北京古籍出版社);王辑《扬州画苑》卷三;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一下;清・冯金伯撰《墨香居画识》(台北明文书局1985年影印本)。

乾隆三十二年丁亥(1767)二十六岁

值乡贤王文治因故罢官归里,恭寿得与王氏频相交往。王氏书法海内享盛名,遂以书家用笔之道授恭寿,自是其画日进。自是潘画王题称双壁,为时所宝。后因王文治受知于名家王宸,恭寿师事之。宸以“宿雨初收,晓烟未泮”八字真言授之,复取古迹证仿,画日大进。(事见俞蛟撰《梦厂杂著》卷七《读画闲评》;蒋宝龄《墨林今话》;王文治《梦楼诗集》;黄钺著《画史录》《中华美术丛书》初辑第四辑北京古籍出版社)

乾隆三十五年庚寅(1770)三十岁

潘恭寿作《秋林读画图》,王文治题诗3首。潘恭寿诗画俱佳,善吟咏,意绪可怜,五、七言简淡有唐人风,画多含诗意。

乾隆三十八年癸巳(1773)三十三岁

夏四月,游焦山,为拓庵摹《狮子林图》,王文治为题词。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三十七岁

仲秋,潘恭寿作《花卉扇》,款为:“小樵尊兄大人雅正,丁酉仲秋莲巢弟潘恭寿写。”(镇江市博物馆藏)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1778)三十八岁

潘恭寿作《男观音像》,自题:“乾隆四十三年,莲巢居士供养第五本。”王文治题跋。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1780)四十岁

耕亭太史属莲巢临《桃源春水图轴》,自题云:“桃源春水,仿赵文度奉耕亭太史雅正,莲巢潘恭寿。”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1781)四十一岁

约于是年,潘恭寿受戒于扬州高寺如鉴长老。九月潘恭寿题跋宋张樗寮《华严经真迹册》。十月,潘恭寿作《凉朋赏月扇》,款为“辛丑十月之望,莲巢弟潘恭寿。”冬,十一月二十八日,王文治为潘莲巢所写牡丹亭杜丽娘像题词。

乾隆四十七年壬寅(1782)四十二岁

潘恭寿与王文治同避暑郭氏园,恭寿作《绿蔷楼消夏图》。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1783)四十三岁

正月,潘恭寿作《临明贤兰竹八种卷》,王文治跋。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四十四岁

正月初一,潘恭寿作《重岩暮霭图》。三月四日,潘恭寿作《桐圃图》立轴,设色纸本。潘恭寿作《僧楼雨摺扇》,自题“孤蓬烟浦曾为别,冰簟空山梦已遥,更向僧楼秋墓亭,禅灯寂寂夜迢迢。甲辰闰月写僧楼听雨图,并录旧作奉政石冈先生,恭寿。”

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四十五岁

潘莲巢作《写宋贤词意山水轴》,画幅绢本高四尺三寸,宽一尺五寸五分。青绿山水画。

乾隆五十一年丙午(1786)四十六岁

暮春,与王文治等同游西湖后,潘恭寿作《西湖佳景卷》。九月,潘恭寿作《山阁琴声图》,纸本设色,款署“莲巢潘恭寿”。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1787)四十七岁

潘恭寿作《大士像立轴》,以楷书录《心经》于其上,自题“大清国善男子吴际昕于乾隆三十八年六月八日病中梦白衣大士现象,虔信供养有年矣,丁未七月十三日为写像并书心经一通,因志其因缘如此,优婆塞戒弟子潘恭寿。”

乾隆五十三年戊申(1788)四十八岁

潘恭寿作《深云庵探梅图轴》、《秋山萧寺图》。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1789)四十九岁

潘恭寿作《仿钱叔宝松柏同春图轴》,李玉注云:“幅内钩写萱花古雅,皆千锤百炼,直逼石田,又何重于王题也。”

乾隆五十五年庚戌(1790)五十岁

潘莲巢仿《董文敏山水轴》、《松树丈幅》。五月,潘恭寿生辰,王文治为作诗祝寿。十月,潘恭寿作《戴安道破琴图轴》。冬,潘恭寿作《仿石田山水卷》、《林屋洞天图》、《芭蕉仕女图》。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五十一岁

此年,潘恭寿临《赵文敏中峰禅师像轴》,正月,潘恭寿作《临香光山雨欲来图卷》 上有王文治题。十月,潘恭寿作《仿石田山居垂钓图轴》。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五十二岁

八月,潘恭寿作《临石田秋山高士图轴》,款为“石田先生秋山高士图,壬子八月七日恭寿临。”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1793)五十三岁

五月,潘恭寿作《临董文敏没骨山水轴》。

乾隆五十九年甲寅(1794)五十四岁

五月九日,潘恭寿作《佛像图》轴,绢本设色。是年潘恭寿卒,年五十四。王文治跋唐耀卿为潘恭寿所作《莲巢小像》。时潘恭寿与张、顾鹤庆、蔡嘉等称 “丹徒派”。

(作者工作单位:天津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彭郎峰编:《历代画史汇传》 扫叶山房刊本。

[2](清)何绍章等修:《丹徒县志》 清光绪五年刻本。

[3]黄钺:《画史录》 《中华美术丛书》初辑第四辑 北京古籍出版社。

[4](清)王文治:《王梦楼诗集》同文图书馆1916年石印本。

第5篇:八月十五的古诗范文

一、 了解古代文化知识有利于疏通语意

由于年代久远、表达方式不一样等各种原因,学生学习古诗文难度很大,突出表现在疏通词义、语义上。通过学习了解古代文化知识有利于古诗文语义的疏通。

《〈论语〉十则》首则:“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理解该语句的意思,把握“朋”字的意思是关键。课本对该语句不作解释,对“朋”字也未注释,因而“朋”往往被人误解成“朋友”的意思。旧注:“同门曰朋。”[1]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弟子弥众,至自远方”,[2]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木兰诗》中写木兰凯旋归来朝见天子,天子“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这句话隐含着南北朝的职官文化与古代货币文化,只有对南北朝时的职官制度与货币有一些了解,才能正确疏通语意。“勋”是南北朝时一种荣誉性的称号,用以赐赠给有勋劳的高级官员。勋的等级称“转”,最高为十二转。勋的每一转都有固定的称号。这里的“强”当通“”。是穿钱的绳索,代指钱。[宋]吕祖谦《木兰诗》注:“强通,贯钱索也。”《辞海》:“,绳索,特指穿钱的绳索。”“百千强”,指很多钱财。了解了这些文化知识后,这句话极言天子馈赐之多,木兰功劳之大的意思便明了了。

王安石《伤仲永》:“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秀才”一词课本未注释,极易产生误解。要正确理解此句的语意,须对科举知识有所了解。“秀才”,在唐宋时是对一般读书人的称呼,跟明清两朝经过县试及格的生员不同,因此,这句话应理解为传给全乡的读书人看,而不是只给某个秀才看。

二、 了解古代文化知识可以辨误

教材不是“圣经”,在教材中存在疏漏或错误是难免的,语文教材也不例外。由于多种原因,语文教材古诗文编写中存在多种疏漏与不当之处。语文教师了解古代文化知识、文化现象可以辨误。只有学识渊博,拿出眼光,辨明是非,才能不误人子弟。

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课本注:“就,指欣赏与饮酒。”此注值得商榷。陈小平认为,诗歌是写与老朋友田庄饮酒聊天,没提到赏,这里的“”应当指“酒”,古人有重阳节喝酒的习俗。又“还来就”紧承“把酒话桑麻”来,把酒之“酒”也当指平时难得一喝的“酒”。[3]

周敦颐《爱莲说》一文,在对题目的注释中有“‘元公’是周敦颐死后的谥号”一句。如果了解了有关谥号的文化知识,即知道活人是不可能获得谥号的,故注释中“死后”两字多余。

周密《观潮》中“自既望以至十八为盛。”课本注:“既望,农历十六日(十五又叫望)。”此注释有欠缺。从一个月来说,有些日子在古代有特定的名称。每月的第一天叫做朔,最后一天叫做晦,初三叫做,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叫做望。《释名・释天》:“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月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也。”鲍照《玩月城西门廨诗》的“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就是指望日的明月说的。近在望后的日子叫做“既望”。由此可见,课本对“望”的解释有所欠缺,当作“农历每月十五日(小月)或十六日(大月)叫望”。

三、 了解古代文化知识有利于激发民族自豪感与弘扬传统礼仪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天文、历法、乐律、建筑、手工艺、度量衡等都曾处在世界领先地位。在天文历法方面,我国最早用的是王公纪年法。《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课本注:“十年,鲁庄公十年”。此例用的就是王公纪年法。王公纪年法是按照国君即位年次来纪年的,一般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起至旧君出位为止。从汉武帝开始使用年号纪年法。《桃花源记》:“晋太元中。”课本注:“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课本注:“元丰,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此两例用的都是年号纪年法。年号纪年法是皇帝年号加序数的纪年法。年号纪年法与王公纪年法不同,一个君王可以只用一个年号,也可以有若干个年号,例如武则天就用了十七个年号,使用最长的也只有四年。苏轼《水调歌头》小序中写道“丙辰中秋”。课本注:“丙辰,熙宁九年(1076)。”此例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法一般认为兴自东汉,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到现在没有中断,因此可以向上逆推,知道古代某年是什么干支。

我国的乐律在两千多年前就非常精微。中央台曾举办过“八音盒”节目,所谓“八音”即我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王维《竹里馆》:“弹琴复长啸。”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欧阳修《醉翁亭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诗经两首》:“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此几例涉及古代的八音。依《周礼・春官・大师》郑玄注,金指钟,石指磬,土指埙,革指鼓鼗,丝指琴瑟,木指,匏指笙,竹指管箫。[4]

在建筑方面,古人筑墙很早就运用版筑技术。 如《〈孟子〉两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所谓版筑是说筑土墙用两块木板相夹,两版中间的宽度等于墙的厚度,版外用木柱衬住,装满泥土,用杵捣紧,筑毕拆除木柱木板,就成了一座墙了。版筑技术在古代建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直到现在有的地方还用这种筑墙技术[5]。

通过了解古代文化知识不但有利于激发民族自豪感,还有利于弘扬传统礼仪。如古人非常重视“称呼”,古人称呼的原则是: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后来有人以为称字称号还不够尊敬,于是称官爵,称地望(出生地或住地),例如杜甫被称为杜工部,王安石被称为王临川。此外,唐代诗文还常常见到以排行相称,或以排行和官职连称。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张十八员外”指张籍,他在同族兄弟中排行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又如刘禹锡,被称做“刘二十八使君”。再如古人非常重视“拜礼”。拜时要下跪磕头或打恭作揖。《公输》:“子墨子起,再拜。”再拜即拜两次,是古代非常隆重的礼节。向学生解说礼仪等方面的古代文化知识,对学生尊重习俗,养成良好的礼俗习惯,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 了解古代文化知识有利于深入理解文本主旨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一诗写的是诗人拜访老朋友的田庄,受到了老朋友的热情款待。这首诗的语句看似平淡,实则寓意丰富。如诗的首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课本注:“黍,黄米饭。”据此,“具鸡黍”意为“准备了鸡和黄米饭”,有的书上译作“准备了饭菜”。这样的解释很不到位,没有把主人好客、特意相邀的盛情表达出来。如果结合古代文化知识便会理解得更加深刻。黍是现代北方所说的黍子,又叫黄米。《诗经》里常见黍稷连称,可见黍在古代很重要。在古代,黍被认为是比较好吃的粮食。“鸡黍”典出《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后来,鸡黍成为贵菜精粮的代称。因此古代诗文中的“鸡黍”便蕴涵了盛情款待、礼敬宾客的语意。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就将“鸡黍”注为“指农家的丰盛饭食”。由此可见,诗的首句便把主人好客、特意相邀的盛情及主客相得、客人愉悦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极为精彩的篇章之一。主人公范进是个士人,一直生活在穷困之中。他从二十岁开始应考,年年进考场,直到五十四岁才中了秀才,紧接着中了举人。这一突如其来的命运变化,引出了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要想真正理解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必须要对清朝时的科举制度有所了解。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称为庠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在清朝,做了秀才,地位就比普通人高出一筹,见了知县可以不必下跪,官府也不能随便对他们动用刑罚,由此可见,他们的地位已不同于一般。了解了这一点,对课文开头写到的“范进中了秀才回到家里,丈人胡屠户便前来贺喜”就很好理解了,也不难理解“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的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这样的话了。但秀才毕竟只是“功名”的起点,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因此还不能满足范进求功名的愿望。范进中了秀才后,紧接着参加乡试中了举人。考中举人,不仅可以参加全国性的会试,就是会试未能取得成功,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按清代的科举制度规定,举人可以到吏部注册,可以取得一定官职,可以当县官做县太爷。所以课文说范进中举以后,那张乡绅立即来拜“新中的范老爷”,不仅送给范进五十两贺仪银,而且将一所房屋送与范进住,文中又说“自此以后,果然有许多人来奉承他:有送田产的,有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图荫庇的。到两三个月,范进家奴仆、丫环都有了,钱、米是不消说。”难怪范进听到自己中举的消息,就高兴得发了疯,而他的丈人胡屠户也立刻变了一副嘴脸,吹捧自己的女婿“如今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

范进中举后,按理说,这么好的事情,高兴还来不及,却为什么疯了呢?原来这是喜极而疯,他盼望中举整整35年了,到第36个年头他才盼到了中举这件事,对他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他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他原来只有一次次考不上的心理准备,他没有想过一旦考上了会怎样。一旦考上了,他脆弱麻木的神经无法经受巨大的欢喜,所以喜极而狂,喜极而疯。从这儿可以看出,科举考试对读书人来说具有巨大的诱惑力,但同时对他们的心灵也是一种巨大的摧残。文中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他喜极而疯的形象,揭露了他灵魂的丑恶,同时通过他的命运反映了世态的炎凉,更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罪恶。了解清代科举制度,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至关重要。因此,了解、掌握古代文化知识有利于深入理解文本主旨。

参考文献:

[1] 阮元. 十三经注疏[M]. 北京:中华书局,1980:2457.

[2] 司马迁. 史记(四十七卷)[M]. 北京:中华书局,2002:1914.

第6篇:八月十五的古诗范文

每逢中秋来临,赏月谈月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 追溯中秋赏月的来历,据《长安玩月诗序》载:“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也就是说,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间,故曰:“中秋”。为何人们钟情中秋赏月呢?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 从时令上说,中种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这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绘。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秋分”这个季节在八月内每年不同,所以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逐渐约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从科学观察来看,秋季地球与太阳的倾斜度加大,华夏大地上空的暖湿空气逐渐消退,而此时,西北风还很微弱。如此,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即显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是赏月的最佳时节。恰如古诗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据宋朱翌《曲消旧闻》说:’中秋玩月,不知起于何时?考古人赋诗,则始于杜子美。”浏览唐诗,中秋赏月诗确有多篇,如王建有诗云:“月似圆盛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徐凝的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据《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新编醉翁谈录》记载:“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爪等果品,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中秋这一天,还举行别具特色的“拜月”、“闹月”、“行月”、“跳月”、“偷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因此,中秋节还有“团圆节”之称。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唐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万里无云境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 青 青 沐 月 都市中人们过中秋,再也不满足于欣赏那楼缝中漏下的缕缕残月,而希望投入山林原野的怀抱。“铁青旅游”会带大家到青青世界中去,过一个充满山野情趣的中秋节。青青世界位于深圳大南山的月亮湾畔,景区内绿草如菌,苍木林立,飞瀑幽涧点缀其间,月色下的青青世界更是清新怡人,空气中弥漫着田野山林的芳香,中秋夜静可赏清风明月,动可游园戏水,草地上、山林间,或古朴的小屋中,知己言欢,家人同聚,共赏明月共沐清辉,其乐也融融。青青世界中不仅可以浏览观光,还可以亲自动手参与制陶、种植瓜菜等活动。草 原 明 月 赛 江 南 甘肃南部有一块美丽的大草原,秋天里格桑花、香柴花、小野菊、蒲公英竞相开放,映射出甘南无处不飞花的意境。草原与山、河、湖密切相处,藏传佛教古寺点缀期间,更添了些神秘和诱惑。 华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这里时,拐了一个弯,画出了“天下黄河九曲十八湾”之首幅美景。 中秋之夜,半个月亮爬上来,明月照着黄河岸上连绵不断的峰巅,微风拂煦,宁静的大草原连牧羊犬声也消失了,万籁 俱静。空中的明月在黄河的映衬下洁丽、明净,还带着点儿羞涩;而月下的草原更加空旷无际。“天苍苍、野茫茫”的景象出现在天边的草原月色里…… 三 江 口 吻 月 "三江口"位于宜宾。风平浪静的月夜,江面上能倒映出两轮月亮。游人登上“双月楼”眺望,可赏此奇观。长 江 追 月 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气势雄伟。峡内重峦叠嶂,礁石林立。到了晚上,江上生明月,听江涛澎湃,观远山夜景,夜色朦胧中的三峡别有一番景致。由于受长江截流前“告别三峡游”口号的影响,许多游客误认为截流后长江水位将上升,景点将被淹没,三峡不能游。事实上,三峡的景点在截流后不但美景如昔,而且增加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这一气势恢宏的景观。月明之夜,在豪华游轮的大型观景台上与三五好友品茗赏月,把酒谈心,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三 潭 印 月 三潭印月是西湖三岛之一,历来人们将这里比作神话传说中的仙岛,故有“小瀛洲”之称。三潭印月园地是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以湖泥堆积而成,周围环形堤埂筑于万历三十九年。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南北连以曲桥,东西系以柳堤。面积7公顷,俯视呈田字形,素以“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水上园林而著称。洲上有“开网”、“亭亭”、“迎翠”、“闲放”、“我心相印”等亭、榭、楼、台,石桥曲折有致,漏窗空灵深远,花木扶疏,倒影迷离,置身其间,有一步一景,步移景异之趣。 在中秋月明之夜,到杭州西湖泛舟,您可领略“烟笼秋水月笼纱”的美境。是西湖上的三潭印月,是自古以来的赏月胜地。三个石塔,亭亭玉立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中秋月夜,在塔里点上灯烛,洞口蒙上薄纸,灯光从纸中透出,宛如一轮轮明月,倒影在湖中。等到皓月当空时,月光、灯光和湖光交相 辉映,月影、塔影、云影相互映衬,画出一幅“一湖金水欲溶秋”的美景,让人流连往返。 三潭印月的三个石塔始建于宋元四年(公元1089年),宋苏轼任官杭州时,开浚西湖,于湖中立塔为标志,禁止在三塔以内植菱种芡,以防湖泥淤积。原塔已在元代毁去,现存石塔为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补立。塔形如瓶,高2米许,塔身中空,周有五个圆孔。每当暗月当空,塔内点烛,洞口蒙以薄纸,灯光从中透出,宛如一个个小月亮,与天空倒映湖中的明月相衬,出现“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奇丽景色。更有巧妙之处在于三塔位置是一个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中心线是岸上的“我心相印”亭和曲桥的中心线的延伸。站在这条线上,视线可以同时穿过三个塔上的洞孔,见到塔外的水面,因此当月光在某一角度射到水面时,在岸上就可以穿过洞口看到反衬的月光,仿佛每一个塔上都有一个小小的月亮。 长 沙 古 城 中 秋 月 朋友,如果您中秋之际正好在长沙,那可是天赐的良机,千万别错过啊!您可以趁着夜色,游岳麓、访书院、看橘子洲头成熟的金桔。最后,登上天心阁古城墙,在上面赏月可让您充分感受一种久违了的古朴苍凉的味道,不由得思绪万千……石 湖 串 月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人们除却吃月饼,赏月,苏州人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石湖看串月”的民间习俗。 石湖,是太湖的支流,居上方山东麓,离苏州城西南十八里。相传春秋时,范蠡带了西施就是从这里泛舟入太湖的。石湖东面有越来溪,溪上有座越城桥,是当年越王勾践率兵攻吴从太湖挖通水道,屯兵士城而得名。就在越城桥的右首,有座九环洞桥,叫行春桥。这里是石湖看串月的最佳处。 每当农历八月十七半夜子时,月亮偏西时,清澈的光辉,透过了九个环洞,直照北面的水面上。这时,微波粼粼,在石湖水面上可以看到一串月亮的影子,在波心荡漾,这就是“石湖串月”奇景。游人为了看这一胜景,一过中秋,不仅苏州城里城外,大小船只一租而空,甚至还有人远从无锡、常熟、吴江等地、赶来看串月的相沿成习。这二三天中,石湖里灯船、游船往来如梭,丝竹诗人蔡云曾有诗说:行春桥畔画桡停,十里秋光红蓼汀。夜半潮生看串月,几人醉倚望河亭。 诗人把行春桥畔秀丽的秋色同串月紧密联结,融为一体,烘托出石湖串月的盛景。 清代沈朝初也有《忆江南》词说:苏州好,串月有长桥。桥面重重湖面阔,月亮片片桂轮高,此夜爱吹箫。 抒发了作者身临其境的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在不言之中。难怪田园诗人范成大辞官回乡要隐居这里,以“石湖居士”自称。 “苏州好,串月有长桥”,除了行春桥,苏州还有一座桥梁史上的杰作——宝带桥。宝带桥53孔,犹如“长虹卧波”横卧在大运河和澹台湖之间。相传在农历八月十八半夜,明月正中,照在湖上,每一个桥忆亦都幻出一个月亮,水中的月亮,随波起伏,犹如一串明月。 然而,“宝带桥串月”却不如“石湖串月”那么有名。这不仅因为上方山石湖景色如画,而且同上方山的另一个风俗有着连带关系。相传,农历八月十七,是“五通神”的生日,苏州一带善男信女都要到上方山去烧香,“借阴债”。明代时,香火极盛,夜间,师娘(即巫婆——装神弄鬼,热闹非凡。十八日一早,四乡八里的烧香船都涌向石湖,许多船上载着各种会打拳弄武的高手,敲锣打鼓随着画舫穿越桥洞,还把钢叉从桥洞这边飞过桥面,越过热闹的看客的头顶,待船到桥洞那边正好接住,以此来显示该村村民武艺的高强。这时,行春桥上人山人海,喝彩声四起。明代吴门画派文徵明曾为此景作过一幅《泛舟石湖》诗画卷。直到清末康熙年间,苏州巡抚汤斌为了防止苏州人利用结社赛会图谋不轨。他亲自拆掉了五通神庙。从此,迷信的“五圣作祟”煞住了,而八月十七的石潮讯却依然存在,并流传至今。 现在,每年八月十七,夜色清朗,苏州旅游业纷纷增开“石湖串月”游览专艇,这时,上方山上,楞枷塔下,皓月当空,澄澈万里,湖波山岚,一片清光。遥望苏州城区,繁灯如星,恍若人间天堂。还有小船载酒,泛月湖心,传出弦歌之声。一到半夜最佳时刻,人们群集行春桥周围,待一轮明月升上中天,透过九个桥洞,神奇地显现在波心之中,每一个人都会为此千古奇观而发出欢呼和惊叹。洞 庭 揽 月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一望无际的芦苇摇曳满湖金黄。八百里洞庭烟波澹荡摇空碧,叶叶扁舟弄斜阳。1700年的风吹雨打并没有使岳阳楼苍老,日登层楼,见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夜上层楼,见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潇湘八意中的“洞庭秋月”、“远浦归帆”、“渔村夕照”都可见到。湖中的小岛君山有湘妃祠、柳毅井、传书亭等众多古迹,斑竹、连理竹等竹影婆娑。时间充裕可前往3小时车程距的长沙,游岳麓山,访岳麓书院,看橘子洲的金桔开始熟了,而天心阁古城墙上的月色更有一种古朴苍凉的味道。 太 清 水 月 当你登上青岛崂山太清宫山项,中秋明月升空时,只见天上月与海中月交相辉是映。水生光,月更明,恍若置身于仙境之中。 峨 眉 山 月 半 抱 秋 有“峨眉天下秀”之称的峨眉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因有山峰相对如峨眉得名。全山纵横200多公里,顶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雄浑秀丽,气象万千,山上寺庙众多,浓荫密布,云雾缭绕。24座古刹依山取势,各具特色。在半山赏月,峰如峨眉,月如金盘,别有一番静劾和奇俏。观方池秋月,波影融融,来水漱玉,去波寻珠。白水秋风,圣积晚钟,双桥清香,灵岩叠翠一处又一处的胜景让人浮想连翩。特别是金顶的“峨眉四绝”——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和沿途可见的峨眉猴群更别有情趣。 下了峨眉山,可游乐山大佛,往距乐山城北23公里的平羌三峡,过奉节,游长江三峡,感受朗月映照下的三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壮阔。 天 野 苍 茫 月 无 言 甘肃省兰州以南的美丽大草原,贯穿了夏河、碌曲、玛曲、合作等七个省市。这里秋天虽不似夏天那般繁花似锦,但格桑花、香柴花、小野菊、蒲公英......星星点点,相映,营造着甘南无处不飞花的意境。草原与山、河、湖密切相处,藏传佛教古寺点缀期间,更添了些神秘和诱惑。夏河是甘南游的第一站,有“小”之称,拥有世界藏书最多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拉卜楞寺。桑科草原、格桑花草原一个连一个。玛曲的草原也很美,玛曲的黄河又很壮观。黄河流经这里,突然一个加弯,形成了秀美绝伦的“天下黄河九曲十八湾”之首曲景观。秋夜,半个月亮爬下来,月光洒在黄河岸上连绵不断的峰巅,微风轻轻吹着,如涛低吟,大草原越发安静了,连牧羊犬声也听不到,仿佛万物都已沉入梦乡。明月下黄河洁 丽、沉静,还带着点儿羞涩;而月下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第7篇:八月十五的古诗范文

花朝是源于中原地区的古代传统节日

中国是花的国度。“花朝节”由来已久,《诗经·郑风·溱洧》及其表现出的民俗节事风情应该就是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省郑州市南部新密、新郑)溱水、洧水交汇处花朝节的雏形:“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苘兮。女日观乎?士日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讦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讦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另外,上古时春天人们也有在都邑的东门之外举行青年男女聚会、进行对歌的习俗,同后代春天唱会戏的情形有些相似。《郑风·出其东门》有“出其东门,有女如云”的记载,《郑风·东门之蝉》也是写在东门外男女欢会,青年男子对邻家姑娘的爱慕之情。

与《诗经·郑风·溱洧》相应的还有《周礼·地官·媒氏》中记载的“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汉书·地理志》引《郑风·溱洧》一诗,颜师古注曰:“谓仲春之月,二月流盛,而士与女执芳草于其间,以相赠遗,信大乐矣,惟以戏谑也。”显然,《诗经·郑风·溱洧》《周礼·地官·媒氏》以及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引《郑风·溱洧》一诗所记的都是仲春二月因天气渐暖,男女心身都得以舒展,又值花草萌发,引起人们对美的追求。人们赏花、春游、谈情、说爱,沉浸在“信大乐矣,惟以戏谑”的美好境界中。

不过,对《诗经·郑风·溱洧》中的这段描写,当代许多学者认为是古代的上巳节,所引用的史料有《论语》中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上巳节也是中国汉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为上巳日,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春秋时期还没有花朝节与上巳节的记载,更谈不上两者的区别,当代学者把《诗经·郑风·溱洧》的描述认定为后世三月的“上巳”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花朝”不是“上巳”,二者除了时间上的差别外,形式以及内容也有很大差别,即“花朝”以赏花游春、谈情说爱为主,而“上巳”则以祭祀先祖、祓禊辟邪为主。例如,河南省《固始县志》记载的小鬼节就是古代的上巳节:“三月三,是夜‘阴曹小鬼放假’。晚上家家户户放鞭炮,震慑鬼邪。入睡时,鞋头朝里放。”福建省《柘荣县志》记载:“三月三,是柘荣民间几个姓族传统的春祭日期。届时备祭礼向宗祠祭祖。在家中也蒸乌饭、春鼠曲糍、煮泥鳅面请客。”《南安县志》记载:“扫墓活动在清明节前后各十天内进行,唯石井一带改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俗称‘三月节’)进行,相传为郑成功举义旗反清复明,忌‘清’字置于‘明’字之上而下令改家祭日于上巳节,相沿成习。”由此可见,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上巳节与花朝节混为一谈。

因这两个节日的时间、内容、形式有许多相近之处,故后世也有将二者合并者。如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建起太吴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吴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折蓍草、拜人祖,集会赏春,除灾辟邪,祈求生育。

花朝节的形成大致在汉晋时期,相传“花神”是指北魏南岳夫人魏华存的女弟子女夷,因她善于种花养花,被后人尊为“花神”,并把花朝节附会成她的节日。晋永嘉之乱以后,随着中原移民的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花朝”习俗也被带到了南方。晋人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一书云:“浙间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南朝梁元帝有花朝诗云:“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

隋唐以后,“花朝”习俗进入兴盛时期。据《洛阳市志·民俗志》记载:“二月二日又称‘花朝节’‘挑菜节’。清人汪灏《广群芳谱·天时谱》引《翰墨记》述说:‘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传为百花生日。武则天时此节始兴,至北宋更为隆盛。是日城中人多种牡丹等花木,同时携侣踏青,赏花春游。”唐代的诗文及史籍中,关于花朝的记载已很常见,如司空图的“伤怀同客处,病眼却花朝”(《早春》),卢纶的“虚空闻偈夜,清净雨花朝”(《题念济寺晕上人院》)等。《旧唐书》的《罗威传》中亦有“威每到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的记载。花朝节在全国盛行,据传始于武则天主政洛阳时期(690~705年)。武则天嗜花成癖,每到夏历二月十五日花朝节这一天,她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用花糕来赏赐群臣。上行下效,从官府到民间就开始流行花朝节活动。在唐代,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月十五的花朝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这三个“月半”被视为同等重要的传统佳节。

在宋代以前,过花朝节的习俗只限于一些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之中,在民间并不普及。自北宋开始,其活动又有了新内容,增加了种花、栽树、挑菜(采摘野菜)、祭神等,并逐渐扩大到民间的各个阶层。南宋杨万里的《诚斋诗话》谓“东京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其风俗多是郊游雅宴,盛唐即有此风,参加者多是些骚人墨客,有时也有亲朋好友,在观景赏花中饮酒赋诗,欢声笑语,持续不断。开封在花朝节举行民间的“扑蝶会”,优胜者可获大奖。《诚斋诗话》载:“二月十二日日花朝,为扑蝶会。”在洛阳,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市井百姓,在花朝节这一天都要到龙门石窟等处游玩,挑食野菜,品尝时鲜。商丘人更注重天象与丰收的关系,以花朝日之阴晴,占卜当年小麦与果菜的丰歉。“花朝”在中原地区现已难觅踪影

由于战乱、人口迁徙,加上与稍晚的寒食节、清明节、上巳节相距较近,这一传统节日后来在中原以及北方地区日渐消亡了,至今已经很少有人提起。在最近几十年所修河南地方志中,很难找到有关“花朝节”的记载,河南各地与“花朝节”较为接近的节庆只有二月二“龙抬头”。如《郑州市志·风俗民情》记载:“农历二月初二,民间叫‘龙抬头’节,又叫‘春花节’。”《洛阳市志·民俗志》记载:“今日洛阳的牡丹花会是古代赏花习俗的体现……旧时偃师青年也在花朝节成婚,俗谓双月双日成婚,寓姻缘好合、两全其美之意。”《固始县志》也称二月二为“春龙节”。不过,现今河南各地的二月二习俗除了上述记载与“花朝”还有点儿蛛丝马迹的关联以外,其内容和形式都已经和古代的花朝节没有什么相同之处了。《郑州市志·风俗民情》记载:“龙抬头节,就是到了龙王要下雨的时节。旧时,每到这一天,郑州民间习俗天不明就起床,挑着灯笼到河里去挑水,说是可以感动龙王降雨……希望迎来一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有的地方,除吃炒米花,还要烙煎饼、吃炒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又把二月二这天当成剃头的吉利日子,到了这天,人们往往争着找人剃头。”《固始县志》记载:“习称‘二月二龙抬头,好日子’。城乡多在此日婚嫁,小孩多在此日剃头,讨吉利。”河南其他地方的“二月二”习俗与此大同小异。而仲春之日即二月十五“花朝节”这天,河南各地基本上没有任何节庆活动。古代与仲秋八月十五“夕月”相呼应的“仲春之月,二月流盛”的“花朝节”已无人提及。

目前据了解,河南仅固始、光山一带还有以二月二为小花朝节、二月十五为大花朝节的民间习俗,如光绪年间《光山县志》云:“二月初二日,俗云‘小花朝’,十五日云‘大花朝’。”而其他地方仅仅是一些记忆而已。个别地区虽然还有“花朝”名称的活动,如河南信阳市南部大别山区的民众多参与的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旧街镇的花朝节,该地花朝节虽盛行八百余年而至今不衰,但早已失去了旧时的诗意,而演变成一个商贾云集,影响远及鄂、豫、皖三省十几个市县的大型农贸交流会了,与古代“花朝”纯粹的赏花游春、谈情说爱毫无共同之处。

“花朝”现仍流行于闽台等地区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中原移民南迁,古代以闽台为代表的南方地区远离政治文化中心,加上相对偏僻的自然环境,以及移民极强的家庭宗族观念,“花朝”这一古老民俗在中国南方以闽、浙、台为主的一些地区以及广西宁明、龙州一带壮族人民的生活中仍然存在。例如,清乾隆《泉州府志·风俗》里记载:“二月十五日:花朝([夹注]《风土记》:春序正中,百花竞放,故曰花朝)。《闽书》:泉中林下诸老,有以是日饮酒赋诗者。宋《郡志》:仲春贵家开园圃,放游人赏玩,兼旬经月。又:东湖、北山多亭馆,游人相望,此节今废。”另据廖春生先生《长汀古城镇“花朝”习俗与客家因缘》一文记载,福建省长汀县是古汀州的治所,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称客家首府,是客家母亲河汀江的源头。长汀古城地处闽赣两省边陲,是古汀州的重镇,自宋代起官府在这里设有驿站,也是客家先民南迁时自西南入闽的一条必经之路。这里的好几个乡镇有“花朝”“二月二”的习俗,其中古城“花朝”更具有代表性。古城是长汀的西大门,也是福建与江西接壤的西陲边缘乡镇。人口1.6万,以胡、彭、王、饶、李等姓氏为主,除彭氏为南宋间迁入古城外,其余四姓氏分别于唐末与北宋间入闽定居古城,且多来自河南陈留、准阳、洛阳、汝南等地,自然在这里就不难寻觅到古中州的习俗,其中花朝节就是一例,俗称攘“花朝”。每逢农历正月二十九(大月为三十日),至二月初二(当地人称二月初一为正日)为“花朝”,村里欢庆花朝节,家家亲朋满座,户户喜气洋洋,姑娘与小伙子更有一番精心装扮。龙灯、船灯、各种花灯,走村串户、穿梭表演,热闹异常。《龙岩县志》也有光绪十九年(1893年)“二月十五日庆赏花朝,举行过十番比赛”的记载。

目前,“花朝”习俗在闽台地区虽然也同中原地区一样存在着日趋流失的状态,但鉴于闽台等南方地区相对延后的历史沉淀,“花朝”习俗在闽台等南方地区近些年有强劲的反弹及恢复趋势。据报道:“今年(2012年)农历二月十二,是福建福州、龙岩市等地传统的花朝节,100多名福建汉服爱好者在福州乌山高爷庙古迹依传统礼仪举行花朝节民俗活动。花神祭祀仪式开始,12位着汉服的少女分别手执花神旗从高爷庙出发沿阶而上,带领大家来到祭祀现场。他们摆出香案,向满山盛开的花树敬香、敬果、酹酒、宣读祝文,为百花庆生,为春天祈福。他们在现场将五色彩带挂在花枝上,表达对春天的祝福。祭祀仪式结束后,汉服爱好者们在现场吟诵古今咏花诗词,歌颂四季百花。”福建省龙岩城区也有数十名汉服爱好者,“在市区南公园一隅,按照古礼,祭拜花神。花朝节祭花仪式的主祭,代表四时花神‘梅、兰、菊、荷’,诵读祭文。汉服社里的另外十二名姑娘,则着各朝汉服,持‘花神’团扇,各代表十二花神。今年有闰月,特地再加上代表闰月花神的一名小姑娘。这些姑娘们冠裳环佩,簪彩赏红,焚香祈福,诵花神赋,行拜花礼。最后将写下心愿和祝福的信笺挂在枝条上”。农历三月十五,也是福建云霄民间的“花朝节”,据当地百姓所言是传自唐代洛阳的风俗。开漳将士将这种风俗传播到云霄。自此,云霄百姓在“花朝”这天均举行独特的成年仪式“牵出花园”。这一独特的民俗也传到台湾各地,目前台湾有一些地方仍举行“牵出花园”成年仪式。另据媒体报道,2012年台湾在“花朝节”也举行了一些活动,有台湾媒体报道称:“时序迈入三月天,正是中国农历的二月,也是大地百花开放的时节,因此农历二月又被称作‘花月’。其中,农历二月初二或是二月十五更被当成是百花生日,又名‘花朝节’。”2011年3月19日即农历二月十五传统“花朝节”时,在台北市圆山园区的百艺广场上曾举办“花神祭”活动,代表台北花博会花神到来,同时重现了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生活美学。还有一些台湾社会文化团体在这一天组织“花朝组例会”,举行作诗、赛诗活动。

建议恢复花朝节习俗,扩大固始县寻根祭祖活动的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花、热爱美好生活的民族。作为农耕民族,我们历来对大地上生长的植物有着深厚的感情,自《诗经》《楚辞》起,后世诗文便与花草有着不解之缘,世界上像中国这样定出花的节日的民族是不多的,可见中华民族对花的热爱有着悠久传统。“花朝”这个节日寄予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春日、生命、绿色的亲近和渴望。作家刘心武就曾经这样倡议:“我建议北京人恢复这艳丽芬芳的‘花朝节’,这应该是一个老少成宜的节日。”

第8篇:八月十五的古诗范文

一、

游西湖 提锡壶 锡壶掉西湖 惜乎锡壶

过南平 卖蓝瓶 蓝瓶得南平 难得蓝瓶

二、

南通州 北通州 南北通州通南北

春读书 秋读书 春秋读书读春秋

东当铺 西当铺 东西当铺当东西

三、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四、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淡水湾,苦农民,戴凉笠,弯酸腰,顶辣日,流咸汗,砍甜蔗,养妻教子育儿孙

五、

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一人是大,二人是天,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

五、

水有虫则浊,水有鱼则渔,水水水,江河湖淼淼。

木之下为本,木之上为末,木木木,松柏樟森森。

七、

冻雨洒人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八、

天下口 天上口 志在吞吴

人中王 人边王 意图全任

九、

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诸侯

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元宰

十、

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

可人何当来,千里重意若,永言咏黄鹤,士心志未已。

十一、

调琴调新调调调调来调调妙

种花种好种种种种成种种香

上联:一、三、八字读音 (条),调整的 (调),其余读音(掉),音调的(调)。

下联:一、三、八字读去音,种植的 (种),其余读上音,品种,种类的(种)。

十二、

朝朝朝朝朝朝汐

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读音:朝朝潮,朝潮朝汐。

下联读音:长长涨,长涨长消。

十三、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第9篇:八月十五的古诗范文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

儒家:孔子 孟子 -

法家:韩非子 -

道家:庄子、列子 -

墨家:墨子 -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汉武:汉武帝刘彻 -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

二、中国文学之最: -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

古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

三、文化常识: -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

2、三国:魏、蜀、吴。 -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

A 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

B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

C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

D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

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儒生、童生,获取功名秀才-

乡试,时间三年一次(秋),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获取功名(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地点礼部(京城),应试者举人,获取功名(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4月,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取功名(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

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 -

四、诗句与人: -

①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 -

②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 -

③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 -

④ 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诸葛亮 -

⑤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

⑥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李白 -

⑦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

⑧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

⑨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

⑩ 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

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屈原 -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范仲淹 -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李清照 -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

毛泽东称朱自清:“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 -

列宁赞高尔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

芭蕾舞的化身:乌兰诺娃。 -

关汉卿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

五、一句话评书: -

①《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

②《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语) -

③《梦溪笔谈》: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英·李约瑟) -

④龙争虎斗:《三国演义》 -

⑤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 -

⑥隽永的说辞:《战国策》 -

⑦不朽的战争艺术:《孙子兵法》 -

⑧旧时代的葬歌:《骆驼祥子》 -

六、人的称谓: -

(一) 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

(二) 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

(三)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

(四) 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

(五) 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

(六) 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 柳宗元称柳柳州 -

(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

七、谦称: -

1、 自称:愚、敝、卑、臣、仆 -

2、 帝王自称:孤、寡、朕 -

3、 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

4、 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

5、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

6、 其他自谦词: -

尊长者自称:在上 -

晚辈自称:在下 -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

女子自谦:妾 -

八、敬称: -

1、 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

2、 对将军:麾下 -

3、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

贤:称平辈或晚辈。 -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

4、 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

5、 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

死去的帝王:先帝。 -

6、 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

7、 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

九、特殊称谓: -

1、 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

2、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

3、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

4、 年龄的称谓: -

垂髫:三四岁——八九岁。 -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

弱冠:20岁。 -

而立:30岁。 -

不惑:40岁。 -

知天命:50岁。 -

花甲:60岁。 -

古稀:70岁。 -

耄耋:80岁、90岁。 -

期颐:100岁。 -

十、古代官职任免升降: -

1、 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

2、 谪:降职并远调。 -

3、 拜:授给官职。 -

4、 授:授予官职。 -

5、 擢:选拔,提拔。 -

6、 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

7、 罢:罢免、停职。 -

8、 免:免除官职。 -

9、 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

十一、地理部分: -

1、阴:山北水南 阳:山南水北 -

2、左:东为左 右:西为右。 -

3、河:黄河。 江:长江 -

4、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

5、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

6、 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

7、 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

8、 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

9、 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 -

苏州:姑苏 -

成都:锦官城 -

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 -

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 -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 -

镇江:京口。 -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

10、我国部分城市别称。 -

昆明——春城 -

苏州——中国的威尼斯 -

重庆——山城、雾城 -

拉萨——日光城 -

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 -

徐州——彭城 -

11、长江上的“三个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

十二、天文部分: -

1、 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批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颗亮星,北极星,北方天空的标志。 -

2、 闰年,以阴历年除以4或100(年号00除以1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闰年。 -

3、 二十四节气:(见字典节气歌) -

4、 传统节日。 -

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 -

寒食,清明前2、3天。 -

重阳,九月初九。 -

端午,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屈原。 -

中秋,八月十五。 -

5、纪年法。 -

(1) 公元纪年法。 -

(2) 皇帝、年号纪年法,庆历四年春。 -

(3) 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天干地支纪年法): -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除10)4,5,6,7,8,9.,0,1,2,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除12)4,5,6,7,8,9.,10,11,0,1,2,3-

计算方法:用公历年代除以10,余数为天干顺序。 -

用公历年代除以12,余数为地支顺序。 -

例如:1919年,农历年号,天干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0,余数为1,对表“1”为“辛”;地支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2,余数为3,对表“3”为“亥”,那么1919年为“辛亥”年,故“辛亥革命”发生在1919年。 -

6、纪月法(不常见,略)。 -

7、纪日法。 -

初一 朔 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 望 -

8、 纪时法。 -

日出5-7-

食时7-9-

隅中9-11-

日中11-13-

日昃13-15-

晡时15-17-

日入17-19-

黄昏19-21-

人定21-23-

夜半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