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数学范文

学数学精选(九篇)

学数学

第1篇:学数学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情景生活经验生活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强调了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要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地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唤醒学生生活经验积累,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亲身体验小学数学的实用价值。

一、模拟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只有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教学“8的加减法”时,我模拟了买电影票的生活场景,选取8个有不同特征的学生上台,分别是男生和女生、帽子有戴与没戴的、眼镜有戴与没戴的、红领巾有戴与没戴的。学生通过思考,很容易看出有多种数学问题。台下的学生通过观察,纷纷发言回答。

生1: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生2:需要买多少张票?

生3:有多少个女生?

生4:有多少个男生?

生5:戴眼镜的同学有多少个?没戴眼镜的同学有多少个?

生6:戴红领巾的有多少个?没戴红领巾的有多少个?

在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一下子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不时闪出智慧的火花。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机地联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数学贴近生活,使生活贴近数学,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肥沃土壤。小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课堂上学习数学知识,应是总结与升华学生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数学教材的内容,巧妙地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故事,创设生活情境,设疑引思,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如教学“体积的概念”这一内容。

师:课本中的实验是:放石头到有水的杯里,水面就有了明显变化。是吗?

生:是的。放进石子到有水的杯里,水面就变化。

师:这可以说明了什么呢?

生:说明石头也有一定的空间。

师: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理解“体积”这一概念,大家都听说过故事“乌鸦喝水”吧。

生(齐声):是的。

师:乌鸦看到水位那么低,喝不到水,可真苦恼啊。你为乌鸦想想办法,该怎样做才能喝到水?

生1(纷纷举手):乌鸦够聪明的,给瓶子里投入小石子。

生2:放进小石子,升高了瓶里的水面。

生3:放进小石子,占用瓶子里的空间,水面升高了。

师:瓶里放进石子为什么水面会升高呢?

生1:石子重,下沉在瓶子里。

生2:石子本身有了一定空间,放进去,自然会把瓶子里的水排挤出来。

师:要放那么多石子,乌鸦才能喝到水呀?这样可真辛苦了乌鸦啊。

生3:石子放得不够多,水面不能升高,乌鸦自然喝不到水了。

生4:必须放够石子,占了一定的空间,才能挤出水来,让乌鸦喝到水。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设疑引思,以学生熟悉的故事为例,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索新知识,逐渐理解体积的含义。教师应合理开发教学资源,引用贴近生活的故事,展现出生活中的数学原型,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具有生命活力。学生也在生活经验的组织和重新解释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板块,能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尤其是高年级数学教学,更应侧重于解决数学问题策略的教学,鼓励学生比较、分析、综合多种解题策略,从中选出最优策略。教师要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观察、分析现实生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既开阔了学生的数学知识视野,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课,课件出示小林同学一则“失物招领启事”。

寻物启事

小林同学课间时,在校园里拾到x元人民币,请失主前来少先队大队部认领。

少先队大队部

2011年3月21日

怎么会是这样的失物招领的启事呢?怎么会是x元呢?到底是多少呢?同学们议论纷纷。

师:x元会是1元吗?

生1:可以啊。x元那就是1元,说明小林同学拾到1元。

师:x元会是4元吗?,

生2:可以啊。x元那就是4元,说明小林同学拾到4元。

师:x元那么还可以是多少呢?

生3:还可以是100元,说明小林同学拾到100元。

师:x元还会是多少呢?

生4:还可以是50元,说明小林同学拾到50元。

师:那么x元还是多少元吗?

生5:还可以是0.1元,说明小林同学拾到1角。

生6(哈哈笑):这么少,1角。

师:1角也能看出小林同学拾金不昧。

师:x元会是0元吗?

生(哈哈笑):不可以,是0元,说明小林同学没有拾到钱。他在骗人!

师:那为什么不干脆说拾到多少钱呢?

生7:小林同学直接说出拾到多少钱,容易让人冒领了。

生(哈哈笑):我赞成,会有人冒领的。

师:这x元,可真烦人呀。究竟是多少呢?

生:老师,不容易猜。

师:是啊。谁猜对了,x元的失主就是他。

第2篇:学数学范文

[关键词]找数学 学数学 用数学

随着数学学科的发展,数学已经遍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那是因为数学已经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一种语言,一种文化。我们都知道数学是提高人们思维的推进器,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而数学结果的呈现形式往往割断了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如果我们把这样的内容作为课程内容来教给学生,学生的参与只能是被动的,他们不但难以找到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空间,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也就成了空谈。《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作为教师应该从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就要我们教师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恰当选择一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把社会生活中那些学生熟悉而鲜活的题材引入教学中,赋予教材新的内涵,真正让学生走进数学的大门,理解数学,热爱数学,从而体验数学的奥秘所在。

一、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体会数学在我们身边

数学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编者想象出来的,数学是从现实生活抽象出来的。搜集、调查、寻找身边的数学问题,正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俗话说:眼见为实。学生寻找身边的数学就需要用他们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这就是证明数学价值存在的最有力的途径。

例如,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时,我先布置学生到商店寻找商品包装上的百分数,利用读报,看电视,记录见到、听到的百分数,并借助实物粗略理解所记录的百分数的意义,从中获得更广的知识。在课堂上,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给同学,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收集成果,通过这样的收集活动,大家一致认为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如药品、食品等等,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离不开生活。

在交流中孩子们还得到这样的一些百分数:(1)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了占世界22%的人口;(2)水是人类的宝贵的资源,是生命之源,而全国有90%的城市环境恶化,水质合乎饮用标准的仅占14%,全球水量中仅仅2.5%是淡水;(3)世界土地沙漠化越来越厉害,预测今后10年土地沙漠化将以1.32%的发展速度扩张。通过这些百分数让大家了解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地少人多、环境保护迫在眉睫,以及淡水对人类的重要性,要注意节约用水……这样的找数学活动,无疑是一次体验数学的机会,更是一次极好的思想教育的契机。

通过让学生亲自找数学,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牢固头脑中的新知识,使其印象深刻,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

二、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分散知识的难点,学会在做中学数学

数学教学中往往有许多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于正确理解,不易区别,所以学生学起来往往比较困难。如果这时教师能注意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教学活动,用熟悉的事例来帮助学生学习,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游戏活动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

例如,《搭配中的学问》一课中,教学上衣与下装的搭配方案时,在教学中设计让孩子们利用漂亮的图片分小组在纸板上摆出搭配的方案的教学活动。孩子们非常高兴,很乐意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他们边摆边记录下小组的搭配方法,个个都很投入。在活动中学生不但找到了六种方法,还通过摆学具,学生懂得了不管是上装搭配下装,还是下装搭配上装,都要做到有序搭配,就能够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方法找出来。在快乐的教学活动中很自然地就使孩子们学到了有序的思维方式和简单的排列组合方法,使教学难点“有序思考问题”变得不难,使得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数学知识。

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一系列的这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极大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做”中感悟、在“做”中理解、在“做”中学会数学。

三、学以致用,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

学以致用,这是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检验,也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把“发展学生的运用意识”作为学习内容之一。学生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要学会应用,这才是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实就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次梳理过程。学生在感受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中,能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快乐感,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学习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我让学生为学校的圆形花坛当设计师,算一算,如果沿着花坛修一条1米宽的水泥路,它的面积是多少?学生分小组,利用前面学过的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得出花坛的周长;也有的小组利用直径的找法测出直径,再算出花坛的半径,然后算出外圆的半径,再利用公式求出水泥路的面积。学生交上的设计作业虽然不是独立的作业,但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实际操作的作业兴趣很高。通过这次亲身的体验活动,无疑对学生学习圆环的面积计算有很好的帮助。

再如,学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后,设计了让学生帮助老师计算装修新房所需部分材料的问题:老师的新房客厅长6米,宽4米,高3米。(1)在客厅准备用边长是10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2)准备粉刷客厅的四周和顶面,除去门、电视墙等10平方米不粉刷,实际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装修新房时还需要5根直径40厘米,长3米的圆木,这些木料的体积是多少?(4)5根圆木刷上油漆,刷油漆的面积是多少?在这些问题中涉及到了长方体的表面积、铺地问题、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侧面积等多个知识点,这就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非常熟悉,并灵活正确运用公式计算。

第3篇:学数学范文

一、数学之美。古希腊的学者认为球形是最完美的形体;毕达哥拉斯发现了勾股定理,他为直角之角形具有这种简明、和谐的关系而赞叹;罗索在学习欧几里德几何时,感到这是他一生中的一件大事,他像初恋一样地入了迷,没有想到世界上还会有这样有趣的东西。数学美不同于自然美或艺术美。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逻辑学家罗索则把数学之美形容成一种“冷而严肃的美。”他说:数学如果正确地对待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这种美不仅是投合我们天性的微弱方面,这种美没有绘画和音乐那些华丽的装饰,它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能够达到严格的只有最伟大的艺术能显示的那种完美的境地。可见,数学美是一种完全和谐的、抽象形式的艺术美,是一种客观存在,是自然美在数学中的反映;同时,也是反映客观世界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美。

二、数学教学中的美。在数学教学中不仅存在数学科的艺术美、科学美,而且存在着数学教学美。成功的教学是美的,因为它既符合数学教学规律,又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一方面教师在数学宝库中提练出知识并把它浓缩成教案,然后通过教学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和聪明才智,显示了自己的本质力量。数学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而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一种特殊的审美过程,通过数学教学审美活动,可以激励学生的情感、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反映了数学美。如“勾三股四弦五”体现了直角三角形中的奇异美(特殊性),从到,又体现了一种统一美。而对于一般三角形,这种统一美又得到了突破,得到余弦定理,余弦定理在新的高度上又得到了新的统一。而CosC>O、CosC=O、CosC

三、如何创造数学教学美

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我认为创造数学教学美最重要的是语言关。

第4篇:学数学范文

新课程标准要求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一代新人。而数学教师是数学学科新课程最直接最关键的实施者、开发者、使用者之一,其自身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与人文素养以及人格魅力会对数学学科新课程教学效益产生正相关的效果。因此数学教师除了深入领会新课程理念之外,还应树立科学的数学观,理清数学与数学教学之间的关系。

一、数学教师应认识数学本质,树立科学的数学观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什么是数学,数学的本质是什么以及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创新精神等问题缺乏清楚的认识。从宏观讲,认识数学首先得认识数学的本质,也就是数学是什么的问题。因为数学的本质问题是学习和研究数学所不能回避、首要的和最基本的问题。虽然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完整的答案,但无论是数学学术专著,还是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都把数学的本质问题放在开篇的位置。当代对数学本质的较为普遍的描述是: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数量关系、模式和秩序的科学。

数学是人类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有力武器;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能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是人类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有力武器,是掌握自然的一把钥匙。

二、数学教师应认清数学的教育形态,树立新课程理念下开放的数学教材观

像水有液态、气态和固态三种形态一样,数学有原始形态、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三种基本形式。原始形态是指数学家发现数学真理、证明数学命题时所进行的繁复曲折的数学思考。它具有后人仿效的历史价值。数学的学术形态(科学数学)是一个从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理性思辨系统,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运用符号和逻辑系统对抽象模式和结构进行严密的演绎和推理,各部分知识紧密联系,形成严格的科学体系。数学的学术形态的基本特征是高度的抽象性、严谨性、统一性、系统性、形式化和模型化。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等原因,不能用数学的学术形态和学生直接交流。数学的教育形态(学科数学)是教育专家或教师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依据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生活背景等,把数学的学术形态适当返璞归真,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回到数学家当初创新发明的状态,把数学的学术形态知识的线性排列“打乱”,融合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融合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融入教师的理解,对教材所呈现的内容进行重新编排裁剪、充实、活化教学内容,赋予数学知识新的意义、价值。这样就把数学的学术形态激活,使数学知识变成生动、有趣、形象、直观和容易理解的数学的教育形态。

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就要让数学更加贴近生活,并且用生活化的语言表现出来;要把数学融入到本土社会、自然、历史、政治和生活中去,从而使数学具有现实生活的原汁原味,从而形成具有民族色彩、乡土气息浓厚的数学。

三、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让数学回归数学的教育形态,关注师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5篇:学数学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分数教学 出现问题 教学策略

分数教学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个关键部分,也是一个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由于分数内容在生活中的应用较少,小学生接触得也不多,再者分数本身的抽象性和特殊性难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帮助更多的小学生容易学习分数知识,进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是一线教师的职责。本文将从小学数学分数教学的相关情况,小学生分数学习出现的问题,以及优化小学数学分数教学的策略这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小学数学教学分数的相关情况

(一)研究小学分数教学策略的意义。分数是小学数学中内容比较繁杂的知识点,小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容易遇到一些问题,因此探究小学数学分数的教学策略有着积极的作用。首先,研究小学数学分数的教学策略,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分析分数教学方法,突出重难点。其次,有助于小学生掌握分数的具体内容,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进而提高小学生的逻辑及创造方面的思维能力。

(二)小学数学分数的主要内容。小学数学分数教学主要集中在三年级、五年级及六年级的教科书上,其内容繁多,意义及运算等比较复杂,而现实生活中运用机会也较少。其主要内容包括三年级的分数初步认识;五年级的分数意义、真假分数及带分数、分数性质、通分、约分、分数加减乘除;六年级着重讲的是分数应用题。

1.对小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比如: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半,那么总共两半,那么其中的一半占总体的二分之一,这就是对简单分数的认识。

2.分数的意义。如:在小学数学中,可以给出一个单位“1”的概念,把一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再把这个整体分成若干份,那么其中的一份就是总体的几分之一,几份就叫做几分之几。

3.小学分数的分类。如:真分数,就是分子比分母小的数学分数,像六分之五这个分数就是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或者相等的分数就是假分数,类似三分之五或1;分数前面有个整数的这样的分数就是带分数,而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方式。

4.小学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除了0以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比如:四分之二,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其分数大小不变。分数的性质具体表现为:分子和分母同时除的数要是比较小的数,化简之后就叫做约分;如果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这就叫做通分,两个分数的分母的公倍数为公分母。

(三)新课标对小学数学分数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分数初步认识的具体目标是对给定的情景中分数的初步理解,能够读、认并写小数和简单的分数;第二个目标是关于小数和分数的相关理解与把握,认识百分数,进而探索小数、百分数及分数间的联系,并能够很好地转换分数和小数。

二、小学生分数学习出现的问题

(一)小学生对概念理解出现了错误。奥苏贝尔认为小学生处于一种认识不成熟、心理准备不充分,让小学生进行概念学习会产生一些错误概念。如果在概念学习过程中给学生的认知结果注入错误或不充分的信息,就不利于学生正确概念的产生。

1.小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分数的两种意义。小学生认为分数概念的解释没有很好的联系,没有进行灵活转换,无法真正理解分数的相关概念。如:把一个苹果分成五份,学生头脑里只有苹果的份数,不会有概念注意到分数的意义,无法注重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很难把握分数的一些意义。

2.数学教师存在的问题。有的小学数学教师受新课改的影响,接受了素质教育,然而有的教师还是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导致小学生的思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对分数概念的理解不够,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上。

(二)小学生在分数运算方面存在错误。1.不喜欢分数除法计算。有的学生喜欢做乘法分数,在做除法运算时受到这种思维的影响,迁移过来;但是乘除法分数运算不一样,产生了不好的影响。2.对分数的数量关系分析错误。比如:做应用题应该是前者除以后者,学生却把两者位置弄颠倒了,导致解题结果是错误的。3.小学生对“运算变化”和“颠倒相乘”的关系掌握模糊不清。

(三)小学生容易在分数应用题方面出错。1.学生分不清分率和具体数量。比如:一道应用题里面出现的具体的数量,还有分数,有的学生就把具体数量和分数进行加减乘除,导致计算结果不对。2.学生对有的数量关系掌握不清楚。3.学生对数量和分率对应不上来。4.弄不清单位数量“1”。

三、优化小学数学分数教学的策略

(一)优化分数概念的教学策略。1.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一方面根据分数的形式理解分数的意义,另一方面从具体情境中体会分数的意义,比如:两个数的商,可以理解为事物从多少份分为几份,占总体的几分之几。2.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认识分数知识。比如:创设现实的情境;设置实践的情境,等等。3.让学生认识单位量的概念。4.分析分数概念的教学案例。

(二)把握分数运算的教学策略。1.通过加减乘除来了解分数的一种策略。如:通过学促进学生对运算法则的理解;有效结合直观的推理和抽象进行计算。2.分数运算的教学案例分析。

第6篇:学数学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科学教学;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122-02

一、“数学教学”与“数学――科学教学”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指教学以数学学科为中心、分科主义为指导,运用单一的数学教学手段进行数学的教学过程。数学――科学教学是改变以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将数学与科学联系起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科学的载体上,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与科学综合的魅力。

数学中运用科学知识进行教学比单纯的用数学教数学有意义的多,它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同时,“数学联系科学”的教学方式,能增长学生的综合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心理学提供的材料也表明,一个人知识越丰富,神经细胞产生的突触处也越多,神经传导也越快,所以知识面广的人具有较高的思维灵活性和深刻性。[1]因此,教师要建立“数学联系科学”的教学意识,在教的过程中用好科学知识的载体,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通过选择最重要的知识,呈现最重要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迁移知识、举一反三,活化思维,培养学生具有转识成智的能力。[2]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总目标中要求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由此可以看出,课标强调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与联系。它倡导教师放下自己所谓的“专业”,积极涉猎其他学科,提高对各学科的认识,完善对新课程的理解;改变过分强调学科教学专业化,人为地造成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的做法。因此,从“数学教学”到“数学――科学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必然趋势。

二、“科学――数学教学”中的“教”与“学”

首都师范大学郜舒竹教授曾讲过国外的一个数学教学案例:一年级的学生在学“数的认识”的时候,老师先教学生叠一个纸船,并要求学生把它放在水盆里,让学生在纸船里不断放入小圆片,数一数最多放多少个小圆片的时候船会沉,记下结果;并在同伴中选出最好的一个,说说你的理由。这个案例对我们以后的数学教学很有借鉴意义:首先,它将手工、科学知识融入了数学教学中,使教学活动充满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一年级的学生虽然不太明白浮力的知识,但是这种学科综合教学会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能促进学生获得隐性的科学知识,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重要作用。

与此相类似的历史上有“曹冲称象”的故事,它是运用科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典型例子。一般地,如果让我们测大象的重量,好像能想到的只有直接用秤去称,但是量程不够,我们就无能为力了。而曹冲却能从另一个角度想问题,将科学中的相同质量的物体浮力相等的科学知识作为中介(即大象和相同质量的石块浮力相等),运用代换的思维解决问题,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事实上,学生的兴趣很少局限在某一特定的学科,他们更多、也愿意阅读、亲近多学科的交叉的百科知识,从中发现、验证和解决一些问题。[4]

在实施教学时,我们需要将数学和其他学科有机联系,将各种教学资源、因素和手段有效综合,最优化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我们关注于将数学与科学综合在一起的时候,学校发生了什么。这能帮助我们了解数学和科学的联系是怎样影响学生的学习并使之成为一种普遍的实践。[5]尽管将数学与科学联系在一起教学对教师的挑战很大,但如果运用得当,学生将会受益无穷。

数学和科学等学科的教学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服务的,但生活中的问题往往不是仅能用某一学科的知识就能解决的,需要综合运用数学和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这种转换的思维方法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入手,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促进作用。

三、数学思维培养科学素养

“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可以用它消耗的数学来度量。”这是科学家拉奥说的一句很著名的话。为什么数学对于科学那么重要呢?因为数学为科学事实的分析和推理提供了理论和方法。20世纪伟大的德国数学家赫尔曼・外尔说:“事实,只认为是事实,没有太大的用处。因其数量之多与显而易见的支离破碎,使人手足无措。但是,把他们融合成理论,并使之协调,那么情况就不同了。理论是事实的本质,没有理论,科学知识将只是一处疯人院。数学是无穷的科学。”[6]数学和科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彼此能够提供知识和能力的支持。科学和数学互为其学科的工具;同时,科学能解释数学知识。因此,将科学教学方法用于数学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知识。

科学是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教学方法分为:观察与测量、比较与分类、预测与推理、猜想与假设、识别与控制变量和解释与模型。[7]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以探究为主、融入科学教学方法的学习,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讲的课堂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提升综合能力。

数学联系科学进行教学,要求教师自身要建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能围绕核心要素进行教学组织与实施。不能只停留在本专业学科的知识上,还应具有广博精神、融会贯通的许多相关知识。教师应该多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同事进行交流,互相询问在进行某一单元教学时各自的具体教学活动。教师在对自己和对方教学内容十分熟悉之后,要寻找双方教学所教内容中涉及到的共同概念和技能,[8]增强寻找学科知识联结关系的能力,促进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总之,在倡导“数学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的今天,学科综合的理念要牢固树立在教师心中,注意用联系的视角进行教学,借助综合化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景英.李天鹰.小学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9.

[2]黄光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支持系统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48.

[3]中华人民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黄爱华.智慧数学课―黄爱华教学思维的实践策略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126.

[5]Andrew Isaacs,Philip Wagreich,Martin Gartzman.The Quest for Integration:Schoo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Vol.106,No.1(1997),pp.179-206.

[6]宋宇.生活中的数学思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10.

第7篇:学数学范文

一、在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

为了更好地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教师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数学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数学文化的理解,提高数学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数学技能比赛、数学创意展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对数学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从中领会数学文化的内涵。比如,教师可以结合“七巧板“”找次品”等活动开展数学游戏。以开展“七巧板”游戏为例,教师可以先讲解七巧板的由来,然后组织学生开展七巧板拼图竞技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七巧板的奥妙,发展学生的思维,并在动手活动中将学生引入有趣的数学世界。在玩七巧板游戏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玩五子棋、魔方等游戏,将这些有策略性的数学游戏活动与数学文化融合起来,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再如,在学习分数演变史、加减符号演变史、除号演变史等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符号的演变史”作为主要内容,同时制作一份小报纸。在制作小报纸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搜集与符号演变史相关的材料,从而对数学符号的由来和历史都有明确的认知,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有效地渗透数学文化。

二、在解决数学问题中渗透数学文化

在数学教学中,解题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它是对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方法进行有效运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在解题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获得正确解题的方法和技能,意识到其中蕴含着的数学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以解答题目“12+14+……+1128”为例,假如用通分的办法计算,过程会非常复杂,计算结果也未必正确。此时,教师可以用图形来表示,这样就能够快速地解决问题了。将一个正方形看作单位“1”,连续对这个正方形进行平分,计算结果用阴影表示。学生在画图时就会发现,用加法运算的话,后面的加数分别是前面加数的一半,计算结果就是在第一个加数的基础上乘以2,然后再减去后一个加数。运用数形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计算,复杂的问题立刻变得简单,而学生也能够掌握计算规律,更好地把握数学的本质。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图形代替计算,无形中将数学解题技巧及数学思想渗透到解题过程中,使学生轻易找出了解题的办法,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挖掘了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

作者:李伟群 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菊城小学

第8篇:学数学范文

自从教改以来,专家们对课堂模式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也总结出了很多的教学模式。有讲授模式,有发现模式,有自学模式,等等等等。这些基本的教学模式反映了国内外教育心理学、数学教育学、系统科学的研究成果,也是多年来数学教学富足经验和教改的结晶。对它们的学习和研究,是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但是,我认为,数学教学不应当也不能仅依靠某一种教学模式来实现它的全部功能。数学教学的本质应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学”数学就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做”数学的实质是认知发现活动,而不是吸纳性活动。“做”的方法远非只是计算和演绎,而是手、脑、口的共同参与,包括观察模式、验证猜想和评估结果等等,是一种思考,一种探究。只有真正地全过程地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现及运用过程,真正地去“做”了,学生才会有体验,才会有问题的解决,才会有质疑,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兴趣、意志、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通过“做”数学引发认知冲突,引入新概念。

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而“做”数学就是一个探索的途径和探索的过程。

认知规律告诉我们: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我们往往会基于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利用现有知识不能解决的地方,由此产生疑惑,引发认知冲突。从而激发了我们探究、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引入新的概念,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通过“做”数学,学生思考、尝试操作、合作交流,清楚“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它们都是有理数”。以利于学生加深对有理数的理解,也为无理数概念的引出作铺垫。

在接下来引入“无理数”概念时,老师提出问题:将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剪开重新拼成一个大正方形,面积为2,如果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那么d2=2。其中的a是有理数吗?

学生分两类进行甄别。首先a是否为整数?因为12=1,22=4,而a2=2,显然1

通过“做”的过程,让学生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去求异,去发散,去质疑。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最有效地让学生“做”,而教师只起引导作用。久而久之,把包含问题的情景展现给了学生,学生积极去“做”,情绪极为高涨,学习兴趣得以激发,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进而形成探索的习惯。

2.通过“做”数学实施探究。

探究,需要让学生尽可能地经历合作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结果,因为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是不同的。因此,要通过互动、合作让学生学到数学知识与经验,体会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也获得自我反思和修正的机会。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人在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大胆放手,给学生以“做”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其发现、研究、探索的欲望。

在进行“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课的“探究二元一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教学时,我就从学生已会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出发,请学生用配方法解方程:3x2-6x+1=0,让学生在“做”的同时回顾旧知识,复习配方法的步骤。在解完方程后,要继续给学生“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说说解方程的易错点、注意点,谈解这个方程后的感想,思考相应的对策。这个“做”的机会,给了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强烈的探索欲望。

接下来,在深入了解学生“对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方程配方解方程很麻烦”这种真实的思维活动的基础上,为了满足学生想要有个万能的公式的愿望,我提供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让学生探索一般形式ax2+bx+c=0(a≠0)方程的解,从而推导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万能钥匙”。

这种通过思考、交流、操作多种“做”的形式的探究,才是真正的探究,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参与,通过操作和实践,由外部活动逐渐内化,完成知识的发展过程和“获取”过程,让学生最终主动地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

3.通过“做”数学加深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说、想、写”等各种各样“做”数学的手段、方法让学生不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发展。

在“做”的过程中,会充分暴露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规律的探索过程、过程及方法的思考过程等。在“缺陷”充分暴露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使教学过程、方法更具有针对性,有效地消除学生认知中的错误或片面的观点,使学生“吃一堑,长一智”,培养学生全面、严谨、有序、灵活变通的思维素质。

由此可见,对知识的理解,不能以教师的讲授代替学生的亲身体验,一定要将观察、分析、猜想、操作结合起来。通过“做”数学,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第9篇:学数学范文

大范围结构也是近代数学发展的过程。文学的局部到大范围,往往通过比兴的手法来处理:即对事物有不同的感受,同一事或同一物可以产生不同的吟咏。对事物有不同的感受后,往往通过比兴的方法另有所指,例如“美人”有多重意思,除了指美丽的女子外,也可以指君主。屈原《九章》:“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也可以指品德美好的人,《诗经?邶风》:“云谁之思,西方美人。”苏轼《赤壁赋》:“望美人兮天一方。”而几何学和数论都有这一段历史,代数几何学家在研究奇异点时通过爆炸的手段,有如将整个世界浓缩在一点。微分几何和广义相对论所见到的奇异点比代数流形复杂,但是也希望从局部开始,逐渐了解整体结构。数论专家研究局部结构时则通过素数的模方法,将算术流形变成有限域上的几何,然后和大范围的算术几何对比,得出丰富的结果。此外,数学家对某些重要的定理,也会提出很多不同的证明。例如勾股定理的不同证明有10个以上,等周不等式亦有五六个证明,高斯则给出数论对偶定律6个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证明让我们以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同一个事实,往往引导出数学上不同的发展。这也可算是局部到大范围的一个例子。

美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增长人们的智慧,因此,感受美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目标所确定的文化素养的要求.然而,多数老师和学生在上数学课时都不会把数学与美联系在一起,特别是我们的学生,提到数学,总认为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很多孩子更是畏惧数学,对数学产生一种抗拒心理,影响了学习数学的信心.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数学教育中让学生感受美的欠缺.如果我们能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中的美,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揭示数学之美,对学生施加美的影响,那么将会通过数学美的教育,培养学生领悟数学美,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使学生学习数学不再枯燥,从而掌握数学的本质.因此,在教学中展示美、发现美,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应尽的责任.

下面笔者就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渗透数学美的教育的几点做法抛砖引玉如下:

1.结合数学对称的教学,渗透对称的数学美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对称是最能体现数学美的,人教版教材中的轴对称,中心对称,无不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和谐统一的美.

在轴对称教学中,展示蝴蝶、窗花、脸谱,埃及金字塔等大量图案,让学生感受数学轴对称贴近生活,生活青睐数学轴对称的美;欣赏水边风景的倒影,让学生感受和谐灵动的美;分析“杨辉”三角形(右图)的结构,让学生感受数字对称图形揭示的神奇规律美.算式中也蕴含着对称的美。

2.结合字母表示数的教学,渗透简洁的数学美

学生进入初中,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数学意识的转变,那就是从数向式的转变,发展学生的符号感.这正为我们提供了数学美的表现,那就是数学中的简洁美.

数学的简洁美,指的是用简洁的符号、公式、结论来揭示隐藏在复杂现象背后的深刻规律或本质.

正如一副对联所言:世事再纷繁,加减乘除算尽;宇宙虽广大,点线面体包完.

一句话,道尽了数学的简洁美.而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在让学生感受美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从而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

3.结合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渗透发现问题本身所蕴涵的新颖、奇异或形态的美

很多时候,面对一道题,利用转化、变换、拆分、组合、类比等数学思想寻求解题途径,找出最佳的解题答案,那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不正是数学美的体现吗?

4.数学中的意象美

诗与数学之间最深刻的关系莫过于数学概念或意象(imagery)与诗歌的结合。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邵雍)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纪晓岚)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我眼望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叫丫环。万语千言把郎怨,百无聊赖,十依阑干,九九重阳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点烛祭祖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梳妆懒,三月桃花又被风吹散!郎呀郎,巴不得二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卓文君)

读上面这些诗,每个人都能明显感到,诗的意境全来自那几个数词,无论是数词的单个应用,重复引用,抑或是循环使用,看似毫无感染力的数词竟也都能表现出或寂寥,或欣然,或恬淡,或伤感的思想感情。

在外国,中世纪欧洲两个最伟大的诗人――但丁(Dante,1265~1321)和乔叟(G.Chaucer,1342~1400)的作品也无不充满着数学知识。17世纪,英国著名形而上学诗人约翰?多恩(JohnDonne,1572~1631)和安德鲁?马佛尔(AndrewMarvell,1621~1678)通过圆规、欧氏几何中的平行线之类的数学概念来类比爱情。后者的《爱的定义》尤为有趣:

像直线一样,爱也是倾斜的/它们自己能够相交在每个角度/但我们的爱确实是平行的尽管无限,却永不相遇。

爱情,向来是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一个名词。作者用读者都熟悉的平行线,借助数学丰富的意象,巧妙地向读者准确地传达了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