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力建设安全管理导则范文

电力建设安全管理导则精选(九篇)

电力建设安全管理导则

第1篇:电力建设安全管理导则范文

要】电力工程是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项目,关系着国家供电系统运行的长期性。供电运输是保证各行各业顺利发展的基础。目前,阻碍电力工程顺利实施的最大难题在于“安全生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不可估量。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对电力工程施工进行安全管理的问题。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安全评估;隐患

供电运输是维持社会工业化生产的重要条件,也是保证各行各业顺利发展的基础。伴随着我国各行经济效益日趋增长,人们对于电力供电性能的要求更加严格。电力工程在实现持续供电的同时,也能对原有工程结构改造优化,让整个电力系统发挥最佳供电性能。目前,阻碍电力工程顺利实施的最大难题在于“安全生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一、当前安全生产的内在隐患

电力工程是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项目,关系着国家供电系统运行的长期性。最近几年社会调查显示,我国电力工程建设期间常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意外事故,不仅导致施工人员伤亡且阻碍了电力工程的顺利实施。纵观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几乎涉及到了电力工程的各个环节,如:工具、管理、技术、技能等。

1.工具问题。很多电力工程都需要借助于各种机械工具才能完成施工,而工具自身质量不达标则是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如:输电线路在施工时需架设杆塔时需用到登高作业器具、小型起重器等设备,而施工单位对这些工具检查不到位造成设备存在质量问题,一旦使用设备后则随时都会发生意外事故。

2.管理问题。创建符合电力工程实际的管理制度,不仅能规范工程生产作业流程,也能提高电力项目建设的质量。但电力企业为了追求施工进度,在施工过程中仅注重施工质量控制,对安全生产没有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如:仅重视缩短电力工程施工工期,对细小环节的施工安全问题没有采取有效的防范策略。

3.责任问题。缺乏高度责任意识是电力工程人员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现象,这往往会造成电力企业管理过于形式。责任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管理者,对自己应尽的管理责任没有做到位,在施工现场指挥作业时未能按照安全生产指标进行;施工者,多数人员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施工,没有做好作业操作中的安全规范。

4.违章问题。大部分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人为性”的,均由于施工人员违章操作造成。目前,“习惯性”违章已经是电力工程施工的“通病”,其表现在:违章作业、违章指导、违反纪律。特别是对于一些电力设备的故障处理,施工人员未经过上级领导批准私自拆装设备,导致触电身亡等事故不断发生。

二、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电力工程是国家投资的重点工程,在经济效益、供电性能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自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人们对于各个行业的“安全生产”问题更加重视,尤其是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倡导安全理念是极为关键的工作思想。针对电力工程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施工单位负责人要积极制定科学的管理策略。

1.倡导创新精神。创新是为了改革,改革是为了发展。电力工程作为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项目,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创新改革,在全工程单位中倡导改革精神。“安全生产”是创新改革中必须要贯彻执行的规章制度,管理人员应从技术、制度、政策上严格坚持安全原则,指导生产作业的有序进行。

2.严格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上,应积极采取“奖惩并行”的模式。首先,对规范作业的人员,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在物质上给予奖励,调动他们生产作业的积极性;其次,对违章操作人员,在制度上加大处罚,在思想上正确引导。同时,对于一些常见的电力故障,还要尽快采取科学的操作制度参与施工。

3.贯彻科学理念。“安全第一,生产第二”,没有安全的生产是不合要求的,这是电力工程建设期间需要贯彻的指导理念。因而,电力企业在参与工程建设之前,集全体职员参与思想教育工作,在思想上树立全面的安全生产准则。如:通过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引导人员正确参与到施工作业中。

4.搞好工具管理。制定有效的工具管理制度可保证电力工具使用的科学性,如:施工人员领用工具时采取签字登记的方式,这有助于工具器材的查询管理,工具损坏后可根据企业制度要求赔偿。另外,对于一些申请报废的工具也要严格检查,对将要报废的工具需严格控制使用时间,避免发生意外安全事故。

三、安全法规体系的建设策略

对电力工程施工进行安全管理还要借助法律的力量,“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先进理念,其倡导所有生产活动要在法律政策的保护下才能实现。从这一点看,在电力工程施工期间也应注重安全法律体系的建设,以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准则。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在电力安全法律体系建设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更新法律法规。当前,我国现有的宪法体系还存在诸多漏洞,很多行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都缺少法律指导。电力工程建设也存在相关的法律漏洞,如:人为因素造成电力事故的处罚问题上,没有明确的处理界限。这就需要立法部门从电力行业发展实际出发,不断更新法律法规以促进行业发展。

2.完善法律体系。创建科学的法律体系有助于保障电力工程建设,为电力施工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政府部门应及时关注电力工程建设,为立法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如:在企业管理、施工监测、质量考核等方面做好法律建设,让各种安全管理问题都有法可以,保障了企业、人员等各方利益。

3.加强修订调整。对宪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订能提高法律的完整性。在电力工程施工阶段,安全管理工作要注重相关法律的修订,如:对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法律监管,对特大性人为安全事故依法处理。修改法律内容既能完善法律体系,也能实现政策制度上的更新,为电力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4.定期宣传教育。政府在指导电力企业生产时,应全面倡导“安全第一”的科学理念,做好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要搞好电力安全法规的宣传与教育工作,使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的法律意识得到增强,避免工作中出现违规操作行为,有效降低施工中意外事故发生的次数。

四、结论

总之,电力行业是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程,在电力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各个方面的安全生产管理。企业不仅要注重自身安全管理制度的调整,还要坚持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指导生产施工。同时搞好法律体系建设,对现有的法律体系制度进行改革调整,补充旧法律体制存在的不足,让电力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能顺利开展。

第2篇:电力建设安全管理导则范文

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电力工程是国家投资的重点工程,在经济效益、供电性能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自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人们对于各个行业的“安全生产”问题更加重视,尤其是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倡导安全理念是极为关键的工作思想。针对电力工程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施工单位负责人要积极制定科学的管理策略。1.倡导创新精神。创新是为了改革,改革是为了发展。电力工程作为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项目,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创新改革,在全工程单位中倡导改革精神。“安全生产”是创新改革中必须要贯彻执行的规章制度,管理人员应从技术、制度、政策上严格坚持安全原则,指导生产作业的有序进行。2.严格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上,应积极采取“奖惩并行”的模式。首先,对规范作业的人员,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在物质上给予奖励,调动他们生产作业的积极性;其次,对违章操作人员,在制度上加大处罚,在思想上正确引导。同时,对于一些常见的电力故障,还要尽快采取科学的操作制度参与施工。3.贯彻科学理念。“安全第一,生产第二”,没有安全的生产是不合要求的,这是电力工程建设期间需要贯彻的指导理念。因而,电力企业在参与工程建设之前,集全体职员参与思想教育工作,在思想上树立全面的安全生产准则。如:通过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引导人员正确参与到施工作业中。4.搞好工具管理。制定有效的工具管理制度可保证电力工具使用的科学性,如:施工人员领用工具时采取签字登记的方式,这有助于工具器材的查询管理,工具损坏后可根据企业制度要求赔偿。另外,对于一些申请报废的工具也要严格检查,对将要报废的工具需严格控制使用时间,避免发生意外安全事故。

安全法规体系的建设策略

对电力工程施工进行安全管理还要借助法律的力量,“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先进理念,其倡导所有生产活动要在法律政策的保护下才能实现。从这一点看,在电力工程施工期间也应注重安全法律体系的建设,以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准则。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在电力安全法律体系建设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更新法律法规。当前,我国现有的宪法体系还存在诸多漏洞,很多行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都缺少法律指导。电力工程建设也存在相关的法律漏洞,如:人为因素造成电力事故的处罚问题上,没有明确的处理界限。这就需要立法部门从电力行业发展实际出发,不断更新法律法规以促进行业发展。2.完善法律体系。创建科学的法律体系有助于保障电力工程建设,为电力施工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政府部门应及时关注电力工程建设,为立法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如:在企业管理、施工监测、质量考核等方面做好法律建设,让各种安全管理问题都有法可以,保障了企业、人员等各方利益。3.加强修订调整。对宪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订能提高法律的完整性。在电力工程施工阶段,安全管理工作要注重相关法律的修订,如:对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法律监管,对特大性人为安全事故依法处理。修改法律内容既能完善法律体系,也能实现政策制度上的更新,为电力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4.定期宣传教育。政府在指导电力企业生产时,应全面倡导“安全第一”的科学理念,做好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要搞好电力安全法规的宣传与教育工作,使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的法律意识得到增强,避免工作中出现违规操作行为,有效降低施工中意外事故发生的次数。

结论

第3篇:电力建设安全管理导则范文

摘要: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其电力网络的建设数量及建设规模在不断的增大,在此基础上,保证电力网络的运行安全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在日常的电力网络管理工作中,加强电力信息安全的管理,本文就主要结合相关的实例,对电力信息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进行简单分析探讨,对于保证电力信息安全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电力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国家“十二五”规划期间,对于电力行业的建设给予了更大的支持,这使得我国的电力行业进入到高速发展的时期,随着电力市场的变革,我国的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电网建设工作的深入,我国电网在建设的过程中,逐渐朝着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是对其信息安全现状进行简单分析,发展其中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本文就结合某电力公司的信息安全发展现状,对其信息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进行简单分析。

一、电力信息安全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电力需求不断增大,在其发展过程中,国家对于电力信息安全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应用更好的电力信息安全防护策略,建立其完善的电力信息安全标准体系,保证电力网络的安全运行,但是对我国目前的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现状进行简单分析,其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病毒木马所导致的安全隐患,这会对电力网络中的设备及相关配置造成严重影响,对其具体原因进行简单分析,主要表现为:(1)电力系统中的安全设施配置不完善,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相关的安全设施在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在实际的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安全设施配置不完善,导致相关电力设备的安全检查不到位,很难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潜在的安全问题,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2)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没有制定出完善的信息安全标准规范体系,特别是在其运行过程中,如果缺乏统一的信息安全加固标准及信息安全策略,就很难实现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操作,并且由于监督管理制度的缺乏,相关的标准也难以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实施,导致管理效率不高;(3)电力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技术型人才队伍的缺乏导致其管理效率不高,由于没有专业的知识及操作技术作为支持,是很难对电力信息系统及电力信息安全产品实施有效的管理的;(4)电力企业中的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对电力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予以应有的重视,这也是导致电力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的主要原因。

针对以上分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次研究中,选取某电力公司作为工程实例,从起安全管理、技术规范、评价考核等方面出发,结合其电力信息安全管理现状,对其电力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工作进行简单分析,对于该电力公司电力系统信息安全运行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针对此予以简单分析研究。

二、电力信息安全标准体系架构

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电力信息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在该标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首先,对其信息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原则进行简单分析,主要表现为:(1)在信息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坚持落实上级精神与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从企业信息安全的管理现状出发,有效的结合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求,采用针对性的技术手段与管理措施,使国家及企业自身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使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2)坚持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建设与企业信息化建设同步的基本原则,在实际的体系建设工作中,从相关设备的入网环节抓起,对相关设备的账号授权管理、口令安全、安全补丁、端口服务、日志审计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加强入网测试工作,避免不具备相关安全功能的设备进入到电力系统网络中,保证电力信息安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具有充分的主动性与防御功能。(3)坚持动态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在电力信息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安全威胁等级及系统脆弱性之间的差异,随着威胁程度的提升、系统环境变化的加剧,相关的安全保护措施及保护方案应该适当的调整,保证电力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使得其在实际的电力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发挥良好作用。

结合该电力公司发展现状及以上的基本原则,本次研究中的电力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其主要的组成部分为:人员体系、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及指标体系,下面对这几个基本的组成体系进行简单分析。

人员体系,该部分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相关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主要是针对相关工作人员开展电力信息安全专业知识的教育,保证电力信息安全的持续培训。

管理体系,管理系统是电力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建设内容,其中包含的内容众多,主要是信息安全的相关规章制度以及信息安全规章管理的制度,其制度所包含的内容涉及到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管理、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组织机构等各个方面,通过对人员、电力系统、工作流程、设备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统一的、制度化的管理,对于电力信息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电力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流程化与制度化。

技术体系是保证相关安全措施实施的最基本的保证,如果在实际的应用当中,相关设备的安全配置不足,将很难保证电力信息安全,这就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技术体系,解决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设备安全配置不到位的问题。

指标体系中包含:桌面终端管理率、信息网络可用率、电力系统自动监控率、信息设备、信息安全事件数等方面的内容,这对于电力信息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电力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技术体系,对其集成系统进行简单分析,其主要包含安全平台、主机安全、数据库安全、应用安全、网络安全、物理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这就需要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及安全运行的薄弱环节进行简单分析,对电力信息系统各个部门的安全等级进行评定,并根据其安全等级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安全保护措施,并对其给予有效的技术支持,使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能够有效的实现,并在实际应用发挥良好作用。

三、电力信息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及相关的应用效果

在实际的电力信息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的基本内容:(1)标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需要进行测评表及指导书的编制,在其编制的过程中,要参照国内外的相关信息安全标准,编写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及实际需求的电力信息安全标准及作业指导书。(2)加强电力信息安全的宣传工作,保证所有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对电力信息安全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在实际的行动中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保证电力信息安全。(3)建立完善的电力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并使电力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检查实现常态化,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并通过常态化的检查,保证相关管理制度得到有效实施,在基线测评、安全加固、复查等工作中,都需要由相关的检查人进行签字确认,有效避免这些信息系统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只流于形式。对于实际运行过程中的,一些与信息安全有着重大联系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予以详细的检查,对其展开初查之后,要对检查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讨论,对于初查时发现的相关安全隐患,应该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处理,并在复查工作中,对其落实情况进行有效的审核。(4)从体系架构上进行有效的分析,保证电力信息安全监督工作的规范化,从端口、服务、安全配置、安全漏洞等角度对信息安全配置核查策略库、系统状态信息库等进行有效的研究,做好电力信息安全的监督工作,这对于电力信息安全管理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次研究中所选择的电力公司,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将本次研究中的电力信息安全标准应用了一年的时间,对其实际的应用效果进行简单分析,发现应用该电力信息安全标准体系之后,对其各个分公司的电力信息安全达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实施该信息安全标准体系之后,各个分公司的信息安全达标情况有了显著提升,对各个主机及相关的网络设备进行加固之后,信息系统设备安全配置不足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有效消除了电力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安全设施配置不到位所导致的安全隐患,并且随着管理的规范化,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得到了有效增强,其总体的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结语

电力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保证其电力信息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内容,本文就结合某电力公司的运行实例,结合电力信息安全管理现状,对电力信息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进行了简单分析,对于其信息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甜,徐晖,魏理豪,杨浩.电力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广东电力,2010(05).

第4篇:电力建设安全管理导则范文

信息安全防护要考虑不同层次的问题。例如网络平台就需要拥有网络节点之间的相互认证以及访问控制;应用平台则需要有针对各个用户的认证以及访问控制,这就需要保证每一个数据的传输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当然也需要保证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一般电力企业主要采用的措施有:

1.1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对信息和信息载体按照重要性等级分级别进行保护的一种工作,工作包括定级、备案、安全建设和整改、信息安全等级测评、信息安全检查五个阶段。要积极参与信息安全等级定级评定,及时在当地公安机关进行备案,然后根据对应等级要求,组织好评测,然后开展针对性的防护,从而提供全面的保障。

1.2网络分区和隔离

运用网络设备和网络安全设备将企业网络划分为若干个区域,通过在不同区域实施特定的安全策略实现对区域的防护,保证网络及基础设置稳定正常,保障业务信息安全。

1.3终端安全防护

需要部署(实施)防病毒系统、上网行为管理、主机补丁管理等终端安全防护措施。通过这些安全措施使网络内的终端可以防御各种恶意代码和病毒;可以对互联网访问行为监管,为网络的安全防护管理提供安全保障;可以自动下发操作系统补丁,提高终端的安全性。

2.构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电力企业应充分利用已经成熟的信息安全理论成果,在此基础上在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能兼顾整体性,并且能融合策略、组织、技术以及运行为一体化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从而保障信息安全。

2.1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安全策略体系

信息安全策略体系包括信息安全策略、信息安全操作流程、信息安全标准以及规范和多方面的细则,所涉及的基本要素包括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这两方面,其覆盖了信息系统的网络层面、物理层面、系统层面以及应用层面这四大层面。

2.2建设先进可靠的信息安全技术防护体系

结合电力企业的特点,在企业内部形成分区、分域、分级、分层的网络环境,然后充分运用防火墙、病毒过滤、入侵防护、单向物理隔离、拒绝服务防护和认证授权等技术进行区域边界防护。通过统一规划,解决系统之间、系统内部网段间边界不清晰,访问控制措施薄弱的问题,对不同等级保护的业务系统分级防护,避免安全要求低的业务系统的威胁影响到安全要求高的业务系统,实现全方位的技术安全防护。同时,还要结合信息机房物流防护、网络准入控制、补丁管理、PKI基础设施、病毒防护、数据库安全防护、终端安全管理和电子文档安全防护等细化的措施,形成覆盖企业全领域的技术防护体系。

2.3设置责权统一的信息安全组织体系

在企业内部设置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原则,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信息安全领导机构由决策层组成,工作机构由各部门管理成员组成。工作机构一般设置在信息管理部门,包含安全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和应用管理员,并分配相关安全责任,使信息安全在组织内得以有效管理。

2.4构建全面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对于电力企业的信息安全防范来说,单纯的使用技术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配合管理才能提供有效运营的保障。

2.4.1用制度保证信息安全

企业要建立从指导性到具体性的安全管理框架体系。安全方针是信息安全指导性文件,指明信息安全的发展方向,为信息安全提供管理指导和支持;安全管理办法是对信息安全各方面内容进行管理的方法总述;安全管理流程是在信息安全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描述各控制流程;安全规范和操作手册则是为用户提供详细使用文档。人是信息安全最活跃的因素,人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信息安全保障。所以需要通过加强人员信息安全培训、建立惩罚机制、加大关键岗位员工安全防范力度、加强离岗或调动人员的信息安全审查等措施实现企业工作人员的规范管理,明确员工信息安全责任和义务,避免人为风险。

2.4.3建设时就考虑信息安全

在网络和应用系统建设时,就从生命周期的各阶段统筹考虑信息安全,遵照信息安全和信息化建设“三同步”原则,即“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运行”。

2.4.4实施信息安全运行保障

主要是以资产管理为基础,风险管理为核心,事件管理为主线,辅以有效的管理、监视与响应功能,构建动态的可信安全运行保障。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做好预案演练,可以对信息安全事件进行及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

3.总结

第5篇:电力建设安全管理导则范文

关键词:电力生产;安全风险控制;建安全管理

1前言

电力生产的安全风险控制类问题是对电力市场发展产生影响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重要的安全保障关注类问题。整体电力生产和电力传输的科学维护都需要基建安全管理为基础,所以,做好电力生产安全风险控制和基建安全管理,对于整体电力市场发展有重要意义。

2电力生产安全风险控制

2.1电力设备的维护

电力生产实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想保证电力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则需要依赖于电力设备质量与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通常情况下,电力设备的维护主要包括检修和维护,检修需要在电力设备发生故障并停止运行之后进行,而设备的维护则是通过日常对电力设备的有效监管做好对电力系统安全性的有效控制。但有必要在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的过程中做好适当的保护措施。

2.2电力运行的维护

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除了需要做好电力设备的维护之外,还应当加大对电力运行的维护力度。在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电力设备作为基础,运行的过程其实就是电力生产的过程,直接关乎电能的产出,因此做好电力运行的维护实为保证电能质量与安全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对此,本文认为首先应当确保电力设备的运行能够严格符合相关标准;其次,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则应当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以免损坏其他电力设备;第三,对于电压器与互感器等设备应当全程密切关注并保证参数的合理性,尽量确保万无一失。

2.3电力系统的维护

在电力生产过程当中,对于风险控制的实效性直接关乎电力的安全。尤其是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作用下,电力的安全已经不仅仅是关乎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头等大事,更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用电,宏观层面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社会生产的稳定性。电力生产除了电力设备与电力运行之外的另一大构成就是电力系统,相对来说,电力系统的维护工作则略为简单,包括做好对电力运行数据真实性与准确性的维护、借实时数据的传输保证电力设备运行监测的实效性、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安全等,只有确保维护工作到位,才能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

2.险控制的策略

在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一旦发现电力基础设施遭到人为破坏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应该立即采取维护管理措施,消除存在的电力生产安全风险因素。同时,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应该采取合理的替代方法来提高对电力生产风险的控制效率,进行电力生产相关设备更新,采用技术性能较高,运行稳定高质量同时低故障发生率的设备,有效避免电力生产的故障和危险问题出现。

3电力基建安全管理方法

3.1强化安全责任制度

电力生产安全风险控制作为电力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有必要通过责任制的落实对其加以约束,也就是要通过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强化电力基建的安全管理力度。一方面,安全责任制度应当全面贯彻到企业的运营当中,通过良好环境的创设使所有员工均能够具备良好的安全责任意识。对此,电力企业应当在日常全面强化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工作人员在提升责任意识的基础上具备更能满足电力系统顺畅运行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就是可效仿国家电网公司执行层级负责制,以保证制度的有效性[1]。

3.2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意识对于企业安全风险控制行为具有直接的主导作用。因此对于电力基建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来说,有必要对其进行与时俱进地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培训。这种培训并不应当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同时更应该致力于创设良好的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环境,借环境当中所蕴含的文化风气对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产生潜移默化地积极影响,以此从根本上避免电力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电力基建安全人员的安全意识亦是一项必备的综合素质,企业需要不断加大对相关人员安全责任的宣导,使“安全第一”理念更好地融入企业集体[2]。

3.3开展基建分包管理

通常情况下,电力企业的电力生产具有特定的流程,对于电力基建工程来说,更多地使由负责相关流程的分包单位完成,而分包单位则会因规模与实力等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施工质量的控制难以面面俱到,也就决定了分包单位对电力基建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电力基建工程是分包单位和工程建设单位需要关注的工程重点环节,也是各自负责的重要工程部分,所以,整体的电力基建工程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直接会受到来自分包单位的施工质量影响。对此,电力企业在对分包单位进行选择时,需要全面审核分包单位的详细资质,包括分包制度的完善性以及分包工程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等等,并切实以电力企业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将相关规定全面普及,通过对基建工程的分包管理最大程度确保工程的质量。

3.4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电力企业的电力生产安全风险控制意义重大,但安全事故的发生并非电力企业所愿,然而事故的发生又难以彻底避免。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故,电力企业应当根据实际状况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对安全事故的责人员彻底追查,落实责任制度,形成案例归档并吸取经验教训以便于日后加以改善。与此同时,还应当形成有效的预警机制与应急预案,最大程度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3.5正确处理安全事故

安全事故问题是需要各行业企业提高关注和重视程度的重要问题,一旦出现企业安全事故问题,必须要采取合理解决措施,深入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和事故应对方法,通过安全案例分析吸取经验教训,针对问题环节加以防范,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方案,由此可以避免未来再发生类似安全事故问题。所以,关注和重视安全事故问题的正确处理对于电力生产安全风险控制和基建安全管理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符合目前社会电力市场发展实践需要,整体电力生产和电力传输的科学维护都需要基建安全管理为基础,所以,做好电力生产安全风险控制和基建安全管理,对于整体电力市场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崔鹏程 单位: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特许经营分公司

参考文献:

第6篇:电力建设安全管理导则范文

当前我国水利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然而水利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目前水利工程建设工期紧、施工强度高、作业面复杂等现状导致水利工程建设往往忽视了安全问题。因此,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安全控制进行研究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安全管理及控制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新形势;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安全控制

安全生产是施工中的首要任务,是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手段,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更为明显。但是目前国内的水利水电施工在安全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及控制对策尤为重要。

1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

首先,人为不安全行为是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回顾水利水电施工中较为典型的案例,可以发现人为操作失误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未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导致危险的发生,而在出现突发性安全事故时,又没有足够的应变能力,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其次,施工设备老化、损坏等也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施工方为了赶工期,忽略了施工设备的日常检查及维护,一旦施工设备出现问题,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再次,环境条件也是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的重要因素,部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区环境较为恶劣,滑坡、洪水、塌陷等自然灾害频发,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2水利水电施工安全生产原则

2.1安全第一原则

安全第一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首要原则,施工单位在进行任何生产活动时都必须将其作为指导方向,严禁出现违反安全施工的操作,必须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2全面性原则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涉及较多环节,在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安全问题都可能会对工程的正常施工产生恶劣影响,因此在施工管理控制时必须全面掌握工程施工进度,保证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均积极参与到工程安全建设中,明确安全职责,做到责任到人。

2.3预防为主原则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无论哪个环节出现安全问题,都会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工程进度,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在进行安全管理时必须要坚持预防为主这一原则,在施工初期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教育,以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排除安全隐患。

2.4强制性原则

水利水电工程多是国家指导项目,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利益有着直接关联,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必然会造成重大后果,这就要求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必须要有强制性。

2.5长效性原则

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较大,施工周期长,安全施工需要贯彻整个施工过程,因此安全管理及控制具有长效性原则。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控制对策

3.1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是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场所,因此巡检组或管理人员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监察力度,并在技术方面给予指导,对现场作业状态进行实时全程控制,避免事故的发生。定期抽检主要施工设备,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电路电器必须由电气专业人员安装维修。设备操作、检测、维修等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并保证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2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安全施工与管理意识

首先管理人员要重视安全生产,认真负责,及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其次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使施工人员将安全建设铭记于心,掌握安全生产技能。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均需要掌握安全“三级教育”,严格进行考核;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重要通道必须保持通畅,现场配备足够的灭火器。在事故易发地和重点场所内粘贴安全标语。

3.3完善施工监管制度

施工单位必须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规范生产操作流程,保证全体人员遵循安全生产的原则,加强施工安全管理,采取强制性措施来落实人员配备、机构配备及安全设施投入等,建立工作责任制度、目标管理制度等,使安全融入到每一个生产环节。

4结语

第7篇:电力建设安全管理导则范文

(***东风发电厂)

东风发电厂成立于1993年6月9日,位于***省清镇市和黔西县交界的鸭池河地段,是乌江流域梯级开发的二级电站,为地下式厂房,1987年开始筹建,1994年8月首台机组投产发电,1995年12月全部建成,经过改造增容和机组扩建,现在厂总装机容量为695MW,年设计发电量为29.58亿千瓦时。

东风发电厂自建厂以来,历届领导高度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坚持把安全放在第一,放在超越一切,无可替代的位置,目的是关爱生命、珍惜人生,营造安全生产、安全发展的良好氛围。东风发电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人人重视,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通过深入挖掘,归纳典型经验教训,提炼出“尊爱生命、幸福人生”的安全核心价值观和“未雨绸缪,滴水不漏”的安全理念,形成了以“水”为特质的安全文化体系,形成了全厂共同遵循的安全行为指南,有效提升了企业安全形象,实现了企业稳定发展。东风发电厂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华电集团公司首批四星级发电企业;连续七年获得全国大型水电厂(站)劳动竞赛“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一、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安全文化建设的背景

(一)履行社会责任、构建和谐企业的前提保障

发电企业是关系能源安全和经济命脉的国家重要国有骨干企业,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电力供应的重要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发电企业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大力倡导“诚信敬业,和谐高效,求是创新,持续超越”的企业精神,营造热爱工作、享受工作、快乐工作的氛围。在实现员工与员工和谐相处的同时,认真落实依法经营、严格管理、勤俭办企等各项规定,为实现“国内先进,行业一流”的企业愿景,进一步实现员工与企业、企业与社会 和谐共赢,为履行社会责任、构建和谐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推进人本管理的客观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和体制市场化的新形势下,发电企业的发展道路充满挑战和风险。企业要发展,必须拥有坚实的安全基础,革除管理体制僵化、管理机构庞大等“亚健康”弊端,建立健全高效完善的激励监督机制、企业标准体系和劳动用工制度。作为电力企业,人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最主要因素。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一方面是为了职工,另一方面依靠职工,实现人、企业价值最大化。对此,电力企业通过加快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制度、改进管理、提升服务,使安全文化积极发挥其庞大的凝聚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规范作用,实现管理严格、队伍精良、文化优秀、环境优化,推动员工健康成长和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确保企业安全发展的迫切需求

现阶段,东风发电厂安全管理已逐步实现了规范化、系统化,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安全管理各体系间的沟通协作不畅,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安全工作主动性不足,安全管理存在被动现象;人员素质不能满足本质安全需求等,解决这些问题不能靠一个人、一个部门的努力,而应该建立一种体制、培育优良的安全文化,在培养、引导、约束、激励的过程中发挥好文化的引领作用,不断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因此,建设好安全文化对于企业安全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

(一)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的定义:是以创造一个安全、舒适、高效的生产系统和人文环境为目标,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以已有的安全经验为基础,以被激发出来的职工内在潜能为动力,以系统工程思想为整合方法,上下齐心协力,建立起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宣传、教育、培育职工具有本职业提倡的安全价值观、安全精神、安全伦理道德、安全行为规范和安全知识及技能。通过完善和切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研究和应用先进的安全设备和科技手段,制订和建立预防灾害、特大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救援体系,使企业作为一个有扎实安全基础、市场竞争力和良好形象的实体。

这个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行动,成为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工程,由此而继承、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就是电力企业安全文化。

(二)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安全

生产

形象

文化

安全

生产

行为

文化

安全生产理念文化

①核心层: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理念体系。它是企业在长期的安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信念以及行为准则,体现在企业的安全生产宗旨、方针、目标、计划、体制和机制等方面。

②中间层: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指在企业安全文化核心层指导下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和执行落实情况,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所表现的工作方式以及应对事故的方式。客观地反映出企业安全文化的状况与水平。

③层: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形象,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外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呈物质形态的安全生产设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用品、员工的作业环境等;另一方面是呈非物质形态的安全生产氛围、公共关系、媒体传播、凝聚力、影响力等。

(三)安全管理机制和安全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机制和文化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好的文化能够成为凝聚人、激励人的有力抓手,能够营造好的氛围,促进机制的建立和实施,且只有将好的安全机制长期运作、沉淀、提炼,最终才能形成好的安全文化,好的文化和好的机制相辅相成,因此探索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尤为重要。

只有真正形成了安全文化,安全的观念和理念才能真正灌输到每一位职工的头脑中,才能将“尊爱生命,幸福人生”的核心价值观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最终才能真正做到人人重视安全,人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去努力保证安全,安全状况才能真正实现可控、在控。遵循这一主线,厂领导要系统、科学的将安全价值观体现在机制、制度建设上,引导职工,推动形成人人重视安全的氛围;中层干部将“未雨绸缪,滴水不漏”的安全理念践行在工作计划、组织和控制中,通过制订厂年、半年、月工作计划、部门工作计划,严格实施月度、年度考评制度,履职尽责做好表率和引领作用;职工把“一切违章可以预防,一切风险可以控制,一切事故可以避免”的安全认识观落实在具体工作中,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安全学习、规范安全措施,将安全认识观转化为行动和责任,做到主动重视。当一个人做到主动重视,先进典型就会出现;当一个班组做到主动重视,先进标杆才会树立;当全厂员工都做到主动重视,就形成了一种优秀的安全文化,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2007年来,东风发电厂在总结建厂十四年来企业安全管理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具有东电特色的管理经验和工作思路,有力推进了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有效促进了安全生产(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安全管理机制图

首先是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价值观。

其次是着手建设、完善安全管理的机制。机制和文化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好的机制才有好的文化。且只有经过好的安全机制的长期运作、沉淀、提炼最终才能形成好的安全文化,因此探索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尤为重要。

第三,只有安全文化真正地形成了,安全的观念和理念才能真正地灌输到每一个职工的头脑当中去,形成安全第一的核心价值观,通过人人重视,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

最终才能真正做到人人重视安全,人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去努力地保证安全,企业的安全状况才能真正实现可控、在控。遵循着这一主线,可以这样理解,领导是否重视,看职工是不是人人重视。

检验安全文化是不是真正地形成,主要看职工是否在思想上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意识;检验文化的一个必要条件是看机制是不是真的建全,机制是否健全检验领导班子是不是真正重视。因此通过机制的完善,通过制度建设,通过全体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才能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治久安。

(一)加强组织领导,定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组织体系。

2008年,东风发电厂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厂领导班子为成员的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负责东电文化建设工作的决策、领导、督促与评价。设立东电文化建设办公室,挂靠党群工作部,负责组织、推进东电文化落地的各项具体工作。东电各党支部相继成立以党政一把手为正、副组长的文化建设推进工作组,设置兼职的企业文化专员与东电文化建设办公室对接,负责本部门企业落地工作的正常实施。通过建立完善的推进机构,为构筑东电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2、建设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安全文化机制的主要任务

一是着力从领导“思想”出发,通过影响、引导、建立推广安全第一的安全价值观,使员工接受企业的价值观,在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与领导者一起确立目标,并朝着这一目标去奋斗。

二是着力安全文化长效机制建设,设计良好的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建立与安全价值观一致的制度来保证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把企业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挂钩来保护员工个人的利益,实现他们的自身价值。

三是着力于系统推进,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建设。依靠企业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围绕安全价值观共同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政工宣传部门在企业文化建设以及媒体的宣传作用;工会组织在开展群众性文娱教育方面的作用;安全监督机构在安全、监督、保护、惩处方面的作用;生产技术部门技术创新、技术保障作用;人力资源在职工教育、培训、管理方面的作用;计划财务部门的资金保障作用。如召开由全厂职工参加的安全文化宣贯大会,签订安全承诺,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安全承诺行动;另外编印下发了《企业安全文化手册》、《安全漫画集》、制作13期安全专题橱窗、组建安全文化专题网站、出版一期安全专题报刊、挂置“安全视频宣传台”,开展安全征文活动,并出版了一期安全文化专刊,广泛宣传安全文化,有效形成了上下一致、高度认可的安全文化。

四是着力将安全文化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使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共进,协调发展,整体推进。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突出安全文化建设的地位,将安全思想、安全哲学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形象识别、工作规划、岗位职责、生产过程控制及监督反馈等各个层面。

五是着力发挥领导示范作用。发挥领导示范作用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关注安全生产,不搞特殊化;在安全工作最困难的局面下,永远承担风险,迎难而上;在管理上一视同仁,使员工在制度面前得到平等对待和人格尊重。领导者要表现出正直,以正面的形象表现自己,做到通过树立个人榜样而起表率作用,率先垂范。

(二)构建本企业安全理念文化,积累员工共识与认同

树立“未雨绸缪,滴水不漏”的安全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人人重视,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围绕“人身,设备,防汛,环境”四个重点,以“一切风险可以控制,一切违章可以预防,一切事故可以避免”的安全认识观指导安全生产,着力打造安全精神文化,注重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强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与个人发展目标的根本统一,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员工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同时通过在班组设置安全看板、在中控室设置“安全角”等形式,把安全文化植入日常管理;实施亲情管理,组织全厂职工观看了“泪的呼唤”安全警示教育片,把赋予了浓浓情谊的“亲情桌牌”、“温馨提示牌”放置在职工工作中随处可见的位置,时时提醒关注安全;整合厂工、团组织力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安全生产月“十个一”活动,不断向员工灌输和渗透企业的安全理念,让员工从内心认同实现安全文化的价值理念,为企业发展营造和谐宽松的人文环境,使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转变,形成了良好的安全生产局面。

(三)构建安全制度文化,让规章制度成为员工的日常习惯

发挥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领导作用,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安全目标分级控制管理。建立了安全责任体系、培训体系、监督体系、绩效体系、应急体系等7个管理体系,强化了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安全监督与管理,以法治安,推行作业的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逐步实现了安全工作的可控、在控。

——安全责任体系:按照“四级控制”的原则,逐级签订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建立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明确企业各级组织、各岗位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和控制指标,建立目标体系和控制指标体系。根据各岗位的特点,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执行和监督的各个层面及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做到责任层层分解,压力层层传递,措施逐级落实。

——安全监督体系:企业自上而下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监督网及企业、部门、班组组成的三级安全网,形成完整的安全监督体系,与安全保证体系,共同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

——安全文件体系:逐步建立安全文件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主要文件有:《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应急救援预案管理规定》、《反违章管理实施细则》、《安全生产奖惩规定》、《安全监察管理制度》等。

——安全培训体系:坚持“全员培训”的原则。开展安全性评价培训以及新员工入厂的“三级”安全教育和各岗位新上岗、在岗、转岗等常规安全生产培训;结合每年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及考试;结合每年培训内容,对企业各层次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抽考,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反违章技能。

——安全应急处理体系:建立自上而下的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完善的应急处理指挥机构、工作机构、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与处理预案。加强对有关人员进行应急救援与处理预案的培训,定期进行演练,并根据演练和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善应急救援与处理预案,确保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可操作性。

——安全绩效体系:建立安全管理综合评价标准和评价制度,将安全绩效考评纳入部门月度绩效评价体系,每月开展一次安全管理综合评价,并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实现安全目标、安全生产管理优秀、安全生产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发生事故的单位和事故责任人予以处罚。同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以及企业内、外部各种因素对企业安全工作的影响,对企业安全工作方针、原则、目标、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和规程制度等进行修订、调整,以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安全归因体系:对企业安全管理中暴露和潜在的隐患,从领导层的机制建设、制度的完善和有效性、管理层的管理能力、执行层的遵章和严格执行的能力进行系统性、层次性、方法性、持续性的各要素进行分析,真正做到对问题的治标治本、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安全生产可控、在控能力。(如图2所示)

图2  安全归因体系

厂领导作用的发挥与厂领导的素质密切相关,厂领导的能力、理念和作风决定了厂领导的素质,厂领导作用的发挥在于推进机制建设;企业管理层负责领导企业安全生产部门推进机制建设,通过计划、技术等文件规范机制建设;管理人员实施考核与执行,在考核与执行的过程中通过党政工团的联合作用形成企业文化,培养职工的自觉行为,从而实现安全生产可控在控。

(四)构建安全行为文化,促进企业本质安全

行为文化对企业和组织人员的行为产生规范型、约束性影响,它集中体现了安全理念和安全形象文化对企业和员工的要求。东风发电厂多措并举,安全生产行为文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在现有安全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借助程序化、系统化、结构化的风险预控管理,创建了生产岗位风险预控系统,采用事前控制模式,从“人、设备、环境”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率,提高企业安全风险的预控水平,达到简化管理程序、优化配置人力财力的目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另一方面用管理手段约束人的行为,通过制定《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等38项安全管理制度、114个管理规程等措施约束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另外,推进技术监督动态管理,制订并实施了《技术监督绩效管理办法(试行)》,运用科学的统计学模型,将技术监督各项指标细化、量化,抽样检查,有效促进了技术监督工作的开展,有力加强了设备管理。

(五)构建安全物质文化,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物资保障

安全精神不足和安全物质的投入不足,都必然造成安全管理的缺陷,埋下安全隐患。一是加大技术投入,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工艺来保证不出现人为差错,在近三年的汛前检修工作中,东风发电厂完成了220kV全封闭组合电器大修改造、二号水轮发电机扩大性大修、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等46项检修、58项改造项目,完成了2号施工支洞堵头拆除工程、右坝肩加固处理工程、溢洪道坡脚加固处理工程三大隐患治理,有力地夯实了安全基础;二是保证安全生产的有效投入。围绕人身、设备、环境、防汛四个安全工作重点,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按照“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设备选型,做到在设备全寿命周期内最优;保证职工职业安全健康劳动保护和生产、生活安全设施规范化的投入;坚持文明生产,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选用环保、节能的设备,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电磁污染,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三是用安全生产理论和原理指导家庭生活的安全,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燃气安全、公共安全、家庭安全、逃生与急救等。每一个员工都要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从自我做起,掌握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维护公共安全秩序,共同创造更加安全、安定、和谐、文明的生产、生活环境。

四、持续深与拓展,安全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一)推进了安全生产进入良性轨道

事故将严重影响企业有序生产和经营。企业安全生产状态的实质就是企业安全文化水平的效应。一方面共同的安全文化价值观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面对“6·28”小区暴雨,全厂上下反应迅速,在第一时间按照该厂《小区暴雨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进行了全面检查,成功阻止了一次水淹厂房事件;另一方面用企业安全文化的力量为安全生产服务,充分发挥技术、管理、生产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成功推进实施了《检修管理办法》、《检修文件包管理标准》、《技术监督绩效管理办法(试行)》,推进了点检定修管理系统和岗位风险预控系统建设,有效促进安全管理工作向着“全员、全面、全过程”方向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真正进入了良性的轨道。

(二)促进了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

职工的安全行为与企业的发展有关,通过提升职工的安全素质、安全技能,进一步规范职工安全行为,提高了职工安全觉悟,形成了主动消除安全隐患、主动纠正习惯性违章的良好氛围,在生产现场设置违章曝光栏,各班组、各部门主动查找安全隐患,层层抓违章,严格履行安全责任联责制,有力确保了安全规程的落实。

(三)形成了安全生产的良性长效机制

安全文化是职工在安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行为准则,东风发电厂致力于把安全管理提升到文化管理,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截止2010年7月31日,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926天,已累计发电295.24亿kw·h,创工业总产值48.36亿元,连续三年获得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四)保障了对企业和职工的长期激励作用

以正向的激励和反向压力不断规范、约束企业和职工的行为,使其既有搞好安全生产的长期动力,又有主动律己、克服习惯性违章的自觉性。广大员工严格执行意识、精细管理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竞争意识明显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在活力进一步激发。2009年,东风发电厂荣获全国水力电力质量管理协会“全国电力行业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第十六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第8篇:电力建设安全管理导则范文

“五五”普法以来,省电力公司在开展法制宣传、推进依法治理工作中注重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落实工作措施,强化普法效果,积极完成普法依法治理规划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广大干部和员工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实现公司经营管理目标,促进公司更好更快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1、抓落实,普法依法治理规划落到实处

”五五”普法开局之年,按照国家“五五”普法规划的总体要求,省电力公司制定了“五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提出了“普治并举,普法教育为先导,依法治理为重点,防范风险为核心,依法经营为目标”的工作方针,规划内容具体,工作时限要求明确,工作效果严格考核。加强普法工作领导,公司党委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了公司年度工作总体计划内,召开专门会议全面安排公司系统普法依法治理各项工作;完善普法工作机制,确立了公司及所属基层单位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广大员工共同参与的普法工作机制;强化普法工作责任,公司各部门、各所属基层单位依据普法规划和年度计划,层层落实责任,层层分解计划任务,定期进行检查督促,确保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顺利开展,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2、抓重点,依法经营管理的意识明显提高

省电力公司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坚持突出重点、重在提高的原则,以领导干部为普法重点对象,公司各级领导发挥表率和带头作用,自觉坚持学好法、用好法。公司党委中心学习组每年度学习计划安排都不少于15学时的法律知识学习内容,同时,他们完善了领导干部学法制度,采取集中学习研讨、专题辅导和自学相结合的学习形式。在学习内容上结合公司经营管理实际,将基本法律知识、行业法律法规与政治理论学习相结合,先后组织了7次中心组扩大学习,邀请全国人大法工委等立法、司法和行政机关法律专家对《物权法》、《劳动合同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及防范法律风险的有关知识进行了专题辅导,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及公司系统副职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了学习,并认真做好学法笔记,撰写了学习体会和认识,公司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及中层领导干部参加了省普法办组织的全省领导干部普法统一考试,其参考率和考试成绩均名列前茅。各级领导干部依法经营管理的意识明显提高,增强了其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提高了其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依法维权的能力,几年来,公司未出现因违法决策和管理行为导致重大经营责任和纠纷的情况。

3、抓关键,依法治理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电力公司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坚持把经营管理人员的普法教育作为夯实企业依法治理基础的关键层面,紧密围绕公司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有组织、有步骤地对经营管理人员进行法律培训,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努力提高其法律意识和依法管理的理念。通过发放普法学习资料、组织观看法制教育影像片、专业法律风险防范研讨会、法律知识竞赛、法治讲座等形式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公司系统先后组织营销、财务、安全生产、 人力资源、合同管理等法律培训班20余期,学习了《合同法》、《安全生产法》、《劳动合同法》、《物权法》、《电力监管条例》等法律法规,并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法律知识考核,考核合格率达到97%以上。通过普法教育,公司员工依法管理,防范法律风险的意识明显提高。公司财务、营销、电力交易等部门结合普法教育,开展了“学法用法,找管理差距,促规范管理,防法律风险”的反思专项整改活动,对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反思和梳理以往经营行为依法遵章情况,并制定整改措施,完善资金管理、有价证券管理、电费资金管理、专项资金管理、社保资金管理等多项管理制度,提高了资金依法管理意识,促进了公司资金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

4、抓制度,普法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

省电力公司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坚持从抓制度入手,建立普法长效管理机制。一是确立了有效的考评机制,制定了公司“五五”普法和“十一五”时期依法治理考核标准,明确了年度普法任务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法、考核时间,保障了普法各项任务落实到位。二是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建立健全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上,修订完善了公司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公司规章制度计划、起草、论证、审核工作流程,建立了公司规章制度体系,几年来,共制定规章制度179件,初步建立起“有规可依、违规必究”的制度管理长效机制。

5、抓创新,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成效突出

省电力公司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注重普法宣传教育形式的创新,结合公司实际,积极开展“以典型案例增强法制意识”的警示教育活动,收集相关典型案例,组织基层营销人员和县局一线人员认真学习,举一反三,进一步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并结合近年来公司内部发生的一些违法案件,编印《以案说法》手册,在公司内部进一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使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一步法制化、规范化。为了改善用电环境,公司先后编印《中小学生安全用电常识》、《客户用电服务手册》,向全省中小学生和广大电力客户发送,向社会广泛普及安全用电常识和相关电力法律法规知识,促进了全社会依法用电意识的增强。(作者:何冰徐勇肖安宁)

依法治企依法经营为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电力保障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企业贯彻落实这一基本方略的具体表现就是依法治企。“五五”普法依法治企工作开展以来,省电力公司坚持依法从严治企、依法经营管理、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在生产经营、电网建设和公司发展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依法治企依法经营保障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十一五”以来,公司在依法治企工作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总体战略、“两个转变”发展思路和“三集五大”管理体系,不断加强企业规章制度建设,夯实管理基础,坚持重要决策法律把关和依法决策、集体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原则,突出解决经营与发展中的难点问题,着力纠正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创新管理机制,公司广大干部员工团结奋进,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实现了公司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一是公司经营业绩斐然。-售电量连续三年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增长速度居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前列。,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艰巨繁重的经营发展任务,完成省内售电量29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7%;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完成93.88亿元,同比增长12.65%;利润总额-4.34亿元,减亏165万元;综合线损率3.76%,实现税金4.5亿元,荣获全省“保增长、促发展”先进企业称号。同时,电力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推行“保姆式”营销服务新举措,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做到让政府放心、让客户满意,持续提升了客户服务品质,更好地履行了社会责任,促进了和谐建设。

二是全省电力供应安全可靠。公司以“反违章,除隐患,强管理,夯基础”为主线,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全员安全风险奖惩机制,完善安全应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三查一整改”安全督查活动,强化重要和高危客户供电安全管理,及时消除了一批事故隐患,电网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在电网建设改造任务异常繁重、影响电网安全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情况下,确保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圆满完成了奥运会、国庆60周年及省内各项重大活动的保电任务,保障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需要。

三是电网发展取得新突破。“十一五”期间,电网得到了快速发展,预计可完成电网投资184亿元,—累计新增35千伏及以上线路2832.8公里、变电容量1222.25万千伏安。电网工程达标投产率100%,优质工程率达80%,750千伏西宁变电站工程荣获西北地区电网建设史上首个“鲁班奖”。750千伏电网不断完善,主网架进一步加强,配电网可靠性显著提高,“户户通电”工程全面实施,农村电气化建设顺利推进,电网建设与电源建设和消费需求增长相适应,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依法治企依法经营为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电力保障

明年,是“六五”普法依法治企的启动之年,随着国家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全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对公司依法治企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依法治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推进“一规范、四适应”的依法治企体系建设。

从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入手,积极主动适应法律法规的规范。公司要将各类经营管理行为置于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各级领导要严格执行重要决策法律审核把关制度,做到决策前问法、决策中依法、违法不决策;公司业务管理人员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要坚持“办事先问法,办事不违法”,避免因违法违规经营和管理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在依法经营中,还应树立权力意识,要全面、准确地应用法律赋予企业的合法权力,利用法律手段,积极解决公司经营和发展中遇到的“树线矛盾”、违章用电、窃电、盗窃破坏电力设施、阻碍电网建设施工、拖欠电费等损害公司利益和影响电网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保障公司合法经营、合法收益和健康发展。

从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入手,积极主动适应电力市场运营规则。要增强干部员工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契约意识和诚信意识,建立内部风险管理控制体系,要求干部员工对可能遇到的法律风险、商务风险等各类风险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增强控制、规避和化解风险的能力;要提高责任意识,在日常安全、营销、电网建设、对外投资等方面充分考虑自身行为的失误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要强化合同管理工作,完善合同文本,严格合同主体审核,规范订立合同程序,保证公司对外经济交往的安全;要培养员工的诚实守信精神,全面履行供用电合同中约定的义务和向社会的公开承诺,努力维护电力市场的正常秩序。

从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入手,积极主动适应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的要求。要自觉接受政府的监管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着力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规范经营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杜绝在客户用电工程上 的“三指定”行为,切实履行优质服务“三个十条”和“八项承诺”,杜绝发生影响客户利益和公司形象的事件。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要加强与政府、媒体、公众的沟通,健全和完善客户行风监督机制,公开举报电话,严格处理违规行为,做好信息公开,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确保行风测评优良。

从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入手,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要把公司发展置于经济发展大局去考虑,“十二五”期间,电网发展既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又要适应省绿色发展、打造新能源基地的新思路。公司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法做好“十二五”电网发展规划,加快构建750千伏主网架,推进与、新疆联网工程,积极开展玉树、果洛联网研究,深入开展新能源接入电网结构研究,满足清洁能源发展需求,完善330千伏及以下电网,加大城市、农村配电网建设力度,全方位提高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电力供应。(作者: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怀明)

大力推进电网建设与发展的法律环境建设

电力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产业,“十一五”期间,电网快速发展,750千伏输电工程加快建设,电网网架结构进一步加强,供电能力显著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十一五”期间,通过“五五”普法依法治理,电网发展法制环境逐步改善,促进了电网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电力法制建设在电网建设与发展中的法律保障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制建设作为上层建筑,其制度的健全完善,对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经过“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全面开展,特别是《省供用电条例》的颁布,对于改善电网建设与发展的法律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省供用电条例》从我省供用电实际出发,针对我省近年来电力发展过程中窃电行为愈演愈烈、破坏和盗窃电力设施的违法犯罪活动猖獗、拖欠电费现象严重、电力工程建设施工外部环境恶劣等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规范了各类用电行为,设定了电力设施的建设与保护、电力使用、供用电合同、监督检查等法律规范,明确了窃电行为的查处和窃电量的认定,特别是规定了禁止从事危害电力安全的行为,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加大了对电力设施的保护力度。条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适用性,为建立和谐稳定的供用电关系,促进我省电力事业健康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法制保障,同时填补了我省地方电力法规的空白。条例自10月1日施行以来,通过列入“五五”普法重点范围和各种形式的宣传贯彻,在保障电网建设和电网安全、维护电力市场正常秩序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电力供应安全稳定,供电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用户依法用电意识逐步增强,拖欠电费现象及盗窃电力设施、窃电违法犯罪行为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依法促进了电网的快速发展。

高度重视电网建设与发展法律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不利影响

“五五”普法期间,我省电网建设与发展法律环境总的是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电网建设与发展法律环境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电网及电力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一是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未将电网建设纳入其中统筹安排,影响电网建设。一些地区在城乡建设规划中未预留输电线路走廊,或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列入了危及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的建设项目,有的建设项目造成电力设施反复迁移,重复建设,浪费极大。二是阻碍输变电工程建设施工现象严重,少数群众不顾国家利益,提出种种不合理要求,达不到目的就阻拦建设施工,有的抢建房屋、抢种树木阻拦施工,延误建设工期少则半年,长则达1—3年之久,严重影响电网建设,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三是危及电力设施安全运行的行为普遍,近年来,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规作业、违章建筑、违规种树等行为屡禁不止,造成的人身触电事故和停电事故呈上升趋势,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构成极大威胁,极易引起电网大面积停电的重大事故。四是窃电和电力设施被盗现象仍然严重,窃电范围不断扩大,从个人发展到机关、企事业等多个主体,由于取证和执法难度大,很难追究其责任;盗窃和破坏电力设施案件居高不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打击。五是电力法律法规宣传深度和广度不够,虽然各级电力行政主管部门和电力企业在电力法律宣传和普及上做了大量工作,但《省供用电条例》施行近3年来,一些政府部门和部分电力用户对条例知之甚少,有的甚至不知道有这部地方法规。六是电力行政执法缺位或不到位,不能有效惩治电力违法行为,各级电力行政主管部门,由于编制、资金和技术力量等原因,无力承担起电力行政执法的职能,使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中暴露出的很多问题,不能及时依法处理,造成电网建设与发展的法律环境得不到根本改善。

努力营造电网建设与发展的良好法律环境

为加快电网建设与发展,促进电力事业跨越发展,切实为经济建设服务,我们既要通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大力推进电网建设与发展法律环境建设,又要积极探索改善电网建设与发展的法律环境的有效途径。一是继续做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省供用电条例》等电力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电网企业要配合和协同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把宣传贯彻电力法律法规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认真抓好,抓出成效,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互联网、板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努力使电力法律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增强全社会依法用电的自觉性。二是电网企业要积极与电力行政管理部门沟通协调,促进电力行政执法落实到位。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建立健全电力行政执法队伍,及时研究和解决影响电网建设与发展的各种违法违规问题,切实做好电网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的衔接,依法做好电力线路走廊规划、建设和维护工作,形成合力,协调一致,保障和促进电力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三是政府电力、公安、司法等有关部门与电网企业携手,加大打击破坏盗窃电力设施及窃电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建议将其纳入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中,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定期开展打击“盗窃电能”、“破坏和盗窃电力设施”的专项整治活动。在具体工作中,应加强警企联合,发挥公安机关的执法职能和电网企业的专业优势,有效打击违法用电和破坏、盗窃电力设施行为,保障电网安全运营,努力营造电网建设与发展的良好法律环境,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者:省电力公司党委书记邓永辉)

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提升供电企业依法经营能力和水平

“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展以来,西宁供电公司积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全面 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一强三优”奋斗目标,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将企业内外部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大力开展普法、学法、用法活动,取得明显成效。领导干部和广大员工的法律素质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维护了电力市场秩序,保障了供电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了西宁市的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一、深入学法,建立领导干部学法用法长效机制

西宁供电公司领导层充分认识到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重要性,着力加强领导干部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树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理念,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提升依法治企能力。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法用法,将法制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干部法制培训、集中学习等形式,重点加强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法规及与建设现代化电网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公司还在集中学习和自学的基础上,聘请省委党校老师、省法制研究所专家等进行专题辅导,先后举办了《省供用电条例》、《合同法》、《物权法》等讲座,进一步提高了公司领导干部法律知识水平,切实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并认真履行依法从严治企责任。

二、依法决策,建立重大经营事项法律审核把关制度

西宁供电公司各级领导在学法用法过程中,正确处理权与法、人治与法治、政策与法律企业发展与法制社会建设的关系,把自己的一切言行置于法律的范围内,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司建立健全了领导班子依法决策制度,制定了《西宁供电公司贯彻落实“三重一大”规定实施细则》、《中共西宁供电公司委员会议事规则》,严格执行“三大一重”集体决策制度,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对事项特别重大、涉及法律问题复杂、风险较大的重大决策事项,聘请中介机构的法律、财务、税务相关的技术专家和公司法律、专业人员讨论,形成《重大决策事项法律论证报告》,为公司依法决策提供法律执行保障。同时,公司还开展了经营管理“反习惯违章”活动,制定《西宁供电公司依法治企年活动实施方案》,定期对公司决策体系、管理体系、规章制度体系进行评估,查找差距,完善管理内控机制,不断提高了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水平。

第9篇:电力建设安全管理导则范文

一、安全生产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1.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企业虽然制定出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仍然有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水平上。分管安全的领导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通报内容不详,语言含糊,没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介绍清楚;也有一些单位将上级转发的事故通报一转了之,既不认真分析,也不提出和落实防范措施。专业技术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没有熟练掌握必要的规程制度,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班组的工作。

2.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存在安全隐患。企业基层单位中职工使用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登高作业器具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

3.《安规》执行不严格,存在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是指定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有些临时性工作,如某配电修理人员,在没有填写修理票的情况下开始进行修理工作,导致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情况下,就开始工作,造成人身触电死亡事故等等。

4.管理工作不到位。企业往往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而轻视日常的细节安全管理。问题的根源在于部分领导仍然习惯于靠搞运动的形式抓企业管理,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重通过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同时,设备的检修记录、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也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

二、做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1.深刻理解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要实现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首先要从企业领导到基层班组人员都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操作人员遵章守纪,安全生产。

2.加强机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一是要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突出抓好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二是要建立应急预警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按照“分级管理、限期整改”原则,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门,及时督促整改到位。三是要加强基础管理。认真做好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等规程、标准的培训和执行工作。四是要加强监督考核,完善约束机制。安全监督管理要做到“三个到位”,即:思想认识要到位、监督职责要到位、基础工作要到位,同时要强化“四种意识”,即:服务意识、从严意识、协调意识、创新意识。坚持从基础抓起,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抓好现场的监督管理。

3.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是安全生产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坚持行政第一负责人就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把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形成安全生产一级抓一级,将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与部门、班组和个人经济利益挂钩,真正使安全管理工作形成纵到底、横到边、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的新格局。二是做好生产事故学习教育工作,事故是血的教训,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必须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举一反三,以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

4.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实践经验证明,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员工的认识、努力和奋斗。而企业安全文化,既可以肯定员工的价值观念,也可以改变员工的价值观念。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并且一定要体现出“以人为本”。其重点是从人的观念文化、行为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方面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5.认真落实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安全管理素质。人生来就有求生的本能和安全的需要,但岗位所需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不与生俱来,而人的安全意识强弱、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安全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因此,企业也只有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增强人的安全素质,使人人都懂得安全才能确保安全生产。安全培训教育除了传统的强制性安全教育外,企业还要更多地利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并且要分层次、分对象、分岗位、分工种、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要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意识,促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素质整体提高,从而适应电力安全生产的需要。

6.推行现场标准化作业,杜绝习惯性违章。推行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明确排查措施,界定操作步骤,重点推广应用标准化设计、标准化巡检、标准化操作、标准化资料、标准化现场、标准化交接班、标准化管理方法。通过现场标准化作业的推广应用,实现杜绝岗位员工习惯性违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