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脑血管疾病调研报告范文

心脑血管疾病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心脑血管疾病调研报告

第1篇:心脑血管疾病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 慢性病; 发病率; 疾病控制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318-01

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人们的工作强度大,生活压力大,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加上诱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素日益增多,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阻肺的患病率正逐年上升,其并发症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而且发病年轻化。为达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大连市沙河口区对上述几种常见慢性病进行监测管理工作,现将2010年慢性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5种慢性病资料来源于大连市各医疗单位上报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新发病例,人口资料来源于沙河口区统计局。

1.2 方法:所有资料用Excel软件,做统计分析和制图。

2 结果:

2.1 五病发病分性别情况比较 2009年沙河口区“五病”报告发病22494例,男女发病比为0.97:1。报告的“五病”为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阻肺,发病人数分别为高血压3935例、冠心病4503例、脑血管疾病8741例、糖尿病4160例、慢阻肺1155例。发病率为高血压600.41/10万、冠心病687.07/10万、脑血管病1333.71/10万、糖尿病634.74/10万,慢阻肺176.23/10万。

2010年我区“五病”报告发病22805例,其中男性发病11759例,女性12223例。报告的“五病”为脑血管疾病(9224人)、冠心病(4750人)、高血压(4519人)、糖尿病(4312人)、慢阻肺(1177人),发病率分别为1403.77/10万、722.89/10万、656.23/10万、687.73/10万、179.12/10万。

2.2 五病发病分病种情况比较 2010年沙河口区高血压报告发病4519例,其中高血压Ⅰ期58例,Ⅱ期291例,Ⅲ期3640例,主要以高血压Ⅲ期为主;其他高血压530例。冠心病报告发病4750例,其中急性心肌塞696例,心绞痛2608例,心源性猝死12例,其他冠心病1434例。脑血管病报告发病9224例,其中出血性脑卒中581例,缺血性脑卒中315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813例,其他脑血管病673例。糖尿病报告发病4312例,其中Ⅰ型糖尿病69例,Ⅱ型4243例。慢阻肺发病1177例,其中阻塞性肺气肿313例,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26例,慢性气肿型支气管炎1例,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830例。除I期高血压、其它高血压、急性心肌梗塞、缺血性脑卒中、阻塞性肺气肿、慢性气肿型支气管炎等个别慢性病种外,其余慢性病的发病率均有增加。

2.3 五病发病年龄别趋势 年龄别发病趋势:2010年我区“五病”发病年龄高峰:脑血管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在45岁以上,慢阻肺在70岁以上。慢性病的发病与往年相比,有年轻化的趋势(见图一)

图一

3 分析与总结

2010年沙河口区慢性病发病居第一位的是脑血管疾病,其他依次为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2010年相较于2009年,高血压发病人数有所升高,高血压与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相辅相成,既是其他几种慢性病的基础疾病,又可以诱发和加重另外几种慢性病,造成各种严重后果,因此,控制高血压显得尤为重要。

心脑血管病、高血压和糖尿病和慢阻肺这四种慢性病已经成为我们国家重要的公共安全问题。近几年更是出现了发病人数逐年增加,患者年龄不断走低的趋势。遗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缺乏运动,高盐高油饮食都是导致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今后应加大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力度,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动员全社会参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努力将慢性疾病的危害降到最低,从而真正做到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为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做好基础性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燕娜,韩晓燕. 北京市机场地区2005年成人主要慢性病现状调查[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3):304-306.

[2]刘克军,王梅. 我国慢性病直接经济负担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5,24(10):7-13.

第2篇:心脑血管疾病调研报告范文

我们应该对血脂紊乱有个清醒而正确的认识了。

在我国人群中,血脂异常的发生率甚至将近一半,而这些人很多都是偶尔健康体检时才发现的。对于那些已经出现胸闷、头昏的患者而言,可能已经发生了冠状动脉和颈动脉的粥样斑块。既然高血脂的发生率这么高,危害这么大,建议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尤其是已经发生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去医院检查一下血脂。

血脂报告主要包括四项内容(载脂蛋白和脂蛋白a此处不讲):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前三者中的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指标的升高就可以诊断血脂紊乱,而HDL-C是有益于健康的,简单地说,前三者低了好,后者高了好。

下面需要纠正三个错误的观念。

错误观念一:TC是最不好的

其实这个观点早就被否认了,但是不少人甚至医务人员仍然把目光盯在TC这个指标上。事实上,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是LDL-C。大家看血脂报告时,应该注意这个指标是否达标了。

错误观念二:血脂在报告单的正常范围就行

血脂多少算达标?下面要纠正第二个错误的观念。血脂报告的正常值就是报告单后面的参考值。事实上,通过不少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人们认识到血脂控制水平要因人而异,最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人要控制得严格点,相对不容易发生上述事件的人可以控制得宽松点。没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也无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正常值是:TC 5.72毫摩尔/升以下,LDL-C 3.64毫摩尔/升以下有冠心病危险因素(高龄、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烟酒史、肥胖等)但没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人,正常值是TC 5.2毫摩尔/升以下,LDL-C 3.12毫摩尔/升以下。已经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或者患有糖尿病的人其正常值是TC 4.68毫摩尔/升以下,LDL-C 2.6毫摩尔/升以下。TG的正常值均为1.7毫摩尔/升以下。

错误观念三:选什么降脂药都行

发现高血脂了,选用任何降血脂药都可以,这也是错误观念。事实上,经过多年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他汀类降血脂药才能够改善预后,大大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死亡率。这类药物目前试验证据最多、疗效最确切的有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等,而且上述药物不仅能降低不好的血脂(TC,TG,LDL-C),还能升高好的血脂(HDL-C),因此现在不少专家认为应该把此类药物称为调脂药,而不是降脂药。

第3篇:心脑血管疾病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心肌梗死;同型半胱氨酸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84-01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冠状动脉血供突然减少或中断,引起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缺氧,最终导致心肌坏死的一种疾病过程。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均认为血液中Hcy含量升高已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冠状动脉粥硬化和心肌梗死的危险指标,它的浓度与血管病变支数或程度成正相关。本文针对血浆 HCY 水平与心肌梗死的关系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过患者及家属同意,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心肌梗死患者,共50例,作为试验组,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等检查确诊,符合1998年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另外选取60例健康志愿者,经检查均无心、肝、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及血栓性疾病,其中男女各30例

3 讨论

随着对冠心病(CHD)研究的不断深入,提出了CHD是有一系列危险因素作用下的疾病。有报道提出在老年人,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等缺血性疾病患者的HCY水平较正常人高。也有实验比较了心肌梗死患者与对照组的HCY浓度与性别、家庭史、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年龄、尿酸、肌苷和体重指数等危险因素,提示HCY与冠心病的传统危险因素相比对心肌梗死的影响较大,与心肌梗死呈较强联系。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正常人血清Hcy浓度为5-15umol/L,当血清Hcy超过15umol/L时,称为高Hcy败血症。研究表明Hcy通过多方面致病机制诱发心肌梗死的发生,如损害血管基质,加重对动脉壁内皮的氧化损伤,促进缸管平滑肌的增殖,影响血管运动调节,降低蛋白c的活性,诱发凝血酶的产生及血小板聚集,从而促使血栓形成。体内HCY浓度主要与遗传和机体的营养状况如:蛋氨酸、叶酸、维生素B6和B12等有关,补充叶酸能够明显降低HCY病人血清HCY浓度并能改变心血管的功能,叶酸是HCY转变成蛋氨酸或半胱氨酸过程中必须的维生素之一,服用叶酸可以使血清中蛋氨酸的浓度下降25%。有学者发现没有基础心脏病的男性人群,高tHcy水平不是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危险因素,而血FA增高确可大大减少急性冠状动脉事件风险。在年轻的AMI伴血tHcy升高的患者,给予高剂量的FA或FA加维生素E均可明显降低血tHcy水平,改善内皮功能。

Wilken等于1976年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最先提出Hcy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欧洲进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心血管病协作计划调查研究表明:空腹和蛋氨酸负荷试验后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血管性疾病相对危险度分别为2.2和2.1。Clarke等发现在冠心病发病危险因子中,高Hcy血症的相对危险度为23.9,高血压病为7.8,高血脂为4.1,吸烟为3.8,以上研究结果均充分肯定了高Hcy血症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AMI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为(16.5±6.2)umol/L,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为(12.1±2.8)umol/L,两组观察对象血浆Hcy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在结果中,笔者对试验组进行具体分型后所测定的结果:试验组患者中冠脉单支病变者血浆Hcy水平为(15.2±5.8)umol/L,冠脉多支病变者血浆Hcy水平为(17.6±4.9)umol/L,冠脉单支病变与多支病变患者血浆Hcy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于景荣.青壮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附32例报告)[J].吉林医学,2008, 29(1):55-56.

[2] Cesari M, Rossi GP, Sticchi D, et al. Is homocy steine important asrisk factor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s ?[J].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 , 2005,15(2):140-147.

[3] Howie-Esquive J, White M. Biomarkers in acut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 J Cardiovasc Nurs, 2 008, 23(2):124-131.

[4] Tayama J, Munakata M, Yoshinaga K, et al. Higher plas mahomocyste in econcent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more advanced systemic arterial stiffness and greater blood pressure response to stress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J]. Hypertens Res, 2006, 29(6):403-409.

[5] 徐志红,陆国平,吴春芳.同型半胱氨酸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胶原生成的影响 [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9(1):45-48.

[6] 罗丹红,黄鉴政.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氧化、抗氧化指标的测定及其意义[J].浙江医学,2004,26(7):495-496.

[7] 肖佩荣, 钟建国,侍海存,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及危险因素的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 ,11(2): 63-65.

[8] Eriksson P,Deguch H,Aamnegard A,et al. Humane evidence that zhe Cystatfin C geneis implicate in focal progression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Arterioscle Thromb Vasc Biol,2004;24:551-7.

第4篇:心脑血管疾病调研报告范文

影响老年住院病人睡眠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刘勇谋,韩敏,韩英,常秀海

力抗栓对老年糖尿病肾病62例的疗效观察 王晓莲,郭妍,高漱英

培哚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影响的临床观察 吴绥生,徐萍,曲莉

2种α-糖苷酶抑制剂在老年糖尿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梁晓明,俞伟男

国产和进口丁咯地尔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对比研究 李弘钧,王兴霞,张均,陈祖舜,许远陵

老年妇女子宫内膜癌134例临床分析 曾昭暄

老年患者纤支镜术前吗啡注射前后的肺功能观察 母国华,侯杰

机械通气治疗老年呼吸衰竭18例体会 王勇,徐鑫荣

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QT离散度影响 曹恒献,赵文来,陈宇宁,戴剑

958例老年人根面龋普查及疗效观察 王志军,沈群,柏宁

高龄胆囊炎胆石症患者76例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胡明华

吲哒帕胺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60例临床观察 邹广涛

血脂康和烟酸肌醇酯治疗高脂血症的比较 周世广,郑常军,韩美英

老年高尿酸血症106例临床分析 季宏,鲍军

老年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后低视力原因分析 霍振隆

常熟地区农村老年高血压调查及危险因素探讨 沈建中,吕建民,周正元,李建清

江苏省高龄老人健康状况调查 荣沪光,王建安,牛飚

老年梗阻性黄疸并发消化性溃疡40例分析 郭玉琳,周皓,齐灵芝

老年冠心病合并退行性心瓣膜病的伴况分析 郭国庆

老年脑肿瘤85例手术治疗体会 李榕,黄荣华

老年患者短时间面罩给氧红细胞内ATP含量的变化 汪小海,孙春洪,陈载蓉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O及SOD改变及临床意义 赵艳芳,邱红,刘萍,Zhao Yanfang,Qiu Hong,Liu Ping

老年结肠癌内瘘5例报告 杨伟明,杨争鸣,丁芳

老年期脑梗死后抑郁危险因素探讨 苏宝珍,陆蓉,叶勤,Su Baozhen,Lu Rong,Ye Qin

腋下小切口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18例体会 陆启兵

老年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28例诊治探讨 孔连宝,王学浩,钱建民,何戎华

老年肺不张58例临床分析 冯薇,黄建安

原发部位不明转移癌免疫组化检测及临床病理 毛曦,赖仁胜,Mal Xi,Lai Renshen

氢溴酸加兰他敏治疗阿尔海默病的疗效观察 顾萍,金庆文,丁新生,王颖,李弘钧

雌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妇女血脂血压及体质量指数影响 陈富强,陈婷梅,Chen Fuqiang,Chen Tingmei

我国老年糖尿病期刊文献分布初步调查 范存亮,李成建,宫婷

老年房间隔缺损14例临床分析 黎永谦,张汉灵,Li Yongqian,Zhang Hanling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膀胱癌研究进展 施晓雷,姚茂银,Shi Xiaolei,Yao Maoyin

药物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 胡章,马润娣,于立坚,Hu Zhang,Ma Rundi,Yu Lijian

36例帕金森病患者免疫状态改变的研究 邓建中,齐进兴,屈宝华,王献,范仲鹏,洪丽

老年期痴呆38例影像诊断限度探讨 蒋惟伟

老年大肠癌152例外科治疗分析 秦建伟,许发培

农村老年肺结核家庭内传染的调查 钱枫

老年男女脑血管病400例血脂分析比较 徐桂芳

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预后的影响 高太有,赵霞,邵回龙,任国铨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28例临床特点 周宏辉,徐俊

蝮蛇抗栓酶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液流变学影响 陈远宏,孙少斌,刘扬

老年病人医院内绿脓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与药敏 于亮,于克波,张灿灼,李忠勤

老年恶性血液病26例医院感染的情况分析 周建尧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康复治疗 包静

鼻胆管替代T管在老年胆道外科中的应用 张凯,周建新,谢敏

老年舌痛症临床治疗近期观察 沈兰英

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特点及误漏诊分析 钟绿萍

老年胆囊切除术186例临床分析 孙步金

老年大肠癌肠梗阻48例急诊手术报告 杨惠兴,张大乙

老年空肠多发性憩室致消化道大出血1例报告 王学敬,徐弘君,刘芬

老年人血尿的诊断 钱松溪,Qian Songxi

前言--提高对老年人血尿的认识 王国民,Wang Guomin

老年人血尿的临床特点 缪廷杰,Miao Tingjie

老年膀胱癌的诊治进展 孟荟,Meng Hui

老年尿路感染的诊治进展 王国民,Wang Guomin

老年血尿与前列腺疾病 眭元庚,徐承良,Xu Yuangeng,Xu Chengliang

老年肾癌的诊治进展 宋建达,钱伟庆,Song Jianda,Qian Weiqing

老年脑梗死脂蛋白(a)及血小板变化的临床观察 王瑛

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 周士枋,Zhou Shifang

血管异位钙化的细胞生物学机制 崔晓暄,王士雯,郑秋甫,Cui Xiaoxuan,Wang Shiwen,Zheng Quipu

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及其长期随访结果 黄德馨,苏江浩,邹青,刘军

老年十二指肠疾病347例回顾分析 张友才,叶梅,邓长生

异构前列腺素测定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意义 居岭,韩桂兰,韩谷鸣,张宜锦

老年和非老年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对比分析 周菊生

曲马多用于老年人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疗效与安全性 张霞飞,杨伯勋

乌鲁木齐地区汉族和维吾尔族人群中前列腺增生患病情况比较 王国增,杨望萍,张爱华

生肌玉红膏治疗老年性褥疮20例临床研究 姚昶

老年人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14例分析 钟美佐,陈方平,舒毅刚,刘巍

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陈定,孔繁荣,赵坚

老年食管癌相关性食管异物31例临床分析 吴国民,叶秀菊

氯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72例临床观察 陈林

老年甲状腺机能减退症15例误漏诊分析 卢薇

老年肺结核初治82例临床分析 覃后继,何延专

老年鼻息肉手术治疗123例报告 唐辉,高志伟,马俭

老年骨质疏松症在我国的流行趋势 朱汉民,Zhu Hanmin

前言--深入开展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韩祖斌,Han Zubin

骨质疏松发生的细胞学基础及其防治 邓廉夫,Deng Lianfu

骨定量手段诊断骨质疏松的进展 杨定焯,Yang Dingzhuo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 田成功,Tian Chenggong

骨质疏松诊治的几个新观点 林华,Lin Hua

原发性骨质疏松疼痛的治疗 韩祖斌,Han Zubin

超声显像在老年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 戴萍

老年心肌梗死与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 龚五星,彭澍,彭健,王骏

老年男性骨密度与钙调节激素测定 向明珠,涂昭昊,杨柳,Xiang Mingzhu,Tu Zhaohao,Yang Liu

吗丁啉致慢性支气管炎气喘加重1例报告 张金敏,张亚男

老年COPD患者医院感染129例临床分析 顾宗元,王磊,Gu Zongyuan,Wang Lei

老年甲减危象呼吸循环衰竭抢救成功1例报告 黄晓霞,张巨发,肖卫

前言——重视老年帕金森病的诊治 李作汉

老年帕金森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陈生弟

老年帕金森病的分类、诊断与鉴别诊断 王新德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 刘道宽

老年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 肖安平

老年帕金森病所致功能障碍的康复 张通

高脂蛋白(a)血清水平与老年脑卒中关系的临床研究 游咏,杨期东,颜向军,许宏伟

绝经后巨大子宫肌瘤1例 肖静,黄健玲,程兰

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象改变 何爱丽,刘捷,陈银霞,柏春梅,曹春

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相关因素研究 李飞,谷德祥,李燕君,曹中柱,施九妹

内镜下夹子治疗结肠血管发育不良1例报告 余西林,于晓辉,王宏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特征、影像学改变与预后 蔡兴秋,张贞浏

老年高粘滞综合征血小板膜糖蛋白亚群测定及意义 陆紫敏,吴金莺,陈宝安,郑伟萍,顾凤英

心力衰竭致复发性包裹性胸腔积液1例 徐彧,刘云霞,宗晓福

老年心绞痛患者细胞粘附分子测定及调脂治疗观察 朱世明,吕以杰,白雪,孙晓辉

倍美力阴道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30例临床分析 吴红

老年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征 周贤梅,戴令娟

计算机体层扫描引导腹腔神经丛阻滞术 赵网霞,俞同福

孕激素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王淑玉,王美莲,刘嘉茵

老年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2例临床分析 王春森,张晋琳,王晓冬,唐义平

奥曲肽持续滴注治疗中老年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吴培,顾晓怡,姜藻,张炽敏,王彩莲,张琳,朱宁

老年急性胰腺炎33例诊治体会 吕晶,赵剑锋

老年梗阻性黄疸30例诊治体会 缪林,刘政,黄光明,范志宁,程铁华

磁共振显像对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诊断价值 朱力山,边军,任晓苏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21例临床分析 徐垠,陈彦飞

水(气)囊压迫治疗老年鼻出血42例报告 姚晖,方淑平,左晶,张韦臣

老年冠心病QT离散度与室性心动过速的关系 王乃梅,刘来顺,赵晓玲

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多重危险因素的作用 廖静,朱广家,朱安,董中春

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王春宁,赵剑锋

降纤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液流变学观察 杨喜耕,宿博,席玉蓉,高克琴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12例临床分析 何吟绵,方蕴春

老年胃癌109例临床分析 王青,刘霞萍

老年性脊柱病变 刘海鹰

前言--重视老年骨关节病的防治研究 吕厚山

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吕厚山

拇腕掌关节骨性关节炎 田光磊

利维爱在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前的应用 王美莲,严连珠,周玲,王晓莉

AC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巩云霞,庞小芬,朱理敏,沈戈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浆脱氢表雄酮水平的研究 刘中霖,邢诒刚,陶恩祥,刘,军,吕瑞妍,肖颂华

阿尔茨海默病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研究 符晓苏,朱建一

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情感障碍及其治疗 郑培奋,黄丽君,谢海宝,程家欣,戴一杨,程玲

前列腺素E1与硝酸甘油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对比 陈林,梁永会,龚平

老年期精神障碍352例临床分析 陈恩民

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时机探讨 许利剑,高蓓,汪宝林

老年心律失常与心脏腔径关系分析 沈琳,魏文娟,王慧青

老年期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林宝爵

老年胃嗜酸性肉芽肿15例报告 戴新泉,李海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运动与康复 励建安

实现健康老龄化初探 詹建湘

老年药物性急性肾功能衰竭53例临床分析 曾鸣,王笑云,王小兵,俞香宝,沈霞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抗凝溶栓治疗临床观察 徐默玲,郑义通,陈亚萍,徐欣

老年胸外伤44例临床分析 葛锦峰,郑世营,沈振亚,秦涌,马海涛,于曙东

慢性肺心病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与血液流变学改变 辜燕燕

老年急性左心衰竭78例临床分析 郭梅,高爱惠

老年人下尿路疾病316例视频汽化电切术的应用 丁毅,周志耀,张世革,乔迪,吴烨

消化系统疾病致心电图改变38例分析 刘燕燕,郭春林,刘桥生,黄绍玉

肺心病合并重症低钠血症44例分析 冷荣柏

老年便血68例临床分析 张桂梅

结肠炎丸治疗老年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李淑敏

老年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16例CT诊断分析 胡晓林,段闽江,弓弼弘,赵东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瓣膜损害与功能失调研究 张磊,龚倩,李翔

胸腔内置引流管治疗胸腔恶性积液33例疗效观察 吴茂荣,李月兰,肖硕

350例老年人异常视力的临床分析 童峰峰,沈德善

第5篇:心脑血管疾病调研报告范文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我国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国人冠心病死亡率增加,77%是由于血液胆固醇升高所引起。国际上研究结果也同样表明:“坏胆固醇”每降低1mmol/L,人群全因死亡将降低12%,冠心病死亡降低19%,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21%。触目惊心的事实告诉我们,控制“坏胆固醇”升高,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卒中风险及全因死亡,这也是心脑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坏胆固醇”增高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已有确凿的证据且毋庸置疑。大量科研实践已经表明:血液中“坏胆固醇”危害很大,当“坏胆固醇”水平升高,会损伤血管,使得脂蛋白胆固醇颗粒沉积于血管壁,在血管壁上形成脂质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其逐渐增大,将导致血管狭窄,从而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更危险的是,不稳定的斑块破裂或血栓脱落,会在短时间内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死,危及生命。“坏胆固醇”就像一个沉默的杀手,没有明显的症状却不断破坏着血管的健康,一旦发生心肌梗死或脑梗死却为时已晚。

“膳食中胆固醇”并非是“血液中胆固醇”唯一来源

科学声明指出:血液中胆固醇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即食物中胆固醇吸收(约占总胆固醇的1/4)和体内胆固醇合成(约占总胆固醇的3/4)。对大多数健康人群而言,可以通过自身补偿机制维持血液胆固醇稳定。虽然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对体内的血液中胆固醇影响相对较小,但个体对胆固醇稳态调节能力差异性很大,对膳食胆固醇敏感的人群约占总人群的25%。该声明强调指出,居民膳食指南是指导普通大众的科学建议;针对已经患有高胆固醇血症人群,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必须强调严格控制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健康生活方式对心脑血管健康至关重要,早干预、早治疗可最大限度地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食物多样,膳食平衡,保持营养均衡;不吸烟,不酗酒,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科学运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都是有效预防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方法。

该声明指出,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或肥胖者),其高胆固醇血症往往是内源性生成的胆固醇增多,再加上清除障碍所致。因此,必须在膳食控制的基础上,使用降低“坏胆固醇”的药物。目前医学界公认“他汀”类药物是降低坏胆固醇水平最强且能显著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一线药物,大量研究已表明其长期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是有保障的。此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坚持药物治疗并使“坏胆固醇”长期控制在理想水平,才能带来心脑血管长期获益,最大程度的减少“坏胆固醇”对心脑血管健康的影响。

把胆固醇管起来:专家提出五项行动倡议

该声明指出,在“健康中国”建设的进程中,我国慢性病的防控工作已到关键性时刻,能否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成败。与会专家呼吁并提出了五项行动建议:

1、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践行平衡膳食,适量摄入动物性食物,少油少盐,人人做好自我营养管理。

2、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积极运动、戒烟限酒,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3、公众应积极关注自己的胆固醇水平,定期检测血脂状况,了解自身心脑血管的健康状况;对膳食胆固醇敏感的人群和代谢障碍的人群(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必须强调严格控制膳食胆固醇和饱和脂肪的摄入。

4、在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的基础上,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高危人群,使用他汀类药物控制胆固醇,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科学态度和有效措施;遵医嘱、坚持药物治疗,才能使“坏胆固醇”长期控制在理想水平,带来心脑血管长期获益。

5、公众存在营养和健康方面的问题,应咨询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通过访问专业和主流媒体等渠道,了解相关知识,切勿偏听偏信,做有健康素养的中国人。

第6篇:心脑血管疾病调研报告范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成为我国人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动脉粥样硬化始发于儿童时期而持续进展,通常在中年或中老年时期出现症状。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疾病。该病发生后,可能出现脑动脉硬化,如慢性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心脏血管动脉硬化,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肾脏血管动脉硬化,如肾功能不全、肾衰等;下肢动脉硬化,如腿部肌肉供血不足而发生间歇性跛行,甚至截肢。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过氧化自由基的形成、内皮细胞损伤、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等。粥样硬化斑块中脂质及结缔组织的含量决定了斑块的稳定性及是否易导致急性缺血事件的发生。如果已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在血管壁上就会出现一些由脂肪和覆盖在其上的纤维所构成的各种各样的粥样斑块。一旦斑块将管腔堵塞,就会发生心肌梗塞。

《黄帝内经》曾提出“上医治未病”。因此,通过合理安排膳食、适当进行锻炼、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戒烟戒酒、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以及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诸如此类对危险因素的一系列有效控制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研究者们不断探索稳定斑块的方法和药物,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以天士力药业生产的现代中药复方丹参滴丸为例,其中的丹参主要成分水溶性丹参素是很强的抗氧化剂。该药还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能够防止斑块破裂,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并针对粥样硬化形成的四大因素均有作用。

第7篇:心脑血管疾病调研报告范文

时至今日,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生命的第一杀手,具有“四高一多”的特点,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基数巨大,每年有近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作为内分泌疾病,糖尿病似乎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上,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第一并发症’,甚至可以说糖尿病就是心脑血管疾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翁建平说,“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9200万,其中75%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血栓性疾病。”

据翁建平教授介绍,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最后环节是血栓,较一般人而言,糖尿病患者体内会产生更多促进血小板聚集的物质(血栓素),使得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血栓事件。初次诊断糖尿病的患者,1/2存在心血管疾病,1/3存在高血压,2/3存在高血脂。

一级预防:健康生活习惯与药物并重

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是指对易感和高危人群通过有针对性地改变和减少不利的环境和行为因素,采用非药物或药物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翁建平教授提醒:“糖尿病心脑血管事件一级预防的高危人群包括,有白蛋白尿的患者、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超重,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者、年龄大于40岁的中老年人群和有血脂异常、高血压的人群。这些人群平时要注意从两方面进行一级预防,一方面是药物预防,另一方面是通过日常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达到控制危险因素的目的。”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首先要从饮食上要控制高脂肪食物及大量甜食的摄入,避免肥胖、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生;其次要戒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情绪以及适量的体育运动锻炼等。

另一种方式是药物预防。全球众多相关指南一致推荐:坚持每天服用一片阿司匹林,能够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且具有高安全性。

(摘自《南方日报》)

8个生活细节预防糖尿病 魏婧

美国《预防》杂志总结了8个生活中的小变化,只要做到这些,你就能远离糖尿病。

每天放松一刻钟 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会让人处于应激状态,在应激状态下,血糖水平就会升高。杜克大学医学心理学主任理查德·瑟维特说,紧张会促使体内细胞出现胰岛素抵抗,血液中的葡萄糖无处可去,便会出现长时间的高血糖。因此,你一定要学会放松自己,比如起床后做一会儿瑜伽或冥想、散步、听听轻音乐,还要记得做任何事前都先深呼吸3次。

每周少开一天车 有车族要在生活中挤出时间来运动。芬兰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周锻炼超过4小时,或每天运动达到35分钟左右的人,即使体重没有减轻,患糖尿病的风险也能降低80%。

保证好睡眠经常睡眠不足6小时者,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将翻番。耶鲁大学副教授克莱尔·亚基说:“如果你睡眠太少,神经系统会处于紧张状态,影响调节血糖的激素。”因此,除了尽量不熬夜,还应注意睡前别喝咖啡或茶,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等。

赶紧减点肥

明显超重的人体重减轻5%后患糖尿病的概率会减少70%。也就是说,如果你体重80千克,至少需要减4千克。

饭前喝勺醋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或有胰岛素抵抗的人饭前喝约两汤匙醋再吃饭,血糖水平明显下降。研究负责人卡罗尔·约翰斯顿博士说:“醋晚能灭活某些淀粉消化酶,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事实上,醋的这种作用类似于口服降糖药阿卡波糖。

少吃快餐和红肉

明尼苏达大学对3000名18~30岁的志愿者进行了长达15年的随访,结果发现,每周吃快餐超过两次的人和平均每周吃快餐不到1次的人相比,体重增加了4.5千克。哈佛大学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通过对3700名女性调查研究发现,每周至少吃5次红肉者比少于1次者,患2型糖尿病风险高29%,爱吃熏肉、热狗等加工肉类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香料有药效德国的一项研究发现,肉桂中的化学物能激活胰岛素受体的酶,还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第8篇:心脑血管疾病调研报告范文

一次性出血通常在半小时内停止,致命性出血可直接导致死亡。近年来CT动态观察发现:83%的脑出血在发病6h内仍有血肿增大,17%在6~24h内血肿增大,个别病人2天后仍有增大者。另指出: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后继续出血的发生率为52%,24h内61.54%。并发现继续出血与血压、年龄无关,而血肿不规则或出血量多易发生继续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预后不良,以往多采用内科治疗,一般病死率为50%~60%。近年来由于CT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已使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变得迅速、准确,随着显微外科、立体定向等技术的发展,手术精确性提高,对脑组织的创伤已大大减少,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不断拓宽,目前该病趋向于手术治疗。国内外统计资料显示手术死亡率为3%~51%,外科治疗死亡率悬殊与病例选择等诸多因素有关。目前对于手术治疗及其指征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

一、手术适应证

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使受压的神经元有恢复的可能性,防止和减轻出血后的一系列继发性病理变化,打破威胁生命的恶性循环。由于各地对手术指征选择的不同,因此所获治疗效果不相同,目前尚无法比较。根据我们的经验,综合以下几点考虑:(1)意识状态:据回顾性分析表明:无意识障碍者,无需手术;有明显意识障碍但脑疝不明显者,外科治疗优于内科;深昏迷、双侧瞳孔散大、生命体征趋于衰竭者,用外科治疗暂不理想。根据出血后意识状态,临床分为五级,以便记录比较。五级为:1级:清醒或嗜睡,伴有不同程度偏瘫及/或失语;2级:嗜睡或朦胧,伴不同程度偏瘫及/或失语;3级:浅昏迷,伴偏瘫,瞳孔等大;4级:昏迷伴偏瘫,瞳孔等大或不等大;5级:深昏迷,去大脑强直或四肢软瘫,瞳孔单侧或双侧散大。综上所述,不论年龄大小及血肿部位的1级病人,可以进行非手术治疗;5级病人只能进行非手术治疗;2、3级患者中大多数适宜手术;3、4级病人是外科治疗的绝对适应证。但是应综合其他因素考虑,如2级患者出血少,可以先采取内科治疗。(2)部位:浅部出血应考虑手术,如皮质下、小脑出血。脑干出血急性期不考虑手术。(3)出血量:皮质下、壳核出血>25ml,丘脑出血>10ml,小脑出血>10ml,即考虑手术。(4)病情的演变:出血后病情进展迅速,短时内即进入深昏迷,提示出血量大,部位深,预后差,不适宜手术。(5)其他:如发病后血压过高(≥26.6/16kPa)、眼底出血、有严重心、肺、肾疾病患者,术后恢复困难,效果差。此外对于非优势半球出血可适当放宽手术指征;应用甘露醇或甘油果糖注射后症状明显改善应作为手术适应证的依据。另外,手术前应与家属沟通,了解手术效果,征得家属同意。

二、手术时机

按发病后7h内为超早期,8~72h为早期,3天以上为延期。过去对手术时机的选择争论较大,近年来手术时机的选择多数手术者趋向于早期或超早期(出血后7h内),许多研究证明高血压脑出血常在发病后20~30min形成血肿,6h后血肿周围发生水肿并逐渐加剧,血肿压迫时间越长,周围脑组织不可逆损害越重,病死、病残率越高。Kaneko(1977,1981)等报道的两组(38例、100例)超早期(7h内)手术结果,最有说服力,不论从死亡率(7%~7.8%)及预后恢复方面(63%生活自理,26%部分自理)均大大优于以往报道。由此可见对于适宜手术的病例,应该于早期或超早期手术。超早期手术是要抢在血肿周围开始出现脑水肿、脑组织坏死之前手术减压以阻断出血后一系列继发改变所致恶性循环,提高治愈率及生活质量。超早期手术并不会增加死亡率。对于病情稳定且发展缓慢的病例可择期手术。

三、手术方法

3.1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多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根据头颅CT扫描定位血肿,选择血肿距离头皮最近、血肿最大、无大血管经过的亚区进行标记,测量血肿中心距离头皮的距离,确定穿刺方向,然后局部麻醉,颅骨钻孔,电凝切开硬脑膜,用带针芯的14号硅胶引流管缓慢向预定靶点进针,进入血肿时多有突破感,达到预定深度后拔出针芯,可见部分血肿流出,妥善固定引流管,小心抽吸大部分血肿。残余血肿分次注入尿激酶后逐步清除,每日1次,每次10000u,夹管1h后放开引流管引流,动态复查头颅CT,直至血肿<5ml后拔管。

3.2小骨窗显微手术血肿清除术:根据头颅CT定位,避开Wernicke区等重要的功能区,选取血肿最大、最表浅处做长约3~4cm直切口,乳突撑开器撑开头皮,用铣刀做直径2.5cm左右的小骨窗,瓣状切开硬脑膜后翻开、固定。选择相对无血管区非功能区,用脑针小心穿刺确认血肿位置及深度后,在手术显微镜下电凝切开2cm左右皮层,自动拉钩牵开皮质,不断调整显微镜视角和患者的头位(通过调整手术床),尽量清除血肿并适度止血。此时脑压多较低,血肿腔一般不放置引流管,尽量缝合硬脑膜,小骨瓣复位固定,缝合颞肌及其筋膜、头皮各层。

3.3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1)基底节区脑出血:多选用扩大翼点入路,翻开肌骨瓣、切开硬脑膜后,适度分开外侧裂显露岛叶,避开重要血管后切开岛叶皮质2cm,显露血肿;如颅内压力较高,则沿颞中回或颞上回切开脑皮质2~3cm,显露血肿,直视下清除血块并进行适当止血处理。

血肿清除后脑组织多明显塌陷,血肿腔一般不放置引流管,缝合硬脑膜,硬膜外放置负压引流管一根,肌骨瓣复位固定,分层缝合头皮。(2)皮质下出血:根据血肿所在部位开颅清除血肿。

(3)如果血肿破入侧脑室,争取手术中肉眼彻底清除血肿,并进行反复冲洗,直至冲洗液清亮为止。(4)如血肿清除后脑组织塌陷不明显,则去骨瓣,减张缝合硬脑膜关颅。

四、术后处理

与神经外科重症处理相同:(1)监测生命体征。(2)控制血压,血压过低超过脑血管自动调节的下限时,脑血流量将随脑灌注压下降呈线形减少,将导致脑缺血梗死。防止过高造成再出血。(3)控制颅内压增高,减少高颅压造成的继发性损害。(4)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加强护理等。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当病人度过急性期后,可适当给予高压氧、针灸治疗,逐步进行语言、肢体功能的康复性治疗。

五、影响手术结果的因素

5.1意识状态:术前意识障碍的程度、GCS计分的高低对手术效果影响很大。GCS是临床上手术指征、估计病情及预后的重要指标。Lessenhop根据神志和病情轻重将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分为三型:Ⅰ型:病人神志清楚或嗜睡,内外科治疗均无死亡;Ⅱ型:病人嗜睡或木僵,手术死亡率为8%,内科治疗死亡率为12%;Ⅲ型:病人昏迷,手术死亡率为77%,内科治疗死亡率为100%。另据报道:不论幕上出血还是幕下出血GCS≤7分者死亡率比7分以者明显增高,提示意识障碍的程度和病情的轻重与预后密切相关,故对发病后即出现意识障碍或其进行性加重者要尽早手术治疗,方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5.2血肿类型及血肿量:高血压脑出血的分型繁多。马景监根据出血部位把幕上出血分为浅表型(外囊、壳核及皮层下)、深部型(内囊、基底节区)、脑室型;幕下出血分为外侧型(小脑半球)、中间型(蚓部和脑干)、混合型(蚓部加小脑半球)。据统计幕上深部型死亡率为16.7%,而浅表型死亡率较低,幕下中间型和混合型病死率分别为11.6%和16.7%,外侧型病死率低。血肿破入脑室可明显增加病死率,影响病人的预后。王永和等报告,血肿破入双侧脑室加Ⅲ、Ⅳ脑室8例,死亡5例,占62.5%。胡家正等报告脑室引流及尿激酶冲洗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32例,死亡13例,占40.63%。

血肿量是直接关系到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血肿量愈大,对脑组织损伤愈大,手术效果也愈差。重要部位如桥脑、丘脑、内囊等处的血肿,即使很小其手术效果也不佳,而大脑半球白质内的血肿即使很大,术后也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5.3手术时机:脑出血致死病例多在早期,而早期手术势必带来很多不理想的结局。但是早期需手术者多说明出血猛、出血量大,急需清除血肿减压,如不处理生存机会很少。从挽救生命出发,外科手术优于内科治疗。根据脑出血后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近年来超早期手术已被广大医生接受且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5.4其他因素:①发病年龄与血压:Mckissock总结一组病例结果为有高血压者手术死亡率58%。血压正常者死亡率为35%。车万民报告年龄在70岁,血压在24/12.7kPa以上的病例术后死亡占80%。②消化道出血:是下丘脑、脑干与边缘系统严重受损的表现。有人统计1003例脑出血,合并消化道出血191例(19%),死亡168例,占80%。③继续出血:Joseph(1990)报告继续出血率占研究病人的75%。诸晓凡等报告对50例脑出血尸解病例研究,结果证实在脑出血死亡病例中,继续出血约占52%,因此认为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是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因素。④全身综合情况:高血压合并有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手术效果不佳,合并糖尿病者手术危险性更大,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OrganFailure,MOF)严重影响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病死率极高。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已成为了一种趋势。高血压脑出血手术预后与出血类型、出血量、有无穿破脑室和继续出血、发病年龄、意识状态、血压水平、有无重要器官疾患,有无并发症等因素有关。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防治各种并发症,就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从而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薛庆澄,主编.神经外科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45

[2]阎洪法,龚惠云,左鸿,等.高血压脑出血的内外科治疗效果对比研究.脑与神经疾杂志,1996;4(3):153

[3]胡家正,陈立强,席考庄,等.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进展.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分册),1994;21(6):307

[4]隋帮森,主编.脑血管疾(MR.CT.DSA与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22

[5]马景监,杨树源,鲁玉华.高血压脑出血的分型与治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5;11(1):35

[6]胡家正,陈立强,席考庄,等.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进展.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分册),1994;21(6):307

[7]朱毅,李原泽,韩世福,等.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实验研究.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5;12(4):216

[8]王永和,吴玲,张文阁,等.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9例临床分析.淮坊医学院学报,1996;18(1):53

[9]胡家正,黄思庆,陈鲁芹,等.脑室引流及尿激酶冲洗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1997;2(1):56

[10]车万民,顾洪库,罗睿,等.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死亡因素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6;12(4):252

[11]隋帮森,主编.脑血管疾(MR.CT.DSA与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22

第9篇:心脑血管疾病调研报告范文

1 建立规范化、定量化证候诊断标准是证候深入研究和多中心协作研究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中医证候诊断规范化的研究,探讨了一些疾病证候量化诊断的方法,对指导临床,促进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86年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制订了《中风病中医证候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1](简称《标准》),使证候诊断有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和大家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但是《标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①《标准》是非定量化的,可重复性、可交流性较差。受到医者水平、学术流派等因素的影响,同一病人在不同单位、个人处理时,辨证可能随个人主观倾向而偏倚,使多中心协作研究缺乏共同的基础。②《标准》把中风病中经络分为5个证类,中脏腑分为4个证类,基本上是2个证候和3个证候的组合,如气虚血瘀证、风火痰上扰清窍证等。受证类诊断术语的约束,临床工作中对有些病人难于进行证类的归属。1988年1月~1991年6月我们曾应用电子计算机中风病证候诊断软件对210例中风病人进行了追踪调查[2],平均每个病人进入调查时发生3.16个基本证候,急性期平均每例变化4.9个证次,共出现58种组合形态。说明不可能用少数固定的证类概括多数中风病人,也不可能用一个证类概括一个病人的全过程。③《标准》缺乏等级可分辨性,不可能客观地记述证候的增减、进退,难以进行证候动态演变的研究分析。因此对中风病证候进行深入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建立规范化、定量化的证候诊断标准。

应用数学方法进行表述,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之一。目前,国际上十分流行应用量表的方法进行疾病诊断,并要求量表具有特异性、可靠性、敏感性、可行性、规范性、可计量性、可推广性等特点。本次研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和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首先由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提出了一个中风病证候诊断专家经验量表。然后应用多元回归、对应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线性映射等多种数学方法,对3026例中风病人、200例假中风病人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筛选出——风证、火热证、痰湿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建立了每个证候的量化诊断标准和数学模型。应用电子计算机可以迅速作出6个基本证候的量化诊断,并进行基本证候之间的随机组合。经过对1663例中风病人进行前瞻性检验,证候可辨率为95.79%,达不到证候诊断标准的70例也均有相应的分值。同时应用基本证候随机组合的方法能够准确地、动态地反映中风病人的真实病机,为中风病证候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

2 证候具有疾病本身所决定的特异性、阶段性、动态演变性3个基本特征。

2.1 以病统证、提高证候诊断的特异性

每个疾病都有其特定的病因和病理,有一定的发展演变规律,包括了邪正斗争的全过程,是由不同的阶段,也就是不同的证候组成的。证候是呈现于外的综合性、特征性的总结,是邪正斗争在特定阶段总的形式,是认识疾病的途径和方法。对证候进行深入研究,目前一方面是研究证候的共性,如探讨气虚、阳虚、阴虚等证候的实质,这对认识和发展中医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是探讨不同疾病证候的特异性,这对提高辨证论治水平无疑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次研究对1663例经CT或MRI确诊的脑出血、脑梗塞患者,进行了影像学诊断和证候诊断同步调查,研究分析了证候得分均值、发生概率、证候组合形式、组合形态与出血、梗塞等病变性质,左、右、双侧等病变侧位,脑出血区域、脑梗塞血管系统等病变部位,出血量、梗塞范围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病变性质、范围对证候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病变部位对证候有一定的影响。脑出血风证、火热证、痰湿证、血瘀证、气虚证的均值和发生概率显著高于脑梗塞,以3证及其以上组合形式为主,风、火、痰在各种组合形式中的地位高于脑梗塞。脑梗塞阴虚阳亢证的均值和发生概率显著高于脑出血,证候组合形式以两证组合及单证存在为主,在组合形态中痰瘀互阻的地位高于脑出血。混合中风介于两者之间。左侧病变气虚证的均值和发生概率显著高于右侧。跨区出血风证,原发脑室出血火热证、血瘀证、阴虚阳亢证,脑干出血气虚证,丘脑出血痰湿证的均值和发生概率显著高于 其他部位。梗塞血管系统对证候无显著影响。脑出血的出血量与风证、气虚证的均值和发生概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脑梗塞的梗塞范围与痰湿证、气虚证的均值和发生概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过探讨证候与脑病理改变的相关关系,提高了中风病证候的病理诊断水平和特异性,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

2.2 对证候阶段性的横断时限界定是保证证候研究科学性、准确性的基本条件之一

证候是动态变化的,与疾病的不同阶段有显著的关系,选择研究对象时所处的病程阶段不同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特别是中风病的证候变化多端,比如,风证在中风病发病时得分均值和发生概率分别为11.24%、80.76%,1周后则变为4.27%、21.30%。在以往的研究中还没有人对研究对象作病程阶段的限定,这无疑是造成对中风病因病机认识不一致和一些很好的经验在其他单位不能得到重复验证的原因之一。本研究首次限定发病至进入调查时间≤72h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1663例患者中≤24h的951例,占57.19%,平均(25.91±20.1)h,基本上可以反映中风病始发态的证候特征。通过证候得分均值、发生概率、组合形式、组合形态、证候组合阵形图、证候相关关系矩阵,分析了中风病证候的发生组合规律,为深入认识中风病的病因学、发病学,客观评价病因病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2.3 研究证候的动态演变规律才能全面地、完整地认识一个疾病的证候特点

疾病的病理基础决定了它有一定的传变规律和发展趋势。研究疾病的病能和病势,把握其发生和发展规律,截断其恶化趋势,是中医学治未病的预防治疗思想的体现。病能和病势是由疾病各个阶段的证候体现的,所以研究疾病的发展规律实际上就是研究证候的演变规律。过去由于缺乏客观的、定量化的证候诊断标准,使追踪研究证候的动态变化受到限制。本次研究在建立了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的基础上,对733例中风病始发态患者进行了为期4周的7次追踪调查。结果显示:证候的得分均值、发生概率、组合形式、组合形态是动态变化的,随时间序列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并受到病变性质的影响;求得了不同时间序列6个基本证候逐阶转移概率和高阶转移概率。研究分析了6个基本证候在急性期各个阶段的地位和意义,为预测证候由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或由始发态一步进入各个时间序列的发展趋势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深入认识中风病急性期的病因病机提供了依据。

3 证候深入研究要注意对影响因素的质量控制

中医学认为,体质与发病,体质与病证的变化都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同一邪气致病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可以导致疾病的多变性和证候的多态性。所以在辨证论治时十分注意整体观念和素体、新感、宿疾等因素对辨证的影响。在中风病证候研究时,为了保证研究的准确性,一方面对证候影响因素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研究对象均为未用药或未正规用药的患者,伴发疾病评分和既往史评分均控制在5分以内,排除了药物、并发症对中风证候的干扰。另一方面,研究分析了年龄、性别、职业、伴发疾病、既往史对证候得分均值、发生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男性患者痰湿证的均值和发生概率显著高于女性;气虚证、痰湿证、血瘀证得分均值和发生概率与年龄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风证、火热证的均值和发生概率,中青年组显著高于高龄组,提示中风病高龄患者在辨证治疗中要高度重视气虚证和痰瘀互阻的病因病机,而在中青年组要重视风火相煽;职业对中风病证候无规律性影响;伴发疾病和既往史对证候的均值和发生概率有显著的影响,二者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在进行证候的深入研究和新药开发评价时,要注意这些影响因素的质量控制。

4 证候研究在方法学上与国际临床研究的要求接轨问题

近年来,国际上对临床研究的要求更严格。可信的结论必须是覆盖面大、大样本、多中心协作的,设计周密,观察指标明确,研究对象选择严格合理的前瞻性研究,且资料需经电子计算机进行科学的统计学处理。进入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国立

神经精神疾病研究所作了两个特别报告[3,4],对国际脑血管病研究现状做了总结,除在流行病学部分摘录了中国的资料外,没有中医药的内容。这固然和我国的一些研究资料未能进入国际资料库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研究方法学的缺陷,作为中医诊断治疗疾病基础的辨证诊断未能得到承认,中医疾病诊断也还没有列入CCD、ICD。因此,从中医药学术走向世界的需要出发, 中医证候学的研究在方法学上,亟待与国际临床研究的要求接轨。本研究在前瞻性科研设计下组织了12个省市的23家医疗单位、大专院校协作攻关,样本数量达到6763个。应用DME的方法统一标准、统一研前培训、填写统一的调研表,并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统一的资料处理,基本符合了国际临床研究的要求,这在中风病证候学研究上尚属首次,对中医证候学研究也是一种探索和尝试。中医证候学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精髓,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难度很大。现在一方面做了大量的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和检测手段有了相当程度的普及,具备了组织联合攻关的基础和条件。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医证候学研究必然会出现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风病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国医药学报,1986,1(2):56~57

2 王顺道.中风病证候的研究.医学理论与实践.1991,5(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