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以改变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以改变为话题的作文精选(九篇)

以改变为话题的作文

第1篇:以改变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在古今中外的教学理论中,都有着对对话教学理论的探讨和论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课程功能的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改的这种理念为“多维对话”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的运用指明了方向。教师应更新课程观念和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一起沉入教学内容,积极思考,主动获取知识,确保“多维对话式”教学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新课改;多维对话;有效策略

“多维对话式”即在教学中通过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维对话,实现学生的知识、情感、能力等维目标的培养。大多数人认为,最早提出对话概念的是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他认为,人类情感的表达、理性的思考乃至任何一种形式的存在都必须以语言或话语的不断沟通为基础。“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声音进入对话。不仅以自己的思想,而且以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全部个性参与对话”。引导对话理论向教育和教育观转变的首推当代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弗莱雷认为,传统的教育是“储存式的教育”。“学生是保管人,教师是储户。教师不是去交流,而是发表公报,让学生耐心地接受、记忆和重复储存材料”,“归根结底,在这种(最多是)误导的制度下,倒是人们自己因为缺乏创造力,缺乏改革精神,缺乏知识而被淘汰出局”。而在对话教育的理念下,教育要“成为一种颠覆性的力量”———即“在学习读和写的过程中,那些获得了新的自我意识并开始批判性地看待自己的社会处境的人,常常会主动采取行动,去改造那个剥夺了他们参与机会的社会”,通过这种教育,“每个人又重新赢得了说出自己的话,也即命名世界的权利”。教育就是要促使人觉醒,让每一个人看到自己的价值,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无论一个人有多么无知,也不论一个人被‘沉默文化’淹没得有多深,他都可以通过与别人的对话接触来批判性地看待这个世界”,最终改造世界,追求更完善的人性,创造一个更容易使人爱的世界。在当下,对于对话理论的研究也很多,综合来看,主要是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对对话理论本身的解读;二是将对话理论与我国教育领域的师生关系相结合,对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进行客观评价和针砭时弊的批评,从理论高度对师生关系进行分析和解构,同时结合教学实践来进行检验和修改。在这些研究和探讨中,其中不乏一些对教学有指导意义的见解。但基本都是在理论层面的探讨,如何在实践中具体运用则相对较少。下面结合古代文学的教学实践,探讨对话式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往长期的灌输式学习使学生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恭顺……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因而我们把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视为本次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我们认为新课改这种理念为“多维对话式”教学的有效运用提供了方向。

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多维对话式”教学有效实施的基础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充当的是“新闻发言人”,学生成了奋笔疾书的文字处理器。但是,我们认为,课堂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师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应该是师生平等对话的场所,而不是教师自导自演的舞台。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核心。坚持以生为本,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发现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师生对话、学生和学生的对话中来,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首先应该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中指出:“民主化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教和学是教学活动的两个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教来促进学生的学。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服务,放下“架子”,把教当做教学活动中的一个要素,成为教学活动中的文化的传播者、学生潜能的开发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的探究者。教师应以一种科学的态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而不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设计,将准备好的教案强加给学生。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还指出:“树立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这里的“终身学习观”其实也包含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内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学习和获得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获取学习方法并触类旁通的过程。

二、教师的正确定位,是实施“多维对话”教学的前提

教师和学生时构成教学活动的两方面,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对自己的定位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过多地强调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定位是:文化的传播者、潜能的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发展的伴随者、教育的探究者。这种变化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教育观念主要包括课程观念和教学观念。课程集中地反映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是维系教师和学生的中间介质,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采取一定的方式围绕课程展开的一种活动形式。古代文学的课程内容繁多,教学时间有限,传统的课程安排上存在着种种的问题。在古代文学“多维对话”教学中,优化课程结构,就是要根据古代文学的课程目标,构建一种既有知识传递、知识操作、知识创造,又有能培养并“适合人的发展”的课程体系。改变教学观念,要求转变教师的角色,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参与者、评判者。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权威,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多维对话”教学强调的是一种师生平等的关系,教师应从原来的灌输变为引导,由师生单向对话变为多维对话。在课堂上,教师把课程内容转化为具有探索性、开放性、适应性的教学问题,组织全体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多维对话”,在这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必要的时候帮助学生作出判断,且在最后对学生的认知结果进行批评、修正、总结。除了要更新教育观念,教师还应该改善知识结构,掌握新的技能等等,这都是“多维对话”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三、科学的对话方式,是“多维对话”有效实施的根本

“多维对话”教学包括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在对话教学中,采取科学的对话方式,是实现“多维对话”的根本保证。首先,对话的双方是平等的。在“多维对话”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在一种民主的氛围中展开课堂活动,每个对话者都有独立的观念、思想、个性。“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点,而不是拿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教师不再是作为权威存在,而是与学生同时作为教与学的参与者。“通过对话,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及学生式教师……这里没有谁教谁,也没有自己教自己,只有从头至尾在相互地教”。其次,对话的主题是开放的。对话的主题或话题,在“多维对话”教学中至关重要,因为它是在教学中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围绕着一定的主题,展开思考、讨论、交流,层层深入,交流碰撞,进而获得知识。作为课堂对话的主题,它是开放的、动态的、非预期的,即并不是像传统的教学方式,教什么、怎么教都由教师在课前的备课设定好了,按着预期的按部就班地进行。比如,在古代文学课堂中讲授杜甫这一章,介绍杜甫的生平时,要求学生先进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即阅读《新唐书杜甫传》和《唐才子传》中关于杜甫的介绍,了解杜甫的生平事迹。通过阅读,学生了解了杜甫作为一个士大夫文人的忠君爱国的思想和对百姓命运的关注。在课堂对话教学中,有学生提出了在《新唐书杜甫传》中对杜甫有明显的批判性的描述:“甫见之(严武),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这明显和杜甫“诗圣”的称号是不符的。此时,围绕这主题,展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进而得出结论。因而,对话的主题不是预设好的,而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再次,对话的方式的多样的。“多维对话”教学中,对话的方式应该是多样的,从宏观上来说,对话方式包括师生之间相互的学习、相互碰撞,不断地丰富、提高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共同参与,教师和学生都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相互合作,完成教学过程,获得知识。从微观上来说,对话方式有问答式、质疑式、讨论式和辩论式。问答式是最原始的对话,在课堂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作出回答;质疑式,学生根据课前的文本对话和课堂中的教学,提出疑问,教师作出回答;讨论式,师生就某一主题,展开讨论交流,获得新知;辩论式,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辩论,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辩论。在“多维对话”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合理引导,确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顺利进行。对话教学不是简单的问答教学,一问一答有时在课堂气氛上看似活跃,但这种浅层化的对话,学生并不能沉入教学内容,主动思考、汲取知识。另外,对话教学还要注意一些问题:对话对象的集中化,在课堂中某些学生比较活跃,而有部分学生并不能真正参与进来;为对话而对话,淡化了教学目标,偏离了教学内容,在某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上过于纠缠等等,这都对教师在实施“多维对话”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彭小庐 单位:南昌师范学院中文系

参考文献:

[1](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第2篇:以改变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话教学;主要问题;解决策略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其中的一个亮点就是采用了“对话教学”的模式。然而,对话教学虽然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却并未起到预期的效果,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话偏向形式化,没有达到具体的效果

现阶段,许多小学教师都开展了对话教学。然而,在这些对话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只注重形式的问题。教师每次发起对话,所有学生都做出一致的回应,并不能实现对话教学所重视的交互式课堂。这种“对话教学”只是一种浮于表面的形式,不能达到真正的对话教学所提倡的高效课堂。

2.仅注重师生对话,缺乏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把对话教学简单地理解为“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学”,只是在课堂上增加了一些师生互动的模块。实际上,对话教学还包括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学生与课本之间的交流等内容。缺乏学生之间的交流,会使学生得不到来自同层次人群的认同感,自信下降,导致学习效率降低。

3.对话不具有针对性,学生没有代入感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面对所有学生的对话,实际上是将全体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这种做法不能体现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同时,学生感受不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与重视。教师作为对话教学的引导者,应当注重每个学生的想法,不能将学生整体化,使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

二、改善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方法

1.修改对话内容,实现真正的沟通

为了实现有效的课堂对话,使学生感受到对话教学真正的魅力,教师应当对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对话进行内容上的改变。对话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因此,修改后的内容应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受和反馈,以实现有效沟通。

例如,在《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中,课堂结尾部分,教师可与学生进行如下对话。教师:“同学们,这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学生:“要做一个诚实的人;煮熟的种子不能发芽;做事不能想当然……”教师:“同学们,老师讲得明白吗?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吗?”学生:(没有)。通过具体的提问与积极的反馈,让学生学习到完整而准确的知识。同时,教师可以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便于教师对接下来的课程进行细节上的调整,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堂体验。

2.增加对话对象,使学生之间充分交流

教师作为成年人,思维方式和知识积累往往与小学生的水平差距较大,不容易理解和体会学生的想法。此外,部分小学生性格内向,有了问题也不愿主动向老师提问,导致这部分学生的问题越积越多,给后期的学习造成困难。在课堂上增加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环节,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同时互相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减轻教师的负担。

例如,《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网络信息技术在家庭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存在一些令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如“花木兰是谁?”“怎么才能发送一封电子邮件?”等。这些问题解答起来费时费力,可能会消耗大量课堂时间。这时,如果在课堂中插入一段自由讨论时间,解决一些学生无法解答的小问题,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

3.改变对话形式,带动全体学生

为了使小学语文课堂中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与课堂的强烈联系,教师应改变目前采用的对话形式,使对话更加详细具体。对于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教师应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融入课堂讨论中去。恰当的对话形式,将课堂推向了高潮,带动落后生,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例如,在四年级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由易到难的提问。第一个问题可以是有关课文内容总结的,如“这封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通读;第二个问题更加深入一点,如“小作者写这封信有什么目的?”使学生对内容进行深入思考;第三个问题使学生发散思维,如“假如你是加利先生,你会怎么回复?”转变思考角度,发散学生的思维。通过具体的问题,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言的机会,活跃课堂气氛。

总之,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对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结合上文谈到的几点改善方法和小学教学的现状,广大小学教师应抓紧时间,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整改。完善的对话教学,一定会使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丁小建.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对话实施策略[J].教育科研论坛,2010(12).

第3篇:以改变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 格林童话;现代传媒;流变;传承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资助(项目编号:SJ2012-08)。

2005年6月格林童话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欧洲和东方童话传统”划时代的汇编作品。在跨越时代的进程中,格林童话伴随所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的改变,借助媒介的进化获得了与外界交流的更多机会和更广阔的空间。它在这种交流中不断变化,获取更新的能量,从而取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本文旨在梳理格林童话在影视和新媒体传播下流变和传承的过程,分析社会环境的变迁、传播媒介的变革、受众审美情趣的改变对格林童话产生的影响,并指出它在变化中能够得到延续和传承的根本原因所在。

一、影视改编

格林童话在由口头文化遗产转到书面文学以及通过纸质媒介传播的过程中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异,这种变异是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的变迁、传播媒介的变革、受众文学观念和审美心理改变的必然结果,也是格林童话调谐自我、适应生存环境的合理举措。20世纪这种改变仍在以改编和改写的形式继续,首当其冲的就是对格林童话的影视改编。1937年迪斯尼公司的动画电影“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一夜成名,开创了影视传播童话故事的新纪元。同时,格林童话从单纯的文学经典转变成了纯粹的商业性产品。迪斯尼为了追求商业上的利润最大化,不光是把格林童话等一批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后当作文化艺术产品来进行传播和营销,而且还围绕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和文化主题创建了一系列产业链,如通过兴建迪斯尼主题乐园发展旅游经济和房地产,通过运作品牌、产品授权、连锁和网络经营的方式销售各种衍生产品。这种商业运作模式不仅极大地扩充了格林童话的传播途径,而且为了迎合市场和社会消费群体的需要,文化产品的营销模式中植入了更多“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入了许多轻松娱乐的成分,取得了更理想的传播效果。这些当然是传统严肃的纸媒传播方式所无可比拟的,但是另一方面影像传播不像书面阅读,能够给予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在影像传播中,图像的直观性、创作者的主观性和市场导向直接影响和控制了受众的想象空间,让他们不自觉地跟着影片和编导的思路走。20世纪40年代早期,借助于电视的传播,格林童话的影响进一步扩大。童话人物不时地会在电视商业广告上出现几秒――灰姑娘用一种新产品给地板上蜡,白雪公主邪恶的后妈通过魔镜看到了棕榄香皂的面部效果,睡美人在品牌棉布床单上做着美梦,青蛙王子在池塘的水被广告上的净化产品处理过后宁愿继续当一只青蛙。尽管这些电视节目对格林童话有不同程度的剽窃和歪曲,但是让人惊讶的是它成功抵制住了“破坏”,脱离了旧时代的故事元素重新焕发了新的生命,以更亲民的形象进入大众的生活。

进入新时代,改编自格林童话的电影日渐丰富,如:《魔法灰姑娘》(2004)、《灰姑娘的玻璃手机》(2004)、《小红帽后现代版》(2005)、《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2012)等。这些电影改编不再满足于媒介层面的转换,而是把触角伸向了内容。这里众多的电影都对角色做了一定的调整,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特征和价值观,例如在许多影片中,原来柔弱顺从、等待救助的女主人公都转变成了独立自主,敢于反叛和斗争的现代女性,而相比之下,原来故事中的男权意识被淡化,男性角色的强势地位被削弱,甚至被故意贬低,不再充当“救美”的英雄,而是一个有着若干缺点的普通人,有时还要等待女性的救援。但是这种变异并不意味着对原文本的彻底颠覆,而是在保留原有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的社会状况进行的创新,从而让原来故事当中的那些传统内涵在现实的土壤中继续健康成长,即借助于适当的变异而得到延续和传承。关于电影改编,曾有学者做过精辟的总结:“当我们说‘变形’的时候,并不只是意味着内容的影像转移,而是意味着必须以把握原作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或符号及文本体系以及含义或特有的影响方式等为前提,并以此为基础,在一个拥有不同符号材料的异媒介(或称‘艺术样式’‘体裁’等)中创生出一部既是全新的,可能的话又与原作具有相似性的作品”。形形的影视改编为了迎合当下的意识形态和特殊影像媒介的要求不免要做相应的改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原作中的许多基本情节和价值观还是被保留了,比如正义战胜邪恶、自然的爱情、美满的结局等,因为这些基本要素表达了大众共同的兴趣和愿望,蕴涵着普泛性的生活追求和价值认同。

二、新媒体传播

21世纪,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为格林童话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空间。新媒体具有易于交互的界面、广阔的超链接、快速大容量的传播、兼容以往各种传播手段等优势。它让格林童话脱离原本的时空,以声、图、文并茂的形式存在于更广阔的时空世界当中。例如:美国有位多媒体工作者就选取了格林童话中的《少年闯世界,学习什么是恐惧》这个故事制作了一个专门网站。网站上融合了事先拍摄的录像、在线摄像、动画、文本和配音。网站用户可以参与网页上的论坛,针对一些与故事相关的问题以组群的方式进行讨论。他们的回复将被留在网上,成为讨论主题的后备文件。借助于这些多媒体手段,这部作品焕发出了与以往不一样的光彩。

新媒体为作者和读者提供了一种高度开放的空间。当代受众通过新媒体不仅欣赏格林童话,而且要求参与到它的生产、创造、阐释和传承的过程中。他们调动所有感官欣赏和参与,通过留言和发帖的形式进行积极的回应和互动。这对一贯依赖传统媒介传播的文学产生了冲击,一些像格林童话这样的传统文学经典遭到了恶搞。许多作家和学者对这种恶搞经典、爆笑娱乐、宣泄自我的方式反感,认为它是对传统精英文化的一种亵渎。其实这种行为体现的正是这个时代的文化风尚和大众的文化趋向。如果今天的格林童话叙事依旧采取过去的话语,不能适应当下受众审美情趣的改变,就会逐渐被他们所厌倦和抛弃,阻断它与外界的交流。德国社会学家卢曼曾经指出,交流不是信息的传递,和信息没有任何关系,交流的目的是实现和维持交流,也只有交流本身能够实现交流,而不是某个封闭的意识――比如说格林兄弟的写作意图。因此对于格林童话,不能纠缠于它的原汁原味和本意是否得到传播,而是使格林童话这个交流系统继续运转下去,因为不管是接收者的理解或误解都是具有“接续能力”的。

作为精英文学的格林童话在这样一场时代和媒体的变革中不但没有销声匿迹,而且体现出高度的参与性。它渗透到大众文化生活当中,在舞台剧、芭蕾舞剧、文学影视改编、流行歌曲、广告、网络以及选秀节目当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格林童话能够在当代文化环境中继续转换生成,不断得到创新,跟上时代的发展不被淘汰,原因还在于它本身。一方面,格林童话内涵丰富,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文化审美和价值取向的多元性要求。格林童话中早已被大众熟悉和认可的经典元素和叙事满足了现代社会受众对文化产品快餐式的消费需求,能够被快速识别、理解并消化,适合充当言说大众文化概念的“能指”,成为传播大众文化的载体。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所倡导的大众文化精神与格林童话的精神实质是非常契合的。大众文化虽然良莠杂混、藏污纳垢、无序混乱,表现出世俗性、个人性、流行性、享乐性等特点,但它真正体现着大众的民间文化精神,是大众通过新媒体传达的质朴原始的思想感情。格林童话原本就起源于大众民间,虽经格林兄弟从语言、风格和细节上进行了一番改造,将其从杂乱无章、粗俗不堪的口头叙述打造成了精英文学,但其源自于民的朴素精神实质和大众喜闻乐见的基本内容都得到了很好的保存。格林童话通过新媒体的传播重新展现了它本来的面目,并且由于这种与其精神实质更契合的传播方式和文化氛围,它获得了更多的发展和延伸空间,许多以前被压制的元素被重新释放,得到大家的关注和讨论,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例如格林童话中血腥、暴力的内容又再度成为大众争议的话题。格林童话在经历了一番流变之后,终于又以新的表述方式回归大众民间,体现了它作为民间文化遗产的本质。

三、结 语

格林童话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历史变迁之后,能够延传至今,展现出它永恒的魅力和生命力,原因在哪里呢?格林兄弟受到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崇尚自然、尊重人性,认为民间故事是自然通过人类创造的产物,因此应该保有自然朴实纯洁的特征。这种特征不仅符合儿童单纯质朴、简单快乐的天性,而且也反映了人类潜意识中对自然的渴望,因为自然蕴涵了基本的真理和价值观,例如正邪分明、惩恶扬善。人类社会中某些亘古不变的信仰和教义已经转变成了格林童话中某些固定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承载着古老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讲述着人类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文化越是能充分满足人们的需要,其复制力则越强。某种文化要素一旦获得大众认可,它便成为一种文化模因在社会群体中弥散开来。由此可见,格林童话的广泛流传固然跟儿童的喜爱分不开,然而隐匿于其中的人类所共有的集体无意识才是其经久不衰的真正动因。

[参考文献]

[1] 董文海.迪斯尼的童话传奇[J].企业管理,2009(12).

[2] 沃尔夫冈・加斯特.电影[M].赵吉礼,译.韩国文学与知性社,1999.

[3] 严明.骑士精神的现代影视模因阐微[J].电影文学,2012(04).

[4] 周海波.新媒体与新的文学革命[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5] Berghaus Margot.Luhmann leicht gemacht[M].Auflage.UTB:2011.

[6] Dégh Linda.Grimms “Household Tales” and Its Place in the Household:The Social Relevance of a Controversial Classic[J].Western Folklore,Vol.38,No.2(Apr.,1979).

第4篇:以改变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日语会话 教学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353文献标识码: A

随着中日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繁盛,中日两国人员的直接交流达到空前的规模,而日本语口语的重要性也随之大大提高。因此,在日语教学中,如何适应社会需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会话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基于这一考虑,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日语专业确定了《日语会话》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教改项目。本次教改项目从原有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研究教学模式改革的方法,完善日语会话课的教学。

一、本专业日语会话课原有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日语专业设立日语会话课初期,课程教学模式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灌输、重复的“填鸭”式方法授课。教学内容偏重语言知识、语法结构。课堂流程是:①教师读课文。②教师讲解课文及语法。③听课文录音。④教师领读。⑤再次放课文录音。⑥学生单独或集体诵读。⑦学生的造句练习。⑧教师的纠错指导。⑨留朗读作业。这种教学模式与小学初中基本没有什么区别。很不适应大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不利于提高学习效果,不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日语会话课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业于2012年选用了新的日语会话教材,结合教材内容,对教学流程及方法实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将原有以语法结构为纲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体制,改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精讲多练,以话题和语言活动为主线,重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

改革后的日语会话课,每学期32学时,每4学时为1个教学周期。每个教学周期围绕课本给出的话题或语言活动进行授课,采用的教学流程是:课前自学课堂练习Ⅰ课本讲解延伸讲解课堂练习Ⅱ课堂练习Ⅲ课后作业。

流程的具体方法是:①课前自学。提前将课堂的教学提纲及有关资料通过网络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②课堂练习Ⅰ(0.5学时)。课堂上首先让学生按照课程内容尝试性的开展口语表达活动。③课本讲解(1学时)。教师讲解课本内容,重点是词汇,句型和有关语法知识。④延伸讲解(0.5学时)。教师归纳课本中出现的日语表达方式,并增添一些常用表达方式,供学生练习时参考使用。⑤课堂练习Ⅱ(1学时)。根据课本话题,教师设计不同情景和人际关系,由学生做问答练习,然后再由学生自己选择其他事例进行练习。⑥课堂练习Ⅲ(1学时)。围绕课本内容,学生自己创造情节和人际关系进行会话表演。先分组进行准备,然后在课堂上做会话表演。这个表演每个学生都要进行。⑦课后作业。课后自学网络资源,如看日剧、日本综艺节目、日本动画等。

三、教学模式改革后的教学效果及分析

(一)新的教学流程和方法建立了新的教学机制

在日语会话课教学模式改革后,出现了新的教学机制:①加入课前自学,既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提前掌握学习内容,又可以留出更多的课堂时间用于口语练习。②加入课堂练习Ⅰ,激活学生记忆中的相关语法表达方式和词汇,使学生发现问题,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课堂练习Ⅰ的另一个作用是,促使学生做好课前自学。对教师而言,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在讲解阶段也更容易做到有的放矢。③课本内容的讲解阶段,学生会带着课前自学和课堂练习Ⅰ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听课,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与教改之前相比听课的效率大大的提高。④延伸讲解增添该课口语活动所需的相关词汇、句型,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供学生在练习中选择使用。⑤课堂练习Ⅱ设置交际的语言应对过程和表达方式,由两人或多人进行口语基础练习,培养学生倾听对方想法,根据不同对象选择得体表达方式的快速应对能力。⑥课堂练习Ⅲ学生进行会话表演,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将课本知识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⑦课后作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接触到最新、最真实的日语会话情景,既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又为学生下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变

本次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中心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它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学时分配。从课堂流程的学时分配来看,教师的课本讲解、延伸讲解占1.5学时,学生的课堂练习Ⅰ、Ⅱ、Ⅲ占2.5学时。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占学时比为3:5。如果把学生自学和作业时间也算入学时比中,每个教学周期学生所占学时比例将更高。②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再以知识灌输者的身份占据整个课堂,而是作为组织者、指导者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完成整个教学过程。③学习方式。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宣讲的课本知识,而是主要通过口语表达的多种练习实践,主动参与课上与课下的学习活动。

教学目标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

本次教学模式改革改变了以语法结构为纲,以课堂知识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更注重训练听说技能,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通过课堂练习Ⅰ、Ⅱ、Ⅲ,训练学生思维、表达、倾听、理解、应对这5种相互关联的口语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得体的口语表达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交际应对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四、今后的课题

本次教改项目通过对《日语会话》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实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日语口语能力的转变。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明显增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这次教学模式改革不是一劳永逸的。今后的课题是要对这种教学模式继续观察,不断总结,不断进行改革完善。

参考文献:

[1] 冯倩. 如何提高日语会话教学的实践性[J]. 时代教育,2013(9): 119-119.

[2] 何琼华,李聿淼. 高校日语会话课程改革方案探究[J]. 青年与社会:下,2013(3): 134-134.

[3] 申鑫. 大学基础阶段日语会话课的教学模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2): 31-32.

[4] 翟东娜. 基础日语口语教程1[M].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

第5篇:以改变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对话教学 高三化学 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66-02

对话教学是本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过于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而轻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针对这些不足,新课改倡导的教学活动是老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本质上就是不断地开展对话活动。对话能达成理解,促进反思。对话能生成意义,建构新的认知结构。课堂上的对话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互动的,学生在对话中能更充分、自由地发表见解,发挥自我能动性。

1 对话教学的原则

对话教学要以平等、相互尊重为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对于知识和理论的探讨都要建立在平等基础上,教与学走向积极的沟通与合作。

对话教学要建立在双方坦诚相待的基础上。坦诚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地表达教学内容、方式、态度,这样就可以使每个学生在学习时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对话中充分展示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表达独立的情感态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对话教学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观是教师教育理念的具体表现,也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承认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对话教学要能将价值观、知识观与方法论融为一体。对话教学的实质在于发展批判意识,形成自由思想,树立独立人格,从而达成双方的互赢结果。

对话教学是一种建设性的思想,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任务。它不仅是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更是历史与时代的对话;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更是人文教育的外在体现,实现平等与相互尊重的重要途径。

2 对话教学的基本形式

对话教学的形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两两组合,通过民主平等的前提实现对话教学的目标。从对话主体的对象来看,对话教学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2.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师生对话)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是两个相互依存的主体,是两个能说话、会交流的行为主体。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拥有话语霸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自主性和潜能受到压制。而在对话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主体,围绕课程内容、教学事件展开丰富多彩的对话方式,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还可以是肢体语言,都可以达到教师与学生间心灵的沟通。在化学教学中,为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可以多采集学生的生活体验,尽可能在教学中设定反映生活现实的情境,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消减了传统教学中师生关系的二元对立,使师生在教与学的对话活动中成长,这不仅是一种理论上的升华,更是一种心灵上的碰撞。

2.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生生对话)

学生间的对话可以是教师安排下的小组学习或讨论,也可以是学生自主组织的有合作、有分工的合作学习。学生间的对话存在很大的自由性,双方不易受传统观念的限制,讨论的方式也相对比较灵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生活体验以及自己的知识基础,对某一问题作出适合他们认识水平和能力的感悟和理解。学生还有着统一的课余时间,通过对理论的探讨,不断地延伸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从而既起到辅助的作用,又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间的团结。

2.3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生本对话)

作为课程载体之一的文本(包括教材、各种课程资源、教学资源、教学案等),会不断地与教师、学生相遇,对话自然形成。学生与文本之间并非是教导与被教导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对话,是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具体体现。学生进行自我感知、分析、理解、鉴赏,这样的对话,促使学生更广泛地阅读和查找相关的资料,超越教材,引导学生自主走进更深的知识海洋,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2.4学生的自我对话

学生的自我对话是对理论知识消化与否的自我反映。通过自我对话来促进自身的进步。无论是原来的“我”还是现在的“我”,都通过正确地把握自身的状态来实现自我的提高与进步。自我对话是对话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项,需要学生自我去反思,去质疑,认识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

3 对话教学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的实践与思考

高三化学复习的特点是知识点多而杂,时间紧迫,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容易产生急躁情绪,满堂灌的现象时有发生。没有了对话,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往往通过归纳、概括等手段来罗列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结果是教师累得汗流浃背,很辛苦,而学生因为没有参与进课堂,显得无精打采,课堂效益不高。

教师可以根据对话教学的原则,以平等民主的姿态组织课堂教学,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模式。从以教师为主的霸权教育转变为师生间平等对话的模式,加强课堂的互动交流,做好师生间的对话;把传统的“秧田式”座位改变成“马蹄型”或“圆型”,将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对话的开展,便于组织生生对话;围绕复习目标,精心设计一个典型例题,并以此为主线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讨论话题,引导生本对话等等。

笔者在一节《化学平衡》复习课上运用了对话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首先,围绕考纲的知识点要求,明确本节课要复习四个方面的内容:

考点1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考点2化学平衡移动与图像问题

考点3化学平衡的转化率问题

考点4化学平衡常数及简单计算

教师紧密围绕考纲罗列的知识点,做到向学生明确本节复习课的学习任务,使对话在坦诚的基础上进行,为师生、生生、生本对话顺利展开做好铺垫。

其次,设计一个典型例题来贯穿四个考点。仅设计一个题干目的是,在生本对话时,学生觉得很轻松,每个知识点所涉及的问题都在同一个题干条件下,不会频繁地为变更前提条件而浪费时间,甚至因题目的五花八门而晕头转向。同时生生对话时也不会因题目的混杂而导致部分学生力不从心。笔者设计的一个典型例题如下:

在一定条件下,将2.0mol A 和1.0mol B 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葑C(g)+2D(s); ΔH

当复习考点1时,让如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对话。

(1)当v(A): v(B)=21时,反应达到平衡。

(2)当容器内A、B、C的浓度不再随时间改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3)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4)当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5)当容器内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再改变时,反应达到平衡

复习考点2时,题干保持不变,改用如下问题。

(6)图1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则y轴表示C的产率或者A的转化率。

(7)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速率变化图像如图2。

(8)图3在t0时图像发生改变的可能原因是增加D的量。

(9)2min时,增大压强或者加入催化剂,速率图像可表示为图4。

复习考点3,题干仍不变,问题改为:

(10)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20%。

(11)在容器中再加入1mol B,A和B的转化率都增大。

(12)在容器中再加入2mol A和1mol B ,A和B的转化率不变。

复习考点4,(1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达为:

(14)两分钟末,增大A的浓度,平衡向右移动,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15)两分钟末,化学平衡常数的值约为1.4。

(16)反应到达平衡后, t1时再加入0.8mol A和0.8mol C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每个考点的复习,教师都是通过课堂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首先独立完成每个考点的问题,然后小组内逐题讨论明确所用的知识、方法、思想,并将每个考点的结论集中归类板书。最后教师把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总结出来,把解题的关键暴露出来,把解题规律共同探讨出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中,发现规律,巩固所学知识。

将对话理论引入到高三化学复习中,无疑给中学化学素质教育带来了一股生机和希望,推动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 .教育研究,2001.(11).

[2]张天宝.试论教育对话及其基本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

[3]王玮.实现“对话教学”的四种形式[J].人民教育,2004.15-16.

[4](英)戴维・伯姆.对话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蒯秀丽.对话教学理论下的教学模式探析[J].教学与管理,

第6篇:以改变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文兴趣;培养

要改变学生惧怕作文、厌恶作文的现状,首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正所谓“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下边谈谈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1.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途径

作文命题应贴近学生实际。命题作文是传统作文教学主要以至唯一的训练方式,其在落实大纲要求、体现每次作文训练的意图和把学生引上作文之路方面有着特殊的价值,但许多教师在命题时严重脱离学生实际,导致学生不愿作文、苦于作文,泯灭了他们本该喷薄而出的写作冲动与热情。

命题怎样才能切合学生的实际呢?首先,命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作文命题的指导思想。“生活是写作的第一源泉”,命题只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轨,学生才会觉得有东西可写,不至拿到作文就犯难。叶圣陶说过:“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须,题目虽是老师临时写出的,而积蓄却是学生原来的”。对于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往往愿写、乐写,这样可以变被动作文为主动作文,变害怕作文为喜爱作文。其次,命题应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教学要心理化”,作文教学理应如此。叶圣陶指出:“出作文题一定要为学生着想,钻进学生的心理去考虑,务必使他们有话可说。”中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兴趣广泛,见多识广;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喜欢张显个性、标新立异……命题应尽可能发挥年龄心理优势,发挥其心理潜能,为其提供驰骋想象的空间,倾吐苦乐的场所,展示才识的天地……总之,只有把文题命在学生的心坎上,写作才能真正成为他们发自内心的一种需要,他们才能真正乐于写作。

2. 作文训练:“先放后收,收放自如”

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阶段性和基础性。尤其是初中生,仍处于写作的初级阶段,倘若限制过多,会挫伤其写作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初学写作时不妨放宽要求,减少不必要的限制,给予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曾主张“作文之本,初欲奔驰”。南宋学者谢枋在《文章轨范》中也写道:“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小心——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此集皆粗枝大叶之文……初学熟之,开广其胸襟,发舒其志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多记,笔端不窘束矣”。可见,“放”的结果正是让学生对写作有了信心,有了兴趣。“放”的方法大致有:

(1)内容,立意不作过多干预。传统的作文训练对学生作文的内容、主题要求较严,许多教师明确规定学生只能叙写好人好事,抒发乐观向上的感情。这显然违背了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则:“真实”,催生了学生习作中言不由衷的假话、空话和套话。而《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确指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窃以为,只要是真实的情感与认识,不论积极还是消极,对或错,教师首先应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权利。对于学生失偏颇乃至错误的看法,教师只有耐心引导、斧正的责任,断无不准发表的权利。周士魁在《作文“恐惧症”病因试探》一文中指出:“应提倡童言无忌”,“真要个别学生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写出了格,也不必大惊小怪,慢慢引导就是非了。”日本教师对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的观点、主题、情调,不妄加评说,即使对不正确的看法,也不是急于让学生放弃或转变,而是任其待一段时间,让学生在生活中通过实际体验去领悟、比较、纠正,因此,学生作文从内容到形成,往往呈现“桃红柳绿、精彩纷呈”的景象。这无疑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国语文教师思考与借鉴。

(2)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创新表达。写作应成为学生的内心需求,怎样表达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任其发挥所长。在“写作中不得设置审题障碍,要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同时,我们要还给学生作文的自由,从文题到文体,写作范围以至评语和打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限制。

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一方面向学生推荐表达新颖独特佳作,一方面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文体和表现形式的自由。结果学生习作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文体方面,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诗歌、各显身手;形式上,小标题、文言、小说、童话、科幻故事乃至“蒙太奇”、“意识流”、各有千秋。学生们的奇思妙想,正是他们对写作产生兴趣的一个可喜的信号。

(3)作文评改“手下留情”。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它是教师了解当次作文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一个通道。不少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往往改得过多、过细、过严,惟恐不知学生问题所在。其结果却适得其反,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通俗类书《学林广记》中的《速成法》一文指出:“若改小儿文字,纵作得未是,亦须留少许,不得尽改。若尽改,则沮挫其才思,不敢道也。”唐彪也说:“先生于弟子之文,改亦不佳者,宁置之……盖不可改而改之,徒费精神,终不能亲切条畅,学生阅之,反增膈膜之见。”可见,前人在批改作文时很注意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主张少改、精改。

此外,在对学生的作文下评语时也应以批示优点、正面鼓励为主,即使要指出其作文之不足,也应以关切、商量、征询的口吻,尽量不伤及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3. 鼓励学生自主写作

文章贵有真情实感。写文章的人若无真情实感,就不能打动读者。但现在中学生作文中说套话、编假话、扯废话的现象屡禁不止。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我以我手写我口,我以我口言真情”。我们应该重视综合性活动的实践,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写“放胆文”。学生的独特感受多了,“条条框框”少了,写出的文章才更真实、更感人,至于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师可在“读写结合”或作文评语中加以指导。

第7篇:以改变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中学作文的重要性,从宏观上讲,写作的过程,就是不断组合素材、斟酌文字、转变角度、整合思想、反思提高的过程,于字词句段篇中指挥千军万马,在起承转合处洞察世事人生。在此过程中,散碎的东西条理化、整体化、美化,认识在起伏前进,悟性在螺旋上升,格局在跨越扩展,境界在逐级攀升。久而久之,思维会变得更严密、清晰,性格也会变得稳重、成熟。从微观上讲,写好作文是语文成绩提高的一大法宝。对于中学生而言,它在升学考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平衡学科之间的分数差距,提高他们的整体成绩。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呢?

一、在写作前期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一、清楚认识“中学作文”与“文学创作”的区别

文学创作是少数人从事的一种职业。而中学生写作是为了学习表达。社会中的人彼此要交流思想感情,传达信息等,都必然要用到写作,所以中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也需要写作这个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不学会写作,将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都会遇到重重困难。

第二、正确认识“阅读”与“作文”的顺序

写作是表达过程,阅读是理解过程。因此,中学生应阅读在先,写作在后。阅读可以理解别人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就理解了别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技巧。学习了别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和技巧,学习了别人的语言,久而久之,自己也会在表达中运用。这是一个借鉴、模仿、运用、提高的过程。因此,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提高。中学生应该在多读的基础上多练,才能逐步写好作文。

第三、纠正“害怕写作”的心理

中学生中常常有畏惧写作的心理。不知道作文该写什么?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面对文题,往往迟迟不能下笔,总是觉得没有什么话可说。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大多是初中生平时不注意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因此难以发现问题和形成自己的见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要求学生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这就要求初中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观察,多注意积累。教师则应教会学生如何观察生活,如何分析事物,怎样提炼观点,如何搜集和运用材料。其实作文并不可怕,写作和说话是一致的。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就是“写话”,自己怎样说就怎样写。把自己的话用笔写出来就是写作。因此大可不必害怕写作。“文无定法”,但它有“法”,关键问题是贵在得“法”。

第四、明确“写作”与“说话”的区别

虽然写作就是“写话”。但中学写作与我们平时的说话是区别的。话说完就过去了,而文章可以保存下来,可以反复修改,反复加工,使表达的意思更准确、更全面、更生动。写作的表达效果比说话要好。因此,写作时态度要认真,注意修改,把自己的意思更好地表达出来。否则,就不能使写作的这一优点发挥出来。

第五、写作的客观性

思想是客观事物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我们写作反映的也是客观世界。客观世界是怎样的就怎样写,是什么就写什么。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才能写好作文。中学生作文中常出现“假、大、空”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学生认为文章的思想内容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情操、思想品质。这样就导致了学生把自己“伪装”得很“高尚”,不敢说真话。其次,优秀的“范文”导致学生说假话。学生为写出好作文,东拼西凑一些华丽的辞藻、语句,发一些故作深沉而的感悟,排列几句名人名言或诗词典故,努力使自己的作文有“范文”的样子。为扭转这种现象,教师要在观念和实践方面让学生明确,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树立“说真话”“抒真情”“讲真事”的良好文风。话是自己的,思想也是自己的。不要说连自己也不懂的话,不要说自己没有的想法,不要说不是自己的思想。因此,写作时不要照搬别人的话,不能编造、说假话,因为编造和虚构是不同的,编造是说假话,虚构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方法。

二、写作过程中同样要注意几方面事情。

第一、准确把握作文中心

好跑题,把握不住中心。这种情况一般多会出现在中学生话题作文中。主要情况有以下几种:首先是对词语或话题的理解不准确不全面;其次是常由话题一步步蔓延开去,先是由话题写起,越写离主题越远;再有就是只从材料引申出观点来,却不顾话题本身的要求;还有一种就是在材料作文中只抓住了枝叶,丢了主干。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要求学生要学会立意取材,搞清楚材料的取舍与表现中心思想的关系。

第二、注意作文结构安排

在写作的动笔阶段有许多常见的问题:一是错别字多,词汇贫乏;二是用词不当,病句多;三是叙事顺序不清,逻辑性差;四是文章的结构,段落安排得不合理。

对此,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阅读课的教学,要利用好阅读课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材料的安排,让学生明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8篇:以改变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改革 作文水平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052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中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阶段。因此,对初中生要积极引导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打下基础。初中语文课程的设置就是为了丰富学生内心,进行情感体验。写作是人们进行交流的方式,也是学生表达自己情感和看法的工具,也是中考题目中唯一一道没有答题框架,可以自由发挥的题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现在的作文指导课还存在诸多问题,学生的写作热情普遍不高,作文水平也差强人意,许多学生一写作文就头疼,不知道从何下笔,觉得不会写,没得写。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呢?教师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指导呢?

一、上好每堂作文课

教学是一门艺术,要切实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除了学生的努力外,教师的引导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改进教学方式,让每一节作文课都上得别开生面。

首先,要向学生讲授基本的写作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作文课的基本任务。教师要向学生系统介绍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例如开门见山、首尾呼应、承上启下等,让学生有个清楚的了解和掌握,才能灵活运用到每次写作中去。

其次,作文课上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文学理论中有个理论叫“期待视野”,意为读者对将要读到的作品有个心理上的期待,一旦契合这个期待,就能与作品产生心灵上的交汇。写作也应该是这样,要了解学生的写作视野,尽量选择与之相符的作文话题。例如学生普遍对梦想、青春、友情或亲情感兴趣,对此类话题熟悉,有话可说。此外,尽量把话题设置成开放式的,例如“……之我见”“我喜欢的……”“我最……的一件事或一个人”,要让学生在要写的作文里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最后,作文课的形式也要多种多样。把阅读课与作文课结合起来,在阅读每篇文章时,可以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边思考边阅读。比如笔者曾上过一堂特殊的作文课,有几个学生踩着上课铃进了教室,以前我都是一笑而过,但是这次我大发雷霆,第一次在学生面前发火。学生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接着我换上学生熟悉的笑容,问“你们喜欢严厉的还是温和的老师”“哪种方式效果好”。学生们纷纷讨论,发表不同的意见。然后我说这堂作文课的题目就是“严师高徒之我见”,结果可想而知,学生都能完成得很好。

二、在生活中寻找素材

学生之所以感觉作文难写,没内容可写,就是不能从生活中发现素材。离开生活,写作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生活做细致的观察和思考,从一件件小事中感悟生命、体验生活。比如给学生安排任务,让他们观察周围的事物有什么变化,自己的成长过程或者朝夕相伴的亲人身上有什么变化。对这些变化有什么感悟,对于未来有没有什么设想等。这些都是学生不可避免并且有话可说的话题,心非木石岂无感,春花秋月、日升日落、阴晴圆缺、四季变换,肯定能引起学生的无限思考。初中生的情感世界本来就很丰富,有时候心有所感,只是没有一个正确的宣泄的出口。一旦好好引导,写作就变得得心应手。所谓“我手写我口”,写作其实很简单,就是记录下自己的心路历程,把想说的话诉诸笔端。

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总能带给我们思考和启示,是不可忽略的宝贵的财富。学生要善于运用这些财富,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并且进行积累。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像和伟大的人对话,可以从中学到如何面对人生的种种,学习作家和主人公的人生态度,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如读《老人与海》,教会我们勇敢;读《海伦・凯勒》,我们学会顽强,不向命运低头;读《安徒生童话》,我们懂得世间的善恶美丑。

在阅读过程中,也要注意积累。除了学习人生态度和精神感染外,文学作品里的名言警句也可以为我们的作文所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加上一笔,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多进行练笔,逐步提高

俗话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阅读可以拓大视野、丰富知识、开拓眼界。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起到监督作用。初中生自主学习意识还不高,大部分学生都有惰性,需要人督促,因此可以通过布置任务或同学之间监督的形式来促进阅读。并且让学生建立自己的摘抄本,遇到好句好段就记录下来,多多借鉴优秀的写作经验和写作方法,优秀范文往往能够起到标杆的作用。肚子里有东西,学生才真正能在动笔时做到灵活多变、游刃有余。在作文课上固定抽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做经验和好句好段的交流与分享。可以成立小组,设立奖惩制度,形成竞争机制,更能激励学生进行阅读。

适当的练笔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掌握了写作方法,积累了写作素材,确定了作文题目,就可以进行写作练习。注意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端正整洁,把平时当成考试,才能把考试当成平时。练习得当,自然胸有成竹,在考场上不会慌张,发挥出正常水平。练笔之后的批改也很重要,教师要做好这一工作,对学生的作细致的批改。优秀的地方提出表扬,增强学生写作信心,如采用优秀文章张贴或传阅的形式。做得不好的及时指出并改正,给予指导和鼓励。

第9篇:以改变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教学本质的问题是任何教学理论都必须首先面对的问题,在梳理近二百年来最具代表性的教学理论观点的过程中,我们概括出三种教学本质观:一是道德认知本位的教学观,二是情感体验本位的教学观,三是发展思维本位教学观。作为基层教育研究者,我们对教学的言说当然必须力求保持实践的品质,不能只是停留在对这些教学本质观的解构性辨析或者对其优点和局限的完美呈现,而是应该更本质地去探寻这些教学本质观的内在传承和它们共同看重的本质性的教学元素。我们应穿越理论的迷雾,回到教育现实,回到教学实践,直面教学改革的现实问题,透视教学改革的种种躁动与迷茫,以宽容的心态和坚韧的毅力,缜密分析,大胆求证,激情满怀地投身教育教学的变革,小心翼翼地构建起教学理论大厦,“让教育找到回家的路”。

一、三种教学本质观的内在传承

在梳理上述三种教学本质观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道德认知本位的教学观较少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忽视情感目标;情感体验本位的教学观相对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目标的达成遭遇尴尬;发展思维本位的教学观则存在单纯为思维而思维的倾向,道德和情感的目标被搁置旁落。我们之所以不愿意对上述三种教学本质观优缺点进行所谓无懈可击的论证和分析,因为任何理论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理论既反映时代的进步,同时又被时代所限制。所以我们把三种教学本质观看作是教学理论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链条,是教学理论发展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表面化的分析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在三种教学本质观中,道德认知本位的教学观、情感体验本位的教学观和发展思维本位教学观却有一些共同的主张,都遵循思维的基本规律,指导着各自教学理论的实践。

二、当前教学改革的躁动与迷茫

教育是个相对保守的系统,但教学却是这个保守系统中最活跃的领域。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目标教学、尝试教学、合作教学、差异教学、探究教学、活动建构教学等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在我们看来,这些改革不仅有效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而且有力地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着常规课堂教学的基本品质。进入新世纪,新课程改革席卷全国,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注重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对于改变现实的教学问题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改革激情渐渐消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改革遇到了我们没有预见到的强大阻力,教学改革一度陷入了躁动和迷茫的境地。在教学理论界,是与否、对与错、退与进的争论此起彼伏,躁动不已。面对这样一场目标宏大、过程繁难的改革,新课程改革的倡导者们不乏激情、理想和责任担当,但推进这场改革还需要坚定信念,面向生动复杂的实践进行不懈的探索。从实践层面来看,改革过程中的新问题不断涌现,由于专业的引领不能及时到位,一线教师普遍感到困惑和迷茫,而教育学术的躁动反过来又加深了实践的迷茫,人们对改革的阻抗心理越来越重。我们在区域内的抽样调查也基本反映出这种过程性的迷茫,教师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过程缺乏思维含量和思维深度,教学环节表面上看过于繁琐,实质上却是缺乏逻辑必然性,教学效率就可想而知了。

对于这样一场目标宏大、过程繁难的改革,任何急功近利的结论和判断都显得为时过早。没有这样一个基本的判断,任何褒奖和诋毁都是对改革的误解与伤害。有了这样的判断,我们的改革就会更加从容和执着,我们就会埋下头去,沉下心来,积极探寻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步步为营、扎实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在改革逐步深化的过程中,新的教学理念会慢慢转化为教师的实际行动,教师的教学理念会逐步得到完善、提升乃至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人们所期望的结果就会渐次展现。站在实践者的立场,我们深信以下两点:教育是慢的艺术,改革是韧的战斗!

三、思维对话的基本价值诉求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