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题研究奖励办法范文

课题研究奖励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题研究奖励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题研究奖励办法

第1篇:课题研究奖励办法范文

关键词 新时期 本科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Explore University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New Era

――Take Shenzhe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YUAN Keming

(Office of Teaching Affairs,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Guangdong 518060)

Abstract Deepening reform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raised outline actions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imed at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In this paper, take Shenzhen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teaching reform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new era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teaching reform, reform ideas and propose specific action plans.

Key words new era; undergraduate teaching reform; higher education

大学本科教育正处于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质量提升为主的内涵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依据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为高等教育改革最紧迫最核心的主要任务。现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是摆在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的重要问题,把握好这一作为高校的主要生命线,是各高校迈向现代化一流大学的重要保证,关乎着学校的生存、发展。深圳大学作为特区大学,教学质量的好与否,关系着深圳大学各项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深圳大学自创办以来,一直苦寻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提高深圳大学在国际、国内兄弟院校间的影响。通过多年的大学本科教学改革探索,深圳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社会影响度不断攀升。但作为地方性大学,与一流大学相比,特别是与社会的期待相比,深圳大学本科教学依然存在问题与不足,在学科建设上有诸多方面待改革和探索,如: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待加强;本科教育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力度需进一步加大。这些问题在当前深圳大学本科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存在的原因有教育体制方面,更重要的还是我们对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认识问题。

深圳大学对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及教育教学改革思想进一步的梳理,确定学校办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深刻分析本科教学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结合深圳大学总体发展战略,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抓住机遇,全面实施“深圳大学本科教学改革行动计划”。

1 近年深圳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尝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深圳大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使命,以落实“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厚积薄发、经世致用”为办学理念,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进一步提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构适应社会发展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学生个体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教育教学改革具体举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实施“卓越人才培养工程”,打造拔尖创新人才

更新教育理念,打破不利于人才成长的条条框框和体制,进一步探索科学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人文精神融合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分层分类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本科招生的三元结构,学校和各教学单位积极探索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截至目前,已组建高性能计算机特色班、数理金融班、国际投资接轨班、国学精英班、管理科学全英班等8个创新班。在推进现有创新班内涵建设的同时,学校将整体规划、顶层设计、分类指导、扩大规模,3年内重点建设五种类型共40个创新班,搭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五类创新班包括:以“本-硕-博”连读培养学术研究型创新人才的“学术研究创新班”、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基础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技术应用实验班”、以跨学科跨专业方式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复合人才培养班”、以全英教学模式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的“国际合作接轨班”、以创业课程与创业实战相融合模式培养创业领军人才的“创业精英培育班”。

各类创新班充分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采用个性化教学组织、研究型教学模式和开放灵活的管理制度,促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成长特点,个性定制培养方案、精心设置课程体系、科学制定评价要素,实行学术导师制、小班授课制、小组研讨制、研究性教学与学习制、学习过程管理制。

1.2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工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创建“创新创业实践与学生发展”课程模块,形成一套创新与创业、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战相结合的、系统完善又富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理念先进、教学相长的优质创新创业课程;实施《本科生创新学分奖励办法》。

(1)课内“创新研究短课”与课外“聚徒教学”相结合推进创新教育。“创新研究短课”设置科研项目短课、专题研讨短课、专技实践短课和学院特色短课四类,实施学期课内短课制,要求以学术研究性、探索性和实践性为开课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科学实践能力为目的,采取课内集中授课、集中研讨或集中训练的方式,鼓励教师将科研项目带入课堂、组织学生围绕学术主题进行研讨探索和方法训练、或开展专用技能集中训练和培训等。每年开设100门“创新研究短课”。

“聚徒教学”为课外实施的以研究性、实践性教学为基础和特征的教学活动。“聚徒教学”拟实施“导师书院制”,3年内聘请100位聚徒导师围绕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建立100个“导师书院”。通过“师传徒”、“老带新”的形式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吸引学生进入实验室、工作室,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和提升学生专业素质。

通过一大批课内“创新研究短课”和课外“聚徒教学”的实施,营造浓郁的创新教育氛围,使学生创新行为蔚然成风,创新成果脱颖而出。

(2)从意识、品质、知识、技能与实战五个方面构建“五层次”创业教育体系,实施四年一贯制的创业教育与训练。对现有创业课程进行顶层设计、梳理整合,改变非计划性、非系统性、孤立零星开设课程的状态,构建四年一贯制“五层次”创业教育体系:①低年级开设“创业兴趣引导课”,激发学生创业兴趣、培养学生创业意识;②中低年级开设“创业通识课”,讲授创业所需财税、金融、法规、企业管理和创业项目运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创业品质;③高年级开设“创业专长课”,讲授各专业领域创业所需的产业模式、业态特征、产业政策和行业规范等行业知识,增长学生创业知识;④广泛开展创业素养和技能训练,如: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业论坛、创业讲座、创业大赛等,以项目、竞赛与活动为载体针对性地加强创业素养和技能训练;⑤组织创业团队,开展创业实战。

1.3 实施“实践能力提升工程”,构建多元化的学生实践平台

(1)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树立实践育人意识,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加大课内外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医类专业不少于25%,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以案例、项目、讨论、实践报告和团队作业等形式强化课堂内实践教学。(2)依托产业集群和产业优势,广泛开展特色基地建设。不断探索校企协同、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新型合作机制,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优势,依托产业集群协同,开展特色基地建设,拓宽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施展的平台。3年内新增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个,省级10个,校外实习基地100个。(3)多层次全方位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学校设立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鼓励和资助学生尽早参与学科实践和科学研究;学院加强专业实践和岗位实践,切实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参加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和学科技能竞赛,以教育部、各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其他省部级学科竞赛和技能竞赛为牵引,实施一院一赛制;研究改革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探索工程实践、企业顶岗、应用产品、调研报告、学术论文、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毕业综合训练。

1.4 实施“国际交流拓展工程”,探索开放式国际化办学模式

(1)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提高学校国际化程度。突出办学优势和特色,全面拓展全英课程资源,积极联系和吸引国外留学生来校学习,提高学位留学生比例和留学教育质量。(2)积极推进联合办学项目,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建立院级“2+2”(混合班)模式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研究制定学费、招生、课程和管理等方面的鼓励政策。倡导中外学生相互融合的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联合办学项目前两年实施中外学生混合教学。(3)开拓本科生出国(境)交流项目,为学生搭建对外交流与学习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本科生出国交流项目,包括:短期会议、研讨、暑期学校等;积极拓展交换生项目,稳妥实施学分转换,让更多本科生有机会到国外大学学习深造,开阔视野。(4)鼓励教师出国交流学习,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分专题选送骨干教师赴国外开展教学交流培训,掌握国外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和先进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掌握本学科领域学术新进展,全方位提升师资水平。

1.5 实施“优质课程建设工程”,优化课程教学资源

(1)建设一批高水平在线开放课程(MOOC课程)。结合国家级、省级与校级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以通识教育类课程为重点,遴选并建设一批高水平MOOC课程,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开展“翻转式”课程教学改革,推行传统课堂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形成以深圳大学为首的地方高校MOOC课程联盟,探索MOOC课程共享机制,开展高校间在校生跨校选课、学分认定等工作,实现更大范围的优质教学资源开放与共享。(2)实施“双百”品牌课程建设。3年内遴选和建设百门“通识教育品牌课程”和百门“专业教育品牌课程”(简称“双百品牌课程”)。“品牌”课程体现于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创新的教学方法。“双百品牌课程”将成为深圳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标杆性课程,在其示范、辐射和引领下,带动学校本科课程建设。

1.6 实施“教学质量保障工程”,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和持续提升的长效机制

(1)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建立校院两级质量报告制度,完善本科教学质量内部评价和保障体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作为学校对各学院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推进实施专业评估和课程评估制度,促进专业和课程统筹调整,优胜劣汰。加强教学过程评价,继续实施教学检查、三级听课制度和学生评教,完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2)充分发挥本科教学督导团的监督、指导与评估功能,有力促进教风建设。加强督导团听课、常规教学检查和评优工作,实施督察建议和回复制度。(3)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举办教师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培训或讲座,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以教学工作坊、教学午餐会、专题研讨会、示范课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师教学法与教学实践的交流研讨;持续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组织青年教师教学改革专题研究项目立项。(4)全面实施《深圳大学本科课程考核规定》。改革课程考试和考核办法,继续推行过程性考核制和附加题制,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和形成性评价,规范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提高课程学习要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5)加强学业过程管理。严格实施学生学业预警、退学机制,调整选修学分上限,推进学分制收费,改进学风。

1.7 实施“本科教学奖励工程”,激励教师教学投入

建立科学有效的本科教学奖励体系,形成《本科教学教师奖励办法》,实现教学评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真正发挥教学奖励的评价、导向和激励作用。学校扩大奖励范围、增加奖励项目、提高奖励标准,奖励在本科教学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以调动广大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本科教学奖励工程”设立综合奖、突出贡献奖和专项奖三大类:(1)综合奖。包括校长教学奖、腾讯良师奖、腾讯教学管理团队奖和教学成果奖。综合奖由学校组织评定,教学成果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其他奖项为每年度评选。(2)突出贡献奖。对取得各类国家级教学荣誉的教师授予“本科教学突出贡献奖”称号,并予以奖励。(3)单项奖。为本科教学各个环节设立三大类共十六个单项奖。包括学年优秀课程奖(最佳课程、最佳创新短课、最佳全英课程、最佳过程性考核课程、最佳课件、最佳案例教学、最佳PBL课程);学年优秀教师奖(最佳课堂教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最佳“聚徒名师”、最佳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最佳学术及学科竞赛指导教师、最佳实习实践与实验指导教师);学年优秀教研成果奖(最佳教研成果、最佳教研论文、最佳教学改革推广)。单项奖由学院评定,每学年度评选。

2 结束语

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培养人才,这是高等教育最基础、最根本的使命。深圳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是牢牢围绕着这个命展开的。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促进本科教学内涵式发展,培养视野宽广、意识领先、素质优良、能力突出的创新型创业人才,把深圳大学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现代化一流大学。

参考文献

第2篇:课题研究奖励办法范文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奖学金 多维度 激励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7.081

Abstract The new policy orientation that graduate education begins to charge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postgraduate Award (help) scholarship assessment.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scholarship evaluation, a deep thinking about how to assess graduates' abilities multidimensionally and scientifically is made. It aims to ensure that the scholarship assessment work runs orderly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incentive effect of scholarship.

Key words graduate education; scholarship; multidimensionally; incentive

研究生奖学金制度旨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点之一。①根据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2014年秋季学期起研究生教育开始实施全面收费。新形势下,奖(助)学金评定办法的建设对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

实施全面收费后,奖学金评定出现普遍性与激励性并存、奖励性与助学性同在的新特点。奖学金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对极少数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的奖励,也存在一定的助学性质。尽管奖学金的覆盖面扩大了,但是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学生之间的竞争似乎更为激烈了,研究生主观愿望和评定结果的差距更容易引发争议。同时在高校研究生收费教育改革背景下建设的奖学金评定办法,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贫困学生的教育公平这一敏感问题,无疑为奖学金的评定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各种问题的出现,让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如何完善奖学金评定办法,提高奖学金的评定效率和效果,为充分利用奖学金的激励功能,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做有益探索。

1 建立健全多维度奖学金评定办法的基本思路

与本科生奖学金评定不同的是,研究生作为新生的学术力量,不仅要有优异的课程成绩,还应该有突出的科研能力。因此,研究生奖学金作为一个独立制度产生后,在实际研究生奖学金项目的评定中,比较学生科研成果的多寡和优劣也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各大高校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奖学金评定理应重视科研成果,但也应该充分考虑其他方面对研究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影响,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所以,奖学金评定工作的开展,应当从实际出发,学习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完善评价维度,树立多元评价观。根据学院特色和学生所长,除了学业成绩和科研成果之外,还应充分考虑个性发展,因此奖学金评定标准应该包括科研成果、课程学习、文体特长、职业技能、社会实践和社会工作等多个方面。充分调动广大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积极性,激发研究生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精神,引导研究生多样化发展,促使人才脱颖而出,真正发挥奖学金应有的效用。

同时,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需要转变工作理念,从学校主导转变为规范前提下的民主互动。评定办法的制订不仅要兼顾国家、学校的原则和政策,也要考虑学院、学科特色以及生源质量等情况,既要客观准确地评价研究生各方面综合能力,又要对受众群体进行大面积的激励,全面考虑学生发展情况,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多维度综合性评价办法。为适应新形势,需要对原有评定标准、办法进行全面改革。本文结合历年奖学金评定实际,从多个维度全方位、综合性的对研究生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不断完善评价标准和细则,优化评价体系,有效发挥奖学金的激励作用。

2 完善奖学金评价维度,细化奖学金评价标准

确定评价尺度,基础而又关键,直接影响奖学金评定的质量。目前还没有统一、明确的评价指标,因此细化评定标准成为各大高校最需关注的一个环节。在充分调研、考虑差异性的基础上,本文初步形成了多维度的具有梯次分类的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标准。具体地,给出以下几个维度的评价标准:

(1)思想道德素质:反映学生在思想意识、道德行为、政治态度、法纪素养等方面具有的符合时代特色的基本品质,综合体现学生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2)科研与创新能力:学生的科研成果,根据其发表期刊或者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影响力进行评分,不同等级给予不同的分值,层次分明。对部分高级别或者获得特别奖项的学生予以特殊奖励。同时,对于参加数学建模等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按等级进行梯次加分。

(3)专业理论素质:研究生课程专业性较强,为了减少课程之间存在的差异,避免不同老师打分高低不同的弊端,对课程成绩做一次处理,最后加权求和。

(4)文化素质与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根据学生在学期内在相关方面的表现,比如组织或参与各种大型活动、担任社团或班级干部所获得奖项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判给分。对于在相应学期内相关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或获得重大奖项的学生考虑给予额外加分。

(5)身心素质:考核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社会适应性、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素养。

在评价过程中,为了保证评定标准的科学合理,增强可操作性,采用肯定评价和否定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作为最基础的评价指标,对每一个研究生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由于该评价指标难以量化,为了增强可行性,可以进行否定评价。否定评价权重只设计零分和满分两个等级,以零分作为“否决”奖学金评审、评优资格。科研与创新能力、专业理论素质、文化素质与实践能力进行肯定评价,以“增量”形式进行梯度设计。评价权重在零分和最高分之间再分出若干个从低到高的不同等级。

在评价过程中不光要注重成果的数量,更要关注成果的质量,要特别注意区别不同录取类别、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专业甚至不同方向的研究生,合理进行权重的分配。若某些指标无法量化或很难量化,也可采用组织学生现场答辩的方式,以便更准确地评判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为了强化研究生培养的全程质量监控,奖学金评定指标与研究生培养过程挂钩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②

3 妥善处理争议,保证奖学金评定的公平公正

一个制度实行的成功与否,要通过制度实施的受体的认可度来体现。在研究生奖学金评定的过程中出现争议和评价盲点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在出现争议后妥善处理,不至于引起较大的不稳定因素,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不断探索。

在奖学金评定前,需公布评定标准,以便学生可以按照标准行事,保证评定过程公正公开。允许学生代表参与整个评审过程,及时公示评定结果,接受公众和广大学生的监督。以公平竞争与公开评审为基本要求,提高研究生奖学金评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进行正当诉求的权利,遵循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导师共评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评审体系的灵活性,更多的体现研究生在评价过程中的自主性。此外,要明确评审人员的分工职责,责任到人,防止腐败现象发生。

4 不断完善评价方法和激励机制,强化奖学金的激励作用

每年测评结束后,及时对评价结果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对评价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讨论,不断的修正评定办法,使其更客观、科学,使评价更趋公正、合理,减少争议。另外,目前研究生奖学金主要采取“校―院系―班级”的三级评定方式,即学校制定总的评定标准,院系再根据本院具体情况拟定详细的评定细则,最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评定。这种粗放的实施程序,可能会带来评定公平性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改进奖学金的实施程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成立专业化的管理机构,制定精细化规范,使研究生奖学金制度发挥其应有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奖学金的激励作用兼具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一方面,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物质利益;另一方面,奖学金是对学生学业、科研等各方面表现的一种肯定,获得奖学金是每一位学生都想拥有的荣誉。可以借助奖学金的评定,构建适合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激励机制。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的需求。③对于在校研究生,学校和学院的相关政策应该最大程度适应学生的需求,发挥有效的激励作用。适当扩大激励范围、采取多元化的激励形式,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激励机制。

此外,可以考虑对学年内出现重大错误的研究生进行奖学金退还的处罚决定,从而使奖学金保持持久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针对2014年秋季研究生全面收费这一契机,本文提出了一种多维度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方法,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考虑奖学金的评定问题。期望本文给出的方法能在以后的研究生奖学金评定过程中发挥其效用。

注释

① 谢金丽.现行研究生奖学金制度改革的动因、特征、问题及对策[J].重庆高教研究,2014(2):59-62.

第3篇:课题研究奖励办法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3011103

1实证分析

1.1调查对象的选取和抽样方法

调查时间:2014年3月-5月。

调查地区:选取陕西省民办高校分布较多的城市:西安。

调查对象:西安五大民办高校(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外事学院、西安培华学院、西京学院、欧亚学院)的部分教师及管理人员。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实地访谈。

其中问卷调查方式:进校发放调查问卷,每校发放100份,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发放数量:500;问卷回收数量:485;有效问卷数量:478。

具体样本分布如表1。

表1样本分布表

学历分布本科占23%硕士占73%博士占4%

性别分布男性27%女性73%

职称分布无职称教师9%初级职称9%中级职称50%中级以上职称32%

年龄分布35岁以下

占46%36-50岁

占36%50岁以上

占18%

任现职年限1年以下

占5%1-3年

占9%3-5年

占54%5年以上

占32%

回收有效问卷478份中,将其分为415个训练样本和63个检验样本,训练样本的目的是为了构建任用制度、评价激励机制对流失率影响的模型,检验样本作用是评估该模型预测的准确性。

1.2数据分析

1.2.1教师对现有任用制度、评价激励制度的满意度调查

数据分析显示,50%以上的教师对现有的激励机制不满意,49.12%的教师认为学校当前的评价制度不合理,35.25%的教师认为所在学校当前的任用制度不合理,这说明陕西民办高校目前在任用制度、评价激励机制方面均存在一定缺陷,急需改进。

表2陕西民办高校教师对现有制度的满意度调查

调查内容是(%)否(%)不清楚(%)

学校制定的创新激励是否合理38.7051.2510.05

当前激励政策是否能满足学校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35.255113.75

所在学校当前的激励制度能否有效提高教学与科研积极性3654.269.74

所在学校当前的评价制度是否合理42.7549.128.13

所在学校当前的任用制度是否合理46.4535.2518.3

表3陕西民办高校教师对当前不同激励

政策的满意度对比分析

人数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极差

科研奖励10079.88.22639532

教学奖励10054.114.66259065

升迁机会10058.516.08169276

在西安某民办高校受访的100名教师中,学校对科研突出者的奖励措施方面(平均分79.8)是教师们最为满意的;而对于教师取得的教学成果给予的奖励方面(平均分54.1)是最不满意的。建议各大民办高校提高教师们的教学奖励力度,采取措施进一步促进教学评价的合理性。

根据离散程度(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极差),教师们对升迁机会的满意度程度差别最大,其标准差为16.08分;最低分16分,最高分92分,差距非常大。这可能跟每名教师的个人感觉有关。

1.2.2任用制度、评价激励机制等对教师流失率的影响研究

(1)指标的选取。

通过对陕西民办高校教师的实际调查和数据整理,选定了以下5个大类指标。

因变量:Y=(1,0)(1=稳定员工,0=流失员工)

自变量如下:X1:评价机制合理性;X2:激励机制合理性;X3:任用制度合理性;X4:人文环境建设措施;X5:个人因素。其中个人因素主要包括工作成就感、人际关系、家庭原因、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

(2)Logistic回归分析。

①Logistic回归的基本形式。

在二分类因变量分析中使用最广的是Logistic分布,定义如下:Y=0表示流失员工,Xi表示解释变量,则教师流失的条件概率为P(Y=0|Xi)=Pi,再写出教师流失与教师稳定概率的表达式,对其去对数,可得到

Ln(Pi/1-Pi)=B0+B1X1+…+BnXn

上式左边表示教师流失与教师稳定概率之比的自然对数,右边表示各自变量发生变动时对教师流动所产生的影响程度。

②变量的定义与建立模型。

由于调查问卷设计的答案采用区间段的方式,故对采集的变量定义如评价机制合理性X1定义:1=60分以下;2=60―69分;3=70―79分;4=80―89分;5=90―100分,标准差为0.91;其余变量也采用类似方式进行定义。

对以上变量进行回归,利用SPSS18软件下的二元Logistic回归,采用向前逐步回归,筛选后保留3个变量X1、X2、X3,得出方程表达式为:

Ln(P/1-P)=-3.28-0.13X1-0.18X2-008X3

③模型分析与模型检验。

分析以上模型可见: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率受所在学校评价机制合理性、激励机制合理性和任用制度合理性的影响,与三者均呈负相关。评价机制合理性每增加1个单位,教师流失率下降0.13个单位,激励机制合理性每增加1个单位,教师流失率下降0.18个单位,任用制度合理性每增加1个单位,教师流失率下降0.08个单位。其中激励机制合理性对教师流失率的影响相对较大。

下面我们用未参加建模的60组数据来对模型进行检验,得到如下检验结果见表4。

表4模型检验结果

Frequency 01total

035641

110919

total451560

从表4中可知, 用建立的模型来对这60组数据预测,其中模型的判对率非常高,进一步说明模型判别效果很好。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看到,陕西民办高校教师对现有任用制度、评价激励机制的满意度均不高,且这三个方面对教师流失率的影响非常大。下面我们详细阐述任用制度、评价激励机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任用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目前看来,陕西民办高校的专职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中青年教师比例过大,缺少高学历、高职称层次人才,女教师过多,双师型教师较少。另外,青年教师普遍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部分教师处于专业发展高原期。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不强,凝聚力和团队意识差,教师流动性强。甚至出现个别教师队伍中三五成群,各自为政,各谋其利,整个团队的教学、科研气氛一盘散沙。

3评价激励机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通过对调研数据分析显示,陕西民办高校教师对现有评价激励体系的认同感普遍较低。

在评价方面:民办院校对教师的考评一般在每学期期中进行一次教学评价(采取督导、同行、学生的三级评价)、年终综合性考评一次。三评过程中,监督机制几乎没有,容易出现评价过于主观、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如同行评价,很多教师应付了事,根据与被考评人的关系好坏随意打分,甚至出现不去听课,随意打分完成差事现象。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由于没有量化的评价标准,有些学生的评价过于主观,完全根据对老师的喜恶程度打分。在教师综合评价方面,很多学校设定了教学、科研考核和奖励标准,但在具体操作上,指标设定的不科学,可行性差,指标权重分配不合理。例如在年终考评成绩的计算上,同行评价占的比例过高,这就容易造成同事间拉帮结派,投票选举弄虚作假,反而忽视了真正教学、科研水平的考核。一个学校如果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普遍较差,将是制约学校发展的大问题。

在激励方面:陕西的大部分民办高校有严格的激励制度。对在教书育人、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教材建设、教学管理、学生指导、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做出成绩的教师,有具体的奖励措施。如在科研方面,对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科研创新等均有相应的教师奖励制度和奖励细则。举例来说,西安外事学院在科研奖励细则上,教师发表论文在北大核心期刊和南大核心期刊,将获得不同的学分,期刊级别越高,获得的学分越高,用学分可换得学校一定的金钱奖励。教师获1学分将获取科研奖励30元。另外,学校为鼓励教师重视科研,教师也可以用科研成果换取一定幅度的课时任务量减少。西安翻译学院为了鼓励教师提高科研能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对于学校定期举行的科研讲座,每次讲座每位参加的教师都可以得到4学分。可用于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时的转换。(陕西省从2014年起,要求参加职称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80学时,其中专业科目不少于56学时,公需科目不少于24学时)。

对于已经采取的各项激励措施,从激励效果上看,民办高校教师普遍在短期内得到了激励,但长期激励效果不好。在短期内,教师们教学、科研热情得到提高,但更多的只是盲目依据学校奖励措施来提高工作质量,激励只是短期内起到作用,时间一长,重回旧态。教师自身和学校对教师都缺少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不利于学校师资队伍的优化和提升。从科研来看,民办高校的教师们本身科研能力较弱,同时又没有导师引导,对于学校重奖的高级课题、核心期刊望尘莫及,于是更看中短期可见到效益的普刊及校级课题的申报,只见短期现金激励,缺少耐心、信心去研究高级别期刊及课题申报的技巧,学校也缺少相关的培训,长此以往,不利于教师个人及学校的发展。以西安五大民办高校教师申报省级以上课题情况为例,我们通过数据来看当前陕西民办高校科研奖励措施实施后成效如何,详见表5。

表5西安五大民办高校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

立项情况(2012年-2013年)

学校名称国家自然课题国家社科课题科技部课题教育部课题

省社科基金课题小计

西安培华学院000000

西安翻译学院000011

西安外事学院000134

西安欧亚学院000022

西京学院000000

数据来源:政府官网。

4陕西民办高校教师管理改进措施

4.1任用制度改革

(1)选聘教师采取多渠道,选聘要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大力引进双师型教师、有行业经验的企业专家及高学历、高职称层次人才,招聘的过程中要同时考虑到性别比例、年龄比例协调的问题。博士等高级人才的引进,对于学校的未来发展是必备的,师资力量直接影响着学校层次的发展。

(2)在选聘教师时,要考虑到优先为学校特色专业、重点专业配备师资力量。特色专业师生比要达到18∶1,“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达到50%以上,每个特色专业至少聘请1-2名在行业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工程、技术或管理专家。

(3)逐级任用的原则。教师任用,可按照先任用中层干部、年级科长和教研室主任,后任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最后任用教辅人员等顺序进行。

4.2评价制度改革

(1)落实教学科研成果考评的监督机制。对期中、年终进行的督导、同行、学生三级教学评价要加强监督,对考评指标的选取、权重的设计要科学合理,重视考评效用度的调查工作。

(2)教师考核需要从多个方面对其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建议在教学科研成果综合评价中运用模糊综合评判,促进评价制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工作效率。

(3)考核应注意的问题。

①为了奖勤罚懒,最大效果的通过运用考核结果来激励员工,同时兼顾经济性的原则,对于4个评价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可以采取硬性分配法,将不同等级对应的比例设定好。如优秀比例不超过15%等。

②对于不合格教师的评定,可以在前述评定方法的基础上,事先设定一些特定情况作为不合格的考核标准。如:年度无故旷工超过*天,有严重教学事故*次,考核期内尚处于待岗、停职的等等。

(4)考核结果的运用。

考核结果为续签合同、奖惩措施的主要依据。对于优秀员工,可以通过涨工资、发奖金、职位晋升等方法来奖励。对于不合格员工,可以采取扣发当年奖金、缓聘、解聘、岗位调整、不允许参评下年度的职称评审工作等方法之一或几种方法的结合使用来达到警示的作用。

4.3激励制度改革

(1)重视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学校应在帮助教师在对自身做好SWOT分析的基础上,做好教师不同阶段的职业生涯管理。每位教师都应该找准自己的研究方向,博览群书,勤思善言,并加强与同事的合作,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有了个人行动的目标,教师工作起来才会有动力,学校的各种激励措施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及早为职称晋升做规划。学校为教师的职称晋升做好培训工作,让大家明确奋斗目标,按时晋升中高级职称,培养职业自信心和职业能力。

(2)进一步加大教学科研的奖励力度。对双因素理论中提到的激励因素,要加大激励力度和效果。如给教师提供公平的晋升、国内外进修和参加学术交流会的机会,增加工作挑战性等。民办高校本身在教学科研上跟公办院校都无法比拟,因此,除了通过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学术氛围,以感情留人外,还可以加大物质和精神奖励力度。对教学骨干、科研先进个人称号教师,应树立楷模形象,鼓励大家向他(她)们学习,通过大力度的物质奖励措施和职位晋升机会,建立良好的比学赶拼氛围,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同时,在推进科研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①开办科研讲座。通过对参与讲座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记录学分等方式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②提供学术论坛,鼓励教师发表和出版学术论著,传播学术思想。对成果显著的学术论著作者给予重奖。

③支持高级人才的培养。

(3)学校可以成立教师发展中心,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教师综合能力:

①鼓励每位教师制定自我充电计划,每名教师要有稳定的研究方向。为教师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如参加教育部组织的网络培训课程等;

②为教师提供参加各级别学术会议计划;

③制定骨干教师国内外交流项目;

第4篇:课题研究奖励办法范文

一、 校本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平台

我校校本培训的特点是“三级培训、学分管理、评先挂钩”。

1.三级培训

三级培训,即校级培训、教研组级培训和教师个人自我培训。校级培训的时间是每周四第7、8节课,培训形式为专题讲座,培训内容包括新课改通识方面的培训、全校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以及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培训的其他内容。主讲人为学校有关领导、教研组长、骨干教师。教研组级培训时间是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培训形式有专题讲座、听课评课、主题研讨等,培训内容为新课改条件下的学科培训、教研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教师专业发展中需要培训的其他内容,每次教研组培训都有一个中心发言人。教师个人自我培训时间自己灵活掌握,培训内容为自己教学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学校要求自我培训要有培训笔记。

2.学分管理

我校对校本培训采取学分管理,既有对培训过程的管理,也有对培训结果的管理。培训过程学分占60%,包括对校级培训、教研组级培训出勤的考核,对三级培训的培训记录的考核。培训结果学分占40%,主要是在学期末的培训考试。

3.评先挂钩

我校把对校本培训的考核结果与年末的评先挂钩,充分调动了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积极性。

二、优秀教研组和优秀备课组的评选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互助平台

为规范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同伴互助的良好平台,我校积极探索开展优秀教研组和优秀备课组的评选活动。

1.优秀教研组评选

(1)评选办法。量化打分,初中取前2名,小学取第1名。

(2)评选内容。教研组计划、教研组总结、教研组活动次数、教研组活动人数、汇报交流、现场观摩主题研究课和主题研讨活动、教研组活动资料、成果加分等。

(3)评选时间。每学期评选一次。

(4)奖励。学校对当选的优秀教研组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

2.优秀备课组评选

(1)评选办法。量化打分,每个教研组评选一个优秀备课组。

(2)评选内容。备课组计划、备课组总结、集体备课、同课异构活动、主题研讨活动、活动特色等。

(3)评选时间。每学期评选一次。

(4)奖励。学校对当选的优秀备课组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

各备课组、教研组认真按照学校的评选标准准备,除完成规定任务外,还积极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研风格。如在上学期,初中语文组、英语组,小学语文组被评为优秀教研组,初一语文备课组、初三数学备课组、初三英语备课组、小学语文一年级备课组、数学五年级备课组被评为优秀备课组。通过评选,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加教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 优秀青年教师和校内骨干教师的评选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平台

1.优秀青年教师的评选

(1)评选时间。每学期评选一次。

(2)评选办法。我校依据《开发区一中青年教师量化考核办法》进行评选,90分以上的被评为优秀青年教师。量化考核包括过程考核、结果考核、加分三部分。过程考核包括参加学校组织的专门培养青年教师的专题讲座、教研组内与其他教师结队情况、青年教师完成“八个一”情况。即每学期参加一次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活动,每学期撰写一份课例研究报告,每月写一份教学反思,每学期主持一个校本教研中的校内课题,每学期听本教研组教师的课各一节,每学期听其他教研组教师的课每组听一节,每学期写一份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计划,每学期写一份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总结。对结果的考核包括期中、期末成绩和青年教师参加教学技能大赛的成绩。加分指青年教师在区级以上取得的教学奖励按级别加分。

(3)奖励。学校对优秀青年教师进行奖励并颁发“开发区一中优秀青年教师”证书。

2.骨干教师的选拔和考核

(1)骨干教师的选拔。学校依据《开发区一中骨干教师选拔细则》每两年对骨干教师选拔一次。教师自愿报名,学校按细则中规定的骨干教师条件筛选确定候选人,最后以领导评价、学生评价、一节研究课、荣誉加分等确定骨干教师。

(2)骨干教师的考核。学校对骨干教师的考核包括过程考核、结果考核和加分三项。过程考核包括参加学校组织的针对骨干教师成长的专题讲座、外出听课学习笔记、完成“五个一”情况(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每月写一份教学反思,每学期主持一个校本教研中的校内课题,每学期写一份骨干教师发展计划,每学期写一份骨干教师发展总结)以及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指导青年教师、上研究课情况);结果考核指对教学成绩的考核。加分指对骨干教师获得的区级以上教学奖励的加分。

(3)考核结果的使用。学校每学期对骨干教师评价一次。得分在80分(含80分)以上的获得“开发区一中骨干教师津贴”;60~80分的获得津贴的50%;60分以下的没有津贴。如在上学期,学校评出优秀青年教师10人,12人获得学校骨干教师津贴,这在教师中产生了积极的反响。

第5篇:课题研究奖励办法范文

开展教学成果培育工程的重要性

为了适应迅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形势和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需求,需要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实施教学成果培育工程,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夯实基础,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开展教学成果培育工程,重点培育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成果奖项目,是“十一五”我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开展项目建设与培育工作,是贯彻国家“十一五”教育事业“普及、发展、提高”三大任务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具体措施。

教育成果培育工程的主要内容

1.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培育工程使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

教学研究成果的参与者要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和战略重点,一线教师要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以转变教学思想和观念为先导,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从实际出发,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中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教师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注重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

2. 在转变教育思想的同时,培育工程使教育工作者重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培养方案

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实验技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提高、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有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成果。在组织教学、推动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学科)、教师队伍、教材、实验实习基地、学风等方面的建设,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完善教学评估程序和方法及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等方面的成果。

3. 培育工程使教育工作者要重视课程教学的成果积累

以应用型为主线的相关的课程,几乎都具有相关的实践特征,这些实践成绩的最终评定,都将通过考核的形式来体现,而作品就是这个形式的结果,根据专业和考核要求的不同,作品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作品可以是实物作品,也可以是文字作品。忽视平时课程教学的成果积累,可能会丢失一些专业亮点,如概念作品,它并不一定有多少实用价值,也不是毕业环节要求,但它却是展开想象翅膀,开阔设计思路,展现学生才华的重要体现形式。因此,课程教学的成果积累对高等教育来说尤为重要。

4. 培育工程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改革,锐意进取,奋力拼搏,扎根于教学实践

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改革中取得突破性的成就。教学成果要经过教学实践检验才能知道是否具有比较明显的教学效果;才能知道对于解决我省高等教育重大现实问题,其是否有重要作用;才能知道对提高我省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否可以作出较大的贡献;才能知道对于深化教学改革,是否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才能知道在深化教育改革、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是否起到了促进作用。

开展教学成果培育工程的措施

1.组织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建立教学研究制度

教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反映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层次,配合学校“创特色、上水平”的需要,学校教务处牵头组织开展全校性教学研究活动,构建学校教学研究的组织框架,经过调研、分析,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学校建立教学研究制度的构想与实施建议。为最终建立教学研究制度提供基础性资料与可行性建议,推出教学研究项目的立项工作,出台了《关于加强学校教学研究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同时,建立教学研究的配套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全院教职员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搭建教学研究的平台,编印学院内部教学研究刊物《教学简报》,并以此为载体,定期教研活动信息、教研项目和教研成果等内容。

2.充分重视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提高实践效果

教学成果的培育需要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条例》规定,教学成果要反映教育教学规律。要反映规律,必须了解规律、学习理论。只有注意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并自觉地、能动地运用理论去指导教学实践,才能提高实践效果,创造出优秀的教学成果来。同样,成果的完成也应该有对规律性认识的总结,成果完成人在进行总结时,往往注重对成果的实施过程及效果的介绍,而缺乏具有指导意义的带有规律性认识的提炼。如何把教学过程的实践提到理论的高度,总结出一些符合教育规律性的认识来,是培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并通过科学总结使成果的认识产生一个飞跃,这既是高水平总结的标准,也是教学成果先进性、示范性的重要体现。

3.制订完善的设计方案,注重实施过程

创造优秀教学成果,既不是指具体的教学工作业绩,也不是指某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而应是围绕创造教学成果而制订的整套方案。教师不仅要制订完善的设计方案,制订本课题从立项到效果检验等一系列环节的教育教学方案,而且必须有直接的完整的实施过程。

4.科学总结教学成果,积极推广应用

教学成果作为精神产品,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应具有反映其成果质量或水平的科学总结、调查报告或系列论文、论著等。教学成果的科学总结,不应是工作过程的讲述和成果的记录,而应是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具有科学性和规律性的,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参考意义的总结。具体包括:

(1)基本内容。是考核、评价该成果是否符合受奖条件的主要依据。凡涉及到该项成果实质内容的说明、论据及实验结果等,均应直接叙述。

(2)创新点。是成果详细内容在创新性方面的归纳与提炼。应简明、准确、完整地阐述,每个创新点的提出须是相对独立存在的。

(3)应用情况。应就成果的应用、推广情况及预期应用前景进行阐述;或就成果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书刊中的评价及引用情况进行阐述。

5.集体攻关、协同作战

学校教育教学领域的课题很多,其中有些课题较大,涉及的方面较多,实施的难度较大,调查研究、方案制订与实施以及效果验证等方面的工作较重,教师应发挥群体力量,采取课题组的方式,对教学成果所涉及的相关争议内容开展深入探讨,集思广益,协同攻关。课题组集体一般不超过5人,通过群体优势,既可共同完成和创造出优秀的教学成果,又可提高整体教学与教研水平,起到培养教师队伍的功效。

6.积极引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力军作用

教师是创造教学成果的主力。要积极引导教师提高对创造教学成果的重要意义的认识。要采取积极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进行教育研究,进行教学改革试验,总结创造教学成果。

对承担和参与改革计划的教师、教学管理和教育研究人员,按学校的规定计算教学工作量。对于要进行教学改革试验的,要给予必要的条件和环境的支持。要充分发挥学术水平高、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引导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研究和实践,现在的青年教师将来是学校讲台上的骨干,他们的参与不仅对当前的改革,而且对改革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7.高度重视各级教改立项、教学成果申报等工作

在指导思想上,教改立项与培育教学成果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教学成果的导向、激励与示范作用;要求:

(1)起点高:重视教学改革的宏观背景、改革目标、改革重点的研究;

(2)立意新:充分掌握国内、省内、各类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与进程,找到自己的定位与特色;

(3)信息灵:学习和研究历届国家、各省优秀教学成果奖项,规范申报程序、鉴定内容。

开展教学成果培育工程的工作步骤

1.积极协调,做好前期准备

对于每届我校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细致具体而富有成效的前期准备工作非常有必要。要真正学习和领会《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国务院第151号令),积极与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就有关事宜进行协调。

2.制定文件,做好工作规划

做好规划是顺利开展评审工作的前提。在认真领会教育厅下发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后,积极与有关部门进行磋商,对申报范围、名额分配等达成一致意见,共同做好工作规划。内容包括: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励办法、校级教学成果奖励办法,

3.积极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对历届教学成果奖励工作,我们都加大了宣传力度,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和正确申报。编写《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指南》,详细介绍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特点和重点,阐述申请与推荐教学成果奖的有关事项和问题等。《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指南》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捕助人员、教学管理干部及其他社会组织与个人申请教学成果奖的指导用书和各有关单位组织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必备资料。同时设立网络信息专栏,将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有关要求、信息在专栏上,为高校组织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尤其是相关材料和表格的下载提供方便。

4.召开大会,进行全面部署

对于每届教学成果奖励工作,我们都要召开工作会议,要求二级学院主管教学的院长、教务科长及有关同志参加,进行专项部署。强调把这项工作与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认真抓实抓好。同时,邀请多次参加往届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专家分别就教学成果奖励工作校级评审和向上申报中的关键问题,如教学成果的定义和内涵、成果主要内容、创新点、应用情况和科学总结等做了详尽的说明,进一步促进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全面开展。

5.深入院系,强化工作指导

为切实加强工作指导,我们组织专家深入到一些有望能取得省级大奖和国家级奖的部分二级学院,结合各二级学院近年来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实际,帮助他们认真领会国家和省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有关精神,科学总结教学改革经验,精心凝练教学成果,细致组织申报材料。同时。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对部分院系拟推荐省级一等奖以上奖项、有鲜明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教学成果进行鉴定。在我们的积极推动下,学校对教学成果奖励工作都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组织工作比较到位,成果申报比较踊跃,数量明显增多,质量得到提高

6.认真核查,提高申报质量

对于各院系报送上来的申报材料,我们都抽调数名经验丰富的老专家,认真听取学校开展教学成果评奖工作的情况介绍,对推荐的教学成果申报材料逐个进行核查,对其中不符合要求的成果退给院系并要求其修改,从教学成果申报材料的核查情况来看,专家们工作非常认真细致,由专家提出具体修改和充实意见、返回院系修改的成果材料约占总量的50%左右,以保证各院申报的成果及其材料都符合要求,有较高的质量。

7.严密制度,严格评审

为做好评审工作,评审委员会召开专门会议,要求各位评委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肃认真地进行评审,确保评审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具体评审过程中,我们借鉴以往评选教学成果奖的经验和做法,制定了严密的评审工作规则和流程,采取“分组审阅,充分酝酿,产生候选,全体投票,逐级确定”的办法,并采用先投淘汰票、后投选优票的表决方式,先在同层次学校间进行比较、后综合比较的做法,使被评项目不仅在本层次学校的成果中做了比较,而且在不同层次的学校中也做了比较,保证了优中选优。

8.扎实做好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

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束后,我们都召开专门会议,邀请知名专家对我校准备推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教学成果进行专门指导,全面提升我校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材料的质量。具体做法是,请参加过国家级教学成果评审的专家和其他省内高水平专家,审查纸质申报材料,提出修改充实材料的意见。对尚未组织专家鉴定的拟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的项目,积极组织高水平的鉴定会,同时,按照教育部推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的要求,积极做好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的推荐工作。

9.宣传和推广获奖教学成果

我们积极组织力量编写《高等教育获奖教学成果介绍》专集,在学校开辟介绍教学成果的专栏,对获得国家级奖和省级一等奖以上的教学成果进行推介和宣传,鼓励我校高等教育工作者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推动我校高等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10.召开学校高等教育获奖教学成果表彰大会

在教学成果奖励名单公布之后,我们都组织召开学校高等教育获奖教学成果表彰大会,表彰和奖励获得国家级和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和主要完成人。向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金,推动我校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深入进行。

培育教学成果工程的主要经验

1.谋划早,队伍强

获得教学成果奖的成果大都是有计划的,而且为了保证有两年以上的实践检验时间,其谋划的时间都比较早。往往在前一届成果奖刚评完之后或更早的时间,就策划下一届申报的成果选题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项目负责人一般是由高级技术职称的教育工作者担任,有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开拓创新精神的研究与实践队伍。“每项成果的主要完成人一般不超过5人”,而且必须是“直接参加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施全过程,并作出主要贡献。

2.研究深,价值大

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成果一般都是在对有关课题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对国内高校同类课题的研究水平有比较准确的把握,以创新的思路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结合本校学科(或专业)的实力与实际,选准预期可取得明显成效的课题,从而保证教学成果达到“国内首创”、具有国内先进以上水平的要求。不惧教改的难点与重点,把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确定为主攻方向,实施“三个构建”,即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在全面改革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和隐性课程的基础上;构建新的教学内容体系――对教学内容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减少课堂讲授内容;增加总论部分、减少各分论部分,进行结构的“三级划分”(核心内容、重要内容和一般内容),并全面加强各类教材建设,制作了一大批有特色的多媒体课件;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十个方面“五年不断线”教育训练计划,科学组合实践教学环节,丰富教学组织形式,加强教学质量控制等。

3.创意新,效益好

教学成果不是属于理论研究的成果范畴,他必须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品质。为了全面反映教学成果的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必须认真写作好成果总结报告,并提供完整、详实的佐证材料。

4.领导重视,调动职工

学校各级领导和有关职能处(室)领导都要把教学成果的培育,作为贯彻十六大“教育创新”精神的突破口来对待,要以创新的机制搞好教学成果工作的建设、管理、培育、鉴定、评审与奖励。目前,国家已经把教学成果奖励与科技成果奖励、科技发明奖励视为同等重要级别的奖励,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奖金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大教学成果的激励力度,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搞好高校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结合教改,加强实践

教学成果的形成要紧密结合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学校要开展专业教改与建设、主要课程建设(含CAI和教材建设)、重点实验室(含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风学风建设等教改工作,要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抓好这项工作。课题组成员一定要深入调查研究,开拓创新,加强实践,提高效益,提高水平。

6.加强培育,重视人才

一个学校教学成果水平的高低往往与这个学校本身的办学实力有关,与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有关。但是,只要我们各级领导加强了教学成果培育的责任心,重视个别教师的特殊作用,层层关心、扶植与支持,使其脱颖而出,一般院校也能产生高水平的成果。

7.做好总结,配置佐证材料

字数控制在5000字以内的教学成果总结是一份十分重要的主材料,负责人要认真按照要求撰写好成果总结,不仅要使成果的内容和成效客观地展示出来,而且要力求有新的概括、新的提高、新的创意,还要用词准确,格式规范,同时,要精心选择、配置较完整的佐证材料。此外,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还需省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专家鉴定及制作25分钟反映成果的录像片。

第6篇:课题研究奖励办法范文

安徽省枞阳县项铺初中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现有学生1300余人,教职工70余人,随着教育投入的逐步加大,学校基本建设和硬件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但学校的“软件”水平却难以令人满意,在年复一年的单调枯燥的常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明显增强,教师专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教育教学质量陷入了发展的“高原期”。如何激发教师教学工作的热情,让教师体验教育工作幸福,整体提高师资队伍专业水平,已成为学校工作中首要破解的难题。2011年春,学校开始了破冰之旅,向全体教师发出了“立足岗位、促进学校发展,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的倡议,走上了农村初中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的自主探索之路。

一、明确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首先,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是学校实现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符合育名师创名校的学校发展要求

“育名师创名校”已成为当今学校发展的共识,其要义在于学校要通过创建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其核心是师资队伍建设,名师是教师队伍中的带头人、促进者。从教师的个人发展来看,追求事业的成功,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成为名师也是教师个人的希望。所以,“育名师创名校”,能达到学校集体与教师个人双赢的理想结果。校本小课题研究就是让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这就是我们当前校本小课题研究的主要宗旨。 2.符合新课程改革中的理念更新要求 新课程改革是新时期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但新课程改革多年来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没有落实“关心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纲要》语)的要求,正如俗话所说“穿新鞋走老路”,这种惯性与怪圈必须要打破,如何打破?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学习新的理念、尝试新的做法,走出一条符合当代教育要求、适合校情的新路子。这就是我们校本小课题研究的具体任务。

3.符合学校当前中心工作任务的要求

学校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是每项教育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是这个根本任务的落实者,所以抓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是我们学校的一贯主旨。当前我们学校的基本建设已有了一定的水平,学校对软件建设方面有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经费加以保证,也是我们学校发展自身的“软实力”的最佳时期,学校总体工作可以转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上来,学校所有教学人员应该心无旁骛、专心教研,促使自身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学校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可以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这是我们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初衷。 其次,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是教师个人有效开展当前工作和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小课题研究更易与日常工作实践结合。有句话说得好:“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校本小课题研究的本意就是立足学校、学生和我们教师的现实情况,选择起点较低、涵盖面较小的工作内容,开展自己的研究,所以这是面对教师自己工作中的问题、发生在学校、学生当中的事件进行的研究,既不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又能增强对本职工作的兴趣。我校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的目标是“人人有课题、处处是课题”的全面研究状态,自201 1年春发动了全校教师参与校本小课题研究活动以来,共设立了18个课题,其中学校管理类1个、学生管理类4个、学科教学类13个,都是我校教师自行确立的,大部分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属一线教师的原生态研究;学校提出基本要求:只要是原创的,是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的思考,一般都能够通过,所以教师没有很大的压力,也不需要造假。

2.小课题研究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既然是课题研究,不论大小,都有一个选题、观察、分析、论证、结论的过程,在过程中要去观察、阅读、思考、梳理、写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眼光会更敏锐、思维会更清晰、观念会变化、方式会创新,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质变,教师的专业水平因此会不断提高,也就达到了专业成长的目的。

3.为下一步申报更高一级的课题研究打好基础。校本小课题是在学校内部进行的,层次不高、起点也低,只要教师能以认真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去不断追求精致,以小成积大成,教师的研究层次就会越来越高,自我要求也会越来越严,这也就为下一步申报更高一级的课题研究奠定了人力基础,学校会因此成为教育科研的基地,就会获得上级教研部门的不断支持和帮助,彻底改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高原平台”状态。

二、探索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的实践模式

为搞好校本小课题研究活动,我校在实践层面上作了一些探索,力求建立符合我校实际的操作模式。主要做法如下:

1.全面动员。我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两个组织,加强领导和指导,以求在参与管理的同时增加教研意识和管理能力,确保活动正常进行;通过不同会议的宣传发动,纳入学校常规管理,要求全员参与。我校现有85人次参加了本次小课题研究活动,基本做到全员参与、涵盖所有学科。

2.拟订方案。制订了两个方案和一个意见,两个方案分别为《项铺初中小课题研究方案(试行)》和《项铺初中“校本小课题研究”活动促进方案》,一个意见是《立足岗位,促进学校发展的小课题研究指导意见》,通过这些方案向广大参与教师明确活动的程序和要求、研究的范围和学校的各种支持形式。

3.专家引领。主要是请进来与走出去,与专家面对面、与成功者面对面的交流,每学期外请教育理论、课题研究实践方面的专家来校作一次报告,每学期组织一次课题组长到开展此类活动较好的学校观摩学习。2011年,两次邀请县教研室教师来我校作指导,参加我校的开题会议,并组织课题组长到安庆十六中进行观摩学习。另外,我校全面开通互联网络,加强了学校网站、图书室和期刊阅览室的建设和开放工作,便于教师阅读文本,能与专家作精神对话,力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

4.过程管理。一是做好开题会议,通过典型示范、专家点评指导和培训,营造氛围,了解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全面培训参与教师;二是过程展示,在研究过程中,将一些做得比较好的课题组的阶段性成果加以展示,让各课题组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三是结题验收,根据学校研究方案规定时间要求,收集完善结题材料,送交县教研室审阅,并组织校内学科骨干教师和县教研室教研员一起对已结题的课题进行评审、确定奖项。通过这些环节活动开展,规范整体研究行为,提高参与教师的研究水平;为确保小课题研究落实到位,我校将课题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的范围,加以督促检查。

5.奖励促进。学校制订了《项铺初中“校本小课题研究”活动促进方案》,采用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予以促进。在精神鼓励方面,主要是对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提供考察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对研究有成果的课题组颁发奖证,纳入到职称晋升和评优的加分范围,并优先支持获奖组申报更高层次的课题;在物质奖励方面,对结题的课题进行分类评奖,并给予一定金额标准的物质奖励,对参与阶段性成果展示的课题组给予一定活动经费的奖励,对在正式教育教学类的刊物上发表的课题研究论文,给予稿酬翻倍的奖励;但所有经费补助都必须是在课题顺利结题之后才能享受。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奖励办法,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参与到小课题研究中来,这些奖励使参与研究人员感到了自己研究成果的价值、体验到研究成功的愉悦。

通过这些管理办法,我校目前已有一半以上的课题顺利结题,得到了县教研室认可,也鼓舞了我校课题研究组成员的士气。已结题的课题组,正在积极地申报下一轮的校本小课题和县、市级课题,校本小课题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三、进一步明确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的要求

通过对阶段性的校本小课题研究活动的反思,要提高校本小课题的研究质量,必须对参与人员进一步明确相关要求。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要有科学的态度。提高对课题研究的意义认识,端正研究态度,确保其科学性。一是真实,要按照研究的方案去做,用真实的案例和数据来分析论证、结题;二是规范,虽然是小课题研究,但也要规范的操作,如,研究的程序设计、过程中的调查与实验都要符合规范要求;三是精炼,对研究中所取得的材料,要有一个思考与梳理的过程,向外展示有价值的成果,所有的研究成果不应是简单的材料堆砌,而是有自己的思考、加工和提炼的过程。

2.坚持“立足校本”的原则。校本小课题研究是立足于学校现实状况、教与学实际情况,不贪大求洋,力求实效,要对学校发展、学生成长和教师专业成长有利。校本小课题研究的不仅仅是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还可以向学校管理方面延伸,如,学校管理、班级管理等方面,这些方面也可以课题的形式加以研究,更好地促进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的改革和提高。

3.力求做到小中见大。首先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求在研究中,以系统的教育思考,确定研究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是教学活动的关注点和关键点,是教育教学思想和方式改变的突破口,要求我们将小课题研究放到大的教育理论和时代背景中去;其次要在小的研究中反映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教育教学管理的理论依据,在选题之始和在结题论文中能反映出来。要达到小中见大的要求,关键是每一个研究者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校本小课题研究,再次地系统和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以理论来指导实践,通过实践中的案例、行动来对理论的实践验证和经验的升华。学、思、行是达到这个要求的有效方法。

4.争取研有所成。有头有尾,有行动就要有收获,在研究之始要认真谋划,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在过程中坚持不懈,不因困难和挫折而半途而废,做课题研究肯定会遇到困难,太容易的事往往没有价值,在结题时要认真打磨研究的结果,对研究成果要不断完善,并积极地向外投稿、参与论文评选活动,力求得到更高层次的认可。

第7篇:课题研究奖励办法范文

1.绩效挂钩的原则。认真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坚决克服平均主义,按绩效计奖。

2.公平竞争的原则。科技人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在科研攻关、课题研究、新品开发、新技术新项目引进等工作中,人人平等,允许自由组合,择优招标竞争,以鼓励我院优秀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二、奖励项目

1.科技进步奖:主要奖励在科研创新中成绩显著并获各级科技进步奖。

①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奖励20万元;100万

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奖励15万元;

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奖励13万元;

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四等奖:奖励10万元;

②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奖励13万元;30万

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奖励8万元;20万

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奖励5万元;20万

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四等奖:奖励3万元;取消

③获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奖励6万元;8万

获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奖励2万元;4万

获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奖励1万元;2万

获市级科技进步四等奖:奖励0.5万元。1万

奖励项目组主要成员奖金额度不低于奖金总的70,项目第一责任人的额度不低于奖金总额的30。

2.新技术、新项目引进奖:是对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的先进医疗技术,促进医院科学技术进步,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且填补国家、省、市、院空白,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①获省卫生厅新技术新项目引进一等奖:奖励1万元;1.2万

获省卫生厅新技术新项目引进二等奖:奖励0.5万元;0.6万

②获市卫生局新技术新项目引进一等奖:奖励0.6万元;0.2万

获市卫生局新技术新项目引进二等奖:奖励0.3万元;0.1万

③获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一等奖:奖励0.2万元;

获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二等奖:奖励0.1万元;

获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三等奖:奖励0.05万元。

3.创建重点科室奖:创建活动中成绩显著,通过各级重点专科验收。

市级:科室奖励2万元(其中科主任不低于50);

省级:科室奖励5万元(其中科主任不低于50);

国家级:科室奖励20万元(其中科主任不低于50)。

4.奖:

(1)报销:

中华级系列和核心期刊:按实报销

国家级:限额800元

省级:限额500元

市级:100元

(2)奖励:

SCI收录的期刊:每篇奖励5000元;

中华医学系列期刊(核心期刊):每篇奖励1500元;

中华医学系列期刊:每篇奖励800元;

国家级(核心期刊):每篇奖励1000元;

国家级(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每篇奖励400元;

国家级:每篇奖励300元;

省级(核心期刊):每篇奖励500元;

省级(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每篇奖励300元;

省级:每篇奖励200元。

港澳出版刊物不列入奖励范围(以出版刊号为准)

SCI收录的期刊:每篇奖励5000元;

专著:每本4000元;

中华医学系列期刊:每篇奖励800元;

国家级:每篇奖励300元;

省级:每篇奖励200元;

核心期刊:每篇奖励1000元;

统计源期刊:每篇奖励800元;

论著:每篇奖励200元;

奖励范围仅限于正规出版刊物。

5.科技成果转让奖励:凡职务技术成果转让给企业的,可从转让费中获得不低于20的奖励。

6.教育奖励:专业对口,在职读书获大专以上学历的,一次性奖励20__元。

三、奖励办法:

凡申报医院科技奖励的,必须详细填写申请书并附详细资料,每年年底评审一次,由医院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执行,上述各项奖励均记入各有关人员的技术档案。

四、奖励说明:

1.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新技术新项目引进奖和科研成果奖的奖金为整个课题组拥有,但课题组负责人所得奖金不低于奖金总额的50。

2.奖的奖金主要奖给第一作者。

3.获得专利权的奖励只奖励第一发明人。

4.同一项目如获不同类别及级别的奖励,以最高奖励为准。

5.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以往科技奖励办法随之停止。

第8篇:课题研究奖励办法范文

一、完善了教科研工作机构

建立和完善教科研工作机构,是科研工作高效运作的保证,为此,我们建立了以校办教科室主任、学校教科室主任和各处小学校长组成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以校办教科室主任、各校教科室主任组成的教育科研工作小组,还有以校办教科室主任、教研员和各校教科研骨干教师为主的教育科研工作指导小组,形成了校办领导小组—校办教科室工作小组—学科中心教研组—课题组 四级科研工作管理网络,从而使得我镇的教育科研工作更为规范、扎实和有效。

二、制定并完善了教科研工作制度

为了加强科研工作的管理力度,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为了更好地调动广大教干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提高我镇中小学教干教师的专业水平,校办教科室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的有关教研工作的管理制度和奖励机制,如: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科研工作条例、教科研奖惩制度等。在原有加分的基础上,增加了物质奖励。凡是在市级以上(含县级)教师的论文、案例、课件、优质课、学科基本功、理论知识竞赛、课题(已结题)、教科研成果等比赛项目中获得二等奖以上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三、加强了教科研工作的规范性管理

1. 对结题课题进行了规范化的整理和上报

对今年申报结题的课题,镇教科室重点提供了各项材料的规范性整理的指导,并进行了严格的把关。对于结题报告,提出了修改建议和意见,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各课题组结题报告书写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对于上报的附件,教科室给予了范例指导,使各课题组提供出了符合要求的过程性材料,对于最后上报材料的整理,教科室统一安排了序目和清单,做到了材料有序,让人一目了然。

四、开展了一系列培训活动

教科室非常重视对骨干教师的培养,认真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师培训计划。为培养骨干教师创设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搭建了促进他们成长的平台。在今年,镇教科室紧紧抓住各级立项课题结题工作开展的时机,连续进行了两次相关联的教科研知识培训,主题分别为《怎样撰写结题报告》和《教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的格式和写法》。在学习过程中,各位教师认真阅读文本,仔细撰写心得体会,对教师们在开题及结题工作中如何撰写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指明了方向、途径和心理准备。通过这一系列的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教师们的科研理论水平。

五、转变观念,增强教育科研意识

开展教育科研是推进课程改革,加快教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创建教育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师素质,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重要途径。我镇全体老师能充分意识到开展教育科研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趋力,学校只有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才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应改革的潮流,不断向前推进。我镇教师都能树立教科研意识,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

五、问题和不足

本学期,教科室在工作中也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管理不够规范,从学校层面对教育科研的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对教师科研工作的指导、督促还不能令人满意,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各学校乃至全镇的教育科研还缺乏统一的协调和领导。

2. 部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还不够高涨。虽然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实践的促进作用已经被绝大多数教师所认同,但也还有一些教师存在观念上的问题,这需要教科室从思想和制度两个方面为教师参与教学科研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会。

3. 极度缺少典型性、特色性的课题研究项目,教师承担的课题研究普遍浅层化、泛化,流于形式的研究居多,真正有实效的太少;另外,不少单位有非常有创意和实效的做法,但是缺少综合性的材料收集和对经验的保留提升。这就要求教科室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为教师有针对性、有创新性、有实用性的进行课题研究提供帮助。

下一步,镇教科室的工作重点将是:

1. 进一步加大对各级各类课题的过程性的规范管理,拟出台更加详细的管理细则和评估细则,尽力让课题研究走上规范有实效的路子;

第9篇:课题研究奖励办法范文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叫___,大专学历。___年分配到实验小学,___年和___、___、___等几个位同志一起,被任命为实验小学的中层副职,从此,便走向了教育教学的管理之路。

___年到99年期间,辅助过三位教导主任,致力于实验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并主管学校语文教学的研究和管理。九年的时间,写过17个学期的学校教学工作计划,18个课题实验方案。

在语文教学管理和研究方面,针对学校教师的实际状况,制定实施了《分层推进、全面提升》的教师培养计划,把全校语文教师分三个梯队,进行分层管理,按照一年一提高,三年全提升的培养思路,使全校几十位语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研究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并且对外形成了实验小学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98年在市语文优质课评选中,市教研室领导曾带着疑惑的语气问我:你们学校每次参评都是新面孔,每个选手都很优秀,你们学校还有多少这样的人才。

在9年的语文教学研究和管理中,听过并指导过的语文课在500节以上,其中获县市级以上奖励的课在100节以上,95年指导的《伟大的友谊》一课,获省级优质课奖,填补了我县小学语文课在省级获奖的空白。

99年到03年期间,担任实验小学教导主任,我把管理语文教学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到各个学科的管理中,有效地加快了各个学科研究水平的提高,先后和广大教师一起,进行了语文、数学、劳动、音乐、体育、思想品德、活动等学科的研究,四年的时间,有7节课获得省级奖励,其中语文两节,数学一节,劳动两节。音乐、体育、思想品德、活动等学科的研究也同时达到了市级先进水平。

99年到00年期间,理顺了学校教科研组织,分六大块分化了31个县级以上的实验课题,编写了《实验小学教科研手册》,从组织到制度,一直到课题的分布,都进行了细化,使学校教科研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形成了全校上下齐心搞科研的良好局面。这期间,学校被确定为省级重点课题实验基地,被授予省级和全国级创造教育先进集体。

03年8月到04年7月,担任现代学校的校长,新办学校,新的工作环境,迫使我重新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

首先,调整管理思路,狠抓内部管理。教学、德育、医务、生活、保卫五块管理层层有序,制定了学校24小时管理程序和管理规定,保证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健康、安全等管理有条不紊。

其次,拓宽办学思路,寻求发展特色。作为民办学校,如果和普通学校一样,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空间,因此,办学特色是这类学校发展的关键。

一年来,围绕“特色”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培养教师的特长。对于首批聘用的教师,虽然都比较优秀,但对于创办特色学校来说,还有一定程度的不足。因此,初步构思了教师三年培训计划,在过去的一年里,主要依据开展的各种活动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如普通话、英语会话比赛,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双语会话水平;形体训练主要是提高教师的外表形象;读两本好书活动,主要是增强教师的内在修养;课件制作比赛,目的是提高教师掌握现代教学技术的水平;每周坚持开展的听评课活动,主要是提高教师的业务研究水平,并且通过互相研究,逐步形成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全员系列健身运动的开展,目的在于锻炼教师的身体素质,而且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趣味体育活动,便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朋友式的平等师生关系。

2、发掘学生的特长。本着人人能提高,个个有特长的原则,在全体学生中先后开展了绘画、泥塑、歌咏、背诵、写字、洗衣、救助、制作、演艺、朗读等学科、生活、技艺方面的系列比赛活动。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找到了乐趣,增强了自信。16个与学科和活动课紧密相关的区域专题,几百件泥塑作品的展示,几十米长的巨幅画卷,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在一年的时间里,学生的12件作品和3篇作文获国家级奖励,学校也被命名为国家级艺术示范学校。

3、开发了特色课程。从一年级开始,增设了英语、泥塑、信息技术、文学欣赏、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并且亲自靠上,狠抓这五门特色课程的研究。目前,均有不同的收获,国家级刊物《小画家》上,刊登了我们的作法;《欢歌笑语闹玉盘》综合实践活动课光盘,已经通过了市、省两级的评比,并代表省送往中央教科所参评。

总之,现代学校在创办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得到了家长的认可,招生人数由去年的212名,目前已经超过600名。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