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树林的深处写一段话范文

树林的深处写一段话精选(九篇)

树林的深处写一段话

第1篇:树林的深处写一段话范文

一、解读关键词,领悟作者意图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提出了“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的要求。怎样找准关键词句?怎样体悟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那就是要练就一双慧眼,一下子瞅准文本中的关键词,抓住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感悟文本。

王崧舟在解读童话故事《去年的树》时,抓住能体现主旨的关键词“天天”进行深度咀嚼,让学生从朴实的文字中读懂作者的真实意图,领悟文字背后深刻的内涵。

课伊始,以“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为母体,预设各种特定的场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当太阳升起时,当月亮挂上树梢时,当冰雪融化时,当树叶在秋风中飘落时……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的情景。如此顺势拓展,使课文中原本单一的场景,因预设的种种场景而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强化了“天天”的意义。通过创设美好的情境,品读“天天”,让学生体会鸟儿和树之间深厚的感情。当鸟儿再也看不到树时,教师再次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品读结尾,引导学生体会昔日鸟儿和树的深厚情感。鸟儿对过去的一切记忆犹新,可惜树已不在,让学生在思考和感受中深刻体悟鸟儿和树永恒的友谊。

二、解读提示语,感受留白魅力

大部分童话故事,都会恰当地运用提示语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变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各具特色。阅读童话故事时,借助提示语可以更好地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在《去年的树》这个童话故事中,作者一反常态,不写鸟儿和树的外貌、表情、心理,难道作者不明白提示语的好处吗?

王老师敏锐地捕捉住了这一独到之处,教学时,先让学生把关于人物心情、表情的提示语加上,然后师生合作读,老师读添加后的提示语,学生读鸟儿的话,读出提示语的味道。当树提出约定,她是如此的――爽快;当鸟儿飞回来,却不见大树时,她是如此的――迫不及待;当她得知树被拉到工厂时,她是如此的――惶惶不安;当大门告诉她树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时,她是如此的――心如刀绞,鸟儿对大树的感情是如此――深厚。最后,他智慧地点拨学生,加上提示语虽然能读出童话的味道,能帮助大家更直接地体验到鸟儿与树这种感情的唯一、友情的珍贵,但束缚了众人的想象力。作者不写外貌,不写表情,不写心理,不是作者不会,而是用这样浅近的描写,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想象。因为这留白,带给了我们这么美的感受,带给了我们这么耐人寻味的童话故事。

三、解读拓展点,激发奇特想象

童话故事有着奇妙丰富的想象,怎样合理地解读文本,让学生从中获得神奇的想象力。找准故事中的拓展点,精心设计一两个有趣的话题,让学生练习写话,可以很好地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

王老师教学《去年的树》时,设计了一个别具匠心的话题让学生练笔。他深情地问:“孩子们,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棵怎样的树,出现了一只怎样的鸟儿呢?展开想象,写一写你脑海中浮现的树的模样,鸟儿的外貌,并用上‘特别’这个词语。”一生这样写道:“树长得特别茂盛,郁郁葱葱的,引人注目。鸟儿呢,长得特别小巧玲珑――像个小天使。”学生交流后,王老师要求大家借鉴这个同学的写法,试着修改一下自己写的树和鸟的外貌,先写“特别怎么样”,然后具体地写“怎么样”。最后总结:孩子们,森林里有千万棵树,而我们的鸟儿只为这一棵树唱歌,他长得特别――茂盛。森林里有千万只鸟,而我们的树只喜欢听这一只鸟儿为他唱歌,她长得特别――小巧玲珑。在千万棵树中遇见这样一棵树,在千万只鸟儿中遇见这样一只鸟儿,这是一段多么深的缘分哪!

第2篇:树林的深处写一段话范文

【关键词】抒情散文;言语;意境;意蕴

关于何以是散文,定义向来是个难题,文学理论界争论颇多。在语文教育界,散文范围大致“包括故事、寓言、特写、传记、游记、杂文、(生动的)说明文、(生动的)议论文、科学小品等”。用王荣生教授的话说,散文是属于“边缘、杂交”的,在课程内容中占有很大比重。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是散文教学。散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同样式的阅读对应着有区别的阅读能力。下面就以《唯一的听众》为例,谈谈抒情散文的教学问题。

《唯一的听众》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真情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本组课文人物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编排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二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

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从课文描述看,“我”曾拥有家人、老人以及舞台下成千上万的观众。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使“我”十分沮丧,不敢在家中练琴。而这位“耳聋”老妇人平静的眼神,暖人的话语,默默传递着一种关爱与鼓励,“我”找回了自信,并最终使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这些都源于老人宽厚仁爱的人格魅力。

一、透视言语的独特美

散文是美文,其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语言的精美与句式的和谐。“楼区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树林,地上铺满了落叶。”“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这样的句子虽是偶尔出现在文中,也不强调声音韵律,但是读起来却极富韵味,由表及里的打动心灵,把人带入美感氛围中。而这种环境氛围的描写,也同时在反映作者不同的心境。

试举一例:(薛法根)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师:小令就是小曲。悠悠的小令,听起来让人感到?

生:应该是一种慢慢的,令人很舒适的感觉。

生:应该是使人感到有点悠远的。

生:我认为应该是使人有一种陶醉感。

生:我认为是让人感到抑扬顿挫,一波三折的美妙的音乐。

师:带着体会读这个词。把这个词放到句子当中——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声音,犹如悠悠的小令。读一读,再来体会一下。

师: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别的吗?

生:它先说林子里是静极了,然后是沙沙的声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听起来有点矛盾。

师:要写静,但课文却写了沙沙的足音,这叫反衬,用沙沙的足音来反衬林子的静。我们说教室里很静,静到?

生:连针掉下的声音都能听到。

师:还有什么特别吗?你看,沙沙的足音,悠悠的小令。

生:这里用了叠词,听起来比较舒服。

师:如果这么写,沙沙沙的足音,就像一曲悠悠的小令,可以吗?

生:不可以。因为他沙沙沙的声音,说明他人很多,而这里是说林子里静极了。

师:沙沙沙,也可以说是脚步非常的快。

师:快速的脚步,能说是悠悠的小令吗?所以说是沙沙对悠悠,足音对小令,语言对称之美,如果说把沙沙改成蹬蹬。蹬蹬的足音,就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生:如果用蹬蹬,感觉这个人脚步很沉重,就没有用沙沙让人觉得舒适。没有了这个人心里很轻松的感觉了。

生:我觉得用“蹬蹬”,说明这人人的脚步声不美,后面说是像一曲悠悠的小令,小令的话,让人很美妙的音乐。这里用沙较好。

师:你看,多一个字就不美了,少一个词也不美了。这里用沙沙最恰当。我们自己练习,读一读这个优美的句子。自己读啊,不要齐读,齐读不好听。(生读)。

师:好,读到心里去了。

(生2读) 你的朗读听起来,也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生3读)多美妙啊。

(生齐读)

师:这一句啊,写的是“景”(板书),但是在不同的语境里面,这个景包含的感情是不一样的。比如,你在家里受到了很大的委屈,走到这个林子里,会像悠悠的小令吗?

生:是不会的。因为在家里如果不高兴的话,你的心情也十分不好。听起来也不好听了。如果你的心情很好的话,那声音也起来也会很愉快的。

师:不同的心境,听到的声音,感觉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看,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读一读这句话所在的这个段落,体会一下作者此时的心情。

生:这是在作者备受家人奚落,来到小树林,听到沙沙的足音,沮丧的心情暂时得到放松。

生:如果作者始终沉浸在灰心失望之中,听到沙沙的足音,就不会有“悠悠的小令”这样的感觉。说明作者来到小树林时心情的确放松了。

课文中出现的诸如此类的写景的句子,作者内心的情感就藏在其中。读这些描写环境的言语,我们要用心去品味和体会,进入情景读到作者的心里,体会作者的感情,课文就读得深刻了。

二、体味意境的形象美

散文中的形象,是在作者话语的渲染下,经读者的阅读、思索、联想形成的文学形象。其形象,主要从散文意境描写中深入挖掘。读者依据文本的言语刺激,在脑海中逐渐产生一系列具体表象,由这些具体表象连缀而成丰富的艺术形象。

文章中对老人的描写主要是外貌、语言以及动作神态描写。而其显著一点,即她总是“静静的”,静静地坐着,静静地看着“我”……老人的平静的眼神饱含鼓励与期待,是作者获得自信与勇气所在,也是老人坚持不懈以这种特殊的方式鼓励作者的美好品格的最好见证。老人以诗一般的眼神传达给作者信心。还有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老人的话语句句真诚,善意谎言保护着作者自尊心、自信心,老人的语言是她人格魅力的体现,是她美好心灵、诗一般心灵的体现。对话文本,细读品味,整体感知,一个和蔼、慈祥、仁爱的老人形象跃然心头。以其中神态描写为例,引领学生阅读: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平静地望着我。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作者描写这位老人,重点突出了什么?

生:老人的眼神。在三句话中都写到老人平静地望着我。

师:阅读三处描写所在的段落,看你能不能读懂老人平静的眼神。

生:开始,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可能是第一次在树林里遇到我在练琴,所以不想打扰我,只是平静的望着我。

生:虽然在树林里,我练琴仍像是在锯床腿,但是老人并没有像我的家人一样打击我,也没有走开,只是静静的坐着,平静的望着我。她是不想打扰我。

生:以后,在我练琴的时候,老人一直平静的望着我。老人可能是想让我坚持练下去,不管拉出来的是什么声音。我能从老人的眼神中感觉到一种鼓励。

师:对。在家人面前得不到鼓励,但是老人平静的眼神却是我最大的鼓励。老人的眼神似乎一直在说“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学生朗读)

生:再后来,我看着老人慈祥地望着我,平静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以前我演奏的时候没有自信,而现在演奏的时候,更自信了。

师:他三次写到了老人平静地望着我,前两次有没有写到到他慈祥的眼神?有没有写到他平静眼神像深深的潭水?没有,因为他自信了。

师:平静的眼神,深深的潭水。你能读懂老人的心吗?后面的省略号包含着什么?你能读出点什么?

生:我觉得老人的眼神是在鼓励我,让我更加自信。

生:老人平静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饱含了老人对我的无私的关爱,真诚的帮助。……

三、感悟审美意蕴

第3篇:树林的深处写一段话范文

最早知道《插班生林可树》这本书,是在中国教育新闻网上。它是温州苍南县的年轻教师杨聪撰写的教育叙事,柳斌、朱永新、刘秉民等教育专家和《读写月报·新教育》等新闻媒体都倾力予以关注和推荐,被誉为中国版的《窗边的小豆豆》,可谓好评如潮。书中透射出的林可树现象,也因此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林可树是五年级的一位学生,父母离异,哥哥跟着父亲重组家庭,他和开了一家酒店的母亲相依相伴。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正确的教育,林可树养成了孤僻冷漠、行为古怪、顽劣暴躁等恶习,成为了人见人厌的“问题学生”。

当老师检查作业,他会很干脆地说没写;当老师把他拉到办公室,想了解为什么屡次与同学打架,他会爱理不理地翻翻眼皮;当老师要求家长来校谈话,他却从围墙上翻出去躲起来两三天不来上学;当老师苦口婆心地予以辅导和鼓励,他的语文期末考试仍然只考了24分……面对这样的学生,你会怎么办呢?是怒不可遏地大打出手,劈头盖脸地一顿训斥,听之任之由他自生自灭,还是心平气和地循循善诱?

不可否认,在现实教学中,属于前者的老师还是居多。我们的许多老师,对于学业成绩不好、品德行为较差、心理情感严重饥渴的一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往往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奈,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粗暴,甚至扮演了伤害学生心灵的角色。如此教育现状,不能不说是一种令人遗憾的悲哀。因为教育之爱是无法重来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要面对现实,把握住今天的教育,不放弃,不抛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让他们享受到来自老师贴心、温馨的关爱。

这一点,我特别佩服杨聪老师!这也正是驱使我迫不及待地把《插班生林可树》这本书读完的内动力。杨老师对林可树的耐心是非常大的。当林可树明显是因为贪玩没有完成作业时,当林可树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时,杨老师没有直接指出原因,而是总能克制自己,并站在学生的视角思考问题,及时为之排除困扰。杨老师是睿智的,他有意的一波三折的明知故问,营造对话的氛围,是为了能让孩子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自己说出不做作业的原因。就这样,林可树的心在慢慢融化。

曾看过一则有趣的寓言: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一个人很奇怪:“你为什么不走了呢?”

那个人笑了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当下的教育何尝不是如此?为了赶教学进度,我们得快点把内容上完;为了中考、高考取得好成绩,我们要把眼睛盯在那些优等生身上;为了吹嘘迎合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先进理念和创新举措,我们不得不舍弃原先扎实有效的过程……如此急功近利的教育心态,会不会丢掉教育的灵魂?

张文质先生说,“教育是慢的艺术”。用张先生的话来说:“教育很容易被简化为训斥、惩罚。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细致、耐心。”教育是慢的艺术,强调的是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春风化雨的滋润。很多时候,我们要有静待花开的心态。我想,如果没有杨老师的“慢”,也许就不会有林可树的改变。

然而,更令我欣赏的不是杨老师一味的“慢”的等待,而是他处理教育事件中“慢”的艺术和“慢”的睿智。他每一次疏导林可树时说的话,他每一次冷静的分析与主动出击,总能抓住最佳教育契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主导林可树的行为方向,最终让林可树从自我中心、自我禁闭的个性中解放出来,堪称教育之神奇,也焕发出了杨老师的风采。

只有真正的优秀教师,才能有如此大的教育智慧!我深深地感慨,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光有满满的爱是不够的,光有用心良苦也是不够的。不同的孩子,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情境,只有恰如其分地运用教育智慧,灵活机智地变换思考方式与处理策略,才能点化顽石,唤醒迷途中的小羔羊。

第4篇:树林的深处写一段话范文

【关键词】村上春树;探索;本原;意识深处;思维回路

一、探索意识深处

当村上春树开始隔绝自己与他人,探索自己意识深层的时候。一个重大的根本问题浮现出来,为什么我是我?是什么造就了我与别人哪怕万分之一的差别?这种差别有没有思维内核的根据?

根据这一疑问,村上春树创造了《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这部小说呼应了村上春树在短篇小说《伊帕内玛女孩》中的一段话:

“在(我意识的)某个地方,一定有个连接我和我自身的绳结。我迟早肯定要在遥远世界中的某个奇妙场所同我自身不期而遇……在那里,我是我自身,我自身是我。主体是客体,客体是主体。毫无障碍和阻隔,完美的融合,在世界的某处必能找到这样的场所。”

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我”便到达了这样一个“我便是我自身”的场所,起因是作为计算士的“我”(计算士是一种利用自己的大脑转换来保存数据的专业人士)由于大脑中多加装了一条由思维内核合成的线路,而且用作转换的中转站即将烧掉,意思是“我”就将永远回不到运转现实世界那条思路(在现实世界会死去),而永远存在于由自己思维内核合成的世界,那个世界的名字叫世界尽头。

在这本小说中,村上春树提出一个观点,即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都是由自己选择可能性才看到的世界。小说中说“所谓世界,便是由浓缩的可能性制成的咖啡桌。而对可能性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则是由构成世界的每一个人决定的。”村上春树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就探索了导致每个人的世界有万分之一不同的思维内核的根据。他把思维内核比喻成“象厂”,“无数记忆和认识的断片在那里筛选,筛选出的断片在那里被错综复杂地组合成为线,又将线错综复杂地组合为线束,由线束构成体系。”

这是村上对思维内核的描述,也可以称之为潜意识,由认识改变,又基本稳定,再制造出浮出表面的意识。也就是说,认识塑造潜意识,潜意识又产生意识,意识塑造了每个人眼中世界的样子。村上在小说中制造了另一个由思维内核塑造的世界,在他看来,那是他是他自身,他自身是他的场所。

在《舞、舞、舞》中,“我”总是梦到海豚宾馆(就是《寻羊冒险记》中出现过的宾馆)中有人在为我哭泣。我发现为了摆脱过去的阴影,我的遗忘似乎将我自己的一部分也落在那里,导致现在的“我”只是作为部分生活着。我决定寻找过去失踪的女友,最后发现她已经死了,并且在梦中告诉我海豚宾馆中摆着六具白骨的房间就是“我”本身,那里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本身。

村上春树再次沿用了他以往的“寻找”模式,寻找自己,最后自己变成一个既抽象又具象的地点或事物。这样的写作与村上的写作特点有关,村上春树将自己的写作称为“自发性”写作,他曾经说过

“一个故事,一个‘物语’,并非你的创造。它是从你内心‘拽’出来的某种东西。那个故事已经在你内心存在着了。你无法创造它,你只能把它表现出来。至少对我而言这是真的,这就是故事的自发性。”

村上春树的故事大部分都是自动传达出来的内心的故事,因此,在故事结尾将故事等同于“我”本身也就是自然而然的行为了。

从《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到《舞、舞、舞》,村上春树在探索自己思维内核的时候,也发现了在特定社会、制度中生活的人的思维局限性。村上春树将它称之为思维的回路,在采访中,村上春树曾说,过去以为自己成长得非常幸福,但现在看来,还是受到了损伤。父母将社会经验、知识传授给孩子,某种程度上就是将思维的回路封闭起来。而奥姆真理教地铁毒气事件的发生便是在奥姆真理教组织的体制中,成员的思维回路都被封闭起来,导致无法做出个人独立的善恶判断,导致灾难的发生。

二、村上春树便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舞、舞、舞》中探讨了形成思维回路的原因。

1、善恶二元对立论

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有两大组织,一个是计算士的组织,另一个是符号士的组织。“在作为计算士的“我”眼中,计算士是善,符号士是恶。因为计算士保护数据,符号士夺取数据。但博士的孙女却反问我“假如‘组织’和‘工厂’是由一人之手操纵的呢?就是说左手偷东西右手来保卫。”“我”说;“通过唆使双方竞争,是价格无限上涨,只要让两者分庭抗礼相持下去,就不必担心跌价。”

这是对一直以来善恶二元对立的解构,或许有些阴谋论的色彩,但通过消解其固有的善恶色彩,我们从一直以来顽固的善恶二元对立论的思维回路中解脱出来了。可以说是一种启蒙,取消对立场善恶属性的判断,而从利益层面去思考,似乎更触及事物的本质。

2、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择手段

在《舞、舞、舞》中的海豚宾馆与《寻羊冒险记》中的海豚宾馆虽然名字相同,却是由不同的人经营,规模也大不相同,原先老海豚宾馆的老板早已被赶走,新海豚宾馆富丽堂皇,消费极高,是巨额资本投入的产物。

村上春树在小说中写道“一切都是在周密的计划下进行的,这就是所谓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投入最大量的资金的人掌握最关键的情报,攫取最丰厚的利益。……进行周密研究,同时搞些幕后动作。在这一世界公正云云均无任何意义。”“人们崇尚资本所具有的勃勃生机,崇拜其神话色彩,崇拜东京地价,崇拜‘奔驰’汽车那闪闪发光的标志。除此之外,这个世界再不存在任何神话。”

崇拜资本,为利益不择手段,不吝可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共识。村上指出现象,也已不无讽刺的态度指出这种现象的荒谬、泯灭人性、以及对所有崇高价值的消解。

・将一切商品化

在《舞、舞、舞》中,五反田可以通过专门俱乐部打电话叫女郎,而且开的是响当当的绿色发票,即使有人来查也不会露出马脚。牧村拓甚至可以在东京为我通过“国际特快专递”预定火奴鲁鲁的女郎。

在那样的制度下,一切都可以或被迫成为商品,成为消费品。而且只有成为商品才有价值,商品性使价值的前提,否则便一钱不值。包括像五反田那样的明星也是商品,他们本身一文不名,却被要求大笔地花经费,无论买什么都被规定,最后五反田把玛莎拉蒂开进海里自杀了。在他死后,他的死仍然被作为商品销售,媒体向鼻虫咀嚼腐肉一样津津有味的咀嚼着他的死亡。

村上春树就是这样反思我们这个无论什么都商品化的社会。人已经失去了人生活的尊严与价值,取而代之的是商品化之后的娱乐与消费主义。我们从价值设定的框框脱离出来,结果又进入了一个无可救药的商品化的牢笼。社会似乎变成了一片思想的荒漠。

【参考文献】

[1](美)杰・鲁宾.洗耳倾听 村上春树的世界[M].冯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日)河合隼雄,村上春树.河合隼雄去见村上春树[M].吕千舒,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

[3](日)村上春树.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4](日)村上春树.旋转木马鏖战记[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5](日)村上春树.再袭面包店[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6](日)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M].林少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第5篇:树林的深处写一段话范文

一、细致观察,写出特点

观察景物时,我们不仅要用眼睛看,而且要用耳朵听,用鼻子闻,动手摸,动口尝。

1. 用眼观—写景色。如课文《可爱的草塘》里写道:“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这些描写,不正体现了草塘“绿”的特点吗?

2. 用眼看—写形状。如课文《爬山虎的脚》,叶圣陶先生就细致写出了爬山虎的样子:“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读了这段话,爬山虎的脚的形状仿佛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3. 用鼻闻—写气味。如课文《桂花雨》里写:“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里描写气味,突出了桂花香的特点。

4. 动口尝—写味道。如课文 《高粱情》 写高粱的根时:“伯父掐了一截让我舔舔,哎呀,那个苦劲儿,到今天我还记得。”尝一尝,高粱根的“苦”不就出来了吗?

5. 用耳听—写声音。如课文《观潮》中,作者就详细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声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在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那声音如同天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些对于声音的描写,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6. 动手摸—写感觉。如课文《林海》的开头写:“这回有机会看到它,并且走进原始森林,脚踩在几尺厚的松针上,手摸到那些古木,才证实这个悦耳的名字是那样亲切与舒服。”摸一摸,切身体验一下,从而感受到大兴安岭的美。

二、展开想象,巧用修辞

写景不仅要观察仔细,而且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想象中,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这样不仅能突出景物的特点,而且可以让语句更加优美。

比喻。如:“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五彩池》)

这里由石笋的形状展开想象,运用比喻和排比的方法,写出了石笋的形态各异。

夸张。如:(1)桂花开了,很远的地方就闻到了香味;(2)桂子花开,十里飘香。第(2)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更能突出桂花香的特点。

排比。例如课文《桂林山水》中:“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里运用排比的方法,写出了漓江水的“静”“清”“绿”。

对比。俗话说:“有比较才有区别。”再如课文《桂林山水》中:“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这里拿漓江同大海、西湖进行对比,突出了漓江的与众不同。

拟人。如课文《山雨》:“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山雨独特的声音,把雨写“活”了。

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有道是:“文章不是无情物。”像课文《长城》,抒发了作者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抒发了叶圣陶先生对祖国自然风光的热爱;课文《第一场雪》,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写景抒情,一般有两种方法:

第6篇:树林的深处写一段话范文

丁哥说:“我们出去耍嘛”。

耍,是梁平话,和重庆市内的其他区县方言大同小异,意思可多了:耍朋友,是单身异性交友;去南沙耍是旅游;宅着耍是休息,茶馆耍是打小牌;出去耍,是户外活动,秋天出去耍,相当于秋游等等。

周日,我们果真出去耍。坐上丁哥找来的小车,向西山进发。翻大垭口,到515,右拐,穿上窄窄的水泥小路,来到西山林场大垭口管护站。“段王爷”接住,说:“我们这里有个秀水沟,有点意思,大家去耍一耍嘛”。我问:“锈水沟的来历是因为沟里的流水有铁锈吧?”

“段王爷”说:“不清楚。在我们心目中,锈水沟的锈字没有金旁。”说着,给我们派个向导,是个护林员,资深美女,拿把带钩的弯刀。刀的木把子有1米多长,拇指粗细。我把刀拿过来,敲一敲把子,脆生生的跟合金差不多。我们一群人呼啦啦跟着向导出发。路边林中有很多鸡,用网拦着,地上吃得光麻麻的。“段王爷”说这是林下养鸡,我们林场还养了猪的呢,都是绿色饲养。

走了一段石级,向导把我们带进一条小路。路很窄、陡,覆盖了很厚的松针,踩上去滑溜溜的,有人还差点摔到,沟下可是很深的崖坎呢。几个女孩儿吓得哇哇叫唤,胆小的就退回管护站耍去了。“段王爷”说旅游局的同志来耍了以后,说这样的原生态,很有开发价值。

剩下的人跟着向导,继续在弯弯拐拐的羊肠小径上,小心翼翼的爬坡上坎。有的地方落叶很厚,向导就用弯刀刨出路来,边刨边介绍说:“这路是我们护林员常走的消防道。”有的地方是坚硬的岩石,只用錾子凿了几个脚窝。我们都聚精会神的走路,悬崖边脚还有点打抖,对路外的美景不敢旁视。

“哦喝喝!”前面的人在吆喝什么。我走近一看,大家围着一颗孪生树饶有兴致的七嘴八舌。树扎根在路边,在地面上一分为二,直直的,都合抱粗细。仔细一看,树挺拔在寡岩上,粗壮的树根像老人的手指,死死抓住岩石,连通了崖边的小路。要是没有这株树,小路就在这里断了。树外边是深不可测的悬崖,顽强生长着稀疏的藤蔓和灌木。有人说孪生树像夫妻树,几对夫妇就站在树下合影,笑眯眯的,像得了树的灵气。

这时,我一路上绷紧的神经终于可以松懈一下。透过丛林的缝隙远眺,但见V型的山沟覆盖着密不透风的绿色,阳光撒在植被上,触目是翡翠一样的景致,像春天似的清新,空气中弥漫着树木的呼吸,流动着落叶的气息。丁哥说我们在这里洗肺。

密闭的树冠,挡住了我们头上的阳光,屏蔽成斑驳的黑影,地上的灌木,有的变成了干枝桠,有的还在倔强的生长着。在路边,不时可见鲜艳的野果,淡紫的鲜花,蔫蔫的木耳,成片的鲁棘,还有树和藤的缠绕,光和影的婆娑。一根根拳头粗细的野藤,缠着大树,向林外探出头去,呼唤阳光。向导说雨后可以采蘑菇、春天可以采蕨菜,秋天可以采野果。有人看见树上的果实很喜人,就摘下来吃,嚼一嚼却赶紧吐掉,说“夹死人”,就是很涩。

不知走了多久,也不知爬了多少坡,我们都有点累了。向导说:“马上就走大路”。果然,一道石墙横在前面,有个小门,门边用石灰写着:“国有林界”。向导说这是早先的寨门。看样子,很久很久以前,这里还有人聚居过,而今只有残垣断壁了。

走过寨门,踏上平整的水泥路,几位女士如释重负,立即就地坐下,我们几个吃饱了饭的男士则向更高处爬去。不多远,看见一幢石头房子。丁哥说这里是林场以前的瞭望哨,站在楼上可以看见周围的山林是否有火灾隐患。而今,楼顶和楼板已经没有了,地上堆满了烂砖瓦。我问现在不再瞭望了吗?话刚出口就后悔自己说了句废话。

我们绕房一周,到处是浓密的树丛。从树缝看出去,起伏的群山像一面面翠绿的绸缎,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晕。丁哥说,那些地方都没有人烟,人迹罕至,相当于原始森林。我至今没有见识过原始森林,就憧憬着要是能去那林中穿行一番该是多么赏心悦目的事啊。

返回原路,有人嚷“猕猴桃!”。向导过去,砍倒一颗杂树,摘上面的果子。果子毛茸茸的,很小,像鸽蛋,要三四个才相当于超市的一个。有人说,这果子还没熟,要在冰箱中放一段时间才能吃,味道可好了,绝对的天然食品,比绿色还环保。

我站在高处一看,偌大一片猕猴桃,粗壮的藤子,支楞着十分肥厚的叶片。有小孩凑近一看,马上惊叫:“妈呀!”旁人问:“你妈怎么了?”原来叶片上蠕动着肥硕的毛毛虫,大家避之唯恐不及。向导说秋冬时节,落叶以后,毛毛虫遁去,果子向人裸奔,最好摘。

第7篇:树林的深处写一段话范文

    一、积累词汇,厚积薄发

    杜甫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想写出优秀的作文,学生首先要学会阅读大量优秀的文章,积累丰富的词汇。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灿烂的成果有经典的诗文、凝练的成语、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等。语文教材中汇集了名家的作品,给学生提供了许多经典佳作。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阅读为写作积累素材,丰富词汇积累,写起作文时才能胸有成竹。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课中用精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明水秀、风光旖旎的画卷,堪称写景文章的典范。笔者在教学课文时,借助文中描绘事物特点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写景作文的词汇积累。如学生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到桂林的山水美之后,笔者再次引导学生阅读文中描写景物的优美词句,并设置问题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桂林的山水有什么特点?”生答:“桂林的山奇、秀、险”“漓江的水清、静、绿”。笔者抓住学生发现抓住文中景物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文中词汇去观察、描绘其他景物,通过出示我县大明山的三幅图片,让学生找出图上最具特色的景物,并将景物的特点说清楚。学生通过看图及对大明山景物的了解,很快总结出:“大明山的水清、凉、绿;山间绿树成荫、有白色的房子点缀;山下农田交错、河流弯曲。”学生还能运用课文中积累的优美词句进行口语训练:“大明山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河里的小鱼小虾;大明山的水真凉啊,站在水中,让你瞬间消除夏日的炎热;山间绿树成荫,走在林间小道,似乎走进了天然的空调房里;座落在半山腰上的白色楼房,好似一座布达拉宫,远处星星点点的小洋楼,更像是镶嵌在绿色翡翠上的一颗颗珍珠……”

    二、借鉴教材,适时练笔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常常重视对阅读教学的理解和感悟,但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作文的训练。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写法、概括主要内容、谈谈阅读感受等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再把交流所得写下来。如:“写一写你对文章学习的感受”“写一写你想对文中的主人公说些什么”“对文中的故事进行续写”等。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一课,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长廊石桥等美丽景观,文章层次分明,首尾呼应,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笔者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后,运用课件出示以下几个句子:

    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2.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3.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4.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第8篇:树林的深处写一段话范文

历数村上春树的文学历程,不可谓不成功吧!这位身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客座教授头衔儿的东方来客,在其29岁时凭借《且听且吟》而在文学道路上暂露头脚。2006年年初,村上春树凭借着《海边的卡夫卡》入选美国“2005年十大最佳图书”。此后他又获得了有“诺贝尔文学奖前奏”之称的“弗朗茨·卡夫卡”奖。这可能也是村上第一次与诺奖近距离接触吧!但尤其令人诧异的是,村上与诺奖却始终相互暌违。

一般认为,对于这位写出了《挪威的森林》、《1Q84》、《海边的卡夫卡》等诸多流行作品,在日本每每掀起抢购狂潮的超级畅销书作家,文学界人士多持保留态度。许多人认为村上的作品过于通俗、流行、小资化,不符合诺贝尔文学奖严肃纯文学的品位。如果只是以文学方式来待定内容的话,那么村上或许众生都难以踏进诺奖之门吧!

实在不想在文本上对他的作品与其他的诺奖获得者互校。记得村上在耶路撒冷发表获奖感言之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在一面高大而坚固的墙和一只撞向墙的蛋之间,我永远会站在蛋的一边!无论墙有多对,蛋有多错,我都会和蛋站在一起。”

不管是墙与蛋的比拟,还是1Q84式的隐喻,都能侧面证明村上之于小说家的存在意义。我也不大相信诺奖的评委们会仅凭一个人曾经讲过一个黄色笑话而认为其不正直。奖项对于小说家来说,不是一个充要条件,相反它只是一个“水到渠成”的反馈而已。村上获过的奖项不止等身,以其获奖感言为主的杂文甚至汇集成了一部名为《无比芜杂的心绪》的杂文集。在这部集子里,有着他对小说、对世态人生、对奖项本身,以及对未来所向,都有着明晰而严肃的阐释。

村上春树也时常对于小说家的自己之存在意义有过质疑。他一直认为自己为世界做得太少而不是太多,当然他也认为小说家的存在有着“某种意义”,并且以一种强有力的方式。他说,这种强有力就是巴尔扎克的强劲,托尔斯泰的恢弘,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深刻,荷马丰饶的想象,也是上田秋成的澄澈之美。

“我作为一介小说家,在万籁俱寂的十分,有时会听见那涓涓细流的声音。我个人固然微不足道,不必说,于世间几乎没有用处。但觉得此时此刻我所做的,就是自古以来绵延不断的某种至关重要的事情,今后它必定也会传承下去。”村上如是说。

第9篇:树林的深处写一段话范文

关键词:自由诗;抒情诗;意象;结构;语言

对于两首诗歌的比较研究多是从情感价值观念出发进行比较,本文将从诗歌表现形式、语言方式、意境构建、结构技巧上进行比较,分别论述其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两首诗相同之处比较分析

舒婷的《致橡树》与裴多菲的《我愿是急流》均是表达爱恋的爱情诗,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表现形式、语言方式及意象建构几个方面。

1、从表现形式上看,二者均为自由诗

自由诗作为表现形式的一类,其段数、每段的行数和每行的字数都没有固定规格,在句式音节上,比押韵诗歌自由得多,基本没有束缚和格律特征,虽然有节奏,但押什么韵,换韵的位置等都不强求一样,不受格律的限制,句子长短不拘,形式不论。

舒婷《致橡树》开头用“我如果爱你”引出“凌霄花”与“鸟儿”对爱人的依赖,从而引出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的爱人形象,以此抒发独立平等的爱情观念,段数、行数及字数都没有固定的格式,句式上没有限制,句式长短不一,是典型的自由诗。

裴多菲《我愿是急流》几组诗句均以“我愿是”、“只要我的爱人”形式结构诗歌,句式较为统一,但并无押韵,段落行数和字数也没有固定的格式,句式音节上并无束缚,属自由诗,但裴多菲的诗歌受民歌影响很大,以一连串的“我愿是”表达对爱情的坚贞与渴望,任思绪飘扬,尽情的挥洒自己的感情,表露“我”对“爱人”的爱恋。

2、从内容与语言方式上看,二者均为抒情诗

两首诗歌通过“木棉”“急流”旁敲侧击,委婉地衬托,引人深思,产生美感。诗歌分别把感情移到“木棉”“急流”等事物上,与世人的内心感受、主观情感加以揉合,并以主人公的口吻来抒感,反应真实感受,直抒胸臆,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通过比喻、象征的语言方式表露内心强烈的感情,是情歌的基本体式,以爱情为表现题材。

在语言上,二者均在语言上意象化、多义化,用形象及生动的语言勾勒客观情境,而非以平铺直叙的方式来抒发爱恋之情,使这种意象更加立体化和形象化,使读者真切的融于画面,亲身感受诗歌勾勒的画面当中,身临其境,切实感受饱含深情的爱恋,任思绪蔓延,从而延伸思维空间,产生其它意蕴的联想,体现了多义化的特点。另外,二者都采用重言复唱手法,《致橡树》多次以“我如果爱你”、“不止像”引领诗句,《我愿是急流》则是多次重复“我愿是”、“只要我的爱人”,渲染气氛,加强感情。

3、舒婷与裴多菲独特的意境构建

舒婷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把自己比喻为“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以“橡树”和“木棉”的整体形象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在自愿的前提下达成了共生关系。标新立异的意象,细腻委婉而又刚劲深沉,勾勒了一幅在“寒潮、风霜、霹雳”中相互致意,相互依靠,“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的和谐画面。但这种共生关系并没有取消彼此的个性,“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向英勇的火炬……”从意境上,二者均把主观感情与客观生活巧妙结合,缘情写景,木棉相互触着,终身相依;鱼儿在急流中愉快游荡,鸟儿在荒林里鸣叫的意境,具体意象的情感转移将哲理性的意念变得更加亲切自然,耐人寻味的意境添加了人们内心的思慕之情,沉醉在美好的爱情中。

二、两首诗不同之处比较分析

徜徉在如痴如醉的爱情画面,感受极美的爱情心语之余,《致橡树》与《我愿是急流》的不同之处也显露于其情感观念、结构和写作技巧上。

1、对比式与递进并置式结构差异。

《致橡树》采用对比式结构,将文本分为两个部门,第一部分对三种爱情观念进行否定,即借爱人高枝炫耀自己的凌霄花;为绿荫重复单调歌曲的痴情鸟儿;常年送来清凉慰藉的泉源;增加爱人高度,衬托恋人威仪的险峰。接着在第二部分树立了自己理想的爱情观,以木棉的形象与恋人并肩站立,继而用“绝不”和“必须”把两部分联系在一起。《我愿是急流》中“我”愿是“急流”“荒林”“废墟”“草棚”“云朵”,给“我爱的人”以快乐、自由、依靠、温暖,以递进、并置式结构,主要以移向思维为主,把想要表达的爱恋之情借“急流”“荒林”等物加以传达,以这些意象的特点,来思索,来说话。全诗分为五节,通过“我愿意”和“只要”把意象联系在一起,结构相似,对仗工整,用复沓的形式直抒情怀,形成一种磅礴的气势,将澎湃激荡的爱情直截了当地抒发出来。

2、“以多喻少”与“以少喻多”的写作基本技巧差异

从诗歌的写作基本技巧看,二者均采用以实喻虚的手法,把爱恋之情具体化,实感化。但《致橡树》采用“以少喻多”,《我愿是急流》选用“以多喻少”。《致橡树》采用“以少喻多”,即在一个基本比喻即橡树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层层生发,“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分别分担寒潮、风雷、霹雳”,“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我愿是急流》采用“以多喻少”,用“激流”对应“小鱼”,“荒林”对应“小鸟”,“废墟”对应“长春藤”,“草屋”对应“火焰”,“云朵”“破旗”对应“夕阳”,多个比喻来集中表现对爱人的爱恋,使这种感情更加突出。

3、情感观念差异。

《致橡树》是以新时期女性的口吻,以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通过“木棉”同“橡树”并肩站立,共同“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以爱情告白的方式展现了女性要求爱情中独立、平等的诉求,是对时代男性中心话语和男性权威的挑战和回应。以“不像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常年送来慰藉的泉源”为反面意象,发出摒弃女性作为“陪衬”“附属”的强烈呼声,不需要呵护和照顾,表达女性独立、平等的时代精神。《我愿是急流》则以男性口吻,以一系列“我愿是”的语言方式,借“急流、荒林、废墟”等粗犷宽阔富有包容力量的意象,来保护娇小柔弱的女性,以绝对的主动权来给予恋人呵护,抒发了男主人公对爱恋的义无反顾,为爱付出一切的奉献精神。

综上所述,《致橡树》与《我愿是急流》都是表达对爱人爱恋的抒情诗。二者的相同之处体现在诗歌表现形式上,二者同为自由诗,语言方式及其所表达的内容上,二者同为抒情诗,意象构造独特优美,均把主观感情与客观生活的物镜巧妙结合;不同之处体现在表达情感上,流露出不同的情感观念,舒婷诗歌以对比式结构,以少喻多的写作技巧,抒发了独立平等的女性情感观念。裴多菲则以递进并置式结构,以多喻少的写作技巧,从男性视野着眼,诠释了对爱人的呵护。(作者单位:延边大学)

参考文献:

[1] 谢冕,唐晓渡.磁场与魔方―新潮诗论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 胡义鹏.何为“伟大的爱情”―我对舒婷《致橡树》主题的一种解读.群文天地年,2012(7)

[3] 晏丹.语文教学如何体现《致橡树》的美育价值.新西部:理论版,2011(8)

[4] 刘红.谈《致橡树》和《我愿意是急流》比较教学.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2)

[5] 朱美华.舒婷诗歌《致橡树》的女性意识解读[J].文教资料,2007(5)

精选范文推荐